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摘要本文简略的回顾了实践哲学历史的发展过程,并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角度,对心理学理论流派中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相关联的观点进行了初步探析,并试图以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整合途径等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1.实践概念的产生

在希腊时期,哲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哲学,这是一种理解世界的哲学观念。世界包括人,归根到底是一种自然而然成长和变化东西;尽管自然哲学家也探讨社会与人生,但在他们那里并不存在那种在本性上跟自然问题不同的人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实践问题了。随着希腊社会的向前发展,一个明显有别于先前自然哲学观念的新的意识产生了,人的问题的本性呈现出来,从而实践问题也就暗含在其中了。到苏格拉底时,发生了向人的哲学的改变,这种哲学开创了一种主要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潮流。

2.实践概念的在历史中发展的几个基本环节

2.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人类认识所把握到实践概念的第一个环节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从潜能的实现过程去理解实践。在他看来,实践就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潜能实现的过程如不完成目的就不是实践。把实践(行,实现)同目的性联系起来,以是否实现了目的作为实践同其他活动的区别。把目的看作推动潜能走向现实的动力,这就意味着,他认识到目的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实践活动属于一种目的性的活动。实践在这里是指正确的行为,是自身能构成目的的实践。这种正确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福祉有关,与幸福、善相联系。

2.2、中世纪的实践概念

罗马帝国形成以后,古希腊的城邦式的生活方式便不复存在,政治和伦理生活跟宗教联为一体。所以,中世纪的实践概念也必然具有其宗教内涵。实践概念在拉丁文中被译为acuts,这就使它有了“行动”的意思,并且是与人的意识选择有关的活动。这是中世纪后期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本规定。

a邓斯·司各特:把实践看作“一种与理智不同的能力的活动”,它自然遵从理智的知识,与正确的知识符合一致,使自身成为正确的。通过这样的规定,不仅生理、心理活动不能算是实践,而且理智活动本身也不能理解为实践。实践只是“抑制诱出或命令的行动”,或者“一切实践都是一个被诱出和命令的意志行动”

b奥卡姆:“实践可以是知识”。实践概念可以在多种意义上理解,在广义上它指一种任意力量的活动;在狭义上它指遵从知识的追求能力的行动;在更狭义上它指我们人力量的活动。

2.3、近代的实践概念

在这样一种狭义化的方向发展下,实践只能以两种方式存在:

a)实践仍然作为道德伦理的领域,但这一领域必须被理论重新构造。

1)康德的实践观

康德最早提出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概念。与此相适应,他把哲学也区分为实践的哲学(道德哲学)和理论的哲学(自然哲学)。在他看来,作为人们道德行为核心的意志完全受人自己的理性所支配,这点就表明人的理性是有实践力的,它能够不依靠任何经验的东西,仅凭借自身来决定意志。康德由此得出,人在实践领域是不受自然必然性支配的理性自主体,即自由的人。在康德的这些思想中,揭示出了,实践概念的另一个基本环节,即实践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自主性只属于理性对意志的关系,康德从这种观念便把实践缩小为仅属人的道德活动。

2)费希特的实践观

他认为,理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实践并不限于道德活动,只是它必然和道德活动相联系。这样,费希特就揭示出了实践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即创造性活动的特征。这是人类认识把握的实践概念的第二个环节。他和康德不同,并没有把理论理性作为认识活动与实践理性对立的,而是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联系了起来。

3)黑格尔的实践观

黑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说明了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关系。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人的认识面对客观世界,表现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最初,

主观性与客观性二者都是片面的。为了消除二者各自具有的片面性,使它们达到相互统一,需要两种不同的活动,一个是认识活动,另一个就是实践活动。他把实践明确规定为主观改造客观的活动,并从相互作用中探讨了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4)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他竭力反对抽象,力求回到感性,把人理解为富有思维本质的感性存在,与此相适应地,也把实践看作属于感性的活动。但并未解决思维与感性在人身上的统一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理解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的意义。

b)几乎与道德领域无关,但却是理论结构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

5)培根:将“应用”规定为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不仅仅引起了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同时也形成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了另一种理解实践活动的方式:“实践”就是对自然的征服,而征服的手段则是作为科学运用的技术。无疑,培根的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亚里士多德那种对技术活动的“贬低”。肯定了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的实践不再是自我或精神的活动,而是具体的人的活动,由于这种人的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才是“实践的”。

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同对人的本质的了解一样,能动本质和感性基础统一不起来。如果承认实践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能动活动,那么它就只能被理解为抽象的理性活动;如果把实践活动看作属于一种感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就不可能具有革命批判的意义,因而不可能是真正人的活动。很明显理解实践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人的感性活动中赋予它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容。

马克思发现劳动生产活动是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使它成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既揭示出了人之为人的真实本质,同时也解决了实践观中的矛盾,建立起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3.1、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

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关于“实践”,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对实践概念作进一步的匡正。按照传统教科书的理解,实践只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而实践应该不仅仅是认识上的范畴,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点。二是对实践内涵的界定要进一步廓清。在传统教科书中,实践被定义为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类型。实质上,这三种实践形式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性,即一种普遍的类生活。而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人,除了有共同的类生活以外尚有个体生活。而这种个体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唯一的,具有他人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仅仅限于这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抹杀了人类现实生活的丰富性。所以要全面正确地认清实践的涵义。

马克思通过对实践的强调,所要回归的是人类现实生活的总体,是为了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是为了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来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而实现人的生成、完善和发展则体现为人的现实生活的展开。

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原点

黑格尔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具体的哲学都必须预先设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即理论的支点基础,然后在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再回复到这个起点。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正是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点(或出发点)是人。因而把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点,也即把握住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原点:首先,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活动贯穿于历史的各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人和人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从人出发,分析人,解剖人的社会生活,才能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社会活动规律。抛弃人,不从人出发,一切历史活动都是空虚。”

3)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核心

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在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间有着共同的根基,回归生活世界是他们共同的基本精神。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人的科学理解——把人理解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和实践主体的人,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逻辑

前提和理论出发点,而西方哲学则比较关注个人的本身存在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历史活动的具体的人,从根本上说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4)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层底蕴

马克思实践哲学深层底蕴的基点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在实践中促进人的智力、体力、性格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和自由运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联

1.西方心理学中的实践观

2.1.1行为主义的“行为”与实践

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但他所研究的行为主要是指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反应是排除意识活动的肌肉骨骼动作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并通过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来预测与控制人类的行为。后来,新行为主义者如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等人认识到华生片面夸大了行为的客观性,因此开始在其体系内逐渐增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如班图拉,在行为主义的构架内引入了认知因素,并指出行为、环境、主体三者之间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从早期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发展看,虽然扩大了行为的概念,且人类行为逐渐摆脱了客体的完全控制,主体因素逐渐渗入了行为的决策过程,但忽略实践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特性,把人的实践简约为人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片面强调自然环境对实践的决定作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对实践的制约作用,因此,行为主义者的“行为”与“实践”的概念是不一致的。

2.1.2皮亚杰学派的实践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其学说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赖动作(活动)这一中介来实现的。因此,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活动),动作(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的观点是相通的。但他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他只是在发生认识论的框架内界定人类的行为,

社会文化的因素被排除在视野之外。因而难以解决主客体如何统一的问题。

2.1.3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实践观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以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弗洛姆为代表。他们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将微观的家庭环境与宏观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研究人,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倾向。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寻找,神经症是时代和文化的副产物;沙利文把人格放到人际关系中研究,将精神分析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学方向上;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致力于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研究,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着重于文化与群体的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把心理现象放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加以研究,注重在一定经济结构中具体的劳动方式、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把对人的研究与社会因素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关于人本质的社会性因素。

2.1.4信息加工认知学派的实践观

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比较,用计算机程序和语言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和初级信息加工过程。将人比作计算机,使得认知、意识等得以重新进入人的行为解释框架并成为心理学的合法主题,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虽然人仍被视为按照机械原理运作的机器一样的存在,但由于承认了人的认知、目的、智慧的存在,看到了已有经验、认知结构、内部过程在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强调了心理与心理、心理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人的主动性、整体性、复杂性得到了一定的再现。这一点,与马克思实践哲学关于主体客体交互作用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但是信息加工范式并未从根本上背离科学主义框架,人在信息加工范式中仍是一种有着先天的共性本质的自然存在;并未看到人的超越自然的、自我创造的、实践性的本质:目的、价值、动机、人格等因素并未得到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社会因素、社会历史发展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1.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践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整体的“健康人”进行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人的需要、动机、信仰、价值观等个性心理,在促进心理学构筑更为完整的人的形象

方面作出了贡献:提出以人为本去构建心理学的方法论,突出了“人”的特性对于心理方法论建构的重要性,不仅从理论上高扬了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善性与整体性,强调了人是一个能兼容各种两极对立又能在一定的层次系列整合这些对立特性的“整合”的人,突显出了人的整合性。这些与马克思实践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主体性、目的性、整体性是相通的。

但人本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性动机,智能性动机,甚至对真、善、美等存在价值的追求都是由遗传等生物因素所决定,人的本质仍是一种先定性的、凝固性的存在,而不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当中逐渐生成的,是以一种僵化、不变的观点考察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学

3.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心理学派,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没有一个合理、完善、统一的答案。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日起,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索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在心理学的创建期(1879—1930左右),心理学表现出意识心理学、潜意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三种形式。以冯特、铁钦纳为代表的意识心理学派将心理学的对象框定为心理复合体所构成的元素,由此考察心理元素结合为心理复合体的方式和规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潜意识中的生物本能说明人的行为规律;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以可观察、可操作的客观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对象。在心理学的初步融合期(1930—1960年左右),各心理学派开始吸纳其他学派的观点。比如新精神分析在继续坚持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突出了自我在心理结构中的位置;新行为主义者在以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注意研究认知、需求、动机等问题。在心理学的大融合期(20世纪60年代起)心理学融合为两大思潮: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纳入了研究范围;人本主义则强调人的自由、尊严、价值。回顾心理学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留给我们的是一团迷雾。

但不管是有意识、潜意识,还是行为、认知亦或是人的自由、尊严、价值,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和无庸质疑的,那就是所有这些都与

人有关,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惟有以人为研究对象,才能真正把心理学的各种对象、心理学所牵涉的各种关系集中、统一于人身上来。那么,我们应该以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原点。在这一点上,心理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是相通的。如前所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原点是人,其理论核心是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也应该以人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探索一切关于影响人的本质之生成、展开、实现的问题。

以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而然就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人的本质。只有全面认识人的本质,获得对人的全面、深入而准确的认识,才可能解决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诸多争端和问题。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实践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人自己的创造性生存活动,也就是实践当中生成、展开和完善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物,也不是纯粹的超自然的存在,而是一个将主观与客观、是与应该、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目的与因果、内化与外化等多种对立因素统一于一体的“否定统一体”。人的发展史就是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环境、目的与因果之间不断分裂与统一的历史。“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超自然,突破了自然限制的实践性存在物,人的本性具有双重性。”(高清海)以这样的视野来看心理学研究对象中的人,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研究对象历史上的诸多争端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人的本质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而这些争端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下可迎刃而解。比如,人具有自然的属性,遗传等生物属性影响人的行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拥有自由、尊严、价值。因此,简单地把人的某一方面的属性、特性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排斥其他可能影响人性发展的因素的做法足不可取。心理学应该“把一切人之为人的特性,将一切影响人的本质之生成、展开、实现的因素纳入自己的范围。”由此,心理学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也能得到合理的化解。科学主义倾向的“事实世界”、“潜能世界”的研究,与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世界”、“理想世界”的研究都在“人”的领域中得以共存相融。心理学不应简单的把自己归结为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

3.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既然我们确立以“人”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原点(出发点),那么,怎么样从这个原点出发去探索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方法?换句话说,我们需要采用什

么样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对“人”本质的探究?

心理学的方法论上已经出现了两种对立:科学主义方法论和人文科学方法论。主流心理学坚持的是科学主义方法论。他们坚持人是纯粹的自然物,有着自然一样的先天规定性,遵循着是与自然一样的法则。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表现出几个特点:1.自然科学取向,强调借鉴、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研究;2.方法中心论,认为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方法的进步与完善,心理学成为成熟科学的标志应该是成熟的研究方法;3.还原论,认为整体可以还原为部分,人的心理可以还原为一些基本的元素或原子;4.客观范式,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客观实证、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运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量等:5逻辑主义的知识论:对心理现象或外界行为的研究无非是研究其逻辑结构或模式,建立某种逻辑理论以说明其规律;6因果决定论:心理学的人物在于探明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原因,实现对心理,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人文科学方法论坚持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目的性、价值性、个体性、整体性等基本特点,主张对心理、经验进行如实描述和整体理解的基本方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人文科学取向,强调以人文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研究;2.问题中心论,主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取决于问题的性质;3.整体论,认为人及心理、行为是不可以还原为元素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4.主观范式,在研究方法上以价值为导向,采用内省、直觉、体验、理解等方法。5直觉主义的人本学:认为人的本真状态是有机体,只有通过非逻辑的直觉经验或内在体悟才能获得完整把我,直觉体验直接与人的精神生活融汇共存合为一体。

科学主义方法论本质上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方法论,把人看作是如同自然一样的物,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的“物性”;而人文科学方法论恰恰相反,它看到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却又竭力排斥人的自然性的另一面。应该承认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了两种方法论对揭示人的某些层面的特性都作出了贡献,但无论是哪种方法论主张,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人的完整形象被解构了,“窥一斑而未知全豹”,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道虽亮丽、却明显残缺的人的风景。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被视为“否定性的统一体”的人,那么可以肯定地是科学主义心理学坚持的客观研究、定量分析、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倡导的内省、移情等主观、个案研究法都有合理存在的

空间。凡是能描述、说明人之为人的特性的研究方法都应得以吸纳。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将诸多研究方法简单地堆砌在冠之以“人的特性”的集合当中,那这种操作似乎缺乏明确的标准。我们需要找到一条贯穿心理学研究的纽带。

3.3心理学的整合途径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已经看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不足之处,试图从整合的视野去看待人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他们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连续性,而且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差别。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者提出以层次整合的观点去看待人的本质,强调立足于人的完整本性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其基本主张是:(1)整合的研究取向:认为人是整合的人,强调以层次整合的思维去看待人的本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物”的研究范式与“人”的研究范式纳入到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之中。(2)问题与方法的统一:不排斥方法对于科学发展的价值,但是主张问题决定方法,方法必须适合于问题,问题与方法之间是统一的。心理学应该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人为出发点去建构自己的方法论,以人为依据去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与问题。(3)“科学的客观”和“道家的客观”相容的原则:不否认“科学的客观”对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的追求,但认为这一以主动干预、价值无涉,感情超脱为条件而达成的客观只适于自然事物的研究。对于人而言,更重要得多的客观来自以顺其自然、价值关涉、感情移入为途径所达成的“道家的客观”。“科学的客观”与“道家的客观”处于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但是“道家的客观”处于较高的层次。(4)整体理解与分析研究的互补:心理学研究应致力于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的把握,建基于整体的理解之上。对整体的深入把握离不开分析、分类等,但这种分析,分类应以对整体的完整理解为前提、目标。

这种为构筑人的完整形象的尝试无疑是很重要的,比起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心理学已跨越了一个很大的阶梯。但是,仔细研究人本心理学派的观点就不难发现,人本心理学家大多都是立足于自然主义的立场去看待人的本质,他们的研究重心是落在人的本质的自然基础或生物学本性上,将人的社会性动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看作是遗传所固有的,完全忽略了影响人性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这一重要因素。这样看来,人本主义的整合如同没有牢固地基构筑的理论大厦,仍旧经不起历史和实践的敲击。

无论是科学主义、人文科学还是人本主义,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仍旧没有真正的理解人的本质,他们或者只看到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当中的一面,或者以自然性决定社会性,把两者割裂开来,这都是一种二歧的视野。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不是真的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硬币的两面呢?马克思实践哲学对此做了回答: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基础,人的自然性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和社会联系才能完成。这样看来,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不能简单的将它们一分为二。而提供这种统一的桥梁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

3.4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看心理学的“人”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观点看来,这个“人”是同时受到主观世界、客观环境、自身行为及其交往作用影响的人。综观整个心理学史,会发现不同的心理学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理解,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强调一些因素而忽视另一些因素,用部分的研究来代替整体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维度。以往绝大多数心理学体系与流派对“人”的研究,大致划分为四种维度:心理维度;行为维度;环境维度;交互作用维度。但是四个维度的心理学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与争论,每一维度心理学的内部也未见统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认为各种心理学并没有从人的实践出发来看待人的本质。心理维度只看到人的主观方面,企图探讨心理的内部过程,给予了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它忽视制约人进行实践的环境,或仅仅把环境简化成单向促进心理运行的情境变量,看不到心理通过实践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行为维度直接描述人的实践活动,但忽略实践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特性,把实践简约为人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片面强调自然环境对实践的决定作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对实践的制约作用。环境维度强调对人的环境的研究,单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但忽视人的实践对环境发生的反作用,不懂得环境首先已经是经过了人改造的环境。交互维度强调意识、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本质生成的影响,但它只机械地强调了两者同等的重要性,既不能有效地说明两者为什么同等重要,也不能令人信服地回答两者是在什么基础上、怎样地结成了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

在这里,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历史的维

度。以往的科学主义、人文科学和人本主义大多数都是取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的横切面进行研究,而忽略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这一重要因素。而历史的维度使我们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纵览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人的本质的生成、实现和完善就不仅仅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而不断生成、展开的过程。人现存的本质无一不体现了以往历史发展的全部财富。因此,心理学对人本质的考察必须包含有历史的维度。

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这种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的统一归根结底在于人的实践——这种创造性的生存活动。是人的实践提供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舞台,是实践赋予了人与自然、自身的种种新的关系,赋予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使人成为“否定性的统一体”。既然实践贯穿了人类社会本质形成、展开和完善的动态、整体过程,那么实践就可能也应该贯穿于作为以“人的本质”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整个研究过程。实践为心理学提供了一条整合的途径。

3.5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心理学最核心的启示

第一,心理学应该改造其使用的行为概念。使行为真正成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以往心理学中所使用的那样,只把人的行为当作一种个体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主张引进哲学的实践概念以区别于以往心理学中的行为概念,并将其含义心理学化。第二,应该把实践范畴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心理学在引入实践概念之后,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研究范畴,而要一切从实践出发来看待人、心理、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把实践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发端范畴与理论原点,当作建构心理学体系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范畴。在实践的基点上来看待心理学,就会看到一幅完全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新图景,就有可能全面地整合心理学中人的形象。

四.总结

信息加工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两大主要思潮。两大主要思潮的心理学已经在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以实践为基点构筑心理学的理论大厦并不意味着对以往心理学所有研究成果的抛弃。只有尊重传统心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它们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完成以实践为基点的心理学整合。本文仅仅对实践视野下的心理学

研究做了初步探索,很多问题在本文中都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如何界定实践、实践哲学和实践观哲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马克思实践哲学能否称之为本体论哲学?如何在实践的视野下完成对人的完整构筑?等等。很多理论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做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探索。

五.参考文献

[1] 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潘菽,心理学简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5] 彭运石,人的消解与重构,

[6] 孙正聿, 哲学通论[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7] 刘放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0

[8] 彭运石,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3) :P107?112

[9] 黎黑(著),刘恩久(译),.心理学史:主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 舒尔茨(著), 沈德灿(译),.现代心理学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1] 葛兰西, 徐崇温译, 实践哲学[M], 重庆出版社, 1990

[12] 汪清, 沈德灿, 试论心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观点[J], 心理学探新, 1981():24-29

[13] 洪宝林, 心理和生活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心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些观点的商榷[J], 心理学探新, 1981(2):7-22

[14] 陈沛霖, 关于心理学中实践活动问题的几点看法[J], 心理学探新, 1981():34-39

[15] 潘菽, 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1980年学术会议开幕词(提纲) [J], 心理学探新, 1981(1):2-5

[16] 李世棣, 心理学应该引进实践概念[J], 心理学探新, 1981():10-14

[17] 潘菽, 关于实践问题和活动问题的发言(要点) [J], 心理学探新, 1981(1):6-9

[18] 李铮, 再谈实践与活动之争[J], 心理学探新, 1981():15-17

[19] 苏富忠, 试析心理与实践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 1981(1):18-23

[20] 程金生,论人的本质的重建:从形而上学视野到实践哲学视野[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6), P61?64

[21] 赵海燕,夏春, 论实践哲学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超越[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P21?24

[22] 乔瑞金,王涛, 多维视域下的实践哲学研究刍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S1), P15?17

[23] 雷龙乾, 实践观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P65?69

[24] 梁树发,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体系——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的观察视角[J],浙江学刊, 2004(06), P5?12

[25] 邹诗鹏, 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J], 现代哲学, 2002(01), P32?37

[26] 王玲, 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创生——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J], 学习与探索, 2002(02), P17?20

[27] 徐长福, 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6), P3?9

[28] 欧阳康, 实践哲学的反思与建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P132

[29] 张汝伦, 实践哲学的意义[J], 读书, 1997(05), P125?132

[30] 邹诗鹏,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J], 学术月刊, 2003(07), P23?30

[31] 陈雷, 试论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逻辑建构, 南京社会科学, 2001(06), P23?25

[32] 王雨辰,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 2001(04), P63?68

[33] 邓维亮, 实践哲学的丰富和发展[J], 学术论坛, 2001(05), P34?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