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外文翻译-----一个国际历史性的比较:2007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是否不同

金融学外文翻译-----一个国际历史性的比较:2007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是否不同

金融学外文翻译-----一个国际历史性的比较:2007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是否不同
金融学外文翻译-----一个国际历史性的比较:2007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是否不同

中文3660字

外文原文

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 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parison

Carmen M. Reinhar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the NBER and Kenneth S.

Rogoff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NBER

The first major financial crisis of the 21st century involves esoteric instruments, unaware regulators, and skittish investors. It also follows a well-trodden path laid down by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 This time is a problem of sub-prime mortgages, but this time is not different. In fact, there are stunning quantitative parallels across a number of major crisis indicators from the standard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 For example, the run-up in U.S. equity and housing prices, which Graciela L. Kaminsky and Carmen M. Reinhart (1999) find to the be best leading indicators of crisis in countries experiencing large capital inflows, closely tracks the average of the nineteen major post World War II banking crises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So, too, is the inverted v-shape of real growth in the years prior to the crisis. Despite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effects on national debt of the early 2000s tax cuts, the run-up in U.S. public debt is actually somewhat below the average of other crisis episodes. In contrast, the pattern of United State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is markedly worse.

The book is still open on the how the current dislo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play out, but some precedent can be found in the aftermath of other bank-centered financial crises in industrial economies.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trauma to the banking system, they can be quite severe. A severe banking crisis typically has a far deeper and more protracted effect on growth than does a severe currency crisis, if the latter occurs in isolation. The average drop in (real per capita) output growth is over two percent, and it typically takes two years to return to trend. For the five most catastrophic cases (which include episodes in Finland, Japan, Norway, Spain and Sweden), the drop in annual output growth from peak to trough is over five percent, and growth remained well below pre-crisis trend even after three years. It is, of course, the more catastrophic casesthat policymakers particularly want to steer clear of.

1. Post War Bank-Centered Financial Crises: The Data

Our main purpose here is to mak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comparis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7 crisis with other post-war crises, employing a small piece of a much larger and longer historical data set we have constructed (see Reinhart and Kenneth S. Rogoff, 2008.) The extended data set catalogues banking and financial crises around the entire world dating back to 1800 (in some cases earlier). In order to focus here on data

most relevant to present U.S. situation, we do not consider the plethora of emerging market crises, nor industrialized country financial crises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or the 1800s. Nevertheless, it is striking how much the “this time is different” syndrome has already been repeated.

First came the rationalizations. This time, many analysts argued, the huge run-upin U.S. housing prices was not at all a bubble, but rather justified by financial innovation (including to sub-prime mortgages, as well as by the steady inflow of capital from Asia and petroleum exporters. The huge run-up in equity prices was similarly argued to be sustainable thanks to a surge in U.S. productivity growth a fall in risk that accompanied the “Great Moderation” in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As for the extraordinary string of outsized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which now soak up roughly two-thirds of all the world’s current account surpluses, many analysts argued that these, too, could be justified by new elements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anks to a combination of a flexible economy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ch boom,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be expected to enjoy superior productivity growth for decades, while superior American know-how meant higher returns on physical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than foreigners could expect in the United States.

Next came the reality. In the past few month, we have seen a striking contractionin wealth, increases in risk spreads, and deterioration in market functioning. The 2007 United States sub-prime crisis, of course, has it roots in falling U.S. housing prices, which have in turn led to higher default levels particularly among less credit worthy borrowers. The impact of these defaults on the financial sector has been greatly magnified due to complex bundling techniques that were thought to spread risk efficiently, but in fact have made the resulting instruments extremely nontransparent and illiquid in the face of falling house prices.

As a benchmark for the 2007 U.S. sub-prime crisis, we draw on data from nineteen bank-centered financial crises from the post-War period. We have included postwar episodes in which an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 or segment of financial sector collapsed in a manner similar to that described by Kaminsky and Reinhart (1999).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documentation, see Reinhart and Rogoff (2008).

These crisis episodes include:

The Five Big Five Crises: Spain (1977), Norway (1987), Finland (1991), Sweden (1991) and Japan (1992), where the starting year is in parenthesis. Other Banking and Financial Crises: Australia (1989), Canada (1983), Denmark (1987), France (1994), Germany (1977), Greece (1991), Iceland (1985), and Italy (1990), and New Zealand (1987), United Kingdom (1974, 1991, 1995), and United States (1984, 2007).

The “Big Five” crises are all protracted large scale fin ancial cris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major declines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for a protracted period. Japan (1992), of course, is the start of the “lost decade,” although the Nordic Crises and the Spanish crisis of 1977 all left deep marks on their economies as well.

The remaining rich country financial crises represent a broad range of lesser events. The 1984 U.S. crisis is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 and, of course, the 2007 crisis is the

sub-prime crisis, which we have represented as a U.S. crisis though of course it has had a

severe impact on banks from Europe to Central Asia.

While generally all the crises centrally involved the banking system, we have included the 1995 UK crisis that resulted from the bankruptcy of Barings, which was essentially an investment bank.

We note that one crisis episode not encompassed by our selection criteria is the period of severe bank stress in the U.S. and Europe, especially, caused by the developing country debt crisis that began in 1982. We omit it because the bank crisis was not clearly at the epi-center of problem (which had it roots in U.S. disinflation and a drop in world commodity prices). Moreover, it overlaps somewhat with our dating of the thrift crisis. However, including it would not weaken our results.

2. Comparisons

We now proceed to a variety of simpl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2007 U.S. crisis and previous episodes. Drawing on the standard literature on financial crises, we look at asset prices, growth and public debt. We begin in Figure 1 by comparing the run-up in housing prices. Period T represents the year of the onse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So period T-4 is four years prior to the crisis, and the graph in each case continues to T+3, except of course in the case of the U.S. 2007 crisis.1 The chart confirms the case study literature, showing the significant run-up in housing prices prior to a financial crisis, with the affect being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for the “Big five” severe cases. Housing pr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have risen even further.

Figure 2 looks at real rates of growth in equity market price indic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dex is the S&P 500; Reinhart and Reinhart, 2008 provide the complete listing for foreign markets.)

The U.S. again looks like the archetypical crisis country, only more so. Here, however, the big five crisis countries tended to experience equity price falls earlier on. Of course, each of these crises occurred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global productivity cycle, which may explain some of the difference. Then, too, the monetary responses differed across these episodes,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 pumping in an extraordinary amount of stimulus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most recent episode.

Figure 3 looks at the current account as a share of GDP, again starting four years before the crisis. Again, the United States looks like the typical pre-crisis country, in the capital inflows accelerate going into the crisis. However, the U.S. deficits are more severe, reaching over six percent of GDP. As already mentioned, there is a large and growing literature that attempts to rationalize why it might be beneficial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a sustained current deficit. The simplest argument is that increasing global trade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supports larger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Obstfeld and Rogoff, 2001). The various rationales for the massiv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would be more reassuring if the U.S. deficit were not almost twice the average of the earlier precrisis episodes.

Real per capita GDP growth in the run-up to debt crises is illustrated in Figure 4. The United States 2007 crisis follows the same inverted V shape that characterizes the earlier episodes. Growth momentum falls going into the typical crisis, and remains low for two years after. In the more severe “Big Five” cases, however, the growth shoc k is ever larger and more prolonged. Not encouraging for the U.S. economic outlook, the aftermath of a banking crisis tends to have a protracted effect on real growth.

Figure 5 looks at public debt as a share of GDP. Rising public debt is a near universal precursor of other post-war crises, not least the 1984 U.S. crisis. Nevertheless, although public debt is rising prior to the 2007 U.S. crisis, it is rising notably more slowly than in the average of the other 18 episodes, and much more slowly than the Big Five. This shallow path of U.S. public debt also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shown earlier owe to factors other than just government excess.

The correlations in these graphs are not necessarily causal, but in combination nevertheless suggest that if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experience a significant and protracted growth slowdown, it should either be considered very lucky or even more “special” that most optimistic theories suggest. Indeed, given the severity of most crisis indicators in the run-up to its 2007 financial crisis,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consider itself fortunate if it can have post-crisis trajectory parallel to the milder banking crises in the comparison set, as opposed to the much larger growth pauses experiences by Spain, Japan, Sweden, Norway and Finland during their severe financial crises.

3. Conclusions

Tolstoy famously begins his classic novel Anna Karenina with the line “Every happy family is alike, but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their own way.” While each financial crisis no doubt has its own distinctions, there are also striking similarities, in the run-up of asset prices, in debt accumulation, in growth patterns, and in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The majority of historical crises are preceded by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s documented in Kaminsky and Reinhart (1999). While in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has been no striking de jure liberalization, there certainly has been a de facto liberalization. New unregulated, or lightly regulated, financial entities have come to play a much larger role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undoubtedly enhancing stability against some kinds of shocks, but possibly increasing vulnerabilities against others.

Perhaps the United States will prove a different kind of happy family. Despite

many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to a typical crisis country, it may yet suffer a growth lapse comparable only to the mildest cases. Perhaps this time will be different as so many argue.

Whatever the long-term outcome, the quantitative parallels to earlier post-war industrialized-country financial crises, at least in the pre-crisis period, is worthy of note. Of course, inflation is lower and better anchored today worldwide, and this may prove an important mitigating factor.

One last parallel deserves mention. During the 1970s, the U.S. banking system stood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oil-exporter surpluses and emerging market borrow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elsewhere. While much praised at the time, 1970s petro-dollar recycling ultimately led to the 1980s debt crisis, which in turn placed enormous strain on money center banks.3 It is true that this time, a great deal of petro-dollars are again flowing into the United States, but many emerging markets have been running current account surpluses, lending rather than borrowing. Instead, a large chunk of money has effectively been recycled to a developing economy that exist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own borders. Over a trillion dollars was channeled into the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which is comprised of the poorest and least credit worth borrower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nal claimant is different, but in many ways, the mechanism is the same.

一、翻译文章

一个国际历史性的比较:2007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是否不同

卡门莱因哈特米马里兰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和哈佛大学肯尼斯罗格夫学

和国家经济研究局

21世纪的第一次重大金融危机涉及深奥的手段,不易察觉的调整机构和活跃的投资者。它也良好地遵循了百年来金融危机的闹剧规律。这一次我们将面临抵押贷款的问题,但与之前相比,也并无什么差异。事实上,在定量指标上,很大一批危机指标都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标准文献相吻合。例如,卡明斯基和卡门莱因哈特米(1999年)通过密切跟踪二战后十九次主要工业国家的银行危机研究,发现美国股票上涨和住房价格,是引起经济危机中国家大量资本流入的最好指标。因此,也就是倒V形实际增长在未来数年之前的危机。尽管2000年代初期,人们广泛关注减税国家的债务情况,但美国的公共债务却低于其他经济危机波及的国家。与此相反,美国的赤字格局是明显恶化。

该书还对如何改变美国目前混乱的情况做深入的研究,但一些先例可在其他银行的善后事宜中找到。根据银行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工业经济体的金融危机的相当严重。较之发生在隔离状态下的货币危机,一次严重的银行危机通常具有更深远,更持久影响。平均降低产出的增长(人均)超过百分之二时通常需要2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有趋势。五个最灾难性的案例(其中包括发作在瑞典,芬兰,日本,挪威,西班牙),年产量从高峰下降到低谷,但三年后,其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五,并保持良好的势头。

1.战后银行经济危机数据: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将美国2007年危机与其他战后危机做简单的比较,使用一小块更大和较长远的历史数据集延长数据,我们已经构建(见莱因哈特和肯尼斯学罗格夫,2008。)危机围绕设定的目录银行和金融扩展数据,整个世界可以追溯到1800年(在某些情况下更早)。为了集中这些数据,目前在美国的相关情况下,我们不过多地考虑新兴市场危机,也不涉及十九世纪的工业化国家或金融危机大萧条。不过,惊人的是“这一次是不同的”综合症已经被重复。

首先是合理化。这一次,许多分析师认为,不是所有的美国房价的庞大升值都是泡沫经济,而是金融创新的理由(包括次级抵押贷款,以及来自亚洲的稳定资金流入和石油出口国。股票价格的巨大运行也同样被认为伴随持续激增得益于美国生产率增长下降的风险下“大

稳定”的宏观经济波动。至于非凡串联的美国项目赤字过于庞大,目前大约吸收世界上所有账户盈余的三分之二。受到全球经济的新元素的影响,许多分析家认为,这些也可能是合理的。由于经济与科技创新热潮的灵活结合,美国可望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享受卓越生产力的不断增长,而与外国人相比,优越的美国人更能发现物理和经济投资所能带来的高回报。

接下来是现实。在过去数月,我们已经看到了显著的财富收缩和增加的传播风险还有市场运作的恶化。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当然受美国房价下跌的影响,这反过来又导致较高水平信贷违约,特别是信誉不高的借款人。这些机构的影响金融领域的拖欠率已经大大放大捆绑技术,被认为分散风险有效投资,但实际上其取得的结果非常不透明,技术流动性不足,且不易

面对下跌的房产价格。

作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基准,我们绘制了一战后十九家银行危机的数据图。我们已经涉及战后波及点,其中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或金融部门的倒塌类似于卡明斯基和莱因哈特在1999年进一步讨论的文件(见Reinhart和Rogoff,2008)。

这些危机事件包括:

“五大”的危机:西班牙(1977),挪威(1987年),芬兰(1991),瑞典(1991年)和日本(1992年),其中今年开始在括号。其他银行和金融危机:澳大利亚(1989年),加拿大(1983年),丹麦(1987年),法国(1994年),德国(1977年),希腊(1991年),冰岛(1985年),意大利(1990年)和新西兰(1987年),英国(1974年,1991年,1995年),美国(1984年,2007年)。

“五大”的危机,都是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表现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大幅下降。虽然北欧和西班牙1977年的经济危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日本1992年的经济危机才是“失去的十年”的开始。

其余的富裕国家的金融危机代表了广泛范围内的小事件。1984年美国的危机是储蓄和贷款危机,当然,2007年危机是次贷危机,一开始我们错误地只把它当成美国的危机,但它却波及了整个欧洲还有中亚。

虽然一般危机都集中在银行系统,1995年英国的危机是导致巴林银行(本质上是一个投资银行)的破产的主要原因。

我们注意到,危机事件的选择标准不涵盖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压力,特别是1982年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国家的债务危机年。我们忽略它,因为银行危机并不是问题的中心,它植根于通货紧缩和世界商品价格下降。此外,它有点重叠于我们所说的节俭危机。

2.比较

我们现在进行的20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以往的各种事件的简单比较。在金融危机的标准文献绘图中,我们来看看资产和公共债务的价格增长。我们开始通过比较图1进行房屋价格上涨的比较。T期间代表了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所以周期T - 4是前四年的危机,并在每一种情况下继续为T +3期间,在美国2007年crisis.1图表案件个案研究文献证实,显示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房价,特别是在“五大”危机的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极为明显。在美国住房价格中甚至有进一步上升的情形。

图2着眼于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增长的实际利率。(对于美国来说,该指数是标准普尔500;莱因哈特和Reinhart,2008年国外市场提供完整的清单。)

美国又看起来更加像如此原型危机的国家。在这里,从五个发生危机的国家的经验来看,跟之前相比股票价格趋于下跌。当然,这些危机发生在每一个全球生产力的周期,这也许可以解释一些共同点。然后,这也是有差异的,在这些事件与美联储在最近的事件的初期,货币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一切。

从图3中看出,作为一个经常账户占GDP的份额,在危机开始的四年之前。美国看起来像典型的危机前的国家,其资本流入加速了没过进入危机时代。然而,美国的赤字是如此的严重,甚至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之远。如前所述,有一个庞大而越来越多

的文献资料库,试图找出各种理由,将美国当前的持续赤字进行合理化。最简单的说法是,随着全球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支持较大的经常账户失衡(Obstfeld和Rogoff,2001)。对于美国经常的巨额赤字的各种理由会更放心,如果没有美国的赤字几乎两倍于危机前的早期发作的平均水平,金融危机也不会那么快发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实际运行中的后续债务危机,如图4所示。美国2007年危机遵循相同的倒V形为特征的早期事件。增长势头将持续下降的典型危机,两年后仍然偏低。在较严重的“五大”的情况中,增长冲击是越来越大,并且时间在不断的延长。不为美国经济前景令人鼓舞,但银行危机之后往往有一个长期的影响实际增长的过程。

图5看起来占GDP的比例在公共债务上比较大。公共债务增加是一个几乎普遍的情况,它预示着金融危机的开始,是危机的前兆,尤其是1984年美国的危机。然而,尽管公共债务上升到2007年之前,美国的危机,它正在崛起,但是比所有危机的平均水满,

甚至远远慢于所有的五大危机。这个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债务浅路径也有清楚地表明,庞大的经常帐赤字前面显示负的因素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其他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而这些图的相关性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但在组合起来可以看出它给我们的建议,如果美国不发生重大和长期的增长放缓,它要么被认为是非常幸运的,甚至更多的“特殊”是最乐观的理论认为。事实上,在金融危机的最严重的程度指标,在运行到2007年的金融危机,美国应该考虑它本身的好日子,如果能有危机后的轨迹平行设置在比较温和的银行危机,相对于更大的增长停顿的严重财政危机期间,要参考西班牙,日本,瑞典,挪威和芬兰的经验,来作出最合理的决策。

3.结论

托尔斯泰在他的经典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每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但每个不幸的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的不幸。”虽然毫无疑问,每一个金融危机有其自身的区别,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运行的资产价格上涨,债务积累,以及增长模式,并有经常帐赤字。历史的危机大多是在金融自由化之前,如卡明斯基和Reinhart(1999)记载。而在美国的情况下,一直没有显示出的法律上的自由化,但确实事实上是自由化的。新的管制,或宽松的监管,金融实体来发挥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无疑对提高某些类型的稳定性冲击,但可能增加对他人的安全漏洞。

也许美国会成为一个不同的幸福家庭。尽管一个典型的危机,国内许多表面上否相似,它可能还受失误相比只增长了最温和的案件。也许这次会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么多的争论都强调了。无论长期结果,提供了量化的相似之处早期战后工业国的金融危机,至少在危机前的时期,是值得注意的。当然,通货膨胀较低,当今世界上更好地锚,就是能证明这是一个重要的缓和因素。

值得一提的最后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银行体系作为一站之间的石油出口国的盈余,是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新兴市场借款人的中介。虽然当时很多好评,但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循环,最终还是导致了1980年代的债务危机,而这又放在货币中心银行,造成巨大负担,这是事实,这一次的石油美元再次大量流入美国,但许多新兴市场已经运行的经常帐盈余,而不是非借贷的贷款。相反,一大块的资金,有效地被回收到一个发展的经济中,但是美国自己也有其边界的存在。超过一万亿美元被输送到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这是最贫穷和最不发达的国家在美国的信用值得借款人赞成的。最后的索赔是不同的,但在许多方面,该机制是相同的。

高中历史知识点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测试题新人教版高一必修

第17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3年,正是大危机时代。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历史上极其严重”“100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泛性,选B。 3.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 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 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 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1935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4.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四大家族垄断的影响 D.美国加紧侵华的影响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大危机发生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学号200921070129 经济管理学院 学年论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题目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专业班级2009级金融1班 学生姓名田多佳 指导教师蒋继涛 职称 年月日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金融危机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作者:田多佳指导老师:蒋继涛 摘要:不断蔓延的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 时, 危机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震惊世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五大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因为资金链条断裂,流动资金受到巨大损伤,纷纷面临破产或倒闭,华尔街模式顷刻间不复存在。随后,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为美国金融危机,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而随着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引发欧洲经济步入危机,亚洲国家出口急剧下降,全球股市深度下挫,实体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失业人数剧增,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下跌。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简单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深层原因。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持续上升和美国房价的降低。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12次降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国购房热情急剧上升。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购房者在购房后前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 案例一:安然事件——美国经济永远的痛 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安然公司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安然公司于1985年由两家天然气公司合并而成,当时资产总额121亿美元。在短短16年里安然公司飞速发展,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20XX年业务总收入一度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美国第七大公司。20XX年10月17日,安然公司公布季度财务报告,其利润由盈转亏,随后美国《华尔街日报》揭露安然公司利用合伙公司隐瞒巨额债务。经查明,安然公司实际负债达400亿美元,账面仅列130亿美元。10月22日,美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安然事件调查。11月8日,安然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盈利共计6亿美元。11月21日,安然与休斯敦迪诺基合并交易失败。12月2日安然公司因30亿美元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被迫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 安然从辉煌走向破产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违规经营,滥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能源信用交易,这种发展其兴也勃,其衰也速。为筹资,安然公司创造了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即具有期货性质的能源交易合约,包括石油衍生性商品、利率交换契约以及信用状等。其总额达330亿美元。安然公司除了运用这些金融工具进行能源产品的金融化运作以外,还大量运用金融互换协议进行套期保值。金融创新本无可厚非,但必须服务于本业,且套期保值蕴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赢则暴利,亏则巨损。这种潜在的风险变为现实风险是安然破产的直接原因。其二是盲目扩张,举巨债以求大发展,试图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控制尽可能多的,从而产生最大化的财务协同效益。20世纪90年代,安然利用美国放松能源市场管制的机会,进入能源交易市场,并将业务延伸至国外,先后投资75亿美元兴建印度的达博尔电站项目和英国的埃瑟军—克斯水处理项目,均惨遭失败。其三是管理层缺乏诚信,缺乏对的忠诚,贪婪、自私,当危机到来时,不顾投资者利益,只图自救,在得知内部消息以后,纷纷抛售本股票,弃船逃生。 安然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安然的破产,美国银行界的损失在200亿美元左右,9家跨国银行被送上被告席,为安然公司做财务审计和咨询的安达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

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启示 摘要:本文首先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进行了回归,介绍了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及爆发危机的相关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继而分析了次贷危机反应的问题及我国近期经济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启示 1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要理解什么是次贷危机,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带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2001年-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1]次贷借款人是违约风险非常高的客户群,他们被称为ninjna,意为既无收入(no income)、又无工作(no job)、更无财产(no asset)的人。既然如此,银行为什么还要贷款给他们呢?这是因为:首先,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的次贷似乎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由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作为抵押品的住宅价格一直在上涨。即便出现违约现象,银行可以拍卖抵押品(住宅)。由于房价一直在上涨,银行并不担心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其次,证券化使得银行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因而住房金融机构并不会因借款人违约而遭受损失。那么为什么证券化可以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呢? 在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十多个参与机构。其中包括发起人(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经纪人、借款人、消费者信用核查机构、贷款转移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评级机构、包销人、分销人、保险公司、特别服务提供者、电子登记系统和投资者等。在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购买次贷,或根据某种协议获得次贷的所有权或处置权。次贷所有权的转移使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133农村合作金融(1)班邵舒琪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一、背景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布: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美国金融海啸也涉及全球,影响到了全世界。 二、概括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称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又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崩溃、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

美国次贷危机与经济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与经济危 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美国次贷危机与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不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从来就不承诺无条件地认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而且,对于人的基因是否有贪婪“原罪”的血统论,马克思也并不感冒。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这个逻辑包括以下要点:(1)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2)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4)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5)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那么,马克思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经受得住现实的拷问吗 不少人认为,对于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之前的古典经济危机,马克思的理论或许还有较强的解释力,可是对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就几乎不再有什么说服力了,因为“此资本主义”已非“彼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具备了克服危机的免疫力。所以,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引起了人们对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回忆,但许多经济学家却更多地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表面上看,这两次危机的原因大相径庭:1929年的大危机,其导火线是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股市崩溃。当下的次贷危机,其导火线却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以至于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寅吃卯粮”已经成了美国当代文化先进性的标志)!正是这种“需求过度”造成了违约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信用崩溃。自从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就与“生产过剩”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经济危机这个范畴总是与“生产过剩”这个关键词形影不离的。可是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之间的“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模式,学界称之为“伞形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的快速推进,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漏洞。虽然一直有加强监管的呼声,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制,在危机爆发前对金融市场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放纵态度。 第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转移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仅保留其中的高端高价环节,同时大力在美国本土发

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前言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大宗商品都经历一轮过山车似的下跌行情,至今仍在底部徘徊。然而白糖却特立独行,率先触底反弹,节后郑糖持续上涨,截至3月13日909主力合约报收于3819元/吨,较历史最低价2928元/吨上涨了30%。那么这轮涨势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还是短期的反弹行情,其内在的原因又何在 第一部分行情回顾 白糖自2006年上市以来俨然已经成为商品期货市场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大受市场资金的青睐,交易量由2006年亿手,猛增至2008年的亿手,增幅超过倍,强烈吸引着市场的目光。从郑糖指数走势图上来看,白糖自上市以来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上涨和两次大的下跌行情。 图1:郑糖指数2006-2009年周K线走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三次上涨 第一次,从2006年1月6日-2006年2月6日,郑糖指数从4720涨至6239,涨幅为32%。然而这轮上涨行情仅仅维持了1个月的时间。导致这轮价格快速上扬的原因是04/05榨季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共生产白糖万吨,同比下降%,期末库存压力大大小于往年;另一方面,由于本榨季开榨时间推迟了15-30天,短期供应量减少,因此阶段性产销形势紧张引起糖价上涨。此外,由于是新合约上市,投资者炒多热情旺盛。 第二次,从2008年1月22日-2008年3月4日,郑糖指数从3755涨至4857,涨幅为29%。这轮上涨行情同样也只持续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这轮暴涨行情主要

得益于08年初南方发生的大规模的雨雪冰冻灾害。这次灾害性天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南方多数地区为五十年一遇。至1月中旬以来广西各地长时间处于低温冰冻天气,给广西的甘蔗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市场对白糖减产预期的强烈刺激下,白糖一路飙升。 第三次,从2009年1月-至今,郑糖指数从2889涨至3815,涨幅为%。导致这轮上涨行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预期08/09榨季白糖减产或超预期,在资金的大力推动下持续走强。 二次下跌 第一次,从2006年2月-2006年8月31日,郑糖指数从6239跌至3328,跌幅为%。前期糖价的快速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为稳定国内市场价格,国储重拳出击,连续以竞拍的方式向市场抛糖,糖价终于在国储连续12次公开拍卖白糖之后回归平静。国家大量抛储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期产销紧张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糖价向其基本面回归。 第二次,2008年3月-2008年10月,郑糖指数从4857跌至2774,跌幅为%。此阶段国内白糖价格可谓一路下跌,主要是因为雪灾过后,非但没有出现之前糖协公布的大幅减产的情况,反而奇迹般的增产了280多万吨。这也是这轮下跌行情的直接导火索。此后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下,需求萎缩,同时由于连续几年增产,导致白糖严重的供过于求,白糖持续下跌。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 一、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白糖的季节性规律 回顾白糖上市以来的行情走势,我们会发现郑糖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上涨

从2008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危机

从2008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危机,中国政府怕蔓延到本国实体经济,因此开始大量印发钞票,提出了4万亿的投资政策,然则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的主要是出口型企业,政府此举相当于是给中国经济吃了一剂壮阳药,我国经济本来就是投资比重大于出口和消费,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货币超发,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当前应该采取的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减少民营企业税收,提高央企红利比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支出,保证普通居民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对房地产市场开征房产税,调节房地产市场投机; 货币政策方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通过货币乘数流入市场的M2 提高居民存款准备金利率,保证居民实际储蓄利率为正; 央行发行债券,回收过多货币,保证流入市场的货币达到一个稍微稳定的数量; 加大对农副产品等市场的管理,防止投机引起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积极的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持续高位的两难选择。 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 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我认为: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 1.GDP增速从2011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高位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自9.11事件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经济的复苏,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从而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产生了金融危机。针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本文探讨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市场,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 二、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被转移出去了。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房地产业开始趋冷,一些借款买房人不能按期还贷而违约,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如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出现亏损以至破产。同时,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也随之变成了垃圾债券,它的价格下跌引起了投资于此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投资者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纷纷要求赎回投资,造成基金公司流动性困难,不得不暂停赎回,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肯拆出资金。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从银行和债券市场都无法融到资金,次级债危机就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引起了造成美国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2008 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 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 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 10 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 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 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 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 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 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 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 1:20—30 甚至1:40—50。在过去的 5 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 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 40 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 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 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 还可将 CDS 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 33 万亿美元的 CDS 市场。 CDS 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 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 147 美元的天

对美国经济危机的认识

对美国经济危机的认识 说到美国的金融危机,它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饭后茶余,大家都在纷纷讨论。一般认为,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引起美国次贷风暴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率上升,导致原本信用就不太好的人还款压力增加,同时也增大了违约的可能性,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由于房价下跌,对于无法偿还贷款的客户,就算银行将其抵押的房产变卖以偿还债务,仍然无法弥补贷款及利息,甚至连当初的贷款额都无法收回,银行在这笔贷款上便会出现亏损。在美国,由于次贷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美国利率上升及房市不断走低,很多人都无法偿还债务,银行亏损不断增加,引起次贷危机。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诚信缺失引发的,或者直接说次贷危机实际就是一场道德危机。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体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做出不利于其他经济体的行动。西方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人的自利本性与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产生主要原因。市场交易双方由于能力的差异,尤其是取得信息成本的差异,往往会使一方掌握更多相关信息。这时,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规范与监督,经济人的本性就有可能使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利用其信息优势从事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透视这场金融风暴,我们看到道德风险贯穿美国整个金融系统。 一、放贷机构的道德风险。在美国,个人贷款者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可以通过证券化将抵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从而将次贷风险转移给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由于存在这种“转嫁”关系,抵押贷款公司可以在基本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同时,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进一步刺激了放贷的冲动,乃至肆意放贷,根本不在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解决美国经济危机的一个好方法

解决美国经济危机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Lucy Q 方法很简单:美国开放投资移民途径,吸纳亚洲移民1000万人入美,人均投资金额要求40-50万美元。 这个方法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在美国消费。美国经济危机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目前没有钱了。美国的人民没有钱(次贷危机引发的),政府也没有钱。美国的债务问题严重,连续借债也不可能借到那么多的资金来帮助其恢复经济,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让美国在不借钱的情况下还能恢复其经济。我们知道,美国经济复苏之后,世界经济就会走回一个较为平稳的趋势。所以首先复苏美国经济是最重要的。那么这个美国吸纳亚洲移民的办法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此方法极大刺激美国经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就职演说时说要投资9000亿在复苏美国经济上。可是如果按照我的方法计算的话,1000万人乘以40-50万美元,美国总共得到的投资金额就是4-5万亿美元。这些钱并不是美国借的,而是美国吸引来的国外移民带来的,这可以避免美国向外国借更多的债。投资移民们进入美国后,在美国的各个领域上都会进行消费和投资:消费方面主要是在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而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就是美国经济崩溃和复苏重要点;投资方面,由于这些人到美国来会创建一些企业,这样就会促进美国的就业,解决美国失业率高的问题。这个方法会比政府的那9000亿美金投资有用很多。这会很大程度上刺激美国的经济,从而刺激世界经济。 美国吸纳亚洲移民的方法会长期帮助美国发展。美国为什么之前不愿意接收很多移民?我们都知道想移民美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美国之所以这么提高门槛,就是因为它怕被打乱秩序。但这是在美国有钱的时候的决定。美国人有钱,美国这个国家有钱,他们还有人才,有设施,有保障。什么都有了的话必然不需要那么多外来的因素。可是现在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美国没钱了,急切地需要外界的帮助。这个时候鼓励亚洲人移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美国有设施有保障,所以才有人想移民美国。而这些想要移民的亚洲人大部分都是很精英的,有钱去移民就首先证明他们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美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聚拢人才和资金是帮助美国经济恢复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是一个短期的决定,更会对美国发展成为一个长期的支撑。 同样,这个办法对亚洲经济是无害的。首先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帮助美国的经济,因为美国经济危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如何解决自己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是想要一片一片地解决,就应该从根抓起,从根本解决。所以首先解决美国经济危机必然会帮助世界经济走回正常的线路。有人会问,我们国家的人才和钱都去了美国,这还能算是无害吗?请向更长期的角度看。移民美国的亚洲人为什么想去美国,是因为美国有更好的保障和更多的机会。那些移民了的人去美国投资后挣到的钱最后还是会回归自己的国家进行更多的投资。但是这短期帮助了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能够使各国经济在这个被动的情况下得到发展不才是更重要的么。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出空前的危机,随后,这股从美国刮起的“金融飓风”迅速袭遍全球,演变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国际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动荡,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和“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的信用要求较优惠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因此次级放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偿付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是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此时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而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的住房市场出现低迷,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而其中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成了影响美国及全国金融市场的导火索。 次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1,个人信用记录比较差,信用评级得分比较低。2,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较高。3,少数族裔占比高,且多为可调利率或只支付利息和无收入证明文件贷款。4,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较高。

次贷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 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指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危机如何发生?-------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的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 次贷危机大事记 2007年 4.2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8,6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8,9 法国巴黎银行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其他西方市场。 9,18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以及可能的经济衰退后果,美联储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从此,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10.30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什么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什么——驳保尔森 2009年02月10日08:32 来源:光明网叶劲松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原创评论 ?·面对高盛“欺诈门” 我们无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何治理“天价蔬菜”怪象? ?·“任志强欠揍”的潜台词与待开启的“经济民智” ?·任志强现象:登场的权利与围观的自由 ?·勿让“秒杀”成为“品牌杀手” ?·被利益扭曲的土地供求关系 今日看点 ?·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企业应享受减税 ?·“房价下调可能性不大”说给谁听 ?·跟世博一起穿越历史、观照现实、憧憬未来 ?·“文化伟哥”治得了经济肾虚? ?·体面劳动,不仅仅是工资问题 ?·抑制房价,没什么比政府的决心更重要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1月2日对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专访中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 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部分责任。“中国等发展迅速而储蓄又太多的国家与大量消费的国家之间 的不平衡是问题的根源。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大量储蓄给其他国家获取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而这又 导致利率降低,促使投资者去购买风险较高的资产,从而为全球信贷泡沫的最终破裂埋下了种子。” 保尔森说,“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大量储蓄……导致利率降低……从而为全球信贷泡沫的最终破裂埋 下了种子。”照他的话,似乎因为“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大量储蓄”,使全球资金过剩,资金呈供过于求 状况,导致美国利率降低的,并最终导致此次经济危机。 如果保尔森的这种说法,用来确定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储蓄量与美国利率关系成立,那么就应该是 在中国和石油出口国储蓄总额越多的年份,美国的利率应越低。反之,美国的利率应越高。那么我 们就在经济现实中去观察一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2001、2002年时中国经济没有2006~2008年时发达,2001、2002年时中国储蓄也远没有2006~ 2008年时那么多。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3617亿元,2002年全 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388亿元,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 亿元。 而本世纪以来,直到2008年年中,国际原油价格总趋势是上升。2002年时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平 均约为20多美元,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平均约为60美元左右。2007年油价再次上涨,每桶平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演变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演变 姓名:张壮学号:120152386 班级:工商管理二班摘要: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在2008年又出现了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并引发经济大衰退。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系统崩溃去杠杆化波及全球 正文: 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 从2000年起,尤其是网络经济泡沫破碎和“9·11事件”之后,为了遏制美国的经济衰退,格林斯潘执掌的新美联储积极推行低利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住房按揭贷款――无论是固定贷款还是浮动贷款的利率都不断下调,持续的利率下降,创造了充足的流动性,也极大刺激了美国老百姓的借贷冲动,于是,美国房地产步入了空前的繁荣,从2002年开始,美国房价进入快速上升时期。房价的上升,使购房者产生了“追涨”的心理,使住房需求市场更加旺盛,价格继续攀升。由于房价的不断攀升,房贷公司开始向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放贷――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次级贷款,次贷这种金融创新产品一出现,便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按揭公司和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了这项业务。到最后人们已忘记了风险,連一些三无人员也能获得贷款,即无职业、无收入、无住所的人也能获得贷款。从2004年6月开始,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美联储改变了货币政策,低利率开始逆转,经过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提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突然走低。由于很多购房者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被迫拍卖出售被抵押的房屋来收回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导致抵押物大幅贬值,银行出售房屋后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贷款加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结果,次级房贷大比例转化为银行的坏帐。 房贷证券化产品减值让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遭重创 为了消除次贷的风险,他们进行了所谓的金融创新。他们想出了转嫁风险的办法――这就是资产证券化。他们将“次级抵押贷款”设计成“债务抵押债券”(CDO),用“信用违约交换”(CDS)为其作保险。然后把这此产品卖给投资银行、基金、保险公司乃至普通的投资人。由于低标准放贷以及追逐高风险贷款,导致贷款人(特别是信用较低的贷款人)逾期还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风险就这样产生了。美国的房贷资产普遍进行证券化,初衷是为了让非流动性资产在未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后来演变成投机炒作的工具。其中以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抵押债券凭证)最流行。此类品种是风险偏好高的投资银行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