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煤矿水保报批稿(终稿)

某煤矿水保报批稿(终稿)

1综合说明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1 项目概况

某公司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并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一档煤炭企业.某煤矿目前是某公司现在正在生产的四对矿井之一,随着采场向西部和F10断层以北延伸,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地温越来越高,矿井通风能力尤其是西部进风能力和东部回风能力以及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为满足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正常生产接替的需要,实施改建工程。

某煤矿于1993年7月1日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209年。1996年10月生产能力扩建至300万t/a。2006年经安徽省经信委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390万t/a。某煤矿井田面积25.261km2,开采深度-250~-700米,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多水平开拓。本次改建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390万t/a,矿井服务年限为36.6a。资源储量51496.4万t;设计可采储量19995.8万t。某煤矿配套建有选煤厂一座,设计洗选能力为400万t/a,主要入洗本矿井原煤,采用跳汰工艺生产动力煤。

本工程由现有工业场地区、改建工业场地区、新建风井场地区、场外道路区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24.70hm2,项目分区占地面积为现有工业场地区占地10.59hm2,改建工业场地区占地10.74hm2,新建风井场地区1.17hm2,场外道路区2.20hm2。工程占地性质包括:永久占地23.38hm2,临时占地1.32hm2;工程占地类型包括:耕地12.18hm2,采矿用地10.59hm2,交通运输用地1.93hm2。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开挖62.13万m3,填方8.39万m3,弃方53.74万m3,弃方全部充填采煤沉陷区。本工程不涉及移民拆迁。工程由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7.83亿元,其中土建投资9.01亿元。工程计划于2012年8月进入施工准备,2013年1月开工,2016年1月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完工,总工期42个月(含施工准备期6个月)。

1.1.2 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0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备案关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2006]352号)。

2011年7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编制完成《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8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关于同意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项目备案的函》 (皖发改能源函[2011]791号)。

2012年5月,某院编制了《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目前某院正编制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1.3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处淮北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11.2mm,多年平均气温15.1℃,多年平均风速3.4m/s,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量173.1mm ,多年平均≥10℃积温4898℃,常年主导风向为E。项目区土壤类型以姜砂黑土为主。项目区地带性植被属常绿落叶阔叶林带,项目区林草覆盖率为16.8%。项目区为北方土石山区,以水力侵蚀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微度,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180t/(km2·a)~350t/(km2·a)。

1.1.4 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防治标准

本工程方案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方案服务期为2012~2021;项目区不处在国家级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生产类三级标准。至设计水平年规划防治目标值:①扰动土地整治率90%,②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2%,③土壤流失控制比1.0,④拦渣率95%,⑤林草植被恢复率92%,⑥林草覆盖率17%。

1综合说明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某煤矿改建工程基本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一般规定、约束性规定、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等;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地方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要求,也符合国家、地方水土保持、土地资源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

工程推荐的井口方案是基本合理的;工程总体布局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组织设计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要求。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将会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1.3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合计917.0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75.76hm2,直接影响区841.32hm2。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现有工业场地区、改建工业场地区、新建风井场地区、场外道路区共4个分区,其中现有工业场地区占地面积58.47hm2;改建工业场地区占地面积12.68hm2,新建风井场地区占地面积1.17hm2,场外道路区占地面积3.44hm2。

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24.7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75.76hm2,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开挖总量62.13万m3,填方8.39万m3,弃方53.74万m3。水土流失总量为2342.79t,其中背景流失量141.14t,新增水土流失量2201.65t。运行期采矿排放矸石约46.8万t/a,服务期内共产生矸石量327.6万t。用于充填沉陷区复垦造地。

西区工业场地为本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也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各区防治措施及其工程量如下:(一)主要防治措施:

1)现有工业场地区

①工程措施:矸石全部充填沉陷区后,进行土地整治,复垦。

②植物措施:中央工业场区空地内栽植乔灌木、花卉、撒播草籽、满铺草皮。

③临时措施:临时堆土场设置彩钢板拦挡,临时排水沟,植被防护。

2)改建工业场地区

①工程措施:

临时矸石周转场周边设置挡墙,场内修建盖板排水沟,接至场外八丈沟,盖板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沙池。水源井及输水管线施工后进行土地整治。

②植物措施:

西区工业场地空地内栽植乔灌木、花卉、撒播草籽、满铺草皮。矸石周转场挡墙外侧设置防护林带。水源井及输水管线沿线撒播狗牙根草籽。

③临时措施:水源井施工中采取彩钢板挡护,临时堆土场设置彩钢板拦挡、临时排水沟,植被防护。

3)新建风井场地区

①工程措施:

新建风井场地施工前对场区占地范围内的表层土进行剥离,采用盖板排水沟接至场外农灌水沟,盖板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沙池。

②植物措施:场外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新中央风井场地空地内栽植乔灌木、花卉、撒播草籽、满铺草皮。

③临时措施:临时堆土场四周采用彩钢板挡护,并布设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4)场外道路区

①工程措施:

1综合说明

场外道路两侧采用截水沟排至路两侧农灌水沟,设置沉砂池。采取挡墙防护。

②植物措施:场外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

③临时措施:采用彩钢板挡护。

(二)主要工程量:

1)现有工业场地区

a)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10.30hm2。

b)植物措施

马尼拉草皮0.2hm2,香樟500株,冬青600株,桂花200株,月季600株。

c)临时措施

土质排水沟1000m,彩钢板1800m2,彩条布14000m2,撒播狗牙根60kg。

2)改建工业场地区

a)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3.08万m3,土地整治0.7hm2,排水沟2950m,挡墙1200m,排水管1772m,沉沙池2座。

b)植物措施

狗牙根草籽85kg,马尼拉草皮0.3hm2,香樟700株,广玉兰400株,冬青3400株,意杨1200株,桂花500株,月季5000株。

c)临时措施:

土质排水沟400m,彩条布8000m2,彩钢板800m2,撒播狗牙根40kg,沉沙池2座。

3)新建风井场地区

a)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0.59万m3,土地整治0.35hm2,盖板排水沟530m,沉沙池1座。

b)植物措施

马尼拉草皮0.4hm2,香樟500株,广玉兰400株,冬青1200株,桂花300株,月季2000株。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c)临时措施:

土质排水沟500m,彩钢板500m2,彩条布6000m2,撒播狗牙根15kg,沉沙池,1座。

4)场外道路区

a)工程措施

截排水沟270m,挡墙600m,沉沙池1座。

b)植物措施

香樟400株,冬青4400株,意杨200株。

c)临时措施:

彩钢板1400m2。

1.6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采用调查监测废与定点观测废相结合,以调查监测法为主。定点监测均采用沉沙池法和简易径流小区法,本方案共设置监测点位6处,分别布设在现有工业场地区(现有临时矸石周转场、改建工业场地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改建工业场地区(绿化空地)、改建工业场地区(临时矸石周转场)、新建风井场地区、场外道路区的排水沟出口处。

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项目在整个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内必须全程开展监测,且要开展不间断监测。对在使用的临时堆土场、临时矸石周转场,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一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一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三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运行期,应加强对矸石排弃量以及临时矸石周转场的监测,对排放的矸石的去向、堆放应重点监测。

1.7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总投资为1072.06万元(含主设181.8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572.59万元(含主设121.84万元),植物措施168.35万元(含主设60万

1综合说明

元),施工临时工程35.32万元,独立费用209.68万元,基本预备费48.2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7.88万元。

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能够控制项目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运行安全,方案实施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0.03hm2,整治扰动土地面积24.50hm2,植被恢复面积5.08hm2,设计水平年6项防治指标均达标,其中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8.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97.6%,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6.2%,林草覆盖率为20.6%。

1.8 结论与建议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根据防治分区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布设植物措施,对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了具体的临时防治措施。通过预测评价,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能有效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方案各项水保措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治理效果显著,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不存在制约本工程项目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本工程建设可行。

建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一步复核运行期矸石排弃量,为减少水土流失以及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加强工程区地质勘察工作,并进一步优化施工进度安排计划,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以减轻水土流失量。

附表: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续)

2编制总则

2 编制总则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工程某煤矿改建工程的建设会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破坏项目区的原有地貌、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本方案通过对工程影响区域水土保持现状的调查,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对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进行预测、分析,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评价主体工程的合理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证项目运行安全,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方案报告书是某煤矿改建工程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主体工程设计的补充和完善,为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服务。本方案报告书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体现在:

1)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义务,使因工程建设活动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避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

2)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分析本工程规模、施工方法与工艺等的基础上,方案报告书对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及危害进行预测,结合项目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需求,提出科学、系统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水土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为主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为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方案优化提供必要的依据,也为下一阶段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奠定基础;

4)提供监督管理技术依据。方案的编制有利于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为项目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监督、验收和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2.2 编制依据

2.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010年12月25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年11月18日,2004年6月26日修改)。

2.2.2 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公布,第24号修改);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第24号修改);

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

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第28号令);

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第29号令)。

2编制总则2.2.3 规范性文件及地方规章

1)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通知(水利部,水保[1998]483号);

2)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

3)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6]186号);

4)地矿部、水利部关于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通知(地发[1993]227号);

5)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号);

6)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保监[2005]22号);

7)关于修订并重新印发《安徽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缴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皖价费[2006]160号);

8)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9)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

10)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皖政[1999]53号);

11)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

13)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14)《关于发布2010年全国性及中央行政事业性单位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11]20号);

1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水保[1994]513号);

1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

2.2.4 技术规范和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

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8)《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

9)《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1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

1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2002年3月1日)。

2.2.5 相关资料

1)《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书(某公司某煤矿,2012年5月);

2)《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院,2011年7月);

3)《关于同意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项目备案的函》。(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皖发改能源函[2011]791号)

4)《安徽新集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2006年);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5〕2633号);

6)《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

2编制总则

明(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储备字〔2006〕352号);

7)《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8)《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安徽省水利厅,2005年12月);

9)《安徽省水功能区划》(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编,2003年10月);

10)其他相关资料。

2.3 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项目区不处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也不处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生产类三级标准。

2.4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 的水土保持方针,减轻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及项目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注重项目区的景观与周边景观建设的协调,保证“三同时”制度得以落实。

2.5 编制原则

在符合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本方案按照水土流失二级防治标准确定防治目标和施工进度,方案编制中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

2)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

3)贯彻预防优先,突出临时防护的原则。坚持强化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注重临时防护措施;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4)生态效益优先,约束主体工程设计,综合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草”。植物措施配置时,草、花、灌、乔合理搭配,达到生态、景观与主体的统一。

2.6 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

2.6.1 设计深度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

2.6.2 设计水平年

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指水土保持措施基本发挥效益的年份。本工程计划于2012年8月开始施工准备,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6年1月完工,因此,确定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

2.6.3 方案服务期

本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确定本方案服务期为10年,即2012年~2021年。

3项目概况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的基本情况

3.1.1 项目工程特性

项目名称: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

建设地点: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

建设单位:某公司

建设性质:改建

工程类别:大型

井田范围:25.261km2

资源储量:资源储量51496.4万t;设计可采储量19995.8万t。

开采规模:390万t/a。

服务年限:36.6a

开采方式: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多水平开拓。

工程占地:总占地24.70hm2,其中永久占地23.38hm2,临时占地1.32hm2。

土石方量:挖方55.25万m3,填方6.58万m3,弃方48.67万m3(主设)。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17.83亿元,其中土建投资9.01亿元。

建设工期:矿山基建时间为42个月。预计2012年8月进入施工准备,2013年1月开工,2016年1月完工,总工期42个月(含施工准备期6个月)。

项目基本组成表见表3.1-1,项目主要特性表见表3.1-2。

3.1.2 地理位置

某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约17km处,其东邻新集二矿,西接连塘李勘查区,北与张集煤矿相连,行政区划隶属凤台县新集镇管辖。

本矿井交通十分方便。淮阜铁路从井田东南部通过。潘(集)~谢(桥)及凤(台)~张(集)公路从井田南部穿过。流经井田东北隅的西淝河常年有水,可通百吨机帆船,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工程地理位置示意见图3.1-1。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表3.1-2项目主要特性指标表

3项目概况3.2 项目组成及布置

3.2.1 现有工程概况

某煤矿于1989年12月开工,某煤矿于1993年7月1日建成投产。建设期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未进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但从该矿开工以来,某煤矿为了减少水土流失,营造良好的矿区环境,实际实施了较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期建设了完善的工业场地排水体系,工业场地按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不同的植物措施,场内和场外道路均栽植了行道树。运行期某煤矿也针对中央工业场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程。

某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209a。1996年10月生产能力扩建至3.00Mt/a。2006年经安徽省经信委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390万t/a。某煤矿配套建有选煤厂一座,设计洗选能力为400万t/a,主要入洗本矿井原煤,采用跳汰工艺生产动力煤。某煤矿地面现有2个场地分别是中央区工业场地和西风井工业场地。某煤矿现状地面总布置见图附图1。

1)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

某煤矿中央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为58.47hm2(其中:含储煤场3.7hm2,矸石周转堆场10.30hm2),工业场地内现建有混合井、副井和回风井3个井筒。生产区布置在场地西北侧,建有矿井生产系统的胶带输送机、主厂房、浓缩车间、原煤缓冲仓、装车仓、储煤场。辅助生产区布置在场地西南和东北侧,分别建有35kV变电所、机修厂、材料库及坑木场。场前区布置在场地东南侧,建有生产、行政办公大楼和生活福利联合建筑。某煤矿矸石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东侧、矿井铁路装车站末端处。铁路装车站位于工业场地北侧,铁路装车站与淮阜铁路平行。

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附图2。

2)现有西风井场地

某煤矿现有西风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1.94hm2,场地内布置有西回风井、扇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等。

现有西风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3)现有场外道路

现有工业场地场前路为15m宽砼道路,长度约100m,接至新集镇创业路。现有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工业场地货运路,为10m宽砼道路,长度约360m,接至新集镇创业路。现有地销煤道路为8m矸石填路,长度约910m,接至毛张路。现有场外道路占地面积合计1.24hm2。

3.2.2 本工程概况

某煤矿本次改建工程主要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正常生产接替的需要。在现有西风井扩建场地,场内增加1个西区副井,在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内北侧新建中央风井场地,增加1个中央回风井,将原有中央区工业场地的中央回风井改建为主井,同时提高矿井的煤炭提升能力和辅助提升能力。本次改建工程新增三水平,标高为-700m,主要承担-550~-700m之间的煤炭资源开采,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及正常接替。某煤矿改建后地面总布置见图附图4。

1)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改建情况:

本次改建工程将现有中央区回风井改为主井,增设主井井架、主井绞车房、筛分车间、矸石仓和胶带输送机系统,在原生活福利联合建筑东侧增建区队办公楼,在原小汽车租赁公司处增建35kV变电所。将现有中央回风井通风机房拆除,通过对风道的回填,进行地基处理后,新建一筛分破碎车间;并对现0号转载点至1号转载点胶带机栈桥进行改造;新增一煤仓;新增两个Φ15m的装车仓,对原有两装车仓上部的配仓胶带机进行改造,并新建新筛分破碎车间至装车仓胶带机栈桥,拆除原有栈桥。

改建后中央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附图5。

2)西区工业场地:

在现有西风井北侧增设西区副井及辅助设施。按照建(构)筑物的功能不同分为场前区、辅助生产区。场前区位于场区的西北侧,平面布置有综合楼,场前设有绿化广场。辅助生产区位于场区的中部及东北侧,平面布置有副井、井架、井口房和提升机房、电机车库、消防材料库、水泥库、修理车间及综合库棚、锅炉房、注氮站、制冷站、日用消防水池及泵房。

西区工业场地西南侧有水源井5处,永久占地面积0.15hm2,输水管线合计3.5km,临时占地面积1.05hm2,水源井及输水管线占地1.20hm2,纳入西区工业场地区。

矸石临时周转场位于场区的东侧。现有风井区位于场区的南侧,区内现有设施保持不变。本次改建增设西区副井绞车房、井口房、泥浆搅拌站,风井周边布置有瓦斯抽采站、灌浆搅拌站、制冷站、锅炉房、日用消防水池及预留瓦斯发电站位置。窄轨

3项目概况

铁路主要位于副井井口房周围,通过它可将副井井口房、矿井修理车间及综合库棚、水泥库、矸石翻车系统等地面建(构)筑物连成一体。场内采用道路与窄轨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场地北侧设有入口。西区工业场地新增用地面积为9.69hm2(含矸石周转堆场,水源井,现有场地)。工业场地围墙内绿化面积为0.95hm2,绿化系数为15%。

西区工业场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3.2-2。

西区工业场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

本次改建工程在中央区工业场地和淮阜铁路北侧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南距离新主井约340m,场地内布置扇风机房和消防通道,新增占地面积为1.17hm2。

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平面布置见图附图6。

4)场外道路区

1) 西区场外道路

西区工业场地北大门紧靠淮南矿区潘(集)~谢(桥)公路,此段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需要改造。改造后的道路即为西区场外道路,改造范围为自西区场地大门向东至王张公路与潘(集)~谢(桥)公路交叉处,西区场外道路线路全长约0.66km。路基宽8.5m,占地面积合计0.64hm2,其中永久占地0.56hm2,临时占地0.08hm2。

2) 新中央风井场外道路

新中央回风井场外公路出大门向南跨过八丈沟,然后折向西北,在约0.6Km处折向西南再折向西北沿既有道路一直延伸接于新集公园东侧的既有公路,线路全长约1.61km,路基宽8.5m,占地面积合计1.56hm2,其中永久占地 1.37hm2,临时占地0.19hm2。

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3.2.3 本工程与现有工程关系

本工程为改建工程,含现有工业场地,西区工业场地、新中央风井场地。本着“以新带老,充分依托老区”的原则,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确定本次现有工程区改造合理利用现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西区工业场地在原址基础上增加场地占地,增加副井以及工业场地设施。中央区工业场地利用现有回风井改为主井并改造原有生产系统、新增变电所、区队办公楼,另外在工业场地北侧增加中央回风井场地。

本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某煤矿及西风井场地及建筑物,满足地面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结合场内外运输及地面条件,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

本方案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现有工程水土保持情况进行调查,现有工程水土防治措施齐全,本方案仅对现有场地施工区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量。

项目各分区现有工程与本工程新建与利用已有设施情况如下:

1)现有工业场地区

现有工程:

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内现建有混合井、副井和回风井3个井筒。生产区建有胶带输送机、主厂房、浓缩车间、原煤缓冲仓、装车仓、储煤场等。辅助生产区建有35kV 变电所、机修厂、材料库及坑木场。场前区建有生产、行政办公大楼和生活福利联合建筑。

本工程:

本次改建工程将现有中央区回风井改为主井,增设主井井架、主井绞车房、筛分车间、矸石仓和胶带输送机系统,增建区队办公楼、35kV变电所、筛分车间。其余利用原有中央区工业场地设施,场外运输利用现有道路。

2)改建工业场地区

现有工程:

现有西风井工业场地内布置有西回风井、西区扇风机房、西区压风机房、35kV 变电所等。

西区工业场地场外道路现为淮南矿区潘(集)~谢(桥)公路,此段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需要改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