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3

-毕业论文3

毕业论文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

—以邢台市为例

学院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 4101020302

姓名刘士卓

指导教师郭爱请

2014 年 05月26日

摘要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评价研究是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热门课题。对人口承载力的评价研究,能够了解区域的土地状况、人口状况、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背景、概念和基本目标;然后简述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原理,包括如何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步骤等;接着以邢台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继而得出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并给出可以提高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相关建议,以期对邢台市的土地管理工作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均方差法;评价;邢台市

ABSTRACT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assessment research hot topic is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on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land in the region, popula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the concept and basic goal, and then describes the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principle, including how to build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steps and so on, then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 Xingtai as an example,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Xingtai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evaluation of Xingtai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and can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population is given. Through the evaluation, land management work can be more focused, targeted to carry out.

Keywords: land resources;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Mean square error method; Evaluation; Xingtai

目录

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背景、概念和基本目标 (1)

1.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背景 (1)

1.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1)

1.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目标 (1)

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原理 (2)

2.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2.1.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2.1.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

2.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3)

2.2.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3)

2.2.2确定指标的权重和评价值的计算 (3)

2.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具体计算步骤 (4)

3 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实证研究 (4)

3.1研究区域状况 (4)

3.2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 (5)

3.2.1指标体系构建 (5)

3.2.2标准值的设定 (5)

3.2.3数据处理及赋权评价 (6)

3.2.4结果分析 (8)

4 政策与建议 (9)

4.1查清区域耕地情况,合理开发耕地资源 (9)

4.2科学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9)

4.3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9)

4.4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9)

4.5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工作 (10)

4.6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统一城乡建设用地管理 (10)

4.7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10)

5 结论 (10)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

—以邢台市为例

国家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即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是用来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它能够协调环境、人口、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特性,如果超度使用这有限的土地资源,资源的再生循环得到抑制,必定会使该地区的资源大量减少。所以只有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不“超负荷工作”,处于承载范围之内,才能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环境、人口、粮食问题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地矛盾”愈来愈突出,因此,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势在必行,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背景、概念和基本目标

1.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背景

19世纪初人类就开始了对人口和粮食之间关系的研究,认识到了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粮食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人类通过研究论证第一次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通过进一步的延伸发展与理论验证,开始明确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具体含义,以及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所指的具备的能力[1]-[2]。与此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主要针对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研究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研究数据表明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中,一半以上的国家人口数量都超过了本国的标准值,抑制了本国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高出了土地资源的承载值[3]。这些研究结果发人深思。就目前情况来看,资源低效率利用,资源匮乏现象凸显,同时由于近几十年人口数量激增,资源占用大幅度增加,其它相应衍生问题更加严重,例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空气污染严重等。特别是在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的比例很小,我国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数量的比例却很大,这就造成了巨大的人地矛盾。所以研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对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4]。这个定义是由我国学者经过实验研究论证提出的,也是在我国现在通用的关于土地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它在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是以预期的各种条件为前提的,即应该先从现在的经济条件、生活标准、社会发展水平等推出未来时间点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然后在这个状况条件的前提下来计算该区域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1.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只有在环境、人口、土地、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协同各组成部分,构成一个复合系统结构,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人地关系的合理调整来促进这一复合结构的稳固。这就要求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得出一个相对于该区域来说比较准确的估算值,以这个估算值为依据,编制当地的总体规划,这样才能更加规范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最终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原理

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在实际研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受制于数据来源和数据本身,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资料的易获得性、真实性和客观性,这样做出的评价才真实可靠;

(2)目的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以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为目的,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并保证最后得出的结果能实现这一目标;

(3)代表性原则。在指标体系构建中要选取邢台市中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影响较大,比较有代表的指标,选取这样的目标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符合实际情况[6]。

2.1.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一个区域中,这个区域所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一定的。对于承载的人口数量来说,这个区域的土地资源状况和技术条件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土地人口承载力也与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则它承载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一个地区土地资源贫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低,这个区域承载的人口数量就越少,则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就越弱。所以,本文选取了城镇化比例、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住房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这四个作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

其中,城镇化比例、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通过城镇人口数量、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来体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通过住房面积、耕地面积的变化来体现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状况。这些指标对于人口承载力的评价都具有代表性,数据采集也准确、简单。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标指标指标计算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城镇化比例(%) K1 城镇人口/全市常住总人口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K2 建设用地面积/非农人口数量人均住房面积(m^2) K3 年末实有住房建筑面积/常住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m^2) K4 年末拥有耕地面积/农村人口数

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2.2.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本文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指标,且各个指标度量单位不同,指标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存在,评价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就应该将其无量纲化,转化到0和1之间,以便能更简便的进行评价[7]。

由于本文中选取的指标对于人口的承载力的大小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承载力的增大,所以确定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X 现状值/X 标准值 ,X 现状值<

X 标准值;

X= (公式1)

1 ,X 现状值≥X 标准值;

2.2.2 确定指标的权重和评价值的计算

在研究中对于指标的权重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评价的结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选取的目标较多,且几乎不存在联系,就应该用一定方法将各个目标的现状值或实际值量化,运用权重转化成一个综合值,然后再进行评价研究。就目前世界上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内外中确定评价指标权系数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计算时收集的资料不同或计算的流程不同,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

主观赋权法是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通过主观判断确定权重,主观赋权法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思考比较全面具体,一些不太突出无法具体定量的因素也可以定性的考虑进去;劣势就表现在赋权的时候,人的主观性比较明显,依靠经验就行判断,但由于不同的人经验不同,所以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对同一个指标,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同的权数,客观性较差。

客观赋权法是定量的方法,是由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和指标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得出的,由于受到数据来源和数据采集等各个方面的制约,一些对评价结果有影响但是无法准确量化的因素就不能被列入,所以此种方法评价不够全面,但是正是由于它是由实际具体的数值计算出来的,且有一定的计算公式,所以结果更为简单准确[8]-[11]。

在本文中我们选择用均差法来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先求各个指标的均值,再求每个指标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的大小,如果变化程度较大,则它对评价对象的影响就越大,则它的权重系数就越高,而如果它的变化程度越小,则它对评价对象的影响就越小,权重系数就越小。

计算公式如下:

(1)求各个指标的均值 E(K j ) = (公式2)

(2)求K j 方差 σ(K J )= (公式3)

11n i Zij n =∑

(3)求K j 的权系数 W j = (公式4)

(4)求指标综合下的结果 G i = (公式5)

2.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具体计算步骤

(1)将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四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将各个年份的实际值无量纲化为Z ij ;

(2)对各个指标对应的量化值求平均值:

E(K 1)=1/n(Z 11+Z 21+Z 31+……+Z n1)

E(K 2)=1/n(Z 12+Z 22+Z 32+……+Z n2)

E(K 3)=1/n(Z 13+Z 23+Z 33+……+Z n3)

E(K 4)=1/n(Z 14+Z 24+Z 34+……+Z n4)

(3)通过公式3求各个指标的方差:

σ1 、 σ2 、 σ3 、 σ4

(4)通过公式4求出各个指标所对应的权重值:

W 1 、 W 2 、 W 3 、 W 4

(5)求出每年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G 1=Z 11W 1+ Z 12W 2+ Z 13W 3 +Z 14W 4

G 2=Z 21W 1+ Z 22W 2+ Z 23W 3 +Z 24W 4

G 3=Z 31W 1+ Z 32W 2+ Z 33W 3 +Z 34W 4

……

G i = Z i1W 1+ Z i2W 2+ Z i3W 3 +Z i4W 4[12]-[13]

3 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实证研究

3.1 研究区域状况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位于北纬36°50′~37°47′,东经113°52′~115°49′之间,北邻石家庄,距北京约396公里。东距天津港、黄骅港分别为364公里、336公里;西以太行山为界,与山西省为邻;南与邯郸为伴。邢台由西向东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者之比为2:1:7,以平原为主。邢台现辖2个区(桥东区、桥西区)、15个县(邢台县、临城县、隆尧县、巨鹿县、柏乡县、新河县、南和县、宁晋县、清河县、内丘县、任县、广宗县、临西县、威县、平乡县)、2个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2个管理区(邢台经济开发区、大曹庄管理区),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邢台位于晋冀鲁的交界处,境内铁路贯穿其中,是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的交通枢纽[14]-[16]。

但是,近些年城市发展速度增快,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与此同时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区域境内私开煤矿、土矿,建造工厂、房屋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些情况都致使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资源锐减,引发了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日益加1(Kj)(Kj)m j σσ=∑1

m

j ZijWj =∑

深。。因此,做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工作,科学地指导邢台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调控好整个邢台市的土地利用情况,是邢台市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17]。

3.2 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

3.2.1 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邢台市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评价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主要条件来构建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

目标指标指标计算标准值确定标准值

资源

人口承载力

城镇化比例(%)

K1

城镇人口/常住人口数量国家规定标准55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人)

K2

建设用地面积/非农人口数量国家建设部标准85 人均住房面积(m^2/人)

K3

年末实有住房建筑面积/常住人

口数量

国家平均水平31.6 人均耕地面积(m^2/人)

K4

年末拥有耕地面积/总人口数国家平均水平 1.52

各个指标具体含义如下:

(1)K1城镇化比例

城镇化比例是指一个城市中城镇人口与全市常住总人口的数量比例。这个比例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根据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国家设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市化率为55%[18]。

(2)K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建设用地面积与非农人口数量的比例。根据邢台市的实际经济社会情况和国家的设定标准,设定其标准值为85m^2/人[19]。

(3)K3人均住房面积

人均住房面积按照我国平均住房建筑面积作为标准,标准值为31.6m^2。

(4)K4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是指耕地面积与总人口数之比,按照2009年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作为标准,标准值为1.52m^2[20]。

3.2.2 标准值的设定

标准值的设定原则:

(1)优先使用国家确定的标准;

(2)如若国家没有明确设定的标准,可以把同等水平的城市在此方面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

(3)根据国家规划的目标值来设定标准值;

(4)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

(5)如果有重要的指标因数据和数据不完整无法确定,可咨询相关部门和专家。

3.2.3数据处理及赋权评价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内容对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评价。

(1)邢台市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

2001-2012年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有关资料变化如表3:

表3 2001-2012年邢台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有关资料变化

年份建成区面积

(万m^2)

城市建设用地

(万m^2)

非农业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总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

(万亩)

2001 3800 46.32 180.68 661.36 1005 2002 4200 48.97 198.02 663.83 975 2003 4700 3400 49.68 211.71 667.44 972 2004 5100 3900 50.7 223.3 671.97 972 2005 5100 3900 56.36 223.31 675.08 972 2006 5100 4100 58.32 242.58 684.3 969 2007 7000 4500 53.16 258.17 688.44 970.5 2008 7000 4600 58.47 268.05 693.34 972 2009 7000 5700 61.48 276.27 698.88 971.4 2010 7000 7000 65.51 286.99 706.52 970.6 2011 7500 7100 73.26 299.39 715.55 972.3 2012 8200 7800 79.3 311.12 718.86 971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2)计算指标属性值

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出指标的属性值,以2005-2012年为界,如表4所示:

年份

城镇化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人)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m^2/人) 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2005

34.56 69.20 17.74 1.44 2006

35.54 70.30 18.86 1.42 2007

37.50 84.65 22.57 1.41 2008

38.66 78.67 23.94 1.40 2009

39.53 92.71 34.16 1.40 2010

40.62 106.85 38.16 1.37 2011

41.84 96.92 38.22 1.36 2012 43.28 98.36 37.83 1.35

(3)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按照上述公式1对指标属性值进行无量纲化,结果如表5所示: 年份

城镇化比例 K 1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K 2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K 3 人均耕地面积 K 4 2005

0.6284 0.8141 0.5614 0.9474 2006

0.6445 0.8271 0.5968 0.9342 2007 0.6818 0.9959 0.7142 0.9276 2008

0.7029 0.9255 0.7576 0.9211 2009

0.7187 1.0000 1.0000 0.9211 2010

0.7385 1.0000 1.0000 0.9013 2011 0.7607 1.0000

1.0000 0.8947 2012 0.7869

1.0000 1.0000 0.8882 (4)对指标数据赋权 根据公式2得出:

E(K 1)=1/8×(0.6284+0.6445+0.6818+0.7029+0.7187+0.7385+0.7607+0.7869)=0.7078 同理,E(K 2)=0.9453;E(K 3)=0.8288;E(K 4)=0.9170;

因此,E(K)=(0.7078,0.9453,0.8288,0.9170)

根据公式3计算得出:σ1=0.1454;σ2=0.2147;σ3=0.5107;σ4=0.0542;

因此,σ=(0.1454,0.2147,0.5107,0.0542) 根据公式4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W 1= =0.1572 同理,W 2=0.2321;W 3=0.5521;W 4=0.0586;因此,W=(0.1572,0.2321,0.5521,0.0586) 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6所示:

1

(K1)(K1)m j σσ=∑

指标城镇化比例比重人均建设用地面

积比重

人均住宅建筑面

积比重

人均耕地面积比重

权重0.1572 0.2321 0.5521 0.0586 (5)根据公式5计算得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如表7所示:

表7 2005-2012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年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2005 0.6300

2006 0.6752

2007 0.7870

2008 0.7976

2009 0.9512

2010 0.9531

2011 0.9562

3.2.4 由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趋势图

在未来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邢台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近两年邢台市耕地总面积有所下降,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这跟邢台市征地增加,建设用地转变,乡村私自占地盖房、转变用地方式等均有一定关系。而且从2005年到2012年邢台市人口增加了近40万,增长速度很快。

综上所述,在未来我们应该在保持耕地面积总量、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城镇化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继续保持进而提高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4 政策与建议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合理的范围内,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以后应该继续保持,但是其中一些方面还略有不足。所以,邢台市以后的发展,还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道路指导为前提,结合邢台市现在的土地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增强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对此,提出一下建议和意见:

4.1 查清区域耕地情况,合理开发耕地资源

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持耕地的数量和长久活力才能承载较多的人口。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耕地危机频发,耕地资源被大量非农用地建设占用,土地资源后备不足,再加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加剧,造成耕地数量减少,所以摸清区域耕地的基本情况,是解决耕地问题的前提条件。同时要开源节流,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保护区域的基本农田。要做好区域耕地清查、复垦、整理工作,对新增耕地的开发工作要谨慎,做到依靠规划、依照法律、科学合理开发耕地资源。

4.2科学规划布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随着邢台市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占优补劣”的现象更是屡有发生。对于耕地总量的保护工作,我们必须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布局。必须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4.3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邢台市土地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耕地产量低,质量差,所以土地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专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耕地方面的研究,分期治理耕地,改造中低产田,让耕地的生产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还应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复种指数能够增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是促进粮食稳定增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使用配方的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肥料,对于耕地还要注意使用和养护相结合,发展运用间作等技术来利用耕地,以上这些都可以提高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4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使农业设施投入在邢台市的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以改善耕地内相关的技术设施条件,进而提高生产的粮食总量。同时,要做到科学务农,提高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所以可以在本市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生产基地,这对增加本市的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还要扩大该区域旱涝保收田的面积,提高该区域的抗灾害能力,以便在旱涝发生时民生能得到保障。由于目前污水排放对耕地的破坏尤为严重,因此必须控制有关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

4.5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工作

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对于土地利用来说也是如此,土地利用有了完善的政策法规,各部门和公民才能有法可依,更加顺利的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也可以得到惩治。所以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用地审批制度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征地行为,防止“征而不用”、“乱搭乱建”现象的发生。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促进土地管理的有序开展。

4.6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统一城乡建设用地管理

新一届的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把建设用地从农村土地概念中适当分离出来,这不仅可以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还能进一步减少征地的范围,同时也为实现城市用地管理工作一体化,切实贯彻“统一规划、严格管理、统筹利用、永续发展”提供可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从宏观角度更好的把握区域土地利用,有利于制订更为合理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7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在调查中发现,最近几年邢台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较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增加。所以要想提高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就要求控制邢台市的人口总量。这些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做好计划生育的相关工作来实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在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同时还要提高人口素质,因为土地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人地关系矛盾激化而成的,所以要想解决土地问题,就要协调好人地关系。而要协调好人地关系,关键是在于人,人口素质如果提高,人地矛盾就会减少。所以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耕地资源保护意识,对公民进行资源意识教育,以使其能更加珍惜粮食、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邢台市的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从而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土地利用的供需矛盾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加快而趋于紧张。土地是人口的载体,本文选取了关于土地的多个指标,来进行邢台市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但是这个评价并不是十分全面的,因为制约一个地区人口承载力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一个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生活水平等,不仅仅局限于与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的面积。由于本文是用定性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并且只选取了其中的几个指标,所以并不全面。另外,本文用均方差方法定量的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做出的初步探索仅供参考,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加以完善,从而对提高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能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建议,以促进

土地资源的全面可持续利用。

致谢

时间如箭般流逝,大学四年的时光即将结束。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有了很多收获,很多的感慨,更有很多的感谢。

首先,在此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郭爱请老师。在这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郭老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包括选题、编写、修正、定稿等多个环节。她都用她敏锐的视角、广阔的眼界、严谨的态度、渊博的知识指导着我,感染着我,让我最终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

其次,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在论文的修改和答辩过程中,他(她)们给了我很多指导意见和帮助,使论文进一步完善。

然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们,感谢他(她)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他(她)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我的巨大帮助。

最后,我还要感谢四年来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和困惑时,是他(她)们帮助我,支持我,使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不仅在学业上前进了一步,而且还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使我一生受用。

参考文献:

[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2001.

[2] Pulliam, H.R., Haddad, N.M., 1994.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Bull. Ecol. Soc. Am. 75, 141–156.

[3] 谢冲.池州市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可持续性评价分析[D].湖北:华中师范大

学,2012.

[4] Irmi Seidl a,*, Clem A. Tisdell .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 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J].ELSEVIER,1999(31):396-399. [5] 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方法论概述[J].自然资源

学报,1991,6(3),197-203.

[6] 蔡莉,穆光宗.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建立与量化[J].人口学刊,2008(5):20-24.

[7] 刘锋,贾多杰,李晓礼等.无量纲化的方法[J].安顺学院学报,2008,10(3):

78-79.

[8] 鹿新社.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9] 吕贻锋.国土资源经济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10]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方法.中国软科

学,1999(8).

[11] 陈述云.综合评价中指标的客观赋权方法[J].上海统计,1995(6).

[12] 刘春艳,冯艳玲.基于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的吉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

价[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0):12-14.

[13] 郭艳红.基于均方差分析法的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资源与产业,

2011(6):63-64.

[14] 李玉平,汪涌,蔡运.耕地保护与资源调控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干

旱区研究,2007,24(3):307-308.

[15] 朱金亮,李玉平.邢台市可持续水平动态变化机制及对策研究[J].邢台学

院学报,2010 25(4):83-83.

[16] 李玉平.邢台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9,

24(2):86-87.

[17] 陆敬山.邢台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整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22),6874-6875.

[18]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马晓河,黄汉权等.迈向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5).

[19] 汪军,赵民.我国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制定的思路探讨[J].城市规划,

2012(4).

[20] 央视网.2013年12月.

[21] 郭志伟.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5

-5.

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