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_民事诉讼规则_中的调解制度研究_张海燕

英国_民事诉讼规则_中的调解制度研究_张海燕

英国_民事诉讼规则_中的调解制度研究_张海燕
英国_民事诉讼规则_中的调解制度研究_张海燕

介绍与评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调解制度研究张海燕

内容提要:1999年生效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明确鼓励当事人通过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纠纷,而调解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规则》对调解的激励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使得更多的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但是,近10年来的实践表明,现行的调解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关键词:英国 《民事诉讼规则》 A D R 调解

张海燕,山东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 调解激励及其效果

1999年4月26日生效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C i v i l P r o c e d u r e R u l e s ,简称C P R ,下称《规则》)是20世纪末英国全面反思其民事司法制度、酝酿大变革所取得的跨世纪成果,是英国民事诉讼改革的里程碑,是其民事司法制度现代化的全新起点。该《规则》通过强化法院对于案件的管理,实现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费用和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这一司法公正与程序经济的基本目标。为达到上述基本目标,《规则》鼓励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相互合作,并鼓励当事人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和复杂程度采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 l t e r n a t i v e D i s p u t e R e s o l u t i o n ,简称A D R )来处理相互之间的纠纷。

《规则》具体通过三种措施促进调解方式的选用。

第一,《规则》强制当事人在某些案件中实行诉前议定书制度。〔1〕该制度是英国《民事

诉讼规则》的一个首创,“诉前议定书的引进已成为新型和解文化之关键”。〔2〕其内容为:

无论争议标的是什么,当事人皆应遵循诉前议定书的一般规定,即在起诉前,潜在的原告应向被告提出请求函,告知其拟提起诉讼,请求函发出3个月后方得起诉。诉前议定书规定当事人诉前的交涉行为,旨在鼓励潜在的诉讼当事人就有关纠纷在早期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促进“私了”;通过在诉前就纠纷全部或部分争点达成协议,促使当事人避免或减少诉讼范围。如果当事人违反诉前议定书而提起不必要的诉讼,则法院有权在做出如下命令时对其·

128·〔1〕〔2〕至2001年7月,有关人身伤害、医疗过失、建设和工程争端、名誉权纠纷、专家责任的诉前议定书已生效。参见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1页。

进行制裁:(1)诉讼费用;(2)利息;(3)诉讼时效;(4)诉讼中止;(5)是否责令当事人向法院

付款。如当事人严重或多次违反义务,法院有权责令其即时支付中间程序的诉讼费用。

〔3〕第二,《规则》要求律师在介入诉讼前应当获得更多的关于其当事人案件的信息。当律师开始诉前议定时,他们必须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彻底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在谈判中更好地解决纠纷。而在《规则》实施前,一方当事人根本不会在提起令状后的1至2个月内与对

方当事人就案件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4〕第三,《规则》赋予法院对当事人诉讼费用的判决享有自由裁量权,且要求法院在做出诉讼费用判决时应当考虑当事人在纠纷解决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便为实践中当事人拒绝进行调解而被法院课处诉讼费用惩罚奠定了基础。

通过上述措施,《规则》在鼓励和扩大调解制度在英国纠纷解决中的适用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使得调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当事人经常采用的方式。在英国的调解体系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调解组织,即家庭纠纷调解组织(M e d i a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 F a m i l yD i s -p u t e )、英国调解中心(N a t i o n a l M e d i a t i o n C e n t r e )和纠纷调解中心(C e n t e r f o r E f f e c t i v e D i s p u t e R e s o l u t i o n ,简称C E D R )。其中英国的纠纷调解中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解机构,该中心的目的是鼓励和发展调解和其他成本效益好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及对商业和公法领域

的纠纷进行预防的技术。〔5〕在《规则》实施前,英国调解率一直不高且其增长也受到限制,

但在《规则》鼓励当事人采用诉讼外方式解决纠纷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后(如强化A D R 方面的法律培训、法官可以利用权力对拒绝进行调解的当事人进行诉讼费用制裁〔6〕等制度),这一情形得以改观。具体地说,在纠纷解决层面上产生了两个直接影响:一是更多的纠纷得以及时解决;二是更多的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二 调解制度的适用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通过条文明确鼓励和促进调解制度的适用以后,实践中不同的法院便以不同方式践行着《规则》相关条文的规定,如伦敦商事法院尝试在实质层面上命令当事人进行调解,海事法院最近在一宗争议中发出指示,要求就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订立条文等。

有关A D R 、尤其是调解的判例显示:在《规则》实施前,对于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司法鼓励是易变的,法院对于当事人双方同意在仲裁或者诉讼之前使用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的“A D R 条款”的判决显示出一种不连续的路径:或者是在有证据证明有明确的合同条款时才·

129·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调解制度研究

〔3〕〔4〕〔5〕〔6〕参见M .Z a n d e r ,“W h e r e a r e W e H e a d i n g w i t ht h e F u n d i n g o f C i v i l L i t i g a t i o n ?”(2003)22C .J .Q .p p .23-40;另

见T .G o r i e l y ,R .M o o r h e a d a n d P .A b r a m s ,“M o r e C i v i l J u s t i c e ?T h e I m p a c t o f t h e Wo o l f R e f o r m s o n P r e -a c t i o n B e -h a v i o u r ”,(2002)R e s e a r c h S t u d y 43,p .155。

此时,双方当事人仅会简单地说“我仍然没有看到任何案件资料;我还没有进行证据开示;我还没有证明我的

证据,等等”。

参见P .B r o o k e r a n dA .L a v e r s ,“I s s u e s i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D R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i s p u t e s ”,

(2000)19C .J .Q .p p .353-357。

所谓诉讼费用制裁,是指法院根据规则44.3(1)的规定,通过案例发展出来的一种鼓励当事人适用A D R 方式

的制度。其内容为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拒绝法院或者当事人自身提出的适用A D R 解决纠纷的建议,法院会做出拒绝其全部或者部分诉讼费用请求的命令。

停止诉讼程序的进行,〔7〕或者是坚持当事人双方达成的协议不能执行这一普通法主张。

〔8〕《规则》实施后,法官则须快速做好准备以实施他们在颁发A D R 命令中的权力,〔9〕惩戒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不合理行为。在R .诉普利茅斯市政委员会[R .(o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C o w l )

v .P l y m o u t h C i t y C o u n c i l ]案〔10〕中,上诉法院主张当A D R 在诉讼外能够帮助解决纠纷的“实

质部分”时,不应当允许进行司法复查。在沙克拉诉西特瑞公司(K i r i t L a l j uT h a k r a r v .C i r o C i t t e r i o M e n s w e a r P l c i n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案〔11〕中,法院认为当事人经过调解后达成的协议具有约束力的本质。此外,在加拿大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皇家银行诉国防大臣(T h e R o y a l B a n k

o f C a n a d a T r u s t C o r p o r a t i o n L t d v .S e c r e t a r y o f S t a t e f o r D e f e n c e )案〔12〕中,政府因拒绝使用调

解程序而受到了诉讼费用的制裁。

〔13〕通过对相关调解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法院促进当事人适用调解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当事人不合理拒绝适用调解的行为进行诉讼费用的制裁。有关的判决已经对当事人及其律师在考虑适用调解程序方面施加了很大的压力,〔14〕这一点在敦尼特(D u n n e t t )案〔15〕中达到了极致,即胜诉的被告铁道公司因不合理地拒绝法院提出的调解建议而被否定了诉讼费用的请求。自敦尼特案后,大量案件也在制裁无正当理由拒绝法院调解建议的当事人方面采取

了严厉的措施。〔16〕上述案例证明了《规则》给予调解程序的认可程度。

在随后的赫斯特诉利明(H u r s t v .L e e m i n g )案〔17〕中则真正确立了调解程序在民事诉讼程序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该案中,上诉人赫斯特控告其出庭律师因为疏忽而使其在上议院对原对方当事人败诉,案件因没有价值而被撤销。在接下来的关于诉讼费用的听证程序中,赫斯特先生认为法院不应当判决他承担有关的费用,因为其在提起诉讼程序之前及之后都提出过进行调解的建议。莱特曼(L i g h t m a n )法官确认了被告在拒绝适用调解程序上提出的调解程序是否有“任何实质层面上的胜诉前景”这一关键性因素,进而,法院警告被告律师不要拒绝

调解这一使他们处于“高度危险中的策略”,并认为双方可以通过调解达到很成功的结果。

〔18〕·

130·《环球法律评论》 2009年第2期

〔7〕〔8〕〔9〕〔10〕〔11〕〔12〕〔13〕〔14〕〔15〕〔16〕〔17〕〔18〕C o t t U KL t dv .B a r b e r L t d [1997]3A l l E .R 540.参见P .B r o o k e r a n d A .L a v e r s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D R —i d e n t i f y i n g

f e a t u r e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i s p u t e ,w h i c ha f f e c t t h e i r s u i t a b i l i t y f o r s u b m i s s i o nt o A D R ”,(2000)2,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wR e v i e w ,p p .272-295。

H a l i f a x F i n a n c i a l S e r v i c e s v .I n t u i t i v e S y s t e m s L t d[1999]1A l l E .R .(C o m m )303.

参见S i x t hD u k e o f We s t m i n s t e r v .R a y t h e o n[2002]E WH C 1973(Q B D )(C o m mC t );[2002]W.L .31476425;

H S B CB a n kU S Av .S e c u r i c o r C a s hS e r v i c e s L t d[2002]E WH C 2674(Q B ),根据第24.4(a )条提出申请,C o l -m a nJ .要求双方当事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通知法院是否适用A D R ,如果不适用的话还要说明理由。

R .(o n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C o w l )v .P l y m o u t h C i t y C o u n c i l [2002]1W.L .R .803.

K i r i t L a l j uT h a k r a r v .C i r o C i t t e r i o M e n s w e a r P l c i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2002]E WH C 1975(C h ).

R o y a l B a n ko f C a n a d a T r u s t C o r pL t dv .S e c r e t a r y o f S t a t e o f D e f e n c e [2003]E WH C 1841(C h ).

参见“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i nA l t e r n a t i v eD i s p u t eR e s o l u t i o n ”,i nh t t p ://w w w .a s a u k .o r g .u k /f i l e L i b r a r y /p d f /a d -

r u p 7.p d f ,最后访问日期为2007年3月25日。

参见D y s o na n d F i e l d (E x e c u t o r s o f L a w r e n c e T w o h e y d e c e a s e d )v .L e e d s C i t y C o u n c i l [2001]E WC AC i v 1881。该

案中上诉法院利用其权力判定那些没有正当理由拒绝或不适用A D R 的当事人承担较高比例的损害赔偿金。在P a u l T h o m a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t d v .(1)D a m i a n H y l a n d (2)J a c k i e P o w e r [2001]C .I .L .L .1748案中,当事人违反诉前议定书时在诉讼中将会面临一种不合理的危险。

在该案中,被告因不愿考虑进一步的金钱赔偿而拒绝适用A D R 的提议。

参见L e i c e s t e r C i r c u i t s v .C o a t e s B r o t h e r s P l c [2003]E WC AC i v 290案。该案中,胜诉一方当事人因为在审判前

的一个月撤销了调解协议而被要求承担下级法院裁判的诉讼费用。在V i r a n i L t dv .M a n u e l R e v e r t y C i aS A

[2003]E W C AC i v 1651案中,法院因一方当事人拒绝法院提出的调解建议而受到了惩罚。

H u r s t v .L e e m i n g [2003]1L l o y d 's R e p .379.

在哈斯特案中,法院考虑到原告的个性和在诉讼中的行为而接受了双方不可能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的观点。

他在诉讼中提出了两个令人“恼怒”的主张,即使其破产且其在未得到实质性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不可能接受调解协议。

上诉法院在哈尔斯(H a l s e y )案〔19〕中重新评估对拒绝适用调解程序的当事人适用诉讼费用制裁这一问题时,认为莱特曼法官的判案进路太狭隘。法官在哈尔斯案中考察的焦点已不是对调解程序是否有现实的成功前景的分析,而在于当事人拒绝适用调解程序时是否有不合理的行为。具体地说,在做出判决之前,法院应当考虑到“一个特定案件中有关的所有情形”,这种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相关的6个方面的因素:(1)纠纷的性质;(2)案件的价值;(3)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纠纷的努力程度;(4)调解的费用是否过高;(5)在形成和参加

A D R 程序中的迟延是否会形成偏见;和(6)A D R 程序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成功前景。〔20〕因

此,不是所有拒绝适用调解程序或者A D R 程序的当事人都会受到诉讼费用的制裁,并且哈尔斯案已经提供了可以拒绝进行调解的潜在相关因素的法律指导建议。

在S I T A 诉雅特公司案〔21〕中,一方当事人的律师将调解的建议变成了调解的“命令”,意图“威吓和恐吓”被告进行调解,法院认为这已经超越了调解正当的界限。在维伦亭诉艾伦案〔22〕中,被告没有因为拒绝调解而遭受诉讼费用的制裁,因为其提出了实质性解决纠纷的提议并且也设法举行了圆桌会议。在科恩索公司诉伯恩登集团公司案中,法院没有拒绝任何一方的诉讼费用主张,因为当事人能够举证证明双方愿意通过诉讼外的其他方式解决纠纷。科恩索案的进一步发展是认可了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谈判。审理此案的雷德(R e i d )法官认为:A D R 和调解不是同义的。对当事人的唯一要求是试图通过诉讼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来解决其纠纷,在另外一些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谈判或者试图使用“诚实的

经纪人”也可能会是适当的。

〔23〕三 调解制度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实施以来,调解制度有了长足发展,充分显示了其内在价值和利益,主要表现在:节省诉讼费用,形成一种创造性的结果或者双赢局面,以及调解程序本身的一些利益,如当事人了解双方的案情和缩小系争问题等。然而,调解制度在近10年的适用过程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建筑纠纷中,调解制度遭受到了来自简易裁判的挑战。据报道,自从1996年简易裁判被引入到英国的司法体制中后,其适用率一直在攀升,〔24〕这对调解程序的适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减少了调解程序在纠纷解决中的运用,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的纠纷中。尽管裁判被认为提供了“粗糙和不公平”的司法,但大多数人却认为根据1996年实施的《房屋拨款、建筑和重修法》(H o u s i n g G r a n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R e g e n e r a t i o nA c t ,简称H G C R A )实施的裁判程序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快速装置”,使得当事人在付出较小成本的前提下获得·

131·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调解制度研究

〔19〕〔20〕〔21〕〔22〕〔23〕〔24〕H a l s e y v .M i l t o n K e y n e s G e n e r a l N H S T r u s t [2004]E WC AC i v 576.

H a l s e y v .M i l t o n K e y n e s G e n e r a l N H S T r u s t [2004]E WC AC i v 576.a t [16].

S I T Av .Wy a t t C o(U K )L t d (C o s t s )[2002]E WH C 2401(C h ).

V a l e n t i n e v .A l l e n[2002]E WC AC i v 915.

C o r e n s o (U K )L t dv .T h e B u r n d e n G r o u pP l c[2003]E WH C 1805(Q B ).该案中,法院并没有因为当事人拒绝

进行调解而否定其诉讼费用主张,因为有证据显示该当事人愿意通过无偏见的谈判解决纠纷,对于某些合适的案件,这种无偏见的谈判等同于调解。

参见P .K e n n e d y a n dJ .M i l l i g a n ,“R e s e a r c h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a d j u d i c a t i o n b a s e d o n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r e t u r n e d

f r o m a d j u d i c a t o r n o m i n a t i n

g b o d i e s a n d p r a c t i s i n g a d j u d i c a t o r s ”,(2001)17C o n s t .LJ .p .231。

了法院做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的正式判决。

相比较而言,调解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因为调解程序除不能为当事人双方提供有约束力的判决,通常也不及简易裁判程序快速和便宜。当建筑纠纷案件中的系争事实是一方当事人没有付款或者当律师相信其当事人在诉讼中处于有利地位时,当事人一般会优先选择简易裁判而较少适用调解程序,因为裁判可以在28天内提供一个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裁定。尽管如此,简易裁判却不能从根本上完全否定调解在解决纠纷中的潜在利益,调解程序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它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不受H G C R A 管辖的合同纠纷中和在特别复杂或

者金融性的案件中。〔25〕因此,简易裁判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调解的适用范围,

但是在当事人没有法定的裁判权利或者他们认为调解是解决纠纷更适合的方式时,调解仍然是纠纷解决的一种重要的备选方式。

第二,调解制度被律师策略性地操控,造成调解程序的滥用。规则关于鼓励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措施,如关于诉前议定书和诉讼费用的规定,在实务中有时会被律师操控。律师对于规则的操控集中体现在一方律师使用“费用恐吓主义”策略,威胁对方当事人使用调解程序。上诉法院在敦尼特案中的判决可能无意增加律师对于规则的策略性使用,但在客观上却使很多人认为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及其律师除了进行调解或者A D R 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26〕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敦尼特案的规则在法官形成关于调解程序的正确指令之前已经导致了该程序的滥用,因为律师在敦尼特案后大量使用调解,部分是因为他们确实想使用调解程序,更大部分是想置对方于拒绝调解程序而遭受诉讼费用制裁的窘境。该情形一直持续到哈尔斯案的出现。该案中,上诉法院提出了一个关于法院在考虑对拒绝使用调解程序而进行诉讼费用制裁的适用标准指令,但是对于不适合进行调解的案件仍然难以做出判断。审理该案的戴森(D y s o n )法官承认该案对于调解程序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调解协

议不能预测且不能有效推导出调解程序适用于所有的纠纷。〔27〕判例法已经提供了一些关

于当事人及其律师何时可以合理拒绝适用调解程序的指导原则:一方当事人超越了要求对方使用调解程序的界限,有证据证明对方忽视了解决纠纷的真正尝试。“勒索”或者“恐

吓”〔28〕一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证据可能还是相对直接的,但是谈判过程中的合理性对于律师而言就更难以判断并且在实践中也难以划清合理与否的界限。哈尔斯案通过“合理情形”试验进行的解释可能会更加隐晦,〔29〕故该实验因解释的模棱两可和有使律师进一步开

发相关因素的可能而受到批评。

〔30〕第三,调解制度成为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强制性选择,不利于某些纠纷的真正解决。在英国近几年的一些案例中,法院似乎认为根据《规则》第1.4条的规定其有权强制不愿意调解·

132·《环球法律评论》 2009年第2期

〔25〕〔26〕〔27〕〔28〕〔29〕〔30〕对于上述纠纷,当事人在28天内匆忙提出请求,却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反请求和行使抵消权及其他权利,此

时裁判只能产生越来越多的卫星诉讼和进一步的裁判。然而,调解可以提供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讨论的机会,这样的一个平台可能会使它成为双方当事人进一步参与纠纷解决的更好方式。

英国一位调解员说,他的当事人因为担心被法官惩罚而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参加了调解程序,在调解程序

中,当该调解员问及该当事人是否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而进入到调解程序中时,当事人明确回答说“不是,而是因为敦尼特案”。

H a l s e y v .M i l t o n K e y n e s G e n e r a l N H S T r u s t [2004]E WC AC i v 576.

S I T Av .Wy a t t C o(U K )L t d (C o s t s )[2002]E WH C 2401(C h ).

H a l s e y v .M i l t o n K e y n e s G e n e r a l N H S T r u s t [2004]E WC AC i v 576.

参见G r a i n g e r ,“T h e C o s t s C o n s e q u e n c e s o f aF a i l u r e t oM e d i a t e ”,(2004)23C .J .Q .p p .224-247。

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如西拉雅玛·苏库山公司等诉达挪沃公司案。〔31〕诚然,笔者同意有经

验和技巧的调解员确实可能会达成一些律师和法官所不能达成的和解协议,但相关研究〔32〕

显示,不是所有的调解都能够达成协议,并且法院的判决也没有清楚界定合理性的标准。

〔33〕从长远看,“合理拒绝”和“正确性”的模糊标准对于调解的有效适用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如果当事人仅仅为了避免法院诉讼费用的制裁而参加调解程序,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种较高比例的纠纷难以真正解决,并且也耽误了诉讼听证程序的进行。

四 问题的应对

(一)法院不应强制当事人进行调解

考察上诉法院在敦尼特案和哈尔斯案中的判决,可以看出法院有权对不合理拒绝调解的胜诉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费用制裁。法院在做出此种判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胜诉方当事人是否会合理地相信自己胜诉、诉讼费用的利益,以及败诉方当事人是否会证明调解有胜诉的前景等等。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法院有权强制当事人(尤其是不愿意进行调解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呢?哈尔斯案的判决明确了法院鼓励当事人使用调解的义务和强迫当事人违背其意愿进行调解的权力之间的区别。戴森法官认为:“如果我们强迫确实不愿意进行调解的当事人进行调解,似乎是给当事人实现诉讼的权利设置了障碍。”他援引《欧洲人权公约》支持其观点,并且区别了自愿放弃进行诉讼的协议(例如仲裁协议)和法院强制进行的协议。根据《欧洲人权公约》2003年白皮书第1卷的规定:“A D R 程序的显著特征(也可能是A D R 在个人案例中有效的关键)是当事人自愿选择解决其纠纷的一种没有约束力的程序。因此,法院不能命令而仅可以鼓励当事人利用这些程序。”法院认为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的风险是增加整体诉讼费用,延迟听证日期,并且给A D R 程序带来不光彩。法官可能想探究当事人最先拒绝进行调解的理由,但是“法院不应该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此外,英国的法律协会、民事调解委员会、A D R 组织和纠纷调解中心也认为遵循沃尔夫勋爵“获得正义”的报告和《民事诉讼规则》的精神,法院有鼓励当事人适用A D R 的职责,但是不能强迫。对此,笔者认为,在纠纷的解决中,当事人的态度至关重要,哈尔斯案认为当事人在A D R 中“有权采取他们愿意的任何方式”的做法是科

学的。〔34〕调解,更精确地说,是优秀的具有资格的调解员,在“最没有希望”〔35〕的案件中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如果将太多的精力放在鼓励当事人使用调解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者“有经验的”调解员身上是不可靠的。

(二)诉讼费用惩罚原则仅是一个例外原则

敦尼特案中初次适用的对于没有正当理由拒绝调解的胜诉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费用的制·

133·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调解制度研究

〔31〕〔32〕〔33〕〔34〕〔35〕S h i r a y a m a S h o k u s a n v .D a n o v o L t d[2003]E WH C 3006C h .

参见P .B r o o k 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w y e r s 'A t t i t u d e s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w i t hA D R ”,(2002)18C o n s t .L .J .p p .97-

116;另见P .B r o o k e r a n dA .L a v e r s ,“C o m m e r c i a l 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D R :L a w y e r s 'A t t i t u d e s 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2001)20C .J .Q .p p .327-347。

D y s o n 法官指出如果双方当事人坚持反对适用A D R 程序,那么法院也不能强制其进行。参见H a l s e yv .M i l t o n

K e y n e s G e n e r a l N H ST r u s t [2004]E WC AC i v 576案。

参见T .S t i p a n o w i c ha n dD .H e n d e r s o n ,“M e d i a t i o na n dM i n i -T r i a l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i s p u t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o n f l i c t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R e s o l u t i o n ,1992,p p .314-327。

D u n n e t t v .R a i l t r a c k P l c [2002]1W.L .R .2434.

裁,极大地鼓励了纠纷当事人对于调解程序的选择和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则》的基本目标。然而,该案的判决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刺激了纠纷一方当事人或其律师策略性地适用调解,以使对方当事人遭受因拒绝调解而面临的诉讼费用制裁的风险,在客观上使调解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利益。对此,哈尔斯案做出了一些改变,在遵循敦尼特案对无正当理由拒绝调解的当事人进行诉讼费用制裁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缓和,以真正促进诉讼的进行,同时也抑制某些律师对于《规则》规定的调解制度的策略性适用。该案在遵守《规则》第44.3(1)条规定的法院对于诉讼费用的承担享有自由裁量权和第44.3(2)条规定的败诉方应当承担胜诉方诉讼费用的一般规则的前提下,考虑到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前和程序中的行为,包括他们对解决纠纷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它们是否遵守诉前议定书等情形,法院重述了因胜诉方当事人拒绝调解而对其进行诉讼费用惩罚的做法应当是一个例外而不是一般规则,应当由败

诉方当事人证明胜诉方拒绝进行调解的理由是不合理的。〔36〕此外,该案还建立了一些主要原

则,即:(1)调解过程是秘密的,法院无权过问调解双方为什么没有达成调解协议;(2)调解较法院诉讼有一些优势,包括调解的费用一般要低,且较诉讼有更大范围的解决方式;(3)调解等A D R 程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并且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案件,因此法官不应当有优先适用调解程序的内心推定;(4)在决定拒绝进行调解是否合理时应当包括前述6个因素。

(三)诉讼费用惩罚原则的相对缓和趋势

通过对于英国调解制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考察,尤其是对于相关调解判例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对于英国调解制度的发展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引导我们去思考调解制度在英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此,笔者不吝揣测,认为英国的调解制度在未来的适用中,可能会按照以下思路推进,即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区分调解建议的提出主体并考虑拒绝调解的当事人的理由是否合理:(1)如果是法院建议进行调解,当事人拒绝则必定要遭受诉讼费用的制裁,但是法院应当界定清楚哪些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婚姻案件、人身伤害赔偿案件等,明确不是所有的纠纷都适合进行调解;(2)如果是一方当事人建议进行调解,另一方当事人如果有正当理由可以拒绝,但这里的正当理由应当由法院予以明确认定;(3)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拒绝进行调解,但却积极寻找其他的纠纷解决方式,则双方均不应遭受诉讼费用的制裁。

[A b s t r a c t ] T h e 1999U KC i v i l P r o c e d u r e R u l e s (C P R )c l e a r l y e n c o u r a g e s p a r t i e s c o n -c e r n e d t o u s e a l t e r n a t i v e d i s p u t e r e s o l u t i o n (A D R ),e s p e c i a l l y m e d i a t i o n ,t o s e t t l e t h e i r d i s p u t e s .T h e u s e o f m e d i a t i o n e n c o u r a g e d b y t h e C P Rh a s p r o d u c e d m a r k e dr e s u l t s ,w i t hm o r e a n d m o r e p a r t i e s s e t t l i n g t h e i r d i s p u t e s t h r o u g h A D R .T h e a u t h o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 U Km e d i a t i o n s y s t e mf r o m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f o c u s i n g o n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c o s t p e n a l t y ,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s o m e s o l u t i o n s t o t h e s e p r o b l e m s .

(责任编辑:支振锋)·134·《环球法律评论》 2009年第2期

〔36〕在敦尼特案中,铁道公司尽管在上诉程序中胜诉,但由于其拒绝敦尼特夫人进行调解的请求,故被要求承担案件

的诉讼费用。在哈斯特案中,法院明显地减少了拒绝调解提议的理由,实际上这些理由依赖于调解是否可能成功。

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摘要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院应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这一规定将以往的评价证据“客观真实”改为“真实”标准,是证据制度一大改革,避免案件久拖不决。对各个证据具体分析,查清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综合判断案件全貌作好基础工作。 对证据的综合判断,要求人员正确定用本证与反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知识,把证据理论与个案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从复杂、琐碎事实查证中抽象出法律关系实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就是人民法院对所收集的证据(以双方当事人举证为主),根据证据的构成要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对它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所依据的原则、标准等规定的总和。从其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举证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举证制度是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规范,质证和认证制度是对人民法院审查、核实及采信证据的规范,又可统称为证据评价制度。证据评价制度和制约着举证制度,故本文着重对证据评价制度进行探讨。

民事诉讼因其利益对抗性强,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仅向法院提供于其有利的证据,隐匿于其不利的证据,甚至于举伪证或收买证人作伪证,以混淆是非,导致案情错综复杂,从而干扰和阻碍了法官对案情真象的认知,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超审象限的发生。所以,研究证据的评价、分析,也就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永恒的课题,只有完成对此命题的科学破解,才能更高效、更公正地审结案件,体现“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 一、证据评价的程序要求 人民法院评价证据必须遵照法定程序,证据须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对方当事人质证,不经质证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和法律规定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外,质证必须公开进行。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证方出示原件。证人、鉴定人也应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须经人民法院许可,提交书面或者视听资料作证和答复当事人质询。 二、证据评价的标准 以往我国民事诉讼审判中执行的是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学理上称之为“客观真实”。这样的标准追求的是案件的绝对真实,但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诉讼中争议的事实无法再原封不动地回到原始状态,只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来反映已发生的事实,被证据证明的“事实”有时会与发生的事实脱节,对绝对真实的追求会导致法官对证据的不尊重甚至偏失其中立性,或者在当事人穷尽证据后仍感到证据不足,不敢下判。这种“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实际上已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司法实践中也有许多

关于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思考研究报告及分析

关于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思考 X跃辉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中极为重视和倡导法院调解,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民事案件是以调解方式解决的,肖扬院长在2006年3月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法院加大司法调解力度,一审案件调解结案率32.1%,许多基层法院达70%以上。”可见,调解已成为全国法院民事案件的主要结案方式之一。然而,法院调解在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偏重调解的做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尝试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行完善。 一、“调解型”审判方式的主要优点。 “调解型”审判方式之所以被高度重视及广泛运用,原因在于其具有以下优点: 1、调解自愿性凸显了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使通过协商所达成的纠纷解决结果能够符合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2、调解的和解性有利于缓和当事人因纠纷和诉讼引起的人际紧X关系,达到案结事了的良好社会效果。如怀铁法院2005年以来审理的十余件债务、离婚纠纷,有75%经调解后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和解后撤诉,在缓和人际关系的同时,有效维系了社会稳定。 3、调解过程的非程序性,允许调解结果灵活多样,使法官能够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形灵活机动地进行调解,成功率高。

4、加强调解工作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树立司法权威,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目标。司法实践中,调解对减少目前法院的民事积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案件执行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怀铁法院近三年来调解结案的案件,当事人自动履行率在63%以上。 二、传统“调解型”审判方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矛盾、冲突探析。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清楚明确,XX行为及时得到制裁,建立一个公正及诚信的社会。而传统的“调解型”审判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诚信、和谐社会的真正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院调解为促使当事人让步息讼,经常要付出牺牲一方合法权利的代价。无让步则无调解,而由于法院调解发生在诉讼中,就应以判决作为参照的标准,而一旦以此标准来检验诉讼中的调解,就可发现让步大多数是单向的,而且往往是非违约方和被侵权人作出的让步,而对违约方和侵权人来说,调解的结果常比判决更有利。因此,调解的成功往往是以权利人放弃部分权利为代价,即使调解中的让步都是当事人自愿作出的,也仍然存在着对权利保护不足的问题。事实上,调解的本质特征即在于当事人部分地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这种解决方式违背了权利是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利益的本质。调解的结果虽然使争议解决,但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这违背了法制的一般要求,这种对违反民事法律者的姑息导致民事、经济法律约束的软化,起到了负面的示X作用,反而容易诱发更多的违约及侵权行为。 2、法院调解容易变异为强制调解。自愿原则是民事调解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原则。但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本身却隐含着自愿演变为强制的契机:调解人员与审判人员在身份上的竞合,使调解人员具有潜在的强制力,当法官摆出裁判者的身份进行调解时,或明或暗的强制就会在调解中占主导地位,在强制力的作用下,自愿原则不得不变形、虚化。现实中,法官强制调解一般不会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采取尽可能隐蔽的方式,如“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等。以上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所谓的“自愿”原则都可能实质上被否定了。

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一)

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一) 调解这一理念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追求和谐与调争息诉是中国传统学观的特质之一,它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直到今天,它仍然在我国法律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东方经验”的美称。法院调解亦称诉讼调解,是指对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许可,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法院调解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其二,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诉讼活动,行使审判权,审理结案的一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①。但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显露,因此,应进一步改革完善调解制度,以建立现代化调解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 一、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案件性质上说,凡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民事案件,都可适用调解方式解决;从诉讼程序上来说,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中,都可适用法院调解。因此,法院调解是法院运用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调解在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就确立了“调解为主”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受到高度重视。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解调为主”的民事审判工作方针;1964年这一方针被发展为十六字方针,即“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②。至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调解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政策导向,但在该政策的指导下,一些法院片面追求调解率,以至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强迫调解。为此,我国在1979年起草《民事诉讼法(试行)》时,对“调解为主”这项原则进行了修改,把“调解为主”改为“着重调解”。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求法院立足于调解处理民事案件,但它仍然保持着调解为主、调解优先的基调,实践中仍有大量为盲目追求调解率而产生的强迫调解。因此,1991年4月9日我国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其中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理论界将其称为自愿合法调解原则。将调解规定在总则部分,避免了审判人员将调解误认为是开庭前的必经程序。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突出了自愿调解,从而使调解原则更加符合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本质。自1991年以来,审判实践中以调解方式结案始终是我国民事诉讼中审理案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使其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调解制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调解制度本身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如有的法院提出“强化审判,弱化调解”的改革思路,片面强调快审快结和当庭宣判率,渐渐显露出重判轻调的倾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民事权益之争虽然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但是,以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仍然具有判决结案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为民事案件,一般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矛盾可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和思想疏导方法来解决,存在着进行调解的基础。当事人对发生争议的民事权益具有任意性,权利主体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行使和如何行使,可以自由处分,因而,民事案件存在着调解解决的可能性。从司法实践看,法院调解深受当事人欢迎,也是由人民法院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为人民服务,替人民排难解忧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采用调解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纠纷,是保护人民利益,增强人民内部团结的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实践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理论学习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理论) 第一节:举证程序规则 一、庭前证据交换规则 庭前证据交换规则,是指开庭审理前由法院组织当事人相互就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出示给对方,并由对方发表认可或不认可等意见的活动。 二、最佳证据规则 ?我国有关最佳证据规则的规定 三、自认规则 自认规则是指法院可将当事人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承认作为证据予以采纳的规则。 自认的分类:(1)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2)完全自认和限制自认、(3)本人自认与代理人自认、(4)明示自认与默认自认 第二节:查证程序规则 一、关联性规则 关联性规则是指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二、可采性规则 三、主询问、反询问规则 四、诱导性询问 诱导性规则中的诱导,是指在法庭听审证人时,询问人借助于发问时的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或是某种动作的示意,足以对答问人起到启发性、提示性作用,从而导致出现符合询问人欲求的答复。 五、唤起证人记忆规则 六、预防规则 预防规则是指为防止某些证据自身存在虚伪或错误的特殊危险,而在立法或司法上设置相应程序及措施事先加以防范,借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规范与措施。 证人宣誓制度、证人的隔离或排除,伪证的处罚 七、特权规则 在证据法上,特权规则是指证人有义务向法庭作证,但证人中的一些人因为特殊的情形而享受法律免除其承担作证义务的特别权利。 八、意见规则 意见规则是指在诉讼中以专家意见的证明方式来确定与系争事实相关联的特定事项的程序和规范。 九、排除规则 排除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上涉及证据可采性的一项重要规则,是指对证据本应加以使用,但基于各种原因或考虑而予以排除的一种证据规则。

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调解技巧

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调解技巧 赵丙刚2008100238 民事调解能够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纠纷,修复因诉讼而受损的人际关系,使诉讼成为令原、被告都满意的双赢官司,有利于促进人际和睦,社会和谐,也有利于自觉履行,是法院处理民事诉讼的主要结案方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颇具特色的一项制度。民事纠纷案件能否顺利进行调解,与法官的调解技巧有直接的关系。法官的调解技巧对提高案件质量与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本人将就法官的调节技巧做一浅薄的探索。 一、要把握好最佳调解时机 各类民事纠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调解的的最佳时机也不相同,同一类型纠纷由于当事人情况不同,调解的的最佳时机也有所不同。民事纠纷诉讼调解时机可以分为: 1、“立即处理”。即案件受理时立即进行调解,制止事态扩大,及时化解矛盾,把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一般适用于标的争议不大、当事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身份或对法院比较信任以及初次涉讼等纠纷,如欠款、借贷、一般债务、相邻关系等。此刻当事人解决纠纷心切并且对法院认可自己的理由寄予希望,纠纷初期事态尚未扩大,矛盾不尖锐对立面较小小,及时解决纠纷可以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诉讼调解。

2、“冷却处理”。即案件受理后不急于调解,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进行调解。“冷却处理”一般适用于当事人感情比较冲动、对立情绪强烈或者抹不开面子以及一气之下引起的纠纷等,如离婚、损害赔偿、赡养、继承、分家析产等。此刻当事人正处在气头上,比较固执,都恨不得值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因此,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让当事人气消了,情绪稳定了,考虑成熟后,有了调和的余地和基础再进行调解。 3、“去伪存真”。即回避当事人的轻率的调解意见,逐步引导当事人走上调解正轨。“”一般适用于草率诉讼或诉讼另有其他意图的纠纷。对某些纠纷诉至法院后当事人虽然意见一致,但过于轻率、情绪化、不计后果,或者明显欠缺考虑,简单调解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的,不能简单调解,要耐心做工作,摸清找准当事人的真正用意后再调解。如离婚案件一方诉讼并非真想离婚,赡养案件老人诉讼并非只想解决吃住等。 4、“一鼓作气”。即整个调解过程要连贯、快捷、完整,一气呵成。经说理、疏导、教育、批评、帮助后,当事人一有触动,要及时发现并把握时机,迅速拿出可行的调解方案,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及时制作调解书,当场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防止夜长梦多,避免当事人反悔而前功尽弃。 二、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 法官要根据案件和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1、面对面调解。即法院召集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进行调解,是调

论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制度(一)

论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制度(一) 论文摘要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中的调解,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民法院所主持的调解活动;二是指调解协议。因此,不能将法院调解片面地理解为调解协议或者调解结案。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活动仍属法院调解。 诉讼中的调解与诉讼外的调解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有:第一,诉讼外的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机关、团体或组织所进行的调解。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行政机关的调解和仲裁机构的调解,诉讼外的调解,有的属于民间性的调解,有的属于行政性的调解,它们都不具有诉讼的性质,不同于诉讼中的调解制度,诉讼中的调解是诉讼上的一项制度,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的内容包括调解的原则、调解的程序、调解书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诉讼中的调解制度是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结束诉讼、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审结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制度。第二,诉讼外的调解,不论是民间调解还是行政调解,调解的主持者只是进行调解活动,不具有诉讼行为的性质,而诉讼中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诉讼开始后,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当事人进行协商活动,是人民法院的审理活动和当事人协商活动的结合。第三,诉讼外的调解协议不论是否制作调解书,都不是诉讼文书,诉讼中的调解协议,经过法院确认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一般由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确认其效力,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调解协议,由法院记笔录,确认其效力。 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案件性质上说,凡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民事案件,都可适用调解方式解决;从诉讼程序上来说,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中,都可适用法院调解,人民法院依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由于不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不适用法院调解。 一、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概述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以下除标题外统称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问题自愿协调,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又称诉讼中的调解。上述调解制度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所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也是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为了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围绕双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对双方进行的说服教育工作,即使没有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也应属于调解活动。如果不是出于这一初衷,只是为了顺利对案件作出判决,而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的活动则不属于调解。 其次,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结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除了可以运用判决来解决双方当事人的纠纷外,还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说理讲法,进行劝导,多做思想工作,促使他们互谅互让,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所以,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法院调解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在整个调解过程中,审判人员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都要服从审判人员的指挥。调解活动既可以在合议庭也可以在独任审判员一人主持下,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2、法院调解贯穿于民事审判的全过程 一方面,在各个审判程序中都可以进行调解;另一方面,在某一审判程序的不同阶段也可以进行调解。如在第一审普通程序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可以在开庭前,开庭审理中,法庭辩论结束后随时进行调解。

浅析民事浅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应用

浅析民事浅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应用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浅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 崔可景李向伟白耀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证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制度,明确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规定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和举证时限问题,进一步明确民事诉讼证据的要求和证明标准,同时还完善了法官依法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和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该规定的公布实施是最高人民法院为实现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实现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的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人民法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它对于加快审判改革的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利用诉讼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更便于法官依法独立、公正、正确地行使审判权,也是最高人民法院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事审判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该规定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 一、举证责任的属性与司法解释内容的兼容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就诉讼上的特定待定事实,根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为了满足法官形成某种确信心证的需要所应负担的相应责任。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尽管以“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原则为基本点,但法官都以裁判者的角色居中裁判,享有“心证”的职权。证明责任又分为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为避免不利裁判所承担风险而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责任,而行为责任却包括了主张责任与证据提供责任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主张责任是当事人为赢得胜诉,向法院提出自己的利于自己事实的一种根据。主张责任一般先于提供责任而产生,当事人在提出诉讼请求之后,其主张事实根据就必然涉及证明责任的问题。我们通常所称的行为责任的转移,则是指行为责任中的证据提供责任的转移,而主张责任则作为一种权属能力,构成未然的结果责任产生的成因,不发生转移问题。因

董毅—民事诉讼中的调解问题

董毅:民事诉讼中的调解问题 一.概念: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亦称法院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以调解的方式结案。法院调解是以当事人行使诉权为基础、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条件、以当事人依法行使处分权为内容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调解中的问题 ①调审结合模式强化调解中法官职权 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的形似于我国法院调解的相关机制,如日本的“民事调停”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诉前调解”与我国法院调解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它们虽然也都在法院进行,并且主要由法官主持,但却均与审判程序相分离而独立存在。而我国的法院调解则是与审判程序结合在一起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实行的是调审结合的审判模式,法官担任着调解人和裁决者的双重角色。法官双重身分的潜在强制力,容易造成关系案、人情案,甚至于侵犯当事人权利。 ②调解没有时间限制,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规定了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民事诉讼调解具有非程序化的倾向。这可能造成诉讼拖延,加大诉讼成本,降低诉讼效率。虽说为避免久调不决,诉讼过分拖延的情况,立法用审限限度对其进行了制约。但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第六条规定,在答辩期满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也就是说,原则上调解应在答辩期满后裁判做出前,但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而我前面已经提到,由于调解中法官职权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经当事人同意这一条件也就基本形同虚设了。因此调解的期限可以说是能够无限延长,根本无法受到审限的有效制约。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程序较为简捷,解决矛盾快,曾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然而,由于关于制约和监督这项制度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较为滞后,当前已经暴露出许多诸如因违反自愿、合法原则而导致调解案件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试想从促使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健康发展的角度就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方面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面临的问题 具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湖北某中级法院全市20XX年审结民事案件16500起,其中调解结案7920起,占48%;当事人后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和申请再审的3168起,占调解结案的40%。由此看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比例较大,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对民事诉讼调解结案质量和调解制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该院通过随机抽样调查100名具有民事审判经历的法官、100名律师关于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意见,结果有55%的法官和62%的律师认为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还突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因为调解的成功往往是以权利人作更多的让步为代价的。 2、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因为客观上调解往往不需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只要当事人能达成协议就行,由此造成部分是非不分甚至违法的调解案件。 3、不利于培育当事人法律观念和诚信观念。调解中往往是合法有理的当事人向违法无理的当事人让步,让步方会认为执法不严,老实人吃亏;没有让步或让步较少的一方往往认为投机取巧、不讲诚信可以蒙混过关,甚至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4、不利于当前倡导的对抗式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上主要问题还是不自愿调解、违法调解现象比较突出,且难以被发现和受到追究。因为他们属于“隐形”违法,即除法官、当事人心知肚明以外,其他人或机关难以察觉。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法官独立调解审判难,外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_2020.05.01生效_20200311下载

发文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 2019.12.25 生效日期: 2020.05.01 时效性:尚未生效 文号:法释〔201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 法释〔201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已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12月25日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当事人举证 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 当事人在场对诉讼代理人的自认明确否认的,不视为自认。 第六条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的自认,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他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的,不发生自认的效力。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 第七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 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已经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的; (二)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 第十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民事诉讼庭前调解程序规范之建议

民事诉讼庭前调解程序规范之建议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由于近十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而曾被错误认识,致使司法功能曾一度弱化。但其在解决民事纠纷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始终不可忽视。最近,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提出,民事诉讼调解开始彰显出其所具有的化解社会矛盾的独特魅力,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加强和规范调解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随着法院各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应当对传统的诉讼调解进行重新审视。伴随着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法官助理试点工作的推行和庭前准备程序改革的进行,构建庭前调解独立程序的观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庭前调解,是指案件立案后至开庭前,根据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则,由负责庭前程序的法官召集、组织、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诉讼活动行为。此项工作在司法实践中开始运行并得到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在庭前程序中的重要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思想不重视,效率低。这与目前庭前准备程序中的调解法官与审判法官完全分离的“调审分离”的天然缺陷有关。主观上,庭前调解法官对调解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忽视庭前调解,加上庭前调解结案的案件又不完全属于调解法官的审判成果,其积极性无形中受到打击;再者,当事人也知道庭前程序的法官完全不参与案件的审理,加上庭

前程序

“无非是证据交换”的一种错误认识,对庭前调解没有兴趣。由于上述主观上的原因直接导致其结果便是庭前调解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可以说,认为这种独立性的庭前调解可以充分调动当事人调解的积极性,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并提高诉讼效率的愿望是美好的,可实际上却往往事与愿违。 2、庭前调解工作基本完全独立于合议庭工作之外,只有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再由合议庭流于形式的合议一下。那么对调解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权,是属于了解案件情况的庭前调解法官还是不了解案件情况而掌握裁判权的合议庭呢?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可这难道不是庭前调解工作所面临的尴尬? 3、客观上有的庭前程序的法官难于准确把握案情,调解往往在事实不清,是非不明的基础上进行“模糊调解”,调解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主观上人为的因素,但同时与庭前调解制度的设置上存在的缺陷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其所固有的优点应是制度本身的设置能优化和调动各种审判资源,提高效率。因此,对庭前调解程序进行规范显得非常重要。 一、各国民事诉讼庭前调解程序的模式。 当前,各国法院的庭前调解制度大体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庭前调解模式是调审分立式,法院庭前调解程序置于诉讼程序之前,作为一个独立的调解程序,这种模式的代表是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第二种庭前调解模式是调审结合式,法院的调审主体不分离,即庭前调解和庭审人员的身份竞合,案件承办人员负责庭前的调解工作和庭审工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发展与协调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发展与协调

公司诉讼 理由 是什么?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第荣海陈坚 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概念及其源起 民事诉讼调解,是指诉讼过程中,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协议,以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法律根植于文化中,它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内,对特定社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提出的特定要求产生反映”。传统的调解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儒家思想以重义轻利为价值导向,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此人们更多地选择调解来解决纠纷,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解纷机制和解纷文化。儒家思想蔑视并摒弃人的权利,但是这种“和为贵”的文化对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关系的稳定

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和合文化在处理国内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国际关系时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民事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原则与制度之一,它能够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纠纷,修复因诉讼而受损的人际关系,使诉讼成为令原、被告都满意的双赢官司。不仅有利于促进人际和睦,社会和谐,而且也有利于自愿执行,因而成为目前我国各地法院运用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 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众所周知,民事调解制度从我国建国起便开始确立,是民事司法制度中特有的、行之有效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在我国的民事司法活动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缓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一直作为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和民事审判的成功经验而备受赞许。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一大部分是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是法院普遍运用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它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伴随着中国社会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民事调解制度的一些弊端在其适用过程中也不断显现,例如其职能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调解中的妥协让步与制度所追求的平等、权利之间的矛盾,以及调解程序中带有强烈职权主义色彩的不可取的部分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 度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摘要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院应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这一规定将以往的评价证据“客观真实”改为“真实”标准,是证据制度一大改革,避免案件久拖不决。对各个证据具体分析,查清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综合判断案件全貌作好基础工作。 对证据的综合判断,要求人员正确定用本证与反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知识,把证据理论与个案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从复杂、琐碎事实查证中抽象出法律关系实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就是人民法院对所收集的证据(以双方当事人举证为主),根据证据的构成要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对它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所依据的原则、标准等规定的总和。从其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举证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举证制度是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规范,质证和认证制度是对人民法院审查、核实及采信证据的规范,又可统称为证据评价制度。证据评价制度和制约着举证制度,故本文着重对证据评价制度进行探讨。 民事诉讼因其利益对抗性强,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仅向法院提供于其有利的证据,隐匿于其不利的证据,甚至于举伪证或收买证人作伪证,以混淆是非,导致案情错综复杂,从而干扰和阻碍了法官对案情真象的认知,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超审象限的发生。所以,研究证据的评价、分析,也就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永恒的课题,只有完成对此命题的科学破解,才能更高效、更公正地审结案件,体现“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 一、证据评价的程序要求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新旧对照表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得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得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得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得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得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她设施以及建筑物上得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产

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得,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得事项外,诉讼代理人得自认视为当事人得自认。 当事人在场对诉讼代理人得自认明确否认得,不视为自认。第八条第三款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得,代理人得承认视为当事人得承认。但未经 特别授权得代理人对事实得承认直接导致承 认对方诉讼请求得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 理人得承认不作否认表示得,视为当事人得 承认。 改 ? 第六条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得自认,对作出自认得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她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得,不发生自认得效力.其她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得,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得自认。增? 第七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 得于己不利得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 承认得,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就是否 构成自认。 增 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与国民事诉讼法〉得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得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得规定。 自认得事实与已经查明得事实不符得,人民法院不予确认。增?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得,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得; (二)自认就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得.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得,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第八条第四款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 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 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就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 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得,不能免除 对方当事人得举证责任。 改 第十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得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得事实; (四)根据已知得事实与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得另一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得生效裁决所确认得事实; (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得裁判所确认得基本事实;第九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得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与日常生活 经验法则,能推定出得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得裁判所 确认得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得生效裁决所确认得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得事实。 改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调解

目录 前言 一、民事调解制度的发展历史 二、重视调解的原因 (一)调解结案对法官而言风险很小 (二)调解结案有利于案件的执行 (三)调解结案较之于判决结案更为省时、省力 三、搞好法院调解工作的意义 (一)它能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权益争议,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减少当事人的心理对抗 (二)它有利于增强当事人和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三)调解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和提高办事效率 四、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随意启动调解程序 (二)调解无具体期限,限制当事人的上诉权 (三)对违法调解缺乏制约 (四)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弱化了实体法对法官的约束 1、判决对实体合法性的要求 2、调解对实体合法性的要求 五、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注重调解 (二)不断总结,创新调解手段,搞好调解工作。 (三)建立调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 六、调解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调解之前应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 (二)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特点,并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 (三)调解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庭 (四)制定调解计划 七、完善调解制度的几点想法- (一)调解程序应由当事人启动,并规定调解的期限 (二)严格规范调解程序,防止其不规范性和随意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前言 2002年9月26日司法部和最高院分别出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在制度上对民事调解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案件,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快速调节经济关系,预防和减少诉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判决结案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长期以来,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大量适用简易审理案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对于民事调解的规定却只见于中国《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立法对适用调解的受案范围、程序等未作界定,与其他结案方式比较,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太过宽范。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程序较为简捷,解决矛盾快,曾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然而,由于关于制约和监督这项制度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较为滞后,当前已经暴露出许多诸如因违反自愿、合法原则而导致调解案件质量不高等问题,我试想从促使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健康发展的角度就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方面作些探讨。

[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理解]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理解]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已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此条是对民诉法第64条的完善,将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合二为一,对指导审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传统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即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有的法官在民事审判工作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致使以往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未能得到根除,影响了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为此作者试从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含义及此条规定的意义和运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 举证责任通常也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诉讼中所主张的案件事实以证明的责任,以及在诉讼结束之时如果案件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应当由该当事人承担败诉或不利后果的责任。具体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1、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又叫主观上的证明责任、形式上的举证责

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就是对其最典型的概括。这是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强调当事人在诉讼中是否实施了举证行为,但未能考虑到举证责任与诉讼结果之间的连接,忽略了举证责任的实体法性质,不能够反映举证责任这个概念的最本质内容且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对哪些具体事项进行举证没有明确,无法完全解决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对当事人未能尽到举证责任应承担什么后果也无明确规定。由此而来的问题就是当事人缺乏举证的积极性和诉讼的风险意识,不利于当事人保护也给审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造成消极影响。 2、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又称客观上的证明责任、实质上的举证责任,它是指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与否不能确定时应当规定由哪一方当事人对不利后果进行负担的一种风险和责任。它强调当事人的举证后果,它是实体法上的要求,是从实体法的适用原则中派生出来的,由实体法预先设定的不能转移的举证责任。它是固定于一方当事人对一种对待证事实不可证明或解释时的风险分配形式。该责任的建立前提是:法官不能因案件事实不清而拒绝裁判。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对民事争议进行司法裁判其目的是对当事人因其民事权利的争议凭其私力无法得以解决而由国家采取的公力救济。若允许法官因案件事实不清而拒绝裁判即背离了公力救济的初衷也不符司法权是判断权的法理。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法院受理后法官必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