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一. 轻工纺织化纤类

红星造纸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

【素材】

红星造纸公司拟在位于大洪河流域的A市近郊工业园内新建生产规模为15万t/a的化学制浆工程,在距公司20km、大洪河流域附近建设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项目组成包括:原料林基地、主体工程(制浆和造纸)、辅助工程(碱回收系统、热电站、化学品制备、空压站、机修、白水回收、堆场及仓库)、公用工程(给水站、污水处理站、配电站、消防站、场内外运输、油库、办公楼及职工生活区)。红星公司年工作时间为340天,三班四运转制,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清水化学药品白水漂白剂

厂址东南方向为大洪河,其纳污段水体功能为一般工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大洪河自东向西流经A 市市区。该地区内雨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87.6 mm,最大年降雨量为3125.7 mm,大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63 m3/s,河宽为30~40m,平均水深为7.3m。大洪河在公司排污口下游3 km处有一个饮用水源取水口,下游9 km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下游约18 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初步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废水排放量为2230 m3/d。

【问题】

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本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哪一级环保部门审批?

2.本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4.该15万t/a化学制浆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哪些?

5.请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并制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参考答案】

1.试分析本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哪一级环保部门审批?

红星造纸公司新建年生产规模为15万t化学制浆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符合林纸一体化木浆、纸及纸板生产的要求,属于国家允许类项目。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A市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本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拟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性质、工程总投资、厂区平面布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量消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组成、公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站、消防、油库、堆场、仓库、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等)、工程主要设备、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燃料指标参数、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及流程图、全厂水平衡、碱回收工艺流程、生产车间水平衡、碱回收车间蒸发及燃烧段物料平衡、苛化与石灰回收工段的物料平衡、蒸汽平衡等。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物排放估算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其中废水和废气应当包括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及污染物的去除率和最终排放去向。固体废物包括成分,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或处置方法。噪声包括产生的源强和拟采取的降噪音措施。还要进行正常及非正常、事故状态下污染物排放分析等。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将国家公布的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与拟建项目相应的指标进行比较,衡量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5)总图布置方案与环境关系分析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红星造纸公司及各生产车间布置的合理性,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该公司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

3.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本项目属于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在造林过程中,清除原有植被、平整土地将会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

(2)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可导致生态单一,降低区域生态多样性,灌区及林道的改造与建设可能引起扬尘;

(3)种植管理过程施加化肥与喷洒农药,可造成有害物面源污染及影响土壤结构;潜在有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变化,退化或次生盐碱化等环境风险;

(4)不恰当的采伐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5)伐木及车辆噪声对动物产生影响,木材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扬尘对环境产生影响;

(6)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带来的影响;

(7)外来物种入侵影响分析。

4.该15万t/a化学制浆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哪些?

(1)工程排污以有机废水为主。废水主要来自制浆、碱回收、抄浆和造纸车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SS和AOX(可吸收有机卤化物)。

(2)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热电站、碱回收炉、石灰回转窑、化学品制备及制浆过程,主要污染因子为SO2、TRS(还原硫化物)、NOx、烟尘以及污水处理站恶臭等无组织排放。

(3)噪声和固体废物。

5.请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并制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根据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污水排放量不大(2230 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属简单(污染物类型为1,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地面水域规模属中河(流量63 m3/s > 15 m3/s),地表水质要求Ⅳ类水体(一般工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故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判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制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如下:

监测水期:枯水期监测一期(三级评价)。监测项目:PH、COD、BOD5、DO、SS。同步观测水文参数。

监测断面:排污口上游500m处布设1#监测点位,森林公园布设2#监测点位,大洪河入口布设3#监测点位,在入口处的大河上、下游各设一个4#、5#监测点位,共设5个监测断面。

水质监测时间为5天,大洪河上共设2条取样垂线,水深大于5m,在水面下0.5m深处及距河底0.5m 处各取样一个,共4个水样。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考点分析】

1.试分析本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哪一级环保部门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一)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执行情况;(二)分析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落实情况”。

该题考点是考查考生对国家轻工行业产业政策的掌握程度。《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规定:1.7万t/a以下的化学制浆生产线属于淘汰类项目。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13条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类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还规定:符合经济规模的林纸一体化木浆、纸和纸板生产属于鼓励类项目。

本题另外一个考点为审批权限问题。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提出了如下规则:对化工、印染、酿造、化学制浆、农药、电镀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由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本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一)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二)建设项目工艺、环境影响因素、产污环节分析和污染源强计算”。

举一反三:

对于污染类型的项目,如果题目要求考生回答工程分析的内容,一定要结合项目特点回答下列问题: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及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分析。

3.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二)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这两年考试没有涉及造纸项目。原料林虽然是植树造林活动,但它的建设同建设项目一样会带来环境问题,在回答该类型的问题时,要从生物多样性、土壤性质改变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考虑。

4.该15万t/a化学制浆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二)建设项目工艺、环境影响因素;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一)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该题主要考查在建设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一般包括废水污染因子、大气污染因子、噪声和固体废物。本建设项目行业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特征污染物:AOX和恶臭。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行业特征污染物。

5.请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并制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四)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

该题考点主要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判定及水质断面布设,首选应确定水环境评价等级。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是依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要求

进行。

举一反三:

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原则为:

(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出(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4)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

(5)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题目给出“河宽为30~40m,平均水深为7.3m”的条件,对于河宽小于50m的中河,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两岸边1/3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水深7.3m>5m,则在水面下0.5m深处及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对于二、三级评价项目,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情况,每次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体。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

二. 化工石化及医药类

化学原料药生产项目

【素材】

某化学原料药项目选址在某市化工工业区建设,该化工区地处平原地区,主要规划为化工和医药工业区,属于环境功能二类区。区内污水进入一城镇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出水排往R河道,该河道执行地表水Ⅵ类水体功能,属于淮河流域。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环己酮、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酯化、溴化、还原、缩合、精致等工序合成生产降血糖和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44t/a,年工作300天7200h。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生产车间一座,占地900m2,冷冻站,循环水站,处理能力100m3/d污水处理站以及废水污染物治理设施等。项目供热由工业区集中供应。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有环己酮、草酸二乙酯、甲苯、氯仿、盐酸、液氨、冰醋酸、锌粉等。项目排放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有:氨、甲苯以及HCl等,其等标排放量见表1。废水排放量90t/d,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甲苯等。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工艺中的釜残和废中间产物等。

工业区内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区内分配给该项目的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t/a和1.6t/a。

表1 工业废气因子等标排放量计算结果

序号名称排放速率/(kg/h)标准/(mg/m3)等标排放量/(m3/h)排序

1 甲苯18.79 0.6 (前苏联) 3.1×107 2

2 氯化氢0.99 0.05 (TJ36—79) 2.0×107 3

3 NH3 6.91 0.2 (TJ36—79) 3.5×107 1

4 四氢呋喃0.52 0.2 (前苏联) 2.6×107 5

5 NOx 1.6

6 0.24 6.9×10

7 4

【问题】

1.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因子?调查的方法如何?按《导则》要求,给出监测方案的布点原则、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3.如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项目污水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其中COD标准值为多少(假设不考虑集中污水处理的收水标准)?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什么标准?

4.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COD和氨氮分别应达到多少浓度才能满足工业区对其的总量控制指标?

5.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哪些?简述有机废气的主要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1.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本项目为医药原料药项目。污染排放比较复杂。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氨、甲苯、HCl等,如控制治理不当,有可能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或造成异味影响;废水中有机物、氨氮浓度高,如不处理达标排放会给地表水造成影响;固体废物多属于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环境空气产生严重的影响。项目噪声源不大,可控制到厂界,对外环境影响不大。项目使用较多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会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泄露和事故废水排放,造成环境空气和有关地表水的严重影响,存在环境风险。

2.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因子?调查的方法如何?按《导则》要求,给出监测方案的布点原则、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项目排放废气中,氨的等标排放量最大为3.5×107m3/h,项目所在地区为平原,因此大气评价工作等

级为三级。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除调查常规因子(SO2、PM10、NO2、CO)外,还应调查NH3、甲苯,氯化氢、四氢呋喃以及臭气浓度等项目特征因子的质量现状。对于常规因子,可收集评价区内或界外区各例性大气常规监测点的近三年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点、各季的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值、超标量、变化趋势。对于项目特征因子,应布置1~3点进行监测,至少监测5天,每天4次(北京时间02时、07时、14时、19时)。

3.如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项目污水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其中COD标准值为多少(假设不考虑集中污水处理的收水标准)?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什么标准?

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地区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类污染物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其中COD的医药原料药工业的排放标准值为1000mg/L。同时,项目废水排放应满足地区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要求。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地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应执行一级A标准。

4.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COD和氨氮分别应达到多少浓度才能满足工业区对其的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年生产废水90×300=27000t,工业区分配给该项目的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0t/a和1.6t/a,因此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其COD平均浓度应小于740mg/L,氨氮平均浓度应小于60mg/L,方能满足上述总量控制指标。

5.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哪些?简述有机废气的主要治理措施。

本项目主要有机废气排放是甲苯溶剂产生的无组织排放。降低本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提高回收率;二是有效收集有机废气进行净化治理。

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方法有:

(1)燃烧法。将废气中的有机物作为燃料烧掉或使其高温氧化,适用于中、高浓度范围的废气净化。

(2)催化燃烧法。在催化氧化剂的作用下,将碳氢化合物氧化分解,适用于各种浓度、连续排放的烃类废气净化。

(3)吸附法。常温下用适当的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物理吸附,如活性炭吸附,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气净化。

(4)吸收法。常温下用适当的吸收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组分进行物理吸收,如碱液吸收等,对废气浓度限制较小,适用于含有颗粒物的废气净化。

(5)冷凝法。采用低温,使有机物组分冷却至其露点以下,液化回收,适用于高浓度而露点相对较高的废气净化。

【考点分析】

1.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二)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案例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医药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的筛选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掌握程度。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另一方面是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上述素材提供的项目基本情况和环境基本特征不是很多,但可以初步判断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一般采用列表清单和矩阵法。两者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首先分析项目产生哪些污染排放(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或影响因子(生态等),这些污染排放或影响因子的强度如何、去向如何,再分析相应的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地下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及程度。本素材所涉及项目主要是污染型的环境影响。作为医药原料药类项目,不可忽视异味影响和环境风险。

2.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因子?调查的方法如何?按《导则》要求,给出监测方案的布点原则、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三)选用评价标准;(四)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案例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医药类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调查方案的制定。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不要忽视臭气浓度项目。

3.如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项目污水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其中COD标准值为多少(假设不考虑集中污水处理的收水标准)?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什么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三)选用评价标准”。

项目排放的废水应同时满足排往的污水处理厂的收水标准和其排放标准。本项目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地区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第二类污染物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注意医药原料药项目COD、氨氮排放标准稍宽。例如COD三级为1000mg/L。《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4.1.2.2修改后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排入GB3838—2002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19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虽然排入执行地表水Ⅳ类水体功能的河道,但该河属于淮河流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流域,因此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应执行一级A标准。而该标准未修改前规定只有处理后回用水和作稀释能力较小的景观水时才执行一级A标准。

4.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COD和氨氮分别应达到多少浓度才能满足工业区对其的总量控制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三)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项目污染排放满足排放标准只是基本要求,还应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

5.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哪些?简述有机废气的主要治理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一)污染控制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

本项目案例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医药类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把握程度。

降低污染排放应贯彻清洁生产的原则。因此首先要想到的是:通过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然后才是污染物的治理。

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措施应熟悉其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三. 冶金机电类

铜精矿冶炼厂扩建改造工程

【素材】

某有限公司为大幅度降低吨铜成本、增加效益、充分挖掘潜力和利用闪速炉首次冷修的良机,决定进行扩建改造工程,将铜的产量由15万t/a提高到21万t/a。其中:阳极铜产量由15万t/a提高到21万t/a,19万t/a阳极铜产生阴极铜,2万t/a阳极铜作为产品直接外销;阴极铜产量由15万t/a提高到19万t/a;硫酸(100%硫酸)产量由49.5万t/a提高到63.4万t/a。

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闪速炉熔炼工序、贫化电炉及渣水淬工序、吹炼工序、电解精炼工序、硫酸工序五个工序的改扩建。

扩建改造工程完成后,硫的回收率由95.15%增至95.5%,SO2排放量由2131t/a降至1948t/a,烟尘排放量由139.7t/a降至133t/a,废水排放总量为375.4万t/a,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u、As、Pb。工业水循环率由91.7%增至92.5%。

项目年作业天数为340天,每天工作24h。

建设项目位于某市工业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二级标准。项目纳污水体为长江,地表水执行Ⅲ类标准。建设项目周围地形特征为丘陵上区。

项目原料铜精矿由国外进口,其铜精矿化学成分祥见“铜精矿设计成分”。

铜精矿设计成分

【问题】

1.项目建设是否与相关产业政策相符?

2.计算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和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数。

3.主要污染物以及产污节点是什么?

4.进行项目工程分析时,对“增产减污”项目,应收集哪些资料?

5.运营期固体废物应如何处置?

【参考答案】

1.项目建设是否与相关产业政策相符?

《有色金属工业“十五”规划》规定的产业政策为:严格限制以扩大生产能力为目的,无原料来源的新建、扩建铜熔炼和电解铜项目。《有色金属工业“十五”规划》规定的行业环保政策为:支持企业节能降耗、环境治理及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对资源综合治理利用及处理废渣、废水、废气形成的新兴产业和产品,实行优惠政策。具体指标:①工业水复用率85%以上;②大中型冶炼加工企业环保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③粗铜冶炼硫回收率达到95%以上。

本项目虽然是以进口原料为主的铜冶炼和电解铜项目,但是本项目采用闪速炉工艺,符合环保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粗铜冶炼硫回收率达到95%以上。故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计算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和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数。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

SO2排放量:1948/(340×24)=0.2387t/h

粉尘排放量:133/(340×24)=0.016t/h

P SO2=0.2387×109/0.5=4.774×108m3/h

P粉尘=0.016×109/(0.3×3)=1.8×107m3/h

等标排放量最大的为SO2,2.5×108m3/h< P SO2<2.5×109m3/h,建设项目周围地形为丘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方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评价范围:根据《导则》,二级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不应小于10~14km。

监测布点数:根据《导则》,二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数不应小于6个。

3.主要污染物以及产污节点是什么?

铜冶炼和项目主要根据原料、燃料化学成分,以及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确定污染物。本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为SO2和粉尘;水污染物为铜、铅、锌、砷等重金属,固体废物要考虑重金属含量,考虑固废是否为危险废物。本项目应考虑做铜、硫、砷、铅特征元素的物料平衡。

①大气污染物产污节点为:原、配料系统的落料点、皮带机转运站等处产生的粉尘;闪速炉、转炉产生的含尘、高浓度SO2烟气(进入制酸系统);阳极炉产生的含尘烟气;贫化电炉产生的烟气送入原料干燥系统作为热源,干燥系统产生的含尘、低浓度SO2烟气;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外排的低浓度SO2、SO3烟气;通过环境集烟罩收集闪速炉等冶金炉泄漏烟气;电解车间电解槽及净液工序散发的酸雾。

②水污染物产污节点为:硫酸和熔炼场面水、污酸液等污水,该污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

③工业固体废物产污节点为:贫化电炉的水淬渣;转炉产生的转炉渣;污酸、酸性废水处理产生的中和渣、石膏、砷滤渣等。

④噪声产污节点为:生产系统高噪声设备有SO2风机、制氧机、空压机及鼓风机等,其噪声值均在100dB(A)以上。

4.进行项目工程分析时,对“增产减污”项目,应收集哪些资料?

本项目为“增产减污”项目,在进行工程分析时,要从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耗量减少、生产工艺、烟气收集、污染物治理效率,以及国内外领先企业的物耗、吨产品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收集资料。本项目主要从工艺、烟气收集和废气治理效率进行“增产减污”论证。

5.运营期固体废物应如何处置?

运营期工业固体废物有水淬渣、转炉渣、中和渣、石膏、砷滤渣等。根据国家固体废物分类名录,砷滤渣属于危险废物,水淬渣、转炉渣、石膏属一般废物,中和渣无明确规定,中和渣浸出试验结果表明。该渣为一般废物。水淬渣、转炉渣、中和渣、石膏、砷滤渣应进行以下处置。

转炉渣:先堆存车间附近的200m2堆场,冷却后送至某选矿厂再选。

水淬渣:厂区无堆场,直接作为水泥掺和料或作为炼铁原料外销。

中和渣:厂区有中和渣专用堆场,渣场采取了防渗措施,其堆场占地面积14000m2。中和渣一般情况下直接送入窑厂制砖,少量临时堆存在堆场中。

石膏:临时堆存在污水站旁,作为水泥掺和料外销。

砷滤渣:堆存在专用库房,库房容量1970 m3,可堆存渣量3300t。砷滤渣堆存所排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不直接外排。砷滤渣经移出地和接受地环保部门批准,现已与有关厂家签定销售合同作为砷铜厂原料外售。

【考点分析】

1.项目建设是否与相关产业政策相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二)分析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落实情况”。

建设项目能否与产业政策相符是决定项目能否建设的关键。本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客观进行分析。

举一反三: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规定:单系列10万t/a规模以下粗铜冶炼项目属于限制类项目。炉床面积1.5 m2以下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及设备,炉床面积1.5~10 m2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及设备(2006年),10 m2及以上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及设备(2007),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2006),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酸洗涤技术均属于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淘汰光项目

2.计算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和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四)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导则》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大气评价等级计算,首先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标准,然后选择1~3种污染物,计算等标排放量。确定评价范围和大气监测布点数应按《导则》规定进行。

举一反三:

环评中,在计算大气、水、声、生态的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和监测布点,注意当地地形、水体、声环境、生态功能的调查,掌握大气、水、声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客观确定相应的评价等级。

3.主要污染物以及产污节点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二)建设项目工艺、环境影响因素、产污环节分析和污染源强计算”。

主要考查环评人员针对冶金项目,如何着手进行工程分析。冶金项目工程分析的关键点为原、辅材料和燃料的化学组成。并根据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定有害元素的去向,确定项目的污染物及产污节点。

举一反三:

冶金项目污染主要来源于原料、辅料、燃料,应根据矿石、辅料、燃料的化学成分来分析,进行特征元素的物料平衡。比如有的铜矿含有镉、汞等元素,因此进行工程分析要考虑镉、汞的去向。又如炼铁采用辅料萤石,萤石中含氟,因此要考虑污染物氟化物。

4.进行项目工程分析时,对“增产减污”项目,应收集哪些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三)分析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判断建设项目是否为“增产减污”项目,可以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进行判断。资料收集可按清洁生产资料进行收集,重点收集降低原材料、燃料耗量,工艺上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产率、合格率等方面的材料。对“增产减污”项目应加强清洁生产水平论述。

5.运营期固体废物应如何处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一)污染控制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

铜冶炼所产生的大部分工业固体废物均可作为建材、炼铁的原料,对铜冶炼项目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首先应考虑综合利用,然后考虑无害化处理。

举一反三:

重有色金属冶炼所用原料大部分为硫化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重点关注污酸和酸性处理产生的含砷渣,一般砷渣为危险废物,临时堆场或堆场应考虑防渗措施、雨季淋溶水收集等,对于外销,需经移出地和接受地环保部门批准才行。

四. 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

500kV输变电工程

【素材】

某500kV输变电工程由500kV变电所及500kV同塔双回、π接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2×91.3㎞。其中,500kV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500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2×37.5㎞;另一部分由W甲、线双“π”入500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2×53.8㎞。线路跨越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76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9.14hm2,临时占地155.62 hm2;变电所永久占地9.93 hm2,临时占地2.7 hm2。初步分析表明,本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

【问题】

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果采取措施?

【参考答案】

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以工程分析、施工期影响、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具体为:(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

(2)工程运营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影响;

(3)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

(1)噪声

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1m,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m的敏感区和附近居民区。

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m带状区域范围内。

(2)工频电磁场

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m以内。

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m的区域。

(3)无线电干扰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范围内。

变电所围墙外2000m的区域。

(4)生态环境

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周围500m范围。

(5)水土保持

主要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等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评价属于常规评价,评价因子与一般项目类似,输变电项目的特征评价因子有:

(1)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强度;

(2)无线电干扰:0.5MHz的无线电干扰;

(3)生态环境:植被特征与覆盖;

(4)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1)送电线路环境影响

施工期:

①临时占地将使部分农作物、果树、高大乔木等遭到短期损坏。

②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和扬尘。

③修筑施工道路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产生扬尘。

④塔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量水土流失、扬尘、固废和机械噪声。

⑤土建时的混凝土及基础打桩等产生噪声

⑥施工现场人员居住场所搭建临时生活取暖灶,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

⑦人员及车辆进出等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

运营期:

①工程沿线拆迁房屋、砍伐森林、改变局部自然环境。

②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原有土地功能。

③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电磁场对人、畜和动植物产生影响。

④输电线路干扰波对邻近有线和无线电装置产生影响。

⑤高压线路电晕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变电所环境影响

施工期:

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

①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

变电所内高压线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因高电压、大电流而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变电所内500kV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从而产生无线电干扰,通过出线、顺导线方向以及沿空间垂直方向向变电所外传播高频干扰波。

②废水: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污水。

③固废: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垃圾。事故时的废变压器属于危废,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

④噪声:变电所内断路器、电抗器、变压器、火花及电晕等产生较高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果采取措施?

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措施之一或者三种措施结合使用。

(1)线路避让摆动。当项目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

(2)抬高线位方法。当项目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位方法,尽量减少拆迁移民。

(3)拆迁方法。当项目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建设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此时应给出拆迁的户数、拆迁后最近建筑距边导线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

由于本项目线路经过居民密集区,建议采用前两种措施。

1.简述本项目的评价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五)确定评价重点”。

举一反三:

本项目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施工期线路假设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和居民的拆迁安置,因此施工期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属于重点评价内容之一;同时,线型工程再选址、选线期的比选和运营后的环保措施亦为重点之一。由于在输电线路和变电所项目附近,运营期将存在较复杂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因此,该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重点做好这三项电磁环境指标的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根据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和工程环境特点确定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第二步是对电磁环境三项指标进行预测。根据模式计算和类比监测结果,三项电磁环境指标中,环境制约因素是工频电场。

第三步是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包括参照类比监测值),对具体的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进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线路工频电磁场评价应针对敏感目标按评价程序进行。应重点说明各敏感目标的户数、人数,环境特征(地形特征及建筑物类型等)及与本工程之间的关系(方位、距离、高差等)。明确拆迁居民房是工程拆迁还是环保拆迁(在边导线5m以外仍超过工频电场4kV/m标准的拆迁房屋属环保拆迁),还应明确预测环保拆迁的户数、拆迁后距线路最近的一户居民与线路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这些内容是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超高压与特高压输电建设项目将会增多,输电线路同周边群众的关系尤要关注。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影响预测评价应是项目评价的重点,需按评价程序进行。

2.简述本项目的评价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四)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

举一反三: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规定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m的区域。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一)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4.论述本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二)判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果采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一)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分析;(四)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举一反三:

输变电项目选线、选址、选型一般遵照如下原则进行:

选线:输变电线路路径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机场、军事目标、集中居民区及无线电收信台等重点保护目标。

选址:变电所、开关站选址要尽量少占农田、远离城镇,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等。

选型:设备选型应考虑采用低噪声及降低无线电干扰的主变压器、电感器、风机等设备;杆塔选型应做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论证。

大型城市商品住宅项目

素材

某商品住宅建设工程首期占地面积为204 123 m2,建筑面积为240 000 m2。开发建设一幢酒店式公寓和30幢住宅楼,居住总人口2680人;机动车停车位520个,其中地上80个,地下440个。公建配套工程由室内游泳池、地下车库、变电站、生化垃圾站等组成。

本项目选址区西侧为某市饮用水水源、渔业用水区,属地面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东侧为一条交通干道;北侧隔马路是一所中学,中学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00 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40 m。项目周围水电设施齐全,并建有市政污水管网。供暖采用自然燃煤锅炉房,可研报告规定烟囱沿住宅爬楼设置,高度为40 m,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问题

1.本项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2.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时,应收集那些资料?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4.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正?

5.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6.运营期大气环境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本项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地点、性质、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平面布置图、区域地理位置。

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说明环保工程的主要工艺,明确项目功能、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入住人口、总投资等。

(2) 污染源及其污染物量分析。

运营期的污染源应包括:锅炉废气、生化污水、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生活垃圾。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的分析常根据燃料消耗量、入住人口数、停车场车辆、车流等进行核算。

建设期的污染源应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噪声、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的分析常根据施工定员、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等进行核算。

(3) 清洁生产:从施工方案设计和原材料选择上考虑。

(4)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污水处理方案分析、噪声治理等。

2.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时,应收集那些资料?

预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时需要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水环境

污水排放去向:本项目周围有市政污水管网,应该调查本项目离污水管网的距离,拟接入的污水管网的管径,纳入的污水处理厂名称,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负荷和最大设计能力、处理效率及处理后污水的排向等。

同时,必须调查项目选址区西侧的饮用水水源相关情况,包括水文资料(水域面积、水深、水量等)、水体水质、与本项目的距离、与本项目的相对高度等。

(2)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现状:TSP、SO2、NO2日均值。

分别调查西侧饮用水水源、北侧中学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的高级写字楼与本项目的距离和人口分布规模等。

当地污染气象资料,包括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项目周围污染源资料;当地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

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

项目建设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坡度、坡长、开挖面积等。

(3) 声环境

分别调查北侧中学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的高级写字楼与本项目的距离、方位,并在图上标明具体位置,同时调查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分布规模等。

建设施工各机械设备和锅炉、水泵等辅助设施的数量、噪声源强和厂界的距离。

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及与本项目的相对距离。

(4) 固体废物

垃圾站的数量和位置:西侧饮用水水源、北侧中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的高级写字楼与本项目的垃圾站设置点的距离。

(5) 景观

有与本项目规模较大,位于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应考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主要调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规模、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分情况,与相对本项目的方位、高差、距离、有无遮挡等内容。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项目位于交通干线旁边,周边有水源保护地、学校、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环境敏感目标,因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这些敏感点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施工机械在靠近敏感点处运行,施工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经过这些敏感点等。尤其要注意禁止施工过程的污水排入西侧的水源保护地。水源保护区内污水管网等设施应采取防渗设施。

项目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有施工扬尘、施工噪声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

4.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正?

该项目烟囱设计高度不一定合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规定,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3 m以上。

本项目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00 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40 m。由于本项目锅炉为燃煤锅炉,烟囱高度为40 m,不符合“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 m半径范围内的3 m以上”的要求。改正措施可以为:烟囱高度增高至43 m,或者烟囱高度不变,污染物排放速率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本评价应根据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功能要求和本城市的总量控制要求,利用模型计算锅炉烟囱排放污染物对本地区环境空气的贡献和影响,并提出其合理的排放高度要求。

5.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1) 本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

生活污水纳管可行性分析,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和锅炉废气对学校、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餐饮油烟的大气环境影响等。

项目建设对文物保护的景观影响。

(2)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交通干线交通噪声对住宅声环境的影响。

交通干线汽车尾气对项目附近大气环境的影响。

6.运营期大气环境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

运营期主要的大气环境影响有:车库尾气、锅炉废气以及饭店厨房的油烟等,因此,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指标应包括TSP、SO2、NO X以及油烟。同时,交通干线的汽车尾气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并进行预测,预测指标为TSP、NO X和非甲烷总烃。

应根据评价等级确定环评预测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预测的内容包括: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各指标的一次

浓度和日平均浓度,锅炉对周围敏感点的浓度贡献值,各预测指标的一次浓度和日平均浓度。

考点分析

1.本项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二、项目分析(一)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二)建设项目工艺、环境影响因素、产污环节分析和污染源强计算)”。

项目概况常通过项目组成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消耗进行体现。

房地产类项目主要影响在于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一般建设期时间短,影响不大,但本项目周边敏感点较多,西侧有饮用水水源,北侧有中学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建设期环境影响不可忽视。

举一反三:

房地产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采暖、热水、供气等所用锅炉、茶浴炉的燃料燃烧废气,地下车库集中排放的汽车尾气以及餐饮炊事燃料废气和烹调油烟等。废水污染源主要来自洗浴、冲厕、餐饮等的生活污水。噪声污染源主要包括开发项目内外的交通噪声和空调、冷却塔、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人群各种活动的社会噪声。由于各类噪声源的位置不同,噪声影响具有方向性、时间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对噪声源和噪声影响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段进行具体分析。固体废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其组成和人均产生量与各地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水平有关。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项目污染源还可能包括光遮挡、光反射等污染,在环评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本项目的噪声污染源包括来自开发项目内、外的噪声,外部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另外,光遮挡、光反射等污染问题值得重视,2005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有一个试题设计到光污染的问题。

2.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时,应收集那些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一)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二)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三)选用评价标准;(四)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五)确定评价重点”。

主要是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预测、收集项目背景资料的内容。从项目所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入手,其主要的影响包括对水环境、空气、噪声的影响,因此收集资料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再考虑进行这三个方面的环境影响定量的预测所需要的资料,见相应的技术导则。本项目规模较大,位于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应考虑城市景观的影响,还应参考《文物保护法》,提出文物保护要求;同时,项目设置了垃圾站,应该考虑垃圾站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尤其是水源保护地的影响。

举一反三:

对房地产类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对地区环境的污染状况,根据目前房地产项目特别是居住区居民入住后反映和投诉情况统计表明,突出的环境问题有:○1交通噪声和设备噪声;○2微波发射塔、高压线、变电站等电磁污染;○3周边一些影响较大的工业污染源;○4餐饮业油烟等异味污染。对上述问题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应予以重视。

本项目中出现的情况属于1交通噪声和设备噪声。今后无论在案例考试还是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此类相关情况,请加以注意。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一)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执行情况”和“二、项目分析(二)建设项目工艺、环境影响因素”。

应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考虑,确定环境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特征判断出的施工活动有地基开挖、物料运输、建设结构施工、装修施工等,由此从主要环境要素角度考虑相应的施工内容对应的环境要素。还要在注意《中华人民文物保护法》关于文物保护区控制范围内的环境管理规定。

4.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正?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一)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执行情况”。具体是《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关于烟囱高度的规定,如何评价烟囱高度的合理性。注意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对烟囱高度要求的差异。

5.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评价(一)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二)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从项目组成和项目运行时的主要内容判断。职工生活、餐饮、汽车、供暖等,从这些方面对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影响来分析。同时,尤其注意对设置在某一环境质量可能不达标区域的住宅项目,必须考虑外环境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即项目选址可行性方面年的内容。

举一反三:

房地产类项目常遇到的特有环境问题如下,参加考试和实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应注意:

○1高大建筑物的光污染(玻璃幕墙建筑)、日照遮挡、局地风环境和污染物扩散条件;

○2交通的影响;

○3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特别是附近有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时;

○4环保工程,如污水的处理排放、垃圾中转站,考虑恶臭影响。

6.运营期大气环境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

从交通、供暖和生活主要的特征大气污染物和环境空气标准中控制的指标两个方面考虑,可以确定主要的预测指标。要考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必要时,要考虑外环境污染源产生的废气对拟建项目的影响。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0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 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 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5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10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

环评案例分析2015

案例分析2015 第一题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问题】 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 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或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的功能区,并附线路穿越保护区位置图。 (2)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并附功能区划图。 (3)调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类、种群、分布、保护级别及其生态学(或生物学)特征,栖息地条件(或植被类型、水域条件等)。 (4)调查工程建设及运行对自然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鸟类造成的实际影响。 (5)调查工程采取的声屏障与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其有效性(或是否满足环评及批复的要求)。 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调查10处居民点的规模、人口分布、与公路的空间位置关系(方位、距离、高差)并附图。 (2)调查该地区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3)明确各居民点所处声功能区,调查各居民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4)调查工程对沿线受影响居民点采取的降噪措施情况。 (5)选择有代表性的与公路不同距离的居民点进行昼夜监测。 (6)根据监测结果(或对不同距离内或处于不同功能区居民点的监测结果)的分析,对超标敏感点提出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要求。 3.(1)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该在S学校教学楼前1.0m处布点,注意该

环境影响案例分析 答案

大气影响评测案例 案例1 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形平坦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热电厂现有5×75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发电机,SO2现状排放量1093.6 t/a。拟淘汰现有锅炉,新建2×670 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发电机,年运行5500小时,煤含硫0.9%,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90%,180米烟囱直径6.5米,标态烟气量424.6 m3/s,出口温度45度,SO2排放浓度200 mg/m3,NOx排放浓度400 mg/m3。关闭市内小锅炉减少SO2排放362.6 t/a。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新建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1057 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米,NOx的D10%为37000米。在停用检修期,某敏感点X处SO2小时监测0.021~0.031 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X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0.065 mg/m3。SO2二级小时国标是0.5 mg/m3,NO2二级小时国标是0.2 mg/m3,本项目外派NOx全部转化为NO2。 1、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全厂SO2排放量:200mg/m3*424.6m3/s*5500*60*60/1000000000=1681.416t/a 区域SO2排放增减量:新建项目排放量-淘汰现有电厂锅炉量-关闭小锅炉排放量 即1681.416-1093.6-362.6=225.216 也就是区域新增排放量225.216t/a 2、判定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 题干中给出了SO2的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1057mg/m3,其Pmax-SO2=0.1057/0.5*100=21.14%;但题干中没有给出NO2的最大小时地面浓度,有的考生可能就不会做了。如果大家做过大气预测,仅仅只需要做过估算模式的话,就可以知道,同一污染源不同污染物的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与源强成正比,不同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位置也是一样的;项目NOx源强400mg/m3,为SO2的2倍,也就是其最大地面浓度为0.1057*2=0.2114,NOx的Pmax为0.2114/0.24=88.08%。其D10%为37000m,超过5km。 也就是说需要根据NOx的Pmax和D10%来判定等级。 3、确定大气评价等级范围。 评价等级判定依据 一级 Pmax≥80%,且D10%≥5km 二级其他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总分78,考试时间90分钟) 1.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 /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表l拟选厂址特点【问题】 1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1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13. 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哪种垃圾? 1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1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处理能力10万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干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集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集锦 案例一电厂 H省拟在L县新建2X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J一址所在地形为丘陵,距L县规划边界约9km。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及厂区平面布置见图。工程供水水源为L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和P水库,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正常运行情况F,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两台炉合用一座240m烟囱;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02; 0.479t/h;Nox;2.71t/h;烟尘:0.213t/h。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干灰场贮存方式,灰场属山谷灰场。 问题: 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5、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6、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答: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A、《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源(2000)015号

B、《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 C、《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D、《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159号 E、《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 F、《关于印发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的通知》计基础(2002)26号 G、《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40号 H、《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环发(2002)210号 符合:新建2X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类,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的规定,所以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该项目处于复杂地形,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HJ/T2.2-95中的规定: 三个因子中NOX属于一级,所以该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 评价范围为:16-20公里,复杂地形取16公里。重点是周围的自然村和农田。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现状的监测因子:SO2、NO X、PM10、TSP 预测因子:SO2、NO X、PM10 灰场、煤场的预测因子:TSP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该该案没有风向,看图上的布置,西边的自然村距离冷却塔太近,只有80米,噪声的扰民问题可能显得突出,调整意见:一是将煤场和灰场往自然村的下风向按置,二是将噪声污染重的车间和设备远离自然村,靠近农田,减少噪声扰民的问题。三是在厂的西边的北边搞绿化带,减少噪声和扬尘。 5、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S02、烟尘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石油类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排放量 水重复利用率 6、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本项目评价的重点:现有污染源调查、工程分析、污染物防治措施、清洁生产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算清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预测项目实施后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的影响情况,论述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保证性。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徐州坝山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目录 1.总则 (1) 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1)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2) 1.3编制依据 (2) 1.3.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及基本组成 (2) 1.3.2法律、法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评价标准 (4) 1.5评价工作等级 (4) 1.6评价范围 (5) 1.7评价因子 (5) 2.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6) 2.1徐州市基本情况 (6) 2.2拟建电厂所在地基本状况 (6) 2.3拟建电厂主要污染物、污染源的排放量 (11) 2.3.1主要污染源 (11) 2.3.3拟建的污染防治措施 (11) 3.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12) 3.1大气环境资料来源 (12) 3.2现状监测 (12) 3.3大气现状监测资料 (12) 3.4排烟状况 (13) 4.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环境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 4.1大气污染源的预估 (14) 4.2评价区域内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14) 5.徐州坝山环保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 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前提条件 (15) 5.2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 (15) 5.3预测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16) 5.4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8) 6.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 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18) 7.清洁生产分析 (18) 7.1清洁生产措施 (19) 7.2烟气净化措施 (19) 8.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19) 8.1热电厂的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9) 8.2热电厂的假设项目文化效益分析 (19)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第一章

习题 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可另外编写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外编写专题报告书。 (2)文字简洁、准确,图表清晰,论点明确,典型项目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写。 3.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基础数据可靠。若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不能带有感情色彩。 (5)表达准确,篇幅合理 (6)署名符合要求 4.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参考答案: (一)按照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2.建设项目概况 3.环境概况 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技术论证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8.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9.结论 10.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二)按照环境要素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大气环境评价案例分析

09新大气环境评价案例分析书简版 题目:某地新建一项目,简单地形,主要污染物为SO2,N02,HCL,已知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8.5%,D10%为2.3K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2100米,年风玫瑰图为(三个半径分别为5,10,15): 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需要的参数?该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需要采取的措施?大气防护距离的管理措施 答案 1、参数面源长宽高,污染物排放速率M\S,小时浓度评价标准。 2、不合理,需要削减源强后重新计算。 (注意,污染物排放速率M\S,不是面源排放速率,单位也要注意) 3、管理措施,防护距离内不得有长期居住人群,现有居民要搬迁。 2、该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答案,二级,边长为5KM的正方形。 3、选择合适的大气预测模型,并给出必须的参数。

答案,选择AERMOD模型, 1、地表参数:按照四个季度,分别给出各季的地表粗糙度,白天波文率,正午地面反照率;(后两者随一年四季数据不同。) 2、地面逐时气象资料;包括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站点处大气压。前5项为必须的。 3、对应每日至少一次高空探测数据; 4、给出本项目报告书的大气部分附图、表、附件的要求。答案:1、附图:污染源点位及敏感目标分布图;基本气象分布图;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污染源等值线图等五项(本题是二级评价,如果前面没有单独提出预测等级分析,这里首先要分析评价等级。另一级还包括复杂地形示意图) 2、附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污染源调查清单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预测点预测结果与达标分析;(一级二级评价要求相同) 3、附件: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气象观测文件;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以及输出文件;(一级二级评价要求相同) 5、该项目是否有主导风向?如果有,主导风向是什么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科目学习,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学生掌握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总学时 96学时,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四、参考学分 6分,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五、课程目标 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备受瞩目,随着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力度的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彰显。本课程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设计从工程分析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八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出若干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岗位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基本能力、污染防治基本知识及环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能力目标: 1.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工程分析; 2.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3. 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大气、水、声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 掌握大气、水、声等环境保护措施方法; 5. 掌握有关总量控制方法; 6. 熟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技术方法等; 7. 熟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等。 六、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环境影响评价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过程中职业行为和工作步骤模块为中心来设计本课程教学项目和工程任务。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职业岗位工作领域、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案例,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课程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工作任务关系相关性,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课程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项目的课时数。能力目标用语主要使用“能”或“会利用(根据)…来…”等用语来表述。“会利用(根据)…”用于表述背景知识目标,“来…”用于表述职业能力目标。 2.课程具体设计 本项目课程教学与实训相配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分四个阶段教学,分别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现场教学,做到“教、学、做”为一体。具体思路是:第一阶段设计单要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项目,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第二个阶段设计单要素仿真案例(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案例)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以完成项目完整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为考核内容;第三个阶段引入环评真实案例,设计教学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企业实施教学(即生产性实训),以企业对产品加工质量的控制过程和加工结果要求作为考核标准,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例题及答案

公路建设项目 模拟试题: 一、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C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 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答: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 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 素等。 (3)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环评—案例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 模拟试题: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 业区。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C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 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答: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 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 素等。 (3)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4)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5)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8

[模拟]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8 案例选择题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一、某核电站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0hm2,发电可以供给周边两省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确定厂址备选3处,均地处稍微偏远地区,当地人口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同时核电资源相对较丰富。 核电站工程初期有部分居民需要搬迁,工程负责单位积极给予搬迁协助和移民安置补偿。由于工程选址的特殊地理条件和位置,可能会出现如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同时周边生态环境原本较好,核电站建成可能对当地野生动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 第1题: 下列属于选址原则的是( )。 A.充分考虑与厂址有关的现象和特征 B.分析厂址区域的人口特征和在核设施整个预计寿命期内执行应急计划的能力 C.确定与厂址有关的危害 D.提高工程安全系数有利于降低选址成本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围不包括与核设施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有关的厂址与核设施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 B.核设施选址过程通常从大区域调查开始,选择出几个候选厂址,然后鉴别出优先候选厂址作为推荐厂址 C.厂址评价详细程度将随核设施类型而变化 D.核设施厂址调查覆盖厂址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厂址查勘(厂址选择)、厂址评定、设施运行前和运行阶段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选址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A.在特定厂址所在区域内所发生外部事件(包括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的影响 B.与实施应急措施的可能性及个人和群体风险评价必要性有关的外围地带

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其他特征 C.可能影响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向人体和环境转移的厂址特征及其环境特征 D.附近居民的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状况 参考答案:BC 第4题: 考虑核设施对区域潜在影响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对现有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做出适当的评估 B.关注生物圈在放射性核素累积和传播中的作用 C.确保放射性释放对公众和环境的放射性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D.核设施的设计必须能够补偿核设施对区域所造成的任何不可接受的影响参考答案:BCD 第5题: 在外部事件评价时关于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评价厂址所在区域内的地震和地质奈件 B.必须收集厂址所在区域内史前、历史和仪器记录的地震资料,并形成文件 C.必须使用尽最大可能收集的资料进行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D.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地震构造特征和特定的厂址条件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对于气象事件评价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 A.气象现象的极值 B.闪电、龙卷风等稀有气象现象 C.热带气旋 D.洪水、泥石流等自然恶劣条件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对于抵抗洪水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复习精华总结.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 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乐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 (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口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屮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耍求 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4、若原來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小推荐的标准 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口排放浓度和总量。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 ⑴废气: ?冇组织排放:布设丁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⑵废水 ?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岀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 ?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耍高于围墙。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墩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 1 -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 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 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 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 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 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 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杳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杳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而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而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止常使用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当建设项口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吋,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 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第四章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试题一垃圾焚烧电厂项目 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t/d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333d,每天运行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C、H、O、N、S、Cl等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0.06%,燃烧过程中S元素转化为SO2的份额为80%。 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1.024×105Nm3/h,设计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100m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A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拟建厂址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8村庄,厂址与8村庄相距1.5km,距厂址东侧800m有A河由北向南流过。A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Ⅳ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2014年真题](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SO2排放限值为260mg/m3。) 【问题】 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判定该厂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答: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如下: (1)垃圾临时储存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NH3、H2S、甲硫醇。 (2)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烟尘、SO2、CO、NO x、氯化物、二噁英、重金属等。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答:该厂SO2排放量:[1000×0.0006×0.8×2×(1-80%)×1000000000]÷(24×1.024×105)≈78.1(mg/m3)<(260/2)mg/m3(标准限值的一半),SO2达标排放。 (注:按照硫元素的物料平衡求解,注意S和SO2差一倍质量;即使100m烟囱高度低于或等于200m半径范围最高建筑物3m,排放浓度严格按50%执行,SO2仍能做到达标排放,因此SO2达标排放)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答: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改进建议如下: (1)缺陷一:循环冷却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前押题带答案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前冲刺三 第 1题:解析题 某酒店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30000m2,建筑总面积35000m2,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完毕后酒店包括客房、大餐厅、宴会厅、包厢、大会议厅、多功能厅、歌舞厅、酒吧、桑拿浴室等健身娱乐用房及配套设施,另外设有锅炉房(燃油锅炉)、热交换站等配套用房和大型地上和地下停车场。 本工程的用水水源为城镇自来水,室外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的供水体系,采用集中热水供应方式,热媒为锅炉管网蒸汽。本工程排水室内采用雨、污、废水分流制;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沉淀处理,食堂含油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再与其他废水合流,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本项目距离某国道仅300m,拟建地块内现有一家石材厂和一家临时屠宰厂,本项目建设后,这两家企业均将拆除。石材厂现有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材加工噪声、粉尘、石材下脚料、废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SS;屠宰厂主要污染来自屠宰废水,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等,基本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就近水体。 【问题】 1.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有哪些? 2.营运期的主要废气来源有哪些? 3.试进行水环境影响分析。 4.简述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5.对于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试题解析】: 1.(1)根据本项目的项目特点,噪声主要来自建筑施工、装修过程。 (2)建设期间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 (3)噪声源主要产生于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铲土机、卡车、搅拌机、振捣机、起重机、电锯、压路机、搅拌机等。 2.营运期产生的废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燃油锅炉烟气和厨房油烟气。 (1)汽车尾气 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来自车辆进出宾馆停车库或停车场时排放的废气。主要成分包括CO、NOx等污染物。 (2)燃油锅炉烟气 本项目配有燃油锅炉,产生的燃油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SO2、NO2、CO、HnCm和烟尘等。 (3)厨房油烟气 本项目建成后餐饮的厨房将排放大量油烟气,这些油烟气须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管道高空排放。 3.水环境影响分析应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分别进行: (1)施工期 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和泥浆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若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将给水环境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人员产生的粪便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干管;泥浆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可排入附近水体。 (2)营运期 本项目的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室内污、废分流,室外污、雨分流,雨水就近排入雨水干管或水体,环境影响较小。生活污水接入市政干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但是,临时的屠宰厂,屠宰废水排入就近水体,给水质带来不利影响。 4.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应分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进行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加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总体的固体废弃物量较大,这些固体废弃物应当规划运输,送至指定地点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造成水土流失,严禁就近倾倒在运河内,不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营运期 酒店营运期的固体废物来自于客房、餐厅等处的生活垃圾,主要成分为塑料、纸张、一次性洗涤用品、食品残渣等。因此应当在做好分类收集,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生活垃圾进入市政处置系统,则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给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5.本项目的声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道交通噪声对客房的影响,一些机械设备的噪声影响等,因此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减缓噪声污染。 (1)加强客房隔声 饭店的门窗是环境噪声进入的主要途径,增加窗户玻璃的厚度来增加门窗的隔声量是很困难的和不经济的,可以采用双层玻璃窗和铺设地毯等方式降低噪声。楼板加厚也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