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_刘成纪

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_刘成纪

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_刘成纪
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_刘成纪

收稿日期:2013-05-09

作者简介:刘成纪(1967-),男,河南虞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价值与文化中心研究

员,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第46卷第4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Vol.46

No.4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July 2013

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美学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种文明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决定了中国人对自然价

值的全面肯定,也使自然审美成为最重要的审美取向。以此为背景,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对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耕生产对土地的固着,使中国人的空间经验有了一个稳定的始点。自仰韶文化始,

这种文明率先在黄河中游地区发展出了最成熟的形态,这里遂被视为天下的中心,所谓的空间经验则因此成为从中原出发的经验。其次,黄河中游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界的物候变化使与自然打交道的农耕民族从季节流转中发现了时间。再次,这种时空的交错给中原民族提供了稳定的世界观,

决定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审美认知及对自身的发现。自此,人、时间、空间成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生活的核心要素,并在随后的夏商周时代为中国美学奠定了基本的存在框架。

关键词:中国美学;农耕文明;审美空间;审美时间;审美者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3)04-0082-06

中国社会从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确立了

农业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中经距今4000年的龙山文化,到距今3000年的夏朝,正式进入王朝政治时代,这一过程与史前文明漫长的历史相比,不算太长,但对后世中国美学的发展却是奠基性的。这中间,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的固着,使人对外部世界的空间经验变得相对固定。由于这种文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出了

最成熟的形态,

这里逐渐成为天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谓的空间经验也因此成为从中原出发的经验。同时,黄河中下游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界的草木枯荣、花开花落,使与自然打交道的农业民族渐渐从四季的流转中发现了时间。这种时空的交错给中原民族提供了稳定的世界观,也决定着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审美经验及对人自身的审美发现。因此,人、时

间、

空间,自那一时期始,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生活的核心要素,

并在随后的夏商周时代为中国美学奠定了基本格局。

一、审美空间:经验与想象

农耕文明是深植于泥土的文明。土地不仅决定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美和艺术的属性。就黄河中下游地区来讲,

由黄土构成的土壤,结构细小均匀,松散易碎,适于用最简单的农具(如耒耜)耕作,也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关于这

一区域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何炳棣曾讲

:“自从1949年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农业和动物驯化是与中国第一个成熟的新石器文化同时出现的,这个

文化以河南西部的仰韶村命名。”[1]自此以后,中国人

建立了非凡而持久的农业制度。

与采集、渔猎文明相比,农耕生产代表着更先进的文明。农业,就其本性而言,是通过种植将自然生产提

升为人工生产,

它既依托于自然,又通过人力实现对自然的二次重造和改变。这种方式需要人更深入地参与到土地中,通过认识土地、改变地表的植被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农业劳动中体力和智力投入,使农耕民族往往比狩猎和游牧民族具有更强的征服自然的能

力。同时,

辛苦的劳作也往往有丰厚的报偿,使其比其他民族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自信。我们常说“黄河流域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正在于这诸种文明要素围绕着农耕形成了能量的聚集。另外,

就人地关系而论,农耕民族将土地视为最重要的财富,这种财富观强化着农民

对土地的依恋和固着,

并进而形成安土重迁的观念。相反,游牧和渔猎民族则大多将浮于地表的资源直接作为财富。它要么是便携的,要么是可移动的,这决定

了游牧民族多迁徙、

常移动的特点。正如西汉晁错所讲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

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汉书·晁错传》)据此可以认为,在中国社会早期,以黄河中游(河洛)为中心的天下观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首先,农耕生产方式强大的创富能力,使其比周边文明更发达;其次,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劳作锻造了人的智力和思想力,使其具有更先进的文化;再次,财富的不可移动及由此形成的安土重迁观念,使这一民族以自我为中心设计其天下观,并以自身为尺度对周边文明进行价值评判。司马迁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史记·封禅书》)正是对这种建基于农耕文明、以“河洛-中原”为中心的空间地理观念的绝佳阐明。

自仰韶时期至夏商周,虽然中国历史有传说与正史、原始部落与王朝政治之别,但由于农耕生产方式是一以贯之的,所以这一过程具有内在的连续性。所谓的以中原为中心的空间地理观念,也可视为一个不断形成并最终确立的过程。从文献看,早期中原民族的这种空间观念主要是以“四方”标示的。如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2](P368)这里的西、东、北、南,明显预设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视点,即它是以占卜者为中心形成的空间框架。在《尚书》中,这种空间观表现出更强的秩序性,如《尚书·尧典》:“(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另如《尚书·舜典》:“岁二月,(舜)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引文的第一段,以天文为背景,划定中原民族存在的空间格局。其中,羲和作为天顶的游历者,形成了对大地的整体笼罩。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天官,分居于东、南、西、北,中心地带则必然是被这些天神、天官守护的人间圣王及其子民。引文的第二段,则记述了居于天下之中的圣王(舜)在四境游历的过程。他按照东、南、西、北的圆周型顺序,巡狩以四岳为标志的国家疆域。同时,四岳因其高耸而近神灵,对山岳的祭祀则是试图与居于四方的天官实现天人交感,神人相通。根据这种关于天空的空间想象和大地的地理经验,一个完美的世界也就在天覆地载中形成了:居于天下之中的圣王及其子民,像裹于蛋壳里的鸡雏一样,在天地的立体包围中得到特别的护佑和垂爱,并从这一具有无限优越感的中心地带出发,对周边世界做出种种既客观又主观、既充满偏见又富有想象的价值判断。

就纯粹的空间而论,天下本无中心,如《庄子》讲:“我知天下之中央,越之南、燕之北是也。”(《庄子·天下》)但是,中国社会早期空间经验的非客观性,却正好铸就了它的诗性或审美特性,所谓的地理空间也因此成为诗性或审美空间。这中间,由于周边世界是无限延展的,并最终会跨越人经验的边界,所以人既可以根据对自身文明的优越感,将周边地区视为荒蛮,也可以按照想象的逻辑,将周边世界视为神的居地,并且愈趋遥远愈充满超现实的浪漫和神奇。其中,像《尚书·禹贡》中确立的贡服体系,天下以五百里为单位,被划分成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圈层,最后直至“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按照这一国家地理版图,作为帝国中心的王畿之地是文明的中心,也是美的中心。其疆域向外放大的过程,也是文明水准和美的含量不断递减或被稀释的过程。与这种建立在文明中心论基础上的审美地理观不同,上古时期记载周穆王远行探险的《穆天子传》,却提供了一幅截然相反的图景:他四面征伐“亿有九万里”(《竹书纪年》),所到之处,看到的是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色,得到的是白鹿玄貉等祥兽,驾乘的是四方进献的赤骥盗骊等八骏,交往的是西王母等列仙人物。根据这种开放式的空间观念,远方不但不是荒蛮的,反而因超出日常经验范围而神奇。在这一过程中,美不是随着空间距离的放大而逐渐稀释,而是按照愈远愈美的想象逻辑不断递增。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立在中原中心论基础上的上古空间观念,体现出以下特点:首先,这种空间不是对于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客观认知,而是一种被主观经验和感知重构的人化形式。就其纯任感知的特点而言,它天然地就是美学的对象,因为美学就其基本特性来讲,就是关于感觉或感性的学科,它包括对于空间的感性判断。其次,按照中原文明中心论,虽然远方世界被设定为远离文明的荒蛮区域,但它同时却以自我为尺度勾勒出了一个在政治、文化诸层面趋于完美的经验世界。这种对当下生活的肯定,为后世儒家构建尘世性的审美乌托邦提供了思想背景。这是一个充满人道精神的和谐世界,因此也是审美的世界。再次,人对外部世界的审美评价,总有一对相互矛盾的标准,一是人文,一是自然。在人文方面,它可能因为文明处于低阶状态而被视为荒蛮,但也会因其超出经验的范围而变相激起人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远方成为审美眺望的对象。夏商周时期的《穆天子传》和《逸周书·太子晋》所体现的超越意向,意味着“生活在别处”已开始影响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后世,从道家的远方想象到道教的游仙,则延续了这一美的超现实路向。

普鲁塔克在谈他如何为信史确立边界时曾讲:“地

理学家把世界上那些他们毫无所知的地方填塞到自己绘制的地图的边缘,并加上注释:‘超过这个范围,惟有干涸无水、猛兽出没的荒山大漠’,或这‘无法穿过的沼泽’,或‘西徐亚的冰天雪地’,或‘长年封冻的大海’等等。我在撰写这部传记时,也有同样的想法。在纵观那些推理所能及和确实有史可稽的时代之后,我也不妨这样说:超过这个范围,再上溯到更加遥远的时代,那就惟有种种传说和杜撰的故事了。那里是诗人和传奇作家活跃的领地,虚无飘缈,荒诞不经,令人难以置信。”[3](P5)这段话对理解中国社会早期审美空间的形成同样有效,即这是一个经验与想象交并的诗性空间,经验的现实性与想象的浪漫性,依据从身边到远方的秩序不断递增或递减。同时,中国人由这种纯任感知和想象的“私经验”所构建的审美世界,比西方更具系统性,也更具历史延续性。比如,早期中原民族不仅设定了东、南、西、北、中五方,而且将五色、五音、五味、四季等都组入到这个稳态的空间系统中,从而使包括四方在内的诸种审美要素都形成了对天下“中央”的环绕。超越这一经验范围之外的区域,在文化优劣论的主使下被认为荒蛮,但在美学层面,则往往被想象为仙人的居地。秦汉时期的《山海经》是这种审美想象的延续,从《穆天子传》到《淮南子·坠形训》和张华的《博物志》,则提供了从对中原的现实感知到关于远方审美想象的渐变路径。这中间,因为中心地区是明确的、清晰的,所以与此相关的艺术往往摹写真实,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如《诗经》);边缘地区则因为超出了经验的范围,往往被诉诸想象,相关的艺术创造则虚幻瑰丽,充满传奇色彩,显示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点。从美学角度理解中国人这种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天下观,可以看到的就是这种从经验到想象、从现实到浪漫逐步过渡的审美系统。

二、审美时间:景色与四季

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时间观念,但农耕文明对时间审美价值的发现却具有独特性。按照法国18世纪重农学派的观点,自然界虽参与生产过程,但却不要求任何补偿。这种无私赐予使农业产品成为纯“新产品”[4](P2)。显然,自然界之所以能实现这种赐予,与土地不竭的生殖力有关。在中国美学中,自然或土地的这种生殖力被赋予了两方面的美学意义:首先,自然的生殖性即是其生命性。这种活跃的生命感一方面使其与西方近代机械僵死自然相区别,另一方面则因其对生命的包蕴而天然地具有美的本己性。“天地之大德曰生”,所谓美的本质,就是自然的生命本质。进而言之,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实现形象的表征。这样,人对自然物候变化的体验就成为对自然生命过程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中国人发现了时间。

中国社会早期对土地生命属性的体认,在其创制的象形文字中得到了直观表现。如“土”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都是以土地对植物的生殖来表意。正如《说文解字》云:“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与此相应,“生”则是从土地的生殖力获得本义。如甲骨文、金文、篆文都是强调土地之于生物之生命的本源性。也如《说文》所讲:“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从“土”与“生”互训的特性可以看出,土是孕育生命的土,土中包含着生命的元质;生是从土中而来的生,它以草木的萌发反证生命之于土地的本己性。进而言之,自然界的生物,虽然直接源于大地的孕育和生殖,但它也同样离不开日月的照耀、雨露的滋润以及自然空间对这种生命形式的承载。这样,自然界的草木与其说来自土地的生殖,还不如说来自天地的共同化育。《易经·归妹》中所谓“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正是对两者关系的明解。而“天地之大德曰生”,则是由“地生万物”的直观判断转向了综合性的经验判断。这种判断是更趋理性的,也是更周延的,它将整个自然界都纳入到了一个生成生命并展示生命的系统。

可以认为,没有农耕文明在人与土地之间建立的密切关联,便很难形成上古时期中国人的这种自然生命观。就其与美的关联看,自然的生命本性也就是美的本性,自然孕育的草木与花朵,以感性形式表征着土地和自然的生命之美。从史料看,这种源于大地又隶属于大地的美的表象,被上古时期的中国人以“丽”字象形,即“百谷草木丽于地”(《周易·离卦》),“草木相附丽土而生”(《说文》)。这里的“丽”,其本义是依附和附着,其引申义是美丽和华丽。这两种词义之间具有连续性,即它一方面说明大地是谷物百草等感性生命形式的本源,另一方面说明了自然植被之美是大地生命的绽放和外显。或者说,土地和土地上自然植被的关系,是美的本源和美的感性表现的关系。但是,从《周易·归妹》中万物来自“天地之交”的观念看,大地上的百谷草木之所以能从沉寂的土地向外涌现为活跃的感性生命形式,显然又不仅仅来自土壤的孕育,而是同时受到天气的影响。一个地区气候发生的冷暖干湿、风霜雪雨的变化,总会使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生命周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如果说大地对植物生命的赐予是常态性和连续性的,那么气候的变化则是植物生之历程中的变易因素。也即大地对自然风物之美的孕育是一个恒量,而气候的影响则是变量。这个变量的介入,使自然审美中的大地与植被的关系转换为景色与四季的关系。

据此,《周易》中以“天地之交”“阴阳合和”来说明万物的创化,其实是考虑到了土壤属性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因素。具体到黄河流域中国的早期农业而言,除黄土以其良好的保水性和自肥能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恒量外,在气候方面,这里属于暖温带,一年四季分明,雨量适中。这种气候使它既不会像北方草原

因过度干旱而沙漠化、缺少植被来彰显自然界的时序变化,也不会像南方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草木葱茏,森林遍野,使自然植被因长年茂盛生长而失去时间感。对于农业民族来讲,如果说时间意识的诞生主要源自于对自然物候变化的感知,那么,这种物候变化的规律性就成为中国早期历法产生的背景。像颛顼历、夏历等中国上古时期的历法形式,都是根据黄河流域自然物候变易的规律制定的。它既以规则的形式安排了农耕民族的田野劳作和日常生活,也将空间性的自然经验转换为四季流转式的时间感知。于此,土地对自然生命的直接孕育、气候对自然生命过程的周期性调节,使中国人从自然之中发现了时间。这种时间是感性的,是充满韵律或节奏变化的,所以品味这种以景色与四季表征的时间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

中国现存最早的历法《夏小正》,鲜明地表现了三代时期中国人时间认知的审美特性。如其叙《正月》云:“正月:启蛰,雁北向,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初岁祭耒,始用畼。园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匀田。獭献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大戴礼记·夏小正》)按照现代白话文的讲法,其意大致如下:正月,和畅而不乏强劲的东南风扑面吹来,阳光暖暖的,冰冻的土地开始消融,上面一层先开始解冻,底下尚坚硬,如泥涂在上面一样。蛰伏的虫子开始复苏,野鸡呴呴的鸣叫声远远传来。蜷缩一冬的鱼儿游上水面,背上还带着冰凌。水獭抓到的鱼吃也吃不完,便罗列在那里,像祭祀中摆放的贡品。菜园中的韭菜露出了嫩芽,杨柳刚刚生出新芽。草木生长,苍鹰翱空的冬日景象不见了,布谷鸟开始作窝育子,鸣声不绝。淳朴的先民们认为这种体型较大的灰鸟是苍鹰变成的,因而有“鹰化为鸠”之说。田鼠也钻出洞穴。农夫开始修理自己的耒耜,忙着整理田畴,除去初生的杂草。有时他们不得不冒着霏霏的雨雪劳作于贵族的公田。采撷芸草以为庙堂祭祀之用。鞠星早晨出现在东方,参星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南中天,北斗星的斗柄“悬在下”[5](P85)。

这段话,从气候讲到物候,从人事讲到天象。它不是对时间运动过程的抽象排列,而是各种生动而美好的自然物象在时间之链上的感性集结。这与其说是要以制度性的历法来规范人事活动,倒不如说是以制度性的时间范式承载了人对自然的审美活动。时间在此被审美化了,人在大地上的劳作及日常活动,则因被组入到了这一审美化的自然系统,而同样体现出因任自然的格调和韵致。这种历法与《诗经》中的农事诗(如《七月》)并无差别,它的诗性大于科学性,或者说,它的科学性奠基于对自然的诗性(审美)体验。此后,从《逸周书·时训解》到《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这种以自然物候之变为基础的时间观,对自然现象和人事活动的囊括范围日益放大,包括了十二律、五行、五方、五色、五味、五嗅、五政等一切人之所见、所感、所行的内容。于此,以四季彰显的时间节奏和韵律,也就将中国人的生活彻底纳入到了一个审美化的自然生命进程。

中国人从上古时期渐渐萌发的时间意识,是一种自然意识,也是一种生命意识。它奠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建构的人地、人天关系,天地人之间的交媾和互动使中国人发现了生命是人与自然的元质,自然生命的变易则使中国人发现了时间,并以景色与四季的流转使时间获得审美表现。关于这种时间意识对后世中国美学的影响及日益“纯粹化”的倾向,西方学者克洛德·拉尔曾讲:“中国人的感受性完全协调于变化着的自然状态、瞬息即逝的欢乐以及十分微妙的瞬间和谐。这种感受性不仅始终点缀着没受教育的穷人的生活,同时,时间的特性被当作茶、纸、丝或其它无数种赋予生活以魅力的东西的特性来欣赏。时间来而复去,去而复返:李枝、竹节、枫叶、松针上的时间,灰雁的尖叫、黄鹂的甜啭、鹌鹑欢叫的时间。冲击着人的意识的这种种不同的特点和迹象显示了时间流逝的特征。”[6](P32)

三、审美者:自我认知与自我发现

在中国上古史中,第一个以农耕立国并奠定了此后数千年政治、风教传统的王朝是周朝。关于这一朝代对于国史的意义,史家多有论及。如王静安云:“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7](P231-232)那么,导致当时文化和政治制度发生剧变的原因是什么?从产生方式上讲,是上古农业制度文明的最终成熟;从人神关系上看,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凸显。其美学影响则涉及以人为中心建构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审美系统的形成。

关于殷周之际人神关系的变化,孔子曾讲:“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渐,贼而敝。”(《礼记·表记》)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人神之间,殷商以事鬼敬神为其文化特色。对鬼神的无条件服从,使其人民慑服于神权的威势,缺乏情感和道德的自主性。这种特点可以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卜辞”得到佐证。周人既事鬼敬神又对超自然的神性权威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意味着他以理性为人神划出了各自行使权力的边界,由神人的两离为人辟出了专属、自主的区域。所谓“亲而不尊”,正是讲人以个体情感为尺度建构人与他人的关系,而不再屈服于异己力量的外在强制。“利而巧,文而不惭”等民性和民风的形成,则是人更加尊重自身

欲望和感性欢愉的必然结果。

与殷商游牧、游农或农牧间杂的生产方式不同,周还发展出了中国社会早期最成熟的农业产生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改变了上古时期的人神关系,而且促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文明和审美取向的发展。与游牧民族总是四处迁徙、“不常厥居”不同,农耕民族的重要特性就是因与某片土地的固定关联而安土重迁。同时,在一种相对固定的人地关系中,土地作为一种恒量,人投入劳动力的多寡往往决定着土地对人的反向馈赠。也就是说,相对恒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意味着人力的投入成为人获得生存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在西周时期,殷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占卜传统一变而为“自求多福”“唯德是亲”的重人传统,巫觋文化让位于重德文化,其根本原因就是人通过对土地的掌握而实现了对自身命运的掌握,而这种掌握也必然意味着人的问题成为这种文化的关注重心。除了思想性文献,周王朝的重农特性也见于其先祖行迹和部族创始神话中。据《史记·周本纪》,周部族的第一个男性名弃(后稷),他幼年时就喜欢以稼穑为游戏,成年后则因高超的农业技能被尧帝聘为农师。后世,这一部族的历代首领,如公刘、古公亶父等,莫不以农耕作为兴业立国之本,即所谓“周道之兴自此始”(《史记·周本纪》)。另外,在其部族创始神话中,弃(后稷)的母亲名姜嫄。据《诗经·大雅·生民》和《史记·周本纪》:这位母亲有一天在旷野中看见一个巨人的足印,因好奇踏了上去,就“身动如孕”“居期而生子”。弃出生后,她认为不祥,要扔掉,结果“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如果把这段记载和殷商部族的创世神话作一比较,其中透露着极为重要的信息:据《诗经·商颂·玄鸟》和《史记·殷本纪》,殷商部族认为他们的先祖契,是因为其母亲吃了一个天上飞鸟的蛋而怀孕,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意味着殷商是在人天关系中思考其部族起源的,而周则是以人地关系界定其部族的产生。巨人足印作为大地稳靠性和坚实性的证明,被周视为民族立命的基础;牛马、山林、飞鸟对其先祖的保护,则是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天然相亲关系。可以认为,正是因为有这种对土地属性和价值的体认,周部族才发展出了人本思想。或者,土地的稳靠性和对人的天然护佑,意味着自然不会继续因其非确定性和异己性而占据人的思维中心,使人“有余力”将关注的重心转向人自身。同时,作为人类创富之源的自然,则因与人构成的纯粹劳作关系而变得简单,弱化甚至过滤掉了不可把握的神性,变得本色,变得理智清明。据此可以看到,有周一代农耕文明的繁荣,不仅使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而且使自然作为纯粹的感性对象与人发生关联。而这,正是从美的角度理解人自身并建构人与自然关系的开端。

一般而言,人们谈到周王朝时期人的主体性问题,往往会涉及《尚书》和《诗经》所表达的重人观念或民本思想。但事实上,这种重人观念和民本思想,并不涉及主体心灵的丰富性,而只是将人当成了固国安邦的手段,其价值是工具性的。在周代,真正触及人的自我认知这一问题的,最显在的标志还是对“心”的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心”字在甲骨卜辞中不存在,殷商晚期青铜铭文中也无“心”字。但西周以降,不但青铜铭文中大量出现,而且“心”字开始占据相当的份量。如周共王时期《师神鼎》云:“臣联皇考穆王,用乃孔德,驯纯乃用心,引正乃辟安德。”懿王时期《师望鼎》云:“丕显皇考宫公,穆穆克明厥心,哲厥德,用辟于先王。”孝王时期《克鼎》云:“穆穆文且师华父,匆氒心。”厉王时期《散氏盘》引《旅誓》云:“余有散氏心贼,则爰千罚千。”与此同时,铭文中以“心”为部首的字大量被创制,或者将甲骨文中原本无“心”的字,用“心”进行了重新配置(如下文的“德”)。这种现象说明,所谓人的主体性,最根本地建基于人对其内在心灵的确定性和丰富性的体认。唯有心成为身体的主宰者,人才会以此为基准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反观。比较言之,甲骨文中“心”字的缺失,显然说明殷商时期人的盲动及受外物左右的“魂不守舍”状态,而自西周以来金文中“心”及心部文字的大量出现,正是人逐步获得主体自觉的证明。

从史料看,周人首先以心作为人之存在的内在规定,然后沿两个侧面界定心体之用:一个是德,一个是志。前者涉及现实的知与行,后者涉及内心的情与思。据西周青铜铭文、《尚书·周书》和《诗经》等文献,“德”是当时理解人的内在精神状况的最重要范畴。这一字在《尚书·周书》中共出现128次,在《诗经》中出现73次。那么,什么是“德”?《管子·心术上》云:“德者,得也。”《说文》:“德,升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从这种释义可以看出,所谓“德”首先是对外物的获取(“得”),其次是超越(“升”),再次是行动(“小步”),最后是心灵(“从心”)。连缀起来看,它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是将普遍性的自然纳入个体体验,即道成肉身。这种体验来自人的行动,内化为心灵,但又反过来指导人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心灵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接引外部世界,是知的动因;它又外化为实践,是行的准则。这种德性之心介于知行之间,但又包蕴着向知与行敞开的双向性。所谓周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发现,正是因为德性的确立使人有了内在的深度,同时因为向知与行的敞开有了外向的广度。这种由自我认知获得的个体定位和心灵自觉,无论对于中国美学还是其他相关学科的发萌都极端重要。后世中国美学在真、善、美之间形成的撕扯不清的关系,正是因为德在“得于外”“聚于心”和“发于行”之间形成了意义的连续。

从“德”的字形演变,也可看出心灵概念在西周王朝的生成。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走路,右边是眼睛,尚不涉及心灵问题。但在金文中,已在眼睛下面加了一个心,变为德,这意味着心灵开始被视为行(实践)与看(认知)的基础或主宰者。但同时,就“德”字贯通心与行、知的特性看,它虽然深化了对人的内在性的认识,但仍然是穿行于体用之间,尤其在实践层面是导向人的行为伦理问题,即人的行为的合目的性。这也是后人一般从伦理学角度理解它的意义的原因。就美而言,它一方面建基于这种贯通行知的德性之心,另一方面也必然有其独特的维度,即内在情志的直接抒发。也就是说,在知与行之间挺立而起的主体性的情思,才应是美学真正关注的问题。

有周一代,按照胡适的说法,是“歌者的时代”,其标志性的文本是《诗经》,其奠基性的诗歌理论是“诗言志”。从相关文献看,“诗言志”这一中国诗歌美学的“开山的纲领”[8](P6),虽然首出于《尚书·尧典》,并被编织进帝舜与大臣夔的对话中,但学界一般认为这是西周至春秋早期出现的诗歌主张。那么,什么是诗所言的“志”?按照《说文》的解释:“志,意也。从心之声。”所谓的“意”则与“志”互训,即“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进而言之,“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按照这种释义的链条,诗所言的志,是奠基于心灵的,是与认知、行为等尚不发生关涉的纯主观体验的表达。这种心灵体验以情感为主调,然后向思与德作了适度的蔓延。按照闻一多的讲法:“志字从之,卜辞之作止……志从之从心,本义是停止在心上。”[9](P151)闻一多认为,这停在心上或藏在心里的“志”包含三层意义:一是记忆;二是记录;三是怀抱,即情思、感想、怀念、欲慕等心理状态。从这种释义可以看出,与“德”偏向于知的外得与行的外发不同,“志”是以记忆和记录等方式扎根于心灵的。它不是指向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合规律和合目的,而是指向由积聚于心灵的记忆和记录直接诱发的情思和感怀。也就是说,“诗言志”这一定位,预示着人的心灵有了内在的根基和深度,预示着从居于心灵深层的经验性记忆到情感的外显式表达有了一条垂直贯通的道路。从美学角度讲,这种由情感与记忆交汇的心灵与认知理性(知)和实践理性(行)有着显著的差异,它纯任情感、直抒胸意,以美为本位。也正是因此,“诗言志”在西周或春秋初期的提出,标志着审美主体这一概念在中国美学史上的确立和自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则是这一审美主体内在情志的物化形式。

中国早期诗学以情志为本体,这使其与专注于诗的制造或生产技术的西方早期形式诗学(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比,更显出心灵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它成为一种哲学,并可视为中国人从美的角度认识和发现自身的起点。以“言志”为核心,它向关涉自然、社会、人生的诸多领域蔓延,从而勾画出了中国人审美或诗意生存的早期轮廓。在空间维度,它的十五国风、大雅小雅,使国家的山川风物、草木虫鱼浸润着人的情感,呈现为诗性的图景。在时间维度,它的周颂、鲁颂和商颂,以虔敬的历史追怀和想象,使历史复活于当下记忆,并使本性虚无的时间因审美化的填充变得丰盈。作为建构这种诗性时空的主要方式,它以“赋”铺陈事物,激扬想象,使物之所在成为情之所在。它以“比”建构人与自然的类同关系,使自然成为人之情志的物化表征。它以“兴”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将自然体验导向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可以认为,有周一代从情志层面对人的内在丰富性的认知和发现,不但在德性之外别开境界,而且使这个自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度,从此成为被诗之情志重构的世界。实然的西周春秋史至此也就有了另一副面孔,即被诗情雅化的美丽面孔。

至此,人、时间、空间就为中国社会早期的认知经验提供了基本框架。这些范畴的诗性特质则使其成为理解中国上古美学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10](P39-48)。有了这一基本框架,中国美学史才开始进入“正史”时代,即春秋以降逐步被美学思想史或范畴史主导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何炳棣.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J].农业考古,1984,(2).

[2]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普鲁塔克.古希腊罗马名人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武占江.中国文化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6]路易·加迪.文化与时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7]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8]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开明书店,1948.

[9]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刘成纪.审美流变论[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乔学杰)

[整理版]中国封建社会——瞿同祖

[整理版]中国封建社会——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 ——瞿同祖 第一章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牧畜经济与农业经济 第二节移徙的生活与安定的生活 第三节公产制与私产制第四节同等承继权与独子承继权第五节平等自由的社会与阶级社会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完成第一节分封的情况 第二节同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第三节诸侯的等级 第四节国土的大小 第五节诸侯与天子的关系 第三章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第一节采邑主的绝对私有 第二节授田及井田制度 第三节土地之不可分及禁止买卖转移 第四章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第一节宗法与土地封建的关系第二节嫡庶制度第三节承继法 第四节祭祀 第五节婚姻 第六节丧葬 第五章封建阶级 第一节贵族与平民 一、天子

二、诸侯 三、卿大夫 四、士 五、庶人 第二节奴隶 第六章封建阶级(续) 第三节贵族阶级之优越第四节平民之义务权利甲义务 1 代耕 2 献纳 3 役 乙权利 第五节庶人职业及居处之固定 第六节各阶级之固定及所用礼仪之不同 一、祭祀 二、婚姻 三、丧葬 四、服饰器用 第七章封建政治 第一节封建政治的特点 一、分化 二、阶级间之服从 第二节封建官吏 第三节庶人与政治 第四节兵制

一、人口及土地调查 二、乡邑及军队组织 三、各国军数 四、操阅 第五节财用 第八章封建的崩溃 第一节阶级的破坏 第二节诸侯间的兼并 第三节商业经济的兴起 第四节土地制度的改革 结论 一、序言 中国的文人,最会自命正统,自立门户。——陶希圣 中国社会科学唯一的出路,是以欧洲上古社会、欧洲中古社会、欧美现代社会为背景, 去解释过去中国的社会、现在中国的社会。——杨开道 【私以为对于中国社会的独特性,欧美社会的背景未必完全适用。】 中国封建社会的时代问题始终是一个论战的中心——瞿同祖 二、研究方法及观点 本书是对中国封建封建社会史的研究,以全部社会现象为对象,逐一讨论。作者不把封 建社会看成一种静的制度,而是着重于分析其形成以至崩溃的过程,解剖他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及彼此间的关系。

高中政治教案当代国际社会

高中政治教案:当代国际社会 教学目标 关于“当代国际社会” 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理解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不同的标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联合国的创立与发展、宗旨与原则、主要机构与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 能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及其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判断某国的对外活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 认清我国所处的复杂的国际关系,感悟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立场、态度和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捍卫国家利益的思想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教学建议 关于“当代国际社会”的教材分析 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共四个框题。 第一框题“当代国际社会概况”:是全节书的总论,它统率了全节书的内容,其他三个框题是对它的补充和深化。概括起来共讲述两个问题:

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第七章第5节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 1.感受牛顿力学在高速世界与事实的矛盾,知道牛顿力学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知道相对论、量子论有助于人类认识高速、微观领域。 2.知道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知道长度相对性和时间间隔相对性的表达式。 3.了解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知道科学真理是相对的,未知世界必将在人类不懈的探索中被揭开更多的谜底。 【课前预习】 一、相对论时空观 1.爱因斯坦两个假设: (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_________的; (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_________的。 2.时间延缓效应:如果相当于地面以v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到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τ,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该物体在同一地点完成这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t, 则Δt=____________。由于1?(v c )2<1,所以总有Δt>Δτ,此种情况称为时间延缓效应。 3.长度收缩效应:如果与杆相对静止的人测得杆长是l0,沿着杆的方向,以v相对杆运动的人 测得杆长是l,则l=_________。由于1?(v c )2<1,所以总有l

从《山水情》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时空表现及对传统绘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从《山水情》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时空表现及对传统绘 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 水墨动画是水墨画和影视手段结合的 产物,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独到而成熟的,现代影视的艺术表现也有成熟的理论和手段。但是将二者相结合,必将出现理念和表现手法的冲突,这种 冲突主要体现在对时空的把握上。本文以水墨动画《山水情》为代表,分别对水墨动画的静止时空(时间凝滞 下的空间表现)和连续时空(时空同步)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对水墨画与水墨动画的传承关 系进行分析;二是对水墨形式与影视语言的结合进行 探索。通过分析找到水墨动画中时空表现的艺术特点,探索水墨动画与影视两种艺术形态的结合点与创新点。 [关键词] 水墨动画;山水情;画面;时空

一、水墨动画的艺术特征及其作品简介 (一)水墨动画艺术特色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次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水墨动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这两个时期也记录了中国动画在世界上曾经的辉煌。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水墨动画的诞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水墨动画的第二个黄

金时期是在1979年至80年代后期,作品有《鹿铃》《熊猫百货商店》《山水情》等,其艺术手法至今无法复制和超越。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动画桂冠上的一颗明珠。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动画逐步确立了自己民族性的特征。水墨动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时空的表现上,不同于其他动画作品。它对传统水墨画的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继承,并与镜头语言结合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动画形式,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水墨动画作品虽然不多,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二)《山水情》作品简介 《山水情》出品于1988年,是水墨动画经过近30年发展后的一个高峰,它被称为水墨动画的“绝唱”,此后再也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水墨动画出品。 自第一部水墨动画诞生到《山水情》,经过近2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53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土改结束。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是有关土地的 周王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了亲戚和功臣,名义上土地依然是周王的,但是实际上是诸侯的。诸侯就是自己土地的主宰,他们依据自己的法律来治理自己的国家。 所以,很大程度上,封建制度与联邦制是相似的,这也是为什么西欧国家很自然地从中世纪过渡到联邦制的原因。 封建社会是依据周礼来统一思想的 周礼并不是一种法律,而是一种被倡导的行为规范。违背周礼并不一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在整个周朝会被瞧不起。这一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信用制度,信用记录不佳不一定触犯刑法,但是你会发现自己不受欢迎以及办事很难。 所以,在封建社会是很提倡贵族精神的,贵族会依据周礼的原则约束自己,非常重视荣誉。这一点,在中世纪的欧洲也很明显。 封建社会的诸侯国之间构成平等关系,即便爵位不同

封建社会不是中央集权,中央对诸侯国只是共同宗主,起到指导、调停等作用 中央政权不会直接就任何事物发布命令或者法令。 诸侯在自己的国家内同样具有封建的权力,因此有些国家又分成更小的国家。 官家特征 我们姑且称秦以后的社会为官家社会。事实上,官家社会的特征在秦朝还没有充分体现,秦朝就灭亡了。所以,事实上从汉朝以后,官家社会的特征才逐渐清晰。 首先,高度中央集权。秦朝开始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了郡县制,全国统一号令,权力收归中央。 其次,高度的专制。秦朝开始,皇帝具有主宰一切的权力,即便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秦朝皇帝的权力还在法律之上。在周朝,周王自称寡人和孤,诸侯同样自称寡人和孤,周王尊称诸侯为伯父和伯舅。从秦朝开始,皇帝自称朕,其他人一律不能这么自称,皇帝不会尊称任何人,任何人都要称皇帝为圣上和万岁。 周朝,史官的记载至高无上,周王也不能改变。秦朝以后,皇帝的话至高无上,史官就是拍马屁的角色。 第三,高度的统一。秦朝开始,书同文行同轨,天下所有的东西都要统一标准,这被我们纪录为秦始皇的功劳。思想上同样必须高度统一,所以有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四,高度的腐败。因为权力集中在中央,可是权力也是必须由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国际关系与概况结课论文,英语专业,全英文论文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umber: Name: Professor: Time: June 14th, 2012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Abstract】 Since entered the New Worl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undergoing abrupt changes. What i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at role does it play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India.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ina Japan Indi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hich includ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social relations, refer to people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state set up a special kind of social relations. Throughout the variou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formation of free idealism to the new realism, later to the dominance of behaviorism in 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new liberal, and then the Second World War polarization, until ninety era,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one superpower and man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still is such a situation, and now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 personally think this concept is derived from the polarization. Now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rely on each other more and more, all of them undertake some responsibilities towards each oth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come from confrontation to cooperation, it strengthened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nd this is today's society whose theme is "peace and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countries are destroying the mainstream, so tha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at a depth adjustment. The American diplomacy to strengthen the adjustment of unilateralism is obviously the largest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owever, the other big countries are carrying out a positive adjustment, so the overall trend is stable. See from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multi-polarization trend will gradually wi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ina'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based on enhanced economic, military.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at the stage of a subtle change. What we think the most is the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Japan committed a heinous crime in China during World War II, which have cast a shadow over every Chinese person's heart. But we should face up the relations with Japan. After published a "Sino-Japanese Joint Statement, the Sino-Japanese Peace and Friendship Treaty", the two countries established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NAME:郑茂盛 NJUID:101220162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论儒释道的人生观 谈到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说到人生和人生观。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人生,什么事人生观。人生,顾名思义,就是人的生活、人的生存、人的生死历程的总称。人生的生死历程,在不同宗教,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含义。从生到死,是人的一期生命,在老子看来,人一出生,便是向死里去,便是所谓的“出生入死”,生生死死的过程,就形成了一个怎么样去观人生的过程。而在观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人生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态度和观想,这便是所谓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它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有:贫富观、苦乐观、义利观、荣辱观、道德观、公私观等。 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个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人们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形成形形色色的人生观是一种必然,一种客观事实。就像对于同一句格言,在六岁小孩和六十岁老人的口中讲出所表现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完全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总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先秦诸子百家便是一个典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种极其高深的水平,由此形成的人生观就各有各的特色。先哲对于人生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讲讲我对儒释道三家人生观的一点理解。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对待他人充满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要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儒家因此出了无数志士仁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的精华便在这句话中,他从小就立志向学做人,寒窗十五载,三十岁能在社会立足,在齐、鲁传播礼法,到了四十岁不再困惑了,而后退居修诗书礼乐,讲学弟子,五十岁后,懂得了人生和宇宙相通的道理,能够处理一切突变;后仕鲁授政,去卫、陈屡受挫折,至六十岁便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能顺其言知其作为了;晚年自陈到蔡、楚、卫返回鲁国,潜心研究学术,七十岁完全超脱人世纷争,随心所欲而不逾越礼法。孔子的一生将儒家的人生观阐释得淋漓尽致。 道家的人生观,是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与宁静,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道家的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道家人物是典型的清修隐者。以庄子为例,在人生观方面,庄子可谓是极具特色很有的,他所极力奉行的是“出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反对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所谓的“卑鄙”行为;为统治者卖力的人,庄子也是很鄙视的;在财物和感情方面,庄子明显的是重感情而轻财物的。他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虽淡却很亲近,小人虽表面热情,实际上却没有沟通感情,只是相互利用,尔虞我诈,各有谋求

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摘要: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作出了一点简要的说明,包括宇宙的演化、时间观、空间观以及现代宇宙时空观的几个重要的发展理论,如红位移奇观、宇宙大爆炸论、宇宙稳态论和稳态论的崩溃。 关键词:宇宙的演化,时间观,空间观,红位移奇观,宇宙大爆炸,宇宙稳态论,稳态论的崩溃。 一、引言千百年来,人们都在寻找宇宙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正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在其他许多问题的认识上也就没有得到澄清,甚至完全颠倒,以非为是,以妄为真。然而也因为人类的社会总是在前进着,所以这个问题也吸引了许多古圣先贤费心地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论断——无论真妄或是否完美!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直以其强盛的国家政权、辽阔的疆域国土、先进的封建文化、灿烂的古代文明, 独立特出于周围各国之上, 因此,中国古代圣贤留给我们后辈的对宇宙时空的资源也叹为观止! 本文尝试用概括的方法,简略叙述和探究一下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二、中国古代的宇宙时空观 1、宇宙的演化从客观的宇宙的形态上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共有六种: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昕天说、穹天说、安天说。 盖天说:这是创立于商代的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学说,认为天是帽子,地是棋盘,天圆地方,当然天比要地大一些了。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主流钱币的形状,就可以轻易地理解盖天说了。 浑天说:创立于周朝,但东汉张衡为集大成者,制成了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说》。认为天是个鸡蛋,地是蛋黄,悬在天中间,日月星辰就像是在蛋壳上跑来跑去的小虫子。 宣夜说:宣夜者,彻夜不眠也,说明这是大量天文观察得出的结论。认为大地是一个球状实体,而日月星辰全是气体,漂浮于也是气体球的天空中。此说创立于周朝,比较著名的反映这一理论的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杞人忧天》。 昕天说:昕者,太阳运动也。此说是盖天说的改进型,认为天像一个车轮,会转动,所以天体在运行。 穹天说:穹者,房顶也。此说也是盖天说的改进型,认为天是一个球状的壳,而且还会转动,带动了天体运行。 安天说:安天者,天不动也。这是宣夜说的改进型,也是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最接近现代思想的一种,认为天是不动的,是无边的,是永恒的,日月星辰各依轨道在天中运行,而球状的大地在天的中间转动,使我们觉得天是动的。 从宇宙的演化方面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变说、循环论、演化说。 主张宇宙不变的,以《庄子知北游》记载的孔子师徒的对话为代表: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晋朝郭象注解这段话说:“言天地常存,乃无未有之时。”即是说,古时与现今一样,宇宙并不存在生成演化问题。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说,亦可归于此类理论。 用循环论观点解释宇宙生成演化,这在《庄子》书中已有萌芽,佛教的传入,加重了这种倾向,最终形成了一套精致的宇宙循环论学说。《隋书经籍志》对 这一学说有所描述:“佛道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有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这一学说对中国人影响颇大,在后世一些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之民生问题 材料物理与化学班姓名:刘维娜学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地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地中国特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旗帜、道路、理论三者地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伟大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统一地整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地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地旗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于理论上如此完善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是否早已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过上了我们心中理想地小康社会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摆脱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却十分贴近我们生活地实际问题呢?答案恐怕是否定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有多少后买不起房,又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就医,最终因痛离世,种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对我们心中神圣或者说是完美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思考,甚至打上一个大大地问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就调查显示,每年“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总是两会讨论地热点问题,这也是老百姓甚为关注地问题.老百姓唱道:“教育把父母逼疯,住房把钱包掏空,医疗把生命送终”.可见这所谓地“新三座大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地正常生活,可是令人好奇地是,国家政府始终在强调地、百姓怨声载道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地问题却一直看不到有实质性地突破进展.我想政府人员应该对此做出回应,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原因有以下几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一,我国是民主社会,但是国家政府赋予老百姓地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和发挥它应有地作用.以对社会和谐关系重大地医疗改革为例,当初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很多部门都可以参与,却偏偏不让患者与老百姓地代表参与.可以说,改革新方案是由相关部门地首长们讨论定案再加上所谓地专家学者地意见综合拟定而成.医疗服务与每个人地利益切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地实际生活水平地提高.而相关部门和专家们,恐怕不能深刻体会到广大民众及生活在最低层地百姓,对医疗服务这个公共产品地具体需求和承受底线.因而,医疗改革不成功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过于以营利为目地而忽视了其本职作用.众所周知,我们去一个公立医院,一个普通地感冒甚至可以被说成很严重地疾病,结果是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大堆药,当然这其中会含有适合病症地药,那其他地药呢,我想应该就是为了拿药商地回扣吧,更夸张地是有些医院开地药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地,这就不得不使百姓去医院花高额来买这种药.而上学呢,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而在门外要排上几天几夜地队,而结果却是可能能进入到这个幼儿园,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各种变相收费又在上演.我想这样地医疗和教育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本应该是服务大家地社会机构却变成了从老百姓手里赚钱地机构,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地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教育祖国地下一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至于“住房难”这一问题,我想有太多地解释了,什么房地产商过于炒房抬高房价等等,那我

中国封建社会

浅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脆性结构,缺乏弹性,只要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三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偏离适应态到某种程度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瓦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每隔两三百年就出现一次王朝更迭的根源。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具弹性的社会,“超稳定”本身即意味着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这涉及到超稳定系统在时间上的界定,中国封建社会是弹性的、流动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国在经济结构上是弹性的。中国不存在一个长期的地位固定不变的经济集 团。由于土地是封建社会最大的财富,所以开放主要体现于获得土地的方式上。这又有两点:①土地自由买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中国的土地私有化缘起很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开始。在封建的中国,“强弱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千年田换八百主”是常见的现象,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购买田地,上千为地主。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存在一段国有制历程,但土地国有制不代表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只能暂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况且国有制从来没有从根本上禁绝土地买卖,也不可能禁绝,比如,唐均田制下,就有出卖永业田和口分田的若干规定。②中国实行“诸子分户析产”的财产继承制度,即使是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几代以后也不免贫困。 2、中国在政治结构上是弹性的。中国拥有一个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官僚体 系。中国是最早废除“世卿世禄”,从知识分子——士中选拔人才的国家。先是自荐,接着是征辟、察举,然后是九品中正选人,最后是科举,地区阶级包括平民百姓,只要学识渊博、德行出众,就有可能脱颖而出,进入官僚体系,成为特权阶级一员。另外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对抗强大的贵族势力,也为了政权的巩固,皇帝不断破格提拔出身低微的士人典掌机要,这些都有利于保持整个官僚体系的活力。 3·文化结构上是弹性的。儒家学说虽然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是不断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此过程中,儒家学说大量吸收法家、阴阳家、道家的学术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佛教禅理也融入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的一部分。除儒家思想外,其它学说都存在,并没有消失。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从理论和实践成果看。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的旗帜更加鲜明,方向更加明确。这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也说明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活力的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着眼于未来的。 面向未来,在前进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要以邓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在文化上思想体系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名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答:两对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次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 占的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

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 劳动生产率低。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5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么?答: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6.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 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7.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代表 答:1.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例 摘要: 本文回溯了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以儒家思想作为例证分析其与人生的关系,又通过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古代哲学,人生,儒学,现实意义。 一、古代哲学简述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是对思考的思考,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一门科学。是一种“觉解”的活动。 这个世界是极为复杂的,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生的复杂性揭示出来。冯友兰说人生有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最后达到一种天地的境界。所以,中国哲学最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冯先生所理解的哲学,也就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也渊源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在古代传统文化中, 最重要、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就是古代的人生哲学。 古人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涉及极广泛的方面。其中有关于人和人性、人与自然关系、为人之道和治国之道的系统的理论; 有对于人们交往和言行的完备的规范体系; 也有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和丰富经验。其体系博大精深、丰富多样, 各派学说异彩纷呈; 从先秦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到汉末佛教传入,魏晋隋唐玄学佛教各领风骚, 至宋代理学形成, 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补的格局。其间众多先贤写下了浩瀚的著作, 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儒、释、道三家, 思想各有所异, 又有所同。简言之, 儒家积极, 以天下为己任, 刚健有为; 道家贵柔, 主张清静无为, 返璞归真, 全身保命; 佛教虚空, 消极出世。三家又都以天道为依归, 重视人格修养。三家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作用虽各有不同,却都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其所异表现了各家的特点; 所同则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质。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中, 三家在互相吸取、互相融合中发展, 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由此绘出了中国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图画, 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前的中国乾隆朝后期,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购膨胀, 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清王朝 2. 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民不 由强盛转向衰落断增加.地租剥削、賦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的中国和世界的主要表现: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暗,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鸦片战争西方资本制度的确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1842,8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 ④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1894,11日军: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俄国: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⑤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1860英法联军-北京-放火烧“万园之园”) 2.政治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如何侵略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主义对中国中国?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的侵略及 5.综上所述,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 近代中国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社会的演变①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政治并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封建 势力和外国勾结成为压迫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中国半殖民地治支柱③虽 然自然经济破坏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在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 主化和严重障碍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 近代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文化生活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力量很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⑤近代中国存在外国争斗中各地 成半殖民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半封建社会社会阶级关系变动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在外国资本主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