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考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考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考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考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1.4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点1 平均速度的测量

例1 如图1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图1

(1)实验原理是______。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中选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

(2)斜面的作用是______,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解析:长度、时间的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的测量需要測量长度和时间

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s

v

t

=,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

停表和刻度尺;斜面的作用是让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小车撞击到铁片上时记录时间,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事记录结束时刻,所以金属片的作用是为了用来划分两段路程,便于测量时间;根据已知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便可以求出对应的平均速度。

答案:(1)

s

v

t

=斜面长度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停表刻度尺(2)

让小车做变速运动(使小车获得速度也可)便于测量时间(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或让小车停止运动均可)

(3)230.00/v cm s =,331.25/v cm s =,

12328.85/30.00/31.25/30.03/33

v v v cm s cm s cm s

v cm s ++++=

==。 【解法点拨】这是一类间接测量型实验,同学们可按照这样的顺序思考:首先知道实验

原理,从而推出需要测哪些物理量,进而推出分别用什么测量器材,最后思考设计怎样的实验步骤,怎样进行数据处理等,特别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

跟踪训练

1.在测斜面上小车的平均速度时,如果斜面的坡度较大,测量出的平均速度( ) A .由于斜面坡度较大,所以测出的平均速度值较准确 B .由于斜面坡度较大,所以测出的平均速度值不准确

C .由于斜面坡度较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较快,时间太短不容易记准确,所以测量的平均速度将会误差较大

D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答案:C

解析:斜面保持坡度较小的目的是使小球下滑速度不至于太快,时间不至于太短,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所以应选C 。

3.两位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 、B 、C 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 的米尺紧靠直线,A 、B 、C 三点在米尺上的对应示数如图1所示。当 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 、B 、C 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 、B 、C 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2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 、BC 和AC 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 =______,v BC =______,v AC =______。

图2

答案:0.03m/s 0.02 m/s 0.024 m/s

解析:由题图可知 S AB = 30 cm ,t AB = 10 s ,S BC = 30 cm ,t BC = 15 s ,

S AC = 60 cm ,t AC =25 s ,由公式s v t =知,2

3100.03/10AB AB AB s m

v m s t s

-?===,

23100.02/15BC BC

BC s m v m s t s -?===,260100.024/25AC AC AC s m

v m s t s

-?=== 4.用皮尺和停表测量一个人跑步时的平均速度,4位计时员分别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

过10m 、20m 、30m 、40m 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在各段路程中 这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跑点到10 m 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2)从10m 处到30m 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3)从30m 处到40m 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答案:(1)3. 1 (2)5.6 (3)4.2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求出每段路程对应的时间:s 1=10 m , t 1 =3.2 s ;s 2 =20 m ,t 2 =3. 6 s ;s 3 = 10 m ,t 3 =2. 4 s 。根据公式s

v t

=

,可分别求出每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11110 3.1/3.2s m v m s t s =

=≈,22220 5.6/3.6s m

v m s t s ==≈,33310 4.2/2.4s m v m s t s

==≈ 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

尺爬行,并每隔10 s 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3所示的图片。

图3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运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cm/ s。

答案:34.2(或34.1、34.3) 变速 1.224

解析:在第一张照片中,蜗牛位于刻度尺上1 cm的地方,对应表格中的时间和路程均为0,也就是说,蜗牛运动是从1.0 cm的位置开始算起的,通过观察后面的照片可以看出第一个10 s后,蜗牛位于2. 20 cm 处,在这10 s内,蜗牛前进了1.20 cm.,前20 s,蜗牛前进的路程为2.22 cm,前30 s蜗牛前进的路程可通过第四张照片读出,即为3.42(或3.41、3.43)cm;显然,蜗牛爬行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不成比例,因此应为变速运动,整

个50 s内的平均速度则可由总路程6.12 cm和对应的时间50 s,根据

s

v

t

求出。

点拨:能读懂图和表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明确蜗牛爬行的路程是从1 cm的位置开始的,是读出爬行路程的关键。求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不用考虑中途的运动情况。

6.图4所示为“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

图4

(1)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为了测量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1)0.08 (2)慢

解析:(1)气泡的平均速度

0.56

0.08/

7

s m

v m s t s

===

(2)若气泡运动得较快,则会导致测量运动时间的误差变大,从而影响实验的精确程度。

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已归类)61018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一、 比例题 1、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3: 1,通过的路径之比是 2: 1,则通 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多少? 2、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甲与乙的速度的之比为 3、 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同时出发的两汽车甲、乙都匀速行驶,两车的速度之比 v 甲:v 乙=3: 1,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 s 甲:s 乙= _______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 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4、 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 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 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5、一列队长360m 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 1.8km 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 9min,求:(1) 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6、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 ,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 48秒,这个隧 道长多少米? 7、长20m 的一列火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 980m .问这列火车过桥 要用多少时间? 三、时间相同问题 &子弹在离人17m 处以680m /s 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 /s,当人 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9、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 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C ) 10、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 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 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 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 500 2: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 4,则甲、 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若甲、乙行驶时间之比为 2: 1,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测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做深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 3. 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 B. 10m/s C.15m/s D. 20m/s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 甲先到达B点 B. 乙先到达B点 C. 两人同时到达B点 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6.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___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 7.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 5 min 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8.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 4.4 s 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9.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 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10.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m长跑成绩是6min40s属于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m/s。 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9初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类比,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平均速度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1.测量平均速度 2.知识对比

例1: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他在百米内平均速度为100m/s D.他在冲刺时的速度可能大于10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理解 例2: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图1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1米/秒B.15米/秒C.2米/秒D.1.5米/秒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C.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解题思路: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5.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A.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6.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 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 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7.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以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 B.4.8m/s C.5m/s D.6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与路程的计算题含答案

目录 1.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多少,你认为怎样计时才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赛跑时间? (1) 2.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 (1) 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默认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多远?(忽略光的传播时间) (1) 4.一工人在房顶上敲打,每秒敲4下,一个观察者听到敲打声时恰好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问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多少米? (1) 5.某人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地面上的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钉子,他听到的声音时恰好击锤的动作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求木工离他有多远? (2) 6.一人在北京歌剧院里看远处的观众,另一个在上海的居民坐在电视机前1m处收看演出,如果两人同时听到演奏声,那么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多少米?(北京距离上海1.47×106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2) 7.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速(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1.7×106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多长时间? (2) 8.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约为2720m。沿水平方向飞行,某人听到飞机在他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了? (2) 9.人耳能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求人至少离障碍物多远才能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 (3) 10.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海面上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经过6s后返回,则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3) 11.a)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分别在0.3s和0.7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1.b)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0.3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7s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2.某人在平行的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离山谷右侧340m,1.5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求: (1)再经过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4) 13.某人在相距1000m的两山之间开枪后,听到两次回声,回声间隔为5s,问此人距离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 14.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4) 14.b) 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5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4.c)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20m处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了回声,求司机行驶的速度。 (5) 15.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5. b)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6) 15............................................................................................................................................ c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专项练习题

速度计算题型汇总一.基础计算,如果列车行驶的35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他至少需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2. 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40米/秒,V米=3×108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光声秒):该同学能否在7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20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出发上学,30前感到学校? 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1450米/秒,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 总路程/总时间(二.平均速度问题/36千米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米6.汽车先以4/)整个路程的平2汽车在前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40秒内的平均速度;(均速度。 的速度行驶了的速度行驶了,以90Km/h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7.汽车从A站出发问(1站的平均速度?站到C)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10min到达C站, 500秒的速度行驶米/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8.)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1100秒。求:(秒的速度行驶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 (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点沿直线运9.如图为一小球从A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动到F分析照0.2S 闪拍一次,相机每隔点作的F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是点到 D 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 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速度计算题型汇总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4测量平均速度(无答案)

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 课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 学生姓名: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导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速度快。 3.声音的速度是340m/s ,人喊话后0.2s 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 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 走了3km ,停止5min 后,又以240m/min 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 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一、 课堂导学 1. 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 4.分析自己跑步(竞走、行走)的三个阶段的平均速度特点,比较哪一段最大?为什么? 5.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 的路程,每隔10m 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 、20m 、30m 、40m 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 路程即告实验完毕。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三.课堂练习 1.小明在利用图7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请根据这些数据 s 金 属片 图7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姓名: 1.摩托车用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的卡车。追了270km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2.一列车长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3.一辆卡车以54km/h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6s后,交警以20m/s的速度追击,不计卡车长度,交警多长时间课追上该卡车? 4.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5.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已知火车长150m。桥长为多少? 、B两地相距300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的速 度分别为V 甲= 6m/s、V 乙 = 4m/s,假如有一只猎狗不知疲倦的以V = 8m/s的速度 奔跑在甲、乙之间。问:在甲、乙两人出发至相遇时,猎狗跑了多少路程? 7.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8.小明站在行使的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若船行使速度为4m/s,空气中声速是340m/s,问小明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9.小刚同学在山坳里大喊一声后经过3s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过了2s听到了第二次回声,请问两山之间相距多远? 10.傍晚用激光灯对着月球照射,后接受月球反射的光线,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教具准备 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探究点 测量平均速度 (一)实验原理 停表)(刻度尺+=t S v 1、测量刘翔110m 栏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汇报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汇报实验中所需要的两种测量工具。 (二)设计实验

1、你能否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 3、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 学生结合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交流讨论实验步骤。思考并讨论斜面坡度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思考并讨论金属片的作用,明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正式试验前练习测量几次。 (三)进行实验 1.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内。 2、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t2,填在表格内。 小组分组实验 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 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 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展示汇报实验过程。 (四)分析论证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不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1、组织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并归纳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平均速度关系。 (五)交流与评估 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以及不完善之处吗? 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 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评估,提出各小组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分析实验误差。

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一、比例题 1、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径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多少? 2、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与乙的速度的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若甲、乙行驶时间之比为2:1,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同时出发的两汽车甲、乙都匀速行驶,两车的速度之比v甲:v 乙=3:1,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s甲:s乙=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 与时间t的关系是.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4、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5、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6、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7、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时间相同问题 8、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9、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10、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四、相遇问题 11、甲乙两地相距1000m,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匀速相向而行,A的速度为4m/s,B的速度为6m/s,问经过多长时间AB两车相遇?相遇处距乙地多远? 12、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五、追及问题 12、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13、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在300m的环形跑道上赛跑,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4m/s,两人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

(八年级物理教案)物理教案-速度和平均速度

物理教案-速度和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 3.变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来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2.应用 物理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于实践,并初步了解 物理 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规则.

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 学习 习惯,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认真细致的 学习 习惯. 教学建议 机械运动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三个问题使学生领会要比较运动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这两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尺速度的定义.在实验设计中,由学生自行提供三个玩具通过测量时间和路程计算速度,并给出了速度的公式. 教材用实际示例来建立学生一般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的观念,并给出了速度的单位,米/秒是国际主单位,而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平均速度的概念还是由实践建立的,因为实际的需求而产生的变速运动和其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没有作强调,仍沿用速度的公式,只是其符号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最后由想想议议来使学生知道一些 物理 量是比值 物理 量. 机械运动教法建议 速度的概念,应当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为了能区别物体的运动快慢应当如何处理,可以分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教师总结两种方法.快慢用物理 量速度表示,进而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用学生提供的玩具来实际测量速度,并给出了速度的公式.速度公式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实验的结论得出. 速度的单位,应当联系实际,提供大量的图片,展示不同的物体运动的一般速度,建立速度的 物理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 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 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 问(1)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回声问题(时间相同) 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1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 五.声速问题 1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 六.声速测距问题 14.已知超声波在海水找能够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想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15.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 的安全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 2.会算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均速度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 s v t = 要点进阶: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要点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s v t =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s v t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表格: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要点进阶 1、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典型例题】 类型一、平均速度 例1.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D .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举一反三: 【变式】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D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度 类型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2.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 1所用的时间为t 1,接着以速度v 2通过路程为s 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 1 21 s v t + B . 121 2 12 s v t s t v ++ C .1212 s s t v ++ D .212212()v s s v t s ++ 举一反三: 【变式】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 m/s B .6.25 m/s C .6.75 m/s D .7.5 m/s 例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4.2米/秒 B .4米/秒 C .5米/秒 D .3米/秒 举一反三: 【变式】某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速度为v 1,后三分之二的路程速度为v 2,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122v v + B .12 23 v v + C .121232v v v v + D .121232v v v v +

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 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 B.10m/s C.15m/s D.20m/s 2.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 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 兔子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3.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3 5.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

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 B、5m/s C、8m/s D、9m/s 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8. 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 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_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______m/s。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 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_______cm,=_______s,=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填“大”或“小”) (5)通过计算可知:_____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求解平均速度的三种方法 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常常出现错误,这部分内容常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性较强,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掌握这部分知识点,现将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方法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直接运用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的一般方法是用公式υ=t S ,式中的s 是指运动物体的总路程,t 是指运用物体所经历的总时间,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就是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例1 一个运动物体在2h 内运动了36km 路程,则这个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m/s 。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υ=t S 可得υ=t S =s m 3600236000?=5m/s . 小结 要求出一个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要知道这个运动物体的路程与它运动的时间,将单位转化统一后再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υ= t S 来求解. 方法二、时间分解法 所谓时间分解法,就是将运动物体的时间进行分解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再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来的一种方法.如果已知某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时间共分多个相等的部分来进行计算,t 1、t 2与t ,最后将几个时间加起来成总时间t .再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υ=t S 来计算. 例 2 一辆汽车从甲地拉一批货物到丙地,途经乙地,已知汽车前一半时间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40 km/h ,而后一半时间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为50km/h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汽车整个运动时间是t ,前一半时间为t 1=2t ,后一半时间也为t 2=2 t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的υ=t S =t t t 2221?+?υυ=21×(1υ+υ2)=2 1×(40 km/h+50km/h )=45 km/h . 小结 所谓时间分解法就是在已知将总时间t 时,将运动物体各个阶段的时间进行分解,再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上述的例子是将时间分解成两个阶段,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则同样采用这个方法来计算. 方法三、路程分解法 所谓路程分解法,就是将运动物体所运动的路程进行分解成相等的两个或多个来进行计算的方法。 例 3 一辆汽车从甲地拉一批货物到丙地,途经乙地,已知汽车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40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40 km/h ,而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50km/h ,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υ=t S =2 12 121υυS S S +=2 1212υυυυ+=h km h km h km h km /50/40/50/402+??≈44.4km/h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训练:-速度的图像与计算

速度的图像与计算 类型一速度的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像 1.如图1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2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 第2~6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6~7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7 s后物体停止运动。(均 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图1 图2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 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3.某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为s=3 m/s×t,请在图3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时 间图像。 图3 (二)路程-时间图像 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4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4 A.前4 min乙同学的速度比甲同学的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m/s C.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

5.[2018·黄石] 图5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5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 D.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 6.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 ________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图6 (三)综合运用 7.甲、乙、丙三辆电动汽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7所示。其中________车运动最快;经过6 s,最快的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图7 8.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下表是一物体运动过程中,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一组数据。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到,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到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01 知识管理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利用公式________计算. 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小车、________、________、金属片等. 实验方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_______,利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_,则可利用公式________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注意:斜面的坡度应该小一些.斜坡坡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就越大,所以为了尽量减小测量时间时的误差,应该减小斜面的坡度. 02 基础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BC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AB、v BC和v AC,由图可知( ) A.v AB最大 B.v BC最大 C.v AC最大 D.v AB、v B C和v AC一样大 2.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 m、100 m、200 m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开始到200 m标志牌的时间为 8 s,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6.25 m/s B.12.5 m/s C.25 m/s D.25 km/h 3.(眉山中考)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哈尔滨中考)同学们用图甲________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