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对于服药期间会出现的许多“反常”现象的简要说明

(1)、忽然胸中烦躁不安,看谁都不顺眼,甚至张目喘促不眠,类似实火(尤其是用于病危的患者,但凌晨3点或下午5点必会减轻或消除)。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昏迷几个小时的情况(人事不知或个别头脑清醒,但不能言语),或出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但火泡中间有丝丝凉意),或喉咙又干又痛(甚至夜间被干疼而醒),或眼睛干燥红痛(但早晨醒来时会发现眼屎很多),或耳内疼痛,或面部发红发热。

这些情况都是回阳药物在体内运行,气机开始鼓动,部分阴邪被化开,从上窍发出的具体表现,决不是吃错药后上火的情况。因为祛寒邪必须用比之更强大的热量才能将寒邪驱逐。气机鼓动起来以后,邪正相争,破除胸中郁滞之气,所以就会出现胸中烦躁,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甚至会出现较严重的“炎症”。“炎症”是邪气泛出的表现,此时千万不可以吃消炎药,更不可以吃清热解毒乃至滋阴的中药,否则,阴邪又会被敛回体内,前功尽弃。当病邪被发出后,症状会自然消除,而且,自然不想喝凉水,不想吃冷饮了。

昏迷属于“心肾交泰”的现象,应提醒患者在起身时应动作缓慢(见《灸法直论》一文之晕针部分)。出鼻血、上火、喉咙眼睛干痛,属于以往由于情志不遂而淤滞的气血被阳气化开而泛出的表现。肾开窍于耳,肾邪外出,就会耳内疼痛。凡脏腑有病邪,所开窍之处,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胸中烦躁不安,而且,总是呕却又吐不出来,这就是阴经中的邪气将要化入阳经,正处于“半表半里”的状态,服用一两剂小柴胡汤(或小柴胡颗粒冲剂),症状即可消除。

(2)、忽然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像患肺结核一样。

如果去医院检查,就是急性肺炎。这是肺、胃里面的寒邪在回阳药物的作用下,将寒邪通过肺部从气管、咽喉发出的表现。此时切不可停药,同时千万不要吃消炎药,更不可以吃养阴清肺的中药。否则,阴邪又会被敛回体内,前功尽弃。当寒邪被发出后,症状和炎症就会自然消除。因为此类症状属于“阴盛阳虚”证,所以,必然午后和夜间咳嗽加剧。由于寒邪困肺,必然会咳嗽、痰多(多数病情较重的患者,初始阶段必然干咳,后来才会出现痰多的现象),所以必然会有炎症(甚至是急性肺炎),而后炎症会从肺部逐渐转移到气管、咽喉乃至鼻腔,直至痊愈。

这就好比武汉的长江水质被污染,在江水的推动下,污染的江水逐渐会流到南京的江面,对这两座大城市也造成污染,如果使江水继续流动,污染不久就会消除,假如对污染的水质进行拦截,污染将永远留在内陆。

所谓急性肺炎,就是寒邪在发出途中的必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吃冷饮,或房事过多而引入的寒邪,想再舒舒服服地发出去,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伴有发烧的症状,可以服2~5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待发烧症状消除后,应继续服用白通汤或四逆汤。一般来说,干咳无痰时可以服用白通汤或四逆汤倍甘草,(转变为)痰多咳嗽以及虚性发烧时可以改服附子理中汤。【注意】:不论如何剧烈咳嗽,一定要挺过这一关,千万千万不要改服其它药物,尤其是那些清热止咳化痰的药物。《灵枢经》云:“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在寒邪祛尽的瞬间,咳嗽的症状会立刻终止,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3)、有时忽然眼睑、面部、小腿和脚面局部浮肿,乃至全身浮肿,甚至会有排尿困难的情况;或者全身出汗;或者全身及面部出现片片红斑或丘疹,可能异常痛痒。

这都是回阳药物在体内运行,气机鼓动,阴寒湿邪被化开,将要从皮肤、经络发出的具体表现。浮肿就是湿邪壅滞于体表,由于“太阳主表”,足太阳膀胱经的功能必然受到外出邪气的制约,所以就会暂时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基本不用消肿、利湿、利尿、止痒,只需继续服四逆汤或改服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即可,症状会在几天或十几天内自然消退,恢复的时间视患者病情的轻重而定,不必在意。而且,饭量会逐渐增加,不会肥胖,只会强壮。如果患者的“足太阳经证”的表现非常突出,患者较为痛苦,此时应及时服用桂枝汤;如果患者的“足阳明经证”的表现非常突出,患者较为痛苦,此时应及时服用葛根汤,病去药止。具体内容可以参阅《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斑疹”条目。至于腰部酸痛如折如裂,属于肾中的寒湿之邪被真阳驱赶外出的表现,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都从腰间发出,属于正常情况,其症状在一两天就会消失。

(4)、忽然腹中异常疼痛,放屁拉稀或水泄以后,痛感就会消除(有人在1天中会泄5~10次,可能会泄十几天,但与拉痢疾不同,不会有疲劳感);或出现不爱吃饭或恶心呕吐的现象;或腰部酸痛如折;或浑身酸懒无力,特别困,总要睡觉(会睡得很香);或一段时间内出现健忘脱发;若有生殖系统疾病,龟头

或阴蒂会有灼痛感;或在屁股、面部等处生长出大疙瘩;出现这些情况后只需继续服药,一般半个月便会消失。

这都是回阳药物在体内运行,腑内阴邪被化开,也就是从前呆滞的肠胃开始苏醒并强烈蠕动,将经脉和腑壁中的阴邪化动并从下窍排出的具体表现。如果出现拉稀的现象,属于极为正常的情况,因为按常人的逻辑,服热药应该出现便秘才对,其实不然,这是腹内寒湿之邪被打下来的表现。泄水是由于郁闷生气所造成的瘀血被化开并排出的表现,是非常好的事情。所以不论拉稀泄水时间的长短,千万不要刻意去止泄,只需继续服药,一旦寒湿之邪被祛尽,脏腑功能得到恢复,拉稀泄水的现象自然消除。所以,不用消炎止痛止泄,只需继续服用回阳药物,顺其自然即可,不必多虑。

由于阴邪化动,由脏入腑,由阳明经脉而出,阴邪暂时困住脾胃脏器,胃降功能被抑制,所以出现暂时不爱吃饭,或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不想吃饭就不用吃,决不会对身体有所损害,喝一些粥就可以了,这些症状会在几天或十几天内自然消退。一般来说,上部有病会呕吐,下部有病会泄泻。

异常困倦,这是“阳归阴生”的表现,也就是真阴上升,脑中的虚阳下降归元,大脑没有了虚阳的躁扰,从而失去了往日的兴奋刺激,于是就会感到困倦、眩晕或健忘、脱发,中枢神经不再持续刺激肌肉,外浮的虚阳归元,在上或在外的元气就会不足,就会出现以上症状,好比一个人连续日夜工作几天,必然会非常困乏一样。

所以,此时想睡就睡,千万不可硬挺,千万不可停药,一般三五天就会恢复,这是老天爷在安排患者休养生息。

生殖系统的痛感属于阴邪郁滞之气通过足厥阴肝经向外发出的表现,继续服药即可。

(5)、忽然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甚至后头痛,极像外感(在变换大节气的时候,这些表现极为突出,感冒症状会非常严重),但是,一般不发烧(或只是有些低烧)、不怕冷(只是内里感到有些冷,不怕风吹造成的冷,找个人朝患者后背吹口气就知道了)。

这是素有虚痨、肺病、咽炎以及哮喘的患者会出现的情况,而肺病的根源在于肾精亏损,阴寒之邪过盛。由于回阳药物鼓舞,使气机发动,化开体内的阴邪,迫使阴邪趋于体表,由于“肺主皮毛”,肺又居于上焦,于是造成上焦阴邪更盛,

上焦真阳不足,肺的功能被抑制,肺气不足,暂时不能统摄津液。所以,才会鼻塞并大量流鼻涕。打喷嚏是肾阳发动的表现。此时一定要坚持服药,使真元更加振奋,待上下交通后,症状自除,体内的一大块病邪就会随之消除。所以说,这是内寒发出的表现,千万不可当成外感来治,否则,阴邪又会被寒凉药物敛回体内,前功尽弃。

一般来说,有外感时后背才会怕冷。由于服用四逆汤而引发的“感冒”,有时会显得非常严重,这是体内的寒邪即将除尽的表现,与外感症状是不同的。此时一定要挺住,第二天早晨,症状就会消除。后头及后背痛表明病邪已经进入膀胱经,也就是已经到了人体“防卫系统”的最外层,此时应改服白通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在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所循行的部位出现痛痒异常的斑疹,服用桂枝汤、葛根汤效果会更好,基本痊愈后改服附子理中汤收功。

记住,千万要挺住!千万不要服用感冒药!

(6)、忽然发高烧38℃左右,一般24小时内就会退烧(只是上半身发热,下半身的温度应在37℃以下)。或周身肌肉、骨节疼痛难忍;或牙龈痛。

这都是阴邪陷于体内,得回阳药物运化而向外化解的表现,应继续服药。

发烧属于人体气机发动,寒邪被驱逐至最外层的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之气被鼓动起来,膀胱经在申时当令,所以一般会在15:00~17:00退烧。如果患者阴寒较为严重,一天之内没有退烧,也可改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尺沉寸浮)或桂枝汤加附子10g(三脉俱浮但无力),最多两三剂即愈。然后应继续服药,以收全功。

肾主“藏精、纳气”,具有“藏而不泄”的功能,真阳发动来祛除寒邪,其表现就是发热,服用四逆汤可以帮助(而不是代替)真阳去邪,不必担心出现“过火”的情况,一旦寒邪被逐出体外,肾的正常功能就立刻会发挥出来,就会立即止热(退烧),因为真阳具有藏而不泄的功能,即使继续服用回阳药物,决不会出现继续发烧的情况。《灵枢经》云:“令左属右,其气故止。”

以上所述属于内伤发热,必须服用回阳救逆的药物。如果是外感发热,也应该用“助阳解表”的方法治疗,如桂枝汤、麻黄汤之类的药物。倘若明白了真阳的功能,医生和患者就不会轻易使用诸如银翘散之类清热解毒的药物了。

由于元气虚弱,血不荣筋(血液中营养不足),就会造成韧带和关节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服药以后,生机发动,会出现肌肉、骨节、牙根疼痛的症状,

这是回阳药物的作用,是对韧带组织进行去邪换新的必然反映,也是脏中的寒邪通过经脉传入腑中的表现。

(7)、忽然头痛难忍,或后头痛、或偏头痛、或头顶痛,或前额痛,或出现遗精(白浊)现象。

这都是回阳药物发挥作用,驱赶肝胆所积聚的邪气循经脉上头而发出的表现。属火属热的邪气必然向上向外发作,属湿属寒的邪气主要向下向外发泄。比如:常有遗精(白浊)的患者,服用回阳药物以后,会出现一次遗精现象(或白浊现象暂时加剧),而后继续服药就可以止住遗精(或白浊)。这是因为回阳药物将患者因淫念而淤住的败精向外排出的表现,后来的真精会因服用回阳药物而被固摄住,就不会频繁出现遗精(白浊)现象了。

由于人体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邪气,所以,真阳鼓动起来,就一定会把积累在体内的邪气驱赶出来,也就必然会出现符合经脉、脏腑规律的症状。头痛也是同样的道理。

《内经》上说:“巅顶之上,惟风可到”、“厥阴之上,风气治之。”

头顶痛属于肝精不足、虚阳上亢的表现,服用几剂吴茱萸汤或附子理中汤加阿胶即可化解;

后头痛属于肾寒从膀胱经发出的表现,服两剂桂枝汤或针刺委中穴,症状可以很快化解;

偏头痛属于少阳火生发,阴邪从阴经转入阳经、即将从脏入腑的表现,服用几剂小柴胡汤(或3包冲剂、10粒胶囊)就可化解。

前额痛属于脾的功能开始健运,湿气正被阳气驱赶外泛的必然表现,服用几剂术附汤化湿即可。

待疼痛解除后应继续服用回阳药物。

(8)、妇女因寒邪过重而月经不调,或崩漏,或淋漓不止,服用此药后可能停经1个月,次月即通,停经时不必惊慌,下次就会使月经恢复正常;或月经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次月就会正常;排血量可能会多于往常,但身体不会感到像往常那样疲倦;后几个月会排出大血块,经血呈酱油色。虚寒型不孕症患者可以因此而怀孕。卵巢囊肿会发生轻微破裂出血,而后痊愈并恢复正常。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尿血、尿道炎和阴道炎等症状。

这是由于回阳药物运行,真阳发动,使生殖系统机能恢复正常,停经者自然会复来;而崩漏是由于精亏血少、子宫瘀血而造成的,待真阳发动,将以往不能统摄经血的功能恢复,故暂时停经,待生理机能恢复,月经就会正常,活血化瘀的药物完全可以不用。患子宫瘀血郁热症状的妇女,真阳很快就会发动,将邪热破除,迫使月经提前而将邪热排出,经血颜色会较为鲜红。卵巢囊肿属于寒邪凝滞,气机不畅,一旦真阳发动,会开凝消滞,就会有破裂出血的情况,这与痔疮发作而后萎缩痊愈的原理是一致的。

尿血属于瘀血从膀胱排出的表现,不必大惊小怪。在寒邪被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寒邪循经脉络阴器,会暂时造成病菌滋生的温床,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炎症,纯属自然现象,应该继续服药并增加药量。

四逆汤可以祛寒振阳,真阳发动,就可以化瘀,一举两得。而活血化瘀的药物不得真阳推动,不可能收到全功,而且,会很快复发。所以,必须首先恢复真阳元气,而后才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否则将是徒劳无功的。

如果一个人有瘀血,瘀血处就会有针刺一样的痛感,这就是自身真阳正在化瘀的表现,倘若真阳元气不足,瘀血就不能被破除,而且,还会长期刺激真阳元气来破瘀,这就是所谓的“暗耗肾精”。应该服用回阳药物,增强自身破瘀功能,邪去而正自复。从中可悟“阴阳、邪正”至理。

(9)、曾经患有(或正在患有)便秘的患者,服用阳药后,有的暂时会不排便,但不会难受,继续服药,五六天即通,便秘即可彻底痊愈;另外,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的情况。

便秘是由于命门火衰,不能化动下焦阴邪,真阳元气不能化施运行之力,由阴寒造成的虚火使大肠所主“津”的功能过旺,致使大肠内所应该留存的正常体液不足,于是就会产生便秘。

一般患者都只服用含有大黄、麻仁等滋阴药物,只能暂时用清虚火的方法通便,停止服药后依然还会便秘。因为造成患者便秘的寒邪没有消除,甚至使患者的寒邪更盛、元气更加虚弱,不久就使得虚火更强。况且,正常人服用大黄就会拉稀。所以,服用一般的通便药物,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却不能治愈疾病。只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

而服用回阳药物,可以补命门火衰,真火能生真阴,大肠所主“津”的正常功能得以恢复,才能真正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

一般来说,有尿频症状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可以得到治愈,这是真阳发动,增强了收摄作用。而服药前没有尿频的患者,由于真阳鼓动,增强了人体的活力,需要将体内清除出来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而这些垃圾在尿液中的浓度会比往常高,于是就会暂时出现尿频的反应,以便及时排除垃圾,一旦垃圾被清除了,尿频的症状自然也就消除了。此时属于生理的自然反应,不属于病态。

(10)、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后血压会暂时升高,糖尿病患者的尿糖、血糖指标会升高,尿液中的泡沫也会增多,指标较高的患者最好接受重灸治疗,方能治愈。

这都是回阳药物在体内运化,元气鼓动的必然表现。

应该这样想:自己的血压原本就应该升到这么高,只是由于自己的元气不足,鼓动无力,才只能使血压处于偏高的状态,服用四逆汤以后,才有力量使血压升到此时符合生理所需的高压力。虽然大血管的血压暂时升高,但毛细血管的血压却是正常的,这样才有可能清除血管末梢的垃圾,维持由毛细血管所主管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若患者不觉难受,完全可以逐渐停服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被西医的尿糖、血糖指标所吓倒,指标上升是由于潜藏很深的阴邪被化动返回血管和脾肾脏器时的必然表现,应继续服药,将阴邪依经脉规律逐次向外排出,直至元气逐步恢复,西医的检验指标自然就会降低直至消除。虽然暂时一段时间指标升高,但患者不会疲劳,更不会消瘦,生活质量很高,而且,决不会出现服用西医降糖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试想,200年前西医的化验技术还没有出现时,传统中医是如何将“消渴”治愈的呢?另外,糖尿病患者不必惧怕四逆汤中的甘草,虽然甘草很甜,却不含蔗糖(就像糖精比蔗糖还要甜,却不含蔗糖一样),并有助于恢复脾(胰)的功能。

(11)、会有许多患者的经脉穴位出现跳动或轻微的疼痛,或出现暂时口渴的症状。

这是阳气发动,经脉里的邪气将要发出的表现。比如,患者的腋下或乳房外测疼痛,并沿臂内测向肘部延伸,这是心经和心包经中的邪气沿经脉外溢的表现,这是很好的情况,说明病情正在减轻。但是,经脉循行,必须由精通“经脉学说”的医生来掌握,一般患者是不会清楚的。有个规律,患者必须记住:凡是疼痛的部位向四肢末端移动,就是病情减轻,就是好事;凡是向身体中部移动,

就是病情加重。

由于阳气(生机)发动,排除体内“垃圾”的功能增强了,就必然需要大量的水来作为载体将体内的垃圾带走。就像洗脏衣服一样,衣服越脏,所需要用来清洗的水也就越多。又好比人喝了一杯海水,就必须喝两三杯淡水用来排出所摄入的盐分一样。而且,平日里饭菜中的盐放多了,人吃了也会出现燥渴而需要喝大量的水。这是很必然和自然的现象。

(12)、如果患者曾经患有胆囊炎或阑尾炎的很可能会复发;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由内痔变为外痔。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基本上都恢复发一次。胆囊炎的发作,实际就是胆在元气的作用下驱赶病邪的正常反映。由于平时胆囊炎发作时,医生都是采用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等“越俎代庖”的方法治疗,几乎没有哪位医生是从恢复元气方面入手的,最终通过使得胆囊“呆傻”(失去活力)的方法消除了症状。而服用回阳药物,元气鼓动,使得胆囊恢复到“聪明”(恢复活力)状态,驱赶阴邪外出,于是就会重新出现胆囊炎的发作症状,此时应该继续服用回阳药物,一鼓作气,将病邪除尽。阑尾炎的原理也是如此。由于以前经常使用清凉药性的栓剂治疗痔疮,等于压制了自身破除痔疮的机能,而服用回阳药物后,各方面的生机都会恢复,破除痔疮的功能自然也会开始恢复,就会出现“复发”的症状,此时应继续服药,痔疮开始会变大,或由内痔变为外痔,然后出血,随后变大,然后出血,随后缩小直至消除治愈,决不会继续扩大或恶化。

在此只是以胆囊炎和痔疮为例进行分析,其它曾经所患病症,都有可能复发,都应依此原理分析对待才是。

而且,以上这些情况出现时,最好不要去医院治疗,因为极有可能会被西医将器官切除,那时将后悔莫及。

……

以上所列数条情况,只是服用回阳药物时会出现的几种情况,因患者的病情不同,可能还会出现其它情况。虽然同样服用回阳药物,但每位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不会完全相同的,在此不可能一一列举,这就是《内经》、《伤寒》中没有医案的原因,业医者必须注意!

就是说,不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只要把一下患者的脉,如果属于沉、弦、伏、

微、细等表现“阴盛阳虚”的脉象,就属于正常情况,这主要由懂得“阴阳”脉象和脏腑功能理论的医生来把握。

但是,许多医生却将这些情况归结为诊断失误、附子中毒、药物过敏等,其实都是不明“阴阳”至理和附子的特性。

而且,许多人没有服用任何回阳药物,也会在季节变动或久劳突逸时出现以上所列举的“反常”现象,这是自身元气逐渐恢复并鼓动,祛邪外出的表现,应该马上服用回阳药物来帮助正气祛邪外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应该知道,在服药期间,出现一种症状,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医患都应感到高兴才是。

所以,总要医生明辨“阴阳”,经通经络,熟悉脉象,就可以随机处置。并可以因此而悟透“阴阳”至理。即使医生不懂“阴阳”,但必须明晰传统的脏腑功能理论和经脉学说,否则,必然不能灵活地把握病情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

必须注意:服药期间,绝对禁止房欲和房事!

总之,服用此等热药,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的时候停止服药(这也是修道者非常渴望的、修行中难得的初步境界),然后服用一大剂四物汤或两盒(瓶)六味地黄丸收敛余阳即可(由于常人饮食不节、性欲不断、起居无常,能够服药达到此等境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使用“重灸法”才有可能实现。服药能够达到以往的症状基本消除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全身阴邪已经化去,真阳已经恢复,脉象浮,所以用1剂滋阴的药物,来收敛已经恢复的阳气(服药到此境地,必须停药,否则,就会灼伤阴液,反而会出现“阴虚阳盛”的“厥阴”证候);此时脉象转为沉缓有力,阳得阴敛,则阳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济,而后进行体育锻炼和增强饮食,使元气逐渐恢复,就可以达到体健身轻而无病矣!

六味地黄丸只有在没有“阴邪”或“阴茎挺而不倒”的情况才能使用。如果“阴邪”尚存而服之,就会更加助长“阴邪”的实力,使经脉逐渐闭塞,从而使病邪深入并引发重病。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说,“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才是真正的保健品!并且,可以长期服用(每周服一两剂),其效果就像经常定期在家做扫除一样。因为即使

健康的人也不免房事过度、气恼郁闷、起居失常、饮食不节、久逸突劳等情况发生,坚持服药就相当于经常充电或打扫房间一样。这样可以保持经脉通畅、气血调和,元气不至于过分丧失。但不可认为常吃补药就可以胡作非为,因为没有任何补药能够补充元气的。房事过度真的会使人在短期内死亡的。这一点医生必须告诫患者。

而且,千万不可自恃药力帮助而拼命工作或过分娱乐,必须长期以养病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必须学会某种文化爱好(琴棋书画、裁剪烹饪、收藏鉴赏、手工制作)才能真正做到保持良好心态,自我安慰是没有用处的。所以,

医生真正的功夫不止在于消除患者的症状,关键在于愈后疾病不易复发或不继续深入。

这就好比古人对“人参、附子”的评价一样:“治宜常服而不宜多服,只可当药却不可当饭。”所以,如果在治愈疾病后,能够保证在基本健康状态下坚持每星期服用一两剂“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小孩子可以使先天充足,青年人可以精力充沛,中年人可以消除“亚健康”状态,老年人一定可以得善终。其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决不会被所谓的“流感病毒”和“非典”所传染。

【注意】:症状消除后,必须保证充足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坚持每晚慢跑(此三者缺一不可,切不可减肥。娱乐与锻炼不可混淆——娱乐累心不累身,锻炼累身不累心)。而且,“四逆汤”的作用只是启阳祛寒、恢复生机,并没有补充阳气或元气的作用,而且,必须在患者的元气尚且堪用、生机被寒邪抑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厥阴证”,元精已经极少的情况时,就不适合使用“四逆汤”了,应改为适合“厥阴证”的药物,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

在连续服用“四逆汤”的过程中,必须有“大剂量(100g以上)、中剂量(60g 左右)、小剂量(30g以下)”的区别,也就是《内经》所谓的“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的区别。当患者的脉象由微、细、沉、弦变为沉而无力时,说明寒邪已经被祛除了百分之六七十,元气不足的状况开始显露出来,此时必须改服厚味有形的“附子理中汤”或“金匮肾气汤”以固其根本,填充有形的元精。古代的算命书中常提到的“带疾延寿”就是这个道理。由于患者体内有凝滞的寒邪,就会经常激发真阳元气,人就会像吃了激素一样总是显示出精神抖擞的

样子,倘若服用大剂量的回阳祛寒药物,使寒邪在短时间内被销伐掉,剩余的少量真阳也就无力支应突然出现的“大环境”。就好比主人原先有管理3间房屋的费用,但其中两间被一些无赖占据,并不断挥霍这两间房屋原有的费用,而后无赖们肆意糟蹋房屋内的设施,使得原有的一切规律被破坏,主人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计,忽然无赖全被警察抓走了,由于主人只剩余维护一间房屋的费用,忽然必须维护3间房屋,此时每间房屋的维护费用也就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就会突然处于极度贫穷的境地,甚至难以恢复元气。

所以说,由于许多患者已经患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需“带疾(方能)延寿”,治疗此类疾病应依照“大、中、小”不同剂量,依照“六经辨证”,按缓急、分步骤地进行,不可唐突。

而在寒邪较重、生机微弱的情况下,只能先用回阳救逆的药物(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来祛除寒邪,一定先不要补以厚味有形滋补的药物,以免增强寒邪的势力。就像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说的一句话:“在日本鬼子还没有被赶出国门以前就要商议和谈的人即是汉奸。”总之,日本鬼子是没有人性的,见到鬼子就要杀,没有任何情面可言,但对于重病来说,仍需要“八年抗战”。同理,寒邪不除反要进行滋补,甚至帮助寒邪来销伐正气,就是医学界的“汪精卫”,这种情况是必须杜绝的!

(附子类扶阳药起效反应

附子类扶阳药起效反应 附子治疗三阴重症疗效显著,患者在服用附子以后,身体“会出现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 或吐或泻,那都是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 象。”(李可)应用郑钦安的话讲就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他在《医法圆通·服药须知》中 说: “大凡阳虚阴盛之人,满身纯阴,虽现一切症形,如气喘气短,痰多咳嗽,不食嗜卧,面白 唇青,午后夜间发热,午后夜间发热,咽痛,腹痛泄泻,无故目赤、牙疼,腰痛膝冷,足软手 弱,声低息微,脉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种种不一。皆宜扶阳,驱之阴邪,阳旺阴 消,邪尽正复,方可了扶阳之品。 但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泡者,有喉干痛目 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 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 清润。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

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 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 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 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己。其中尚有辛温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 内,得阳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 凡服此等热药,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然后与以一剂滋阴,此乃全身阴邪化去, 真阳已复,即与以一剂滋阴之品,以敛其所复之阳,阳得阴敛,而阳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济, 而体健身轻矣。虽然邪之情形,万变莫测,以上所论,不过略陈大意耳,学者须知。” 吴佩衡: “服药之后,或见脘腹增痛,或吐酸、便泻、小便色赤而浊等征象,可一时有所表露,此乃 药与病相攻,驱邪之兆,若药能胜病,犹兵能胜敌,倘畏惧不专,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也, 可以克服!古人云:‘若药不瞑眩,阙疾弗廖。’” 范中林: “阳虚阴盛之人,初服辛大热之品,常有心中烦躁,鼻出黑血,喉干,目涩或赤,咳嗽痰

关于排病反应转

关于排病反应(转) 关于排病反应(转) 发表者:邓宏6144人已访问收藏 本文转自网络,出处不详,很有参考价值! 排病反应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中医治疗中,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激发人体的防御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以祛除病邪的反应。我们知道,在中医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身体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反应,但是有些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些反应是属于我们身体驱除病邪的反应,我们称身体驱除病邪的反应为排病反应。排病反应是我们机体的良性调整反应,对我们人体是有益的。排病反应虽然广泛存在于我们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虽然在中医正规的教科书上没有提到,但是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记载,比如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提到不少服用有关中药以后身体的正常反应,火神派医家清代郑钦安在他的著作里面也谈到了很多人服用温阳药物以后,身体出现的一些正常反应。现分述如下: 一、机体排病的途径,也就是我们的机体在经过治疗以后通过什么途径把病邪排出体外。由于邪气进入人体的部位不同,性质不同,导致的疾病也不同,况且不同的人体体质也不同,因此排出病邪或者病气的途径各种各样,大致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排出体外: 首先是四肢末端。四肢末端就是指脚、手掌。我们两手和两足是全身肢体的最末端,也是最容易排除邪气的地方。一般来说邪气的来路也是邪气的出路,所以邪气多数从机表向躯干,向内脏侵入,我们的病邪侵入机体是向心性的侵入,而排除邪气的时候是离心式的,从我们的躯干,从内脏,向四肢排出体外。根据临床观察,侵入人体的病气通过冷风、冷气,还有冷汗、粘汗等方式,通过四肢的末端排出体外。 第二个方面是通过皮肤。人体的阳气被激活以后,人体就调动自我调节的机制,各种邪气可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不同的病邪被排出体外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通过皮肤排出寒气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冒冷汗,而排出湿气的时候会出粘汗,汗黏黏的,甚至有的人黏汗如胶水或黄油,色深,气臭。出汗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用干毛巾擦干,避免受风,如果不擦干,我们很容易又一次感受外邪,而且这个时候不要用冷水冲洗,因为出汗以后我们人体的腠理非常疏松,如果用冷水冲洗,则会感受寒气,也会导致腠理的闭塞,邪气不能够得到驱除。另外,如果在中医治疗中我们通过排汗的方式排除邪气的话,在治疗的时候,我们要求不能够大汗淋漓,因为大汗淋漓很容易导致患者虚脱,一般患者微微出汗,轻到中等度的出汗,我觉得就 可以了。但是如果真的出现大汗淋漓,导致电解质和水的损失,我们及时的给病人输液,补充一些液体,补充一些电解质,还可以达到补救的效果,或者让病人喝一些糖盐水,或者喝一些粥啊,都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所以通过皮肤排出邪气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排汗,从而达到排除病气的效果,这种方法在我们中医里面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叫做汗法。内经里面有句话说“其在表者,汗而发之”。所以我们如果感受了很多寒气的话,就可以通过这种排汗的方法,把邪气排出体外。通过皮肤排病时,有些患者会出现疹子,这也是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的标志,而

不可不知的排病反应

不可不知的排病反应 不可不知的排病反应| 生活妙方原创2017-03-27 罗大伦罗大伦频道文章| 罗大伦漫画| 八岁图片| 网络编辑| 云少先给大家看一段文字,这是我当年在办《养生堂》栏目的时候写下的:家住石景山区的董阿姨来信:“我今年六十五岁了,腿疼二十多年了,日渐严重,期间往复于中西医间,不见有效。特别去年到春节后,更加严重,自费用去万元之多。正当我与家人处于无奈之时,你作客《养生堂》作为主讲,第二课就讲:从骨缝里疼的腿病多为血瘀,可以每日服三七粉把瘀从深处外托……顿时,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病,激动不已,盼到第二天买了三七粉,照方服用。服到一周时,头肩有所反应——疼。两周后,膝盖处往外疼,表面凉,皮肤见灰青色,针刺拔罐后,血色黑紫,几次后疼痛减轻,至今有二十多天了,虽未痊愈,但让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张锡纯的医德医术的再现。看过多名医生,主任,专家等,无一人诊断为血瘀,均按风湿治,说明此病害人不浅,害患者,误医生,望此方能救助他人。……我没学电脑,不会发帖,只能用这种原始的书信方法了,谅解。谢谢!”我接到来信后,按照信上的电话打了回去,因为信但凡写“北京电视台”的,都会投递到苏州桥的老台址,然后转到国贸的新台址,这期间用了近三周的时间,所以这是几周前老人

写的信。我打回去以后,董阿姨告诉我,现在腿疼已经基本痊愈了,她说:罗博士,我要给你鞠个躬,二十年的病,这么快就好了,真的感谢你!这事儿过去很多年了,我这次拿出来,就是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排病反应。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位董阿姨在刚刚服用三七粉的时候,反而出现了头肩的疼痛反应,两周后,膝盖处往外疼,皮肤凉,皮肤变成清灰色。然后,再接着服用,最终二十年的腿疼短短四周全部痊愈。我所见到的多数人,如果服用三七粉,见到这样的反应,疼痛加重了,就会开始怀疑,为何开始疼了?为何皮肤颜色变了?为何皮肤凉?是不是吃错了?其实,这就是体内有瘀滞,而三七正在鼓舞正气,开始活血通络,疏通瘀滞的地方,此时,会在瘀滞严重的地方有所反应,一旦最终疏通成功,气血正常通过,瘀阻就此消失,病也就好了。这种疏通时产生的反应,就是一种“排病反应”,大家要有所了解的,否则,每次到关键的时刻,修复身体的战斗开始了,你却命令撤兵了,这样身体是难有恢复的机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排病反应”呢?所谓排病反应,就是在中医治疗中,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激发人体的防御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以祛除病邪所产生的正常的反应。排病反应是我们机体的良性调整反应,对我们人体是有益的。古人曾经记载过这样的反应,甚至会说得比较严重,比如,在古代典籍《尚书》里,就说过这样的话:“若药弗暝

十大艾灸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十大艾灸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一、艾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咽痛等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 产生上火的原因大概有,一.艾灸激发了人体的阳气,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二.艾灸的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上火的现象。劣质的 艾条,也可以致上火现象。故,在艾灸过程中,我们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 火力控制就是控制艾灸的壮数和艾灸的方式(直接灸、间接灸、温和灸等),重病、慢性病多用重火力,直接灸的方式,见效快,且效果持久;保健灸或轻微的疾病多用温和灸。根据自身体质及病灶的深浅,选择适当的灸具、火力,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其实在做保健灸过程中,没有特别强调一个穴位,一定要灸多长时间,凭感觉,如果感觉好,可以多灸一会儿;如果感觉差,可以少灸或不灸。艾灸是不能着急的,在艾灸过程中不要 给自己压力。一般来讲,每个穴位灸15~25分钟左右,有的用随身灸可灸至1个小时, 要因人而异,自己的感觉很重要,保健灸更随意些。 对于阴虚火旺的、热证的人在艾灸过程中,用泻的操作手法,达到以火渲火,以火泻火。比如:周楣生先生提倡的吹灸法,还有回旋灸和雀啄灸。这时我们在操作中不易用器具,器具灸大都是补的。 2、选择好的艾条,适当的艾烟是艾灸必须的,艾烟里的艾精油可以安神、杀菌消毒、渗透经络,走三阴,尤其对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必须的。但是烟量过大会使人头晕、易于上火。如何选择艾条,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家庭保健中,如何选择艾条?。 3、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我们艾灸时,很多顾客中间要上好几次厕所),补充适当的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4、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或泡脚,可以引火下行。或是根据上火现象,判断为哪条经上火,再艾灸此经络上的荥穴。 5、艾灸时,注意适当休息,调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饮食为宜。 6、上火比较严重的,可以稍停灸一二天,待平复后再进行艾灸。上火不是很严重的,可以继续进行艾灸,通常再灸1~2天,上火现象也就自愈了。 二、艾灸后产生水汽,水泡、脓泡,这些都是身体向外排邪所致,这种现象不必担心,皮虽破了,但艾灸的效果却更好。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古时人艾灸,追求的就是有灸疮产生。水泡较小的,可以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复原。水泡较大,可以用针刺破,涂些紫药水防止其感染即可,且不可将泡皮剪除。同时也可以在灸疮上每天敷艾灸膏,促进脓的产生, 增强灸效。灸伤一般不用包扎。在灸疮痊愈之前疮处可能不断有水/脓排除(正常现象,不

几种扶阳要药的简介

几种扶阳要药的简介 同宥药业有限公司赵军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和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然而,近几年中药饮片销售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假货、劣货严重充斥市场,或者是很多产品没有按照传统工艺炮制,疗效较低、毒性较大。这些现象既影响了市场秩序,又给临床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下面就本公司生产的几种扶阳要药进行简要的介绍。 附子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救逆、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扶正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部 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 附子的道地产地位于四川江油。《易经》中坤应西 南,四川地属西南,属坤土最厚之地。土能藏火,能 将天道所散发的阳气,聚集给生长于此的附子之中。 江油附子的生长特性已暗合这一事实,冬至一阳生时 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 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江油附子 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但其他地方所生产的附子,其生长规律已有所不同,大多生长期延长,汉中附子在立秋(八月上旬)后才能采挖,西昌和云南的附子采挖时间更延后,要到白露(九月上

旬)才能采挖。 江油虽为附子的道地之地,这个曾经的附子最大种植地(据有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前,江油附子的常年种植面积在6000亩以上,最高年产量3000多吨)已经沦落为全国附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多。经我们统计,2009年江油附子的产量为800吨左右。 导致江油附子产量连年萎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道地附子的价格竞争不过非道地产地的附子。在市场经济下,特别是中药材又缺乏严格的质量等级标准下,价格代替道地成了竞争的唯一标准,道地药材的式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世纪60年代从江油引种附子的凉山州西昌市布托县,靠价格竞争优势,迅速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9000亩(据好医生集团四川佳能达攀西药材种植基地网站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6a9905067.html,/),成为全国最大的附子种植基地,年产附子2000吨以上,并且布托县政府已提出:“一定要将布拖县打造成全国附子第一大县”。 云南禄劝县种植面积约2000多亩,年产附子1000吨。(云南附子种植基地网站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6a9905067.html,/cn/Introduction.php) 由于在整个江油附子的采收和炮制阶段,我公司技术总监都会常驻江油,同行之间情况也非常了解,并且江油附子加工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销定产,所以我们对今年江油附子产业的整个产销情况大致总结如下:在江油附子800吨产量中,其中70%(500多吨)全部被“三九药业”收购来生产“参附注射液”等针剂;100吨制成了生附片,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50吨生产出刨附片,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和广东一带;65吨用来生产胆黑片(含胆的黑附片),主要销往广东;30吨做成了盐附子,主要出口到韩国。

艾灸排病反应

艾灸排病反应大全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11、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2、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3、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6、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7、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8、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9、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寒气重。

王正龙回阳药小结

王正龙回阳药小结 附子理中汤药方: 红人参2~3 根,炒白术50~100g,淡干姜60~120g,炮附子25~50g,炙甘草30~50g。(没有红人参可用80~150g 台党参代替) 瓜蒌薤白白酒汤药方: 瓜蒌实20g,薤白头15g,糯米酒500g 参附汤药方: 红人参20~60~90g,炮附子15~50~80g 白通汤药方: 炮附子50g,淡干姜60g,老葱白四茎(后下),自己尿一盅(兑入)。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方: 净麻黄6g,炮附子10g,北细辛3g 桂枝汤药方: 嫩桂枝20g,白芍药15g,炙甘草10g,鲜生姜30g,红大枣十枚(掰开)。 白通加猪胆汁汤药方: 老葱白四茎(后下),淡干姜20g,生附子20g,自己尿一盅(兑入),猪胆汁20g(兑入)。(如果没有猪胆汁也可不用)。 补阳还五汤药方: 生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药6g,大川芎6g,桃仁泥3g,南红花3g,广地龙3g 当归四逆汤药方: 全当归30g,嫩桂枝25g,生白芍20g,炙甘草10g,北细辛5g,方通草10g,红大枣15 枚(掰开)。 金匮肾气汤(赵养葵肾气丸)药方: 熟地黄60~120~200g,山萸肉20~50~80g,淮山药20~50~100g,粉丹皮10~30~50g,云 茯苓15~30~50g,建泽泻5~20~30g,炮附子5~30~50g,中肉桂3~10~20g。(五味子30g) 人参汤药方: 红人参90g,炒白术90g,淡干姜各90g,生甘草120g 封髓丹药方: 炒黄柏15g,缩砂仁10g,生甘草10g 潜阳丹药方: 缩砂仁10g,炮附子10g,生龟板6g,生甘草10g 炙甘草汤方药: 炙甘草40g,嫩桂枝30g,红人参10g,生地黄90g,麦门冬20g,生阿胶30g,火麻仁10g,鲜生姜30g,红大枣12 枚(掰开),糯米酒500g 小建中汤药方: 生芍药80g,嫩桂枝40g,炙甘草40g,鲜生姜30g,红大枣15 枚(掰开),葡萄糖粉30g (兑入),(生黄芪20g)。 真武汤药方: 云茯苓30g,炒白术20g,鲜生姜30g,白芍药30g,炮附子20g 二加龙骨汤药方: 生芍药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5g,炙甘草10g,炙白薇10g,鲜生姜30g,炮附子10g,

艾灸排病反映

1. 经络窜感,也叫得气,是一种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 感觉热能够传导至会阴,说明艾灸在打通任脉,对泌尿系统产生了效果。 3. 做艾灸的过程中,下腹中感觉形成一股热气,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体内经络内来回流动,上到头顶,下至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如练气功一般。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 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 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 6. 夏天艾灸以出大汗为佳,但冬天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尤其是额头、手心、足心部位,以出热汗为佳;出大汗者,表示身体比较虚。 7. 寒感,即灸后感觉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应多灸。 8. 热感,即腹腔发热至后腰,往上至百会,往下至涌泉。表明经络渐通,艾灸效果好。 9. 沉感,即心如石压。表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 肚子咕咕叫或排气,是艾灸促进肠蠕动,帮助身体排出浊气的好现象。 11. 腹部或后腰出油,表示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坚持艾灸。 12. 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有点热,表明受灸者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 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热的那半身经络不太通畅。 14. 灸的过程中,手心或足心出冷汗,而后才出热汗。说明受灸者体内寒气重,出冷汗表示身体向外排寒气。 15. 做完后口干舌燥,咽喉难受,说明受灸者上焦有虚火,应配合做肩颈灸,疗效更佳。 16. 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这是正常的平台期,表示经络已经适应了,须要用猛火灸。

17. 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表示受灸者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因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 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感觉头沉:表示受灸者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 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表示受灸者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 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表示受灸者有妇科炎症(若为女性)或肠胃炎症。 21. 做完艾灸后下阴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表示受灸者可能有妇科病,月经不调,艾灸后经期会调整,有可能会出现短暂乱经。 22. 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酸痛感增加,表示受灸者体内有风湿,艾灸几次后即可消失。 23. 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表示受灸者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助其排湿驱寒。 24. 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是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之症,再做过几次后会出现好转反应。若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25. 做完艾灸后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3个月之内为月经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26. 出水泡,出红诊,表示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这种现象更须要灸。 27. 脐下出水泡,表示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表示有炎症。脐周出水泡,表示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8. 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身体无法承受继续施灸,可暂时少灸或停灸,稍好转后再行施灸。 29. 喉咙痛,咽干,声音嘶哑,表示受灸者有虚火,上焦不必灸,可取下焦施灸。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胃阴虚证 (1)辨证分型: 胃阴虚证 (2)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胃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胃失漏润,胃气不和,受纳不健,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施护要点: 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状,观察患者大便是否干结。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用药护理:服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柿蒂等药物。汤剂宜热服。心理护理: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 症状护理: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多喝水 3、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食滞胃脘证 (1)辨证分型:食滞胃脘证 (2)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暖腐吞酸为辨证要点。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脘部胀闷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故见暧气吞酸或呕吐酸腐宿食;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独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独内积之征。 (3)施护要点: 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是否有胃脘胀闷疼痛,若病人呕吐应查看呕吐物的性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 3、饮食护理: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有节,高纤维,避免油腻、辛辣。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也可服用丸剂。 5、心理护理 6、症状护理:消失导滞,和胃止痛。 7、健康教育:1、饮食有常,不过饱过饥。2、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3、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排病反应及气冲病灶

服药后的排病发应,与练功反应有类似之处,供参考 练功反应(主要指痛苦的感受)明显 练智能气功得气快,效果好,身体健康水平不断向更高梯度发展,变化显著。在身体健康迅速向高梯度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会逐步把体内积聚的不利于生命活动向着高一梯度上升的因素排出去,其中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这时身体相应的部位便会出现不适甚至痛苦的反应,叫练功反应。练功反应有以下几种:(一)排除病毒反应。练功之后,体内某些疾病不能直接消除或转化为正常,而体内有害之物又需要迅速通过身体不同渠道排出去,于是出现各种排病毒反应。有从人体下面之排泄系统排出者,如腹泻、便血、便脓、尿浑浊、月经和白带增多而有异味等;有从上面排出者,如咳嗽、痰多、呕吐、吐脓血、流鼻涕、鼻孔出脓血、眼睛分泌物增多等;有从躯体和四肢排出者,如发烧、出汗、出皮疹、生疮块、出现类似脚气症状等。凡此种种,皆为病邪外排之表现。排病毒反应最快、最多者为腹泻。辽源市一直肠癌晚期病人,在22 天的学习班中,腹泻竟达300 余次。参加学习前每天只勉强吃100 克饭,上下二层楼需人搀扶,练功第三天开始腹泻,第7 天一天腹泻37 次,排泄物有脓,血及腐臭之物。经大量排病“毒”,学习班结束前,一天能进食600 克饭,可自己上下五层楼。排病反应有时会很剧烈,不妨再举一例。西安市一血小板增多症病人,经医院治疗数年不愈。练智能功后出现严重咳血、吐血现象,有时一吐半痰盂,并夹杂很多紫色血块。排病反应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因高烧引起的病,排毒时往往会出现持续高烧至40°C 甚至41°C(属排病毒反应之高烧,人头脑清醒、不会头晕脑胀和昏迷)。遇排病毒反应,不要惊慌忧恐和中辍练功。或问:遇此情况自己不能辨别是疾病还是排病反应,如果是疾病怎么办?智能气功不搞辨症施功与辨症施治,通过练功对各种疾病均有疗效,因此即使是疾病,只要对气功治病坚信不移,坚持不懈地去练功,亦能消除。如果意识不过关,总疑心是患病,怀疑气功的治疗作用,亦可适当服用药物。用药物宜因势利导,勿用对抗性药物。腹泻宜用通便药而不用止泻药,咳嗽吃化痰药而不吃止咳药,出血服化瘀药而不服止血药,发烧宜服升散药而不服清凉药,更不要输液以免壅遏阳气。服用适量补药,对出现各种排病毒反应,均有裨益。 (二)气冲病灶反应。身体有病之部位在练功后可能出现比原先更为难受的感觉,叫气冲病灶反应。此为练功后体内真气比较充足,疾病开始好转,但尚未完全转化为正常时的一种特有现象。一般多出现于长期较严重的慢性病患者。由于病灶在体内长期存在,身体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产生暂时性的病理平衡。练功后真气增多,在不断与病邪争斗中,有病部位之功能包括感觉功能逐渐恢复,对疾病的感觉也就敏感起来,于是比原先更多地感觉到症状,遂造成疾病比原来加重的错觉。试以颈椎骨质增生为例说明。颈椎长了骨刺,刺激神经,胳膊抬动时产生疼痛。几年后,骨刺虽未见小,胳膊却不觉疼痛了,但胳膊抬动的幅度小了,这就是形成了病理平衡。用中医和气功的经络气血道理解释:人体各部分密布大大小小的经络,比如原先气血能在胳膊的十条管路流通,长骨刺后三条受阻不通,这时还让胳膊按过去那样抬动,有的地方气通不过去,“不通则痛”,出现了疼痛。长期阻塞不通,胳膊某些局部得不到气血充养,功能便萎废,也失去了疼痛的感觉。练功后气足了,堵塞的三条管路被冲开,胳膊的功能开始恢复,但未达到正常状态,随着感觉功能的恢复,便感觉到更多的疼痛和不适。所以气冲病灶反应

服用回阳救逆的药物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凡是「阴盛阳虚」的患者,都会显出一派阴寒的景象:稍微活动就会气喘、爱长出气、痰多咳嗽、没有胃口、爱睡觉、或失眠、或想睡又睡不着、面色苍白、嘴唇发黑、午后或夜间发低烧、喉咙干痛、腹痛拉稀或便秘、无故眼红、耳疼牙痛、心烦爱发脾气(但事后懊悔)、手脚发热或冰冷无力、后背酸痛重、声低息微、脉象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或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于现代医学理论的错误教学和宣传,所造成的患者几乎都是「阴盛阳虚」,所以,都应该服用「四逆汤」之类回阳救逆的药品以驱逐阴邪,邪尽正复,而后才可以停药、换药。 服用回阳救逆的药物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我们在临床及培训学生的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现将其粘出供大家参考。 一、忽然胸中烦躁不安,看谁都不顺眼,甚至张目喘促不眠,类似实火。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昏迷一两小时的情况,或出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或喉咙又干又痛,或眼睛干燥红痛(早晨醒来时会发现眼屎很多),或耳内疼痛,或面部发红发热,或体表发麻(属于血脉末梢被疏通的表现,一般两三天就会消失); 二、忽然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像患肺结核一样;有时忽然眼睑、面部、小腿和脚面局部浮肿,乃至全身浮肿,甚至会有排尿困难的情况。或者全身及面部出现片片红斑或丘疹,异常的痛痒,或者全身出粘汗; 三、忽然腹中有气体窜动,非常疼痛,放屁拉稀(或水泄的情况,一天之中甚至会泄5~10次,但与拉痢疾不同,不会有疲劳感)以后,痛感就会消除;或腰部酸痛如折;或者会浑身酸懒,非常无力,特别困,总要睡觉(并会睡得很沉);或出现不爱吃饭,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若有生殖系统疾病,龟头、阴蒂会有灼痛感,只需继续服药,这些情况几天就会消除。或在屁股、面部等处生长出大疙瘩,一般半个月便会消失。 四、忽然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极像感冒,此时可改服大剂「白通汤」,以增强疗效;如果发高烧38℃~40℃,一般二十四小时或三天就会退烧(一般只是上半身发热),也可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五、忽然周身肌肉、骨节疼痛难忍,或出现火牙痛;忽然头痛难忍,或后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前额痛; 六、妇女因寒邪过重而月经不调,或崩漏、或淋漓不止,服用此药后可能停经一个月,次月即通,或月经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次月就会正常;排血量可能会多于往常,但不会像往常那样疲倦;后几个月会排出大血块,经血呈酱油色,停经时不必惊慌,下次就会使月经恢复正常,虚寒型不孕症患者可以因此而怀孕。卵巢囊肿会发生轻微破裂出血,而后痊愈并恢复正常。甚至还会出现尿血、尿道炎和阴道炎等症状; 七、不论有无便秘的患者,服用阳药后,有的暂时会不排便,但不会难受,继续服药,五六天即通,便秘即可彻底痊愈。还有许多患者的经脉穴位会出现跳动或轻微的疼痛,或出现口渴的症状; 八、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后血压会暂时升高,糖尿病患者的尿糖、血糖值也会暂时升高,尿中的泡沫会增多。 九、如果患者曾经患有胆囊炎或阑尾炎的很可能会复发;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基本上都会复发一次。虽说复发,感受却都不会比以前犯病时的感受强烈。这些都是药物的作用是阳气发动,脏腑经脉里的寒邪将要被逐出的表现。以上这些情况出现时,应继续服药,一定不要去医院治疗,因为医院一定会让患者服用清热滋阴消炎激素之类的药物,会将寒邪敛回体内,或被西医将器官切除,后悔莫及。 以上所列数条情况,只是服用回阳药物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患者的病情不同,可能还会出现其它情况,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不论出现其它什么样的情况,必须依照患者的脉象,如果属于沉、弦、伏、细等表现阴寒阳虚的脉象,就属于正常情况,这主要由懂得阴阳脉象和脏腑

火神派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王正龙:服用“回阳”药物的排病反应细解 对于服药期间会出现的许多“反常”现象的简要说明 (1)、忽然胸中烦躁不安,看谁都不顺眼,甚至张目喘促不眠,类似实火(尤其是用于病危的患者,但凌晨3点或下午5点必会减轻或消除)。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昏迷几个小时的情况(人事不知或个别头脑清醒,但不能言语),或出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但火泡中间有丝丝凉意),或喉咙又干又痛(甚至夜间被干疼而醒),或眼睛干燥红痛(但早晨醒来时会发现眼屎很多),或耳内疼痛,或面部发红发热。 这些情况都是回阳药物在体内运行,气机开始鼓动,部分阴邪被化开,从上窍发出的具体表现,决不是吃错药后上火的情况。因为祛寒邪必须用比之更强大的热量才能将寒邪驱逐。气机鼓动起来以后,邪正相争,破除胸中郁滞之气,所以就会出现胸中烦躁,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甚至会出现较严重的“炎症”。“炎症”是邪气泛出的表现,此时千万不可以吃消炎药,更不可以吃清热解毒乃至滋阴的中药,否则,阴邪又会被敛回体内,前功尽弃。当病邪被发出后,症状会自然消除,而且,自然不想喝凉水,不想吃冷饮了。 昏迷属于“心肾交泰”的现象,应提醒患者在起身时应动作缓慢(见《灸法直论》一文之晕针部分)。出鼻血、上火、喉咙眼睛干痛,属于以往由于情志不遂而淤滞的气血被阳气化开而泛出的表现。肾开窍于耳,肾邪外出,就会耳内疼痛。凡脏腑有病邪,所开窍之处,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胸中烦躁不安,而且,总是呕却又吐不出来,这就是阴经中的邪气将要化入阳经,正处于“半表半里”的状态,服用一两剂小柴胡汤(或小柴胡颗粒冲剂),症状即可消除。 (2)、忽然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像患肺结核一样。 如果去医院检查,就是急性肺炎。这是肺、胃里面的寒邪在回阳药物的作用下,将寒邪通过肺部从气管、咽喉发出的表现。此时切不可停药,同时千万不要吃消炎药,更不可以吃养阴清肺的中药。否则,阴邪又会被敛回体内,前功尽弃。当寒邪被发出后,症状和炎症就会自然消除。因为此类症状属于“阴盛阳虚”证,所以,必然午后和夜间咳嗽加剧。由于寒邪困肺,必然会咳嗽、痰多(多数病情较重的患者,初始阶段必然干咳,后来才会出现痰多的现象),所以必然会有炎症(甚至是急性肺炎),而后炎症会从肺部逐渐转移到气管、咽喉乃至鼻腔,直至痊愈。 这就好比武汉的长江水质被污染,在江水的推动下,污染的江水逐渐会流到南京的江面,对这两座大城市也造成污染,如果使江水继续流动,污染不久就会消除,假如对污染的水质进行拦截,污染将永远留在内陆。 所谓急性肺炎,就是寒邪在发出途中的必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吃冷饮,或房事过多而引入的寒邪,想再舒舒服服地发出去,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伴有发烧的症状,可以服2~5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待发烧症状消除后,应继续服用白通汤或四逆汤。一般来说,干咳无痰时可以服用白通汤或四逆汤倍甘草,(转变为)痰多咳嗽以及虚性发烧时可以改服附子理中汤。 【注意】:不论如何剧烈咳嗽,一定要挺过这一关,千万千万不要改服其它药物,尤其是那些清热止咳化痰的药物。《灵枢经》云:“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在寒邪祛尽的瞬间,咳嗽的症状会立刻终止,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3)、有时忽然眼睑、面部、小腿和脚面局部浮肿,乃至全身浮肿,甚至会有排尿困难的情况;或者全身

有关好转反应原理及处理方式

有关好转反应原理及处理方式目录 一、好转反应的相关定义 1、什么是好转反应 2、“好转反应”与“副作用的区别” 3、为什么会出现好转反应,其原因是什么? 4、好转反应何时出现? 5、出现好转反应的规律 6、好转反应多久会消失 7、出现好转反应如何处理 8、通过营养调理,疾病要多久才能痊愈? 二、使用过程中常见好转反应如何解释与处理 1、咳嗽比以前加重,感冒、发烧次数比以前更加频繁 2、皮肤排毒 3、皮肤会痒 4、血压高增 5、血压信仰偏低 6、疼痛现象 7、血糖增高 8、大便减少或便秘 9、腹泻 10、腹痛 11、耳朵痒、流脓或鸣响 12、又来月经 13、停经或阳萎 14、月经不调

15、经血变多或变少,子宫或卵巢肿瘤短时变大 16、吐血或便血 17、风湿、关节疼、痛风 18、视力衰退 19、全身浮肿 20、失眠 21、口干咽喉痛 22、为什么少数人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后身体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如:便秘、胃酸、饿等。 23、为什么有些人吃了金健康以后会觉得胃部不适?应该停止使用还是继续使用? 24、为何有人吃产品头晕 25、为什么吃了产口肚子咕咕叫、放屁 26、我吃你们产品后口好干,什么原因?为什么一定要喝足够量的水? 27、我用康宝?后小便多得离谱,怎么回事 28、小便白浊 29、小便臭 30、我吃了你们的产品,为什么长出很多的痘痘? 31、我使用你们的产品后全身都有小疹子,什么原因? 32、腰酸 三、不同疾病出现的好转反应(附表) 1、什么是好转反应 高品质的营养品,“能加速人体的天然自愈能力”将隐藏在体的有害物质及毒素排出体外,在促使身体快速健康过程中的暂时性身体不适症状称为好转反应,也叫退病症状,出现的现象也多样化,因人而异,中医称为“瞑眩现象”,并认为“无瞑眩则病不治”,好转反应是良性反应现象,是走向健康过程的一个反应。 详析:有人比喻好转反应:身体调养就象清理水沟一样,先挖除污泥,不挖不臭,越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 现代人不学无术,常常拘于表面的现象而不深究其本质原因何在,一见咽痛或便秘或尿赤或牙痛或眼红或脸上长青春痘或失眠或脸红或痔疮发作等征象,就断已或他人说火太大,急于进食清热败火之药或食物,或是因为昨天吃了次火锅,前天喝了点酒,今天吃了点辣椒,明天就口腔溃疡,更是认定上火无疑了,根本不去深究体质之因,也不找找是否是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所以致商家也一味迎合众人的心理,君不见现如今的药店中琳琅满目的各种中成药有温药的立席之地吗?再观各种饮品或保健品大多也是以“清凉败火”作为广告的切入点或是买点,现在又各处在流行“怕火火,喝王老吉”了,啤酒更是四季不绝。如此这般哪有几个人真有火? 我这里用的桂附理中丸是泉州产的,上个月我的一位患者因为要到泉州去照顾生病的女儿,不能服用汤剂,笔者嘱其就在当地买桂附理中丸接着服用,不想患者跑了多家当地的药店竟买不到,最后只好从本地托人买了寄去。广东及香港一带更有煲汤的习惯,到了夏天大多是以煲凉性食物“去火”为多。加之名利色之诱比比皆是,如此折腾,还有几人不需补火? 我在想这里不少同道中人智商不可不谓不高,研习中医时日不可不谓不长,三七先生在这里反复通过各种比喻说明,其用心不可不谓不切,为何还不能让他们认识到补火的重要性呢?记得我在接触到火神派的理论前少用附子,仅在有明显少阴证时才少量用之。临证时时方与三阳经方用得多,一时的疗效也不错,也正是这一时的疗效或是西医理化检测的暂时改善,才使得自已惑于此而不去深究更深层的医理。事实上不少病症得到暂时的改善,仅是因为病得到压制,症状消了而已,但病根并没有彻底消除,甚则体质还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或是此处症消他处症起了。而患者因为不明医理或是他症又起是在多时以后并不会把他症的出现归罪于前医的用药。 如失眠的患者标症是表现为热象,用了清热药物,失眠是可以暂时控制或好转,但服用一段时间的清热药后人是变得昏昏欲睡,却出现了闭经且双眼下出现了黑眼袋,接着患者去找妇科医生就诊了,前医不能持续诊治,自然少有机会明白其中的原由,后医不去细问之前的用药或是问了也不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仅局限在自已妇科的认识里处方用药。在目前不少中医院分科日益西化也细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即使是有经验的中医也难免因一时有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论出现排病反应时的认识和处理了。还有如果有连续就诊,就目前中医的整体水平,也少有医者能作前后的联系,如儿童感冒发热,医者和患儿之母都急于退热,所以高级的抗菌素或是兼用激素,烧是退了,反复几次后,患儿出现了遗尿之症,又有谁能将此遗尿同用了抗菌素或是激素联系在一起呢?还是那句话,对于火神派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请先自已吃吃附子再说,且要吃到中毒才有发言权。或许真到那时候,您又成为火神派的一个成员或是有新的认识了,有如伤寒论叶天士君。 最近在细读三七前辈复泰草堂中的医案,读后很多内容对我启发很大。有几个问题想在此请教三七前辈: 1、肉桂的应用在火神派中如吴佩衡应用较多,但在您的医案中大多是用桂枝,罕用肉桂,请问对于二药的区别前辈有何高见? 2、适合于应用附子剂的患者,在先生的医案中,应用一段时间后转方较频,细读后先生是在寒邪出阳经或是离开少阴脏病而表现为少阴病经证或是厥阴病经证,如当归四逆汤证或是退至太阴病时而及时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开之或散之或表之等。在郑钦安的医书《服药须知》一节中,郑氏是主张服用回阳药物至胸腹觉热烦燥难安时予一剂滋阴剂,唐老也是如此主张,并提出可以选用黄连阿胶汤。而王正龙则是根据脉象转为沉而无力时转用大剂附子理中汤或小建中汤以固其本(想必其在之前的治疗应是四逆类方持续服用.)。我在临证时应用的体会是只要断为姜附体质,按照伤寒六经辨证不一定必是少阴病,而只要是三阴病,即可

常用药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适应症:本品为一非常广谱的抗生素,特别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如: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妇科感染、败血症、泌尿生殖道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不良反应:一般来说,本品耐受性良好。 禁忌: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药物相互作用:ganciclovir和本品静脉滴注会引起癫痫发作。 注射用万古霉素 适应症: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使用后治疗无效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和棒状杆菌、类白喉杆菌属等感染患者。 不良反应:快速静滴该药时或之后,可能发生类过敏反应,包括:低血压、喘息、呼吸困难、荨麻疹或瘙痒。快速静滴也有可能引起身体上部的潮红(“红颈”)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抽搐。此类反应通常在20分钟内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续数小时。若采用60分钟以上的缓慢静滴,此类情况罕有发生。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青霉素 适应症: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适用于A组及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产褥热等。也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与氨基糖苷类联合);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在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口腔手术或牙科操作,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手术或某些操作时,青霉素也可用于心内膜炎的预防。 不良反应:⒈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⒉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⒊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第三代头孢菌素) 适应症: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具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广谱内酰胺酶稳定。 不良反应:皮疹、瘙痒和药物热等过敏反应、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偶见头痛、麻木、眩晕、维生素K和维生素B缺乏症、过敏性休克。 禁忌:对本品及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溶解后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7小时,冰箱中放置不宜超过48小时。 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第三代头孢菌素) 适应症:仅用于治疗由对头孢哌酮单药耐药、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

1附子理中丸详解及应用案例

附子理中丸详解及应用案例 附子理中丸,附子为君药。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大补阳气,还能散寒。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理中丸,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 【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药物组成】附子(制)100g 党参200g 白术(炒)150g 干姜100 g 甘草100g 【方解】本方共由5味药组成。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方中附子、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共为主药;党参甘温入脾,补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合用,可使寒气去,阳气复,中气得补,共奏温中健脾之功。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证、胃神经官能症,呕吐、腹泻、急性胃

肠炎、肠炎、结肠炎、肠痈。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风心病、肺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方解】制附子大补阳气,散寒,附子大辛,大热,好的附子片用舌舔一下,舌会有麻的感觉。有的老中医讲,服药后口唇有麻木感,就说明附子的用量已经足了,可以暂停服药了。再服有中毒的的可能。党参,在伤寒论中都是用人参,现已改为党参,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干姜,是生姜干燥所得,因为其色白,又称为白姜,与生姜相比,干姜的温热之性比生姜要厉害,但仍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干姜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之力大增,“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但用附子其温热之药力大减。甘草这里应为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兼具调和作用。 总的说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 【制备方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 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适用证】适用于阴寒体质,阳热体质禁用。 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神疲,面色白,肢冷,脉软,尿清,便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