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1月2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办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09年度峰会”在北京汉华国际饭店隆重举行。

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相关政府节能主管部门领导、部分省及市经委及节能中心代表、EMCA会员单位及节能服务企业代表、耗能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国际机构、新闻媒体等近500位嘉宾欢聚一堂,共议产业发展之路,同商产业发展大计。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谌树忠在会上做了《2009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国家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的方针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克服困难、化危为机实现了胜利的跨越,延续了上一年度良好的发展势头,创造了来之不易的佳绩。

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推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节能服务产业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国税总局针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扶持政策开展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创新升级年”,节能服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应用更加深入;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上市年”,获得股权融资的公司创下历年新高,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已经在海内外成功上市,更多节能服务公司开始启动上市计划;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战略合作年”,节能服务公司围绕技术、资本和市场相互之间的合作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多样性来说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社会贡献年”,全国各地节

能服务公司在冶金、建材、电力、医药、石油化工、医院、学校、宾馆饭店等二十六个行业中2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总计实施了5500多个节能项目,涵盖了“十大重点工程”的全部内容。

本年度节能服务产业总计综合节能投资360.37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万吨标准煤,年减排1133.85万吨碳。一个绿色的、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壮大中,将为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2009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态势和成就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财政部国际司的大力支持下,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长达十多年的有力推动下,在各国各地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好形势下,节能服务产业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再一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和新的成就。

(一)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从业人员突破十万大关

2009年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队伍迅速壮大的一年。截止到2009年底,EMCA会员数量新增65家,达到450家,比2008年底385家增幅为16.88%;运用“合同能源管理(EPC)”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EMCo)从2008年底386家增长到502家,增幅为30.05%。除EMCA会员外,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影响和带动下,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以EPC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从2008年底129家增长到2009年年底的181家,增幅为40.31%;从业人员自2008年底65000人增加到113000人,增幅为73.85%。

本年度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队伍在发展壮大中出现了新的动态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早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的公司经过近几年的锤炼,完成了阶段性的能力建设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找到了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开始进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期”。对这些公司而言,已经度过了成长的风险期,为了应对不断扩张的节能服务市场,大举招兵买马扩充团队成为在这个阶段的显著标志。如三家示范公司之一的辽宁能发伟业集团从成立之初不过十人发展到目前近千人的队伍,北京神雾从五年前不过百人发展到目前两千余人,北京奥天奇从两年前的不过四十人发展到目前的八百余人。这种类型的节能服务公司团队快速扩充壮大将成为未来几年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2.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和节能服务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的积极参入,催生了一大批从事能源供应、房地产业、矿业等传统行业的企业业务延伸和转轨变型。如新奥集团通过世界知

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的咨询,将以能源供应为特征的主营业务向能源服务新领域延伸,并于2009年10月15日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签署了以整合节能服务产业资源为目标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人伟业集团从家具制造和房地产转向节能服务产业;神华集团成立了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进军节能服务领域。这种类型的企业具有或资金、或市场、或团队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节能服务产业大规模、高水平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一大批节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失时机地更新服务理念,架构新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设备销售走向全面节能服务。如智光电气作为全国最早的以高压变频器生产制造为核心业务的上市企业,于2009年12月6日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推出工业企业电气节能增效整体解决方案,并以此作为该公司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核心业务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规模持续稳步增长,综合节能投资达到三百六十亿元

1. 产业总产值从2008年417.3亿元增长到587.68亿元,同比增速为40.83%。

2. 综合节能投资从2008年25

3.2亿元增长到360.37亿元,同比增速为42.33%。其中合同能源管理(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

3. 按综合节能投资计算,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33.85万吨碳。

在上一年度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好势头,继续成为用市场机制推动全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

1.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节能服务产业放缓了高速增长的脚步,仍然创造了同比增速40.83%

的好成绩,充分显示了节能服务产业强劲的生命力。在这一年,各行各业“节能降耗”、“节能增效”的主动性进一步显现出来,大大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对客户及项目更加广泛的选择性。节能服务公司在市场投资方面显得更加理性,把控投资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

2.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体系中,诞生的三家示范公司继续担当节能服务产业的排头兵,走出了各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如辽宁能发伟业集团投资12亿建设占地500亩且建成后将形成48亿产能的节能减排产业示范园区,并借在海外实现成功上市融资之际,对国内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股权融资。山东融世华顺利实现了从一家典型的节能服务公司到金融租赁企业的跨越,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金融租赁与节能服务产业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本年度实现了主营业务过亿元的好成绩。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十多年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大批节能服务公司在过去一年继续向“做大做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创造了骄人业绩。如山东胜动当年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

3.99亿元,实现总产值

20亿元;湖北三环当年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1726万元,实现总产值1.8亿元,昆明阳光基业当年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3.7亿元,实现总产值2.24亿元。

3.大型国有企业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在节能服务市场一展风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展开“大资金、大项目、大运作”。如中节能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在本年仅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就达四亿元,上海汽车经营有限公司亦牛刀初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科技创新结下丰硕成果,节能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2009年,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持续创新之年,也是节能服务水平全面升级之年。本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获得发明专利8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7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创新成果奖励的项目112项。本年度3月31日,山东胜动集团举资8亿元完成了占地800亩的产业园区奠基仪式。该园区的落成将成为国内第一个以燃气轮机为主打产品的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基地。4月18日,北京神雾集团投资1.6亿,同时兴建六个国家级实验室,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的化石能源节能燃烧技术研发基地。这标志着节能服务产业向正规化、专业化迈出实质性的一大步,大大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节能服务整体水平。

(四)股权融资渐入佳境,启动上市成为热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要看一个行业是否具有巨大的市场机遇,首先就看风险投资对这个行业追捧的程度;要看一个行业能否“造富”,首先就看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多少。节能服务公司从几年前单一依靠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担保基金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发展到现在成为众多的风险

投资公司竞相追逐的对象,进而走向海内外资本市场,演绎了一幕幕灰姑娘变白天鹅的经典故事,这不仅预示了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瓶颈正在逐步打开,而且显现了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的特有魅力。辽宁能发伟业、哈尔滨九洲、深圳达实等公司相继在海内外挂牌上市,北京神雾、北京惠德、湖北三环、昆明阳光基业、深圳嘉力达、浙江哲达等众多公司纷纷完成一至二轮股权融资,进入海内外上市的快车道。完全可以预见,随着节能服务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核心竞争能力日益展现,获得风险投资和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将为新的热点。每年一度的“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发布的“最具成长潜力企业”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投资的风向标。

(五)业内携手资源共享,互为依托实现多赢

随着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节能服务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多极的群体,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多,而且在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形成了细分的差异性和天然的互补性。中国

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作为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的行业协会十分注重促进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信息集散平台的作用,让一家的技术成为百家的选择,让一家的需求拥有百家的依托,让一家的经验化作百家的宝典,形成了一个团结互信、节约高效、合作多赢的全国节能服务大家庭。

二、2009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

(一)哥本哈根会议留下美好期待,国际节能减排潮流不可逆转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断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12月7日至18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再次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中国再一次体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应有的大国风范。

国际节能减排潮流不可逆转,节能服务产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不仅是中国的朝阳产业,同样是世界的朝阳产业,方兴未艾,前景一片光明。

(二)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迎来春天

2009年是节能服务产业政策推动之年。节能宣传周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河南洛阳主持召开“节能工作座谈会”,重点听取了有关节能服务产业的专题汇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充分认识节能增效的意义,节能服务产业应该加快发展,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支持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罗范椒芬女士递交《关于加大力度推动节能服务以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利用《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提供的契机,并针对目前能源服务公司面对的种种困难,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中应用。全国政协委员金东寒先生递交《促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运作机制,

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明确纳入服务税范畴,制定税收鼓励政策和细则,鼓励和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在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推动下,会同财政部、国税总局积极开展深入调研,制定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专门作出批示,指出节能服务产业是具有导向性意义的新兴产业,要加大研究和扶持的力度。

这一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节能服务公司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和各类中介机构积极关注并参与,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持续向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地区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制定并出台地方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区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如:《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于5月20日起施行,《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于12月1日起施行,《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11月30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各《办法》明确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具体细则,规定“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考察其节能管理能力。公共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物业服务合同,应当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为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提供了机遇并增强了可操作性,拓宽了节能服务公司进入该领域的“绿色通道”。北京奥天奇将能源费用托管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相继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其所属五家医院等公共机构建立了长达十五年的物业与能源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协议。

2. 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标准化领域的第一项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该标准将借鉴国内相关经验,着力解决合同能源管理实施中普遍性、原则性、基础性的问题。

3.各省市政府纷纷组织开展节能服务机构的调查评定备案等工作,确立了节能服务公司在市场化节能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年,山东省经贸委(节能办)印发《关于开展节能服务机构和节能服务项目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开展摸清省内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掌握节能服务机构和节能服务项目情况,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收集信息。广东省为充分发挥节能服务机构在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及产品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节能减排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广东省科技厅印发《关于推荐节能服务机构参与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通知》,在全省遴选节能服务机构参与实施省内重大科技专项。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申报云南省节能服务业推荐公司(机构)的通知》,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选择一批有条件、有优势的节能服务公司(机构)进行重点培

育和支持。北京市分批次公布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机构和节能量审核机构;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针对在本市从事节能服务的各单位,全面开展节能服务中介机构备案工作。

4.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有了更加广阔的政策土壤。2009年,为充分调动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一些地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制定并出台了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的鼓励性政策。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试行)》,安排财政资金,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投资补助和节能量奖励。深圳市南山区出台了《深圳南山区政府投资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为从事该地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建立了标准,鼓励利用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机构节能改造。

5.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各种扶持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更多节能服务公司从中受益。这一年,节能服务公司在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能力和节能项目等方面获得的各种专项政策性资助及奖励再获突破。如:南京星飞冷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技术创新基金和江苏省技术创新无偿资助;深圳市奥宇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获得深圳市南山区研发项目资助和发明专利资助;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并将获得国家发改委发行2000万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签发;苏州市新瑞奇节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苏州市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获得北京市发改委补贴;北京博创嘉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获得政府节能奖励补贴等。

(三)金融机构推行“绿色信贷”,多家公司获得银行贷款

在国家节能减排宏观背景下,快速发展的节能服务产业,吸引了更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进来。12月22日,“一行三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金融支持,支持发展低碳经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低碳金融创新产品,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按照“绿色信贷”原则加大支持力度。2009年,节能服务公司获得银行贷款的数量明显增多,贷款额度也逐步增大,一大批节能服务公司已经得到金融机构的高额授信。如: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获得中投保担保贷款700万元;北京硕人海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北京银行绿色信贷400万元;深圳市嘉力达实业有限公司获得兴业银行的贷款1500万元;山东胜动燃气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农信社融资贷款1000万元。辽宁能发伟业、北京神雾、昆明阳光基业等企业获得授信额度均突破亿元。“绿色信贷”将为缓解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中介机构积极参与,节能服务又添支点

法律、会计事务所是最早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随着节能服务产业的不断壮大,更多与之相关的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其中,为节能服务产业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化服务。如:“环能国际”极力打造国内外一流的节能环保电子商务平台;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结合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行业平台,开展关于节能量检测和确认(M&V)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量检测和确认方面的实施能力;中国投资咨询公司致力于打造节能服务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中化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招投标研究等。这些中介机构的介入,将促进节能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进节能服务专业环节的细分化和社会化,是节能服务产业正在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七项举措

(一)宣传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共同期盼已久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通知》可望近期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史的里程碑,是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的大喜事。《通知》的出台,将解决合同能源管理在运作过程中多年积淀的财税问题。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将责无旁贷地担当起《通知》的宣传工作,让惠及广大节能服务公司的各项扶持性政策早日发挥作用,把节能服务产业的推向一个崭新发展阶段,为节能减排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树立行业规范,促进行业自律

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即将出台,节能服务公司运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有了国家级的统一的技术规范依托,从而具备了与金融机构、市场客户、资本市场合作对话的“共同语言”,为节能服务公司规范发展和对接各项扶持性政策奠定了基础。广大节能服务公司将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节能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从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办好一网一刊,打造产业窗口

“中国节能服务网”和《中国节能服务》期刊是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办的、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重点扶持的宣传平台,是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自己的舆论工具,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前沿阵地。一网一刊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高的美誉度和广泛的影响力,今后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满足节能服务公司的需求为己任,以展现节能服务行业风采为使命,进一步创新机制、拓宽视野、提高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

(四)深化产业联盟,实现合作共赢

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既有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市场机制、以通过实施节能项目创造绿色价值最终实现盈利为目的的共性,也有因地区和行业、技术和项目、能力和资金等方面的局限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差异性,从而具备了以满足各自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为契机的合作基础。产业联盟成功的经验证明,以技术、市场和资金为纽带的战略合作是行之有效的。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大力倡导建立多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并坚持不解地从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国节能服务最佳实用产品技术及案例推介会”就是体现了“协会搭台、企业唱戏”,以促进节能产品技术合作共享为目的。全方面、多形式的产业联盟将会更加深入地探索并开展下去。

(五)扶持重点企业,鼓励做大做强

涌现出一批高速成长、颇具规模的节能服务公司成为产业中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产业壮大的标志。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将在不同的阶段挑选出一批具备成长潜力的节能服务公司有针对性地重点扶持,帮助这些公司快速成长、做大做强,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

(六)构建产业智库,发挥专家优势

节能服务产业既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智慧密集型的行业。相比其他成熟的传统行业而言,节能服务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最稀缺的是专家人才,最宝贵的是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乃至不走弯路、少交学费乃至不交学费是许许多多节能服务公司共同的期盼。节能服务产业需要自己的“兰德”和“麦肯锡”,需要自己的智库和专家咨询中心,为节能服务公司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战略与战术兼备的咨询服务。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将倡导成立社会化的节能专家咨询服务中心,汇集全国一流专家团队,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为有需求的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全方位、高水平咨询服务。

(七)加强培训交流、完善能力建设

伴随着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队伍也迅速壮大,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更加突出。节能服务公司团队素质决定企业兴衰成败,加强对各个岗位的专业培训,重视整个团队的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所有节能服务公司必然的战略选择。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将在继续开展总经理班、项目经理班、财务经理班、能源审计班、节能量确认班、CDM班、实战型高级研修班等科目的基础上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范畴,丰富培训内容,增添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和节能服务产业政策、节能服务公司认证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并组织国内外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为节能服务公司的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世界银行行长曾经说过,2009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天,2010年将是难以预知的一年。对于节能服务产业而言,我们在2009年实现了胜利的跨越,成功的把困难踩在脚下,将危机化为机遇,取得了可喜成绩。对刚刚开始的2010年我们充满了期待,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任何困难,迎接任何挑战,我们承载时代使命,担当社会责任,在新的一年创造新的成绩,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过去一年,中国传媒业变化迅猛。广告方面,平面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平面媒体获得丰收,有大笔广告入账。这是否表明平面媒体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形态方面,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并成为新的媒体形态。这究竟只是尝试,还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 1月15日,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 所高校新闻院系联办。年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试图从大量数据和媒体2010年的各种探索入手,探析产业结构如何构架以及传统媒体将会怎样发展。 【发展现状】 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 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 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 在报业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 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 ,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期刊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报告2009-2010之三、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

28三、2010-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 (一) 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1) 国家产业政策利好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推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高速增长。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面向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把生物医药作为生物产业的重点来推进,大力加强生物制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专项。 (2) 技术创新进步显著 近几年,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随着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必将大幅度提高。未来几年,中国将针对肝炎、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开发近20种具有自主产权的新药,这些成果的取得将会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市场需求巨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生物医药市场,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直接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13多亿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 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以重组人干扰素为例,据统计,其治疗的主要适应症患者众多,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 1.2亿人,乙肝患者有3000万人,丙肝患者有1000万人,结核患者超过450万;而且中国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对新生物医药的需求非常迫切。随着城市化推进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也将对生物医药产生新的需求。 2、不利因素 (1) 全球化战略造成国内民族药业面临挑战 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跨国公司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国民族药业发展更 w w w .a r t s p d f .c o m T h i s P D F h a s b e e n m o d i f i e d u s i n g a d e m o v e r s i o n o f A R T S P D F s o f t w a r e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全部名单名次企业名称 2016年营业收入 1.国家电网公司 20939.7168亿元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9692.1982亿元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8719.0290亿元 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152.6600亿元 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9597.6549亿元 6.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480.5200亿元 7.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790.9800亿元 8.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744.8800亿元 9.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64.1617亿元 10.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54.0200亿元 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7116.1106亿元 12.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6963.4318亿元 13.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6442.6089亿元 14.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6302.9681亿元 15.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887.5467亿元 16.东风汽车公司 5726.1266亿元 17.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5215.7400亿元 18.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034.0782亿元 19.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957.8589亿元 2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732.8148亿元 21.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4726.7719亿元 22.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700.2154亿元 2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433.2300亿元 24.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4377.4087亿元 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4358.3636亿元 26.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4354.5005亿元 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4303.8158亿元 28.天津物产集团有限公司 4206.8435亿元 29.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4144.5834亿元 30.安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139.7026亿元 31.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129.5073亿元 3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4074.0610亿元 3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070.0647亿元 34.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4061.0384亿元 35.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3954.9504亿元 36.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3731.8332亿元 37.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3711.9722亿元 38.海航集团有限公司 3523.3153亿元 39.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511.9183亿元 40.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3511.1397亿元

2010年度《财富》美国500强公司名单

2010年度《财富》美国500强公司名单 排名公司名称(中英文) 营收(百万 美元) 利润(百万 美元) 1沃尔玛(Wal-MartStores)408,21414,335 2皇家壳牌(RoyalDutchShell)285,12912,518 3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284,65019,280 4英国石油公司(BP)246,13816,578 5丰田汽车(ToyotaMotor)204,1062,256 6日本邮政控股(JapanPostHoldings)202,1964,849 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187,5185,756 8中国国家电网(StateGrid)184,496-343 9安盛集团(AXA)175,2575,012 1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NationalPetroleum)165,49610,272 11雪佛龙(Chevron)163,52710,483 12荷兰国际集团(INGGroup)163,204-1,300 13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156,77911,025 14道达尔(Total)155,88711,741 15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Corp。)150,4506,276 16大众汽车(V olkswagen)146,2051,334 17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139,5154,858 18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130,7088,106 19忠利保险(AssicurazioniGenerali)126,0121,820 20安联集团(Allianz)125,9995,973 21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23,01812,535 22家乐福(Carrefour)121,452454 23福特汽车(FordMotor)118,3082,717 24埃尼集团(ENI)117,2356,070 25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Co。)115,63211,728 26惠普(Hewlett-Packard)114,5527,660 27意昂集团(E.ON)113,84911,670 28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Hathaway)112,4938,055 29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GDFSuez)111,0696,223 30戴姆勒(Daimler)109,700-3,670 31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ipponTelegraph&Telephone)109,6565,302 32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108,9277,562 33花旗集团(Citigroup)108,785-1,606 34麦克森公司(McKesson)108,7021,263 35韦里孙通讯公司(VerizonCommunications)107,8083,651 36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Agricole)106,5381,564 37桑坦德银行(BancoSantander)106,34512,430 38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104,5890 39汇丰控股(HSBCHoldings)103,7365,834 40西门子(Siemens)103,6053,097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状况分析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近年来,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呈现出井喷之势。 在2015年4月10日起开始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将生物医药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范畴之内。外资准入门槛的松动有望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钱荒”,同时将加快产业市场化竞争的进程,提升企业开放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事实上,从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至今,国家连续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监管、审批、市场准入机制及创新的支持等配套政策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扫清了政策障碍。 随着政策刺激的逐步深化,各级政府及企业对生物医药领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量的资本投向了生物医药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生物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0%,在相关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一领域也被业内视为利润回报最为丰厚的投资领域之一。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14家国家高新区,其中很多园区都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而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数量则超过400个。 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园区及企业形成了向经济发达地区、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发展的态势。 以上海、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研发技术、金融支撑、人才储备优势,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也是后发园区进行定向产业招商的重点区域。 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化趋势加快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2010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情况概览 自2004年至今,中国传媒产业产值实现了翻番。而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发展快速,正在逐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而相较于此,报业、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 1、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据慧聪邓白氏的调研数据,2009年,我国报纸媒体的全年广告投放额突破900亿,达到了911亿元。截至2010年8月,报纸媒体的广告额已经达到了63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8.2%。 在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二是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如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2、期刊 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02.3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种数增长3.16%,平均期印数下降1.85%,总印数增长1.53%,总印张增长5.23%,定价总金额增长7.96%。定价总金额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亿多元增长了近33%,总印数增长近11%,总印张增长超过21%。 但与此同时,期刊业的广告经营额与发行收入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的31.02亿元下降2.1%,发行收入为166.3亿元,较上年的167.1亿元下降了 4.8%。此外,我国期刊业年总产值和年广告总收入在我国整个新闻出版行业10000亿元的年产值中,占比不到4%。同时,期刊结构目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在9800多种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种,大学学报2000多种,行业期刊有1000多种,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场,而真正面向市场的消费类期刊不到1000种,这与发达国家的期刊结构差距较大,我国的期刊结构亟待转型。 3、广播电台

2019-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

2019-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 2019年12月28日

01 年度热点回顾目录02 年度数据解读CONTENTS 03 未来趋势研判

产业界定:生物医药产业涵盖四大领域 产业定义 狭义的生物医药单指生物药物,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等理论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 等制造的药物。 广义的生物医药是多种医疗产品的集合体,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 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为目的形成的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涵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和医疗器械四个领域。

年度热点回顾:两大主题“并购整合,创新突破” 1.3 1.7 2.25 2.28 3.22 4.15 国产PD-1价格全球最低 中国首个生物类似药 (商品名:汉利康) 上市 科前生物入围科创板首批名单 诺华“ 天价” 基因疗法上市 年度最大生物技术IPO 日本批准首例人兽杂交胚胎试验 5.24 6.11 6.14 6.29 7.26 2家中国药企首上榜全球制药50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发布 全 球 首 个 口 服GLP-1 降糖药获批上市 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揭晓 9.1 9.20 10.7 10.9 11.2 4.19 2019年国家医保药 品目录调整工作启动 GSK 与辉瑞整合诞生全球低价药巨头 8.1 8.13 118个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出炉 第一款广谱抗癌药物在美上市 11.27 国际 国内 三 大 并 购 案 掀开并购帷幕 国产阿尔茨海默病药物GV-971 上市 四 项 医 药 健 康 技 术 入 选 全 球 " 十 大 突 破 性技术” 4+7药品集中采购正式启动 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出台 首例3D 打印心 脏问世

中国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重点:在报纸的品种布局上,三级党报结构实现了党报对中央、省、地市的全面、均衡覆盖;晚报都市类报纸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在36个中心城市出版的晚报和都市类报纸,占全国同类报纸总量的49%;受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多样化的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而功能单一的广播电视节目报依然在地市级生活服务类报纸中占据主导地位(占77%);全国性行业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央,企业报的分布则直接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特大型、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的布局现状。2003年报刊治理后,报纸在县市一级的分布为数极少,现存54种报纸主要是民族自治县党报、晚报及县域专业类报纸,县级生活服务类报纸目前为空白。 我国现有报纸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反映着我国报纸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国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对报纸出版业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形成了报纸总量适度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日趋合理的基本格局,为我国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中央级报纸218种,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1.3%;省级报纸806种,占总量的41.8%;地市级报纸848种,占总量的44%;县市级报纸54种,占总量的2.8%。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为XX省,共出版100种报纸;出版报纸最少的为XX回族自治区,共出版15种报纸。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局面。2005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党报成为我国为数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出版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其中晚报153,都市报132种),在全国报纸结构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党报;出版生活服务类报纸245种,其中广播电视报仍占有51%的比重;出版行业、专业及其他各类报纸958种,在20个细分子类别中,数量最多的是企业报,占这类报纸总量的16.9%。在不同刊期的报纸中,日报和周一刊报纸是我国报纸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报纸总量的49.7%和29.8%。我国72%的日报是党报和晚报都市类报纸。 第二部分:报纸出版业的发展态势 重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为中国报纸出版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六”大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一、发展现状 1、产业环境 中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当前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中国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中国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 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万份农业种质资源,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资源、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面临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中国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中国生物产业发展。 2、产业规模与增长 中国生物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局部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当前,中国已建立国家层面的生物产业基地38个(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

分别审批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总投资超过4000 亿元。依托产业基地,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呈现集群态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达到3156亿元。 生物产业涉及众多领域,牵涉到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在部分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杂交水稻的研究和产业化。但在大部分领域,中国都和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在企业规模上,中国还缺乏能够和国际生物产业竞争的企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目前中国涉及生物技术的企业超过3000家,但约2/3的企业是近五年内新近成立,而且在现有企业中大部分规模较小,生物技术及研发平均人数不到35人。 近年来中国现代生物产业能够实现较快发展,主要是受到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力拉动,在2006-2010年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了年均14%的高速增长,带动生物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而在2008-2009年期间,生物医药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也拉低了中国生物产业整体的发展速度。此外,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对于中国生物产业的带动也十分显著,尤其是伴随着转基因作物在中国获批,生物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在近两年成为生物产业组成中发展最快的行业。 3、产业结构 根据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将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生物制造和环保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最大,达到42.5%。2006-2010年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由790亿元迅速增长到134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生物农业规模大约在

2009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2009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排名省份GDP(单位:亿元人民币)增速 1 广东3908 2 9.5% 2 江苏34061 12.4% 3 山东33805 11.9% 4 浙江22832 8.9% 5 河南19367 10.7% 6 河北1702 7 10% 7 辽宁15065 13.1% 8 上海14901 8.2% 9 四川14151 14.1% 10 湖南12930 13.6% 11 湖北12832 13.2% 12 福建11950 12% 13 北京11866 10.1% 14 安徽10053 12.9% 15 内蒙9700 17% 16 黑龙江8288 11.1% 17 陕西8187 13.6% 18 广西7700 13.9% 19 江西7589 13.1% 20 天津7501 16.5% 21 吉林7203 12.3% 22 山西7100 6% 23 重庆6527 14.9% 24 云南6168 12.1% 25 新疆4270 8% 26 贵州3887 11% 27 甘肃3380 10% 28 海南1647 11.7% 29 宁夏1335 11.6% 30 青海1081 10.1% 31 西藏437 12.1% 2009最新各省富裕程度排名【前六名】:

浙江 广东 江苏 福建 山东 辽宁 ◆◆2009年江苏各市GDP排名 城市名 06年GDP总额(亿) 人均GDP(元/人) 79406.92 苏州 4820.00 56949.15 无锡 3360.00 42967.54 南京 2780.00 南通 1780.00 22997.42 44699.14 常州 1560.00 15812.43 徐州 1450.00 14711.78 盐城 1174.00 24251.10 扬州 1101.00 21669.98 泰州 1090.00 镇江 1060.00 39552.24 淮安 751.00 14332.06 连云港 623.00 13369.10 8155.34 宿迁 420.00 1、上海市13698亿元增9.7% (沪) 2、北京市10488亿元增长9% (京) 3、广州市8215亿元增12.3% (广东1) 4、深圳市7806亿元增12.1% (广东2) 5、苏州市6701亿元增长13% (江苏1) 6、天津市6354亿元增16.5% (津) 7、重庆市5096亿元增14.3% (渝) 8、杭州市4781亿元增11% (浙江1) 9、青岛市4409亿元13.5%(山东1) 10、无锡市4400亿元13%(江苏2) 11、佛山市4300亿元15.4% (广东3) 12、宁波市3964亿元10.1% (浙江2) 13、武汉市3960亿元15.1% (湖北1) 14、成都市3901亿元12.1% (四川1) 15、大连市3858.2亿元增16.5%(辽宁1) 16、沈阳市3855亿元(辽宁2) 17、南京市3775亿元增12.1% (江苏3)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201X年09月】 一、行业发展环境:驱动传媒行业基本面发展动力依然不变跨年来看,板块成长主动力主要因素依然延续:经济 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行业处于较快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并购重组加速公司规模成长。 1、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 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大趋势下,文化产业大繁荣是重点所向 20XX 年以来,不断出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X 年11 月12 日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使市场在资源 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之后,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均收入提升、人口结构变迁推动的消费升级是未来10 年的命题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继201X 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6000 美元之后,201X 年我国人均GDP 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629 美元,未来十年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

国家的关键时期,推动人均GDP 及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是期间最大命题。 同时,从人口结构上来看,中国社会一方面80 后已成 消费主力、90 后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也开始步入老龄 化阶段。年轻人消费观更加激进以及人口步入老龄化都将推动消费率提升和储蓄率持续下降。 2、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 我们梳理了20XX 年以来传媒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成长性,201X 年前三季度,虽然整体营业收入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增速则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细分行业中尤以电影动画板块最为突出,互联网和整合营销行业净利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除广播电视外,其他各领域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各细分领域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对比而言,成长性和毛利率水平均有较大优势。从营收增速水平来看,近几年电影动画、互联网、整合营销等几个细分领域成长性均在20%以上,互联网 和电影动画更是在35%以上。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互联网领 域有一定波动外,新媒体均能保持。 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超万亿元—— 201X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4月19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在清华大学举办 的“传媒发展论坛”上发布。《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第xx届xx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发言材料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xxxx董事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北国金秋绘美景,红叶笑迎八方客。在这秋意浓浓的季节,国际、国内生物医药界的有关政府领导、科研专家、制药企业巨头聚首北京,参加本次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共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大计。在此,请允许我代表xxx集团八万余名员工向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也同样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国。发展生物医药,不仅代表了“低碳、环保”的国际潮流和时代要求,也是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家经济形势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中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 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更是中国医药工业做强做大、崛起于世界医药之林的绝佳突破口。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发展生物医药对于我国医药产业的意义。 (一)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性朝阳产业。 全球医药产业逆境中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尽管欧美国家普遍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但医药市场却表现良好,成为

金融危机中的一大亮点,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为837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7%。未来5年,全球医药市场容量将会增长3000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110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图表1略)生物技术药在世界医药产品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医药生物技术一直是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各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干细胞和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医药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整个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推动力。2009年世界畅销药排名前十中,生物技术药品达到5个,占据了“半壁江山”。前20位药品中,生物技术药品占到8席。2009年FDA新批准上市的 26 种新药中生物技术类药物共有 7 种。 跨国巨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重心将逐步转向中国。欧美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市场化较早,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在此情况下,2004-2009年亚洲/非洲/澳洲药品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13.9%,高出全球七个百分点。随着“重磅炸弹”药物专利的到期,非专利药上市品种增多,新兴市场扩容和全球医药市场重新布局,未来的药品主战场将会向亚洲、非洲和拉美市场转移。(09年全球主要药品市场销售及增长情况表,略)(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国家政策机遇期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利好。国家连续出台《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极大的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部名单(1-50名)

世界500强:《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10年8月29日发布) 序号企业名称所属行业省、自治区、直辖市营业收入总额(万元) 1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14,631,303 2 苏宁电器集团批发和零售业江苏省11,700,267 3联想控股有限公司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北京市10,637,514 4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筑业浙江省5,085,054 5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牧、渔业四川省4,606,739 6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含投资类) 海南省4,566,326 7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业江苏省4,514,916 8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业浙江省4,320,417 9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发和零售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248,362 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广东省3,976,518 11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辽宁省3,848,256 12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浙江省3,726,055 13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批发和零售业江苏省3,670,416 14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含投资类) 上海市3,609,215 15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3,512,667 16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天津市3,387,922 17 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发和零售业北京市3,263,992 18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海市3,240,122 19 红星家具集团有限公司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江苏省3,130,000 20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湖南省3,042,463 21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2,824,003 22 天津天狮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天津市2,789,021 23 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2,788,003 24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服装、鞋帽、皮革制造业浙江省2,743,700 25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牧、渔业四川省2,620,894 26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化学纤维制造业浙江省2,607,402 27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纺织业江苏省2,596,007 28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采矿业内蒙古自治区2,589,482 29 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房地产业江苏省2,460,000 30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机械及器材、线缆制造、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浙江省2,439,300

我国传媒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状况 1、2015年“新常态”下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媒介技术更迭加速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放缓并没有阻滞新兴媒体的高速增长,而宏观政策的扶持也无法改变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窘境。在这一年中,传统媒体面临着市场萎缩和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报业发行量与广告量都在经历着两位数的持续下滑,电视媒体也面临增长乏力和马太效应的双重挤压,唯有电影在“口红效应”与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持续爆发式增长。新兴媒体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互联网巨头企业(BAT)携资本优势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领域大肆扩张、争夺优质资源,媒介融合的态势也正在发生逆转。随着O2O、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等新模式、新思维的出现,也使得新兴媒体呈现出了更多的活力。 (1)“新常态”下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 经济下滑态势下“口红效应”促使影视娱乐产业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期。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站上了440亿元票房的新高地,增速达到自2010年以来最高。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票房在2016年将突破500亿元,在2017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综艺娱乐节目也在2015年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全年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突破中国综艺节目产量最高峰。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崛起,2015年成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网络视频产量较2014年增长了7.7倍。 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无疑会对传媒产业产生影响。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大趋势来看,传媒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总量的稳定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短周期的波动和传媒产业在经济环境影响下的内部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2015年是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一年,一方面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依然较大,GDP增速从2014年的7.3%下降到2015年的6.9%,而有关预测显示2016年GDP 增速可能还有继续下行的风险。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导致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增大,使得企业在广告投放上变得更加慎重。 (2)媒介技术更迭加速,下一代互联网概念被不断刷新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传媒产业而言,技术的更迭无疑是最大的变量。在传统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周期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更长,但在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周期已经被压缩到10年左右,甚至未来还有加速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大国,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5.9%,而其中约50%以上来源于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2.8亿台,智能终端设备渗透率已经超过90%。

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名单

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名单 2010-09-04 22:33:16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3 条手机看股票2010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名单 名次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39195196 2 东风汽车公司 26915955 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22972314 4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20655087 5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19644059 6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19530748 7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7709075 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17207109 9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17047434 10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6497387 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4925041 12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14631303 1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4033158 14 中国铝业公司 13560700 15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3359362 16 首钢总公司 13038232

17 海尔集团公司 12491161 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2109366 19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1647433 20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10803459 21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10637514 22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0136453 23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8982975 24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8702584 25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8657202 2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8589981 27 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8420533 28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8210483 29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8158163 30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8061821 31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8026352 32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7701914 33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7553083 3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7246722 35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6647406 36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214404 37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136501 38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6056545

2015传媒产业分析报告

传媒产业 分 析 报 告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录 一、我国传媒行业的现状和模式 (1) (一)传媒产业的现状 (1) (二)传媒产业发展模式 (1) 二、国际传媒业的四大发展趋势 (5) (一)跨地域 (5) (二)跨媒体 (6) (三)品牌化 (8) (四)新技术 (8) 三、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 (9) 四、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9) (一)民营资本投资力度加大 (9) (二)产业整合潮起,发力“集团化” (10) (三)国内影片成新宠,电影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10) (四)政府政策助推,传媒产业发展迅猛 (11) (五)作实优势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11) 五、我国传媒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12) (二)传媒媒体的改制及资本化机遇 (13) (三)媒体技术迎来革新浪潮 (14) (四)中国经济出现转型契机 (15) (五)监管部门政策变化和制度创新带来行业新机遇 (15) (六) 国外媒体集团进入中国仍将受限 (16) 六、海南省出台政策支持文化传媒产业发展 (16) 七、传媒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16) (一) 政策性风险 (16) (二)投资成本风险——投资资本短缺,融资渠道局限 (17) (三)科技含量不足 (18) (四)跨媒体、跨地域拓展难 (18) (五)影响行业的因素多,不确定性强 (19)

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在市场高度细分的今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愈加白热化,传媒产业大范围出现“转型” “移动” “大数据” “并购”等热点。本分析报告旨在通过对目前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解读未来传媒产业发展亮点及风险预评。 一、我国传媒行业的现状和模式 (一)传媒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来看,除报纸发行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市场结构看,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广播、期刊、音像等媒体的市场规模有减缩趋势。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规模是8902. 4亿元,同比增长16. 2%。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传媒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传媒产业发展模式 2.1 以主业为核心围绕核心发散的产业结构 例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默克多新闻集团的主业很突出,产业板块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覆盖了新闻传播业的各个部分。其下属产业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电影娱乐业、电视、有线电视、杂志与增刊广告、报纸、图书出版和其他。前六项明显属于新闻传播业的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主要观点 10 月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建设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纲要将成为我国医药行业未来15 年的发展纲领,对医 院诊疗服务、医疗器械、制药创新、保险、养老等大健康产业集群构成利好。 药品创新可以关注仿制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重磅仿制药注射用紫杉醇被纳入优 先审评),制剂出海、国际化的华海药业和翰宇药业;药品流通领域整合,集中度提 高建议关注民营流通企业龙头九州通,医疗器械国产化,关注理邦仪器、鱼跃医疗, 医疗服务重点关注第三方服务,业绩白马、第三方诊断龙头迪安诊断,大健康和康复领域可以关注湖南发展、宜华健康。另三季报基本披露完毕,推荐业绩稳步增 长的辅料企业山河药辅、安科生物,建议关注济川药业、华兰生物等。 上周市场表现 上证综指上周涨幅0.43%,SW 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32%,行业排名第20,排名靠后大幅跑输沪深300(0.37%)。申万二级医药生物子行业均录得下跌,医药商业(-0.15%)、医疗服务(-0.41%)、中药(-0.63%)、化学制剂(-0.77%)跑赢板块,生物制品(-1.42%)、化学原料药(-1.61%)、医疗器械(-2.17%)跑输板块。 行业动态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CFDA:发布《医疗器械优先审 批程序》;陕西:所有三级医院都要牵头组建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安徽:发布《安徽 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广东: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全国首家民营三甲医院康华医疗香港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