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宪法性文件对中央和地方财税权的规定

英国宪法性文件对中央和地方财税权的规定

英国宪法性文件对中央和地方财税权的规定
英国宪法性文件对中央和地方财税权的规定

实行半总统制的法国由于在行政体制方面仍属于责任内阁制,所以它基本上沿用了英国议会财政权的结构和模式。

英国没有一部成为的宪法典它是700年来习惯法的总和,最早就追溯到《自由大宪章》。《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封建专制时期宪法性文件之一。习称《大宪章》。一般认为1215年《大宪章》是英国宪法最早的组成部分。

一成文法:宪法性法律文件

1.《英国大宪章》1215年第12条除下列三项税金外,设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即赎回余等身体时之赎金〔指被俘时〕。策封余等之长子为武士时之费用。余等之长女出嫁时之费用一一但以一次为限。且为此三项目的征收之贡金亦务求适当。关于伦敦城之贡金,按同样规定办理。

2.《权利法案》(theBillofRights),:1689年10月23日威廉三世接受了国会提出的该法案,全文13条,约800字。第4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凡下议院通过之财政案,于闭会一个月前,提交上议院,而该院于一个月内不加修正并未通过者,除下议院别有规定外,应径行呈请国王核准。虽未经上议院通过,仍应认为国会之法令。

(2)财政案为下议院议长认为含有关于下列事项之议案:

赋税之课订、撤销、豁免、改订或规定;

偿还公债或由集中基金内或由国会指拨款项内之支付,或此项支付之变更或撤销;支出款项;公款之指拨、提领、保管、签发、或其帐目之审核;公债之发行、担保或偿还。与上述各项关连之其他事项:

本项所称赋税、公款及公债,并不包括地方当局或地方团体所征集之赋税、公款及公债。

(3)财政案提交上议院及呈请国王核准时,应由下议院议长在各该案上签具证书,证明其为财政案。议长于签具上项证书前,应向选任委员会于议院每次开会时在各委员会主席名册中所指派两人咨商之。

二,判例法英国法院特别是高等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某些案例的判决和解释。三,习惯法大多数是在立宪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法院承认的宪法性法律规则。如关于国王的“国王统而不治”、“国王不能为非”;关于首相自行组阁等宪法的惯例。关于两院三方的财政权力关系,贵族院自1911年以来对平民院的决定只能表示同意无权否决,

1706年,平民院通过下述决议“非经国王提议,本院对有关的国家事务的任何金额的请愿不予受理,对要求从国家收入动用款项的任何动议不予审议”1713年,这一决议被吸进平民法院议事规则,成为永久议事规则第89条。

英国的集权财政按照收支匹配的原则,在政府间自上而下地细化分配政府职能,并采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竞争合作的供给方式,体现了英国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中“集权财政”和“有限政府”的两大特点,并通过2007-2008年英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分析及牛津郡个案得到了证实。英国中央政府掌握主要的财政税收,并负责支持大宗公共服务事务;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独立、互不隶属,依靠有限的地方税收和转移支付,提供辖区内的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琐碎的公共服

务。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收入划分

英国实行分税制,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不设共享税。中央政府集中了全部或主要税种的立法权,地方只拥有一定的税率调整权、税收减免权和征管权。中央政府占据着绝大多数大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国民保险税、增值税、公司税、各种消费税等。地方税种只有家庭税和营业财产税两种,分别只占全国总收入的4.51%和4.24%。地方的税收自主权十分有限,地方政府只能根据中央政府核定的开支限度规定税率。1998年前,家庭税是“封顶的”,地方政府不得超过议会规定的上限。家庭税按照一定比例在地方政府间共享。营业财产税的计算则是通过中央征税估定值与全国参数相结合计算而得。

在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中,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支出署根据其核算的公共服务需求和成本,将资源分配给公共服务提供者,即地方政府当局或某些部门。自1993财政年度以来,英格兰地区的地方转移支付占到其预算内支出的50%左右,在2007-2008年度增加到近60%。英国有比较成熟的转移支付制度,其目的是实现财政支出的纵向和横向平衡,同时对地方收支实行统一管理,以保证中央政府的集权。英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大体可以分为专项补助和地方补助两种,主要是根据服务职能来确定补助类型和额度。专项补助是按照不同的事权核定支出标准的,根据支出地方的服务需求,按照因素法来计算。专项补助主要是AEF,它被要求用于专门项目,包括教育、城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共占总收入的29.3%。此外,还专门设立对社会治安和房务补助。地方补助是根据中央核定的地方总支出和地方税收入的差额进行补助,主要是收入补助。另外,主要的转移支付还有AEF之外的转移和资本支出转移。

英格兰地区地方收费收入占到所有收入的7.83%。此外,还有外部利息收入、资本收入、借款和议会租金收入。这些收入与地方两税、转移支付共同构成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支出的资金来源。

二、自上而下细化的公共服务职责划分

英国财政收入的中央集权决定了中央政府在公共支出中必然承担主要职责。英国政府间关系大体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界定,政府间的职能根据政府所具有的财力进行设置,划分较为清晰。与收入向中央集中一样,英国中央政府的支出比例一直在地方政府的2倍以上。2007-2008财政年度,英国中央政府的支出份额高达73%左右,而地方支出则约占27%。中央政府负担了主要的公共服务责任,且这些职能是具有较强外部性的公共服务,或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服务。那些受益范围较小的公共服务则由地方承担。

英国中央政府的公共开支按照数额大小依次为:医疗、养老、社会福利、利息、教育、社会治安、行政管理、交通等。中央政府负担了养老保险和医疗健康的所有开支,占到中央总支出的25.60%和26.21%。社会福利支出则由中央和地方共担,分别支出该项服务的54%和46%:其中家庭与儿童、失业、房务、社会抚恤、研发由中央全权负担,社会保护基本都由地方负担。教育支出由中央和地方共担,但是,具体各级各类教育支出的划分也很清晰:中央负责支出所有的公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服务费用占35%;地方负担那些非等级教育的大多数支出如语言学校等占65%。教育支出是地方政府开支最多的服务项目,占其总支出的32%。社会治安也是中央(49%)与地方(51%)共同负责:警务、法院、监狱等由中央开支;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由地方负责。交通亦同上,中央与地方分别负担59%和41%。在行政管理费用上,地方政府由于政府机构多、

雇员众,因此,需要比中央更多的开支:在全国所有的行政管理开支中,地方占77%,中央占23%。

在其他公共服务中,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垃圾管理、房屋和社区优化、娱乐和运动服务。当然,地方政府也有对本地的一般性经济和商业发展事务的职责,但这不是主要责任所在,中央政府仍是该项服务的主要力量:中央占81%,地方占19%。

英国的向上财政集权的特征也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逐步细化上。由底层向高层政府集中,英国政府间职能划分呈现了由日常服务到宏观服务的特征,职权划分清晰。表4给出了具体的划分情况。中央政府负责那些大宗、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政府是不具有财权的实体政府,其主要职责就是反映中央政策和区域整体的公共服务需求,并管理区域政府,没有具体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占全国人口85%的英格兰地区,地方政府设郡与区两级(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只设统一管理区一级),家庭税、营业财产税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郡区两级划分。郡政府与区政府在城市规划、娱乐休闲、公园上要有所合作外,分别提供一些十分细微的服务。教区也是没有财权的政府,它主要是帮助上级地方政府完成一些琐碎的公共服务。

三、有限政府:政府与私人部门的竞争与合作

英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央政府控制了绝大多数的税收收入,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有较强的依赖性;二是地方政府只能执行中央政府赋予的职责,其职权范围被严格限制。中央政府负担大量公共服务支出,实行财政集权,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共服务完全由政府部门生产和提供。而且,在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开支的削减和控制,也促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有动力寻求与社会和私人部门的合作。英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现了“有限政府”的执政理念。政府不是所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哈耶克从两方面来界定政府的限度:一方面,政府必须承担实施法律和抵御外敌的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提供市场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的服务。但是,公共部门不应当被解释为由政府独享的一系列职能或由政府垄断的一系列服务,而应当被视为政府为了提供它被要求提供的服务而运用由它掌控的一定数量的物质资产。

[4]如果私人部门能够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与政府竞争,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政府行动所具有的严重危害,即政府行动所导致的以各种权力为支撑垄断以及由这种垄断所导致的低效状况。

二战后,随着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支出的日益庞大,英国政府面临财政赤字膨胀、公共服务水平每况愈下、公民对政府不信任等问题,英国政府因此在公共部门寻求改革和突破,引入竞争机制,缩小政府规模,提高公共服务效率。[5]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广泛开展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私人部门的竞争与合作。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上任后,中央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削减和重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上,鼓励地方政府在服务方面进行竞争,使个人和团体有机会在地方政府手中争得部分服务项目。英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财政管理机制,包括公开招标、院校地方化管理、社区服务等。越来越多的经营决策权和预算权由财政部门移交到具体业务部门。权力下放首先始于中央政府,如财政部将权利下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再依次下放到各基层实施单位。地方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收费较低又便捷的中央政府部门以外的私营企业为其提供服务。

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掀起了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一方面,1981年英国政府通过证券市场上售卖国有股票、国有企业直接被卖给私有企业,将电缆、航空等国有企业私有化,其后英国政府又分别将石油、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等行业私有化。1989年8月之后,很多服务项目都纳入了竞争轨道,如废物处理、房屋维修与清洁。另一方面,政府与私人部门签订合同承包服务,一些地方政府、国民健康服务系统包括中央政府部门的一些公共事务都通过合同外包的形式完成。同时,1988年《地方政府法》要求地方政府的许多职能必须通过竞争的方式来履行,主要目的是迫使所有的地方政府放弃对基础服务的垄断,由竞争性投标来承担地方的基础性服务。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展开竞争,谁能提供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公共服务,谁就将获得这些公共事务。

20世纪90年代,公司部门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PPs)更加盛行,指的就是公共和私人部门联合提供某些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基本服务等方面。在英国,PPP的最常见形式是私人融资计划PFI (PrivateFinanceInitiative),1992年由保守党引入,以实现在不增加公共借款的情况下,提高公共投资。PFI的巨大吸引力在于,这些合作项目大多不列入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使政府能够在经济和稳定的限制框架下运行,并且推迟账目支付的时间(因为英国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赤字)。[7]

PFI可以覆盖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任何一项服务。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尽管布莱尔政府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撒切尔政府的一些主张,但中央政府开始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并十分重视公民的政策参与和监督。公共管理领域在大规模采用市场化和管理主义的措施后,开始寻求通过合作而不是竞争来强化公共领域内的治理色彩。布莱尔政府努力做到公有与私营的混合与平衡,推行积极的福利国家政策,变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

新工党执政引入了一个“现代化”的改革理念。其所谓的“现代化”包含了发展地方政府的“社区领导”角色,把这作为推进善治的关键部门,与其他部门一起有效地满足地方需求。新的权力被下放给地方政府以实现其目标:2000年的《地方政府法案》,授予地方政府“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发展的权力”,这表明了中央政府从先前的约束地方权力到下放权力的一大迈步。[8]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英国各级政府主办各种活动,吸引普通公民参加到决策制定和服务供给等公共活动中来。有数据显示,在2006-2007年度,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公共产品(将近600亿英镑)由私人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涉及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和地域范围。[6]

四、牛津郡公共服务供给个案

在中央集权的英国财政体系下,中央政府负责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主要职责。英格兰两级地方政府则依靠有限的本级财力和转移支付分别承担着本辖区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并在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上开展广泛的公私合作。牛津市属于英格兰34个非都市郡之一的牛津郡。该地区是二级地方政府:一级地方牛津郡,二级地方有牛津市、牛津郡南区、牛津郡西区、彻威尔区、白马谷区。两级政府没有行政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各级地方都有自己选举的议会和内阁,分别决策与执行自身权责范围内的事务。郡与市政府在职责分工上有所不同。郡政府要负担比市政府更多数额的开支,如2007-2008财政年度,牛津郡的净支出为316百万英镑,牛津市为173百万英镑。如表5所示,牛津郡政府需要负责教育、社会福利等大额开支,分别占其支出的56.38%和

21.93%,其次是战略管理和交通分别为6.61%和5.34%。牛津市政府则将大量支出用于房产。房产是市(区)地方议会的重要资产,经营这些房产是政府的长期投资,也是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议会房产经营支出和其他房屋支出占其总支出的25.6%和34.09%。市政府的主要服务支出是文化、环境与规划支出占25.32%,然后是一些垃圾处理、殡葬、停车等日常服务占7.24%,再是交通建设与服务支出为4.64%。

由于两级地方政府的支出职责不同,则其收入构成也不同。负责相对重要公共服务的牛津郡获得的转移支付很多。如表5所示,其总收入的1.62%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也称收入转移)和52.55%是其他各种转移(包括教育和社会福利等专项转移);地方自有税收中的家庭税和营业财产税分别为29.35%和9.16%;收费占6.26%。牛津市处理日常服务等较琐碎公共服务,其收入来源则主要是地方自有税特别是营业财产税,占总收入的43.65%,家庭税占34.38%。这些税收由牛津市地方政府征收,然后在郡政府、市政府、泰晤士谷警察局三者之间分别按照73%、17%和10%的比例划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政府其他转移分别占总收入的10.45%和3.13%。收费也是牛津市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占5.98%。牛津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民主法律咨询、市政厅管理、停车费、高尔夫场地、运动场、排污费等方式获得收费收入。在牛津市内又分几个教区。教区的公共服务资金来自于一部分的家庭税、服务收费、利息、捐赠和转移支付等。教区的职责较少,负责更为琐细的公共服务。2007-2008财政年度,OldMarston教区的支出为

7.9892万磅,用于墓地管理、除鼠、栅栏修葺等。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在其事权范围内可通过议会充分讨论和投票,决定某项公共服务与私人部门合作。牛津地区也有许多公共服务合作项目。2007年,在牛津郡议会决议下,政府与私人部门TrevorOsborne公司合作,完成了对历史遗址“牛津堡”的修复与开放。这合作项目还得到了英国历史遗址委员会的拨款,牛津市议会也参与到此项目之中。[9]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首先是牛津市议会投票通过需要对“牛津堡”的整改计划,然后牛津市政府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选中了TrevorOsborne公司参与该计划,两者签订合同。在投标过程中,充分运用合同管理,反映竞争过程和要求,包括要求投标价格密封,在投标之前要控制同供应商建立关系等。TrevorOsborne公司按合同要求提供牛津堡的维修与开发服务,合同中要界定服务内容、工作量及其价格,其中价格必须以市场均价为基础,合同期限为一年。该项目的实施受政府调控和指导,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通过给定指导原则和控制支出项目对工程施加影响,从而使“牛津堡”的重修更符合英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要求。

关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关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对于保证党内规范性文件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同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保障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原则 (一)有件必备。凡属于报送备案范围的党内规范性文件,都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向市委报送备案,杜绝不报、迟报、漏报和选择性报备的现象。 (二)有备必审。对于报送备案的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从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三)有错必纠。备案机关在备案审查中发现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报备工作 (一)报送备案范围 1.需要报备的党内法规性文件,是指市纪委、市委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工)委,市委批准设立的党组(党委)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

用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文件,包括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文件。主要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反复适用性。 2.不需要报送市委备案的文件。(1)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方面的文件;(2)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3)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4)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 (二)报送备案期限。党内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由制定机关报送市委备案。 (三)报送备案材料及格式。 1.报送备案材料: (1)备案报告。抬关写“中共湛江市委办公室”,落款署制定机关名称,并加盖公章。 (2)正式文本。含发布通知,电子版和纸质版应当一致。 (3)制定说明。是对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所作的解释,主要包括制定意图、主要内容、起草及征求意见情况、审议签发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向备案机关报告的重要事项。 2.格式及方式:纸质文本要用A4型纸张装订成册,一式30份,同时报送PDF、TXT电子文本。 — 1 —

法律、法规、规章及范性文件名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2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199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0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2011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2007年 6)《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2004年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2年 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 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2009年修订 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年 1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年 1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

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 1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号局长令,2005年 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 16)《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2009年 1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第30号) 1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第36号)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2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1]第41号) 21)《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4号) 2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5号)

环境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环境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许多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来控制环境污染。其中,环境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税收政策也与环境税有关,环境税是当前税收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的环境税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革和调整,以改善中国目前的环境税收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关键字:环境污染环境税收策略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common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reatening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Many governments have taken various means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mong them, the environmental tax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government as more and m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tax policy is also concern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tax, environmental tax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rrent tax, China environmental tax has many deficiencies, the need to reform and adjustment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tax policy improv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tax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 tax strategy

支持疫情防控税费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推荐】

支持疫情防控税费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发 现的主要问题 支持疫情防控税费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为进一步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驻北京特派员办事处组织开展了支持疫情防控税收政策措施落 实情况远程调研,共发现4个方面10类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并加以改进。现将主要问题汇总如下,请各地税务机关结合此次部署开展的自查工作,全面对照检查、举一反三、立查立改,切实保障支持疫情防控各项税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一、纳税服务措施还应进一步落细落地 (一)12366纳税服务咨询热线政策解答不准确或接通率不高。有的地区12366纳税服务咨询热线人员对已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政策不够了解,对是否可以网上全程办理退税事项答复“不清楚”。有的地区12366纳税服务热线拨打20次, 12次无法接通。 (二)办税缴费场所等渠道咨询不够畅通,答复不准确。有的办税服务厅人员不知晓有支持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出台;咨询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时,个别地区办税服务厅和税收管理所咨询电话,以及公布的其他网上办税热线均未给出准确答复;对延期申报申请等网上办理事项,有的税务人员答复不可以网上办理,并要求纳税人前往办税服务厅;多个基层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税收管理所使用同一咨询电话,难以满足纳税人咨询需要;还有部分办税服务厅、税收管理所公布的咨询电话无人接听或无法接通。

(三)容缺制度有待细化。部分地区税务机关未明确容缺办理适用的业务和执行口径,基层税务机关反映难以执行。 二、税费政策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一)市、县税务机关政策宣传不到位。有的市、县税务机关微信公众号无支持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等宣传内容;有的市税务机关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对支持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的更新明显滞后,或存在相关链接无法打开等情况。(二)精准宣传不够。有的地区税务机关对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等符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未主动以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有的医院财务人员、办税人员不了解医务人员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有的不清楚具体操作流程,影响支持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质效。 三、“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还需优化 (一)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发布不及时。截至3月10日,仍有个别省税务局尚未发布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 (二)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不够准确。如,有的地区发布的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中,将更正申报等事项列为全程网上办理事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清单内容不够清晰准确。 四、调整的税收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 (一)延期缴纳税款办理核准较慢。个别地区税务机关核准延期缴纳税款申请速度较慢,纳税人2月16日申请,直至核准期限最后一天即3月6日才核准同意,且仍有大量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尚未办理完毕。电话访问部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民生乃至整个社会环境都很重要,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还在进程中,有待完善。本文从原则、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税政策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越来越重要,他们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具有大企业无法代替的作用。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他们数量大、就业容量广阔,这些,都使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切实保障和微观基础。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还在行程中,很不完善。因此,如何在财税政策建设层面上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政策层面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原则 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必须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国家发展规划两者的特点,实现二者的互补。自2003年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来,政府制定发布多个文件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积极发展。所以,制定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应当充分遵循国务院几个纲领性文件的精神。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原则。从经济内涵来说,国民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要求建立在经济速度增长和经济质量提高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以国家为主体的财力分配的需要,又不至于损坏未来需要,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有利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改善民生是中小企业发展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民生的改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的。 2、公平原则。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长期问题就是公平问题。大企业之所以对比中小企业有优势,是因为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微观经济主体方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长期存在不公平。财税是一种经济杠杆,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作用。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层含义,横向公平是指政策和制度规定应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一视同仁,不同公司类型企业也应一视同仁;纵向公平,是指应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考虑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盈利水平的不同,实行差别税率等。

试论我国财产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

试论我国财产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 在职研究生经济三班(2013秋季入学) 陈玲玲 摘要:前些年我国针对流转税和所得税进行了税制改革,尽管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对财产税这方面的改革则相对滞后,相关课税制度还很不完善,地方税收缺乏主体税种,财政收入与事权不符,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符,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阐明了财产税的含义、特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目前财产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财产税制度改革的设想,建立我国以物业税为主的全新的财产税体系。 关键词:财产税;改革设想 财产税制是对纳税人所有的财产课征的税种总称。财产税可以为地方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调节社会成员的财产收入水平,体现平等负担的原则。本文阐明财产税的含义、特征、地位和作用,根据现行财产课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财产税制度改革的设想,应在财产法律法规制度建立、税收管理权限分割及财产评估制度与评估机构建设方面进行相关配套改革。 一、财产税的含义和特征 对财产进行课税,是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税法规定的应税财产就其数量或价值额征收的一类税收的总称。财产税不是单一的税种名称,而是一个税收体系。我国现行的具有对财产课税性质的税种有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和契税。当前,我国财产税在运行中表现出以下特征: 1.财产税收入比重较低,不能使其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主要是我国对于财产课税体系重视不够,财产课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较低。由于没有一定的收入作为基础,财产税无法确立在我国地方税收中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税收中,其筹集税收收入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财产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2.财产课税制度设计的不规范、计税依据及税额标准设计不科学。现行土

对当前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看法和建议(1)

对当前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看法和建议(1) 国家对作为再生利用资源的废旧物资 给予了一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但通过近几年的政策执行情况来看,出现了较多的利用废旧物资偷逃增值税现象,有悖于国家出台此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策规定中有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一些纳税人钻政策空隙,大肆侵占国家税款,同时也有一些是税务机关未能严格加强管理的原因。为进一步规范税收经济秩序,正确理解、贯彻和执行国家的废旧物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近期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税 收优惠政策。今年,我们对所属的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进行了调查,共检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22户,经营规模也各自不同,

有国有企业,有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大多为30万到50万元,但经营收入数额却非常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年度增长幅竟达十几倍,由上年的200万左右上升到2000—300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实际经营场所与其经营收入额明显不相适应,财务核算不正规,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商品的种类大多集中在废旧金属上,如废旧钛材、废钢铁。在税收政策方面,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享受免税政策,定期核定纳税人的免税资格,符合条件的即享受免税,相反则不享受免税。 归纳之,有以下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一、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未能严格执行税收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995]6号文件“关于减免和返还流转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第二条规定,国税发[2004]60号文件第三条规定,国税发[2005]24号文件第四条规定,国税函[2005]544号文件第六条规定,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核算科目,对于直接减免的

财税政策支持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家层面支持“一带一路”的财税政策尚在研究之中,而一些地方已经走在前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备先行先试。 在日前部署2015年具体工作时,财政部提出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税总局表示,将积极研究和认真落实服务“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的税收措施。这意味着今年“一带一路”将迎来财税支持政策。 在支持“一带一路”税收政策上,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官方已经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调研,目前具体政策已经纳入研究之中。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大对沿线国家投资力度,这也让税务政策如何服务好“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成为今年一大关注点。早于国家的全局政策,地方已经在积极探索财税政策如何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江苏省连云港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海交汇枢纽,当地财政部门早在去年就对“一带一路”交汇点的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3项重大项目财政资金需求和争取国家级东中西经济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的24项税收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等需求建议。去年6月底,当地委托财政部财科所和江苏省财政厅财科所共同研究的《“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服务全局的财税政策研究》、《连云港市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相关财税政策研究》课题也基本结题。 去年5月,财政部财科所相关人员在连云港调研了当地对“一带一路”财税政策情况,建议连云港转变传统区域财税优惠政策思路,在地方融资、培育可持续财力等领域尝试创新型财政策略,先行先试,提升地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软实力,打响“连云港”品牌。 除了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地方调整产业结构适应“一带一路”新机遇,也有地方在探索如何强化税收对参与“一带一路”企业的服务。 福州开发区国税局在去年就提出了一种思路,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搭建涵盖地税、海关、经贸等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税源监控,及时提醒涉税异常,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伟近日撰文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积极作用,这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增加对道路、桥梁、口岸、码头等公共工程的投入,政府还可以购买规划,比如跨境道路的设计等。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财政的钱可以花得很聪明,比如采用PPP模式加强公私合营、财政贴息等手段,撬动更多的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伟在文中称。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

关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的几个问题 佛山市中院研究室吴文志 2004-06-17 从去年开始,我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规范化建设。迄今,包括全院综合性和各部门的规范,我们共已经制定了数十项规范。前段时间,院里成立了专题小组对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我院所制定的规范质量是较好的,特别是内容上都是较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的规范中都存在着一些技术粗糙、用语不科学、格式不规范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规范化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迫,因此很多规范的制定过程较为仓促而没有经过较严格仔细的审查;但在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各部门具体从事规范制定工作的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因而对于一些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不太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院规范化建设办公室决定在今天以讲座形式,安排大家共同就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方面,本人其实也是资历不深、经验不多的,但既然受领导指派主讲这一讲座,也只能尽力而为,将自己从去年以来从事规范制定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参考了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方面的一些书籍文献的学习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交流,如果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及其应用、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规范性文件的语言文字。 一、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及其应用 作为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主要包括了:卷、编、章、节、条、款、项、目,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中,卷、编、章、节是标题结构单位,条、款、项、目是条文结构单位。从另一角度而言,卷、编、章、条是独立的结构单位,它们不以其他结构单位(主要指上位的结构单位)的存在为前提,节、款、项、目则是附属的结构单位,它们必须以其他结构单位(指上位的结构单位)的存在为前提。 一般而言,卷作为最高层次的结构单位,只适用于一些巨型的、结构层次繁复的法典性规范文件,如外国的民法典、综合性法典等,在我国尚无以卷为单位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在此从略。 至于仅次于卷的编,在我国立法实践中也仅仅在刑法、刑诉法、民诉法等较为大型、条文众多的法典中才适用,对于我们规范化建设而言,所制定的各

财税服务的分类

财税是财政、税务的简称。财税服务一般包括以下六类: 一、税收筹划(根据客户企业行业性质、公司规模、业务模式来确定税收筹划方案,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做到合法、合规、降低税收风险·。启动未来依托有多年财税工作经验的高级财税顾问为企业提供增值税节税方案、企业所得税节税方案、个人所得税节税方案、股权激励计划、股权转让、税收筹划等多项税收服务) 二、会计到家(主要向企业提供会计上门服务。客户可以自由选择上门服务的天数,与会计面对面交流,减少大量沟通成本。) 三、财务外包(企业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整体或某些事项及流程外包给专业机构代为操作和执行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外包、应收/应付账款流程外包、出纳外包、薪酬管理外包、发票模板管理外包、税务申报外包等模块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整体或部分财务外包,长期或短期项目财务外包。专业化的团队为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节省人力成本和解决本土化"水土不

服"等问题。通过深入了解企业财务管理需求‘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外包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资产优化、提升财务管理。财务咨询三板咨询记账服务纳税申报财税培训; 四、税务服务(税务登记、税种核定、票种认定、申请税控、税控托管税务登记变更、税种变更、专票代开、专票认证、税务注销、非贸易项下对外支付、税收筹划。) 五、减免税备案:一般纳税人认定、出口退税资格认定、简易征收备案、高新企业税务备案、软件产品即征即退、增值税税收优惠备案、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备案。 六、其他服务:审计服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审核、工商年报、海关年检、图书企业年检、劳务派遣年检、经济普查统计、企业统计申报、医疗自查报告申报、拍卖公司统计申报、影视企业统计申报。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税收优惠在整个税款征收中的占比很少,但它却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税务机关通过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使纳税人应当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得以具体兑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然而,有些纳税人受利益驱动,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编造不实鉴定,办假外资企业和虚假的申报骗取税务机关的减免税优惠,导致国家税款严重流失。为了加强征收管理,维护税收秩序,堵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税收漏洞,笔者本着税务机关便于征收管理和维护,税收优惠政策准确执行的原则,分析在实际征管中导致税款流失的根本原因,就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以期达到规范税收优惠的目的。一、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1、个体工商业户的销售收入难于确定。个体工商业户建帐建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虽建帐但大多虚假不实,帐证不全更是随处可见。不建帐或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个体经营者普遍知识水平较低,根本不懂财务制度,许多个体户经营收支与家庭的其他费用混为一体,致使无法记帐。二是为了降低进货价格,个体户在进货时,如向供货方索要发票,供货方就会抬高货物的出售单价,故一般不要原始发票,这样在客观上造成原始凭证缺乏,因此进货登记簿和凭证粘贴簿等也就形同虚设了。帐证不全的直接后果,导致了申报数据的不准确。税务机关只能以保本法或以其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销售收入,而推算出来的销售收入与实际的销售收入必然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有些销售收入超过起征点的个体户免征了增值税,而低于起征点的却征收了增值税,从而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公正性。2、农业产品出售者的身份难于确定。农业生产者到外县(市)销售其自产的农产品,一般由所在地税务机关为其开具《自产自销证明》,由销售地税务机关查验后、免征增值税;但农业生产者在本县(市)销售其自产的农产品,因出售者数量众多,且流动性强,一般不会持《自产自销证明》,致使税务机关在实际征管中,对出售者的身份无法辨认,从而使一些临时商贩或无证经营农产品的个体户无形中享受了免税的待遇,逃避了应缴的增值税。3、进口仪器、设备的用途难于在确定。纳税人将用于非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育的进口仪器、设备的用途向税务机关作虚假申报,待享受到免税待遇后,即改变其用途,这样就会使国家税款白白流失。4、外商投资企业的真假难于确定。在所有税收优惠中,要算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最多,有著名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二免三减半”;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及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优惠税率;还有先进技术企业、“双密”型企业的减半征收;以及购进国产设备的所得税抵免和再投资退税等等,如何用足用好这些优惠政策,更好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是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关键所在。现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就我市而言,平均每年就以25.8%递增,在日常的征收管理中,我们发现一些规模较大,销售较多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摇身一变,变成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然后堂而皇之地去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而享受完“二免三减半”之后,企业的销售就会明显减少,甚至会出现零销售,从此或变成一个空壳企业,或变为另一个外资企业的附属关联企业,待经营期满10年,即申请注销关闭大吉,而一个由同一法定代表人管理的新外资企业又会出现,接着便会继续去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了。5、福利企业的企业性质难于确定。原有一些属国有、集体性质或乡镇办、村办的福利企业,通过改制成了股份制企业,名称上虽然是股份制,而实际上已为一人或数个股东所控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如果只按企业营业执照上标明的“企业性质”来核对其性质而忽略了其实际性,那么,税收优惠的范围就会在疏忽中扩大。另外要注意假报“四残”人员名单的情况,有些企业的“四残”人员占比根本达不到标准,而以虚假申报的方式来骗取税收优惠照顾。6、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用料掺比签定的真假无法确定。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企业有有权机关批准,其生产的产品.通过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废旧资源的用料掺比达到规定标准,并发给鉴定证书。然而,税务机关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的产品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比例,但因其有有权部门的技术鉴定证明,仍给予办理了税收优惠。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14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_调研报告_报告 总结_114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近年来,我省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在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将重点鼓励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本文就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与分析。 一、我市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市科技创新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我市高新区纳税人享受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执行情况。截止2008年底**高新区共有198户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税部门征管企业所得税88户,共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17238万元。 2、“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2007年(2008年汇算清缴未结束,数据暂无),属于**高新区国税辖管的有技术开发费立项的企业共18户,但申报2007年度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企业只有9户,其中,外资企业3户,2007年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2000万元,加计扣除额1000万元;内资企业6户,2007年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1075万元,加计扣除额537.5万元。其他企业都因本年度未发生或某些原因未申报加计扣除。 3、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执行情况。2008年,共有88户企业享受了软件产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合计销售收入66057.18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2880.68万元。 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税-财税政策64号文的税务解读

财税政策背景:2018年6月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 64号文规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 此外,64号文强调了费用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明确了技术开发合同登记相关事项,以及申报税收优惠需留存备查的资料清单,废止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以下简称“119号文”)文件第二条中“企业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不得加计扣除”的规定。 新旧政策差异 与119号文相比,64号文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可以按三分之二的部分进行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之前119号文中明确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不得加计扣除”,只有委托境内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活动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并计算加计扣除。 这一改变,鼓励了企业委托境外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对于在境外投资建立研发中心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64号文中也强调指出,委托境外个人进行的研发活动不得按照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享受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64号文中明确并强调了对于委托境外研发费用的相关证明文件,与《国家税务总局关

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以下简称“97号公告”)相比,留存备查材料有所简化,并且基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以下简称“23号公告”)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取消了原有的备案审核制度。现行规定下,企业享受优惠事项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总体上减少了对备查材料的要求,简化了流程,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便利。 1.企业所得税 64号文的发布扩大了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的范围,但与此同时此前发布的23号公告也对企业税收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23号公告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经营情况以及相关税收规定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优惠事项规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可以自行计算减免税额,并通过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享受税收优惠。23号公告提高了企业针对自身情况进行自行判断的准确度方面的要求。因此,企业需关注自行申报带来的潜在财税风险,合理评估自身情况,并与主管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和口径一致,以避免出现事后核查时因不满足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而被主管税务机关追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从而对于一些新设并且从未在科委立项的企业,可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2.证明文件留存 23号公告也提高了对企业税务文件管理的相关要求。如果企业未能按照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留存备查资料,或者提供的留存备查资料与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核算情况、相关技术领域、产业、目录、资格证书等不符,无法证实符合优惠事项规定条件的,或者存在弄虚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税管理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税管理 发表时间:2019-06-05T08:56:12.5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作者:张冰洁王一谦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被提及,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被提及,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通过大数据技术能迅速的获取到对企业数据信息的应用,处理迅速且准确度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的财税管理成为了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地使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财税,对企业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税管理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在不断的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在大数据不断应用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企业进行一些重要决策的时候需要大数据实时提供,尤其是企业对于资金的投入问题,需要财税管理部门为企业及时的提供数据信息,引导企业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过去传统的企业财税管理中应用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企业要想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机遇挑战,那么就需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的财税管理做出改变,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1大数据背景下财税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1.1大数据背景下财税管理的优点 和过去的企业发展相比较,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即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同时也让企业对信息技术有更多的了解与掌握,并让大数据时代下掌握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国际形势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中,信息随处可见。假设企业的财税管理部门没有将大数据带来的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企业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发展,所以,企业财税管理部门需要准确度更高,对企业发展效果更好的财税管理方式,在通过市场中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的高层工作人员在做出决策时有更多的数据进行参考,进而准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运行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1.2大数据背景下财税管理的缺点 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企业不仅拥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很多挑战。尽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个人隐私带来了可能会被泄露的挑战。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工作时,有的时候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信息时就会涉及到一些隐私问题,甚至还有一些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是通过一些非法组织为了获取高的利益进行出售得来的;不仅如此,市场中的数据信息还存在很多表面信息和虚假信息,这些信息的检测结果不都是真实有效的,存在着虚假性和片面性,通过这些信息对企业财税管理工作的干扰,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就会出现差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财税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2.1企业财税管理共享难、要求乱 很多企业在进行财税管理工作时,很多从市场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被财税管理工作人员所忽视和遗漏,信息难以做到较高的共享性且数据信息被分布在企业的不同部门,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连接使用被间断,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缺乏沟通,企业很难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拥有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从市场中收集到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市场中的信息在爆炸式的进行增长,企业能对很多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资源加以利用,同时大数据时代中对企业的要求也正是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但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不愿跟随大数据的时代要求,各个部门为了自身部门的经济利益不愿实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况且企业在发展中成本有所限制,还有陈旧的管理观念,企业的财税管理信息系统早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但财税人员还仍然不愿意开发和创新管理系统;企业的财税信息管理要求的信息标准不一样,在各部门信息进行交流沟通时很容易发生信息对不上的现象,财税部门很难获得足够的数据信息,不利于企业财税管理的发展。 2.2企业财税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只专注于对会计进行电算化的数据信息出来,只关注数据的处理,不考虑企业时代背景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部门不重视大数据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没有意识到将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仅仅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将目标放在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上,同时企业财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只关注财税管理部门对数据表面信息的处理,不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财税管理工作,没有将大数据时代背景带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财税管理工作中。 3财税管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转型的措施 3.1助推财务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企业除了借助自身的财务报表,还可以从客户数据、业务数据等多个层面来深入挖掘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 3.2提高决策的支撑能力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通过对财税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能够筛选出可用的信息数据。这种从数据加工直接到战略决策的方法能够深入剖析财务管控的问题和难点,减少企业决策风险,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吸收和培养大数据财务管理人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很多企业的管理加以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企业在对财税大数据信息和处理财税方面的信息等财税管理工作时也对财税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出企业决策方案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仍然有很多的财税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财税管理的观念不够了解,处理大数据信息的管理能力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中出现缺乏财税管理人才的现象。所以企业在建设财税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培养财税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企业应重视对

[财税政策的作用]2020最新的财税政策

现行财税政策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还存在不足,税收政策在实际落实中也存在问题。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财税政策的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税政策的作用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发挥财税政策支撑作用 “当前,要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亟待建立与之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在省政协“建立和完善我省支撑五大发展理念的财税政策”月度协商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侯志平的发言掷地有声。与会省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分别结合我省实际,围绕核心议题,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让协商会氛围热烈起来。 “可以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促进优质PPP项目尽早落地,运用产业引导基金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侯志平委员认为,应建立支撑创新发展的财税政策,逐步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形成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机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各级政府应改变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片面发展观。”康杰委员建议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比重,形成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 张献和委员的发言聚焦如何化解我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他建议,加强化债组织建设,成立省化债工作领导小组;稳增长、促发展、增税源,有序推进化债过程;划分类别,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等;搭建债务管理互联网平台,加强对债务全过程监管等。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升级纳税申报系统,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提示,实现申报自动计税。”宋英武委员聚焦推进创新创业,建议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上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撑作用。 高丽峰委员建议,建立完善能充分挖掘我省教育资源的财税政策,在财税政策上,对接收外省学生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对在我省就读的外省学生给予减免学费的补贴,对外省报考我省高校的学生给予奖励等。 “现行财税政策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还存在不足,税收政策在实际落实中也存在问题。”九三学社社员王博建议,改变当前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通过加大流通环节税收的优惠力度,给企业特别是处于种子期、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以更多实惠。同时,适度加大研发投入扣除力度,允许企业用前期研发投入抵减未来一段时间的应税收入。 对于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会的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环保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研究加以采纳,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财税工作,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法律”和“法规”是两个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不同,不可混淆。 “法律”,是专指由全国人大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规”是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 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三是省会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批准)。 “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但“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是不准确的。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 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就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 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

公司创立后必须了解的财税知识!

从公司规划注册开始,购买有形无形资产、招人开工资交社保、收钱付钱开发票,财税伴随着初创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票、账、税正是“财税”的三大典型陷阱,日积月累的小小财税漏洞往往演变成日后融资上市的大大大坑。而初创团队一般有几个特点。首先是资金有限,其次是团队需要将精力集中在产品上,没有多余的人力专门做财务和人事。所以,作为初创型企业在创业之余,为了避免“入坑”,增加自身的财务知识,也是当务之急。 一、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应该做什么? 1、刻章(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合同章、发票章) 2、开立基本帐户(对公户) 3、税务登记(国税、地税) 4、签订三方协议(税局、银行、企业) 5、申请一证通 6、企业需要开具发票时: (1)申请购买税控盘440元 (2)领购发票 二、建立账簿 公司成立后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账务管理体系。建账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查账、对账、结账以及随时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关键阶段。 企业有大小,行业各不同,会计人员应该依据规模和所属行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行业法规的要求,建立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便于提取会计信息的会计账簿。 三、企业发生的哪些票据可以入账? 四、企业为什么要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五、企业不按时纳税申报的后果是什么? 公司注册好后,不管有无收入,均需按时纳税申报,没有收入的不产生税款但也必须申报,有收入的要按时申报纳税。逾期申报企业将承担罚款和滞纳金!!! 六、企业年度所得税汇算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规定时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汇算清缴的关键 1、收入的确认。 2、费用的扣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