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试用例实例(角色模块+流程测试)

测试用例实例(角色模块+流程测试)

测试用例实例(角色模块+流程测试)
测试用例实例(角色模块+流程测试)

角色模块

流程

自动化测试流程图解析

功能自动化测试流程解析 本流程是描述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步骤、内容与方法,明确各阶段的职责、活动与产出物。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2.1 测试计划(可选) 与以前的测试计划过程一致,只是在原来的测试计划中,添加对项目实施自动化测试所需的资源、测试范围、测试进度的描述。该过程产出物为《测试计划》。 2.2 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测试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出针对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粒度精确到单个功能点或流程,对于各个功能点的业务规则,通过对脚本添加相应的检查点来进行测试。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测试用例》。

2.3 自动化脚本设计(可选)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当前项目,设计出适合的脚本基本架构,针对特殊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可行的脚本编写方法,设计特殊检查点的实现方式,并对潜在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 2.4 自动化脚本编写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录制、调试、编写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并添加检查点,进行参数化。该过程还需要编写数据文件处理脚本、日志文件处理脚本、数据库处理脚本、公共检查点处理脚本等等。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和其他公共处理脚本。 2.5 自动化测试数据设计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出对各个功能点和相关业务规则进行测试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填写入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数据文件。 2.6 自动化测试执行 搭建好测试环境。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脚本,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到日志文件中。 2.7 自动化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文件中报告错误的记录进行分析,如果确实是由于被测系统的缺陷导致,则提交缺陷报告。对自动化测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交《测试报告》。 2.8 自动化测试脚本维护(可选) 如果系统发生变更时,对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相关文档包括《自动化测试用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进行维护,以适应变更后的系统。

注册模块测试用例

注册模块测试用例 孝妞妞https://www.doczj.com/doc/6411119947.html,/u/2406526575 2012-08-10 13:01:43 注册模块测试用例 注:不考虑可用性,只考虑功能 用例编号测 试 项 输入描述输入数据输入步骤 预期 结果 实际 结果 结 果 比 较 1 注 册用户名: 全部英文 小写 用户名:qwer 点击用户注册,进入 注册页面,输入用户 名:qwer 出现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没有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但注 册成 功后 它自 动跳 转到 登陆 后的 系统 主页 面长度:4密码:1234密码:1234 密码长 度:4 确认密码:1234, 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点击确定 2用户名: 全部数字 用户名:1234 点击用户注册,进入 注册页面,输入用户 名:1234 出现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没有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但注 册成 功后 它自 动跳 转到 登陆 后的 系统 主页 面长度:4密码:1234密码:1234 密码长 度:4 确认密码:1234, 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点击确定 3用户名: 由点、减 号或下划 用户名:._-- 点击用户注册,进入 注册页面,输入用户 名:._-- 出现 注册 成功 没有 注册 成功

线组成的提 示的提示,但注册成功后它自动跳转到登陆后的系统主页面 长度:4密码:1234密码:1234 密码长 度:4 确认密码:1234, 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点击确定 4用户名: 英文小写 字母与数 字的混 合, 用户名:qw12 点击用户注册,进入 注册页面,输入用户 名:qw12 出现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没有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但注 册成 功后 它自 动跳 转到 登陆 后的 系统 主页 面长度:4密码:1234密码:1234 密码长 度:4 确认密码:1234, 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点击确定 5用户名: 英文小写 字母与 点、减号 或下划线 的混合, 用户名:qw-_ 点击用户注册,进入 注册页面,输入用户 名:qw-_ 出现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没有 注册 成功 的提 示, 但注 册成 功后 它自 动跳 转到 登陆 后的 系统 主页长度:4密码:1234密码:1234 密码长 度:4 确认密码:1234, 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点击确定

APP测试流程,测试用例,计划,报告可参照

移动APP测试流程及测试点 1.APP测试基本流程 1.1.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为两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负责人确认项目排期。 1.2.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原型图; --产品效果图; --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测试设备(ios7.1-ios9.2;Android4.0-Android6.0;); --其他。 1.3.日报、周报及APP上线报告 1)测试人员每天需对所测项目发送测试日报。 2)测试日报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分级(高中低); --对较严重的问题进行例举,提示开发人员优先修改; --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3)APP上线前,测试人员发送APP上线报告。

4)上线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 --总结上线版本的基本情况。若有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5)周报作为汇总本周所有的情况,以及开发人员修改情况与回归测试。2.APP测试点 2.1.安全测试 2.1.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人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 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10) 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人用户数据; 11) 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

WEB性能测试用例

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五大部分,具体编写测试用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在项目应用中遵守低成本,策略为中心,裁减,完善模型,具体化等原则;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 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0秒等,对这种预先承诺的性能要求,需要首先进行测试验证; 2. 独立业务性能测试 独立业务实际是指一些核心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这些模块通常具有功能比较复杂,使用比较频繁,属于核心业务等特点。 用户并发测试是核心业务模块的重点测试内容,并发的主要内容是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使用某一核心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同的功能进行并发测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另外一类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3. 组合业务性能测试 通常不会所有的用户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一个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能被使用到;所以WEB性能测试既要模拟多用户的相同操作,又要模拟多用户的不同操作;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是最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也是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通常按照用户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版的组合并发情况;组合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使用情况的测试往往和服务器性能测试结合起来,在通过工具模拟用户操作的同时,还通过测试工具的监控功能采集服务器的计数器信息进而全面分析系统瓶颈。 用户并发测试是组合业务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组合并发的突出特点是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用户组进行并发,每组的用户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匹配; 4. 疲劳强度性能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是指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一定的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长时间处理较大业务量时的性能,通过疲劳强度测试基本可以判定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稳定; 5. 大数据量性能测试 一种是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时的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某些特殊的核心业务或者日常比较常用的组合业务的测试; 第二种是极限状态下的数据测试,主要是指系统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情况,测试的对象也是某些核心业务或者常用的组合业务。 第三种大数据量测试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运行产生较大数据量的系统性能测试;大数据量测试通常在投产环境下进行,并独立出来和疲劳强度测试放在一起,在整个性能测试的后期进行;大数据量的测试可以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核心业务或者组合业务测试; 6. 网络性能测试 主要是为了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响应时间的,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 主要是测试应用系统的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网络测试的任务通常由系统集成人员完成; 7. 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 初级服务器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在业务系统工作或者进行前面其他种类性能测试的时候,监控服务器的一些计数器信息,通过这些计数器对服务器进行综合性能分析,为调优或提高系

流程图-测试用例题目

需求: 一、订购单的检查。如果金额超过500元,又未过期,则发出批准单和提货单;如果金额超过500元,但过期了,则不发批准单;如果金额低于500元,则不论是否过期都发出批准单和提货单,在过期的情况下还需要发出通知单。 二、基本事件流: 1、用户向ATM提款机中插入银行卡,如果银行卡是合法的,ATM提款机界面提示用户输入提款密码; 用户输入该银行卡的密码,ATM提款机与MainFrame传递密码,检验密码的正确性。如果输入密码正确,提示用户输入取钱金额,提示信息为,“请输入您的提款额度”; 用户输入取钱金额,系统校验金额正确,提示用户确认,提示信息为“您输入的金额是xxx,请确认,谢谢!”,用户按下确认键,确认需要提取的金额; 系统同步银行主机,点钞票,输出给用户,并且减掉数据库中该用户帐户中的存款金额。用户提款,银行卡自动退出,用户取走现金,拔出银行卡,ATM提款机界面恢复到初始状态; 备选事件流(考虑可能失败的地方): 1.在基本事件流1中: a)如果插入无效的银行卡,那么,在ATM提款机界面上提示用户“您使用的银 行卡无效!”,3秒钟后,自动退出该银行卡。 2.在基本事件流2中: a)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错误,则提示用户“您输入的密码无效,请重新输入”; b)如果用户连续3次输入错误密码,ATM提款机吞卡,并且ATM提款机的界面恢 复到初始状态。此时,其他提款人可以继续使用其他的合法的银行卡在ATM 提款机上提取现金。

c)用户输入错误的密码后,也可以按“退出”键,则银行卡自动退出。 3.在基本事件流3中: a)如果用户输入的单笔提款金额超过单笔提款上限,ATM提款机界面提示“您 输入的金额错误,单笔提款上限金额是1500RMB,请重新输入”; b)如果用户输入的单笔金额,不是以50RMB为单位的,那么提示用户“您输入 的提款金额错误,请输入以50为单位的金额”; c)如果用户在24小时内提取的金额大于4500RMB,则ATM提款机提示用户,“24 小时内只能提取4500RMB,请重新输入提款金额”输入提取的金额超过了系 统的设定的限制; d)如果用户输入正确的提款金额,ATM提款机提示用户确认后,用户取消提款, 则ATM提款机自动退出该银行卡; e)如果ATM提款机中余额不足,则提示用户,“抱歉,ATM提款机中余额不足”, 3秒钟后,自动退出银行卡。 4.在基本事件流4中: a)如果用户银行户头中的存款小于提款金额,则提示用户“抱歉,您的存款余额 不足!”,3秒钟后,自动退出银行卡; 5.在基本事件流5中: a)如果用户没有取走现金,或者没有拔出银行卡,ATM提款机不做任何提示,直 接恢复到界面的初始状态; 请画出流程图,设计测试用例。

业务测试案例编写

业务测试用例比编写 1.概述 测试用例是有效进行测试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测试效率,开发测试脚本的前提。 2.目的 统一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为测试设计人员提供测试用例编写指导,提高编写测试用例的可读性、可执行性、合理性。为测试执行人员更好执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最终提高公司整个产品的质量。 3.测试用例原则 3.1 系统性 1) 对于系统业务流程要能够完整说明整个系统的业务需求、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对于模块业务流程要能够说明清楚子系统内部功能、重要功能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连贯性 1)对于系统业务流程来说,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接口,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正确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页面链接,页面链接是否正确; 2)对于模块业务流程来说,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模块是如何构成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功能接口是否连贯; 3.3 全面性 1) 应尽可能覆盖程序的各种路径; 2) 应尽可能覆盖系统的各个业务; 3) 应考虑存在跨年、跨月的数据; 4) 大量数据并发测试的准备。 3.4 正确性 1) 输入界面后的数据应与测试文档所记录的数据一致; 2) 预期结果应与测试数据发生的业务吻合。 3.5 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1) 测试数据应符合用户实际工作业务流程; 2) 兼顾各种业务变化的可能; 3) 要符合当前业务行业法律,法规。 3.6 仿真性

人名、证件号码、地名、电话号码等应具有模拟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惯例或规则。 3.7 可操作性 测试用例中应写清测试的操作步骤,不同的操作步骤相对应的操作结果。 4.测试用例主要元素 测试用例包含主要元素如下: 用例标题:用例的名称; 创建日期:测试用例创建时间; 设计人员:测试用例设计人员; 用例状态:测试用例状态; 前置条件:用例执行前需要预先做的配置和设置,以及需要具备的执行条件; 操作步骤:执行用例的详细操作步骤; 预期结果:按操作步骤执行后预期系统的执行结果。 5.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5.1测试用例命名规则 由于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测试的工作需要,分以下几个等级来规范测试用例的命名: 1) 一级目录使用各项目的顶级菜单名称来命名,如维护、业务、查询三大类; 2) 二级目录使用顶级菜单下的二级菜单名称类命名,用户可根据名字判别该用例是测试哪个模块的; 3) 各用例根据各用例的功能来命名,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5.2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 基本目标是:设计一组发现某个错误或某类错误的测试数据,测试用例应覆盖方面: 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 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并进行相应处理; 3)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5)数据库测试:依据数据库设计规范对软件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数据表及其之间的数据调用关系进行测试; 6)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 7)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8)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 9)效率: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 10)界面友好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 11)兼容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

软件模块测试用例说明书模板

软件模块测试用例说明书 编制:李洪强 审核: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目录 1 简介 (5)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5) 1.2 背景 (5) 1.2.1 术语 (5) 1.2.2 概述 (5) 2 测试环境 (5) 3 测试方法 (5) 3.1 测试框架设计 (5) 3.1.1 架构图 (5) 3.1.2 重要的时序图 (5) 3.1.3 模块接口1 (5) 3.1.4 模块接口2 (6) 3.2 桩模块1设计 (6) 3.2.1 模块功能 (6) 3.2.2 设计类图 (6) 3.2.3 内部时序图 (6) 3.2.4 进程设计 (6) 3.3 桩模块2设计 (6) 3.4 驱动模块1设计 (6) 3.4.1 模块功能 (6) 3.4.2 设计类图 (6) 3.4.3 内部时序图 (6) 3.4.4 进程设计 (6) 3.5 驱动模块2设计 (7) 4 功能测试用例 (7) 4.1 A功能测试用例 (7) 4.1.1 功能描述 (7)

4.1.2 测试目的 (7) 4.1.3 前提条件 (7) 4.1.4 测试输入 (7) 4.1.5 期望结果 (7) 4.2 B功能测试用例 (7) 5 异常测试用例 (7) 5.1 异常测试用例C (7) 5.1.1 测试目的 (7) 5.1.2 前提条件 (7) 5.1.3 测试输入 (7) 5.1.4 期望结果 (7) 5.2 异常测试用例D (8) 6 极限测试用例 (8) 6.1 极限测试用例E (8) 6.1.1 规格描述 (8) 6.1.2 测试目的 (8) 6.1.3 前提条件 (8) 6.1.4 测试输入 (8) 6.1.5 期望结果 (8) 6.2 极限测试用例F (8) 7 遗留问题 (8) 8 参考资料 (8)

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系统测试之功能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从登陆开始说起 一个完整的software testing life cycle包括诸多内容,本文仅从测试用例的编写开始,聊聊测试用例编写的一般步骤,以使编写的测试用例最大程度上满足完备的要求,而又不产生重复而冗余的负担。 测试用例的来源是产品需求,如果足够幸运,我们应当有一份不错的可依赖的Use Case文档,但大部分情况下,Use Case恐怕是不存在,能有一份不错的PRD文档和原型设计图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还能够有HLD文档,这些已经足够我们开始写详细的测试用例文档(我相信在这之前无法产出详细的测试用例文档①)。也许LLD文档产生之后或者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之后,我们会不断的更新已有的测试用例,但那将是不断的迭代过程,暂不做讨论。 首先让我们先从理论上了解测试用例编写的一般步骤②: 1、确定测试套件(Test Suite):测试套件是功能上的划分,是相似测试场景的组合,而非技术划分。如果技术设计中各模块耦合度较高(强烈推荐解耦,哪怕复制粘贴代码),可能功能上不相干的模块由于代码重用的原因会在bug fix时互相引致错误,实际上回归测试即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在做功能测试划分模块时,还是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按照用户场景划分测试的“模块”。值得庆幸的是,相似或相关的功能总是倾向于在同一组页面出现,按钮和输入框、选择菜单等内容并不是随机组合的一堆零件。 2、针对每一个测试套件,确定一个或多个基本流程(basic flow)和可选流程(alternative flow),即测试场景(Test Scenario):可以借助scenario matrix来清晰地对可能出现的场景进行排列组合。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Use Case或PRD文档中的描述很有可能并没有完整的写尽所有的场景,测试人员尽可能地挖掘测试场景,既有可能是出于测试本身的需要,也可能是基于开发团队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复杂系统中,测试场景不可能覆盖所有可能的场景,这便需要测试人员采用一定的测试策略③,对SUT (System under Testing)进行“足够(adequate)”的测试,而不是完全的测试。 3、针对每一个测试场景,确定一到多个测试用例(Test Case):仍然可以借助matrix来清晰地规划测试用例,每一个测试用例都有其对应的预置条件④、输入和期望结果。测试用例分为Positive Test Ca se和Negative Test Case两种,分别用来测试产品是否完成应当完成的工作和不执行不应当完成的操作。更详尽地说,测试用例一般包括以下列column:用例编号/测试场景/用例描述/需求对应/用例分类(Positi ve/Negative)/用例类型/用例级别/是否自动化/预置条件/测试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备注/ 4、增加测试数据(Test Data)完成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是测试用例中很重要的内容,一个用例可能对应多套测试数据,测试工程师根据某种测试技术⑤,将尽可能的设计较少的测试数据完成“足够”的测试。 任何规范、流程都是为了让工作更加可靠,对于项目工程,天外飞仙灵机一动应当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应当成为规范和流程的反例存在⑥。 现在让我们开始从登陆(PC端网页,如果是PC客户端比如QQ或手机客户端则又不同)开始说起。 不打开任何网站的登陆框,想象一下登陆框的样子。 然后对照一下本文最后的附图,一个优秀的登陆框除了基本的用户名/密码输入框、登陆按钮之外、(不考虑注册、找回密码、第三方登陆、登陆版本、帮助),包含的内容有:输入框文字提示/免登陆选项/输入

业务流程测试总结

业务流程测试总结 近期公司比较强调业务流程的测试,本人就总结一下业务流程的测试经验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一、业务流程整理 1、充分掌握业务知识,业务流程以及业务的数据流向。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而不仅仅考虑在系统中如何操作业务流程;搞清楚每一项业务中的详细流程和各个环节涉及的角色,一项比较复杂的业务其详细流程往往比较多,只有了彻底掌握了这项业务,才能对当前业务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2、从需求人员或者客户那里了解到各业务流程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这点对把握测试重点很重要) 3、了解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对应的功能。(建立业务与系统的映射,为编写测试用例做好准备) 二、编写测试用例(在需求文档以及UI原型评审之后) 1、绘制业务流程图(对于较简单的流程,也可以用文字描述的形式,但流程图比较直观,也便于进行路径的分析)。 2、根据业务流程的重要程度、使用频率为各流程设置好优先级。 3、采用场景法、路径法或其他方法(方法其实是不固定的,有时候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梳理出每个业务流程在系统中对应的操作步骤,形成业务流程的测试用例。 注意: * 这里的操作步骤没有必要像功能点测试用例的步骤那么详细,这个操作步骤可能是一个业务操作集,可以分解成多个步骤,这些业务操作集合,也可以对应具体的功能点测试用例,从而做到测试用例的复用。所以可以说这里的业务流程测试用例就像是将多个功能点的测试用例组合成一个集合,形成一个业务流。 *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标识出执行该操作的用户角色,因为在一个业务流程中,很可能涉及到不同的角色。 * 需要平衡项目的进度、成本,不一定需要覆盖所有的路径。 三、测试数据设计 1、输入数据: 测试业务流程与功能点测试的重点不一样,因此设计测试数据的时候更多需要考虑下面的因素(按重要到次要排列): 1)关键的判断条件 2)符合业务意义的数据

测试用例基本通用模板

1. 登陆、添加、删除、查询模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些模块的测试点该如何考虑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2) 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3) 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书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 ⑤什么也不输入 ⑥是否指出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4)查询 精确查询: ①输入的查询条件为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得数据 ②输入正确的查询条件以前加上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的数据 ③输入格式或范围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 ④输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数据

⑤不输入任何数据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模糊查询: 在精确查询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一点 ①输入一些字符,看是否能查出数据库中所有的相关信息 2.设计功能测试用例 文本框、按钮等控件测试 文本框的测试 如何对文本框进行测试 a,输入正常的字母或数字。 b,输入已存在的文件的名称; c,输入超长字符。例如在“名称”框中输入超过允许边界个数的字符,假设最多255个字符,尝试输入 256个字符,检查程序能否正确处理; d,输入默认值,空白,空格; e,若只允许输入字母,尝试输入数字;反之;尝试输入字母; f,利用复制,粘贴等操作强制输入程序不允许的输入数据; g,输入特殊字符集,例如,NUL及等; h,输入超过文本框长度的字符或文本,检查所输入的内容是否正常显示; i,输入不符合格式的数据,检查程序是否正常校验,如,程序要求输入年月日格式为 yy/mm/dd,实际输入yyyy/mm/dd,程序应该给出错误提示 在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测试方法: 1,输入非法数据; 2,输入默认值; 3,输入特殊字符集; 4,输入使缓冲区溢出的数据; 5,输入相同的文件名; 命令按钮控件的测试 a,点击按钮正确响应操作。如,单击确定,正确执行操作;单击取消,退出窗口; b,对非法的输入或操作给出足够的提示说明,如,输入月工作天数为32时,单击”确定“后系统应提示:天数不能大于31; c,对可能造成数据无法恢复的操作必须给出确认信息,给用户放弃选择的机会; 单选按钮控件的测试 a,一组单选按钮不能同时选中,只能选中一个。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by LJ.)

测试方案模板 Edit by LJ.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 读者对象 [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 1.3 项目背景 [可以如下那样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 项目名称:*** 简称:*** 项目代号:*** 委托单位:*** 开发单位:*** 主管部分:***] 1.4 测试目标 [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 1.5 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

2 测试配置要求 2.1 网络环境 [在此说明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如果应用系统是网络版的,必须具有本节内容。] 2.1.1 网络硬件 [此处给出网络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1.2 网络软件 [此处给出网络软件的名称、协议、通讯和连接方式等信息。] 2.2 服务器环境 2.2.1 服务器硬件 [此处给出服务器硬件的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2.2 服务器软件 [此处给出服务器软件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3 工作站环境 2.3.1 工作站硬件 [此处给出工作站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3.2 工作站软件 [此处给出工作站软件的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4 测试手段 [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

2.5 测试数据 [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6 测试策略 [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 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系统测试,根据不同阶段测试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介绍测试策略: A)单元测试 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1)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附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 3)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符号表示不正确、运算精度不够等)、不正确的比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量的相互比较、不适当地修改了循环变量、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循环终止条件等)而导致的错误。 4)错误处理:检查模块有没有对预见错误的条件设计比较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 5)边界:注意设计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的用例。 B)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测试流程及规范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

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

测试规范及流程

xx公司 测试流程及规范 xx限公司 2017年9月

版本历史 目录

1.目的 编写此文档是为了规范本公司的测试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提高测试人员自身测试能力,使测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2.测试流程介绍 产品验收前 需求分析书 提取测试需求 设计测试用例 搭建测试环境 进行功能点测 提交BUG 进行系统测 追踪BUG 回归测试

产品验收后 现场反馈BUG BUG生效提交禅道 指派研发 BUG解决进行回归 确认后关闭BUG 3.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3.3.1.因果图分析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相互组合等。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4.测试方法 基于公司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几种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功能测试) 黑盒测试是根据软件的规格对软件进行的测试,这类测试不考虑软件内部的运作原理,因此软件对用户来说就像一个黑盒子。 软件测试人员以用户的角度,通过各种输入和观察软件的各种输出结果来发现软件存在的缺陷,而不关心程序具体如何实现的一种软件测试方法。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 1. 制定测试计划 在展开自动化测试之前,最好做个测试计划,明确测试对象、测试目的、测试的项目内容、测试的方法、测试的进度要求,并确保测试所需的人力、硬件、数据等资源都准备充分。制定好测试计划后,下发给用例设计者。 2. 分析测试需求 用例设计者根据测试计划和需求说明书,分析测试需求,设计测试需求树,以便用例设计时能够覆盖所有的需求点。一般来讲,基于Web功能测试需要覆盖一下几个方面: 1).页面链接测试,确保各个链接正常; 2).页面控件测试,确保各个控件可靠; 3).页面功能测试,确保各项操作正常; 4).数据处理测试,确保数据显示准确、处理精确可靠; 5).模块业务逻辑测试,确保各个业务流程畅通。 3. 设计测试用例 通过分析测试需求,设计出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的测试用例,形成专门的测试用例文档。由于不是所有的测试用例都能用自动化来执行,所以需要将能够执行自动化测试的用例汇总成自动化测试用例。必要时,要将登陆系统的用户、密码、产品、客户等参数信息独立出来形成测试数据,便于脚本开发。

4. 搭建测试环境 自动化测试人员在用例设计工作开展的同时即可着手搭建测试环境。因为自动化测试的脚本编写需要录制页面控件,添加对象。测试环境的搭建,包括被测系统的部署、测试硬件的调用、测试工具的安装盒设置、网络环境的布置等。 5. 编写测试脚本 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和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适当的脚本开发方法编写测试较薄。一般先通过录制的方式获取测试所需要的页面控件,然后再用结构化语句控制脚本的执行,插入检查点和异常判定反馈语句,将公共普遍的功能独立成共享脚本,必要时对数据惊醒参数化。当然还可以用其他高级功能编辑脚本。脚本编写好了之后,需要反复执行,不断调试,知道运行正常为止。脚本的编写和命名要符合管理规范,以便统一管理和维护。 6. 分析测试结果、记录测试问题 应该及时分析自动化测试结果,建议测试人员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自动化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尽早地发现缺陷。如果采用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建议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以便与测试部门选定的缺陷管理工具紧密结合。理想情况下,自动化测试案例运行失败后,自动化测试平台就会自动上报一个缺陷。测试人员只需每天抽出一地你该时间,确认这些自动上报的缺陷,是否是真实的系统缺陷。如果是系统缺陷就提交开发人员修复,如果不是系统缺陷,就检查自动化测试脚本或者测试环境。 7. 跟踪测试BUG 测试记录的BUG要记录到缺陷管理工具中去,以便定期跟踪处理。开发人员修复后,需要对此问题执行回归测试,就是重复执行一次该问题对应的较薄,执行通过则关闭,否则继

软件测试人员怎么去了解业务

软件测试人员怎么去了解业务 被测软件的业务流程是开展测试工作的重要准备活动,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分析依据作用。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又很难。简单是因为软件业务流程可以顺藤摸瓜,难是因为不知从何入手。 “被测软件”听起来有点大,被测软件的行业背景、软件的大体作用,总的框架结构这些“大”方面的信息比较容易获取和理解。实际上软件是由众多功能组成的,在实际工作中,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对测试起到了直接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例如测试用例的编写,测试结果的分析等等),不掌握业务流程则不足以很好的测试。 测试人员想要获悉软件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就必然要牵涉到开发人员,也就是要涉及到开发与测试的接口。 这个问题想要解决,有很大程度要依赖于测试与开发的合作。开发测试体系是否规范和健全非常影响这一结合点乃至影响整个测试的流程。 请务必现场找到这个软件功能模块涉及的开发人员,最好能够找到一个“头”(也可以由你的头找到他们的头),OK,下面就是真人PK,刚开始这很折磨人,你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你必须得问,一定要把某个点弄明白(例如功能模块中的某个程序是做什么的,这个功能模块是谁谁谁负责,这个功能模块涉及到了界面、数据库),找到这个点就可以顺藤摸瓜,把所有涉及的开发人员问个遍(有条件的话,可以所有涉及的人员坐下来探讨一下,对测试人员对开发人员都有好处,要知道负责不同功能的开发人员很可能对项目的其他开发人员负责的部分一窍不通,对整个业务也是糊里糊涂)。沟通的同时要记得互惠互利,你知道的,也要告诉不知道的人,在你以后的沟通交流生涯中,形成一种良性的互惠活动,而非一味的索取答案。 通过良性的循环,使得测试人员从“不知”变为“晚知”。 当然“晚知”相对于“早知”花费的气力和代价大很多,但这恰恰是很多人遇到的情况,不得不面对。 对于有着良好的开发测试流程体系的团队来说,则要幸福很多,可以“早知”。 但是也不要放松自己,因为“早知”不代表你“明知”(正确明白的知道)。 在测试过程中,随着测试的覆盖和深入,必然引发各种问题和疑问,需要去判断和分析。这个时候依然需要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协力合作,促成双方对业务流程、功能细节、原始需求等方面的加深理解 要如何才能掌握好业务流程呢?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了解主体的业务框架,不必追求分支细节。先对总体业务有一个印象,知道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混个面熟; 二、了解为什么要有这个业务,最原始的需求来自于哪里。可以跳出当前的这个业务流程思维,考虑下最源头的业务驱动,原本这个业务是解决一个或者一类什么问题的。这样也算是有的放矢了。 三、站在用户或业务需求本身的角度来理解分支细节。这个时候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去理解这些东东,也可以找一个熟悉这块业务或类似业务的同事来聊聊,或许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软件测试流程分析

拆分软件测试流程 测试主要做什么?这完全都体现在测试流程中,同时面试测试流程问题出现的评率最高。 测试流程中包含了测试工作的核心内容,例如需求分析,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等重要的过程。 1.需求分析 一般在上一个迭代测试即将完成之时,下一个迭代的需求文档就已经发出来,放到配 置管理平台,便于测试和开发自取,那这个时候一般测试人员就会自动去取需求文档,开 始做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是分析接下来的需求,从功能交互,测试要点等方面入手分析。 需求分析完成之后,就会开始需求评审。 2.编写测试用例 需求评审完成之后,对测试而言,应该还需要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一般测试计 划是由测试主管编写,测试方案是高级测试工程师编写,故有些测试人员并不会要求编写,但是测试用例却是每个测试人员都需求编写的,一般测试用例我们主要用到的都是黑盒用 例设计方法,如等价类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判定表,场景法,状态迁移,错 误推测法等等,根据自己熟悉的方法和需求文档来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测试人员就要开始用例评审,用例评审与需求评审的评审流程 相同,只是发起人和评审内容,评审重点不同。 3.测试执行 一般用例评审完成之后,就要开始等待开发转测。 转测成功后,测试这边就要开始搭建测试环境,然后进行冒烟测试,冒烟测试通过后 才开始进入正式测试执行阶段。 1.冒烟测试的重点: ●原来版本的主要功能 ●新需求的主要功能主要流程 2.提交缺陷 在正式测试阶段,测试人员是根据已经编写好的测试用例执行程序,当执行程序的实 际结果与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不符时,就需要在缺陷管理工具上提交bug单,bug单会根据bug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3.回归测试 当开发人员修改了大部分bug时,开发人员会再次合版,联调,转测,这时测试人员就会进入到回归测试阶段。 回归测试的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