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种业发展情况

江西种业发展情况

科技创新,助力江西种业走向世界

https://www.doczj.com/doc/6c13536942.html, 2011-10-01 00:52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

【字体:大中小】【进入论坛】

9月24日,江西现代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水稻研究所发挥其世界一流的水稻育种科研优势,为现代种业提供育种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助力这家江西种业的龙头企业冲出江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几天前,袁隆平在湖南创造的水稻亩产926.6公斤的世界水稻超高产纪录,就是由程式华为组长的农业部专家组实地测产后公布的。

趁着程式华出席此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的空隙,记者有幸进行了独家采访,程式华就国内外粮食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江西水稻生产在全国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农作物在世界最有地位的就是水稻

问:作为全国知名的水稻专家,能否谈谈我国水稻生产的总体形势和在世界的影响力?

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宗农产品中最有优势的就是水稻。这是因为中国水稻育种水平世界领先。水稻育种大致经历了三次革命:一是从高秆到矮秆,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从解放初的126公斤上升到250公斤;二是从常规稻到杂交稻,单产从250公斤上升到400公斤;三是从杂交稻到超级稻,去年单产为439.5公斤。这一单产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0%。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4.4亿亩,今年预测总产超2亿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可能突破历史最高纪录。作为人口大国,尽管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水稻的品质要求相应提高,但产量始终被放在第一位。“粮食稳、天下安”,宁可吃得差点,也不能让百姓饿肚子。在人口增长、土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下,一方面中国必须守住18亿耕地红线,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粮食总量,这就要求一是继续提高水稻单产水平,二是提高水稻复种指数,提倡单季改双季,我国很多地方光温资源可种双季稻,而且单季稻产量毕竟比不过两季的总产。

中国的粮食生产一定要考虑全球的背景,水稻国际贸易量非常小,世界粮食紧张,拿到市场流通的数量有限,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是保证世界的粮食安全。

江西是全国第二大双季稻区,播面5000多万亩,仅次于湖南。解放以来,江西是全国唯一的籼稻不间断调出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926.6公斤的世界纪录面前不能盲目乐观

问:9月18日,您作为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组长,在长沙宣布: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在隆回县羊古坳乡百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这一世界新纪录令举国振奋,您作为业内人士对这一水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何评价?

答:我受农业部委派,作为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见证了这一世界纪录的诞生,非常激动。这说明中国水稻育种水平很高,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其次说明中国水稻生产技术集成日益完备,让水稻良种的产量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纪录是特定的品种在特定的地域创造的,900多公斤的产量其他稻区很难复制,此次攻关现场不过为隆回县的108亩稻田,要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不是100亩、1000亩的问题,而是4.4亿亩的稻田如何同步推进的问题。品种与技术的有效集成,推动全国

大面积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

●江西作为水稻生产大省增产的潜力还很大

问:水稻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大宗农作物,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北有吉林的粳稻、南有江西的籼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两个水稻不间断调出省。对于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江西来说,要保持粮食生产的优势,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答:江西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稻播种面积、双季稻面积在全国数一数二。与江西毗邻的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成为缺粮省份,江西的大米走俏沿海,充分说明江西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江西要保持双季稻面积。近些年劳力外出务工,国内一些双季稻区改种单季稻,这对粮食总产会造成不利影响。从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的角度看,江西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育种水平。浙江省财政每年设立水稻育种专项经费就有1000万元,其他的相关项目还可以另外申请经费。没有长期而稳定的公益性支持,育种的基础设施和科研手段很难有大的突破。像今年晚稻抽穗正遇寒露风,如果在育种时就选择适合江西本地的抗寒露风、抗稻瘟病等抗性良好的新品种,农民丰产稳产的胜算就更大。

这几年江西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江西的超级稻占水稻的比重还偏低,水稻单产水平也偏低,这说明江西的潜力很大。一方面可以通过育种提高单产,另一方面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水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种业竞争事关国人的饭碗能否端牢问题

问:此次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江西现代种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基于

什么样的大背景?

答:国内有人提出“不能让中国的饭碗端在外国人的手里”,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大宗农作物中,中国的大豆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为效益不好,我国大豆自给率只有三分之一;小麦也无优势。

经济作物中,中国现阶段50%以上的高档蔬菜种子都是从国外进口,而且进口种子比国内本土品种的价格要高出十倍,甚至几十倍。其中,在寿光这个最大的蔬菜基地,彩椒、小西红柿、无刺黄瓜等品种的国外种子已经占到100%的市场份额。

今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种业发展上,而具体的支持政策则出现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以三大主粮之一玉米为例,国内大约90%的种子企业都在做玉米经营,但近几年在玉米市场最火的却是美国先锋种业公司推出的玉米品种——“先玉335”,该品种在中国种植面积排名第二,在市场的销售价格是其他同类品种的3倍,毛利率高达50%以上,而种植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内自育玉米品种“郑单958”,毛利率不过24%。

“先玉335”赢得市场的主要优势在于,该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出芽率高达95%,国内优良的玉米品种出芽率只是接近90%,还有,农民播种相同的玉米亩数,如果用国内其他玉米种子,需要播“先玉335”的3倍多。

对种子产品的研发和技术以及由此形成的专利权,是外资种子企业得以在合资企业里获得实质控制能力的根源。

只有尽快强化本土种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避免饭碗端在外国人手里的局面产生。

为此,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问:据悉,国内与水稻有关的上市公司都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有战略合作,而江西现代种业是一家成立仅7年的民营企业,为何能被贵所看中,双方自愿结成战略合作关系?

答:的确,我们选育的品种通过企业的运作,走向市场步伐加快。中国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上市前,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入中香一号,推向市场大获成功,现在该公司主推品种中的中健2号也是我所选育的;中国种业第一股“丰乐种业”成功开发我所选育的国丰1号,同样业绩不凡。

根据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科研院所要从商业化育种中退出,专心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要向种子企业流动,国家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增强其创新能力。

江西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现代种业是一家以杂交水稻种业为核心的“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企业,属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该公司杂交水稻种子年销售数量、销售额、经营利润等均列江西省第一,是江西本土最具成长性的种子企业。

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水稻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具有从事水稻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分子等各层次的科研能力。拥有“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双方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我所的中16A不育系、中恢8006交由现代种业配组出不少新品种,由现代种业承建的“中国水稻研究所赣州新品种实验站”已运行良好,承担了大量新品种试验示范任务。今后,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品种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加快生物技术最新成果的应用,开展定向选育工作,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以及加强科研人员交流与相关技术培训等。

据了解,现代种业正在向上市公司进发,希望我所能为其做强做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希望现代种业能成长为中国的“孟山都”!

本报首席记者鄢玫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报道

赣府发[2011]1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我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提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优良品种培育取得重大成果,品种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培育推广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发展前景好、深受农民欢迎的优质稻、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杂交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优良品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良种生产基地进一

步巩固发展,基本保障了全省农业用种安全;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市场集中程度逐步提高;种业支撑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实现了政企分开,市场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作物种业的不断发展,对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省种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商业化育种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种子企业多小散的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育种研发滞后,突破性品种少;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供种保障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经费投入不足,监测手段相对落后,市场监管难度加大,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作物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省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农作物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二)坚持突出重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确保我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能动摇,突出加强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蔬菜等优势农作物种子研发及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用地保护,增强种子生产能力。

(三)坚持企业主体地位。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嫁接”,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品种研发,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四)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与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

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五)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对育种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

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增强其创新能力。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四大体系”,即建立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

结合的研发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建立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种业服务支撑体系;建立职责明确、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具体目标:

——建设15万亩杂交水稻、10万亩优质常规水稻和10万亩其它农作物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确保种子市场的有效供给;

——打造3-5家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集中各方力量扶持1-2家种子龙头企业上市;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育种种业科技创新新机制,建设一批企业育种中心,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理顺种子管理体制,明确种子管理机构,建立行业管理和综合执法协同监管机制,强化种子管理手段,提高种子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作物用种安全。

五、重点任务

(一)注重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重点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以及常规作物育种、无性繁殖材料选育和种子生产加工与检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及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科技合作机制,为种子企业提供科技支撑。鼓励“育繁

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

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积极推进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种业发展科技支撑。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培养种业研发高端人才,打造农作物品种研发前沿团队。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种子监管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扩大企业规模,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支持优势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

(四)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增强良种供给能力。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建立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重点加强赣中南和赣西杂交水稻、环鄱阳湖区和吉泰盆地优质常规稻等优势区域良种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建设好海南杂交水稻育种中心和种子基地。对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的农田水利、烘干晾晒、仓储加工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种子企业向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集中,鼓励种子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五)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提升抗灾减灾能力。在国家和省级现有的种子储备体系的基础上,扩大省级种子储备规模,重点储备短生育期和以杂交水稻、速生蔬菜为主的大宗作物种子;启动设区市级种子储备,重点储备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优势作物种子,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各级政府要将种子储备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种子储备任务通过招投标方式落实,省内“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

业要主动参与投标。

(六)严格品种管理,确保种植安全。进一步规范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保护测试、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价和品种跨区引种行为,加大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加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公益性推广体系,加大支持种子企业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主导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提升改造3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立600个品种区域安全性试验点,形成覆盖全省粮食主产乡镇的品种区域安全性试验体系,完善农作物品种种植风险跟踪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加快不适宜种植品种的退出。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强化品种权执法,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

(七)强化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依法纠正和查处骗取审批、违法审批等行为。在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扩建省级种子质量分子检测中心、改建设区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新建县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室、建设200个县乡种子市场信息监测网点,健全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南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南繁的管理和服务,巩固我省南繁制种产业的优势地位。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加大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种子的检验检疫。做好外资并购境内种子企业安全审查工作。

六、政策措施

(一)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按照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明确今后10年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调整和优化农作物种业资源配置方式,在原资金渠道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农作物种业财政和基建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作物种业,加大对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加大对企业育种投入。按照“资格认证、定期复审、优进劣退”的原则,择优支持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省财政增加投入,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新品种研发,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并购优势科研单位或种子企业,促进“育繁

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壮大。

(三)加大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种子信息监测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省、市、县三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完善信息监测网络。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四)创新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修改和完善商业化育种成果奖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企业所在地政府要参照有关政策解决企业科研人员户籍、职称评定等问题。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市场的健康运行。

(五)依法实施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持有A证种子经营许可证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符合税法条件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六)完善种子生产激励机制。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为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农户提供保险保障,确保种子生产基地稳定发展。加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和先进适用制种机械的推广使用,将种子生产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种子生产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支持,努力满足种子企业和农户制种和收储种子的资金需求。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适时修订完善《江西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定健全并改进品种测试、品种审定、品种保护和品种退出制度,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行为准则。

(二)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职能,明确农业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负责种子管理具体工作。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廉洁公

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队伍。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要将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服务,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企业与生产农户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四)加强组织领导。由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江西银监局、江西保监局、江西证监局、省农科院、江西农大等部门成立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研究解决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重大政策。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作物种业工作的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现代农作物种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 一一年七月八日

江西省种植业会议在南昌召开

为迅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目标,细化措施,确保2009年种植业目标任务的完成,全省种植业会议于元月17日上午在南昌召开。会议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到会讲话,充分肯定了2008年种植业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全面分析了2009年种植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同时,对2009年种植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张忠平副厅长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粮油局局长刘宝林和省经作局局长程锦分别就全省粮油和经作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就2009年的本行业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会议认为,2008年种植业生产,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明显增强”,也是全省种植业生产呈现增产增收良好局面的重要原因。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多、力度大、时效强,农业投入无论增量还是增幅均创历年之最。强有力的政策和大强度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油料、水果等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二是应急反应能力明显增强。面对今年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四川广元柑桔事件可能对我省柑桔销售带来的影响;今年部分地区中稻结实率偏低的情况等,全省种植业系统见势早、行动快,上下协调,切实保障了信息的通畅,积极争取了上级的关注和支持,科学有序推进了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灾情,并化解了矛盾。三是技术支撑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把“高产创建”作为粮油生产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责任包干,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宣传培训,加强资金投入,通过狠抓58个粮食示范县和15个油料示范县高产创建工作,实现了粮油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推动了全省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四是科学谋划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围绕部、省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规划,全省种植业系统深入基层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编制了多个重大项目规划;开展了“江西绿茶”统一品牌的整合,成立了江西省茶叶联合会

会议强调,2009年种植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更加繁重,但提高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农资价格渐趋平稳等有利条件给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各地各部门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要求,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狠抓落实。一、坚决确保生产任务的落实。今年种植业工作总体目标是确保粮食总产395亿斤,力争突破400亿斤。油料总产110万吨。经济作物总产值290亿元,占种植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各地各部门围绕上述目标,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尽早行动部署。一是狠抓生产面积的落实。按照省里指导性计划,将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到市、县、乡、村。力争粮食播面5560万亩、油料播面1075万亩、经济作物播面2338万亩。目前重点是抓好早稻面积的落实,要大力倡导“单改双”,确保早稻面积稳中有增。二

是狠抓惠农政策的落实。2009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把国家惠农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民。三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千万亩柑桔、百万亩优质绿茶和百万亩城郊蔬菜等主导产业。二、扎实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规模,并启动棉花高产创建工作。针对去年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今年要做好四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强化指导服务。三是强化资金整合。四是强化机制创新。三、突出抓好重大实用技术推广。要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作为当前和今后粮油生产稳定增长的着力点,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节本增效技术,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一是加快新品种及配套实用栽培技术推广。粮油生产上重点推广水稻双季抛秧、水稻“一增四推”、油菜免耕直播等轻简、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经作生产上重点推广早晚熟柑桔配套栽培、葡萄避雨栽培、猕猴桃定芽栽培、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一茬多熟西瓜栽培等十大技术,促进现代园艺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二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植保工作要按照监测预警数字化、专业防治社会化、绿色防控特色化的“三化”要求,力争把病虫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今年的工作重点,一要强化示范带动。力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所有耕地和全部农作物。二要完善化验室建设、采样测土、田间试验、配方制定及施肥指标体系,加强数据汇总和成果转化利用,建立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三要创新服务方式。重点在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结合、合理选用肥料品种、优化施肥结构上下功夫,促进技术推广由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指导、化肥施用由通用型复混肥向专用型配方肥方向转变。四、全面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全力做好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谋划对接,争取更大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抓紧完成《江西省新增百万吨优质油料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论证,争取列入国家油料振兴计划,尽早启动实施。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严格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管理,不希望有人因为“项目”而出问题。

五、切实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一是种子的安全。要完成品种退出机制。要建立推广品种风险评估机制。要规范品种名称,一个品种只能有一个名称,凡是审定通过的品种在生产经营推广时一律不得更改名称。二是农药的安全。种植业工作重点是防范农药残留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省植保局要强化农药管理工作,重点

要加强“三个”环节管理,着力实现“三个”提高。即,强化农药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提高农药质量,提高农药标签合格率,提高农药使用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用药安全,提高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肥料的安全。

进一步加大肥料市场质量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肥料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假劣化肥流入生产领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和合法厂商的权益。六、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控和防灾减灾工作。要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制定灾害预案、备足防灾救灾物资,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做到三个确保,一是加强农情信息调度和农情体系建设,确保信息畅通;二是强化责任制落实,确保防灾救灾队伍能随时到位;三要强化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随时调用。七、切实加强春季田管,提前做好春耕备耕。今年农时季节紧,春耕备耕任务重,各地要立足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一方面,结合油菜、蚕豌豆、蔬菜等农作物生产,实地指导农户搞好春季田间管理,开好沟、防好病,力争春粮春油丰产丰收。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供求形势分析,提早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运和储备,确保春耕生产的思想、组织、技术、物资提前到位。同时,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防止假劣农资进入生产领域,维护农民利益。

各设区市农业局长、分管种植业局领导,粮油、经作(蔬菜、果业)、农技推广、种子、植保、土肥科(站、局、办、中心)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农业(果业、蔬菜、蚕桑、茶叶等一级局、办)局长,厅种植业部门副处以上干部,厅办公室、人事处、宣传处、监察室、计财处(优粮办)、农机局、科教处、市场处、产业化处、信息中心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江西全省种植业工作会在南昌召开

?发布时间:2011-01-12 信息来源:江西省农业厅?[查看评论][进行讨论][专家答疑][加入收藏夹][推荐给朋友][发布类似信息]

?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谋划新发展,铸就新辉煌。为进一步贯彻全国农业和种植业工作会议精神,迅速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研究“十二五”时期种植业发展思路,安排2011年重点工作。省农业厅于1月11日在南昌召开了全省种植业工作会,并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省农业厅党委书记、厅长毛惠忠出席并讲话。副厅长张忠平、程关怀分别就全省粮油和经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省粮油作物局局长刘宝林主持会议。省经济作物局局长程锦在会上宣读了有关表彰通报。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吴登飞出席。

毛惠忠厅长在讲话中指出,种植业是农业方面的重要产业。从农业的内涵来看,特别是从我们江西的农业经济来看,种植业无论是在保障农产品供给,还是在实现农民增收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产业。我省种植业分为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块。“十一五”期间,是全省种植业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五年。五年来,我省粮食累计增产近100亿斤;年产油料从70多万吨到突破100万吨;经济作物总产值从不足200亿元到突破300亿元,种植业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省经受了自然灾害极为严重、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外部制约农业发展因素增多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全省种植业系统干部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继续保持了种植生产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极不寻常的显著成绩。

毛惠忠厅长指出,粮食生产是我省的一个特色产业,是占农民收入的比例比较高,安排农村劳动力的人员比较广的产业。粮稳天下安。我省历年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1年,省里定的粮食生产目标是要达到405亿斤。也就是要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15亿斤,有没有可能性?

我认为是有可能性的。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国务院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粮食和农业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了一系列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今年起全部取消粮食风险基金主产区地方配套、取消产粮大县农业综合开发县级财政配套、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今年国家对粮食生产政策更加优惠,对粮食主产区加大了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基本农田建设,能够大大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地方政府也会更加重视粮食生产。其次,这几

年,把粮食生产目标的考核作为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引起了各个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再则,我们这几年在推广良种良法方面,有一整套的经验,需要大家锲而不舍地抓下去。第四,我们通过近两年的农业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基层的农业技术队伍初步建立起来,是夺取粮食丰收增产的有力条件。还有就是粮食价格继续上涨的有利因素等。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信心,抓住机遇,咬定目标不放松。要坚定不移地、毫不放松地、攻坚克难地把粮食生产抓上去。我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有所作为,把握粮食发展的大好时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毛惠忠厅长强调,对于粮食生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优势,最要紧的是农民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技术措施。要把今年的粮食生产抓上去,须要有新的思维、要有新的办法来推动。今年开春早,我们思想上就应该早准备,特别是春节前后,就应该把农民今年种植的意向要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抓政策落实。因为根据这几年的经验来看,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效应。只要政策宣传得越早,兑现得越早,老百姓的心里有底,就会安排好他的生产。要在4

月份以前,必须把粮食直补、粮食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在落实的过程当中,要告诉农民补什么钱、补多钱,让老百姓心理明明白白,才能充分发挥出政策的效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再则,要早安排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各地要摸清底细,对当地的化肥、农药、种子是不是能够保证早稻生产,确实要很好的研究。特别是要在了解的过程当中,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的打假行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治,维护农民的权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四,要及早落实主要技术措施。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进行不同的培训,使农民知道什么时候播种,怎么样去播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及早到位加紧实施。要坚持按照“五个一”的总体要求,不断总结新经验,创新新举措,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五,要策应国家扶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着力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要整乡、整县推进高产创建示范,实现大面积均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高产创建当中,最重要的是要选好适应性强的品种,而且品种不能过多,多了就不便于技术推广。同时,要落实好农户与高产创建的关系问题。第六,今年要大幅度的推广机械化栽插。床土的准备,育秧地点的准备,育秧设备的准备都要

落实到位、到点,才能保证今年机插秧的推广。总之,粮食生产真的应验了这么一句话,叫作“粒粒皆辛苦”,要抓好粮食生产,必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才能夺取丰收增产,完成既定目标。

就全省的经作工作,毛惠忠厅长指出,全省经济作物的高效益,是我省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省经济作物总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这充分说明了经作产业的比较效益正在逐步提高,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贡献正在逐步扩大。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这么快,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还是占主导地位,那么家庭经济收入相关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的养殖业和园艺产业,占的比重是比较高,有的地方农民收入的70%左右是来自于园艺产业,或者是果业、或者是茶叶,或者是花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作物是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毛惠忠厅长强调,发展经济作物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一,经济作物产值逐年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也在逐年加大;其二,经济作物商品率高,特别是规模经营的果、蔬、茶等产品,是农民赚取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途径;其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经作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必将带来更大更好的经济效益。江西“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省情,发展经济作物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在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不减的前提下,一方面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业、茶叶等高效经济作物;一方面合理利用冬闲田,积极建设双低油菜、设施蔬菜基地;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产销对路的棉麻、蚕茧、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经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毛惠忠厅长强调,这几年,果业走出了一条路子,特别是赣南脐橙,不但走出了省门而且真正走出了国门。在果业发展上,要咬紧1000万亩的目标继续推广。要坚持南桔北梨中柚西桃(猕猴桃)战略的实施,把脐橙产业(包括柑橘产业)的链条延伸,继续做强做大。柚子具有本土特色,要加强运作。一个产品,有没有市场影响力,能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扩大总量、提升品质外,培育和做强品牌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我省茶叶品牌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绿动天下、茶韵千年”的江西绿茶广告语已风行全省,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

但我省茶业还要继续整合品牌,既要有名优茶,也要发展粗茶和叶片茶。要开发多种档次、适销对路的江西绿茶,满足市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江西茶业的发展才有活力。另外,要确实提高茶园的质量,特别是在茶种上要加快改造。江西虽然有100多万亩的茶园,但是低档茶品种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要大力开展标准茶园创建,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茶园土地的产出率。在棉花产业的发展上,今年的棉花价格高的出奇,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面积的稳定。要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加强技术的指导,提高单产水平。花卉产业应该说是一个阳光产业,前途无量。我们既要有大田种植,更要利用设施农业来发展花卉。各地要重视这个产业。江西发展蔬菜产业的条件优越,无论是高山蔬菜,还是是供港蔬菜,无论是城郊蔬菜,还是冬季蔬菜,都值得我们很好研究。要重点发展环南昌优质蔬菜产业区、大广高速沿线优质蔬菜产业带、济广高速沿线优质蔬菜产业带“一环两带”蔬菜优势区。要充分利用大中棚在水稻前茬种植春提前蔬菜,在晚稻收获后种植秋延后蔬菜,发挥我省冬季较为丰富的温光资源优势,利用冬季闲置耕地种植蔬菜等。发展蔬菜产业中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巩固好蔬菜生产基地。这几年,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大快,原有的蔬菜基地,有相当一部分被开发掉了,所以重建“菜篮子”,必须要管好搞好“菜园子”,没有“菜园子”哪有“菜篮子”,还要管好“菜摊子”。第二个问题,要把江西的具有特色品种的蔬菜尽快搞出来,在江西蔬菜特色品种上破题。要大力推广发展浅水莲藕栽培。莲藕产业具有文化底蕴,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誉,充分反映了莲藕的傲然正气品质,同时,又是绿色食品。尤其是在鄱阳湖生态基地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湖区的水面发展莲藕生产。另外,还有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可观。经济作物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每一个地方要有特色拳头产业,形成一个的主导产业,不断地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在增长方式和组织方式上要有创举,特别要跟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接,才能发展壮大。

毛惠忠厅长最后强调,总而言之,无论是夺取粮食丰收,还是发展经济作物,都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来取得新成效、新成就。

张忠平副厅长在工作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全省粮油工作在“十一五”及201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就“十二五”的目标及2011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他指出,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粮油生产,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奋力进取,经受了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异常严峻的市场波动、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等诸多考验,取得了异常可贵的生产成绩,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粮食生产目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大灾之年粮油生产稳步发展的好势头。2004年-2010年,七年累计增产粮食432亿斤,增量位居全国前列。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回升,总产突破100万吨,达到100.8万吨,再上新台阶。粮油生产的稳步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农民收入连续增长。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13元,比上年增加了538元,其中粮油生产为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到27.4%,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主要体现为,一是抗灾减灾保丰收成为今年粮油生产工作的突出亮点。二是部门联动抓落实为稳定粮油生产提供了强大推动力。三是落实政策促增收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再添新活力。四是积极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为粮油生产夯实了发展基础。五是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为粮油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张忠平副厅长指出,要立足我省实际,科学分析形势,进一步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项目引导、行政督导和技术指导的工作要求,遵循集中力量、集约资源和集成技术的工作思路,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粮食稳产高产的长效机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至201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0万亩左右,粮食亩产达到395公斤,粮食总产达到450亿斤,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5150万亩左右,水稻单产达到413公斤,水稻总产达到425亿斤。主要工作任务是:一要稳面积。二要调结构。三要攻单产。四要强后劲。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积极扩大油菜和花生种植面积,促进油料作物全面发展。力争“十二五”末,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00万亩,总产200万吨。

张忠平副厅长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粮油生产要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工作要求和总体部署,加大扶持力度,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