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9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09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九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决定因素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国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这种前提和制度保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3页;《大纲解析》第258页。

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国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A.达到了新境界

B.提高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C.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D.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升华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2页;《大纲解析》第258页。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A.党

B.人民

C.工人阶级

D.军队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2页;《大纲解析》第259页。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是: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安定有序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之一,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它,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都将无法实现。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务必紧紧抓住公平正义这个灵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59页。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其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与深化,这三大规律不包括: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共产党执政规律

D.市场机制与价值规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理论意义包括: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60页。

6.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哪一年的奋斗目标:

A.2005

B.2010

C.2020

D.2050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包括九条。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59页。

7.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发挥

B.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的协调性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60页。

8.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只有多样性的才可能是和谐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必须形成和巩固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5页;《大纲解析》第261页。

二、多项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上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D选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59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有机统一”表现在:

A.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B.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C.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D.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

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60页。

3.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矛盾是可以“回避”的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但这种矛盾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上的矛盾,必须正确对待不能回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会遇到曲折与反复,必须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3页;《大纲解析》第259页。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段话表明:

A.我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D.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4页;《大纲解析》第260页。

5.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下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表述正确的是:

A.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B.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C.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D.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与问题

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

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3页;《大纲解析》第259页。

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把社会和谐明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表述正确的是:A.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B.表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C.是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D.更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命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来的重要结论。是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把社会和谐明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更有利全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全面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更好中国特色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2页;《大纲解析》第258页。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六条基本原则,关于这六条基本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既高屋建瓴又求真务实,既构成有机整体又各具丰富内涵

B.深刻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C.指明了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营什么方式保证和谐

D.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上述六条重要原则,即高屋建瓴,又求真务实,即构成有机整体,又各具丰富内涵,深刻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5页;《大纲解析》第261页。

8.教育是民族振兴大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此要: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B.优化教育结构

C.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3)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老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6页;《大纲解析》第261页。

9.就业是民生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此要:

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B.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C.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D.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1)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3)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乃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4)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6页;《大纲解析》第262页。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此要: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D.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6页;《大纲解析》第260页。

11.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生活重点,必须:

A.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探索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C.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健全廉租房制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1)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3)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4)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347页;《大纲解析》第262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