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律通论部分案例参考答案(DOC)

经济法律通论部分案例参考答案(DOC)

经济法律通论部分案例参考答案(DOC)
经济法律通论部分案例参考答案(DOC)

法学基本理论

民法导论

案例1、花瓶案,PPT课件P7

本案中,乙不是花瓶的所有权人,其在转让花瓶时系无权处分,同时,丙系知情人,该合同须经甲同意方合法有效,同时,乙作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订立的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即甲某追认为效力待定,而在一个月内未进行追认视为拒绝追认,所以该合同无效,故花瓶的所有权人不是丙,其应归还花瓶,并取回之前偿付的相关价款。

案例2、社会关系,PPT课件P30

本案形成了由民法调整的三种社会关系,一是甲、乙因对自己拥有的财产支配而与他人之间形成的民法上的物权关系,二是甲乙形成的买卖房屋的债权债务关系,三是因丙施工造成乙房屋地基受损而形成的侵权行为关系。

案例3、中国第一例电子邮件案,PPT课件P36

本案中,徐某拥有的权利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权,因为它并不是具体的所有权或者它物权;也不是债权,因为徐某与美国大学之间并没有合同的存在;也不是人身权,因为徐某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权利都没有受到侵害;更不是知识产权、亲权、婚姻权或者经营权。然而,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出发,徐某的合法权利无疑又应该得到保护。并且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只要是具有财产或人身性质的权利,都受到侵权行为法的一体保护。所以徐某拥有的权利符合上述性质,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案例4、公法与私法区别案,PPT课件P51

首先,男青年未经女青年同意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其行为已经构成刑法上的强奸罪,而此罪的问责由国家公权力机关即检察院提起诉讼,双方的私了不能免除男青年应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其次,关于登记结婚,须满足达到法定婚龄这一形成构成要件,方可结婚并领取结婚证,故其通过熟人获得结婚证的行为违法,行政机关有权撤销该结婚证,婚姻关系无效。

案例5、肯德基就餐案,PPT课件P59

厦门肯德基在争执发生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并进行劝阻,已履行其作为经营者应尽的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合同附随义务。餐饮业经营者毕竟是从事生产经营的民事主体,因此其维护店堂秩序的责任应严格限定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和范围之内,即遵从国家的有关规定,协助、配合公安机关维护店内治安,而绝非是对治安案件进行有效处理,甚至是代行公安机关的职责。所以,在尽到相应的附随义务时,肯德基不应对其餐厅内顾客打架受伤负责。

案例6、范志毅案,PPT课件P66

本案中,即使原告认为(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其名誉,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对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本案的公共利益是国人关注的世界杯和中国足球队。正是在这种公共利益的驱使下,《东方体育日报》对范志毅涉嫌赌球问题,就有义务、有权利进行调查,以满足球迷乃至广大公众的知情权。所以被告的行为不够称侵犯其名誉权。

案例7、粗粮王案件,PPT课件P88

本案中,粗粮王在其灯箱广告上标明服务方式与价格,并以此向消费者发出消费要约,没有强迫消费者的意图与行为。王勇等人作为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是否消费,其平等权并没有受到侵犯。而且粗粮王就同种服务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以不同的价格发出要约,实为适应市场需要的一种竞争手段,其行为并没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因此,对王勇等人要求粗粮王返还费用和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不应支持。关于撤销广告有关内容的问题,虽然该广告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客观上对国家公务员的确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了社会公众对国家公务员的议论,同时也给社会的其他消费群体以不良感受,应予消除。

案例8、二奶遗产案,PPT课件P89

关于本案有两种意见分歧,一是根据《民法通则》第七条关于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认定黄永彬立下遗赠无效,应判决驳回原告张学英的诉讼请求。二是认为该案中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意识清楚,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其遗嘱应被认定合法有效,所以应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但实践中司法部门倾向于认定第一种意见。

案例9、钱婉玲医患纠纷案,PPT课件P94

此案从法理上来看,医生毫无法律过失,法院也无法追究他的法律责任。然而从医生作为白衣天使,他是否应该对每一个生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去采取最积极的救治措施此角度来看,在“人命关天”这一自然法则之下,从生命关爱的人文视角,医生的行为值得质疑。

案例10、张某李某楼梯案,PPT课件P95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为“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相邻不动产占有人应团结互助,本着公平合理的精神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本案中,张某李某属于相邻关系人,根据物权法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应判决允许其经由楼梯进出。

案例11、肖志军案,PPT课件P96

这起事故主要责任应该在医院乃至卫生行政管理方。李丽云之死表明,我们的行政执法乃至司法实践还没有严格建立起“生命至

上”、抢救生命为医者第一要义的观念和医学伦理。同时有专家认为,根据效力远远大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执业医师法》第24条,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因此,医院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认为患者家属不签字、医院不动手术是符合规定、医院无责的推诿是不合法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有权批准(决定)经治医师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如果经治医师向其报告医疗处置方案而该医院负责人不批准经治医师的救治行动,进而致使病人得不到积极医治救治而死亡,则该负责人存在重大过错。在本案中,经治医师在向上级卫生主管人员履行了报告义务后,却得到了“没有签字不得手术”的指示,因此医师没有责任,作出指示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对产妇的死亡显然存在重大过错。因其主观上只是僵化地固守行政条例,并非故意致产妇死亡,符合刑法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有关规定,故应治以过失致人死亡罪。

民事法律关系

案例1、甲乙丙丁戊房屋案,PPT课件P8

本案中,甲乙订有房屋转让协议,但未进行过户登记,所以乙只对该房屋享有请求甲交付的债权;甲将房屋转让与丙同时完成交付和登记,丙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在丙死后,其房屋通过继承过户给其子丁,最后,丁将该房屋给戊作抵押,因此,戊去得抵押权,所以,戊有权就丁到期不偿还债务而就该房屋进行清偿。甲和乙都非房屋的所有权人,故他们都不能请求房屋的所有权。

第二讲、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案例2、朱乙案,PPT课件P29

问题:朱乙一家三口的死亡顺序如何确定,丁对其姐姐的遗产有无继承权?

根据法律规定在同一事故中互有继承权的人同时死亡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继承人的如有辈分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分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不发生继承关系,由各自继承人继承。所以针对朱乙一家三口的死亡顺序,朱乙和其妻子先死亡,二者不发生继承,朱丙后死亡,6万元根据夫妻共同财产析分出朱乙和妻子的个人财产,朱乙的3万元由其父母和朱丙继承,妻子的3万由第一顺位继承人朱丙继承,丁对其姐姐的财产没有继承权,因其处在第二顺位,故朱丙继承得4万元,但朱丙被推定二者之后死亡,故朱丙的4万元最后由其祖父母继承。

案例3、宣告死亡后的财产处理,PPT课件P39

问题:1、甲分居时的5间房如何处理?

2、甲与丁购买的房子如何处理?

3、甲的100万如何处理,乙和丁有没有继承权?

1、先分一半给乙,其余的由乙、丙、甲的父母继承,已不享有,因为宣告死亡时已未出生。

2、甲与丁购的房子是按份共有。二人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故房子甲乙各得一半,甲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即丙、已、甲的父母平分继承。

3、100万乙和丁都没有继承权,由于甲没回来则与乙的婚姻关系就不恢复,与丁是同居关系,所以也不存在有权分这100万的问题。其要由丙、已、父母继承。

案例4、甲乙天涯文具店案,PPT课件P65

问题:1、甲、乙之间的合同对债权人有无效力?

2、被告是谁?

3、最终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1、甲乙之间的合同对债权人无效力,债权不具有对世性,其只约束甲乙二人。

2、根据《民通意见》第41条:起字号的工商户,在民事诉讼中,应以营业执照登记的户主(业主)为诉讼当事人,在诉讼文书注明系某字号的户主。故应以天涯文具店为被告。

3、在承担责任上,由于该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故丙可以要求甲乙承担连带责任,若乙在承担责任后,其可以根据该协议要求甲承担责任。

案例5、彩献宝案,PPT课件P66

这一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死胎的法律属性究竟是什么?应当归属于何方所有?如果认为死胎属于医疗废物,那么医院自行处置就是合法的。如果认为死胎属于物的性质,那么就存在物的支配权的问题。

我们认为死胎的所有权归属于产出死胎的产妇:第一,死胎是产妇的身体组成部分,脱离了她的身体,就变成了独立的物。这种物的所有权,由产妇原始取得。第二,产妇与胎儿具有特殊的身份关系,如果胎儿出生,产妇就是出生的婴儿的母亲。死胎产出,尽管他没有法律人格,但是他曾经有可能与产妇形成母子的身份关系。

死胎与尸体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死胎也具有物的属性,但不是一般物,而是特殊物,对于死胎的法律保护,是向人出生前的延伸保护,即人的先期人格利益,保护的是人的先期形态的身体利益。故医院构成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6、小狗威威探视权案,PPT课件P69

当代社会,人们保护环境、关爱动物,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离婚案中对动物“抚养”和“探视”的争议,就是这种发

展和进步的缩影。但是,动物不是人,不能用人的法律规定解决对动物的纠纷。故从现有法律上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法官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由王女士“抚养”威威,张先生可以定期“探视”威威的协议不失为一种妥善的解决办法。

民事法律行为

案例1、PPT课件P7

当事人双方对于使用自助寄存柜的行为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因为如果双方达成了意思表示应该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明确约定的。超市为消费者提供的自助寄存柜,应当被看作是超市便于管理和方便顾客的行为。至于寄存柜上写明的“自助存包,责任自负”,应视为超市向消费者对可能危及财产安全的服务做出了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

案例2、PPT课件P10

乙、甲之间产生侵权事实行为,引发民事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

甲、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引发债权、债务关系。

甲、丙之间无民事法律行为。因为双方并无意思表示,后果由法律直接规定,属于事件。

案例3、PPT课件P24

乙之间构成口头上的赠与合同。

双方、单务、无偿、诺诚、非要式、负担、有因的民事法律行为。

案例4、PPT课件P25

悬赏广告的定性争议较大,通说认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因此,只要单方允诺行为即告成立。

案例5、PPT课件P27

双方达成一致,合同成立生效。当约定的事情发生时,甲有权解除合同,不需要承担责任,乙应当返还房屋。

案例6、PPT课件P29

甲与乙订立的是附期限的合同,第10日合同生效,甲单方不履行合同约定,对乙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乙已经履行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因此不需要承担责任。

案例7、PPT课件P31

《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服务工作的,应当承担免收报酬等违约责任。

科技公司未经丝厂同意而将技术服务业务转入另一研究所,属无效的民事行为,其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对丝厂的合同义务。科技公司延期1年余仍未完成合同规定的服务工作,属受托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服务工作的违约行为,理应免收报酬并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因本案的技术服务合同中约定了违约条款,故科技公司应当退还丝厂5万元的报酬,并支付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

案例8、PPT课件P33

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欺骗对方,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公司没有向北京市车管所申请更换档案,卖车时又隐瞒了这一重大事实,致使甲购车后无法落户、投入使用的做法应经构成欺诈。但因为侵害到国家利益,属于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当事人甲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使其归于无效。

案例9、PPT课件P34

邓某的说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商场与邓某之间买卖空调的行为属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根据《民通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商场新进的新型空调本身的核算价格应该是3108元,而因营业员抄标价格时工作粗心,导致实际标价比原先定的价格少了近二分之一的货款,符合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自始无效。就本案来讲,家电商场在发现少了200元货款后,即找到买主邓某商量,或者退货还钱,或者补齐差价,商场的做法于法有据;而邓某不当得利后既不愿退货,又不同意补款,是不对的。商场可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10、PPT课件P36

张、郭、李三人对该汽车形成按份共有关系,应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根据《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规定:“按份共有人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转让。”李某在其事先未经张某和郭某的同意就将合伙财产转让的行为是无权处分行为,是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张某和郭某在得知李某出售汽车的事实后未提出异议,仅对其提出的车价增值款分配比例不满,是一种事后默许的追认方式,视为同意李某处分财产。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第八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李某出售汽车的行为是有效的。

对合伙财产的处理,应按照《意见》第五十五条规定:“合伙终止时,没有书面协议的,又协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出资额相等,应当考虑多数人意见酌情处理;合伙人出资额不等的,可以按出资额占全部合伙额多的合伙人意见处理,但要保护其他合伙人的利益。”据此,三人对车价增值款可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代理

案例1、左某餐馆老板邓某案,PPT课件P1

【法律问题】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本人即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由本人直接承受其法律后果。《民法通则》第63条中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的特征有,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2、代理人须在代理权限内为代理活动;3、代理人进行民事活动的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4、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有独立实施代理行为的意思表示自由。

左某的行为是不是代理行为,理由是,左某并没有一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而是以自己的名义帮组邓谋购买100斤黑木耳,因此左某与邓谋之间不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

案例2、某实业公司、城建公司、王某案,PPT课件P7

本案中,王某与实业公司具有代理关系,王某在代理权限内,应该给被代理人带来利益,对于代理权以外,以及对被代理人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被代理人都有理由要求代理人予以赔偿。对于实业公司则以王某在代理期间,利用代理人的身份,侵害被代理人利益为借口而拒绝支付主张,由于王某是因为实业公司通知王某计划有变,才将授权证明与委托合同还交给实业公司,并没有做出损害实业公司的利益,因此,王某有权要求实业公司支付代理费与报酬。

案例3、王某与某书画店案,PPT课件P10

【法律问题】法院应否支持书画店的诉讼请求?

法院应当支持画店的诉讼请求,理由是,书画店委托王某为其作画4幅,其委托包括口头委托和协议委托两部分。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因此,王某应根据与书画店口头约定及委托协议的内容履行义务。

案例4、王某在A市的房屋案,PPT课件P15

本案的关键问题,胡某是否有权处理王某的六间房屋。王父于1988年8月通过写信的方式,委托胡某将六间房屋全部卖出,此行为是一个单方委托行为,因而胡某取得代理权,有权处理王某的六间房屋。但是,王某也及时拍电报通知胡某房屋暂不出售,王某作为继承人,有权对代理人的行为不予承认,因此,胡某没有权利处理王某的六间房屋。

案例5、甲乙购茶案,PPT课件P24

再代理是否成立?

代理人是否尽到“选任”和“指示”责任?

再代理成立之后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

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八条,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事先取得被代理的人的同意。因此,甲经过乙的同意转委托丙为甲买茶,再代理成立,再代理的法律后果应由甲来承担。甲在转委托时,应尽注意义务,具体而言即是,选任有能力完成代理的人,不得选任将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选。可以说甲已尽到选人与指示责任。

案例六:甲乙冷冻鱼案,PPT课件P25

再代理是否成立?

代理人有没有尽到“选任”和“指示”责任?

再代理成立之后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八条,委托代理人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委托他人代理的除外。对于紧急情况是指,由于急病,通讯联络中断等特殊原因,委托代理人自己不能办理代理事项,又不能与被代理人及时取得联系,如不及时转托他人代理,会给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或者扩大损失的。因此,本案中,再代理成立,再代理的法律后果应由乙承担,但是对于甲选人的复代理人,虽没有尽到选任指示责任,对于乙的损失,乙有权要求甲赔偿损失,由于丙也有过错,其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7、某实业公司科研所案,PPT课件P27

问:法院应否支持科研所的请求?为什么?

本案中,实业公司业务员李某的行为是一个无权代理行为,李某仅为实业公司的业务员,其没有事业公司的授权委托书,仅能在其职权范围内从事业务工作,显然,李某的工作已经超出职权范围且有没有权利以实业公司的名义与科研所进行买卖活动,其行为为无权代理行为。对于无权代理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可知,必须经过实业公司的追认,该无权代理行为才有效。

本案中,实业公司先后两次分别向科研所提供电视机,其行为已经以默认的方式追认了无权代理行为,因此无权代理行为有效,法院应支持科研所得请求。

案例8、表见代理的认定——第三人的善意,PPT课件P33

本案中,B公司超出代理权范围,在为告知A公司的情况下,以A公司名义向C银行申请贷款,因此B公司超出代理权范围的代理行为无效。但是,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由于B公司具有A公司的印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营业执照副本、土地使用权证及贷款证,其C银行有理由认为B公司具有代理权,因此B公司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C银行有权要求A公司偿还贷款本息。

时效

案例1、孙某建筑公司案,PPT课件P3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撤销权人应当在订立合同后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法院不应支持其诉讼请求。在本案中,建筑公司就以胁迫为由,请求依法撤销该800万元借款协议时是在该协议签订后的14个月,超过1年的撤销权期间,故法院应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案例2、于某输液案,PPT课件P8

解析:对于这个案件的判决,笔者不赞成。理由是,本案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期间完成而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在《民法通则》实施之前发生的侵权行为案件,其诉讼时效的计算应从1987年1月1日开始,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按照这样的规定,似乎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错误。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当一个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的时候,其侵权行为并没有终结,仍然在继续,因此,其诉讼时效期间并没有开始计算,只要侵权行为没有结束,受害人任何时候都可以请求加害人承担侵权责任。我们还应当看到的是,医院一方在当时就承诺,今后终生为于某免费治疗,这说明当事人已经排除了诉讼时效的约束,任何时候都对于某承担责任。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制度,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尽早行使权利,而不是保护加害人的工具,如果侵权行为人都不主张诉讼时效期间完成作为抗辩理由,法院就无权援引诉讼时效期间完成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同时,对于受害人一方应当予以同情,只要具有合法的理由,就不要轻易援引诉讼时效的规定,驳回其诉讼请求,应当尽量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诉讼时效期间完成,是给债务人以抗辩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抗辩权。这个抗辩权的性质是永久性抗辩权,只要合法的抗辩权一经行使,就可以永久地对抗请求权。既然是抗辩权,就必须由债务人依法行使,不经行使诉讼时效完成产生的抗辩权,法官无权依照职权援引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例3、电力公司案,PPT课件P21

解析:对此案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发生了以下三种争议:一是原告电力公司认为,少算电费的事实是2003年5月才知道的,所以应从2003年5月起算;二是被告用户认为,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均属国家强制检测的仪器仪表,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一般检测周期只有两年。如果1998年就年检的话,那时就应该及时提起追索少交的电费,而直到2004年才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诉讼时效显然已过;三是此案的诉讼时效应从电力公司安装时起算。因为安装、抄表均为电力公司自己的行为,自己所做的事到头来一概说不知道,有悖情理。因而应从安装就应知道实际圈蕊匝数与铭牌显示不符的事实。因此,诉讼时效已过,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电力公司的诉讼请求。

上述案例不难看出,一起案件的诉讼时效,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会产生种种不同的起算点,最终导致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结果,直接影响案件的实体判决。为此,笔者建议,对民法通则中诉讼时效的已知或应知情形,应当尽快作出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应知的范畴应有一个具体的解释,以便基层执法者在司法实践中统一操作,正确运用法律。

案例3、甲乙公司房屋案,PPT课件P23

关于乙公司的抗辩能否成立,存在着对立的两种观点:否定说把甲的请求权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将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定在交付营业用房的日期(实际上是次日)。如此,2003年1月1日主张显然是远远地超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乙公司的时效届满的抗辩成立。肯定说则认为,甲拥有15年的使用该营业用房的权利,也就是直到2013年5月6日,甲都有权请求乙公司交付该营业用房,这样,甲于2003年1月1日向乙公司主张权利仍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故乙公司的时效完成的抗辩不成立首先考虑甲对该房屋的使用权是否属于物权,若属于物权,由于我国现行法未明确规定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因而学说可以见仁见智;若属于债权,则宜定为适用诉讼时效,除非存在着重大理由。我国现行法一直未规定此类房屋使用权为物权,按照物权法定主义衡量,甲的房屋使用权算不上物权,宜认定为债权。债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除非法律有明文规定或者存在着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理由。在本案中,至今尚未发现不适用时效的理由。

应当注意,一时性债权和继续性债权不同,它们适用诉讼时效时存在着区别。一时性债权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就已经确定,时间因素对其内容和范围不再起作用。于是,适用诉讼时效比较简单,其起算点为一时性债权的清偿期限届满的次日。继续性债权可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方面把继续性债权作为一个整体,也必须如此。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如在履行的具体操作上、在违约与否的判

断上、在诉讼时效的适用上等,可将该继续性债权区分为若干个债权,每个这样的债权可以取名为“个别债权”,每个“个别债权”具有某种程度的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于此场合,时间因素在债权的实现上居于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债权人享有的一个个的“个别债权”就接踵而至清偿期,相应地,债务人负担的一个个的“个别给付”不断地进入应当实际履行的状态(参见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第1册,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109-110页)。债务人每次适当地清偿每个“个别给付”,债权人的相应的“个别债权”就得到实现,待债务人适当履行最后一项“个别给付”之时,债权人的“整个债权”就完全得到实现,双方的债的关系寿终正寝。

正因每个“个别债权”具有某种程度的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所以,在诉讼时效的适用上就可以就每个“个别债权”分别适用诉讼时效。由于如此分别适用时效兼顾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平衡,所以,应当就每个“个别债权”分别适用诉讼时效。

据此,上述案件中,甲享有的从1998年5月6日至2001年1月1日期间的房屋使用权,已经罹于2年期间的诉讼时效,乙公司有权抗辩甲的履行请求权,也有权拒绝赔偿甲因此所遭受的损失。甲享有的从2001年1月2日至2003年1月1日期间的房屋使用权,到甲于2003年1月1日主张时尚未超过2年的时效期间,乙公司对此必须承担违约责任。但考虑到满足甲关于使用该房屋的请求意味着延长了双方的合同期限,故宜只判给甲损害赔偿,其损失为自2001年1月2日至判决确定的甲实际使用该房屋之日因甲未使用该房屋而遭受的损失。该损害赔偿属于“填补赔偿”,即甲不再享有自2001年1月2日至判决确定的甲实际使用该房屋之日这段期间的房屋使用权。从判决确定的乙公司应将系争房屋交付给甲使用之日起,甲享有该系争房屋的使用权,一直到合同规定的最后日期。

案例5、张震案,PPT课件P24

【问题】法院能否支持张震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法院能支持张震的诉讼请求,理由是,发生了诉讼时效的延长。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的期间。对于该条的特殊情况,《民通意见》第169条规定,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特殊情况。结合本案,可以看出,张震自1988年8月20日起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参加抗洪抢险的紧急任务,这一客观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因此法院可以依法延长诉讼时效。

案例6、霍雨与金辉案,PPT课件P27

【问题】法院能否支持金辉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支持金辉的诉讼请求,理由是,适用诉讼时效中断。根据第一百三十六条,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再根据《民通意见》第174条,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之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处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间即重新起算;如调处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所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期限届满时重新计算。因此,本案中,霍雨将其自留地所种药材出卖他人3日后,并未向金辉支付赔偿金,因此,诉讼时效期间应从调解协议期限届满时重新起算。

物权法

第一讲、物权法概述

案例1、乔某薛某争羊案,PPT课件P8

物权法第一条规定: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是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不是简单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基于对物的支配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羊领着三只小羊啃庄稼,表面上看是羊和庄稼的关系,但是,乔某和薛某作为羊和庄稼的所有者,所以,本质上反映了所有者对羊和庄稼的支配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物权法调整的范围。

基于对羊的所有权,乔某是权利人,乔某之外的其他所有人都是乔某的义务人,都负有不得侵害他的所有权的义务,构成了这个所有权法律关系。同样,薛某是庄稼的所有权人,其他任何人包括乔某都是薛某的义务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

乔某的羊吃了薛某的庄稼,侵害了薛某的所有权。可是,对侵害所有权的行为应当依法解决,薛某却采用了强行扣押乔某的羊的行为,这是更为恶劣的违法行为,故也侵害了乔某的所有权。

案例2、甲乙丙门市房案,PPT课件P11

本案涉及到“长期使用权”性质的认定。根据法律规定,物权分为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其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长期使用权”显然接近用益物权的范围,但是在我国现有用益物权中并不存在所谓房屋的“长期使用权”的类型。由此可见,“长期使用权”不是我国的物权类型,当事人设定“长期使用权”不是物权,此设定物权的行为显然无效。当然这并不妨碍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债权的内容是合法有效的。依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甲和乙可以自由约定合同的内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订立合同条款,只要其内容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就承认其效力。因此从债权角度,当事人甲与乙是可以约定使用权的转让的,这个转让门市使用权的约定实际上是一个租赁合同。当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4条的规定,租赁的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也就是说,乙依据与甲的租赁合同最长可以取得20年的租赁权,超过的部分对当事人是无效的。在此基础上,既然乙可以依据合同取得对门市的租赁权,能否转让对门市的使用叔涉及到租赁权让与的问题。由于租赁合同的特殊性其涉及人身信赖的因素,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24条规定,“承租人经过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由此可见,不经出租人同意的转让行为是无效的,出租人可以就此解除合同。在本案中,乙作为承租人显然没有经

过出租人甲的同意就将门市转租给丙,因此甲可以要求解除与乙的租赁合同,并可以基于所有权要求丙返还门市,故甲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案例3、某工艺厂抵押案,PPT课件P13

本案中,该工艺厂与任某和工商银行均就大厦房地产签订了抵押协议,这两个合同均依法成立并生效,但由于工商银行未就抵押物进行抵押权登记,而任某未进行,依据不动产登记生效主义,工商银行取得抵押权,而任某并未取得该房产的抵押权,其只享有就债务不能获得清偿时就该抵押物进行清偿的请求权,依据物权优先债权的原理,故就该抵押物进行拍卖后所得款项先用于偿付工商银行的债务,若有剩余,则偿还任某的款项。本案中,房产价值148万,待偿付完工商银行70万元后,可偿付任某17万的债权。

第二讲、物权概述

案例4、李某文物案,PPT课件P17

本案涉及文物的归属问题,《文物保护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在我国境内不论是否挖掘还是散落在各遗址上的文物,不论个人是捡拾还是挖掘而占有,均不能取得所有权,这种文物的所有权只专属于国家。故李某就不享有该文物的所有权,其诉讼要求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案例5、游戏玩家虚拟装备赔偿案,PPT课件P18

本案的焦点在于虚拟装备是否属于物权法意义上的财产,故然虚拟装备是无形的,但在网络游戏环境中是无形财产的一种,所以应获得法律上的适当评价和救济。由于玩家参与游戏时,获得游戏时间和装备的游戏卡均需以货币购买,所以虚拟装备具有价值含量。由于运营商没对这些虚拟物品尽到保护义务,所以应恢复李宏晨所丢失的虚拟装备,并赔偿李某相关的经济损失。

案例6、艾新民殡仪馆案,PPT课件P19

本案涉及骨灰盒与死者骨灰的问题,现青山殡仪馆在寄存期限内将保管的死者骨灰遗失,致不能在寄存期满时向死者亲属交还死者骨灰,这首先是违反合同的行为。保管标的物灭失,保管人当负赔偿保管物之责。第二,因骨灰的特殊作用,承载亲属精神寄托、精神安慰之需要,灰骨丢失又造成了死者亲属精神损害,致合同违约行为转换为精神损害赔偿。所以,在本案中,除了有合同上的赔偿(骨灰盒)问题外,骨灰的赔偿就转换为精神损害赔偿,为侵权之债。故被告需向原告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7、李某易某房屋案,PPT课件P22

本案中,李某与易某签订有房屋转让协议,但在转让房屋过程中未进行房屋物权变更登记,故依据不动产登记生效主义,李某仍是改房屋的所有权人,而易某不能取得所有权,其只能通过房屋转让协议要求李某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

案例8、录音机案,PPT课件P25

本案中,甲有权取回该录音机,甲是录音机的所有权人,物权乃对世权,其他人都有不得侵犯所有权人行使权利的消极义务,因此,当物权的客体被他人非法占有时,无论该物辗转流入到何人手中物权人都可以直接追及到物无论录音机落入谁手,甲都有权取回,同时,物权的请求不受诉讼时限限制。由于物权请求权性质上是保障物权实现的从属性权利,其作用在于对抗他人的非法侵害,确保物权人权利的实现,所以,其应当与物权本身共始终,在物权没有消灭时,物权请求权也不消灭,其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第三讲、所有权

案例9、甲乙村争地案,PPT课件P30

本案中,丙村应享有该土地的所有权,因为丙村在县档案馆找到了土改时期原始确权的证据,证明自己享有该土地和山林的所有权,所以该土地已确权,故甲乙两村并享有该土地的所有权。

案例10、桑塔纳轿车案,PPT课件P37

本案中,该桑塔纳汽车是夫妻共同共有的财产,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不分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对共同共有的财产进行处分,应当由共同共有人一致进行,一方擅自处分,原则上应属无效;但是如果第三人是善意、有偿取得的,应当依照善意取得的原则,确认该买卖关系成立,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本案的第三人刘某对于买卖汽车是善意的,且交付了车款,取得了买卖的汽车,办理了车辆所有权转移手续,买卖关系成立,应认定买卖关系有效。

案例11、彩电案,PPT课件P41

本案中,丙可以主张善意取得,根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丙是在一家二手经营彩电的公司以800元购得,故其符合从公开经营的地方以合理的价格取得,并且其购买时善意,所以其构成善意取得。

案例12、手表案,PPT课件P43

本案中,D是手表的主人,A是手表的原所有权人,B作为保管人,其无权处分该手表却转让给善意的第三人C,C依据善意取得获得所有权并赠送给D,然而由于E抢走D的手表,其系非法所得,不去得所有权,最后被F拾得,但其是遗失物,不是无主物,不构成即时去得,故最终的所有权属于D。

案例13、赵某庞某房屋案,PPT课件P47

本案中,这6间房屋属于赵某、刘某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处分按份共有财产,只能处分自己享有的那一份额,不能处分其他共有人享有的共有份额。庞某处分赵某的份额,显然是无权处分,不能发生所有权转移的预期后果。据此,可以认为庞某对属于赵某

三间房屋的买卖关系为无效,庞某应将房款退回买房人,一层三间归赵某所有。

案例14、宋清娟和李淑萍争房案,PPT课件P48

本案中,原来5间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丈夫死后,宋首先去得2间半的房屋,另2间半的房屋属于丈夫的遗产,在宋某和李某之间未进行分割,故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共同共有该2间半房屋,因此,李某擅自将房屋登记在自己名下,其没有合法依据取得该房屋,故应重新进行分割。

案例15、贾某甄某古树案,PPT课件P49

本案中,贾某和甄某系相邻不动产所有权人,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为“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相邻不动产占有人应团结互助,本着公平合理的精神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由于该古树存在安全的隐患,故为从生命安全角度出发,贾某应砍断树根,保证不得因越界树木根枝影响以致威胁甄某的人身财产安全。

案例16、ND公司案,PPT课件P50

ND公司购得了一系列商铺,其对商铺的专有部分享有专有权,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权,并就物业管理部分享有成员权,表现为其不仅享有参与物业管理的权利,同时也须承担遵守经营管理公约的规定,即该公司应与其他所有业主一样,参与商场的统一经营,不能单独关门停业,商铺不论是否经营,其业主都必须与所有商铺业主一样,按照商铺所占的建筑面积与铺位数量,分担相关费用。

第四讲、用益物权

案例17、乔某水塘承包案,PPT课件P54

本案中,乔某依合法承包享有水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自然人或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物权法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村委会无故收回乔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违法的。

案例18、建设用地使用权案,PPT课件P55

本案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认识,建设用地使用权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在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表面或其赏析进行建筑,并保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所有权的用意物权,其通过出让或划拨所得,故在乙公司发现该宗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属不明时,遂向地方国土部门请求,签订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交付了出让金,取得了该宗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已经过登记。其已合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所以甲公司的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案例19、宅基地使用权案,PPT课件P56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是农村村民依法享有的,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保有房屋及附属设施的权利,本身无时期限制,其他人不得侵害宅基地使用权人占有和使用该项权利,故告的行为已经侵害了原告的宅基地使用权,应当承担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

案例20、地役权案,PPT课件P57

本案涉及地役权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成立,登记只产生是否对抗第三人的效果,甲乙之间签订有地役权协议,甲享有地役权,但由于未经登记不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果。之后乙丙通过置换丙取得该校舍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建设高层住宅,所以甲的地役权不具有对抗丙的效果,则不能要求丙立即停止建设,甲只能根据地役权协议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债及合同法

案例1、黄某蒋某借钱案,PPT课件P8

一时笔误,形成了18000年后才要清偿的债务,明显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是客观事实。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对合同文本争议的解释是有规则的,本案按照诚信解释的规则,不会存在18000年之后清偿的债务,故法院判决黄某必须在法院限定的期限内全部归还蒋某的借款。

案例2、杨某信用社借款案,PPT课件P14

杨某与信用社的借款合同成立并生效,杨某在借款到期后须向信用社还款,但其在诉讼期间故意烫伤手指毁坏指纹,致使无法对指纹作鉴定,其责任在于杨某自身,故法院认为举证责任应转移由杨某承担。而杨某无法提供证据证实其是因不可抗力致使指纹受损,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判决被告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案例3、陈某和会泽县待补农村信用合作社案,PPT课件P21

本案法院认为:本案最为关键的是:因存折已丢失,无从知晓存折上的存款余额是否被被告篡改。原告既然认为被告故意丢失存折或者隐藏不报,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故意隐藏存折的事实,如果原告所举证据不足以证实被告多取走了1万元,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案例4、王某李某案,PPT课件P26

王某与李某系邻里,一天,二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并撕打,王某将李某的手咬伤,此时,长期居住在王某家的王某的女婿张某见状后,便急忙找车将李某送往医院救治,结果其花费了2000元。李某出院后,两家关系并未好转,于是张某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返还其支付的2000元治疗费。而李某面对张某的起诉,则主张此款是张某为其岳父王某垫付的,故不应返还。

解析:本案存在两者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是代其岳父履行义务的行为,故李某不负返还;一种观点认为张某对李某受伤无救治义务,张某出钱给李某治伤,李某作为受益人,应负返还责任。

无因管理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二、管理人须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三、管理人须对他人进行了管理或服务。本案中,张某救助李某其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其行为是为避免李某的伤势进一步严重而对他人进行了服务,所以其行为构成无因管理,所以李某应负返还责任。

案例5、徐某和县医院医生案,PPT课件P27

患者许某因病县医院治疗,突然病情恶化。医院紧急将其送往省会大医院会诊,确诊为腹壁窦道,需立即手术。由于没有家属陪同,省医院只好将手术风险告知陪送前来的县医院医生张伟刚:患者体质较弱,手术可能引起并发症。张考虑到手术较急,认为治病要紧,便代表患者家属在术前谈话记录上签字。结果许某在手术中因并发症死亡。许某之父以张伟刚超越权限,签字同意手术,致女儿死亡为由,起诉要求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本案中,医生张伟刚构成无因管理,其中具争议的一点是“必须是为他人谋利益”。此点应从两方面认识:1、不需要无因管理者自己亲力亲为,只要他在进行无因管理的过程中主观上是为了他人的利益。2、在具体案件中行为人“主观意思”是判断“是否构成无因管理”重要指标。故本案中张某其是从病人的病情考虑出发,尽管张某体制较弱,手术会有危险,但如果不立即进行手术,其非常有可能死亡,故其是为患者的利益考虑才做出的决定,构成无因管理,没有重大过失,故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案例6、司考2003年卷4题,PPT课件P30

1.张某与轻生女子之间存在何种民事法律关系?

2.张某的照相机被损坏以及治疗自己伤口的费用女子应否偿付?

3.张某为女子支付的医疗费等费用能否请求女子偿付?为什么?

4.张某向服务员借的100元,应当由谁偿付?为什么?

5.张某能否请求女子给付一定的报酬?为什么?

6.张某应否赔偿女子衣服损失?为什么?

1、因张某的救助行为使二者之间发生无因管理关系。

2、应当由女子垫付,因为此系张某实施管理行为所造成的,而且张某自己没有过失,该费用系实施无因管理而发生的损失和合理的费用。

3、能,因为此为张某在管理事务中支出的必要费用。

4、由女子偿付,因受益人对无因管理行为中发生的正当债务有清偿之义务。

5、不能,无因管理是无偿性的。

6、不应赔偿。因为此系在紧急情况下无过失造成。

案例7、张某辛甲侵权行为案,PPT课件P32

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或者在法律特别规定的场合不问过错,违反法律规定义务,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或者财产权益,依法应当承担赔偿等法律后果的行为。本案中,辛甲强行从女方家夺取孩子,虽然其行为是依据当时双方签订的协议,但是其权利的行使方式违法,故应就该违法的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8、挡风玻璃案,PPT课件P34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故在本案中,就产品责任来看,该厂商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原告不负对加害人过错的举证和证明责任。加害人也不得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方式主张免责抗辩,所以本案中该厂商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9、于某、王某、孟某案,PPT课件P40

王某与孟某都应该承担侵权责任。首先,王某在发现自己家的厕所和下水道堵塞,大便池返水后去寻找修理工,却因节假日休息而无修理工在,之后便离开家过节,此不能成为其不承担责任的抗辩理由,因为王某可以出小区找维修工或者自己修理,并应通知其楼下的住户,方算尽到注意义务和妥善的管理义务,而实际王某并未如此,其对于某的财产损失存在重大过失,其应承担侵权责任。

其次,对于孟某,在接到王某的通知后,仍然用水,对于某财产的损失这一情况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存在着过错,其也应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10、《蔷薇怨》案,PPT课件P41

本案中,被告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原告名誉权损害的客观事实,这应当从被告行为的公开性上考察,侮辱、诽谤行为一旦在社会上公开,即构成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本案行为人具有诽谤、侮辱言词的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即具有公开性,因而构成侵权责任。

案例11、韩某李某案,PPT课件P42

案中造成原告受伤的事实上的原因是原告自己的行为,而被告的违章行为并没有引起原告自己忽视安全义务的行为,所以被告的

违章行为与原告的损害本无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且在民事法律上无相应的权利主体,不能构成原告受伤的法律上的原因。故因果关系上不能成立,所以被告不应承担责任。

案例12、体育公开课案,PPT课件P43

本案中,该事故发生在学校中,属于学生伤害事故,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即从损害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行为人须自己举证在主观上没有过错,否则即要承担侵权责任。对于该学校而言,事前任课老师讲解了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在学生轮流联系的过程中,原告也是在老师的保护下,做完有人扶持手侧倒立动作后,自行做前滚翻时,不慎使左膝撞到左眼部,故在行为中尽到了妥善注意义务和管理义务,并在事后及时送往医院,也尽到了相应义务,则对于事故的发生系意外事故,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案例13、精神损害赔偿案,PPT课件P4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中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本案中,酒吧工作人员的行为侵害了其人格尊严,给其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故被告应对原告予以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4000元及其他经济损失。

案例14、购销洗净改良羊毛案,PPT课件P46

1、意向书并不能代表合同成立,合同基本条款:货物、规格、单价。意向书对货物单价没有约定,要约要素都不够,不能认定合同成立。

2、毛纺厂将95吨货物运达山东,制衣厂有权拒收,因为两者间合同未成立,制衣厂基于合同基本原理拒收合乎规定。

3、制衣厂同意将该货暂时存放在制衣厂的仓库,两者之间构成保管关系。

4、制衣厂使用了10吨货物,仅对该10吨货物支付费用,价格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按照当地市场价计算或国家相关产品价格计算。

5、毛纺厂对另外85吨货物的损失风险承担责任。

案例15、借腹生子案,PPT课件P50

本案中,甲乙夫妇与丙签订借腹生子的协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丙是孩子的生母,其当然享有孩子的抚养权,而此协议由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认定为无效,关于最后孩子的抚养权究竟由谁享有,需要法院的进一步认定和判决。

案例16、有名和同案,PPT课件P54

本案中,原、被告双方虽然未签订书面合同,但货物买卖关系是否成立并不以有无书面合同为唯一的标志,实际交付的标的物也能表明合同的成立。虽然原告未能提供完整的进库单,但有被告工作人员认可的记载全部货物的发货单,从双方交易习惯看,被告工作人员签字是基于收到货物时所为。姚某也曾在发货单签过字,只要被告方工作人员签字,就表明货物已交付,以往的结算过程已得到证实。故二者合同成立,被告应向原告就该款项进行结算。

案例17、AB公司案,PPT课件P78

第一,A公司6月15日的订单是要约,且为不可撤销的要约,因为其已经规定了要约接收者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承诺。第二,A公司7月初的通知的效力是对原要约的撤销,且撤销有效;第三,B公司7月3日的回信是无效的承诺,因为已经超过有效期限,而且A 公司已经及时提出反对,综上,AB公司之间的合同不成立。

案例18、甲乙沐浴器案,PPT课件P79

(1)甲方寄送的价目表,为要约邀请(合同法第15条);(2)乙方发电子邮件,为要约(合同法第14条);(3)甲方回邮件,为新要约(合同第30条);(4)乙方未答复,合同不成立(沉默原则上不构成承诺)。(5)甲方送货100台,以行为为新要约。乙方收货100台,以行为为承诺,双方是以默示的方式成立合同。(合同第36条)。(6)甲方送另外100台,乙方拒收,合同不成立,风险自当由甲方自己承担(参照合同法第142条)。(7)甲方将货物存丙方处,丙方为仓储公司,应由保管人丙方承担责任(合同法第394条第1款),罕见大雨不能够构成不可抗力。故甲方有权要求丙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案例19、刘亮够买彩票案,PPT课件P90

1、刘某的年龄会影响到该行为的效力,考虑到彩票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由于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只看重物质利益,舆论宣传也刻意隐去了彩票用于公益、福利的本质,把它包装成一门可以轻易制造百万富翁的“科学”,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往往被假象所诱惑,沉迷于“彩经”中不能自拔,“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目前的彩票性质已经多元化,很多彩票已经带有博彩的性质,一旦有博彩性质,就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不过由于现今我国没有《彩票法》,所以法律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不能购买彩票,根据法律不禁止即可行。

2、《暂行规定》第18条的规定系属于财政部颁发的部门规章,不属于合同法中规定的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为其的含义指:

(1)仅仅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才无效;(2)违反的对象仅限于法律、行政法规;(3)《合同法司法解释》第4条,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

据。故该规定对刘某的情形不适用。

3、一是由于我国没有《彩票法》,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未成年人购买彩票,所以根据法不禁止则可以为之;二是由于刘亮虽是年满16岁未满18岁的人,但其以自己的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刘亮有权决定是否购买彩票。其行为是合法有效的。

案例20、Z女士案,PPT课件P99

本案中,Z女士与销售商购买轿车的合同有效成立,并实际交付,虽在之中销售人员说此款车只会涨价,不会降价,但是实际上其也不知此款车是否会降价,不存在欺诈之谈,因为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而本案中不合欺诈情形,所以Z女士的请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案例21、储户过银行案,PPT课件P112

首先,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是造成受害人吴艳红死亡的直接原因。其次,在最高法院制定的人损司法解释第六条中明确规定:从事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人,负有对相关公众在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未尽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和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而建行官渡支行虽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具有过错,故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分述如下:(1)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一种消费服务的合同关系。但凶案发生时,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还没有开始。对此,银行是否对客户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就值得商榷。

(2)银行在与客户缔结合同之前已经负有“先合同义务”:银行营业厅属于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务服务的营业场所,对办理存储业务的交易客户的合法的人身及财产权益,负有在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这一义务来自于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是一种“信赖义务”

(3)银行承担的是基于“诚信原则”的“缔约过失责任”,以银行有“过错”为前提,关键是如何判断银行有无过错:银行营业厅必须在“合理范围”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就是有过错。“合理范围”: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护暂行规定》。

案例22、吴总飞机误点案,PPT课件P150

虽然飞机误点,吴总无法赶上兰州大学招标工程现场,但吴总就算赶上也不能保证其就能夺得标书,所以飞机误点与吴总没有夺得标书不具有因果关系,所以航空公司不就吴总的损失承担责任,只承担根据飞机合同约定的关于飞机误点的条款承担违约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集[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集 1、一位25岁网名名卡佳的北京女孩,在她的博客中,她这样表示愿为中国足球“献身”:“如果中国国青队在4月26日的中日国青比赛中能够胜出,我愿意与当场最佳球员度过浪漫一晚。” 你如何看待她这种行为? 2、“有关国人、外国人、汉奸与奸商”。2006年6月27日的《南方都市报》登载了发生在大连的一幕:一老外在地摊前买樱桃,摊主狮子大开口要35元一斤,路过的一对大学生情侣见老外语言不通上前当翻译,并帮助老外把价钱砍到15元一斤。老外离开后,摊主大骂那两个大学生:“一个中国人怎么帮着一个老外,汉奸!。”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3、案例分析:2006年6月26日,世界第二大富翁,全世界公认的最成功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以每年分期付款的形式,将自己的370亿美元捐给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这样,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世界第二大富翁就组成了超级慈善组合。在此之前不久,盖茨已宣布他将逐步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全身心与妻子米兰达一起管理慈善事业。媒体言:“随着岁月流逝,有着主宰世界野心的无情商人比尔·盖茨,正慢慢向立志拯救劳苦大众的富有同情心的科学家比尔·盖茨妥协。 问题:价值的大小能否比较?如果可以的话,你认为比尔·盖茨和雷锋谁的价值大? 4、案例分析:今天,大家已经跨入了大学的门坎,你有没有清楚地想过,你来读大学是为了什么? 2002年,湖南株洲二中高级教师尹健庭在课堂上向自己的学生宣扬“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赚大钱、当大官、娶美女”,结果被校方开除。这和那句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一样的意思,大家今天来读大学是不是也是为了这些?仅仅为了这些? 5案例分析:有个年轻人曾经这样谈到:我的邻居为了手提箱里的1000元公款,和徒搏斗牺牲了,可我不佩服她。我不明白,那1000元真的比生命还珍贵?你的看法呢? 6、案例分析:有个民工到城里来,很久找不到工作,他几乎快要饿死了,你认为他此时是该去偷一些食物来保全生命呢,还是为了守住不偷的原则宁愿饿死呢? 7、案例分析: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2006年9月1日,珠海平沙一中初三女生刘某某开学首日,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15岁。为什么在花样年华选择这样的不归路?后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刘某某同学在自杀前分别写给父母、老师、同学的遗书,遗书的部分内容说明了她自杀的原因:“我根本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经济法案例分析复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经济法案例分析复习题 案例一 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了A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乙为普通合伙人,分别出资l0万元;丙、丁为有限合伙人,分别出资15万元;甲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A企业。2006年A企业发生下列事实: 2月,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8公司签订了一份12万元的买卖合同。乙获知后,认为该买卖合同损害了A企业的利益,且甲的行为违反了A企业内部规定的甲无权单独与第三人签订超过l0万元合同的限制,遂要求各合伙人作出决议,撤销甲代表A企业签订合同的资格。 4月,乙、丙分别征得甲的同意后,以自己在A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为自己向银行借款提供质押担保。丁对上述事项均不知情,乙、丙之间也对质押担保事项互不知情。 8月,丁退伙,并从A企业取得退伙结算财产l2万元。 9月,A企业吸收庚作为普通合伙人入伙,庚出资8万元。 10月,A企业的债权人C公司要求A企业偿还6月份所欠款项50万元。 11月,丙因所设个人独资企业发生严重亏损不能清偿D公司到期债务,D公司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其债务。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 经查:A企业内部约定,甲无权单独与第三人签订超过l0万元的合同,B公司与A企业签订买卖合同时,不知A企业该内部约定。合伙协议未对合伙人以财产份额出质事项进行约定。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合伙人对撤销甲代表A企业签订合同的资格事项作出决议,在合伙协议未约定表决办法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表决? (3)乙、丙的质押担保行为是否有效?并分别说明理由。 (4)如果A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清偿C公司的债务,对不足清偿的部分,哪些合伙人应当承担清偿责任?如何承担清偿责任? (5)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在本题中,B 公司属于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因此,买卖合同有效。 (2)实行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方式。 (3)①乙的质押行为无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本题中,普通合伙人乙的质押行为未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因此,质押行为无效。②丙的质押行为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本题中,由于合伙协议未对合伙人以财产份额出质事项进行约定,因此,有效合伙人丙的质押行为有效。 (4)①普通合伙人甲、乙、庚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②有限合伙人丙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③退伙的有限合伙人丁以其退伙时从A企业分回的12万元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5)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不合法。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普通合伙人的,应当转为普通合伙企业。在本题中,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有限合伙人丙当然退伙,A企业中仅剩下普通合伙人,A企业应当转为普通合伙企业。

最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题库2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题库 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⑴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⑵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2)分析: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带头遵守《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 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2、某校一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让学生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 “你去死!” 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 参考答案: ①这位教师犯了语言过失错。 ②案情中,这位教师认为,学生考试成绩很差,却自评打分很高,是公然做了手脚,不知羞耻;对老师是一种轻慢与冒犯,于是作出了“你去死”的不文明批示。这位教师有着强烈的“师道尊严”心态,学生稍有冒犯、怠慢就使教师出现冲过职业“底线”的不道德行为。现实中还有一种人际关系:教师训斥学生,同事以至家长往往认为老师是“为孩子好”,表示理解与宽容,使得失去监督、获得同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详解

案例分析复习题: 1.被告人杨某,男,1994年5月1日生,中学生。2009年8月29日杨某到同学家玩,因同学出去了,感到无聊,想找本书看,无意中发现抽屉里的小口径步枪及子弹数发。由于好奇,随即拿起枪并装上子弹,恰好这时候他看到楼下街道上有一青年,便想吓唬他一下。杨某用枪瞄准他前面的水泥地击发,结果打中前面的一位老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杨某后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试问:(1)杨某应否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2.被告人赵某,女,30岁,系被害人孙某的妻子。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是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第二天晚上,孙某潜回家中,于是上床睡觉,其妻以为是歹徒,忙拿起枕边的铁锤朝孙某头上猛击,孙某当场死亡。事后查明被告人枕边的锤子是为防备歹徒而准备的。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即主观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 (2)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而且赵某的认识错误在那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她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没有过失。

福师《经济法律通论》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经济法律通论》在线作业一-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管理委员会 C.经理 D.董事会 答案:D 2.法的本质属性,即阶级性是指()。 A.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人们共同意志的体现 C.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意志的体现 D.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答案:A 3.按照债的主体数量划分,可分为 A.单一之债和多人之债 B.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 C.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D.不当得利所生之债和无因管理所生之债 答案:A 4.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结清税款或提供()。 A.保全措施 B.纳税担保 C.定金 D.帐目资料 答案:B 5.()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是在产品离开生产者或销售者之前就已经存在的。 A.产品缺陷 B.产品责任 C.产品质量责任 D.产品风险 答案:A 6.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A.具有法人资格 B.不具有法人资格 C.具有合伙资格 D.不具有合伙资格

答案:B 7.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由()拟定提出 A.清算组 B.破产企业 C.人民法院 D.债权人会议 答案:A 8.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包括 A.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 B.申请和核准注册的商标 C.核准注册的商标 D.核定使用的商标 答案:A 9.()又叫规避法律的合同或脱法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虚假的合法行为掩盖其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 A.恶意串通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答案:B 10.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报告。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财政部 C.国务院 D.国税总局 答案:A 11.经济法的基点是 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社会利益 D.人民利益 答案:C 12.凡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情况,在经济法中称为 A.法律事实 B.法律规定 C.法律行为 D.法律活动 答案:A

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习题 1.[案情介绍] 李某因意外事故失踪后被法院宣告死亡。因李某是昔日上海的大财主,时值文革期间,其妻张某为表明与丈夫划清界线,便将李某留在家中的所有财物上交国家。12年后,李某从海外归来,要求撤销原死亡宣告并由政府归还已被妻子处分(上交)的财产。[问题] (1)人民法院在李某申请下是否会撤销原死亡宣告,为什么?(5分) (2)人民法院是否会判决政府返还李某的财产,请阐述理由?(5分) 2.[案情介绍] 甲男居住在乙女的隔壁,甲时常聚集三朋四友在家打麻将及其他娱乐,声音极大常至深夜点。乙女休息不好工作业绩下滑问题被所在的外企辞退。辞退当日乙女登门请求甲以后夜里小声点,以免影响邻居休息。由于双方语气都欠佳发生争执,甲拉住乙的衣服说:“我是赌徒,你就是妓女。”在双方挣扯间乙衣服被撕破,上身部分裸露。 [问题]分析本案中有哪些民事关系,并分析其构成要素。(10分) 3.[案情介绍]某木制品进出口公司因业务需要向外订购某种稀有木材,因市场信息不对称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面对交货期一天天逼近,公司上下非常焦急。此时,本地另一木材公司上门提出愿出高于市场平均价3倍的价格出售相当数量的木材。进出口公司无奈之下只好同其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进出口公司依约支付了3倍价款,木材公司也保质保量交付货物。但一年半之后,因进出口公司领导更换,新的经理提出这一合同是无效合同,遂起争端。(本题共10分) [问题]1、经理提出这一合同无效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2、木制品进出口公司能否请求撤销该合同?为什么?(2分) 3、如果木制品进出口公司要求变更该合同的内容,司法机关能否变更?为什么?(2分) 4、如果本案中稀有木材属国家保护物种,严禁采伐,本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分) 5、如果发生第4问的情况,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2分) 4.[案情介绍]李某受单位委派到某国考察,王某听说后委托李某代买一种该国产的名贵药材。李某考察归来后将所买的价值1500元的药送至王某家中。但王某的儿子告诉李某,其父已于不久前去世,这药本来就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已去世,药也就不要了,请李某自己处理。李某非常生气,认为不管王某是否活着,这药王家都应该收下。 [问题]1.李某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5分) 2.药是否应由王家出钱买下为什么(5分) 分析:1.李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王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行为应属民事代理。《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案中李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王某承担。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2条的规定,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 也就是说,代理人因实施代理行为所取得的后果应由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受领,由此所产生的债务作为被代理人的债务,以被代理人的遗产或者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来承担。本案中,王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5.案情介绍]1987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理出国手续一时钱不够用,遂向朋友张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1988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未提。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年8月,胡某回国。1990年10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月5日,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至极,第二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

重庆2010年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3-15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教师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 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基础法律案例分析复习题.doc

案例分析复习题: ★.被告人杨某,男,1994年5月1日生,中学生。2009年8月29日杨某到同学家玩,因同学出去T,感到无聊,想找本书看,无意中发现抽屉里的小口径步枪及子弹数发。由丁?好奇,随即拿起枪并装上子弹,恰好这时候他看到楼下街道上有一青年,便想吓唬他一下。杨某用枪瞄准他前面的水泥地击发,结果打中前血的一位老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杨某后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未成年】 试问:(1)杨某应否对白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耍的时候,也可以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被告人赵某,女,30岁,系被害人孙某的妻子。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是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第二天晩上,孙某潜回家中,丁是上床睡觉,其妻以为是歹徒,忙拿起枕边的铁锤朝孙某头上猛击,孙某当场死亡。事后查明被告人枕边的锤子是为防备歹徒而准备的。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即主观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 (2)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课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的行为不是止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而口赵某的认识错误在那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她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没有过失。 ★被告人钱某,男,25岁,司机。2(X)8年6月21 口,被告人与李某为其舅父拉钢材,因手续不符规定,钢材收购小组负责人王某责令其卸下钢材,被告人不肯。于是王某将汽车扣下。22 H晚被告人企图强行拉走钢材,王某上前阻止,而被告却加速行驶,将保险杠上的王某摔下,土某因抢救无效而死亡。【间接故意】 试问:被告钱某对王某的死亡是何种罪过形式? 3.答: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明知口己的行为会发牛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牛,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本案中,被告人钱某明知自C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发生,但是为了将钢材强行拉走,而置王某的生死于不顾,即对被害人是死是伤持一种放任态度。因此,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被告人张某,男,28岁,某矿务局警卫。2009年3月12日凌晨,张某与同伴执行任务时,发现有盗窃分子,他们立即上前捉拿。在捉拿过程中,张某在三人围殴的情况下,身上多处受伤。他曾发出警告:再打我就动刀子了,可无人理会,张某在此情况下将一人刺伤,一人刺死。【正当防卫】试问: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4.答: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木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特征。★被告人魏某,2(X)9年4月15 口至18 口连续三天到工商银行某中心支行门口尾随着去银行交款的多名女交款员,伺机用砖头打伤交款员后抢劫,均因附近工地有值班人员巡逻,未敢下手。【犯罪预备】试问: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请简述理由。 5.答:被告人魏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而不是抢劫罪的未遂。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尚未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是为了实施该种犯罪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己经着手实行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在本案中,被告人魏某尾随交款员的行为,属丁为抢劫犯罪准备条件的行为,尚未着手实施抢劫行为。因此被告人魏某的

经济法律通论沟通与协调能力在线考试全修改错误答案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国家征用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强制取得原属于集体或私人的财产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行为。()本题得0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2、阿拉伯商人相信“欲交易,必先交友”。()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著作人身权的保护不受期限限制,永远得到保护。()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4、商标所有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申请商标注册,但人用药品和卷烟制品例外。()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5、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为了保全其债权依法请求人民法院以自己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本题得0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7、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8、一般来说,越是崇尚民主、科学、法制、效率的社会,“背景”效应的作用越强,反之越弱。()本题得0分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显示 显示答案 9、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它不仅独立于委托人和受益人的财产,也独立于受托人所有的其他财产。()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0、为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不得例外。()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1、人类的沟通模式是预先确定好的。()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2、在现代企业组织中最常见的冲突是专业技术人员与直接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3、保险合同终止是保险合同解除的发生原因之一。()本题得2分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14、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实体。()本题得0分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法律法规十大案例分析 1.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某日下午,某小学课间,学生某(10 岁)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某(9 岁)、王某(8 岁)摔倒在 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阴茎包皮挫裂伤。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三名学生的家长。在 医院,某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 10 天后到校继续上课。其医药费、交通费等已由某、王某的监护人 支付。经法医鉴定,该包皮手术属正常手术,不会对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轻伤。其后,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 以某因伤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三方赔 偿他们误工减少的收入及精神损伤费 10 万元。 运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案例。 分析:这是一起侵权引起的教育法律案件。 从主体上看,涉及某、王某、某(及其他们的监护人)和学校。 从客体上看,侵犯的是一种人身利益,具体来说是某的生命健康权。 从容(权利义务关系)上看,首先,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 12 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该案例中,某、王某、某的家长对其负有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造成他人损伤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教育法》第 49 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父母对在校期间的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义务。据此,学生某、王某的家长应当对其孩子实施的伤害行 为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60 条的 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 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所说的过错,不仅指一般的故意,也包括疏于管理防、消极不作为等情形。依本案所述,两个小学 生在做游戏造成伤害,说明学校管理不力。显然,学校在这起伤害事件中是有一定过错的,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学校也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2.请依法分析教师某和学校的行为。 某小学教师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该校领导一气之下,取消了某的教师 资格,并且说他是精神病,不安排教学任务给某,并强行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分析:作为教师,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某不仅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而且有监督学校管理活 动的权利。案例中某因其正当行动遭到学校报复,被非法剥夺了教育教学权,学校的行为构成了对教师某教育教学权 额监督权的侵害。某可依据《教师法》第 39 条的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30 日作出处理。 3.教师能否将学生撵出教室 因为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原因把学生撵出教室、停他们课的事在中小学里时有发生,许多教师对这种做法似乎 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下面就是发生在某市重点中学里的一件事。 一天,上课铃响过后,邵校长和往常一样,在教学大楼巡视,当他走到一楼时,看见一个初一的男同学低着头、默 不作声地站在教室门口。“不去上课,怎么站在外边?”,“不,是老师让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我没完成作业。”邵校长把这个学生带到教导处,先是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批评,随后又让他补上未完成的作业。 下课了,老师来见邵校长,谈起没让学生进教室上课这件事,邵校长说:“不准随便停学生的课,这是学校的规章 制度,你怎么忘了?”老师笑了:“校长,你讲得很对,我也知道不该这么做,但个别学生上课爱讲话,不按时完成作 业,如果不吓唬一下不行,所以我就在班上宣布了这条纪律,谁违反了谁出去,再说……”“再说什么?”,“这个学生是我亲戚的孩子,一来可用他教育其他学生,二来落下的功课我可以给他补上。”校长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你这种做法,

法律基础案例分析

《法律基础案例分析》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是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的基本要求。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系统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主战场,为此,我国普通高技都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坏建设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律基础案例分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收集和整理了一百多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案例的分析,观点正确、言筒意赅,反映了法学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可作为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对公职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和业务培训的教材及社会各界人员的普法读物。我们相信,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实施课程教学和法制宣传,是有效的方式。经过这样的实践,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 案例1 2002年8月5日6点40分,17岁的男青年李某下夜班后急急忙忙骑自行车往家赶。在下坡时因为车速过快、刹车不灵,将一正常过马路的行人王某撞成重伤。经医院诊断为:左腿粉碎性骨折。虽经医院抢救脱险,但是已造成王某终生残疾。王某到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其在住院期间所花费的住院费、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和家属请假护理的费用等,共计60000元,并要求李某承担以后的医疗费50000元,共110000元。经法院查明,王某被撞确实是李某骑车时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 问题 李某未满18周岁,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分析 李某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U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中李菜不仅已年满17周岁而又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工资)最为主要生活来源,因而在民法上李某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法上民事行为能力不仅是实施合法行为的能力,还包括对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本案中李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违法行为致人损害所产生的民事责任,应由他自己承担,不应该由他的父母或其他人承担。 案例2 2001年1月8日深夜,李某的父亲突发心脏病,李某背起父亲上街拦出租车准备上医院。出租车司机王某见情况紧急就说:“收费500元。”李某本来不想同意,因为从他家到医院只需要10元钱。但是父亲病急;当时又无别的车可坐,无奈之下只好坐王某的车去医院。事后,李某后悔,找王某索要多给的钱。王某认为是李某自愿给的钱,因此不退。李某无奈之下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王某归还多收的490元钱。

福师《经济法律通论》在线作业一及答案分析

福师《经济法律通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指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是在产品离开生产者或销售者之前就已经存在 的。 A. 产品缺陷 B. 产品责任 C. 产品质量责任 D. 产品风险 满分:2 分 2.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A. 具有法人资格 B. 不具有法人资格 C. 具有合伙资格 D. 不具有合伙资格 满分:2 分 3. 经济法的基点是 A. 个人利益 B. 集体利益 C. 社会利益 D. 人民利益 满分:2 分 4. 我国实行()的审判制度。 A. 一审终审 B. 三审终审 C. 两审终审 D. 无终审 满分:2 分 5.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其代理的另一被代理人实施民事行为是 A. 自己代理 B. 双方代理 C. 委托代理 D. 指定代理

满分:2 分 6. 企业法人进行注册登记的主管机关是 A. 各级人民政府 B.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C. 企业法人的行政主管部门 D. 企业法人的行业主管部门 满分:2 分 7. ()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可由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其归于无效或对其内容进行变更的合同。 A.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B. 可补正、可完善的合同 C. 效力不定合同 D. 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满分:2 分 8. 根据有关机关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是 A. 委托代理 B. 法定代理 C. 指定代理 D. 复代理 满分:2 分 9. ()人只能签订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A. 自然人 B. 无民事能力的人 C.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D. 未成年人 满分:2 分 10. 按照债的主体数量划分,可分为() A. 单一之债和多人之债 B. 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 C. 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D. 不当得利所生之债和无因管理所生之债 满分:2 分 11. ()是合同应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条件。 A. 当事人合格

法规案例分析题

有位中国的顾客去某个大饭店用餐,餐位正好位于玻璃窗旁边。透过玻璃窗,一片翠绿的种有各花草的庭园清晰可见。吃过饭后,他想到那个饭店的花园里散步,但受到了花园门卫的阻拦,其理由是牌子上用英文写着“非本饭店的住宿客人禁止入内”。这位顾客感到非常愤怒,不但坚持要进入这个花园,而且起诉了这个饭店。其理由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开饭店,却不用中文来表示出服务项目,他认为这是对我们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的一种侮辱,是一百年前上海黄浦江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翻版。于是这位顾客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诉讼请求是: (1)请求法院判决允许饭店客人进入花园; (2)对侮辱民族感情的行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10万元。 2、问题是: (1)案件的性质,属于民事案件吗?为什么? (2)你认为法院会做出什么样的判决?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 1、作为客人有权进入花园休息。 2、要求对侮辱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损害赔偿,法院不予支持。 受理本案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所解决的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问题。 所谓民族感情损害赔偿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以法院只就案件中顾客有没有权利进人这个花园做出判决。 2案例 某外国人甲,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8月1日,甲与李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承租李某所有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房屋用于办公,租期为3年,每月租金为20 000元,每三个月交纳一次房租。甲由于经营不善,欲停止办公,遂于2007年8月1日在没有通知李某的情况下停止营业,搬出该房屋。李某得知,协商未果后,于2007年12月1日起诉至人民法院。 问:李某对外国人甲的起诉能否适用我国法律? 案例答案 本案例主要考察民法的适用范围,即空间范围、时间范围以及对人的效力范围。《民法通则》第8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发生在中国领域内,且没有排除适用的情况,因此应当适用我国法律。 3案例 原告刘强某日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散场后,将一小皮包遗忘在电影院内,被被告王明拾到。小皮包内装有人民币500元、身份证、电话号码簿等物。当刘强知悉小皮包被王明拾到后,遂前往王明处索要,王明仅归还了身份证、电话号码薄,拒绝归还500元人民币。刘强遂起诉至某市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王明归还人民币500元,赔偿经济损失100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分析题

1.被告人杨某,男,1994年5月1日生,中学生。2009年8月29日杨某到同学家玩,因同学出去了,感到无试问:(1)杨某应否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2.被告人赵某,女,30岁,系被害人孙某的妻子。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是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即主观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 (2)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而且赵某的认识错误在那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她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没有过失。 3.被告人钱某,男,25岁,司机。2008年6月21日,被告人与李某为其舅父拉钢材,因手续不符规定,钢 试问:被告钱某对王某的死亡是何种罪过形式? 3.答: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在本案中,被告人钱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发生,但是为了将钢材强行拉走,而置王某的生死于不顾,即对被害人是死是伤持一种放任态度。因此,被告人钱某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4.被告人张某,男,28岁,某矿务局警卫。2009年3月12日凌晨,张某与同伴执行任务时,发现有盗窃分 试问: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4.答: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特征。 5.被告人魏某,2009年4月15日至18日连续三天到工商银行某中心支行门口尾随着去银行交款的多名女交 试问: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请简述理由。 5.答:被告人魏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而不是抢劫罪的未遂。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尚未着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是为了实施该种犯罪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在本案中,被告人魏某尾随交款员的行为,属于为抢劫犯罪准备条件的行为,尚未着手实施抢劫行为。因此被告人魏某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而不是犯罪未遂。 6.岳某夫妇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一天晚上,岳某夫妇带着儿子到事先观察好的一无人在家的住户陈 试问:此一家三口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为什么? 6.答:岳某夫妇的盗窃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而其12岁的儿子却不能认定为共犯。这是因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岳某夫妇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1)有二人以上的犯罪主体;(2)在客观方面,都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3)在主观方面,他们又都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尽管一个入室实施偷盗行为,另一个在门口望风,没有直接实施偷盗行为,但是这只是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不同,不影响他们共同犯罪的成立。其12岁的儿子因为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岳某夫妇带着他去偷盗,事实上是把他当作犯罪的工具使用。 7.李四夫妻共有存款5万元,李四有一母,儿子刚参加工作,女儿乙读中学,李四突然死亡,以清理遗物 问:(1)遗嘱是否有效?(2)5万应如何继承? 7.答:(1)遗嘱有效。 (2)5万元作如下分割:①5万元为李四夫妻共有财产,其中2.5万元归其妻所有,2.5万元为遗产。②2.5万元遗产中,0.5万元为遗嘱继承,归其女所有;另外2万元为法定继承。③法定继承人有其妻、母、儿甲、女乙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④同一顺序继承人,分配时原则上均等。⑤应为胎儿保留1份,待胎儿出生后最后确定此份遗产的去向:出生时为活体的归胎儿继承;是死体的由法定继承人分割;是活体而后死亡的,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8.2002年3月13日,某家具商场购得一批新式沙发,价格为每组1880元,售货员在制作价格标牌时,误奖 问:(1)商场同甲、乙二人之间的买卖行为是属于什么样的民事行为?(2)应如何处理这一纠纷? 8.答:(1)商场与甲、乙二人的买卖行为属于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商场本意是要将沙发以1880元的价格卖出,由于售货员制作标牌的错误,使得每组沙发少卖了1000元,这是商场由于疏忽大意导致结果与自己本意相悖。甲、乙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标牌上的价格买下沙发,所以,商场同甲、乙二人的买卖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商场同甲、乙的买卖行为可以变更或撤销。《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所以,只要商场或甲乙任何一方提出变更或者撤销买卖关系的请求,人民法院都应予以支持。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的损失。所以,如果这一买卖行为撤销,甲乙二人应将沙发返还给家具商场,家具商场返还甲乙二人的货款,并承担甲乙二人因此所受的损失。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予以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 9.某运输公司受农场委托长途运送生猪,途径某市遇酷热天气,运输公司派出的押运人员张某、杨某根 。问:(1)肉食公司可否拒收生猪?为什么?(2)谁应该对生猪中毒负责?为什么?(3)张某、杨某有无过错?为什么?(4)农场应向谁索赔?为什么?9.答:(1)可以,因为生猪中毒,违反合同约定的质量条款。 (2)农资公司,因农资公司出售的喷雾器存在严重的瑕疵,这是造成生猪中毒的原因。 (3)没有,因张、杨二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喷雾器内残留有农药的情况。 (4)应将运输公司作为被告起诉,因农场和运输公司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生猪在运输途中发生问题。 10。某市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某校校长决定从该商场为党校购买一台机器,同时得奖券100张,分给每 问:(1)学校出资部分中奖归谁所有?为什么?(2)个人部分中奖的奖金应归谁所有?为什么?(3)贺宣布一等奖归学校所有是否有效?为什么?(4)贺某未付丁某购物抽奖的款项,在贺某与丁某之间存在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为什么? 10.答:(1)应归丁某所有,因学校已言明在先,所得奖金归持券人,且奖券已实际交付个人,属于赠与行为。 (2)应归贺某所有,因贺某已登记奖券号码并向丁言明此3张奖券归他。 (3)无效,因奖券已交付,赠与行为不得撤销。 (4)借贷关系,因丁某系替贺某垫付款项。 11.王甲和刘乙系邻居,两家关系很好。因业务需要,王甲被单位派往设在海口的办事处工作,临走拜托 。问:(1)刘乙、李丙买卖空调的行为是否有效?(2)本案应该如何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