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职称中级考试要点

统计职称中级考试要点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

和分析。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方法

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

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

1.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1)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

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

(1)根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根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

宏观经济均衡关系;根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2)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衡量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根据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过冷”和“过热”的原因;根据核算的全面性和国民福利角度分析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1)根据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分析均衡产出及存货变动机制;根据消费函数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根据边

际消费倾向分析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根据储蓄函数分析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根据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

作用分析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运用乘数原理分析政府

赤字预算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2)根据货币需求的种类分析总体货币需求;根据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根据

货币需求分析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根据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供给,根据货币乘数分析存款准备

金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3)运用投资函数分析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根据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分析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重要

作用;根据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根据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互补关系和替代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失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分析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依据。

(2)根据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类型分析紧缩性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3)根据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及适用条件。

(4)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途径分析其不同效应和两种政策组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四种组合基本方式的适用条件。

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1)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际间经济交易的主要途径和对外经济关系;根据实际汇率、购买力

平价和利率水平分析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分析汇率变化对于对国际收支平

衡的影响。

(2)根据净出口函数分析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3)根据净资本流出函数分析利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根据进口规模与储备资产的关系界定适度储备资产的规模。

(4)根据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分析国家间经济互动。

7.通货膨胀

(1)根据价格水平上涨的数量界限划分不同类型通货膨胀;根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产出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各种影响;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短期内和长期内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

(2)根据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8.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1)运用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途径。

(3)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反经济周期政策的适应条件。

(三)会计基础知识

1.根据会计的基本职能、基本原则、核算内容、核算程序,分析判断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及对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判断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及对统计工作的影响。

3.正确判断会计与统计采用的核算单位。

4.根据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成本费用明细核算表)编制方法和会计项目,按照统计制度要求,正确判断会计核算项目与财务统计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相关关系。

5.根据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资产和负债分类、折旧政策等,准确把握基层单位会计与宏观统计对资产负债的核算方法、价格和核算范围。

6.根据会计利润表、成本费用核算表,分析判断会计与经济统计的生产范围,掌握利润表、成本计算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核算资料在宏观统计,特别是GDP核算中的应用。

7.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统计工作实务》科目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我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标准与分类、国民经济核算、专业统计调查制度、住户调查和统计整理与分析报告等统计实务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和国民核算资料解决统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法规

1.把握统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效力和基本原则。

2.把握统计行政许可项目的法律依据、认定机关及许可程序。

3.把握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和职权以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4.根据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实施机关,判断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5.根据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实施机关,判断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6.把握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7.把握统计行政复议机构、范围及有关复议的管辖和复议程序。

8.根据统计行政诉讼的起诉,受案范围,依法进行统计行政应诉。

(二)统计实务

1.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

(1)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分析判断统计调查设计在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2)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即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分析判断该体系对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作用。

(3)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的主要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其他非全面调查),分析判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判断在统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4)根据我国现行统计数据管理与发布制度,分析判断其对提高我国统计数据生产透明度的作用。

(5)根据我国现有统计标准和分类,分析这些统计标准和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中正确使用。

2.国民经济核算

(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三种核算方法,分析判断三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析GDP在宏观经济分析和中长期规划制定中的作用。

(2)根据我国目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关系,编制投入产出表,判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我国目前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资金流量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分析居民总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应用资金流量表进行经济分析;编制资金流量表,判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4)根据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计算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作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5)根据我国目前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平衡关系以及资产负债差额、国民财产的计算关系。

3.国民经济行业统计

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范围,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4.专业统计

根据专业统计的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范围,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5.住户调查与价格统计

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价格统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指标关系,选择基础数据的调查方法,分析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2012年中级统计师考试

第一部分:统计法规考试要点

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

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

第四章统计管理体制

第四章统计管理体制

第五章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

第六章统计行政许可制度

第七章统计调查管理

第八章统计执法检查

第九章统计法律责任

第二部分:会计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统计法规考试要点

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

1.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 统计法的特点:1)调查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3.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4. 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6. 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修订和重中之重。

统计法的作用

一、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1. 统计法确定了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2. 统计法为统计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统计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3. 统计法为统计标准的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统计法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4. 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5. 为建设一支具备现代统计专业知识的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社

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统计法修订的重中之重。

1. 明确了有关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在统计活动中的基本守则

负责人的基本守则:

统计人员的基本守则:

2. 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度。

统计调查对象责任: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的责任:

统计人员的责任:

3. 强化了统计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例题

单选题

1.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负责

A.真实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完善( )的法律制度,是2009年修订《统计法》的重中之重。

A.统计人员职责

B.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C.行政问责制

D.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包括( )

A. 国家机关

B. 其他组织

C. 企业事业单位

D. 个体工商户

E. 个人

2. 统计数据的( )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A.准确

B.完整

C.真实

D.迅速

E.及时

判断题

1.统计法仅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 )

7.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负责人

1) 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

2) 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3) 不提对依法履行职责或拒绝、抑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9. 统计人员

1) 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 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3) 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10.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建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11.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12. 统计调查的对象:1)国家机关;2)企事业单位;3)其他组织;4)个体工商户;5)个人。

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

1. 根据法律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四种形式:1)统计法律2)统计行政法规;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

2. 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统计法律

一、什么是法律、统计法律,统计法律制定机构

这里的“法律”指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实施、修订的历程:

二、统计法律的特点

1.统计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包括:

(1)统计管理体制

(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设置、职责

(3)统计调查管理

(4) 统计资料管理和公布

2. 统计法律的地位和效力

统计法律在统计法律制度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它们均不得与统计法律相抵触。

3. 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该法律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订后,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4. 统计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统计行政法规

一、什么是行政法规,制定机构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制定与修订过程。

二、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在整个统计法律制度中,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规章。

三、我国现行的统计行政法规

《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四、法规性文件

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由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此类文件统称为法规性文件,如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等。

5. 国务院制定的统计行政法规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2)《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3)《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4)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1987年1月批准,2月实施;2000年6月第一次修订,2005年12月第二次修订。

7. 地方性统计法规: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有关规定: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3)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4)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或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统计法规

一、什么是地方性统计法规,制定机构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二、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

8. 统计行政规章是指1)国务院各部门和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3)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4)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5)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

9. 统计行政规章的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

10. 统计行政规章分为:1)政府规章;2)部门规章。

11. 政府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12. 部门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13. 国家统计局制定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主要有:

1)《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2)《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3)《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4)《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5)《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6)《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7)《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等。

第三章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2) 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

3)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4) 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5) 统计资料保密原则。

2.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之中。

3. 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

4.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5.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统计管理体制集中统一;

2) 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统一;

3) 统计资料依法管理和公布。

6. 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包括:

1) 统计机构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

1. “独立的统计机构”的主要标志:

1) 在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中,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单设的职能机构;

2)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独立行使统计工作职权,独立履行统计工作职责;

3) 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独立支配、使用和管理人、财、物。

2. 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包括:

1) 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

2) 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3) 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照统计法有关规定,对发往基层单位的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必须严格控制。

①凡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行政记录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定期全面统计报表;

②对于已批准实施的各种统计调查中能够搜集到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③一次性调查即可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

④按年统计即可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统计;

⑤按季统计即可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

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必须从严控制;

⑦部门统计调查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相重复;

⑧涉外调查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相重复。

3. 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对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除依法保密的部分外,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4. 统计资料保密原则包括:

1) 依法保守国家秘密;

2) 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

3) 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4) 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5.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第四章统计管理体制

1. 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

2. 目前国际上的统计管理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集中型;二是分散型。

3. 集中型统计体制的优点:

1)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2) 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

3) 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4. 分散型统计体制的优点:

统计工作与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统计调查可以及时进行。

5. 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6. 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

1) 机构编制和管理方面: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机构和编制管理上以双重管理为主。这种双重管理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派出机构。国家统计局对其派出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领导。

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岗位: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由当地党委管理,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党组协助管理。

③部门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的编制和干部由部门自行管理。

2) 经费管理方面:基本上是分级负责,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3) 业务管理方面: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主要表现为:

①实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②对统计业务具有领导权或指导权。

A. 国家统计局依法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组织实施有关基本国情国力的调查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综合性统计,负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统一领导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业务工作,审批部门调查项目,制定全国统计分类标准,审批部门统计标准。

B.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派出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在统计业务上由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以完成国家调查任务为主,同时也可接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委托进行调查。

C. 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完成国家调查任务和地方调查任务。

D.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7. 由中央财政拨付,国家统计局统一管理的经费有:

1)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事业费;

2) 国家统计事业编制的经费;

3) 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的各项经费。

第五章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

1. 统计机构是指从事①统计调查、②统计数据加工整理、③统计分析预测、④统计信息咨询、⑤统计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织。

2.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两种: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

3.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都属于政府统计机构,构成政府统计系统的两大支柱。

4.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包括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

5. 部门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部门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应当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6. 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主要责任人员。不设统计机构的,一般应由具备相当统计业务技术职务条件的人员担任统计负责人。

7.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8. 《统计法》所称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

9. 统计人员的职责(义务):

1) 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军事援助行为;

2)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3) 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4) 统计人员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5) 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6) 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10. 统计人员的职权:

1) 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2)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11. 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六章统计行政许可制度

1. 统计行政许可制度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统计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2. 根据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统计行政许可项目有三项:1)统计从业资格认定;2)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3)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

3.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是针对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担任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提出的专业资格要求。

4. 国家统计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负责编制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命题、制定考试管理办法和考务规则等工作;统一设计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样式,统一制定编号规则;依法撤销已经授予的统计从业资格等。

5.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

6. 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例外规定:1)在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决定,可以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承办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有关工作;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负责所属单位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

7.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程序:1)申请;2)受理;3)审查;4)决定。

8. 申请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熟悉法律法规和规章;

2) 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申请统计从业资格,除具备一定条件外,还必须经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

9.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1)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统计法基础知识。

1. 已具备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会计与统计核算、统计实务专业大专、统计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可免于参加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的考试。

2.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单科成绩合格的人员,其合格成绩在二年内有效,逾期成绩自行作废。

3. 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单的人员,应当自收到领取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成绩通知单之日起二年内,向承办机关提出统计从业资格申请,逾期成绩自行作废。

4.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应当加盖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印章。

5.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务院决定设置的行政许可项目。

6.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直接进行统计调查活动。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和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活动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涉外统计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

9. 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为涉外调查机构进行资格认定的机关。其中: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调查范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向国家统计局提出;调查范围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提出。

10. 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1) 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资格;

2) 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包含市场调查或者社会调查内容;

3) 具有熟悉国家有关涉外调查管理规定的人员;

4) 具备与所从事涉外调查相适应的调查能力;

5) 在申请之日前一年内开展三项以上调查项目,或者调查营业额达到三十万元;

6) 有严格、健全的资料保密制度;

7) 在最近两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

11. 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应提交的文件包括:1)涉外调查许可证申请表;2)用以证明其符合申请条件的其他材料。

12. 国家统计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自受理(涉外调查许可证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13. 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14. 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对涉外社会调查项目的审批。涉外调查机构申请批准涉外社会调查项目,调查范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向国家统计局提出;调查范围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提出。

15. 涉外调查机构申请批准涉外社会调查项目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1) 涉外社会调查项目申请表;

2) 涉外调查许可证复印件;

3) 委托、资助、合作的合同复印件;

4) 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内容、范围、时间、对象、方式等;

5) 调查问卷、表格或者访谈、观察提纲;

6) 与调查项目有关的其他背景材料。

16. 国家统计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自受理(涉外社会调查项目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17. 经批准的涉外社会调查项目,不得擅自变更;需要变更的,涉外调查机构应当就变更部分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18. 经批准进行的涉外社会调查,应当在调查问卷、表格、或者访谈、观察提纲首页显著位置标明并向调查对象说明下列事项:

1) 涉外调查许可证编号;

2) 调查项目的批准机关、批准文号;

3) 本调查为调查对象自愿接受的调查。

第七章统计调查管理

1. 统计调查是指统计部门按照法定的程序,依照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被调查者收集统计资料的活动。

2. 统计调查包括两个方面:1)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2)对已经经过加工的统计资料进行收集。

3. 统计法中的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

4. 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牌十分重要的地位。

5. 统计调查项目:指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统计调查目的,由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

6.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有附文统计调查项目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7.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指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如人口与就业情况统计、自然资源统计、围绕国民经济核算进行的各项统计等。

8.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

9.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的范围,限于本地方管辖内的单位和个人。

10. 对统计调查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是落实《统计法》立法目的人,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分工明确、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12.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为两种情况:

1) 由国家统计局单独制定;

2) 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其中:

1) 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等,报国务院审批;

2) 其他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备案。

13.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14. 专访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为三种情况:

1)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

2)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独制定;

3)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单独制定;

其中:

1)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2) 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3)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15. 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原则:1)必要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

16. 统计调查制度指实施统计调查必须遵守的技术性规范。是统计调查项目的核心内容。

17. 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依照统计法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备案。

18. 统计调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目的;2)调查内容;3)调查方法;4)调查对象;5)调查组织方式;6)调查表式;7)统计资料的报送;8)统计资料的公布。

19. 统计调查制度一经批准或备案即产生法律效力,统计调查应当按照依法经批准或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需要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的,应当依照统计法规定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向原备案机关备案。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的,将信统计法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 统计调查表应标明的内容:1)表号;2)制定机关;3)批准或备案文号;4)有效期限等标志。未标明上述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的统计调查活动。

21. 统计调查方法:确定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22. 周期性普查: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周期(5年或10年)通过逐个调查各个统计调查对象在一定时点是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的统计数据的调查方法。

23. 抽样调查:即根据概率理论,从全体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统计调查,获取样本单位数据,并据以推断总体情况的统计调查方法。

24. 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的调查。

25. 重点调查:是在全体调查对象中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26. 行政记录:是指行政部门为实现管理、控制和服务等目的,通过办证、登记、审批等方式收集并保存的关于自然人或其他社会实体的相关信息。

27. 对于利用行政记录可以获得的统计资料,不要在通过其他统计调查方法获取,以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28.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依照统计法规定,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以有效发挥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总体优势,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提高我国统计的科学性。

29. 统计法规定,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统计机构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以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0. 统计法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①指标涵义、②计算方法、③分类目录、

④调查表示、⑤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31. 指标涵义是指该指标的内涵与外延。内涵说明该指标的规定性和与其他指标的区别;外延说明该指标包含的范围。

32. 计算方法是指根据相关指标和相关基础资料计算某一指标的方法,包括计算原则、计算公式和有关折算系数等。

33. 分类目录是指根据统计调查的需要,对统计客体所作的分类,如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地区分类等,是进行统计调查资料分类整理的依据。

34. 调查表式是指统计调查过程中使用的统一规范的调查表格式。

35. 统计编码是指统计分类、统计指标等的编号,是用于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36. 统计标准根据其制定机关和适用范围不同,分为两种:①国家统计标准、②部门统计标准。

37. 国家统计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的统计标准。

38. 部门统计标准是在本部门管辖系统内强制执行的统计标准。

39. 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在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补充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但是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4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41. 统计法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经费的保障问题作了专门规定:

1) 明确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2) 要求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经费要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第八章统计执法检查

1. 加强执法工作,必须实现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 统计执法检查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

3. 统计执法检查的基本特征:

1) 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2) 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3) 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

4) 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4. 统计法规定:

1) 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

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照本法规定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3)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

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5. 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依法授权的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法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

6. 权限: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照本法规定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2)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3)各级统计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方式进行执法检查,不得自行其是。

7. 统计执法检查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不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通过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查找违法隐患,纠正违法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预防、减少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8. 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指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设立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检查事项的内设机构。

9. 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要求,

1) 国家统计局设立法制工作机构(政策法规司),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全国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2) 省及地市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设置专门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统计执法检查员;

3) 县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专门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未设置机构的,应当配备必要的统计执法检查员。

10. 统计执法检查员指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任命或批准的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

11. 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检查员的主要职权:

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1) 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2) 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3) 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4) 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5) 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6) 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复制。

12. 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类:

1) 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

2) 依法组织实施政府统计调查和管理公布统计资料的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

3) 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

13. 《统计法》和《统计执法检查规定》规定: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的情况实施监督;

2) 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权对下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同级政府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4. 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辖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违法案件。其中:在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违法案件,由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管辖。国家统计局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或认为应当由其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

15. 如果对具体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统计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16. 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做到:1)事实清楚、2)证据确凿、3)定性准确、4)处理恰当、5)程序合法。

17. 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既要做到实体合法,还要做到程序合法。

18.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的一般程序:1)立案、2)调查、3)处理、4)结案

19. 处理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案件审理;2)处罚事先告知;3)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4)听证;5)做出处理决定;6)处罚决定的送达;7)处罚决定的执行。

20. 行政机关应当履行统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义务。

21. 告知义务是指统计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对统计行政相对人履行的通知义务。

22.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23. 统计行政机关履行告知义务应当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或之后履行告知义务,均属未履行告知义务。

24.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当事人不得因申辩而被加重处罚。

25. 如果统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则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但是,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26. 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27. 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对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统计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28. 统计行政机关在做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二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统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组织听证。这个听证标准适用于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调查队处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对于地方各级统计行政机关查处的案件,其听证标准须依据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但是,若该省(区、市)没有规定统一的听证标准的,在统计案件处理中应当适用《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相应规定。

29. 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0.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现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31. 在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中,常见的送达方式有:1)直接送达;2)留置兼而有之3)委托送达;4)邮寄送达。

32. 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启明收到的日期,签名或盖章。

33. 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34.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35.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 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 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6. 结案报告内容包括:案件来源;立案审批机关;案件的调查意见;案件的主要事实、性质及处理意见;案件有关责任人的基本情况及认错态度;案件处理决定落实情况等。

37. 对属于下列情况的违法案件,应当及时办理案件结案手续:

1) 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的;

2) 免于行政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的;

3) 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决定执行完毕的;

4) 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执行完毕的。

38. 结案后,统计行政机关还应依法做好案件的立卷归档工作。

第九章统计法律责任

1. 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

2. 统计行政处罚的四个特点:

1) 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2) 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3) 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不适用于民事违法和统计犯罪,不同于民事处罚和刑事处罚;

4) 被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违法行为人。

3. 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 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2) 公开、公正原则;

3) 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4. 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包括:

1) 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 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

3) 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5. 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6. 公开:就是不加隐藏。

7. 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被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健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8. 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

1) 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2) 违反《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3) 违反《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4) 违反《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

5) 有关统计规章关于处罚的规定。

9. 违反统计有关规定的行为: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发生;

1)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2) 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3) 拒绝答复或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4) 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

5) 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6) 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

10. 统计行政处罚措施: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

11. 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处20万元以下罚款。

12. 《涉外调查管理办法》规定,涉外调查活动属于经营性,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相当于违法所得一至三倍但是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

13. 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

14. 统计行政处分是指主管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实施统计违法行为的有关行政领导或者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其中主管行政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任免机关。

15.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对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主体、违法行为种类、具体的处分措施及处分案件的查处机制等均做出了专门规定。

16. 统计行政处分的适对象: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个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

17. 属于下列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1) 行政机关公务员;

2)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3) 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4)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18. 其他行政法律责任措施:1)通报;2)取消荣誉称号;3)追缴物质奖励;4)撤销晋升的职务。

第二部分:会计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215个知识点)

会计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1. 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3. 从一般意义上讲,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 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可收回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5. 会计计量属性尽管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6.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会计要素。

8. 复式记账是指对于每一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9. 通过盘点实物,核实账面数额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是指财产清查。

10.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的特征是相关性。

11. 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过程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不包括分配过程。

12. 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遵循的会计原则是谨慎性。

13. 会计期间的前提是持续经营。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15.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16. 从核算的内容看,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考核。

17. 会计的监督职能,从监督的时间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18.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它又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19.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0. 企业期间分为年度、中期。

2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22. 会计信息的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

23.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24.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5. 会计核算方法的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26. 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27.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8. 在会计实务中,重要性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29.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的义务。

30. 会计的基本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31. 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利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方法,将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地登记到账簿中去。

32.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33.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分别设置的。

34. 向银行借入期限6个月的借款,存入银行,应贷记短期借款

35. 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是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36. 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的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37. 账户按照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明细分类账户能够提供较为详细的核算指标。

38. 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余额一般在贷方。

39.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

40.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41. 企业向银行借款10000元存入银行,导致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42. 重记、漏记、借贷方向相反均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查找出来。但借贷金额不等就会导致试算后借贷不平衡。可以查找出来。

43. 总分类账户需要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44. 试算不平衡,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但试算平衡了,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45. 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

46.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帖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

47. 经济业务发生后,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48. 用银行存款购入固定资产导致资产此增彼减,收到企业所有者投资投入的一批新设备导致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赊购材料、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会使企业资产和负债总额同时增加。

49.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有。

50. 在实际工作中,账户的结构是根据业务需要加以设计的,一般包括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等项目。

51. 通过账户记录,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

52. 反映企业损益的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

53.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54. 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它不存在结构问题。

55. 由于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都将体现在当期损益中,可以将收入、费用账户归为损益类账户。

56. 在明细分类账户中除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外,有时还需要使用实物计量单位。( )

57. 在“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照材料的类别分别设置“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明细分类账户;在“主要材料”明细分类账户下,还可以按材料的名称等分别设置“钢材”、“铝材”等明细分类账户。

58. 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59.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根据每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的。

60. 在会计实务中,设置账户、运用复式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日常账务核算是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方法来实现的。

61. 为了保持账户的对应关系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会计分录。

62. 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能合并记录和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应逐项反映和记录。

63. 平行登记包括三个要点:同期登记、方向相同、金额相等。

64. 在我国,企业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所应支付的利息采用按季结算方法。

65. 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生产车间水电费等2000元,会计分录是

借:制造费用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66. 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材料费、管理人员工资都计入制造费用。

67.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成本

68.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69. 会计分录是指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的记录。

70. 会计分录应包括的内容: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符号即借方和贷方、记账金额。

71. 编制试算平衡表后,如果试算不平衡,肯定记账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如果试算平衡,一般说来记账是正确的,除非记账时重记、漏记、错用科目、借贷方向颠倒等,这些错误是不能通过试算平衡表发现的。

72. 筹资业务的主要核算内容是:资本的形成、负债的取得与偿还、利息(或红利)的计算与分配。

73. 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核算方法包括按实际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

74. 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某一种生产对象(如产品品种)直接耗费的费用,它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直接工资福利费、其他直接费用。

75. 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各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耗费,统称为“制造费用”,如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磨损(折旧)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的水、电费、共同材料费、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等。

76. 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发生的收入。

77. 工业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应由销售产品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不包括增值税。

78. “营业外支出”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

79. 记账凭证按其填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80. 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81. 无论何种记账凭证都必须签名或盖章的人员不包括出纳人员

82. 记账凭证的填制是由会计人员进行的

83. 每月末,在最后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后,应在编号旁加注“全”字,以免凭证散失。

84. 记帐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85. 凡是不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增加或减少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填制转账凭证。

86. 账簿是联结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其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87. 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二分之一。

88.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89. 会计凭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如实反映经济业务、及时提供记账依据、便于明确经济责任、有效监督经济活动等方面。

90. 原始凭证按照其填制手续的次数不同,分为一次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

91. 专用记账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某种特定属性定向使用的凭证,一般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92.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区别包括:填制人员不同、填制依据不同、填制方式不同、发挥作用不同。

93. 记账凭证的填制,除了应符合填制原始凭证的各项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凭证摘要简明、业务归类明确、会计分录正确、日期填写准确、凭证编号连续。

94. 记账凭证的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会计分录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

95.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打印出来的机制记账凭证上,应加盖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印章或者签字,以明确责任

96. “记账”就是指根据经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账簿中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地登记各项经济业务。

97. 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98. 三栏式账簿是指设有借方(或收入)、贷方(或支出)、余额(或结存)三个基本栏目的账簿。

99. 对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规模较小,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可以采用通用记账凭证。

100. 目前,我国银行业根据其工作特点一般采用单式记账凭证。

101. 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而记账凭证则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102. 记账凭证应按月连续编号,即每月从第一号编起,顺序编至月末。

103. 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104. 数量金额式账簿是采用数量与金额双重记录的账簿。( )

105. 在登记总账时,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收付业务,只能根据这两种日记账的付出或贷方金额过记。

106.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的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取决于账务处理程序,由于账务处理程序的不同而不同,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也可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还可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

107.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

108. 补充登记法也称蓝字补记法,是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账簿登记错误源自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并无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的情况。

109. 按财产清查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按财产清查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110. 一般来说,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要进行全面清查。

111. 对各种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与往来单位的有关账项进行核对。

112. 对于存货盘盈一般应冲减管理费用

113. 现金清查后,如发现现金日记账余额大于库存实有数额,在查明系由出纳人员工作差错导致之后,确定应由出纳人员赔偿时,应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4. 当发现现金溢余时,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经批准处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

115. 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的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凭证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未取得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项目。在银行对账时若存在未达账项,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根据调节后的余额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116. 对于实物资产,应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清查,数量的清查方法,比较常用的是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

117. 存货盘亏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计入“管理费用”。

118. 固定资产清查中发行的盘亏的固定资产,扣除残料及变价收入后,其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19. 大堆.笨重物资的实物数量的清查方法,常用的是技术推算法。

120. 对现金的清查方法应采用实物盘点法。

121. 采用实地盘存制时,财产物资的期末结存数就是实地盘存数( )。

122. 对于盘亏和损失的存货,如果是由于计量的误差或定额内的自然损耗,经批准后可列入“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的,应追究过失人的责任,由过失人赔偿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其余部分经批准可列入费用;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非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扣除保险赔偿后经批准可列入“营业外支出”。

123.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财产物资的毁损、被盗、会计账簿漏记、重记、错记。

124. 在财产清查的过程中,应编制并据以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有现金盘点报告单、财产清查盈亏明细。

125. 在财产清查中,可以使用实地盘点法清查的项目有存货、固定资产、现金。

126. 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为实地盘点法和技术推算法;现金采用实地盘点法;往来款项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

方法与往来单位的有关账项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清查亦称银行对账,是指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余额进行核对

127. 在清查库存现金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查明有无挪用现金、以百条、借条、收据及待报销凭证等充抵库存现金、超限额保留库存现金、任意坐支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短缺或溢余的问题。

128.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有某一方记账有错误、双方记账都有错误、存在“未达账项”。

129. 财产清查后,会出现几种情况:实存数大于账面数,称为盘盈;实存数小于账面数,称为盘亏;实存数与账存数一致,但财产物资有质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称为毁损。

130. 通过财产清查要求做到账物相符、账款相符。

131. 财产清查中遇到有账实不符时,用以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有:实存账存对比表、现金盘点报告表。

132. 查询核对法一般适用于债权债务、往来款项的清查。

133.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13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到对帐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的凭证。

135.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记账的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登记入账,另一方未记的项目。

136. 不定期清查既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137. 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清查方法与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基本相同。

138. 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函证核对法”,在清查过程中,尤其注意查明有无双方发生争议的款项、没有希望收回的款项以及无法支付的款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139. 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不必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直接核销应付账款并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即借记:应付账款,贷记:营业外收入。

140. 月报、季报和半年报都是中期财务报告。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141. 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误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的经济决策的,是指该项目具有重要性。

142. 长期负债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应付职工薪酬属于流动负债

143. 利润表通常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格式,我国采用多步式格式

144. 利润表反映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计算主营业务利润、计算营业利润和计算利润总额和计算净利润145. 应收票据可直接根据有关总账余额填列。

146. “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应在预收账款项目内反映。

147.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主要采用账户式格式

148. 下列财务报告得使用者中,最关注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的是投资者。

149.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是按项目流动性。

150.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表述。

151. 动态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所有者权益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例如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52. 按照财务报表报送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153.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包括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一致性、重要性及可比性。

154. 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说明清楚,手续齐备。

155. 非流动资产项目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

156. 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157. 资产类的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

158.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但不包括增值税。

159.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集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支付职工薪酬、交纳税款等。

160. 在我国,利润表采用的是多步式的格式

161.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和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但不能代替确认和计量。

162. 按照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不得抵消要求,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

163. 资产负债表一般有两种格式,一种是报表式,一种是账户式,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164.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一张动报表。

16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

166. 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利润表的编制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它不能提供现金流量信息。

167.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概念,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68. 比率分析法主要有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两种

169. 计算速动资产时,需要扣除的资产项目是存货

170. 因素分析法可以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具体方法

171. 某企业2003年销售收入净额250万元,年末流动资产90万元,年初流动资产110万元,则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5次。

172.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本年产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73. 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基本指标是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

174. 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75. 已知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为60%,则该企业的权益乘数为2.5

176.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所以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比率)

177. 已获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178.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如果该指标等于100%,表明资本保值。

如果该指标大于100%,表明资本增值。

如果该指标小于100%,表明资本受到侵蚀,没有实现资本保全,损害了所有者的权益

179. 权益乘数表示企业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的负债程度越高。

180.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比率),所以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同向变化

181. 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如果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则表明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已达到破产的警戒线。

182.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183.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计算公式如下: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 年末流动负债

184. 速动比率指标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185. 用现金购买短期债券,流动资产结构发生变化,总额未变,流动负债没有变化,流动比率不变;用现金购买固定资产、用存货进行对外长期投资中,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不变,流动比率下降; 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不变,流动比率上升。

186.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187.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188.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

189. 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对比的指标中属于绝对数指标的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资金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都是相对指标。

190. 趋势分析法实质上是对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的综合,它是一种动态的序列分析法。

191.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是用于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用于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192. 企业若要举债经营,应该具备的条件有:总资产报酬率大于市场利率、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大于1。

193. 当全部资本的盈利率>借入资本的利息率时,企业举债经营比较有利,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大于表明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比较有保证。

194. 财务分析的因素分析法又分为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

195. 应用因素分析法应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因素替代的顺序性、顺序替代的连环性、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196. 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表明企业收账迅速,账龄较短、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强,短期偿债能力强、企业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197. 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缩短,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将会减少

198. 权益乘数在数值上等于①1+产权比率②1/(1-资产负债率) ③资产/所有者权益

199.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它是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200. 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201. 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

202. 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203. 资本积累率=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204.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

205. 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越快

206. 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都是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

207. 因素分析法在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一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208.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209.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以运用的指标有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资产周转率属于营运能力分析的指标。

21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11.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212. 比较分析法只适用同质指标的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