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术语

小说术语

小说术语
小说术语

文学作品阅读之小说

文学作品阅读体裁的特征决定考查的目标,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以上三要素为写作内容,写作目的是表现主题。根据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中心(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命题的原则,必然是围绕以上四点出题的,也就决定了我们在阅读小说体裁的时候,也要知道自己要读出什么。读出什么?读出小说的四大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节把握故事情节

情节对应一般阅读文本的结构。所以概括情节时,要注意一般结构文本的要素: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层次、照应、线索、过渡、铺垫。

情节有四大考点:情节的概括、情节的技巧(包括开头和结尾的技巧)、情节的作用

情节的概括

考查形式有①请概括故事情节。一般答题要点为四个点: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要先概括线索。②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一般概括形式为---主+谓(或+宾);③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④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要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例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说阅读《想象》第15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情节的技巧

小说是情节的艺术。情节的设置技巧一般有:悬念(如倒叙),巧合,误会,抑扬,意外(突转)等。

小说常见开头:①设疑法。作用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②写景法。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时代背景等,如果是自然环境描写,还可以暗示当时的社会坏境的作用;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主题等。

小说常见的结尾:①出人意料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生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的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从对审美的追求,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让读者回味,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情节安排方式,如:①顺叙,作用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④补叙,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作用是使叙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其他技巧特点,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

例如2011年浙江省高考小说《第9车厢》第13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

答案:13.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例如小说阅读《翻浆》练习题: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①前后铺垫照应。路面翻浆的交待与后文行车状况的前后铺垫照应,凸显了故事的环境;“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与后文“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的前后铺垫照应,起到解开悬念的作用。②悬念迭出,情节跌宕。青年的突然出现,引起人们的猜忌,他在车厢里又有一系列动作让人以为他要偷东西,扣人心弦。③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猜忌中开始情节,在伤害中发展情节,在震撼中解开悬念,扣人心弦。

④在高潮中结尾,余味无穷。以“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一句戛然而止,给人震撼,引人深思。

情节的作用

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例如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第二节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指的是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风俗。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天气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河流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如《孔乙己》将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都集中在鲁镇的咸享酒店。这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形成了社会的缩影。众酒客对孔乙己的取笑构成了孔乙己与社会环境的特殊关系。那是一个非常看重“高低贵贱”的社会,歧视压迫弱者。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暗示社会坏境。

2、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

如鲁迅《药》最后一段:时令虽己是清明,但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没有黄莺,只有乌鸦…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烘托人物形象

《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有一段描写梨花的景物描写,那哈尼姑娘从梨花中走来。这里借助梨花写哈尼姑娘的心灵美。

4、推动故事情节

《林教头风雪册神庙》中,“风大雪紧”的景物描写。正是由于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见沽酒途中见到小神庙,风雪紧草场被压倒,林冲到庙中御寒,才用巨大后门,才听到仇人的谈话。这里对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5、暗示社会环境

《荷花淀》中关于荷花淀正午风光的描写,那荷叶像铜墙铁壁,那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场战斗即将开始。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典例分析:①简要分析《项链》主人公命运的社会根源。

答:当时法国社会视女性为玩物,这种恶劣价值观弥漫于整个社会,是制约玛蒂尔德人生理想和生命情致的一副精神枷锁;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风气,又是导致玛蒂尔德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小说在讽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同时,也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造成这一类人间悲剧的资本主义社会。

6、深化主题

《骆驼祥子》中,为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极力写了暴雨烈日。日烈到人们不能忍受,祥子还得拉车,暴雨人们不能行走,祥子还得拉车。通过这些描写,展现祥子吃苦耐劳,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的主题。

小说中环境描写风姿各异,绝非以上几方面所能言尽。

另附: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如2012年广东卷小说《荷叶》习题: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②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③点明季节时间等。

如2011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习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仑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

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2)表现人物:①孟弗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性学生后的沉重心情。②“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变化过程,喻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其坚贞人格。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情节,以情节为依托,寻求景物与情节的相似性,从“相似性”上去寻找景物的寓意,如此,便容易得多。这道题,追求答全即可,尽量不留后悔!

2011年浙江省高考小说《第9车厢》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答案: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如2009年浙江省高考试卷小说阅读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考点】考查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叙事类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深化)文章主旨。景物的特点不外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2008年浙江高考试卷小说阅读题第20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答案: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第三节鉴赏小说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有四个要点:明确对象,明确刻画人物的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明确特征(外与内),明确人物创作的意义。

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归纳方法

一、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

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小说中的人物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是当时社会某阶层那类人的代表,如《范进中举》中的人物塑造,“胡屠户”和“范进”这两位人物,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两类人,一类是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前倨后恭、市侩小人的代表,另一类则是热衷追逐功名利禄、人格扭曲、思想空虚、人性腐朽、精神颓废的读书人代表。个性则是指即使是同一类的人,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所受教养和所处的具体环境互不相同,他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的生活习惯、心理气质、兴趣爱好、精神状态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胡屠户”是一个卖肉的屠户,生活上能吃饱饭,没有社会地位,在有钱有势人面前卑躬屈膝,在比他生活得差的人面前吆五喝六;在“胡屠户”身上,我们看见了虚伪势利、嗜钱如命、愚昧迷信、庸俗市侩等社会低层的“小人物”的人性弱点,这一人物的鲜明个性在典型环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二、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如《祝福》中被卖改嫁时的嚎骂,是她与族权的矛盾冲突,体现出她性格特征中的主要一面――反抗.当祥林嫂用积攒的全部工钱捐了门槛后,自以为可以参加祭祀时被四婶大声呵止,这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冲突,使祥林嫂完全绝望,精神支柱被彻底摧毁,精神世界顷刻土崩瓦解.

三、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如《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宝玉、林黛玉的肖像刻画。

(2)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3)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内心独白。这是一种直接剖析人物思想活动的心理描写方法。例如,《水浒传》中:“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提辖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段心理描写,写了鲁达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但是,他逃避官司只是因为担心没人送饭。这说明他即使仔细考虑,也不过是“鲁达式的思考”。(2)动作暗示。这是一种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例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项链》:“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这段文字就充分展现了马蒂尔德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她拿到项链后的狂喜之情。(3)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这是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常用来显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曲折历程。例如,《红楼梦》中的“病潇湘痴魂惊噩梦”。

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方法有对比,衬托,引用别人的话或古诗词,叙事写人等。

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为摆脱尴尬,要叶尔德林不断地帮他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

四、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反之,则是反衬。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色调是低沉与凄凉的,画面是悲惨的,但祥林嫂却死在了欢乐热闹的“祝福”中。这两幅反差极大的画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像祥林嫂,别里科夫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五、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六、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在阅读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和社会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

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首先要高度概括故事情节(什么人什么事)。其次揣摩作者的态度:表现了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赞扬什么还是批判什么,最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如《祝福》)。

如浙江2008年高考小说阅读第22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答案: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

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第四节品析艺术技巧

分析阅读文本的艺术技巧,要有两个立足点:中心与语言。对于中心来说主要是对小说四大点的表达来讲。对于语言则是一般作品都有的,只是对于小说来说,可能多了一些表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及一些方言等。

第五节探究小说的内容意蕴和艺术特性

例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小说阅读《遗璞》第11(4)题: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2011 安徽卷阅读题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例题:

永远的蝴蝶(台湾〃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对面。我白色风衣大口袋里,有一封寄给南部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呢。”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撄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伞?

然而我又看到撄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撄子知道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简析小说中“雨”的作用。

答:①“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及发生的场景。②“雨”是线索,贯穿了全文悲伤的情感基调,营造了笼罩全文的阴冷、伤感、凄美的氛围。③“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也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

(2)小说的标题“永远的蝴蝶”生动形象,蕴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①永远的蝴蝶是永远年轻、美丽、可爱的樱子的化身(或象征),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②将惨烈的车祸场面浪漫化(或诗意化),以轻写重,虚实结合,给人一种凄艳的美感。③表达了“我”对樱子深切的眷恋和怀念,蕴含着刻骨铭心的哀愁和伤感。④寄托了“我”希望与樱子像蝴蝶般比翼双飞的美好爱情理想。

老先生,你怎么哭了!

张挥(新加坡)

迷迷糊糊地他发现自己被母亲一把推到老校长的面前。

"校长,我求你替我管教管教这个夭寿仔,他又偷了家里的钱去赌博了。他老爸如果在世,就不用我这么操心了.校长,你要狠狠打他一顿啊!我实在对他无法度了!"

他在老校长面前不敢狡辩,不敢顶嘴,甚至不敢抬起头来看老校长一眼。在老校长面前他是一个犯了过错的学生,他准备接受老校长的教训;他准备挨老校长的藤鞭。而老校长打人向来是不会吝啬气力的,这又不免令他感到心惊胆跳。

老校长最爱打学生的小腿,凡是被老校长打过的孩子,浮现在腿上的鞭痕就是一条条教训的印记,要过了七、八天才会逐渐消退,而那被打的孩子也就有那么七、八天是很循规蹈矩的了。

他带着腿上十多条鲜红热辣的鞭痕,被母亲推推搡搡地推回家里,那是他被老校长打得最狠的一次,老校长可真的是动了肝火了。

"如果以后你再不听话,妈也不想活了。养一个只会偷钱的孩子,我还什么面目见人?我还有什么指望?孩子,你可要听老校长的话,好好做人才好啊!"

母亲流着泪给他在小腿上搽海狗油,搽着搽着就抱着他痛哭了起来。从此,他似乎变得没有以往那么顽皮了。小学毕业那年,老校长突然去世了,他跟着母亲去祭奠老校长。他跪在老校长的灵前竟哭得很伤心。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得这么伤心。那似乎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和需要,他只是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间失去了一些什么亲切而又宝贵的东西,然后,他就很自然地哭起来了,的确哭得很伤心!

"老先生,老先生,你怎么哭了?是不是头上的伤口又痛了?"

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来,只看到眼前一团白se的影子在晃动。

"老先生,你别伤心。你的伤势很快就会好的。以后,你就别去管那些学生了。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当做没看到没听见。只要挨多半年,不就退休了吗?要不就索性拿他半年病假,免得回去又要被学生打破头了!"

他听了那团白色影子所说的话却更伤心地哭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失去了好多好多亲切而又宝贵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标题是文章的眼情。联系全文,概要说明小说为什么要以“老先生,你怎么哭了?”这句话为题。

答:小说以此为题,是因为①这句话能迅速地引发读者关注,构成疑问和悬念;②这句话起到了片段起承转变分界的作用,自然地将幻境的回忆和朦胧的现实区分开来;③这句话是沟通情节的线索,巧妙地将过去和现在两个场景连接起来;④这句话可作为情感的表征,传递和凸显出作者和人物深挚的意绪激情;⑤这句话是解读主题的契机,暗示并启迪小说隐含的深刻意蕴。

冤家(美国〃毛姆)

现在,他们兄弟俩终于都过世了。一个画家和一个医生。

画家一直自以为有绘画的天才。他自大、骄傲而且易怒,向来看不起他兄弟那副庸俗、多愁善感的德性。然而,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才气,如果不是他兄弟的接济,他早就要三餐不济了。

奇怪的是,尽管他的画从技巧、内涵各方面看来都是极粗俗、拙劣的作品,他还是持续地画着。偶尔举办几次画展,总是刚好卖出两幅画,每次都是如此,一幅不多一幅不少。终于,医生也绝望地认清他兄弟的“天分”了。在不断地接济和支持之后,医生发现自己的兄弟天生就只能当个二流的画家,心里着实十分难过。可是他一直隐埋在心里。

医生去世的时候留下所有的遗产给他的兄弟。画家在医生的房子里发现了二十五年来他卖过的所有作品。起初他疑惑不解,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解释——这狡猾的家伙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投资。

⑴小说结尾情节有什么特点?(8分)

参考答案:小说的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2分)结尾处"在医生房间发现了二十五年来他卖过的所有作品"与前文"画家每次画展总是刚好卖出两幅画"相照应,这巧妙地体现了医生关心兄弟又不露痕迹的良苦用心;画家一直自以为是,自认是绘画的天才。画家看到哥哥买下的画作,为自己找到的解释更加突显了他自以为是的性格特征。(4分)画家发现自己的画作是被哥哥买下时,既不反思自己的画作水平,也完全不能感受到哥哥为他的默默付出,不懂感恩。文章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2分)

最后一趟生意(新西兰吉姆拉蒙特)

①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②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随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③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买都是外国人,手里拿着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④"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⑤"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⑥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⑦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回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⑧"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⑨"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⑩“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11"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待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12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13"天堂。"

○14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15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特点;②交待战争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紧张的氛围;④为下文“复仇”情节作铺垫。烘托了人物的沉重心情

(2)这篇小说被某些网站评为"全球最佳超短篇小说",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有道理试加以分析。

文学术语1

文学术语1、Romance: It is a narrative verse of prose singing knightly adventures or other heroic deeds. Romances are popular in the medieval period. 2Ballad: :A story told in song, usually in four line stanzas, with the 2nd and the 4th lines rhymed. 3、Renaissance--a thristing curiosity for classical literature;--a keen interest in life and human activities. 4、Humanism--individualism; the joy of the present life; reason; the affirmation of self-worth--Humanism emphasizes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life. Humanists voiced their beliefs that man wa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man did not only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present life, but had the ability to perfect himself and to perform wonders. 5、Sonnet: : It is a poem of 14 lines that follows a strict rhyme scheme and specific structure; it expresses a single idea or theme. (Thomas Wyatt first introduced it to England) 6、Shakespearean sonnet: : A Shakespearean sonnet consists of three four-line stanzas (called quatrains) and a final couplet composed in iambic pentameter with the rhyme scheme abab cdcd efef gg. 7、iambic pentameter:is a form of rhythm that appears in poetry, songs, and some prose compositions. It i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oetry, especially English poetry, which lends itself very well to this particular form of rhythm 8、Blank verse: having a regular meter, but no rhyme. (Henry Howard, Earl of Surrey) 9、Spenserian stanza斯宾塞诗体: : Each stanza contains nine lines in total: eight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 followed by a single 'Alexandrine' line in iambic hexameter. The rhyme scheme of these lines is "ababbcbcc." 10、--Sonnet 18 by Shakespeare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ime, mortality, immortality 11、Cavalier poets骑士诗人: --Reflected the royalist values;--Themes: beauty, love, loyalty, morality;--Style: Direct, short, frankly erotic--Motto: “Carpe Diem”“Seize the Day” 12、Metaphysical school:玄学派--the founder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John Donne--conceit: an extended metahpor involving dramatic contrasts or far-fetched comparisons; 13、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an intellectual movement i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Reason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inking and action;--the belief in eternal truth, eternal justice, natural equality ;--a continuation of Renaissance; (Belief in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perfection through education). 14、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义--A revival of classical standards of order, harmony, balance, simplicity and restrained emotion in literature in the 18th century. 15、Sentimentalism--the middle and later decades of the 18th c.;--definition: passion

网文小说写作常用词语汇总

一:头发 老者:白发如霜、白发如银、粗硬、鹤发童颜、两鬓苍苍、两鬓染霜、满头银发、银发、白发苍苍、少年白发、两鬓斑白、银丝、满鬓微霜、鬓发皓然、皤然、鹤发 女子:蝴蝶髻、披肩发、披肩长发(长长的黑色卷发,如瀑布般披在胸前,性感妩媚。)、齐眉的刘海、长辫垂胸、羊角辫、鬓角卷发 发质:柔软的头发、头发乌润、乌发如云、乌黑油亮、乌亮、油亮光洁、头发乌润、发辫乌黑、滑腻柔软 一般:凌乱、刘海、蓬松 男子:丑角:蓬头垢面、披头散发、头发稀疏、秃头、稀疏、微秃、光秃、秃亮、头顶秃(地中海秃/O形秃/圆形秃)、前额秃(M形秃、U形秃/马蹄形秃)、乱蓬蓬、蓬头垢面、分岔断裂 白发斑斑、白发苍苍、辫子、刺猬头、鹤发、剪着平头、刘海儿、留着背头、满头青丝、蓬蓬松松、、蓬松的短发、披肩发、蓄着分头学生发、整齐、自然卷发 二:眉毛 动作:挑、扬、轩皱、蹙、颦、揪、锁、拢、攒舒展、松横、竖 样式:剑眉(倒八字,正义)、英眉、卧蚕眉(英武男,关羽)、罗汉眉(卷曲眉)、柳叶眉、扫帚眉、一字眉、秀眉、金色眉、柳叶眉(化妆后的)、新月眉(曲眉)、蛾眉(蛾眉凤眼,杏脸桃腮)、竖眉

粗眉、细眉、浓眉、疏眉、弯眉、烟眉、、ㄟ字眉、三角眉、鬼眉、尖刀眉、枯眉、狮眉、龙眉、八字眉、吊丧眉、 两眉入鬓、柳眉淡描、眉如新月、眉耸春山、眉同翠羽、眉宇修长、眉清目秀、眉清目朗、眉如春山、眉如卧蚕、青眉如黛、浓眉如炭、细眉长睫、纤眉如画、蛾眉淡扫、柳眉弯弯、剑眉入鬓 形容:粗黑、粗长、墨黑、浓黑、浓重、细长、修长美丽、又粗又浓、长眉似雪、黛眉 情感:愁眉不展、慈眉善目、柳眉倒竖、剑眉倒竖、贼眉鼠眼、双眉高挑、 三:鼻子 美鼻:鼻孔饱满、鼻梁挺直、鼻子端正、又尖尖的鼻子、挺鼻如峰、高鼻梁、又高又直的鼻子、高鼻梁尖尖的鼻子、细巧挺秀、小巧、秀美、端正阔大、端庄秀丽、微翘、 丑角:鼻尖扁平、鼻青脸肿、鼻似弯钩、鼻头微勾、鼻歪脸肿、鼻子扁阔、鼻子粗短、朝天鼻、拱梁大鼻、酒糟鼻、宽鼻阔嘴、狮子鼻、蒜头鼻、塌鼻梁、鹰钩鼻、又遍又平的鼻子、 动作:鼻孔朝天、咽气、舒气、断气、喘气、喘息、窒息、气急、喷嚏、奄奄、咻咻、哼哧、呼哧、气吁吁、气呼呼、气咻咻、喘嘘嘘。 四:嘴、牙 美角:白而发亮的牙齿、齿白唇红、唇方口正、唇红如血、唇如胭脂、红唇、红润、棱角分明、满口银牙、抿着小嘴、樱桃小嘴、朱唇、朱唇皓齿、樱桃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文学研究会 1.2.创造社 1.3.语丝社 1.4.美文 1.5.语丝文体 1.6.小诗 1.7.新月诗派 1.8.象征诗派 1.9.春柳社 1.10.《终身大事》 1.11.爱美剧 1 .12.湖畔诗社 1.13.南囤社 1.14.乡土文学 2.1.左联 2.2.社会剖析派小说 2.3.东北作家群 2.4.京派作家群 2.5.新感觉派 2.6.中国诗歌会 2.7.上海艺术剧社 2.8.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2.9.国防戏剧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荷花淀派 4.1.“三突出”创作原则 4.2.“根本任务论” 4.3.“黑八论” 4.4.“主题先行论” 5.1.“朦胧诗” 5.2.新写实小说 5.3.“四川诗群” 5.4.“上海诗群”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致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主要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1.3.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撰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4.美文: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1.5.语丝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

文学术语

文学术语 Terms in English Literature 1.Allegory (寓言) A tale in verse or prose in which characters, actions, or settings represent abstract ideas or moral qualities. 寓言,讽喻:一种文学、戏剧或绘画的艺术手法,其中人物和事件代表抽象的观点、原则或支配力。 2.Alliteration (头韵) Alliteration is the repetition of the same initial consonant sound within a line or a group of words. 头韵:在一组词的开头或重读音节中对相同辅音或不同元音的重复。 3.Allusion (典故) A reference to a person, a place, an event, or a literary work that a writer expects the reader to recognize and respond to. 典故:作者对某些读者熟悉并能够做出反映的特定人物,地点,事件,文学作品的引用。 4.Analogy (类比) A comparison made between two things to show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类比:为了在两个事物之间找出差别而进行的比较。 5. Antagonist (反面主角) The principal character in opposition to the protagonist or hero or heroine

各种形式的词语大全

AABC形式的成语共有312个: 哀哀父母哀哀欲绝昂昂自若嗷嗷待哺班班可考比比皆然比比皆是彬彬有礼步步登高步步高升步步莲花步步为营草草了事草草收兵察察而明察察为明超超玄著超超玄箸陈陈相因迟迟吾行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楚楚可爱楚楚可怜楚楚可人楚楚有致楚楚作态蠢蠢欲动绰绰有余绰绰有裕刺刺不休蹙蹙靡骋代代相传旦旦而伐喋喋不休鼎鼎大名鼎鼎有名多多益办多多益善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咄书空恶恶从短恩恩相报泛泛而谈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谈纷纷不一忿忿不平愤愤不平高高在上格格不纳格格不入格格不吐耿耿于怀耿耿于心呱呱堕地呱呱坠地官官相护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衮衮诸公好好先生赫赫有名赫赫之功赫赫之光忽忽不乐花花公子花花世界花花太岁惶惶不安恢恢有余昏昏欲睡岌岌可危汲汲顾影济济一堂寂寂无闻戛戛独造蹇蹇匪躬矫矫不群斤斤计较斤斤较量斤斤自守津津乐道津津有味井井有法井井有方井井有条井井有序井井有绪炯炯有神赳赳武夫九九归一九九归原久久不忘踽踽独行眷眷之心侃侃而谈侃侃而言硁硁之愚空空如也口口相传夸夸而谈夸夸其谈款款而谈琅琅上口朗朗乾坤朗朗上口累累如珠历历可辨历历可见历历可考历历可数历历在耳历历在目栗栗危惧恋恋不舍恋恋难舍寥寥可数寥寥无几了了可见碌碌寡合碌碌无能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荦荦大端荦荦大者落落大方落落寡合落落难合脉脉含情脉脉相通蔓蔓日茂芒芒苦海茫茫苦海没没无闻闷闷不乐靡靡之乐靡靡之声靡靡之音绵绵不断绵绵不绝绵绵瓜瓞面面皆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圆面面厮觑面面相睹面面相看面面相窥面面相觑面面圆到默默无闻默默无言目目相觑喃喃细语喃喃自语呶呶不休念念不忘念念有词袅袅余音诺诺连声喏喏连声翩翩风度翩翩公子翩翩年少翩翩起舞翩翩少年飘飘欲仙仆仆道途仆仆风尘仆仆亟拜戚戚具尔谦谦君子切切此布切切私语切切在心窃窃私议窃窃私语茕茕孑立区区此心区区小事区区之众拳拳服膺拳拳盛意拳拳在念拳拳之枕穰穰满家人人皆知人人自危色色俱全姗姗来迟珊珊来迟善善从长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施施而行丝丝入扣堂堂一表滔滔不断滔滔不竭滔滔不尽滔滔不绝亭亭玉立头头是道途途是道唯唯连声娓娓不倦娓娓动听娓娓而谈亹亹不倦息息相关息息相通贤贤易色哓哓不休小小不言心心相印欣欣向荣欣欣自得星星之火惺惺相惜惺惺作态行行蛇蚓休休有容栩栩如生栩栩欲活轩轩甚得悬悬而望循循善诱牙牙学语淹淹一息奄奄一息燕燕于归泱泱大风鞅鞅不乐扬扬得意扬扬自得洋洋大观洋洋得意洋洋盈耳洋洋自得怏怏不乐怏怏不悦幺幺小丑峣峣易缺摇摇欲坠遥遥华胄遥遥领先遥遥无期遥遥相对遥遥在望依依不舍依依惜别悒悒不乐翼翼飞鸾翼翼小心龈龈计较英英玉立盈盈秋水盈盈一水永永无穷郁郁不乐郁郁寡欢冤冤相报元元之民源源不断源源不绝源源而来跃跃欲试芸芸众生凿凿可据凿凿有据啧啧称羡啧啧称赞沾沾自好沾沾自满沾沾自喜沾沾自炫湛湛青天昭昭在目振振有词振振有辞铮铮铁骨铮铮铁汉铮铮有声蒸蒸日上正正之旗粥粥无能铢铢较量铢铢校量惴惴不安谆谆不倦谆谆告戒谆谆告诫谆谆诰诫谆谆教导谆谆善诱孜孜不辍孜孜不怠孜孜不倦孜孜不懈孜孜无怠孜孜无倦孜孜以求孳孳不倦字字珠玑字字珠玉足足有余作作有芒 ABCC形式的成语共有135个: 傲骨嶙嶙白发苍苍不过尔尔波光粼粼波光鳞鳞薄暮冥冥板上钉钉不甚了了白雪皑皑此恨绵绵长夜漫漫大才盘盘大才盘盘大腹便便谠论侃侃大名鼎鼎颠毛种种钉头磷磷独行踽踽得意洋洋得意扬扬风尘碌碌风尘仆仆风度翩翩丰度翩翩福寿绵绵风雨凄凄俯仰唯唯负债累累瓜瓞绵绵顾虑重重关情脉脉怪事咄咄鸿飞冥冥含情脉脉虎视眈眈虎视耽耽好善恶恶饥肠辘辘剑戟森森吉祥止止空腹便便苦海茫茫聊复尔尔两手空空来势汹汹路远迢迢泪眼汪汪磨刀霍霍目光炯炯暮气沉沉妙手空空怒气冲冲秋波盈盈气喘吁吁群雌粥粥千里迢迢其势汹汹气势汹汹秋水盈盈气息奄奄情意绵绵人才济济热气腾腾人情汹汹人情汹汹人心惶惶人心皇皇人言藉藉人言籍籍人言啧啧神采奕奕瘦骨嶙嶙生机勃勃书空咄咄生气勃勃死气沉沉杀气腾腾书声琅琅书声朗朗铁板钉钉天理昭昭童山濯濯天网恢恢天下汹汹逃之夭夭桃之夭夭铁中铮铮威风凛凛万里迢迢万目睽睽温情脉脉无所事事文质彬彬文质斌斌兄弟怡怡血迹斑斑心旌摇摇血泪斑斑相貌堂堂喜气洋洋羞人答答想入非非心事重重行色匆匆行色怱怱信誓旦旦小时了了雄心勃勃小心翼翼兴致勃勃血债累累一表堂堂仪表堂堂衣冠楚楚议论纷纷杨柳依依意气扬扬意气洋洋野心勃勃

结构手法22种细解大全

高考专业术语细解大全 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 2、曲笔入题,造成悬念。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3、照应:这是篇章前后某点内容的衔接,又叫呼应。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4、伏笔:即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作品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 5、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奔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要实现理想的豁达。 6、画龙点睛:诗歌末尾点明主旨、亮明观点,让读者豁然开朗。 7、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8、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9、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文学术语

allegory a story which teaches a lesson because the people and places in it stand for other ideas. an example is john bunyan’s pilgrim’s progress(see page 67). alliteration repeating a sound or a letter, 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words, in poetry:e.g.(see page 8).“five m iles m eandering with a m az y m otion…” assonance repeating a vowel sound, often in the middle of words, in poetry:e.g. p a le/br a ve. autobiography the written account of a person’s own life (see page 136) ballad originally a song for dancers, then in mediaeval times a simple poem with short stanzas telling a story. some romantic poets of the 19th century also wrote ballads (see page 91). biography the written account of someone else’s life (see page 61). blank verse any verses, especially iambic pentameters (see metre), that do not rhyme. used by marlowe, shakespeare, milton and many other poets, this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english form (see page 23). caricature a way of drawing or writing which makes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a person or group stronger, so that they are ridiculous. chorus in greek drama the chorus watched the action of the play and told the story. the modern meaning can be simply a group of people other than the hero or heroine. chronicle a history of events year by year classic a. work as a great work b. ancient greek and latin literature c. writing influence by ancient greek and latin comedy something that is funny couplet two lines of verse that rhyme cris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 play diary a written record of daily life drama a. any kind of work to be performed on the stage .b. something exciting or important edition the printing of the book elision leaving out a vowel or a syllable, or running 2 vowels together ellipsis leaving out words which give the full sense epic a long narrative poem in the grand style elegy a poem of mourning for someone epigram a short, funny, sharp poem or remark epilogue an ending, or an extra part after the end of a book or a play epitaph sth. written on a tombstone essay a short prose work fantasy an imaginative work , no basis in the real life farce a comedy, with ridiculous plot fiction a work invented by the writer, with characters and events are imaginary fairy tale(story) a popular story told to children foot a unit of sound in verse, in which there is on stressed syllable, one or more unstressed syllables free verse verse in which the lines can vary in length without strict metre heroic couplet a pair of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re that rhyme heroic play a grand play in restoration period hexametre a line of verse with 6 metrical feet iambic抑扬格of metrical foot consisting of an unstressed syllable followed by a stressed syllable or a short syllable followed by a long syllable pentametre五音步诗行a line of verse consisting of five metrical feet idiom an expression of saying sth. that is typical of a language at a certain time idyll a short, descriptive, sentimental poem with a pastoral theme image a word picture imagery using images such as metaphors or similes to produce an effect in the readers’ imagination irony sth. that has a second meaning intended by the writer, often the opposite legend a story, usually one that has come down to us from ancient times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常用四字词语包括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常用四字词语包括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常用四字词语包括: 百折不挠威武不屈坚强不屈坚贞不屈宁死不屈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成熟稳重善解人意风趣幽默积极进取正义正直处事洒脱淡泊名利循规蹈矩热心助人豪放不羁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实事求是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大智若愚嫉恶如仇 愤世嫉俗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心灵手巧谨小慎微表里如一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一视同仁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豁达大度鞠躬尽瘁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舍生取义一丝不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安贫乐道大义凛然见义勇为超然物外特立独行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奋不顾身身先士卒与世无争不屈不挠百折不挠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安分守己随遇而安温柔敦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知书达礼智勇双全神机妙算神通广大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明察秋毫随机应变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高瞻远瞩深思远虑独树一帜持之以恒雷厉风行心胸宽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沉着冷静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百伶百俐冰雪聪明聪明伶俐聪明正直聪明智慧大巧若拙精明强干冥顽不灵足智多谋夜郎自大大智若愚桀骜不驯刚肠嫉恶落拓不羁心直口快心浮气躁傲骨嶙嶙不劣方头沉静寡言动心忍性刚中柔外乖僻邪谬蕙心兰质姜桂之性文如其人习与性成严气正性外强中干元龙豪气外圆内方秀外慧中直内方外色厉内荏奴颜媚骨不拘小节老成持重跋扈自恣刚愎自用高傲自大孤芳自赏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妄自菲薄两面三刀自高自大自命不凡自轻自贱自以为是斤斤计较优柔寡断虚怀若谷心口如一好为人师矜才使气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天真烂漫老奸巨滑刁滑奸诈刁钻古怪刁钻刻薄口蜜腹剑赤胆忠心胆大心细心灵手巧心直口快谨小慎微豪放不羁表里如一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口是心非朴素憨厚大方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活泼聪明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刚愎自用,桀傲不驯道貌岸然心胸狭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艺术真实性: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体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出入”说:王国维提出。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入。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表现性及个性。 语言层面:语言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两种形态。 节奏:节奏是文学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言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型,高低和轻重型。 音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文法层面: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面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词法: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文学术语解释

An Introduction to 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450—1066) Definitions of Literary Terms(名词解释与文学术语) 1. Couplet 对句( 指两行尾韵相谐的诗句) A couplet is two consecutive lines of poetry that rhyme. The couplet composed of two iambic pentameter lines (五音步抑扬格诗行)—mo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heroic couplet ( 英雄偶句诗)—--is the most favored form. 2. Elegy哀歌、挽歌 A poem of mourning, usually over the death of an individual. It may also be a lament over the passing of life and beauty or a meditation on the nature of death. An elegy is a type of lyric poem, usually formal in language and structure. 3. Epic 史诗An epic is a long narrative poem telling about the deeds of a great hero and reflecting the values of the society from which it originated. Many epics were drawn from an oral tradition and were transmitted by song and recitation before they were written down. 4. Exodus 《出埃及记》The second 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containing an account of the departure of the Israelites from Egyp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oses. 5. Genesis A:《创世纪》The second 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containing an account of the departure of the Israelites from Egyp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oses. 6. Homer 荷马Greek epic poet, probably of the 8th century BC, to whom are ascribed the Iliad ( 《伊利亚特》) and Odyssey (《奥德赛》). Nothing is known about his life, nor even of the genesis of the poems. 7. Iambic pentameter 五音步抑扬格:英诗的韵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 每个音步中轻重音节的排列形式, 即格律。抑扬格指每一音步中含有一个轻音和一个重音; 2) 这种排列形式在一个诗行中出现的次数, 也就是每行内所含有的音步数目。下面以教材中Thomas Gray 的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为例, 诗歌第一行如下: \ / ┃\ /┃\ / ┃\ /┃\ /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 \ 表示“抑”, 即轻读的音节, / 表示“扬”, 即重读的音节; ┃表示音步的分布情况) 8. Lyric抒情诗 A poem, usually a short one, that expresses a speaker’s personal thoughts or feelings. The elegy, ode, and sonnet are all forms of the lyric. As its Greek name indicates, a lyric was originally a poem su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a lyre(古代希腊的七弦竖琴), and lyrics to this day have retained a melodic quality. 9. Motif 主题、母题 A motif generally contributes in some way to the theme of a short story, novel, poem, or play. At times, motif is used to refer to some commonly used plot or character type in literature. It can also be motive, a main subject, pattern, etc. on which a work of art is based, or from which it is developed. 10. New Testament 《新约全书》The part of the Bible which contains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Christ recorded by his followers, together with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teachings. It is the second of the two principal divisions of the Christian Bible. 11. Old Testament 《旧约全书》The earlier and larger part of the Bible, which contains the religious and social laws of the Hebrews, a record of their history, their important literature, and writings of their prophets. 12. Romance 骑士传奇、浪漫文学Any imaginative literature that is set in an idealized world and that deals with heroic adventures aand battles between good characters and villains or monsters. Originally, the term referred to a medieval tale dealing with the loves and adventures of kings, queens, knights, and ladies, and including unlikely or supernataural happenings. 13. Verse 韵文Form of writing arranged in lines, each containing a pattern of accented and

小说常见词语

小说常见词语 [笑] 笑眯眯、笑吟吟、笑嘻嘻、笑呵呵、笑哈哈、大笑、微笑、淡笑、讥笑、傲笑、讪笑、傻笑、嗤笑、嘻笑、奸笑、狂笑、狞笑、憨笑、苦笑、惨笑、嘲笑、冷笑、耻笑、呆笑、痴知、淫笑、揶揄、粲然、嫣然、莞尔、嘿嘿、呵呵、格格、扑哧、哑然。 [哭] 大哭、痛哭、哀哭、偷哭、啼哭、哭泣、低泣、饮泣、啜泣、泣诉、悲咽、鸣咽、哽咽、抽咽、幽咽、抽噎、抽泣、抽搭、号啕、嘘唏、唏嘘、泫然、潸然、潸潸、呜呜、哇哇、汪汪。 [看] 望、视、瞧、瞅、瞟、眺、瞄、盯、瞥、窥、睁眼、闲眼、瞪眼、眨眼、乍看、窥看、察看、观看、观察、洞察、视察、瞻望、瞻顾、顾盼、相觑、凝视、张望、遥望、凝望、眺望、远眺、仰望、鸟瞰俯瞰、俯眺、俯视、怒视、注视、窥视、斜视、睥视、乜视、端视、端量、瞥见、蒙眬、迷离、昏眩、瞪瞪、眈眈、眼巴巴、眼睁睁。 [听] 、静听、细听、谛听、收听、旁听、偷听、打听、恭听、聆听、恭聆、静聆、亲聆、洗耳、竖耳、侧耳。 [呼吸] 、咽气、舒气、断气、喘气、喘息、窒息、气急、喷嚏、奄奄、咻咻、哼哧、呼

哧、气吁吁、气呼呼、气咻咻、喘嘘嘘。 [头颈动作] 、抬头、仰头、仰首、仰天、昂首、低头、低首、俯首、颔首、摇头、点头、伸颈、缩颈、歪颈、歪脖。 [嘴巴动作] 吃喝、吮吸、吞吐、吞咽、呕吐、啃咬、咀嚼、咬嚼、吞食、吞噬、品味、品尝、尝试、品茗、啜茗、咕嘟、张嘴、闭嘴、撅嘴、嘟嘴、抿嘴、努嘴、撇嘴。 [手臂动作] 、捉、抓、擒、揽、搂、抱、搀、扶、推、挡、拖、拉、揍、捶、撞、撕、扯、打、捧、托、抽、揪、抬、扛、挑、担、拣、捡、拈、提、拎、捣、掏、掘、挖、撬、撒、撤、撑、掉、投、掷、抛、扔、摔、擦、拭、揩、抹、攒、摊、搔、抢、搜、抡、拔、拨、擂、披、拧、捏、扭、摸、搓、按、拿、举、劈、写、画。 [脚腿动作] 、行、走、奔、跑、跳、踢、跨、蹲、站、立、奔走、奔逃、奔赴、奔腾、逃遁、跋涉、徘徊、彷徨、徙倚、逡巡、匍匐、踟躇、踯躅、蹒跚、踉跄、蹀躞、蹉跌、跄跄、踽踽、趑趄、趔趄、跳跃、跳动、蹦跳、蹦达、溜达、雀跃、欢跃、挺立、伫立。 [腰身动作] 、挺身、俯身、反身、屈身、侧身、腾身、躬身、弯腰、猫腰、哈腰、扭腰、鞠躬、蹲趴、躺睡、仰卧、侧卧、横卧、俯卧、蜷曲、蜷缩、辗转。 〔走〕健步如飞、步履矫健、步履轻盈、大步流星、飞檐走壁、大摇大摆、步履艰难、一瘸一拐、匍匐前进、蹑手蹑脚

小说人物形象概括词

概括人物内在形象(性格、品质)的常用词语 【高考高频词汇】 性情谦卑、胆小怕事、狡黠圆滑、固执守旧、大方热情、善意真诚、机智幽默、乐观向上、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待人真诚、刚正自尊、顾全大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意志坚定、勇于创新、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做事踏实、勇敢担当、率真坦荡、赤胆忠心、志向高远、幽默诙谐、磊落坦荡、热爱生活、敢于直言、颐指气使、目中无人、斤斤计较、不拘小节、能说会道、忍辱负重、自私自利、待人刻薄、从容沉稳、不拘小节、鲁莽草率、求真务实、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心直口快、求真务实、助人为乐、不慕权贵、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自大、天真烂漫、忍辱负重、善解人意、顽强不屈、待人礼貌、懦弱胆小、温和善良、友善大方、呆板迂腐 【分类汇总】 1. 性格类: 正面—— 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 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