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提要

当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及家庭的矛盾多样化和表面化,对幼儿心理问题已产生较大影响,如何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幼儿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对这一内容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

本文先列举影响幼儿心理的几大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特别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情况进行阐述,要求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心,不单是幼儿园,而且需要家庭密切配合。

文中提倡“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防重于治”让幼儿的成长与社会现实同步,从小培养“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为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材打下坚实心理健康基础。

关键词环境游戏赏识教育防重于治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学前期的幼儿来说,健康是第一重要的,笔者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深知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心理健康问题:1、幼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恃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任性、自闭、固执、骄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

5、不良习惯(吸吮手指、玩弄生殖器官等);

6、学习上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一个人心理上的失调或异常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产生的,其根源大多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和生理原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现在由于国家政策的规定,独生子女占绝大比例,且现在社会邻里关系的淡化,也影响到幼儿间的交际活动;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等,还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最直接造成生活环境劣化和饮食品质下降,使第二性特征大大提前,据报道,最早的甚至六个月的女婴就开始出现早熟现象。

(二)、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6岁前的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为亲密与长久。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若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但我国现在的家庭结构紧密度逐年呈下降趋势,单亲家庭也逐年增多,而恰恰这个时候家庭是对幼儿的影响是最具决定性的。

(三)、幼儿园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教师就是幼儿的言行模范,教师对幼儿的承认至关重要。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如果儿童生活环境的气氛不融洽往往会导致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

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家庭因素、幼儿园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生物因素是基本因素,家庭因素是首要因素,社会因素

通过家庭因素和幼儿园因素发挥作用。他们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增进和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为幼儿构筑有益于心理发育的环境。

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对幼儿身体及心理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环境创设上以符合幼儿园小朋友年龄特点和贴近小朋友发展为宗旨,既注重环境的美化、装饰功能,也注重挖掘各种环境中的教育功能,尤其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着“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效果。幼儿园不仅要有美丽、整洁、富有儿童情趣的外在环境,还应该有宽松、和谐、秩序、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宽容、理解、耐心懂得他们心理需要的老师,能够提供适应他们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做好幼儿的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是权威的标准,对其影响的巨大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幼儿心理知识,而且教师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老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老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做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完善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率。

(三)、用爱浇灌,提倡“赏识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一般情况下,心理状况不佳的孩子往往安全、被爱、交往、体验等方面比较缺少,老师应从心理上接纳他们、理解他们,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动作,经常向他们表达关心和爱,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很需要获得肯定的,如:对他们讲“我喜欢你”、“你真棒”,一个温情的拥抱,胜过百句严厉的指责,用手爱抚他们,倾听他们的悄悄话,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还引导其他小朋友同情关心和爱他们。

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作用,表现自我。如让他们担任集体工

作或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发挥他们的作用和特长,为他们成功鼓掌,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结合日常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措施。

1 、以游戏活动为载体,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品质。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活动也就是一个无形的心理宣泄室。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缺乏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而游戏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在活动中,他们互相模仿着、比试着、商量着、冲突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日俱增。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在游戏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发挥其增效作用。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们自已的事,而感觉不到任何的压力。游戏活动使幼儿开始形成协调组织能力。

有了自由活动的场所,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活动。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2、进行适当的体质锻炼。

让幼儿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理是产生健康心理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条件,针对幼儿的体质状况,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幼儿体质锻炼,使幼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去,体验到成功的欢喜和活动的乐趣,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3、合理制定幼儿的生活制度。

保障幼儿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幼儿园制定生活制度要依据幼儿大脑皮层活动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劳逸结合。

4、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条件,让幼儿融入集体生活,增强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引导幼儿与同伴积极交往,并且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合作与分享

行为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五)、对幼儿实施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

第一、为幼儿创设挫折情境

如在成人有意监控下让幼儿独立自主地往返幼儿园,尝试独立行动的能力。又如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锻炼的密度,进行困难刺激,将幼儿喜欢的活动、玩具或幼儿很想得到的东西,设置成一个困难环境,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乐于尝试失败,战胜困难,学习磨、爬、滚、打的动作,让幼儿通过冲破一道道“难关”克服障碍,最终达到目的地。克服障碍,对于幼儿来说,就是克服困难,而且,对幼儿的体感协调能力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锻炼,因为在克服困难环境得到不单是身体的锻炼,意志上也得到了锻炼。

第二、对幼儿进行有益的劣势刺激

现在生活条件的优越及独生子女的普遍,使大家可以经常在用餐时间看到家长追着小孩喂,甚至打着骂着喂,平时上学游玩等,大多是坐着车由家长接送的。幼儿很少能感觉到“饥饿”和“疲劳”,。

第三、教给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和提高抗挫能力

生活小事不能自理、与成人失散、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比赛的落后、游戏的失败……,教师要通过挫折教育,使幼儿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使他们摆脱依赖,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在“赏识教育”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适当批评刺激是很必要的。有很多案例已经证明,在成长过程中太过于顺利,相当多的人不能接受哪怕很小的挫折,这也是某些惨剧产生的重要因素。专家提醒说,生活环境太过于“一帆风顺”的儿童容易出问题,在幼儿时期就应让他们承受批评,尤其是表扬多的孩子更应适当地给予批评刺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受挫能力,使他们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平衡消除“赞赏光环”的应激效应,具备“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

(六)、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防重于治。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怎样使幼儿心理正常健康地发展,因此,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不但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增强幼儿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维

护幼儿心理健康,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因为幼儿心理问题出现了,即使经治疗痊愈,毕竟心理受过伤,总是会对幼儿的成长带来一定的损害。

(七)、注重家园合作,增强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就幼儿健康教育,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的积极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当今的教育是师幼互动、亲子互动教育,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幼儿园的事,如果幼儿园教育是一套,家庭教育又是一套,这就必然使幼儿园教育力量大打折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家长,除了要保障小孩有足够的营养,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外,要引导小孩参与社会交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多给小孩自由,让小孩在自由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由多项复杂的内容所组成的,关注和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又是一项细致而庞大的工程,教师和家长应从一点一滴中去发现、去引导,利用所有有效的途径,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幼儿。

【参考文献】

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2001年7月2日

《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

唐淑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让·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9月

《幼儿游戏与创造力的发展》

蒋冬红鲁忠义编幼教研究通讯2002年3月

《萌发幼儿的创造力》

姚雯文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例分析 促也不听,赖着不穿衣服,不吃早饭。最后家长上班也总迟到。家长打电话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在幼儿园能说说教育孩子早点入园,不要来晚迟到。 采取的措施:和王奕程单独谈话。以聊天的口吻和孩子谈话:为什么最近总来晚呀?家里有什么事吗?以前你来得比老师上班都要早,每天早上总是我们中三班来园的第一名小朋友,这几天第一名都让李嘉霖抢去了......你要加油,争取再把入园的第一名再给抢回来,早晨得早点起床穿衣服,吃早饭,然后你也催促着让爸爸早点送你来园,不然一不小心就让别的小朋友抢走了第一名...... 和程程家长电话沟通,告诉刚才在园老师和他说的这些话,约定的这些事,请家长在家也给孩子适当的提醒如:快点,不然第一名就抢不到了等等。 教育效果: 果然,连续几天程程都来得早早的。我去值班室领孩子,程程见到老师第一句话总是说:“老师,今天是我第一名。”程程的爸爸也打来电话感谢老师说:老师的话真有作用,程程这几天总是早早起来,反而还催促家长快点,别让他迟到抢不到第一名了。 存在问题:过了几天,程程的爸爸又打来电话说:上次的方法管用了好几天,可这几天又失效了,程程又变成开始的样子,老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再说说他。

采取措施:了解了这一情况,我又找程程谈话。以不知情的口吻问程程:怎么这两天我早晨来看到都是李嘉霖、伊怀玉来得最早?为什么呀?是爸爸开车路上堵车了吗?还是你又没早点穿衣吃饭?我今天刚在超市买了好吃的棒棒糖,准备留着奖励明天来第一名的小朋友,老师偷偷的告诉你希望这颗棒糖程程能得到。可以吗?会让老师失望吗? 教育效果: 这次的激励方法又特别的灵验,果然第二天早晨程程又来了第一名,顺理成章的得到了那颗棒糖,他很高兴,拿着棒糖向小朋友们炫耀。而且我还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程程,早起早入园。后来连着几天我又偷偷的跟他约定了其它的物质奖品,以激励他早晨早点入园。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龄前的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以促使幼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来说,必须要使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而心理沙盘游戏则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作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所发展创立出的运用象征性的游戏形式来进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几年的研究已表明,心理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本文就将着重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一番论述。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大部分都集中在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这两个方面,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却不够。经研究发现,处于3-6岁的幼儿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将会直接的影响到他们的个性发展、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帮助。因此,加强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箱庭疗法研究应用推广中心技术总监兰老师今天主要介绍幼儿园孩子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沙盘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1、好动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

等等的几个方面。具体的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以引逗旁人的注意。 2、焦虑 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问题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恐惶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燥。 3、攻击 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具有攻击性。 4、不良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幼儿与父母、教师及同伴间的关系。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总是表现为相互排斥、猜疑、攀比、攻击或独处,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粗暴妄为、任性霸道或不合群、怯懦孤独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 二、心理沙盘游戏 心理沙盘游戏,又称箱庭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 心理沙盘游戏最先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于1998年引入中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一、幼儿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善于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养成合作性行为,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在一日的生活中,每一天的环境影响着每一件事物的现状,社会上每个人的行为状态,都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3.教师要善于掌握幼儿心理产生发展的特点。幼儿从2至3岁开始到幼儿园,这个时期幼儿生活范围开始扩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幼儿离开了父母和熟悉的亲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开始会感到陌生、孤独、惧怕、焦虑,从而产生留恋家庭、父母、爷爷、奶奶及亲人,出现爱哭、缠人的现象。幼儿到4岁时,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学会调节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自觉地维持和老师、小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到5至6岁时,开始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较小,心理已经开始形成系统,已改变了部分性格,在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下,在人际间和现实生活相互交往中发生较广泛的变化,这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特点。 4.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媒体就是信使,它通过儿童读物、广播、电视、电影、游戏机来渗透幼儿的好奇心灵,不少幼儿可从以上媒体中模仿自己所喜欢的鲜艳色彩、新奇、变化、形象丰富、活动有趣的事物,从而促进想象、理解、记忆、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兴趣爱好、能力、性格,促使心理健康发展。 5.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因素。有的幼儿因为遭到教师训斥、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幼儿的社交能力退缩,有的也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言行所造成的。 二、幼儿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 1.教师要有夯实的科学卫生保健知识,强调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表达无误。 2.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使幼儿对老师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控能力,同时要形成民主、热忱、向上的班级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满足幼儿内在的心理需要。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以前只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逐渐向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然而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真正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出路,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并去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就让我来浅谈一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现代社会看幼儿心理健康的指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到现在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心理需求的转变,这也无形中对幼儿健康心理形成了细致化的指标。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在人的健康指标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方面的健康。因此作为幼教

工作者,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保教工作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而究竟什么才是幼儿心里健康的指标呢?幼儿心理健康表现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得知。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个案情况介绍 师海情,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2015年9月20日—12月。 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奶奶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做不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友好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2、不自信 活动时,老师提问,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愿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

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小朋友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小朋友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 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随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集体活动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让他回答能胜任的问题,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希望。慢慢地,他开始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5、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

浅谈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及研究,笔者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为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们,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心灵也很脆弱。因此,教师对待孩子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不懂事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和承受力。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经意中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1.从晨间接待

开始为孩子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每天早晨我都会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家长送来孩子,主动向孩子们问好,用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接待他们。有的孩子来园后会主动给我一个拥抱,我也会高兴地拥抱他们,给孩子们以安全感和亲近感。通过和家长简短的交流了解孩子早晨在家的状况。当孩子情绪不太好时,我就会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抱抱他,与他说说悄悄话鼓励他。孩子则会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心情很快由阴转晴。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孩子们才会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活动情绪。2.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譬如:在健康活动中,个别孩子不敢走独木桥,我并没有训斥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让他们先放松心情,然后交给他们方法:眼睛向前看,双臂伸开,一步跟着一步走。同时老师在旁边做好保护他们的准备,孩子们知道了方法,而且看到有老师在旁边,就敢大胆地走过去了。总之,要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会有我很棒、我能行的感觉,自型心也会逐渐增强,同时也会养成各种健康行为。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碰到一些冲突和矛盾,这时教师不要轻易介入,要让幼儿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积极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可塑性强,但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质的基础。因此。我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1、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我园制定了以下措施:(1)每星期三晚上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2、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各位家长,晚上好!今天我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7个问题,时间大约45分钟。 一、什么是健康?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长。那么,什么是健康呢?传统的健康概念就是没病没灾。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简单地说,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的一撇一捺,两者缺一不可。 二、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有些家长可能会想:小孩子天真烂漫,不会有心理问题。其实,由于受到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儿童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

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呢?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数千名患儿心理行为咨询与治疗实践证实,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 四、孩子最希望得到什么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喜欢说谎,不听话……几乎一无是处。其实《知心姐姐》杂志最近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的调查显示:现在的爸爸妈妈跟孩子经常说的三名话是“听话”、“好好学习”和“没出息”。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呢?在3671名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小学生中,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原以为“玩的时间多一些”和“多给一些零花钱”这两项承诺会受到孩子们的青睐。现在才知道,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再来看看《一个孩子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浅谈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关系到幼儿今后的人生走向。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 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密切联系家园,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幼儿心理健康障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意味着现代人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健康教育就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水平,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幼儿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在幼儿园里 ,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 ,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养成合作性行为 ,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的现状 ,社会上每个人的行为状态 ,都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3、教师要善于掌握幼儿心理产生发展的特点。幼儿从 2至 3岁开始到幼儿园 ,这个时期幼儿生活范围开始扩大 ,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幼儿离开了父母和熟悉的亲人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生活在一起 ,开始会感到陌生、孤独、惧怕、焦虑 ,从而产生留恋家庭、父母、爷爷、奶奶及亲人 ,出现爱哭、缠人现象。幼儿到 4岁时 ,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 ,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学会调节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能自觉地维持和老师、小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到 5至 6岁时 ,开始有自己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情绪变化较小 ,心理已经开始形成系统 ,已改变了部分性格 ,在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下 ,在人际间和现实生活相互交往中发生较广泛的变化 ,这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特点。 4、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媒体就是信使 ,它通过儿童读物、广播、电视、电影、游戏机来渗透幼儿的好奇心灵 ,不少幼儿可以从以上媒体中模仿自己所喜欢的鲜艳色彩、新奇、变化、形象丰富 ,活动有趣的事物 ,

(完整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活动主题:孤独的小兔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活动适合 年龄班: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2、能够正确认识独孤,并学习如何远离独孤,走向合 作。 3、通过连体人、背靠背、两人三足这三个相关合作的 游戏,幼儿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此次课程学会分享与合作。 活动准备:一组讲述孤独兔子故事的幻灯片,几张挖 了两个洞的报纸以及废旧的纸盒皮等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兔子 的故事,小朋友们以前一定是没有听过的,因为这个故事是 最近才刚刚发生的哦。所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要认真听清楚 啦,因为小兔子最后需要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从其中的图片讲述小兔子的性格

遭遇。故事概况:从前有一个小兔子,由于平时自己一个人 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别的小伙伴们做朋友。可是有一次 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帮助思考逃生的办法, 可是小兔子却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大火中挣扎着,如果当时小 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边,会怎样帮助小兔子顺利逃离火灾 现场呢 ? 2、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进行回答,然后教 师再归纳出几个有意义的回答让幼儿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 得出幼儿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 时候,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作。 3、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游戏一:连体人。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 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 沿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跑、过障碍物等。如果报纸中途破 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说明:障碍物可以是某个特定的纸盒铺成的小路,或者 是教师自行画的圈圈之类的。 游戏二、背靠背。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让幼儿两两背对 背坐下,两腿伸直,双手臂向后互相钩住,然后试着站起来。 说明: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划定一些范围,首先把全班幼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石塘小学附设园林燕青 一、幼儿情况分析 林睿阳,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较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父母工作较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在班里,他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三、目标 (一)使幼儿喜欢来幼儿园,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学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自己吃饭、睡觉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家长工作 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二)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三)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他的记忆力好,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慢慢地、他主动积极性的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四)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他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大小便等,自理进一步提高。 (五)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 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五、观察记录 第一阶段:一天的早上,我在门口迎接孩子们来园,发现睿阳跟奶奶来了,发现他还是不高兴,于是我蹲下给了他一个拥抱,并亲了他一下。慢慢的他松开了抱着奶奶的手,而且在我的提示下跟奶奶说再见。 效果:睿阳来园虽然还是不太习惯,但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来园不再拽住奶奶的衣服哭闹了。 分析:只要适时给孩子给与关怀,相信孩子会慢慢习惯的。 第二阶段:一次我们班组织上体能课,在玩集体游戏时,刚开始我发现睿阳站在一旁,并没有加入,我悄悄的告诉几个小朋友:“你们要跟睿阳一起玩。”于是睿阳便被热情的小朋友们牵着加入了游戏中,慢慢地,睿阳也开心的玩了起来。 效果:睿阳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正因为他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显得比其他孩子多动。 分析:只要能参与集体活动,相信孩子个性也会有所改变。 第三阶段:现在的睿阳,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效果: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分析:通过各种方法,使幼儿融入集体,适应幼儿园环境。 六、教育效果 (一)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穿衣服,能心情愉快的来幼儿园,自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原谅真好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演演,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原谅他人的过失。 2、积极参与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迁移情绪,体验故事中原谅和被原谅人物的高兴与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贝贝和豆豆人物图片,表情图谱两张(害怕、生气),录像,礼物(存钱罐),一张画满爱心的卡片,音乐,一张插卡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收到礼物后心情怎么样? 二、出示图片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1)师:(出示贝贝图片)这是贝贝,今天是贝贝的生日,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带到幼儿园,要和小朋友教师一起分享,是什么礼物呢?

(2)师:豆豆看见了很喜欢,也很想玩,贝贝该怎么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三、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师:贝贝还是决定把玩具借给豆豆玩,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现在贝贝和豆豆的心理会怎样呢?(贴上相应的表情图谱。)(2)师:这是什么火?(大火、生气的火) 师:豆豆怎么样了呢?为什么豆豆会害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豆豆的脸色。)

(3)观看录像并讨论。 师:贝贝气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观看录像中小朋友的处理方法,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喜欢的方法”。 (4)讨论什么是“原谅”,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示原谅。 师:就在贝贝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老师悄悄跟贝贝说了两个字“原谅”,“原谅”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大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原谅”一词的意思。)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最新)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2、能够正确认识独孤,并学习如何远离独孤,走向合作。 3、通过连体人、背靠背、两人三足这三个相关合作的游戏,幼儿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此次课程学会分享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一组讲述孤独兔子故事的幻灯片,几张挖了两个洞的报纸以及废旧的纸盒皮等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以前一定是没有听过的,因为这个故事是最近才刚刚发生的哦。所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要认真听清楚啦,因为小兔子最后需要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从其中的图片讲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况:从前有一个小兔子,由于平时自己一个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别的小伙伴们做朋友。 可是有一次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帮助思考逃生的办法,可是小兔子却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大火中挣扎着,如果当时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边,会怎样帮助小兔子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呢? 2、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出几个有意义的回答让幼儿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得出幼儿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作。 3、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游戏一:连体人。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跑、过障碍物等。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说明:障碍物可以是某个特定的纸盒铺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师自行画的圈圈之类的。 游戏二、背靠背。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让幼儿两两背对背坐下,两腿伸直,双手臂向后互相钩住,然后试着站起来。 说明: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划定一些范围,首先把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派出两个小朋友进行游戏,剩下的小朋友为自己的组员加油。轮流着进行。 4、通过上面的游戏,小朋友们在玩完之后分小组分享感受。 教师叫几个小朋友代表进行讲述自己小组的体会。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都知道怎样去跟自己的小伙伴好好合作与沟通,所以呢,可以看出我们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独一个人的。 那么刚才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悄悄的告诉老师它通过你们热心的帮助已经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啦,所以不再孤独一个人了,于是呢,最后就能够安全的和小伙伴互相合作逃离火灾现场了。它呢,要老师谢谢小朋友的热心帮助! 5、活动结束 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是听故事又是玩游戏的玩的很开心,那么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能够想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做事情呢?在家里面,有爸爸妈妈的帮助,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们、老师们在一起,大家相亲相爱,是不是不会感到孤独了呢? 所以呢,小朋友们在家里面可以帮忙爸爸妈妈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合作搬搬桌子之类的,于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们啦,对不对? 幼儿心理健康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感恩父母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感恩父母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准备】 1.照片,父母的简单情况,家庭生活中的2~3件。 2.音乐,录像资料 一、情景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心是城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怎样?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情感体验 同学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出了我们拥有母亲的爱是多么的美满,失去母爱是多么的凄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走进心灵深处去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 1.心理游戏 (1)准备活动:使身体松弛,最后达到松弛自然的状态。身体坐直,靠近椅子背,坐稳,然后做三次深呼吸,再从头、颈、肩、胸慢慢放松,这时提醒学生可以趴在桌子上,或靠、躺在柜椅子上,总之,怎样放松怎样惬心就可以

怎样,继续腰部放松,腿、脚放松,提示:啊!好松弛啊!好惬心!真想睡一觉,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 (2)活动开始(心理暗示) 现在,脑子里空空的,大大的,白白的,亮亮的,或者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静静地停一分钟。(很轻的婴儿的啼哭声响起)那一天,随着啼哭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原业,那就是我,看,那眉毛、那眼睛、那小嘴、小手、小脚丫,浑身上处……我躺在妈妈身边……妈妈看着我……慢慢地,我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吃饭了,会穿好衣服了。 那天,妈妈送我到幼儿园,我一天一天长大了,那天,妈妈送我上学,第一天上学时,走进学校真神气……有一天你病了,爸爸妈妈…… 那天,下着大雪……炎夏的夏日……公园里…… 那天,你在写作业,那天你得奖了……(停顿一会儿,给学生充分想像的时间)……渐渐地,你长大了,长高了,小男孩儿变成了英俊少年,小不点儿变成了幽美的小姑娘,那个少年,那个姑娘轻轻地走到爸爸妈妈面前。 请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和你一样吗?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站在你面前的是谁? 游戏结束后,学生慢慢地回到现实情景中。 2.请同学们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游戏中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 3.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把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许多同学都想讲一讲,下面的小组内向同学讲讲父母的两三件事。(小组讨论) 4.在讲父母事情的时,你双是什么感受? 5.听别人讲父母的故事时,你又是什么感受? 三、激发情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 例分享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个案情况介绍 师海情,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2015年9月20日—12月。 三、存在的问题。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奶奶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做不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友好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2、不自信 活动时,老师提问,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愿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小朋友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小朋友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 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随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集体活动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

幼儿心理健康辅导

陈宋阳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 我们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康康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康康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采取了以下措施: (1)转移注意 康康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康康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平时对康康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康康任性的发作。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对孩子任性进行冷处理 (4)激将法 利用康康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康康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喜羊羊的吗?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今天我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7个问题。 一、什么是健康?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长。那么,什么是健康呢?传统的健康概念就是没病没灾。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简单地说,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的一撇一捺,两者缺一不可。 二、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有些家长可能会想:小孩子天真烂漫,不会有心理问题。其实,由于受到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儿童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呢?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数千名患儿心理行为咨询与治疗实践证实,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 四、孩子最希望得到什么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喜欢说谎,不听话……几乎一无是处。其实《知心姐姐》杂志最近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的调查显示:现在的爸爸妈妈跟孩子经常说的三名话是“听话”、“好好学习”和“没出息”。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呢?在3671名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小学生中,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原以为“玩的时间多一些”和“多给一些零花钱”这两项承诺会受到孩子们的青睐。现在才知道,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再来看看《一个孩子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2.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