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和世界关系(实践关系、认知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自觉性)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就是认为哲学是知识的总汇、哲学和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错误观点。
4.哲学属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
(二)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本体论(本原论)层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一是知识论层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层面是根本的,制约着知识论层面问题的解决。第二层面的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层面的解决。
3.对哲学基本问题本体论层面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二元论。二元论以法国的笛卡儿为代表,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二元论最终会滑入唯心论。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论层面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认为思维何存在具有同一性,这其中又有二者同一于思维还是同一于存在的问题,同一于存在就是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一于思维就是唯心主义的可知论。不可知论认为二者没有同一性。
5.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是划分哲学派别的科学标准,是反对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有力武器
(2)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即方法论和指导原则问题,如唯物主义一般会坚持从实际出发,而唯心主义则从主观出发。
(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主张意识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3.朴素唯物主义的含义和特征: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赫拉克立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德谟克立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猜测性

、盲目性和直观性,缺乏发科学论证。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1)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或自然科学观点来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
(2)形而上学性,即把世界看成是孤立静止的,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3)不彻底性,即仅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滑入唯心主义。
5.唯物主义的第三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主观唯心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的感觉、经验或意识等精神性的东西。如贝克莱的“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王守仁的“心外无理”。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唯我论”。
7.客观唯心主义的含义:把独立存在的某种“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中国宋明理学家的“理”或“天理”等,“上帝创世”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8.唯心主义的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1)社会根源:①生产力水平不发达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③剥削阶级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的情况下夸大精神力量的作用。
(2)认识论根源: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关系,把认识过程种的某一片断加以无限制的夸大从而导致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08选择)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获得了崭新的理论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表现:
(1)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2)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把科学实践观引入哲学,使哲学不仅“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引入科学实践观,又称“新唯物主义”,是实践基础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是实践基础

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客观性原则;
(2)革命性:首先表现为阶级性,其次表现为实践性,再次表现为其本身的彻底的批判性,批判性也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集中表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唯物论上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致,在辩证法上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在认识论上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观点。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的依据。
3.对于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技革命
(1)现代科技革命证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 。
(2)马克思主义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要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科技革命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又要反对忽视科技革命成果而拒绝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流派,即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为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创,人本主义思潮为叔本华和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所创。
2.科学主义的特点:(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反对对世界本原问题进行研究。(2)主张用科学方法来改造哲学,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科学本身,哲学应当对科学命题进行逻辑分析。
3.人本主义的特点:(1)重视哲学的世界观功能,(2)将世界和人的本质归结为非理性的生命意志和本能冲动等。(3)存在主义是典型的人本主义,主张把人的存在作为研究对象,重建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以法国哲学家萨特为代表。
4.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精神,人本主义不同于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
(1)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不是一回事,科学精神是求真、求实的精神,科学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不是一回事。
(2)人本主义也不同于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反对神,高扬人的理性精神。
(3)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科学精神,但反对科学

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但反对人本主义。
5.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哲学自身发展内在矛盾的表现,是人类社会内在矛盾在哲学上反映。
6.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阶级本质、社会作用和理论实质等方面二者有根本区别)。①现代西方哲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世界观,在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表现形式。②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2)联系:现代西方哲学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上也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无裨益。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以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在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本章命题重点:哲学基本问题两层面的内容和意义 唯心主义的形态及根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0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1)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这个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着眼来阐明物质的含义,强调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说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这个概念强调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说明了这一点。
(3)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分开来,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的物质范畴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具有最高的概括性。
后两点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二)物质与运动 运动与静止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运动的含义和特征: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具有绝对性,是无条件的和普遍的,不存在

不运动的事物,“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不存在不运动的事物。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担当者。
(3)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3.物质运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主要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静止的含义与特征: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主要是指事物位置和性质未变的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5.相对静止的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以之作为运动的量度来认识运动,才能产生新事物(恩格斯认为静止是事物分化的条件)。
6.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1)二者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
(2)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3)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分析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诗句)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
静止和运动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观察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特点是一维性,这里的一维性表现为不可回复性。空间是运动者的物质的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8.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
(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物质运动总是在时空中的运动。
(2)时空又离不开物质运动,时空的度量依赖于物质运动,其具体特性由物质运动所决定。
9.时空的特征: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08选择)
(1)时空具有绝对性,表现为客观性和无限性。
(2)时空又具有相对性,表现为时空的具体特性又随着物质运动而变化,具体事物占据的时空又总是有限的。
(3)要坚持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反对唯心主义时空观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
10.爱因斯坦侠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意义:
(1)揭示了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而变化的特点,即说明了时空的相对性,
(2)也深刻说明了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含义及本质: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本质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即实践具有

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活动的本质,二是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具有能动性,这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和自然物质运动形式而言的 ,在此意义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的特征: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08选择)
(1)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客观性的原因有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②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表现为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
(3)社会历史性:①实践总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②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③人及其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
(1)生产实践: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先出现的实践。
(2)社会实践:与生产实践同时发生的是处理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生产实践决定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又制约着生产实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
(4)科学实验:是同近代科学的产生相联系的,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是为成功的改造世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科学实验包括自然科学实验和社会科学实验,后者如工作试点和经济和军事上的电脑数据模拟实验等。
(二)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主客体的含义和特征: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能动性。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综合,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特点,
2.客体的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自然客体包括自然物和人工自然物。社会客体包括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和社会关系。精神客体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对象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书籍、有文件的光盘等。
3.主客体的关系形式: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在实践关系上产生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4.实践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1)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在生产中主体客体化,在消费和认识中,客体主体化。
(2)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体现着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关系。
(3)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造成了人所特有的不同于动物遗传的进化方式——社会遗传。如马克思说过:“一窝蜜蜂实质上只是一只蜜蜂,他们都生产同一种东西”;哲学人类学家M?兰德曼也指出:“几千年来蜜蜂一直建筑着同样的巢穴,而人却获得了‘进步’”。二人的活动显示了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动物本能活动和实践的能动性之间的区别。
5.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实践手段,包括实体性工具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三)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06选择)
1.实践从运行机制上看包括三个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
(2)依据一定方案运用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修正、反馈和调节。
2.也可以把实践的环节表述为实践决策、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实践结果的检验。其中实践决策要遵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原则,合目的性就是要使实践的决策反映主体的需要和意愿(以人为本),合规律性是指实践决策要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四)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与特征:
(1)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包括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尚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未被“人化的自然界。自在世界的运动变化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2)人类世界又叫“属人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要把自在世界人类世界的 特征和以后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特点联系起来。
2.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1)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2)自在世界被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3)人类世界产生后,又制约自在世界,不断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此知识点04和05年材料分析均有涉及)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05、07选择)
1.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说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但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意识

,即意识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辩证发展过程:
(1)首先是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特性,即物体由于其它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状态、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改变。如潮汐、矿石的颜色、石林、溶洞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不具有能动性,是被动的。刺激感应性是低等生物包括原始动植物都具有的反映形式,如向光性、根系扎向土壤中有肥的地方等。这种刺激感应性表现出的驱利避害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2)然后是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动物感觉的物质基础;动物大脑是动物心理的物质基础。动物的心理已经构成意识的萌芽。
(3)最后是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意识的产生。在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社会性的生产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①劳动提出了产生意识的客观需要;②劳动产生了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③劳动和语言的产生最终使猿脑变成人脑。
4.意识的本质:意识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5.意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意识本身却具有主观性。意识主观性的表现: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有感性的形式、理性的形式和非理性的形式,这些形式不是客观事物固有的。
(2)意识反映的结果具有个体差别性。“月是故乡明”。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能正确的反映也可能是歪曲的虚幻的反映,但任何一种反映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意识主观性的突出表现是意识的能动性。
“意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6.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反映世界的能动性。人在反映活动中进行能动的选择和建构;人可以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意识可以能动的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反映结果也具有差异性,这些都是人的反映的能动性。
(2)意识可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即列宁所说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还可以创造世界”。
(3)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可以对人的心理进行某种调控。如“望梅止渴”,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对人的生理产生影响。
7.意识能动性的方法论要求: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决不可夸大这种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
8.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具备一

定的条件:
(1)要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2)需要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3)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即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
9.意识能动性实现的途径是实践。
10.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和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含义: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
2.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
3.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鲜明表明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进一步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4.人工智能和意识的区别:
(1)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人工智能是一个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意识是一个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具有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只能模拟人的某些自然属性,无法模拟人的社会性。
(3)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4)人工智能同人脑相比,部分超出,整体不及,人工智能不能超出人类智慧的界限。机器人战胜人脑只是人自己战胜自己。

本章命题重点:运动与静止(06、07) 时空与物质运动 时空的特点(08)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及意识能动作用(02、05) 意识的本质 意识与人工智能 实践的本质与特征(08)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实践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05、07选择)
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和总体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
(1)客观性: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
②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在联系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联系的客观性本身也表明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是和唯物论结合在一起的。
③联系的客观性决定了联系的条件性。具体事物的联系总是有条件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事物就是该事物的条件。有多少种联系就有多少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典型地表明了联系的条件性和客观性。
(2)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一是说任何一个事物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

联系中。总之,事事有联系,时时有联系,联系是普遍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处在相互联系中,人类思维的内容也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在思维中的反映,思维领域本身也处在普遍联系中。
(3)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注意联系的基础是世界的物质性。
(5)多样性:
①含义:不同领域的联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处在联系中的同一事物也具有多样的联系方式。
②多样的事物联系形式: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内部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部联系是一事物同他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规定事物发展趋势的联系,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具有根本性的联系。不经过中间环节而发生的联系是直接联系,经过中间环节而发生的联系是间接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同时人们也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条件改变事物具体联系的方式,如循环经济中建立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就是对原来“资源——产品——废弃物”模式的改变。
注意“循环经济”体现的联系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方式;部分以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二) 联系与系统
1.联系的普遍性使世界普遍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系统是由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和开放性、模型化。
(1)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及系统与其它事物之间处在相关性之中。(2005年,我国通过抑制房地产价格等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点调节”,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从系统论的特点来看,这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特点 )
(2)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对外来作用能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反应,同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要素不具有的功能和性质,系统的性质不是单个要素性质的相加之和。整体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内部具有层次结构和等级,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在一种联系中是系统,在另一种联系中就是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4)系统的有序性是指系统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都保持其特定的位置,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处于有序性之中。
(5)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其它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

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的过程。
(6)系统还具有模型化的特点,即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多种模型加以研究。模型化是对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
3.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也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01选择
(1)部分和整体是相互区别的,部分不是整体,整体也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统一的,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只有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才能存在,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和部分的界限又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注重整体,又不能忽视部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4.联系的观点与系统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联系的观点是系统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系统论则是联系观点的证实和丰富。
(三)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源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构成了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结果。发展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运动过程之中。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决定环节。
(四)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 (07选择)
1.发展的观点使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即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和转化为他物的历史。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
(五) 规律及其客观性 (05主观、07选择)
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客观事物本有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本质”说明规律是藏于事物内部的,无法被人的感观所直接把握,具有深刻性。“必然”说明规律是一种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了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2.要认识到规律是一种联系。
3.要注意区分规律和规律发生作用的现象的区别。后者是直观的、现象的必然联系,而前者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
4.不能说规律是永恒的,因为规律有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
5. 决定论是承认事物发展有规律和必然性的学说。非决定论否认事物有规律。唯心主义决定论否认事物“固有”规律,事物的变化决定于精神等主观的东西。(01选择)
6.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

用规律为自己服务。应当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致。
注意结合规律客观性和下章中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美国人霍华德所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的观点。
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所谓熵定律是指宇宙万物从一定结构开始,不可挽回地走向混乱和荒废。熵律适用于孤立封闭系统的一切过程,小到一个生命体,大到整个宇宙。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力是整个能源环境的耗散,是熵值的增加。人类总是处于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如把这个空间比作一个有限的仓库,那么所谓的生产不过是把仓库内的东西搬运回家而已;人们的所谓消费,不过是把有用之物创造成垃圾、粪便、废气和有毒物而已;为进化论者所夸耀的科学技术也不过是这种搬运和创造的加速器而已。所以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实际是加速了社会退化和熵的增加,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进化。
上述材料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如何看待科技、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可看待生产方式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六) 现象和本质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丛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使客观条件造成的,假象也是客观的,也是对本质的反映。假象不同于错觉,错觉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是主观的。
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3.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关系(1)对立:①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②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③现象表现于外,可为人的感观直接感知,本质藏于内,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④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一的。(2)统一:①本质是现象的依据,本质决定现象;②现象表现着本质,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4.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使得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可能的。现象和本质的对立使得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需要一定的条件且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七) 原因和结果
1.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
2.因果联系的特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特征:①原因在前,结果在后;②两种现象是引起和被引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在具体的现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明确的。
(2)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3)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作为原因引起新的结果。
(4)原因和结果在事物发展中又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
4.因果联系的特征: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复杂性表现为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
楚宣王朝诸候,鲁恭公至而酒薄。宣王怒,恭公曰:“我周公之后,勋在王室,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毋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乃发兵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楚以鲁事,梁得围邯郸,言事相因也”。
5.因果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要求我们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反对非决定论,
(2)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发展中的客观因果关系,善于根据原因预测事物的结果,增强实践活动的预见性,也要善于根据结果探究原因,总结教训。
(3)最后要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反对机械决定论。
(八)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也是因果关系,即必然的因果关系和偶然的因果关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
(1)对立:产生的原因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
(2)统一: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必然性中渗透着偶然性,偶然性中渗透着必然性,不存在纯粹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中的偶然。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 区分必然性和偶然性。
(2) 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
(3) 利用偶然性所造就的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
(4) 科学的任务是从大量偶然性事件中发现必然性。
(5) 反对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九) 可能性和现实性 (07选择)
1.现实是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只有合乎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
可能是现实事物发展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可能。
2.把握可能性要注意:
(1)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
(2)其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指现实中的条件和根据比较充分,在现在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可能,后者

是指现实中条件尚不充分,在现在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
(3)再次要区分可能的质,即两种相反的可能,最后要区分可能的量,即可能性的大小,又叫“或然率”问题。
3.现实性和可能性是对立统一的: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不同的,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2)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它首先必须是可能的,可能性也离不开现实性,可能之所以成为可能,它一定是在现实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根据。
(3)可能性不断在一定条件下向现实性转化,并在现实的基础上孕育新的可能。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需的各种条件。
4.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立足现实,把握可能,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一)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质
(1)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质和事物的存在具有直接同一性,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是该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的标志,质总是特定事物的质。
(3)事物的质是内在的,要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事物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认识事物的质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4)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确定事物的质既要根据事物的客观属性,又要根据人们的实践需要。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2.量
(1)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2)量的规定性和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规定性,没有任何量的规定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3)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内涵的量和外延的量。内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等级程度、构成方式、功能过程的量,如windows2000神舟六号,F-16战斗机等;外延的量是表示事物存在的范围和广度的量,如人的身高和体重。人们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研究事物的量的规定性。
(4) 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3.度 01选择,05主观。
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事物就变为他物,即发生质变。
4.任何事物都是质、量和度的统一。
(二)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特点:量

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或组成事物的内部结构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就是事物在量变中呈现出的状态。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2.质变和量变具有复杂性:
(1)质变和量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数量的变化,一是组成成分在排列次序和结构上的变化。质变也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形式。爆发式飞跃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质变,非爆发式飞跃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质变。
(2)质变和量变的相互渗透。①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即阶段性质变和局部性质变,②质变过程中有量变,即在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新质和旧质要素的量的彼此增长。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无限交替和辨证统一。
4.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方法论:(1)注意量的积累;(2)把握适度原则;(3)不失时机的促成事物的飞跃;(4)用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观察问题。
当机立断、不打无准备之仗、防微杜渐、“三步走”战略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三)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肯定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发展中的内部矛盾,肯定和否定是一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是事物包含的两种相反的趋势和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趋势,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趋势,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当肯定方面占主要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占主要地位时,事物实现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变。
3.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势,②但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没有纯粹的肯定和纯粹的否定。③没有否定事物就会丧失发展的动力,没有肯定事物的发展就没有结果。
(四)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否定是理解事物发展趋势的规律。
(2)辩证否定观就是建立在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辩证否定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得以完成,使事物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3)辨证的否定是

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即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对立统一的结果。
(4)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5)辨证的否定还是联系的环节,它吸收了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辨证的否定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认清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认识到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对待台湾问题。
三、对立统一规律
(一)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本身就是一种联系。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或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矛盾分析方法(对立同一的方法、两分法、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内外因结合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01选择,08主观题)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相互依存是指矛盾双方彼此依赖,一方不能孤立存在。相互贯通包括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相互转化深刻表现对立双方的内在同一性。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在内容上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矛盾斗争性在不同事物、在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情况。
3.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能处于统一体中,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同一性赖以存在的条件不是凝固的而是可变的,因而矛盾的同一性又是暂时的、易逝的。
4.矛盾斗争性具有绝对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所谓无条件性并不是说矛盾的斗争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而是说矛盾的斗争性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在此意义上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二者是两种相反的属性。②二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③要善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用对立同一的观点看问题。
(三)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对立同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1)同一性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互为条件,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②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即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推动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构成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推动事物的发展,通过肯定和否定的相互作用,事物的发展得以实现。
4.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和谐社会”强调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3.矛盾特殊性的表现:(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2)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3)在事物发展中矛盾以及矛盾方面存在不平衡性(4)矛盾的解决形式也具有特殊性。
4.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矛盾性质的不平衡性、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
(1)矛盾性质的不平衡性是指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是指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如同化和异化是生物运动的根本矛盾,而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则是生物运动过程中的非根本矛盾。
(2)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是指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主要矛盾是指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根本矛盾是指矛盾的性质,着眼于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决定事物发展的本质而言,主要矛盾是指矛盾地位或力量的不平衡,着眼于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而言。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可能重合。但二者不是一回事。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不处于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对立同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主次矛盾要求我们抓重点和关键,主次方面要求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要求我们同时要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要求我们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不同于矛盾的特殊性。②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总是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又总是包含矛盾普遍性的特殊性。③一切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普遍性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抓典型”等。
(五)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关于矛盾的思想:《老子》哲学中的一系列矛盾范畴,如有无、大小、强弱、静躁等。理学家程颢的“万物莫不有对”,王安石的“万物皆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2.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思想: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张载的“动非自外”。
3.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思想: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西周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4.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非常丰富,其“和合”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六) 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为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本章命题重点:系统的特征 规律 发展及其本质 过程论 原因和结果关系及其意义 现象和本质 必然性和偶然性 质量度 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及其意义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分析方法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人的认识的发生有其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前提。物质普遍具有的这种反映特性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高级猿类的智能活动。人的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能动性的实践。
2.以工具性、社会性为特征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决定因素,具体表现在:
(1)实践提出了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产生了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

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
(3)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4)实践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3.由于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产生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05选择):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和解决新课题的经验,②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提供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实践的发展拓宽了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着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的本质和结构(06选择)
1.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理解三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这就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有着根本的对立;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阐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和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3)马克思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把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从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认识活动。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也主张反映论,但它离开实践观察问题,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对认识的本质加以揭示,不了解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同时它也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论。
3.认识和实践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认识是主客体之间以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同构性源于实践和认识的同源性和统一性。
(三)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建构的关系
1.认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以信息为基本特征,客体以信息的形式进入大脑并取得观念的形式,主体对客体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接受和处理。
2.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3.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
(1)主体能动的选择认识客体和对象。
(2)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和影响,是认识主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3)主体能动的加工感性材料,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认识过程中的选择和建构。
(5)主体反映结果的差异性。
(6)主体根据实践需要,提出计划、方案和蓝图等。
(7)主体以认识指导实践,改

造世界,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事物,“精神可以变物质”。
4.主体的受动性表现在:
(1)主体受制于自身自然属性和外部自然;
(2)主体的认识活动受到客体的制约,①主体不能随心所欲的虚构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设定和选择必须符合客体自身的特性;②认识工具的选择也必须适应客体的性质和状态。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必须以反映和遵循客体的规律性为前提。
(3)主体的认识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包括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精神素质包括认知结构和非理性因素。认知结构制约着认识的目标选择,认知结构影响着处理客体信息的方式和对客体的解释。
5.信息和反映的关系:认识中的信息通过反映表现出来,反映则是信息的交换和接收过程,反映和信息都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6.认识的选择
(1)含义: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只反映客体的某些特性而不反映其它特性的一种机制。
(2)认识主体的选择表现在:
①主体对客体的选择。
②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这表现在由感官生理局限而带来的选择和主体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注意这里主体的精神因素来源于主体大脑中的原有知识,而大脑中的这些知识又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其客观性基础。
③思维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
④主体由于受社会性制约而产生的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忧心忡忡的穷人即使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
(3)选择的制约:认识的选择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但选择①又受到客体属性的制约,②受到正确思维方法的制约,③选择得到的思维结果还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7.建构
(1)含义:一是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看是指认识结构即认识的背景信息的建构;一是从认识过程来看是指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即主体凭借大脑中的信息结构对所获取的信息在选择、加工、改造的基础上,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信息系统的过程。这种意义上的建构对象首先是一种理性认识,其过程相当于从抽象到具体和综合的过程,其结果是把握思维具体。
(2)对建构的正确认识:①建构的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也往往不是一次建构就能完成的。②建构不是随心所欲的,受到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受到客体属性和规律的制约,③建构的结果也必须受到实践的检验。
8.认识过程中的反映和选择、建构的关系:①三者是一致的。②选择和建构要以反映为基础,选择和建构本身就是一种反映,是反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