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41号)以及《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 政办发〔X〕110号)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多证合一”的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着力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和动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面实施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印章准刻证“六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基础上,自X年9月1日起,将《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分公司备案》《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业特种行业备案》

《开锁业特种行业备案》《寄卖业特种行业备案》《二手机动车交易特种行业备案》《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特种行业备案》《机动车维修业特种行业备案》《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房地产经纪机构设立备案》《国内船舶代理业务备案》《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暂停、终止经营和经营者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道路货运代理(代办)经营备案》《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设立备案》《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分公司设立备案》

《道路客运经营者设立分公司备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直销企业服务网点备案》《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和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商业特许经营企业备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企业或者其他经营单位增设艺术品经营业务备案》《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旅行社设立分社备案》《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备案》《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中涉及市场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的29 个登记、备案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对暂未纳入清单的事项,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批、公布一

批、实施一批。涉及X市级以上权限的,要主动争取,使尽可能多的涉企证照在我市先行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二、基本原则

(一)应合尽合、动态管理。建立“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事项清单,做到应合尽合。清单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

(二)流程优化、服务高效。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精简办事环节和流程,推进实体办事窗口和全程电子化登记融合互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三)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念,加快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和企业

少跑腿;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高效采集、有效归集和充分运用,推

动“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各领域、行业互认和应用,实现企业“- 照一

码”走天下。

三、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

1结合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X市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对本系统(含县、区)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等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进行全面的梳理。对于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要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的证照不再发放,并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新广电局、旅游发展委,X检验检疫局。

完成时限:X年9月1日前)

2.对于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企业能够自主管理的事项,以及可以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达到原设定涉企证照事项目的的,要逐步取消或改为备案管理;对于关系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涉企证照事项继续予以保留;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违反法定程序设定的涉企证照事项一律取消。要全面公开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和程序,明确具体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列明审查要求和时限,实现服务事项标准化。(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配合单位:市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完成时限:X年10月30日前)

(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

3?参与“多证合一”改革的有关部门要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

统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牵头单位:市工商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办;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住建委、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政园林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新广电局、旅游发展委,X检验检疫局。完成时限:X年8月30日前)

4.配合自治区做好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办法和目录的制定工作,建立区域内统一标准的市场主体信息库,构建统一高效、互通互认、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体系。消除信息孤岛,打破部门和行业间涉企信息的壁垒。(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配合单位:市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

5?升级改造各自的业务系统,做好“多证合一”共享数据的导入、整理和转换工作。梳理各自业务信息系统相关数据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建立部门间数据项对应关系,实现全市范围内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传递和数据共享,确保共享信息在各自部门业务系统的有效融合使用。(市公安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新广电局、旅游发展委,X检验检疫局分别负责。

完成时限:X年12月30日前)

(三)精简优化、强化部门间业务协同办理机制。

6.加强整合涉企事项后续管理。要及时出台后续管理的相关政策,对存续的被整合证照,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限;有年度检验要

求,要按照有关程序提出取消;要强化协同监管、主动监管,推行联合“双随机”抽查,务求达到程序上简约、管理上精细、时限上明确的改革

目标。(市公安局、住建委、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政园林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新广电局、旅游发展委,X 检验检疫局分别负责。完成时限:X年9月1日前)

7.从严控制个性化信息采集。以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企业登记材料规范为准,不得擅自增加企业登记提交的材料种类。(牵头单位:市工商局、行政审批局。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8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多部门协同办理机制。逐项梳理基本流程和办事依据,简化繁琐手续,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凡是能通过数据共享和前序流程获取的材料信息,一律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一律不得要求其他单位和申请人重复提供;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及相关机构调查核实的信息,由部门自行核实。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部门流转、一档管理”,推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工作模式。(牵头单位:市工商局、行政审批局;配合单位:市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四)提高效率、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9.加快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互联网+”模式下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已有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换系统,完成与各级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相关审批数据、结果同步推送和业务协同办理,各级业务部门无需重复录入部门业务信息,所有事项审批办理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用。(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0.推进各类涉企证照事项线上并联审批,优化线上、线下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环节,降低办事成本,实现“一网通办、一窗核发”。以“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以“部门协同办”取代“群众来回跑”,不断提高服务效率。(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办;配合单位:市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五)放管结合、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

11.进一步强化宽进严管工作机制。全市各部门必须要把“放” 和“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证照被整合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履行监管责任,强化主动监管意识,把更多精力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切实加大本行业领域监管力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市公安局、住建委、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政园林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新广电局、旅游发展委,X检验检疫局分别负责。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2.进一步强化联合监管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管工作格局,明确综合监管牵头单位,制定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综合执法实施办法,采用整体随机、上下联动、局部随机等多元化抽查模式,确保年底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共同营造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3.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用

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的作用,强化企业自我约束功能,降低

市场交易风险,减少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牵头单位:市

发展改革委、工商局;配合单位:市各有关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六)统筹推进其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

14.继续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在保留窗口登记的基础上,实现各类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等业务流程均可

网上办理。继续加快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完善企业名称查询、比对系统,

提高查询、选择、审查的自动化程度,加快解决“起名难、效率低”的问题。继续完善企业简易注销程序,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市场主体退出机

制。深化“先照后证”改革,落实动态调整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完善全市

企业登记信息“双告知”工作。(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配合单位:市行

政审批局。完成时限: X年10月30日前)

(七)梳理修改相关规定。

15.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梳理与“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有冲突的,尽快在制度框架内依法推动修订和完善,及时修改不相适应的内容,或提请有关部门修改、废止与改革要求相违背的内容,为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提供制度支撑,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牵头单位:市法制办;配合单位:各级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X市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增设“多证

合一”改革专项工作小组,市工商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工作小组组

广东省“多规合一”工作指南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2月13日 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试行) 目录 1.总则 (1) 1.1制定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概念界定 (1) 1.4工作任务 (2) 1.5工作原则 (2) 2.“三规合一”控制线体系 (3) 2.1一级控制线体系 (3) 2.2二级控制线体系 (5) 3.“三规合一”工作流程 (5) 3.1制定工作方案 (6) 3.2收集基础资料 (6)

3.3开展部门调研 (6) 3.4比对“三规”差异 (6) 3.5衔接评估规划 (9) 3.6划定“三规合一”控制线 (10) 3.7制定实施保障措施 (10) 4.“三规合一”技术要求 (11) 4.1基础数据选取标准 (11) 4.2用地分类对照标准 (11) 4.3建设用地布局差异分析技术要求 (12) 4.4控制线划定技术要求 (14) 5.“三规合一”成果要求 (16) 5.1工作成果 (16) 5.2成果数据标准 (17) 6.“三规合一”管理建议 (18) 6.1控制线管理要求 (18) 6.2联动修改工作机制 (19) 6.3监督保障 (22) 附录 (24) 附录A“三规合一”一级控制线体系空间关系示意图 (24) 附录B“三规合一”工作流程图 (25) 附录C控制线与用地分类及规划分区对照标准 (29) 附录D法定规划与“三规合一”控制线联动修改流程图 (37) 附录E“三规合一”控制线与已有管理规则的对照 (40) 附录F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差异对照 (47) 附录G数据整理与入库标准参考表格 (50) 附录H各类规划的空间管制区划与管制要求 (57)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三规)合一”工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范围 各地级以上市开展“三规合一”工作应遵守本指南相关规定。县(市)开展“三规合一”工作,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本指南执行。 1.3概念界定

南京浦口区多规合一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6〕100号文)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区“多规合一”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多规合一”工作,统筹城市发展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保护环境生态资源底线和基本农田红线,推进集中集约用地,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减量化,保障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发现并协调规划之间的差异,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各部门协调沟通机制,用“一张蓝图”融合全区各类规划的共性要素,协调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差异,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用“一个平台”支撑空间规划的统一管理、辅助决策,实现空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审批,最终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级政府、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促进城乡科学发展,实现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 二、工作内容 通过用地分类标准梳理、边界整合等技术手段,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主体,并充分考虑其他部门专项规划,逐步实现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城市开发边界、用地布局的“五统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三线”,实现全区城乡用地“一张蓝图”管理。近期重点融合各类规划的共性要素,协调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对全区2020年前建设项目需求进行梳理,布局建设用地,实现动态管理。 充分利用政务审批平台及其他部门已有的制度和信息化基础,依托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联合编制规划,并依托业务协同审批系统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和各部门协同审批。通过一个平台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立联合审批机制,运行一套全市统一的建设项目审批和规划用地管理的办事规则。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各部门规划编制、项目实施与管理及更新过程中的有效衔接,并将协调后的情况和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到各部门。对“多规合一”的实施进行评估、检讨和监控。 三、时间进度 (一)第一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2016年11月底至2017年1月上旬,启动采购程序,确定编制单位。 2、差异分析阶段。2017年1月底,在“四规”差异图斑初步梳理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四规”差异分析。 3、差异协调阶段。2017年2月,协调差异图斑,提出控制线优化建议。 4、专家评审阶段。2017年3月上旬,形成“一张蓝图”的初步成果,征询部门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部门和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并将完善后的成果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5、成果审定阶段。2017年3月底,领导小组审定最终成果,并根据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牵头部门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将修改完善的成果上报市“多规合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第二阶段(2017年) 根据全市总体工作安排和要求,完善“一个平台”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落实成果管理、综合应用和共享服务。实现协同审批制度和机制,建立业务协同审批系统。进一步深化完善“一张蓝图”,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实施“一张蓝图”的动态管理和更新。 (三)第三阶段(2018年) 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在“四规合一”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业布局、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的“多规合一”。开展“多规合一”运行管理深化研究,全面实施“一张蓝图”和“一个平台”管理和运行。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为了贯彻党的工作精神,福建省开展了“多规合一”的工作。在开展工作前,必须要准备好工作方案计划表,如何正确书写工作方案?请参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工作方案! 漳州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 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福建省委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福建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6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委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以及我市“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目标定位,立足于有效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城乡空间功能布局,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实现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审批管理等方面相互协调、有机衔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强化空间管控能力,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模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工作目标

1.划定管控边界,明确发展与保护空间。通过“多规合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明确一定时期内合理的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2.消除规划差异,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通过图斑对照、规划整合和技术处理,消除规划差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理想空间格局。 3.盘活存量用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梳理批而未供用地,明确纳入建设用地控制线的数量和布局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加快供地;按照规划管控要求,调出位于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已收储农转用和国有建设用地,安排腾挪给其他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完善民生配置,保障建设项目落地。通过“多规合一”,保障建设项目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保障民生发展需求。 5.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配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多规合一”工作成果为基础,建立“多规合一”的信息协同平台,变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 6.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信息平台运行。结合数字漳州建设,完善信息技术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三、重点内容 1.试点范围与期限。漳州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范围以政府批准实施的《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30)》为依据,分为规划

多规合一规划思路

“多规合一”规划思路 中研智业集团紧跟国家规划设计政策要求前沿,通过10余年经验,1500余项规划案例积累,结合较长时间的专题研究,以及实践主持青海省河南县等地“多规合一”工作,形成了自有的一套“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和实施路径。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工作会议精神为引导,围绕城镇建设空间规划改革的总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以专项数据库为支撑,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规划立法、体系完善、体制创新为保障,着力构建由“一个技术报告、一张蓝图、一个数据库、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组成的“五个一”空间规划体系,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格局,切实提高政府的空间管控能力,全面推进区域规划体制改革。 二、规划原则 坚持统一协调、求同化异的原则。“多规合一”工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工作模式、技木方法、信息平台,找准规划差异,依法依规,应调尽调。同时,充分吸收各规划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已有成果,寻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大优势空间,实现各规划成果的全方位优化融合。 坚持底线思维、集约节约的原则。生态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前提。因此,“多规合

一”工作应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建设用地增量,以批复用地规模指标为上限,合理确定新增用地规模。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破解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导向, 以深入调研为基础,针对区域发展建设现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乡镇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题研究,找准“短板”和突破口,明确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多规合一”技术报告和规划控制协调体系,并突出区域特色。 坚持近实远谋、分步实施的原则。多项规划的协调统一,不仅是内容、指标、图纸的统一,还应保持目标和时限的一致性。编制具有统领功能的区域“多规合一”技术报告应将规划期限分为近、中、远期三个阶段,定出总目标、总指标、总布局,以及对应的控制协调体系,对应到三个规划阶段中去,体现规划在远近、虚实、深浅上的层次感和可操作性。 三、实施路径 第一步,制定“多规合一”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思路、目标及具体工作部署;第二步,进行“多规合一”基础性研究,完成《“多规合一”技术报告》编制及专题研究;第三步,完成“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程;第四步,整合空间数据,构建专项数据库,建立区域空间规划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实现“一张蓝图”管控全域。 具体如下图:

贵州省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

贵州省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 为认真抓好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的《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合作协议》的落实,推进我省“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开展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有利于解决当前各类空间性规划在测绘基准、规划底图、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编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一致等问题。有利于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内容,编制形成覆盖全省域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有利于优化贵州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政府空间管控能力与效率。 二、试点安排 选择六盘水市和三都县、雷山县开展试点。其中六盘水市以所辖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试点探索,在统一县级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和底图、制定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建立县级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等基础上,将所辖县级行政区空间规划底图进行拼接,形成市级层面“多规合一”经验和做法;三都县、雷山县重点探索跨区域相邻县空间规划底图拼接的技术方法和衔接管理机制。在总结六盘水市、三都县、雷山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安顺市和都匀市、桐梓

县、息烽县、威宁县、玉屏县、凯里-麻江(同城化)、独山县、兴仁县、贵安新区直管区,为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奠定基础。 三、试点任务 (一)构建基础平台。推进规划数据坐标系统、用地分类标准、空间规划底图、空间性规划制图标准等统一,实现多部门规划信息和业务管理互通共享。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完成各类专题数据空间化处理、格式转换和坐标统一。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有效整合住建、国土、水利、林业、交通、农业等领域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满足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需要的用地分类标准体系。利用“天地图·贵州”有效整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林业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各类规划空间信息,科学构建省级“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及相关业务系统。 (二)编制空间规划。系统梳理各类空间性规划内容结构,研究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编制省级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探索“多规合一”的实现形式。按照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上,结合省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成果,精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范围以及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科学绘制省域空间规划底图,研究提出差异化空间综合功能管控措施,在三类空间框架下有效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综合集成各类空间要素,统筹布局城镇发展、土地利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编制形成融发展与布局、开发与保护为一

“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多规合一” 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展情 况的汇报 “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XX 年8 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28 个“多规合一” 试点,今年年初,我市被纳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按照国家部委“多规合一”工作及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市专门成立了***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多规合一” 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以及XX 年试点工作计划任务,多次组织召开“多规合一”及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推进会,成立8 个调研组,分别就户籍制度、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论证,为我市“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打好基础。 一、“多规合一”工作进展情况 ***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油田开发历史长、范围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多年积累的一些原来没有明显迹 象的继发性影响开始显现。急需通过推进“多规合一” 试点,有效实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实现增长方式的转

变,确 保玉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促进。根据国家四部委“多规 合一”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及省、市相关工作要求,*** 严格按照既定的工作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工作准备阶段:组织发改、住建、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于XX 年11 月编制完成了《***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于12 月分别通过XX市政府、省住建厅及国家环保部审查。客观分析了当前玉门经济发展客观实 际,制定了试点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保障措施,全面指导 试点工作的开展。 2、工作启动阶段:XX 年3 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单位配合 规划编制专家多次开展现场调研、部门座谈,收集大量详实 的基础资料,详细了解掌握了我市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空间管控等方面实际情况,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规划研讨阶段:规划专家组通过对基础资料及数据进行汇总梳理,开展多规差异分析,提出初步解决思路,并多次与*** 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研究可行性规划方案,于XX 年5 月形成了《*** 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框架文件》和《*** “多规合一”试点改革方案》,5 月底通过了XX 市政府、省住建厅审查,6 月2 日通过了省发改委和环保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的紧迫性 1.“新常态”倒逼城镇发展方式转变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城市问题,如:建设用地使用的粗放低效、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矛盾增多、地方政府性债务加大引发金融风险加剧等等。目前,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5.1%,同时,的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84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已近30%,邻近土地开发临界值。土地、环境资源瓶颈,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城市发展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空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将从传统的拓展增量,向充分整合资源、有效盘活存量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尽快开展“多规合一”,实现资源的梳理盘活、科学统筹、集约利用。 2.规划空间冲突严重,项目落地难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于编制审批部门、技术标准和规划期限的差异,存在很多矛盾。体现在:一方面,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城镇增长边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边界存在很多差异;另一方面,考虑到基本农田保护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部分区域建设用地边界相对分散,建设用地的集聚集约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如文化片区、南部新城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的是城镇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有不少图斑是耕地。迫切需要通过“多规合一”,优化耕地和建设用地布局。 3.主城区管理主体多元,规划统筹协调难 我市主城区的建成区面积达到97.6平方公里,总体呈“内居外工”的格局。但涉及多个行政管辖主体,仅三环路范围内就存在市级层面、虞山镇政府、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服装城管委会等多个主体,三环路外围

涉及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园管委会、虞山镇、古里镇、尚湖镇的管辖范围,部分区域界限不清或者责权交叉。由于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造成城市建设发展在整体性、协调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不同利益主体间既有协同又有矛盾,开发建设更多的是立足自身需要和诉求,规划部门难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和协调,需要通过“多规合一”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责任边界和管控规则。 二、工作的可行性 (一)规划基础 1.“美丽”战略规划奠定“多规合一”工作的战略引领 20**年11月我市开始组织“美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美丽”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对于凝聚全市各部门、各阶层的共识,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愿景和定位奠定基础。战略规划所构建的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空间结构和布局奠定了“多规合一”的空间基准。“美丽”战略规划做为城市顶层规划,是全市各部门开展“多规合一”工作的共同基础和基准,是“多规合一“工作的战略引领。 2.各类规划基础较好,为规划整合提供扎实的工作基础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年3月由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十三五规划于20**年8月已经启动,目前正在前期的课题研究当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30)》20**年8月通过省政府批准,由于城市发展需求,即将准备下一轮的修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20年)》于20**年底编制完成,20**年6月由省政府正式批复。《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于20**年编制完成,并于20**年获市政府批复。同时,20**-20**年间,我市编制完成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环境卫生、市政综合管线等一系列专业专项规划;并基本实现控规编制的全覆盖;各镇(板块)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综合整治村庄规

玉山县空间规划暨 “多规合一”编制工作方案

玉山县空间规划暨“多规合一”编制工作方案 城市空间规划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重大改革,它是以城乡规划为基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消除各类规划之间空间差异,形成规划统一衔接、集约高效、功能互补、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体系,真正做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切切实实地提高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为引导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根据饶规字【2017】42号文件和玉生态【2017】1号文件要求,结合省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玉山县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一)突出战略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把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节约集约用地等作为规划的重点,破除行政界线和部门壁垒,统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等各类管控红线,统筹规划全县产业功能分区、城镇布局结构和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限定开发建设边界并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空间结构。 (二)协调各类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围绕中央关于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的要求,以问题为

导向统筹协调各类规划,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水资源和湿地保护规划等资源环境约束性规划;水、电、路、气、通信、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等空间规划,全面梳理并统筹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等问题,把各部门规划落实到一张蓝图上,实现全县建设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构建信息平台,强化空间管控。建设玉山县“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服务于全县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与实施管理,强化空间规划实施管控能力。把“多规合一”蓝图统一接入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空间规划信息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协调管理机制,实现所有涉及空间资源配置和布局安排的规划编制、修改、实施管理等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完成。 二、工作进度安排 从工作启动到完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前期工作阶段(2017年7月底前):主要工作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确定规划编制单位(《玉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该院规划技术力量强,对我县整体情况较熟,因此确定玉山县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