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矿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中科院矿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中科院矿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中科院矿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高等矿床学思考题

1.岩浆矿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成矿和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2)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

(3)浸染状矿体与围岩一般呈过渡关系(渐变过渡或者迅速过渡),贯入式矿体有清楚明显的界限,围岩蚀变不发育,但自变质作用较普遍;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

(5)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达1200~1500℃;

(6)矿床主要和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等有成因联系,少数矿床与碱性岩或碳酸岩有关2.岩浆矿床有什么成矿专属性?这些专属性是受什么因素控制?

成矿专属性主要表现在: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主要为铬铁矿矿床,与超基性-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主要为铂族元素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主要为Cu-Ni 硫化物矿床,基性岩有关的是钒钛磁铁矿矿床,深成碱性岩有关的是磁铁矿-磷灰石矿床,金伯利岩浆有关的是金刚石矿床,蚀变花岗岩有关的是稀有及稀土元素矿床,安山岩有关的是磁铁矿-赤铁矿矿床等;

受控因素:

(1)原始岩浆的性质和所含有有用组分的多少,对能否形成岩浆矿床有重要影响。例如铬、镍、钴、铂和钛等元素在基性、超基性岩中的含量远比中性岩和酸性岩中的高,所以这些矿产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

(2)岩浆岩挥发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控制,岩浆中含有适量的挥发性组分对形成岩浆矿床是有利的。挥发性组分容易与成矿金属络合,防止其分散到早期晶出的造岩矿物中去。

(3)岩浆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酸碱度变化;

(4)大地构造背景,不同的岩浆矿床与特定的岩浆岩有关,而一定类型的岩浆岩又与特定类型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例如伸展构造背景有利于幔源岩浆的形成,形成的超基性岩,金伯利岩,碳酸岩等分别对应不同岩浆矿床的形成。

3.岩浆岩含矿性受什么因素控制?如何判别含矿性好坏?

岩浆源区,初始岩浆/母岩浆的性质及其所含有用组分的多少,部分熔融程度

岩浆侵位过程中的结晶分异和流动分异,形成铬铁矿堆晶层。

岩浆体系中硫饱和程度、Fe饱和程度,岩浆发生熔离作用等

其中硫饱和途径主要有:不同性质岩浆混合作用、地壳围岩含硫地层的同化混染、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的结晶分异、长英质地壳的加入等等。

如何判别含矿性好坏?

含矿性的好坏可以通过研究岩浆岩来建立相应的机制,例如建立镁铁—超镁铁岩含矿性的判别方法如下:

(1)利用橄榄石的定量模拟计算来分析橄榄石中Ni 的含量—受结晶分异作用的影响和受硫化物熔离作用的影响,

(2)通过Re-Os 同位素可以判定岩浆的混染程度、硫化物富集过程,

(3)硫同位素是判断岩浆硫化物矿床硫的来源的有效方法,

(4)利用PGE 含量来模拟母岩浆部分熔融程度的高低,

(5)全岩的Cu/Zr 比值是判断硫化物熔离的有效手段,

(6)岩相分异对矿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已有矿体的保存或破坏作用

4.正序与反序侵位序列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由基性岩浆分异的火成岩(包括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苏长岩、辉长岩及斜长岩等)所构成的层状盆或漏斗状侵入体,岩体具良好的韵律层和旋回性,自下而上依次为超基性-基性或者是较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此序列为正序,反之为反序;

正序的形成是由于基性岩浆在深处由于结晶分异作用的进行,超基性-基性的物质结晶温度高,而先结晶,因比重大而发生重力分异,在底部先形成超基性-基性岩层,而后伴随岩浆的冷凝、温度的下降,中性物质开始结晶分异,沉积于中间层,最后是结晶温度最低的酸性物质的结晶固结,它在最上层,这样就形成了正序序列,其可能来源于一个岩浆房,属同一期次的岩浆;

反序序列则不一样,可能为多期侵位的,它是酸性岩浆先喷发沉积在底部,而后中性岩浆次喷发就位于在中间,基性的岩浆最后喷发到顶部而形成的。也有可能与岩浆本身的物理性质有关,酸性不易流通,常就位在底部

5.同样是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什么蛇绿岩套含Cr,而陆相热侵位的镁铁质-超镁铁

质岩则含Cu-Ni?

陆相热侵位大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与板内大火成岩省、科马提岩和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中富金属硫化物熔体的堆积有成因联系,且多与地幔柱事件相关。超镁铁质岩浆富Mg,贫硫,侵位上升速率快,在地壳多有含硫围岩的加入(norilsk)。而镁铁质岩浆贫Mg,再结晶晚期多会熔离出硫化物并成矿(金川)。前者硫饱和机制多为地壳硫的加入,或者多为结晶分异或围岩混染或岩浆混合所导致的降温、升压、降低Fe含量、增加硅含量,从而导致各自硫饱和。

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形成于以下环境:洋中脊环境;大洋环境的俯冲带上(SSZ)(弧后盆地、岛弧及弧前环境)多与超镁铁质岩浆的早期结晶堆积有关。

陆相热侵位

(1)陆壳厚,围岩混染作用大,同化地壳中含硫(也有硅)围岩;

(2)地热梯度高,科马提质岩浆参与成矿;

(3)发生交代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贡献。

(4)原地就位,熔离成矿

蛇绿岩

(1)形成于板块构造机制建立后的大洋岩石圈,而后通过俯冲作用构造就位;

(2)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方辉橄榄岩及纯橄岩为其成矿专属岩石。

(3)豆荚状铬铁矿中铬主要来自于原始地幔。

二者差异现归纳如下

1)有用元素存在形式不同。陆相热侵位的铜镍矿中有用元素铜和镍大都以硫化物形式存

在,而蛇绿岩型铬铁矿矿床的铬则存在于氧化物中,蛇绿岩套中铬铁矿成矿机制是在上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石榴石、单斜辉石不一致熔融形成铬尖晶石(铬铁矿),同时斜方辉石融化形成橄榄石(成因有很多种,以上来自课件);

2)成矿物质来源不同。铜镍矿床的矿质来源主要为被交代的再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大多

有围岩中硫元素(有时也有成矿金属元素)的加入。而蛇绿岩型铬铁矿矿床的矿质来源很可能全部来源于深部原始地幔。

3)科马提质岩浆的作用。科马提质岩浆的参与会直接作用,有利于形成铜镍矿床,而蛇绿

岩型铬铁矿矿床中没有类似的报道。

4)形成的构造背景不同。陆相热侵位的铜镍矿形成于大陆环境中,且偏向于克拉通边缘等

部位,蛇绿岩型铬铁矿主要形成于大洋环境的地幔橄榄岩中。

5)a蛇绿岩套中铬铁矿床形成时,上覆的是洋壳;陆相热侵位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

铜镍硫化物矿床时上覆的是陆壳。洋壳比较薄,矿床形成时的上覆压力比较小,陆壳较厚,矿床形成时上覆压力大。压力更大有利于硫化物更充分熔离,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

b蛇绿岩套代表残余的洋壳,其初始形成时演化时间比较短,迅速固结,可能还无法达到硫化物饱和熔离,铬铁矿结晶时间早,所以容易富集成矿,最后随蛇绿岩构造就位。

而陆相铁镁质-超铁镁质热侵位,演化时间较长,后期演化同化混染围岩成分(如S)容易达到硫化物饱和熔离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现今发现在陆相铁镁质-超铁镁质中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深部可能也存在铬铁矿床。

6.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的最关键控制因素?

母岩浆性质——形成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先决条件,因此是最关键的控制因素。

首先,母岩浆的性质决定了Cu、Ni、S、PGE等成矿元素含量。例如:富Cu和PGE矿床的母岩浆通常是地幔柱来源的;富Ni矿床的母岩浆通常是非地幔柱性质的;如果母岩浆是由于地幔在低压下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拉斑玄武岩,母岩浆氧逸度低,硫饱和,则其所含的Cu、Ni-PGE等成矿元素少,难成大矿;如果母岩浆是地幔在高压下高程度部分熔融(如科马提岩),所形成的母岩浆则含有较多的Cu、Ni-PGE等成矿元素,成大矿的潜力大。

其次,母岩浆的性质(温度和量)某种程度决定了其能同化混溶围岩的量,即还原硫的吸收能力。母岩浆Mg#越高,岩浆温度越高,上升侵位时能量越大,能在几乎保持液态的情况下同化更多的地壳的还原硫,利于成矿元素的沉淀成矿。

7.地幔源区经历俯冲作用是否有利于成矿?

是!

a)经历俯冲作用的幔源,通常在成分上是更为饱满的,因此更容易诱发部分熔融,产

生成矿的母岩浆

b)经过俯冲交代的地幔源区,通常由于水流体的加入导致源区氧逸度升高,而氧逸度

的增高,提高了硫在岩浆的溶解度,使得岩浆中硫是不饱和的,进而能携带更多的

成矿元素如:Cu、Ni-PGE。

c)俯冲板片本身含有较多的成矿元素,因此经历俯冲交代的地幔能更加富集成矿元素

d)由于俯冲交代,使得原来赋存在地幔的成矿元素的硫化物不稳定,因而在地幔部分

熔融时,这些成矿元素将更大程度地进入岩浆

8.如何确定母岩浆性质?

冷凝边:通常代表着最早冷凝晶出的母岩浆,但也混染有围岩的成分。直接粉末测量主微量,可以代表母岩浆的成分。

熔融包裹体:较为直接,但是如何判断熔融包裹体是最为原始的母岩浆还是经历一定的结晶分异的演化的岩浆;一般采用最大Mg#值的熔融包裹体为母岩浆。方法:LA,内容: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和微量成分,进而获得母岩浆的微量成分,主量可选择性使用;

最早结晶的侵入岩:排除堆晶结构对估算的影响,Mg值的估算通常加上后期结晶出的岩体,并合理假定二者的相对含量,这样二者混合的成分通常代表母岩浆。方法:LA,内容:单斜辉石的微量成分,进而获得母岩浆的微量成分,部分微量元素要小心使用

最早结晶的橄榄石:但是需要满足很多假设条件(如假设是平衡熔融,K D = (FeO melt)/(FeO Ol) * (MgO Ol)/(MgO melt) =0.3,合理得出母岩浆最开始晶出的橄榄石的牌号,可以讨论下这里);无法得到微量元素含量;得不到成矿元素的含量;含水岩浆不适用。方法:电子探针,内容:橄榄石的主量成分,进而获得母岩浆的主量成分。

9.橄榄石的结晶分异、与硫化物之间的反应对成矿的利弊?

(邹屹)

有利也有弊

有利是因为橄榄石的结晶分异能降低岩浆中二价铁的含量从而降低硫化物在岩浆中的溶解度使得硫化物熔体在后期演化中分离成矿;

有弊是因为橄榄石的结晶分异会使得成矿元素Ni Cr进入结晶相橄榄石从而造成成矿元素的丢失不利于成矿。

二者的利害关系,取决于岩浆中硫化物的所占的比例、硫饱和并与硅酸盐熔体分离的时间、及熔离前橄榄石结晶分异的持续时间。

(陈喜连)

1)对于铜镍硫化物矿床,富含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熔体从硅酸盐中的熔离有利于该类矿床的

形成。而硫化物在硅酸盐中的溶解度受到熔体中Fe含量的控制,Fe含量越高,硫化物的溶解度越大,因此岩浆中含有较多的Fe则不利于硫化物的熔离。

2)在硅酸盐岩浆中,早结晶的橄榄石具有高的Fo和Ni含量,此时岩浆中Fe含量较高,

晚结晶的橄榄石开始含Fe,此时岩浆中的Fe开始减少。

3)结晶的橄榄石在一定程度上会和与出熔的硫化物熔体发生反应,发生Fe-Ni交换,使得

橄榄石中Ni增加,而硫化物熔体中Ni减少。

综上,橄榄石结晶不能太早,因为太早会造成熔体中Fe含量很高,硫化物熔体很难从中出熔;也不能太晚,因为太晚会与出熔的硫化物熔体发生反应(Fe-Ni交换),造成硫化物熔体中Ni浓度的下降。

王开元

橄榄石是岩浆演化早期结晶的矿物,橄榄石的结晶,降低了熔浆中Mg,Fe,Mn,Ti,Ni,Co 等元素的含量,不利于岩浆矿床的形成,但对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橄榄石的结晶提高了熔浆中S的浓度,利于硫化物的饱和熔离,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原因就是硅酸盐矿物的结晶。橄榄石与硫化物之间的反应利于成矿,在硫化物熔离之后,会与橄榄石发生Fe—Ni的交换反应,Ni会更多的向硫化物中富集,Fe则向硅酸盐熔浆中转移,而且随着硫化物中Ni的含量的增加,该置换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越利于Ni的富集和铜镍矿的形成。

10.岩体形态、产状对成矿的指示?

1)贯入式矿体,能形成块状特富矿;复式岩体体积愈大,矿床规模愈大;

2)成矿岩体岩性为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产状较缓,多呈岩盆、岩席或岩床状,多为深部

熔离-就地熔离作用成矿。

3)成矿岩体岩性多为单一超镁铁质岩以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体规模较小,产状较陡,

多呈岩墙、岩株状,主要为深部熔离-贯入作用成矿(有时间共同讨论)

11、根据?erny & Ercit (2005)的分类,加拿大Tanco矿床属于哪个类型?

Li-Cs-Ta(LCT)型和Nb-Y-F(NYF)型加拿大属于前者

12、伟晶岩中绿柱石的化学分子式、其产出的颜色、晶形、所在结构带及共生矿物组合

I: 化学分子式:Be3Al2[Si6O13]

II: 从外带到内带(演化程度逐渐增大):

III: 颜色:绿柱石绿色→白色→浅玫瑰色

IIII: 晶形:绿柱石长柱状→短柱状→板状;

IIII: 所在结构带及矿物共生组合:

发育好的伟晶岩内部结构分带:边缘带、外部带、中间带、内部带

边缘带:主要是细粒的石英和长石(长英岩带)

外侧带:主要由文象花岗岩和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和白云母组成(文象伟晶岩带)

中间带:主要有长石石英云母和绿柱石,锂辉石,是稀有金属有利的矿化地段。

外侧带:主要有石英长石锂辉石组成,晶粒粗大。

13、富水和挥发分硅酸盐熔体在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富水和挥发分硅酸盐熔体特征:高挥发分、低粘度和密度、高溶解性和活动性。

水与挥发分使熔体扩散速率加快,使Si,Al在较低温条件下快速移动。

降低岩浆的粘度和矿物结晶温度(水的降低作用大)

挥发分中Cl、F等可与成矿元素形成络合物,以便富集在后期成矿,挥发分具高热容,利于长期缓慢结晶。

陈喜连

(1)含水量对于独立超临界流体相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独立超临界流体相的分离是伟晶岩形成的关键。

(2)含水流体可运移巨晶所需的物质组分,加大晶体生长,完成晶体和流体的就地平衡,晶体表面需富挥发分可以降低熔体粘度,促进短时间内所需的扩散,形成巨晶。

(3)高的挥发分可以加强不混溶程度,有利于稀有金属的迁移和富集。

第三章思考题

1.花岗岩的主要分类及其相伴的成矿作用?

花岗岩根据其物质来源和化学成分不同可以分为I 型、S 型、A型及M 型4种类型:(1)I 型花岗岩:是偏铝质到弱过铝质岩石,其来源是下地壳的中基性火山岩及其变质产物,在矿物成分上,不含过铝质和过碱质矿物,黑云母和角闪石是其主要的镁铁矿物。

(2)S型花岗岩:是过铝质岩石,其来源主要是上地壳的沉积岩类,以含白云母、堇青石、石榴子石等过铝质矿物为特征,含钛铁矿副矿物。

(3)A型花岗岩:是在非造山带产出的,相对碱性的无水岩浆产物。化学成分是过碱质的,典型的A型花岗岩是偏铝质的。常含钠质角闪石和钠质辉石。

(4)M型花岗岩:产于岛弧、大洋中脊和和大洋岛屿构造环境的花岗岩,多呈偏铝质的斜长花岗岩小型复合侵入体与岛弧火山岩相伴生。

花岗岩类型及其相伴的成矿作用:S型花岗岩与锡矿化关系密切,I型花岗岩与Cu-Mo-W 矿关系密切,同时与斑岩铜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关系。

2.高氧化岩浆与高氧化成矿流体的表征?

高氧化岩浆表征:岩浆中出现硬石膏、磁铁矿、磷灰石等矿物。

高氧化成矿流体表征:热液硬石膏和磁铁矿出现。

3.中酸性岩的成矿专属性是什么?受什么控制?

矽卡岩Fe Cu矿-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等较为中性岩石

斑岩铜矿-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偏酸性浅成岩

Cu-(Pb-Zn)-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

W-Sn-Mo -更加酸性的花岗岩类

主要控制因素:岩体的化学组成、岩浆演化程度、不同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背景值

4.为什么多期杂岩体有利于成矿?

一般说来,岩浆的多次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复式岩体利于成矿,且晚期侵入阶段多与成矿密切相关。多期侵入体现深部岩浆房较为彻底的分异,是金属元素更加富集在某一期岩浆中(一般来说为晚期阶段)。另外,多期岩浆活动也可多次携带金属物质,多次叠加即可成矿。第四章思考题

1.斑岩矿床的主要特点及开采品位的变化

斑岩型矿床矿床是指品位低但规模大,且主要产于斑岩中及其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细脉侵染状矿床。其共同特征是:

(1)绝大多数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环境;

(2)有重要意义的斑岩型矿床均出现在显生宙,特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其次为晚古生代;

(3)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具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小侵入体有关;含矿斑岩侵入体的化学成分以富钾为特征,K2O一般大于Na2O。矿化类型和岩体的酸性程度有关,据统计,SiO2含量62%-68%的斑岩主要形成铜矿体,SiO2>68%的斑岩主要形成以钼矿为主的斑岩型矿床。

(4)矿体围岩一般具有面型矿化蚀变,且分带性明显,由内向外分别为钾化带、似千枚岩化带、泥岩化带、青磐岩化带、边缘带。

(5)矿石具细脉浸染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其中钾化带的矿石中浸染状为主和细脉状矿石,似千枚岩化带为细脉状和浸染状,泥化带为细脉状,青磐岩化带为细脉状和脉状,边缘带为脉状。主要矿石矿物有含金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金等。

(6)矿石品位一般较低,但矿化均匀。矿化分带明显,自矿化中心向外主要为:Mo 矿化、Cu矿化、Au-Ag矿化。

开采品位变化:矿化主要发生在黄铁绢云岩化带,从中心钾化带至黄铁绢云岩化带品位

越来越富,从黄铁绢云花带至青磐岩化带品位越来越贫

2.斑岩矿床的垂直延伸尺度?高品位斑岩铜矿的特点?

▲体系的顶部-爆破角砾岩筒、同源层状火山锥等构成;

▲上部存在大脉型黄铁矿和铅锌银矿脉,向下裂隙增多呈细脉并逐渐变窄变细;

▲体系中部-斑岩岩株和蚀变矿化体, 细脉和网脉状裂隙;

▲体系的下部和底部-似斑状斑岩柱和等粒状花岗质岩基

垂向延伸一般在4km这个范围内。

高品位斑岩铜矿的特点?

细脉交错而密集,反映裂隙发育;蚀变强,分带明显;多期成矿作用叠加;热液角砾岩型矿石发育,反映其热液充足;成矿斑岩体为多次分异后的岩体,矿质相对富集。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铜矿物,如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含量低;地表发育较厚的次生富集带;

范晶晶

深部具高位岩浆房,携带矿质的熔浆可经过多次分异作用而使矿质相对富集,表现为发育多期次中酸性火山-侵入活动构成的复式杂岩体,小岩株成大矿;

高氧化的岩浆-成矿流体体系;

较早出溶的高盐度超热岩浆流体,深部分离浅部就位;

长时间大规模火山去气作用;

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及次级横向断裂发育、破裂裂隙分布广且密度较高;

热液蚀变分带明显且面积较大。

3.浅成低温金矿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流体的氧化还原性质,浅成低温金矿可以分为低硫化型和高硫化型两类:(1)高硫化型(HS),相当于明矾石-高岭石型,由酸性、氧化的热流体形成(高硫化作用)。

(2)低硫化型(LS),相当于冰长石-绢云母型,由近中性、还原的热流体(低硫化作用)形成。

主要特征:

低硫型:

(1)矿体形态:明显的脉状为主(石英脉),有网脉状

(2)围岩蚀变:在靠近矿脉壁的围岩中发育冰长石、硅化(石英和玉髓)和绿泥石化;向

外为绢云母化、伊利石化,再向外为泥化蚀变矿物(高岭石和蒙脱石),最外带为青磐岩化。(3)矿石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为主,可见孔洞充填状(条带、胶状、晶簇状)和角砾状构造。

(4)矿石矿物:黄铁矿、金银矿、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方铅矿、毒砂等;脉石矿物:石英、玉髓、方解石、冰长石、伊利石、碳酸盐等。

(5)成矿元素组合:以Au、Ag、Zn、Pb为主,Cu、Sb、As、Hg、Se为辅。

(6)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来自岩浆的挥发份S和C,属还原、近中性流体,盐度w(NaCl)小于3.5。

高硫型:

(1)矿体形态:不规则体型(残余多孔状硅核)

(2)围岩蚀变:核部为强硅化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其外为高级泥化带(主要为明矾石和高岭石,还有迪开石、叶腊石等),再向外为泥化带(伊利石化、蒙脱石、少量绢云母化);最外带为青磐岩化

(3)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可见角砾状、脉状构造、少见网脉状

(4)矿石矿物:黄铁矿、硫砷铜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铜蓝、自然金、碲化物等;脉石矿物:石英、明矾石、重晶石、高岭石、叶腊石等

(5)成矿元素组合:以Cu、Au、Ag、As为主,Pb、Hg、Sb、Te、Sn、Mo、Bi为辅(6)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性质为氧化、酸性流体,pH值<2,盐度w (NaCl)小于5%

4.斑岩铜矿什么情况下与浅成低温矿床共生?什么情况下二者分离?

◆火山型斑岩铜矿床——形成于火山根部,而矿化作用既可发生在基性到中性的火山岩中,也可产在与之伴生的同源岩浆的深成岩体中,岩浆作用形成同源的和密切相关的侵入岩和喷出岩组合。矿田范围和区域上多有浅成低温金矿相伴产出;

◆经典型斑岩铜矿床——产在浅成的岩株中,同岩浆源的火山柱很少保存下来,这种岩株侵入到与其无成因联系的围岩中,矿化可完全产在岩株中,也可产在岩株和围岩中。多与浅成低温金矿无缘;

◆深成型斑岩铜矿床——产于巨大的钙碱性深成中粗粒岩基(在2-4km深固结)中,矿化产于一种或多种火成岩中。

1.产于俯冲背景下的岛弧或陆缘弧上的斑岩铜矿一般与HS、LS一起构成斑岩成矿系统。前提是斑岩体上盘有流体运移至浅地表的断裂。流体向上运移加入部分大气水,多形成HS+

角砾岩筒矿;流体亦可侧向运移,混入较多的大气水,在距斑岩体较远处近地表处沉淀成LS或热泉。但当上覆地层未发育断裂时,两者便不共生。共生多产于火山系统中。

2.产于造山背景下的斑岩铜矿多不与浅成低温共生,或因为造山带抬升剥蚀比较快,先前共生的浅部HS、LS被剥蚀破坏掉了,或因为造山带本身构造活动强烈,岩浆热液进一步向上运移过程中没有较好的部位沉淀成矿。

3.陆内伸展背景下的富碱斑岩铜矿,也不与浅成低温共生

5.岩浆过程与流体出溶早晚对成矿有何影响?

高氧逸度岩浆-流体体系利于成矿物质从地幔中脱离,其中板片熔融或板片脱水流体交代地幔楔可产生高氧逸度岩浆。另外在高氧逸度条件下,S以高价硫酸盐形式存在,这有利于成矿物质长距离的运移。

流体较早出溶,利于成矿。Cu-Au为不相容元素,当岩浆SiO2含量达58%,磁铁矿的结晶会促使含Cu-Au流体相分离。若岩浆较早达到水过饱和并释放流体相,会使较多的Cu-Au 以络合物形式进入流体相并参与后期成矿。若晚期出溶,Cu等可能会进入造岩矿物不能成矿。

范晶晶

(1)岩浆过程通常包括熔离(不混溶)、结晶分异、同化混染、中间岩浆房的形成等。

岩浆高温阶段以熔离作用为主,通常发生在基性超基性岩浆中,如硫化物熔体形成则利于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富铁熔体形成有利于形成钒钛磁铁矿矿床;然而在斑岩系统中,早期硫化物熔离往往造成成矿元素的亏损不利于成矿。

结晶分异作用一方面会使岩浆成分向中酸性演化,同时也生成大量挥发分组分,有利于矿元素不断进入演化的岩浆,当挥发分饱和出溶形成岩浆热液时,更有利于富集成矿元素。对于斑岩矿床,结晶分异会使岩浆氧逸度升高,可抑制硫化物饱和,同时溶解更多的S,使成矿元素得以迁移富集;

同化混染:岩浆侵入过程中会同化混染围岩,溶解外来物质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在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岩浆与被同化围岩成分差别越大、侵入体规模越大、侵位越深、成分越酸性以及围岩破碎程度越高时,同化作用越强烈而且完全。

同化混染可以活化并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有利于成矿;同化混染富硫地层可促进硫化物饱和形成岩浆硫化物矿床;同化混染还原地层可使硫酸盐还原,促进斑岩矿床中硫化物沉淀。但有时同化混染围岩也会造成成矿元素的亏损等。

中间岩浆房: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过程中若存在一高位中间岩浆房通常有利于形成大型矿床。中间岩浆房的存在会使下部基性岩浆不断注入,可持续提供物源及热源,同时促进结晶分异、同化混染作用进行,可分异多期中酸性岩浆,形成复式岩体。成矿元素经过多次分异通常富集于晚期岩体,进而形成富矿。

流体出溶越早越好。成矿元素相对于岩浆熔体更易与进入挥发分流体中,低密度流体出溶早会在深部就萃取成矿元素,并不断向浅部迁移并富集成矿即深部分离,浅部就位。若岩浆在深部高温时出溶超临界流体,由于其对成矿元素强溶解性及强迁移性更有利于成矿元素富集。

6.控制斑岩矿床矿种的主要因素

斑岩矿床主要矿种有Cu、Mo、Au、W、Sn、Pb等,控制不同矿床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岩浆类型及演化程度等。

物质来源:Cu 或Cu-Au多来自富集的地幔楔或俯冲的洋壳;

Mo来自下地壳,古老陆壳(老陆块、老基底、陆缘弧靠内陆一侧)、新生下地壳、俯冲带沉积物卷入,以显生宙为主;

W-Sn多为上地壳来源;

Pb多来自成熟地壳,早前寒武无铅矿。

构造背景:和其来源相关,Cu 或Cu-Au多形成于俯冲岛弧、大陆弧环境;其次为碰撞环境—幔源玄武岩底侵(板片窗、俯冲大陆板片断离)、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晚碰撞伸展环境—幔源衍生碱性斑岩。

Mo多形成于大陆弧边缘,同碰撞、晚碰撞或碰撞后伸展环境,其次还可形成于与陆内裂谷等有关的伸展背景。

岩浆类型及演化程度:斑岩型Cu(Au)矿多和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有关,其次多形成于伸展背景中低程度熔融的碱性(钾质)斑岩中;

Cu(Mo)矿化多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

Mo矿化为主的斑岩多为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等,并且伴生Pb-Zn-Ag等。

W、Sn矿化多与富硅、高分异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有关。

从Cu(Au)-Cu(Mo)-Mo-W、Sn,成矿岩体酸度(SiO2含量)逐渐增加,分异呈度增大。但与W、Sn矿化相关的岩体氧逸度较低。

7.脉状钨锡矿床和热液银铅锌铜钼矿床:矿脉的垂直分带变化趋势为何相反?

岩浆热液钨锡矿床的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于岩浆同源的岩浆热液,成矿热源则来自于岩浆岩本身。成矿温度较高,且矿液中富含挥发份,故自岩体向上至云英岩化带,矿化逐渐变富,再向上由于温度降低,成矿元素含量降低,挥发分减少,故矿脉逐渐变细,品位变贫。因而离岩体越近,则含矿性越好,所以导致深部的为大而稀疏的脉体,浅部则为微细脉矿体。

银铅锌铜钼矿床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形成深度较浅,其成矿物质多为硫化物出熔作用,形成的火山气体,最后成矿元素沉淀下来,其与现代地热系统相似,越到后期,成矿物质越多,其构造裂隙也就越多,越有利于成矿,故其垂直分带则为顶部大脉,底部微细脉,最后伴随着成矿物质的进一步富集,在浅部形成富矿。

还原性斑岩型铜矿

1、氧化性斑岩铜矿与还原性斑岩铜矿的典型特征?

构造背景:OPCD正常俯冲;RPCD:非正常俯冲——洋脊俯冲(包古图)

2、包古图斑岩铜矿成矿岩石是否经历了显著的围岩地层混染?

1)成矿斑岩具有I 型花岗岩的特点,各岩性间具有同源演化的特点,可能经历分离结晶

作用演化而来。

2)具有与同期玄武岩和MORB相似的Sr-Nd-Pd-Hf同位素组成,暗示结晶分异作用。

3)主要的δ34S为0-1‰,接近地幔值,Hf-O同位素显示幔源岩浆或新生下地壳,不具有

混合的特点。

以上特点表明,包古图成矿岩石结晶分异作用,而无明显同化混染。

3、包古图斑岩铜矿岩浆房中可能经历了哪种过程?

包古图各岩体中斜长石发育明显的溶蚀结构,斜长石显示宽的An值变化范围,An和FeO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An和FeO均显示韵律性周期变化,斜长石剖面显示出多种不同的Sr同位素变化,其中一个斜长石斑晶显示最佳的存留时间为300y,斜长石结构、主微量元素及Sr同位素均指示存在明显的基性岩浆注入,周期性的基性岩浆注入可能带来了丰富的成矿元素,形成斑岩型矿化。

4、通常研究岩浆房过程有哪些手段?

1)矿物反应结构,如斜长石的溶蚀结构,表明有岩浆的注入。

2)斜长石,主要做剖面主微量-Sr同位素,研究Sr同位素的变化趋势,根据Sr扩散速率,

可估算斑晶在岩浆房中的存留时间。斜长石的An、FeO的周期性变化,指示基性岩浆的周期性注入。

5、包古图斑岩矿床中CH4的成因?

费拖反应:nCO2+(3n+1)Η2→C nΗ2n+2+2nΗ2。成矿流体中CH4的C-H同位素组成与费托反应成因CH4相似,表明成矿流体中CH4主要来自费拖反应。

矽卡岩

1、矽卡岩矿床的两种成矿作用方式?

主要有交代作用和扩散作用。

1)渗滤交代作用:热液和岩石间的组分交换是通过流经岩石裂隙的流动热液实现的,而温

度梯度和压力梯度是引起热液流动的动力,因而热液能作较长距离的运移,故有可能形成厚大的矽卡岩带。

2)扩散交代作用(双交代):溶液和岩石间的组分交换,是以停滞的岩石粒间溶液为介质,

通过组分的溶度差所引起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其反应如下:3CaCO3+Al2O3+3SiO2→Ca3Al2Si3O12(钙铝)+3CO2↑;在扩散交代作用中,浓度梯度是扩散组分运移的动力,不形成厚大的交代带。

2、碱性矽卡岩主要矿物组成、矿化类型、及与其它三种矽卡岩的主要区别?

1)矿物组合:霓石、霓辉石、钠质透辉石、金云母、钠铁闪石、钠透闪石、条纹长石、钠

长石、钾长石等。

2)矿化类型:除一般的矿化类型外,还伴生有Fe、TR(?)、U、Th矿化

3)区别:侵入体是碱性岩或碱性花岗岩

3、矽卡岩找矿的有效物探方法有哪些?为什么?

主要用重力+磁法,而不用电法。因为下部可能存在含碳物质,如石墨,形成低阻体,影响对电法结果的判断。另外浸染状矿化和稠密状硫化物都是低阻体,不易区分。而矽卡岩矿物,如磁铁矿,存在强磁性,深部的矿化能形成高密度体,因此适合采用重力+磁法的方法。

4、斑岩-矽卡岩型钨钼矿成矿岩体?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岩体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酸性岩浆岩。

具有如下化学特征:

1)SiO2通常大于70wt%,K2O大于Na2O,K2O+Na2O值介于6~10wt%之间,具有高硅、

高钾、富碱的特点。

2)εSr(t)大于0.7090。

3)通常具有很低的负铕异常,呈V型(海鸥)稀土配分模型(?)

问题:伸展背景下斑岩钼矿岩浆源区特征?

1)伸展背景主要包括弧后陆内裂谷环境、大陆碰撞后伸展、挤压向伸展转换的环境。

2)斑岩钼矿的成矿岩浆通常为酸性小侵入体,如流纹斑岩、花岗斑岩、细晶斑岩等,岩石

具有富硅、富碱、贫CaO、MgO、FeO的特征,Sr-Nd-Hf同位素显示岩浆起源于古老下地壳。对于金属Mo的来源,部分学者认为它们与岩浆同源,来自古老下地壳,也有认为Mo来自地幔。

3)对于超大型斑岩钼矿,成矿岩浆还有多期次活动的特征,表现为多个近同时代、岩性相

近的岩体,多期次岩浆活动带来的多期次成矿作用叠加形成超大型矿床。

花岗岩W-Sn

1.这些花岗岩分类对花岗岩的成矿作用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花岗岩进行了分类,这些分类对花岗岩成矿作用的指导意义在于,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往往形成特定的、相应的矿种和矿床类型,如Cu-Au矿化主要与

M型和I型花岗岩有关;W-Sn-Mo和亲石稀有元素的矿化作用主要与高度演化的I型花岗闪长岩和S型花岗岩有关。这种组合关系对研究相应矿种和矿床类型的成因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黄明亮)

I-S-M-A(Chappell and White, 1974) Cu-Au矿化主要与M型和I型花岗岩有关;Sn-Mo 和亲石稀有元素的矿化作用主要是高度演化的I型花岗闪长岩和S型花岗岩有关。

磁铁矿-钛铁矿系列(Ishihara,1977)磁铁矿系列花岗岩主要与Cu-Pb-Zn-Mo硫化物的成矿作用有关。钛铁矿系列花岗岩主要与Sn-W成矿作用有关。

同熔型和改造型花岗岩(徐克勤等,1983)W、Sn、Mo、Bi、Nb、Ta、Be、U主要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Cu、Pb、Zn、Au、Ag主要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

2.为什么不同学者提出的矿床模型即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差异?是何原因

对于一个或一种矿床而言,其基本地质情况(矿石矿物特征、矿体形态、赋存围岩、控矿构造等)是确定的,因此无论何种矿床成因模式,都要遵循这些基本事实,这必然导致成因模式上的相似性。但对其他成矿条件,如成矿年龄、矿质来源、迁移及沉淀机制等,由于不同学者对样品代表性的差异或分析方法的不同、对数据解释思路的不同,造成对矿床成因具有不同认识。(黄明亮)

3.研究脉状钨矿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

①首先应明确矿床中主要的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矿物类型(如黑钨矿还是白钨矿),这对矿床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②其次应查明矿体与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产于岩体内部还是外部围岩;按照距岩体的远近,矿体形态、规模、矿物组合及化学成分是否发生规律性变化;是否发育典型的五层楼模式分带);

③查明矿体侵位年龄与成矿年龄的关系,构建矿区年代学格架与构造格架;

④研究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与岩石成因(主量、微量、稀土、同位素);

⑤分析岩体对W矿床成矿物质、热量的贡献(稳定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地质温度计);

⑥分析成矿流体的形成、迁移、沉淀机制及过程,总结矿床成因。

第五章思考题

1.VMS的主要特点及其矿床结构是什么?

特点:

(1)VMS型矿床大多形成于海床之下或海底火山环境,产出于海底火山岩中,主要是钙碱

性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所谓双峰式火山岩建造)

(2)与同时代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关系密切,形成于火山活动间隙期。在大多数火山岩区,该型矿床以趋向于成群或成束分布为特征。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3)主要矿石为块状硫化物(>80% sulfides),少量的枝状和浸染状矿石;矿石矿物中黄铁矿>60%为块状矿。品位较富,含Cu一般在0.8-2.2%左右,有的高达10%。88%的矿床Cu+Pb+Zn总品位<10%, 平均为6%。

(4)大都伴有多种组分, 常见有Pb、Zn、Au、Ag、Fe、S,此外还有少量Se、Bi、As、Gd、Te、Sn、Co、Ni等元素,可以综合利用。矿床类型从富铜型到富锌型都有,并且可能形成空间分带性;

(5)在几乎所有VMS型矿床的矿石中Zn > Pb。

(6)矿石形成年龄基本与火山岩的相同或略晚。

结构

①矿体有整合和不整合两类,整合型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上盘岩石界线清楚,而与下盘岩石渐变过渡,矿石具块状构造。在整合矿体下,存在由浸染状、细网脉状矿石组成的不整合型矿体。

②从下向上、从内到外存在Cu(黄铜矿)-Zn(闪锌矿)-Pb(方铅矿)矿化分带,黄铁矿出现在所有的带中。

③富铁(有时富锰)的硅质岩形成于海底热水活动的减弱阶段,被认为是经化学沉积形成的喷流岩,覆盖在块状矿石的顶部作为整合型矿体水平方向上的外延部分。

④除别子型矿床外,其他类型的VMS矿床中,整合型矿体的下盘岩石中存在绿泥石和绢云母的蚀变,形成陡立的管(筒)状蚀变带,通常从内向外具明显的水平分带。管(筒)状蚀变带叠加在半整合蚀变带之上。

2.VMS矿床的分类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有哪些?

分类:

黑矿型——汇聚板块边缘的岛弧火山带和弧后盆地。

塞浦路斯型——洋中脊蛇绿岩套上部低钾枕状玄武岩。

别子型——板块交界处尤其是弧前海沟中。

诺兰达型——消亡板块边缘俯冲带上分异完全的玄武岩到流纹安山岩套中。

乌拉尔(白银厂)型——弧后扩张盆地基性-酸性火山岩中Cu-Zn(Pb)型;

大红山型——地台边缘偏碱性火山岩中似黄铁矿型CuFe矿床。

德尔尼型——大洋中脊蛇绿岩套超基性岩中的黄铁矿型Cu-Co(Zn)矿床;

3.现代洋底成矿给我们什么启示?

将今论古,现代洋底正在进行的热水喷流系统(黑烟囱的硫化物和白烟囱的碳酸盐矿物)以及洋底低温渗流形成的Fe-Si-Mn氧化物,可能对古地史中块状硫化物矿床和BIF铁矿成矿过程有一定指示意义。

与裂谷作用有关,受岩浆热驱动的红海热卤水中形成的富硫化物沉积物在很多方面可与VMS对比;与裂谷有关的Salton热卤水多数认为可与SEDEX相对比。

对黑烟囱成矿物质直接采样,可研究金属矿物的形成与演化(如何从不稳定矿物相转变为重结晶的矿物)

研究黑烟囱和热卤水成矿过程中的成矿物质来源、流体运移和矿质沉淀过程,有助于建立古老VMS成矿模式图,并指导找矿。

可探究海底噬硫细菌等微生物对成矿的贡献。

Fe-Si-Mn氧化物特别是大洋锰结核可提供大量矿产资源

4.火山岩建造、分异程度对VMS有何控制?

两类火山构造对成矿有利。第一类是中酸性成分的、巨大的(约50--100Km3)多期火山构造, 这类构造常常位于孤立的基底下陷构造中。酸性火山岩常形成面积有限的巨厚(1Km 以上)穹窿状多期构造, 常在穹窿边顶部形成一个大矿体。第二类是存在许多局部火山构造的、规模不大的面状酸性火山岩发育区。局部火山构造赋存于较小的局部洼地中。矿体分布于不同剖面的不同层位上,规模最大的矿体通常位于岩层的边界上。

从已知矿床综合看,似乎存在着火山岩分异越完全成矿越好的趋向。分异的建造主要分为两极分异的建造和连续分异的建造。两极分异的建造(玄武岩-流纹岩建造),酸性端员较基性端员发育者,成矿较好,矿化以铜锌或多金属组合出现时,铜矿优于铅锌矿。典型实例有白银厂、俄罗斯乌鲁普矿床等。连续分异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建造,以铜锌或多金属矿为常见,如乌拉尔矿带、诺兰达地区和我国新疆的阿舍勒矿床。

此外火山岩的分异尚有下列几种情形:

①基性火山岩未分异或分异很差,铜矿化常为中小型,如塞浦路斯和别子型。

②由基性分异至中性火山岩,可出现大型的Cu-Fe矿床(如大红山)。

③由中性-中酸性的偏酸性半系列分异火山岩。它可能是安山质岩浆的分异产物。矿化常为铅锌矿,可伴生高丰度的Ag,而Au则较贫。铜矿比较次要,如日本黑矿和伊比利安矿带。四川呷村也可归于此类。

④只见单一酸性端员火山岩的地区,主要见铅锌矿化

第13章思考题

1.沉积矿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沉积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沉积矿床的特点:

1)沉积分异作用;

2)属同生矿床,矿体呈层状;

3)矿床产出在一定的沉积岩系和特定的沉积层位中;

4)规模大,矿石物质组成复杂多样。

沉积建造是一套具有特定的沉积特征和纵向序列特点的一套岩类组合,它代表着地球动

力演化过程中一定阶段的沉积总体特征。

对成矿的的控制作用表现在:

1)是同生成矿的共生伴生地质体—主岩

2)可以作为后生矿床的主要就位场所

3)本身就可以作为矿层,还可以做为矿源层,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4)是大部分变质建造的前身和物质基础

5)可以为成矿提供流体和矿化剂等,从而改变或控制矿质运移和沉淀的物、化条件。

2.为什么黑色岩系有利于沉积成矿作用?

黑色岩系定义为含有机碳(≥1%)及硫化物(铁硫化物为主)和粘土矿物微粒的暗灰—黑色的硅岩、碳酸盐岩、泥页岩(含层凝灰岩)及其相应变质岩石组合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色黑,有机碳和黄铁矿较多,形成于还原或缺氧条件下并与生物活动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有密切联系。

黑色岩系对沉积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1)黑色岩系富含有机碳和粘土矿物及纳米级微粒,可以大量吸附金、铜、铅、锌、锑、汞、锰、银、镍、钼、钒、铂、钯等多种金属元素,利于其富集,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成矿。(2)黑色岩系还可为多种类型金属矿床提供成矿物质或提供有利的成矿条件。可作为硫和金属元素的储存层,也作为后期成矿作用的矿源层,具有良好的金属元素同生沉积环境和热液萃取、活化、再富集的有利环境。

(3)黑色岩系中富含的有机质(包括微生物) 可以直接与金属硫化物之间进行置换,金属离子也可以与有机质络合,有机质还可以作为还原剂存在于含矿热液中,可以促在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以及矿石矿物的结晶。

3.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概念及意义?

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矿床指由块状、条带状、层状、浸染状硫化物顺层分布的矿床,主要产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过渡层间,成矿过程多与火山-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多存在燧石等同生沉积的喷流岩,多作为找矿标志。

一般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同生断陷盆地或裂谷环境下,与深大同生断层和同期张性断层有关,其一般为大型铅锌矿,以铜为主的矿床甚少,但该类型铜矿在中国占一定比例,且多遭受变质和后期岩浆-热事件的改造。

成矿过程:海盆内的含矿物质由海底热泉提供,即被加热了的海水通过对流循环作用把成矿元素从喷口周围岩层中淋滤出来,并沿断裂喷流并同生沉积形成铁矿石硫化物相(黄铁矿,伴有Cu、Au、Pb、Zn),碳酸盐相(菱铁矿)和氧化物相(赤铁矿)。有用金属元素以喷口为中心的垂向和侧向分带,依次为Cu、Au-Pb、Zn、Ag-Fe、Mn。

而我国该类矿床多在燕山期遭受改造,中小型侵入体常常重新沿着代表基底构造薄弱部位的海底热泉喷口中心侵入,侵入体不仅从前寒武纪古老基底掳取并携带部分含矿物质,而且作为热源使原过渡层间的硫化物(胚胎矿)活化、转移和再富集,最终形成现今看到的沉积岩容矿块状硫化物沉积改造型矿床。

4.次生富集成矿作用发生的内外部条件是什么?主要发生在什么类型的原生矿床中?

其内部条件: 原生体系发展为酸性的能力和便于溶液向下或侧向流动的内渗透性。在典型的破裂裂隙密集区, 富含黄铁矿的石英-绢云母化蚀变带中的岩石, 则提供上述条件。

其外部条件演化顺序:

地壳上隆, 造成潜水面下降--由上向下的氧化淋滤至潜水面附近的次生富集, 氧化带和次生富集带形成;—保护层的保护;—地壳再次上隆, 剥蚀暴露。主要发生在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尤其是铜的硫化物矿床,例如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矿等。

5.现代热泉成矿对研究沉积矿床有什么启示?

地表热泉沉积物主要是硅华和钙华及其过渡类型,大多数是硅华和钙华的混合堆积物。在地表泉华、断裂裂隙充填物及其蚀变围岩中存在金矿化。泉华和蚀变围岩中亲花岗岩元素Li、Be、Mo、Ga、Rb、Cd 等含量高于地壳丰度值,可作为找矿指示元素。热泉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总体上与现代海底热泉沉积物比较接近,但成因不同。

海底热泉是地壳活动在海底反映出来的现象。它分布在地壳张裂或薄弱的地方,

如大洋中脊的裂谷、海底断裂带和海底火山附近。洋中脊是多火山多地震区,岩石破

2020-2021中科院细胞生物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等信息汇总

2020-2021中科院细胞生物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等信息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中科院细胞生物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中科院的介绍,院系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以及细胞生物学考研备考经验,细胞生物学专业院校排名情况等几大方面。 一、学校简介 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贡献卓著。1962年由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目前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有馆藏量近800万号的动物标本馆;还建立了国家动物博物馆,以及众多的野外观察研究台站和基地。研究所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现有在学研究生600多人。

二、招生情况、考试科目071009 细胞生物学计划6人 071009 细胞生物学6 可接收推荐免 试生,可硕博连 读 1生态毒理学戴家 银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④852细胞生物学 2分子神经毒 理 伍一 军 欢迎医学背景 考生报考 3媒介昆虫与 病毒互作 郑爱 华 4细胞运动和 肌肉收缩 李向 东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或622动物学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53遗传学 5神经细胞与 昆虫行为 王琛 柱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或602高等数学(乙)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53遗传学 6昆虫社会行 为与神经调 节 周传同上 三、参考书目 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2002年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因Ⅹ》(中文版),Benjamin Lewin,科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试卷及答案套

细胞生物学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A型题 1.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最重要的调节方式A.RNA编辑 B.转录水平的调节 C.转录后的修饰 D.翻译水平的调节 E.翻译后的修饰 2.溶酶体的水解酶与其它糖蛋白的主要区别是 A、溶酶体的水解酶是酸性水解酶 B、溶酶体的水解酶的糖链上含有6-磷酸甘露糖 C、糖类部分是通过多萜醇加到蛋白上的 D、溶酶体的水解酶是由粗面质网合成的 E、溶酶体的水解酶没有活性 3.构成缝隙连接的连接小体的连接蛋白分子每个分子跨膜A.1次 B.2次 C.4次 D.6次 E.7次 4.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 A.磷脂肌醇 B.磷脂酰胆碱 C.胆固醇 D.磷脂酰丝氨酸 E.鞘磷脂

5.目前所知的最小细胞是 A.球菌 B.杆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电子传递链位于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膜间腔 D、线粒体膜 E、线粒体基质 7.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 A、不涉及基因的激活和表达 B、没有蛋白质合成 C、涉及一系列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D、没有RNA参与 E、DNA的分子量不变 8.胶原在形成胶合板样结构 A.皮肤中 B.肌腱 C.腺泡 D.平滑肌 E.角膜 9.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A.Watson &Crick B.Schleiden &Schwann C.R. Hook&A. Leeuwenhook

D.Purkinje&VonMohl E.Boveri&Suntton 10.质网与下列那种功能无关 A、蛋白质合成 B、蛋白质运输 C、O-连接的蛋白糖基化 D、N-连接的蛋白糖基化 E、脂分子合成 11.激素在分化中的主要作用 A.远距离细胞分化的调节 B.细胞识别 C.细胞诱导 D.细胞粘附 E.以上都不是 12.已知一种DNA分子中T的含量为10%,依次可知该DNA分子所含腺嘧啶的量为 A.80% B.40% C.30% D.20% E.10% 13.下列有关溶酶体产生过程说确的是 A、溶酶体的酶是在粗面质网上合成并经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然后转移至高尔基体的 B、溶酶体的酶在高尔基的顺面膜囊中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发生磷酸化形成M6P C、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和TGN膜上存在M6P的受体,这样溶酶体的酶与其它蛋白区别开来

中科院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一、是非题:(20 题,每题 1.5 分,共30分。答“是”写“ +”,答“非”写“ -”。) 1. 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有转录活性。 2. 细胞质膜一侧面向细胞外环境而另一侧朝向细胞内环境,所以内外两侧的磷脂是不同的。而细胞器的膜处于细胞内,因此两侧的磷脂时相同的。 3. 酶偶连受体的下游是腺苷酸环化酶。 4. 直径约为15nm的核糖体的亚基是通过直径约为9nm的核孔运输到胞质中的。 5. B 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抗体分子的重链基因重排早于轻链基因重排。 6. 病毒基因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DNA也可以是单链或双链RNA. 7. 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将特异核酸序列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 8. 胚胎干细胞是在体内一直维持不分化的细胞群体。 9. 负责纤毛运动和内膜细胞器运输的动力蛋白(dynein )是不同的。 10. 脂双层内的脂质能围绕其长轴旋转。 11. 细胞膜上载体协同运输系统可对分子进行同向转移和异向转移。同向转移的是相同的分子而异向转移的是不同的分子。 12. 直接来自有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13. 与微管和微丝相似,中等纤维蛋白也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状态无关。 14. 接头蛋白中的SH2(Src homolog region 2 )结构域可选择性地识别磷酸化的酪氨 酸残基,并与之结合。 15. 超速离心机可用来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 16. 线粒体的分裂有以下几种形式:间壁分离,收缩后分离和出芽。 17. 多数类型的动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都能产生迁移运动。 18. 姐妹染色单体存在于整个细胞周期中。 19. Bcl-2 蛋白对细胞调亡有抑制作用。 20.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利用激光切割细胞产生光切片(optical section ),从而得到该层的清晰图像。 二、选择题:(30题,每题 1.5 分,共45分。) 1 .导致非整倍体的不正常染色体分离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 .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2. 光学显微镜最容易观察到的细胞器或细胞内结构是 A. 线粒体 B. 内质网 C. 细胞核 D. 微管 3. 细胞核不是哪一生命活动的场所: A. DNA合成 B. 蛋白质合成 C. RNA 合成 D. 核糖体亚基的装配 4. 桥粒与胞内的 _________ 相连。 A. 应力纤维 B. 微管 C. 中等纤维 D.胶原 5. 关于蛋白质核定位信号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 A. 含有碱性氨基酸 B. 核蛋白入核需要核定位信号 C)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质总时进入细胞核 D. 核蛋白入核后核定位信号不被切去

2017年中科院生物化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生物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医学、农学、药学及食品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探讨生物体的物质组成以及分子结构、性质与功能,物质代谢的规律、能量转化及其调节控制等。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 三、考试内容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建议了解即可)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掌握肽键的特点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核苷酸的结构 ●DNA和RNA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DNA的三级结构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及核苷酸的性质 ●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及核酸的性质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了解microRNA的序列和结构特点 3.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糖聚合物及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了解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作用 ●了解旋光异构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理解糖的鉴定原理

细胞生物学题库(含答案)

1、胡克所发现的细胞是植物的活细胞。X 2、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3、细胞核及线粒体被双层膜包围着。√ 一、选择题 1、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界限,称作(B) A、核质 B拟核 C核液 D核孔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A) A、原核生物无定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 B、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 C、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 D、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真核生物则有 3、最小的原核细胞是(C) A、细菌 B、类病毒 C、支原体 D、病毒 4、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B) A、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 B、细胞是生命的最简单的形式 C、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 D、细胞从初始细胞分裂而来 5、下列哪一项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C) A、固氮作用 B、光合作用 C、有性繁殖 D、运动 6、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病毒可完全在体外培养生长 B、所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 C、所有病毒具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D、病毒可能来源于细胞染色体的一段 7、关于核酸,下列哪项叙述有误(B) A、是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B、DNA和RNA分子中所含核苷酸种类相同 C、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等三种分子构成 D、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E、核苷酸之间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8、维持核酸的多核苷酸链的化学键主要是(C) A、酯键 B、糖苷键 C、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离子键 9、下列哪些酸碱对在生命体系中作为天然缓冲液?D A、H2CO3/HCO3- B、H2PO4-/HPO42- C、His+/His D、所有上述各项 10、下列哪些结构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有存在?BCE A、细胞核 B、质膜 C、核糖体 D、线粒体 E、细胞壁 11、细胞的度量单位是根据观察工具和被观察物体的不同而不同,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计量单位是(C) A、毫米 B、微米 C、纳米 D、埃 四、简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020中科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历年考研真题题型及分值分析 重点关注微信公众号 (生命科学)(中外学术情报)(生物探索)(药时代)(生物谷)(Nature自然科研)(生物学霸)(科学杂志)(科研圈)(肿瘤时间)(BioArt)(细胞)

目录 201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7) 2011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9) 2012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1) 2013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4) 2014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6) 2015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8) 2016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 2017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3) 2018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5) 2019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7) 202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 (29) 201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31) 2011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41) 2012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50) 2013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61) 2014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73) 2015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83) 2016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93) 2017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00)

2018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10) 2019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18) 202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27)

中科院338生化真题(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20 分) 1.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2.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3. 反密码子(anticodon): 4. 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5. 甲基化酶(methylase): 6.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7. 配体(ligand): 8. 启动子(promoter): 9. 转染(transfection): 10. cDNA: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20 分,请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并将答案写在

题号后) 1.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 A.280nm B.260nm C.200nm D.340nm 2.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鸟氨酸 B、胍氨酸 C、精氨酸 D、精氨琥珀酸 3.下列哪个氨基酸含有两个羧基? A.赖氨酸 B.谷氨酸 C.色氨酸 D.甘氨酸 4.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 值等于pI B.溶液pH 值小于pI C.溶液pH 值大于pI D.水溶液 5.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D.肽键的断裂 6.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7.参与嘧啶合成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赖氨酸 C、天冬氨酸 D、精氨酸 8.有关转录的错误叙述是: A、RNA 链按3′→5′方向延伸 B、只有一条DNA 链可作为模板 C、以NTP 为底物 D、遵从碱基互补原则 9.反密码子CAU 所识别的密码子是:A.CUA B.GUA C.AUG D.GTA 10.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A.6-磷酸葡萄糖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得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得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与分子水平得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得规律得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得发现与细胞学说得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得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得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得主要内容。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与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就是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得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得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得结构特点。 1)、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得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简述DNA得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得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得主链由位于外侧得间隔相连得脱氧核糖与磷酸组成,

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6.蛋白质得结构特点。 以独特得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得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得顺序决定,就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得结果。一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得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得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得高级结构。二级结构就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得折叠方式a-螺旋与β-片层。在二级结构得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与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得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得四级结构。 7.生物膜得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就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就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得尾部得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得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得脂肪链尾。 9.膜蛋白得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得主要特性就是什么?膜脂与膜蛋白得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得主要特性:膜得不对称性与流动性; 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与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与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得饱与程度,不饱与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得长短,脂肪酸链短得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得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得流动性起稳定质膜得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得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得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得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得流动性产生一 定得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得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得连贯主体,她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得有序性,又有液体得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得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得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得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忽视了膜得各部分流动性得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得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与颗粒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得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得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得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得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与侧面得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得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得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 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

中科院2007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 重组修复 2. 转座子 3. C4 途径 4. 正前馈作用和正反馈作用 5. RNA 剪接和可变剪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并将答案写在题号后)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代谢的中间产物的是: A. 葡萄糖-6-磷酸 B. 丙酮酸 C. 胆固醇 D. 乙酰辅酶A 2. 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四个时相中,用于准备DNA 合成的是: A. M 期 B. G1 期 C. S 期 D. G2 期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转录前水平调节的过程是: A. RNA 编辑 B. 染色质丢失 C. 染色体DNA 的修饰和异染色质化 D. 基因重排 4. 下列各项中,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 DNA 双螺旋模型 B. PCR 仪的发明 C. RNA 干扰技术 D.抑癌基因的发现 5.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表观遗传调控的是: A. DNA 甲基化 B.组蛋白乙酰化 C. mRNA加尾 D. RNA 干扰 6. 大肠杆菌中,参与转录终止调控的是: A. TATA box B. ρ因子 C. snoRNA D. RNaseP 7. 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被称为: A. 阻遏蛋白 B. 诱导因子 C. 激活蛋白 D. 增强子 8. 既可利用上游启动子,又可利用下游启动子的RNA 聚合酶是: A. RNA 聚合酶I B. RNA 聚合酶II C. RNA 聚合酶III D. RNA 聚合酶IV 9. 用来研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是: A. 酵母双杂交技术 B. 原位杂交技术 C. RACE 技术 D. SAGE技术 10. 能够引起细胞内蛋白降解的反应是: A. 泛素化 B. 去泛素化 C. 磷酸化 D. 去磷酸化 11.双缩脲发应用来测定: A. 肽 B. 糖 C. RNA D. DNA 12. 抗霉素A 对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抑制的作用点在: A. NADH 脱氢酶附近 B.琥珀酸脱氢酶 C. 细胞色素氧化酶 D. 细胞色素b 附近 13. 氨基酸在掺入肽链前必须活化,氨基酸的活化部位是: A. 内质网的核糖体 B. 可溶的细胞质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4. T4 DNA 连接酶催化的连接反应需要能量,其能量来源是: A. ATP B. NAD C. GTP D.乙酰CoA 15.组蛋白的修饰可引起核小体的解离,这种修饰是: A. 糖基化 B. 腺苷化 C. 磷酸化 D. 乙酰化 16. 磷酸化酶激酶活性的发挥依赖于:

中科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样本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本《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学科口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一、考试内容 1.细胞生物学发展历史 1.1. 了解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1.2. 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 现, 细胞学的建立 1.3. 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 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 1.4.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组成 2.1. 细胞的形态结构 ●了解形状、大小和种类的多样性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掌握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模式 ●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差别 2.2. 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意义 ●了解元素: 主要元素、宏量、微量和痕量元素 ●掌握有机小分子: 小分子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脂质 ●掌握大分子: 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多糖 ●掌握水、无机盐和离子

2.3. 掌握细胞的共性, 细胞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的相关性 附: 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3.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和基本原理 3.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 3.1.1.光学显微技术 ●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 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 像差与复合透镜 ●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 固定、切片、染色 ●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 ●了解暗视野显微镜: 聚光器, 分辨率 ●了解相差显微镜: 用途、特有装置( 光栏、相版) , 原理 ●了解干涉显微镜: 用途、特有装置干涉器 ●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 ●了解计算机等技术在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应用 3.1.2.电子显微镜技术 ●了解透射电镜: 基本构造, 成像原理, 分辨率; 超高压电镜 ●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 超薄切片技术, 负染色和暗视场制片术 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 ●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 3.2. 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 ●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 如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等 ●理解基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细胞光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 ●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 3.3. 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

细胞生物学试题整理(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A: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蛋白B:膜蛋白C:分泌性蛋白 D:需要进行修饰的pro 4:细胞内进行蛋白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5微体中含有() A:氧化酶 B:酸性磷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过氧化氢酶6: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进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 B:导肽 C:信号肽 D:特殊氨基序列7:溶酶体的功能有()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自溶 C:细胞防御 D:自体吞噬8: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单胺氧化酶9: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少量RNA

中科院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考博

中科院发育所06年生物化学考博试题 1.试举5例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2.真核生物逆转座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3.一蛋白用SDS聚丙电泳分离后为一条带,请问,这个蛋白是否只有一种成分,如果还有其它成分如何分离,鉴定纯度 4.真核生物表达各水平上的调控机理 5.举两篇05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Cell Science Nature的文章,要国内通迅地址,要写出作者或单位,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6.请在生化角度评价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中科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历年真题简答论述超精细总结

本人2014考生,考入中科院动物所,这是我当时亲自总结的免费奉献给大家了。还有好多 我自己总结的资料。大家可以登录 https://www.doczj.com/doc/6911201139.html,/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16.bSIwNB&id=37954885616 因为好多都是我自己当时买别人的,花了不少钱,而我自己也不是高富帅,所以只希望能帮助学弟学妹的同事收回自己的成本。也可以直接联系QQ:549917517 买我资料的我也可以给大家提供考上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及后续全程的服务。。。 中科院细胞生物学(852)历年大题 1994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异同P206 2.真核细胞分泌蛋白合成机制的信号假说P111 3.以细菌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调节为例,阐操纵子常说中的负调控机制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 5.分泌颗粒(酶原颗粒)形成过程 1995 6.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 7.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生理意义 8.阐述非组蛋白在染色质中所起的作用 9.什么是细胞周期?研究细胞周期意义何在? 1996 10.简述细胞编程性死亡 11.试叙述运输蛋白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12.以胰岛素为例阐明高尔基体的蛋白质改造功能 13.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异同点 1997 14.染色体结构与基因活性的关系

15.细胞周期调控有哪些因子?如何协同调节周期的运转? 16.简述细胞编程性死亡或凋亡,及它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17.简述高尔基体的膜转化功能 1998 18.溶酶体和过氧化酶体的主要区别 19.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20.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假说及证据 21.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在哪些水平上发生?何谓转录前调控,它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各发生在什么发育时期?举例 1999 1、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显著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什么是Hayflick 界限,什么是端粒,两者关系如何。 3、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有哪几种,其中哪些与肿瘤细胞发生有关。 4、用秋水仙素处理动物细胞,细胞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分布有什么改变,为什么? 5、绘图并简要说明细胞内新蛋白质的合成转运途径。 2000 1、试述进化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2、在细胞质中合成并进入内质网腔中的蛋白质主要有哪几种? 3、染色体不同区域的复制是否同时进行?有何证据? 4、从受精卵到发育成个体,其间细胞经历了种种分化过程,成为各种特化的细胞,分化了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2001 1、为什么在生理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是不均等分布的?此不均等分布为什么是必须的?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 试、习题库(附解答)苏大《细胞生物学》课程组编 第一批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2 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和细胞 化学。 3 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核、单糖,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 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 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1.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D.NA.与RNA.)、核糖体、酶是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 的基因装置。 3.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 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 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 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 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8. 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 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 10. 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 11. 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2. 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13. 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 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15. 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 16. 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 17. 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氨基己糖和糖醛酸。 18. 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等。 19.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等。 20. 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21. 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隙连接、胞间连丝和化学突触。 22. 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等。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 24. 被动运输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25. 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载体蛋白 和通道蛋白两类。 26. 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A.TP直接供能运输、A.TP间接供能运输和光驱动的主动运输。 27. 协同运输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属于主动运输类型。 28. 协同运输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共运输(同向运输)和反 向运输。

中国科学院2005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细胞生物学》以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2005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细胞生物学》以及答案 一、是非题:20题,共30分 1、只有跨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才需要载体蛋白。 2、内吞作用涉及细胞膜凹陷的质膜分离,所为不是主动运输。 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内膜系统。 4、细胞定向迁移与微丝有关,与微管无关。 5、将蛋白质用荧光素标记后,就形成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6、Ras是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的GTP酶。 7、胞外信号通过跨膜受体才能转换成胞内信号。 8、cAMP应答元件(cAMP-reapinsive element)是启动子上与cAMP结合的DNA 序列。 9、原位杂交(in siru hybridization)技术通常用于细胞内特异DNA 和RNA 的定位及定性。 10、细胞凋亡时,核小体间DNA断裂是由物理、化学因素或病理性刺激引起的。 11、组蛋白H3的甲基化既可为与基因激活,也可为与基因沉默相关。 12、基因组是指细胞中含有遗传信息的所有核酸量。 13、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差异,而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由于G0期的长短不同所导致。 14、抗癌基因突变能转变成癌基因从而致癌。 15、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是指基因组中某些基因的甲基化模式。 16、细胞内没有沿中等纤维运动的驱动蛋白(motor protein) 17、由于细胞内环境的特点,生物膜只能是脂质双分子层。 18、一个细胞克隆是由单个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细胞群体。 19、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复制可在细胞外实现。 20、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来微粒体不是一种细胞器。 二,选择题30题,共45分 1、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A)膜脂脂肪酸碳链的长度 B)膜脂脂肪酸碳链的不饱和度 C)膜脂极性基团的极性 D)胆固醇 2、在被动运输中,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为 A)对能量的需求 B)运输物质的大小 C)运输能力是否饱和 D)物质的浓度 3、内质网有许多功能,下列哪个不在内质网中发生 A)蛋白质合成 B)脂类合成 C)糖合成 D)解毒作用 4、经常接触粉尘的人会导致肺部疾病,如粉末引起的矽肺。哪逐步形成细胞器与矽肺类疾病相关 A)内质网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5、三羧酶循环主要是在线粒体的_____

中科院生化分子

大肠杆菌转录起始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全酶,其中__σ_____因子辨认起始点,而β 亚基和___β′____亚基组成了催化中心。转录的终止反映在____终止子___。 所有信号肽的位置都在新生肽的N 端。()错 【解析】信号肽是指存在于蛋白多肽链上的在起始密码子之后能启动蛋白质运转的一段多肽序列,该序列常位于蛋白质的氨基末端,但也可以位于中部或其他地方。 遗传密码的特性和在基因传递中的意义,以及遗传密码是如何被破译的。 (1)遗传密码的特性及其在基因传递中的意义 ①遗传密码是三联子密码 1 个密码子由3 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特异性地编码1 个氨基酸。 ②密码子的连续性 遗传密码以5′→3′方向、非重复、无标点的方式编码在核酸分子上。阅读mRNA 时以密码子为单位,连续阅读,密码间无间断也没有重叠,AUG 为甲硫氨酸兼起始密码子。UAA、UAG 和UGA 为终止密码子。因此要正确阅读密码,必须从起始密码子开始,按一定的读码框架连续读下去,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为止。若插入或删除一个核苷酸,就会使以后的读码框发生错位,称为移码突变。 ③密码子的简并性 一种氨基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对应于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除甲硫氨酸(AUG)和色氨酸(UGG)只有一个密码子外,其他氨基酸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密码的简并性可以减少有害突变,在物种的稳定性上起一定作用,还可以保证翻译的速率。 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但第三对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 可以识别 1 个以上的密码子。tRNA 识别密码子的个数由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的性质决定。 a.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为A 或C 时,只能识别1 种密码,分别为U、G; b.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为G 或U 者可以识别2 种密码,分别为U 和C,A 和G; c.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为I(黄嘌呤)时可识别3 种密码(U、C、A)。 如果有几个密码子同时编码一个氨基酸,凡是第一、二位碱基不同的密码子都对应于各自独立的tRNA。 ⑤密码的通用性与特殊性 a.通用性:所有生物几乎都使用同一套密码子。密码子的通用性说明生物有共同的起源,有助于生物的进化的研究。 b.特殊性:线粒体及少数生物基因组的密码子有变异,人线粒体中UGA 编码Trp,而不是终止密码子;AUA编码Met,而不是Ile;AGA 和AGC 是终止密码子,而不编码Arg。 ⑥密码的防错系统 密码的编排方式使得密码子中一个碱基被置换,其结果常常或是编码相同氨基酸或是以理化性质最接近的氨基酸取代。从而使基因突变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即密码的编排具有防错功能,密码表是一个故障-安全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最佳选择 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_严紧型质粒_______,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_松弛型质粒_______。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感受态细胞是指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 等化学试剂)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外源DNA 的载体分子通过的细胞。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入感受态细胞进行表达,可以检验重组载体是否构建成功。感受态细胞作为重组载体的宿主可以进行后续实验,如蛋白质表达纯化等工作。 凝胶阻滞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 凝胶阻滞试验是一种体外分析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蛋白质与DNA 结合后增加相对分子质量,没有结合蛋白的DNA 片段跑得快,结合蛋白的DNA 跑得慢。凝胶阻滞试验可以用于检测DNA结合蛋白、RNA 结合蛋白,并可通过加入特异性的抗体来检测特定的蛋白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