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乘起信论直解

大乘起信论直解

大乘起信论直解

马鸣菩萨造论

真谛三藏释论

唐法藏造疏

明德清直解

刻起信论直解辞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

刻起信论直解辞

起信论者,乃马吓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渺,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最为精详,加以记文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以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初学之士既无师匠可凭,己眼不明,非仗此论以入大乘正信,将恐久而无闻焉!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技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非敢闻于大方也;门人超逸久依在座,深讨论义似得其旨,今携草归粤,志欲刻之以为法施。予谓无佛法地,后学有志参究大法者,又当以瓦注也!若夫得意遗言,直入唯心现量,是在当人智眼!

时泰昌改元岁在庚申仲冬朔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述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华严七祖以马鸣为初祖,然此论中未及圆融之旨,何以称耶?向未有知其者,后学竟茫然莫辩,故了不加意,使古人建立宗旨无以畅明于世也!故今略示其要,令知所宗。

华严圆宗以一真法界统四法界,依四法界立十玄门,惟四界十玄皆由六相立,是则六相以成圆融无碍之宗也!此论总明六相,则包括四界十玄理趣无遗;以六相为圆融之统,是则此论摄法界而无尽矣!故首标一心真如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且此论宗百部大乘所造,然百部大乘乃化佛建立即实之权,今此论总摄权乘归于一实,要显即权之实,引归果海圆融之极致也!然论中虽未明显圆融之旨,且三乘五性顿渐修证都归一心果海之源,而圆融具德皆一心之妙,已具华严宗中,故此不说;单为引摄归于性海,故论中最初所归者乃报身佛,及断惑所见者亦报身佛;而论义具明染净同真,为一心之相用,以一念为染净之源起,是则全同华严以法界缘起为宗,而十二绿生即如来普光明智也!是知要入华严法界必由此论为入法界之门也!

言六相者-乃总、别、同、异、成、坏也!

一者总相-即一心真如为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二者别相-即一心二门、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修断差别也!

三者同相-即圣凡染净、因果性相同一真如,即

瓦器微尘之喻也!

四者异相-即染净诸法各各差别,不一不杂,如尘器之不一也!

五者成相-即染净诸法皆由一念绿起而成也!

六者坏相-即染净诸法各住自位,各各无性,无以自立也!

言四法界-乃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也!

一者理法界-即一心真如,更无别法,全一真理。

二者事法界-即一切圣凡染净、依正因果诸差别事法也!

三者理事无碍法界者-由上理事相成共有十门,以事揽理成,故全理成事;以理成事,故全事即理。以理能成事,故事不碍理而能显理;以事揽理成,故理不碍事而能融事。理能成事,故全事即理;事能显理,故全理即事;以理事相即,故得理事融镕无碍也!法界观十门分别最为昭著,此略举其要。

四事事无碍法界-以上理事无碍,今全理成事,故不必更言其理;以全事全理,故事事融摄无障无碍。但以六相该收一切事法,则法法圆融,故成十重玄门,以彰法界之大用;故此论义会六相,则已摄事事无碍圆融具德宗也!十玄门义具在华严玄谈中说,今但列名。

十玄门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融具德门此十玄门义如法界观及玄谈中说。

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

此论之题目乃一论之纲宗也!言大乘起信者-为欲发起大乘正信故。言大乘者-即所信之法体。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间法,具有体、相、用三大义,故云大也!乘者-谓此一心有运载义,以诸佛乘此而证菩提涅槃;菩萨乘此广修万行,下化众生、上求佛果;众生乘此而轮转生死。以此一心是一切圣凡迷悟因果之总相故,故下文云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今者欲令众生谛信此心即是大乘,正解不谬,意要发起大乘正信,故云大乘起信。然能信者是人,大乘即所信之法,义兼人法,以法为机设故。此论之作以佛入灭六百年中,小乘之人不信唯心,心外取法多起诤论,外道邪执破坏正法,故论主兴悲特造此论,故下因缘云为欲除疑舍邪执故;以疑与信反,今信此心则疑自除矣!此论盖宗楞伽、思益等百部大乘经所造,发明唯心识之旨统归一心,遵为性、相二宗之纲要,深穷迷悟之根源、指示修行之捷要,所谓总摄如来所说深广之义,实大教之纲宗、禅门之的旨也;论者-决择是非,发明正理,拣非经律,故以论明。贤首本疏精详,但科段少隔,前已删繁从略,谓之疏略;然其中文

义少有不驯,故今仍遵本疏正义顺为直解,以便初学,非敢妄有臆说,观者幸无以人废言,取信于心是所望也!

马鸣菩萨造

此造论人也!马鸣者-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群马悲鸣,故以为名;及说法时,诸马闻之亦皆悲鸣。疏引摩诃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此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

真谛三藏译

此译人名也!论有二译-一西印土优禅尼国沙门波罗末陀,此云真谛,梁元帝承圣三年于衡州建兴寺译成一卷、二十四纸。一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此云喜学,大周则天时于东都佛授记寺译成两卷,亦二十四卷。今行前译。

唐西京太原寺沙门法藏造疏

明匡山法云寺沙门德清直解

将著论文先归敬请加,后正述论文。且初-

归命尽十方

将造斯论先须归命三宝请求加被,所以然者,以造论释经,经乃佛说,佛智甚深非情可测,故请三宝威力加被摄受,故使论义印契佛心,且云归命,表能归之心也!欲入法性先忘我相,然命以统摄六根,今以命归则身心俱亡,能归之至也!十方乃所归之分际,意谓所著论义乃十法界之宗,故须归命尽十方之三宝,以心无分限,故境亦无量,意在归十方法界帝网刹中无尽三也宝也!

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此归佛宝也!佛以三轮应物,今所归三轮皆最殊胜,意显非应化身,乃从法垂报之身也!遍知-意业最胜也!凡夫不知、外道邪知、二乘偏知、菩萨分知,唯佛遍知。以实智证理,理无不彻;权智鉴机,机无不宜;乃至法界众生念乐欲无不尽知,云遍也!色无碍自在-身业最胜也!华严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根根圆融周遍自在,十身历然无坏无杂,故云无碍。救世大悲-语业最胜也!佛以音声轮应机说法,一音各解,故语最胜也!世-乃众生世间所救之处。大悲—乃能救之心,如来唯用大悲为力故。者-指人也!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

此归法宝也!及者-谓不但归佛,亦归法也!彼身-指上佛身,佛以为身故;谓从真如所流教法即是法身常住,以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故,意显此法即佛之体相本无二故。法性真如-正指法体,谓真如法性即法身真体,以此法身在有情为佛性,在无情为法性,以与一切染净诸法为体性故。以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故喻如海。遇风起诸波浪,湿性无二,故云相也!如来藏中含摄众德,故云功德藏。

如实修行等

此归僧宝也!僧通凡圣大小,今言如实修行乃地上菩萨也!据后译云:无边德藏僧·勤求正

觉者。则上句叹德,人能摄德,故名为藏。

下述造论意-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此述造论意也!法不虚设必有所为,今有四意-一以二乘不信唯心,故显示一心正义令除疑惑。二以外道邪执,故对治执令舍邪见。三以修行者未起正行,故分别发趣道相,令起正信以为行本。四为使信成满,入住不退,堪受佛果,故云佛种不断。为此多意所以造论!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此总标论宗本也!法者-即论所依宗本,谓一心法具二门、三大义,故正示所宗。摩诃衍-此云大乘,谓所宗心法即是大乘。能信此心即是大乘根本,有此胜益是故须说。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此标作论规制,初开章门也!然分章者使知义有所属,故此一论大文立有五分而为次第。法不孤起必有因由,故首列因缘;由致既彰必有宗本,故次立义;宗本幽深非释莫解,故次解释;既解法义非行莫阶,故次修行信心;解行虽陈钝根懈退,故次劝修;此一论之大节也!

凡经有三分-此因缘即序、中三分为正宗、劝修为流通。

下释因缘分-

初说因缘分!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

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此八因缘中第一总相与一论为发起之由也!以凡夫、外道迷此一心,以招苦苦、坏苦、行苦、分段生死之苦;二乘、菩萨尚有变易生死之微苦;今开示此心令依之而修,则证得菩提觉法乐、涅槃寂灭乐;但为众生离苦得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此与立义分及解释分中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作发起因缘也!以众生无有正解多起邪见,以不达如来根本义故;今立义分中一心二门、三大之义乃如来之根本,今广解释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也!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此即下分别发趣道相因缘也!以彼文云令根者发决定信进趣大道,堪任住于不退信故。此当十信满心,故云成熟。入十住正定聚,故云不退。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此即下修行信心分!谓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四种心、修五种行,渐得善根成熟。以信未满,故云微少。令进向满,故云修行信心也!

五者为示方便销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此下为根劣易退者赖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为

下中上,后一劝修,今当下品;谓为令业重惑多者善根难发,故说礼忏方便销恶业障,远离痴慢,出邪魔网故。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此当中品也!下文修习止观门中,双明止观遣凡小二执,故云对治。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当上品也!即下文修行信心分末劝生净土,为劣根怯弱众生恐后报缘差成退,故令往生净土成不退也!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此即下劝修利益分!谓为懈慢众生举彼损益劝令修习,总策成前诸行也!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此总结造论因缘也!盖菩萨本意为度众生,故以众生发起造论之因缘也!八因缘,初一是总,余七别缘,总括一论具载下文。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此问明所以造论之意也!问曰:如上所示一一法门,佛说契经中具有,何暇重论?答曰:以众生根有利钝、受教之缘不等,故有经论之殊。所谓下,释成根机不同、受解各别,故有经论广略之不一也!盖如来在世众生根利,机因胜也!亲见佛身三业殊胜,亲闻圆音,缘胜也!如此则一音演说,异类齐解,此则尚不假结集之经,又何须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此言如来灭后,根机不一、因缘各别、受解不同,于经于论则有广略不等也!且如来灭后当正法之时,去佛不远,众生根利有自智力,故能广闻多经而取解者。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此亦利根众生有自智力不假多闻,或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如上二类之机则不须论。

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此乃劣机钝根无自智力,不能于经解甚深义,要假广论多闻而得解者。

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此自有厌烦要略之机,故略论不可不作,正为此论之因缘也!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此结今造论之意也!此论始终万一千余言,则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妙义尽在其中,可谓文至略而义至广;所谓总百部大乘奥义包括无遗、廓法界一心如观掌果,诚入理之玄门、修行之妙指也!学者可不尽心焉?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

心显示摩诃衙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此立义分首标一心宗体,以显大乘名义也!所言法者-谓一真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即如来藏清净真心也!然而此心体绝圣凡,本无迷悟,自性清净,了无妄染,离名离相,绝诸对待,唯一真源更无二法,又何有大乘之名耶?楞伽云:大乘非乘。今言大乘者,盖依众生心而立此名也!所言总摄世出世法者-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是则迷如来藏而为识藏,乃众生心也!以此心乃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而成,名阿赖耶识,而此识体原是真如,亦名本觉,本无生灭;今因无明动彼净心而有生灭,故为业识;以此心本是真如,故摄出世四圣之法;以依业识则有生死,故摄六凡之法;故云是心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今依此心显示大乘义者:以法界一心具有体、相、用三大义故,今依此一心开真如、生灭二门-若约真如门则离一切相,名言双绝,但显其体,不显相、用,故云即示摩诃衍体;若约生灭门则妄依真起,即显相、用。故于生灭门中具显、相、用三大之义,是故名大;依此真妄二法有二转依,是故名乘;故云依众生心显示大乘义也!此总出大乘得名之所以,先示真妄心法通为大乘法体也!

下示三大义-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此标列义门以显大乘得名,为下正义之张本也;所言义者-谓名依义立。有何义故而立大乘之名耶?以有三大义,故得大名;以有二运转义,故得乘名。此之名义盖依真妄二法和合而有,故云依众生心显示摩诃衍义也!若言其体则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减,故但言‘体’。今依如来藏随染净缘,以随净缘则具无量自性功德,则成出世间因果;以随染缘则变自性功德而为恒沙烦恼,则成世间因果;故‘相’、‘用’方显。以此三大染净之所不亏、生灭之所不变,是故名大。诸佛、菩萨皆乘此心,是故名乘。一论大旨唯释此义,故为宗本。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此结前生后-

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

此标列释名也!显示者-正释大乘所依法义。对治者-既明正体,须遣异计。上释‘大’义!发趣者-趣进次第。正明‘乘’义!此正宗一分有此三段,依义解释。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

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此标宗本正义,以释立义依众生心显示摩诃衍义,为一论之纲要也!此论宗楞伽等经所造,今一心二门盖依经而立也!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心一法不立,有无俱遣,生佛智空,故云:远离觉所觉·是二悉皆离。是则真妄不立,寂灭湛然,故经中百八句大慧约十法界名、相、妄想而问,故佛答云一切皆非。今云是心真如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即经所示寂灭一心也!以一心寂灭,不可说示,故大慧便问诸识有几种生住灭,是约生灭门中容有言说,故五法、三自性皆依生灭门而有也!以经云:诸识略有三种相-谓真识、现识、分别事识。故今论依一心立二门者,盖依真识立真如门,依现识、分别事识立生灭门;故今真如乃一心之真如,故名、相、妄想一切皆非,一法不立,四句俱遣;以依二识,故三细六粗、五意六染总属名、相、妄想,皆生灭门收,此论立义之宗本也!前立义中云众生心摄世间法者,盖总约真妄和合之一心以通含染净诸法,为显大乘依之而得名也!今云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者,以显如来藏、识藏真妄和合,各有力用互相含摄,以显不思议熏变之妙也!以如来藏具有恒沙诸净功德,今迷而为识藏,而变恒沙净功德而为染缘。今言各总摄者,以如来藏随净法熏,则真有力而妄无力,故染缘即变为净法,则总摄染缘于如来藏中通为不思议之净用;若随无明染缘熏,则妄有力而真无力,故净德即变为染缘,则摄净德于藏识中通为不思议之业用;是则总是一如来藏,但随染净熏变,以致真妄各别户相含摄,故云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也!此明如来藏不思议熏变之妙,故以此各总摄标显,向下论文中生灭因缘、染净熏习发挥此三字而已!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此标释立义分中是心真如也!何以名真如耶?谓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一法界者-即无二真心,为万法之所因依。界者-因也!总相法门体者-即一切圣凡依正因果之总相皆依此心而为其体,然此心体本不生灭,所谓常住真心也!既云一真,元无差别之相,而今有差别者,唯依妄念而有返显,若无妄念则湛寂一心,了无差别境界之相矣!虽则万法差别,法法皆真,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言思路绝,心行,处灭,故一切言说、名字、分

别皆不可得,故皆云离也!由是染净不能异,故云毕竟平等。四相所不迁,故无变异。不属有为,故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以不妄不变,故名真如。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

可念,故名为真如。

此释上离缘,以显真如绝待也!问:何以真如离名言相耶?答: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故。问:何以离心缘相耶?答:以随妄念不可得故。问:若名、言、心缘一切皆离,如何是真如相耶?答:真如者亦无有相,以真如体离相寂灭,不可以相取故。问:既离名绝相,何以有真如之名耶?答:以真如之名乃言说之极,此名之外更无有可加者,故以真如之名以遣名言之执耳!非是真如有相可名也!问:若名既遣,而此真如之体亦可遣耶?答:此真如之体真实无妄则无可遣,以可遣者妄耳!不可遣者真也!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无可遣也!问:若诸妄俱遣,唯立真如一法耶?答:亦无可立!谓若真外别有一法则言可立,以一切法皆与真如同体,无二无别,又何可立?以有如是义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此究竟离相之地也!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此问明随顺得入,以明观智境也!问曰:言真如之体既言思路绝,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则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得悟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可说,虽念无有可念,此是方便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云得入。

上明离言以明观智境,下依言辩德以明生信境-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此依言辩德,以释立义分中是心真如相也!前显离言但示其体,故云即一法界体平等无二;今则依言辩相,故云有二种义。义-即相也!以即体之相故,但标真如,谓显体有空、不空二义也!如实空者-谓真如实体之中空无妄染,以妄空故,实体自显,故云究竟显实。如实不空言有自体者-以异妄无体,谓自体不空,非断灭也!言具足无漏性功德者-以异恒沙有漏烦恼,故云具足等,言如实体中虽空无妄染,而能具足无漏性功德故。佛性论云:由客尘空故,与法界相离;无上法不空,与法界相随。是则妄染虽空而德相不空也!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

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此略释空义也!谓真如实体但依妄染本无,故说体空,若离妄染则无空可说,谓此真体从来与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则绝境,以无虚妄心念则绝心,心境皆绝,故言如实空耳!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此广释空义,以显真如实体本离四句、绝百非也!然有无四句乃内教学佛法不得意者所计也!一异等四句乃外道谬计也!谓真如之体即般若真空,若不得般若义则妄起四计,是为四谤;今显四句既离,百非自遣,般若实体平等现前,故总云非;楞伽百八俱非总不出此二‘四句’计。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此结显空义也!谓真如实体非思量分别之境,故众生种种妄想分别皆与此体总不相应,以为遣彼妄念,故说体空;若离妄心则空亦不立矣!又何有空之一字可说也!此则妄念既离,真亦不立,所谓究竟显实也!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异唯证相应故。

此明不空义也!谓此不空更非别法,即前已显法体空无妄染,即是真心常恒不变之实体;而此体中本有恒沙净德,向被妄染遮障不显,今妄染既离则本有净法满足,以此义故,名为不

空,不是别有实法可取也!惟此不空之体非妄念分别可到,乃是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永嘉云:唯证乃知难可测也!

上释心真如门竟,下释心生灭门有二大科-

初释生灭心法、二辩所示之义-

初中又二:初染净生灭、二染净相资-

且初-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

此释立义分中是心生灭因缘相,先明生灭心以显一心之源也!言依如来藏者-即所立一心真如乃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以此心体本来无染,故云自性清净。寂灭湛然,故云不生。常住不动,故云不灭。不妄不变,故名真如。一切如来恒沙净德性自具足,故名如来藏。以此藏性本无迷悟,了无圣凡,而为十法界一切圣凡因果所依,故云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故论立此为一心真源。楞伽云:如来藏为生死因,若生若灭。故今在生灭门中要显此心为迷悟依,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譬如波涛依海水而有也!若据此一心真如则了绝圣凡,故云三界唯心,则心外无一法可得。今显圣凡迷悟因果皆生灭门收,所谓不了一法界义

故,不觉动念而有无明,迷此真心变为藏识,故经云识藏如来藏;故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经喻如波涛依水,正显万法唯识也!故论立此识为生法之本,故下三细六粗、五意六染皆依识变,即返妄归真亦此识断证;故楞伽约真如门则一切皆非,不容有说,而可说者盖约生灭门耳!此一论之宗依,学者顺先识其源头,故概示于此。

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此依真妄和合释此识有二种义,以显迷悟因依也!二义者-即觉、不觉二义也!经云: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以此识称心意识,故名众生;谓此识本如来藏所成,而为众生本有之佛性,故云觉义:今被无明障蔽而不知,故云不觉义。能摄能生者---谓圣凡依正因

果依此一心建立,含摄无遗,故云摄一切法;今以随无明流而生三细、六粗一切世间之染法,依始觉返流则生出世四圣之净法;是则染净因果皆从真妄熏变,皆此识之力用,故云能摄能生。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此显众生本有不迷之佛性也!所言众生佛性者乃如来藏,实诸佛之法身;今虽流转五道而为众生,而本体湛然常住,不动周圆,未曾欠缺,但因众生一念无明妄心遮障而不显现,故日用而不自知,以众生从来不曾离念故;若能离念则本体廓然如太虚空无所不遍,则一切妄差别境界融成一味真心,唯法界一相更无对待;惟此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乃众生之本有,故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大经云:我于一切众生身中成等正觉。盖依此平等法身,故说生旧成佛,依此义也!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此核本觉得名,以显始觉为返流还净之智也!由前明妄依真起,故说依黎耶有觉、不觉,此迷妄之通相也!今就一觉而分本、始二义,盖别显从迷返悟要依觉之智为张本也!然此觉性若约不迷,但直名觉;今因在迷中一向不觉,特因始觉而显,然非新生,乃是众生之本有,故云本觉。今日方觉,故云对始觉而说也!且此始觉亦不从外来,特由本觉内熏之力而发,更无二体,故云即同本觉,是则始、本不二,元一觉也!又今言始觉义者亦创起,盖依迷本觉之无明心中而发,一向不觉,今始觉之者,要显实由本觉内熏之功,故云依本觉等。譬如醒人而有睡梦,从梦觉者即本醒人,非他人也!原此觉

性元无二义,今就三细六粗迷源既远,若返流还净,要始觉有功,本觉乃显;然依四相,始觉灭相渐渐觉至生相,生相既破,归一心源,法身全显,名究竟觉;其在中路未至心源,皆非究竟也!故下约四相以明始觉之渐。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此征释上究竟不究竟义,以明始觉渐次也!若约返流寄位当依三细六粗,此中正说一心生灭,尚未发明粗细之相;今因说始觉故,姑就始终生住异灭四相,以明从凡至圣以显返流渐渐至究竟觉,假此以显始觉之相也!如凡夫人下,谓从观行位先觉灭相也!言觉灭相者-谓众生造业之心念念生灭未曾暂止,今觉此一念灭处,正是引起后念造业之心令生也;故觉了前念起恶之心灭时,即就灭处止其后念之恶更不容起,故念念灭时念念止之,止之既久则令恶念不生,此所谓止恶防非;故虽觉恶念不容其起,但在生灭心中遏捺,未见不生灭性,故云虽觉即是不觉,若约后六粗当起业相。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此明觉异相,当三贤位也!言如二乘观智者-谓二乘人作生空观,破分别法执;初发意菩萨即依彼生空作空观,破分别法执;从信入住,至十向满心,渐断分别二障,名相似觉,为觉异相。言异相者-谓我法差别对待不忘,渐渐觉破执取之念了不可得,故云念无异相。约六粗,当破‘执取’、‘计名字’,故云舍粗分别执著故。以未见真如,但比观而知,故云相似。

如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此明觉住相,当地上菩萨也!言法身者-谓地上菩萨依真如法为自体,故名法身。言住相者-谓分别境界,能所对待念念未,心有所著,故云住相。今地上菩萨入真如观,观察自念念分别,住无住相,则能离分别粗念。此约六粗三细,当觉‘智相’、‘相续’、及‘能见’、‘能现’四种住相,此四名为俱生我法二执,分破分证,故名随分觉。此上三相皆非究竟,以未至心源故。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此明觉生相也!谓十地菩萨真穷惑尽悉皆究竟,故云满足方便。言方便者-乃观行修断之法也!以此菩萨研真断惑至此,以一念观心与念相应,从此更无可断矣!此总显究竟觉心,下明究竟之所以。言相应者-但觉一念无明动心初起之时,自心体中了无初起之相,本自寂灭无生,故云心无初相。是则无念真心远离最初微细

动念,故得见心性。既无生相变异,唯一心源,故云心即常住。至此始、本本一,名究竟觉也!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此证明无念为成佛之捷要也!意谓不但菩萨修断以至无念名为究竟,即凡诸众生二六时中苟能观察无念者,则念念向佛智矣!成佛之要无逾此者,故特揭示于此。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此重显无念,以释心有初相之疑也!恐惑者闻觉心初起之说,将谓有初相可知,故此释云: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今言知相者,盖知最初本无念也!以此无念为究竟觉,则知一切众生皆不名觉,以从来未曾离念,以有此念,故说无始无明。由是观之,一切众生无边生死但依一念而系之也!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此明究竟一心真源也!良以真源湛寂,本无生灭,然此生灭但因妄念而有;今若得无念则知四相同时,寂灭平等,唯一真心,更无先后,是则真觉圆明,本来不迷,又何有觉?以寂灭心中四相同时,其体本空,故皆无自立。以当体无生,故云平等同一真觉。此言既无四相可觉,又何有始觉之异耶?此实究竟一心之旨也!

上明始觉,下明本觉义有二-

初明随缘本觉、二明性净本觉-

且初-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此承上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此明本觉出缠还净有二种相也!言生二种者-以前云黎耶生一切法,以本觉内熏起觉之智,转染令净,显此二种,故云生。用不离体,故云不相舍离。言智净相者-由始觉智除染还净,此出缠本觉也!不思议业相者—谓本觉转染还净,自然而有不思议用也!

此标名,下释相-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此明本觉出缠智净相也!依法力者-谓由真如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熏之力,发起信解,依教熏修,故云法力熏习,此地前三贤比观相似行也!以修习力得见真如,称真实而修,故云如实修行,登地修真如三昧也!满足方便者-以至八地深证真如,破和合识内根本无明,灭三细相续微细生相,显现法身,染缘脱尽,觉体淳净,此全仗始觉之功也!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

大海水因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此明相灭性不坏,以释上灭相续心之疑也!恐疑者前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黎耶识,此识生灭即相续心也!今灭相续心则连体俱灭,岂不沦于断灭耶?故此释云:生灭者,心之相之!不生灭者,心之体也!以一切生灭心相皆是无明,以此无明依真而起,故云不离觉性。

非一非异,故云非可坏、非不可坏。以非一,故可坏,以无明生灭而觉性不生灭;然可坏者,无明生灭心也!如波因水有,波可灭而水不可灭,湿性不坏故。以非异,故不可坏,以无明不离觉性,其体本空,故云俱无形性。无明实性即是觉性,是则但了无明体空,则相续心相自灭,非觉性灭,智性不坏故也!楞伽云: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藏识若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故可灭者,乃转识生灭心相,非不生灭之心体也!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此明本觉还净而有不思议业用也!意谓本觉在迷,而众生依之造业,故云业力不可思议。今出缠还净,而本有不思议神通妙用能作胜妙境界无量功德之相,随众生根自然相应而现令得利益。此正观音大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得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共一悲仰,故能现三十二应、十四无畏等一一功德利益众生。此不思议力性自具足,故云依智净相也!故唯识若破七识,则云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诸佛既尔,则众生有能修得本智则妙用亦然,此显始觉之成功也!

上明随染本觉竟,下明性净本觉-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此标性净觉体,意显不迷之本觉也!谓即指前觉体,故云复次。上由始觉所显智净相,意显属修生;此下四种显属本有,故云觉体相。以虚空喻其广博包含,以净镜喻其圆明能现,二喻相成,故双举之。若依法界一心,约海印三昧,则虚空即镜,以森罗万象皆现于空镜之中;若海湛空澄,则空镜之影像印于海底,谓之海印;佛心普应法界,故名海印三昧,此理更著。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此明性净本觉如实体空义也!谓本有真心乃真如实体,本自清净,不属迷悟,不假修为,广博包含,寂灭离相,故云远离一切心境界相。绝诸对待,唯一真心,故云无法可现。寂灭湛然,故

唯识三十论讲话

唯识三十论讲话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为利诸有情 序说 一唯识论作者及其作由 在讲述《唯识三十论》之先,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本论是哪位学者的作品,且因什么动机而写作的?我们知道这论的作者,是在佛陀涅槃后九百年的时代,他诞生的地点是北印度健驮逻国的都市布路沙布罗中,就是佛教界中最享盛名的筏苏槃度(译天亲或世亲)菩萨。他初出家于小乘萨婆多部,博学多闻,涉猎小乘三藏,钩深致远,唯理是宗,以张大其教网,著《俱舍论》,世称为聪明论。并制作其他诸论,大事宣扬小乘教义。后到中印度阿逾陀国,其兄阿僧伽(译无著),遣门人诵《华严经·十地品》和《阿毗达摩经·摄大乘品》,故意使他听到,他毕竟是个不自满的人,即大大地悔恨自己向来见解的浅薄;于是就从阿僧伽谘受大乘,精研覃思。旋受阿僧伽的嘱咐,开始著作《十地品》和《摄大乘论》的解释;尔后制论,都一百余部。他的一生伟大著作中最精深的,是最后出的这部《三十论》,总三十颂六百言。所谓“含万教于一字,约千训于一言”,以玄述大乘至极的妙趣。 菩萨作本论的动机是什么?依普通的说法,是不外“令法久住,利乐有情”;特别言之,是在“破执显理”。因为当时的佛教和非佛教的学者,群竞己见,邪执盛起,而这唯识中道妙理,反隐没不彰于世;菩萨为破斥那些邪执,显扬正理,故作此论。原来印度佛教,历史上所告诉我们的事实,大概佛灭后一百年的期间,可说是一味无诤;但是到了一百六十年的时候,发生大天“五事”之诤,于是小乘佛教,分裂成二十部,各各主张其宗义。到三百年顷,有迦陀延尼子,造《发智论》,而法救、世友等出,更述成之;于是我空法之有小乘教,风靡当时,教界中人,大都竞起诸法实有之执见,大乘教法,几沉晦无闻。到七百年之交,有龙猛出世,作《智论》、《无畏论》、《中论》、《十二门论》等,提婆承之而制《百论》;排斥诸法实有之执,宣扬毕竟皆空之旨,入主出奴之辈,转又偏堕于空见,其甚者而拨事理为俱无。故当时教界,产生了一种不执于有,就着于空的两大思潮;而于佛教中道妙旨,晦昧如故。直到九百年的时期,有阿僧伽者,承传慈氏所说的《瑜伽师地论》等,又著《显扬》、《摄大乘论》等;而筏苏槃度,为之制

成唯识论直解1

成唯识论直解 林国良著 第一章论破我执与法执 〔卷一〕 【解题】《成唯识论》原著虽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但形式上不分章,而是按篇幅大致相等的原则分为十卷。现本书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将原著分为六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破我执和法执。 破我执和法执,是佛教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众生由我执和法执而流转生死、轮回六道,由破我执和法执而见道证道、成圣成佛。而我执与法执的根源在于人们将识自体变现的相分、见分或似我似法,执着为实我实法。本论在阐明了上述造论宗旨和对二执的总体批判后,进而对破我执和破法执分别进行论述。我执的理论形态表现在外道(佛教外各学派)和小乘佛教中。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我执的虚妄性作了分析和批判;对我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我执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无我而产生的各种疑问。在破法执的论述中,本论对外道和小乘的观点分别进行了批驳。在破外道的法执中,本论主要批驳了数论和胜论的有关观点,同时对其他外道也作了或详或略的批驳。在破小乘的法执中,本论分别论述了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均非心外实有。进而,本论又对法执的两种类别、即俱生法执和分别法执进行了论述,指出法执也来自于第七识和第六识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以及第六识由思辨分别而起的执着,并回答了由法空而产生的各种疑问。最后,本论对能变现似我似法的识的状况作了简单介绍。 第一节概论 一、造论宗旨 稽首唯识性1 ,满分清净者2 。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3 。 【今译】皈依致敬唯识本性, 皈依致敬证唯识性、说唯识理的佛, 皈依致敬造《三十颂》、显唯识理的世亲菩萨。 我现在解释世亲菩萨的《三十颂》, 是为了使所有众生获利益得安乐。 【注释】1 唯识性:指唯识学所说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详见《第五章》)。 2 “满分清净”,“满清净”,即完全清净,指佛;“分清净”,即部分清净,此处指造《三十颂》的世亲。 3 有情:与众生同义,早期译为众生,玄奘译为有情。考虑到众生一词更为通俗流行,本书的译文均作众生。 【评析】此颂通常称为序颂,并非世亲的《唯识三十颂》原有,而是护法所造。对此颂可作多种理解。颂中的第一句“稽首唯识性”,其中,“稽首”,形式上是指叩首的礼节,意义上则与归命同义,意谓皈依并致敬。然而皈依致敬的对象究竟为何者?对此最一般的理解是

唯识论

唯识的现实意义 杨小福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但凡了解点唯识学的人都知道其义理对现实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要将唯识之体作为现实之用,必先深刻地理解唯识学所阐述的形而上之义理。既然拿来用,必定涉及到学以及用。大家都知道,唯识可以看作是佛教鼻祖,但是后来佛教本身也分了派别,单独的派别义理并不能完全代表唯识,由于此文侧重点不在此,因此不再细谈。可以这样说,如果将唯识看作体的话,那么现实社会中的佛就是用。而大部分人对唯识的接触都是从学佛或了解佛而开始的,可是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易将学佛与佛学混为一谈,致使在追求佛学过程中“失之一毫,谬以千里”。学佛于佛学为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现实生活中很多求佛之人不能完全区分学佛与佛学之真正要旨,甚至对于学佛之目的也不尽清楚。处事不争就能带来好运。另外,万物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表现在人这个群体中就是整个人类群体当中的生死,好坏,是非都是没有差别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也是错,错也是对。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学佛的一个大境界就是能让我们明白,福报源于给予众生的施舍,然而这种施舍是无条件,无目的的。最后为人处事宽容便能获得心灵的丰盈! 关键词:唯识;福报;施舍;宽容 释义 所谓唯识,即是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是由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变现生起,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说:‘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

试论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理论差异及其实质

试论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理论差异及其实质 慧仁 印度唯识学是一个庞大而周密的佛学理论体系,其精深义理至今仍极具价值。我们知道,任何思想体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有其理论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其间往往会出现各种分歧。唯识学的演进过程亦是如此,从浅至深,由粗至精,内部也有许多思想分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之辩。汉地佛教界一般认为,安慧论师为无相唯识的代表人物,陈那、护法论师是有相唯识的代表人物,而玄奘大师、窥基大师在唐代开创的唯识宗,继承的就是护法的有相唯识理论。有相唯识、无相唯识两家分歧的核心是关于二分(见分、相分)的有无问题。无相唯识学者认为二分为遍计所执性,故主无;而有相唯识学者认为二分为依他起性,故主有;对同一概念的存有性质做了截然相反的判定。由于这一理论分歧牵涉唯识学极重要的几个思想范畴,且可视为古唯识向新唯识演进的标志,故笔者就此问题试做分析,力图找出这种理论分歧的实质,恳祈方家指正。 一、唯识存有层二分的意义 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见相二分则是唯识学重要概念之一。简单来讲,见(梵文d32wa)分指识的缘虑作用,即意向性。相(梵文lak2aza)分指识的对象性。安慧论师本人的汉译论著不多,有关他的无相唯识观点是作为批评对象,散见于《成唯识论》及玄奘弟子的论疏当中,数量也不多。以下一段出现在《成唯识论》之中,是关于无相唯识理论最长最直接的论述。论云:“有义:三界心及心所,由无始来虚妄熏习,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谓见、相,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此相说为遍计所执。二所依体,实托缘生,此性非无,名依他起,虚妄分别缘所生故。”[1]安慧认为由于虚妄分别熏习的作用,令有漏心识产生似乎实在的二种成份(见、相分),此二是虚妄不实的,应为遍计所执性,因此他对二分的存在性进行了否定。而二分所依之心体(自证分)为因缘所生,故为依他起,有其存在性。有学者以为无相唯识的理论依据是《辩中边论》中的偈颂“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2]仅从字面来看,似乎弥勒菩萨此颂亦主张虚妄

成唯识论十卷

成唯识论十卷 护法等菩萨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 此复二种。 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 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 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 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 此有二种。 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 二、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 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 此复二种。 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 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 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 此亦二种。 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 二、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 此二法执、粗故易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如是所说一切法执,自心外法,或有或无。自心内法,一切皆有。是故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然似法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所执实法、妄计度故;决定非有。故世尊说:慈氏当知;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 分别我执(也叫我见),初见道的时候,也就是大乘见道位的时候断分别我执(我见)。 再整理一下: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 1、通常说的我见,就是分别我执

相宗八要直解

释八门。三以颂总结。 【(甲)初中二。初颂八门二益。二明摄诸要义。(乙)今初】 能立与能破及似惟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惟自悟。 一真能立。二真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此四门令他得悟。总名他益。五真现量。六真比量。七似现量。八似比量。此四门令自得悟。总名自益。故曰八门二益也。此是一论纲宗。下文自释。不必繁解。若欲预知。略陈梗概。真能立谓三支无过可以显正开悟他人。真能破谓出他过失可以摧邪。开晓问者。似能立谓虽欲申量三支带过。不足晓他。似能破谓虽欲斥他妄出彼过。彼实无过。真现量谓无分别智了法自相。真比量谓藉相观义有正智生。似现量谓有分别智。于义异转。似比量谓虚妄分别不能正解。问曰。真立真破可以悟他。似立似破云何悟他。真现真比可以自悟。似现似比云何自悟。答曰。四真是药。四似是病。若不知病。便不识药。是故八门一一须辨。是则能立能破真现真比。皆号因明。自悟悟他。皆名为入。四似及所破是邪。所立所观所显即正理也。 【(乙)二明摄诸要义】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 谓此八门二益。不惟摄此一论。即已总摄诸论要义。葢论义虽多。建章总不出破立二门。会理总不出权实二智。利益总不出自他二悟故也。 【(甲)二别释八门为七。初真能立门。二似能立门。三真现量真比量二门。四似现量门。五似比量门。六真能破门。七似能破门。问曰。此释八门。何故与颂中次第不同。答曰。颂约二益。以列八门。是取文便。此释八门。意在随文入观以成自利利他二益。何者。由真能立以生正解。由似能立以防谬解。解成入证得真现量及真比量。即是根本后得二智也。由证二智。方知似现似比之伪。是故真得二智方能破立。令他得悟。若似现似比有所言说。但成似破似立而已。可不慎哉。(乙)初真能立门三。初标。二释。三结。(丙)今初】 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谓此门中宗因喻多种语言。名为能立。何以故。由此宗因喻多种语言。则能开示诸有问者。所未了之义故。 【(丙)二释又三。初释宗。二释因。三释喻。(丁)今初】 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 谓此真能立门三支之中。所言宗者。即是前陈极成有法以为宗。依后陈极成能别以为宗体。及自意许差别性故。故名为宗。以要言之。但随其自意乐为所成立性。即名为宗。譬如有人成立声是无常。举一例诸凡所成立。若不违理。即是真能立宗也。声之一字。即前陈有法。无常二字。即后陈宗体。或指明论声无常。或指余声论无常。或总指一切声皆无常。口虽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许差别性也。言极成者。谓道理决定成就。无有互不相许之过。言有法者。不同龟毛兔角。但是名字。言能别者。正是宗体。为显前陈有法宗。依是所别。故断常二见俱是外道所计。今云无常以

略述唯识含义

略述唯识含义 马友生 一、识有缘境和变境的作用。契经云:“识所缘,唯识所现。”是指众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所具有缘境和现境的作用,佛法叫做功能种子,或功能差别。如眼识缘色境,是由眼根(视神经)触动外境,引生眼根中的功能种子——眼识,再由眼识缘彼外境,而又随缘所现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外境),众生所见及的色境,为眼识所缘所现,故“境由识变,无实外境,只有唯识。”好比清净的一处河水,水好比眼根,水中所现的水外倒影,好比眼识所缘所现。说明水就潜藏有一种缘境和变境的功能,这种识对境的认识,又好比猴子下水捞月,只有影像无有形质。耳识缘声境,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意识缘法处所摄色境,末那识缘带质境,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无论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都是自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万法唯识。 二、识有了别境界的作用。《成唯识论》云:“识谓了别。”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如眼识能了别色境(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耳识能了别声境(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鼻识能了别香境(好香恶香平等香),舌识能了别味境(酸

甘苦辛咸等),身识能了别触境(冷暖轻重饥渴等),意识能了别法境(极炯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等),末那识能了别带质境(挟带的是假我质非实我执),阿赖耶识能了别种子根身器界等。这是因为,有情唯识变境有相见二分:相分(物质)为所认识,见分(精神)为能认识,相见二分俱依自证分起。如尺量布,布为相分,尺为见分,量的结果为自证分;自证分为尺,见分为布,量的结果为证自证分。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由内识变现幻然一体的似外境现,所了别的随我法分别力,执相分为所取,执见分为能取,起种种颠倒梦想,造种种有漏染业,所计度的实我实法皆无所有。 三、识是各自为体互作增上。《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性所显真如。”此义是说,一切有情各有一满分宇宙,各有八识总名为心,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心造,故一切最胜;与此相应的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六位,是心法造业感果的助伴;色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变现相见二分的一个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生起的分位差别假立相;无为法是前四有为法所显的一个真实之性,即我法二空。总之,如是诸法皆不离识。众生业力不同,识缘境各异。众生业力相同,如众灯明各遍似一,所

唯识三十论直解

唯识三十论直解 世亲菩萨 三藏法师玄奘译 蕅益沙门智旭解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按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作三十颂。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奘师宗之。故云护法等菩萨也。 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四句)。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乃至未起识已下也)。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以答。颂曰。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此即略辩唯识相也。世间说有我相。谓有情命者等。圣教假说我相。谓预流一来等。世间说有法相。谓实德业等。圣教假说法相。谓蕴处界等。外人问意。以为既唯有识。别无实我实法。何故世间及诸圣教仍说有我法耶。颂中以假说二字。释彼说有二字之疑。问意谓无则不宜说。答意谓虽说但是假。问意谓说有不应无。答意谓非有但假说也。既无实我实法。但是由于假说。所以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彼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此能变之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谓一者第八名异熟识。二者第七名思量识。三者前六总名了别境识也。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广明三能变相。次有八行。广明所变唯识)。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初阿赖耶识(一自相门)。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不可知三字。四不可知门。执受处三字。五所缘门。了字。六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七心所相应门)唯舍受(八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九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十心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十一因果法瑜门)。阿罗汉位舍(十二伏断位次门)。 此以十二门释初能变识之相也。一名阿赖耶识者。此云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即约当体自相言也。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三名一切种识者。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诸法现行是果。此识是因也。四言不可知者。谓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也。五言执受处者。即指此识所缘相分。执受二字。指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处之一字。指依报世间。此三皆是第八识所缘境也。六言了者。即指此识能缘见分。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也。七云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者。谓与此遍行五心所恒相应起也。遍行心所。具如百法中释。八云唯舍受者。受有三种。谓苦乐舍。今第八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唯与舍受相应也。九云是无覆无记者。性有三种。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性。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性。亦名恶性。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名为无记。就无记性。复分为二。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

2016中国传统文化答案讲解

注:答案收集自网络,不保证100%正确率,请填写时检查清楚在作答。 智慧树-2016传统文化答案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 A.

《唯识三十论颂》的唯识思想评述

《唯识三十论颂》的唯识思想述评 一:《唯识三十论颂》简介: 《唯识三十论颂》世亲著,唐玄奘译。分三十颂论述三界唯识的理论。 前二十四颂阐明唯识之相,第二十五颂阐明唯识之性,最后五颂阐明唯识之行位。此论以识转变理论为中心,论述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的八识如何转变为人们的经验世界,由此组织成一套完整的阿赖耶识缘起说,并进而论述三性、三无性等唯识论的中心概念及有关唯识修行实践的一系列问题,从正面阐发了“唯识无境”说。 二:《唯识三十论颂》的唯识思想详述: 首先是:阐明“唯识相”,共二十四颂。相就是现象,“唯识相”主要属于“依他起相”的范畴。 《唯识三十论颂》开宗明义:“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以此破我法执,显唯识理。 “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所变”为相见二分,有所变,必然就有能变。问题:“能变”的识有哪些? “此能变唯三”,是说能变的识有三类八种,三类即异熟识、思量识、了别境识;八种则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更进一步来说,第一类为异熟能变,即第八识。第二类是思量能变,即第七末那识。第三类为了别能变,也就是前六识。前六识能对事物进行了别,其共同特点为大概的了别;第七识具有恒常的思维分别的特征;而第八识作为生命轮回的载体,即种子识,为生命轮回保存信息。 接着我们会问:识如何变现呢?唯识所变,包含能变和所变两方面。能变为八识,所变为见分和相分。唯识学讲到两种能变,即因能变和果能变。因能变的因,是第八识的种子。种子是万法生起之因,而种子是通过前七识现行和熏习留下的,即“现行熏种子”。自此要说明的是同样是“变”,因能变和果能变所指的“变”是不同的。因能变指的是转变,从种子转变为现行;而果能变指的是变现,八识在现行的当下,能在自证分变现出见分和相分。从因能变的角度来说,八识的活动为果,为种子现行的结果,故名果能变。由此我们理解了识的变现过程。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初能变是指第八识,本论以八段十门对其进行阐述,分别是三相门、所缘行相门、心所相应门、五受相应门、三性门、心所例同门、因果譬喻门、伏断位次门。三相门为阿赖耶识的自相、果相、因相;“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次”,是相对于初能变为“初阿赖耶识”而言,为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告诉我们,次能变名为“末那”。末那是梵语,为思量义。思为思惟,量为分别和衡量。“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任何识的生起都有各自依赖的缘,关于第七识所依赖的缘,从颂文中知晓,其为“依彼转”:“彼”是指第八阿赖耶识,“转”是生起和相续。也就是说,第七末那识依第八阿赖耶识为生起之本。值得注意的是,末那识为八识中的第七识,和第八识一样,同属潜意识的范畴,非意识所能知晓。第三能变主要讲的是前六识。具体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与第七识和第八识不同的是,前六识属于我们能够意识的范畴。 “思量为性相”性就是体性,指自体;相就是行相,指作用特征。该颂主要讲“末那”的行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具”。“四烦恼

起信论直解

起信论直解.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起信论直解 刻起信论直解题辞 起信论者。乃马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穴/眇]。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释最为精详。加之记文浩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已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初学之士。既无师匠可凭。己眼不明。非仗此论。无以入大乘生正信。将恐久而无闻焉。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非敢闻于大方也。门人超逸。久依在座。深讨论义。似得其旨。今携草归粤。志欲刻之以为法施。予谓无佛法地。后学有志参究大法者。又当以此为瓦注也。若夫得意遗言。直入唯心现量。是在当人智眼。 时 泰昌改元岁在庚申仲冬朔 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述 No. 766-B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华严七祖。以马鸣为初祖。然此论中未及圆融之旨。何以称耶。向未有知其说者。后学竟茫然莫辨。故了不加意。使古人建立宗旨。卒无以畅明于世也。故今略示其要。令知所宗。 华严圆宗。以一真法界统四法界。依四法界立十玄门。惟四界十玄。皆由六相而立。是则六相以成圆融无碍之宗也。此论总明六相。则包括四界十玄理趣无遗。以六相为圆融之统。是则此论摄法界而无尽矣。故首标一心真如。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且此论宗百部大乘所造。然百部大乘。乃化佛建立。即实之权。今此论总摄权乘归于一实。要显即权之实。引归果海圆融之极致也。然论中虽未明显圆融之旨。且三乘五性顿渐修证。都归一心果海之源。而圆融具德。皆一心之妙。已具华严宗中。故此不说。单为引摄归于性海。故论中最初所归者乃报身佛。及断惑所见者亦报身佛。而论义具明染净同真。为一心之相用。以一念为染净之缘起。是则全同华严。以法界缘起为宗。而十二缘生。即如来普光明智也。是知要入华严法界。必由此论为入法界之门也。 言六相者。乃总别同异成坏也。一者总相。即一心真如。为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二者别相。即一心二门。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修断差别也。三者同相。即圣凡染净。因果性相。同一真如。即瓦器微尘之喻也。四者异相。即染净诸法。各各差别。不一不杂。如尘器之不一也。五者成相。即染净诸法。皆由一念缘起而成也。六者坏相。即染净诸净。各住自位。各各无性。无以自立也。 言四法界。乃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也。一者理法界。即一心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 作者:魏德东 [2001-8-6 8:38:03] 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第4版,第438页。)“唯识学最后的目的在转识成智,所以不是唯识学而是唯智学。”(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5月第4版,第439页。)这是真知灼见,一语道破唯识学的真谛。 唯识而不拘囿于识,根本原因在于,唯识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唯识思想的确立,引导众生解脱成佛。唯识学的成佛途径就是转识成智:转舍世俗的心识,成就超越的智慧。这是唯识学的终极关怀,是唯识的实现,也是唯识的超越。 本文拟全面分析佛教唯识学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条件及内容,并简评其理论得失。 一、转识成智的必要性 “转识成智”的必要性,是由佛教对“识”与“智”的理解决定的。在佛教中,“识”与“智”既是认识论范畴,又有价值论意义,既含假真,亦带染净,这是与今天一般的认识理论迥然不同的。在定位上,“识”与“智”分属有漏界和无漏界,前者虚假染污,后者真实纯净。就认识而言,只有去假得真,才能确定正确的认识;就实践而言,必须舍染归净,方可赢得人生的解脱。 在梵文中,“识”写作vijnāna,本义是了别。字首vi的意思是分析、分割,动词词根jnā是知、了,两者合成,表示通过对事物的分解、分析而产生认知。这也就是我们日常的认识。《成唯识论》卷2说“了别即是识之见分”(注:《大正藏》第31卷,第10页下。),盖属此义。 在唯识学中,“识”的最大特色是它的能变功能。所谓能变,指识不仅是认识能力,不仅是能了别,而且它还变现认识对象,转出所了别。内在的心识与外在的对象,都从属于识。识变的终极依据是蕴含善恶一切法种子的阿赖耶识,此识是能变的本体。种子凝聚万法,呈潜在状态;万法体现种子,是种子的现行。任何种子的现行,都须经过第七识末那识的审察与思量,末那识的特点是永恒执著阿赖耶识为“我”,以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为本性,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根源。当种子变现为万法时,经过末那识的染污作用,现行便永远带有主体“我”的属性,世界永远是个体“我”的世界。 依据这一原理,不离自我的世间之“识”,如影随形有两个特质:第一,任何“识”都是“我的”认识,没有普遍性可言,不是绝对真理。这些“识”,作为个体的、有局限的“所知”,甚至是普遍的、绝对的菩提智慧产生的障碍,因此被称作“所知障”。第二,“识”把一切都执取为“我的”,是烦恼生起的根源。有了“我”的观念,便有贪、嗔、痴、慢的产生,众生的心灵从而染污不净,成为涅pán@①解脱的障碍,佛教称其为“烦恼障”。唯识学以此二障作为成佛的根本障碍,《成唯识论》称其为“二重障”,《成唯识论述记》卷1本说:“由烦恼障障大涅pán@①,流转生死;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不悟大觉。”(注:《大正藏》第43卷,第234页下。)转舍二障,转得菩提与涅pán@①,就是成佛。由于所知障与烦恼障均是“识”的特质,因此,“识”的克服与超越便是唯识学的题中之义。 在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理论中,识排在第三位,前面是无明、行,后接名色。“名色”

唯识三十论-藕益大师直解

五重玄义者。单法为名。唯识实性为体,即是二空所显真如。五唯识观,断障证果为宗。摄之秪是二空妙观。初之二观,具遣凡外我法二执,令达二空。后之三观,为遣微细法执,令其深达法空。二空既达,二障随断。断烦恼障,证真解脱。断所知障,证大菩提也。遮执生解为用。大乘生酥以为教相。 细研教相:成唯识论,虽亦大乘,然是带通明别。故入无余,则无心智。即今所谓大自在宫得菩提者,亦是带劣胜应身相。以劣唯阎浮,胜须华藏,今寄净居,乃是梵网千释迦之一耳。起信论中亦同此意。理虽圆别,事犹带通,权实相须,其旨非浅。 今成唯识教,以别接通,以通含别,亦兼含圆。唯其带通方便,故须立五性差别。唯其正诠别理,故云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唯其兼含圆理,故云真如与一切法非异非不异。又云: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又云: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乃至举一烦恼心所,亦能遍缘有漏无漏事境名境等也。 唯识的观法:又复言唯识者,具五种观。一遣虚存实观。唯遮外境非有,即遣遍计之虚。识表内心不无,是存依圆之实也。二舍滥留纯观。若论自证分转成见相二分,则相分内境,本是依他起性,不同外境之无,应云唯见唯相。今恐相分滥同所计外境,故但云唯识,即是舍滥留纯也。三摄末归本观。相见二分,皆依自证分起。今摄相见之末,归于自证之本,故直云唯识,即唯是自证体也。四隐劣显胜观。若论心王心所,各有四分,应云唯心心所。但心所劣,心王胜,心所不能为主。心王有自在义,举王则能摄所,如举帝王必有臣佐,

故隐心所之劣,但显心王之胜,直名为唯识也。五遣相证性观。相者,依他起性,如幻事等。性者,圆成实性,即二空所显真如。是故论云: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又云: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陀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又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当知唯识二字,即是遣相证性,故宗前敬叙,即云稽首唯识性也。 唯识观法和大乘止观对应:统论唯识修证法门,总不离此五观,以对南岳大乘止观,如出一辙。初遣虚存实。二舍滥留纯,即分别性中止观也。三摄末归本,即依他性中止观也。四遣相证性,即真实性中止观也。五隐劣显胜,即密显染分三性净分三性,皆可具前四观。何以言之,若但论心王,则不显染净差别,唯兼论相应心所,方知三性各各不同。既于心王得论四观,亦于心所得论四观。且如贪嗔痴等,随举一法,若遣虚存实,则知所贪外境非有。若舍滥留纯,则知内相分境亦虚。若摄末归本,则知能贪所贪本无二体。若遣相证性,则知贪之实性即真如性。嗔痴慢等,例此可知。恶法尚尔,无记与善益复可知。有漏尚尔,无漏诸法益复可知。故能遍于五位百法,通达三性及三无性,成就真俗不二观门。此佛祖传心要诀,法性法相真源。愿有智者,慎思明辩而笃行之。勿蹈寻章摘句窠臼,勿招算沙数宝讥嫌。勿殉世谛流布陈言,勿犯斗诤坚固记莂。庶不负天亲护法等诸大菩萨慈力,亦不负戒贤玄奘等师资授受苦心。

唯识学

唯识学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从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过,唯识学的确立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文将就唯识思想理论的源流与发展演变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原始佛教唯识思想探源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尽管《阿含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唯识的概念,但它却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 业感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基本规律。在十二因缘中,“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而存在。“识”不仅在入胎时有主导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执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主体的心识,因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有情生命由业所感,而业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识为本,有情的杂染和清净都是以心为转移。 尽管《阿含经》只谈到了六识,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六识并不能说明心理的一切,因为前六识有间断的时候。要说明三世流转,就必须承认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更微细的心识,可以说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前身。此外,《阿含经》中讲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识食”都包含着唯识思想的潜流,因为他们对于有情生命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部派佛教唯识思想探源 部派佛教大约在佛灭后120年开始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其中上座部又分为分别说部、犊子部和说一切有部等。相对来说,上座部对唯识学的影响要大于大众部,尤其是上座部中的说一切有部。 上座部谈到了九种心,其中“有分心”指的是平静无念的心,大众部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根本识。 经量部是说一切有部的重要一支,它建立了“一味蕴”,也叫“胜义补加特罗”,即细心识,用它来说明有情生命的流转以及人的记忆与经验。经部提到了“种子”与“熏习”,认为色法、心法各有种子,彼此互相熏习,这显然与唯识学的思想有关。从一切有部分出的化地部提出了“穷生死蕴”,即是指在没有解脱生死之前,一直存在的有漏心识,这也就是阿

唯识三十论

《唯识三十论颂》原文及简介 简介 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又作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三十唯识论、高建法幢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以三十偈颂诠释唯识教义(前二十四行颂明唯识之相,后一行颂明唯识之性,最后五行颂明唯识之行位)。乃瑜伽十支论之一。世亲临终之际,以三十颂六百言阐述大乘法相之妙趣。其后,护法、安慧等诸论师各为三十颂作注,并加序分、流通二颂。高宗显庆四年(659),玄奘以护法学说为主,合糅诸论师之作,而译成‘成唯识论’十卷。每一偈均先立万法乃唯识所变现,分能变之识为异熟(第八识)、思量(第七识)、了别境(前六识)等三种,次辨唯识之理,最后揭示唯识三性及修行阶位。注疏有成唯识论十卷、略释一卷(窥基)、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明昱)、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智旭)、唯识三十颂锦花一卷(真敬)、唯识三十颂略释四卷(圆明)等。又南朝真谛所译之转识论为本书之异译 《唯识三十论颂》原文 世亲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辨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辨唯

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詶答,颂曰: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次二十二行半,广辨唯识相者,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已说初能变。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沈,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起信与唯识(周贵华)

起信与唯识(周贵华) 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所出,且根本违背佛教教理[1]。《起信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堪称中国佛学的根本经典,他们对《起信论》的批判等于否定中国佛教的基础,自然激起了传统佛教界的强烈反对。维护《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正法地位。其中,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一批缁素大德,同时亦以建设性态度,尽可能会通《起信论》与唯识学之矛盾。 这场激烈的论争虽然早已结束,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直到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还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2]。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试图对《起信论》与唯识学作一新的会通,希望有助于对《起信论》和唯识学的正确解读。 一、《起信论》的基本思想(一)一心二门 《起信论》的核心是一心二门的思想。此“一心”[3] 是一大总相法,可由二门释之: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由此二门,心统摄真如体、生灭相用,也就统摄一切法

尽。 在心真如门中,一心即真如,真如、心体、心性、诸法法性(共相)合一,故称“真心”。生灭门中,一心即生灭,是有为法,故称“生灭心”。此生灭与真如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互相系摄[4]。这样,无为的真如,有为的生灭,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体用关系[5]。此体、相用二门及二者的体用相摄关系,奠定了整部《起信论》的逻辑结构。 (二)真如与如来藏 在二门中,以不同方式谈论真如。在真如门中谈真如即体,以清净相、具德相、摄染相三相归体,曰真心。在生灭门中谈用,以真如成生灭,而有本觉、不觉、始觉三相,或自性相、覆障相、出离相三相,称如来藏[6]。 真如门摄相用以归体,直谈真如,真如就是真心。此真如不仅有如实空义,还有如实不空义。由如实空显自性清净;由如实不空具足一切非妄之法(即净法)。又由真如于一切诸法平等,即同时俱摄一切法,不舍一法,亦系摄一切杂染法,即有摄染相。因此,真如有清净相、具德相、摄染相三相。 生灭门摄体以成相用,直谈生灭,说明有为诸法的历时缘起关系。而真如被生灭系摄,就不能直谈,只有通过生灭来谈,这样看到的真如就被生灭之法所覆障,藏隐于生灭法之后,而成为成佛的可能性及还灭的内在原因,故称为如来藏。真如(如来藏)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无始流转。

唯识论

唯识论一卷(一名破色心论) 天亲菩萨造 后魏瞿昙般若流支译 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 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 若但心无尘离外境妄见 处时定不定人及所作事 处时等诸事无色等外法 人梦及饿鬼依业虚妄见 如梦中无女动身失不净 狱中种种主为彼所逼恼 畜生生天中地狱不如是 以在于天上不受畜生苦 若依众生业四大如是变 何故不依业心如是转变 业熏于异法果云何异处 善恶熏于心何故离心说 说色等诸入为可化众生 依前人受法说言有化生 依彼本心智识妄取外境 是故如来说有内外诸入 观虚妄无实如是入我空 观于诸异法入诸法无我 彼一非可见多亦不可见 和合不可见是故无尘法 六尘同时合尘则有六厢 若六唯一处诸大是一尘 若微尘不合彼合何所成 言微尘无厢能成则有厢 有法方所别彼不得言一 影障若非大则彼二非彼 若一行不次取舍亦不同 差别无量处微细亦应见 现见如梦中见所见不俱 见时不分别云何言现见 先说虚妄见则依彼虚忆 见虚妄梦者未寤则不知 迭共增上因彼此心缘合 无明覆于心故梦寤果别 死依于他心亦有依自心 及种种因缘破失自心识 经说檀拏迦迦陵摩灯国 仙人瞋故空是故心业重 诸法心为本诸法心为胜

离心无诸法唯心身口名 他心知于境不如实觉知 以非离识境唯佛如实知 作此唯识论非我思量义 诸佛妙境界福德施群生 问曰。此初偈者明何等义。答曰。凡作论者皆有三义。何等为三。一者立义。二者引证。三者譬喻。立义者。如偈言。唯识无境界故。引证者。如偈言。以无尘妄见故。譬喻者。如偈言。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故。又复有义。如大乘经中说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内心无色香等外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经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与识及了别等。如是四法义一名异。此依相应心说。非依不相应心说。心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相应心。二者不相应心。相应心者。所谓一切烦恼结使受想行等诸心相应。以是故言。心意与识及了别等义一名异故。不相应心者。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故。言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是故偈言。唯识无境界故。已明立义。次辩引证。问曰。以何事验得知色等外境界无。但有内心能虚妄见前境界也。答曰。偈言以无尘妄见故。无尘妄见者。明毕竟无色等境界。但有内心妄生分别。能见色等外诸境界。已明引证。次显譬喻。 问曰。若无色等外境界者。为但有言说。为亦有譬况。答曰。偈言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故。此明何义。譬如人目或有肤翳热气病等。是故妄见种种诸事。于虚空中睹见毛炎等见第二月。及以梦幻乾闼婆城。如是等法实无前事。但虚妄见而有受用色香味等。外诸境界皆亦如是。无始世来内心倒惑妄见有用。实无色等外诸境界。问曰。偈言。 若但心无尘离外境妄见 处时定不定人及所作事 此偈明何义。若离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于有色处眼则见色。余无色处则不见色。又复有难。若无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即彼见处于有色时眼则见色。于无色时则不见色。又复有难。若无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如是则应一切时见。若不如是应一切时悉皆不见。是故偈言。若但心无尘离外境妄见处时定不定故。又复有难。若无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多人共集同处同时。于有色处则同见色。于无色处则同不见。又复有难。若无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眼翳之人。妄见日月毛轮蝇等。净眼之人。则不妄见。又复有难。若等无有色香味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眼翳之人。所见日月毛轮蝇等皆悉无用。净眼之人。有所见者皆悉有用。又复有难。若等无有色香味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梦中所见饮食饥饱刀杖毒药。如是等事皆悉无用。寤时所见饮食饥饱刀杖毒药。如是等事皆悉有用。又复有难。若等无有色香味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以何义故。乾闼婆城实无有城而无城用。自余城者皆实有城而有城用。以是义故。色香味等外诸境界皆悉实有。不同翳梦乾闼婆城等。是故处时人所作业皆是实有。不同梦等。是故偈言。处时定不定人及所作事故。答曰。偈言。 处时等诸事无色等外法 人梦及饿鬼依业虚妄见 此偈明何义。汝言。以何义故。于有色处眼则见色。余无色处不见色者。此义不然。何以故。以彼梦中于无色处则见有色于有色处不见色故。又汝言。以何义故。即彼见处于有色时眼则见色。若无色时不见色者。汝以何义故。于彼梦中一处见有聚落城邑及男女等。或即彼处聚落城邑及男女等皆悉不见。或时有见。或时不见。非是常见。又汝言。若无色等外诸境界虚妄见者。如是则应。一切时见。若不如是应一切时不见者。此义不然。何以故。有于处时无色香等外诸境界。亦有同处同时同见。亦有同处同时不见。是故偈言。人梦及饿鬼依业虚妄见故。此明何义。以汝向言若无色等外诸境界。云何有时处等见不见者。此义不成。是虚妄说。何以故。以应离色等外诸境界。时处等事皆悉成故。又汝言。以何义故。多人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