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教育理念与发展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大学教育理念与发展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大学教育理念与发展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大学教育理念与发展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第四节大学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大学自身的诸多因素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诸如大学教育的理念,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倾向,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划,还有大学校园的软环境等等,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基本内容、地位、方向走势和有效性,发生根本性的影响。下面,仅以大学教育理念的变化,考察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一、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时代性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深切向往"深度探索与勇于追求的思想认识,大学理念反映的是一个大学应具有的大学观"使命观与职能观的深层次问题,提倡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的问题。因此,没有一种恒定不变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的教育观念是随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这种调整自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

1、自由教育的大学理念将精神的自由放在首位,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的。自由教育,“即适于自由人之教育也。所谓自由人者,其意义乃谓人之不因实用目的之顾被迫而取得任何特定的技能者,自由人必能使用其时间于其所认为具有特定的修养价值之任何科目之上。”[1](P275)自由教育的兴起是由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被区分为自由人和非自由人,自由教育实际上是针对社会中少数自由人的教育。因为,这些自由人没有衣食住行等的生存压力,所以自由教育不是出于实用与必需的要求,而是为了提升自由人的高尚情操。从这个理念出发,自由教育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并排斥任何实用目的的教育。因而也有学者把西方早期的大学教育称为博雅教育。这种大学教育寻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解放,把教育引向人的精神层面美德的塑造,它排斥两种需要的满足:一是肉体方面需求的满足,二是商业技艺层面需求的满足,这种大学教育,天然具有道德和精神的气质。这种大学教育理念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吻合,它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的。

2、人力资本的职业化大学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被边缘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的大学理念,其核心是把人作为人力资本来进行培养,这是西方大学教育中一次重要的转型。也是为了适应西方近现代工业化生产需要的结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职业对专业知识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对人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也就成为必需。再者,近现代社会也没有自由人的存在,自由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消失,针对自由人而进行的博雅教育也就没有了市场。因而,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就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

这种专业教育是以科学知识教育为核心的,它排斥的是人文的自由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是这时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专业教育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工业化和商业文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与之相应地,带来了实证主义的真理观和实用主义的功利观等价值观在大学的渗透,并逐渐成为大学的一种主导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人文科学由于不符合实证科学的精密性和确然性的要求,也不具有实用性的特征,被推上了批评的风口浪尖上。19世纪中叶,英国的大学教育就展开了科学教育与古典人文教育之间的论战。如,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教育论》中,讨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时,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而斯宾塞所理解的完美生活又主要是与个人身体健康、生产活动、养育子女相关的内容,因此,他把与个人健康和实际生活有关的科学看作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文学和人文学科是最无价值的知识,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只是一些“花哨摆设”和“虚文华饰”。相应地。,在所排列的学校课程中,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关的课程排在第一等;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课程在其次,而关于怎样养育子女的课程;人文课程排在最末等,按照这样的大学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相应也就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因而,天然地不利于它的成长的。

3、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统一的大学教育理念,人文精神的部分回归,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影响,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的比重,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分量。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关于通识教育尚在研究和讨论之中,还没有形成共识,但在这三点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一是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和纠偏。随着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作为物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陷越深居于中心,成为操纵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工具理性。将工具理性推向极致的结果,造成人类精神生活追求的失落和对生活意义寻求的缺失,从而导致现代社会的技术性危机。这样价值理性的重塑和发展就成了时代赋予的任务。通识教育以自由精神为内核、以实现自由人为目的、充满浓郁人文气息和深厚人文关怀,可以说是责无旁贷地去顺应人们对教育本位回归的期望、为全人的和谐发展而存在。二是对传统自由教育在现代的延续。J.Dirden认为:“自由教育作为一种含有等级观念的教育思想好象是过时了,但实际上它的精神并没有死亡,现在它以一个中性词汇‘通识教育’而流行。”[2](P182-183)“通识教育实质上是对自由教育和人文传统的继承,……general与liberal在本义上是相联系的,它们都在于塑造自由人,旨在使学生的理性获得自由。”[3](P52)三是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完人“。自由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成为“自由人”,专业教育目的上使人成为职业化的“专才”,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人培养成“完人”或“全人”。全人教育寻求人的精神性和物质性的全面发展。全人教育并不贬低物质的重要性,不否认社会存在的价值,但它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可见,这个“全人”是针对在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下,形成的“单向度的人”而提出来的,在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对“专才”教育的一种纠偏。

在当代大学教育理念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强调,对我国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通识教育中对价值理性的关注,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有其共通性。但通识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世界大学教育的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它的实效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中国近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民国期间大学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民国期间,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处于一个黑暗的时期,但我国现代的大学教育却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大力发展。并为新中国的大学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大学教育理念具有的前瞻性。

(1)、蔡元培“兼收并包”的大学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东西方文化观念的相较与相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应该在思想的解放上。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

讲辞中就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积极倡导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大力主张学术研究要遵循“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治学理念。在蔡元培那里,兼容指的是对东西方文化的兼容,而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将世界最新的科技成就,引入到大学的教学内容中来。提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不仅是对本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还是对其它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消化。这种理念,为新思想、新文化的引进和消化,提供了大学这块有利的土壤,让其顺利的滋生。另外兼容还指的是对不同的学派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的共容与共存。蔡元培坚持不论学历与派别来遴选名师,聘用了具有激进思想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在中国第一个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夏元为理科学长,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随后引进了文科方面:新派的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沈伊默、高一涵等;守旧的陈汉章、黄侃、辜鸿铭、刘师培;年轻无资历的梁漱溟。理科方面请来了颜任光、李润章、李仲揆、王抚五、陈聘丞、丁庶为、李石曾、李四光、翁文灏、丁文江、秦汾等;法科有马寅初、王宠惠、陶孟和等。还盛邀英、美大学者罗素、杜威、葛利普等来北大执教讲学。北大门下,大师荟萃,群星璀璨,不同思想流派不断交锋,学术水平长足进步。北大真正脱胎换骨,跃为中国最高学府。可见,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不在道德和伦理规范的制定、建设和遵守上,而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引进、创建与发展上,思想的解放与自由是那一时期的核心与主题。

(2)、西南联大时期,爱国主义情操和自由民主精神是其首要的办学理念。西南联大办学是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时期,而且个人的生命也处于危险的边缘。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在这一时期的大学教育纲领性文件《大学一解》中着重指出:大学师生既要与全国民族共命运,关注现实,又“不能为一时一地之所限止”,“不能不超越几分现实”,“其所期望之成就,势不能为若干可以计日而待之近功”[4]。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西南联大师生在昆明建立了一个既关注现实又超越于现实之上的自足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初期的挫败和忧愤中,无论是学富五车的学者,还是意气风发的学子,每一双眼睛都热切地关注着现实、前方的战事、动荡的时局和苦难深重的人民。另外,自由民主的精神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贯宗旨。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联合举办的,在学术精神和学术魂的塑造上,发挥了三校的优良传统。北大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著称,清华以求实科学的精神令人称道,南开以从严求实,活泼创新为世人瞩目。在西南联大坚苦的环境下,联大学术空气自由,百家争鸣,政治空气浓厚,“民主墙”壁报耀眼,是供人呼吸新鲜空气和获得营养的“窗口”。联大草坪的民主集会,经常吸引成千上万要求进步的青年和市民,成为学习天下大事的课堂。正是由于北大的“自由”、清华的“民主”和南开的“活泼”的融汇,西南联大为祖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谢玮,邓稼先,黄昆,彭佩云,汪曾祺,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吴讷荪,陈忠经,戴传曾,王浩,杨凤,何兆武,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等。联大师生担任中国“两院”院士的共170余人,几乎占到院士总数的一半。其中毕业生杨振宁、李政道二人获得诺贝尔奖金,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等4人获得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可以说是办学最困难的时期,但也是办学硕果累累的时期。

2、改革发放前三十年,大学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革命性和专业性的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本科教育在国家建设需要的指向下,在学习苏联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形成了专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就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展开教学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教育,走专业教育的模式,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很深。

斯大林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意在对通才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现在我们不能只限于培养什么都会一点儿的一般的共产主义干部。一般的布尔什维克干部,一知半解和自以为是,现在对于我们是枷锁了。我们现在需要五金业、纺织业、燃料业、化学业、农业、运输业、商业、会计以及其他等等的布尔什维克专家。我们现在需要整批的成百上千的能在各种各样知识部门里精通一项的布尔什维克专家。苏联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宾的老大哥,他们在大学教育中选择的这种专业教育模式,无疑会对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的选择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另外的原因,我想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百业待兴,确实如斯大林所说,我们需要五金业、纺织业、燃料业、化学业、农业、运输业、商业、会计以及其他等等的专家,大学是培养这些专家的摇蓝,由于这种时代的紧迫性,催生了对专业教育模式的认同。

而专业教育模式的真正建立,是从对民国期间建立的大学通才教育理念的批判,开始的。通才教育被视为一种资产阶级的办学理念而加以排斥,而主张通才教育的人常常也被视为资产阶级的右派分子而被批判。

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立足于两点:一是社会主义观念的巩固和加强,二是强调教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为国家和社会服务。革命性和专业性的结合是那时的重要行色。其中,革命的热情和服务的精神可能比专业教育占的比重要大。

3、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受工业化和大众化的影响,高校大学教育理念,走向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整合期。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上仍然处于高度重视的范围,在民间具有边缘化的倾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的增大,高等教育与市场结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建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教育”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对向苏联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专才”教育理念的批判之声也越来越多,随后,对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在不停地进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了通才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的探索,我国的本科教育,明显地进入了一个深度整合时期。

具体而言,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向度:一是将大学本科定位为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一些研究型大学大多选取了这种本科发展定位。如北京大学认为北大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

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但这个任务需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共同完成,仅靠本科教育是不够的。本科教育的任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通识性人才,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育主要就是给研究生教育打基础。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也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确立本科的基础教育地位,北京大学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同时进行学习制度的全面改革,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另一是本科高职,走技术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大多地方类本科院校选取了这种向度的发展模式。有学者主张虽然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高等专科层次为主,但本科教育阶段也应该存在职业教育,也应该承担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有人甚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本科教育中,有些就可以看作高等职业教育。如从学科内容看,有的科类偏重技,或偏重应用;从培养目标看,有些科类也同时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科类有相当部分的培养目标应该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一致。大多地方院校,由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的目的,会主动与地方企业和政府进行订单式合作,为企业和政府输送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改革开放后,大学本科教育的这种发展走势,对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出了挑战的。一方面,从中央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想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统领青年学生的思想,

不愿意失去意识形态这块主战场,相应地认为,在条件和形势都非常复杂的今天,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和宣传,才是至为关键的。因而,在中央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愈加深重的。另一方面,在民间,受实用主义和功利化因素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和漠视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人们将其视为无用之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4、

三、适应大学教育理念的变迁,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50——70年代末,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为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发展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然在相当于当时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第四十六条);"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第四十七条)的条文"。几乎是同时,出台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在高等学校开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从此,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如全国教育的制度,各级学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等,都要求一个彻底的,同时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和解决。为此,在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从这些举措我们可以看到,党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贯彻到大学教育当中,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另外,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批判那些非马克思主义和非社会主义的思潮。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很强。这种做法与当时社会主义刚刚建立,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急待进一步清理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随着全国解放的实现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一般的问题,师资短缺的问题开始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的国家教育部组织了首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集中研讨,为时半年,以培养专业师资为目的"。后来,正式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师资的指示》,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为各地高等学校培养部分政治理论课师资。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培养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师资;在全国师范院校设立“政治教育系”和“政治教育专修科”,目的是培养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师资,,简称“政教专业"。

这一时期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开设,其目的是非常明确,而且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是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以及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保证和维护大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开设,主要是为了解决全国高等和中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紧张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紧迫性,意识形态色彩极浓。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还没有被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2、改革开放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可以说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种新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科学化的呼声中,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走上了学科化、专业化的发展路程。1984年教育部首先批准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二所高校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7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1988年,教育部批准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高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200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

时期。这个阶段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深化,全面建设层次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二是专业建设全面开展,完成从硕

士点到博士点的建立,并进入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开始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入了整体性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向整体性建设的

方向发展。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5个二级学科。通过这几个时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和学科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培养了高端的研究人才,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提供了高水平的师资。然而,在工业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实效却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受实用性、功利性和职业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适应需要,做出改革与调整。具体而言: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中国化刻不容缓;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思想政治舞台,是我党一贯的宗旨,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教育格局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中国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沿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做的教条式的图解,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走向一个死胡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与当今时代发展轨迹想吻合的时代主题,宣传和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式发展,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具有说服力,从而具有生命力,进一步来说,才会真正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二是适应教育全球化需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内容和特点。无论是从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自由教育”、“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自由人”到“专才”到“全人”的培养。还是从中国的“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的通才教育理念,到专业教育的“专才”理念,再到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论,大学教育的核心仍然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它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大写的“人”。因此,为适应大学教育的这种全球化和人类化的共性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都会学生们如何做人,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人性化的内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倾向,克服那种一提人性化,好像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内容的错误倾向。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诸如:民主自由的精神研究、生命意识和情感意志的研究、休闲等的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研究等等。成为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实效性的有利方面。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要能够真正做到思想的解放与创新。从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迁,或是从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的变化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大学教育的发展,与大学教育理念的解放和创新密切相关,而这种解放与创新都是紧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的,“专业教育”理念是紧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而做的调整与创新,“通识教育”理念又是紧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为克服“专业教育”的局限性而做的一种调整和创新。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关注人的思想动态和政治态度的教育,思想的解放和创新应该是保持其活力和增强其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则。四是关注青年问题的研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一定是青年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青春期问题,诸如,恋爱、婚姻、家庭的问题,关于如何取得成功的成功学问题,再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人际交往问题等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增加青年问题的研究,自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生动性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英〕亚当姆斯.教育哲学史[M].余家菊译.北京:中华书局,1934.

[2]GaryEM.ThemeaningofGeneralEducation[M].ColumbiaUniverity,1978.

[3]HarvardUniversity,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Cambridge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45.

[4] 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浅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

浅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浅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希望帮助您提供更多想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当下各大高校内,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影响重大,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新动向,改变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形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根本目标,高校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既要改变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教育的片面认识,努力增强“渗透”意识,提高“结合”本领,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业务之中,努力避免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要努力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新贡献,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熟悉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较高的素质,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

主义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懂得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要懂得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还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可以从网上搜集信息,掌握社会动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网络这个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大力建设优秀网站,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组织力量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网上轻松而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加强校园论坛建设,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回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校园论坛要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未成年人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和重视的课题之一。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为了推进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力争经过一至二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建立和形成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二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五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六是坚持普遍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七是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二、组织领导机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和主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主管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学院党政办主任、学生工作处处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各党总支书记、教务处、“两课”部、院团委、院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三、目标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社会主义观念,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717547640.html,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卢翠英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2期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是大学教育学生的中心工作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社会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时代对大学生们在个人素质涵养方面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当代的大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政治信仰、理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处在模糊与迷茫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就应该抓住时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启蒙和教育,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解决学生在生活中思想政治的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合理倾诉,为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不断地加强与促进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就是在于要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发展,要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进行关注、了解和分析,才能够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者。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其对大学生的作用 1.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者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作用。高等学校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来的。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就是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经过实践的一再证明,即使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有所松懈,就会有很多的不正确的思想冒出来寻找自己的领地。因此,高校大学生必须要经过专业的、系统的、深入的、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具备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中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社会群体,是实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强有力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怎么样,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顺利实现伟大复兴。 所以,加强和促进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就变得十分的迫切和重要。如果现代高校的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那么就会对我们的社会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对高职绿色教育理念进行 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绿色教育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教育观,是“面向人人”的人本教育观,是“君子不器”的素质教育观。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教育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导航标,使高职学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素质培养 正文: 绿色大学是开展绿色教育,传播绿色思想与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的教育机构,其基本职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绿色教育的展开,正因为如此,绿色教育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那么什么是绿色教育呢?“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 [6],“绿色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媒体教育等方式来宣传绿色文化的活动”[7],“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即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以上这些概念可见,绿色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人们对绿色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各异,但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其教育形式如何,这种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同时也是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的教育。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开展高等教育的大学来说,应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另外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但对于应该制定怎样的课程体系、教授哪些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高校也有不同的实践方法。 绿色教育,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象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象“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大地,为改善中国的环境、继续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在中国的多所大学高校、中小学都有了建设绿色校园的尝试。 绿色教育具有艺术性、综合性、前展性;绿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绿色教育富有时代感、责任感,科学、高效;绿色教育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已综合育人为己任;绿色教育激励、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绿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服务于社会的人身目标,积极、乐观,责任明确,主动健康发展。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绿色教育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民族性;绿色教育的关键是突出时代特色,适应社会转型,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

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与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与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简介: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高等教育发展随之呈现出新的动向,进而影响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实施策略。 关键字:高等教育理念转变校园规划与建设发展趋势实施策略 一、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向 1、新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与高校校园的影响 如今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 的市场需求,而招生规模扩大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生活等基础设施带来压力,拓展校园空间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从培养人才质量的角度考虑,校园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校园外部环境和校园空间的规划,在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更深层次的要求。校园空间规划需要以现代的教育理念指导,营造适合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空间环境。 2、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与高校的社会化和开放办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个高校逐步推行了办学体制的改革,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校园规划与建设产生影响。 首先是学生与教职员工生活设施和文体设施的社会化与商 品化。同时,校园的文化与体育设施也逐步为城市共享。 其次是高校从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

外向型校园的转变,大学的核心功能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转向一个智力、文化、经济复合体,高校已经逐渐成为多元开放的社会综合体。 3、高校教育方式的转变与校园环境育人的新职能 在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强调教育不应仅在教室课堂上完成,校园空间环境作为“泛教室”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也作为教育的延伸部分。同时高校更加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教育的人本化、多元化、职能化、终身化、社会化成为现代教育方式的发展方向。 4、高校的专业办学特色与学科体系建设 找准学校的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专业办学在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可以体现在空间格局、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公共空间、建筑风格等方面。例如,以医学为专业办学特色的昆明医学院,在空间格局上借鉴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抓住中医药科学和校园规划理念之间共同的文化根源;在功能分区上则引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细胞学说”,将细胞的基本结构拓扑到校园 的规划布局中;而在校园公共空间规划又引入体现中医药文化发展成就的名医、名著以及体现地域性特征的地产名药,在校园内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轴线与主体空间节点,将医药文化内涵有机的融入校园的空间场所;在校园的建筑单体设计中加入了传统地域文化与医学特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花都司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决定着能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念的界定 所谓功能是指由若干要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是产生的结果,它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体现的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表示系统对环境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结果,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我国,把功能概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域中来,或者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纪70一80年代。从总体上看,对“功能是什么”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大类型:即“主观论”与“客观论”。 “主观论”即是从主观视角来看待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功能和目的互换使用,主要有“目的论”等。“客观论”则坚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影响力来看,“客观论”明显拥有更多支持者。但是在“客观论”者内部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即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里主要有“作用论”、“能力论”、“结果论”、“价值论”以及“效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从主观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陈万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仓道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能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曹书庆则认为:“所谓功能就是一事物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功能就是德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和社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教育理念和目标计划 研究科的目标 信息科学研究科的教育理念为∶向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作出贡献,促进以知识为根基的社会的发展。通过继承与创造信息科学的理论,以培养学识广泛高深、兼有国际性的技术人员,同时以培养创造力丰富、能够独立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为目标。 教育目标 信息科学研究科的突出特点是针对下一代信息系统、信息媒体、计算机科学、硬件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生命信息等,从信息科学的基础到应用,广泛地进行教育与研究。教育课程以尖端学术研究为基础,并且为了让学生广泛掌握有高度的知识与研究能力,按照各个专业的目标配置了主专修科目。与此同时,作为副专修科目设置了也能学习其他专业的专业领域的双峰型教育课程。 硕士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及基础性研究能力,能够从多方面支持即将到来的以知识为根基的社会、拥有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的知识修养的技术人员。博士课程的教育目标为要求学生完成另一个副专修科目的学习,使他们可以扩大视野。而且,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深化到最尖端的学识,让学生可以掌握独立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名能够进行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人员。 学校录取方针 不论是从校内还是从校外,我们选拔所有以信息科学为学习专业、有强烈意愿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科学生,以及虽然已从本科毕业但希望一边活跃在社会,一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另外,从面向世界敞开本研究科大门的观点出发,本研究科积极地接纳外国留学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和外国留学生进行特别招生,每年招生两次。入学时间分别为4月和10月。 信息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的入学考试,包括关于语言以及专业知识的考试。专业的考试将针对各专业的专业领域的基础科目,以及对专业的熟练程度进行笔试。但是,根据广开校门的方针,学校尽可能让考生比较自由地选择专业科目来应试。 信息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的入学考试包括有关语言和专业能力的笔试,以及重视判断考生研究能力的口试。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在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82-02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是一生之中的最关键时期。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前途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普遍的实用主义论影响着,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为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1)学校认识不足。很多学校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下,学校即使安排课时,也都是所谓的“主科”后面的“副科”,而且很多学校还出现思想政治课被一

些“主科”占用的情况。 (2)教师认识不足。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部分教师在付出辛苦劳动后,学生、家长和学校不给予重视,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无疑让专业老师失去上课的热情。有些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学校里教不了别的课的老师就去上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成了谁都能上的大众课,而专业教师得不到及时的进修和培训,教师因为没有权威性而无心钻研教学。 (3)学生认识不足。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包括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的能力,尤其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信仰等方面的教育。[1]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仅仅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理论说教,没有现实意义。 (4)家长认识不足。在追求高分的年代,家长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校上的思想政治课,和家长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家长、家庭的教育作用,使得学校教育失去了家长和家庭这强有力的支持力量。2.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在过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很多途径和方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在这个教育

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2019年精选文档

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社会的快速进步,对 人们的思想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种社会思潮的形成,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变迁下,思想 政治教育对于及时更正人们的错误观念,准确定位人们的社会认 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正确思维的必然需要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但是,经济的进步,也带来了一些不良思想的滋生。在一定的范围 内,信仰缺失,道德缺失,社会风气急转直下。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想中的弊端,从理论上加深对社会变迁的 理解,从而使行为走上正确的轨道。 2.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发展和建设中的思想保证 我国的发展和进步依托于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一个民族拥有什么的样的发展理念,就会走向什么的发展道路。在国家建设 和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跟随着发展的现实。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内容要与国家发展进步统一起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是 快速,思想政治教育就越会显示出其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

够从所有环节上达到思想的保证,能够使思想的进步和发展与国家进步和发展形成一致性。 3.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的是人们的思想建设。而思想建设是人们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提高全民素质的形势下,思想教育就是首先要未完成的教育内容。思想教育的成败决定了人们的基本观念,决定了人们能否坚持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融合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全民的思想进步能够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掌握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长期教育原则,建立思想教育工作的常态机制 我国的教育内容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贯穿于教育活动的 主线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武装头脑,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思维形成,融合现代化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立一种长期的教育模式。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各类学校,都应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机制。建立常态机制,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走形式,而是 真正符合教育的宗旨和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实施教育和考 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2.注重能力培养原则,实施学习与讨论同步进行的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停留在课堂上,不是只是理论的阐述,而是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社会现实相融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2年茅塔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根据学校的特色,紧密结合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紧密结合教职工思想认识上的新问题,紧密结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上的新要求,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在形式、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创新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张勇 成员:吴远成饶楚华 三、目标任务: 做好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加强教职工的政治学习,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校园和谐,师德师风良好,教师从教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尽心教书,潜心育人,关心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抹牌赌博,生活情趣健康,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学校办学规范,无违规收费,教育整体形象提升,使我校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突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1、始络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加强教师的思想

教育工作。 坚持不懈地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汪金权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等等,做到人人有学习资料,人人有学习笔记,人人有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自学等途径,不断丰富政治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做到依法从教、依法办事,关爱学生、廉洁从教,自觉抵制有偿托管、有偿补课等行为,树立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是要通过学习《教师法》中有关教师义务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为重点,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做到“四个自觉”,即自觉做到敬业爱教,献身人民教育事业;自觉做到廉洁从教,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自觉做到文明执教,树立崇高师德风尚;自觉做到优质施教,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上关心教师,从政策上优惠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关心爱护教师,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多办好事、实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3、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一是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校党员干部,进一步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浓厚氛围。二是学校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三是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学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严肃财经纪律为主要内容,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自我约束,时刻保持清醒,要以自己清正廉洁的形象,影响学校教职工,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4、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章立制,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对社会来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使得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异常突出。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简单分析,提出了对当今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些思考。以期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2-0056-02【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uman right socie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especially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but also mak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the economy was extremely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de for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alent some thoughts. With a view to mak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rained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but also be able to adapt more easily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 Human Education 一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对于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必备品,我们看到知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感到知识爆炸的混乱,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来给从业人员充电,同时也需要各种专业创新性人才,迅速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然而剧烈的竞争又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一词从提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了,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但是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却还未达成共识,或者只是存在一些只言片语,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所采用的定义是牛先锋博士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并由此展开论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知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以知识产业作为社会主导产业的一种技术社会形态。知识经济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它的核心要素,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则是很重要的两项因素。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由知识经济的定义,我们不难分析出知识经济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其特征为:第一,知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第二,创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第三,知识产业是社会主导产业。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②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关键要素——知识,在我们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有新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京发〔2005〕13号),结合我校实际,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高校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我校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和战略人才培养基地,在育人工作中始终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和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要求全校师生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族精神、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的青年,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拓展,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正安二中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和贵州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加强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根据我校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联系我省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和我校迎接2013年申请省级示范高中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现实,开展全校性的“我怎样为申示工作评估做贡献”等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求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广大师生投身学校中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深入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对策,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净化校园网络空间。在师生中进行“网络与道德”、“网络与生活”、“网络与教学”的征文、讨论活动,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正面宣传和沟通作用。 三、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加强以干部的政德、教师的师德和学生的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在干部中重点开展勤政、廉政教育,在教师中重点开展为人师表、忠于职责教育,在学生中重点开展尊师爱校、明礼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 四、按照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

求,继续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普法教育,协同党支部、政教处、团委等有关部门,在学生中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学习《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五、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科学管理的新型途径。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克服畏难情绪,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今年拟对校园中英文网进行调整和建设,严格审查校园广播内容,提高校园播音的质量;改革现有校园电影放映的模式,改变现行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重视电影放映对中学生思想引导和素质教育功能,通过出海报,写影评、观后座谈等措施,帮助中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更好地发挥校园电影放映的宣传效率;积极主动与工会、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加强联系,组建师生文艺团体,如合唱团、舞蹈队、乐队等,在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时组织师生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形成健康活泼的校园氛围,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正安二中 2011年9月2日

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 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 课堂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讲授和探究两方面找到适度的结合点。 懂得欣赏,石头也会放光彩;不会赏识,金子也会被埋没。 微笑是冰释师生隔阂的催化剂;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每一天于你,是蓬勃朝气和灿烂阳光。 爱心和耐心,不断地支持着自己去关心和善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便无怨无悔。 做一个热爱学生且让学生热爱的老师。 得到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思念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初衷,学生的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快乐! 金子般的童年,需要金子般的爱心。 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信心,展示学生的才华,着眼学生的未来。 以爱,以诚栽培生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 埋在地上的树根并不要求地上的果实给予任何回报。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的。

如春风温暖每个学生,如细雨滋润学生心田。 我愿做校园内的一棵根深叶茂、呵护小草的常青树。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的未来。 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 我们要努力深耕、勤耘,付出爱心、耐心与信心,让花朵开得更灿烂而美丽。 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儿女是父母的影子。 勤于好学的人才能乐于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手中捧的是一块块未经雕刻的璞玉,让我们小心开好第一凿。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教师的最大责任就是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梦想。 关爱的阳光不只普照鲜花,温馨的雨露也要撒遍小草。 学生可爱的微笑,求知的眼神,时刻只燃我对基础教育的领悟。 在孩子的心田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则可以收获命运。 让学生的成长点缀我生命的精彩。 让每一位受批评的孩子笑着离开你,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一切关于灵魂的事业都拒绝功利,艺术如此,教育也如此。 我的孩子,我的宝贝! 教育无它,惟爱与榜样而已。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触动到心灵深处。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 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 1、外部空间主体化在群体建筑设计中,应当时常将建筑作为配角,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根据建筑和

加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摇篮,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我们小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现实情况,切实在实践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在方法途径等方面做到以学生为本开展工作,真正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她们的生活实际与发展愿望相结合,指导、帮助学生成才。 一、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发挥小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就要善于引导她们以自愿的方式参加各类活动,学生干部则以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进行自我教育。逐步完善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公平原则下的目标激励,调动起她们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其竞争意识与民主参与意识。在日常管理环节中,还要采取制定“讲文明、抓规范”德育常规,设立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值日班长”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与班级同学的监督下。还要加大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力度,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与地对待她人,与谐地对待自然与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与谐奋进的班集体。

二、创造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环境 形成良好的学生发展氛围就要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 的思想。要注重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班主任牵头、班委协助、全班同学参与的安全联络网络,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不安全 因素,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完善“安全管理规定”、“考勤制度”、“一日作息制度”,建立实施班风建设的责任系统,保证日常教学、管理秩序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构建分层管理工作机制,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与的心态学习与生活。与此同时,努力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开辟宣传优秀学生的基本资料,坚持不懈地通 过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教育,弘扬正气,倡导学生确立“自立、自尊、自强”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教育,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发展。 三、搭建全面发展、实践成才的平台 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使她们的学习激情与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提高。如组织开展设计班刊、信息栏,举行班队活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四、塑造高尚情操、完美人格的形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