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高科行政管理制度

中国高科行政管理制度

中国高科行政管理制度
中国高科行政管理制度

点亮网https://www.doczj.com/doc/6110320538.html,提供100000份企业管理资料免费下载,100余件特价管理光盘,天天更新!

行政管理制度

1、中国高科办(2003)第13号《车辆使用管理改革的办法》

2、中国高科办(2002)第45号《关于对二级公司档案管理的补充规定》(见档案管理手册)

3、中国高科办(2002)第40号《集团公司本部出差管理规定》

4、中国高科办(2002)第35号《集团公司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管理规定》

5、中国高科办(2002)第30号《集团公司本部员工着装规定》

6、中国高科办(2002)第27号《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密制度》

7、中国高科办(2002)第27号《集团公司本部印章管理暂行规定》

8、中国高科(2002)第23号《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9、中国高科(2002)第23号《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会议议事规则》

10、中国高科办(2002)第19号《内部协调会议制度》

11、中国高科办(2002)第17号《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及低值品管理细则》

12、中国高科办(2002)第14号《行政费用预算控制管理的暂行规定》

13、中国高科办(2002)第11号《集团公司本部通讯使用管理的规定》

14、中国高科办(2002)第11号《集团公司本部车辆使用管理的规定》

15、中国高科办(2002)第01号《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见档案管理手册)

16、中国高科办(2001)第47号《会议制度》

17、中国高科办(2001)第47号《督办催办制度》

18、中国高科办(2001)第41号《关于广告宣传品的管理规定》

19、中国高科办(2001)第41号《关于印制名片、邮递快件的管理规定》

20、中国高科办(2001)第41号《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管理规定》

21、中国高科办(2001)第40号《关于集团公司文件管理的若干规定》

22、中高科总字(2001)第30号《集团本部行政招待费暂行规定》

23、中国高科办(2003)第35号关于下发《集团公司本部出差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点亮网(https://www.doczj.com/doc/6110320538.html,)专业服务于企业(公司策划管理人员)

Email:zhuguozhong@https://www.doczj.com/doc/6110320538.html,

QQ:393812649 第1 页共66 页

车辆使用管理改革的办法

一、指导思想

推进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凝聚力,控制企业管理费用。

二、基本设想

1、将目前集团公司合适的车辆,评估作价后出售给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公司的有关管理

人员;如集团公司现有车辆不足以满足有关管理人员的需求,可以在市场上购车;

2、为鼓励购买车辆,集团公司将对上述购车人员给予一定金额的购车补贴与用车补贴。

三、对象人员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二级公司总经理及负责部门工作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中愿意购买车辆者,二级公司所属子公司原则上可参照此办法执行;

四、具体办法

1、按“目前谁使用谁有优先购买权”原则,鼓励有关管理人员购买集团公司现有车辆;

2、购车者在购车时,需一次性支付该车车价25 %的现金,其余车款分期偿还,计收利息;集

团公司对一次性付款购买现有车辆者,给予车价10%的优惠;

3、待购车者按规定付清全部车款时,集团公司为其办理车辆产权转移手续;

4、购车过程中因分期付款而形成的欠款,将按集团公司的融资利率,向购车者收取利息,直至

购车者付清全部车款(最长欠款期限与购车补贴期限同),欠款本息每月在购车者的工资中扣除,购车者也可申请协商采用其他还款方式;

5、为鼓励有关管理人员买车,集团公司将按职级不同,给予购车者金额不等的购车补贴;购车

补贴按月发放;享受购车补贴政策者须为集团公司服务五年;

6、购车者若购入价格高于集团公司规定购车补贴总额的车辆,购车补贴总额不变;若购入车辆

的价格低于购车补贴总额,购车者可作以下两种选择:第一,适时置换总价达到或超过购车补贴总额的车辆,集团公司则给予购车补贴的全额;第二,不置换车辆,集团公司则按实际车价给予购车补贴。

7、如集团公司现有车辆不能满足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可将配得的车辆在市场上置换新车,集团

公司同样按不同职级和补贴方式,给予购车者购车补贴;所置换新车的车价须达到或超过购车补贴总额,否则仅按新车实际价格给予补贴;

8、车辆产权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由企业与员工各自承担应承担部分;

9、实行车辆使用管理办法改革后,集团公司将按不同职级,每月给予用车人员一定的用车补贴,

除此之外,不再承担任何其他费用;

10、今后新列入购车补贴范围的有关管理人员,在劳动合同生效起享受此政策,具体将按上述有

关办法操作;

11、有关责任的约定:

1)享受购车补贴期间劳动合同到期,若企业不再与员工续约,补贴随劳动合同一起自然终止;

届时购车者可以付清余款获得该车产权,也可按届时的评估价由集团公司回购,其间所发生的车辆产权转移费用,由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

2)享受购车补贴期间因企业原因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双方可按11、之1)处理车辆事宜,其间所发生的车辆产权转移等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

3)享受购车补贴期间因员工原因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应一次性付清所欠购车余款并赔偿已享受购车补贴总额的50%;

4)工作变动。在集团公司内部变动:遇升迁或降职,按变动后职位相应调整政策;平行变动,维持原政策不变。在系统内部调动,由双方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12、员工因故在获得车辆产权后变卖该车,集团将终止购车补贴、下调用车补贴;

13、有关管理人员享受优惠购车政策所购车辆须优先确保本人公务使用;

14、车辆使用改革后,集团公司将核定各职能部门除购车人员外其他人员公务用车的用车指标

(各公司可按实际情况确定指标并报备集团公司投管部);特殊情况因公务需要,借用对方车辆,按如下基本办法管理:

1)借用对方车辆,按实际使用公里数相互结算汽油费用;

2)因公使用私车去外省市出差,除结算汽油费用,另可报销通行费、停车费;

3)使用对方车辆所引起的交通事故,由使用方承担除保险公司所承担经济责任以外的全部责任;

4)公车私用,按集团公司现有规定执行;

15、购买车辆的有关约定:集团公司将与购车者签定《车辆配置与使用协议》;

16、列入购车范围内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原则上为文件发布之日起一个月)未购买车辆的,将

享受未购车者的交通补贴,同时停止使用包括上下班在内的因私用车。

五、购车及用车补贴标准

注:主持工作的总经理助理按副总经理的标准执行。

六、列入本次车辆使用管理改革范围的人员

资金部总经理、贸易部总经理、法务部总经理、总裁办主任、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投管部副总经理、财务部总经理助理、生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联合生物总经理、深圳公司总经理、深圳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公司财务总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白山分公司总经理。

七、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政策若有变化将另行通知;本办法由总裁办公室、财

务部负责解释。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4月3日

集团公司本部出差管理规定

为加强集团出差费用的管理,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特修订《集团公司本部出差管理规定》。

一、出差审批办法

1.除董事长、总裁外,集团公司所有员工出差按逐级审批原则,经批准后方能

出差。员工出差前填写“出差申请单”(见附件)一式三联,核准后的申请单第一联由出差人附于“差旅费报销单”(见附件)之后,报销时供财会人员核对,第二联送人力资源部存查,第三联做为预借差旅费依据(无须预借差旅费者可免填此联),财务部按“借款制度”办理借款,遇领导外出时由其职务代理人核准,否则差旅费将不予报销。特殊情况事先未办理手续,事后应及时补办。

2.出差审批权限:部门副总经理(含副总经理)以下人员3天以内(含3天)

出差,由部门总经理批准,3天以上出差,由部门总经理审核后,报主管副总裁批准;总经理3天以内出差,由主管副总裁批准,3天以上出差,报总裁批准;副总裁出差须总裁批准;部门总经理以下人员国外出差,由总裁批准;部门总经理(含总经理)以上人员国外出差,由董事长批准。

3.出差人员出差期限经批准后,不得任意延期。因患病及交通阻塞或因工作实

际需要等因素需要延期,应致电请示部门总经理、或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经同意后方可延期,否则除不予报销差旅费外,延期时段作旷工处理。

二、出差标准及费用核定

1.员工出差交通工具乘坐标准核定如下:

(注:其中住宿费除北京、深圳、广州、大连、厦门、上海、珠海以外的地区下浮10%,北京地区按以上标准上浮10%。)

三、出差费用的报销规定

1.上海市内交通费报销:

部门总经理(含总经理)以上各级人员,由公司派车接送至机场、车站,或凭出租车票按实报销;其余员工原则上乘坐公交车(包括机场专线)、地铁,凭票按实报销,特殊情况,经部门领导同意可派车或乘坐出租车;两者费用均计入本部门(人)的考核指标。

2.城市间交通费报销

(1)凭票据实报销,遗失票据不予报销。

(2)搭乘公司交通工具出差者,不得再报销。

(3)遇特殊情况需坐上一级职务之交通工具的,需事先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

准,方可报销。

3.出差地交通费报销

(1)报销无需凭证,按在出差地的实际天数计算(不满半天算半天,超过半天

算一天,以中午12 00为界限)给予补贴。

(2)搭乘公司交通工具出差者,不再享受出差地交通费补贴。

(3)特殊情况,经集团公司领导同意按实报销出差地市内交通费的,不再享受

出差地交通费补贴。

(4)参加各种会议,由会务统一安排车辆接送,费用已包含在公司支付的会务

费中的,出差人员不再享受出差地交通费补贴。

4.住宿费报销

(1)超标部分自理。

(2)总经理以下(含总经理)同性偶数人员出差,应两人合住一间客房,住宿

标准按高一级人员标准报销。

(3)随集团公司领导出差,经领导同意同住一个酒店的,可超标准报销。

(4)参加各种会议,公司支付的会务费中已包含住宿费的,出差人员不再报销

住宿费。

5.伙食费报销

(1)报销无需凭证,按出差期间实际天数计算(不满半天算半天,超过半天算

一天,以中午12:00为界限)给予报销。

(2)在出差地因业务需要招待宾客,尽量能出差前申请;在出差地宴请宾客报

销业务招待费的,在计算伙食费补贴时应扣除相应的就餐次数;同时,业务招待费用计入本部门(人)的考核指标。

(3)参加各种会议,由会务统一安排用餐,费用已包含在公司支付的会务费中

的,出差人员不再享受伙食费补贴。

6.通讯费报销:

出差期间因业务需要可拨打长途电话,报销时须附酒店打印的电话费明细清单,

由总裁办公室核对属公务电话的,予以报销,其它一律自理。

四、订票、订房办法

出差人员的订票、订房原则上由总裁办公室前台统一安排。正常情况下出差人员应提前2至3天通知前台,以便尽快、更妥地安排;特殊情况也可以由出差人员自行安排。

五、差旅费报销程序

1.总裁办公室与财务部是差旅费报销的管理审核部门。

2.员工出差回来后应在3天内到财务部报销清帐,特殊情况应报财务部经理核

准。无故超过30天未报销清帐的,由财务部从出差人员的工资中扣回预借差旅费。

3.报销应填写差旅费报销单,送总裁办公室审核并登记;若出差的六项费用超

过出差申请时预算的,需出差批准人在报销单上签字同意;整个部门差旅费超过年度预算的,另需分管副总裁(总裁)审批。

4.财务部复核后报销。

本制度解释权在总裁办公室,由财务部负责督导执行,此前所订制度及规定与此不符者,以此规定为准。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出差申请、审批、报销流程

2.出差申请单

3.差旅费报销单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8月19日

集团公司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管理规定

为加强管理,节约费用,实现集团公司资源共享,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定义:本规定所指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是指集团公司本部各部门为开展经营管

理业务工作所必须的各类专业图书及相关资料。

二、分类:图书(专业书籍、辞书、技术资料等)

报刊(专业杂志、订阅的报纸、刊物等)

音像资料(录像、录音等声像资料)

电脑软件(专业工作软件)

三、申请:员工确因工作需要,需申请购买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的,

应事先到总裁办公室档案室领取并填妥《图书资料购买申请单》。

四、审批:申购费用在年度行政费用预算内的,由部门总经理审核同意后即可

购买;

申购费用在年度行政费用预算外的,由部门总经理初核后,经集团

公司领导批准同意,方可购买。

五、采购:图书、音像资料、软件由申请部门自行购买;报刊由总裁办公室统一向邮局或其他发

行机构订阅。

六、登记:图书、音像资料、软件购进后,由购买部门到总裁办公室档案室办理登记与借用手续。

(外部机构赠予或参加会议获得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等按相同方法处理)。

七、报销:图书、音像资料、软件登记后,费用按照集团公司“行政费用使用管理报销流程”的

规定报销。

八、借阅:

(1)图书、音像资料:使用部门填写“图书资料借阅单”,经部门总经理批准

后,向总裁办公室档案室借阅。

(2)电脑软件:购进后,由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安全性验收并刻录复制盘两份。一份复制盘由使用部门办理借用手续后借出,另一份复制盘由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保存,正版软件交由总裁办公室档案室存档。

(3)报刊:当月报刊由订阅部门自行保管,过期报刊交总裁办公室档案室保管处理;

集团公司订阅的公共报刊放在集团公司固定阅览处,由总裁办公室前台接

待统一保管。

九、归还:凡经上述程序申购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所有权归集团公

司,员工使用完毕或调离集团公司时应及时归还总裁办公室。

十、保管:使用人、保管人应妥善保管集团公司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

总裁办公室档案室负责对集团公司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进

行登记、整理、分类、清查、盘点,同时编制目录供员工借阅查询。

十一、赔偿:因个人原因造成集团公司图书、报刊、音像资料、软件毁损灭失

的,由个人照价赔偿。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负责解释,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前类似的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7月25日

集团公司本部员工着装规定

为规范全体员工的办公着装,树立集团公司良好的礼仪形象,特修订此规定。

一、办公着装的总体要求为:得体、大方、整洁。员工在集团公司上班工作时间内,必须穿着职业服装,不穿休闲服装,注意仪容仪表。

二、男性员工着装要求:着西装、系领带;春夏秋季不着西装时,应穿衬

衫;不得穿T-恤衫、牛仔服、运动服或者其他休闲服装;不得穿皮鞋以外的其他鞋类(如:布鞋、旅游鞋、运动鞋、拖鞋等)及拖鞋式皮鞋。

三、女性员工着装要求:着职业套装;春夏秋季不着套装时,应穿衬衫;

不得穿T-恤衫、牛仔服、运动服、无袖衫、低胸衫、超短裙或者其他休闲服装;不得穿皮鞋以外的其他鞋类(如:布鞋、旅游鞋、运动鞋、拖鞋等)及拖鞋式皮鞋。

四、员工上班期间头发应梳理整齐,男性员工不留长发、不剃光头、不留

胡须;女性员工不梳异型发式、不化浓妆,金银珠宝首饰佩带应得体。

五、本规定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

六、本规定解释权在总裁办公室;并由总裁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负责督导

执行;此前所订制度与此不符者,以本规定为准。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7月18日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密制度

为加强管理,保守集团公司秘密,维护集团公司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集团公司秘密,是关系集团公司权力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

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凡签定《劳动合同》受聘于集团公司的员工,均应遵守本制度。

二、保密范围

1.集团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集团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

投资决策;

3.集团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可行性报告及相关会议的

记录;

4.集团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5.集团公司所掌握的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6.集团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工资及劳务性收入及资料;

7.集团公司重要会议的记录与会议文件资料;

8.集团公司的专有技术及相关的工艺技术资料;

9.其他经集团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10. 上级党政机关下发的有保密要求的文件。

三、保密的秘级确定

1.集团公司保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2.集团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的各类重要决策文件资料,集

团公司的发展规划,各类财务、对外投资合作的信息与资料等为绝密级;

3.集团公司的重要会议记录、会计报表、各类统计资料以及市场经营方面

的情况资料为机密级;

4.集团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职员工资性收入、尚未公开的各类信

息为秘密级;

5.集团公司保密文件资料的保密期限,按“中国高科办(2002)第01号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保密期限执行。保密期限届满,自动解密。

四、保密规定

1.属于集团公司保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

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总裁办公室或有关部门指定专人执行;

2.采用电脑制作处理传递的集团公司保密信息资料,由各部门指定专人执

行;

3.对于有密级的文件资料和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未经部门领导或主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复制和摘抄保密资料;

(2)对外收发传递或携带保密资料,由部门领导指定专人,并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

(3)在设备完善的文件柜内妥善保存。

4.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集团公司保密事项的,应事先经部门领导

或主管领导批准。涉及到有关上市公司必须规范披露的保密信息,按“中国高科(2002)第23号《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属于集团公司保密内容的有关会议与活动,主办部门应该对会议场所、

出席人员范围、文件资料以及会后传达等一系列工作作周密的考虑安排;

6.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集团公司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集团

公司秘密,不准通过其他方式传递集团公司秘密;

7.员工发现集团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

施并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部门领导接到报告,应立即作出处理,并视情况的重要程度向主管领导汇报;

8.作为集团公司保密范围的文件资料,到时必须按质按量进行归档,各部

门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将保密资料滞留在身边。

五、责任与处罚

集团公司所有员工如有违反本保密制度,擅自泄密,集团公司有权根据泄

密情节的轻重追究其责任。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扣除当月保密津贴或视情节轻重处以

500元以下的罚款:

(1)泄露集团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制度第四点之规定的行为;

(3)已泄露集团公司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辞退并视情节轻重赔偿经济损失:

(1)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2)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而提供集团公司秘密的;

(3)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3.对违反本制度情节特别严重者,集团公司将另行通过法律程序追究当事

人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六、本制度由总裁办公室负责解释并执行。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原

有制度同时废止。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6月11日

集团公司本部印章管理暂行规定

为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管理,规范用印程序,降低经营风险。特制订“集团公司本部印章管理暂行规定”。

一、列入管理的印章

1.董事会章:集团公司董事会章;

2.公章:集团公司公章;

3.合同章:集团公司合同专用章;

4.签字章:集团公司领导签字章(董事长、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

5.部门章:刻有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名称的印章。

二、印章刻制

1.印章刻制前必须向集团公司总裁或常务副总裁报批,核准后方能刻制;

2.印章统一由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安排刻制;

3.印章使用管理部门办妥印章启用手续后领用;

4.印章首次启用前用印实样留存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备案。

三、管理部门及人员

1.董事会章:由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管理;

2.公章、签字章、合同章:由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负责管理;

3.部门章:由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

4.相关部门必须指定专人管理印章,并将印章保管人名单交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备案;

5.印章保管人员是印章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6.印章发生意外毁损或丢失,印章保管人应立即报告集团公司领导,并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7、印章保管人员发生变化时,应办理好移交手续,并交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备案。

四、用印规定

(一)下列事项使用集团公司董事会章:

1.以集团公司董事会名义向证券交易所、证券结算中心等国家证券监管部门报送的文件资料;

2.其他必须以集团公司董事会名义对外交往的文件资料。

(二)下列事项使用集团公司公章:

1.必须以集团公司名义对国家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报送的文件资料;

2.必须以集团公司名义向工商、财政、税务、海关、金融机构、证券监管部门等报送的文件、报表及资料;

3.与集团公司经营有重大关系的必须以集团公司名义签署的其他文件资料;

4.以集团公司名义对外联系工作的公函或介绍信。

(三)下列事项使用集团公司领导签字章:

1.必须由集团公司领导签署的向国家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报送的文件资料;

2.必须由集团公司领导签署的向工商、财政、税务、海关、金融机构、证券监管部门等报送

的文件、报表及资料;

3.集团公司领导本人授权总裁秘书使用签字章签署的其他文件资料。

(四)下列事项使用集团公司合同专用章:

1.必须以集团公司名义对外签署的各类合同、协议;

2.其他必须使用集团公司合同专用章的文件资料。

(五)下列事项使用集团公司部门章:

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在集团范围内行使管理职能,以本部门名义签署的对集团公司领导、其他部门、二级公司的内部请示报告、通知、公函等文件及资料。

五、用印审批

1.董事会章: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或董事长授权董事会秘书审批;

2.公章、合同章:原则上由集团公司总裁或常务副总裁审批,涉及公司日常事务的,可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3.签字章:由集团公司总裁秘书根据实际情况请示集团公司领导后使用;

4.部门章:由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领导审批。

六、用印手续及用印资料的保存

1.用印部门或用印人事先填写“用印申请单”,按审批权限获准后方可用印。(如情况紧急,可以按通讯方式经领导同意后先用印,事后补办书面手续)

2.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用印。

3.使用集团公司董事会章、公章、合同章的文件必须在印章保管人处保留复印件备查。合同、协议必须保留原件备查,如需由其他方盖章签署后生效的,可以先登记备案,待签署完毕后再将原件交至印章保管人处保留备查。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的材料,除保留原件备查外,还需登记备案,待政府部门批复下达后,由经办人将批复文件交至印章保管人处保留备查,以保证档案文件的完整性。所有备查资料与用印申请单作为印章使用的归档资料,定期交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档案管理员存档。

4.使用签字章、部门章,印章保管人将印章使用情况记录备查。当年印章使用情况记录,在下一年度第一季度内交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档案管理员存档。

5.特殊情况需事先加盖董事会章、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后填写内容的,在按权限审批获准用印的同时,经办人事后必须将填写内容以后的用印文件资料复印件、及未用完的盖有印章的资料交还印章保管人。

6.特殊情况需将董事会章、公章、合同专用章带出集团公司办公地使用的,经集团公司总裁或常务副总裁审批后,由印章保管人携带印章随同经办人员前往办理。

七、印章停用

因情况变化造成原有印章停用,停用的印章由印章保管人上缴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由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视具体情况作保存或销毁处理。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负责解释,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前类似的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6月11日

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章程》规定,为规范本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促进公司依法规范运作,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信息主要包括:

(一)公司依法公开对外发布的定期报告,包括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

(二)公司依法公开对外发布的临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决议公告、监事会决议公告、召开股东大会或变更股东大会日期的通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独立董事声明、意见及报告、收购、出售资产公告、关联交易公告、补充公告、整改公告和其他重大事项公告等;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认为需要披露的其他事项;

(三)公司发行新股刊登的招股说明书、配股刊登的配股说明书、股票上市公告书和发行可转债公告书;

(四)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监管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其他有关政府部门报送的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报告、请示等文件;

(五)新闻媒体关于公司重大决策和经营情况的报道;

(六)其他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证券监管部门要

求披露的信息。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披露”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媒体上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前述的信息,并按规定报送证券监管部门。

第四条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是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执行人和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指定联络人,协调和组织公司的信息披露事项,包括健全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

第二章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公司应当履行以下信息披露的基本义务:

(一)公司应及时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

(二)在公司的信息公开披露前,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知情人员有责任确保将该信息的知情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四)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泄漏内幕信息,不得进行内幕交易或配合他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

第六条公司各职能部门(包括各分公司)、各子公司按行业管理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报送的报表、材料等信息,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各分公司)、各子公司应切实履行信息保密义务,防止在公司公开信息披露前泄露。职能部门(包括各分公司)、各子公司信息披露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报告董事会秘书,由董事会秘书根据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决定是否向所有股东披露。

第七条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指定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指定网站为:https://www.doczj.com/doc/6110320538.html,。

公司应公开披露的信息,如需在其他公共传媒披露的,不得先于指定报纸和指定网站,不得以新闻发布会或答记者问等形式代替公司的正式公告。

第三章信息披露的审批程序

第八条公开信息披露的内部审批程序:

(一)公开信息披露的信息文稿均由董事会秘书审核;

(二)董事会秘书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在履行法定审批程序后披露定期报告和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

(三)董事会秘书应履行以下审批手续后方可公开披露除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以外的临时报告:

1.以董事会名义发布的临时报告应提交董事长审核签字;

2.以监事会名义发布的临时报告应提交监事长审核签字;

3.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总裁有权审批的经营事项需公开披露的,该事项的公告应先提交总裁审核,再提交董事长审核批准,并以公司名义发布;

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全资子公司总经理有权审批的经营事项需公开披露

的,该事项的公告应先提交全资子公司总经理审核签字,再提交公司总裁审核同意,最后提交公司董事长审核批准,并以公司名义发布;

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的重大经营事项需公开披露的,该事项的公告

应先提交公司派出的该控股公司董事长或该参股公司董事审核签字,再提交公司总裁审核同意,最后提交公司董事长审核批准,并以公司名义发布。

(四)上述公告内容经有权人员签署后,由董事会秘书组织完成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对公告披露申请书、公司股票停牌、复牌申请书等进行签发并送达上海证券交易所。

(五)在公司网站和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发布信息时,应经过董事会秘书同意;若公司内部局域网上或其他内部刊物上有不适宜发布的信息时,董事会秘书有权制止。

(六)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监管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办公室或其他有关政府部门递交的报告、请示

等文件,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包括各分公司)、各子公司负责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证券公司及咨询公司等单位调研、咨询,必须经公司总裁或董事长同意,并在董事会秘书的统一安排下进行。涉及公司情况的有关新闻稿件和有关文章、材料,须经董事会秘书审查签发后方可对外发表和公开。

第四章定期报告的披露

第九条公司应按《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内容与格式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

(一)季度报告: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季度报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纸上刊载季度报告正文,在指定的网站上刊载季度报告全文(包括正文及附录),但第一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

(二)中期报告:公司应当于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二个月内编制完成中期报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纸上刊载中期报告摘要,在指定的网站上登载中期报告全文;

(三)年度报告: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年度报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纸上披露年度报告摘要,同时在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全文。

第五章主要临时报告的披露

第十条应公开披露的临时报告事项:

(一)关联交易事项:

1.关联交易是指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公司的关联人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即按照实质高于形式原则认定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1)购买或销售商品;

(2)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3)提供或接受劳务;

(4)代理;

(5)租赁;

(6)提供资金(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

(7)担保;

(8)管理方面的合同;

(9)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10)许可协议;

(11)赠与;

(12)债务重组;

(13)非货币性交易;

(14)关联双方共同投资;

(15)上海证券交易所认为应当属于关联交易的其他事项。

2.当关联交易金额达到如下标准时应向董事会秘书及时报告:

(1)单笔关联交易金额达到300万元以上时;

(2)与关联人就同一标的或与同一关联人在连续12个月内累计达到300万元以上时。

3.公司及公司持有50%以上股份的控股子公司遵照上述标准执行;公司的参股公司以其交易标的乘以公司参股比例或协议分红比例后的数额对照上述标准执行。

(二)重大事项:

1.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1)收购、出售资产;

(2)重大担保事项;

(3)重要合同(借贷、委托经营、受托经营、委托理财、赠与、承包、租赁等)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4)大额银行退票;

(5)重大经营性或非经营性亏损;

(6)遭受重大损失;

(7)重大投资行为;

(8)可能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

(9)重大行政处罚;

(10)重大仲裁、诉讼事项。

2.重大事项达到或在连续12个月内累计达到如下标准时应及时向董事会秘书报告:

(1)按照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评估报告、审计报告或验资报告,所涉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值的10%以上;

(2)发生的净利润或亏损的绝对值(按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上一年度净利润或亏损绝对值的10%以上,且绝对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3)所涉交易金额(承担债务、费用等一并计算)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10%以上。

3.公司及公司持有50%以上股份的控股子公司遵照上述标准执行;公司参股子公司按所涉金额乘以参股比例后的数额对照上述标准执行。

(三) 其他重要事项

1.其他重要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章程、注册地址、注册资本、名称的变更;

(2)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3)订立上述(二)1(3)项以外的重要合同;

(4)发生重大债务或未清偿到期债务;

(5)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6)直接或间接持有另一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

(7)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有的股份增减变化达到5%以上;

(8)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

(9)公司董事长、三分之一董事或总经理发生变动;

(10)生产经营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包括全部或主要业务停顿、生产资料采购、产品销售方式或渠道发生重大变化;

(11)减资、合并、分立、解散或申请破产的决定;

(12)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显著影响;

(13)更换为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14)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依法被法院撤销;

(15)法院裁定禁止对公司有控制权股东转让其所持上市公司股票;

(16)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所持股份被质押;

(17)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状态;

(18)公司预计出现资不抵债;

(19)获悉主要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或进入破产程序,公司对相应的债权未提取足额坏帐准备的;

(20)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中国证监会调查或正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公司就违规事项公告时,应当事先报告中国证监会);

(21)接受证券监管部专项检查和巡回检查后的整改方案;

(22)董事会预计公司业绩与其披露过的盈利预测有重大差异时,而且导致该差异的因素尚未披露的;

(23)公司股票交易发生异常波动时;

(24)在任何公共传播媒介中出现的消息可能对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产生误导性影响时;

3.公司发生以上其他重大事项时,公司持有50%以上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发生以上(3)(4)(6)(10)(11)(17)(18)(19)事项时,应及时报告董事会秘书。

第六章责任、保密与处罚

第十一条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由董事会统一领导并管理,全体董事是公司信息披露的直接责任人。

(一)董事长是公司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

(二)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负责协调和组织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具体事宜;

(三)董事会全体成员负有连带责任;

(四)投资管理部为信息披露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门,由董事会秘书直接领导。

第十二条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包括各分公司)、各子公司的负责人。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和公司的关联人(包括关联法人、关联自然人和潜在关联人)也应承担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内将有关信息披露所需的资料提供给董事会秘书。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_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6 改革开放30周年专稿 [收稿日期]2008-10-13 [作者简介]唐铁汉,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唐铁汉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全局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更深刻地认识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点和经验 [中图分类号]D 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8)06-001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的改革,党的十七大以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回顾近30年的改革成就,可以用“一个基本判断”和“一个历史性转变”来概括。所谓“一个基本判断”,即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谓“一个历史性转变”,即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尽管改革还要继续深化,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尽管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但是,从总体上说,体制转换、政府转型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新进展和新突破。 总的看,近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逐渐明确,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日趋明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G D P 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7%以上;人均G D P 由200多美元增长到2600多美元,创造了世界经济中一个大国持续发展的奇迹。这一巨大的变化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对外经济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有六条基本的经验需要肯定。 一是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向。这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着眼点,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加强和完善政府的 DOI :10.14063/j .cn ki .1008-9314.2008.06.006

浅析行政生态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发

浅析行政生态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发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里格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创立了以生态学研究行政管理理论的新体系,里格斯认为行政生态学是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科。本文运用他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在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行政生态学中关于发展中国际行政的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的现象在我国表现很突出。 一、中国行政生态的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的存在是过渡性社会的重要特征。所谓“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

呈现了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行为观点。从历史纵向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时间较短,在基础起点很低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提高国民素质不可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迅速达到发达国家那种状态更是不可能。从整体而言,我国处于典型的过渡性社会,既有传统因素的存在,又有现代的因素凸现。从区域发展状态来看,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中西部相对于东部和南部而言,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更显著,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同时,现代工业文明又势不可挡的强力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已经发展的相当充足,某些领域已步入后现代社会。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 中国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行政生态理论认为所谓的“形式主义”,是指“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应该的与事实的之间有一大段距离,政府有一套漂亮的宪法,但做的完全是另一套。”在过渡社会形态中,国家虽然有着完整的法律制度,但实际上起不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仅仅是形同虚设。传统的东西在实际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如许多国家宪法规定了议会制和内阁制,

公司员工行政管理制度.doc

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上班期间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一般员工至部门经理。 一、作息时间 公司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 上午08:30 ――12:00 下午13:30 ――18:00 二、违纪界定 员工违纪分为:迟到、早退、旷工等,管理程序如下: 迟到:1、一个月类累计迟到次数不超过5次(包括5次),且累计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的,不扣工资; 2、一个月类累计迟到次数超过5次或累计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超出1小时的时间按2倍扣工资。 旷工:指未经同意或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续而未正常上班的。 1、旷工按实际时间的2倍扣发工资; 2、一个月内连续旷工3天或累计旷工5天的,作自动解除合同处理;全年累计旷工7天的作开除 处理。 早退:指未经同意或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续而提前下班的;早退按旷工处理。 三、请假制度 假别分为:病假、事假、婚假、产假、年假、工伤假、丧假等八种。 1、病假:指员工生病必须进行治疗而请的假别;病假必须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无有效证明按旷工 处理;出据虚假证明加倍处罚;病假每月2日内扣除50%的基本日工资;超过2天按事假扣 薪。 2、事假:指员工因事必须亲自办理而请的假别;但全年事假累计不得超过30天,超过天数按旷工处 理;事假按实际时间扣罚日薪,若有加班,必须用加班时间抵充,,且优先用周末加班时间 抵充。 3、婚假: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4、产假: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5、年假: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 薪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享受当 年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 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办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 __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 __、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 __的产物。其确

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 __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 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1.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中国行政管理困境及体制创新

中国行政管理困境及体制创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在各国政府治理一轮又一 轮的改革浪潮中,各国对行政管理治理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管理治理的困境,这便是当今行政管理治理发展存在矛盾的地方, 中国,作为一个从成立到发展只有不到七十年的国家来说,其行政管理治理体制 的不足之处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关键词:行政管理治理;体制困境;体制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行政体制创新目标和方向、行政权力配置结构、行政机关设置、行政管理运 行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促进创新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 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所决定,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也必然成为全面 深化改革的核心,而遵循法治维度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行政管 理体制基本路径。 1.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严重 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风险性比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大增加,也面临着诸多的阻力和 困难。一方面改革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改革创新必须确 保正确发展道路方向,确保要在法治框架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 发展创新。因此,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既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具有矛盾性和挑 战性。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困境主要包括三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法制保障不足。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法治思维约束力难以形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发展始终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进行,其特殊的法治发展模式既具有国家权力资源和制度工具的强力优势,也存 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2)、行政管理体制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边界难以厘定。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创新的形式合法化出现逻辑悖论,由于政府行政机关身兼立法与执法双重职能,也使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法制化趋势明显强化。因此,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创 新的实质合法化也出现逻辑悖论。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中行政合法化的逻 辑悖论非但没有消除却进一步加剧。 (3)、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社会法治环境缺失。行政体制创新的合法性欠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理想目标,建成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 府和廉洁政府,而行政体制创新的所有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法治,而行政体 制创新的合理性认同度较低。行政体制创新的社会法治环境缺失。目前我国行政 体制创新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体法治信仰的普遍缺失,服务型 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缺乏基本的社会法治环境。 2.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学生姓名 专业 教学点 申请学位 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Ⅰ 1、中国行政管理总论------------------------- 2、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特色------------------------------------------- 2.1显著的“物本行政”特色------------------------------------------------- 2.2传统的“经验行政”特色------------------------------------------------ 2.3典型的“人治行政”特色----------------------------------------------- 3、中国行政管理特点分析 4、加强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建设 4.1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4.2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路径--------------------------------------- 4.3行政管理学建设的路径设计---------------------------------------------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政管理策略--------------------------------------------- 6、总结--------------------------------------------- 6.1.铸就共同的认识和思考--------------------------------------------- 6.2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6.3不同研究组织或机构的关注和参与---------------------------- 6.4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汇编

公司行政管理制度 第一章人事管理 一、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二、招聘与录用 三、培训 四、考勤 五、假期 (一)请休假 (二)假期规划 六、奖惩 七、考核 八、核薪 九、保险 (一)社会统筹 (二)商业 十、人员流动 (一)调动 (二)辞职、辞退 十一、关联企业

第二章行政管理 一、礼仪纪律 二、工作计划 三、会议管理 四、办公设备 五、文书作业 (一)打印 (二)复印 六、收发文 七、用印 八、文档 (一)图书 (二)专业资料 (三)客户档案 (四)办公文档 九、访客接待 十、办公用品 十一、采购 十二、固定资产 十三、物业 十四、公司福利 十五、午餐

第三章业务支持 一、Internet主页 二、文件档案管理 三、商业秘密保护 四、公共关系 (一)司外 (二)司内 (三)投诉 五、广告宣传 ****公司 行政管理制度 总纲 ****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文件,其管理依据是《****公司管理制度》和《****公司员工守则》。 本制度由总经理、公司管理中心、行政部及各部门主管

直线执行。司职机构为公司行政部。 本制度的修改须经总经理核准;重大事项的更改须报执行董事或董事会核准。

第一章人事管理 总则 1.人事管理是公司“人才为本”价值的直接体现; 2.人事管理以合法、平等为基准,以实绩导向、取优汰劣、赏罚分明为宗旨; 3.人事管理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为核心目标。 一人力资源规划 1.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前瞻性人力资源计划; 2.建立明确的人才标准、工作分析体系; 3.短期人力资源计划由总经理核准,中长期人力资源计划报董事会核准; 4.经核准后由总经理领导制定征用计划; 5.行政部依据招聘计划执行招聘流程; 6.建立公司人才库(全部应征人才简历),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储备。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啦。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和WTO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其改革的原因。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明确,政府机构设置更科学,政府权力划分更细化,政府行为准则更规范,政府运行成本更合理,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能明晰的、管理科学的、廉洁高效的、依法运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 1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96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 1.国务院的四类机构从1982-2003, 分) 从数量来看减少了()。 A.0.47 B.0.48 C.0.49 D.0.5 2. ( 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各大部委的副职至少是( )个,最多不得超过 )个, 这是1982年国务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 A.2, B.2, C.3, D.3, 3. 198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落实()报告的决定。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4. D.十六大 国务院全体会议一般每()召开一次,由国务院37位组成人员出席。 A. 一年 B.9个月 C.半年 D.3个月 5. 199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减少了副职,促进了干部年轻化

B. 提出转变经济部门职能 T|c.提出转变政府职能 * D.以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导向 6.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A.邓小平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的讲话 D. 江泽民理论 7. 1978年~2008年,我国进行过()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r 河 A. 四 * B.五 "O c.六 D.七 8. 200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 市场经济制度改革 * B.注重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 C. 减少副职干部人数 D. 注重发展农村建设 9. 1982年,我国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个;200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个。 A.51 ;27

B. 51 ;28 C. 61; 27 D. 61; 28 10.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A. 1928 * B.1929 C. 1930 D. 1931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1. 哪些部门不在大部门体制的六大猜想之列? "A.建立经济部 B. 建立大能源部 C. 建立国土建设部 “ D.建立科学发展部 12. 从2008年到2020年之间,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按照哪几个建设政府的要求。 "A.建设服务政府 “ B.建设责任政府 “ C.建设法制政府 |7 D. 建设廉洁政府 13. 哪几项属于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7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的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使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科际界限越来越清晰,并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2.学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若干个部门行政管理学和专业化比较强的研究领域。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注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加大了对部门行政管理学,如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行政管理、科技行政管理等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 3.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团体与教学科研机构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体系。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年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1993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外,还成立了30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20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并且我国自90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 MPA、学位教育。 4.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数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坚,同时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学生和党政机关传播了行政学方面的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政府管理有其客观规律,政府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范本

金仓新能源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加强公司的人事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公司人事行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根据《劳动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公司全体职员,即公司聘用的全部从业人员。 三、除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外,本公司的人事行政管理,均依本制度规定办理。 第二章人才招聘 一、公司因生产、业务或管理需要招收新员工的,由各主管部门根据岗位要求和需求人数填写《员工需求申请书》,经总经理批准后,报送公司行政部予以招工。 二、公司招聘员工应以岗位要求、学识、能力、品德、体格等综合因素为依据,采用初试、复试两种方式考查,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三、招用员工的程序为:初试(公司行政部)---- 复试(主管部门)---- 通知结果(主管部门) ---- 一个星期的培训、考核(行政部)----- 予以试用(主管部门)---- 予以转正。 四、新进员工经面试合格和培训考核通过后,由公司行政部办理试用手续。 试用人员办理试用手续时,应向公司行政部送交以下证件: 1.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一寸照片4张; 5.体检表及健康证; 6.其它必要的证件。 五、新员工的试用期为一至三个月;在试用期间,由部门主管或经理对新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责任感、品德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予以转正;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或安排在其他岗位试用; 对于试用期内个别员工表现特别优秀的,试用部门主管可以提前结束试用期,并将《职员转正考核表》报请公司行政部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六、公司的人才理念为:用人为贤,德才兼备。 第三章人才培训 一、为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营造学习型企业,公司将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员工的表现选派优秀的员工参加其他专业培训。 二、公司各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工作培训,要从公司的战略角度抓好人才培养和工作培训,各部门要有计划的安排员工进行培训,要有准备的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要深入领悟公司的用人理念和人才战略,要努力打造能够满足公司不断发展、使公司在市场竞争当中处于绝对优势的优秀人才队伍。 三、员工的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业培训三种。 (一)岗前培训、内容包括: 1.公司简介、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具体由行政部部负责; 2.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职责说明、工作技能培训等,由各主管部门负责。 (二)在职培训:各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工作过程当中,各级主管应随时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员工本身也应该不断地研究、学习本职技能,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创新。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合理成份,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总结,为当今干部管理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因为这些丰富的官吏管理制度, 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和对于今天我们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也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近现代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治国首先治吏,"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这是历史上诸多政治家的共识.封建集权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即如孔子在《礼记?中庸》中所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在古代政治机制中,实现"人治"的核心是"吏治".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中国的官吏管理制度源远流长,中国历代统治者在漫长的政治实践及对前朝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统治的稳定,必须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吏队伍.于是,聪明的古人们想出了许多有效地管理人事的制度。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他们认为进行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荀子更是强调国家的管理或其他包括经济管理在内的各种管理实质上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管理,贤人和用人是管理的首要条件,离开了人的选用和培养,一切管理,尤其是统治好一个国家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举贤才”以及“人才”的培养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要想帮助君主建立和巩固天下,就要为其推荐身边的贤能之士。 毫无疑问,贤才的标准,古今已有了很大区别,但“举贤才”的方法、举措及尚贤的思想,仍有现代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些世界性的危机,而人才危机已成为全球的焦点,国际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我国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国度,几经盛衰,如今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靠什么:当然是人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最重要的,最迫切的,是人才。因此,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需要各种人才,只有各尽其用,才能使现代事业顺利开展,才能使中国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者。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职官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有: 一、推进官吏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几个阶段,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就举例科举制度来说,科举制虽有本身的缺陷,而且在后期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但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积极作用是深远的。它打破了原来世家大族操纵仕途的局面,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它使大批中下层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它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的特点是“怀牒自进”,不需荐举,直接报名,它所体现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层层挑选、择优录取的原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和追求的吗?西方国家借鉴并发展了中国科举制的这些进步因素,建立了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中国是公认的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创始国,有些学者还把科举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不充分说明了科举选官具有先进性和广范影响吗? 二、健全官吏考核、回避制度。为了选贤用能,赏善罚恶,奖勤惩懒,防止官吏徇私枉法,从而改善吏治,稳固江山社稷,各朝代不断完善官吏考核制度、回避制度。中国古代对官吏的考核不断走向成熟化、制度化。 为了避免官员的徇私,自东汉后实行回避制度。东汉实行“三互法”,基本精神是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汉代还规定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人要申明回避。唐代不仅规定官

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全球最昂贵

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全球最昂贵 中国:全球第一的行政管理成本 关于这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我国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1978年至2003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增幅约20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则从50亿元升至7000亿元,增长87倍。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140倍多。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 他说,调查报告得出一个结论:2005年到现在,大概每年行政经费的增加额度是以1000亿元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近1/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一般只占财政收入的3%至6%。 2010年3月6日人民网报道说:2010年两会期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行政经费仍然大约以每年一千亿元的速度在递增。 而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的研究表明:2007年,我们政府供养人员的支出比例是全部实际支出比例的44%左右。 然而,事实却是:1995年,我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比重11%,到2006年,已接近30%;而同年的日本仅2.38%、英国4.19%、韩国5.06%,印度为6.3%,美国为9%。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曾大声疾呼,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晾人,单公车出行和公款招待就达6700亿。 仅说三二制的公务车(公事公用、领导私用、司机自用)就支出约60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 而公费旅游开支更是惊人,一个厅局给干部去一趟欧洲公费开支至少6万元,相当于中国西部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而一个单位的考察团一次国外考察,花费动辄上100万元。这样的情况目前在中国各省都存在。 一根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这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写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揭示了当前政府行政性开支浪费现象。 中国政府官员数量总共约7000万,由此可计算出中国官员绝对数量与官员密度均居世界第一。 公务员贵族化了,还能称公仆吗 这几年来,中国公务员贵族化的进程非常之快,而且还在加速,这种情况让人忧心忡忡。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公务员贵族化了还是公仆吗,中国又会怎么样呢? 中国公务员贵族化的进程是可以量化的。这个量化最直观的标准便是逐年急剧提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它所体现的是全社会的职业估价。 2003年报考公务员,当时报名的人数不过8.7万人,七年后,2010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激增,突破了140万人,角逐1.6万个岗位。考生人数暴涨16倍,平均录取比例达到88:1。 国家能源局的一个主任科员的职位,计划仅招收一人,但是竟然有4961人报名,创下了历届考试中最热职位的记录。此外,竞争比例最高的前6个职位都达到了三千比一。 我们应当深思的是,为什么公务员的岗位有着如此强大的诱惑力?答案是公务员已成为中国蒸蒸日上的新贵族。 公务员的收入怎么样?

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c

某某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 第一条总则 为加强公司的人事管理,明确人事管理权限及人事管理程序,使公司人事管理工作有所遵循,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公司全体职员,即公司聘用的全部从业人员。 除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外,本公司的人事管理,均依本制度规定办理。 第二条管理权限 1、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任命。 2、部门经理由总经理提名,经公司考察同意后,由总经理聘任。 3、有关财会部门负责人的聘任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4、人力主管工作职责: a、协助各部门办理人事招聘,聘用及解聘手续。 b、负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 C、负责公司日常劳动纪律及考勤管理。 d、组织公司平时考核及年终考核工作。 e、组织公司人事培训工作。 f、协助各部门办理公司职员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等人事手续。 g、组织各部门进行职务分析、职务说明书的编制。

h、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岗位设置制定人力主管规划。 i、负责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劳工关系的处理。 第三条员工录用 1、被正式聘用的新职员,由公司发给《职工聘用合同》, 由公司与其签订《职员聘用合同》,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公 司存档,一份交新职员自留。 2、《职员聘约合同》时效可由公司与职员双方协商签订, 最短期限不得少于一年。聘约期满,如不发生解聘和离职 情况,自动续约。职员如不续聘,须在聘用期满前十五天 书面通知公司。 第四条员工离职 1、双方中止、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职员在离职前必 须完备离职手续,未完备离职手续擅自离职,公司将按旷 工或自动除名处理。 2、员工中止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向公司人事部 门书面提出申请,以便顺利交接。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中止 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三个月书面提出申请。 3、员工的离职申请必须经过总经理室同意。 4、离职手续包括: (1)离职审计。来源于学习资料库下载 (2)处理工作交接事宜; (3)交还所有公司资料、文件、业务档案、办公用品及其它公物;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我国政府及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在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之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研究进行分析与梳理,有利于我们明确要求,厘清思路,选准路径,更好地实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发展趋势 Chinese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Key words:Administration Restructuring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Honest government Developing trend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具体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其外在、内在必要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

发展正是外在必要性和内在必要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外在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是外在必要性和内在必要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化体制变迁、适应世界行政生态环境变化、造就优秀国家公务员、适应WTO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 1.2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必要性分析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内在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它是政府行政管理本质的需要、政府行政权力结构合理划分的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需要、政府行政改革发展和行政现代化的需要。 2大部门制改革的内容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

中国行政管理

1、唐朝的考绩制度: (1)实现了校、监、判一体化。 ①校。从京官中选择两个威望较高的,一个考京官,一个考外官 ②监。监考史:门下给事考京官,中书舍人考外官。 ③判。常设:考功郎中负责考核京官,考功员外郎负责外官。 (2)考绩制度化、程序化。岁课和大课。具体的程序是五等四级制。 (3)考绩法律化: ①流内官实行《四善二十七最考课法》; ②流外官实行《四等第考课法》。 (4)唐朝考核的特色: ①组织体系完善;②严法而严行;③程序井然; ④考课法中实体内容多,虚浮的成分比较少;⑤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2、宋代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重的措施: ①地方官员实行任期轮换和本籍回避制度。 ②府州设通判。 ③地方官由文人充任。 ④州县两级,主官不实授,而称为“知事”,知事之外,还设若干平级官员,以分主官之权。 ⑤州县在军事、财政和人事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小,相应的权力都被集中到了中央。 3、宋代职官管理制度改革: (1)实行官、职、差遣分任制度。 ①以官(寄禄官)来笼络权贵; ②以职(学术头衔)来崇尚文治; ③以差遣(职事官)来招揽人才; (2)选官制度。 ①科举制的改革: A、科目的改革: 罢诸科,独存进士。增加武举、童子举等科,突出重点,仕途多元。 (进士考试强调以经义取仕。) B、考试程序上的改革: 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殿试考试后,将考生分为五等三甲,其中前三名最为荣耀,依次被人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考试方法上的改革: a.废除公荐和公卷制度,禁止通过科举结成师门、门生关系。 b.实行糊名(封卷)和誊录制度。 c.加强监督。除设主考官外再设置副主考官、巡视官等。 d.主考官实行轮换制。临时差遣,年年轮换。 e.锁院。出题人、知贡举及权知贡举接到任命后必须马上住进贡院,不能与外界有联系。 f.别头式。主考官、副主考官的亲属考试要回避。 g.复试。针对官员子弟,防止官员拘私舞弊。 D、录取人数的变化:在录取人数上比唐朝大为增加,而且设置了“特奏名”考试。 ②恩荫制的泛滥: A、常荫:郊祀大礼荫补、官员致仕荫补、临终前作遗表荫补以及将领优恤荫补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