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教学案全套

初中生物教学案全套

初中生物教学案全套
初中生物教学案全套

初中生物教案全套

第五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的概念、意义、方式

概念: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意义:维持生物物种(种族)的不断延续

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等(不是指植物的“芽”)

主要方式营养生殖:植物营养器官的嫁接、扦插、压条等方式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在无菌培养基上培养下一代有性生殖概念:一般是由亲代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下一代2、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以相关的结构适应着各自的传播方式。

依靠风力:蒲公英果实具有伞状的毛

依靠水力:椰子树果实漂浮在水面上

依靠动物与人的运动: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

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

4

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

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

主要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

2、基因与性状

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

3、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

常染色体 22对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XY或XX

性染色体

数量:1对

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性别决定方式:XY型

女性:XX 产生一种卵细胞 X

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

二、本单元主要考点:

1、说明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概述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解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5、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第五单元单元测验(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常用芽接的方法进行繁殖的果树是:

A、柑

B、桃

C、橘

D、葡萄

2、下列哪项不属于营养生殖的优点:

A、繁殖速度快

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C、提高后代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D、材料易得

3、依靠自身弹力来传播果实种子的植物是:

A、苍耳

B、虞美人

C、豌豆 D 、蒲公英

4、下列昆虫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蚕

B、蚊

C、菜粉蝶

D、蟋蟀

5、根据发育方式,请找出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

A、蝇

B、蝗虫

C、蟑螂

D、蝼蛄

6、从蝌蚪发育为成蛙,其呼吸器官的变化为:

A、外鳃→内鳃→肺

B、内鳃→外鳃→肺

C、外鳃→肺

D、内鳃→肺

7、下列与娃娃鱼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的动物是:

A、鲍鱼

B、鲸

C、蝾螈

D、鳝

8、下列哪项是早成鸟具有的特点:

A、腿足无力

B、腿足有力

C、不能自行觅食

D、绒羽很少

9、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10、下列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 、口腔上皮细胞 B、肌肉细胞C、神经细胞D、精子细胞

1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12、下列基因组成肯定是人的正常生殖细胞的是:

A、Dd

B、DD

C、dd

D、d

13、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子女,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A、100% B 、0% C、 25 % D、75%

14、下列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一样的动物类群是:

A、两栖类

B、鸟类

C、鱼类

D、哺乳类

1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苹果的红色与黄色 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

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16、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流感行性感冒

C、乙型肝炎

D、血友病

1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原因是:

A、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易得传染病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易得遗传病

C、近亲结婚所生子女,肯定得遗传病

D、近亲结婚所生女子,肯定得传染病

18、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通过整容做出来的双眼皮

B、由于车祸导致的左腿残疾

C、长期室外工作,皮肤较黑

D、哥哥色盲和弟弟色觉正常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镰刀型贫血病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肯定不会患遗传病

D、遗传病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20、下列亲缘关系中,不属于近亲的是:

A、堂兄弟姐妹

B、姑表兄弟姐妹

C、爷爷与孙子

D、自己与舅妈的弟弟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5分)

1、出芽生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生殖方式。

2、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是属于有性生殖。

3、大多数被子植物既能进行无性生殖,又能进行有性生殖。

4、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5、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二)、填一填(每空0.5分,共11分)

1、被子植物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有、等。

2、利用胡萝卜根的组织或细胞繁殖后代的方法属于。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过程叫受精。

4、果实包括和两部分。

5、蝗虫大量生殖,集群和迁飞时,大面积危害农作物的现象称为。

6、昆虫的发育有和两种。

7、生物的亲代与子亲代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称为。

8、人的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和,前者的数量是条,后者的数量为条。

9、人类的多指症是由位于常染色体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的一种显性遗传病,假设显性基因为D,隐性基因为d,

甲 乙

父母表现型

子女表现型 10A ,a )。

(三)、连一连(4分)

将桃花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发育成果实的对应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子房 果皮

子房壁 种皮

胚珠 种子

珠被 果实

受精卵 胚

花丝 凋落

柱头

花瓣

(四)、分析说明:(共10分)

1、科学家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2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根据图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 性别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3)甲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

2、、观察下左图,回答问题(3.5分)

(1)、图中(一)是 ,它存在于 中,它由 和 组成。其中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图中A是,它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3、上右图是菜粉蝶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4.5分)

(1)、图中数字代码1是,2是,3是,4是。

(2)、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 (填数字代码)。

(3)、与菜粉蝶相比,蝗虫发育不经过的时期是 (填数字代码)

第五单元单元测验(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目前,下列植物只能用种子繁殖的是:

A、水稻

B、梨树

C、葡萄

D、月季

2、下列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A、利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生殖

B、利用小麦的种子进行生殖

C、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

D、水螅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

3、下列常用枝接的方法进行生殖的果树是:

A、柑

B、山楂

C、苹果

D、桃

4、下列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克隆

C、压条

D、利用植物的果实生殖

5、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的是:

A、家蚕

B、家鸽

C、蟾蜍

D、亚洲象

6、绿色开花植物受精卵发育的部位是:

A、柱头

B、子房

C、花

D、胚珠

7、家蚕一生中吐丝的阶段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8、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

A、具有阳光

B、具有空气

C、温度太高

D、温度太低

9、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蝌蚪

D、精子细胞

10、有的人有耳垂,有的人无耳垂,有人直发,有人卷发,以上这些形态特征叫做:

A、遗传

B、变异

C、性状

D、基因

11、男性的正常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类型是:

A、XY

B、 X

C、 Y

D、 X或Y

12、小麦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A、23对

B、12对

C、21对

D、39对

1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色盲与色觉正常

B、单眼皮与有耳垂

C、双眼皮与大眼睛

D、卷舌与无耳垂

14、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C、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D、人体所有细胞内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

15、一般地,控制生物亲代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下列何种途径传递给后代:

A、生殖器官

B、生殖细胞

C、体细胞

D、细胞核

16、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于卵细胞中

B、存在于精子中

C、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

D、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17、小明的爸爸、妈妈为双眼皮,小明为单眼皮,小明的哥哥小军为双眼皮,控制小军眼皮的基因组成为:

A、Dd

B、DD

C、DD或Dd

D、dd

18、“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的繁殖方法适宜采用: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有性生殖

19、生物物种能保持不断延续是因为生物具有的特性是: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

C、变异

D、进化

20、蒲公英的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利于自身繁衍结构特点的是:

A、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

B、果实表面有钩刺,会附着在人或动物身上

C、果实成熟后,细小的种子从裂口处散布

D、果实具有伞状的毛,成熟后易被风吹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5分)

1、男性的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细胞内。

2、染色体是DNA的唯一载体。

3、生物体所有的性状都可遗传。

4、蝴蝶的幼虫危害农作物,所以蝴蝶是害虫,应消灭它。

5、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填一填(每空0.5分,共11分)

1、人们从一池塘中挖出一段藕,埋入另一池塘的泥层里,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到满塘的新藕,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2、你吃过鲜美的水蜜桃吗?一株成熟的桃树要结出桃子,必须经过开花、、后,才能形成果实和,这是一种生殖方式。

3、植物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和等方式,这样就扩大了植物的生活范围。

4、生物的一生包括生长、、、衰老和过程。

5、鸟类的雏鸟按发育程度来看,有和之分。

6、在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存在的,根据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又有和之分。

7、男性正常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有染色体和染色体两种。

8、优生优育措施包括禁止、提倡和产前等。

(三)、连一连(4分)

1、将下列昆虫及其发育方式相搭配

蜜蜂完全变态发育

蟑螂

蝉不完全变态发育

2、将下列鸟和它们的雏鸟类型用线连起来

燕子

鹅早成鸟

大雁

麻雀晚成鸟

(四)、请分析回答(10分)

1、取黑鼠的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灰鼠的去核受精卵内,进行胚胎体外发育,将胚胎植入白鼠的子宫

内继续发育,请问

①该白鼠生下的小鼠的体色是 。(0.5分)

②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1分)

③你能判断出这三只鼠的性别吗?(1.5分)

黑鼠: 灰鼠: 白鼠:

④你能模仿上述过程,设计一方案,让黑鼠生出小白鼠吗?请说说你的方案。(2分)

2、右为多利羊的克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3

①多利羊性状与 羊一致,因为该羊提供的是 。

②产生多利羊的生殖过程属于 生殖,

原因是 。

③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请举二例。(1分)

3、结黄色种子(Aa )与结绿色种子(aa)的豌豆杂交,它们后代的性状表现和比例是什么?请写出有关遗传图解。(2分)

第6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第16章动物的运动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能量来源

动物方式多样性:主要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等。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ATP

第17章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

实质: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主要类型: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

社群行为的概念:指同种生物个体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如蜜蜂等生理基础:动物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2、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途径,可分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如蜜蜂采蜜。

后天性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如鲸顶球等。

二、本单元主要考点

1、认同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2、说明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3、认同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生殖的意义。

4、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第六单元单元测验(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为飞行的是:

A 、鸵鸟 B、企鹅 C、蝙蝠 D、蚕蛹

2、动物通过运动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蜥蜴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A 、飞行 B、跳跃 C、爬行 D、奔跑

3、下列哪项不是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产生有利变异

D、有利完成生殖活动

4、变形虫的运动依靠:

A、纤毛

B、鞭毛

C、伪足

D、伸缩泡

5、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C、脊椎动物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D、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6、骨连接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A、支配作用

B、枢纽作用

C、杠杆作用

D、动力作用

7、鸟类飞行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A、食物

B、 ATP

C、糖类 D 、肌肉

8、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在动物体内释放,不需经过的过程是:

A、呼吸作用

B、消化吸收

C、运输

D、排泄

9、人和动物体内ATP的产生是通过: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消化吸收

D、蒸腾作用

10、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的是:

A、雌雄蛙抱对

B、孔雀开屏

C、筑巢

D、雄鸡报晓

11、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黔驴技穷

B、狡兔三窟

C、井底之蛙

D、老马识途

12、下列不属于动物防御行为的是:

A、狗遇到人弯腰拾石块时,就逃跑

B、壁虎断尾

C、枯叶蝶体色形状像枯叶

D、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感知鸟的位置,从而捕食。

13、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虫子,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亲鸟的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14、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中的金鱼喂它所捕杀的昆虫,美国红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后天性行为

15、下列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蚂蚁

B、蜜蜂

C、狒狒

D、蚊

16、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迁徙行为

D、生殖行为

17、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燕子筑巢

B、狗绕道取食

C、老马识途

D、小狗跳火圈

18、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蚯蚓

B、大山雀

C、黑猩猩

D、牛

19、动物具有“学习行为”,有利于:

A 、 寻找食物

B 、找到配偶

C 、逃避敌害

D 、适应复杂的环境

20、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

二、非选择题(3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5分)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2、鸟类在所有的季节里都有迁徙行为。

3、鱼游泳的动力来自于鳍的摆动。

4、社群行为是指同一群体中个体间发生的所有联系行为。

5、所有鸟类的生殖行为都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等。

(二)、填一填(每空0.5分,共11分)

1、动物独特的运动器官是在长期的 过程中形成的。

2、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 、 、 等。

3、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组成,其中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

4、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 、 等。

5、鸟类的求偶、占区属于 行为。

6、下图中的几种动物行为分别是:① 行为;② 行为;③ 行为。

7、动物的行为主要受 和 的调控作用。鸟类的生殖行为与 系统分泌的 有关。

8、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分,“谈虎色变”、“杯弓蛇影”属于动物的 行为。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动物的 行为。

(三)、连一连(4分)

1、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

蜜蜂采蜜 繁殖行为

乌贼喷墨 觅食行为

家燕南飞 迁徙行为

家鸽产卵防御行为

2、请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相连起来:

鱼奔跑

猎豹爬行

袋鼠跳跃

壁虎游泳

(四)、分析说明:(共10分)

1、请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材料二:黄面兀鹫迁徙于埃及和西班牙之间,它们在西班牙孵卵育雏。在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并可利用工具---石块把蛋砸开。科学家在西班牙把兀鹫刚孵化出来的雏鸟偷来进行封闭式的人工饲养,它们从来没见过鸵鸟蛋。当秋季来临,所有的兀鹫都返回埃及,科学家把人工饲养的这只兀鹫放飞,并在它停留的地上放上鸵鸟蛋,人们发现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奇迹般地用石块砸开鸟蛋,并把它吃掉。请你分析:(1)、材料一、材料二都说明的是动物的什么行为?(1分)

(2)、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所表达的猴子行为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怎么获得的?对动物来说有何意义?(3分)

(3)、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二”所表达的黄面兀鹫行为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科学家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但如果排除雄性激素的影响后,这些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再植入它们的皮肤

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

(1)、上述雄鼠的冲突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1分)

(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什么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哪个系统调控?(3分)

第六单元单元测验(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生活在亚洲丛林中的鼹鼠在伸展四肢的时候,可以看到其身体两侧皮肤的飞膜,由此可推测鼹鼠的运动方式是:

A、滑翔

B、奔跑

C、爬行

D、飞翔

2、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3、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公鸡报晓,北雁南飞是先天性行为

D、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后天性行为

4、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行为对于比目鱼来说:

A、属先天性行为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保护自己

D、以上三项都对

5、人的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6、动物的“学习”能力主要与动物的什么结构有关:

A、小脑

B、内分泌系统

C、大脑皮层

D、激素

7、下列哪种行为能直接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繁衍: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8、白蚁群体中担任建筑蚁巢、喂养幼蚁职责的是:

A、兵蚁

B、工蚁

C、雄蚁

D、蚁后

9、在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的眼一旦受到红色刺激,通过什么作出攻击的决定: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

D、激素

10、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亲鸟育雏

B、母兽哺乳

C、鸟类迁徙

D、动物表演

11、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躯干和尾部的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头的摆动

12、蜻蜓的运动器官是:

A、翅

B、足

C、翅和足

D、羽毛

13、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

14、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包括以上三项

15、生活在海洋中的海龟以游泳为主要运动方式,其运动的器官是:

A、鳍

B、尾

C、四肢

D、头

16、动物的后天性行为越复杂越利于:

A、神经系统的发育

B、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成功地繁殖后代

D、逃避敌害的攻击

17、骨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动力作用

B、枢纽作用

C、杠杆作用

D、支配作用

18、成蛙不抚育幼蛙,但幼蛙也能有效地捕食,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

A、学习

B、遗传物质

C、外界因素

D、激素

19、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

A、生来就有的

B、遗传物质控制的

C、不用“学习”就会的

D、经“学习”建立起来的

20、有些鱼类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什么行为: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生殖行为

二、非选择题(3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纤毛。

2、一块骨骼肌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相邻的骨上。

3、没有骨骼肌的协作关系,要完成一个准确的动作是不可能的。

4、后天性行为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有可无。

5、动物行为的实质就是动物的反射。

(二)、填一填(11分)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由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行为),如;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

2、森林中的黑熊喜欢偷食蜂蜜,也住住遭到蜜蜂的群体攻击,黑熊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参与战斗的蜜蜂是蜂。蜜蜂群体内各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这属于行为。

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大山雀偷喝牛奶属于行为。

4、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主动地、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5、大多数昆虫除了可以依靠翅飞行外,还可以通过运动。

6、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其形态像竹节,使捕食者不易发现,这种行为属于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经来看,这是一种行为。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属于动物的行为。

8、哺乳期失去幼仔的母狼叼走婴儿后,不仅没有吃他,还哺育婴儿,这就是狼孩,母狼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经来看,这是一种行为。

9、动物的社群行为是同种生物个体间除以外的各种行为。

10、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所作出的反应。

(三)、连一连(4分)

1、将下列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雌蚁筑巢、喂养幼蚁

雄蚁保卫蚁穴

兵蚁产卵

工蚁与雌蚁交配

2、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结构联系起来。

海龟四肢

草履虫足

工蚁纤毛

蛇鳞片

(四)、实验题:请你探究鱼在游泳时,尾鳍的作用(10分)

1、提出问题:(1分)

2、作出假设: (1分)

3、实验: (1)材料用具: (1分)

(2)探究方案: ;(2分) ;(2分) 。(2分)

(3)实验结论 。(1分)

第7单元 健康地生活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病因: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冠心病 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提高防范意识

2、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诱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症

主要治疗方法: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

3、免疫

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

第二道免疫防线: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

(2)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第19章 珍爱生命

酗酒的危害: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等。

1、珍爱生命 吸烟的危害: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等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种类 毒品成瘾的原因

2、安全用药:用药的注意事项

家庭药箱:药品配备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

关注健康主要存放的物品: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健康新概念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本单元主要考点

1、举例常见的传染病及病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解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预防措施。

3、举例说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4、举例说明吸烟、酗酒、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阐明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6、区别家庭药箱中常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作用。

7、说出健康新概念的含义。

第七单元单元测验(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是:

A、流行性感冒

B、甲型肝炎

C、乙型肝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2、在控制“非典”过程中,将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主要是为了: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3、南京市为了控制禽流感的发生,对来自疫区的汽车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主要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上述三项都正确

4、为了预防“流感”传染,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

C、保护易感人群

D、上述三项

5、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蛔虫病

B、狂犬病

C、沙眼

D、心绞痛

6、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百日咳

D、血吸虫病

7、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A、血液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8、冠心病是由下列哪种血管发生病变而产生的: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冠状静脉

9、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有:

A、外科疗法

B、化学疗法

C、放射疗法

D、以上都是

10、下列不属于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

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鼻毛

11、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A、增强人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12、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A、胰腺

B、脾

C、淋巴结

D、扁桃体

13、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患过麻疹的不会再患麻疹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白细胞吞噬病菌

14、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

A、易引发肺癌

B、易引发高血压

C、易引起冠心病

D、前三者都正确

15、目前,我国政府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

A、摇头丸

B、鸦片

C、大麻

D、海洛因

16、下列药品中属于内服药的是:

A、乘晕宁

B、碘酒

C、眼药水

D、风油精

17、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抑制人的: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18、某女演员身高170cm,体重为65Kg,她的体重为:(计算公式为: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A、偏重

B、偏瘦

C、肥胖

D、适度

19、世界卫生组织将“世界无烟日”定在每年的:

A、4月31日

B、 5月31日

C、 6月31日

D、 4月25日

20、遇到严重的急救病人,在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拔打电话:

A、 119

B、 110

C、 120

D、 122

二、非选择题(3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5分)

1、传染病不会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2、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3、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不应该喝酒吸烟。

4、吸毒者共用不洁注射器注射毒品,可能会感染艾滋病。

5、艾滋病既是一种传染病,又是一种遗传病。

(二)、填一填(每空0.5分,共11分)

(1)传染病是指由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源是指能够的人和动物。

(3)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尽可能对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早、早。

(4)餐馆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这在传染病的预防途径上属于。

(5)传染病的种类很多,常见沙眼属于传染病。

(6)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提高防范意识。

(7)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是。

(8)健康新概念包括健康、健康、良好和健康四个方面。(9)家庭药箱内主要存放、和。家庭用药一般分为和。(10)家庭药箱配备药品应遵循、、等基本原则。

(三)、连一连(4分)

1、将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与相应的预防措施用线连起来

及时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控制传染源

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对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

2、将下列各种生理作用和相应的免疫类型用线连起来

体液的杀菌作用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免疫

(四)、分析说明(10分)

1、下面是阿司匹林的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司匹林泡腾片。

【成分】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5g。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用法用量】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

【禁忌】 1.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屏障,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综合症、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1000字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1000字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要渗透素质教育,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 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 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 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通过教学反思,每个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在课后反思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对 教学设计的二次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在下一轮教学的后续发展潜力。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 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 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 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 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 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 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 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采用基 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事实证明,适当介绍科学研究的新成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供参考)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物教师,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自己尝试着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着解答。 我的观点是做一名有智慧的生物教师。智慧的教师是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模仿去追寻的,然而我想谈的智慧,是从生物学科入手,借用生物学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智慧的教育。 案例:课堂喝水、吃零食事件 在本学期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后,我就听到生物实验员老师对我的“抱怨”,学生做完实验后,实验员要花很大功夫去收拾教室中的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包装袋、饮料瓶子。不用说,一定是学生在上课时又吃东西了。消了实验员老师的“火”,我的“火”反而上来了,跑到刚做过实验的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一顿“训斥”,“都上初中了,连上课不能随便吃东西的规矩都没有?!如果这样,以后不要来实验室上课了”!说完这些,心脏通通地乱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这么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提了一个问题,这么说就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了? 果不其然,孩子就是孩子,起初他们见我生气的样子,知道了上课喝水、吃东西是不对的,一段时间内果然不带来零食了,可是过了不久,这阵风气又开始了。

“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别的班同学请你去做一个小的汇报,在你正起劲的时候,看到台下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着一个大水杯,不停的咕嘟咕嘟地有人再喝水,你们会怎样想?你还有心思讲下去吗?”,我吸取了上次教训,跟学生商量着来,不急躁,引导他们去思考,可哪儿想,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台汇报甚至跨班汇报的经历,五六个孩子在台下起哄“我们愿意讲,他们喝的时候,我正好停下来,也歇歇,喝些水,润喉龙”。当时我并没有爆发我的怒火,因为看到了早在手心上写的两个字“火灾”。担心又对学生生气,我特意在手心上写上了这两个大字,提醒自己。看着这群男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回答,我只是一笑,不再对此话题谈论下去。然而一次实验课上,我却“意外”地找到了方法,而且很有用,直到现在在我的生物课上,尤其是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上,很少有同学带零食、喝饮料,而且现在去问他们印象较深的一堂生物课是什么,他们也会回答这次实验课。 这是一堂“探究孢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本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对黑根霉或青霉的接种,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能够发现霉菌,学生回答“变质的面包,长毛的馒头,剩饭上面……”,我问:“霉菌的产生的孢子有着哪些作用?”起初是想引导学生说出孢子能够协助霉菌 的繁殖,但是一位同学却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老师,灵芝的孢子能治病,您说有没有孢子能够使人发病呢?” 因为我自身是过敏体质,平时对过敏源的类型很关注,当学生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恰巧手臂上早已经因为过敏长出了很多突起红肿的包,虽然这

中考生物重难点突破--综合图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九) 综合图1. (2017东营)同学们利用生物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俗语进行了下列解 读,你不认同的是( ) 2.(2017潍坊A卷)下列各种概念的内涵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与如图 所示不相符的是( ) 第2题图 A. 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 B. 基因→DNA→染色体 C. 脊神经→脊髓→中枢神经系统

D. 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3. (2017黄冈)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如图所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第3题图 A. Ⅰ玉米种子Ⅱ胚Ⅲ胚乳 B. Ⅰ无脊椎动物Ⅱ节肢动物Ⅲ昆虫 C. Ⅰ泌尿系统Ⅱ肾脏Ⅲ肾单位 D. Ⅰ染色体ⅡDNA Ⅲ基因 4. (2017呼和浩特)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所属关系的是( ) 第4题图

A. Ⅰ细胞质、Ⅱ细胞核、Ⅲ线粒体 B. 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卵巢 C. 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 Ⅰ原核生物、Ⅱ细菌、Ⅲ病毒 5. (2017苏州)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第5题图选项 1 2 3 4 A 生物圈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生产者 B 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 C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D 纲科目种 6. (2017孝感)如图表示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四个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

第6题图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B 泌尿系统肾脏膀胱肾单位 C 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 D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7. (2017巢湖)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第7题图 1 2 3 4 A 骨连结关节关节面关节囊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兵团二中 吕笃康 2013年7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

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在课前几天开始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领组员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初中生物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型模式生物新授课模式: 一、情境导入: 二、预习自学: 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展开自学,自己查书,独立思考,寻找答案。 三、小组讨论: 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的,标记下来,然后前后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研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四、展示点拨: 小组讨论后,把讨论的成果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学生如果会解答,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由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解答。同时以板书的形式梳理本节课内容。 五、练习检测: 即根据所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形成技能、技巧。同时设计检测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消化自结: 根据测试后反馈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查漏补缺,个别矫正;并回忆总结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生物复习课模式 一、自主梳理: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复习提纲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

的回扣复习。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二、精讲点拨: 针对复习提纲,学生展示,重点落在教师精讲点拨。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例如在讲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可比较横向、纵向比较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的生殖和发育;在复习人的新陈代谢时,可综合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三、典题训练: 1 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四、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自主复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五、当堂检测: 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的知识点。 生物讲评课模式 一、试卷总结:(学情分析) 教师对本次考试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表扬,点出哪些同学有待进步。教师公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得分率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如下: 【一】试题分析

初中生物中考重难点复习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实践案例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及案例分析 在初中生物教学实施中,有许多值得教师关注的点,我们给学生讲什么?怎么讲?初中的生物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知识都是重要的,都是我们应该讲给学生的。那这些内容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呢?可以说,教无定法,但作为生物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来说,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看得见的是初中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加以呈现,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较长时间的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教学实施中,问题设计也是很重要的点。什么类型的课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问题在一节课中的什么时间出现?问什么?怎么问?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班级,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设计问题才最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效果呢?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好好设计和准备的。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我有了不少这方面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和更多的老师进行交流。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几个重点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设计”两方面的学习内容。 一、几个重点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重点内容的确立 ?重点内容的教学策略 ?重点内容的教学实施案例 。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三大课程理念。围绕着这样的理念,课标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确定了初中生物的十大主题。即“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主题。这些内容都是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编制的,它强调联系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突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大主题都是我们初中生物中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从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无心向学、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体会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赏识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讲究方法,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针对情况,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转变学生学习态度。针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要拉近与他们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心理,找出根源,转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识,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给予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二。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每节课上,每次作业都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与能力。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工整的书写。培养学生细致审题的能力,防止马虎出错。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资料,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第四。认真备课,精选试题保证学生学足,学精。 第五。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优生成绩的提高。 第六。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2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体验式学习探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体验式学习探究 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很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本文设计了三个活动,化微观的结构为宏观展现,变抽象的原理为具体演示,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气孔的结构与作用的体验式学习,以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标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体验式学习 一、体验活动一:利用吹气法感知气孔的真实存在 由于叶表皮上的气孔很微小,学生在亲眼从显微镜下看到之前不知道气孔,更不用说在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时选择正确的表皮,用于后期低倍显微镜下的观察。不少学生对于气孔是否真的存在是持怀疑态度的,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气孔具有一定的未知性。 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必须将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气孔以宏观的形式先展现出来。吹气法是一种能使学生体验到气孔真实存在的好方法,它要求实验者取一片完好无裂痕的植物叶片,用医用酒精对叶片基部消毒处理,然后把叶片浸入水中,用嘴从叶柄断面处往里面吹气,观察气泡从气孔中冒出来,并比较正背面气泡的数目。 上述实验能否成功,植物叶片的选择非常关键,那些叶片或气孔较小的植物经常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体验。经过多次尝试后,最终发现鸢尾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实验材料。学生用嘴从叶柄断面处往里面吹气后,出现了鸢尾叶表面出现气泡,而且背面的气泡数目要远多于正面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在叶表皮上确实有气体的通道——气孔的存在,坚定了他们在显微镜下找到气孔的决心,而且对活动二“借助显微镜看到真实的气孔及其组成”这一实验的实施,是选择下表皮还是上表皮进行制作临时装片,也能有了一定的认知。 二、体验活动二:借助显微镜看到真实的气孔及其组成 尽管教材中对借助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的气孔”有详细的方法介绍,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验式学习,需要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 (1)实验材料依然选用鸢尾叶,取代教材中的蚕豆叶。既可以避免因为地域原因找不到蚕豆叶,又可以克服镊子撕取表皮时的反卷现象,还可以让学生有良好的延续性体验。由于鸢尾叶片中的叶脉较多不易像蚕豆叶那样直接折断撕取,需改用刀片划出“井”字形,再用镊子撕取小方块中的表皮。 (2)利用新鲜程度不同的鸢尾叶片进行观察。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操作,虽然学生能看到存在于叶表皮上气孔的分布和组成。但由于只有一组实验,学生对于“气孔的大小可以改变”没有直接的认知。因此,在实验前将采集到的鸢尾叶片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部分插入装有清水的烧杯内(保持新鲜),另一部分插入

初中生物复习重难点

初中生物答卷方法 一.选择题 1. 易出现的丢分问题: (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作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没有深刻领会出题者的意图。(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糊,掉入了出题者设的陷阱中。 (3)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 (4)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 (5)由于不会做就空着不做,影响整体成绩 2. 应对策略: 首先要读全、读懂题目,认真去领会出题者的意图; 其次要仔细审题,分清正误,避免马虎丢分;第三,要破除思维定势,不要没看完题就作答,掉入出题者设计的陷阱中;第四,实在不会答的,不要空着,机遇性答题还有25%的机会。 3. 解题方法: (1)直选法。这是解答生物选择题的最基本方法,解答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此方法最简单也最为常用。 (2)排除法。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判断出答案的题,可根据题干所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排除,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阅读量有所增加,此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如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 (3)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得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既为应选答案。一般情况下应用这样推测方法的选择题多数都是教学目标中需要理解记忆层次的基础内容,通常这样的题型占有的比重比较大。 4.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多用此法。二.识图作答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识图要注意图与实物的关系以及图的整合三.图形图表题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000字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000字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000字初中生物教学反思2000字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生物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认识到这一点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非常注意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进行培养并进行了反思。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激趣激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隋性。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场所是在教室,中学生物学教学绝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室里,黑板粉笔,重复一年又一年。学生在教室里是死板板坐着,面对黑板,面对书本,单调地重复学生像笼中小鸟,我发现适当改变教学环境对活而有效课堂教学也起了很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当中,根据教学需要大胆离开教室,更换教学场所。如实验室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场所,那里有做各种实验的仪器设备,那里有用于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

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初中生物_体验式课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定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并理解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测量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三)教学难点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由于七年级学生没学物理学中的气体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 (四)课前准备 软尺注射器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复习的基础上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如复习后请同学思考:空气入肺后,在肺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数据表格,学生分析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什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2、探索过程

(1)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课前预习,组长反馈情况及组内疑问 (2)先了解人体肺的位置、特点、呼吸频率。(师问生答) (3)学生体验活动:双手放到胸廓两侧,深呼吸和深吸气胸廓的变化。 (4)测胸围差教师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组织交流,给予评价。选一组学生到台前给全班同学操作,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然后交流操作中的优点及不足,寻找合适的测量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全体同学分组测量,记录数据,测量结束,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出示讨论题目:你认为胸围差的差别与什么有关?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说明胸围差取平均值,而肺活量取最大值 在讨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引起胸廓变化的原因,学生交流讨论,随后课件展示胸廓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引起胸廓变化的肌肉,学生交流讨论,随后课件出示胸廓的动态变化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引起胸廓变化的肌肉。 出示思考题①:胸廓容积变化时,肺有变化吗?若有变化,肺到底是怎么样变化的?学生推测,陈述观点。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教师播放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通过模拟演示观看,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分析,获取结论。引导学生认识肺变化与胸廓的关系,这样可降低学生探索问题的难度。 思考题②:因吸气使胸廓扩大,还是因胸廓扩大而完成吸气?(肺扩

初中生物重难点突破--综合试题附答案

初中生物重难点突破--综合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哪组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 A.甲B.乙C.丙D.丁 2.安丘蜜桃是我市的名优果品之一。下列关于安丘蜜桃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系发达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 B.桃核的硬壳部分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C.枝芽中的生长点能产生新的芽结构 D.夏季修剪能有效地促进花芽的形成 3.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R)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r)决定的。如果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4.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5.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6.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7.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8.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 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机械记忆理论知识 陈婷婷 七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马上要接近尾声,对此我总结一下今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材中所出现的问题。 先说一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生物是理科而且科学性很强,里面有很多实验,如果不做这些实验学生就像听天书一样困难,但是由于我们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很多实验不能让学生做也不能给他们展示,所以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只学到很浅显的皮毛,真正的科学理论他们只学到很少。学生体验不到科学的乐趣,我觉得这是很失败的。通过一年的相处,我和学生之间还是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我很喜欢给学生上课,我也相信大部分学生也是喜欢听我的课的,不过就是有一点我们课本上有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他们有的时候也是很无奈的,我也一样。课本上很多知识点都是涉及到初中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可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有些东西确实很难理解,我又不能深入的跟他们讲那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因为我们的生物教学也是要跟上进度的。那些物理和化学知识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所以我只能让学生知道书上所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听的时候就不是很理解,自然效果就不是很好。不过就算如此我也会尽量的举一些学生能理解的例子来讲述某个知识点,这样学生也是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知识的,这样就够了。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首先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同

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如果一本教材没有把学生这一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考虑进去,我觉得这本教材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下面我想说一下关于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里面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 1.第一节人类的食物这一节里面的实验关于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里面所用到的化学药品学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个实验讲起来有一定的困难。2.第九章第一节血液里的红细胞的知识关于静脉血和动脉血与氧结合的这个知识点,学生不知道氧气都有哪些功能,所以这个知识点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3.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整个一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都非常的困难,简直就是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没讲这节课之前我就问学生预习过这节课能不能稍微看懂一点,学生给我的回答就是看不懂,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4.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整个一章的知识点都很难理解,无论是神经调节还是激素调节的知识点都很抽象,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所以理解起来非常难。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其他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总之,我觉得七年级下册的生物课本不太适合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因为太难而对生物失去兴趣。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主要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本教材达不到这个目的。 总之,我觉得生物学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给学生讲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自发的想要学习,乐于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细菌)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细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1.细菌结构特点及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1)通过学习细菌细胞结构特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及显著区别,明白为什么把细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重点之二。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动态平衡和自净作用。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础。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之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表现在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从而纠正许多人误以为细菌都是有害的错误观念。 2.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了解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是本章的难点之一。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因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

察到,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如显微镜、显微投影仪、录像设备和微机等,所以教师难以进行直观教学。 (2)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二。因为学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识很少,也没有接触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因而讲透细菌在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1)在讲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见过细菌吗?听说过细菌吗?能否描述出细菌的样子?在学生议论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由此引入新课,教师接着指出:细菌分布广泛,无论是空气、水、土壤还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细菌生活。但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所以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下面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关于细菌形态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①用高倍显微镜演示细菌的三种形态;如果有教学设备的学校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②可以用显微投影仪投影放大细菌的三种形态。③播放细菌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录像片段。④以上设备都没有,教师可让学生参看书中的显微照片及插图,同时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边讲边画出细菌三种形态的示意图。接着教师总结出细菌的形态:单细胞个体,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3)细菌的结构特点,该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没有学过有关知识,可用讲述法。首先课前要准备好细菌结构的模式图。如果没有,教师可参照书上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画一个。对照图来讲述细菌结构特点时,注意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强调: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重要

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几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3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