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男,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本所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纽约市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化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职务。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瑞士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中科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致力于气固两相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多相复杂系统的研究,包括多相流动、煤燃烧、计算机仿真、多尺度方法。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 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人)。开发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无烟燃煤技术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获奖人)。他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目前兼任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还兼任著名国际期刊Powder Technology编委和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的国际顾问组成员,国际循环流化床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电话:010-********; E-mail: jhli@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高士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年12月生。现兼任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1990年8月在沈阳化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1992年10月赴日本群马大学工学部留学,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1998年4月到日本广荣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究所工作,2000年6月回国到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流态化技术、烟气净化技术和洁净煤利用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迄今合作撰写专著1部,编著和译著章节5章,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实用新

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主持研究开发了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新型流化床反应器以及吡啶合成循环流化床催化反应器,参加了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旋流干燥器的开发研究工作。2003至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炭能源洁净利用基础”的研究,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化学工程中复杂系统的结构”创新研究群体成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转化,烟气净化及相关的颗粒流体系统中流动、传递和反应过程的应用基础研究。

电话:010-********;E-mail:sqgao@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葛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0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国颗粒学会理事,《China Particuology》和《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编委。198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98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1998年在中科院过程所参加颗粒流体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研究,提出了拟颗粒模型。1997年12月至1998年3月到德国汉堡技术大学J. Werther教授的研究组进行循环流化床多尺度计算方面的合作研究。1999-2001在中科院过程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所工作。其间进一步发展了拟颗粒模型,开展了多尺度方法的机理研究。同时与所内外人员合作实现了其大规模并行、建立了千亿次微机集群系统。初步实现了离散模拟的工业应用。现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专著8章,主持翻译著作2本。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的一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课题各一项及国际合作项目两项。为基金委支持的创新群体成员。已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项目子课题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课题各一项,中石油和宝钢等工业应用课题五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方法以及介观和微观模拟,主要研究对象为多相流动,纳微流动和传递过程,以及有关聚合物、乳液和生物体的复杂流动过程。研究重点是有关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分析、高性能计算及其工业应用。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csms

电话:010-********;E-mail:wge@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王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3年生。1997年获四川联合大学(现四川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科院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颗粒流体系统的多尺度CFD方法研究。曾主持十五攻关专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CFD数值模拟”。现主持重点室基金“颗粒团聚结构动态特性对相间作用力的影响”和中石化“MIP反应器模拟计算”及X射线CT的实验平台开发;参与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化工过程中的时空多尺度结构及其效应—多尺度方法学及应用”的研究。曾参加中科院重大方向性项目“1000吨/年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的研究,负责过程控制、CFD模拟和流程仿真等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近20篇。编写《流态化手册》之“力学原理”一节,翻译《微流动》两章。2002-2005兼任所团委书记。目前研究方向:颗粒流体系统流动、传质、反应过程的多尺度CFD方法,多相流时空分布的CT平台开发研究。

电话:010-********;E-mail: wangwei@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孙其诚: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0年2月生于山东省,1996年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3月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3月至2001年9月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做博士后,和王光谦教授合作建立了风沙动力学模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风沙输移和沙粒起跃等动态过程数值模拟,在此期间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2001年10月至12月在中科院物理所软物质物理实验室学术访问。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英国Aston University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作访问学者,从事颗粒动力学的研究;2003年1月起在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物理系作高级专职研究人员(Advanced research fellow), 合作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副院长(Academia Europaea)、前欧洲物理学会主席Prof. Denis Weaire;在此期间负责爱尔兰高等教育基金一项(PRTLI ITAC2/QS,Irish Higher Education Authority)。我们一起提出了模拟全程液态分率泡沫结构的统一模型并应用于泡沫流变特性的研

究,该工作于2004年7月在法国巴黎第五届欧洲泡沫物理学大会获得优秀研究工作奖。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与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05年7月回国,主要从事颗粒流体系统、液态泡沫内微流动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以及高效液液微混合器的开发。

电话:010-******** ; E-mail: sunq@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杨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71年8月生,江苏睢宁人。现任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化学反应工程、多相传递与生物冶金”课题组组长。1993年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毕业并攻读硕士,1998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时钧院士和徐南平院士。1998-2000年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在陈家镛院士和毛在砂研究员指导下,从事多相过程数值模拟和反应工程研究,获首届“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资助。2005-200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李氏基金资助)。1999年获原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2006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章,申请发明专利5项。研究方向:化学反应工程、多相流体力学、多相传递过程、微生物冶金和湿法冶金。将多相流体力学、传递原理、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用于复杂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研究,对搅拌槽反应器、环流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生化反应器、膜催化反应器等多相反应和分离设备内的流动、传递和反应的机理及规律进行较深入研究,并发展多相流动和传递过程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参加过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及“863”项目的研究。参与完成重大基金子课题“络合催化α-烯烃氢甲酰化的反应工程研究”,主持完成重点基金项目“复杂多相新化工过程的化学工程特性研究”。现负责1项“973”课题(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工程学基础研究)和1项国家基金。

电话:010-********,62573446; E-mail:chaoya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禹耕之: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1年12月生,男。1993年成都科技大学化工系毕业,1996年获四川联合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

中科院化冶所博士学位,导师毛在砂研究员。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章,授权和申请有关多相反应器的发明专利7项。研究方向:多相化学反应工程、多相流动和传递。研究气-液、液-液、气-液-液和气-液-固等多相体系的化学工程特性、致力于多相反应器设计、新型表面曝气反应器及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开发等。曾负责1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的研究,现参加国家重大基金项目1项,负责企业合作项目1项。目前研究重点包括:新型搅拌反应器的流动、传质及构型优化,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气液流动与数值模拟。参加的应用研究项目包括大型工业加氢反应器、氧化反应器的技术改造,小型煤液化反应器设计和大型工业结晶反应器优化等。

电话:010-********,62573446 ;E-mail: gzy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张广积: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表面活性剂专业,1995-1998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工业催化;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2002年毕业,留所工作。博士论文题目:“镍黄铁矿生物浸出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论文期间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品位复杂矿生物浸出基础研究”的工作。目前继续进行微生物冶金和与之相关的水处理和化学工艺方面的研究,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细菌还原处理低浓度重金属硫酸盐溶液的基础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温菌浸矿过程反应耦合强化的基础研究”,作为业务骨干参加“973”项目“微生物冶金基础研究”子课题“硫化矿生物预氧化体系复杂界面作用”的的部分工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多相化工体系中Marangoni效应的机理、模拟及调控”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冶金原理和强化,湿法冶金中多金属分离提取,冶金废渣综合利用,冶金废水无害化处理。

电话:010-********,62573446;E-mail:gjzha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林伟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56年2月生。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1984年在该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化工系获博士学位后在丹麦技术大学任助教授、副教授。在荷兰、丹麦期间,主持、参与欧盟及荷兰、丹麦国家研究项目7项。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工程",获"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根据固体燃料的转化特性,研究其热转化的内在机理和转化中效率、污染、运行之间的耦合问题和解耦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研究开发新技术。如,煤的梯级高效、洁净转化技术(煤拔头工艺)、生物质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新技术、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新型固体垃圾焚烧技术以及固体燃料在热转化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机理和防治方法。目前承担973、863、重点基金等多项国家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三次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最佳论文奖。与国外科研单位和大学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现任《过程工程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编委、中国颗粒学会理事。

电话:010-********;E-mail: wglin@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宋文立: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男,1959年11月生。1985年4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工博士学位、法国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nique de Lorraine博士学位。1986-1987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赫曼研究所任工程师,1987-1997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燃烧实验室副主任。1997年至今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任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煤炭洁净燃烧与污染气体净化技术的开发研究;负责研制了燃用高硫煤的10t/h流化床发电锅炉;开发了直接燃用洗煤厂煤泥浆的流化床燃烧技术;负责研制的0.5t/h低NOx燃煤锅炉已成功进入市场,主持完成了与德国GTZ组织、山西省政府合作的民用低NOx无烟燃煤炉的推广项目。目前负责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化工科学实验室合作进行“VOC的循环流化床吸附控制技术研究”;863课题“煤拔头工艺的工业性实验”、863重大课题子课题“煤炭解耦燃烧技术以及生物质热转化技术等研究工作。

电话:010-********;E-mail: wlso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杨学民: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5年7月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1989年在该系获硕士学位后到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工作,1998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获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日本国名古屋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在丹麦技术大学化工系进行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钢铁冶金、能源环保、生物质能量化、资源化和煤炭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SOx和NOx排放控制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注册发明专利3项。

电话:010-********转804;E-mail:yangxm71@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李洪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男,1941年1月生。博士学位。发表论文160余篇,撰写并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和4章,获发明专利4项,获实用新型10项,获鉴定成果5项。“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与方法”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移动床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应用”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1项。培养博士15名,硕士8名,5位博士获院级优秀奖,本人被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科普与培训委员会主任,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工业多相流反应器结构与行为的量化预测理论和优化调控方法;多相流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相互关系。

E-mail: hzli@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朱庆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9年5月生。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94年8月在本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日本九州工业技术研究所工作;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在荷兰安德霍芬技术大学做博士后,于2002年3月底通过中国科学院的"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纳

微粉体的合成与结构调控、能源转换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全陶瓷牙科材料、流化床反应器在材料制备与资源高值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接受论文31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接受论文24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其中4项已获授权)、欧洲发明专利1项。现任Particuology(中国颗粒学报)编委,《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电话:010-********;E-mail:qszh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陈运法: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5年3月生。1984年获河北矿冶学院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科院化工冶金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在德国新材料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过程工程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协会高技术陶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协会常务理事、《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中国颗粒学报》编辑、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研究方向为材料化学与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为纳微粒子的结构调控与工艺设计、颗粒组装技术与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研究、环境净化材料的研制、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国际邀请报告15次,申请发明专利13项。现在承担国家“973”课题1项、“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中科院方向性课题1项、科技部其它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自然基金课题3项、企业合作课题5项等。在学博士后2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5名。

电话:010-********;E-mail:yfchen@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叶树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6年12月生。1987年大学毕业后在江西新余钢铁公司三炼钢厂工作,1995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99年4月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2月出站留所工作。2002

年1月-2004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冶金反应工程、资源与材料化工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已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现主要进行资源与材料化工的研究,以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应机理、尺寸效应、表面改性、最佳制作工艺和化学制备过程的研究,研制新型环境协调材料,实现冶金废弃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如:脱硫剂、炼焦过程脱硫、催化剂、远红外材料等)以及钢坯高温防氧化涂料、节能保温材料、纳米涂料等研究。

电话:010-********;E-mail:sfye@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田亚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2年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99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2001年,在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主要在等离子体化学、能源转化以及纳米碳材料方向进行了研究。2001-05年,先后在南京大学化学系/介观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对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等著名期刊上)、制备表征了III族氮化物及ZnO等半导体材料的微结构。参加过国家重点基金和“973”等项目的研究,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基金,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以及1项纳米专项基金的研究。已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5篇,EI收录8篇,ISTP收录5篇,专利2项。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碳纳微结构制备、生长机理、动力学过程研究;半导体纳微结构的制备和电子输运调控研究;纳微粒子与磁场的作用行为;与环保和能源密切相关(如,温室气体的减排和高效利用等)的材料和技术研究。

电话:010-********;E-mail:yjtian@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许光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7年4月生。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同获工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本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2006年9月工作于日本与德国,曾依次在日本Gunma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任日本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NEDO)产业技术研究员,在德国Technical University Hamburg-Harburg进行洪堡学者研究,在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IHI)基础技术研究所任代理课长研究员,2006年通过“百人计划”回国工作。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被他人引用100多次,申请国际专利三项,日本专利14项,国内发明专利7项,获2001中科院科技发明一等奖,2003全国优秀发明专利奖等。目前研究先进能源技术工艺,反应器,催化剂,分析测试方法和相关的流动传递基础,具体包括:(1)煤的高值化综合加工,涉及联合煤转化工艺、低污染高效率工业锅炉、宽煤种中小型气化炉、和热解油高值化利用;(2)生物质能技术,涉及煤-生物质混合燃烧设备、燃烧解耦新型气化、和无催化高温改质;(3)应用催化,研究开发合成气利用,生物炼制等方面的催化剂,反应器和催化转化工艺;(4)新型分析仪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能源转换研发工作的新型反应测试与分析仪器。

电话:010-******** ;E-mail: gwx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张伟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8年8月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98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3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合材料课题组组长。研究方向:1.化学气相沉积及高温复合材料与涂层的制备研究:热解炭、碳化硅、氮化硼等高温材料的沉积动力学、材料微观结构表征和生成机理的研究;炭/炭、炭/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快速致密化和微观结构控制研究;高温抗氧化涂层研究。2.纳米-微米颗粒复合技术的研究:高压氢还原、化学镀和水热合成技术制备特种复合粉体材料研究;3.等离子-火焰喷涂涂层研究:燃气涡轮发动机用多功能涂层、热障涂层、高温固体润滑材料研究。曾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中国专利1项,著有《化学气相沉积》一书(科学出版社,2007)。

电话:010-********;传真:010-********。

E-mail: wgzha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朱永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7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1990年1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6月于同校获得博士学位,对高富氧冶炼钒钛磁铁矿及其综合利用新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1995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超细粉体材料的制备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相关自然科学基金并参加了SOFC“九五”攻关等。2000年4月~2003年10月,先后在日本高知大学水热化学研究所和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所(RITE),作为非常勤讲师和博士后研究员,从事科研工作。在此期间主要从事:(1)水热合成LiNiO2系列锂电池电极材料;(2)硅酸盐系荧光材料的制备;(3)废弃玻璃的水热反应及多孔玻璃的制备;(4)单分散纳米石英、方石英粉末的水热合成;(5)乙醇水汽重整制氢的催化及催化反应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10月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碳/碳复合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及涂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主持承担和参加多项新材料研制项目。

电话:010-********;E-mail: ypzh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王丹: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创新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学术带头人,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7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后赴日留学,于2001年获山梨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2004年1月间,在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先进纳米功能材料和多孔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SCI他人引用过百次;申请专利5项;会议邀请报告7次;荣获1999年度与2000年度日本科学协会SASAKAWA科学研究奖励基金;日本山梨工业会2000年度海外研究发表奖励基金;2003年度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国人博士后研究员科学研究奖励基金。日本陶瓷协会第42届基础科学讨论会2004年世界青年学者研讨会优秀讲演奖,2005年度日本

陶瓷协会21世纪纪念国际交流个人冠名奖:仓田元治奖。

电话:010-********;传真:010-********。

E-mail: danwa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姚建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4年7月生。1997年本科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获学士学位,2000年于西北轻工业学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曾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第四届论文评比优秀论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功能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质的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通过自组装、结构设计、表面修饰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性质进行设计与调控,以达到开发新材料、发现新性质、完成功能化、实现产业化的目的。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中科院国防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子课题一项,参与“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和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电话:010-********; Email:yaojianxi@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卢旭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4年9月23生,博士,研究员,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个人”荣誉,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与荣誉。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及材料制备强化过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方向有:流态化反应强化新工艺研究、超细粉体料浆的分散与干燥强化技术研究、成型技术研究;多功能复合粒子组成、结构与性能及其制备技术研究;无机功能薄膜结构、性能与制备技术研究;高性能陶瓷材料研究;矿产资源高效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国内外发表论文21篇;撰写《展望21世纪的化学工程》一书中“非金属矿”章节;专利6项;重大科技成果1项。完成主要科研项目四项。主持负责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方向性项目“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工业中试研究开发,通过了中科院验收与成果鉴定,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技术成果属原始

性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话:010-********;E-mail:xcl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袁方利: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7年11月生。1996年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后开始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2003年-2004年,韩国化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无机盐专业委员会锌盐协会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其中包括氧化锌压敏陶瓷电阻,聚合物基微波介质材料,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等纳米粉体及复合粉体,并开展等离子技术制备特种功能粉体的研究。先后负责完成了科技部“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一项、多项企业委托课题。目前主要侧重在光、电、磁等性能的超细颗粒的形貌和特殊结构调控研究,并开展特种功能复合粉体的研制和应用。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检索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电话:010-********; E-mail: flyuan@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刘会洲: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2年6月生。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绿色过程与工程实验室主任。1996年和2000年分别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工作与学术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分离科学与工程。先后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973”、国家“863”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42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主持或参加的项目9次获国家、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及部委级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学科评审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高科技工程师协会理事长。兼任《化学通报》副主编,《过程工程学报》主编,《科学通报》特邀编辑等。曾获“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和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科技攻关中做出突出贡献优秀个人荣誉证书,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

生近二十余名。其中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名,首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创业金奖1名;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5名;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1名;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特等奖1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1名;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基金等奖项。

电话:010-********;E-mail: hzli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常志东: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0年2月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95年获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现在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与界面现象相关的分离过程基础及应用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气液、液液、液固界面现象的微观及宏观规律,寻找共性及特点,并进而与其他现有分离技术耦合,解决目前医药、环境、石油以及军事工业等领域的一些问题。已发表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10项。

电话:010-********,62555005;E-mail: zdcha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谢渝春: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3年3月生。1983年于贵州工业大学化工系毕业,1983-1986年在贵州省化工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1989年在贵州工业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89-1994年在贵州省化冶研究所任工程师,1994年考入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2001年1月-2002年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8月-2005年8月在宁波化学工业区挂职管委会副主任,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在湖北省潜江市挂职副市长。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相中的酶催化反应制备手性药物,微波辅助提取天然产物以及目标组分的进一步分离提纯和工业化放大等。参加或负责多项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8篇被SCI收录。

E-mail:ycxie@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郭晨: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女,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系,2000年获中科院过程所博士学位,2000-2002年美国特拉华大学化工

系博士后。主要从事绿色生化分离工程方向的研究,包括:1. 新型绿色化工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新型离子液体及介孔材料)及其在生化工程中的应用;2. 反应分离耦合平台技术:生物大分子的直接捕获技术及离子液体强化反应分离。主持国家863“智能磁性纳米生物分离介质直接捕获技术”,国家基金委“超顺磁性双亲嵌段共聚物囊泡基因传递体系”和中科院过程所前瞻性项目“磁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强化反应分离过程应用基础平台研究”,并参与国家973、中科院创新基地重要方向、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200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发表SCI论文30余篇,SCI引用次数107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现指导硕士生2名,协助指导博士生4名。

电话:010-********,E-mail: cguo@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张懿: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过程与环境工程专家,博士生导师。女,原籍辽宁辽阳,1939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89-1991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合作研究环境化学与材料工程。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环境和轻纺学部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为我国绿色过程工程研究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八十年代初开拓了资源材料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交叉综合研究的新方向,提出资源再生循环与废弃物无害化技术耦合的污染防治路线,建立了系列新技术和优秀示范工程,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九十年代初,率先由工业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清洁工艺与源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我国第一个清洁工艺国家攻关和863项目。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亚熔盐非常规介质高效、清洁转化矿产资源的绿色化学化工新过程,已在铬盐重污染行业取得应用突破,并拓展为清洁转化多种两性金属资源的普适性新理论和共性技术。为我国工业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拓者之一,国家循环经济规划主要专家。对我国传统产业绿色化提升和工业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主要从事资源利用绿色过程与环境工程方向的基础与应用开发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1988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中科院首届十大女杰称号。200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人事部授予她的研究群体先进集体称号。发表论文170多篇,专著合著9部,申请和授权专利34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8名。

电话:010-********;E-mail: yizh@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齐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6年8月生。现任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过程所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过程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工作,过程所副研究员。1999-2002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四国中心工作,任日本科技厅研究员。2003年中科院过程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绿色化学化工与清洁生产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绿色过程平台技术建设,包括原子经济性反应新过程、清洁工艺与集成技术、高效吸附剂合成与吸附分离工程、电催化合成与工程、多孔材料规模制备及其应用、外场强化绿色分离过程等。在对铬盐清洁生产集成技术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铬渣多组分深度资源化-产品化、高浓度介质蒸发浓缩、外场强化多相分离等系列集成新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提出了电催化法铬酸盐中间体生产铬酸酐清洁新工艺。针对我国重大战略钛铁矿资源,提出了亚熔盐钛清洁冶金原创性平台技术,拟从生产源头解决传统钛白工艺严重环境污染的重大难题。现主要承担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中科院“十五”院重大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荣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三名),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九名)1项,2001年所在研究群体获中国科学院、国家人事部“先进集体”称

号,2003年获2002-2003年度中科院-拜耳启动基金奖,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申请国际、日本和中国发明专利1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40多篇。现指导博士生5名,硕士生6名,博士后2名,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生7名。

电话:010-62631710, 82627090;E-mail: tqi@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李会泉: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0年12月生。199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99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留所工作至今。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工与清洁工艺,目前主要从事化工、冶金领域资源高效利用的清洁工艺与系统集成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新型介孔分子筛上的低碳烷烃催化转化、CO2绿色合成碳酸酯清洁工艺、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系统集成等。承担/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十五”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课题、中科院“十五”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合作课题多项。在J.Phys.Chem.B、Green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索引论文20多篇,合作出版译作一部,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电话:010-********, 010-********-2;

E-mail:hqli@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lihq_3000@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郑诗礼: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4年5月生。199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化学系,199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2000年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留所在张懿院士组工作。现主要从事矿矿产资源和废弃物资源高效-清洁-循环生态化利用的绿色过程工程基础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低品位难分解多元复杂矿产资源清洁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研究,如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难分解铌钽矿、钒矿等矿物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研究,重污染铬盐生产的清洁工艺替代技术研究;外场(机械活化、微波、超声等)强化矿物分解过程的研究;电子废弃物等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冶金三废(如含铬污泥等)的资

源化利用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加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各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0篇,合作撰写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

电话:010-********,82610244;E-mail:slzhe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曹宏斌: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1年10月生。1993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1993.8~1995.8在南通永通活性碳纤维有限公司从事活性碳纤维的应用开发工作。1995.9~1998.3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炼油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毒有机物对生物膜内硝化细菌代谢活性影响的实验和过程模拟研究。1998.9~2001.6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场作用下生物膜结构、形态和传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获2004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01.6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课题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氮硫钒铬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循环技术与产业化示范”,具体包括“电-生物耦合处理/测量持久性有机物”、“烟气生物脱硫”、“铬污染固体废弃物生物修复新过程”和“新型绿色无氟聚醚多元醇及聚氨酯泡沫材料开发”等方向。现负责国家“863”青年基金1项、“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院地合作基金1项和企业横向课题8项。已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

电话:010-********,82610244;E-mail:hbcao@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徐红彬: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74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密市,1996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99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作为绿色过程与工程实验室青年学术骨干,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领域绿色过程与工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产品工程、结晶与材料工程、化工热力学与流体力学计算等。现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加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

项;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六名);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多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项、国际专利PCT优先权1项。

电话:010-********,82610244;

E-mail: hbx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hongbin_xu@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张亦飞: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5年11月生。1985年江西工业大学化工系毕业,1990年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2004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工艺专业博士,之后在开普敦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期间获南非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会优秀博士后基金资助,2006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作。曾参加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一项。在Chem. Eng. Sci.和J.Crystal Growth等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为绿色过程工程、化工过程耦合强化和过程集成技术的工程化。研究项目面向资源、能源和环境领域的过程工业,特别是重化工和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和污染重的急迫问题。现主要研究铝、钒、钛等两性金属资源处理的绿色新过程、化工与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与技术的耦合工程以及沉淀技术在有色冶金工业和工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等。

电话:010-********;E-mail: yfzhang@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袁章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3年7月生。1983、1988和1993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在北京科技大学任副教授。1996年在日本JICA九州国际中心等地进修,1997-2000年在九州工业大学任讲师,2001年入选为“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回国任本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2008年在东京大学任客员教授。与日本合作进行了高温熔体表面张力和界面现象、微重力材料科学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承担过多项国家攀登计划“熔融还原炼铁法”、“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负责完成

了二十余项科研项目,3项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5次;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EI收录60余篇;SCI 收录40余篇、引用次数超过达150次;出版专著2部;已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15项。目前研究课题:资源综合利用包括氯化法钛白和海绵钛;稀土及高温熔体的物理化学;微重力环境下材料的界面现象;钢铁冶金与化工用反应器及喷枪的研制和生态过程工业的节能环保与CO2利用技术。

电话:010-********,62533383;E-mail: yuanzhf@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谭强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男,1969年05月生。2003年03月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做博士后。2005年12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新型能量转换材料与储能器件、纳米氧化物粉体、功能陶瓷薄膜制备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电化学电容器、燃料电池、碱金属热机等能量转换材料与储能器件,以及四氯化钛、海绵钛、钛合金新型制备工艺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资助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正在承担省部级重大科攻关项目2项和科技创新项目1项。目前主要开展新型能量转换材料与储能器件、材料与冶金物理化学、钛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协助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多名。

电话:010-********;E-mail:qtan@https://www.doczj.com/doc/6d12306841.html,

郭占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博士,44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中科院过程工程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工作,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获得Materials & Minerals & Mining学会的Billiton Gold Medal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60多篇,发明专利10多项。在学术团体中,任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