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背图》——中国历史兴衰,尽在《推背图》中展现

《推背图》——中国历史兴衰,尽在《推背图》中展现

二《推背图》——中国历史兴衰,尽在《推背图》中展现
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推背图》一书,然而,这正好也说明了它的万般神奇,因为在这之前,它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禁阅,它预言的准确性令世人称叹,又为之不解。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它又预言了什么样的当下呢?带着这些疑问以及近在眼前的2012,不妨让我们一睹为快。
1.《推背图》是怎么产生的?
在我们灿烂千年的文化中,有这么一本书,它虽然没有宗教先知式的预告,却似神启预言一般,百分之百的预见了我国自唐代到今天的历史,其间无一缪误,这就是众人皆知的华夏第一奇书《推背图》。因其应验无比奇准,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将其列为禁书,不过,民众对此书的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减弱,每朝每代都盛传不衰。
《推背图》在正史中也被记录,比如《宋史·艺文志》、《元史》等史籍著作中,可见其影响力是多么深远。
对于《推背图》的作者,虽然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历代学者文人一致认为其撰写者就是唐代之初的易学大家李淳风、袁天罡。关于这二位名人,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其传记,历代被人垂青。下面我们对二人稍作介绍。
李淳风(602-670)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易学家,更是唐朝时代屈指可数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文史学家。淳风的父亲李博,是隋朝的高唐尉,并且学识渊博,撰有《方志图》,并有文集十卷传世。淳风深受父亲影响,自幼博览群书,数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学有所成,显名于世。中国历史上首次准确预测日食之人便是淳风,此事在《隋唐嘉话》中这样记载道:李淳风校成新历,禀报太宗有日食将见,太宗闻之不悦,因时人视日食为不祥之兆。太宗问之:若无日食,爱卿作何解释?淳风说道:如果没有,请将卑臣处死!就这样,到了日食那天,太宗坐在庭院里等着,见没有什么迹象,就笑着对淳风说:我放你回家,让你和老婆孩子告别!淳风也笑着说道:陛下且慢,再等一刻,日食准时出现。于是,太宗又等了一刻,结果,日食分毫不差的出现了,众人都感叹淳风是神,是先知。
除此之外,《旧唐书》中的《李淳风传》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初年,民间流传一本名为《秘记》的书,书中写道:大唐朝在三世即第三代皇帝之后,必将由女主武王来统治。太宗得知此事后,就召来李淳风,让他细访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淳风细察一番后对太宗说:我据天象推算,此事的征兆已经形成了,而且这人已经出生,就在陛下的宫中。从现在开始算起,不过三十年,她就要据有天下,到那时,她会把我

大唐子孙杀得一干二净。太宗听后说:既然如此,就把宫中那些可疑的人都杀了,以绝后患,你看如何?李淳风却说:卑臣觉得不妥,因为女主武王执政这件事是天意之所为,没有可以逃避的办法。而且,该称王的那人是死不了的,陛下杀的人再多,也不过是杀些无辜的人。而且根据天象,此人已在宫中,并且是陛下的眷属,再过三十年,她就年纪大了,那时她的心肠也软了些,即使取代唐的天下,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不会杀伤过烈。如果陛下现在把她杀了,上天一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的,因为年轻,性情可能更为狠毒,如果这样,陛下的子孙也许就真得被杀光了。太宗听了觉得言之有理,才没有动手。
袁天罡,另有其名,叫做袁天纲。他的著作有《六壬课》、《五行相书》、《袁天罡称骨歌》、《易镜玄要》。其中,《易镜玄要》已失传。袁天罡在前人易学的基础上,发明了“称骨算法”,此种算法能准确预测吉凶祸福、荣辱盛衰,在隋末唐初极有盛名,袁天罡因此而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旧唐书》详细记载了他给武则天算命的故事:武后在襁褓时,袁天罡偶遇其母,说道:我观看你的骨法,发现你必生贵子。武后之母听罢,抱武则天出来,哄袁天罡说是男孩。袁天罡看了这个男孩十分吃惊的说道: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从侧面看了一回,又惊讶的说道:这一定是一女子,而且,长大后一定能成为天下之主!
《旧唐书》还记载:贞观八年,太宗听说了袁天罡这个人,于是就将他召进宫里,让他为众人相面,不了竟一一应验。后来一个叫高士廉的申国公问他:我想知道,你自己能做什么官?天罡答道:我知道自己的寿数,今年四月命终。所以,我什么官都做不成了。到了四月,竟真的不治而亡!
这就是唐代的两位纬学奇士,正是其神秘的预言能力和无以比拟的准确性令古往今来多少人瞠目结舌,而《推背图》便是二人神奇技艺之最佳佐证!
最后,我们说一下《推背图》这个书名的由来。有一次,李淳风仔细观摩天象,推算出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想继续推算下去,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华夏大地2000多年的命运,这时,袁天罡在后面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赶快回去休息吧,于是,《推背图》由此得名,这也正是书中第六十象,即最后一卦的颂词所言: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2.有关《推背图》一书被禁止流传的事迹!
《推背图》准确的预言了中华大地从唐朝至现代的荣辱兴衰,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惊心,生怕被预见而引起百姓骚乱,甚至被倡乱割据之人拿来作依据,于

是直到今天依旧不被读者熟知。
在北宋人庄季裕的《鸡肋编》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从随州太守被贬为永安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他之所以被治罪降级,其中一条罪状便是:诬谤先帝神宗!范纯仁当时看到这条罪状十分委屈的说道:神宗皇帝对我有感遇之恩,我报答还来不及呢,哪里想到要污蔑他!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范纯仁有一个表,有一次,表弟向他借钱,他委婉拒绝,不料表弟怀恨在心,数年之后,这表弟与另外几个人阴谋造反,结果因败露消息而入狱。期间,官府拷问他为何造反,李逢说他曾在表哥范纯仁家见过《推背图》一书,由此才萌生了反意。于是,官府便抓来范纯仁问了罪,还贬了他的官,可见统治者是何等惧怕《推背图》一书在民间流传。
除此之外,在南宋人岳珂的《桯史》中这样记载道:到了宋太祖即位,有人说,《推背图》已经预言了,大宋王朝到宋太宗这一朝肯定要灭亡,当时开封府的官员立刻将这件事上奏给了宋太宗。宋太宗听了,十分惊心,就立刻下了一道圣旨,说国家已将《推背图》列为禁书,谁家藏有这本书,要坚决予以查抄,同时,对于那些故意造谣和故意传谣的人要坚决严惩。可是《推背图》一书已流传了数百年,民间收藏甚多,无法彻底查禁,相关政府部门对此十分头疼。有一天宰相赵普上奏太宗说:传阅《推背图》的人太多了,现在简直是杀也杀不完!太祖听后心生一计说:当年大禹治水,不禁而疏,效果极佳。关于查禁《推背图》的事情,不妨学学大禹治水,不必多加禁止,只要把它搅混就行了。于是命人取来最早流传的原本《推背图》,除了已经应验的以外,其它的都把各卦只见得次序打乱,删除了其中的很多内容,又增添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最后,又按着打乱的次序印刷了几百本,让它们与当是流行在市场上的原本同事发行,没过多久,传阅者便无法再分清孰先孰后、孰真孰假,以至于后来流传下来的本子已经不能准确预见世事,于是百姓也就不再珍藏了。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推背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3.《推背图》中已经验证的重大事件
推背图共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而且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推背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其中,已经应验到第43象。
第一象





谶曰
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
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
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

谛在
试于唐后论元机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意即天象茫茫,日月星辰有序地循环着。暗示人间的演变亦有规律可循。也正是因此,才得以有《推背图》一书面世,而且所预之言历经千年其准如神。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句,“希夷”,遥远。即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人间争斗纷纷,表面看来实在奇特。再看“悟得循环真谛在”句,即历史是循环的,是有规律的,而这也是《推背图》一书的科学依据。接着看“试于唐后论元机”句,大家都知道,是说预言从唐朝开始。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红圈为日,白圈为月,寓意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系统分,有系统而后兴亡见。正因为如此,才使《推背图》的作者能将后世姓王治乱预言的如此准确,所以,《推背图》并不是神秘而不可言的,他的准确性是有科学依据的,而这个依据就是天象规律的科学。
第二象



谶曰
累累硕果
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
阴盛阳先竭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是说一个果子代表一个人,即大唐各帝。而“即新即故”是说武则天做了皇帝,既是新皇,又是故人,因为她之前便是皇后。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万物土中生”,几万物在唐朝建立后开始复生,因当时为公元618年,戊寅年,而戊对应五行的土,所以,用来借指唐朝。再看“二九先成实”,即29乘10为290,预言唐朝290年后灭亡。接着看“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句,熟悉唐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唐朝大一统后不久便先后有武则天称帝、韦后摄政、太平公主专权,正所谓是“阴盛阳先竭”。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以一盘果,喻唐朝国运,其中一个果子代表一人,21个果子则代表唐朝共21帝,第4果无把儿,指的是期间由女性武则天执政。
第三象



谶曰:
日月当空 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 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
喔喔晨鸡孰是雄
解析:先看谶语“日月当空,照临下土”,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曾造过一个字 “曌”,而它正好是“日月当空”的意思,且读作“照”音,所以,这一节意指武则天将君临天下。再看“扑朔迷离,不文亦武”,亦指出武则天的姓氏。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熟悉唐史的读者都知道,公元649年四月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武氏随众感业寺为尼”,直至

公元654年三月再次入宫,所以,从“参遍”二字来看,武氏在感业寺中的时间应该很长,正应了“参遍空王色相空”一语;而“一朝重入帝王宫”,指的是武氏在感业寺中做尼姑的时候,因为与高宗幽会而得以“重入帝王宫”。武则天本来是一名服侍过先帝的妃嫔,只因在与高宗幽会期间怀了身孕并育下二子,才得以“重入帝王宫”。再看“喔喔晨鸡孰是雄”,原本只有公鸡才会在黎明时分高声鸣叫,可后面还有 “孰是雄”,可见母鸡也在高声鸣叫,以致分不清孰雄孰雌了,所以,此句意指武氏已经成了唐朝的实际统治者,而这一年也正好是鸡年。
所以,此象对于大唐运势预言如此准确,足见其推算规律的科学性!也正是因此,才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流传至今!
第四象



谶曰
飞者不飞
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
乃克有后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
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
已倾大树仗扶持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在这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段史实: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大病,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位大臣入宫于病榻前逼武则天退位,态度极其强硬,发誓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正是谶语所言“飞者不飞,走者不走”。后来女皇只好罢休,五人才退去。再看“振羽高冈”句,意指武则天作为女皇高高在上。而“乃克有后”则是说她终被自己的后人所克,即被迫让位给三儿子李显。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威行青女实权奇”句,说的是曾被迫出家的武则天后来竟当了女皇。而“极目萧条十八枝”句中“十八枝”即是“十八子”,组合起来正好一个“李”字,所以,此句预言的是武则天执政后,李氏皇族惨遭杀害。再看“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句,说的是张柬之等五位大臣齐心逼退武则天而挽救了李唐王朝。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而鹦鹉不飞,五猴就不走,鹦鹉即武则天。所以,正是因为他们,才是李唐王朝得以继续。
第五象



谶曰:
杨花飞 蜀道难
截断竹箫方见日
更无一史乃平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
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
定於此处葬金环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杨花飞,蜀道难”,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公元755年,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举兵造反于渔阳,至此“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陷落,玄宗仓皇逃往四川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境内),军士哗变,玄宗被逼缢杀宠幸的贵妃杨玉环。同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号为肃宗。在随后的几年中,唐军屡破叛军,收复长安等失

地。安禄山、史思明相继被杀。安史之乱在历时八年后得以平息。所以,“杨花飞,蜀道难”:意指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逃亡四川。而“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吏乃平安”中的“截断竹萧”是一“肃”字,“更无一吏”是一“史”,“安”当然就是指安禄山。所以,此句的意思是直到肃宗即位后,才得以平息“安史之乱”。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其中“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意指安禄山在渔阳举兵造反,以致攻陷潼关。而“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说的是杨贵妃葬身于马嵬驿的事情。因为“木易”是一“杨”字,“山下鬼”是一“嵬”字,“金环”当然就是喻指杨玉环。
最后我们来释图。第五象中的图是一画谜,图中的马“鞍”即是“安”,指安禄山,“史”书指史思明,一卧地而死的妇人喻指杨贵妃。
纵观全象,作者用一幅画和短短几句诗将要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准确描述了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
第六象



谶曰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
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
一二年来见太平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非都是都,非皇是皇”句,说的是不是国都的地方成了国都,不是皇帝却成了皇帝。熟悉唐史的读者应该知道,这说的是安史之乱时皇室逃离长安,玄宗逃往蜀中。之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暂以灵武为京都,把玄宗尊为太上皇。再看“阴霾既去,日月复光”句,即“安史之乱”被平定,天下重见太平。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句,其中“两京”是指西京与东京,因当时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本句说的是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唐玄宗从西蜀(四川)向东返回长安京城。再看“乾坤再造人民乐”句,即重新收复两京等于是乾坤再造,而老百姓也得以暂享太平;而“一二年来见太平”句,说的是太平的日子短的可怜,只有一、二年。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皇上的车驾前行,预言的亦是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唐玄宗从西蜀(四川)向东返回长安京城的情景。。
第七象



谶曰
旌节满我目
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
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
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
小草滋生土口啼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句,即各地藩镇旌旗满目,山川因藩镇分成了格局,跼促得不好立足。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时,为抵御叛军,,纷设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扼守要地,大小军镇割据一方,中央

难以控制。再看“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句,即吐蕃突然铩到长安外围,长安等地遭到空前的劫掠。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句,预言曾经像蚂蚁一样的太监与众小人专权,封锁皇宫消息误国,之事皇宫美梦全非。再看“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句,其中“土口”即吐蕃的“吐”字,“小草滋生”即吐蕃的“蕃”字,所以,整句说的是吐蕃杀入长安门,大肆劫掠。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人口衔草,草指吐蕃。图中的服饰是清朝的服饰,也许有人会因此而认为《推背图》是清朝人编的,但是,如果真是清人改编的,为什么不改为唐朝胡人穿的衣服?否则不就是“此地无银300两”吗?
第八象



谶曰
搀枪血中土
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
帝曰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
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
内外能收手臂功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搀枪血中土”句说的是“藩镇之乱”;而“破贼还为贼”句说的是李怀光率军打败叛贼并救了德宗,但随后也做了反贼。再看“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句,说的是朱泚称帝后灭了许多没有逃脱的李姓皇族,只有德宗幸免。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天子蒙尘马首东”句,说的是783年德宗因叛贼追杀而西逃奉天得事。而“居然三杰踞关中”句意即叛贼踞守关中的事。再看“弧军一驻安社稷”句,即李晟孤军收复长安,匡扶了社稷;而“内外能收手臂功”句说的是李晟对内严明,对外善战可谓唐朝的不二功臣。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三人是指李晟并李怀光与朱泚,说的是他们据守关中,匡扶唐朝的事情。
第九象



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
血染河川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
可怜巢覆亦成空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从“非白非黑,草头人出”、“萬人头上起英雄”、“可怜巢覆亦成空”,这几句都可以推究到,必有一个姓黄的人再次使唐朝天下大乱。因为“非白非黑”,且有草头的颜色,只有黄绿二色,且此字还有“萬”字头,所以就可以断定是“黄”字。而“借得一枝”是指当时的一段史实,即公元875年,王仙芝率众首先在今山东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起义,后来,黄巢为了响应王仙芝,也率众起义。877年,王仙芝兵败被杀,其起义军由部将尚让带领投奔黄巢,对黄巢来说,正可谓是“借得一枝”。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880年,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占领洛阳,接着,突破潼关,逼近长安,唐僖宗逃往四川。黄巢攻陷长安后,称帝,国号齐。那些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唐朝

宗室,几乎全被杀掉,而这也就是 “一树李花都惨淡”所要表达的意思。而”血染河山日色红”连同谶语中的“满天飞血”说的是: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前后奋战10年而败,期间军民伤残简直触目惊心。
最后,我们来释图。我们从图画中尸横遍地也可以直观看出这一事件带来的悲惨结局。
第十象



图画:一条河流由一山谷中流下。
谶曰
荡荡中原 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
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
回头还有李儿花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八牛”正是朱字,“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其中“泅”字再加上“皿(血字去掉一撇)”字,不正是“溫(温的古体字)”字吗?所以,这里说的是一个人名,他的名字叫做朱温。熟悉唐史的读者都知道,朱温是黄巢的部将。882年,黄巢战败后,他的部将朱温投降,之后,唐僖宗给朱温赐名全忠,然而,正是断送李唐天下的人正是这个朱温,即朱全忠。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其中“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两句已经点出了唐室的灭亡。“升遐”即升天西归之意。一后二主指的是唐室的何皇后,以及昭宗和昭宣两名皇帝。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朱温降唐后,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到901年,已被封为梁王。904年,朱杀掉唐昭宗,立唐昭宗的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905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并杀死诸多大臣及皇后何氏来威胁。但是没有得逞,于是在907年,自行称帝,改国号为梁,又将唐哀帝降为济阴王,流放到今天山东菏泽一带并将其杀之。所以,这正是颂语“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两句所准确预言的事情。我们在接着看“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两句。其中“不但我生还杀我”指的正是公元912年,朱温的儿子朱友珪杀父继位的事情;而“回头还有李儿花”说的是923年后唐举兵杀进汴梁城灭朱温建立梁朝的事情。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末年,势力比较大的节度使,除了朱温,还有唐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李克用。由于破黄巢起义军的需要,883年,李克用被唐僖宗封为河东节度使,895年,唐昭宗封李克用为晋王。908年,李克用死后,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封号。李存勖又经过10余年的东伐西讨,南征北战,终于在923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即是后唐庄宗。同年,后唐举兵杀进汴梁城,一举灭了梁朝。所以说“回头还有李儿花”。
第十一象


谶曰
五人同卜
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
喜怒哀乐
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
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

天堂好游戏
东兵百万入秦川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五人同卜”,即“从”字的繁体字“從”;“兼而言之”,即“谦”字,所以,这两句指祸害后唐的郭从谦。再看“非禄非福”句,即郭从谦曾是个戏子,不曾有关正经的官居生涯;而“喜怒哀乐”说的便是戏子唱戏时的种种表情。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龙蛇相斗三十年”句说的是天子与各地的割据势力斗争了三十年才得以胜利。而“一日同光直上天”句,其中“同光”是庄宗李存勖的年号,所以,此句是926年,出身伶人的郭从谦兵变入宫,致使庄宗在乱箭中身亡的事情。再看“上得天堂好游戏”句,句讽刺庄总生前沉迷戏剧一事;而“东兵百万入秦川”句,其中“东兵”指石敬瑭,因为他是河东节度使,又因他引契丹兵大军进犯西面的“秦川”,所以是“东兵百万入秦川”。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有一男子卧地,预言的便是中乱箭身亡的后唐庄宗李存勖。而身边三棵树,预言的是他之后唐朝还会历经三代皇帝。
第十二象



谶曰
块然一石 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 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
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
父亡子亦死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块然一石”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的姓氏“石”字;“谓他人父”是说石敬瑭以割地来供奉和礼侍契丹,以便求救于契丹的事情。熟悉五代史的读者都知道,契丹出兵灭后唐,立石敬瑭为帝,建后晋。石敬瑭对比他小10岁的契丹王耶律德光称父皇,自称“儿皇帝”,割16州,岁供30万布帛。再看“统二八州,已非唐土”两句,“二八“,即十六,指的是后晋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事情,而一旦割出去,也就不再是后唐的国土了,所以是“已非唐土”。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反兆先多口”,“反兆”是一父字,而“反兆先多”,即“父”字加上“多”字,是一“爹”字。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石敬瑭对比他小10岁的契丹王耶律德光称父皇的事情。再看“出入皆无主”,即后晋听从契丹的摆布,难以自主;而“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是喻指后晋建于契丹,亦亡于契丹。熟悉五代史的读者都知道,后晋937年1月11日建于契丹。石敬瑭942年死后,养子石重贵即位,对契丹称孙,但不称臣,所以招致契丹南下攻打,遂造成947年1月11日亡国。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一人是胡人,喻指契丹主耶律德光。图中石头指的是石敬瑭,同时也讽刺他像石头一样无能。而图中人面向西南方,正是契丹相对于后晋的方位,所以,正是契丹作为主人的贴切暗示。
第十三象



谶曰
汉水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


高山不及城郭低
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
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
高栖独自理毛衣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汉水竭”,即指后汉灭亡。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知道,947年1月,契丹灭后晋,之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后汉。948年刘知远死,刘承佑即位,951年被郭威兵变所灭。再看“雀高飞,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说的是郭威飞到了皇位上,建立了后周,因为郭威得乳名叫做雀儿。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是说像郭威一样的大将曾渡过黄河,北上抗击过契丹,甚至到了太行山以西,即今天的山西;而“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是说,惟有郭威一人打着抗击契丹的旗号出兵,然而刚到澶州(河南濮阳,)就兵变返回京城称了帝去。所以,“踏破足”即说他停在那里不走了。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以城郭隐喻“郭”,以鸟喻雀,以水(汉水)喻后汉。郭、雀儿在汉水之上,指郭威灭后汉,建立了后周。
第十四象



谶曰
李树得根芽
石榴漫放花
枯木逢春只一瞬
让他天下竞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
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
五十三参运不通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李树得根芽,石榴漫放花”指的是五代的三朝三姓;而“李”指的是后唐皇帝姓李;“石”指的是后晋皇帝姓石;“榴”同“刘”音,即后汉皇帝姓“刘”。再来看“枯木逢春只一瞬”一句,其中“枯木”指的是“柴”,“ 逢春”指的是发芽、欣欣向荣。所以,此句隐喻后周世宗柴荣,同时也指柴荣的短命。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世宗柴荣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可惜后周的欣欣向荣只是一瞬间,因为柴荣登基5年半就病逝了,他7岁的儿子即位半年,后周又被宋朝所取代,可谓是短之又短。再看“让他天下竞荣华”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五代的穷凶割据,竞相争做帝王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金木水火土己终”一句,以五行喻指五个朝代,他们都走到尽头了,面临着终结了;而“十三童子五王公”一句说的是五代共13位皇帝,其中有5位开国君主。而“童子”意即各皇帝在位时间之短暂。再来看“英明重见太平日”一句,说的是老百姓终于迎来了英明治世的皇帝,可以安享太平了;而“五十三参运不通”指的是五代历经53年零3天,运势就不通了,因为后来发生了“陈桥兵变”,随即便迎来了宋朝。其中“参”暗指“叁”。
第十五象



谶曰
天有日月
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
父后子前
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
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

天子
扫尽群妖见日头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天有日月,地有山川”说的是天有日月,而日月又在按规律运行,地有山川,山川的流势总是跌宕起伏。所以,此句隐喻历史的运行如山川般迂回曲折,但是也有规律,而此规律恰恰与天象相应,也正是因为如此,预言精准的《推背图》才能得以面世并久传不朽。再来看“海内纷纷,父后子前”一句,说的是五代十国时中原政局纷乱,历代皇帝极其短命,以至于父子先后登基的事频频发生。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战事中原迄未休”一句,指五代十国群雄割据,战乱不休;“几人高枕卧金戈”意即战事很紧,没有安生之时。而“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说的是,茫茫大地,自由真命天子出世,以扫各地割据势力,抚平战乱,使中华大地重建天日。所以,只要读过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这个真名天子指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统一天下,建立宋朝,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一小孩儿手执扫帚横扫群蜂,与颂中“扫尽群妖见日头”相呼应。又因为宋太祖小名“香孩儿”,所以,图中是用小孩儿来暗喻。
第十六象


谶曰
天一生水
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
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
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
不铩人民更全嗣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天一生水”,这是《易经》中的一句话,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天一生水”要引出的是“地六成之”,因为宋太祖统一了五国领土,加上自己的宋国,正好是六国,即“地六成之”。再看“姿禀圣武”一句,说的是精明的宋太祖同意了中华大地。而“顺天应人,无今无古”说的是宋太祖的功绩实在深远,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一句,其中“纳土”即接纳对方的国土;“姓钱”即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钱弘俶。他是主动臣服宋国的;“姓李”即南唐后主李煜,他于975年兵败投降。再看“其余相次朝天子”句,指的是其它小国也相继归顺臣服于宋朝天子。而“天将一统付真人,不铩人民更全嗣”说的是宋太祖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在他建立大宋后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怀柔治国,对待可能引起后患的功臣也只是:杯酒释兵权“而已。其中“真人”便是指有修为的人。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正襟危坐的天子显然是赵匡胤,而前面5人朝拜,则分别代表吴越、南平、后蜀、南汉、南唐五国的主人。可见,《推背图》是何等博大精深!
第十七象



谶曰
声赫赫
干戈息
扫边氛
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
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
奏得奇功在议和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声赫赫,干戈息”即大宋兵士锐气十足,以至于契丹国放下干戈议和的事情。而“扫边氛,奠邦邑”是说宋军扫平了边境战火,奠定了边疆的安宁。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澶渊议和后,辽、宋结盟,保持了120年的边境和平。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是指为了击退契丹,宋真宗亲自出征,而将士见后士气倍增的事情,即有名的“澶渊之役”。再看“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一句,指在宰相寇准的运筹下取得澶州守卫战的胜利,为大宋在最大程度上较少损失立下了奇功。
最后,我们来释图。皇者面南而坐。,喻指宋真宗;水指黄河;外族人喻指契丹,契丹拱手,主动请和。
第十八象


谶曰
天下之母
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
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
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
宇内承平气象开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天下之母”,即垂帘听政辅佐仁宗的章献太后;“金刀伏兔”中,“兔”为卯,与“金刀”合“刘”字;而“三八之年,治安巩固”,即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说的是章献太后去世,仁宗亲政,时年仅24岁,然而却能将国家治理的安定昌盛。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水旱频仍不是灾”指刘太后兴修水利,大大减低了旱涝灾害。而“力扶幼主坐灵台”是指章献太后全力辅佐14岁的宋仁宗即位,以至于没有发生权臣欺主、“陈桥兵变”之类的事。再来看“朝中又见钗光照”句,当然就是指章献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而“宇内承平气象开”是说章献太后“垂帘听政”的功劳,即使得大宋在此期间清明祥和,蒸蒸日上。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妇人不言而喻是指刘太后。旁边的狗,指仁宗,一是因为仁宗生于1010年,属狗,二是因为古时称儿为“犬子”,比如“虎父无犬子”之类云云。而且,仁宗直到刘太后去世才亲政,之前虽为皇帝,但无权,依附于刘太后,所以,正是图中犬蜷伏于妇人足下的真实显照。
第十九象



谶曰
众人嚚嚚
尽入其室
百万雄师
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
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
悔不深居坐殿墀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众人嚚嚚,尽入其室”句,其中“嚚”字读作yin,意为蠢而顽固;“其室”对应下文的“石”,指王安石变法一党,王安石清冼反对者不遗余力,对支持他的人大力提拔,务实说实话的贤臣被肃整,他只能提拔投机钻营的小人了,所以,变法的结果只是恶化了朝廷氛围,致使奸臣

内斗、倾轧的景象比比皆是。再看“百万雄师,头上一石”句,说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力荐王韶的“平戎策”,神宗后来平戎(灭西夏)时,号称的“百万雄师”几乎损失殆尽。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朝用奇谋夕丧师”句中,“奇谋”指王韶的“平戎策”,而“师”上文已说,即“百万雄师”。再看“人民西北尽流离”句,说的是西北人民因为北宋攻取西夏得战事而流离失所。再看“韶华虽好春光老”句,其中“韶”指王韶。“韶华”即美好的时光。而“春光老”简直是一语双关,即春光老——春天将尽——临近夏天——西夏,喻指兵临西夏;同时又指王韶的“平戎策”华而不实,不切合实际。接着看“悔不深居坐殿墀”句,“墀”读作chi,即漆过的地面,亦指台阶。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宋神宗后悔出兵西北,遥想要是在国内镇守宫廷就好了。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亭子,暗喻“宋”字,图中藩篱,喻指边境。而“宋”在西北境外成了空亭,喻指宋军进攻西夏,全军覆没。
第二十象



谶曰
朝无光
日月盲
莫与京
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
凤阙龙廷生怛恻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朝无光,日月盲”是说司马光去世后,执政者开始茫然,朝政又陷于混乱。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知道,1085年宋神宗去世,10岁的哲宗即位,其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司马光为相。不想十个月后,司马光病逝,致使朝政又被奸臣把持。而“莫与京,终旁皇”句,“京”是指当时臭名昭著的奸臣蔡京;“旁皇”就是当今的“彷徨”,即迷茫。所以,此句是说宋徽宗起用蔡京使得自己更加荒霪昏庸,失去了执政方向,加速了宋朝的灭亡。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父子同心并同道”,指蔡京和他儿子蔡攸取宠于徽宗,祸乱朝纲。
再看“中天日月手中物”当然就是执政者被蔡京父子玩弄于手掌的预言了。而“奇云翻过北海头”句,其中“奇云”是指异军突起的金国,它的疆土辽阔之极,直达“北海”。可见其实力之强大,所以下一句“凤阙龙廷生怛恻”便是北宋得知金兵南下后,宫廷上下一阵惶恐。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草露头,指草字头,相信大家已经想到了,这是暗喻蔡京的“蔡”字。二两株草,则是暗喻蔡京父子。
第二十一象



谶曰
空厥宫中
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
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空厥宫中,雪深三尺”,指的是大雪中金兵攻破东京(今开封),将宫中劫掠一空的事情,即宋钦宗靖

康元年(1126年)秋,金兵再次南下攻宋,宋国打败之事。其中“厥”有宫门大开之意,因“阙”是宫门的意思,而“阙”无门,便是一个“厥”字。再看“吁嗟元首”,这句大家都知道,即朝廷一片叹息;而“南辕北辙”说的是北宋的结果与统治者希望的结果“南辕北辙”,即当初宋国对金国一味屈辱求和,供奉礼金奴仆,但事与愿违,最终还是被金国所灭。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妖氛未靖不康宁”句,暗指宋金两国之战发生在“靖康”年间。而“北扫烽烟望帝京”句说的是北国大金横扫北宋,致使烽烟战火烧到了宋帝所在的东京(今开封)。再看“异姓立朝终国位”句,指金灭北宋后,立异姓“张邦昌”为帝,致使北宋彻底灭亡。而“卜世三六又南行”句,三加六是九,意即北宋共历九帝,之后宋室南迁,南宋建立。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被押走的二人,显然指北宋二帝。
第二十二象


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冓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
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
临行马色半平安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其中“天马当空”指“泥马渡江”的灵异故事,讽刺赵构以此给自己称帝找借口。而“否极见泰”是说倒霉到了极点就就意味着好运要来了,即赵宋王朝和赵构本人的命运都是“否极见泰”。再看“凤凤淼淼”句,说的是以岳飞为代表的抗金派和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之间的斗争,而“木冓大赖”则指南宋高宗赵构是个不知耻辱的“大无赖”,其中“木冓”是“构”的繁体字“構”。由此可见,《推背图》所预之事是何等精准!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神京王气满东南”句,即说的是王朝的京城要建立东南方某地了;“祸水汪洋把策竿”句,即指南宋消极抵抗金国侵略的策略殃及了全国百姓。其中,“策竿”便是喻指国策。再看“一木会支二八月”句,“木会”是“桧”;“二八月”,阴历二月是“春”季的一半,阴历八月是“秋”季的一半,“春”、“秋”各半合为“秦”字,所以此句即暗指“秦桧”。而“临行马色半平安”句,预言的是赵构在相州欲出使金国乞和,不料宗泽和民众以“神马”塞路为由,假借天意阻止,于是,赵构得以南渡称帝,带来暂时的安定,即“半平安”,后来被改编为“泥马渡康王”的神话,以,讽刺赵构以此给自己称帝找借口。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的“水”,以及“马”,便是对“泥马渡康王”的预言。
第二十三象



谶曰
似道非道
乾沈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其中“似道非道”句,“非道”既指“假道”,暗示送南宋的奸臣“贾似道”;也指“贾似道”无道。再看“乾沈坤黯”句,意即朝政昏暗,南宋大地似要天塌地陷。其中“沈”字集古字“沉”。接着看“祥光宇内,一江断楫”句,其中“祥”。大家搜知道,说的是“文天祥”,而“一江”即是“汪”字,指汪立信。“断楫”是说短桨断了,无法前进。所以,这两句预言的是南宋末年政局高危,只靠“文氏”与“汪氏”等忠义之士在苦苦支撑着,然而,即便如此,亦是难以翻转败局,正如断楫之舟,江河日下。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其中“胡儿大张挞伐威”指蒙古元军四处扩张侵略,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而“两柱擎天力不支”便是指南宋末期,靠忠义的文天祥与汪立信这“两柱擎天”来支撑亦是无济于事。再看“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句,预言的是襄阳、樊城被元兵围攻6年,贾似道封锁军情不发兵救援,依然在西湖上泛舟夜宴,张灯结彩,和姬妾、群妓歌舞霪乐的事情。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一文官腰配宝剑,当然就是指文天祥带兵打仗之事。而其双臂支撑屋宇,便是说像他一样的忠义之臣,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昏暗宋朝。
第二十四象


谶曰
山厓海边
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
于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其中“山厓海边”的“山厓”便指“厓山”,即南宋的地名,在今广东南端。再看“不帝亦仙”句,说的是在“厓山海战”中南宋全军覆没,以至于“仙逝归天”,“帝不为帝”。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厓山海战”,期间,元朝将张弘范率军2万抵达厓山,南宋率领20万军与之决战,但是因为战术上的错误而导致南宋全军覆灭,至此,宋朝灭亡。再看“二九四八”句,“二九”,熟悉宋史的读者都知道,指的是北宋的九代帝王和南宋九代国主;而“四八”即是省略的“四十八”,又二者相乘是三百二,正谓宋朝从960~1279年共存活于世320年,所以,《推背图》一书实在不可小看。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其中“十一卜人小月终”句,大家细看,能看出什么?当你试着将“十一卜人小月”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时,你会发现,它是一个繁体“赵”字。所以,全句便是两字“赵终”,意即赵宋王朝的终结。再看“回天无力道俱穷”句,是说没有后路了,只剩一条“穷途末路”了。再看“干戈四起疑无路”句,是说宋军被元军包围,大臣派人去救幼主,但宰相陆秀夫怀疑无路突围,所以拒绝,而“指点洪涛

巨浪中”句,则预言君臣二人无奈之下,陆秀夫对幼主说:当为国死,不可再受他人凌辱!于是便背着幼主投海而去。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海上一木,和图中的天相应,是一“宋”字。而且,幼主名“昺”,即光明之意,而如今太阳沉于海中,实在是形象之极,同时也再次见证了《推背图》的神奇预言!
第二十五象


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
子子孙孙五五宜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北帝南臣”指蒙古族在北方称帝并建立元朝,致使南方汉人对其称臣。“一兀自立”,如果你细心便可发现,“一兀”为“元”字,所以,整句意思便是蒙古首领忽必烈自立元朝。再看“斡离河水,燕巢捕麦戈”句,是说铁木真在斡离河呗选为大汗后就开始像捕获燕雀一样四处扩张。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鼎足争雄事本奇”句,“鼎足争雄”读者应该都知道,指的是蒙古、西夏、金国三国鼎力争雄的局面。而“事本奇”是说局势出乎意料,因为看着弱小的蒙古国竟然是后来居上,独领风骚。再看“一狼二鼠判须臾”句,“一狼”当然就是指蒙古,因为狼是他们信奉的动物。“二鼠”则指西夏与金。所以,此句预言是说三国争雄很快见了分晓,蒙古迅速灭了夏和金国。接着看“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句,其中“锁钥”是指军事要塞。而“五五”是说元朝的帝位只能传十代,所以,整句意思就是,北国元军虽强大,但是只能传十帝。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斧头为“铁”,柄为“木”,喻指建立大蒙古国的“铁木真”。又斧柄为10节,喻忽必烈建元朝后,传10帝。
第二十六象



谶曰
时无夜
年无米
花不花
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
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
莫怪都城澈夜开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时无夜”,指的亦是元顺帝沉溺于房中术,无日无夜。而“年无米”是说1358年“红巾军”起义致使大批难民避居京城,发生粮食奇缺之事,以至于元政府要买地来埋葬饿死者尸体。再看“花不花”,指元朝宦官朴不花。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此人。朴不花,高丽,幼时和小伙伴奇洛入宫,之后奇洛成为皇后,遂提拔朴不花掌管财政。后来顺帝耽于声色,托朝政于太子,朴不花又推荐自己的人为宰相,逐渐使自己成了元朝真正的主人。1351年红巾军起义时,他压制各地告急文书并谋害忠臣,以至于“贼四起”,即义军从四面八方而起。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鼎沸中原木木来”句,指元末“红巾军”起义,引发了全国性的

起义,以至于中原纷乱如鼎沸,而“木木”为林,即韩林儿,“红巾军”的首领。而“四方警报起边垓”句即指警报频频从四方边疆传来。再看“房中自有长生术”句,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当是的元顺帝一味沉迷于房中术,以至于荒淫废政。而“莫怪都城澈夜开”句是说1368年徐达率明军大举北上,并于闰七月二十八日攻克通州,元顺帝见势不妙,便于当晚率后妃太子开健德门奔上都。八月初二,明兵攻入大都,元亡。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一僧,喻指传道元顺帝房中术的喇嘛,而紧随其后的4名女子,则是供诸人行淫的女子。
第二十七象


谶曰
惟日与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惟日与月”预言的是明朝的诞生,即1368年明朝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下民之极”预言明太祖出身贫贱,而这个人正是日后的朱元璋,其少年时要饭,被迫做过和尚。再看“应运而兴,其色曰赤”句,意即朱元璋应运而起,建立明朝。而“赤”即红色,即“朱”姓。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句说的还是明朝的降临。而“江东岸上光明起”是说朱元璋在江东的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再看“谈空说偈有真王”便是指朱元璋由一个穷和尚成了日后大名王朝的创始人。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天上日、月,喻“明”字。树上挂曲尺,即“木、∟”,合为“朱”,所以,预言的还是“朱”姓的大明王朝。
第二十八象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
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草头火脚”,当然就是一个“燕”字。看过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死前封子孙为藩王,其中燕王朱棣驻守北平,实力最强。朱元璋的太子早亡,立太子之子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之后建文帝削藩,削至燕王,燕王反,即。1399年发动的“靖难之役”。而“宫阙灰飞”便是指燕王攻入南京,建文帝出逃时烧了宫殿。再看“家中有鸟”,相信大家都知道,说的还是一个“燕”字。“郊外有尼”指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大败后便落发为僧,出逃郊外。
接下来,我们拦颂语。“羽满高飞日”预言燕王羽翼丰满时便垂涎着帝位。而“争妍有李花”句,“李花”指李景隆,即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曾带重兵抗击燕王, 但大败而逃。之后,当朱棣杀到京城时,又“争妍”献媚,主动投降。再看“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句,说的是建文帝落

发出家,云游四海。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一残败宫殿,预言燕王攻入南京时,建文帝出逃并烧了宫殿。
第二十九象



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枝发厥荣,为国之栋”,指明朝功臣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时称“三杨”)治国有方,使朝野天下欣欣向荣,堪为国家栋梁。而“皞皞熙熙”亦是光明祥和之意,天下百姓安乐太平,正所谓“康乐利众”。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一枝向北一枝东,又有南枝种亦同”,其中“一枝向北”指随朱棣五次向北征伐蒙古的杨荣;“一枝东”指号为“东里”的杨士奇;“南枝”指在当时称为“南杨”的杨溥。再看“宇内同歌贤母德”句,熟悉明史的读者知道,此句预言的是被誉为“女中尧舜”的张太后。张太后是明仁宗的皇后,在她做太子妃时,就以贤德闻名,也因此而保全了朱高炽的太子地位。张太后勤俭治家,不允许娘家人干预朝政,还震慑宦官使之不敢专权。明朝的国力在她晚年达到了全盛。接着看“真有三代之遗风”句,说的是明朝的国风有如夏商周三代时一样纯朴清正。、天下大治的时期。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只见“三杨”,未见决策者张太后的影子,暗喻张太后虽然裁决主导大事,但没有因此而独断专横、垂帘听政,而是启用三杨辅幼主。
第三十象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
相克相生马不前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半圭半林”句,“半圭”,即“土”字;“半林”,即“木”字。说的是“土木之变”即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被俘事件。所以“合则生变”句预言的便是“土”“木”两字合在一起所要生出的变端。再看“石亦有灵”句,意即以石亨为首,发动的“南宫复辟”。在这里稍加说明:1450年英宗被放回,景帝奉英宗为太上皇,软禁在南宫(今北京南池子一带)。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石亨与太监曹吉祥等密谋,派千余人夜里撞开宫墙,救出南宫里的英宗。英宗次日临朝,复辟为帝。接着看“生荣死贱”,说的是石亨因活着时扶植英宗复辟之功,把持朝政,享尽荣华,又因其之后独霸专权,以致被英宗下狱灭族,贱味难及。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缺一不成也占先”句,说的是瓦剌首领。因为瓦剌首领名“乜先”,所以,“缺一不成也”便是一个“乜”字。再看“六龙亲御到胡边”句,意即“土木之变”,其中“六龙”

即第六龙,指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镇。而“天心复见人心顺”句,既隐含“天顺”,是英宗复辟后的年号;还隐喻英宗复辟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的。再看“相克相生马不前”句,预言的是景帝在马年继位后便是国运终结之时了,所以才“马不前”。其中“相生”是说英宗被俘时,曾传话回来让其弟登基以续国统,而“相克”是说英宗复辟后迫使景帝退位,不久死去。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的虎额上有“王”字,喻指奸臣王振,意即他实行的独裁猛于虎也。图中石头,指的是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与谶语中“石亦有灵”正好对应。
第三十一象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断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
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
乾坤不属旧明君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当涂遗孽”说的是明朝中后期宦官倾权一事。从明成祖开始,至英宗、武宗、神宗、熹宗各代的政治,都由宦官摆布,尤其熹宗时的魏忠贤,专横凶恶,祸害达於顶点,弄得国政一团糟,种下了亡国的种子,正所谓是“秽乱宫阙”。而“一男一女,断送人国”是说熹宗好声色犬马。宠信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纵容其大肆打击屠杀东林党人,错误干预辽东军略。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爆发陕西流民起事。次年病卒,葬於德陵。即是“一男一女,断送人国”。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哀乱更纷”句,“忠臣贤士”说的即是魏忠贤。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 (太监)魏忠贤掌东厂,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排斥异己,专权揽政,迫害东林党人,正是“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哀乱更纷”。再看“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句,说的还是明熹宗对宦官的纵容,而且中途病逝,自然也就“乾坤不属旧明君”了。
最后,我们来释图。右上图有一民妇,即明熹宗之乳母客氏。左脚下有一穗禾。右有一男鬼,头发直起,磨拳擦掌,跨步向前,在加上旁边的女子,正好是“禾”中“女”“鬼”,即“魏”姓。所以,整幅图正是暗示着宦官当权的堪忧局面。
第三十二象



谶曰
马跳北阙
犬敖西方
八九数尽
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
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
一枝春色占长安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马跳北阙”,其中“北阙”即是北京。“犬敖西方”指自称“天狗星下凡”的张献忠,曾攻入成都建大西国并称王。再看“八九数尽,日月无光”句,其中“八九”是十七,“日月”即“明”字,指明朝。所以,“八九数尽”是说指明朝历经十七个年号后也就气数尽了。
接下来,

我们看颂语。“杨花落尽李花残”句,“杨花落尽”指李自成的对手杨嗣昌自尽。这里简单说一下杨嗣昌,他是明朝三世老臣,曾被阉党排挤辞官,后被启用,任兵部尚书,率兵大败李自成与张献忠,威震一时。之后因战败而自尽。再看“五色旗分自北来”句,说的是李自成的军队打着五色旗打进北京的事情。接着看“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句,说的是明太祖安息的金陵(南京)王气已尽,而李自成又是在春天攻下北京城的,所以叫“一枝春色占长安”。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马在门中,是“闯”字,喻闯王李自成,而且李自成属马。这里,对李自成略作叙述:李自成1630年在陕西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被拥为闯王。1644年,在西安自立大顺王。三月十九日攻克北京,四月被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而后节节溃败,1645年于九宫山(湖北)被杀。
第三十三象



谶曰
黄河水清
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
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
胡人气不衰
藩篱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谶语。“黄河水清,气顺则治”,其中“黄河”喻指中华大地,而“水清”意即清朝;“气顺则治”意即“顺治”年号。所以,整句意思为满清自顺治帝开始入主中原,使中原由乱渐治。再看“主客不分”句,意即满清反客为主;而“地支无子”句,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今少了子,只剩十一支,暗示清朝君主共十—位。
接下来,我们看颂语。“天长白瀑来”说的是满清人士自长白山一带起势,象瀑布一样冲向中原,所以是“胡人气不衰”。再看“藩篱多撤去”句,指康熙年间平定藩乱的事情。这里简单说一下于此有关的史实:清朝入主中原后,分封了三个投降的汉将为王,即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十二年撤三藩,致使吴三桂率先举兵叛乱,耿精忠(耿继茂之子)反于福建,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叛于广东,三藩一度打下长江以南,终被康熙平定。
最后,我们来释图。图中一舟坐满了人,喻“满洲”,而插八旗载10人从东北而来,喻指满清八旗自东北入关,开始了统治中原的生涯。
或许会有人怀疑金圣叹评批的版本已经不是最初原本,而是后来流传于民间的仿本,不具有可信度。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金圣叹死后,即从第34象以后的预言是多么的准确。
第三十四象


图:洪水滔天,芦苇边有几具骷髅 。
谶曰:
头有发,
衣怕白;
太平时,
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
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见梦全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