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

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

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阳光,才能为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在闲暇时间,很有幸拜读了马国志先生的《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一书,颇有收获。 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对作为教师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单是了解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修炼,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升华与滋养。而这本书就是讲解了学生心理辅导的60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来告诉老师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去做?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学生的心

灵。要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在行动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我们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放任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毁掉的将是无数人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甚至遍体鳞伤,我们做老师的不应该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而是寻找一剂良药尽快为孩子疗伤。那么这剂良药是什么呢?那就是爱。教师如何来制造这剂良药呢,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教师要心中有爱。这是沟通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暖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发自内心,纯于天然。要有严父慈母之爱,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要怀有一颗博大的宽容的胸襟,认真处理好日常事务。就像是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处理任何事情首先都要以爱孩子作为出发点,不要意味的指责与批评,要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的

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不要太急于处理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要多从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包容他们。二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就有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不能有私心偏心,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请你蹲下来。老师要走近学生,是指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要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就必须“蹲下来”或是“坐下来”。学生虽然年龄小,其实只要你把他当大人来看,当朋友来对待,他们更乐意接受你的教导。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容易长久。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爱好比一颗种子,只要播下了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爱,希望老师们也能时刻遵守这个真谛,慢慢的去领悟和感受爱吧! 付出心血,收获幸福 -------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用爱温暖学生心灵

用爱温暖学生心灵 班主任生涯给了我很深的体会,既简单,又复杂。社会上对这一行业表面上的尊重和内心的蔑视;老师所承受的不为人知的压力与歧视,他们不求索取的付出和默默的奉献;所在团队的和谐、协调,工作时拼命工作,玩闹时尽情玩闹的畅快与投入;学生的顽劣、狡黠、率真……一言难尽。工作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好回报。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孩子,真的需要老师关心,需要细心的爱,需要老师站在他的角度体验他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正如苏霍姆利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爱能化尴尬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 我班有这样一个男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管他,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他,在学习上根本帮不了他什么。他自己自制能力不强,所以虽有几分小聪明,但在学习上总是不尽如人意。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怎么办呢?如果放弃,那真是太可惜了,他也的确是个可塑之材,很聪明,也很喜欢思考,问一些别人问不出来的问题。可是如果要真正地想启用他,那也是挺困难的,因为他上课老爱插嘴,自习课也是转前转后,课间经常与同学打闹;而且他本人好像上进心也不强,批评就批评,批评过了照样我行我素。 我考虑了好久,决定还是启用他,我先给他来一个思想动员兼教育,单独找到他,单刀直入地问他,是否想当劳动委员,他眼里流露出不屑的神色,我马上给他讲了劳动委员的重要性,他疑惑地看看我说:“可以吗?”我肯定地回答:“当然可以啦,只要你肯用心,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的,他开心地答应了。于是,班会课上,我先对同学们说劳动委员是一个需要非常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而且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再隆重地把他介绍给他们,我第一次看见他的脸有点红,眼睛里有了渴求上进的神采。 自从他走马上任以来,我发现他每天早上都很早到校,安排值日生扫地,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班里的卫生工作大有改观。为此我经常表扬他。为了树立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特别关照他,一看到他的表现比别人好就马上表扬他、奖励他;看到他举手发言,我总是尽量照顾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总是单独提醒他……渐渐地,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了,我又私下里找他,告诉他一个好的班委干部,不仅要工作负责,在学习守纪方面也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看见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好几次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可是好景不长,我突然发现近来他上课总有点走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一次上课,我无意中走到他面前,他突然紧张地把书遮到了一本本子上,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把本子拿来一看,上面竟然是他与一位女生的对白记录。我顿时感

2019下半年事业单位统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中学教师岗)

2019下半年事业单位统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中 学教师岗) 一、辨析题(25分) 1、(简答题)辨析题(25分) 关于“早恋”,有的老师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可以顺其自然,有的老师则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要坚决杜绝“早恋”,请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题干中两位老师的观点都不合理。对待早恋现象,既不能顺其自然,也不能坚决杜绝。 (1)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在面对学生“早恋”时,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由于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强烈性、不稳定、易激动等特点,如果对学生的早恋顺其自然,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随着性意识的萌芽,中学生开始感受到来自异性的吸引,并产生接近异性的倾向和愿望,出现早恋现象是正常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早恋”现象,老师不能一味地坚决杜绝,而要耐心疏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康交往的意识,引导学生广泛交往,把握好深浅度,端庄稳重。 综上所述,题干中两位老师对待早恋的观点都有失偏颇。 二、材料分析题(65分) (资料) 材料1 成绩非常优秀,每科成绩都接近满分。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晓丽看着成绩单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语文80分,英语82分,数学竟然只有75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考的这么差。 班主任刘老师看到后看到晓丽伤心的样子,找她谈话:“晓丽,你怎么啦?”小丽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我考的太差了,才考这么点分,好难过,我好怕爸妈会骂我,我也好怕他们失望。” 刘老师递了一张纸巾给小丽,继续问道:“这个成绩和你的预期差很多,是吗?”晓丽擦了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3篇

2003年宁波市中考作文: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 细读下面的字,然后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分自信,多一份失望。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谢,少一份抱怨;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敢,少一份怯懦;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 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范文选登】 曲径通“乐”处 曾经有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晒盐,一个卖伞,因此老人便天天忧虑,因为天晴时,二儿子怎么卖伞呢?天下雨时,大儿子怎么晒盐呢?老人郁郁寡欢,身体憔悴,后来一位哲人对他说:“天晴时好晒盐,你应为大儿子高兴。下雨时好卖伞,你应当为二儿子高兴。”老人豁然一朗,从此便摆脱了烦恼。 这则故事虽无深刻的内涵,却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世界便会因此而精彩。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难免会磕磕碰碰,此时需要的是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不能被消极束缚了你本该进取的心,世界是精彩的,何必让不如意遮住你闪光的双眼。撩开它,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及你所向往的都在它的后面。 二次大战期间,一位德国妇女向他的父亲倾诉自己的痛苦,好位老人写下了这样一行字:两个被关在监狱中的囚犯,凭窗企望,一个说自己看见了地上的烂泥,一个说看见了星星。那位德国妇女看了这一行字,精神为之一振,终于丢下了生活中的痛苦。两个囚犯两种不同的看法,其处世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消极沮丧,一个积极乐观。能够想像那个说看见星星的囚犯,最终会获得自由,坚强地活下去;而那个只看见烂泥的囚犯,只能消极等待死神的到来。 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悲伤,你也将失去星星。”永远保持一颗美好的心灵。跃过险阴阻,前方必将是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简评】本文结构完整、清晰。文章由老人为两个儿子忧虑引出论点。接下来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举了两个囚犯不同的心态,造成了不同的结果;讲道理引用了名人名言。结尾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明力。从中也能体现出这位考生的阅读面之广,知识之丰富。文章的标题新颖,挺能吸引阅卷老师的心。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刘珊珊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书体会

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刘珊珊 今年寒假学校发下《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在大学我主修教育心理学的原因,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自从成为一名教师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为什么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而有的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阅读了著名心理学家马志国编著的《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后,盘旋在头脑里的这些疑问也游刃而解。马志国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在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孩子们不同的心理特质,并告诉老师如何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对症下药,加以区别地沟通与交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那么从今天开始,我要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做学生心灵的导师,走进学生的心灵,时刻给学生一个微笑,赢得孩子一张灿烂的笑脸! 年三十的时候,孩子的拜年短信陆续而来,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条短信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老师,我发现你的笑容越来越少了,开始的时候你的温柔和微笑感染了我们,帮我们度过了刚来到这所新学校的种种不适应,可是现在你的笑容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是因为我们不听话影响了你的心情吗?”看到了这条短信,我的心怦的一下,我的笑容为什么少了呢?是因为我想让他们看到我所谓的“权威”吗?看到我所谓的“严格”吗?我必须整天板着脸孩子们才能真的听话吗?孩子听话是我的目的还是孩子开心幸福是我的目的?班级的

量化和教学成绩都名列前茅。我又有什么不满足吗?看了《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后,我认真的反思了自己,决定重新把微笑又挂在了脸上,我们教师不应该像警察一样斥责逼问,应该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循循善诱,引领他们走出心灵的沼泽,轻快地行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搞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只有真正与学生相沟通,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也是教师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试图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来了解学生是我以后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几个特淘气的孩子,他们均是父母离异。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畸性爱中,有的性格懒散,有的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拳脚相向,有的终日沉默寡言,还有的沉迷于游戏网络之中。对他们,开学后我都给以无微的关怀,帮他们正一正帽子、衣领,理一理红领巾,或关心地询问:吃早饭了吗? 或者随天气的变化,及时提醒学生增减衣服,让好久没有享受过母爱的这几个同学能够体会到母爱的温暖。同时能够教育这几个学生严于律己,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会关爱别人,学会独立生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等等。也许我的爱对学生的有些帮助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能在这些单身家庭中的孩子的生活中的某些关键处、转折处帮扶一把,或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成就他们的一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付出心血,收获幸福 -------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寒假里拜读了马志国老师的著作《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本书,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原因是这本书里所列举的例子贴近我们做老师的生活,有些事例甚至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生过,让我读起来有种亲切感。 如何才能做学生们心灵的导师?我的理解是做一个学生认可的老师,一个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跟着你的思路走从而奠定学生优秀人格的老师。之所以学生对你认可,是因为你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认知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使他们对你认可了。 反思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丰富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认可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的作用。”所谓“以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当代著名教育家余漪老师认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可见老师的教育力量更多的是从人格当中来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 一个人的人格操守,生活态度以及心灵世界的丰富程度才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和生活质量.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 人的心灵都有一扇大门,对于一个不信任的人,它都不会轻易敞开,所以,老师要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取得学生的信任.信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也建立在心灵秘密的交换上.一个老师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对你不设防. 记得2011年春节前,班里流行感冒,晚上到班里巡视,有个叫李韩林的学生发高烧,因为她家离学校较远,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就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用电动车带到宝城医院就诊,下了楼才发现她没有穿棉衣,就脱下自己的硬让她穿上,这时发现她的眼睛里是湿润的,当然当时想的是不能让她再雪上加霜,没有别的,等到了医院里检查

让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让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生?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了,在教育界的人们听惯了这个词,可是要想真正做到爱生不是一朝一日。在我从教30多年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最好的良方是爱自己的学生,孩子们每天能亲切地叫一声老师好,我就感到足够了。这些都来自爱的感化,来自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爱学生就要爱学生的全部,象父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凭借自己耐心、细心,每时每刻都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学生病了,要陪着孩子上医院,全程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哪怕是递上一杯热水,哪怕是一句问候,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学生家庭有困难就及时送上一丝温暖。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教师这个职业是清贫的,但教师这个职业也是最神圣的!我无怨无悔!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那么,我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学生?呢?下面就我的经历谈谈几点感受: 一、用耐心对待学生 我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历尽了千辛万苦,也遇到过很多困难。2007年我所带的六(3)班是个全校公认的老大难班级,打架闹事都在一个班,那一年班主任工作非常难做,记得我班陈志祥是出了名的小混混,他是一位特殊学生,也是一位问题很严重的学生。从不把老师放在眼中,他的手

下有三个小团伙,每天都不能按时到校,中午有时搞点小啤酒,满脸通红来到课堂,有几次英语老师(女)都被他们气得流眼泪。虽然小学几年,他曾经在多个学校读过书,绕了一大圈,最后,又转到了我们六(3)班,由于该生父母离婚,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地打工,所以该生从小对父母没有概念,从小和姑妈在一起。姑妈虽然宠爱他,但是缺乏教育方法,形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怪癖,不懂礼貌;上课从不认真听课,喜欢在课堂上捣乱,经常无理顶撞老师。思维怪异,自卑却又自尊;霸道蛮横,易冲动发怒;从不能吃?亏?,听不得半句批评的话及善意的劝告。这是我几十年教育生涯中遇到的一名特殊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自始自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拯救,而是用个人的耐心,走进了这男孩紧闭的内心世界,矫治了这个学生性格中的缺陷,也从思想和道德情感上引导这位学生。我深深懂得,与他来硬的肯定不行,我就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感恩教育,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辛苦。其次我又发动全家总动员,把四个小团伙的家长单独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发挥家长的作用,要他们谈感受,认识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由于我的不懈努力,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终使这个男孩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其他几名学生都分别考取了较好的学校,现在这几名学生碰到你,很远的看到我,就主动地上前跟我打招呼。我说你们当初恨不恨老师,他们说我们感谢您还来不及呢。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抚平受伤的心灵,只有通过有效的引导,积极的鼓励,以平等的爱打到他的心灵

浅谈年轻教师深入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师学习感悟

浅谈年轻教师深入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师学习 感悟 2017年暑假,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学习。学习的初衷缘于工作的压力、对未来的迷惘和家庭的不和谐。 参加工作9年,担任班主任工作7年,生源的参差不齐、太多的问题学生、繁杂的工作,使 我感到身心疲惫。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太多的问题学生和无法解决的难题、以及一些 家长的无理取闹和刁难等等,让我感到无能为力和深深的挫败感。 班主任的工作占据我了我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回顾参加工作9年来以来,几乎没有 静下心来深入钻研地理教学,教学水平迟滞不前,教学成绩也提高不大。与同期参加工作的 同行相比,我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越来越远,对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 迷茫。我曾经多次想辞去班主任工作,专心做好地理教学工作,然而领导的信任、学校教师 工作安排的困难,使我无法向领导提出这个请求。 工作的压力也直接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工作中老师、班主任的角色不能尽快地转换到家庭中 妻子、妈妈的角色,因此常常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中:不断地因为一些事情对丈夫不满、发脾气、争吵,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于严苛,不断地指责与批评孩子。这使得我与丈夫 和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到几乎离婚的地步。 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我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暴躁、焦虑、抑郁。我的身体也慢慢开始 出现了各种问题:胃痛、呕吐,心慌、心脏供血不足,神经衰弱、失眠,一但劳累就开始发 烧等等。我多次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每次交谈后会明白一些道理,然后慢慢调整 好自己的心态。我也逐渐认识到:作为一个年轻教师,需要好好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是自己 的内心强大起来,进而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二、心理咨询师学习的几点感悟 心理咨询师集中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天,我却收获颇丰。讲师们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结 合自己的实例和经验,深入浅出,使我对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的 同时,我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学生和 家人也受益颇多。 1、关于心理问题的根源。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心理正常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健康,而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对都自我、对外界人或事物的认知不合理。但由于“本我”在占主导作用,所以人们往 往意识不到。其实焦虑、抑郁、暴躁等情绪的出现都是因为本我与超我的斗争所引起。看清 楚了这点,就需要我们强大自我使两者“合理化”,才能平复焦虑、抑郁等情绪。 2、关于接纳 接纳包括接纳自我和接纳他人,接纳自我非常重要。以前的我就是个典型地不接纳自己的人:凡事最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差错;对学生、家人的要求太过理想化,有点小错也不放过, 甚至小题大做。很遗憾,经过不断地努力,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达不到自己的理想要求,反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情绪。接纳就是全部接纳,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无 条件接纳。只有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有合理的期望值,才会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才 能避免负面情绪的积累和爆发。 3、关于合理情绪

呵护孩子美好的心灵

呵护孩子美好的心灵 女儿今年9岁,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开朗,积极要求上进,在家是个乖女儿,在学校是个好学生,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女孩。 今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期中考试完毕,女儿回家后一脸的不高兴,嘴里还嘟嘟囔囔。原来,小学考试是各个年级进行交叉,女儿所在的班级被分到了五年级一班,到了考场后,女儿和几个同学发现五一班的卫生很差,满地纸屑,自小养成的习惯(在家都是她扫地),便不由自主的和同班的几个同学扫了起来,正好被刚回来的五一班的班主任发现,不仅大发雷霆,“你们班的卫生意识太差,把我们班都弄得乌烟瘴气,不过还不错,知道打扫打扫”,呵!,本来是做好事,没想到却惹火烧身,就要点考试了,满肚子的委曲没处发泄,这不,直到考试完毕,仍然忿忿不平。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孩子美好的心灵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否则,面对这一场场的“狂风暴雨”,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其实,这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公民道德标准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不是吗?小学生讲学习雷锋,中学生讲文明礼貌,大学生讲不随地吐痰,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悲哀,或许孩子们就在这一次次不经意的打击之下,消磨了自己的斗志,降低了自己的道德要求。 为了维护孩子美好的心灵,我给孩子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但效果却不太理想。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亲自到学校找到了五一班的班主任,向他讲明了情况,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位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当即表示向孩子公开道歉,中午回家,女儿高兴的说:“爸

爸,这回我们的冤屈可洗清了,老师还向我们道歉呢,真不好意思” 看到孩子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还有那少许的羞涩,我感慨万千,这件事算是搞定了,孩子心灵的阴影一扫而光,并且增添了几份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 孩子身上无小事,他们正处于性格成熟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一件小事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要善于与孩子交流,聆听孩子的心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发现心灵的隐患,并及时予以纠正,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了孩子心灵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第一篇: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后感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阳光,才能为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在闲暇时间,很有幸拜读了马国志先生的《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一书,颇有收获。 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对作为教师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单是了解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修炼,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升华与滋养。而这本书就是讲解了学生心理辅导的60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来告诉老师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去做?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学生的心灵。要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在行动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我们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放任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毁掉的将是无数人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甚至遍体鳞伤,我们做老师的不应该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而是寻找一剂良药尽快为孩子疗伤。那么这剂良药是什么呢?那就是爱。教师如何来制造这剂良药呢,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教师要心中有爱。这是沟通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暖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这种爱,要发自内心,纯于天然。要有严父慈母之爱,关

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要怀有一颗博大的宽容的胸襟,认真处理好日常事务。就像是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处理任何事情首先都要以爱孩子作为出发点,不要意味的指责与批评,要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不要太急于处理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要多从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包容他们。二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就有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不能有私心偏心,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请你蹲下来。老师要走近学生,是指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要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就必须“蹲下来”或是“坐下来”。学生虽然年龄小,其实只要你把他当大人来看,当朋友来对待,他们更乐意接受你的教导。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容易长久。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爱好比一颗种子,只要播下了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爱,希望老师们也能时刻遵守这个真谛,慢慢的去领悟和感受爱吧! 第二篇: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付出心血,收获幸福 -------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有感 寒假里拜读了马志国老师的著作《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本书,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原因是这本书里所列举的例子贴近我们做老师的生活,有些事例甚至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生过,让我读起来有种亲切感。如何才能做学生们心灵的导师?我的理解是做一个学生认可的老师,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中卫市第一小学侯建玲 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可见,教师的爱是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奉献。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我国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威式的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式的关系,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恭听顺从,任何异议都是对教师的不恭、对权威的侵犯。我想认为,对于行为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若教师从关爱的角度出发,不失时机地抓住他身上的闪光点,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了解他、呵护他、温暖他,多下点功夫,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我班的张兆旭同学,学习不认真,成绩总是倒数,并且他常惹事生非。做作业时,自己不认真,还要去影响别人,一会儿碰碰这个,一会儿动动那个,搞得其他同学也不能安心;看见别人做游戏,他也要挤上一脚,但又不遵守游戏规则,批评他,他也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让每个老师都感到十分头疼。 有一天,张兆旭作业没做完,又在玩了。看见我进教室,他马上回到座位上,装模作样地做起作业来。我走到他身边,正想好好地骂他一顿,他看见我,赶紧站起来说:“老师,我在做作业。”听了他的话,我心想:骂他也没用,不如换个方式。于是,我按住火气,抚摸着他的头,微笑着对他说:“我知道,你是可能遇到难题了,所以去向同学请教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同学。来,老师和你一起来解决难题。”我边说边在他身边坐下来,张兆旭用不相信的眼神盯着我,看了好久,随后埋头做起作业来。这次的作业虽然不是全对,但字迹端正,写得极认真,我破例给他的作业打了个优星,并鼓励他:“你今天的作业很努力,老师奖给你一颗星,相信你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我是这样做好班主任的 张杰

我是这样做好班主任的张杰 众所周知,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班级的支持,所以班风的 建设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个班级的班风搞好了,校风自然也就出来了。所以我们 都渴望一个班级有严明的纪律、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氛围、蓬勃的精神风貌,但是 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不懈努力和付出。“要想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你自己心里必须要先有阳光。”从事班主任工作,我时刻谨记这一点。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 为学生的心灵播撒阳光,让每一名学生都充满自信,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超越自我、感受成功! 一、爱待学生 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给同学们讲故事,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 因为一个真正得到爱的学生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而我也总是 用心让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真实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既爱那些品学兼优的队员,充满 热情地培养他们;更爱那些基础较差的队员,认真地寻找着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且经常 暗中鼓励他、帮助他,不断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表扬。而班主任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上学期,我班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业不完成、纪律极差、不讲卫生。对这 个学生,我感到很心痛。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跟他谈话、聊天,告诉他要学会坚强,并跟他家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天,他的作业很认真的完成了,我大张 旗鼓地表扬了他。以后,对他一点一滴的变化,我总是很关注,并号召全班学生共同关心他。我发现,他变了,变得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积极完成,并且乐于帮助同学了。在他身上,我 终于看到了久违的阳光。 二、追求探究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我积极向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用于丰富自己的工作 经验,利用自己特有的敏锐和细致,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塑造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 的品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作为一位班主任,我已经慢慢进入角色,兢兢业业、一 丝不苟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结合时代要求,设计、组织班 级少先队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争做“小雷锋”教育系列活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法制 教育系列活动、文明礼貌小主人系列活动等。我把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融为一体,并尝试 了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变智育为重心的应试教育为以德育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在开 展工作时,热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时刻提醒自己:要允许学生犯错,要给予 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在工作中,我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朋友这一角色中。给学生一点宽容,让他有自我反省的余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熏陶胜于一切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我也始终坚持着“熏陶比教育、管理更为重要”这一理念。因此,平日与学生相处,我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 的言行,以身示范,达到了显着的教育效果。就拿一件小事说吧,在学校只要我发现卫生区、教室里有纸屑、果皮时,总是悄然无声地弯腰拾起,发现哪儿桌椅不整齐就亲自调整好。久 而久之,每当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围有无纸屑、桌椅摆得是 否整齐。 四、让学生展示自己

用爱心唤醒学生的心灵

用爱心唤醒学生的心灵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我们应该具备的是有一份爱心。爱是给予,爱是宽容,爱是奉献。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爱是具有多种形式的,爱是没有具体范畴的,一个温柔的延伸,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如同一缕轻柔的春风。只要心中有爱,行动有爱,时时献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领导的赏爱。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不光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学生工作,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抓好德育工作是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职业学校中的特殊位置。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他的这番话,让我领会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也就是说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更要做一个有心人了,时时处处的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 一、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就要力求全面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以便顺利开展工作。班主任要做到知人(叫出学生的名字)、知面(了解家庭情况)、知心(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缺点)。班主任了解学生越详细,学生越能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好与特长关心。这样,也能树立起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对学生来说,就是很高兴的事。这样,既能证明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说明老师在工作上,对学生的态度上是认真负责的。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努力学习的信心。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二、爱学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师爱应该是一种博爱,要全面公正、细心,一视同仁,不偏公平的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要关爱“默默无闻”的学生,一般说来,在老师的心目中,那些外表美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容易获得老师的爱,而那些相貌丑陋的、衣着简朴的、成绩一般的、智力平庸的、顽皮的学生,一般引不起老师的注意,这就需要班主任去发现、挖掘这些同学的优点,用老师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去关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摘要: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化学生行为,培养性格自信、心智健全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之花就会在学校幸福绽放。 关键词:积极品质美好心灵促进发展 前言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 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一个思潮。 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正是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契合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社会意识、经济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在孟万金所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指出:“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己潜能得到最大限度

的发挥,心理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生命的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塑造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充满乐观希望、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 一、在学校教育中,创设积极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看到的每一面墙对学生的心灵都有启迪作用。 进入教学楼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学校的办学学校教学楼 里悬挂着对学生的“三有”、“三会”、“三能”的要求即:行有规、言有礼、学有法,会健身、会劳动、会欣赏,能律己、能合作、能做事。它体现了我校对学生的具体的培养要求。在教学楼的每层楼道里,悬挂着通俗易懂的教育哲理,他们告诉学生教育的意义与目的,使学生学会做人。 二、营造积极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主题活动课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班主任在设计主题时,把握时代脉搏,抓住现阶段学生的思想矛盾、生活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寓教于乐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积极良好的个

于观敏《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书体会体会

用爱的良药为学生心灵疗伤 于观敏 近日,读了马志国老师的《做学生的心灵导师》一书,深有感触。 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对作为教师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单是了解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修炼,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升华与滋养。 教师,本该是打开学生心锁的人。但是,对学生的内心,我们究竟能深入多少?有时,看到某个学生调皮,或者做了有点出格的事情,心里非常气愤,狠狠地批评一顿。但静下心来后,又有点懊恼,为什么不与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呢?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对以后的道路会有更好的帮助。教师的责任不就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吗?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当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的。 在学生的心目中,我们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他们人生的引路人。站在讲台上,我们面对着是一双双纯真的眼睛,是一群群即将褪去稚气,走向成熟的孩子。他们将在我们的引导下,走向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在行动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我们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放任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毁掉的将是无数人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唯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有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从而通过我们在课堂、学校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教师,却很少有能让学生听进去的老师。与学生沟通,不是要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训练自己的说话和演说能力,而是训练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的能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甚至遍体鳞伤,我们做老师的不应该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而是寻找一剂良药尽快为孩子疗伤。那么这剂良药是什么呢?那就是爱。教师如何来制造这剂良药呢,有两点是必需要做到的。

用教师的言行 塑造学生的心灵

用教师的言行塑造学生的心灵 发表时间:2015-01-21T15:26:03.020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洪海 [导读]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心小学李洪海邮编:251713 【关键词】:言行以身作则以德感人情操 【摘要】: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以德树人,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做社会的“世范”,也要做好学生的“师范”:“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强师德,塑师魂。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以德树人,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 一、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诚实信用。例如:我们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课文的主人公小鸟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小鸟将要到南方过冬,答应树在第二年还要给树唱歌。到了第二年小鸟回来了,可是树朋友不见了。小鸟问树根、问大门、问女孩。小鸟飞向山谷、飞向工厂、飞向村子。小鸟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了树朋友点燃的灯,灯光代表树朋友,对着灯光唱了一首歌。最后小鸟飞走了,实现了对树的承诺。所以我们应该像小鸟那样答应的事应该做到,做到“说道做到,言而有信”。这样教师用规范的言语,教会了学生诚实信用,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以身作则是“无声的教员”。例如:在学校大扫除中,有的同学不愿意教室们后面的卫生死角,我就做了一次“无声的教员”。我对学生一言不发,就拿着扫帚走向教室卫生死角打扫。他想不到,他前脚进教室,后脚就跟来一个学生,帮他一块儿打扫。他一看,竟是班上最令人头疼的那个学生。他想平时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不太成功,今天倒是一个教育的机会。于是,他问这位学生:“你不怕脏吗?”结果,那位学生反问他:“老师,你不怕脏吗?”“怎么会不呢?但是如果大家都怕脏的话,教室不就没人打扫了吗?”“老师,我也怕脏,但是我是看见你去打扫了,才跟你进来一起打扫的。”于是,这对我和学生边干边谈,虽然老师讲的都是平时讲的话,但那位学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认真地听。从这以后,这位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爱生如子,以德感人 一名人民教师热爱自己教育事业要如何体现呢?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奉献出无限的师爱,师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教师的爱是用挚诚的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爱生如爱子。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美德。因为教育职业场所是校园,校园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每一天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每一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要教育学生,教师就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时时刻刻向他们撒播无限的师爱,用无私的爱来开启学生的心灵。 在平时教师工作中用相信的目光看待每个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呼声,教师与学生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温暖。 四、用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情操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能有健康的行为”。教师只有高标准地塑造自身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为教师的我,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地认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我注意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环境。 五、用情感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 任何一个再差的学生都可以教好学好,如果用爱心去激发和鼓励他的学习意志。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抓每个同学“闪光点”的问题,就巧妙地打开了大多数同学追求上进,获取成功之路的大门。老师的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战胜困难,解决难题,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有收获,都有成绩,成就感越积累越大,对学习的兴趣和热心就会一天天增大。教育家第斯多德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实际行动,激励、唤醒、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与成功。爱学生的目的是唤起学生自爱、自信、自强,用情感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 总之,“以德树人,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做社会的“世范”,也要做好学生的“师范”:“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强师德,塑师魂。

教师素养名言

教育名言集锦(5)教师的素养 一、教师综合素质要求 1.修炼与发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事业带给我们的乐趣,就在于怎样跨过一道又一道栅栏;平坦,倒显不出我们的脚力与速度。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得东西多十倍、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的无以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进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第斯多惠说过:“正象你不能把你没有的东西给别人一样,如果你自己没有发展、教育和培养好,你就不可能发展、教育和培养别人。” ●现代青年教育家彭兴顺在《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强调:“教师要成为名师,至少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师德突出,二是教学成绩突出,三是教育科研成果突出。而教育科研的成果,主要是以教育科

研论文的形式来表达的。一名高层次的教师,既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实践工作者,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理论工作者,而且要善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会上课又能写出一些质量较高文章的教师,成名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126页) ●吕型伟先生积其60 年从教经验,智慧地概括出了三句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这三句话也是他一直努力追求的。他认为,要成为名师,这三句话一句也不能少。其中,第三句又显得更为重要,一个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创新。 ●特级教师徐世贵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解决好三种力的问题。即动力、能力和精力。缺乏动力不愿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动力问题。做任何工作没有动力,其他无从谈起。动力是理想、事业心,是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无德不为师,无爱不成师,无术难成师。要成名师,必先做真人;要成名师,必先爱生;要成名师,必先教学有术,教学有方。”(动力是前提,能力是基础,爱心是底线,精力是保障。) ●要想做优秀的教师,必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2.与贤良为伴 ●俗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德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嘉诚说:“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格;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我们与谁捆绑在一起,这很重要!与有梦想的人在一起会被激发梦想,与优秀的人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