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重点题目与答案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重点题目与答案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重点题目与答案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重点题目与答案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试公共课程重点题目与答案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

答:我们认为,政治就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国家政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和开展的社会活动。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 政治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设。 2 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关系。 3 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2)政治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1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 2 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 3 塑造合格的政治人,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4 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 5 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

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唯物辩证法从不同侧面揭示的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本质。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5)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集中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6)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答: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玩世或伟大动力。

7)国家有哪些职能?

答: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大类。国家的对内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社会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是:第一,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第二,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事务。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关系: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延伸,对内职能是对外

职能的基础和后盾,二者都是国家阶级的体现。

8)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措施有哪些?

答:1 从中国自身的走向而言,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可以从周边地区做起; 4,应该看到,和谐世界目前更多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美好理念。

9)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 2、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据;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4、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一代伟人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科学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 2、科学总结党成立以来的经验; 3、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4、科学判断当今国际局势; 5、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6、科学分析党的现状。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原则?

答:1、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要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 2、是指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 3、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3)为什么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答:1、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2、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优势; 3、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4、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1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答:1、资源配置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企业产权商品化; 4、宏观控制间接化; 5、市场体系完善化; 6、交易关系平等化; 7、市场管理法制; 8、经济生活国际化;

15)如何理解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答: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作为有用物,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把这种使用价值作为商品来进行交换时,才具有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它体现着物品本身对人的使用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产品的共有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依赖、互为前提的。价值的存在,必须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之,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仍然有使用价值,不过,这种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产品不是商品。作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16)货币的本质和一般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具有五大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7)什么是货币的流通规律?

答:它取决于三个因素:1,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是货币的流通速度。

18)如何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答: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3,价值规律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征?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更自学的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20)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企业制度是指企业的一种财产制度或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则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企业制度,这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2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哪些主要手段?

答:1,计划手段; 2,经济手段; 3,法律手段; 4,行政手段。

2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或主要任务有哪些?答: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

行状态的预定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它的主要内容是: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实现公平分配,保持公平竞争和生态平衡,在对外开放中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和安全。

23、如何的握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

答: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时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适应于生产社会化水平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变革和完善的。

2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答: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了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26、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 1,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7、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答:如果不变“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8、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答: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9、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1,计划手段、 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1财政政策 a 国家预算 b 国家税收 c发放国债 2 货币政策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3产业政策 4 就业政策 5 收入政策 a 税收政策 b 社会福利政策

30、试速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等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 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1、如何解决“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答: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五个统筹”要求,关键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这一思想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工作步署和实际工作中得到具体体现。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精神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3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33、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及其改革的方向有哪些?答:一美元霸权横行,世界经济面临严重风险。汇率波动剧烈,严重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全球的金融监管问题。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

体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34、经济区域化的组织类型有哪些?

答:1 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 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 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 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