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现与探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教案

第一课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竿好顶的道理。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使他们体验科学实验是探寻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意义。感悟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以“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为内容的制作实验活动,引起学生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在探寻知识、验证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实验三的道理是全课的重点知识。

教学难点是纸棒的制作及实验操作,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很多人(包括成年人)都认为高比矮的棒要难顶。对于“问题”可以让学生发表意见,这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②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自行设计视频课件,使教学效果更明显更具有趣味性。教师提前准备一套纸棒,也可制作一个1米多长的纸棒供课上演示。老师也要进行一些练习。

③进行实验的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制作与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并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制作实验器材。有两点要注意:其一是报纸的剪裁,要用大张整版报纸。其二是注意提示:纸捧搓卷得要紧些,根纸棒粗细要基本一样。教育学生要多动脑筋,不要着急。搓纸棒的要领是先从纸边上折叠三折,再卷起搓成,再用胶水粘好纸边。

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推广学生中搓纸棒的好的技法。

第二步是实验前的练习。

为了做好实验,请按图进行用手指顶纸棒的练习,要多练习几次。

第三步是正式进行实验

共进行三项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顶长纸棒实验,小组内可以由3---4个同学进行实验,记录平均时间。也可以其它方法进行。

实验二,顶短纸棒实验,应注意与实验一形式要一致,人员也要一致。

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讨论思考题,教师要进行适当总结。

实验三,长纸棒倾倒实验,可以根据小组人员情况多做几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体验。最后要花一些时间采用适当方法解决好“讨论题”,这是本课重点内容。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段内容实验的结论:通过实验发现长纸棒倒得慢,顶长纸棒时来得及移动身体保持纸棒的平衡动作,防止纸棒倒下,所以长纸棒比短纸棒好顶。可见,长竿比短竿好顶。

第三段是学生的体会。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方法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谈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在本课实验所得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

即:“通过实验发现,长纸棒比短纸棒好顶,是不是越长越好顶呢?”这里除了物理知识外,

也渗透一定生活哲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如太长过重的竿,人拿着都困难,怎么顶?……。

2.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主要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以提高学习兴趣。

四、背景资料

1.物体的稳度

物体保持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叫做物体的稳度。

用手指顶纸棒,手指给了纸棒一个向上的力,地球给了纸棒一个向下的力,当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条直线上时,纸棒就能平衡。但是手指顶纸棒时,物体保持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很差,也就是物体的稳度很差。

物体的稳度取决于:

(1)物体的支持面,也就是“底儿”大了,就增大了支持面,物体也就稳定了。也就是支持面越大,稳度越好。

(2)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度越好。

2.为什么长棒好顶

长棒要比短棒好顶,纸棒越长,重心越高,反而越好顶。它和稳度原理并不矛盾。2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长棒躺倒得慢,而且也就捧越长躺倒得越慢。

任何物体要“躺倒”,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物体躺倒的时间和重心的高度有关。其道理就是长捧的重心高倒在地要经过一段长弧,而短捧的重心低只要经过比较短的一段弧就落地了。很明显,重心高的物体躺倒的时间要长一些。(如图)

顶棒的技巧在于手的动作。当感觉纸棒躺倒的方向就要及时移动手指的位置防止纸棒躺倒。调整手指的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长捧躺倒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人来得及完成平衡的动作;而短捧躺倒的时间很短,人还来不及完成平衡的动作,短捧已经躺倒了。

第二课有趣的“毛细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毛细管”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锻炼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严谨踏实学习和探索态度。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能自己动手做小实验的能力,主动提高

自己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3.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毛细管作用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有细微管道的物体可以使水自动向上移动。

2.物体中管道的粗细与水上升的关系。

3.生活中的毛细管的作用。

三.指导策略

1.本课有四个实验,

实验一:面巾纸的细小的纤维之间有极细的管道,能使水上升。

实验二:粗、中、细三种吸管,最细的吸管红色水上升的高。从“小知识”栏目中,知道什么叫做“毛细管”。

实验三:植物(芹菜)的茎依靠茎中的毛细管吸收水分和养料。

实验四:“四瓣简易花”放在水中,能慢慢地向外开放。是因为打印纸的纤维间有极细的毛细管道。遇水后,水沿着毛细管道向四周扩散,促使纸花“开花”。

这几个实验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每个实验都需认真仔细观察与分析。建议以这四个实验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从中学到科学知识。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观察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会观察才会创造。”在活动中使学生感悟到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观察。

3.实验一中的④,请老师要组织好学生自备器材的实验,用已掌握的知识,先猜想后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这也是探索知识的一种方法。

4.“探索延伸”栏目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拓展一下,说说周边事物的毛细管作用广泛存在。

3.标准化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标准化的研究”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有关“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现代科学事物的关心及探究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学习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即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

3.使学生初步了解标准化方面的有关知识。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掌握标准化的悠久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标准化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标准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其中关于标准化“规格”的理解更较为困难些,教师要认真做好引导工作。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通过插图与导言使学生初步理解标准化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标准化问题对学生是生疏的事物,如何带领学生进入这个学习领域,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标准化的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铅笔:2H、1H、HB、1B、2B、3B……等型号,

不同品牌的味精袋、A4和B5纸等,

一把50cm长直尺,

实验三的有关器材。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标准化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观察、分折,进行探讨:

实验一

是研究产品的质量标准。

重点引导学生实验研究铅笔标准化内容之一,质量标准即铅笔的浓度。

然后通过味精含谷氨酸钠所占的百分比,进一步理解产品质量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二

是研究产品的规格标准。

通过对A4纸和B5纸的研究实验让学生感知产品规格标准。进一步用两种教材的页面大小及版权页所标识的内容体会产品的规格标准意义和作用。

实验三

是研究产品的通用性标准。

通过对用三个同一规挌螺母做旋紧实验。让学生感知产品的通用性标准。认真安排好“思考问题”的讨论,理解产品的通用性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四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第二、三、四段内容对实验的结论进行的表述。

教师可以用启发式办法实施教学活动。关于学生的体会,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实用事例。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注意标准化内容还很多,本课只是比较简单的向学生作一基本介绍。

四、背景资料

1.关于“探索延伸”的问题的答案:

反映了非标准化带来的不方便等问题。

一般从两方面思考。

一是有标准化要求,但执行者不按要求去办,尤其是当前质量标准执行的欠缺问题,更为突出。

二是还没有制定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完善。鞋的问题主要是前者。

2. 关于标准化的概念:

提供以下三种参考答案

(1)“标准化”的含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标准化法)

(2)为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叫做标准化。

(3)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3.标准化是我国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生产上技术上实现集中统一、协调和互换的保证,是组织和管理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实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1)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

(2)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3)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才能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使生产得以正常运行。

(4)标准化是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推动力。

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5)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6)标准化是保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

(7)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的利益。

(8)经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9)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10)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有重大的作用。

4.一纸托“千斤”

一、目的要求

1.通过“一纸托千斤”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形变的思考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纸的变形与强度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启发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初步了解力学和建筑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有两个:

1.实验一:单张纸承重①②③动手实验活动。

2.实验二:圆筒空心纸管,变形的承重实验。

三、指导策略

1.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一中的三个小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得出“纸承受的重量与它的形状有关系”的初步结论。

2.指导学生精心制作圆筒空心纸管,从卷纸管、剪裁纸管、粘牢纸管、用纸裹纸管、到承重实验,每个环节都要求认真制作,逐步改变“物件的结构”,体验“改变物体的形状就能改变它的承重能力”。

3.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各组的“构件”进行承重计量,看哪些承重量最大。

4.请优胜组总结成功经验,以共同提高动手能力。并启发学生动脑动手,想出改形状,使纸承受更多重物的办法。

例如:用几张纸叠成宽约8厘米的纸条,再用胶水粘在一起,盘成一个圆墩,如图“状,一人单足踏上,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5.课后还可以搞一个社会调查,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周围的学校、街道、住宅、工厂、商店、车站等,有哪些地方用上了变了形状的”、、8 、、、、钢铁或铝合

金构件,要仔细观察,并且记录下来。

6.课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体验,小组成员研讨并制作“纸桥”模型,组织学生进行纸桥结构、承重等方面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5.空气的压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空气的压力”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使学生认识空气有压力,空气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以及了解空气压力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知道空气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和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压力。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引言部分建议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手上放一本书,会有什么感觉?由此进入课题研究。关于题图是通过挑报纸证明空气有压力的实验,把直尺放在桌上,让直尺的三分之一伸出桌面。再把报纸平盖在直尺上。在伸出的直尺上施力,挑起报纸,设法让报纸飞起来。施力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否则容易损坏物品。可以在适当时候,演示给学生。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空气的压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教师要收集相关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②教师课前要为各小组配备以下活动器材:

③不漏气的厚塑料袋1个、广口塑料瓶1个、橡皮筋圈2个、塑料吸盘衣钩1个

实验一和实验三实验装置各一套。

④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多种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的方法研究“空气的压力”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证明“空气的压力”。教学活动中可以请学生代表到前面参与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演示给大家看,并让学生说出实验结论。

课文中的提示“注射器的活塞两端都有空气”这一点很重要,要反复强化。

实验二

是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证明“空气的压力”,并让学生亲自体验

空气有压力。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明白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实验三

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证明空气压力的方向。

该项实验有一是难度,教师在课前也要多进行些练习,掌握实验要领,课上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实验四

是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证明空气压力的方向。并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来至四面八方的空气压力。

该项实验不易组织,教师要下些功夫做好安排,才能有满意的实验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第二段内容是第一个实验结论:空气有压力。第三段是第二个实验结论,空气的压力在四面八方都是存在的。这些内容,教学中最好先让学生归钠概括后,并在小组内总结出结论再看课文。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做好演示实验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如果课上实验失败,就会达不到实验目的,而出现相反效果。

四、背景资料

1. 空气的压力广泛存在,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力,但由于身体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空气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相互抵消,因此我们不易感觉。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及其应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

2.大气圈

地球的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人类就居住在这层大气的底部。

大气圈里的空气虽然看不见,但质量大得惊人。据科学家估算,整个地球周围有5000多亿吨重的空气。住在地球上的人,如果没有人体内向外的压力,会被压得粉身碎骨。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的十分之九都集中在近地面的16千米以内的大气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

3.马德堡半球实验

早时,先人们以为空气没有重量,不会产生压力。164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存在压力。为了证实大气压力的存在,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学者奥托?冯?葛利克做了一个震动世界的实验。他做了两个铜质的空心半球,直径都是37厘米,能够互相吻合。为了防止漏气,又在两半球的吻合处加上浸透蜡和松节油的皮圈,并在一个半球上装了活栓,通过活栓抽掉球里的空气。实验时用抽气机把球内空气抽出,然后用两队马往相反的方向各拉一个半球,结果八对马也拉得十分吃力,没有把它们拉开,再用劲拉,才把两个半球拉开。但是只要把活栓转动——下,使空气流进球里,就能毫不费力地把两个半球分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生动地告诉人们,大气压强不但存在,而且大得惊人。

4.1971年6月,苏联载人航天器“联盟号”返回以后,打开舱门发现三名穿着普通衣服的宇航员都死了,他们的面部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的表情。经过调查,原来“联盟号”返回前,

有一个密封插头在座舱与轨道分离时漏了气,舱内空气猛然从那里泄了出去,座舱里人工建立的大气压猛然减低,因“爆炸性失压”使三位宇航员牺牲了。

人类要飞出地球,首先要克服失掉大气压的难题。人体内的水分、气体都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和大气压相平衡,例如,体内有血压,血压高就会生病。一旦外界失压,人体内的压力过高气体马上膨胀,体内空腔扩张,像升入高空的气球爆破一样。接着就是大量的水分变成了蒸汽,皮下形成大量水汽,把皮肤胀得鼓鼓的。幸亏另外三位宇航员很快返回了大气层,舱内又有了大气压,否则,不幸者将是惨不忍睹的

6.哪个滑梯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两种不同滑梯哪一个下滑快?”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对不同曲线运动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科学实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方面的科学体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学习活动,达到对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的提高和训练。

3.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曲线运动方面的简单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制作实验,体验到曲线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和有趣的现象,知道这些现象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通过对曲线的研究,激发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和对曲线知识方面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对两架滑梯的高度及长度把握上要严格和细致,尽量减少制作过程中的误差,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性。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3.学生对于普通滑梯比较熟悉,但对于曲线结构的滑梯并不熟悉,另外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尤其像天安门房顶的曲线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见到的曲线来引导学生,学生在课前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曲线物体进行搜集整理,积累知识。

三、指导策略及基本答案

1.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减少两架滑梯的误差,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2.实验过程中要选用一些比较光滑的物品,滑梯表面也要保证光滑、平整,释放物品动作要轻些,尽量做到两手同时释放重物。

3.这一课主体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调整试验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并且通过实验让学生推翻已有的“直线距离短物体下滑快”的固有经验,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探索延伸部分是要让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四、背景资料

实验中的这架弯滑梯,它的滑面是根据旋轮线来做的。我们知道,小朋友能沿着滑梯自由下滑,是由于受了重力的作用,也就是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滑速度的快慢,决定于在下滑方向上重力分力的大小。按着旋轮线下滑可以得到最大的分力,也就是得到最大的速度。因此,滑旋轮线滑梯的总是先到底。

在我国古建筑中,有一种“大屋顶”的房子。北京故宫的房子,差不多都是大屋顶。从侧面看,这种房子的屋顶不是三角形,而是两条曲线,房檐还高高地往上翘起来。大屋顶上的曲线也是旋轮线。旋轮线是最速降线,把房顶修成旋轮线,可以让降落在房顶上的雨水,以最快的速度流走,这对保护房屋是很有利的。

把大屋顶修成旋轮线,还有一个重要的平衡作用。大屋顶比较重,支撑房顶重量的,主要是下面的八根大柱子,这种建筑,柱子一般都修在墙里,位置靠外,房顶不仅给柱子一个垂直向下的压力,还给柱子一个向外的推力,这个向外的推力,对柱子的直立稳定性是十分不利

的。如果把房顶修成旋轮线形,再把房檐修的翘起来,房檐就会给柱子一个向里的推力。大屋顶是巧用旋轮线的典范,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干。

7.鱼缸里水能自动流出来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鱼缸里水能自动流出来吗”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科学求证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并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知道虹吸现象的存在,并能初步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才能发生“虹吸现象”。

教学难点是提高归纳概括能力,顺畅地推导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看图引出生活中的话题,读文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鱼缸里的水自动流出的研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采取设疑办法进行引导。如:“什么情况水能自动流出来呢?”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小塑料水盆1个、透明塑料管1根、水杯1个。

教师要注意收集有关虹吸现象的各种信息。

制作配合教学的课件。

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水自动排出的方法,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四项实验

实验一

是通过实验与观察,证明水不会自动排出的。

教学中抓住“水不会自动往高处流的”这个关键点。

要学生明白哪一段塑料管中水是往高处流的,这点很重要。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明白这个实验的研究方向,如果有办法让水流过这一段,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实验二

是通过管中保留部分空气的实验,研究水自动排出的问题。

要抓住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一教学关键点,并引导研究它的道理,关于道理的描述,可让学生按小组自行总结,教师适当点拨,不追求必须完美的答案。

实验三

是通过管中不留一点空气的实验,研究水自动排出的问题。

实验前教师可在实验二的基础上,提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质疑。让学生在争论中想办法进入实验三。实验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往塑料管中注满水的方法。

实验四

是实验的进一步深化,抬高出水口,达到缸中水面同等高度时水不再流出。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体会水自动流出的又一条件。

可让学生按小组自行总结,教师适当点拨,并提示学生要先讲你看到的现象,再解释你的想法。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导出“虹吸现象”。

第二部分内容实验的结论:

“虹吸现象”必须达到三点要求

①开始排水前,塑料管里要注满了水。

②塑料管的进水口要完全浸在水中。

③塑料管的出水口要低于鱼缸里的水面。

教师可以用回放课件小组讨论办法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归纳总结出这三点结论。(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四、背景资料

1.中国古代虹吸原理的应用:

应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注子”、“偏提”、“渴鸟”或“过山龙”。2. 虹吸管的应用在我国始于汉代,在有电力灌溉设备之前,它与龙骨水车为我国古代两种主要灌溉器械。对于用来灌溉的大型虹吸管来说,我们的祖先还巧妙地采用下述灌水排气法产生虹吸。

在虹吸管的最高部位设置如图所示的装置,乙、丙两口连人虹吸管。使用时,先关闭乙、丙两处阀门,从甲口处灌水,到该装置中灌满水后,封闭甲口(不能漏气),然后打开乙、丙两处阀门,借助灌水排气法使虹吸管工作。

3.虹吸现象的实际应用:

昆明市建造了长达97.72千米的倒虹吸工程,在线路中有四个口径达2.2米的大型虹吸管道,其中岔河倒虹吸工程使用钢材处9000吨。长度达9192.5米。

8.数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三角形”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找规律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利用“分解图形”及“综合判断”的方法,研究数三角形的规律。

2.在找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三、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学会“分解图形”的方法,以右图为例:

第一步:画出1个最大的三角形;

第二步:画出2个中三角形;

第三步:画出3个小三角形。

它有1个大三角形,2个中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组成,共有6个不同的三角形。它的规律是1+2+3=6(个)

2.由此导出数三角形的规律,则:三角形总个数=1+2+3+…+N。

3.建议老师自制学生爱看的课件,或用透明胶片制成复合式幻灯片。请老师在形式和方法上多动脑筋,以利于活动顺利进行。

4.“探索延伸”栏目中,答案是:

AB是三角形ACB和三角形ADB的共用

边。

上图三角形ACB,共含有不同的三角形:

1+2+3+4+5=15(个)

下图三角形ADB,共含有不同的三角形:

1+2+3+4+5=15(个)

上图中共含有15+15=30(个)不同的三角形。

所运用的规律是:1+2+3+…+N。

9. 记忆力训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提高记忆力”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提高记忆力方法的学习研究兴趣,探讨提高记忆力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科学记忆方法的乐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正确使用记忆方法的能力。

3.通过探讨与体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提高记忆力方法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探讨提高记忆力方法的过程为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的难点是掌握提高记忆力方法的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通过提出提高记忆力问题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提高记忆力”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从“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这一重要的科学观点,导入新课。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

结合教学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对记忆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提高记忆力方法,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对分类记忆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认识分类记忆的方法。

关键要注意实验的程序,严肃认真实验,才有效果。

教师也可用视频课件进行全班共同实验,往往效果会更好。

实验二

是对多通道记忆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认识多通道记忆的方法。

此项实验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是小班教学完全可以全班统一进行。一定要严格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才能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实验三

是对口诀记忆方法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认识口诀记忆的方法。

此项实验是全班统一的教学活动。如果课堂时间较紧,可以只背部分内容进行研究。(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以教师讲解为好,可以再介绍几种方法,使学生明白记忆方法很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忆。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由两组内容组成:

一是介绍一种谐音记忆方法,可让学生体验一下。

二是又介绍了三种记忆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作简单介绍。

2.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教材中介绍的科学记忆方法仅是学生便于理解的点滴方法,实际提高记忆力方法据统计有百种之多,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应用的原则:

一是要选择那些适合个人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要为我所用,不要生搬硬套,否则会事与愿违。

四、背景资料

1. 记忆方法六种一说

(1)有意记忆法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2)理解记忆法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

(3)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

(4)多通道记忆法

有多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参与的记忆方法。

(5)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

(6)口诀记忆法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2.记忆方法六种二说

(1)明确近期记忆目标

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2)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

(3)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

小学生擅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直观视觉映像,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4)联想法记忆

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就能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5)分类记忆法

将必须记忆的内容按一定要求进行分类记忆,实际上,分类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具有记忆的功能,孩子一边在分类,一边在理解,一边就已经在记忆了。

(6)形象记忆法

也称趣味记忆法。指用谐音等手段把学习材料编成便于记忆的成语、故事情境等,以引起兴趣,便于记忆。这种方法在记忆无意义材料时效果更显著。因为人们一般对事物的外在特点和具体形象记忆较快,记得也牢固。直观形象所以容易记忆,这是因为直观形象所含的信息量大于语言文字的信息量。我们在记忆抽象事物时,要尽可能使之形象化。

3.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4.编口诀的方法可以根据情况加以运用。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口诀很不容易编,记忆的对象又并不常用或都很简单,用其他方法记忆很方便,那就用别的方法。否则为了编口诀就花去很多时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10.生日“魔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生日魔术”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掌握“生日魔术”的“玩”法。

2.通过积极思考与分析,懂得这个“魔术”是数学游戏,是有科学道理的,它是数学的“逆运算”

三、指导策略

1.“生日魔术”游戏,“变”的准的关键有三点:

(1)让同学们掌握计算的顺序。

(2)计算后的结果,除以20的商是生日,余数是月份。

(3)计算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无论哪一过程若计算结果失误,这个“魔术”就演“砸”了。

2.通过逐步推导,让学生知道:

(1)它不是魔术,也不是迷信。

(2)这个“魔术”是数学游戏,是有科学道理的。它是数学的“逆算法”。

3.“探索延伸”:

7进制的数学游戏,通过揭秘让学生知道是特定条件下的加法速算法。

11.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的实验与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磁铁的磁性隔着金属材料——铁受到明显的影响,而隔着非金属材料受到的影响不明显的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体会“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的科学观。

教学难点是每个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对于四年级学生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做好指导。

第22/26页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动学生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为学生准备活动器材:

按图组装的实验装置,各种薄片状小物品。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本节活动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到影响的程度,并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

实验一

是研究磁铁隔着非金属材料,如布片、塑料片等物品磁性是否受影响的问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明确实验操作方法。可以教师演示、学生表演等方法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以后,再开始进行以下三项实验。也可以课前对各小组组长进行培训,使课上各组实验活动取得满意效果。

其次要提醒学生要小心操作,才可以使实验成功。

在“思考问题”栏目内有意提醒学生用“受到影响程度不明显”来表述,不用“没有影响”来表述,这样更科学。

实验二

是研究磁铁隔着金属材料,如铝片、铜片等物品磁性是否受影响的问题。

提醒学生掌握验证方法,判定磁性是不是受到影响。

实验三

是研究磁铁隔着金属材料---铁片,磁性是否受影响的问题。

这个实验特别要强调铁片不要碰到磁铁和曲别针。

第23/26页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三段内容,分别是三个实验的回顾与实验的结论。

教学活动时,可以用小组讨论方法,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工作。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实用事例。

建议:

第一题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适当引导。可以有各种合理的答案,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表述。

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第二题教师可以用演示实验办法辅导学生,不提倡用讨论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没有实践,就让他们发表见解,这不科学。

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实验小组的组织工作,使更多同学进行实验操作。

四、背景资料

1.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并把它称作“磁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用磁石制成的。后来这种技术传到西方,大大推动了西方航海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磁性物质在信息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磁铁不与铁钉接触,就能把铁钉吸起来,这表明磁铁周围存在一种物质,它是传递磁力的媒介,这种物质就是磁场。磁场虽然不能直接感觉到,但各种物理现象和实验证明,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3.磁铁不只吸引铁、钴、镍等金属

实验表明,任何物质在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物质被磁化以后,就成为了一个磁体,与磁化它的磁铁间发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但是,像铜、铝这些金属,磁化非常弱,受到的磁力也就很弱,基本看不出来。,

4.在生产中如果有什么部件或设备需要防磁的话,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钢铁将设备包住,这样,磁力就无法穿透进去。这在物理上称为“磁屏蔽”。

12.缩减发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发明技法之一缩减法为内容的实验研究活动,激起

学生对小发明活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第24/26页

2.通过实验和探讨活动,体验小发明技法缩减法的操作基本要领,

培养创新技能。

3.初步了解小发明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解小发明的科学方法。

教学的难点是小发明方案的设计活动。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领学生研究图中每一件物品的“昨天与今天”,从而让学生感知缩减发明法的内涵。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缩减发明技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活动设计:

本节课是通过研究身边许多缩一缩或者减一减而发明的新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规律,实践缩减发明法的一次发明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研究活动

实验一

是分析事例,探索“缩减发明技法”的发明规律。

教材通过四组事例让学生在研究思考中体会“缩减发明技法”的发明规律。

教学中让学生逐步感悟什么是缩减发明技法。不要让学生疏理概念,让他们有所体会,能大致理解什么是缩减法就可以了。缩减法可以形象的称为“减一减”的方法。

教学中最好能展示实物,讲解新物品的特点,功能的变化。这是问题的关键。

实验二

是尝试缩减发明技法,找出发明的新物品的实践活动。

第25/26页

是小发明活动的具体操作,每一项都做了提示性引导,首先让学生对提示性引导有较好的理解再往下深入。这些都属于定向发明,

要让学生多方位去思考,有意的引导学生实施扩散思维。采用讨论形式其效果更好。学生既可以用现有己知物品做为答案,又可以说出想象中的物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缩减发明技法的规律。

实验三

是自主发明的尝试。

组织活动时可以渗透从我们的需要出发来思考发明物品的方向,仍然是定向发明。

教师要注意所有的探讨都是“纸上谈兵”,不进行实际操作。关键是体验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是活动的回顾与总结,给出结论----缩减发明技法的规律。

教师可以用小组讨论或启发式办法实施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研究其生活中实用事例。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示同学: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进行研究。

启发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

2.应注意的问题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活动中,提醒学生,不要对其他同学的想法提反对意见,

只能加以补充、完善。

四、背景资料

1.发明创造的开端是人们的需要,一般来讲需要是促成发明产生的触媒和原动力。

2.汽车票是一次一张,用“减一减”方法变成一张,再加入磁卡技术,成为汽车月票卡。

3.录音机釆用“缩一缩”的方法变成笔式录音机,加入了新电子技术,如数码技术等。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本学段课程标准主要目标: 教材总目标:修订后的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验为主体。教材通过科学小实验(兼顾课题研究、动手实践、思维训练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基本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研究,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初步的创新思维,逐步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态度,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4.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发现与探索》是天津市课程改革体系中的教材,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目前教学虽然也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一传统的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 “发现与探索”的许多内容与小学中的“科学”内容相近,不要将此课上成“科学”课。“科学”课教学的首要目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发现与探索”中的学科知识只是学生形成能力、习得方法、形成价值观的载体,“学科知识”非教材重点的追求目标,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方法和科学素养。

第一课:连通器 3月2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精品】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doc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冃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卬象 %1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1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1图中的圆圈圆吗? %1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卬象对吗?说明了什么?说说你的第一卬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 %1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1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1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1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 (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完成三、四实验, %1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1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1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 %1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1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了不适当的参照物能影响人们产生视错觉。实验三说明图形(物品)的位置也能使人产生视错觉。实验四说明经验也可能使人产生视错觉。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注意视错觉现象? 四、探索延伸 动手量一量书中4幅图,看实际图形与视觉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吹泡泡 一、教学冃的: 1、通过配制泡泡液的实验,了解泡液成分的比例。 2、初步掌握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探索吹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支滴管、1小杯洗洁精、水。 三、教学吋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吹泡泡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你们自己会制泡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制泡液。 (-)学习新课:配制泡液与吹泡泡 1、实验一:冃的是叫同学们明白清水吹不出泡泡。 2、实验二: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看能否吹出泡泡? 3、实验三:重点指导, %1试着向杯中用滴灌滴入2滴、3滴、4滴洗洁精,用吸管搅匀,一边滴一边吹,一直滴到可以吹出完美的泡泡。 %1用吸管的一端蘸一下杯中的泡液,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儿个泡泡,观察泡泡的大小。%1通过实验发现,用浓的洗洁精直接吹泡泡,效果不好。 %1小结:配制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乂大乂好的泡泡。

四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实施计划.doc

2014-2015 (1 )四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实施计划 胡云亭 课程实施课时计划: 1.长竿与短竿哪个好顶 2.有趣的“毛细管” 3.标准化的研究 4.?纸托“千斤” 5.空气的压力 6.哪个滑梯快 7.鱼缸里的水能H动流出来吗 8.数三角形 9.记忆力训练 10.生日“魔术” 11.磁铁隔着物体磁性受影响吗 12.缩减发明 13.期末作品上交 1课时(第一周) 1课时?(第二周) 2课时(第三-第四周) 2课时(第五-第六周) 2课时(第七-第八周) 2课时(第九-第十周) 2课时(第-一-第十二周) 2课时(第十三周-第十四周)2课时(第十五周-第十六周)2课时(第十七周-第十八周)1课时?(第十九周) 1课时(第二十周)

1课时(第二十一周)

4. 一纸托“千斤”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一纸托千斤”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形变的思考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纸的变形与强度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启发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初步了解力学和建筑方面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有两个: 1.实验一:单张纸承重①②③动手实验活动。 2.实验二:圆筒空心纸管,变形的承重实验。

三、指导策略 1 .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一中的三个小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得出“纸承受的重量与它的形状有关系”的初步结论。 2.指导学生精心制作圆筒空心纸管,从卷纸管、剪裁纸管、粘牢纸管、用纸裹纸管、到承重实验,每个环节都要求认真制作,逐步改变“物件的结构”,体验“改变物体的形状就能改变它的承重能力”。 3.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各组的“构件”进行承重计量,看哪些承重量最大。 4.请优胜组总结成功经验,以共同提高动手能力。并启发学生动脑动手,想出改形状,使纸承受更多重物的办法。 例如:用儿张纸叠成宽约8厘米的纸条,再用胶水粘在一?起,盘成一个圆墩,如图“" 状,一人单足踏上,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5.课后还可以搞一个社会调查,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周围的学校、街道、住宅、工厂、 商店、车站等,有哪些地方用上了变了形状的 ................................... 钢铁或铝合金构件,要仔细观察,并且记录下来。 6.课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体验,小组成员研讨并制作“纸桥”模型,组织学生进行纸桥结构、承重等方面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5. 空气的压力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的“空气的压力”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使学生认识空气有压力,空气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以及了解空气压力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知道空气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并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和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压力。

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知识交流

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 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 笫一课对称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称的特点和作用。 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剪刀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1.在图1. 2.3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一张白纸白纸描绘下来。 2.把白纸上的图按图中蓝色线对折,按透过的图像轮廓描下图像的另一半,涂 上相应的颜色。 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 1.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性。 2.观察对称线两边图形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实验三:研究在家住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 研究问题:北京天坛的祈平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 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作用 探索发现: (1)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等。 达标测评:观察图片,说一说哪个是对称形式的?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第二课溶解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溶解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溶解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实验杯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水溶解糖的快与慢 1.分组装配实验器材。 2.分别向A,B,C3个杯子里导入同样多平常温度的水。 3.将3块糖分别放入3个杯的水中。 4.小组讨论: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慢? 实验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发现与探索》 六年级《飞机升空的道理》说课稿概况

《发现与探索》六年级《飞机升空的道理》说课稿 塘沽区浙江路小学罗蔷 教材分析: 《飞机升空的道理》是地方课程《发现与探索》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飞机升空的道理”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的知识,初步明白飞机升空的道理,并能简单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初步了解运动流体的特性。 教学难点是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和引导。 教学过程大家看到板书以(一)观察发现(二)提出问题(三)实验研究(四)探索延伸(五)畅谈收获五个环节为线索。 第一环节观察发现,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莱特兄弟当年也是靠观察鸟飞翔时是用翼尖翼边的扭动保持平衡得到启发,意在告诉学生观察的重要。又通过自己观察课件图片,发现不管飞机怎样更新发展,机翼的形状始终不变。 第二环节提出问题,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机翼形状

不变。接着质疑,这么大的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这是本课要探究的。并且很快告诉大家这个托起飞机的神奇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样把悬疑神奇的问题拉近到学生的身边。 第三环节实验研究,每个实验都要完成统一的步骤,即:实验过程——发现现象——探究规律——得出结论——填写表格。但三个实验所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实验一重点在探究规律,明白气流速度快压力小。实验二目的是巩固实验步骤。实验三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理清实验步骤,并明确飞机升空是由于机翼上下两面形状不同,造成气流速度不同,从而产生的上下压力差,把飞机托举起来。实验三中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验证实验环节。同学们先动手制作模拟机翼,正当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模拟机翼形状的特殊性但对飞机升空原理还模糊不清时,教师适时的请他们停下来,带着问题来看机翼上下形状不同从而导致飞机升空的视频,通过看视频进一步说明道理。待学生弄清了其原理后再让他们修改机翼并试飞,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成功的体验。由此而带来的深刻感受和浓厚兴趣可想而知。 第四环节探索延伸,以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事件和火车站候车要注意安全等事例,进一步解说流体力学原理。并使学生明白这个原理的确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引导大家进一步在生活中观察探究。 第五环节畅谈收获,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本课的收获,使其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并留下深刻记忆。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4个平行班。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而我们的发现与探索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发现与探索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12个实验课题,每一课由“实验背景”、“探索课题”、“探索活动”、“探索发现”、“探索延伸”五部分组成。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交流和表达等。 二、指导思想: 以“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研究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发现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发现与探索教材,认真钻研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师。 2 、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发现与探索的积极性和兴趣。 3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发现与探索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六、教改思路: 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精神 八、教学进度安排:

【推荐】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班级 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 课题探索与发现: 三角形内角 和 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24—25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方法 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 “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 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 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学具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总第 22 课时)二次备课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组 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 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 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活动一、比一比 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 (5)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3、有什么方法能验证你们的想法?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度。 4、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册第9课《辨认方向》教案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册第9课 《辨认方向》 教案 单位: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小学姓名:张艳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 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 3、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知道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相传,太平洋上有一处岛屿,那里景色迷人、风光秀美,过去曾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方,现在海盗已经被消灭了,但是据说海盗在那里藏了很多宝贝,吸引了许多人去探险。所以那里叫“冒险岛”。你们敢去吗?探险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在茫茫的大海上,咱们扬帆起航了。哎呀,现在咱们遇到难题了,快来一起想想办法。咱们在岛上总不能瞎走,要沿一定的方向走吧。你知道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故事情景,让学生认识到会辨认方向的重要性,使学生迫切希望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 (一)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1、观察指南针实物,认识指南针。 2、学习使用指南针。

师:用指南针辨认方向要注意些什么? 3、用指南针测一测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师:教室的门窗是正南正北朝向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被置于现实的生活空间,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辨认四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真实而亲切。) 师:如果手边没有指南针,你又用什么方法辨认方向呢? (二)太阳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1、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那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2、太阳落山时刻,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认识东、南、西、北的方向。通过交流和对话,使每个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的方向。)(三)小游戏 1、我说你说:教师指定一个方向,学生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2、我说你做: (1)学生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2):学生叫口令老师做动作,面向南站好,向东一转,向北一转,向西一转。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学 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年级发现与探索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组成: “身边科学”“物理实验”“数学研究”“发明训练”等四个单元,29个实验、6项信息研究、2项制作等活动组成。 2、教材说明 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实验和收集信息进行研究的活动。 1.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是学生能亲自进行实验和操作的,或者对己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判断推理而较容易得出结论的内容。 2.教材物理实验比重较大,相对讲教材难度较大,对物理现象的认识上也上升了一个层次。 3.教材的思路更明显地体现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各种奥秘。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重心放在对比实验能力的培养。 4.在科学价值观培养上注重了以下三点: (1)科学服务于实践认识。 (2)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3)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进行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实验活动,帮助他们体验科学实验的方法和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尝试性的科学实验研究,学习收集信息,培养科学精神,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笫一单元身边科学 1.单元组成 笫四课《手上的触觉》笫五课《小降落伞的实验》笫七课《叶子能吸尘增湿吗》笫十一课《缓冲的作用》第十二课《死海的秘密》 2.主要活动内容: 认识手上触觉,降落伞留空时间,叶子吸尘增湿改善环境的作用。认识缓冲作用, 液体密度与浮力关系

3.活动思路: 通过实验探讨身边事物的一些科学道理。然后再对生活实践中有关现象进行解释或研究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笫二单元物理实验 1.单元组成:笫二课《溶解的作用》笫三课《“静电”小实验》笫六课《坦克的履带》笫九课《反冲作用》 2.主要活动内容:静电、反冲作用、缓冲作用等物理现象的认识与应用。了解溶解、压强、液体密度与浮力等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3.活动思路: 以一个物理知识为题,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再用研究的结果解释生活实践中有关现象,并研究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笫三单元数学研究 1.单元组成:笫一课《对称》笫三课《测量的技巧》 2.主要活动内容: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中的对称与巧妙测量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及其应用情况。 3.活动思路: 通过信息研究与实践操作认识“对称”和巧妙的测量方法。再用研究的结果解释生活实践中有关现象,并研究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发明训练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学设计 1. 影子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对以“影子的特点与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即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研究技能。 3. 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关于影子与测量的实践活动,有条件地应安排在学校操场进行,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且要亲自实践一下,关于被测物高度可以酌情选定。同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及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研究技能。 教学的难点是 (1)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的掌握。(2)实验三”影子与测量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 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一则谜语和影子图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影子的特点与应用” ,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 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②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1个手电筒、1块6X8厘米透明塑料板、一块大橡皮、1根2米长的竹竿等活动器材。3 张A4 白纸、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 ③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的产生条件、特点及实践中的应用。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进行三项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 是通过“影子产生的条件” 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即必须有光源,那个产生影子的物体必须是一个不透明的物体。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最新《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上教案

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上) 陈霞

1.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内容: 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研究视错觉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视错觉现象”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视错觉方面的学习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初步了解视错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获得“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的科学观的体验。 教学难点是视错觉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而得出科学性结论,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对于三年级学生存在一定难度,要做好启发和引导。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通过对图形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可以再收集一些视错觉现象事例,或结合教学情况制作课件,以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四、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准备1把学生用直尺和1张白纸。 五、教学过程: (1)导言: 观察书图中A和 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看上去它们好像不平行,可是用尺量一量就会发现它们是平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通过观察到“量一量”的实践中提出有时“我们会产生视错觉现象”,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 本节活动是对图形进实验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进行四项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 实验程序: 观察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是红线长还是蓝线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间的圆圈圆吗? 思考:动手测量一下,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观察与测量进一步证明“视错觉现象”是存在的。教学中以学生 自主活动为主,“思考问题”可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总结。 第一、二幅图较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而第三幅图,由于印刷问题有时不易产生“视错觉现象”,若将此图放大效果会好一些。 实验二 实验程序: 1.比较图2中横线A和横线B,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为什么我们感觉B比A长呢? 2.看一看:图3中A图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思考:想一想,是不是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 通过实践证明因为不适当的参照物(短斜线与四周的大小圆图形)影响使我们产生视错觉。 第二幅图要指导同学在白纸上剪下相当于中间圆图形大小的部分,然后盖在图上进行研究。 实验三 实验程序: 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想办法用薄纸把图形①描下来,再与图形②并列横放(重合)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实践证明图形相对位置,影响使我们产生视错觉。 关键是指导同学把图1描好。 实验四 实验程序: 图5是由蓝、白、红三色组成的。看一看,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认真看一看再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教 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一 教学内容: 探索与发现(一)(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出示题目:1×1= 11×11= 111×111= 1111×1111= 2、观察与发现 让学生观察前三个算式的因数与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3、运用规律快速说出答案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迅速说出第四个算式的答案。请学生自己出类似的算式并说出答案。 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出示题目:142857分别乘1、 2、 3、4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乘 5、6的得数。 三、第三关:神奇的9 1、出示题目:99×99= 999×999= 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9999×9999,99999×99999的得数。 四、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出示题目。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运用发现的规律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小学发现与探索教案

##小学发现与探索教案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 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 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 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 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了不适当的参照物能影响人们产生视错觉。实验三说明图形(物品)的位置也能使人产生视错觉。实验四说明经验也可能使人产生视错觉。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注意视错觉现象? 四、探索延伸 动手量一量书中4幅图,看实际图形与视觉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吹泡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配制泡泡液的实验,了解泡液成分的比例。 2、初步掌握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探索吹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支滴管、1小杯洗洁精、水。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吹泡泡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你们自己会制泡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制泡液。 (二)学习新课:配制泡液与吹泡泡 1、实验一:目的是叫同学们明白清水吹不出泡泡。 2、实验二: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看能否吹出泡泡? 3、实验三:重点指导, ①试着向杯中用滴灌滴入2滴、3滴、4滴洗洁精,用吸管搅匀,一边滴一边吹,一直滴到可以吹出完美的泡泡。 ②用吸管的一端蘸一下杯中的泡液,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几个泡泡,观察泡泡的大小。 ③通过实验发现,用浓的洗洁精直接吹泡泡,效果不好。 ④小结:配制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 第二课时 一、探索发现: 活动设计:

发现与探索

发现与探索

小学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 子牙镇王庄子学校 邹春雨

第一课:连通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2、实验二,连通器的原理, ①、教师出示连通器,向A容器里注水,水量达到A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停止注水。 ②当水流动时,观察A、B、C容器水面现象。 ③打开连通器开关D,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①、这是不是进一步证明了连通器内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②、打开开关D后,为什么会喷出液体?根据这个道理,请你解释山上泉水涌出的道理。

讨论: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本课开始的问题,两把壶装的水一样多吗?试着说说它的道理。 3、实验3:实验设计。 ①设计题目:一条水渠与一条公路交叉,不架桥且能使车辆正常行驶,怎样让水流过去呢?请画出设计图。 ②提示:运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设计。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同一种液体的液面总是一样高。(四)、探索延伸 在房屋装修安装护墙板时,人们为了让室内护墙板同样高,装修工人往往用一根装上水的透明塑料管来完成测定工作。你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第二课:走进三维空间 一、教学目的: 1、用长方体纸盒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了解三维空间的知识。 2、初步训练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牙膏空盒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纸盒:纸盒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大面积?我们只要知道纸盒底部的长和宽就行了。如果想要知道纸盒占了多大空间?我们就必须计算出它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观察与实验。 ①、平方纸盒,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由于我们的视线的局限性,只看到有三个面。 ②、在思考时,我们必须要想到看不见的三个面,这就是空进想象。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宙》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 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要求学生阅读资料,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①天文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④太空望远镜 (2)讲述: 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 (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①天文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②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③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他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 (介绍“光年”的含义:由于使用了望远镜,人们看到了远处的各种星体,发现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探索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例2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教师:老师想说的第1个数是7,第2个数是14,第3个数是21。(板书:7,14,21)你们知道我想说的第4个数是多少? 学生:28。 教师:我想说的第5个数是多少?

学生:35。 教师:你们是怎样猜到老师的想法的? 学生:老师,你报的数有规律,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我想后面的数一定是7的4倍、5倍 教师:看来,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发现规律吧。 初步感受到找规律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 教师: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两个小朋友在讨论装篮球的问题,小男孩说每8个篮球装一筐,小女孩问男孩16个,24个,32个,40个篮球分别装几筐。 教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办? 学生1:列除法算式计算。 学生2:把条件和问题列成一张表会更清楚一些。 (2)填表发现规律。 ①教师: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想法。书上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我们先来完成书上第76页的表格吧。

②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教师提问: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表中第2行的数不变。 学生2:第1行和第3行的数分别一个比一个大。 ③教师:从你们刚才的发现中,你猜测到了什么? 学生:这3行数的变化肯定有规律。 ④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第1列3个数量为标准,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⑤学生以第1列为标准,举例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当每筐装的个数不变时,篮球的总个数和 装的筐数这两个量的变化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们根据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 什么新发现? (3)列式总结规律。 ①教师:谁来列出筐数的除法算式? 板书:88=1(筐) 168=2(筐) 248=3(筐)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 -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探索与发现 三角形边的关系》同步教案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2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行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特征。 3.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对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我想知道大家所知的和我有什么不一样,请举手发言。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课前大家都按要求准备了四组小棒,正巧今天我们又是一起探讨三角形,大家就动手摆一摆这四组小棒,哪几组可以摆成三角形,哪些不可以摆成三角形。 (一)教师出示书27页“摆一摆”。 1.让学生按照课本四组小棒看看能否拼成三角形。(每组小棒的长度不要搞错。) 教师:(边走边观察)我们三角形的摆放是三根小棒要首尾相接。如果碰到不能拼成三角形的那一组,就接着摆放下一组。 2.把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摆成的形状填入表中。 教师:孩子们刚刚摆放的图形可以清楚的看出哪一组小棒是拼不出三角形的,那这一组三根小棒和其他组的小棒有什么区别,比较三条边的关系。 3.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和表格里的数据比较得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要大于第三边。 (二)教师出示书28页“练一练”。 第1题。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那我们现在在验证一下31页“练一练”第1题,刚刚得到的结论好不好用。 教师:第(1)组与第(3)组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而第(2)组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因为第(2)组中第一根与第二根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