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金山历史一模

2014届金山历史一模

2014届金山历史一模
2014届金山历史一模

金山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等相关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5、本卷采用网上阅卷,请注意书写的端正和规范。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研究史前人类的历史,主要借助考古发掘的资料。如果要对史前社会进行分期,历史学者一般依据的标准是()

A.发掘出的史前人类遗骸B.遗址中的动植物残留

C.史前人类使用的工具D.遗址周边环境

2、罗马学者西塞罗说:“不知道你出生之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在他看来,历史学有助于()

A.为帝王将相提供历史借鉴B.增强人类的人文关怀意识

C.促进个人能力与人格的健全D.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3、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时代进行划分是历史研究的内容之一。有历史学家将中华民国成立前的中国历

史划分为“域内文明的成人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蜕变时代”“中国民族的争存时代”“东西文明的接近时代”四个时代,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成为其分期依据的是()

A.农耕文明的演进B.不同文明的交流

C.中央集权的加强D.西学东渐的深入

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不转谏为谀也。”李贽的评论()

A.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B.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

C.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D.歌颂了太宗的英明

6、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结构的扩大和强化,古代世界分散的点状文明逐渐发展为较大范围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其中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

B.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

C.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

D.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

7、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这些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亨利·八世B.马丁·路德C.克伦威

尔D.加尔文

8、史诗中的神话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却是认识古代文明的重

要线索。反映地图所示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史诗是

()

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

C.《荷马史诗》D.《摩珂婆罗多

9、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发展中

10.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服从议会决议

11、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

12、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更具有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重要转变B.形成了反映时代变革要求的社会思潮

C.出现近代中国社会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选择

13、“紫禁城内各有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困载已去.。”这是列强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的罪行()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的评价:“Balkan became a ‘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olode.””the spark”是指()

A、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英德争夺海上霸权

C、萨拉热窝事件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5、“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6、二战后期,美、苏、英首脑曾多次会晤,就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进行协商和争论。其中,着重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7、“雾霾”其实是人类活动过度扩张的一种衍生品,古已有之。针对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推行节能政策,加强循环经济。为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1997年12月通过的有关文件是()

A.《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B.《全球21世纪议程》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京都议定书》

18、“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是()

A.1970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B.1970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D.1971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

19、“七时三十分,执行主席刘少奇宣布选举结果。他一字一句地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五百七十五票。’全场代表一致起立,热烈鼓掌。”这一场景应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0、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1、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相同B.大多曾遭受过殖民侵略

C.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D.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22、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24、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D.垄断现象的出现

25、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18世纪以后,改变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清军入关B.工业革命C.地理大发现D.五口通商

26、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维护了革命派的利益D.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27、据报道:波兰外交部大楼走廊挂满了自1918年独立后历任外交部长的头像,但1945年至1989年的44年则空缺。最可能的理由是,该时期()

A.限于当时条件,外长未留下照片

B.波兰已被美苏瓜分,其主权未复

C.波兰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要外交活动

D.波兰屈从于苏联控制,外交活动不能自主

28、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29、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护照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0、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流行一段话:“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宗教教义的深刻影响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影响

C.体现了大企业的深刻影响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以下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3分。选出最佳一项

....,多选不得分。

31.齐世荣主编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描述:问一位中世纪学者是哪里人,他的回答不是“法国”、“英国”或“意大利”等国人,相反,他总以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作为答词,“我是坎特伯雷人”、“我是加泰罗尼亚人”等。这种现象表明()

A.庄园的分散性和封建等级制的特殊性使西欧社会处于王权衰微、分裂割据的局面

B.封建等级制下封臣只向封主宣誓,忠诚于自己的领主而非国王及其所代表的国家

C.在当时情况下,西欧中世纪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清晰的国家观念

D.学者们处于对自己领主的忠诚、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王权的鄙视有意回避国家概念

32.《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33.下图是一张近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最能体现的是()

A.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反映了近代上海的城市化

B.柏油路、桥梁和电车反映公共道路系统的建立

C.习俗反映了国人不接受现代化的道路交通设施

D.公共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选择

34.“没有世界史,历史无意义可言”,此话最恰当的涵义是()

A.宏观洞览握全局,微观体察晓细节B.从分散到整体,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

C.淡化区域历史,强调大视野的历史D.超越认知的不同,树立整体的世界史观

35.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相互吸收融合中趋于同一

二、非选择题(总分75分)

36、古罗马的法律文明(10分)

古罗马人创造了辉煌的法律文化成就,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推动了文明世界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们的文明史上,罗马法占据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从最初一种狭小和简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接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

——何勤华等主编《外国法制史》问题:

(1)从“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到“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再到“一种帝国的法律”,概述了罗马法体系的产生、发展过程。请用史实予以对应说明。(4分)

(2)“城邦国家的法律”和“帝国的法律”,二者的差别有哪些?(4分)

(3)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37、经济全球化(14分)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开端。17至18世纪、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两个重要时期。在这两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对外扩张,积极开拓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确立。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资本主义列强支配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经济全球化趋势》

问题:

(1)结合材料,概述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试评述“经济全球化”。(8分)

38、世界文明的去向(13分)

我至今仍记得我的老校长说过的话:“生活当中的事情并不永远是平坦顺畅的,有时我们眼看着就要登上顶峰,可是情况似乎很快急转直下,又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我们要牢记一个重要事实:文明本身的去向永远是向上的。如果从数个世纪的高峰和低谷之间划出的中线看,这条线一直都是呈上升趋势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总统就职演说(1945年1月20日)

问题:

叙述从之前两个世纪“的高峰和低谷间划出的中线看”,世界文明的“去向”是如何“永远向上的”?

39.. 油画中历史(13分)

问题:

(1)该油画呈现的历史场景发生于何时何地?(2分)

(2)油画中的情景,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说明理由?(6分)

(3)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题的?(3分)

(4)从历史的角度怎样看待该油画的价值?(2分)

李大钊鲁迅

蔡元培

胡适

陈独秀

辜鸿铭

40、中国的1908 (25分)

材料一 1908年的诸多往事,无不显示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重要坐标:⑴巾帼须眉精神——杭州西湖筑秋瑾新坟;⑵晋商创造奇迹——山西赎回矿权;⑶“荡气回肠”的新式婚恋——陈璧君初识汪精卫;⑷文人是如何举义的——同盟会在西南发动武装起义;⑸国会为救亡之良药——全国掀起速开国会请愿高潮;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⑺帝国宪法的诞生——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⑻帝国政治大地震——光绪、慈禧去世,宣统即位;⑼向近代银行业进军——大清银行挂牌;⑽剪辫!剪辫!——剪辫运动突起狂飙……

——摘自《1908帝国往事》张研(中国人大清史研究专家)

材料二 1908年8月27日,清廷正式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原文如下:⑴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⑵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⑶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⑷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⑸……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⑹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⑺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⑽总揽司法权。⒀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臵议。……

附:臣民权利义务……⑵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⑷臣民可以请法官审判其呈诉之案件。……⑹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⑺臣民按照法律所定,有纳税、当兵之义务。……⑼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问题:(25分)

(1)任选材料一“1908年的诸多往事”中的两件大事,叙述其作为近代中国百年历史“重要坐标”的意义。(4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钦定宪法大纲》对君权和民权分别作出了怎样规定?(6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的1908”?(15分)

金山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C A

D B A C C C B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B B A D C A B B D C B C

以下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题号3分1分0分

31 A B、C D

32 B C、D A

33 A B、D C

34 B A、D C

35 A B、C D

二、非选择题(总分75分)

36、古罗马的法律文明(10分)

(1)“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3分)

公元212年,罗马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被授予罗马公民权后,“公民法”和“万民法”合二为一。(1分)

(2)两者的差别:(选择其中任意两个方面比较即可)

①制定颁布的目的不同。公民法是为了维护罗马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稳定和团结;万民法是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2分)

②构成的内容不同。“公民法”包括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万民法”包括国家通过和颁布的一系列决议和法令,帝国时期历代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发布的一些敕令。(2分)

③适用范围不同。“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万民法”适用于处理帝国境内各民族间的权利关系。(2分)(3)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榜样。(2分)

37、经济全球化(14分)

(1)(6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国际组织的广泛建立;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协调;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跨国公司的发展等。(以上任意一点2分,至少需要三点)

(2)本题评分要素:观点2分、史实4分、论述2分,共8分

参考:观点(2分)——从形成因素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过程特点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从后果影响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和地区发展之间差距”;从应对策略分析,如“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反全球化运动并非明智之举,应加强协调并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并展开评价即可2分)

史实(4分)——根据材料,对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的史实进行概括。

论述(2分)——需对应以上核心观点,结合材料,史论结合。

38、世界文明的去向(13分)

史实要点:实践范围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到20世纪中叶;内容既要包括世界文明的高峰(文明的成就),也要包括低谷(文明进程中的曲折);总结“高峰”与“低谷”的关系以及总体发展趋势。

高峰(5分):18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意味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推进了城市化(1分)。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西欧、北美、中东欧和东亚逐次扩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1分)。18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分)。19世纪中后期,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广泛深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德意志完成了统一、俄国和日本进行了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进入电气时代(1分)。(分值为1分的四项回答出三项给3分;分值为2分的如只写两个国家给1分,写出三个国家给2分)但文明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4分),19世纪中期,欧美诸国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推进工业革命中,也通过殖民主义的方式构建现代世界体系(1分)。19世纪末,垄断资本的形成推进真正意义的全球扩张,形成瓜分世界狂潮,确立全球殖民体系(1分)。随着列强势力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发列强之间的矛盾,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文明遭受重创(1分)。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掩盖的种种矛盾爆发,最终引发二战,人类文明再遭毁灭(1分)。(写出以上任意4点给4分)

人类在面对发展中的问题时,总能进行调整和改善,推动文明继续其上升段的趋势。经济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二战中建立的反法西斯联盟等都能证明这一点。可见,文明的去向总体上是向上的。(只有第一句结论者给1分,列举史实说明给2分)

文本组织分:2分。要求有组织性、逻辑性、关联性。

39.油画中历史(13分)

(1)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时间1分;地点1分)

(2)存在(1分)。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以“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的原则进行改革,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2分)。这里既聚焦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2分)油画情景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反映。(1分)

(3)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来表现“宽容”主题。(能具体说明的也可)(任三,3分)

(4)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1分);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1分)。

40、中国的1908 (25分)

(1)(4分)从“昭示中国百年历史命运”角度谈意义,言之有理即可,每事件意义2分,共4分。

参考:如“文人是如何举义的——同盟会在西南发动武装起义”,体现的是晚晴民初“革命派”试图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实现“共和革命”的救国梦;“国会为救亡之良药——全国掀起速开国会请愿高潮”,体现的是晚晴民初“立宪派”试图以开国会设内阁,实现“君主立宪”的救国梦;“晋商创造奇迹——山西赎回矿权”,体现的是晚晴民初以晋商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家的“实业救国梦”;“新式婚恋——陈璧君初识汪精卫,剪辫!剪辫!——剪辫运动突起狂飙”等,体现的是晚晴民初西学东渐下的社会习俗变迁。

(2)(6分)要求概要性回答,直接摘抄材料不得分。

参考:《钦定宪法大纲》对君权的规定:

确立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1分),如“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明确规定了君主的立法权(1分),即“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明确规定了君主的行政权(1分),具体包括“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的权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的权力”,带有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

明确规定了君主的司法权(1分),如君主“总揽司法权”。(任意3项具体权力即可,但必须与材料出处对应,共3分)《钦定宪法大纲》对民权的规定:

臣民的权利涉及人身权(1分),如“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臣民的诉讼权(1分),如“臣民可以请法官审判其呈诉之案件”;

臣民的财产权(1分),如“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等;

臣民的义务涉及到“纳税、服兵役和守法”等(1分),如“按照法律所定,有纳税当兵之义务”。(任意3项具体权力即可,但必须与材料出处对应,共3分,如果答到义务方面也可给分)

(3)(15分)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0--4分)、史实(0--5分)、论述(0--4分)、组织(0--2分)。

参考: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l:能够从西学东渐背景或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社会转型视角,看“中国1908”的艰难抉择。

参考一:多角度综合论述。如:

“中国1908”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年代”,社会结构因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等因素而艰难转型;

“中国1908”是一个伫立十字路口的“徘徊年代”,各种救国方案因清末新政缓慢推进而扑朔迷离;

“中国1908”是……

参考二:单一角度深入论述。如:从民权与君权角度看“中国1908”;从立宪与革命角度看“中国1908”;从政治与民风角度看“中国1908”;

史实5分:能正确地运用相关史实;

论述4分:能充分地予以论证阐述;

组织2分:能通顺流畅地表述成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