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普洛斯昆山淀山湖物流园三期工程-工程勘察-文字报告(3)1

苏州普洛斯昆山淀山湖物流园三期工程-工程勘察-文字报告(3)1

目录1.概述

1.1工程概况

1.2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

1.3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1.4勘察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2.5 不良地质作用

2.6 不利的埋藏物

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1 室内土工试验

3.2 原位测试

3.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4.2天然地基分析评价

4.3 桩基础分析评价

4.4 地基处理分析评价

5.结论与建议5.1结论

5.2建议

附件:

1.概述

我院受昆山普淀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普洛斯昆山淀山湖物流园三期工程建筑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1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昆山市淀山湖镇,杨家角路以西、丁家浜路以南、民和路以北。具体位置见《建筑物平面位置图》(图号:2-1)。

拟建工程建筑面积约67502.36 m2,建筑物性质见表1.1。

注:1、本次拟建各建筑单位室内地坪±0.000及地下室底板标高的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准;

2、本报告高程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6

黄海高程基准-0.029m);

3、本工程室内地坪及室外道路荷载为50KPa。A-8~A-11厂房内2F部位为办公区。

以上内容为设计方提供,

勘察等级: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节,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抗震设防类别:依据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1.2 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参数;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和建筑物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本次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地基土的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作出评价,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2、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进行评价;

3、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判别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

4、判明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5、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6、查明场地有无暗塘、暗浜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7、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经济合理的建议;

8、提供建议选用的桩基持力层及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评价沉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3 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如下:

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行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0、行标《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

12、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布置图

1.4 勘察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1.4.1勘察手段

针对本工程特点,确定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4.2勘察工作量布置

本次勘察方案由我院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设计院勘察要求及建筑物总平面图,采用网格式并兼顾沿建筑物轮廓线和角点方法布置勘探孔,共布置勘探孔73个,孔间距约24.0~30.0m,其中取土、标贯孔42个,孔深为20.30~25.30m;静力触探孔82个,孔深为15.0~25.0m,因局部地层变化较大,布置加密孔2个,孔深为15.0m;另外为查明暗塘、暗浜等不利埋藏物的分布,布置并加密小螺纹钻孔490个,孔深为3.0~5.0m。勘探点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2-2)。

1.4.3主要勘察测试手段

1.4.3.1钻探与取样

采用SH-30型工程勘察钻机。

钻进时对黏性土采用螺纹钻回转钻进,对粉土层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头冲击回转钻进。

采用自由活塞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采取原状土样,扰动样用标贯器采集。

采取原状样等级为I~II级。

1.4.3.2标准贯入试验

采用自动落锤装置,锤重63.5kg,落距76cm,贯入器至预定深度后,先预打15cm,再记录30cm中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贯入30cm长度时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1.4.3.3静力触探试验

根据勘探孔深度要求,本次采用5T液压式静力触探机(单桥)1台,进场前探头已进行相关标定,单桥静力触探数据采集采用JC-X3静探微机自动记录。

1.4.3.4波速试验

采用单孔检层法,试验设备包括振源、井下检波器、触发器、记录仪。采用地面共振,用10kg铁锤敲击在上部压有2000kg重物的木板,木板上安装SJ-5触发器,井下检波器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受地震波,记录仪器采用SWS型检测仪。

1.4.3.5室内土工试验

本次详勘试验内容进行了常规物理力学性试验,其中剪切试验采用固结快剪。借用邻近工程《普洛斯昆山千灯物流园二期项目》水质分析报告。

1.4.3.6勘探点测放

勘探点的位置我院采用GPS测放,坐标系为昆山市城市坐标,各勘探孔孔口标高采用GPS量测,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勘探点高程引测点于场区外杨家角路上一点BM(道钉标记,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设计和施工时使用其它高程点,须与该点联测换算后,方可使用),本次勘察勘探点高程引测点坐标及高程见表1.4.3.6:

勘探点高程引测点坐标及高程表表1.4.3.6

勘探点位置及高程详见《建筑物平面位置图》(图号:2-1)。

1.4.4勘察工作日期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野外勘探工作于2014年01月22日进场,2014年01月30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成果于2014年02月06日提交,2014年02月10日提交本勘察报告。完成的野外勘探及室内土工试验工作量见表1.4.4。工程结束后均对钻探孔及泥浆池进行原土回填。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昆山市淀山湖镇,杨家角路以西、丁家浜路以南、民和路以北,场地原为村落,现为荒地,局部为河道及鱼塘回填,回道河道局部已清淤;场地地势平整,一般地面地面标高为1.53~2.52m,相对高差为0.99m,拟建场地地貌形态单一,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平原。

2.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据勘探揭露,在地表下25.30m深度范围内,除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河湖相沉积物。主要由黏性土、粉土、粉砂组成。本场地地基土按其工程特性从上到下可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①层分为2个亚层,第②层分为2个亚层。各土层分布厚度及结构特征详见表2.2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图3-1~图3-54)。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昆山市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轻度潮湿,年平均风速为3.5m/s, 年最大风速为17.0m/s(1973.12.31),最大风力等级为 7 级。常年最大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偶见有龙卷风袭击本区。

昆山市河水历史最高水位为3.92m(1999年昆山水文站7月1日测),历史次高水位为3.88m(1954年昆山周巷水文站测),常年水位为2.60m(以上水位均为吴淞高程) ,85国家高程基准=吴淞高程-1.717m。

昆山地区地下水历史最高水位为2.0m(85国家高程基准),历史最低水位0.15m,年变幅1.0m。

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①-1素填土及第①-2淤泥质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通过自然蒸发和侧向径流排泄。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④粉土、第⑤粉砂夹粉土中,对本工程有较大影响的为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见表2.3.2.1和表2.3.2.2:

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的量测方法:钻孔时在钻孔旁浅孔干钻。稳定水位的

量测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粉土、黏性土间隔时间不小于8h。量测读数至mm,精度±20mm。

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④层粉土和第⑤层粉砂夹粉土中,主要受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及浅部地下水垂直入渗补给,以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根据本次勘察量测,微承压水水位埋深约4.00m,稳定水位标高0.90~1.10m。微承压水水位量测方法:钻入距离含水层顶板一定厚度时,停钻,下入套管至含水层顶部,使其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再钻入微承压含水层一定深度,根据含水层的渗透性,间隔8h量测地下水稳定水位。水位量测读数精度为±20mm。

2.3.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拟建场地位于昆山市淀山湖镇,附近无污染源。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本次勘察借用邻近工程《普洛斯昆山千灯物流园二期项目》J1#及J24#钻孔中取水样水质分析实验数据,具体水质分析成果腐蚀性评价见表2.3.3.1~表2.3.3.2。

根据邻近工程经验,本场地浅部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和土在长期浸水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在交替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水质分析报告详见附图10。

2.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2.4.1区域构造及地震

昆山市所在的苏州地区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反映不强烈,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西部丘陵山区缓慢抬升,东部平原区轻微下降,据中国岩石圈新构造时期升降幅度图,1956~1977年地形形变测量结果,平原区20年间垂直形变速率不到-0.1mm/a,属地壳活动稳定区。

本地区及邻近地区地震不强烈,据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共发生大于4级的地震49次,大于5级的地震9次,其中较大的地震有1974年4月22日溧阳市上沛5.5级地震,和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沙溪5.1级地震。

纵上所述,本地区地震水平,无论从强度和频度上来看,地震活动水平属中等偏下,属基本稳定地区。

2.4.2场地地震设计基本条件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8条规定,昆山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

2.4.3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规定,本建筑场地地段类别为建筑抗震的不利地段。

本次勘察工作中,我院对拟建场地地基进行弹性波原位测试工作,测试孔号为J34#、J39#和J41#孔,测试深度均为20m。利用所测各地层的弹性波速度(横波速度)资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确定场地类别。经过野外波速测试,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如表2.4.3及波速测试报告(图11-1~11-7)。

各土层实测剪切波速值表2.4.2

根现场波速试验结果,地面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183.6~190.3m/s。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工程经验,该场地覆盖层厚度(dov)大于5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第5.1.4条规定,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

2.4.4 饱和砂土、粉土液化判别

2.4.4.1初步判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1、第4.3.3条规定,本场地20.00m 深度以内分布的饱和的第④层粉土、第⑤层粉砂夹粉土存在液化可能,故须进一步判别。

2.4.4.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本次勘察布置了4个标准贯入试验孔,当饱和砂土和粉土标准贯入击数(未经杆长修正)N 63.5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 cr 时,应判为液化土,否则为不液化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4条公式进行判别:

()[]c w s cr d d N N ρβ/31.05.16.0ln 0-+= (4.3.4)

式中:cr N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0N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本地区取7击;

s d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

: w d —地下水位(m )

c ρ—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β—调整系数,取0.80。

判别结果见砂土液化判别成果表(表 2.4.4.2),第④层粉土、第⑤粉砂夹粉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由此判别第④层粉土、第⑤粉砂夹粉土均属不液化土层。

注:d w=0.5m,N0=7.0

2.5 不良地质作用

拟建场地不存在全新活动断裂、采空区、危岩、滑坡、岩溶及泥石流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2.6 不利的埋藏物

经本次勘察得知,本场地拟建仓库区域内有条暗浜贯穿全境,拟建食堂区域原为鱼塘回填,请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以上不利影响。

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1 室内土工试验

为了获得场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次勘察共采取原状土样166件,扰动样178件,进行指标统计,对原状土样进行常规物性、压缩、固结快剪等试验,对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指标统计时,剔除了个别异常值,统计成果见表3.1,表中提供了最小值~最大值、数据个数、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3.2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对各地基土层进行了单桥静力触探试验及标准贯入实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成果见表3.1。

3.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分别计算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见表3.3.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表3.3.1

结合昆山地区的工程经验,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的建议值、压缩模量Es1~2见表3.3.2。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拟建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平原,沉积着巨厚的第四纪冲湖积相;第

四系下伏基岩的构造断裂均为隐伏状,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无全新活动断裂。

经勘察,拟建场地不存在采空区、危岩、滑坡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有影响本工程建设的地下障碍物。

拟建场地稳定性一般,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本工程浅部第②-1层粉质黏土层可作为荷载不大的A-13门卫及A-14厕所的浅基础持力层,深部第⑤层粉砂夹粉土可作为A-8~A-11仓库及A-12食堂桩基础桩端持力层,故本场地适宜建造本工程的拟建建筑物。4.2 天然地基分析评价

4.2.1地基土分析评价

拟建场地25.30m深度范围内,除①-1层素填土、①-2层淤泥质素填土外,其余为第四纪滨海、河湖相沉积物。第①-1层素填土,土质均匀性很差;①-2层淤泥质素填土,土质均匀性很差;第②-1层粉质黏土分布较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第②-2层粉质黏土分布不均匀,仅拟建食堂区域分布。第③层粉质黏土分布较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第④层粉土分布均匀,全场地分布。第⑤层粉砂夹粉土分布比较均匀,厚度较稳定,全场地分布。各层具体评价如下:

第①-1层,素填土,杂色,松散,以黏性土为主,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浅基础的持力层。

第①-2层,淤泥质素填土,灰黑色,流塑,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浅基础的持力层。

第②-1层,粉质黏土,可塑~软塑,中压缩性,层顶标-2.44~1.36m,平均厚度为1.91m,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632MPa,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为140kPa,压缩模量Es1~2=5.38MPa,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中等。

第②-2层,粉质黏土,软塑,中压缩性,层顶标-2.87~-2.38m,平均厚度为2.72m,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1.568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压缩模量Es1~2=5.77MPa,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一般。

第③层,粉质黏土,可塑,中压缩性,层顶标高-2.65~-1.13m,平均厚度为2.35m,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2.459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压缩模量Es1~2=6.5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较好,工程性质良好。

第④层,粉土,松散~稍密,局部中密,中压缩性,层顶标-5.67~-3.62m,平均厚度为4.21m,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5.02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压缩模量Es1~2=10.43MPa,水平向分布不均匀,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一般。

第⑤层,粉砂夹粉土,中密~密实,很湿,中压缩性,层顶标高-10.54~-6.91m,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8.652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压缩模量Es1~2=12.38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良好。未钻穿。

4.2.2天然地基的选择

本场地浅部第②-1层粉质黏土可作为荷载较小的A-13门卫及A-14厕所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拟建A-13门卫及A-14厕所可以第②-1层粉质黏土作为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将上部填土挖除,挖至第②-1层粉质黏土,基础形式采用独立基础。拟建门卫及厕所周围较为空旷,基槽开挖可放坡开挖。

建议基础进行等标高设计,对于基础底以下的加深部位,应采用砂石垫层

回填至设计标高,垫层的厚度、范围、层底埋深经计算确定,砂石垫层的设计、施工与检测严格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相关规定进行,每道工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拟建门卫及厕所开挖深度自然地面下约2.0m,微承压水水位采用1.10m,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由于建筑场地较为空旷,基槽开挖时可采用放坡开挖。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单桥静力触探试验等,综合确定有关基坑围护设计参数见表4. 2.2。

基坑开挖标高约为-0.20m,以C81号孔处土层为例,微承压水层拟建场地实测最高微承压水位标高为 1.10m,基坑开挖至第②-1层粉质黏土层。γm取18.4kN/m3,微承压水含水层顶板标高为-4.54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W公式r m(t+Δt)/Pw≥1.1验算,当基坑开挖面标高低于标高-1.17m时,会产生管涌、渗流等问题,基坑开挖前应对第④层粉土及第⑤层粉砂夹粉土中的微承压水进行降水减压,可采用井点降水,当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0.5~1.0m后方可开挖。降水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对周边环境的

造成影响,应加强监测。

本工程工作坑基坑开挖后底板最深标高约为-0.20m,因此本工程基坑开挖时不会产生渗流破坏问题。

拟建A-8~A-11仓库及A-12食堂场地内浅部无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4.2.3地基均匀性评价

拟建场地属同一地貌单元。

拟建A-13门卫处于同一地貌单元,其天然地基持力层第②-1层粉质黏土层及下卧层第③层粉质黏土层分布较均匀,层顶、层底坡度小于10%。综合判定:拟建门卫地基属均匀地基。

拟建A-14厕所处于同一地貌单元,其天然地基持力层第②-1层粉质黏土层及下卧层第③层粉质黏土层分布较均匀,层顶、层底坡度小于10%。综合判定:拟建厕所地基属均匀地基。

4.3 桩基础分析评价

根据场地土层分布情况,结合邻近工程经验,拟建A-8~A-11仓库及A-12食堂建议采用桩基础方案。

4.3.1 桩基础持力层选择

根据场地地基土层的特性及分布情况及邻近工程经验,拟建A-8~A-11仓库及A-12食堂建议以第⑤层粉砂夹粉土层为桩基础桩端持力层。

本建筑场地内第①-1层素填土,土质均匀性很差;①-2层淤泥质素填土,土质均匀性很差;第②-1层粉质黏土较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第②-2层粉质黏土分布不均匀,仅拟建食堂区域分布。第③层粉质黏土分布较不均匀,局部地段缺失。第④层粉土分布均匀,全场地分布。第⑤层粉砂夹粉土分布比较均匀,厚度较稳定,全场地分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