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听王立军所长讲座学习汇报

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听王立军所长讲座学习汇报

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

——听王立军主任讲座学习汇报

鹤壁市淇滨区天山小学

各位老师,下午好!暑假期间有幸与闫主任、张志宏老师到北师大学习一周,收获颇多。今天就王主任《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讲座做一汇报,希望我的汇报能给老师在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方面带来启示。王立军主任,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管理处主任,曾任西城区教科所副所长。

王主任的讲座分为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又相互关联,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联,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终身发展指明方向。

一、践行理念,细节反思。反思一,新课程教育改革路在何方?现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方法层出不穷,我们该追风皮毛?照搬模仿?还是启发思考,符合我校、我学生的就地打造?不言而喻。反思二,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只是一个形式,我们该如何实施关注才能使通过小组合作每个孩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我们有小组合作,但从没往深处做好。反思三,走班,一种科学的课程实施模式正在悄然进行。我们传统的授课制到底如何面对真分层?

强调学生发展,首先是教师发展。课堂是“异质”的课堂,“差异”永远存在。让我们记住北京教育学院季平老师的四句话:“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专业能力和习惯,不断进行自我诊断的专业能力和习惯,不断进行学生调研的专业能力和习惯,不断进行嵌入式学习的专业能力和习惯。”

二、解读课题,理清思路(这一块我汇报的详细些,力争把王主任就课题方面的做法与大家分享。)王立军主任在讲这一问题时连问三个问题,我无言以对,我们老师与我的感觉一样的一定不在少数,埋头苦干的时候多,抬头看路的时候少之又少。也许我们有过很多做法,但一般是留下的痕迹太少,没进行深入的思考,没进行长时间的坚持,所以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还在脑海里,没形成体系。

王主任在这里指出,教师做科研,关键在于研究定位,有效聚集。课题分为宏观课题、中观课题、微观课题。老师们请看上面三个《现代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研究》属于宏观课题,宏观课题适合于一个省级单位才能做的课题。下面四

个《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初中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基本功锻炼方式的研究》是宏观课题,适合于市、区组织做的课题,我们老师做有一定的困难。我们一线教师做什么课题呢?我们应该做微观课题。比如《建立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数学题库”的研究》,这是一所这是一所职业高中法律专业的四位数学老师做的,他们把数学与案件、案例相对接,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但学会了数学,同时知道了这些数字在案件中起了什么作用。再比如《学习优等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分析与经验推广研究》,我们每个班都有好学生,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把好学生的学习方式他们梳理了呢?有一位老师这样做;在班里找了5位不同风格的孩子,与家长、孩子一起梳理他们的学习方法,并总结了几条,把这几条写成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在班里,让同学们看,让孩子们找一找你想学习哪一种方法,组成一对一的形式学习,在学习中又生成新的方法,在写出来,再找5个人继续上述做法,这样一直做下去,学风迅速形成班级文化成型,何愁学生不发展呢?《通过“读后感”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撰写小作文的能力》。这样的事情我们老师都在做,而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形成了常态,形成了一点穷追这样的态势。

我们在举一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观课题,我们如何做呢?细化成微观课题。通过“?”,提高学生“ ? ”能力。问号里面表达的就是微观课题的操作点,问号这个操作点聚焦好了,课题就能形成了。微型课题每个老师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去做。比如通过:“在情境中连词成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哭了,哭了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去说,不同的学生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有的说哇哇大哭,有的说捶胸顿足,有的说鼻涕包吐出了一尺多长……,一个哭了就可以被描述出不同的语句。不同的情景,可以写出不同的感受,可以组成不同的句子,甚至是段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从一个大的课题向子课题,向操作式课题,向老师能做的课题逐渐细化,细化到老师能做的事情,课题才能实现,否则老师只能上课,他找不到一个一点穷追的点,就无法去研究。因此它是一个细化、具体到微观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

我们梳理一下,中宏观课题是一个文本式课题,是市、区、校来承担,当选择一个中宏观课题,必须变成一个个微观的、适合教师的子课题去完成,才能实现中宏观课题的最终完成。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这

个课题,我们有5位老师来做这个课题,5位老师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策略有他们不同的操作流程,怎么去培养。然后我们去观察孩子的表现,他们的表达能力是否提高了等等。这样我们的子课题才能承担中宏观课题的完成。无论这个课题有多大,都要落实到老师身上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微观课题选择的时候有三个聚焦的要求就是易操作、可检测、成系列。这有这样的具体操作,可实际被观察到,成系列让行为有过程,适时检测让结果有数据,这样才是名副其实的操作式课题,才不是文本式课题,老师都能做,这样才能实现一线教师的“带题授课”。

三、比如一位音乐老师这样做,每次上音乐课都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听音乐根据节奏画画。今天是“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明天是“小松树快长大”……音乐情景不一样,画的画也就不一样,每天三位学生上讲台根据音乐情景随心所遇的画,一年下来,学生的想象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了。这样的课题易操作,可检测。在比如一位体育老师发现学生奔跑时总是跑不快,经过观察发现学生内外八字脚的较多,他就做了一个课题《足内学生奔跑速度训练策略的研究》设计了身蜷缩、头前倾步小碎的训练。这就是我们做课题的时候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聚焦行为策略,以质朴、形象的语言表达真实的研究想法,这样才能实现带题授课。带题授课我们要有创意,有自己的路子,课堂教学不应是打造完美课堂,应到是打造有亮点,有特色的课堂。我们在一个问题上长时间思考,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亮点,一定要把我们的常态课尽智、尽心、尽力的去做。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分解出一个不大,不泛,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点。这些教学点小、巧、实、趣,每一个点就是一个教学行为;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方法;放置到一节课中合适的环节,持续做,步步追踪,点点深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精细关注中得到应有的发展。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绝招能形成特色,特色能造就品牌。

把教育当成职业--是需求,把教育当成事业--是喜爱,在教育这方滋润的土地上,做我们的喜爱,获我们的需求!研究,我们永远在路上!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