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清溪中心学校吕达红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勾画课文中具体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并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程度。

2.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对法布尔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这个故事中,能明白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对自己将来的发展的作用,从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法布尔的精神世界。

三、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对小时侯的法布尔有了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师:请翻开书第91页,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法布尔是一个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孩子。现在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的哪两件事来表现他对昆虫着迷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的?(指名回答)

师: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依据学生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结合重点作相机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捉纺织娘”。

师:请孩子们自读课文二、三段,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用“~~~~”勾画句子,用“○”勾画词语,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自读课文并做相应勾画,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生2:他三天前听到的声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地寻找。有一种不查个水落石出,绝不放弃的精神。

(师随即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勾画这个句子和词语“三天前”、“终于”)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精神吗?

生1: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

师:能不能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生1:放声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生2:我觉得他对重点词语“三天前”和“终于”的语气都读得比较重,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对这只“纺织娘”的执着,读得很好,我要向他学习,我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2:模仿读句子。

师:法布尔被“纺织娘”美妙的歌声吸引了,为了捉到它,三天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吃尽了苦头,可见他对“纺织娘”多么着迷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还能从这两句话的什么地方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生:我还从“动听”、“歌唱家”中体会到他对昆虫着迷了。课文在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法布尔太喜欢这只“纺织娘”了,已经把它当作人了,是会唱动听歌声的歌唱家了。我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句子。

师:大家愿意跟他学学吗?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纺织娘”图)

瞧,这就是让法布尔魂牵梦萦了三天的“纺织娘”。它是生活在草地里的善于跳跃的昆虫,它的后腿粗壮而有力,稍有动静就会跳得老远。

你们能想象一下,法布尔为了捉到这只“纺织娘”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他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生1:草丛中有小虫子叮咬法布尔,但法布尔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一动不动地强忍着。生2:法布尔发现了“纺织娘”,猛地一扑,可“纺织娘”蹦走了,法布尔也许摔破了膝盖。生3:……

师:老师从你们的描述中,好像看见了当时的情景,为了捉到自己喜爱的虫子,法布尔可真是费了不少工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再去感受一下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吧!生:齐读句子。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生1:我从“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随即勾画句子)

生2:我还从“他捉到自己心爱的虫子,高兴极了!”体会到了法布尔对捉到昆虫后的高兴心情。

师:请你带着高兴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好吗?

生:读句子。(掌声)

师: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真漂亮!难怪法布尔会高兴地对妈妈喊着——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为了捉到这只能唱动听歌曲的歌唱家,法布尔坚持不懈地寻找了三天,难怪他会高举着纺织娘,对妈妈大声炫耀到——

生:“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捉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生1:我从第二段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天已经黑了,可他还在捉虫子,忘记了回家。

生2:我有补充。法布尔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里,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还要等爸爸、妈妈来叫他,他对昆虫太着迷了!

师:你们对课文的理解真深,说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吧。

生:齐读第二段。

师:第二、三段中,我们从法布尔说的话、捉“纺织娘”的动作和时间上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再去体会一下吧!

生:齐读第二、三段

2.学习课文第四至六段

师: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可以用三天时间去寻找他心爱的“纺织娘”,也可能为了观察虫子,一整天一整天地都趴在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一动不动。请孩子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自己学习课文第四至六段。

(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至六段。

(2)勾画出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词句(用前面使用过的符号)。

(3)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第四至六段。

师:谁来说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生1:我从“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他“一动不动”、“静静地”地很仔细观察,只有对昆虫着迷了,法布尔才可能克服周边的一切困难,全心全意地观察。

生2:这个句子中的“趴”也说明法布尔观察得很仔细。法布尔深深地迷恋着昆虫,甚至在杂草丛生、阴冷潮湿的池塘边,也要趴在地上细心观察,生怕错过了什么。

师:谁能把法布尔这种细心观察的情景用朗读展示给大家?

生1:我能。然后自信地读句子。

生2:我觉得他不应该把“静静地”读得那么重,因为,“静静地”本来就应该是很轻的,声音很小的;读重了,就会惊动昆虫,昆虫也可能就跳跑了。随即,再次朗读。

生1:我不这么认为。这里的“静静地”突出了法布尔观察很仔细,当然要重读!

师:两种读法,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每个人对课文的体会不一样,读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无论是重读还是轻读,关键是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生:齐读句子。

师:法布尔如此细心地观察,他可能会看到哪些昆虫在干什么?(播放昆虫图片)

生1:蚂蚁搬家。

师:随机描述——瞧,身穿绿衣的“纺织娘”正在草叶上高声歌唱。

生2:蜜蜂采蜜。

师:随机描述——勤劳的蜜蜂正在花朵上忙着采蜜呢!

生3:蜘蛛结网。

师:随机描述——爱美的蝴蝶小姐展开了它美丽的翅膀,好像正得意地说:“瞧,我多漂亮!”但是,——

生:接着描述——

师:指着图片——

生:看图片,描述当时的情景——

穿着铁甲衣的独角仙高翘着头顶的独角,好像马上就要和谁展开一场激烈的搏斗;

两只毛毛虫在树叶上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打得正起劲呢;

……

师:昆虫虽小,但它们的世界却是奇妙的(勾画“奇妙”)难怪法布尔会这么着迷。就让我们和他一起再去看看这奇妙的生物世界吧!

生:齐读句子。

生:我从“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他拾起甲虫的动作很小心,生怕弄伤了它。

师:你能来表演一下法布尔拾起甲虫的动作吗?

生:上台演示。

师:孩子们,从他的演示中,你知道什么是“小心翼翼”了吧?

生:“小心翼翼”就是动作缓慢,丝毫不敢松懈,非常小心的样子。

师:生活中,你们会小心翼翼地做什么事情?

生1:我会小心翼翼地拿鸡蛋。

师: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拿?

生1:鸡蛋容易碎,不小心翼翼,就会把鸡蛋打碎了。

生2:我会小心翼翼地洗碗。

师:为什么也要小心翼翼?

生2:我家的搪瓷碗很漂亮,打碎了怪可惜的。

师:看来,对自己手里的东西都很在乎时,我们做事就会小心翼翼。法布尔就是因为太喜欢这只小甲虫,生怕弄伤了它,所以他才会小心翼翼地——

生:齐读——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生:我还从“欣赏”一词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法布尔已经不是简单地看虫子,而是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虫子。

师:生活中,我们会去什么地方欣赏什么呢?

生1:我们会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

生2:我们会去音乐厅欣赏动听的音乐。

生3:我们会去电影院欣赏精彩的影片。

师:哦,原来“欣赏”就是带着喜爱的心情观看美好的事物。法布尔已经把观察虫子当作是欣赏美好的事物,可见他是多么迷恋昆虫呀!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句子。)

生:读句子。

生:他把这个句子中的几个重点词语都读了重音,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我也要向他学习,来读一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生:我还从这句话中“珍珠一般的‘宝贝’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在别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甲虫,在法布尔眼中却是“宝贝”,这都说明他对昆虫的着迷。

生:齐读句子

生:我从“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都被法布尔发现了,说明他不光观察仔细,而且也善于观察,要不他是发现不了这么小的甲虫的。

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指名读句子。

师:跟他学!

生:齐读句子。

生:我从“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他的口袋里装着心爱的虫子,他心满意足,很高兴的样子。生:指名读句子。

师:法布尔借着放鸭子的机会观察虫子,天黑了,才回来,难怪爸爸会怒气冲冲地吼着——生: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师:法布尔只有这一次被爸爸训斥吗?你从哪知道的?

生:“老是”,说明他常常因为观察虫子被爸爸训斥。

师:是的,但哪怕是这样,法布尔却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昆虫世界中,难以自拔。这部分课文,我们从法布尔观察和捉虫子的神态、动作以及爸爸对他的态度中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一起来读第四至六段。

(三)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师:法布尔观察虫子和捉虫子,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甚至连爸爸也要训斥他,这一切困难有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为什么?

生:因为法布尔对昆虫有着强烈的兴趣。

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与“强烈的兴趣”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生:浓厚的兴趣。

师:那为什么课文这里不继续用“浓厚的兴趣”而改用“强烈的兴趣”呢?

生:强烈的程度比浓厚深,像种子一样已经深深种在法布尔的心中,不能拔出来了。

生:齐读第七段

师:法布尔的世界只有昆虫,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观察、研究昆虫,他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昆虫。现在,谁能够来说一说你收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呢?

生1:法布尔出生于贫农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却凭着自己非凡的钻研精神和坚毅的性格坚持研究昆虫,最终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昆虫记》。

生2:小时候,法布尔常常趴在野地上观察虫子,别人都觉得他很怪,说他是疯子。

生3:法布尔的后半生是在由他一手建立的“荒石园”里度过的,他每天除了观察、做试验,就是埋头写作,工作十分勤奋!

生4: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法布尔到了87岁高龄,依然拖着病弱的身体坚持研究和写作。法布尔的写作态度极其认真,他积累的资料都是花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观察和研究才获得的。他所著的《昆虫记》一共有200多万字,包括219篇文章,在这部宏大的著作中,法布尔向人们介绍了400多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活生生地展示了一个绚烂多彩、瑰丽多姿、奥妙无穷的生物世界,至今,《昆虫记》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师: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像,两个高高鼓起的衣袋好像装满了沉甸甸的昆虫。这也是我们课题的由来。

生:齐读课题——

师:学习了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生1:我觉得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他一样,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生2:我要学习法布尔做事情很认真的精神。只有这样,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生3:法布尔的毕生精力都花在了他热爱的昆虫上,这需要多么坚毅的精神呀!我们一定要学习他这种精神,认真的学习。

师:是的,只要你们像法布尔一样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全身心的投入,任何困难都不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你们也会像法布尔一样有成就的。

灵动地阅读,对“迷”层次的揣摩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含山县清溪小学郎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内容,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来

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学会透过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把握情线。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被文中主人公痴迷于

昆虫研究的精神吸引了,那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将长课文读短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师相机板书:

抓纺织娘

捉甲虫被责骂

2、通过这两件,说明法布尔对昆虫——

相机板书:

着迷

迷恋

痴迷

3、那么,你们认为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完全一样的吗?(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并引导:三个词语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日渐浓厚,迷恋昆虫的程度越来越深,致使他最终在昆虫学的领域作有了卓越的成就。

[设计意图: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概括主要内容,这是高年级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引导学生概括文意,学生能根据文章重点段落或各段要点进行概括,并在阅读中运用

这种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小学语文,即便到了高年段,字词的学习仍是基础。通过三个词语的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语,并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通过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也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怎样去学,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触摸细节,引导体会。

(一)感受着迷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跟随着法布尔去田野里捉纺织娘吧!

1,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画出文中能让你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语句,并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讨论:

A人物的语言:“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1)这个时候,法布尔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等)

(2)练习感情朗读,读出他说话时的心情.

(3)自读这句话,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如获至宝,期待以久,如愿以偿).

(4)引出课文“三天前,法布尔……不知是谁在唱歌。”

练习感情朗读。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讨论:从“三天前”这一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什么事情如此执着吗?(与众不同)

C他把鸭子走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讨论: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法布尔对眼前的这个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

3、总结:是的,法布尔一走进昆虫的世界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就完全沉浸进去了。难怪作者说他“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呢!能把那对昆虫的着迷在你的朗读中体现出来吗?

4、指导朗读

5、小结方法:同学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为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我们先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然后通过交流与朗读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人物的感情。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

婉处还它个委婉……”也有人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所站角度不同,会对文本有不同的情感产生。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品读,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二)体会迷恋

1、提出要求,自学课文。

①默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用心体会,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在引起你注意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②适当地做批注,谈谈自己读了这些句子,想到了什么。

③在读课文的时候试着提炼出几个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的词语,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黑板出示要求)

2、学生自学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3、引导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出示:高兴极了,甜滋滋,难过极了。刚才有同学交流到了这几个词,老师也将它们摘录了下来,你们发现这三个词语都是写了法布尔的 (学生自由交流:法布尔的感情变化)

那么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法布尔高兴的,甜滋滋的,难过的心情的

教师相机出示投影,带领学生一起品味语句:

(1)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此时法布尔的心情是怎样的 (惊喜)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嗬,真漂亮!比蓝天还要蓝) ▲练习感情朗读.

(2)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对小甲虫的珍爱,小心翼翼)哪些词最能体现出来 (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放进,包上,装进,好好欣赏)

▲练习朗读,读出法布尔的心情.

(3)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你有过满载而归的时候吗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经历,体会法布当时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最能体现法布尔难过的词语有哪些 (刷刷地,很不情愿地)他为什么会难过极了 (父母

的责骂)

(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父母责骂的语句.(教师扮演法布尔,并做出难过的表情;学生扮

演父母读出责骂的语气)

(6)练习整体朗读(5―9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心情的变化.

(教师评价:你的朗读打动了我,相信也会打动所有的同学;你俨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把自己当成了法布尔。

4、总结:这件事情写得很具体,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具体地介绍这件事情的?(这件事情写得真是具体,你觉得你可以向作者学习什么?)板书:捉甲虫遭责骂偷偷玩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开放又扎实。整个教学设计注意激发情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咂摸文本语言,体悟人物情操,使课堂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开放态势。而在实施过程中,又注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把学文和立人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教育。设计注意立足文本,把握文本,凸现语文的本真,既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然而工具性又是通过自学交流的形式展现。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文本的广阔天地,放飞思想,张扬个性,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读书、感悟、体验、内化等学习语文的过程,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想象痴迷

父母的责备与不理解,无疑是对法布尔最沉重的打击,小小的法布尔伤心透了,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对昆虫的研究,反而使他对昆虫更加的痴迷.

2,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他的痴迷

3,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4,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父母反对,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责骂,但是法布尔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对昆虫的世界更加的痴迷.

5,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起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围绕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续写一个小故事.

6,学生自由表达.师适当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文本

中,使“迷”的层次再次在学生心中加深。]

[设计意图:整个第二环节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送进去,读出来。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由感性到理性,有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树立起法布尔的高大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美感,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

三、畅谈启发,升华感情

1、同学们,为了钟爱的科学,法布尔终生贫困。1915年5月,91岁高龄的法布尔在家人的扶持下,坐在轮椅上,最后一次巡视他钟爱的“荒石园”……临死前,他看到阳光下飞舞的小虫子还恋恋不舍地说:“希望投胎转世后,我仍能继续研究你们。”

2、这是一种怎样的痴迷(感人,执着,令人不可思议的……)

3、小结:正是这种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4、(课件呈现法布尔雕像)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尊雕像,面对两个鼓鼓的衣袋,你觉得这两个鼓鼓的衣袋里装满了什么?(梦想、痴迷、向往、留恋、奥秘……)

5、让我们怀着一份深深的怀念,读——装满昆虫的衣袋。

让我们怀着一份深深的敬意,读——装满昆虫的衣袋。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应该成为本堂课学生情感激发的高潮。通过引读,通过提问,通过想象,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四、设置作业,情感延伸。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或组织小型报告会,以“我与昆虫交朋友”为题,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昆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使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法布尔小时候喜爱昆虫的两件事。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法布尔喜爱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1.分析感受文中优美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能读出感情。 2.从发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感受文中优美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能读出感情。 2.从发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昆虫的精美图片,激发兴趣. 2.学生质疑题目,提出问题,老师归纳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问题:1、这个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 2、他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口袋里? 3、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口袋”为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老师检测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指名让学生读词并解释重点词的意思。(出示词语:笼罩欣赏迷恋昆虫无限好奇奇妙樱桃核小心翼翼欢欢喜喜) 2.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情况(1、法布尔。2、因为他喜爱昆虫,所以把昆虫装进口袋里。3、用这个题目更能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3.老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重点围绕着第三个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哪几件事?(师板书:1、捉纺织娘虫2、捉甲虫) 2.学习第一件事。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二、三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3.生1汇报:我体会到法布尔很喜爱昆虫。出示句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师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4.生2汇报:我觉得法布尔捉虫很不容易。出示句子:“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师生合作朗读并想象法布尔是怎样抓到纺织娘的? 5.小结: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就对昆虫,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抓一只纺织娘,他不惜花费几天的时间。你看,他多执着呀!下面就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小组合作学习4、5、6自然段,并谈谈体会。 6.生1汇报,师出示句子:“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7. 生2汇报,师出示句子:“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重点理解:小心翼翼。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甲虫的喜爱。 8.法布尔的爸爸是什么态度?男生读爸爸的话。爸爸的训斥有用吗? 9. 师小结: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因为这种兴趣把他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在他钟爱的荒石园里,他整日与昆虫为伴,历经几十年的观察和研究写出了传世佳作《昆虫记》。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里面装满了沉甸甸的昆虫。那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口袋为题? 10.生小组交流、汇报:课文以此为题更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迷恋。 四、拓展延伸 1.布尔的口袋里除了装满了昆虫,还会装什么?(生回答:还会装满 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北师大版小学第六册《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阅读

[北师大版第六册课文] 9 观察与发现 装满昆虫的口袋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八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 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西师大版第四册课文] 26装满昆虫的口袋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蝴蝶、虫子还是鱼虾,都会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很着急。“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还拣了好多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的。爸爸看见了,怒气冲冲地吼着:“叫你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石头干什么,只能撑破衣袋。老捉虫子,手不中毒才怪呢。快把这些玩意儿扔了!” 听了爸爸的责骂,法布尔只好恋恋不舍地把心爱的宝贝扔了。在扔那只小甲虫时,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甲虫啊,小甲虫,你先委屈一夜,明天早晨我一定来看你。” 法布尔就是这样迷恋昆虫。正是这种强烈的举,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来,法布尔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在后人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鼓得高高的,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

2018-2019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推荐阅读《昆虫记》、《昆虫物语》,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仪器、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 读读课文第十一节。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

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2、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 (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 二、抓住“迷”,理清课文。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着迷迷恋痴迷) a、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着迷。 b、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的程度。) 2、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引读课文)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学习第2—10自然段。 1、读句子:“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见小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行为受到了父母的阻挠;法布尔始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很执着,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三年级语文教案)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设计理念 以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浓厚兴趣,去感受和想象法布尔在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样子,从而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二、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迷恋,通过两件主要的事件写出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让读者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事例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四、教学重点、难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朗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如果你看到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糖果,你会认为他——(贪吃);看见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玩具,你会认为他——(贪玩);可是,竟然有个人的口袋里装满昆虫,你认为他——(爱昆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谁?(法布尔)我们赶紧走进课文,继续去认识法布尔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法布尔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迷恋昆虫) 2.看,课文一开头就写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第一自然段是怎样讲的。 3.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4.从哪两个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无论、还是) 5.口头造句 (三)品读课文 师:是啊,法布尔对大自然里的昆虫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课文告诉我们,法布尔迷恋哪两种昆虫呢? 生:纺织娘、小甲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案 关于《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 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梅街中心小学王艳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两件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3、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文中八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认读五个生字。 2、初步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法布尔生活的环境对其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教学重点: 学会文中八个生字,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体会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其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认识法布尔 1、板书:衣袋提问:你的衣袋里一般都装着些什么呢? 2、补充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引导学生读题。 3、请学生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学生回答问题后,对法布尔资料交流。 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过渡: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 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介绍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2——10)通过两件事讲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 第三段(11)讲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描写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告诉我们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出生地、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 2、重点指导读第二句,读读想想,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圣莱昂这个小村子的景象。 3、从这一句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4、引读: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要求用波浪线画出这句重点句,再次齐读。) 5、过渡:那课文又是通过那些事来反映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的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重点研究学习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释词。(讨论交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

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装满昆虫的口袋练习题

装满昆虫的口袋 班级姓名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二、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浓()隐()限()幕() 脓()稳()很()暮() 斤()蜗()纺()察() 斥()锅()防()查() 三、我能按要求写出下列各词。 反义词: 四、我读懂了课文,我能解释粗体字词的意思并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 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着珍珠一般的“宝 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读短文并完成下列各题。 画蛋练功 中外美术史上有些事情,可以说常常相映成趣。 中国唐代的吴道子有“画圣”之称。他十二岁开始学画,五十多年没有间断过艺术生活。他画的人物精巧细致。传说他初学画时画过许多鸡蛋,因此以后画起圆圈来,信笔一挥,蛮像用圆规画成的,“令人看见惊栗”。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画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许许多多其他著名的画。据说他小时候学画也是从画鸡蛋、画苹果开始的。他的老师起初总是要他画这类东西。达.芬奇不耐烦的时候,老师就这样告诫他道:“别以为画蛋很简单、很容易,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在一千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例如把头抬高一点,或者把眼睛看低一点,这个蛋的椭圆体轮廓也大有差异。所以,如果要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多画蛋,那就是训练眼睛去观察形象,训练手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等到手眼一致,那麼对任何形象都能应付自如,这个基础工作必须首先做好。” 达〃芬奇听从老师的话,一步步努力,终于成为卓越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设计 导读: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释词。(讨论交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对法布尔迷恋昆虫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教学难点: 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准备:法布尔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出“迷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多有趣的衣袋,读课题。多奇妙的衣袋啊,再读课题。 2、这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谁的呢?(板书:法布尔) 2、衣袋引入:想不想看看法布尔这个很有意思的衣袋呢? 师:仔细观察他的衣袋是怎么样的? 生:答

师:你的小眼睛太尖了,一眼就看出这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说明他对昆虫怎么样?(相机板书:迷恋) 3、师:是啊,无论是(引读)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4、点出中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法布尔,去感受他对昆虫的迷恋吧。 5、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围绕法布尔迷恋昆虫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生答 板书: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二.品读关键词句,感悟“迷恋”。 (一)“抓纺织娘”(2-3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抓纺织娘”,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吧! 1.齐读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迷恋昆虫呢? 2.生交流,请在句子下面画上横线,词语下面打上小圆圈。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法布尔的迷恋呢? 生:三天前! 师: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他很迷恋昆虫呢? 生答。 师引导:观察时间久、长。再读句子。 (2)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体会呢? 生:我从“终于”体会到了纺织娘不好找,法布尔找了很久。 师引导找得不容易。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宝鸡市高新区磻溪镇中心小学宁红刚 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充满了好奇。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想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对小虫子非常着迷。这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一是找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设计理念: 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设计思路: 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 情况(生字识别、长句子读通、文章读顺、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等)。 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 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体会写法,并学以致 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法布尔生活的环境对其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3.情感目标: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难点 拓展阅读,加深对法布尔“痴迷”昆虫的认识,并学习写法,读写结合。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熟读课文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预习课文,结合自己理解,在文中做出批注。 3.收集资料,了解法布尔其人其事,并能将所收集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 4.完成预习单。(后附)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预习单及自学要求检查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 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5.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识写。 ①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

优秀教案五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法布尔生活的环境对其成为昆虫学家的影响。 3.情感目标: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拓展阅读,加深对法布尔“痴迷”昆虫的认识,并学习写法,读写结合。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长句子读通、文章读顺、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等)。 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体会写法,并学以致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熟读课文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预习课文,结合自己理解,在文中做出批注。 3.收集资料,了解法布尔其人其事,并能将所收集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 4.完成预习单。(后附)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预习单及自学要求检查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

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5.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识写。 ①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 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 (设计理念: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直观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理解词义,便捷、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积累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朗读。 ①同位互读互查。(要求:正确且流利) ②检查朗读。(要求:做到尽量有感情) ③谁能来给大家说说你预习过课文还有哪些收获? (指导学生分别从人物、故事、道理、体会感受几个方面来说说) 总结:看来同学们在课前确实都进行了读了课文,更加可贵的是很多同学还结合着具体的词语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这样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在语文的学习上取得巨大的成绩。 3.整体感悟:理清写作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①理清写作思路,并说说每一部分的意思。 ②在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给方法,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有利于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以后自己的布局谋篇有帮助。)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阅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阅读 [北师大版第六册课文]9观察与发现装满昆虫的口袋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法布尔八九岁时,因为家里贫穷,爸爸叫他去放鸭子。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在池塘的草丛里,法布尔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一些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来了。刚到家,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西师大版第四册课文] 26装满昆虫的口袋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蝴蝶、虫子还是鱼虾,都会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很着急。“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要小的甲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还拣了好多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的。爸爸看见了,怒气冲冲地吼着:“叫你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拣石头干什么,只能撑破衣袋。老捉虫子,手不中毒才怪呢。快把这些玩意儿扔了!”听了爸爸的责骂,法布尔只好恋恋不舍地把心爱的宝贝扔了。在扔那只小甲虫时,他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甲虫啊,小甲虫,你先委屈一夜,明天早晨我一定来看你。”法布尔就是这样迷恋昆虫。正是这种强烈的举,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来,法布尔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在后人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鼓得高高的,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本文作者竹全,选作教材时有改动)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观察与发现③装满昆虫的口袋》优质课教案_17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 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学们,请把手放在衣袋里摸一摸,说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现在,一个人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怪吗?这个衣袋里装忙昆虫的人是谁?她是哪里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3.板书课题(齐读,听老师说的话里有哪个词,就把哪个词加重语气。) 师:“多么巧妙的口袋啊” 生:读课题。 师:“怎么那么多昆虫啊” 生:读课题。 4.认识法布尔。 (二)复习生字词 1.出示生词,指名读。 2.全班齐读.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三)品读课文第1段 1.仔细观察法布尔的雕像,看看他的口袋是怎样的. 你的眼睛真尖呀,一眼就看出这高高鼓起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 这说明法布尔对昆虫怎么样?(迷恋) 2.教师引读,是啊,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学生读)花丛中……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思考:这两段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和喜爱?(句子下画横线,词语下画圆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四稿)课堂实录 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李蓓蓓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认读“莱、栖、蠕、兜、痴”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昆、纺、察、骂、毒、垃、圾、殿”等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鸟栖虫居、痴迷、蠕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样写批注。

装满昆虫的口袋备课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浓厚、隐藏、无限、小心翼翼、欣赏、训斥、迷恋、强烈”等词语的意思,掌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 4、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例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5、体会本文“总—分—总”的写法,练习概述,进一步培养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课件播放昆虫的图片) 生:(欣赏图片) 师:刚才这些有趣的图片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神奇的昆虫世界。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本有关昆虫的书。(展示书实物) 师:(课件展示此段话)这本书把我们刚才所看到的那一只只小昆虫描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书中记录了近百种象这样充满灵性的小昆虫呢。读着这本书你就好象漫游于昆虫的王国之中了。是谁为我们写了这样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呢? 生:法布尔。 师:对,他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课件展示法布尔图片)在法布尔的眼中,无论是彩色的蝴蝶、酿蜜的蜜蜂,还是吐丝结茧的蚕宝宝,闪烁的萤火虫,一直到令人讨厌的苍蝇、蚊子,所有的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身体结构,有着喜怒哀乐,还有自己特色的本领。他怎么会如此的了解这些的昆虫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法布尔,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师:(板书:装满昆虫的口袋)生书空 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师:请大家听我读课文。要求听清发音,标上自然段。 2、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你自己读读他的故事,看看你对法布尔小时候会有哪些了解?边读边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想办法把它们读准确。(课件出示要求) 生:(读课文,划生字。)

装满昆虫的口袋

《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峥峥 设计意图: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主体课文。这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描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迷恋的故事。 文章的叙述非常简单,通过几个小事例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所以我以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词句的朗读,去感受想象法布尔在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样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重点、难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装 满昆虫的口袋是谁的?(法布尔)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去认识法布尔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法布尔有什么特点呢?(对 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迷恋昆虫) 2、看,课文一开头就写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第一自然段是怎样讲的。 3、齐读首段。 4、齐读中心句:法布尔让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品读课文 (一) 1、师:是啊,法布尔对大自然里的昆虫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课文告诉我们, 法布尔迷恋哪两种虫子呢? 生:纺织娘、小甲虫

师: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法布尔是一个对昆虫非常着迷的人。现在请孩子们回忆一下,是哪些段在具体的写法布尔捉纺织娘和观察小甲虫的呢? 生:捉纺织娘(2、3) 观察小虫子(4——6) 师:板书黑板 (二)学习2-3段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捉纺织娘”。听清要求,请孩子们自读课文二、三段,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用~~~~~勾句子,○勾词语,最后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按照要求自学2-3段(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他三天前听到的声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地寻找。 (师随即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勾画这个句子和词语“三天前”、“终于”)师:请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生:指名读句子 师:法布尔被纺织娘美妙的歌声吸引了,为了捉到它,三天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吃尽了苦头,法布尔对纺织娘多么着迷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还能从这两句话的什么地方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了? 生:我还从“动听”、“歌唱家”中体会到他对昆虫着迷了。法布尔太喜欢这只纺织娘了,已经把它当作是人,是会唱动听歌声的歌唱家了。我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师:跟他学!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纺织娘图) 瞧,这就是让法布尔魂牵梦萦了三天的纺织娘。它是生活在草地里的善于跳跃的昆虫,它的后腿粗壮而有力,稍有动静就会跳得老远,很难逮到它。 你们能想象一下,法布尔为了捉到这只纺织娘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生1:草丛中有小虫子叮咬法布尔,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一动不动地强忍着 生2:法布尔发现了纺织娘,猛地一扑,可纺织娘蹦走了,法布尔摔破了膝盖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 2.学会并理解本课生字词,初步领会文章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段,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每个人衣服上都有衣袋。如果让你将自己的衣袋装满东西,你最想装满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评: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的孩子。 2.有一个孩子,他装的东西跟大家都不一样,请看屏幕。出示:装满昆虫的衣袋 通过预习,你知道他是谁吗?看到题目,琢磨一下,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能读出来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 昆虫观察责骂纺织娘 中毒垃圾殿堂鼓鼓囊囊 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 (1)指导“栖”的读音。 (2)你发现第三行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3)一边读这三个词,一边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在法国南部圣莱昂的小村子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4)指名读一读书上是怎么描写的。思考:为什么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写圣莱昂村子里的景象呢? 2.理清层次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什么? (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板书:着迷迷恋痴迷)【出示句子】这组词语在文中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指导辨析词义。 指名朗读,体会词义的变化。 三、学习故事一“法布尔为抓纺织娘忘记了回家。”

过渡: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写人离不开写事,想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是个昆虫迷?(指答)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故事。 1.默读2、3自然段,找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 2.讨论交流: “三天前,……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执着寻找,找到纺织娘很不容易) “歌唱家”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声音喜爱,在他的眼里就是歌唱家。 从“三天前”“终于”引发想象: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在这三四天中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举例:天气的恶劣,被虫子咬……) 句式:当的时候,法布尔; 当的时候,法布尔又。 3.指导朗读: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探究的不易读出来吗? (自练——指读——评读——再指读) 4.小结:法布尔为了捉住这只纺织娘,找了三四天。这么辛苦,法布尔为什么还这么乐意呢?【板书:兴趣】 (难怪法布尔这样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法布尔”。出示,好好读读。) 四、学习故事二“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乐此不疲。我们再来看看观察甲虫的故事。 1.请同学们自己读4、5、6小节,交流感受深的句子。 2.交流: (1)“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连续的动词;“欣赏”能否换成“观看”?为什么?) (2)“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甜滋滋”可以换个词吗?为什么甜滋滋?“满载而归”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法布尔的衣袋里有些什么? 3.过渡:可是当法布尔甜滋滋回家时,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自己读读7、8小节,指名读再现情景。(品读中理解“怒气冲冲”“厉声责备”) 4.出示第九小节,读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放”能否换成“扔”?为什么? 5.写父母的粗暴,对法布尔的形象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