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泥鳅_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_陈思和

_泥鳅_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_陈思和

_泥鳅_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_陈思和
_泥鳅_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_陈思和

《泥鳅》评论小辑

《泥鳅》: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

陈 思 和 王 晓 明等

2002年5月8日和22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召开了两次关于作家尤凤伟最新长篇小说《泥鳅》的作品讨论会,会上发言异常热烈。参加讨论的有作家尤凤伟,评论家陈思和、王晓明、林建法、王鸿生、郜元宝、王光东、曲春景、葛红兵、严锋等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两校的现当代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九十余人。

主持人:陈思和教授,王晓明教授。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新世纪开始,中国文坛上还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批知名作家都写出了贴近现实生活,正视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长篇小说。其中尤凤伟的《泥鳅》是有代表性的。很多人读了以后都很感动,认为这是多年来呼吁文学要关怀社会底层、体现当代人道精神的一部力作。但我想,一部真正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作品可能意义还不仅仅在它的题材上,而是要问它对我们当代的精神审美提供了什么新鲜的经验。

文学社会学视野中的乡村与城市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尤凤伟是我们一直很注意的作家。这部作品出来以后,我觉得对他自己是个很大的调整。我不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而是从文学社会学的那一面去设想。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小说是我们关注中国新文学的一个主要窗口。可是近年来我们作评论的人(当然也有我们的盲目性)发现,好像从寻根文学以后,就不再把对中国农村的描写作为一个从整体上观察中国文学的角度。尽管前两年阎连科的作品也使我们拥有了一段时期的激动,但是我们讨论阎连科的时候始终有一个疑问,就是他站在一种封闭性的乡村生活之内写作,好像要给我们提供一个博物馆式的中国农村的文学。当然,这也是他的一个不得已的策略,有意要把他对中国农村的关注和新的一些农村生活的变化割裂开来。这个策略也被很多作家使用着,但如果要求中国农村现在的变化以及作家现在的思考,这一路显然是不够的。而在作家逐渐丧失了把握正在发生变化的农村生活的能力的时候,尤凤伟这部小说好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他把城市中流动的人口作为流动的农村来把握。因为农村的主体或者说代表农村活跃一面的那些青年,他们有一点现代教育的背景,从农村大量流到城里,这时候就很难去写一个空了的农村,所以尤凤伟的目光跟随这些盲流来到了城里。我觉得《泥鳅》还是在写农村,不过是把农村搬到了城市,来写这么一个特殊人群的生活。这好像

23

陈思和 王晓明等 《泥鳅》: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DOI:10.16551/https://www.doczj.com/doc/6612971859.html, k i.1002-1809.2002.05.003

才是农村和城市的真实关系。他给犹豫不定的农村题材小说找到一个出口,实现了农村题材小说的转变。这个转变比较完整,写了到城里来的一群年轻人,从他们各人的出路上讲都不一样,都很复杂,而他们之间又构成城市里的一个完整的社群。

葛红兵(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对中国农民的书写,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白话文学有这样两种模式:一种是鲁迅式的,鲁迅笔下农民的代表是阿Q,是祥林嫂和闰土,农民是愚昧、麻木、混乱、不可救药的同义语,中国农民根本不配享受好的命运,因为他们身上一点儿优点都没有。中国启蒙知识分子找到了一

个阿Q,此后中国农民的形象在他们那里就全定型在阿Q上了,农民在他们的文字中承受着屈辱的命运;第二种是沈从文式的,他想用湘西世界的农民性和汉文化的阉寺性对抗,这一条线索在汪曾祺那里得到了发展,他们把农民性写得太完美,却看不到乡土性格中狰狞的一面。解放以后诞生了第二种的变形,把农民性当作革命性的同义语来写,农民性被看成是改造知识分子的良药。而在上述模式中,真正的中国农民却一直是沉默的,他们是无声的被描写者。那些写他们的人都是已经不是农民了的人,要么美化他们,要么丑化他们,总是隔着一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民的命运几乎从来就没有被真正地关心过,无论是想改造他们的启蒙知识分子,还是热衷于赞美他们的乡土浪漫主义者,或者是所谓的革命者,都无暇想一想中国农民的命运是否真的改变了?只要我们想一想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在上述过程中中国农民的形象不是鲜明了,而是模糊了,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不是被人们重视了,而是被忽视甚至抹杀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非常认可《泥鳅》,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农民要在城里安身是多么不易。主人公的死是一个象征,农民跨不过城乡二元对立的门槛。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农村的中国,一个是城里的中国,这两个中国不一样。但是我对《泥鳅》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泥鳅》的主人公国瑞的命运太奇特了,这不是典型的农民进城后的命运。在我身边,我看到的是那种隐忍的、屈服的、暗伤的农民工的命运。那种命运可能更真实一些。

王鸿生(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泥鳅》关注的依然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农民问题。但与此前农民农村国家的写作模式不同,作者敏感地意识到进城农民工当下的尴尬处境,当这些农民脱离了他们世代繁衍的生存场景,涌向城市,就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农村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支撑。他们背离农村,却依然甩不掉农民身份;他们走向城市,同样为户籍身份制度所限制、困扰。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作品中,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笼罩着人物与背景严重分离的加缪式的强烈的荒诞感。

陈晓兰(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关于小说中的城市场景描述,我不太同意郜老师的说法,您说其实不存在城市。其实,城市的力量比人强大得多,城市像一个磨盘,个人在这个磨盘里被磨成齑粉。也可以把城市看作一个有缺口的钟罩,它有自己的秩序,排斥外来者进入。《泥鳅》中这些移民逃到城里

24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5期

来本是寻求避难,当然还有个人的欲望,想在城市过更好的生活,可是城市却拒绝他们。他们要进入这个秩序,就必须接受它的一切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城市就像一个迷宫,没有人引领根本就无法走出来。如果把这些民工行走的路线像地图那样标示出来,就会发现这些场所构成了城市里的地下空间,在小说中也是事件发生的地点,是民工们的活动场所和落脚点,是他们别无选择的生存空间。

孙燕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莫言曾经讲过一个城市虱子和乡村虱子的故事。说城里的虱子因为城里人穿绫罗绸缎,一天三次换,别说是吃,看都捞不到看,所以要到乡下谋生。而乡下的虱子因为乡下人穿破棉袄,得空就要找,要是再不跑,小命要报销。最后两个虱子抱头大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上活活饿死了。从某种意义上,农民打工者与虱子的境遇是一样的,他们终其一生在寻找生存的环境,可是到头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不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城市人打量乡下这些民工的时候,免不了用那种挤压的、蔑弃的目光,像对待苍蝇、老鼠一样。在城里人的优越意识影响下,民工也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集体有意识,那就是自己确实是等而下之的。解小放为了吸引高楼上人们的注意,建议自焚的玩笑却是潜意识的流露,他们幻想通过某种惊世骇俗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然,引起我巨大震撼的不仅仅是自焚设想,还有他后来说出的自焚会毁坏广场美丽的草坪的那一席话,尤凤伟在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了民工身上那种自轻自贱甚至奴性的思想,多么可悲。

聂 伟(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郜老师在文学社会学的观照视角下,通过作品找到了书写当下乡村的切入点,而我站在同一个立足点,却是逆向地面对城市。其实现在的城乡对立更多地是一种字面意义上的对立,不管从政治还是经济上乡村都不再具备同现代城市对抗的功能。所谓的农民工到现在身份依然是很暧昧的,城市出于维护自身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民工采取了经济吸纳与政治排斥的双重措施。民工的背后是一片凋敝的乡村现实,面前又是不可预测的城市黑洞。我倾向于将《泥鳅》分成两部分来理解:半部纪实,半部传奇。前半部分实录了民工在乡村和城市双重现实生活挤压下的不公待遇。但面对民工们前不能进、后不愿退的困顿处境,如果一直停留在单一层面的道义谴责和社会批判上,似乎和报刊社会新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国瑞突然掉进了一个都市传奇里面,尽管这使国瑞在后半部中变得不够真实,失去了现实的普世性,但另一方面读者恰恰可以沿着民工国瑞的离奇人生,从都市底层一路走向权力上层空间,这是一种“显影”都市的方式。民工面前的都市不再是抽象的,也不再局限于都市底层民间,而是和立体的现代都市发生了资本、权力和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形态关联。作家在国瑞和蔡毅江等人的都市传奇中,一直在尝试建构合乎人性和社会现实需求的都市精神。而作家自下而上的精神建构与他自上而下的权力、资本和人性批判又是同步进行的,也就在这两相错位矛盾带来的阅读混乱中,表现出作家对民工在现代城市生存状况的真实理解。

郑 坚(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在我看来,蔡毅江在城市的传奇是最富有象征意味的。城市“阉割”了他正常的人性和从土地而来的淳朴和怯懦,却释放出冷酷、“气魄”和原始的强横,即一种恶的东西,最终使他彻底地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化”。由倒霉的搬家公司苦力,到拉皮条者,再到盖县帮的“蔡公公”,最后到“穿工商制服的”,蔡毅江被有效地改造、塑造成了城市生态体系所需要的一种畸形而有强力的生物,进而成为权力体系中的一个要素。这就是城市史诗和传

25

陈思和 王晓明等 《泥鳅》: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

奇里自成一脉的人性“阉割”与“畸变”史。而小解、王玉成、寇兰、小齐、小周、小侯等人的城市故事也无不如此,可以想象他(她)们都或多或少地有被城市“阉割”的生命瞬间,这可能是另一种人性断乳期,对于故乡的断乳,实际上他们已无故乡可回,除了招摇地“衣锦还乡”。故乡对这些漂泊于异乡的人而言,绝对不是田园诗,那些赤裸裸地强权欺凌弱小的故事比起城市中所发生的一点也不逊色。当他们中的男性懂得用“恶”,女性懂得用身体后,他们也就取得了城市的通行证,城市借助他们进行“恶”与“性快感”的生产与再生产,他们中的成功者则藉此完成自己做一个“正常”城市人的原始积累成为某个快餐店、洗衣店或发廊的小业主。

泥鳅:意象与象征

蔡春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小说中多次提及泥鳅这个意象,妓女小齐和国瑞都养着泥鳅,希望由此寄托吉祥幸运之意。美好的意愿与现实中这些人物左冲右突的惨败结局恰恰形成了鲜明对比,小说也由此构成反讽的层面,小说中蕴含着的大悲哀也同样由此见出。我不知道作者本人是否曾经意识到泥鳅在民俗事象当中,经常被比喻的另一种象征意味,即性的象征。民俗学研究和现代精神分析学说,都曾谈及蛇、泥鳅这类动物形象的性象征,并且这一象征通常是指向男性的,在这里我将它称之为“阳性精神”的象征。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对“性”的津津乐道几近泛滥的时代,恰恰是现实中真正的阳性精神最为缺失的时代。小说虽然充斥了大量的与性有关的东西,但真正美好的性却一直空缺。从表面上看,小说的叙述中似乎也写到了国瑞与玉姐的鱼水交欢,但这一愉悦的背后却是一种肮脏的性交易。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每天都在与男性的肉体打交道的妓女小齐,却养着泥鳅来企求幸运。这是对这个“性时代”的最高反讽。而这种反讽在我看来是有意义的。

王光东(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很难说作品中反复提到的泥鳅就是性的象征。泥鳅浑身光滑,黑不溜秋,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长期的劣势生存环境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自我保护。它们卑微地生长于污泥之中,以污泥为食,就如同这些民工们卑微地挣扎于城市的底层。但泥鳅本性却是善良的,在能够维持生存底线的情况下,从不去危害其他群体的生存秩序。小齐和国瑞养泥鳅,来自于一种与弱势生存群体天然的亲近感。与其说小齐的惺惺相惜感染了国瑞,倒不如说国瑞终于在茫茫的都市中找到了一个基点,使他得以投射那些与生俱来的情感,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痛苦和欢乐,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作家对这些像泥鳅一样的弱势人群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理解,所以我们看到他对国瑞、吴姐甚至小解等人所持的宽容态度。作家不仅深入民工内心的精神世界,也从未放弃对他们外部生存境遇的关注和批判。

李丹梦(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关于泥鳅的意象,不少同学说它是性的象征,我对此的感觉不明显。泥鳅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动物。小说中写到泥鳅豆腐汤,泥鳅受热往豆腐里钻,这完全是一种在求生欲望支使下的本能反应。作者的重点不是写性,而是写命运,写一群打工仔在城市里被命运之手牵着鼻子走时的无奈与挣扎。如果说泥鳅暗指国瑞的话,那豆腐即是喻指国瑞身边的一群女性,她们温柔的庇护最终没能帮助国瑞避免悲惨的结局。由泥鳅让人想到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虫之穴无可寄托”,这里,“虫”通“鳝”,黄鳝与泥鳅很像,都善于钻洞,然而最终它却被蟹所利用,成了个棋子,就像国瑞被宫超所利用和出卖一样,白白作了牺牲。就书中的女性描写而

26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5期

言,有同学说寇兰写得最好,我却觉得玉姐写得最活。我最不喜欢陶凤,这样的女性只是存在于男性作家的想象中,太过脆弱,以致失去了真实感,我所见的不少打工妹,她们无不被生活打磨得坚强异常,极富韧性。

聂 伟:泥鳅在作品中首次出场来自“吉祥鱼”舍身护堤的传说。相信故事中黑压压的泥鳅口含沙石的奇谲场景是难以为人忘怀的。此中的荒诞想象与崇高精神怪异地组成民间人格的对应,即丑陋的、边缘的、无价值、无力量的微小之物也可以并且应当具有一种不容藐视的气概,理应得到生命的尊严。大群游到城里来的泥鳅,在地母一般的农村场景里,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产品,具有普救众生的神性。但是在城市的欲望陷阱中,却终结于鼎镬,沦为现代城市神话的无谓牺牲。但鼎镬中的泥鳅与鼎镬外的食客,难道不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命?而更进一步,那些游到城里来的泥鳅如果就这样一条条地被吞下,终有一天当洪水再次滔滔而至,人们发现再没有什么可以来拯救自己了。

面向现实与现实主义写作

王晓明(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刚才思和说,今年以来文学出现了一种重新直面现实生活的趋向,这一点的确很重要。也因此,我们就要进一步观察,同样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小说和新闻——如果打开《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每天都可以见到对现实问题的报道和评述——的区别在哪里?如果说相比于九十年代的那些刻画现实弊端的作品,《泥鳅》确实有所突破,它表现在哪些地方?如果说从文学和新闻的区别入手,又觉得它还有不足,这不足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问题,都不仅仅是关系这一部小说的,所以特别值得大家来思考。

王光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凤伟曾出版过《石门夜话》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这些小说基本上是在“历史”的范围内表达他对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而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泥鳅》则呈现出对当代急剧变化的现实的敏锐把握能力和介入生活的勇气。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我以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揭示了在“资本压迫”下农民的真实生活境遇。在以前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民的生存困境主要来自于与那些依托权力而存在的“地痞”、“贪官”之间的冲突,而近年来的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了新的问题经济贫穷所带来的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泥鳅》是以长篇小说的方式揭示这一问题的重要作品。二,《泥鳅》把当代农民为了摆脱资本压迫进城打工所遭遇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度表现,写出了权、色、钱、欲交织在一起的现实对于人的深刻影响。这样的艺术世界不仅是对“物欲化”现实的批判,而且促人更深一步去思考社会进步、人性变异等等问题。虽然这部作品在艺术上仍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像这样直面当下现实、站在底层民众的立场上,以作家的良知和使命去理解现实的作品,在目前的创作中是理应引起充分注意的。

陈晓兰:今天,当我们读左拉的小说时,觉得今天的中国与十九世纪的欧洲非常相似,欧洲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们只用了十年,当时欧洲城市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今天也遇到了,可是,我们并没有像左拉那样“文学上掏阴沟”的作家。《泥鳅》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暴露了社会的阴暗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但从艺术层面上看,感觉太干枯,像一棵只有枝干、没有叶子的树,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二,作者站在民间的、民工的立场来写作,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现出极大的同情,但缺乏超然和客观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更高的立场和角度去审视他的研究对象。这篇小说中,作者完全站在民工的立

27

陈思和 王晓明等 《泥鳅》: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

场,缺乏批判的眼光,以致于把丑恶的事情也写得很美。其三,作者表现出一种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倾向,小说中国瑞是身上尚保存着一些传统和人情味的人,有良心,讲义气,重孝道等,他因为取冥币而被抓获,而陶凤是在一个性社会中惟一保存着贞操观念的女子,但她最后疯了,问题是作者对陶凤的这种操守似乎并不持赞成态度。这似乎表明道德与生存是矛盾的,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不能讲道德。

聂 伟:在这样的情势下还要求作家“超然”,是不是奢侈了一点?陈晓兰所批评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在我看来恰恰表现出坚守现实主义的作家正面临着的真实处境。生活中诸多“合理性”常常将作家逼入两难,事实上,作家把自己直接放置到“两难”之中,一只脚插入现实,一只脚在现实之外,这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处境中”的现实主义写作追求。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现实,仅仅拘泥于那种类似绝对理念的经典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和阅读期待,反而会使作品显得雷同和虚假。现实就是如此,即便有人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不”,为什么就不能够容忍另一部分人把那些摇摇摆摆,一步三晃的、真实而又模糊的思考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更愿意和作家一起向内心负责,向原始正义负责。

文贵良(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我有一个故事情节上的疑问。从国瑞自身性格的发展看,他有没有可能识破三阿哥的陷阱?这是国瑞出路的关键问题,也是对文学虚构合理性的检验。我觉得国瑞原有的性格特征在小说的下部没有得到合理的延续与发展。实际上,最为真实、细腻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是小寇,尤其是写小寇与国瑞打通铺的那几段文字,把小寇复杂的情感层层铺展出来,很有艺术魅力。相反,国瑞对城市表现出的迟钝与漠视,显然与他要在城市“发展”的理想格格不入。小说的下部加重了国瑞身上的农民意识。国瑞对乡土本身没有多少情感,即便不是厌恶,至少也是抛弃,否则他就不会那么决绝地讲出“既然出来了,再怎么也不回去了”的话;但他对生活在乡土上的人还有着至深的关爱,他对蔡毅江的案件,对小解的铤而走险,对饱受蔡毅江摧残的小寇,有同情,有义愤,也有帮助。尤其是对陶凤的爱情,如坚冰,似烈火,在她进了精神病医院后,从经济到精神,他都充当了拯救者的角色。只是国瑞当了公司经理后,他认为是自己在城市里“发展”的机会来了,按照这个逻辑,国瑞应该向前看,与城市融合;但农民意识渐渐在他身上浓厚起来,他首先用爷爷的名字来命名公司,接着幻想用父亲的名字来命名美食城,如果说这些还不太重要的话,那么在玉姐告诉他尽快躲藏的危险情形下,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给双亲扫墓的一百万冥币。小说的下部好像急于把国瑞塞进一个预先制定好的毁灭结局中,并且把这种结局的原因归之于国瑞的外部世界,于是,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与人物命运的展示中,叙事就显得有点生硬。

郑 坚:我觉得叙述者让国瑞愚蠢地回家去取那实在不值钱的一百万冥币,而导致被逮捕,并将故事草草收场,这实在是小说的最大缺憾。因为国瑞故事的叙述中,明显缺乏精神层面上的某种变异和“成长”,仅仅是一个时而运气出奇好、时而运气过分坏的人物,一个从乡村到城市、从底层到上流社会最后到刑场不由自主的飘荡者。相比之下,司汤达的《红与黑》要深刻得多,在于连上断头台之前,小说完成了主人公的“变异”和“成长”,从而使小说对人性和时代的揭示更力透纸背。我想,假如叙述者不那么轻易地让国瑞被捕,而让他暂时处于生死逃亡,并面临一场远比蔡毅江和解小放等人更惊心动魄的人性“阉割”,小说刺入人性和城市暗处的深度可能会多得多。

28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5期

知识分子的在场与叙述

郜元宝:另外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作家在这部小说中的地位。在以往的农村题材小说中,作家是和党的政策一起思考的,从建国以来文学一直到寻根文学,有些地方意识形态是转变了,但是在叙述上,作家的视角却始终是全知的。不仅视角是全知的,他们的思考也是将每个人的命运乃至整个农村的命运都放在一起,进行全面的思考。而在《泥鳅》中,把作家写成一个不仅在城市生活没有任何左右能力的旁观者,而且在那些从他的家乡出来的穷兄弟们那里,他也只能是一个旁观者。这倒有利于他去旁观这一个新的城市人群。我想这也是一个跟中国农村小说的题材转变同时发生的转变。不仅是写的人群转变了,空间转变了,农村年轻人的生活经验转变了,而且,农村年轻人打量城市的眼光,跟作家打量城市、同时打量城市里流浪农民的眼光也不一样了。不一样的眼光交织在一起,反而给人一种真实感。就像以前刁斗写的一些城市流浪者,他们是城市的无业游民,是一些灰色的人群,但在这里作家把自己的视觉和人物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对自我的一种书写。作家以一种分散的、犹豫的眼光看这些人群,似乎给我们一个加入进去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补充其文学性的不足。我觉得这也是我读当代很多农村题材小说时不得不做的一种阅读的调整。

李丹梦:叙述者对作家艾阳的态度十分暧昧,原因在于艾阳是应作品叙述的需要而被创造出的人物。在《泥鳅》里,每每是在国瑞走投无路、故事要发生大的转折时,就开始出现艾作家的作品,这在叙述上是一种缓冲,避免顺着事态紧张发展的惯性一股脑地把结果兜出来。而另一方面在艾阳的作品里,尤凤伟糅进了自己的生活积累,这不仅丰富了内容,在叙述层面也引入了另外一种声音。

刘 恋(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作家艾阳与农民国瑞的亲近其实源于二者本质上的相似,他们同样来自于农村,所不同的是艾阳的素质可能更高些,并且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已经得到城里人的认可,可以轻易地打破城乡间的壁垒而成为城市中间阶层的一员。虽然艾阳没有像国瑞那样陷入到城市的黑暗中去,守住了自己的良心,但他的位置又是极其尴尬的。小说中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根据国瑞口述的一个农村中的抗税命案,艾阳写了一篇小说,但国瑞却认为艾阳并没有写出真正的农村。原因何在?艾阳的小说在形式上也许模仿了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对于案件发生过程的众口不一细加描述,却把国瑞所重视的惊心动魄的现实结果一笔带过。换句话说,艾阳一方面需要在城市中立足,对城市现状的描述不得不有所顾忌。作为一个农民作家,虽然他始终是城市的外来者,但他却将这种“外来者”的印记潜隐不表;另一方面他所擅长的农村题材小说因为他与农村的隔阂而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两方面无疑都减弱了艾阳文学创作的批判性。而批判性不足恰恰是当下许多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小说中的作家艾阳其实包含着尤凤伟自比的意味,因此其中针对艾阳的不满和嘲讽在调侃了一般作家的同时恐怕也是尤凤伟针对自身的思考。

孙燕华:我不同意艾阳即作者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艾阳是以前的作者的化身,而尤凤伟在他身上寄予了批评和反省,正是对自己以往观念的纠正和挑战。在一个“连作家谈起责任都害羞的年代”,尤凤伟塑造了艾阳这一角色,这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对农民很关注,可是,一旦涉及到农民的真实处境,他却往往三缄其口,明哲保身,不(下转第22页)

29

陈思和 王晓明等 《泥鳅》:当代人道精神的体现

好像分歧比《中国一九五七》要大些。对于那些不同的意见,您是否觉得有些委屈,或者您认为还是有不少批评家误解了您?

尤凤伟:上海的讨论会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事,事先全然不知。《泥鳅》出版前想征求一下意见,以做进一步的修改。便寄给上海的一位朋友,让他提意见。朋友看后又转给其他人,便传开来。后来他们主动提出在复旦和上大的研究生的范围里进行一次讨论。开过一次后有些人没机会发言,便又开了一次。那时我正从苏州路经上海返青岛,把我留下来,一起参加了。严格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讨论会,更像是大学里的一次学术活动。尽管如此,我也是颇有感触的。你说的讨论中的分歧是有的,但“委屈”是没有的。大家谈了许多中肯的意见,肯定的和批评的,这两方面意见对我今后的修改都是有好处的。总而言之,我感谢他们。

王 尧:国瑞这个人物在您以前的作品中已经出现过,《泥鳅》中的国瑞是在一个新的时空中发展着,最后您终结了他的命运。我想知道,在国瑞身上,您究竟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尤凤伟:我在这本书的开篇便写“国瑞走向了自己的归宿”,即死亡。死亡既是作品主人公一种真实的命运,同时也是一种象征。中国农民已经陷入了困境。究竟能不能置死地而后生,我不敢乐观。农民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欧美那么先进的农业还需仰仗着国家的补贴生存。我不知道那里的农民是否也像我们这里一样涌进城里,也不知道他们进城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当然也不必替洋人担忧。我们这里的“国瑞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他们的处境实在令人担忧。我每回看到媒体上报道“犯事”的农民子弟被处决,便心绪难平,是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把他们推上了刑场。

王 尧:许多话题都绕不开农民问题。以《泥鳅》而言,或者在更大的范围来说,您认为今天的小说在写“农民”时,应当持有什么样的立场?

尤凤伟:这是不言而喻的了。

王 尧:“民工进城”是今天诸多社会问题中的一种。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大的结构性调整,这个调整也带来了很大的人文冲突。我觉得应当重视《泥鳅》所呈现的人文冲突。

尤凤伟:确是如此。

(责任编辑 林建法)

(上接第29页)说假话,同样也不敢说真话。这一点连高中文化水平的国瑞也看出来了,所以他批评艾阳笔下的人物好人不好坏人不坏,也批评他对农村矛盾的轻描淡写,并“期望他能写出符合生活真实的作品,成为真正的人民作家”。另一方面,应该说艾阳对像国瑞这一类农民打工者的现实境遇是非常清楚的,也抱着同情的态度。艾阳身上这种矛盾的两面性,深究其中原因,其一,他也从农村走来,深知成功背后的艰辛;第二,他打过一场又一场的官司,虽然有理,却败在有理上,或许是这种遭遇使他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和畏惧感,并由此对社会失去了信心。显然,作者借国瑞的口表达了对作家艾阳及其作品的某种失望和批评。而与此同时,国瑞最后走向人生的悲剧和价值的毁灭,他的遭遇成为作家感同身受的疼痛,作者对这个细节的描写仿佛是憋了许久之后喷薄而出一种真实的痛感。从这一点来看,《泥鳅》的作者显然是高于作家艾阳的。

(记录整理:孙燕华、聂 伟)

(责任编辑 刁 斗)

22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5期

国际民间贸易合同范本

国际民间贸易合同范本 1、整套清洁海运提单一式两份; 2、发票一式四份; 3、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质量证书一式两份; 4、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数量/重量检验报告一式两份。第四条允许的溢短装数量为相当于信用证总金额5%的货物数量。第五条交货: 1、交货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运港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条装运条件: 1、应卖方之要求,买方于每批货物装运前20天,将船名、船籍、预计抵达装运港日期和载重吨位等以书信告知卖方; 2、买方可指定________远洋运输代理公司作为其船运代理,并负责支付港口所有费用。买方应分别于船到达装运港前10天、5天、72小时、24小时,把船到达装运港的预计日期和时间,以及船到达装运港时,该船的吃水量以电报告知其代理; 3、买方应在船达装运港前10天,将该船的详细情况,包括船名、船籍、预达日期、船长和船员之国籍、呼号、载重吨位、吃水、总长及按国际海运惯例所需的其他资料,以电报告知其代理; 4、买方应将租船方出具的租船单一份尽快提交给卖方。第七条货物装船后,凡发生货物短缺、损坏、变质,其风险均由买方

承担。货物之投保由买方自理。第八条买方应通过银行及时向卖方提供履约定金,金额为合同总值的3%,有效期为末批货物自装运港启运后30天。此定金作为买方部分违约但尚未涉及全部协议的违约罚金。买方不按第2条开出不可撤消的信用证时,卖方有权立即终止合同,没收上述3%定金并写信给买方告知理由。第九条买方须按本合同第2条所规定的日期前开立本批交易信用证,否则,卖方有权不经通知取消本合同,并对由此而遭受的损失提出索赔。第条适用规则和章程: 1、装运条款:见清单b; 2、外轮在________港速遣费和滞期费收取规定,见清单c; 3、滞期费率/速遣费率以及装卸结算法则刊行于________,________应遵照________颁布之规则予以办理。所有费用均由买方承担。第一条除保险公司和船方应承担的索赔外,凡涉及货物质量、数量和重量等争执,双方应通过协商予以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则提交________商检局或其下属单位进行裁决,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任何一方均无权上诉。第二条卖方因无法控制之因素,诸如不可抗力、政变、罢工、禁运、解雇等造成合同货物推迟交货或妨碍交货,卖方不承担责任。但卖方按买方之要求,应向买方挂号邮寄由________出具的证书,如有可能,也可提交由________某一主管部门出具的证书。第三条凡涉及本合同或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一切争执,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不能解决,可提交被告国家仲裁机构根据该国仲裁规

《现当代文学史》期末总复习试题库

试题库 现代文学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生于( )年于( )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赞赏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和伟大的( )”。 2.鲁迅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收历史小说8篇,多是在“( )”基础上,“( ),”“( )”的古今融合之作。3.鲁迅五四时期的杂文多收在《》中,部分篇幅较长的文章则收在《》里。他前期的杂文集有《》、《》、《》和《》四本。 4.鲁迅后期杂文集有《》、《》、《》、《》、《》、《》、《》、《》、《》、《》等十本。 5.郭沫若原名( ),“沫若”是他( )年开始发表新诗时期的笔名。 6.五四以后郭沫若写了三个历史剧《》、《》和《》,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7.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等诗集,1928年写的《》,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8.郭沫若除了诗歌集之外,还有自传体小说《》等小说绩。 9.“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创作了《》、《》、《》、《》和《》等五部大型历史剧,借历史题材,讽谕现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10.胡适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出版于( )年( )月。他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剧本。 11.叶绍均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精神面貌。( )称其为“扛鼎之作”。 12.许地山的《》等作品借异域写故土,表现了较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而他30年代以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和《》则标志着他走上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著名散文《》是其性格的自我写照。 13.王统照早期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幻灭;后来的《》则写了血和泪,对黑暗现实进行暴露和控诉;30年代的长篇《》展显了3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广阔画面。 14.冰心著名的小诗集是《》和《》,作品以较少的诗行表现一种感情意境充满了对( )、( )和( )的歌颂。15.冰心的《》、《》散文集,洋溢着对祖国、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16.庐隐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生活的作品。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 )”,而不是冰心式的爱。 17.郁达夫的处女作是《》。1921年10月结集出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8.闻一多是“( )”的主要诗人之一,他提出了新格律理论,讲究诗的“三美,即( )、( )、( )。 19.徐志摩有《》、《》、《》和《》四个新诗集,其中《》和《》中的多数诗篇内容健康,格调清新,形式活泼自然。 20.茅盾原名( ),“茅盾”是他发表小说《》时用的笔名。 21.茅盾于1927、1928年间创作了《》三部曲,包括《》、《》和《》三个略带连续性中篇,反映“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和小资产节级知识分子的各种精神面貌。 2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和《》三个短篇,是反映30年代“丰收成灾”的不合理社会现实和农民反抗的过程。 23.茅盾的长篇小说《》以农民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仍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24.抗日战争时期,茅盾创作了“心理分析”长篇小说《》以及《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其他长篇小说、剧本《》等,其中以日记长篇小说《》影响最大。 25.茅盾抒写自己对在延安一段生活的美好感受和怀念的两篇散文是《》和《》。 26.老舍原名( )字(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 )族作家。 27.老舍的处女作是一篇速写式的短篇小说《》,他旅居英国时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是《》、《》和《二马》。以( )社会为观察视野,用( )兼备的笔调表现生活,是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的特色。

民间贸易协议书范本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216 (协议范本系列) 甲方:XXXXXX 乙方:XXXXXX 签订日期:XXXXXX 民间贸易协议书范本标 准版本

民间贸易协议书范本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协议文件为经过平等协商和在真实、充分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达成如下条款,并由双方共同恪守。,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__________(下称卖方)为一方,__________(下称买方)为另一方,于___年__月__日签订本协议书。经同意:卖方出售、买方购买__________(下称货物),其数量、规格、价格详见清单A.兹同意如下: 1.本合同所列条款,包括了双方达成的全部协议,并取代在此以前双方所达成的一切协议。除双方授权主管人或代表同意书入本合同的条款外,其余一律无效。 2.买方须由卖方确认的银行,开出不可撤销的、无追索权的、保兑的、可转让的、可分割的、允许转船和分批装运、以卖方为受益人的见票即付信用证。

信用证有效期为末批货物从装运港启运后45天。信用证保兑费用由买方支付。 3.卖方须向议付行提交下列单据: (1)整套清洁海运提单一式两份; (2)发票一式四份; (3)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质量证书一式两份; (4)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数量/重量检验报告一式两份。 4.允许的溢短装数量为相当于信用证总金额5%的货物数量。 5.交货: (1)交货期为___________; (2)装运港____________。 6.装运条件: (1)应卖方之要求,买方于每批货物装运前2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7.2-7.19 一、三次批判文艺运动: 1、1951.3~1951.8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1954~1955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952年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出版; 1954年,李希凡、蓝翎(“两个小人物”)《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对俞平伯的研究观点和方法提出批评。 二、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a、干预生活; b、写人性、写爱情 ·《重放的鲜花》(名词解释)是一部多人作品合集。五十年代中期,在双百方针鼓舞下,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创作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后来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他们受到严厉的批判,作品被打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到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左泥,吴真从这些作品中选取了王蒙、流沙河、刘宾雁、耿简、邓友梅等17位作家的篇章,编辑为《重放的鲜花》出版。 三、文艺政策调整时期的三次会议: 1、新侨会议:196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旨在克服文艺界“左”的倾向,正确认识和解决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两个重大问题,并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即《文艺八条》。 2、广州会议: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是一篇建国以来对知识分子做出全面估计、正确评价的光辉文献。 3、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讨论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写好“中间人物”的理论思想。 四、“人物状态”——中间人物是指介于先进人物和落后人物中间的人物,即梁三老汉、亭面糊(盛佑亭)、赖大嫂、小腿疼、吃不饱、严志和等艺术形象。反面人物:张灵甫,余永泽。 五、赵树理小说艺术特色(举例论述) 1、人物塑造:(1)给人起外绰号(《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三里湾》糊涂涂、常有理、能不够),这是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形象的概括,画龙点睛。 (2)通过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3)善于通过景物、环境的描写来写人。 (4)利用道具塑造人物。 2、语言特色——群众语言的运用: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赵树理的语言,达到了通俗化与艺术化的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统一,朴素自然,明朗隽永,富有幽默感。 3、结构——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 (1) 故事完整,头尾齐全。多采用评书小说式的传统手法,讲究情节结构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⑵情节上,大故事套小故事。不仅增强作品的波澜和布局上的变化,而且采用大故事套小故

当代文学史期末考题

当代文学史期末考题 1.中国当代作家的史诗性追求。 2.《林海雪原》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4.你认为茅盾文学奖哪一部最好,为什么? 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1.《乔厂长上任记》开改革文学之先河。一下子改变了文坛上只有‘伤痕文学’的错误印象和当时文学题材狭窄的局面。改革文学果断抛开感伤情绪的困扰,从惶惑走向自信,成功矫正与超越了新时期文学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两大阶段。 2. 《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它反映改革语境下的社会生活面更宽更广,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较深刻地揭示了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对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新旧价值观念的交迭历程进行了较好的阐述。它意味着新时期文学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反映社会生活从表象状态进入时代本质的一种纵向深化。 3. 其中塑造的乔光朴改革典型,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最早出现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他身上凝聚着时代斗争的光彩,激励了从拨乱反正进入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公众。硬气的乔厂长成为期待变革的大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甚至成为“改革者”的代名词。乔光朴的感人形象,预示着新时期文学走上了正面歌颂四化、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新阶段。 4.《乔厂长上任记》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工业”与“工人”题材的写作传统。从此以后,中国工业题材的写作的主人公不再是那些“苗正根红、目不识丁”的标本式的工人阶级,而变成了厂长乔光朴、局长霍大道……官员企业家的形象成为了中国工业的主体。就模式上而言,小说也改变了以往“车间文学”的局限视角,独辟蹊径,着力揭示现代化工业中的根本矛盾,展示了“四化”建设的壮阔景象,通过工厂写社会,忠于现实和生活。

民间贸易协议范本书

民间贸易协议范本书 (下称卖方)为一方,(下称买方)为另一方,于年—月—日签订本协议书。 经同意:卖方出售、买方购买(下称货物),其数量、规格、价格详见清单a. 兹同意如下: 1.本合同所列条款,包括了双方达成的全部协议,并取代在此以前双方所达成的一切协议。除双方授权主管人或代表同意书入木合同的条款外,其余一律无效。 2.买方须由卖方确认的银行,开出不可撤销的、无追索权的、保兑的、可转让的、可分割的、允许转船和分批装运、以卖方为受益人的见票即付信用证。信用证有效期为末批货物从装运港启运后45天。信用证保兑费用由买方支付。 3.卖方须向议付行提交下列单据: (1)整套清洁海运提单一式两份; (2)发票一式四份: (3)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质量证书一式两份; (4)由商品检验局出貝的数量/重量检验报告一式两份。 4.允许的溢短装数量为相当于信用证总金额5%的货物数量。 5 .交货: (1)交货期为; (2)装运港o 6.装运条件: (1)应卖方之要求,买方于每批货物装运前20天,将船名、船籍、预计抵 这装运港日期和载重吨位等以书信告知卖方; (2)买方可指定远洋运输代理公司作为其船运代理,并负责支付港口所有费用。买方应分别于船到达装运港前10天、5天、72小时、24小时, 把船到达装运港的预计日期和时间,以及船到达装运港时,该船的吃水量以电报告知其代理;

(3)买方应在船达装运港前10天,将该船的详细情况,包括船名、船籍、预达日期、船长利船员之国籍,呼号、载重吨位、吃水、总长及按国际海运惯例所需的其他资料,以电报告知其代理; (4)买方应将租船方出具的租船单一份尽快提交给卖方。 7.货物装船后,凡发生货物短缺、损坏、变质,其风险均由买方承担。货物之投保由买方自理。 8.买方应通过银行及时向卖方提供履约按金,金额为合同总值的3%,有效期为末批货物口装运港启运后30天。此按金作为买方部分违约但尚未涉及全部协议的违约罚金。买方不按第2条开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时,卖方有权立即终止合同,没收上述3%按金并写信给买方告之理由。 9.买方须按本合同第2条所规定的日期前开立本批交易信用证,否则,卖方有权不经通知取消本合同,或对由此而遭受的损失提出索赔。 10.适用规则和章程: (1)装运条款:见清单b; (2)外轮在港速遣费和滞期费收取规定,见清单c; (3)滞期费率/速遣费率以及装卸结算法则刊行于, 应遵照颁布之规则予以办理。所有费用均由买方负担。 11 .除保险公司利船方应承担的索赔外,凡涉及货物质量、数量利重量等争 执,双方应通过协商予以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则提交商检局或其下属单位进行裁决,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任何一方均无权上诉。 12.卖方因自然的原因而无法控制之因素,诸如不可抗力、政变、罢工、禁运、解雇等造成合同货物推迟交货或妨碍交货,卖方不承担责任。但卖方按买方之要求,应向买方挂号邮寄由出具的证书,如有可能,也可提交由—主管当局出具的证书。 (某一) 13.凡涉及本合同或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一切争执,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不能解决,可提交被告方国家根据该国仲裁规则和程序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仲裁费用除该仲裁机构另有判定外,则由败诉方负责。 洁单a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1、“十七年文学”又指的是1949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3、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4、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周立波。 5、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 6、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7、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的《爸爸爸》的作者是韩少功。 8、《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白嘉轩、鹿子霖和郭举人。 9、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和浩然的《艳阳天》,都将目光对准了农村合作化运动。 10、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又被称为“大连会议”。 11、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的作品分别是表现了“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的《暴风骤雨》和表现了“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山乡巨变》。 12、记录了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3、60年代初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剧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智取虎威山》、《芦荡火种》等。 14、京剧《智取虎威山》取材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唯一一篇不在“褒贬毁誉之间”的小说是《登记》。 16、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包括《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想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蝴蝶》中的张思远以及《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等。 17、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后,许多作家转向历史题材创作,期间的主要成就有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和田汉的《关汉卿》等。 18、朦胧诗派中的“三个崛起“分别指的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邵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9、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20、“山药蛋派“又称为“山西派”或“火花派”。 21、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红灯记》、《沙家滨》、《智取虎威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芦荡火种》。 22、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 23、“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分别指的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龙。 24、50年代中期之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社团主要有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蓝星诗社等。 25、今天派的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和顾城,其代表作分别是《回答》、《宣告》;《致橡树》、《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和《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等。 26、韩少功、王安忆、梁晓声等作家通常被称为“知青作家”。 27、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三红一创“中,’’三红”指的是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指的是柳青的《创业史》。 28、归来派指的是文革结束后从各处归来的受迫害的作家们的总称,其代表人有《光之礼赞》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1)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材料 —贝利马丽斯名词解释:(3个) 1、地下文学: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同时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代表作品有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3、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有文学史家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为“百花文学”,甚至有人称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为“百花时代” 4、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民间贸易协议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9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Contract / Document That Can Be Held By All Parties Of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Of Equal Subject Acts On Their Establishment, Change And Termination Of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Defines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民间贸易协议书通用范本

民间贸易协议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协议文件可用于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组织之间设立的各方可以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作用于他们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参与合同的各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民间贸易协议书 合同号:_____ ____(下称卖方)为一方,_____(下称买方)为另一方,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签订本协议书。 经同意:卖方出售、买方购买_____(下称货物),其数量、规格、价格详见清单a. 兹同意如下: 1.本合同所列条款,包括了双方达成的全部协议,并取代在此以前双方所达成的一切协议。除双方授权主管人或代表同意书入本合同的条款外,其余一律无效。

中国当代文学史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 1、当代文学含义: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 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 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 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 4、文学思潮 ◆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 (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 ◆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作品,(1)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 《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 (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3)讽刺和象征的诗歌形式体现了同样的现实战斗精神:流沙河《草木篇》 11、十七年诗歌(主题) 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 主要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12、郭小川: (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 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 13、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回延安》、《放声歌唱》等 18、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注意作者和作品,会有选择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题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 》、柳青的《 》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北岛的诗歌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 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 ”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 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 ,而后有田汉的话剧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 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 杨沫的《 》、曲波的《 》、吴强的《 》、冯德英的《 》、梁斌的《 》、欧阳山的《 》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 》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 、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 、 、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 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 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 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 ”。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文学”,随之出 现的创作潮流是“ 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 》、卢新华的《 、周克芹的《 》等为代表。 14、残雪的小说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15、新时期,巴金的《 》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 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 、 、 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 》、《 》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田汉的历史剧 是他创作的顶峰。 19、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 中的人物。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 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 ”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 、洪峰、 、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 、 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 生活的原生状态。 23、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 、 和秦牧。 24、杨沫的 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 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25、双百方针指的是“ 、 ”,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 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 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 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

国际民间贸易协议范本书

国际民间贸易协议范本书 Model international non governmental trade agreement 合同编号:XX-2020-0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国际民间贸易协议范本书 前言: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文档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卖方:__________(____ 国法定地址、电话、传真、法人代表、职务) 买方:__________(____ 国法定地址、电话、传真、法人代表、职务) 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并达成如下贸易协议, 共同遵守: 第一条本合同所列条款,包括了双方达成的全部协议,并取代在此以前双方所达成的一切协议。除双方授权主管人或代表同意书入本合同的条款外,其余一律无效。 第二条买方须由卖方承认的银行,开出不可撤消的、无追索权的、保兑的、可转让的、可分割的、允许转船和分批装运,以卖方为受益人的见票即付信用证。信用证有效期为末批货物从装运港启运后45天。信用证承兑费用由买方支付。 第三条卖方须向议付行提交下列单据:

1.整套清洁海运提单一式两份; 2.发票一式四份; 3.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质量证书一式两份; 4.由商品检验局出具的数量/重量检验报告一式两份。 第四条允许的溢短装数量为相当于信用证总金额5%的货物数量。 第五条交货: 1.交货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运港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六条装运条件: 1.应卖方之要求,买方于每批货物装运前20天,将船名、船籍、预计抵达装运港日期和载重吨位等以书信告知卖方; 2.买方可指定________ 远洋运输代理公司作为其船运代理,并负责支付港口所有费用。买方应分别于船到达装运港前10天、5天、72小时、24小时,把船到达装运港的预计日期和时间,以及船到达装运港时,该船的吃水量以电报告知其代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 言);《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 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2 分)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B)。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 A 、绿原的《重读< 圣经>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 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 分)。”“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1 分) 2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 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 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中国当代文学》试卷及复习要点

(大二上) ◆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2)“两结合”创作方法(3)政治抒情诗(4)新民歌运动 (5)山药蛋派(6)社会主义教育剧 (7)主题先行论(8)根本任务论 (9)“三突出”创作原则(10)样板戏 (11)天安门诗歌运动(12)重放的鲜花 (13)归来的诗人(14)朦胧诗 (15)新生代诗歌(16)伤痕文学 (17)反思文学(18)改革文学 (19)寻根文学(20)中国式现代派小说(21)先锋小说(22)新写实小说 (23)学者散文(文化散文)(24)探索剧 (25)京味剧 二、论述思考题 1评述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 2谈建国初期文艺界对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胡风3文艺思想的批判过程及经验教训问题? 4结合创作实例,试论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与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 5评述《保卫延安》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上的开创性意义?6分析《保卫延安》中周大勇的性格特征 7分析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特征? 8分析《红旗谱》反映历史生活与探索民族文化的成就? 9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10评述小说《青春之歌》思想艺术方面的得与失? 11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特点及发展过程? 12比较分析峻青、王愿坚的军事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13结合《百合花》论析茹志娟小说创作细腻动人的艺术风格?14论述《创业史》的史诗特点及艺术成就? 15分析《创业史》中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典型意义?16以《三里湾》为例,谈赵树理小说在民族化大众化上的贡献?17试论宗璞小说《红豆》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中的江玫与齐虹这两个人物形象。 18评述述十七年诗歌发展的基本状况。 19如何评价“新民歌运动”? 20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1试分析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 22比较分析贺敬之和郭小川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23评述闻捷诗歌集《天山牧歌》的思想艺术成就? 24评述十七年散文发展的基本情况? 25试分析杨朔散文的结构艺术特点? 26试分析杨朔散文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27分析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8论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29比较分析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及缺失? 30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评述魏巍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31简述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情况? 32分析1958年到1962年间历史剧热潮出现的的原因,它的代表作有哪些? 33分析《龙须沟》中程疯子形象及意义? 34评述话剧《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 35分析《茶馆》中王利发、泰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36试分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如何处理时间与结构的? 37简述《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及反动实质? 38论述四五诗歌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9简述新时期小说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 40评析刘心武小说《班主任》的思想价值? 41论述王蒙的创作历程及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42简述王蒙小说《春之声》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43以《绿化树》为例,评述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44分析《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45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6如何理解《芙蓉镇》的乡土气息? 47分析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48分析《人生》中高加林的性格特征? 49简论陆文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50分析陆文婷这一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5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 52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艺术特色 53评述“寻根文学”出现的意义及创作上的得失。 54《高山下花环》对军旅文学的超越是什么? 55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池莉小说的艺术特点? 56以作品为例,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57试述新时期艾青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58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 59论述舒婷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60简述韩东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61简述“后新潮诗”的探索意义及其局限性? 62分析贾平凹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63简述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色? 64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又是什么?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