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其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_陈刚

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其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_陈刚

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其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_陈刚
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其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_陈刚

第十一章聚合物驱油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聚合物驱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8886696 10.67.169.226 第一节聚合物驱动态变化特征 一、聚合物驱动态变化特征 1、注入压力和注入能力的变化 注入压力的变化是聚合物驱过程中最早显现的一个特征。由于增加了注入水的粘度,以及聚合物在油层孔隙中的吸附捕集,注入井周围油层的渗透率下降较快,导致注入初期注入压力上升较快,与注聚合物前相比最高上升2~5MPa。随着聚合物的注入,近井地带的聚合物吸附达到平衡,渗流阻力趋于稳定或缓慢上升。这表明,聚合物在油层中的传播能力好,不会发生堵塞问题。由此,可以早期判断聚合物与油层的配伍性及注入方案的合理性。转入后续注入顶替水驱替时,注人压力稍有下降,但仍比注聚合物前高1~3MPa,直到再稳定(图11-1)。 由于注入压力的升高,注入水粘度增加,渗流阻力增大,注入能力下降。初见效期比吸水指数下降较快,明显见效期比吸水指数保持平稳稍有降低,与注聚合物前相比约下降1/3~1/2。但后续注水突破油井后,比吸水指数逐步上升,至见效末期比吸水指数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图11-2)。 孤岛、孤东及胜一区聚合物驱试验测试资料同样也表明了这一规律,注聚合物溶液与注水时相比,启动压力上升,注人能力下降1/3左右。3个试验区启动压力平均上升1.67MPa左右,比吸水指数下降1/4或2/3(表11-1)。 图 11-1 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合物驱先导试验注入压力变化曲线

图 11-2 孤东油田七区西注聚合物扩大试验区比吸水指数变化曲线 表 11-1 先导试验注入井指示曲线测试结果对比 2、产液能力的变化 已经进行的聚合物驱矿场实施项目,一般都表现出在聚合物驱过程中油井流压降低、产液能力下降的现象。这是由于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层以后,由于驱替剂粘度的增加,改善了水驱时不利的流度比,降低了驱油剂的流度,导致渗流阻力增大,使地层供液能力低于水驱供液能力。特别是在高含水阶段,由于油井含水降低,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产液指数。 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区中心井中11-Jll井的流动系数由注聚合物初期的7.45D·m/mPa·s)连续降至注聚合物结束时的1.94D·m/(mPa·s),采液指数由24.4m3/d·MPa)下降至4.93m3/(d·MPa)。 在聚合物驱替过程中,地层压力、油井流压、油井含水及原油脱气对产液指数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在控制油井流压下采油时,在相同含水的情况下,随着地层压力不断恢复,产液指数则不断恢复;在控制地层压力下采油时,油井流压增加并不断恢复,则产液指数缓慢增加。 油井初始含水率也影响采液指数,在聚合物驱开始时,油井初始含水率越高,产液指数下降幅度越大。在相同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油井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则产液指数下降幅度也越大。为了减小油井产液指数的下降,应当保持和提高地层压力,以保持较小的脱气指数,同时油井应加大机械采油强度,进一步降低流压。 3、产油能力和含水的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聚合物驱只是所谓的“改善水驱”,不能导致油井含水大幅度下降,采油量明显增加,采收率只能提高2.5%。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的矿场实践发现,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随着宏观和微观波及体积的增加,也会类似微乳液驱那样,使原油富集,形成“油墙”从而使油井含水大幅度下降,产油量明显增加,并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浅析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研究进展

浅析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11-26T13:33:46.64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作者:余渊荣赵兴军[导读] 第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生产中成熟而稳定的应用。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等优势,在近些年呈现出热点研究态势,部分成果业已得到应用。在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与化学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后定向注入油藏进行驱油;此外,近年来也开发出利用高效营养剂激活本源微生物,诱导其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继而富集、驱油的新技术。 余渊荣赵兴军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摘要:第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生产中成熟而稳定的应用。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等优势,在近些年呈现出热点研究态势,部分成果业已得到应用。在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与化学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后定向注入油藏进行驱油;此外,近年来也开发出利用高效营养剂激活本源微生物,诱导其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继而富集、驱油的新技术。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部分微生物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能够代谢产生兼具集亲水基和疏水基的表面活性物质,经提取后研究发现该物质可以在流动相(如气/水、油/水)界面按照不同的氢键和极性规律分布,具有降低界面或表面张力及乳化等能力。相比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强的生物降解能力和极端环境适应性,并且具有无毒或极低毒性。因此,多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医药、石油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尤其随着我国多数油田均已进入到开采后期,油藏储层中存在大量孤立滴状、柱状、膜状、簇状和盲端状的残油。油藏开采过程面临的难度及成本越来越大,单纯依靠理化方法来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已力不从心,由此催生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驱油中的应用 1.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发展概况1.1 三次采油的发展及分类学术界有一个公认的划分方法,即根据开发方式的不同把油田开发分为一次采油(POR)、二次采油(SOR)和三次采油(EOR)三个开发阶段:开采早期主要是依靠油藏自身压力压向地面或当压力不足时采用泵抽的方法,称为一次采油,其采收率一般在 10 %~15 %;随着一次采油时间的推移,地下天然能量逐步消耗,造成油井自身压力不足时,采用注入水或打人气体的方法补充能量,增加油层压力,以提高采油效率,称为二次采油,其采收率一般在 30 %~50 %;三次采油即在二次采油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地下剩余油进行开采的阶段,国内外的实践结果表明,其提高采收率在二次采油的基础上一般还能提高 5 %~25 %。近十几年来,有关文献提及微生物采油,即向油藏注入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营养物,使微生物在油藏中繁殖,代谢石油进而产生气体或分解石油或产生活性物质,达到开采地下残余油的目的,为区别于传统三次采油,有学者把此方法定义为四次采油,但大部分人仍将微生物采油归类于三次采油。 1.2 表面活性剂驱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到表面活性剂在提高石油的采收率方面应用是在上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由德格鲁特提出的主要成份为多环磺化物和木质素亚硫酸盐的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的观点。上世纪 40、50 年代,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将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 NaOH 或 Na 2 CO 3 的水溶液中有利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确立了把表面活性剂作为驱油体系的决定性条件,即只有油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间界面张力降到10 -2 mN/m 数量级以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驱油效果才有所表现;发现在 NaOH 或 Na 2 CO 3 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可起到比单独表面活性剂或碱都要好的效果;Wilson 的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确实可以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目前,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应用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向地层中注入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低于 2 %的低浓度大段塞(0.15 PV~0.6 PV),被称为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表面活性剂溶于油或者水,溶解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胶束处于相平衡状态,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第二种是向地层中注入质量浓度 5 %~8 %小段塞(0.03 PV~0.2 PV)表面活性剂,被称为微乳液驱油体系,但随着高浓度段塞在油层中的运移,溶液被低层吸附和地层流体稀释,使得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降低,驱油过程转变为第一种表面活性剂驱。 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要求化学驱是国内各大油田探讨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而在化学驱驱动类型中大部分都要应用到表面活性剂。众多专家学者根据油田实践经验,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提出了要求,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1)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降低油水界面的能力较强,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 10 -2 mN/m 数量级以下,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浊点、不受 pH 值影响或影响较小;(2)表面活性剂与地层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小,难或不易吸附在岩石表面; (3)表面活性剂易溶于地层水,且具有较大的扩散速度,但抗稀释能力强,即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降低时,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不变或改变较小,驱油效果较好;(4)稳定性较好,不和其他注入化学剂或地层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不发生裂解降解等反应;(5)在驱油过程中要考虑驱油体系的成分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配伍性问题和油藏开采程度等相互关系;(6)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要适应油藏的温度和矿化度条件,即要具有一定的抗温抗盐能力;(7)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取材较容易,要遵循投入少产出高的经济法则。 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生产中已经得到稳定应用,目前技术发展指向开发高效驱油表面活性剂及其无害化回收再利用两个方面。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驱油收到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的发展。现已发现,油藏中本源微生物能够利用原油进行代谢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继而证实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驱油具有切实可行性。 2.1 激活本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油藏本源微生物在油藏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生长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具备两亲性、乳化原油及使油藏岩层润湿反转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激活本源微生物能够提高其产生的活性成分浓度,继而达到理想驱油效果。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难以产生足够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及时向储层中注入营养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含该类元素代谢产物产量2.2 油藏外加生物表面活性剂

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开采稠油用的表面活性剂 由于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给开采带来许多困难。为开采这些稠油,有时需将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注入井下,使高粘度的稠油转变为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状液,抽提到地面。这种稠油乳化降粘法用到的表面活性剂有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醇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烯多胺、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钠盐等。采出的这种水包油型乳状液,需要将水分离出去,也要使用一些工业表面活性剂作为破乳剂进行脱水。这些破乳剂是油包水型乳化剂。常用的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环烷酸、沥青质酸及它们的多价金属盐。 特殊的稠油,不能采用常规的抽油机开采法,需要注蒸汽进行热采。提高热采效果,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向注汽井注入泡沫,即注入耐高温的起泡剂及不凝气体是常用的调制方法之一。 常用的起泡剂是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石油磺酸盐、磺烃基化的聚氧乙烯烷基醇醚和磺烃基化的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等。由于含氟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高,对酸、碱、氧、热及油稳定,故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理想的高温起泡剂。为了使分散的油易于通过地层的孔喉结构,或使地层表面的油易被驱出,需要使用称之为薄膜扩散剂的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是氧烷基化酚醛树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2、开采含蜡原油用表面活性剂 开采含蜡原油,需要经常进行防蜡和清蜡。表面活性剂作为防蜡剂和清蜡剂。防蜡用的有油溶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前者通过改变蜡晶表面的性质而起防蜡作用。常用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是石油磺酸盐和胺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是通过改变结蜡表面(如油管、抽油杆及设备表面)的性质而起防蜡作用。可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烷基磺酸钠、季铵盐、烷烃聚氧乙烯醚、芳烃聚氧乙烯醚及其它们的磺酸钠盐等。清蜡用的表面活性剂也分两个方面,油溶性用于油基清蜡剂,水溶性的磺酸盐型、季铵盐型、聚醚型、吐温型、OP 型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盐化或磺烃基化的平平加型与OP型表面活性剂等用于水基清蜡剂。近年来,国内外将清防蜡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将油基清蜡剂和水基清蜡剂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出混合型清蜡剂。这种清蜡剂以芳香烃和混合芳香烃作油相,以具有清蜡作用的乳化剂作水相。当选择的这种乳化剂为具有适当浊点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时,就可使它在油井结蜡段以下温度达到或超过它的浊点,从而使这种混合型清蜡剂在进入结蜡段前破乳,分出两种清蜡剂,同时起清蜡作用。 3、稳定粘土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稳定粘土分防止粘土矿物膨胀和防止粘土矿物微粒运移两个方面。防止粘土膨胀可用,如胺盐型、季铵盐型、吡啶盐型、咪唑啉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防止粘土矿物颗粒运移可用的有含氟的非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4、酸化措施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为了提高酸化效果,一般在酸液中需加入多种添加剂。凡能同酸液配伍并易被地层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均可作为酸化缓速剂。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脂肪胺盐酸盐、季铵盐、吡啶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磺酸盐化、羧甲基化、磷酸酯盐化或硫酸酯盐化的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等。有些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和它的烷基胺盐,可将酸液乳化在油中,产生油包酸乳状液,以此乳状液作为酸化工业液,亦起缓速作用。 有些表面活性剂可作为酸化液防乳化剂,具有分支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五乙烯六胺均可作为酸化防乳化剂。 有些表面活性剂可作为乏酸助排剂,可作为助排剂的表面活性剂有胺盐型、季铵盐型、吡啶盐型、非离子型、两性及含氟表面活性剂等。 有些表面活性剂可作为酸化防淤渣剂,如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如烷基酚、脂肪酸、烷基苯磺

油田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评价实验

油田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评价实验研究【摘要】设计三种表面活性剂,通过表面活性剂浓度、水油比及不同浓度体系的实验对比研究,确定了不同条件下各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最优类型。实验结果显示:(1)dy-w、dh-w、lh-s表面活性剂低、中、高三种浓度驱油体系,均能够满足沈24块乳化驱油和后续破乳处理;(2)水油比越大,乳化破乳时间越长,有利于乳化驱油;(3)在析水率为50%时, dh-w所需时间最长,乳化性能最好 【关键词】活性剂乳化驱油体系破乳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to surface acting agent emulsification:a case from the shen24 of liaohe oilfield zhangliang (shengyang oil production company of liaohe oilfield,shengyang 110316,china) 【abstract】 design three saa,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centration , water-oil ratio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system, confirm the best form of saa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study result shows:(1)all the saa about low, middium, high concentration in the system of dy-w、dh-w、lh-s, can meet emulsify drive and sequel break the emulsion in shen 24;(2) higher water-oil ratio ,the time

2014-2015 表面活性剂化学实验资料

实验一乳状液的制备和性质 一、实验目的 1、用多种乳化剂制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 2、学习鉴别乳状液类型的基本方法; 3、了解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二、实验原理 乳状液是一种分散体系,它是由一种以上的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与它们不相混溶的液体中而形成的。通常将以液珠形式存在的一相称为内相(或分散相),另一相称为外相(或分散介质)。 通常外相为水相,内相为油相的乳状液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以O/W 表示,反之则为油包水型乳状液,以W/O 表示。为使乳状液稳定要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多为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乳化剂的性质常能决定乳状液的类型,如碱金属皂可使O/W 型稳定,而碱土金属皂可使W/O 型稳定。有时将乳化剂的亲水、亲油性质用HLB 值表示,此值越大亲水性越强。HLB 值在3~6 间的乳化剂可使W/O 型的乳状液稳定,HLB 值在8~18 间的乳化剂可使O/W 型的乳状液稳定。欲使某液体形成一定类型的乳状液,对乳化剂的HLB 有一定的要求。当几种乳化剂混合使用时,混合乳化剂的HLB 值和单个乳化剂的HLB 值有如下关系: 混合乳化剂HLB= ax+by+cz+…../x+y+z+….. 式中a、b、c ……表示单个乳化剂的HLB 值,x、y、z ……表示各单个乳化剂在混合乳化剂中占的重量分数。 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有: ①染色法 选择一种只溶于水(或只溶于油)的染料加入乳状液中,充分振荡后,观察内相和外相的染色情况,再根据染料的性质判断乳状液的类型。例如把油溶性染料加入到乳状液中若能使内相着色,则为O/W 型乳状液。

②稀释法 乳状液易于与其外相相同的液体混合。将1 滴乳状液滴入水中,若很快混合为O/W 型。 ③电导法 O/W 型乳状液比W/O 型乳状液导电能力强。 乳状液的界面自由能大,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即使加入乳化剂,也只能相对地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用各种方法使稳定的乳状液分层,絮凝或将分散介质、分散相完全分开统称为破乳。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 试管、烧杯、量筒、表面皿、离心机、离心试管 2、药品 十二烷基硫酸钠、甲苯、Tween-20、明胶、氢氧化钠、椰子油、油酸钠 四、实验步骤 1、乳状液的制备 ①在20ml 试管中加入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5ml,逐滴加入甲苯,每加入0.5ml 摇动半分钟,至加入5ml 为止。观察所得乳状液的外观。 ②在20ml 试管中加入2%的Tween-20 水溶液5ml,逐滴加入甲苯,随时摇动,至加入5ml 为止。观察所得乳状液的外观。 ③在20ml 试管中加入1%明胶水溶液5ml,加热至40℃,将5ml 甲苯分数次加之,并激烈摇动。观察所得乳状液外观,静置1~2h 后再观察之。 ④瞬时成皂法 a、在试管中加入0.1mol/LNaOH 水溶液5ml,逐滴加入2ml 椰子油,稍加摇动,观察之。 b、在试管中0.1mol/NaOH 水溶液5ml,逐渐加入5ml 0.9%的油酸钠水溶液5ml,逐滴加入甲苯5ml,观察之。比较以上二种乳状液的稳定性。 2、混合乳化剂的使用

汽油指标含量不达标对汽车的影响 (2)

汽油指标含量不达标对汽车的影响 1.抗爆性 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剧烈震动,汽缸中出现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如果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结论:使发动机功率下降;使油耗增加;使活塞、气缸垫、气门、火花塞、轴瓦等零件损坏,还会造成气缸的异常磨损。 2.铅含量 汽油中的重金属元素铅具有高度的潜在致癌性。大气中的铅含量很高,其中97%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进入大气中的铅95%以上为直径小于0.5微米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布广、危害大,人体中过量含铅不仅损害神经系统和肾,还能导致智商降低,影响生理机能和造血机能,尤其对少年和幼儿中枢神经损伤最大。但是汽油中如果没有铅含量,发动机气门和气缸就得不到充分润滑,极易造成机件磨损。铅是指炼油厂为提高汽油的抗爆性,出厂前在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抗爆剂,其是一种带水果香味、具有剧毒的无色油状

液体,能通过呼吸道、食道以及无伤口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且很难排泄出来。而当进入人体内的铅积累到一定量时,便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对汽车的传感器及安装的三效催化转换器均有损害。 结论:高度的潜在致癌性,对人体有害,能通过呼吸道、食道以及无伤口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且很难排泄出来,尤其对少年和幼儿中枢神经损伤最大。对汽车传感器及安装的三效催化转换器均有损害。 3.馏程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蒸发温度 10%蒸发温度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增加机件磨损。 50%蒸发温度 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

表面活性剂化学知识点

表面活性剂化学 第一讲 表面活性剂概述 1、降低表面张力为正吸附,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增加表面张力为负吸附,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小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溶质为表面惰性物质。 2、表面张力γ :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用 γ表示,单位是N·m -1。 影响纯物质的γ的因素 (1) 物质本身的性质(极性液体比非极性液体大,固体比液体大) (2) 与另一相物质有关。纯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与饱和了其本身蒸汽的空气之间的界面张力。 (3)与温度有关:一般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4)受压力影响较小. 3、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双亲结构” 亲油基:一般是由长链烃基构成,以碳氢基团为主 亲水基:一般为带电的离子基团和不带电的极性基团 疏水基的疏水性大小:脂肪烷基>脂肪烯基>脂肪烃-芳基>芳基>带有弱亲水基的烃基。 相同的脂肪烃疏水性强弱顺序:烷烃>环烷烃>烯烃>芳香烃。 从HLB 值考虑,亲水基亲水性的大小排序: -SO4Na 、-SO3Na 、-OPO3Na 、-COONa 、—OH 、—O - 4、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 1)高级脂肪酸盐: ①通式:(RCOO)n-Mn+脂肪酸盐 ②分类:一价金属皂(钾、钠皂);二价或多价皂(铅、钙、铝皂);有机胺皂(三乙醇胺皂) ③性质: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易被酸及多价盐破坏,电解质使之盐析。 ④应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只供外用。 2)硫酸化物: ①通式:R-OSO3-M+ ②分类: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称土耳其红油);高级脂肪醇硫酸脂(十二烷基硫酸钠) 。 ③性质:可与水混溶,为无刺激的去污剂和润湿剂;乳化性很强,稳定、耐酸、钙,易与一些高分子阳离子药物发生沉淀。 ④应用:代替肥皂洗涤皮肤;有一定刺激性,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剂。有时也用于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剂或增溶剂。 3)磺酸化物: ①通式:R·SO3-M+ ②分类:脂肪族磺酸化物,如二辛玻珀酸脂磺酸钠;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常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化物;胆酸盐,如牛磺胆酸钠。 ③性质:水溶性, 耐酸、钙、镁盐性比硫酸化物差, 不易水解。 ④应用: 用作胃肠脂肪的乳化剂和单脂肪酸甘油酸的增溶剂;较好的洗涤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是阳离子,亦称阳性皂。 1)结构:含有一个五价氮原子。 2)特点:水溶性大,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杀菌作用 3)应用:杀菌;防腐;皮肤、粘膜手术器械的消毒。 4)常用药物:①苯扎氯铵(洁尔灭);②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结构上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的表面活性剂,随介质的pH 可成阳或阴离子型。 极性头 8-18C 长链烷基等非极性基团

汽油的性能指标之令狐文艳创作

汽油的性能指标 令狐文艳 汽油的性能指标用汽油蒸发性、抗爆性、氧化安定性及防腐性来衡量。其中最主要的是汽油的抗爆性和蒸发性。 1、抗爆性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常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标号亦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发动机要产生动力,必须压缩发动机汽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做功冲程将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爆,产生强大的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及连杆做功输出动力。气体压缩愈强,爆发力愈大,发动机动力越澎湃。但压缩比越大,形成爆燃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爆燃,是指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电极中心形成电火花后,以电极为中心形成一个焰心,焰锋以一定方向和速率向整个燃烧室传播。远离焰心的油气混合物,如果在焰锋到达前开始形成爆炸性燃

烧,形成强烈的振动与冲击性压力波,称为爆燃。爆燃不但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过高,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内部机件损坏,产生异响,时间一长易引发严重机械故障。这时就必须使用高标号汽油来保证不形成爆燃。标号越高,形成爆燃的趋势越小。 2、汽油的蒸发性 物理学中,把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或蒸发)。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难易程度。 不管是传统的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还是揉合现代高科技的EFI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要使汽油燃烧产生爆发力,必须先使汽油形成汽化物质,再由火花塞点火产生动力。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形成的油气混合物也越均匀。汽化良好的混合气燃烧速度快,发动机易起动,加速及时,油门响应快,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机械磨损,降低油耗及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但物极必反,若蒸发性过高,汽

油在炎热气候和大气压较低的地区易发生“气阻”而使车辆出现加油不畅、加速不起、易死火等故障。同时也会使汽油的储运损失增大。 汽油的选用 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我们无法知悉汽油的蒸发性等汽油性能参数,也没必要花时间了解,但有一点我们很容易知道而且需要用心选用,那就是汽油的辛烷值,即在加油站所加汽油标号的大小,再通俗一点就是指选择加90号汽油,还是加97号汽油。 目前,中国内地加油站出售的汽油主要有90号、93号及97号,部分沿海城市有98号汽油供应。一般称90号油为普通汽油,而97以上为高级或特级汽油。 要正确的选用汽油,我们必须先了解不当标号汽油给车辆带来的危害。 将低标号的汽油加在高压缩比的发动机上,除了会产生爆震外,还会连锁产生诸如功率下

表面活性剂化学课件

表面活性剂化学课件 表面活性剂化学课件 原理 通过分子中不同部分分别对于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其看作本相的成分,分子排列在两相之间,使两相的表面相当于转入分子内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由于两相都将其看作本相的一个组分,就相当于两个相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没有形成界面,就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部分的消灭了两个相的界面,就降低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分类 根据所需要的性质和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有时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结构和相对密度。通过变换亲水基或亲油基种类、所占份额及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达到所需亲水亲油平衡的目的。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已派生出许多表面活性剂种类,每一种类又包含众多品种,给识别和挑选某个具体品种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对成千上万种表面活性剂作一科学分类,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新品种,并为筛选、应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便利。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 表面活性剂 香链、含氟长链等;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衍生物、内酯等;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但是众多分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将表面活性剂合适定位,并在概念内涵上不发生重叠。 人们一般都认为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来分比较合适。即当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后,根据是否生成离子及其电性,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葡糖苷(APG),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 阴离子 1.肥皂类

【CN109880607A】一种二元驱油剂及其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29130.5 (22)申请日 2019.03.25 (71)申请人 大庆华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南三 路21号 (72)发明人 李国军 刘长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代理人 周英华 (51)Int.Cl. C09K 8/584(2006.01) C09K 8/58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二元驱油剂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二元驱油剂属于油田开发技 术领域,是由两性表面活性剂55~60份,水36~ 39份, 助溶剂1~5份,润湿剂2~6份制成;其配方体系,按重量百分比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二元 驱油剂为0.025~0.4%、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为0.05 ~0.25%、 余量水。本发明提供的二元驱油剂中,各组份在协同效应下,无需加入碱,可以改变润湿 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N/m数量级,从而 提高原油采收率。与传统的化学表活剂驱油体系 相比具有绿色环保、使用量小、水溶性好、价格低 廉等优点,并且其制备方法简便、切实可行,经济 效益显著, 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9880607 A 2019.06.14 C N 109880607 A

1.一种二元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两性表面活性剂55~60份,水36~39份,助溶剂1~5份,润湿剂2~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八烷基羟基丙基磺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中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异丙醇、正丁醇中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元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润湿剂为卵磷脂、脂肪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一种或多种组份任意比例混合。 5.一种二元驱油剂在采油工艺中的配方体系,按重量百分比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 (1)二元驱油剂为0.025 ~0.4 %; (2)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为0.05% ~0.25%; (3)余量水; 上述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浓度为1200 mg/L,分子量为1000~1500万。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 2 CN 109880607 A

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的性能指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的性能指标用汽油蒸发性、抗爆性、氧化安定性及防腐性来衡量。其中最主要的是汽油的抗爆性和蒸发性。 1、抗爆性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常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标号亦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发动机要产生动力,必须压缩发动机汽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做功冲程将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爆,产生强大的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及连杆做功输出动力。气体压缩愈强,爆发力愈大,发动机动力越澎湃。但压缩比越大,形成爆燃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爆燃,是指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电极中心形成电火花后,以电极为中心形成一个焰心,焰锋以一定方向和速率向整个燃烧室传播。远离焰心的油气混合物,如果在焰锋到达前开始形成爆炸性燃烧,形成强烈的振动与冲击性压力波,称为爆燃。爆燃不但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过高,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内部机件损坏,产生异响,时间一长易引发严重机械故障。这时就必须使用高标号汽油来保证不形成爆燃。标号越高,形成爆燃的趋势越小。 2、汽油的蒸发性 物理学中,把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或蒸发)。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难易程度。 不管是传统的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还是揉合现代高科技的EFI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要使汽油燃烧产生爆发力,必须先使汽油形成汽化物质,再由火花塞点火产生动力。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形成的油气混合物也越均匀。汽化良好的混合气燃烧速度快,发动机易起动,加速及时,油门响应快,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机械磨损,降低油耗及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但物极必反,若蒸发性过高,汽油在炎热气候和大气压较低的地区易发生“气阻”而使车辆出现加油不畅、加速不起、易死火等故障。同时也会使汽油的储运损失增大。 汽油的选用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试题完整版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考 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1—2012)学年08C班第Ⅰ学期表面活性剂期末考试题A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1. 表面活性剂 2. 临界胶束浓度 3. 浊点 4. 两性表面活性剂 二、选择题. (15×3分) 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两性型毒性最小 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做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做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 2. 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经验,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限定在0-20之间 B.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C.聚氧乙烯基团的比值增加,亲水性降低 D.杀精避孕套中起杀精作用的主成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作洗涤剂 3.等量的Span -80与吐温-80混合后的HLB值是() A.4.3 4.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A.亲水亲油平衡值值 C. 适宜的粘稠度 D. Krafft点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rafft点越低,该表面活性剂低温水溶性越好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该在浊点以上使用 C.疏水基为直链的比带支链的难于降解 D.含有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比仅含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易于降解,故洗衣粉中主成分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束越大,对于增溶到胶束内部的物质增溶量越大 B.乳状液类型通常有O/W,W/O,套圈型三种。 C.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做破乳剂 D. 玻璃器皿中易得到O/W型乳状液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都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浊点 D.一般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洗涤、分散、乳化性能好,分子量小的润湿、渗透性能好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油污的去除主要是靠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作用而实现的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用于洗涤天然棉纤维 C.烷基苯磺酰二乙醇胺可做稳泡剂 D.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很好的起泡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餐具洗涤剂可以用来洗涤瓜、果、蔬菜、肉 B.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及烷基酰醇胺 C.重垢液体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在80%以上 D.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主成分完全不同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的性能指标

————————————————————————————————作者:————————————————————————————————日期:

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的性能指标用汽油蒸发性、抗爆性、氧化安定性及防腐性来衡量。其中最主要的是汽油的抗爆性和蒸发性。 1、抗爆性 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常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标号亦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发动机要产生动力,必须压缩发动机汽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做功冲程将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爆,产生强大的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及连杆做功输出动力。气体压缩愈强,爆发力愈大,发动机动力越澎湃。但压缩比越大,形成爆燃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爆燃,是指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电极中心形成电火花后,以电极为中心形成一个焰心,焰锋以一定方向和速率向整个燃烧室传播。远离焰心的油气混合物,如果在焰锋到达前开始形成爆炸性燃烧,形成强烈的振动与冲击性压力波,称为爆燃。爆燃不但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过高,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内部机件损坏,产生异响,时间一长易引发严重机械故障。这时就必须使用高标号汽油来保证不形成爆燃。标号越高,形成爆燃的趋势越小。 2、汽油的蒸发性 物理学中,把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或蒸发)。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难易程度。 不管是传统的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还是揉合现代高科技的EFI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要使汽油燃烧产生爆发力,必须先使汽油形成汽化物质,再由火花塞点火产生动力。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形成的油气混合物也越均匀。汽化良好的混合气燃烧速度快,发动机易起动,加速及时,油门响应快,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机械磨损,降低油耗及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但物极必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技术

HX系列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研发报告

前言 随着世界能源的紧缺,石油的充分采出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国极大重视的问题,由于常规的一次和二次采油(POR和SOR)总采油率不是很高,一般质量分数仅能达到20%~40%,最高达到50%,至少还有50%~80%的原油未能采出。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采油率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次采油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提高采油率的方法。 三次采油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类:一是热力驱,包括蒸气驱,火烧油层等;二是混相驱,包括CO2混相,烃混相及其他惰性气体混相驱;三是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等;四是微生物采油,包括生物聚合物,微生物表面活性驱。目前,三次采油研究尤其以表面活性剂和微生物采油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表面活性剂驱则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目前三次采油研究中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阴离子型最多,其次是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应用最少的是阳离子型。 三次采油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中离子性亲水基为阴离子,这类阴离子亲水基组成的盐有磺酸盐、羧酸盐、硫酸(酯)盐和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各种表面活性剂驱中,其中应用磺酸盐型最多,而在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以石油磺酸盐型最为普遍。石油磺酸盐成本较低,界面活性高,耐温性能好,但抗盐

能力差,临界胶束浓度(CMC)较高,在地层中的吸附、滞流和与多价离子的作用,导致了在驱油过程中的损耗。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为非离子性基团。由于非离子性基团的亲水性要比离子性基团差得多,因此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要保持较强的乳化作用,其分子结构中一般含有多个非离子性亲水基,形成含许多醚键、酯键、酰胺键或羟基或者它们相互两两组合或多种组合的结构。此类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是抗盐能力强,耐多价阳离子的性能好,CMC低。但在地层中稳定性差,吸附量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而且不耐高温,价格高。 两性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既有阴离子亲水基又有阳离子亲水基而呈现两性。由于该种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因而大多数都可用于高矿化度,较高温度的油层驱油,但同样有价格高的缺点。 因此,一种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体系,不仅能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而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而且还能够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甚至驱油液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也有可能降低,同时表面活性剂的其他性能如耐盐能力,耐温性能或吸附损耗减少等得到强化。 基于以上原因,为最大限度的满足驱油体系要求,提高采收率和降低采收成本,我公司根据油田三采科研专家攻关思路联合部分科研院校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即HX系列新型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这类表面活性剂有两种不同的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上应用进展

第4卷第2期2008年6月 新疆石油天然气 Xinjiang O il &Gas Vol .4No .2 Jun .2008 文章编号:1673—2677(2008)02—0070-03 收稿日期:2008-04-17 作者简介:何志刚(1968-),男,湖北武穴人,1992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工程师。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上应用进展 何志刚1 ,李勇敢 2 (1.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新疆贝肯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 要:表面活性剂在油、气开发与开采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一些包括绿色环保型、自组型、反应型、双烃链型等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及其在调节润湿性和控制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应用,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也为有机合成和表面与胶体化学提供了日益广阔用武之地。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绿色环保型;反应型;双烃链型;自组型 中图分类号:TE39 文献标识码:A 表面活性剂在油、气开发与开采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有不少论著涉及,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新型表面活性剂和在油田上的一些最新的应用进展 1 新型表面活性剂 1.1 环保型表面活性剂 葡萄糖和脂肪醇反应得到的烷基糖苷是一类 新型环保型表面活性剂, 结构式如下 式中烷基碳原子数小于10时为水溶性,等于12-14时为油溶性。因其表面活性高、去污能力强、对 皮肤刺激性小、不污染环境和属于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在洗涤、化妆、食品和医药工业上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甲基糖苷水溶液在稳定页岩、润滑和降失水性能方面可与油基泥浆比美,堪称环保型钻井液 [1] 。 1.2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人们发现有这样一类表面活性剂 [2] ,它在碱性环境 中为油包水乳化剂,酸性环境中为水包油乳化剂,如图1所示。可应用此性质作成一种油包水型钻井液,作业完成后将其酸化转变为水包型油乳状液,从而克服了油包水型钻井液使用后难以清除的缺点。 1.3 自组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不但因在界面上定向吸附,而具有起泡、消泡、乳化。破乳、胶溶,絮凝,润湿、反润湿、抗静电以及杀菌等功能,在油田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发现在溶液内部可通过自聚形成各种形式的如胶束、反胶束、囊泡和液晶等分子有序组合体, 在油田上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3-10] 。某些离子表 面活性剂在某些反离子基团存在时,可在水中形成 7

汽油的质量要求和性能指标

汽油的质量要求及性能指标 (一)汽油的质量要求: 汽油性能的优劣,对于汽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等均有很大影响。对汽油的质量要求是: l.良好的蒸发性,保证发动机在冬季易于启动,在夏季不易产生气阻,并能较充分燃烧。 2.抗爆性好,辛烷值合乎要求,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运转正常,不发生爆震,以充分发挥发动机功率。 3.安定性好,即诱导期要长,实际胶质要小,使汽油在长期的储存过程中不会发生辛烷值降低、酸度增大、颜色变深等质量变化,也不致于生成过多的胶状及酸性物质。 4.抗腐蚀性要好,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保证汽油不会腐蚀储油容器及汽油机机件。 (二) 评价汽油性能的指标: l.汽油的蒸发性及其评价指标 汽油由液体状态转化为气体状态的性能,称为汽油的蒸发性。我们知道,在发动机内,汽油经过化油器时被汽化,同一定比例的空气均匀混合后进入燃烧室被点燃燃烧。因此,汽油良好的蒸发性,可保证发动机在各种条件下易于启动、加速及正常运转。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在冷车或低温条件下就能使发动机顺利

起动和正常工作。反之,若汽油的蒸发性差,会使汽油汽化不完全,难以形成具有足够浓度的混合气,不但使发动机启动性变差,而且混合气中有一些悬浮的油滴进入燃烧室中。这就将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燃烧不完全,使油耗升高、排污增加。此外,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滴,还会因活塞环密封不严而附于气缸壁上,破坏润滑油膜,甚至渗入曲轴箱内,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的磨损。 需要指出的是,汽油的蒸发性过强也是不合适的,一方面,会使汽油在储运过程中轻质馏分损耗过多。再则是在温度较高时,汽油在化油器以前的油道中,易于蒸发形成油气,使得油泵、输油管等曲折处或在油管较热部位产生气泡,阻滞汽油流通,使供油不畅甚至中断,造成发动机熄火,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气阻“。在炎热季节、高原或是重载(如爬长坡、带拖挂车)条件下工作的汽车,如使用蒸发性过强的汽油,就易产生气阻,造成行车故障甚至发生事故。因此,所用汽油的蒸发性应适中。 通常,评价汽油蒸发性的指标有:馏程与饱和蒸气压。 (l)馏程馏程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馏程用来判定石油产品轻、重馏分含量的多少。汽油的馏程清楚地表明了它在使用时蒸发性能的好坏。 初馏点与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含低沸点轻质馏分的多少。当初馏点与10%馏出温度过低时,汽油蒸发性强,易产生气阻现象;过高时,汽油蒸发性差,冬季或冷车不易启动。GB484一93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