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考试复习题

环境化学考试复习题

环境化学考试复习题
环境化学考试复习题

√一. 填空

1. 若一个物质在光吸收过程中有部分进行光化学反应,又有部分进行光物理过程,则其所有初级过程的量子产率之和必定等于1,即∑Фi=1.0。

2. NO2与HO·自由基的反应是大气中气态HNO3的主要来源,对于形成酸雨和酸雾有重要作用,这反应主要发生在白天。

3. 大气中含有CH和NOx化合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必要条件.

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它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重要作用。土壤胶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带电性,而使土壤具有吸附性。

4. 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微粒的内部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合称为双电层。

5.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和母质的成土两种过程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其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由固、液、气三相组成。

6.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以离子价为依据进行等价交换,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强弱,主要依赖于电荷数、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等因素;

7.. 重金属影响土壤胶体的吸附位,从而影响K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和形态的分布,和植物K 素的有效性,使K的吸附量降低,水溶性K增加。

8.. 一般情况下,天然水体中离子总量与区域干旱指数成正比,而与降水量成反比;水渗滤土壤后O2的含量降低,CO2的含量升高,有机质含量增高;

√二. 概念

1.PCBs:多氯联苯化合物的简称,是由联苯氯化而成。氯原子在联苯的不同位置取代1-10个氢原子,可以合成210种化合物,通常获得的为混合物。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极难溶于水,不易分解,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具有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2.同晶取代:当硅酸盐粘土矿物形成时,晶格内的组成离子,常被另一种大小相近、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所取代(Al3+~Fe3+,Si4+,Mg2+),取代后的晶体构造并未改变。

3.土壤潜性酸度: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的反映。

4.EC50:半数有效浓度,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浓度。

5.剂量-效应关系

6.生物修复: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7.放射化学的一些基本单位(贝克Bq,同位素、放射性核素、及放射性核素,半衰期T1/2)?贝克Bq:放射性活度的法定单位。1Bq等于放射性核素在1秒钟发生一次衰变。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系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放射性核素:具有自发地放出带电或不带电粒子性质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改变核结构形成另一种核素,并伴有带电或不带电粒子放出的过程。

半衰期T1/2):放射性物质在放射性衰变时,其质量或原子数目消失了一半所需的时间。

三. 论述

环境化学发展及基本内容

1.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科学。它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对于环境化学的研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在各个领域深入发展,出现新的趋势。目前,国际上较为注重元素(尤其是碳、氮、硫、磷)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及其相互耦合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重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最近,美国环境化学家提出了"为21世纪环境而设计"的响亮口号,号召支持开展以创造无污染生产过程为目的的环境良性化学。

1.大气中有那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

大气中主要有N2、O2、O3、NO2、SO2、HONO、HCHO、过氧化物等吸光物质

N2的吸收波长λ<120 nm 其光解一般仅限于平流层臭氧层以上。

O2的吸收波长λ<240 nm 。

O3在可见和紫外范围内均能吸光而发生光解。

NO2的吸收波长λ≤420nm。

SO2在240 —330nm区域有强吸收:SO2+hv → 1SO2,在340—400nm处有一弱吸收:SO2+hv →3SO2

HONO它可以强烈吸收300—400 nm 范围的光谱,并发生光解 HONO + hv →HO·+NO

HCHO也是对流层大气中的重要光吸收物,它能吸收290— 32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并进行光解:

HCHO + hv →HCO· + H· λ<370nm HCHO + hv→ CO+H2 λ<320nm

过氧化物在300~700 nm范围内有微弱吸收

2.什么是自由基?大气中有那些自由基(HO·、HO2·、RO·、RO2·)?阐述其来源?

大气中光化学反应(光解离)的产物主要为自由基,称游离基,是具有非偶电子的高氧化活性的基团或原子。

大气中主要有HO·、HO2·、R· 、RO· 、RO2· 等自由基。

HO·的主要来源是O3光分解,在污染大气中主要是HNO2与H2O2的光解。

HO2·的来源是大气中甲醛的光分解。

R·的来源是乙醛和丙酮的光解,此外O·和HO·与烃类发生H摘除反应时也可以生成。RO·来源于过氧化物的光解和氧化转化。

RO2·来源于烷基与空气中O2的结合。

3.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个方向扩散,浓度

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

②天气形势和地理形势的影响天气形势是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状况,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的影响。因此,局部地区的扩散条件与大型的天气形势是互相联系的。由于不同地形之间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引起热状况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有可能产生局部环流如海陆风,山谷风,城郊风等。

4.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参与物质;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

大气中NOX、HC等污染物,在合适的气象、地理等条件下,受太阳紫外线照射,就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产物如O3、醛类,PAN、HNO2等等,形成光化学污染。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特征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们眼睛和呼吸道粘膜 , 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强日光及大气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白天形成,晚上消失;其刺激物浓度的高峰常出现在中午或午后,受气象条件影响,逆温静风情况会加剧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清晨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NO由汽车尾气及其他源排入大气。由于晚间NO氧化的结果,已有少量NO2存在。当日出时,NO2光解离提供原子氧,然后NO2光解反应及一系列次级反应发生,·OH基开始氧化碳氢化合物,并生成一批自由基,它们有效地将NO转化为NO2,使 NO2浓度上升,碳氢化合物及NO浓度下降;当NO2达到一定值时,O3开始积累,而自由基与NO2的反应又使NO2的增长受到限制;当NO向NO2转化速率等于自由基与NO2的反应速率时,NO2浓度达到极大,此时O3仍在积累之中;当NO2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影响O3的生成量;当O3的积累与消耗达成平衡时,O3达到极大。

5.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酸沉降的形成

以 SO2、NOx造成降水酸化为例,概述酸雨的形成过程。

(a)由源排放的气态SO2、NOx经气相反应生成H2SO4、HNO3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b)云形成时,含SO42-和NO3-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c)云滴吸收了SO2、NOx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SO42-、NO

(d)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有SO42-、NO3-的气溶胶

(e)雨滴下降时吸收SO2、NOx,再在水相中转化成SO42-、NO3-。

途径(b)、(c)为雨除,(d)(e)为冲刷(云下清除过程);在雨除和冲刷过程中同时进行着SO2、NOx 的吸收及其液相氧化;H2O2、O3及·OH、HO2·对SO2、NOx液相氧化起了重要作用。

大气中的其他气态物质和NH3、H2O2、O3和碳氢化合物等也会被清除进入降水,其中的一些物质(如碳氢化合物)可发生氧化转化,从而对降水起酸化作用。因此,酸雨的形成是酸化的化学过程与清除的物理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影响酸沉降形成的因素

1、大气中氨的含量氮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酸雨严重地区正是酸性气体排放量大,且大气氨水平低的地区。氨的来源:有机物分解和氮肥挥发。

2、大气中的颗粒物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有燃煤和风沙扬尘。扬尘中的粗颗粒,是含钙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呈碱性,可中和酸雨;细颗粒,在高空会吸附酸性气体,总体呈酸性,促进酸沉降形成。

3、气候的影响①温度、湿度:一般情况温度湿度大时易出现酸雨;②风速、大气稳定度: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不利于扩散易出现酸雨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①直接影响植物的叶面,破坏叶面的蜡质保护层;②使植物的阳离子从叶片中析出,破坏表层组织,流失某些营养元素,影响植物生长;③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pH<4);

④通过土壤酸化间接影响植物;⑤影响植物的抗病能力。

2、对土壤的影响①吸收性阳离子被从土壤中淋洗出来,钙、镁、铁等,使土壤营养状况下降;②土壤的酸度增加,对微生物产生影响,降低植物的分解矿化速度;③土壤中某些微量重金属可能被溶解,一方面造成土壤贫瘠,另一方面,使有害重金属溶解。

3、对水体的影响①将多种重金属迁移到土壤中,特别是铝毒害水生动物;②影响水生生物的食物链

4、其他:建筑、表面涂料

6.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原因:平流层大气中的一些微量成分如含氯、含氢自由基、NOX等对平流层O3的损耗具有催化作用,而人类的某些活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向平流层提供这些物种,使平流层O3遭到破坏。

机理:O3+hv (λ≤300nm) → O2+O(3P) O3+O(3P) → 2 O2 总反应: 2 O3+hv →3 O2 1.此机制由于是Chapman于1930年提出的,称为Chapman机制; 该机制是考虑在纯氧体系进

行的,故也称为纯氧机制。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答:平流层中臭氧(O3)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物质至关重要,它能够吸收99%以上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辐射所造成的危害。现代理论认为,平流层大气平流层存在着一些微量成分如含氯、含氢自由基、NO X等对平流层O3的损耗具有催化作用,使平流层O3遭到破坏,即有物种X,能将O与O3转换成O2而本身不被破坏(消耗):X+O3→XO+O2

已知的X有:NO X(NO,NO2)、HO X(HO·、HO2·)、C1O X(C1,C1O·)等。于它们以循环的方式进行反应,往往一个活性分子可导致上百、上千乃至上万个O3分子的破坏,因此影响很大。NO X所起的主要催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高平流层中):NO + O3→NO2+ O2

NO2+ O →NO +O2

总反应:O3+ O →2O2

HO·所起的主要催化反应:HO·+ O3→HO2·+ O2

HO2·+ O→HO·+ O2

总反应:O3+ O →2O2

CL X所起的主要催化反应:CL + O3 →CL O + O2

CL O + O→CL + O2

总反应:O3+ O →2 O2

此间的催化物质大都是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尤其是氮肥及化石燃料的使用,所以人类要尽快的寻找解决方法,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土壤环境化学部分

√4.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为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活性酸度的来源,主要是CO2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土壤中矿物质氧化产生的无机酸,还有施用的无机肥料中残留的无机酸,如硝酸、硫酸和磷酸等。此外,由于大气污染形成的大气酸沉降,也会使土壤酸化,所以它也是土壤活性酸度的一个重要来源。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的反映。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

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的关系: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是H+和Al3+的贮存库,潜性酸度则是活性酸度的贮备,土壤的潜性酸度往往比活性酸度大得多,二者的比例,在砂土中约为1000;在有机质丰富的粘土中则可高达5×104~1×105。

5.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1)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以离子价为依据进行等价交换,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强弱,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 荷数: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土壤中一些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顺序如下:

Fe3+>Al3+>H+>Ba2+>Sr2+>Ca2+>Mg2+>Cs+>Rb+>NH4+>K+>Na+>Li+。

土壤的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一类是致酸离子,包括H+和Al3+;另一类是盐基离子,包括Ca2+、Mg2+、K+、Na+、NH4+等。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且已达到吸附饱和时的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部分为致酸离子,则这种土壤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总量。

2 )土壤胶体的阴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中阴离子交换吸附是指带正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阴离子与溶液中阴离子的交换作用。阴离子的交换吸附比较复杂,它可与胶体微粒(如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的含水氧化铁、铝)或溶液中阳离子(Ca2+、Al3+、Fe3+)形成难溶性沉淀而被强烈地吸附。如PO43-、HPO42-与Ca2+,Fe3+、Al3+可形成CaHPO4·2H2O、Ca3(PO4)2、FePO4、AlPO4难溶性沉淀。由于Cl-、NO3-、NO2-等离子不能形成难溶盐,故它们不被或很少被土壤吸附。各种阴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顺序如下:F->草酸根>柠檬酸根> PO43-≥AsO43-≥硅酸根>HCO3->CH3COO-> SO42-> Cl-> NO3-。

6.生物修复的理论基础?特点、影响因素有哪些?

生物学修复技术(Biological Remediation)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称为生物修复。

特点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比,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投资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适用于在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修复原理大多数环境中都存在着天然微生物降解净化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只是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使生物自然净化的速度很慢,因此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强化这一过程,例如提供氧气,添加氮、磷营养,如接种经驯化培养的高效微生物等,以便能够迅速去除污染物,这是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

1.营养盐:土壤和地下水中,N、P都是限制微生物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为了使污染物达到完全降解,应适当添加营养物,对有机污染物而言,其最佳C:N:P比值应该在100:10:1;

2. 受体:土壤中污染物氧化分解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影响污染物生物降解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包括3类:溶解氧、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无机酸根(硝酸、硫酸根);

3. 共代谢基质:微生物的共代谢对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洋葱假单胞菌以甲苯作为生长基质时,对三氯乙烯会产生降解作用;

4. 污染现场和土壤的特性:如土壤空隙大小、空隙连续度,气水比,温度等; 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淋失与吸附、挥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等,水溶解性质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7.土壤胶体可变电荷的来源有哪些?

永久电荷:同晶置换产生;

可变电荷:随介质的PH而改变;

1)粘粒矿物晶面上OH基中H+的解离; 2)腐殖质上某些官能团的解离; 3)含水氧化铁和水铝石表面分子中OH的解离; 4)含水氧化硅(SiO2.H2O;H2SiO3)的解离

8.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作用原理(反应式)?

土壤缓冲性能是指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为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的活动创造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土壤的缓冲性能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

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良好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碳酸及其钠盐。当加入盐酸时,碳酸钠与它作用,生成中性盐和碳酸,大大抑制了土壤酸度的提高。Na2CO3+2HCL=2NaCL+ H2CO3土壤

酸碱性当加大Ca(OH)2时,碳酸与它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钙,限制了土壤碱度。

H2CO3+Ca(OH)2= CaCO3+ 2H2O土壤中的某些有机酸(如氨基酸、胡敏酸等)是两性物质,具有缓冲作用,如氨基酸含氨基和羧基可分别中和酸和碱,从而对酸和碱都具有缓冲能力。

R-CH(NH2)(COOH)+HCL= R-CH(NH3CL)(COOH)R-CH(NH2)(COOH)+NaOH= R-CH(NH2)(COONa)+ H2O 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 酸的缓冲作用(以M代表盐基离子)土壤胶体-M+ HCL=土壤胶体-H+ MCL 碱的缓冲作用土壤胶体-H+ MOH=土壤胶体-M+ H2O土壤胶体的数量和盐基代换量越大,土壤的缓冲性能就越强。因此,砂土掺粘土及施用各种有机肥料,都是提高土壤缓冲性能的有效措施。在代换量相等的条件下,盐基饱和度愈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愈大;反之,盐基饱和度愈低,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愈大。

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在pH<5的酸性土壤里,土壤溶液中Al3+有6个水分子围绕着,当加大碱类使土壤溶液中OH-离子增多时,铝离子周围的6个水分子中有一、二个水分子离解出H+,与加人的OH-中和,并发生如下反应:2Al(H2O)63++2OH-=Al2(OH-)2(H2O)84+ + 4H2O水分子离解出来的OH-则留在铝离子周围,这种带有OH-离子的铝离子很不稳定,它们要聚合成更大的离子团,在pH>5.5,铝离子开始形成Al(OH)3沉淀,失去缓冲能力。一般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顺序是:腐殖质土>粘土>壤土>砂土

9.影响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重金属、有机物);

重金属:

①土壤的理化性质:pH值、土壤质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含量;CEC(阳离子交换容量)等。②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③植物种类、生育期:植物种类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期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不同④复合污染:在复合污染状况下,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涉及到污染物因素(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比例和时序性)、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pH、氧化还原条件等)和生物种类、发育阶段及所选择指标等。⑤施肥: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并因此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影响土壤中农药(有机物)植物吸收的因素:

植物主要通过扩散、质体流动和吸附分配来完成对农药的吸收、转运。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a.土壤湿度(水分含量)水含量在4~20%,以气态扩散占50%以上;超过30%时,主要以非气态形式扩散。b.胶体的吸附;c. 土壤质地;d. 土壤温度;e. 气流速度;f.农药种类;

吸附、分配以非离子型有机农药为例,其主要由分配作用决定,特点包括:a.吸附等温线呈线性 b.不存在竞争吸附 c.其分配系数(能力)随溶解度变化发生规律性变化。d.土壤湿度显著影响农药的分配过程。

10.EC50、剂量-效应关系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半数有效浓度(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浓度。

√11.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作用分为几种类型?对各个类型进行解释?

课件上的:(元素的联合作用分为协同、竞争、加和、屏蔽和独立等作用)

书本上的:

毒物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四类: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个毒物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也就是说,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吸收加强、降解受阻、排泄迟缓、蓄积增多或产生高毒代

谢物等,使混合物毒性增加。

相加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即其中各毒物成分之间可按比例取代另一毒物成分,而混合毒性均无改变。

独立作用指各毒物对机体的入侵途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等均不相同,因而在其联合作用中各毒物生物学效应彼此无关、互不影响。即独立作用的毒性低于相加作用,但高于其中单项毒物的毒性。

拮抗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就是说,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代谢物等,使混合毒性降低。

水环境化学部分

1.天然水的溶质成分基本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在大部分情况下可分为五类:

1、主要离子:Cl-,SO42-、HCO3-,CO32-,Na+,K+、Mg2+和Ca2+。这8种离子的总量占水中溶解固体量(TDS)的95%以上;

2、可溶性气体:O2,CO2,H2S等;

3、生物成因元素:氮、磷的化合物;

4、微量成分:指含量小于10 mg/L的物质,如I,Br,Cu,Co,Ni,F,Fe,Ra等;

5、有机物:一般指腐殖质,特别是其中的富啡酸。

√3.水具有那些特异性?这些特异性具有哪些生态意义?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方面不符合常有规律而显示出特异性

1. 具有较高的溶点和沸点. 如果按照O在主族中的位置推测,水呈现液态的温度应是-100 ~ -80摄氏度,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地球温度下水应该呈现气态。而事实上水为液态,因此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保证了饮用、水生生物的生存、生命的进化等。

2. 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异常。水的体积改变不遵循“热胀冷缩”的普遍规律。

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中,水具有最大的热容量。沸点高。能够有效地调节温度的剧烈变化。

3. 溶解和反应能力强。常被称为通用溶剂。水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能够不同程度地溶解大量物质,当然包括污染物。

4. 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仅仅次于水银。

5. 水提供了有机物和生命物质中H的来源。一些有机化合物都是以碳、氢、氧、氮等元素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元素的主要来源物质就是CO2和H2O。

4.简述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以及这些离子对天然水的酸度、碱度、硬度、矿化度的贡献?

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常见的八大离子:K+、Na+、Ca2+、Mg2+、HCO3-、NO3-、Cl-、SO42-。除上述的八大离子之外,还有H+、OH-、NH4+、HS-、S2-、NO2-、NO3-、HPO4-、PO43-、Fe2+、3+

5.分别简述大气降水、海水、河水、湖泊水、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①大气降水

a.溶解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是饱和或过饱和的;

b.含盐量很小,一般小于50mg/L,近海以Na+、C l-为主,内陆以Ca2+、HCO3-、SO42-

c.一般含有氮的化合物,如二氧化氮、氨、硝酸、亚硝酸等(闪电、生物释放);

d.降水pH=5-7;2、不同天然水的化学特征大气降水、海水、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②海水

a.矿化度很高,35g/L,海洋蒸发浓缩,大陆带来盐分

b.化学组成比较恒定,海水太多,离子变化影响不大;

c.海水pH=8-8.3;

③河水

a.矿化度低,一般100-200mg/L,不超过500mg/L

b.一般Ca2+>Na+,HCO3->SO42->Cl-;

c.河水化学成分易变,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例如汛期和非汛期,流经不同的地区等

d.河水溶解氧一般夏季6-8mg/L,冬季8-10mg/L;

e.河水二氧化碳夏季1-5mg/L,冬季20-30mg/L(光合作用减弱,补给源地下水含二氧化碳多);

④湖泊水

a.矿化度比河水高,其中内流湖又高于外流湖;

b.不同区域湖水成分差别极大。钾盐、钠盐、铝盐、芒硝(NaNO3)、石膏(CaSO4)等等;

c.矿化度也差别极大(淡水湖(<1g/L)、咸水湖

(1-35g/L)、盐湖(>35g/L))

⑤地下水

a.化学成分复杂,矿化度高;(与不同的岩石、土壤长时间接触)

b.化学类型多样

c.深层地下水化学成分比较稳定

d.生物作用对地下水作用影响不大

e.地下水一般溶解氧含量低

f.水温不受大气影响。

√6.目前公认的水体八大类污染物包括哪些?

①耗氧污染物(一些能够较快被微生物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②致病污染物(一些可使人类和动物患病的病原微生物与细菌);③合成有机物;④植物营养物;⑤无机物及矿物质;

⑥由土壤、岩石等冲刷下来的沉积物;⑦放射性物质;⑧热污染。

7.简述衡量需氧有机物污染的几个指标DO、COD、BOD、TOC、TOD、ThOD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微生物摄取有机物使之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氧量。

(3)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及某些还原性离子所消耗的氧化剂的氧量,用CODMn,(称为化学需氧量COD)或CODM。(称为高锰酸盐指数)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说明水中耗氧物质含量愈高。如果废水中有机质的组成相对稳定,那么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8.简述水体中主要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形态?

有机污染物

(1)农药:水中常见的农药主要为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此外还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它们通过喷施农药、地表径流及农药工厂的废水排入水体中。有机氯农药难以被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在环境中滞留时间很长,又由于具有较低的水溶性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很大一部分被分配到沉积物有机质和生物脂肪中。在世界各地区土壤、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中都已发现这类污染物,并有相当高的浓度。与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浓度相比,水中农药的浓度是很低的。效控制的害虫。对于大多数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杀虫剂来说,由于它们的溶解度较大,其沉积物吸附和生物累积过程是次要的,然而在水中浓度较高时,有机质含量高的沉积物和脂类含量高的水生生物也会吸收相当量的该类污染物。目前在地表水中能检出的不多,污染范围较小。除草剂可用来杀死杂草和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水溶解度和低的蒸汽压,通常不易发生生物富集、沉积物吸附和从溶液中挥发等反应。这类化物的残留物通常存在于地表水体中,除草剂及其中间产物是污染土壤、地下水以及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14*1.5’=21’) 1.对于生物来说,任何物质包括机体需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只有 时才是有益的。过量和不足对生物都会引起危害,这就是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其归宿主要是。3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后,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4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μm。 5在水环境中,溶质离子以的形式与胶体物质进行作用,从而被吸附的过程被称为专性吸附。 6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和。 7 水中含有机质的固体物质对溶解在水中的憎水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是。8从根系和叶片吸收的F最终会积累在植物的部位。 9一般地,砷酸盐的沉积量与水中磷酸盐含量成比例关系。 10生物转化和是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过程,随取代的氯原子数目的增加,降解和转化都会越来越难。 11 氟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与结构均有很重要的功能,因在牙齿中会形成, 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但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会出现症状。 12 在常规的简单化学沉淀物中,以各类金属离子的形态沉淀的溶度积最低,常用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13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原因是 。 14 环境激素的阻碍对象主要是,它可能抑制该类物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使酶的功能丧失,致使该类物质不能合成。

二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1.5’=15’) 1 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2 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 A. NO2 ; B. O3; C. HCHO; D. HNO2 ; E. SO2; F. ROOR’. 3 SO 2被氧化成SO 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SO 2 的气相氧化; B.SO 2 的间接光氧化; C.微生物氧化; D.SO 2 的液相氧化;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 酸度= [H 2 CO 3 ]+[HCO 3 -]+[H+]-[ OH-] 5 重金属污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 以下元素已经证实属于会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包括() A.Cd; B. Cr; C. Pb; D. Hg; E. Cu. 7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挥发作用受液相控制()。 A. K H > 1.013*102 Pa·m3/mol ; B. K H > 1.013 Pa·m3/mol ; C. K H <1.013*102 Pa·m3/mol; D. K H < 1.013 Pa·m3/mol。

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

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综合性模拟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水质: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2、水质系:水和其中杂质所组成的一切复杂体系。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 1、为什么说天然水是包含各种杂质的溶液或浊液? 答:天然水中溶解了多种盐类、气体和有机物,而且还含有泥沙、粘土颗粒、浮游生物、有机碎片等悬浮物质,所以说天然水是包括各种杂质的溶液和浊液。 2、水生生物与水、水质有何密切关系?(可问老师) 答:主要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等与水、水质的关系及养殖生产的产量、质量与水、水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另以阐述。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硬度:单位水体中所含二价和二价以金属离子的总量为水的硬度。 2、暂时硬度:水中的钙、镁的碳酸氢盐在煮沸后即分解成碳酸盐沉淀析出,故相应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用一般的煮沸方法不能把它们从水中除去,所以又称永久硬度。 4、电导率:在相距1cm用惰性金属制成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有1cm2面上所具有的电导,称为电导率。P32 5、离子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P30 6、水的透明度:把透明度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见板面上的白色,此时水的深度即为水的透明度。 7、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 8、水温的正分层:指夏季的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的分层情况。 9、水温的逆分层:指冬季的上层温度低,下层温度高的分层情况。 10、水温的全同温:指春秋季的上下层温度几乎相同的情况。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 1、水的硬度如何分类? 答:单位水体中所含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按照造成硬度的阳离子的不同,硬度又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考虑阴离子组成,硬度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其中钙、镁的碳酸氢盐标定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又称永久硬度)。 2、硬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三种?这些单位之间如何相互换算? 答:常用单位有:mmol(1/2 Ca2+,1/2 Mg2+)·L-1;德国度(0H G)和mg(CaCO3)·L-1三种。 换算关系:1 mmol(1/2 Ca2+,1/2 Mg2+)·L-1=2.804 0H G=50.05 mg(CaCO3)·L-1。 3、鱼池水硬度变化与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鱼池水硬度变化:光合作用使硬度减小,呼吸作用使硬度增大。 4、盐度小于24.9的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比冰点高,在冰下可以保持高于冰点温度的水层;在盐度为24.9的海水中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与冰点相同:(24.9‰、-1.350C),纯水在3.980C时密度最大。 5、何谓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发生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P56 答:在缺氧环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把SO42-还原成硫化物,这一过程称为硫酸盐的还原作用的,其发生的条件是:(1)缺乏溶氧;(2)有丰富的有机物;(3)SO42-的含量(4)有微生物的参与。 6、硫元素在水体中有哪些转化作用? 答: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转化作用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化学沉淀或吸附沉淀和同化作用及蛋白质分解作用。 7、硫化氢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pH值降低的毒性增强?P56 答:H2S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主要与水温、pH值等有关,在硫化物的三种存在形式中,H2S毒性最强,pH下降,硫化氢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增加,毒性也随之增强。 8、养殖生产中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硫化氢的生成及其毒害作用?P57 答:主要措施有:(1)促进水体垂直流转混合,打破其分层停滞状态,避免底泥、底层水发展为厌气状态。(2)尽可能保持底质、底层水层中性、微碱性(pH值8左右),极力避免底质、底层水呈酸性。(3)施用铁剂,提高底质、底层水中铁含量。(4)避免大量SO42-进入养殖水体。 9、为什么Fe2+、Fe3+、石灰水、黄泥水均可降低水中硫化物的毒性?P57 答:Fe2+、Fe3+可使硫化物转化为硫和硫化亚铁沉淀,黄泥含铁离子也具有此作用,而石灰水会增大水的pH值,降低硫化氢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 NO 、 链终止 ;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 。 11.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 7. 腐殖质分为哪些种类,通过哪些途径对水质产生影响? 8. 简述生物富集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说明生物富集的生态环境意义。9. 说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概念和作用。 10. 亨利常数的表达方式有哪些?怎样计算亨利常数?11. 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6CO2 + H2O 计算100 mg/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的理论耗氧量。 12. 某废水的BOD5为250 mg/L,其最终BOD为380 mg/L,试求其降解速率常数。 13 .某河段流量为Q = 2 160 000 m3/d, 流速为46 km/d,T=13.5℃,耗氧系数k1=1.14 d-1,复氧系数k2=1.85d-1,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量为8×104 m3/d,废水含BOD5为500 mg/L, DO为0,上游河水BOD5为0,DO为8.95 mg/L。求排污口下游10 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以及极限溶解氧出现的距离。 14 .某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为19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5 mg/L,试估算其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在鱼体中的生物富集系数(logBCF)。 15 .某种鱼对水中的持久性污染物X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为14.5h-1,鱼体消除X的速率常数ke为2.5×10-3h-1;若X在鱼体中的起始浓度为0,在水中的浓度保持不变,且实验期间鱼体体重保持不变。计算X在鱼体内的富集系数及其浓度达到稳态浓度95%时所需要的时间。

16 .已知二氯乙烷(CH2ClCH2Cl)在25℃时的饱和蒸汽压为82 mmHg,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700 mg/L,计算在该温度下四氯化碳从6.5 cm厚水层中挥发的半衰期。十、水中的重金属 1. 天然水体中的重金属大约有几种存在形态? 2. 影响水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3. 影响水中重金属毒性的因素有哪些?它们都如何影响重金属的毒性? 4. 何谓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有哪些迁移基本类型? 5. 元素在地表环境中迁移的特点有哪些? 6. 影响元素在地表环境中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7. 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向上覆水中释放? 8. 沉积物中的金属有哪些存在形态?9. 如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十一、配位解离平衡 1、决定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在哪几方面? 2、水环境中常见无机配位体和有机配位体有哪些? 3、水环境中的金属离子与配位体络合的一般规律如何? 4、Cl-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有何特点? 5、OH-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有何特点? 6、腐植质对对重金属离子迁移转化有何影响? 7、举例说明EDTA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十二、溶解与沉淀 1.天然水体中的溶解和沉淀平衡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 2.难溶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与pH的关系如何? 3.解释图12—2中的3条直线与一条曲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4.如何绘制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溶解度与pH的关系图?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环境中的迁移。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 二、选择题 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B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 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2、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 (1)NO 2 + h ν NO + O · (2)HNO 2 + h ν HO · + NO 或HNO 2 + h ν H · + NO 2 (3)HNO 3 + h ν HO · + NO 2 (4)H 2CO + h ν H · + HCO · 或 H 2CO + h ν H 2 + CO 2、大气中的NO 2可以转化为HNO 3、N 2O 5和N 2O 3 。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 3的的反应机理如下: O 3 + CH 2 == CH 2 H 2CO+H 2COO CH 2(O 3)CH 2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 粒度 和_化学性质_有关,去除方式有 干沉降 和 湿 沉降 。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mCln + hv CFmCln-1 + Cl · Cl · + O 3 O 2 + ClO · ClO · +O O 2 + Cl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温室效应_、_臭氧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等是 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辐射逆温_、_平流逆温_、_融雪逆 温和地形逆温_。 9、SO 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催化剂_、_温度_和_浓度和PH 离子强度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HO ·_。 11、燃烧过程中NO 的生成量主要与_燃烧温度_和_空燃比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CO 2_、_CH 4_、_CO_、_氟氯烃_。 13、CFC-11的分子式为_CFCl 3_和_CF 2ClBr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风_和_湍流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一次气溶胶_和_二次气溶胶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中间层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SO 2_和_颗粒物_引起的。 18、大气中CH 4主要来自_有机物的厌氧发酵_、_动物的呼吸作用_、_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 的排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 )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SO 42-_、_NO 3-_、_Cl -_、_HCO 3-_。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 的影响。

水环境化学练习题(整理好)

1写出天然水体的八大离子 2从环境化学角度综合分析我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和形成过程。 15、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1) 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H2SO4、HNO3和HNO2等酸性物质;其它气态或固态物质进入大气,对降水的pH也有影响。(2) 酸雨中,H2SO4约占60~65%,它主要来源于火山爆发的大量硫化物和悬浮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的酸性化合物,以及人为燃烧产生的硫氧化合物。(3) 酸雨中,HNO3和HNO2约占30%,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和人为燃烧产生的NOx,以及大气中的N2经过雷电而转化成的NOx,此外土壤中的NO3-通过还原等作用也可生成NOx。(4)酸雨中,盐酸约占5%,主要来源于一些化工厂和焚烧垃圾,以及矿物燃料燃烧而产生的HCl气体。(5)酸雨中,有机酸约占2%,主要来源于人为燃烧产生的碳氧化合物,以及天然源的一些植物和森林排放等。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4简述酸雨的来源、形成制约因素与危害 5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请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的浓度。(已知CdS的溶度积为7.9*10-27,饱和水溶液中H2S浓度保持在0.1mol/L,H2S离解常数K1=8.9*10-8,K2=1.3*10-15) 6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直接光解____、___敏化光解____、__氧化过程_____三类。 7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强酸_____、__弱酸_____、__强酸弱碱盐_____。 8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表面吸附____、__离子交换吸附_____、__专属吸附_____。 9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并分别加以说明。 答: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现代分析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因此,只能利用它们共同的特点,用一些指标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常见的指标有: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10试述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吸附能力; (2)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 1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12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分配、挥发、水解、光解、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13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溶解氧_;厌氧水体中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有机物。 14_ TP _、_ TS __和_ DO _常作为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15达分配平衡时,Kow 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16请简述诱发重金属从水体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的主要因素。 17

最新整理水环境化学试题教学内容

水环境化学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一、填空(25 分,每个填空1分) 1、天然淡水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有钙、镁、钠、钾。 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SO42- ,优势阳离子为Ca2+,不含CO32-或HCO3-离子,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S Ca IV 3、按照阿列金分类法,海水一般是III 型水,淡水一般是II 型水。 4、海水盐度为24.7‰ 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5、天然水的盐度增大会使蒸汽压下降,渗透压增大。 6、在陆地水水质调查中,K+与Na+含量的测定方法是计算阴离子量与Ca2+、Mg2+总量之差。 7、海水总碱度可简化为ALK = C HCO3-+ C1/2CO32- + C H2BO3-。 8、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水中氧气的消耗主要是水中微型生物耗氧(水呼吸)。 9、贫营养型湖泊,夏季形成温跃层,上层水温高、氧气溶解度低,下层水温低、氧气溶解度高。 10、淡水中,pH =8.3 时,HCO3-最多;pH >10.4时,CO32-占优势。随着海水氯度和 温度增大,二氧化碳系统各分量与pH的关系曲线向左移动。 11、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减小;pH升高,硫化氢的毒性减小。 12、水中加入1mol/L的碳酸钠后,水体的碳酸总量增大 1 mol/L,碱度增大2 mol/L。 13、若米氏常数K M平均为1 umol/L ,则有效磷浓度应不低于3umol/L 的范围。 14、一般情况下,若天然水或养殖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4V 左右时,可认为该水 体处于良好的氧化状态。 三、名词解释( 10分,每题2分) 1、天然水体的Eh 值:在一个氧化-还原系统中,由于电子得失,产生的可被测量的电位, 称为氧化还原电位。反映水的氧化还原状况,了解水质的状态,并可作为水体氧化还原能力的度量。 2、活性磷化合物:能与酸性钼酸盐反应的,包括磷酸盐,部分溶解状态的有机磷,吸附在 悬浮物表面的磷酸盐以及一部分在酸性中可以溶解的颗粒态无机磷等。 3、泛池:集约化养殖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和施肥量较多,加之浮游生物的突然大量死亡, 可分解耗氧导致水体的严重缺氧,鱼类浮头,甚至窒息死亡的现象。 4、暂时硬度:指碳酸盐硬度,水加热煮沸后形成碳酸钙沉淀而除去。 5、BOD:生化需氧 量,在规定条件下,水体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四、问答题(34分) 1、含铁丰富的地下水注入鱼池后水质如何变化?(5分) 答案要点:含大量铁的地下水大量注入鱼池,会使水质状况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Fe2+被氧化成Fe(OH)3,水变混浊,pH值降低:4Fe2++O2+10H2O 4Fe(OH)3+8H+生成的Fe(OH)3絮凝时会将水中的藻类及悬浮物一并混凝、下沉,使水又逐渐变清。过些天浮游植物又繁生,水又渐渐变浑,pH又回升。(3分)大量Fe2+氧化需要消耗水中的溶氧,水中生成的大量Fe(OH)3微粒会堵塞鱼鳃,聚沉藻类。(2分) 2、为什么可以用电导仪来测海水的盐度?(5分) 答案要点:根据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3分)由于海水的主要成分的比例恒定,因此电导 率与与盐度有很精确的关系,所以可以用电导仪来测海水的盐度。(2分) 3、溶氧丰富的水中,投饵后,食物残渣和粪便中的氮是通过哪些作用在水中逐步转变成硝

环境化学考试参考题

环境化学试题集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 化学原理和方法。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 2等气体吸收了地球辐射出来的红外光,将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 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光化学烟雾: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NO X 和HC 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 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 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去除由两种途径:土壤吸收和与HO 反应。 目前人们对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更侧重于,其中是指D p ≤μm 。 对于碳酸平衡,pH=时,体系中的碳酸的主要形态是HCO 3-。 在高pE 值的天然水中(pH=5~9),铁以Fe(OH)3形态存在。 二、简答题(35分,每题5分) 1、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有害物质的 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研究的综合性;环境样品的低浓度性;环境样品的复杂性。 2、大气组分按停留时间分为哪几类,有什么意义 大气组成按停留时间分类: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强可变组分;其中属于环境化学研 究中关注的是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 3、简述对流层大气的特点。.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密度大,占空气总质量的3/4;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均 发生在此层。 4、简述CFCs 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及其在平流层中的危害。解:CFCs 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对波长λ〉290nm 的光不易吸收,不发生光解;不与HO 等反应,不易被氧化;不溶于水,不易随降水从大气中消失。平流层中危害: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高得多。 4、大气中CO 的去除方式主要有土壤吸收和与HO 反应。(参考教材P31) 5、简述大气中HO 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解:清洁大气中, HO O O H O hv 2223+?→?+ 污染大气中,NO HO hv HNO +→+2 ,HO hv O H 222?→? + 6、简述大气中NO 向NO 2转化的各种途径。解:NO 向NO 2转化的主要途径有: 与O 3反应 NO+O 3NO 2+O 2 与氧化性自由基反应 NO+RO 2RO+NO 2 与NO 3反应 NO+NO 32NO 2 7、列出大气中RCHO 和RH 可能的反应途径。 解:参考教材P94图2-38 8、列出大气中由C 2H 6生成PAN 的反应途径。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13级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名词解释 (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单位: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 阴离子:HCO-、SO42-、Cl- 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其中矿化度是用来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多少的,氯度和盐度是反映海水含盐量多少的。对于海水离子总量、矿化度和盐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4、海水盐度、氯度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答:(1)氯度的原始定义:将1000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等当量的氯取代后,海水中所含氯的总克数。用Cl‰符号表示。 氯度的新定义:海水样品的氯度相当于沉淀海水样品中全部卤族元素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质量与该海水样品质量之比的0.3285234倍,用10-3作单位。用Cl 符号表示。 (2)盐度的原始定义:当海水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称为盐度。以10-3或‰为单位,用符号S‰表示。与氯度的关系:S‰=0.030+1.8050Cl ‰ 1966年提出的经验公式为:S‰=1.80655Cl ‰ 1978年实用盐度,电导盐度计出现,由电导率测盐度。 5、阿列金分类法如何对天然水分类?为什么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组中没有Ⅰ型水?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光子能量公式为_______,通常波长大于_____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时对应的化学键能是_______KJ/mol。 2 光化学烟雾从产生到结束,其中主要污染物依次出现的顺序为_______,二次污染物有_______。 3 天然水的总含盐量(TDS)=。 4 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腐殖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7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 8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我国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气颗粒物中粒径_______的称为细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径_______的称为粗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絮凝过程的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_____、无机酸度_____、CO2酸度______、总碱度_____、酚酞碱度_____和苛性碱度_____。 14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 _________________中间产物,然后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环境学院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 A盐度升高 B pH降低C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5、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一、B、C、D _的影响。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6、大气中H0自由基的来源有A、C、D 的光离解。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大气中的N02可以转化成HNO? 、NO 3 和___ 2O5 o 4、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_________ 表面吸附________ 、离子交换吸附________ 和专 属吸附。 6、有机污染物一般诵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 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7、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性环境,深层水及底泥呈还 原性环境。 &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溶解氧,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9、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 。 10、土壤具有缓和其_ ____ 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 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2、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 C ___ o A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第 13、以下—A、B、C、D 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古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7、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C 。 A RO B R 自由基 C H2O D HO2 &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0.10 C >1.00 D >2.00 10、气溶胶中粒径___ A ____ ym的颗粒,称为降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X”) 1、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往往小于无机态的毒性。(X ) 2、硫酸烟雾主要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V ) 3、干沉降是大气中NOx最主要的消除方式。(X ) 4、光化学生成产率白天高于夜间,峰值出现在阳光最强时,夏季高于冬季。(V ) 5、在天然水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不受影响。(V ) 6、有机化合物吸附在颗粒物矿物质等组分的表面,等温线是线性的,存在竞争吸附,放出的 吸附热小。(X ) 7、腐殖质包括: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其中,胡敏酸溶于稀酸稀碱;富里酸只溶于稀碱,不溶于稀酸;胡敏素不被碱液提取。(X ) &同价离子中,半径越大,被土壤交换能力越强,例如Al3+的交换能力大于Fe3+。(X )

最新整理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教程文件

(一)名词解释 1、水环境化学(绪论) 2、含盐量: 3、离子总量 4、矿化度 5、盐度 6、依数性 7、透明度 8、补偿深度 9、硬度 10、碳酸盐硬度 11、非碳酸盐硬度 12、碱度 13、同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 14、脱硫作用(desulfuration) 15、硫化作用 16、异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 17、异化性硫还原作用 18、Marcet原理 19、气体的溶解度: 20、道尔顿分压定律: 21、饱和含量 22、气体饱和度 23、“水呼吸”耗氧 24、日较差 25、氧盈: 26、氧债 27、酸度 28、pH 29、缓冲作用 30、必需元素 31、氨(铵)态氮 32、氨化作用 33、硝化作用 34、脱氮作用 35、活性磷酸盐 36、有效磷 37、稳定剂 38、总电位差: 39、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 40、气提作用(泡沫浮选作用): 41、气浮分离法: 42、凝聚 43、混凝剂或凝聚剂

44、污染物 45、毒物 46、剂量(dose) 47、绝对致死浓度(absolutely lethal concentration ,LC100) 48、半致死浓度 49、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 50、耐受限度(tolerance limit,TL) 51、生物放大 52、急性毒性试验: 53、化学需氧量 54、生化需氧量 55、总需氧量 56、腐殖质 57、水质 判断题: 1、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 2、根据阿列金分类法,在碳酸盐类水中不可能有Ⅳ型水,在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 组中也不可能有Ⅰ型水,而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钠组一般没有Ⅳ型水。( 3、淡水中阳离子通常以Ca2+为主,咸水中阳离子则以Na+为主。 4、藻类细胞对营养盐的吸收,在任何时候都遵从米氏方程 5、米氏常数Km可用于比较不同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能力的大小。在光照、水温及其他条 件适宜而营养盐含量较低时,Km值越小的浮游植物越容易发展成为优势种,Km值大的浮游植物则会因为缺乏营养盐而生长受到限制。 6、大洋水缓冲能力大于淡水。 7、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8、天然水中悬浮颗粒物一般指可以被0.54μm微孔滤膜阻留的物质。( 9、饱和度可以反映气体在水中溶解时所达到的饱和程度,判断气体是否达到溶解平衡及溶 解趋向. 10、细菌呼吸耗氧是水呼吸耗氧的主要组成部分。 11、底泥——在池塘养鱼中有培养底栖生物和调节水质的作用。 12、池塘中,水呼吸耗氧占总耗氧量的比例最大 13、养殖水碱度的适宜量为1~3mmol/L较好。 14、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中含盐量增加,会使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15、水温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且温度在低温条件下变化对气体的溶解度影 响显著。 16、在温度与含盐量一定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气体的分压增加而增加。 17、光合作用是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18、日较差的大小可反映水体产氧与耗氧的相对强度. 19、当产氧和耗氧都较多时日较差才较大.日较差大,说明水中浮游植物较多,浮游动物 和有机物质适中,也即饵料生物较为丰富,这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20、酸度是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即水中能够给出质子(H+) 或经过水解能产生的H+的物质总量。pH:水体中呈离子状态的H+离子的数量,也称为称为离子酸度。

环境化学参考题-

环境化学试题集 土壤的潜性酸度:土壤胶体上吸着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被盐类溶液中的盐基交换后所表现的酸度。在未被交换出来以前,并不呈现酸性,故称潜在酸度。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 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生物积累: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入污染物并滞留体内,当摄入量超过消除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浓度会高于水体浓度。 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活离 子牺牲一个光子所引 发的的反应。 吸附等温线:在恒温等 条件下,吸附量Q与吸 附物平衡浓度的关系 曲线。 天然水的碱度:指水中 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 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 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 量。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 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 质中的存在、化学特 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 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 CO2等气体吸收了地球 辐射出来的红外光,将 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 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 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 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 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 过程。 光化学烟雾:所谓光化 学烟雾是指含有NO X和 HC等一次污染物的大 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 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 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 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 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 学烟雾。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去 除由两种途径:土壤吸 收和与HO反应。 目前人们对于大气颗 粒物的研究更侧重于 PM2.5,其中PM2.5是指 D p≤2.5μm。 对于碳酸平衡,pH=8.5 时,体系中的碳酸的主 要形态是HCO3-。 在高pE值的天然水中 (pH=5~9),铁以 Fe(OH)3形态存在。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①有害物质在环境介 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 和形态;②有害物质的 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 中的环境化学行为;③ 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 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 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 性;④有害物质已造成 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 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 法和途径。 2、环境化学的研究特 点?①研究的综合性; ②环境样品的低浓度 性;③环境样品的复杂 性。 2、大气组分按停留时 间分为哪几类,有什么 意义? 大气组成按停留时间 分类:准永久性气体、 可变化组分、强可变组 分;其中属于环境化学 研究中关注的是可变 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 3、简述对流层大气的 特点。①.对流层温度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 气存在强烈的对流运 动,②绝大多数天气现 象均发生在此层;③密 度大,占空气总质量的 3/4;④污染物的迁移 转化均发生在此层。 4、简述CFCs在对流层 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 因及其在平流层中的 危害。解:CFCs在对流 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 原因:①对波长λ〉 290nm的光不易吸收, 不发生光解;②不与HO 等反应,不易被氧化; ③不溶于水,不易随降 水从大气中消失。平流 层中危害:①发生光化 学反应,破坏臭氧层②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高 得多。 4、大气中CO的去除方 式主要有土壤吸收和 与HO反应。(参考教材 P31) 5、简述大气中HO自由 基的主要来源,解:清 洁大气中, HO O O H O hv2 2 2 3 + ?→ ? + 污染大气中, NO HO hv HNO+ → + 2 , HO hv O H2 2 2 ?→ ? + 6、简述大气中NO向 NO2转化的各种途径。 解:NO向NO2转化的主 要途径有: ①与O3反应 NO+O3→NO2+O2 ②与氧化性自由基反 应 NO+RO2→RO+NO2 ③与NO3反应 NO+NO3→2NO2 7、列出大气中RCHO和 RH可能的反应途径。 解:参考教材P94图 2-38 8、列出大气中由C2H6 生成PAN的反应途径。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

一、理化性质 1.哪些参数可以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海水盐度、氯度是怎么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3.海水实用盐度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KCl溶液作电导率标准,用水样电导率与KCl标准溶液的电导率比值来定义的,与盐度的初始定义、氯度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在必要时可以从实用盐度来反算氯度? 4.阿列金分类法如何对天然水分类?为什么硫酸盐类、氯化物类的钙组、镁组中没有Ⅰ型水?你能否作个逻辑推断? 5.解释以下概念 冰点下降渗透压西门子离子活度离子强度 6.影响天然水渗透压的因素有哪些?渗透压和冰点下降有什么关系? 二、主要离子 1,说明总硬度、钙硬度、镁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负硬度的概念,表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 2,鱼池水硬度、碱度的变化与水中的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3,简要说明天然水中K+含量一般小于Na+的原因。通常以什么方法求得K+与Na+在自然水域中的含量?它们与鱼类养殖的关系如何? 4,氯离子在天然水中含量情况如何?为什么在低含盐量的水中可以用Cl-含量的异常升高来指示水体可能受到污染?对于盐碱地或沿海地区的水体是否也可以以此来判别水体的污染? 5,什么叫硫酸盐还原作用?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6,某鱼池水质分析数据如下,计算离子总量,估算矿化度(取3位有效数字),计算钙硬度与镁硬度,并按阿列金分类法对该鱼池水质加以分类: (答:离子总量74.5mmol/L,2203mg/L;矿化度约为2.18g/L;) 7,鱼池水中含Ca(HCO3)2200mg/L,Mg(HCO3)2120mg/L。计算水中总硬度及HCO3-含量,以三种单位表示硬度。 (答:2.05mmol/L=5.75oHG=103mg/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