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氮化物定量研究

碳氮化物定量研究

碳氮化物定量研究
碳氮化物定量研究

铌、钛微合金热带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的定量研究

A.Itman, K. R. Cardoso, H. -J. Kestenbach

摘要

借助光学和透射电镜来检测商业用微合金化钢,以确定热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碳化物析出的起因和数量。几乎有一半的微合金添加物(0.06Ti和0.02Nb)在均热后都以共析或未溶颗粒的形式存在。仅在奥氏体中发现有细小碳氮化物颗粒在晶内形核。卷取过程中在铁素体内没有发现碳氮化物颗粒,而且在均热过程中溶解的微合金元素几乎有一半在轧制过程结束后仍处于固溶状态。根据组织-性能关系模型,60-80MPa的析出强化力度被认为是由在奥氏体形核的碳氮化物颗粒所贡献的。

前言

通过碳氮化物颗粒的析出强化来提高微合金化钢的强度,这种手段已经应用了很多年。根据早期的含铌钢方面的文献,轧态试样在透射电镜下如果能观察到细小碳氮化物颗粒的存在,那么轧材的屈服强度能提到100MPa。据报导,对铌/钒和钛钢,屈服强度甚至能提高200MPa。理论上,这些实验结果与由Orowan-Ashby析出强化模型计算结果(直径为3nm 碳氮化物颗粒)吻合得很好。

工业生产过程中,细小碳氮化物颗粒开始在奥氏体区热轧过程中析出。此后,在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或者在铁素体相冷却过程中更多的以中间相析出形式出现。以上引述的许多早期的结果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虽进行了讨论,但没有确定碳氮化物颗粒的起因,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仅仅一段时间以后,电子衍射方法被采用,清晰地识别三种形式的碳氮化物析出,从而铁素体中形成的碳氮化物对析出强化机制作用的重要性被普遍认识。今天,许多作者认为,只有当碳氮化物颗粒在铁素体中半共格析出时,才能获得显著的强化效果,并且对热带钢,轧制时间更短、终轧温度更高,使这种析出效果更加有效,而且轧后快冷(与中厚板生产相比)将导致大量的微合金元素在卷取前保持固溶。在带卷的最终冷却过程中,更多的非常细小的颗粒使析出强化更为有效。

尽管应该将铁素体中形成的碳氮化物颗粒的重要效果应用在提高微合金化钢的的强度上,但它在轧态存在的证据很少见报导。人们认为这种颗粒的尺寸可能小于薄膜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分辨极限。然而,在铁素体中没有轧制的碳氮化物颗粒存在的情况下,当对微合金化的淬火马氏体或针状铁素体组织进行回火处理时,确实已经观察到位错。这表明,在铁素体中碳氮化物的形核条件受到了先前奥氏体中碳氮化物析出的影响。已经存在的碳氮化物颗粒除了减少固溶微合金元素的数量,从而减小在铁素体相中析出的驱动力,也可能作为基体,从而阻止新的更细小的颗粒形核。

在目前的研究中,通过光学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并参考观察到的不同颗粒总体的

来源,可以定量确定商业用微合金化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的数量。本研究选用了Nb-Ti钢,这是由于许多现代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采用这种复合微合金化,其中,部分钛在铸造过程中与氮结合,剩余的钛与铌可能共同作用,产生预期的晶粒细化与析出强化。

实验

Usininas公司提供实验用钢,从8mm厚成品热带钢的尾部切下,试样尺寸为200×200mm。试验钢的化学成分为Fe-0.055C-0.02Si-0.55Mn-0.02Al-0.0055N -0.02Nb-0.06Ti (wt%),其中氮含量按照炼钢实际生产给定。热机械工艺条件如下:

均热温度 1230℃

粗轧结束温度1160℃

终轧开始温度1100℃

终轧结束温度870℃

加速冷却20K/S

卷取温度630℃

板卷冷却速率 >30K/h

要注意30K/h是板卷中心开始冷却速度,并且是从板卷的外缘取样的。从纵截面截取金相和拉伸试样。一部分板卷在900℃常化处理30分钟,以使可能形核于卷取过程中的非常细小颗粒尺寸变大,从而能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它们。

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是用来确定微粒体积分数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可以通过传统金相定量方法计算和测量到的大颗粒。因此,在金相试样上10mm2大小的典型区域,超过300个微粒被定位、测量和记录。透射电镜用来观察其它所有的微粒。用透射电镜测定微粒体积分数,它与薄膜厚度的精确测量有关。在本研究中,给定区域的薄膜厚度是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条纹的数量来给定的,在适当的对比条件下,可以使该条纹出现在相邻的晶界。这种方法要求在晶界的w=0的一侧处有强烈的衍射束,而在另一侧仅有非常弱的衍射束。对体积超过1μm3的区域进行分析,以确定细小微粒的体积分数,这与在总面积为10μm2的区域进行计数和测量到的微粒分布是一致的。对那些更大的、未溶的碳氮化物微粒,它们体积密度太低,难以测量厚度,这种方法变得不可行。相反,对总面积为500μm2的透明薄膜区域,这些微粒可以监测到,因而可假设平均厚度为100nm。

结果

在微合金化钢的生产过程中碳氮化物微粒有许多不同的的形成机会。其中大多数如图1显示,该图示意地给出了在本研究中生产热带钢的热机械工艺条件,同时也总结了所有各种不同的对观察到的碳氮化物有贡献的析出模式。根据图1,在本实验得到的碳氮化物有几种形式,如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共晶颗粒,热轧前在高温均热处理时留下的未溶的颗粒,可能在

粗轧过程中形成于奥氏体晶界的相对细小的碳氮化物颗粒,更细的在精轧过程中形成于奥氏体中的位错亚结构上析出的碳氮化物颗粒,还有,最终,那些本应该在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过程中,或者在铁素体区卷取过程中形成的颗粒(但没形成) 。

图1 热板带控制轧制前、中、后碳氮化物析出的不同形式

用以上提到的定量金相技术得出的是所有不同的碳氮化物总体的绝对体积分数。然而,将它表示成与总的加入到钢中的微合金元素的数量成一定关系的相对体积分数,这会更有意义。如果所有可利用的钛铌原子与碳和氮原子化合形成碳氮化物微粒,则计算能达到最大理论体积分数是比较简单。为了计算,假定碳氮化物中钛和铌的点阵参数分别为0.430 和0.445 nm,最大理论体积分数为13.1×10 –4。为了测定表1给出的碳氮化物体积分数,该数值作为参考值,设为100%。

表1 碳氮化物颗粒的尺寸、密度及体积分数

析出物类型平均尺寸

(nm)

密度

(μm-3)

体积分数微合金添加元素

(%)

共晶碳氮化物>1000 未测 5.6×10-442.7

未溶碳氮化物67 0.5 0.8×10-4 6.1

轧后细小碳氮化物 6.8 2150 3.6×10-427.5

正火后细小碳氮化物9.5 1220 5.5×10-442.0

卷取后固溶- - 3.1×10-423.7

正火后固溶- - 1.2×10-49.2

均热后的碳氮化物

有相当多的微合金添加元素在均热后仍保持未溶。如图2显示大量的共晶碳氮化物颗

粒,它们一定是在铸造过程中在钢水中形成的。这些颗粒中钛和氮的含量很高,但是在铌微合金钢中,由于凝固过程中存在溶解偏析,也观察到这种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识别的颗粒最小尺寸约为2μm,如表1所示,那些大颗粒的体积分数为5.6×10 –4,占总的微合金添加物的43%。

图2 光学显微镜下大的共晶碳氮化物颗粒

图3显示了另外一个碳氮化物相的例子,可以看见相当大的颗粒,可能是颗粒粗化长大,并且受溶解度的限制而未溶。由于这些TEM观察物经高倍放大,偶而能发现这些颗粒,在14μm2这样大的区域,假定平均薄膜厚度为100nm比较合理,而只发现不超过26个颗粒。正如表1所示,这些颗粒的体积分数为0.8×10 –4,相应的占微合金添加物总量的6.1% 。

图3 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暗场未溶碳氮化物颗粒

控轧和卷取后的碳氮化物

图4显示的是产品中细小碳氮化物分布的典型例子。正如文献中所示7,11,在原始亚晶界点状分布了许多颗粒,这表明它们在变形奥氏体中已形核。这种解释被图5所示的电子衍射分析证实。众所周知,在γ→α转变过程中或转变后形核的碳氮化物颗粒将会相对于周围的铁素体产生Baker-Nutting取向,而奥氏体中的碳氮化物析出相对于铁素体基体来说产生任意取向。在图5a中,用于图4的暗场照明的碳氮化物映象,由物镜孔径的位置在二次曝光的照片中给出。从图中明显看出,该碳氮化物的取向与Baker-Nutting方向变量(有三种可能的变量)很不一样,正如图片5b所示,它仅在铁素体的{133}倒易点阵平面上产生低序的

碳氮化物映象。

图4 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在奥氏体变形亚结构中的细小碳氮化物析出

(箭头所指大的颗粒可能是在原奥氏体晶界形成的)

图4中大多数碳氮化物颗粒直径都在10 nm 以下,而且一定是在精轧过程中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形成的。偶然也能发现尺寸稍大一些的颗粒,直径达到20 nm。颗粒具有择优取向的排列表明它们是沿着原始晶界析出的,图4中箭头所指的就是这些稍大晶粒的很好例子。由于这些颗粒比典型的未溶碳氮化物小得多(如图3和表1),但比在精轧过程中形成的颗粒明显要大,它们被认为是在粗轧过程中在再结晶奥氏体的晶界形成的。

(a) (b)

● 铁素体;■(Nb,Ti )(C,N )

图5 与周围铁素体基体相对的碳氮化物颗粒(图4所示)的晶体取向

(a) 电子衍射图;(b )与周围铁素体成Baker-Nutting 取向关系:电子束平行于铁素

体中[133]方向

图4的大部分区域有大约160 nm 厚的铁素体晶界穿过,由它可以测出在精轧条件下大约有70%的细小碳氮化物颗粒,表1显示的是碳氮化物在热轧和卷取过程中析出的结果。剩下30%体积分数的细小碳氮化物颗粒是在更小的区域测量的,在该区域,薄膜曲率以及薄膜厚度上大的差异,甚至在试样倾斜后这些颗粒在延伸的区域也不会变得可见。然而,在总共5个其它区域进行的电子衍射分析一致显示这些颗粒是在奥氏体中形核的。如表1所示,

3.6×10–4颗粒是这种析出模式,相应的占微合金添加物总量的27.5%,或者大约占在均热过程中溶解的微合金元素的54%。

除了在奥氏体中形成颗粒外,没有发现本该在卷取过程中在铁素体中形核的的更细小的碳氮化物。即使铁素体形核的碳氮化物太小而不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判断,正如一些作者所说12,21,相当大的弹性基体应变能排除均匀形核的可能,碳氮化物仍然在铁素体的位错上择优生长。在常化处理过程中,这些颗粒应该长大,通过以它特有的沿着位错排列或颗粒密度增加的特征被识别。

正火后的碳氮化物

在9个不同的区域对正火后的碳氮化物颗粒进行记录和分析。图6举了一个例子,其中亮白区域是正火处理前后的。没有迹象表明在正火之后颗粒密度会增加,颗粒也没有沿已存在的位错排列的趋势(与铁素体中形核的细小颗粒长大有关)。因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卷取过程中没有其它碳氮化物颗粒形成。这种微观组织的证据由后面的拉伸试验结果得到证实。

(a)轧制并卷取 (b)正火

图6 细小碳氮化物析出(明场TEM )

正火后细小析出物的体积分数增加,如表1所示。然而,这种增加是由于早先存在的颗粒长大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新的颗粒形核。实际上,正火后颗粒密度明显减少,可能是由于颗粒粗化造成的。

屈服强度

通过拉伸试验来比较正火前后的屈服强度。卷取过程中如果铁素体中有非常细小的析出物,则析出强化会提高成品材的屈服强度,而颗粒的粗化和颗粒缺乏共格性会使正火后的屈服强度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正火前后屈服强度分别为332和344 MPa ,因而证明了在卷取过程中铁素体内没有细小的碳氮化物析出。屈服强度有12MPa 这样小的增量,可能是由于正火而使一些晶粒细化,考虑到有一些晶粒在轧制的钢中出现了二重晶粒度,如图7,在ASTM 10.5 晶粒中有少量的大约占5%的ASTM 7晶粒。

讨论

碳氮化物族的相对量

当与最大理论体积分数13.1×10 –4相比较时,可以看到表1的数据给出了非常合理的定量估计,如微合金元素钛和铌如何以及在热带钢的生产过程中什么时候析出。表1的最后一栏给出所有不同的析出模式的百分数,总结如下:

(a)轧制并卷取(b)正火

图7 正火对铁素体晶粒结构的影响(光学显微镜)

(ⅰ)大约占总量40% 的微合金元素‘丢失’在共晶体中。无法对氮分析,如果所有共晶体是纯的氮化物,总共将有82ppm的氮脱溶。与Usiminas产品中50-60 ppm 氮含量相比,这个数据是合理的。

(ⅱ) 另有6%的微合金元素由于受均热温度下溶解度的限制而在均热后仍保持未溶。

(ⅲ) 结果,在热轧开始前仅有大约一半的钛和铌溶解在奥氏体中。

(ⅳ) 一小半溶解的钛和铌在轧制与卷取过程中以细小的碳氮化物颗粒形式析出。

(ⅴ) 卷取过程中剩余的微合金元素(23%的添加量或者均热后46%的溶解量)保持固溶。

(ⅵ) 大约60%的在卷取后仍固溶的微合金元素在正火处理过程中析出。剩余的40% 值(等于最终在正火过程中未析出的体积分数1.2×10 –4)比900℃时平衡值稍高一些。

根据体积分数,并使用Narita,Nordberg 和Aronsson 的溶度积公式,TiC的平衡值应为0.93×10 –4,NbC0.87为0.71×10 –4。因此可以看出,由相当简单的定量金相技术检测出来的大约95%碳氮化物析出符合热力学规律。而在过去,大多数作者采用颗粒萃取技术,以获得相对可靠的碳氮化物析出的定量信息,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确定微合金化钢中各种不同的碳氮化物的原始情况。

无相间析出

轧后固溶的微合金元素可能会在相间析出。然而,在透射电镜下没有观察到这种析出模式。在相间析出过程中,碳氮化物的形核速率要足够快,以跟上相间的迁移速度。Fe-Nb-C 和Fe-Nb-Mn-C 合金的等温转变显示它们最适宜的相间析出温度分别为800和750℃,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γ/χ界面加速运动而抑制了析出。以20 K s –1速度加速冷却至630℃的卷取温度能解释为什么在现场工作中没有出现相间析出,这个假定是合理的。

卷取过程中碳氮化物的析出

当前工作主要集中在观察铁素体中非常细小的碳氮化物析出,一般认为它能引起微合金热带钢产生析出强化。如以上所示,透射电镜的观察、热处理以及力学试验等结果都不能找出碳氮化物颗粒在铁素体中形核的证据。然而,应该明白的是铁素体中没有发生形核并不代表在铁素体中没有析出。许多在轧制过程中在奥氏体内形成的细小的晶粒在卷取过程中会继续长大。当然,由于体积分数较低,使颗粒间的距离远大于颗粒直径,因而已经存在的颗粒的长大对以上提到的析出强化将没有任何其它的影响,析出强化作用可能由已经在奥氏体中的析出扮演。

有一些例外11,12,铁素体中新生的碳氮化物颗粒的特征一再表明它们在铁素体位错上有

很强的非均匀形核倾向7,14,15。当奥氏体向多边形铁素体转变时,位错密度是相当低的,意

识到这一点很重要。相反,精轧过程中未再结晶的奥氏体中位错密度将高得多。从图4可看到,这些位错将产生相同规模的碳氮化物分布,然而,在卷取过程中,产生的择优析出的位置的密度将比铁素体位错提供的要多得多。

因此,从奥氏体中遗传下来的非常细小的碳氮化物,还有低的多边形铁素体位错密度,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没有非常细小的、部分连续的碳氮化物析出,这在文献中被认为是微合金热带钢在卷取过程中出现析出强化的原因。

奥氏体中碳氮化物析出的颗粒强化

可以采用定量金相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估测析出强化的数值大小。这两种方法都已完善,而且以前被用过。第一种方法,使用Orowan-Ashby 模型来计算碳氮化物尺寸与它的体积分数直接对微粒强化的贡献。在第二种方法中,拉伸试验测得的屈服强度与由适当的组织-性能关系计算的预测结果作了对比,该关系考虑了化学成分及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但不包括微粒强化。

依照Gladman 等人的研究,Orowan-Ashby 模型的析出强化效果可通过下式量化(单位:Mpa )

)105.2/ln(9.542

/1?×=?x x

f σ‥‥‥‥‥‥‥‥‥(1) 其中:f 表示碳氮化物的体积分数,x 表示颗粒在滑移平面上的平面截取直径,由x =2/1)3/2D 给出,其中D 是平均微粒直径(单位为微米)。对轧制试样,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式(1)中,可得到增量为63MPa 的析出强化,这是奥氏体中形成的碳氮化物颗粒产生的。

对第二种方法,采用Pickering 公式30,它可在没有析出强化的情况下,通过化学成分与铁素体晶粒尺寸对低碳钢的屈服强度进行估计

σ=15.4(3.5+2.1[%Mn]+5.4[%Si]+23[%N f ]+1.13d –1/2) ‥‥‥‥‥‥‥‥(2)

式中[%Mn],[%Si]与[%N f ]是锰、

硅与自由氮的质量百分比,d 是铁素体晶粒的直径(微米)。

由于大量Ti的存在,铁素体中自由氮可以忽略。在轧制的试样中,对大部分铁素体晶粒,ASTM为10.5(如上提到的,少量的晶粒为ASTM 7,占5%)。

将以上给出的钢的化学成分及小的晶粒直径(95%的铁素体晶粒)代入式(2)中,得出在没有碳氮化物颗粒存在的情况下,钢的屈服强度为254MPa。如果将该值与实验结果332MPa(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将得出78MPa的增量,这与Orowan-Ashby模型得出的63MPa差别不大。如果将这些数值与早期对典型的含铌微合金化钢1,5,7估计的90到100MPa相比,很合理的得出轧制过程中在未再结晶奥氏体中形成的碳氮化物颗粒可能产生的析出强化效果比迄今估计的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析出强化的这种效果与在没有相间析出时碳氮化物的析出模式是一致的,在这种模式中,含铌微合金化钢的强度可提高200MPa。

结论

对含0.06%Ti和0.02%Nb的微合金热带钢,应用定量金相来确定不同碳氮化物族的体积分数。得出的结论如下:

1.大约一半的微合金添加物在均热后溶解并在轧制过程中及轧后在细小碳氮化物析出中发挥作用。

2.只有大约一半的已溶解的微合金元素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析出。另一半在卷取后保持固溶。

3.在铁素体相中没有其它的碳氮化物颗粒形核。在卷取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析出物仅能对从奥氏体遗传的以前存在的晶粒的生长有贡献。

4.正火处理减少了在卷取后保持固溶的微合金元素的数量,并使它们达到平衡值。

5.由当前的组织-性能关系计算得到60-80MPa的析出强化,这是由终轧过程中在奥氏体中形成的碳氮化物颗粒带来的。

致谢

该研究由巴西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Grant No. 400.338/93-9)与巴西政府战略领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Grant No. 360.909/91-9与360.909/92-9)资助。作者要感谢Usiminas提供的试验用钢。

参考文献(略)

(杨雄飞 译)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中国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一章导论 1 1.1 什么是低碳经济 1 1.2 低碳经济的产生及目的 1 1.3 经济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2 第二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3 2.1 低碳经济 3 2.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解释 4 2.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压力 4 第三章.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5 3.1 提高能源效率 5 3.2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5 3.3 引导消费者行为 6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7 4.1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8 4.2展望—低碳技术未来展望 8

第一章.导论 1.1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2低碳经济的产生及目的 1.2.1.由全球范围内严峻的环境问题引出的低碳经济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诤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到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1.2.2.低碳经济的目的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碳税分析

2 中国碳税研究 国际能源机构所做的2000年世界能源展望中预计,如果全球对CO2排放不采取有效行动,则全世界在2020年以前每年CO2排放量的增长率会达到2.1%,其中70%的增长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依目前趋势,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总排放量将由1997年的37.8%大幅增至49.8%。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减少碳排放量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碳税政策的建立和开征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很多国外学者围绕碳税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2-16]。中国碳税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到目前为止也有不少关于中国碳税的研究,并已建立了一些研究模型[17-24],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既定减排目标下中国的碳税税率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陈文颖等用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中国MARKAL-MACRO模型研究了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25],和CO2减排对中国未来GDP 增长的影响[26];贺菊煌等[27]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中国CO2减排的效果和对国民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普遍认为碳税能够减少能源消费以及CO2的排放,而且减排将对国家的GDP造成一定的损失,对资本、进出口、价格弹性、福利等都是负向的影响,部分文献[20]认为存在一个最优的减排水平使GDP损失最小。下面介绍几种中国碳税的研究模型。 PRCGEM模型1999年,郑玉歆[20]等建立PRCGEM碳税模型,即一个静态的CGE模型。该模型分析了降低5%、10%、20%的CO2排放需征收的碳税及其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另外模型还讨论了如果在征收碳税的同时降低企业税,保持政府收入不变时碳税的影响。该模型研究中,同时考虑税收不减免和税收减免两种情况下碳税对GDP的综合影响,显然可以看出利用税收中性原则,征税对GDP影响明显下降,而且还存在最优的水平,即减少CO2为10%,GDP下降仅为0.01%。其中中性原则即指让国家总的税收收入保持基本不变,把碳税增加的收入通过减少其他税种的征收来保持总收入水平不变。 CNAGE模型200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挪威统计局联合做了一个课题:《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21]。在该课题中作者通过利用一个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NAGE)模型定量分析了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和GHG排放的影响。CNAGE模型是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准动态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中分别计算了生产部门和中国居民的能源消费量,包括煤炭、石油等19种主要的商业能源产品。模型中考虑了固定燃烧、移动燃烧和用做原材料等能源产品的不同用途,分别设定了5美元/吨碳和10美元/吨碳两种碳税税率。研究得出征收碳税将使经济增长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CO2的排放量将出现很大程度的下降。在对每吨碳征收5美元税时,短期内GDP将下降约0.4%,CO2的排放量将下降8%;长期内GDP将下降0.1%,CO2的排放量将下降2%。在对每吨碳征收10美元税时,短期内GDP将下降0.85%,CO2的排放量将下降14%;长期内GDP将下降0.07%,CO2的排放量将下降4%。这表明:短期内征收碳税对经济和CO2的排放量的影响都相当大,而长期内的影响则小得多。该模型中没有考虑如何分配和使用所征收的碳税收入,并且投资结构不能根据征收碳税的情况自动调整。 MARKAL-MACRO模型高鹏飞等[17]应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MARKAL-MACRO建模工具,建立了一个用于评价中国能源系统碳减排政策的模型,研究了无碳税(基准方案)和不同碳税水平下(税率分别为30, 50, 100, 150和200美元/吨)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碳排放情况,用来评价碳税对中国碳减排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这个模型中,能源需求按6个部门划分,即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服务部门、交通部门、城市居民生活部门和农村居民生活部门。结果表明从2030年开始征税,税率为30美元,碳消减排放达7%,但会导致较大的GDP损失,约占当年GDP的0.13%。另外发现当碳税水平较高的时候,减排的效果并不显著,而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兴起,尤其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中国来说,低碳旅游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能否打败“腐败奢华游”,从时尚旅游概念变身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有待时间的考验。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1.低碳的涵义 1.1概念“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低碳旅游的现状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

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项建设中最主要的障碍,同时,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也被这种问题时刻束缚着。由于这种现象频繁出现,环保节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国家指出了一条更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通过使用较为先进、合理的技术和设备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而解决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这对于促进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是非常有利的。 一、低碳经济的内容和特征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主要包括低碳服务、低碳消费以及低碳生产三方面内容。低碳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能耗,即: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第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不能同步增长,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第三,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第四,开发可再生的新型清洁的能源;第五,制定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以适应低碳技术的创新。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还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各项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仍然需要得到更好的完善。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资源的使用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无法避免污染气体的排放,如果减少使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各项技术还是有待提高,因此,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发展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低碳产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一条低碳产业链条;同等规模的经济和水平,不同的产业结构碳排放量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合理地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对工业的依赖;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应该加大对中西部的投入,缩小差距。随着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会把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项目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在表面上看对中国有利,事实上中国仍然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因此要不断提高高碳产业进入市场的要求。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只能大力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以优化能源结构;中国排放的每吨二氧化碳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发达国家的1/5,因此要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率,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开发并使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埋存技术。 第三,发展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建立低碳研究体系。低碳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中国的低碳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可以自主研发也可以引进国外技术,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往往有所保留,所以在国际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温室气体控制和处理及节能等领域加强技术开发,建立多元化的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技术支持;培养开发新能源及各种低碳技术领域的人才迫在眉睫。 第四,优化贸易结构。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初级产品,每增加一单位的贸易额,就会增加大约两单位的碳排放,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商品,却要独自承担碳排放。因此中国必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进口高精尖技术及其产品,逐步改变现有的的出口贸易结构。 第五,完善法律、政策体系,鼓励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监督体系。中国目前与气候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有资源税、燃油税、进口环节税收等几种,应该加快研究环境税并逐步推行,控制污染物排量及能源、资源的利用,完善税收制度;完善法律体系,为企业

论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论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必须建立低碳社会,而碳税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我国的环境税税收体制不够完善的这一缺陷。然而,鉴于该税种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因而,在设计时必须要谨慎,开征碳税应未雨绸缪,考虑多方面因素。 标签:碳税;制度;设计 所谓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稅,它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为目的,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接受了外部性理论,他认为要使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碳税是根据污染造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污染者所收的税,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去,所以碳税又被称之为“庇古税”。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司的统计,2000~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12.28%,排放总量由27亿吨增至70亿吨,期间累计排放量为415亿吨。2010年中国排放量约为80亿~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不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将会达到300亿吨甚至350亿吨。并且根据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达成的协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担负着巨大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国家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 1 碳税的归属与使用问题 1.1 碳税的归属 碳税的收入归属上有三种选择,即地方税、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一般而言,根据中央税与地方税的划分标准,地方税应该是具有非流动性且分布较均匀、不具有再分配和宏观调控性质、税负难以转嫁性质的税种。而碳税对整个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还涉及一个国际协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碳税不宜作为地方税,作为中央税更为合适。但考虑到我国目前地方税税收收入过低,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议将碳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为7∶3。 1.2 碳税的使用 碳税收入应该采用以下使用内容和方式:一是用于重点行业的退税优惠和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等方面;二是可以建立国家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研究节能新技术、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植树造林等增汇工程项目以及加强有关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三是在具体使用方式上,应该更多地采用财政贴息等间接优惠方式,

(发展战略)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状态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著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实施碳税效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实施碳税效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实施碳税效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课题负责人:姜克隽 课题组主要成员:胡秀莲邓义祥庄幸刘虹刘强朱松丽 实施碳税效果和相关因素分析 执行报告 一、项目背景 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仍在快速增长,即使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的国家行动,2007年能源需求量达到了26.3亿吨标煤,比2006年增加了2亿吨标煤,比2005年增加了4亿吨标煤。2007年和2006年的节能率分别为3.7%和1.6%1,均没有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年度计划[1][2] 中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根据我们排放模型计算,2005年,2006年和2007年CO2排放量分别为,与2000年的有明显增长。其中能源活动排放的增长是主要因素[3]。 目前全球正在为积极准备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时间之后的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协议。根据2007年底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十三次缔约国大会确定的日程(巴厘岛路线图),希望在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上能够就新的协议达成一致,即提出新的议定书(称作哥本哈根议定书)[4]。许多国家和组织在不断的提出新的提议,多个重要国际协商会议都将气候变化作为核心议题,包括每年的G8+5会议,APEC 会议,经济大国领导人会议等。 由于各国的观点不同,导致哥本哈根议定书的谈判将充满曲折。一些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和美国,自然而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目标。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受到的关注和压力首当其冲。一个重要的压力是国际社会在提出新型经济体(主要包括中国和印度)需要加入哥本哈根议定书的先排目标承诺中。其理由是即使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和2050年进行大规模减排,仍然会由于新型经济体的排放增长的无法实现长期较低温室气体浓度减排目标。中国的总排放和人均排放均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压力巨大。 2006年度能源研究所承担了能源基金会的研究课题,对中国实施能源相关税收机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包括能源税、燃油税和碳税[5]。其中就碳税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之后能源基金会启动了中国2050年低碳经济情景研究项目,能源研究所在其中承担主要部分。国际社会的压力,以及2050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中均提出了对长期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需求,以分析中国可能实现的排放途径。 同时环境保护部在组织研究机构进行中国实施环境税收体系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包括碳税在内的环境税收体系提出一个明确的系统的研究结果,利用税收体系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6][7]。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未来十年有望削减二氧化碳排放4.7亿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日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作者之一、国 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跃中表示,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在未来十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将降低到51亿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 碳排放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政府制定了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 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年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 供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能源急缺.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 长了1.2倍.朱跃中认为,从实际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 均增速很可能达到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1万 亿元(2005年价格).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未来十年内将单 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到51亿 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能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使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 存度已高达54.8%,成为除电力外各种一次能源均需进口的国家.报 告主编、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教授表示,大量的石油进口造成了中 国能源的对外高度依赖,将会增加中国能源安全的危险度.(倪铭娅)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刘莎5000109092 新闻091 摘要:“低碳经济”这一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低碳经济》的词汇,已经深深烙进了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以当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如何面对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今后又可能遇到怎样的经济挑战?有没有什么可行性策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挑战可行性策略 一、低碳经济概念界定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知道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除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等大气灾害之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当下已经显现的气候异常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灾难,是人尽皆有的体验和担忧。摒弃20世纪以来经济的传统增长模式,迈向生态文明的新路子,是世界经济的出路,也是中国经济关注度重点。 二、世界走向低碳经济 近年来,世界正在酝酿着低碳的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突破可能成为经济危机后新一轮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大国都在低碳经济这场经济“赛跑”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美国: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主要的措施可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锁定新能源为核心。 日本:将低碳社会作为发展方向。提倡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同时发展提高新能源利用技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巴西:大力推动生物燃料发展。进一步完善乙醇、生物柴油等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利用政府推出的一些列金融支持政策,发展农业种植,以满足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 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减少能源依赖、提升绿色技术、发展再生能源,促进就业和人民增收。 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以便在新一轮的经济赛跑中抢占先机。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重难返等问题,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节能减排上形势严峻。 基于这些原因,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先导,要发展工业就必然有排放。保持低碳状态,除非人们不开车,不烧煤,放弃重工业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是极端的。中国有些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却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英文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的运行和生活的质量,否则社会将无法运转。低碳经济不是要排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提高碳效率。在这一点上,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低碳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能耗现状 (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急速上升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到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较七十年代已经增长了近50倍。这一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一旦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为代价的。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571.7 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9亿吨。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和水资源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的2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和“反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频发。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界强取豪夺,破坏了地球生态循环系统。1998年长江洪水,200年济南特大暴雨,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近期全国各地各种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像人们无休止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温室气体导致南极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到2100年,还行面将上升一米左右,世界上2%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口将失去家园,部分沿海城市将永久消失。因此,自2003年英国率先开始节能减排行动之后,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开始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也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到本世界末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10%-12%.中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次,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受到影响,必然会波及工业的发展;最后,中国的农业十分薄弱,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 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关于碳税的研究-朱晓晨

关于碳税的税负转嫁分析 摘要: 如何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以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若开征碳税,将有多少行业的相关企业会受到影响,碳税的税负又会怎样在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转嫁?本文对中国碳税的税负转嫁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与研究,并以此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碳税税负转嫁 前言 碳税(carbon tax)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但碳税具有税收负担间接转嫁、税收征收隐蔽和管理便利的特点,从而是一种流转税。而作为流转税,税负是易于转嫁的,因为生产者和中间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水平而将碳税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正文 一、碳税基本情况介绍 (一)税基(征税范围) 碳税是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征税的税种,但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氧化亚氮()、甲烷()、臭氧()、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等。中国现阶段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可确定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石化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石化燃料所产生的,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石化燃料上。 (二) 计税依据 碳税的征税对象是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理论上应该以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最为合理。但由于以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涉及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问题,在技术上不易操作,征管成本高。因此在实践中更多地是采用二氧化碳的估算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即根据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等石化燃料的含碳量测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所燃烧的石化燃料之间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且石化燃料的使用数量易于确定,可通过投入量或使用量确定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这种计税依据的确定不需要涉及气体排放量的监测问题,易于操作,征管成本低。碳税的国际经验也表明,目前征收碳税的大部分国家都是以估算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税务机关尚不具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监测的能力,为了便于征收,降低征管成本,我国同样应该以二氧化碳估算排放量作为碳税的计税依据。估算排放量的确定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能源部分所提供的基准方法,石化燃料消费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二氧化碳排放量=石化燃料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低位发热量碳排放因子×碳氧化率×碳转换系数 其中:石化燃料消耗量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消耗的产生二氧化碳的石化燃料,包括煤炭、原油、汽油、油、天然气等,以企业账务记录为依据;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指单位石化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位发热量是指石化燃料完全燃烧,其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以气态存在时的发热量,也称净热;碳排放因子是指石化燃料单位热值的碳排放量;碳氧化率是指碳氧化的比率,即氧化碳占碳排放的比率;碳转换系数是指由碳到二氧化碳的转化系数。

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方案0316

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和上级行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经济发展要求,深入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进一步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决定举办一次“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为切实举办好本次论坛,特制订本方案。 一、论坛主旨 通过举办本次论坛,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工作,率先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深化绿色信贷和金融创新工作,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调整经济产业布局,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满足“两型社会”发展需要。 二、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湘潭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湘潭市环境保护局、湘潭市金融学会。 协办单位:共青团湘潭市委、华菱湘钢股份有限公司、湘电集团、农业发展银行湘潭市分行、工商银行湘潭分行、农业银行湘潭分行、中国银行湘潭分行、建设银行湘潭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湘潭市分行、湘潭市商业银行、省农信联社湘潭办事处、交通银行湘潭支行、招商银行湘潭支行、兴业银行湘潭支行、中信银行湘潭支行、湘乡市村镇银行、韶山光大村镇银行、方正证券湘潭营业部、财富证券湘潭营业部、湘潭市保险协会。 三、论坛时间 定为4月7日上午8:30开始,时间一天,上午举办论坛活动,

下午视察重点企业。 四、论坛地点 湘潭市盘龙山庄大酒店大会堂。 五、邀请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 (一)邀请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湖南省政府副省长韩永文出席论坛; (二)邀请人总行金融市场司、金融研究局等司局主要领导出席论坛; (三)邀请中国金融学会秘书处领导出席论坛; (四)邀请长沙中支行领导出席论坛;邀请长沙中支办公室、货币信贷处、金融研究处、湖南省金融学会等领导出席论坛; (五)邀请《金融时报》、《中国金融》领导出席论坛; (六)邀请部分湖南省级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出席论坛; (七)邀请湖南省发改委、两型办、经委、环保、社科联等领导出席论坛; (八)邀请省内或国内专门从事低碳经济、金融创新、绿色信贷、环保等领域研究,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教授1-2人出席论坛。 六、其他与会人员及单位 (一)邀请湘潭市委、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出席论坛; (二)邀请省内部分人民银行中支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信贷、金融学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 (三)市银监分局、市发改委、经委、两型办、环保、财政、科技、社科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

中国开征碳税的前景探讨

中国开征碳税的前景探讨 引言 2010年6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的《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报告列出了中国碳税开征路线图,预计2013年前,适时开征碳税,2014年后开征环境税,并根据碳税实施的具体情况和其他环境税税种的改革情况,完善和优化整个环境税收体系。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开征碳税是其必要条件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开征碳税具有风险性,甚至会夸大碳税的风险性。笔者认为,开征碳税是否具有风险,需要认真分析,即使有风险也不应该夸大,如若没有风险,就更不应该夸大可能的风险。 一、文献综述 碳税作为一项税收制度,其实施可能会对经济结构、公众利益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强弱可能会有所差别,影响周期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外学者对碳税制度构建、碳税作用及碳税影响,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加。 (一)国内成果 魏涛远等(2002)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NAGE)模型定量分析了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征收碳税将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有所下降,

但中国经济状况恶化。长期看,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将会不断弱化,通过征收碳税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经济代价十分高昂[1]。于娟等(2007)立足中国二元经济体系影响依然存在的社会现实,构建了基于CHAYANOV农民模型假设基础之上的CGE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二氧化碳减排、缓解常规能源供给压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常规能源部门收入碳税补贴现代生物质能发展的政策建议[2]。周剑等(2008)根据北欧国家的实际应用,从税率、征税对象、税收循环、免税条款、减排效果等方面来研究北欧碳税政策,并提出我国未来碳税政策的思考与建议[3]。陈洪宛等(2009)介绍了碳税这一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减排政策,其后对发达国家碳税实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当前开征碳税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最后对当前碳税的可行性进行总结[4]。姜克隽(2009)认为,征收碳税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明显,对GDP的影响最多在%左右。碳税实施一段时间后,经济结构调整到比较低碳排放经济体系下,这时的经济结构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开征碳税对GDP的影响不大[5]。宋俊荣(2010)认为,对进口内涵碳产品征收碳税违背了GATT第1条最惠国待遇原则和第3条国民待遇原则,对同类产品给予差别待遇的依据应仅限于产品的碳含量,而不应扩展至其他方面,如产品的出口国等[6]。赵玉焕(2011)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对芬兰征收碳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

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

2009-12-15 14:26:21国际能源网网友评论 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其中新能源从生产大国发展为消费大国。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跳跃式发展之路。工业节能在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进。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但我国离低碳社会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二是低碳产业融资机制匮乏。 低碳经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我们认为目前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能、风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众多子行业都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低碳经济效应:改善环境,提升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速增长,导致全球温度在上升,高碳经济不可持续。必须将气候变暖控制在2 摄氏度以内,世界经济必须向低碳转型。哥本哈根协议多方博弈可以达成最优解,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减排目标指定清晰的方向。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低碳经济就是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降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发展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以及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能源安全和国际安全,各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场“低碳经济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1、改善大气环境。气候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低碳经济可以达到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主要理由是: 1)约有70%的所需减排量都可以利用现有及接近商业化的技术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实现。 2)单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减少20%至24%的能源需求量,并可每年节约数千亿美元。 3)目前已经有一些低碳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在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4)利用甘蔗制造的生物燃料以及下一代纤维素生物燃料,由于比其他具有较低持续性的生物燃料对食品及土地的影响更小,在交通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5)还有一些即将发展的新技术: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新型交通燃料、以及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控的信息技术等,都为大量减排提供了潜力。 6)保护世界自然的碳汇来源,即森林,具有巨大的效益。目前,森林砍伐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占总量的15%至20%。 2、提升能源安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未来是否可以长期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往往储存在世界范围内政治最不稳定的地区等问题,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