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法律篇

公共基础知识讲义 (法律篇)

目录

法律之宪法 (5)

权力机关 (5)

国务院(行政机关) (7)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 (8)

军事机关(军委主席)............... .. (9)

立法体制 (10)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1)

国家基本制度 (15)

宪法的产生 (18)

法律之行政法..... .. (19)

行政主体 (20)

行政行为 (21)

行政处罚 (23)

行政许可 (26)

行政强制 (29)

其他行政行为 (31)

法律之行政复议诉讼法 (32)

行政复议 (32)

行政诉讼 (35)

国家赔偿 (40)

法律之民法 (42)

民事主体 (43)

物权 (46)

共有 (47)

债权 (48)

不当得利 (48)

无因管理 (49)

合同 (49)

担保物权 (52)

人身权 (52)

知识产权 (53)

婚姻法 (55)

继承 (56)

诉讼时效 (57)

法律之刑法 (58)

犯罪论 (59)

犯罪构成 (60)

排除犯罪行为 (62)

犯罪过程 (64)

共同犯罪 (66)

刑罚 (68)

量刑 (70)

刑罚裁量 (71)

刑罚执行 (72)

刑罚消灭 (73)

法律之宪法

概述(什么是宪法)

一、宪法的形式特点

1.内容: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最高。

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真题-多选】

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A.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

B.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C. 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 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ABCD

二、宪法的原则

1. 人民主权原则

2. 基本人权原则

3. 权力制衡原则

4. 法治原则

核心价值:

限制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权利

【真题-单选】

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是( )。

A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徽、国歌、国旗、首都

C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D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歌、国旗、首都C

权力机关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2.组成和任期:省级区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为5 年。

3.职权

(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提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通过:全体代表的2/3 以上的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真题-多选】

下列属于国家宪法修改程序组成部分的内容是:( )

A.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C. 全体到会代表的2/3 以上多数通过

D. 全体代表2/3 以上多数通过

ABD

【真题-单选】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修改权属于()。

A.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3)监督权:

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注: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

(4)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与和平。

【真题-不定选】

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置的批准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国家主席

A

4.全国人大代表

①提出议案、质询和询问的权利。

30 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才能提出议案.

②言论、表决免责权。

③刑事豁免权。

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注意:乡级代表无刑事豁免权

【真题-单选】

在我国,人大代表是通过会议的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而不是每个代表个

人直接去处理问题。下列权力中属于我国人大代表职权的是()

A.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B.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C.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D.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B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1.性质:

是国家立法机关。与全国人大之间是隶属关系。

2. 组成和任期

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任期是5年。

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真题-单选】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属于

A. 隶属关系

B. 代理关系

C. 平行关系

D. 委托关系

A

3.职权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解释法律

(2)监督权:

全国人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

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注意:副总理、国务委员无权决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

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与法院不同)

【真题-单选】

《立法法》规定,法律的解释权归()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B

(3)重大事项决定权:

决定特赦;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

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真题-单选】

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

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总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B. 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国家主席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

C

国务院(行政机关)

一、性质: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二、组成: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审计长、秘书长组成。任期为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三、会议制度

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

【真题-单选】

下列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县人大常委会

B.县人民法院

C.县人民检察院

D.县司法局

D

四.职权

(1)制定行政法规,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

(2)行政区域划分权。

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

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注意和人大常委会的区别)

(3)紧急状态决定权。

国务院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进入紧

急状态。

【真题-单选】

( )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 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

一、性质:国家元首

我国1954 年宪法设置国家主席,1975、1978 宪法对国家主席未加规定,1982

年又设置了国家主席。

2. 任期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是5年,且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

3、国家主席的职权(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

4、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真题-单选】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 )行使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

D.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

C

【真题-判断】

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军事机关(军委主席)

一、性质和地位

中央军委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是国家机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组成和任期

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

生;根据主席的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中央军委的每届任期为5年。但宪法没有对军委主席连续任职问题作出规定。

【真题-判断】

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它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等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

重大问题。

×

【真题-多选】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 中央军委主席

D. 国务院总理

ABD

司法机关(法院与检察院)

一、人民法院

1.性质:

国家的审判机关。

2.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

四级法院及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

【真题-单选】

我国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

A. 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B. 协作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 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A

二、人民检察院

1.性质: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

四级检察院及专门人民检察院包括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3、任免

经上级人大常委批准

【真题-单选】

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纪律检查委员会

D

【真题-单选】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合法或违宪的是( )。

A.2005 年9 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规章规范股权分置改革

B.2008 年6 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2008 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C.2009 年12 月,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将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全国劳动模范、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罢免

D.2010 年3 月,某省人民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省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C

立法体制

立法体制:一元、两级、多层次

一、立法权:

(一)权力机关

1.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地方性法规省级、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3.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

(注意:常委会不可)

(二)行政机关

1. 行政法规国务院

2.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省级、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真题-单选】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能制定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国务院组成部门有权制定规章

D.地方性法规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C

二、立法的效力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一)上下位阶的法

1、中央(上级)>地方(下级)

2、权力>行政

(二)同一位阶的法

没有上下之分

【真题-单选】

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自治条例

A

三、立法裁决(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1.部门规章v 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即适用之;

(先由国务院处理)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规章v 规章→国务院

四、改变或撤销(解决违法的法律)

问题:改变和撤销的权限?

小结:

改变撤销:(领导关系)

1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

2 人大对本级人大常委会

撤销:

1 人大对政府(监督关系)

2 上级人大常委会对下一级人大及常委会

【真题-单选】

行政执法机关遇到地方政府规章与公安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正确的做法是()

A.直接适用地方政府规章

B.直接适用公安部规章

B.可选择适用地方政府规章或公安部规章

D.应就如何适用的问题提请国务院裁决

D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概念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自然人。

注:和人民的区别

人民:政治概念、群体概念

公民:法律概念、个体概念

【真题-单选】

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 年满18 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B. 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C. 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D. 出生在我国的人

C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宗教信仰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真题-多选】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B.公民有带薪休假的权利

C.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D.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亦被剥夺

ACD

【真题-多选】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

A.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人身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ABCD

【真题-单选】

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重要权利,其中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 受教育权

B. 人身自由权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言论自由权

C

4、监督权

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

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真题-判断】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提出批评的权利。

【真题-多选】

公民监督权包括( )

A. 调查权

B. 批评建议权

C. 控告检举权

D. 申诉权

BCD

5、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最基本)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真题-单选】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权,不应包括的是( )。

A. 人身自由权

B. 宗教信仰自由权

C. 人格权

D. 通信自由权

B

【真题-单选】

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人身自由权利

C. 生命健康权

D. 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B

6.社会经济的权利。

(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光荣职责)

(2)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3)获得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

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4)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真题-单选】

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关于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是公民谋生的手段

B.劳动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C.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劳动是公民致富的源泉

C

【真题-多选】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与公民享有的劳动权相对应的国家义务有()

A.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

B.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C.国家应当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D.国家应当为每个失业的公民提供工作岗位

ABCD

【真题-单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

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疾病

B. 丧失劳动能力

C. 年老

D. 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7.文化教育

(1)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从事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的权利

【真题-判断】

我国公民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

1.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

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此外,我国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等。

【真题-单选】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基本义务有()

A. 依法纳税

B. 保卫祖国

C. 依法服兵役

D. 参加民兵组织

ABCD

国家基本制度

一、国体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无产阶级专政。

二、政体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国体。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

三、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非一党、多党)

注:八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是参政党。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3.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治联盟)

4. 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第一要务:推动科学发展。

【真题-多选】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这一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人民政协的成立

C.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D.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BC

【真题-多选】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 )。

A. 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B.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D.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CD

四、选举制度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条件:

1.年满18 周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注:1.剥夺政治权利:法院剥夺

2.享有与行使是两个概念:精神病人和羁押的人

【真题-多选】

某区进行人大代表选举。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下列人员依法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

A.李某,因冒充警察招摇撞骗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刑罚

B.肖某,17 周岁,某市重点中学学生

C.戴维,美国人,在某外国公司驻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

D.蒋某,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

ABC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注:2010 年修改选举法实现一票一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

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注:县级以下(含县级)为直接选举

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我国

复合制:美国

【真题-单选】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联邦制

B.邦联制

C.复合制

D.单一制

D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含常委会、法院、检察院)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

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真题-单选】

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

A. 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B. 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C

【真题-多选】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

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 自治县人民政府

C. 自治区人民法院

D.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AB

六、特别行政区制度

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权力:

依据基本法的规定,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特别行政区涉及外交、国防等国家

主权方面的事务。

【真题-单选】

下列不属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的权力是

A.立法权

B.行政管理权

C.终审权

D.防务权

D

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1.性质

我国有五级人大,相应的亦有五级政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并非一级政

府。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2.与政府的关系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与政府不是上下级,自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

府机关给予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工作上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居委会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工作。

【真题-判断】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构

【真题-多选】

下列关于乡镇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

A.村民委员会是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B.乡镇人民政府是村民委员会的上级领导机关

C.乡镇人民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D.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CD

八、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共有五级人大,分别是全国、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人大。但并

非每级人大都有常委会,乡级人大没有常委会。同时,乡级人大代表也没有刑事豁免权。

2.对中央来说,总理对副总理有提名权,由全国人大决定,而地方首长正

职对副职没有提名权,正职、副职(如省长、副省长、市长、副市长)一律由人大选举产生。

九、经济制度

(一)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

肯定国有:“矿藏、水流、城市的土地(海域)

一般国有: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

肯定集体: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一般集体: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真题-多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C.农村的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D.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ACD

【真题-单选】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属于

A.国家所有

B.集体和村民共同所有

C.村民所有

D.集体所有

D

【真题-单选】

下列哪项不专属于国家所有( )。

A. 矿藏

B. 水流

C. 海域

D. 土地

D

(二)国家政策

1.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2.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

济的发展。

3.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

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真题-单选】

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 )。

A. 帮助和管理

B. 指导和帮助

C. 鼓励和监督、管理

D. 引导、监督和管理

D

宪法的产生

一、国外

1、1215 年英国《大宪章》(最早实行宪政)

2、1787 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1791 年法国宪法(欧洲第一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二、旧中国宪法

1. 1908 年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2. 1912 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三、新中国宪法

1954 年、1975 年、1978 年和1982 年颁布了四部宪法。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和2004 年颁布修正案

2004 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增加给予补偿的规定)

3.进一步明确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4.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5.增加尊重和人权的规定

6、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延长至五年)

【真题-单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

A. 1949 年10 月

B. 1952 年12 月

C. 1954 年9 月

D. 1956 年8 月

C

法律之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涵义

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限制行政权)

特点:1、主体地位不平等

2、数量最多、无统一法典

调整对象:(和职权相关)

1.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个人的关系。。

2.行政机关内部的关系。

【真题-不定项】

以下说法中.不属于行政法的特点的是()。

A.各国通常有统一的行政法典

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在各部门法中占领先地位

C.行政法的内容广泛

D.行政法规范具有相对的易变性

BCD

【真题-单选】

下列活动形成的关系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 )。

A.财政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B.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

C.工商干部定期举办室外的宣传法律活动

D.税务局给所属干部纪律处分

C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

首要基本原则。要求:依法行政,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使裁量权时必须符合法律精神;

行政行为的动机是正当的;

内容要符合情理,符合社会公德。

3.程序正当原则

【真题-单选】

“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应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

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这体现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 )的基本要求。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诚实守信

B

行政主体

一、涵义

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 (1)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执行。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算法的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通常,一个算法所用的时间包括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额外空间。 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并不相关。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文档,声音,视频等。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数据结构可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面向问题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放的方式,是面向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数据存储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关系: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一定一一对应。 常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线性结构条件,(一个非空数据结构):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辅导员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一、填空题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2016 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重点、 记忆难点汇总(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是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 律。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其显着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较好地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 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 7、教育的历史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教育学萌芽阶段及人物思想: 8、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具体有: a “有教无类”;b、“非礼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A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f、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一一朱熹);g、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一求学要实事求是;h、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一一巩固性原则。

9、《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被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 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臧息 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d、“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e、教学相长新课程师生关系;f、 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0、荀子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予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11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提出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问答法” 和“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 12、柏拉图,《理想国》。 13、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每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14、古罗马昆良体,《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着。教育学创立或初步建立阶段及人物思想: 15、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16、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全)

1.1 算法 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同时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后终止。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其中每一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1算法的基本特征 (1)可行性(effectiveness):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2)确定性(definiteness):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和多义性。 (3)有穷性(finiteness):算法必需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即算法必需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4)拥有足够的情报:要使算法有效必需为算法提供足够的情报当算法拥有足够的情报时,此算法才最有效的;而当提供的情报不够时,算法可能无效。 2算法的基本要素 (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每个算法实际上是按解题要求从环境能进行的所有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所组成的一组指令序列。 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操作是以指令的形式描述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程序就是按解题要求从计算机指令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指令所组成的指令序列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 ①算术运算:主要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②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与”、“或”、“非”等运算; ③关系运算:主要包括“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等运算; ④数据传输:主要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2)算法的控制结构:一个算法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所选用的操作,而且还与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有关。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算法的控制结构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决定了算法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而且也直接反映了算法的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原则。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3)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算法不同于人工处理的方法,下面是工程上常用的几种算法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各种方法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列举法 列举法是计算机算法中的一个基础算法。列举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用问题中给定的条件检验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列举法的特点是算法比较简单。但当列举的可能情况较多时,执行列举算法的工作量将会很大。因此,在用列举法设计算法时,使方案优化,尽量减少运算工作量,是应该重点注意的。 (2)归纳法 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列举少量的特殊情况,经过分析,最后找出一般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归纳就是通过观察一些简单而特殊的情况,最后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1)法律 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具体来说,考查法的概念、作用、法律渊源,宪法的重要法条,行政行为的基本知识,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的开展,民法中的自然人、法人、合同等,刑法中几个涉及公务员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刑罚等,经济法中的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等。 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精准识记,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2)政治 ①考查的知识点:哲学方面,主要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质与量辩证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与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需求供

给与均衡收入再分配政策等。②基本题型:该部分内容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综合分析。既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也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3)行政管理 ①考查的知识点: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公共行政、行政管理过程、行政领导等。 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综合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准确记忆,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人文和科技 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历史常识、科技常识、日常生活百科,知识点分布太散,很难把握。 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主要是单选,偶尔会出现多选和判断。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核考生的知识面。 (5)公文写作与处理 ①考查的知识点:公文的特点、种类,常用公文的格式,常用公文写作、公文的处理。②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选、多选、判断、公文改错(纠错)、公文实务、作文题。既考查考生对相关基本知识的准确识记,也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 第一节教育概述 (3)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 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 第一节教师 (9) 第二节学生 (10) 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 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 第五章课程 (11) 第一节课程概述 (11) 第二节课程改革 (13) 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 第六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节教学 (15)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 第三节教学策略 (18) 第七章、学校德育 (19) 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 第三节德育过程 (19) 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 第一节班级概述 (21)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 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 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 第一节学习概述 (25) 第二节学习理论 (25) 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 第一节学习迁移 (30) 第二节记忆 (31) 第三节遗忘 (32) 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 第一节学习策略 (33) 第二节知识 (34) 第三节技能 (36) 第四节问题解决 (36) 第五节品德 (37) 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 第一节学习动机 (38) 第二节归因 (39) 第三节注意 (40) 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 第一节人格差异 (40) 第二节认知差异 (41) 第三节学困生 (41)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 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 第一节法的概述 (44) 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 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 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 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 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 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 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 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 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 第一节教育立法 (48)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 第四节法律制裁 (49)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

二年级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讲完整版

二年级公共基础知识教 材精讲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 录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 教材精讲部分[视频讲解] .............................................................. 第1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视频讲解] ................................................ 1.1 算 法 .................................................................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 1.4 栈和队列 ............................................................... 1.5 线性链表 ............................................................... 1.6 树与二叉树 ............................................................. 1.7 查找技术 ............................................................... 2018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 与视频课程 最新资料,WORD 格式,可编辑修改!

教学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汇总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公共基础知识大总结

201.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纲领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 ①必须满足雇农和贫农的要求 ②必须坚决的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1946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最终形成 毛泽东1955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毛泽东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八七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井冈山的斗争》1928.1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文献之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反对本本主义》1930.5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 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 《新民主主义论》1940.1.9 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10 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 《论十大关系》1956.4.25 主要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理,强调要处理好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6.19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6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论联合政府》1945.4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12.30 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反对党八股》1942.2 延安整风的文献 八七会议1927.8.7 属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雏形阶段。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统一战线、农村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作了多次发言,针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带有根本性的意见,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性作用是在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体现的 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基础知识教案

目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讲义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0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16)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22)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43)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1 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2、算法的差不多特征 (1)可行性。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中意的结果。 (2)确定性。每一条指令的含义明确,无二义性。同时在任何条件下,算法只有唯一的一条执行路径,即相同的输入只能得出相同的输出。

(3)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刻内完成。有两重含义,一是算法中的操作步骤为有限个,二是每个步骤都能在有限时刻内完成。 (4)拥有足够的情报。算法中各种运算总是要施加到各个运算对象上,而这些运算对象又可能具有某种初始状态,这确实是算法执行的起点或依据。因此,一个算法执行的结果总是与输入的初始数据有关,不同的输入将会有不同的结果输出。当输入不够或输入错误时,算法将无法执行或执行有错。一般讲来,当算法拥有足够的情报时,此算法才是有效的;而当提供的情报不够时,算法可能无效。 *:综上所述,所谓算法,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同时每一个规则差不多上有效的,且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3、算法复杂度要紧包括时刻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算法时刻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能够用执行算法的过程中所需差不多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 (2 1.2 数据结构的差不多概念 1

2、数据结构要紧研究和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1)顺序存储。它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 2)链接存储。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 3)索引存储:除建立存储结点信息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 *: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知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知识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曾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2020年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注:此资料是根据最新版教材,大纲,整理而成(含参考答案),掌 握本资料重点,考试必过。 一、考试认识 竞争激烈的考试,离不开考试的指定围和考试大纲,其中主要的 容虽然各地区考试的形式不同,但是重点一般是相似或相近的!本次 汇总的试题库附有参考答案,请各位需要好好的参考! 二、复习方法: 针对这样的情况,经过我们已经考过人员的总结,相对有效而可行的复习方式为:对容简单了解后,对试题的攻克,进行多方面的试题训练,也就是说先多做试题,然后在试题中,碰到未知、不明确的通过资料进行补充、强化。原因在于:单一的看书,效率很低,也记不住。往往是看一遍忘一次。通过试题的强化训练,在试题中你会发现,主要的容,重要的,都会在试题中反复出现。这样对于提高效率是比较重要的! 题库套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 划分为( B )。 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2.( C )主“道法自然”。 A.孟子 B .苟子 C.老子 D .非子 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B )。 A.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 .抽象直观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A.中国的行知 B .美国的杜威 C.英国的培根 D .俄国的加里宁 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B )。 A.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同化说 D .动机说 7.( B )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主义与教育》

2020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2020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与梳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以下整理了相关的考点给大家作为参考。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 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 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 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 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2016年最新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重点、记忆难点汇总(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是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其显着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较好地适应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益低。 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 7、教育的历史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教育学萌芽阶段及人物思想: 8、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具体有:a、“有教无类”;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的来源);A 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f、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朱熹); g、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求学要实事求是; h、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 9、《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被

称为“教育学的雏形”。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d、“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循序渐进; e、教学相长新课程师生关系; f、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0、荀子言:“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予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11、苏格拉底是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提出了“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问答法” 和“产婆术”,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教学法”可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 12、柏拉图,《理想国》。 13、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他把每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14、古罗马昆良体,《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论着。教育学创立或初步建立阶段及人物思想: 15、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一般认为该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