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2.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别人的生命健康权,增强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法律意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点】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三、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法、讨论交流探究法等多种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生命健康权的资料,谈谈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

2、搜集我国对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作出明确规定的相关法律;

3、搜集和整理自己所知道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聚焦时事】

时事一:《关于做好2016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2016年各级财政对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20元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连续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重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初步感知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感悟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之价值篇】

师:什么是生命健康权呢?

多媒体展示:生命健康权的内容

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学生读后,要求学生标出生命健康权包括的三大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对于生命健康权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怎样看待生命健康权?(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加深对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认识。)

师总结强调:结合同学们的理解,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命健康权是我们什么样的人身权?

“最根本的”(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出来,老师板书。)对于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我们国家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

师:利用一则生命箴言,引导学生体会生命健康权的地位

有人说:健康虽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如果将生命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生命是“1”,名誉、金钱、友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10、100、1000、10000乃至无穷大;若失去“1”,即失去了生命,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美)韦伯斯特

思考:谈谈你的理解。(生答)

师:如果失去了前面的“1”,所有的一切一切将会是“0”,而这个“1”可以让我们能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创造价值,这个“1”就是我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法律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让我们共同探究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互相交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法制在线】

那么你知道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宪法》第71条规定:公民有生命健康权。

《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公民的生命和健康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

《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地生活费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机生命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法律解读】

视频播放:《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为校车划出安全线。

看完视频后思考:看完视频,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生答)

师:为校车划出了安全线,党和国家的上述行动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以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自身年幼、能力欠缺、经验不足,容易受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重视校车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

(三)探究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之维权篇】

师: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从一

个小孩的亲身经历来探讨一下。

师:出示有关案例

探究:1、小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小伟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

师:生命健康权这一权利受到侵犯后,给小伟带来了哪些伤害?

生答。

师总结:小伟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这不仅对他个人,还对他的家庭都会产生影响,这个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伤害。那这个伤害是否可以避免呢?那你认为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小伟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后带给他身体、心理、学习、未来生活以及家庭带来的伤害,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尊重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

师总结:那小伟应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维权行动】

小伟躺在病床上,他的同学来看他,面对他的现状和家庭的困境,同学们给他出谋划策,对于同学们的观点,你同意上述的观点吗?说说理由观点一:算了吧,人家势力大,我们惹不起!

观点二:等把伤养好之后,狠狠地打他一顿!

观点三:一定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假如你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认清忍气吞声和以暴制暴的危害,应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采取合法的方式。

指导学生如何向公安机关报案。

具体本案中的小伟他应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应该通过哪种诉讼类型提起诉讼?(民事诉讼)那你认为他应该提起怎样的诉讼请求?(生答)

概括总结:当你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护?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要求学生边读边在课本上标划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法律是如何具体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应如何正确维权。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理解未成年人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提高尊重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对漫画的理解:

师总结强调:要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另外看到有伤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应该及时提醒或制止。

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做侵犯和伤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

(四)珍爱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之珍爱篇】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女孩马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材料所获得的启示。

师总结:我们要注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聚焦生活】1、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考虑。)

2、你知道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总结:我们在生活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献计献策】

共建平安校园:同学之间的打架,让我们想到了校园欺凌,请你对解决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

日前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我们同学们学会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时刻想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保护,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不会做上述的行为了。

(五)保障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之收获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六)教师寄语

齐读:世界是这样的美丽,

让我们把生命珍惜。

一天又一天,

让晨光拉着我,

让夜露挽着你。

只要我们拥有生命,

就什么都可以争取。

一年又一年,

为爱我们的人,

也为了我们自己。

让我们都带好法律这个护身符,平安走好人生路!

【学情分析】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对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隐患也经常存在,而作为未成年人,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加上法制观念不强,对生命健康权也了解得不全面,以致自己的生命健康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解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定程序和途径,培养了依法律已、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这为学生们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其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并且在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效果分析】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的身边入手,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追踪案件结果中,激起学生情感的真情体验,在潜移默化地明辨是非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了学生自我保护的行动,激起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本堂课采用典型案例重点分析,采用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有效的把本课知识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在正反对比分析中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从而感觉学习枯燥的法律知识是有意思的、易学习的。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体现,问题的探究发现和知识的归纳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认知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使学生想说、有话说、说的有理有据。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及时,较好的运用课堂生成,使得学生犹如在聊天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因此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教材分析】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是鲁教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让学生知道生命健康权的地位,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未成年人作为公民,同成年公民一样,其生命健康受法律保护,从而明确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已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别人的生命健康权。

【评测练习】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1、理解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及其地位。

2、学会运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依法维权。

3、搜集整理自己知道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4、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提出解决的办法。

5、为解决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反思】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本课采用“党和政府连续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这一时事新闻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如校车安全,校园暴力等话题,选取的小伟受伤害的案例也是发生在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学生有充足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

由于本课教学遵循“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原则,真正做到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真正满足学生生活、成长、发展的需求;做到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真正做到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社会生活现象,分析社会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真正认识到生命健康权的宝贵,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的同时,珍惜爱护他人的生命健康。

本堂课采用典型案例重点分析,采用多角度、多方面、一步步深入分析,有效的把本课知识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学生感觉学习枯燥的法律知识是有意思的、易学习的。

在教学设计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声、像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课标分析】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_道德与法治_初中__

一、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对本课内容的标准为:

二3.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一、3.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课标解读:

2011年版思品课标明确提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的重要要求,打造开放思品课堂,树立大的教材观、教学观和资源观。

在教学中要做到:第一,不能孤立的讲解思品教材,应该强化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

成教育合力。第二,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设计开放性的探索环节,以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做到一组合即组合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两重视即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学生的自身资源涵盖原始资源(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和互动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包括学生的创意、见解、问题、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明亮的慧眼,善于开发、捕捉和利用上述资源(特别是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提出高效课:“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居于教学目标的首要地位。

三、课标应用:

课标活动建议: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以时事新闻、正面材料教育为主,与典型负面案例正反对比的方式,运用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体验,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