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磁共振技术

心脏磁共振技术

心脏磁共振技术
心脏磁共振技术

简单的定期体检不能早期发现疾病高危事件,因此能够“预测癌症、预知中风、预知猝死”的深度体检就显得格外意义重大。

深度体检可更早发现原位病灶;通过健康问卷,器官功能检查和遗传基因检测,全面收集对象的健康信息,精确预测未来身体情况。

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造影(CTA)是目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造影(CTA)是目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

磁共振能够显示身体哪些部位的病变?

磁共振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医学影像技术,特别是在软组织检查上具有优良的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它可以多角度多序列多参数成像,除肺、胃肠道显示欠佳外,可以检查全身任何部位。

心血管磁共振检查有何优势?

磁共振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是其具备同时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加之其不存在辐射损害,故这种集形态、功能及细胞生物学检查为一体的无创性检查已经发展为心

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想方法,被认为是判断心脏和功能结构的“金标准”。

心肌活性及灌注成像是心脏磁共振独有的优势,其影像分辨率远高于核素显像。目前,磁共振的诸多特点越来越广泛的被临床应用。

磁共振检查能够显示哪些心脏疾病?

1)心肌病变,包括各型原发性心肌病,急、慢性心肌梗塞及其主要并发症室壁瘤、附壁血栓等,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瓣病变等所致的心室肌肥厚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2)心脏肿瘤,包括心腔内、心壁内肿瘤及其与心包、纵膈肿瘤的区别。

3)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畸形。

4)心脏瓣膜病。

5)各种大血管疾患,包括各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马凡氏综合症、大动脉炎、主动脉缩窄及褶曲畸形和阻塞,以及各种大血管先天畸形和变异。

4)心包疾患,包括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以及心包内占位性病变。

24、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心血管疾病,哪个更好?

1)磁共振影像对比度及分辨率远高于超声心动图,更利于心肌及瓣膜微小病变的显示。

2)磁共振大视野、多方位成像,避免了超声检查时易受肋骨、肺组织的干扰而影响观察的可能。

3)磁共振影像易于保存,可重复观测,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小。

4)磁共振排除超声测量时的几何学假设方法,而是依据欣卜森原理对左右心室进行全覆盖标记测量,是目前左右心

室功能测量金标准。

5)磁共振可进行心肌首过灌注及心肌活性检查,可准确判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25、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相对于CT检查具有哪些优势?

磁共振能够比CT更有效和更早的发现病变,能清楚、全面的显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内其它细小结构,在各种心脏病以及心功能检查方面由于CT;但在冠状动脉的直接显示方面,磁共振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随着磁共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目前磁共振冠脉成像技术已能够应用于冠状动脉异常的初步筛查。以64排螺旋CT为代表的高分辨率CT开创了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的新纪元,但其常规一次行扫描辐射剂量为15-20mSV,大致相当于接受700余张X线胸片检查,这也是国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一年内容许接受的最大剂量。因此,目前冠状动脉CT造影还不能用于人群普查。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之所以后来不称为核磁共振而改称磁共振,是因为日本科学家提出其国家备受核武器伤害,为表示尊重,就把核字去掉了。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 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MR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各自独立的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物理现象。1972年Paul Lauterbur 发展了一套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重建出人体图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它断层成像技术(如CT)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它们都可以显示某种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同时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体图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

SCMR心脏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SCMR心脏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凭借其无创、无电磁辐射及多参数、多平面、多序列成像的优势,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对心脏的结构、功能、血流灌注及组织特征的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常规的成像技术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技术,局限于评估心肌局灶性病变,而对病变范围广泛的弥漫性病变以及早期微小病变则有很大的局限性[1]。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参数定量技术则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2]。 T1、T2是组织的固有属性,分别代表组织的纵向及横向弛豫时间。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是指细胞外间质容积占整个心肌容积的百分比。理论上,正常心肌组织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固定的T1、T2及ECV值,在疾病状态下,心肌细胞和(或)细胞间质出现病理改变,这些数值亦会随之改变。因此通过测量心肌组织的T1、T2及EDV值即可动态分析心肌组织成分的改变,直接反映其病理生理状态,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T1和T2 mapping、ECV)首次实现了对心肌组织T1、T2及ECV值的在体定量,将心脏病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前沿。与现有的半定量技术(T1WI、T2WI、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等)不同,这些参数定量技术无需正常心肌组织做对照,不仅可以评估心肌局灶性病变,还可以评估早期微小病变及心肌弥散性病变,应用前景广阔。为充分开发其潜力,早在2013年由欧洲心脏病协会首次颁布了心血管磁共振T1 mapping的

磁共振 (MRI) 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 (MRI) 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上) 刘克成 等 本文作者刘克成先生,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副总裁; 徐健先生,翁得河先生,研发部研发工程师; 何超明先生,研发部研发工程师。2004年3月2日收到。 关键词:MRI 低场系统 高性能配置 高场应用低场化 导言 长期以来,磁共振低场系统由于受到信噪比的限制一直被认为只能用于常规的临床检查。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高场的功能被逐级地移植到低场系统上,使得低场系统的临床应用得到很大的拓展。本文就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趋势做一简单的概要。 一 医用磁共振低场系统的特点 1. T 1与场强 一般来说,低场系统是指主磁场场强低于0.5T 的系统。虽然当场强下降时,信噪比也随之下降。但是,由于人体组织的T 1值却是随着场强的降低而相应地减少。T 1与场强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来近似: T 1∝B 0n n=1/2~1/3(与组织有关) 在三种场强条件下的T 1值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的组织,当场强从1.5T 降低到0.35T 时,其T1值将缩短将近一半。因而,为获取同样对比度的图像,在偏转角相同的条件下,在低场系统上重复时间TR 可以选择得比较小。这就是说,在给定的扫描时间里,低场系统允许有更多的平均。从Ernst 方程: αErnst =arccos(e 1T T R ?) 可以得出: 当偏转角α不变时,重复时间T R 为T 1的函数: T R =-ln(cos(α))×T 1 以脑脊液为例。在1.5T 和0.35T 的不同场强条件下,脑脊液的T 1值相差一倍。在偏转角相同的情况下,纵向弛豫恢复快慢差异是很明显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保持图像对比度相同的条件下,在0.35T 的系统上,由于脑脊液的T1值只是在1.5T 系统上的一半,所以重复时间可以相应地从3000ms 缩短到1500ms 。

心脏磁共振技术

简单的定期体检不能早期发现疾病高危事件,因此能够“预测癌症、预知中风、预知猝死”的深度体检就显得格外意义重大。 深度体检可更早发现原位病灶;通过健康问卷,器官功能检查和遗传基因检测,全面收集对象的健康信息,精确预测未来身体情况。 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造影(CTA)是目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造影(CTA)是目前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方法。 磁共振能够显示身体哪些部位的病变? 磁共振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医学影像技术,特别是在软组织检查上具有优良的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它可以多角度多序列多参数成像,除肺、胃肠道显示欠佳外,可以检查全身任何部位。 心血管磁共振检查有何优势? 磁共振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是其具备同时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加之其不存在辐射损害,故这种集形态、功能及细胞生物学检查为一体的无创性检查已经发展为心 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想方法,被认为是判断心脏和功能结构的“金标准”。 心肌活性及灌注成像是心脏磁共振独有的优势,其影像分辨率远高于核素显像。目前,磁共振的诸多特点越来越广泛的被临床应用。 磁共振检查能够显示哪些心脏疾病?

1)心肌病变,包括各型原发性心肌病,急、慢性心肌梗塞及其主要并发症室壁瘤、附壁血栓等,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瓣病变等所致的心室肌肥厚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2)心脏肿瘤,包括心腔内、心壁内肿瘤及其与心包、纵膈肿瘤的区别。 3)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畸形。 4)心脏瓣膜病。 5)各种大血管疾患,包括各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马凡氏综合症、大动脉炎、主动脉缩窄及褶曲畸形和阻塞,以及各种大血管先天畸形和变异。 4)心包疾患,包括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以及心包内占位性病变。 24、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心血管疾病,哪个更好? 1)磁共振影像对比度及分辨率远高于超声心动图,更利于心肌及瓣膜微小病变的显示。 2)磁共振大视野、多方位成像,避免了超声检查时易受肋骨、肺组织的干扰而影响观察的可能。 3)磁共振影像易于保存,可重复观测,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小。 4)磁共振排除超声测量时的几何学假设方法,而是依据欣卜森原理对左右心室进行全覆盖标记测量,是目前左右心

心脏MRI新技术

作者单位: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作者简介:夏黎明(1961~),男,湖北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部、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继续教育园地? 心脏MRI新技术 夏黎明 【中图分类号】R445.2,R81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20313(2001)0120064201 心脏因受心跳及呼吸运动的影响,其应用一直受到限制。随着MR硬件与软件的不断发展、开发,使得MR在心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和重要,尤其在显示心脏解剖和功能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这一方面的进展报道如下。 显示心脏解剖结构的MR技术: 黑血技术(Black Blood T echniques) 1.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D ouble2IR FSE)序列 此序列是在心电触发后应用二个IR预饱和脉冲。第一个是无平面选择的,使机体所有的质子反转,包括血液。紧接着应用第二个IR脉冲,这一脉冲是有层面选择的,仅仅使成像层面的质子再反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反转恢复时间(TI),也就是当成像层面外的血液质子反转到零点时的时间。这时,反转到零的血液质子流入成像层面(流入效应Wash2in effect),成像层面内经过再反转的血液流出成像层面(流出效应Wash2out effect),最后使用一个标准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其结果,流入到层面内的质子无横向磁化,因此无信号,呈黑色故称为“黑血”,而心肌、心包等组织有信号,此序列能很好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 2.三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 riple2IR FSE)序列 此序列是在D ouble2IR FSE序列的FSE采集前再加一个IR,其目的是抑制脂肪信号,类似如STIR对比。 3.黑血技术的临床应用 ①心肌病;②心肌梗塞;③右心室发育不良;④心脏肿瘤;⑤先心病;⑥主动脉瓣评估。 了解心脏运动及功能的MR技术 1.白血技术(White Blood T echniques) 此技术是使用快速心脏电影(Fast Cine)技术,采用K2空间分段技术:数据共享重建,以及整个R2R间期内采集等,因此在较短的时间约12~16s完成数据采集,消除呼吸运动伪影,更好地显示心脏舒张末期运动,且不受心率影响。 2.白血技术的临床应用 ①观察心脏舒收功能;②评价心肌区域性运动;③计算射血分数;④计算心肌收缩增厚率;⑤评估瓣膜功能。 3.标记技术(T agging) 此项技术是在白血技术的基础上使用一系列的饱和脉冲使得心肌图像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黑色的线条或黑线条组成的小方格,通过心肌舒收时,心肌图像上的线条或小方格形态的变化,判断心肌的收缩功能,更适合观察心肌局部的异常运动情况。 4.标记技术的临床应用 主要观察心肌局部的运动情况,如心肌梗塞、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肿瘤等。 心肌灌注(My ocardial Perfusion) 此技术使用FG RE+EPI技术,又称为Fastcard Echo T rain(Fast Card ET),应用短TR G RE和短ET L,回波平面读出。EPI使用长ET L,因此,使得成像速度加快(每幅图像采集时间100ms),故可观察心肌灌注首次通过情况,并减少几何变形以及流动相关伪影。对于静止状态心肌灌注正常,而临床高度怀疑心肌缺血的病人可作负荷试验(Stress T est)来发现缺血的心肌。冠状动脉MRA技术 1.2D螺旋采集(S piral Acquisition) 此技术主要是以螺旋方式填K空间,加FG RE,因此采集时间短,可在14~18s内完成,目前只能2D采集。 2.3D导航脉冲(Navigator Pulses)序列 此项技术主要是监控膈肌的运动,消除呼吸运动伪影,3D导航脉冲较2D时间短,约10~30min,一次扫描可显示整个冠状动脉,分辨率较高。 3.血管跟踪(Vessel T racking)技术 此项技术是先进行实时扫描或Fastcard序列,明确冠状动脉在舒张末及收缩末期的位置,及不同心动周期的位置,然后采用Fastcard序列,进行冠状动脉扫描,扫描层面始终与冠状动脉一致,故减少采集时间,可在14~16s完成。目前只能作2D扫描。 尽管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冠状动脉MR A还处于婴儿期,技术不够成熟,只能显示冠状动脉主干或较大的分支,且常常分段显示,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筛选方法。 (2000209229收稿) 46放射学实践2001年1月第16卷第1期 Radiol Practice,Jan2001,V ol16,N o.1

磁共振临床应用手册

磁共振成像技术(核磁共振,MRI)是与CT几乎同步发展起来的医学成像技术。MRI 作为最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之一,在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高场磁共振超 快速成像与功能成像的出现,使得MRI的优势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国情所限,MRI远没有CT普及,实际工作中,大量的病例本应首选MRI检查,却都进行了CT检查,因此造成的误诊及漏诊屡见不鲜。除病人经济情况的原因之外,临床医生对MRI的了解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关于磁共振成像的书籍虽很多,专业性均很强,信息量也非常大,临床医生很难有时间仔细翻阅,但临床医生又急需了解磁共振的相关知识。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小册子,以期临床医生在阅读之后能够了解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哪些情况下应当建议病人进 行MRI检查、以及一些磁共振基本读片知识。 1 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一、无损伤性检查。CT、X线、核医学等检查,病人都要受到电离辐射的危害,而MRI 投入临床20多年来,已证实对人体没有明确损害。孕妇可以进行MRI检查而不能进行CT 检查。 二、多种图像类型。CT、X线只有一种图像类型,即X线吸收率成像。而MRI常用的图像类型就有几十种,且新的技术和序列不断更新,理论上有无限多种图像类型。可根据组织特意性用不同的技术制造对比,制造影像,力求诊断疾病证据充分、客观、可靠。有更丰 富的细节和依据方便医师作出明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前及愈后作出更详细、系统的评估。 三、图像对比度高。磁共振图像的软组织对比度要明显高于CT。磁共振的信号来源于氢原子核,人体各处都主要由水、脂肪、蛋白质三种成分构成,它们均含有丰富的氢原子核 作为信号源,且三种成分的MRI信号强度明显不同,使得MRI图像的对比度非常高,正常 组织与异常组织之间对比更显而易见。CT的信号对比来源于X线吸收率,而软组织的X线吸收率都非常接近,所以MRI的软组织对比度要明显高于CT。 四、任意方位断层。由于我院MRI拥有 1.5T高场强主磁体及先进的三维梯度系统逐点 获得容积数据,所以可以在任意设定的成像断面上获得图像。 五、心血管成像无须造影剂增强。基于MRI特有的时间飞逝法(TOF)和相位对比法(PC)血流成像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传统的血管造影(DSA)相比,对人体无损伤性(不需要注射造影剂)、费用低、检查方便等优点。且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我院磁共振MRA的图像质量与诊断能力已与DSA非常接近,基于以上MR血管成像特性,MRA完全可作DSA术前筛查以及血管手术后复查。 六、代谢、功能成像。MRI的成像原理决定了MRI信号对于组织的化学成分变化极为 敏感。我院在高场MRI系统上拥有丰富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划时代地实现了对于功能性 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影像诊断,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对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力,甚至可达到分子水平。 2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想获得人体的体层图像,任何成像系统都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图像信号的来源、图像组织对比度的来源、图像空间信息的来源。磁共振成像也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现对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2.1 核磁共振信号的来源 磁共振成像,是依靠核磁共振现象来成像的。核磁共振现象,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将在他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 上述过程,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所以称为核磁共振,因为“核”字涉嫌核辐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