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2007年第1期N o.1,2007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 OCI AL SCIENCES

2007年1月

Jan.,200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一个文献综述

胡 枫

内容提要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本文试图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背景、转移状况、影响转移的因素以及转移所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全面回顾,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文献综述

作者胡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1)

一、引言

在建国之初,为了尽快启动工业化进程,加速提高综合国力,同时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做出了一系列的相应制度安排: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样,一方面通过户籍和就业双重管制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堵截在农业中,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压制减少了除重工业外的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杜鹰等, 1997;蔡等,2001a;Zhao,1999a)

而改革开放之前的户籍制度,就像国内护照!系统一样(Chan和Zhang,1999),城市的工作机会、生活必需品以及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的获得都与户籍直接挂钩。在当时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农村居民要想向城市转移,获得城市户口,只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通过配偶、父母或者被收养等关系;(2)通过城市招工;(3)通过升学和参军。但这其中任何一种对于一个典型的农村居民来说,希望都是相当渺茫的(Zhao,2001a)。因此,这种以改变户籍所在地为必要条件的永久性转移数量相当少,这种状况虽然近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使得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在城市生活再也不需要吃供应粮!,而且使农民获得了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权利(Zhao,2001a;Zhu,2002)。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放弃了对农民选择职业的限制,使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能够转化为廉价劳动力供给;同时,政府赋予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支配部分经济增量的权利和用工自主权,使原先受压抑产业的就业机会释放出来,形成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另外,最近二十年来非农产业的快速增长和资源配置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产生了快速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效应。巨大的推力和拉力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蔡等,2001a)不过,虽然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很少有文章对此进行总结。本文试图对有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行回顾;第三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探讨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制度约束的减少,中国农村出现

207

胡 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现象(C ai和W ang,2003)。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恢复性转移的起始阶段(1978~1984年),农村主题是土地承包、发展农业,农民外出打工尚属个别零散状态。(2)流动缓慢的发展阶段(1985~1992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推进,地区差距逐步拉大,沿海等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上升。(3)转移规模的迅猛扩张阶段(1993~1996年),乡镇企业发展趋缓,各种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逐渐开放,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迅猛扩张。(4)稳定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大量工人的下岗,城乡就业态势趋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持续进行。(Ca,i Park和Zhao,2004;崔传义,2004;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2002)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规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估计,这主要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不一致所造成。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可以由于以下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转移的地域范围(乡内、县内、省内、省外等),劳动力在外地居住的时间长度(十天以上、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上等),以及是否伴随户口的迁移。(Ca,i P ark 和Zhao,2004;Ca,i2003)比如,R oze lle等(1999)估计,199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大约为5400万,其转移劳动力的定义为除了在节日和农忙或者工厂倒闭期间回家外的外出务工人员。如果将这个定义进一步扩大,包括那些每日上下班和自我雇佣的劳动力,那么这个数字将达到1亿左右。通过对1990年人口普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胡英(2003)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外出半年以上的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接近1亿3千万。在所有这些对转移劳动力的估计中,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抽样调查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本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一般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方式: (1)向当地非农产业(主要为乡镇企业)转移;(2)向省内城镇转移;(3)省际跨区域转移。(蔡等,2000;农业部课题组,2000;王光栋、李余华,2004)

对于省际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而且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加活跃。?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何英华(2004)发现:在省际非户口农村移民的流向上,东南沿海(江浙沪闽粤,特别是粤)是最主要的输入地,其次是北京和新疆。而从迁出地来看,上述沿海省市的内陆邻省和四川则是最主要的移民来源地。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和职业分布

虽然城市的正规部门就业所提供的工资高于其它部

表1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历年

农村转移劳动力数据(1997~2004)

定义年份规模

转移出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

动力(包括到乡外仍然从事第一产

业的劳动力),或劳动力未发生地

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

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19978315万

19989547万

199910107万

200011300万

20018961万

200210470万

200311390万

200411823万

数据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2001,2002),范小玉、且淑芬(2002, 200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4,2005)。

门,而且还提供相应的其它福利以及工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农村劳动力所面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因此,除了少数农村劳动力外,大部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必须从事那些险、难、脏!的非正规部门工作。%

根据作者的调研数据,按照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多少分别依次为: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饮食服务业、商业等。(H are,1999)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0)的劳动力专项调查也表明,工业(包括制造业和采矿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其它服务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占全部转移劳动力数量的80%以上。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各类非户口移民主要从事的职业为: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人员及其它&&&这三类职业就业总计超过75%。(何英华,2004)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性。(蔡、王德文,2003)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导致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而改革开放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则为这种转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蔡,1995)

林毅夫等(2004)以各地区以及城乡的实际人均收入为指标,利用1990年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从1985年到2000年城乡之间和沿海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Zhao(1999a)研究发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下降态势,在1984年达到最低点,然后又被持续拉大。如果将城市

208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居民包括住房、医疗、食品等方面的隐性收入考虑进去,城乡人均收入比例在1980年为3 09,在1984年为2 26,而到1993年则达到3 2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除了城乡收入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宏观因素外,还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特征、迁移成本以及制度因素等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Zhao,1999a;Zhu,2002;R o l and -H o l st,2004)

1.关于个人特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

年龄较小者(16-35岁)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不仅表现为男性劳动力的迁移数量要大大高于女性劳动力,还体现为数量的增长也更快;未婚者更倾向于外出打工(H are,1999;Z hao,1999a;都阳、朴之水,2003;张晓辉等,1999;朱农,2002)。而受教育程度是否显著影响外出打工的决定,由于所利用的调查数据不一致,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部分研究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倾向于外出打工?(P arish,Zhe和L,i1995;D u,Park和W ang,2004;张晓辉等,1999)。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农户调查发现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比例最高。Zhao(1999a)发现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反而更倾向于留在农村从事非农工作,而不愿意外出打工。朱农(2002)通过对迁移者与非迁移者的比较发现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其原因可能在于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非迁移者可以从事家庭非农业经营或进入乡镇企业,而这些非农业活动能显著地提高他们的收入。蔡(2000)对此也作出了类似的解释,他认为农村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一般已经占据了较好的农村就业岗位,因而迁移动机较弱。

2.关于家庭特征的因素: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所拥有土地数量、家庭所拥有生产资料、家庭所拥有的现金财富、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数量等。

家庭中女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而家庭中男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在本地从事非农活动(H are, 1999);不过一般说来,家庭中的总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人均拥有土地数量少,家庭中未成年孩子数量少的家庭,倾向于外出打工(Du,P ark和W ang,2004; Zhao,1999a;R oze lle等,1999;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1997;张晓辉等,1999)。利用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中国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及作者的中国农村贫困调查结果,Du,P ark和W ang(2004)还发现:家庭的资源禀赋与劳动力转移倾向呈倒U形关系,且该拐点非常接近贫困标准。这表明,有成员要外出打工的家庭必须具有一定的现金财富或者生产资料,最贫困的人群由于相对高昂的迁移成本和风险不会发生迁移,而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也不愿外出打工。张晓辉等(1999)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点的调查数据,Zhao(2001b)利用计量模型也都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3.关于输出地特征的因素: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和通讯等的发达程度、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等。

输出地是否处于平原还是山区对劳动力转移也会产生影响,处于山区的比处于平原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利用道路交通和电话网络的发达程度来代表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作者发现交通越不发达,通讯越落后的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所获得的当地非农工作机会越少,就越倾向于迁移(Zhao,1999a;Zhao,1999b)。R oz e lle等(1999)还发现,远离大城市的内地农村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转移。赵树凯(1995)利用对1993年15省28村劳动力流动的调查数据,发现外出劳动力规模的大小,与村经济发达程度呈反向相关关系。村级经济越发达,吸收就业的能力就越强,外出劳动力也就越少。

4.关于输入地特征的因素:移民网络、输入地工作机会的获得、输入地的失业状况以及输入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等。

几乎所有的调查和文献资料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关系&&&血缘、人缘、地缘!向外转移,由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所占的比例较小。这是因为在输入地形成的移民网络能够减少寻找工作的信息成本、心理成本以及失业的可能性,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Du,P ark和W ang, 2004;R oze lle等,1999;Zhao,2001b)蔡(1997)在一项对济南市民工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民工中有75%以上是通过老乡或亲戚帮助找到进城后第一份工作的。其它的研究文献也有类似的结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1997)

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通过计量分析C ai和W ang(2003)发现,输入地非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影响,而输入地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其没有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实是那些供给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和服务,集中表现在交通运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拥挤和住房紧张等方面。(蔡等,2001b)

5.迁移成本

迁移成本包括交通成本、生活成本、心理成本、为寻找工作而支付的培训成本和迁移误工造成的机会成本(等(辜胜祖、简新华,1994;蔡,2000)。Zhao(1999a)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者发现:包括办理三证!的费用、交通和住房费用等在内的直接迁移成本只能解释城乡工资差异的30%左右。而间接成本如心理成本,尤其担心个人安全和离开家庭的孤单感所造成的心理成本,对人们外出打工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

6.制度因素: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安排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

209

胡 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虽然近年来制度因素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缓,但当今中国的迁移政策的特征仍然是尽量保持原有制度并不断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尤其是户籍制度,已成为其他许多歧视农村劳动力的制度根源所在(Zhao,1999a;Ca,i2003;H u,2002),而这种制度得以维系的主要原因是提供经济转轨时期的政治安全保障(蔡等,2001a)。利用1997年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通过计量分析Sh,i S icu l ar和Zhao(2002)认为城乡收入差异的77%左右可以由户籍制度及相关分配制度所致的城乡分割因素所解释。利用五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王美艳(2005)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每小时工资差异的43%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其它歧视所导致。户籍制度及相关分配制度的差异反映在:户籍身份的不同,劳动力市场准入的不同,较好工作岗位、住房、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的获得等方面的歧视(W ang和Zuo,1999)。

另一方面,土地所有权的不确定使得农民害怕由于放弃土地使用权而导致土地收入的损失。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且土地使用权无法自由流动,其离开农村放弃土地所导致的损失大致等于未来农业收入流的折现。因此,农民会将家庭劳动力一部分用于家庭农业,另一部分用于非农业活动以获取更高的收入(Y ang,1997;Y ang和Zhou,1999;Kung, 2002)。R oze lle等(1999)利用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将存在于农村的制度障碍(公粮、社会保障、自由租赁土地和非正规的信用市场)作为解释变量之一,发现公粮的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土地租赁市场和非正规信用市场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面影响。Z hao(1999b)也发现,农业税等负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有重要的影响。与一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推动作用不同的是,K ung(2002)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会加速土地租赁市场的形成,反而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世界银行(1997)的估计,从1978到199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 4个百分点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贡献了其中1个百分点。

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且丰富了城市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不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压力,犯罪等。(骆友生等,1994;关喆,1997)另一方面,对于输出地来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不仅能增加其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以及提升其人力资本,而且对于输出地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胡苏云和王振(2004)利用对安徽霍山县和山东牟平县农户的调查资料发现,无论在相对发达还是相对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于家庭收入的提高均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农户调查,都阳、朴之水(2003)发现,迁移家庭整体上相对于非迁移家庭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而且迁移家庭中相对贫困的家庭的收人转移比例要高于富裕家庭。H are(1999)利用对河南省夏邑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发现,输出地会通过回流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加和资金的流入而获益。

农村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流向较高的地区,减少了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提高了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从而使农业部门的相对竞争力得到增强,并提高了该地区的收入水平(都阳,2004;樊纲等, 2005)。李强(2001)根据其1999年8月在四川农村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农民工汇款比例高于其它国家,?促进了输出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之间、贫穷与富裕地区之间和贫富农户之间的差距,不过同时又扩大了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和无劳动力外出的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尤其是那些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会给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王光栋、李余华,2004)

不过,正如前文第三部分中所提到的,中国的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并没有因为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不断增加而有所缩小。L in 等(2004)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确能缩小差距,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地区收入相对减少,以及输出地政府限制外地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使得目前的转移规模仍然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蔡(2005)则认为其原因在于:(1)经济改革在经历一段时间对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矫正之后,又回复到重工业领先增长的轨道,从而经济增长具有了排斥就业的倾向。

(2)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足,妨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民转移不充分,外出打工收入不足以使他们的收入赶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就不能缩小。

五、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所带来的影响的文献却相对较少而且往往不够深入。因此,进一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入理解和有关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很重要的。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输入地的影响

210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现有这方面的文献大都停留于定性的讨论分析,很少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调查数据也相当少。大部分的相关文献都认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为输入地的发展和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来正确评价这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于城市政策制订者来说是很关键的。

2.汇款所带来的影响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汇款能给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地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增加输出地居民的收入、减少贫困、改善生活、增加输出地农村居民的消费等。但有关汇款在输出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在耐用消费品、住房、教育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尤其是其能否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输出地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所贡献,尚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定量研究分析。

3.有关回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虽然近年来对于回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情况有一定的研究,+但很少有文献对回流的规模、原因以及其对于输出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回流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是否相对较高,是否能够促进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等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2005年10月25日公安部有关人士称全国已有山东、辽宁、福建等11个省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工作,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并将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限制!,但几天之后又称户改方案还不成熟!。更详细的有关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及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参见宋洪远等(2002)。

#类似地,另外一些研究者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为3或5个阶段。具体请参见陈廷煊(1999),范小玉(1999),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5),阳俊雄(2001),张照新等(2002)。

?蔡(1995)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因其距离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因而迁移成本较高;又由于其长期以来农业劳动力隐性失业较高,形成对闲暇的较强偏好,因而迁移所造成的效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效用提高。

%蔡(2002)将城镇就业市场分为保护性市场(高度保护本地劳动力,以国有部门为代表,其进入门槛严格控制,缺乏竞争,制度性工资)和开放性市场(没有明确户口限制,主要是各类非国有经济以及自我雇佣等,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工资的水平),而外来农村劳动力主要就业于开放性劳动市场。

?不过几乎所有的调查数据都显示:在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最多,往往超过一半以上。这可能与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关,大部分的农村青年只是接受初中教育。可参见张晓辉等(1999)以及蔡(2000)。

(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迁移者所失去的挣农村工资的机会。

)张兴华(2001)利用一个评价模型分析表明:对外来工的歧视虽然能为城市当地就业人口增加一定的福利,但其代价是外来工、消费者、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福利的更大损失。蔡(2001)认为,限制外地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妨碍了劳动力市场发育,损害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的经济增长(GDP)。

?由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所公布的,中国农民工国内汇款服务问题报告?显示了类似的结论,农民工汇款占收到汇款家庭的总收入的20%至50%。该报告还估计,2004年的农民工汇款总额为1690亿元到3000亿元人民币之间,2005年则为1910亿到3300亿人民币之间,预计在未来5-10年内还会有增长。

+参见Zh ao(2002)和Bai and H e(2003)。

参考文献:

1.蔡: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和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2.蔡:,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蔡: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4.蔡,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蔡: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 ,理论前沿?2005年第20期。

6.蔡、王德文、都阳:中国经济增长条件趋同中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0年。

7.蔡、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1年。

8.蔡、郭汉英、高嘉陵:,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 1999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9.蔡、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经济所工作论文,2003年。

10.陈廷煊:城市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1.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2.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13.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2004年。

14.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樊纲、王小鲁、张泓骏:劳动力转移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M],,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16.范小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思考! [M],,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1998?。

17.范小玉、且淑芬: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 [OL],https://www.doczj.com/doc/647648096.html,,2002。

18.范小玉、且淑芬:2002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净增1349万人![J],,调研世界?2003年第4期。

19.辜胜祖、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1.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04年第4期。

2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05年第5期。

23.关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综述![J], ,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1期。

24.何英华:1995-2000年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描述与分析![Z],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4年。

25.胡苏云、王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安徽省霍山县与山东省牟平县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211

胡 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6.胡英: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分析! [J],,统计研究?2003年第7期。

2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1997/1998)! [OL],www.l https://www.doczj.com/doc/647648096.html,,2000。

2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1999)![OL], www.l https://www.doczj.com/doc/647648096.html,,2001。

2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OL], www.l https://www.doczj.com/doc/647648096.html,,2002。

30.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1.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

3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J],,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8个县(市)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4期。

34.骆友生、刘剑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8期。

35.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6.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

37.王光栋、李余华: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2期。

38.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9.阳俊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1年第5期。

40.张晓辉、赵长保、陈良彪:1994: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实证描述![M],,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41.张兴华:对外来工的政策歧视:效果评价与根源探讨! [M],,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2.张照新、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43.赵树凯:劳动力流动:出村和进村&&&15省28村劳动力流动调查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5年第4期。

4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45.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5期。

46.B aiNan s heng and H e Yupeng.Ret u rn i ng to t h e C oun trys i de vers u s C on ti nu i ng toW ork i n t h e C iti es:A S t udy on RuralU rban M i gran ts and Their R eturn to t h e Coun trysi de of Ch i n a[J].Soci al Sci en ces In C h i na,2003,w i n ter:149-159.

47.C ai Fang,and W ang D e w en.M i grati on as M arketizati on: W hatC an W e Learn fro m Ch i na s'2000Cen s u s Data?[Z].W ork i ng Paper S eries No.26,In stit u te of Popu l ati on and Labor E cono m i cs,

C h i nese A cade m y of SocialS ci en ces,2003.

48.C aiFang.Refor m of Labor Policy i n Ch i n a:A Pers pecti ve of Po liticalE con o my[Z].W ork i ng Paper S eries No.28,Ins tit u te of Popu lati on and Labor Econo m i cs,Ch i nese A cade m y of Soci al Sci en ces,2003.

49.C ai Fang,A lbert Park,and Zhao Yaohu.i The C h i nese Labor M arket[Z].Chapter p repared f or the second con ference on Ch i na s'E cono m i c Tran siti on:Origi ns,M echan i s m s,and C onsequen ces Pitts bu rgh,Nove mb er5-7,2004.

50.Chan Ka m W i ng,Zhang L.i The Hukou Syste m and Rura l-U rban M i grati on i n Ch i n a:Processes and Ch anges[J].Th e Ch i n a Quarterly,1999,(160):818-855.

51.Davi d Roland-H ol https://www.doczj.com/doc/647648096.html,borM arket s and Dyna m ic Co m para tive Advan t age[Z].Dyna m i c Iss u es i n Applied C o mm ercial Poli cy A na l ysis,CEPR Nove mb er,2004.

52.D en i seH are.Pu s h!vers u s Pu ll!Factors i n M i grati on Out flo w s and Ret u r n s:Det er m i nants ofM i grati on S t atus and SpellDu ra tion a m ong C h i na's Rura l Popu lati on[J].Jou rnal of D evelopm ent S t ud ies,1999,(3).

53.D enn is Tao Y ang.Ch i na s'Land A rrange m en ts and Ru ral La borM ob ili ty[J].C h i na E conom ic Revie w,1997,(2):101-116.

54.D enn is T ao Yang,H ao Zhou.Ru ral-U rban D is parit y and S ect oral Labor A ll ocati on i n Ch i na[J].Jou rnal ofD evelopm ent S t ud ies,1999,(3).

55.Du Yang,A l berk Park andW ang S angu.i IsM i grati on H el p

i ng Ch i na s'Poor?[Z].Paper p repared for t h eC on feren ce on Povert y, Inequali ty,LabourM arket and W elfare Ref or m i n Ch i n aAu stralia Na tionalUn ivers i ty,Augu st25-27,2004.

56.H u Dap eng.T rade,Rura l-U rban M i grati on,and Reg i on al Income D is parit y i n Devel op i ng C oun tri es:a SpatialG eneralEqu ili b ri um M odel Ins p ired by the C ase of Ch i n a[J].Regi onal Sci en ce and U rban Econo m ics,2002,32:311-338.

57.Ja m es Kai-s i ng Kung.Off-Far m LaborM arkets and the E m ergence of Land Ren t a lM ark ets i n RuralCh i na[J].J ournal of Co m parati ve E cono m i cs,2002,(30):395-414.

58.L i n J usti n,Ge w eiW ang and Yaohu iZhao.Regional Inequ ali ty and Labor T rans f ers i n Ch i na[J].E cono m i c Devel opm en t and Cu l t u ral Change,2004,(3):587-603.

59.S cottRozell e,L iGuo,M i nggao Shen,Am eli aH ugh art,John

G il es.Leavi ng C h i na's Far m s:Survey Res u lts of Ne w Paths and Re m ai n i ng H urd les to RuralM i grati on[J].The Ch i na Quarterl y,1999, J une:367-393.

60.Sh,i X i nzheng,Terry S icu l ar,and Zhao Yaohu.i Anal yzi ng U rban-Ru ral Inco m e Inequality i n Ch i n a[Z].Paper p resen ted at In tern ati ona l Sy m posi um on Equ it y and Social J usti ce i n Trans i ti on al Ch i na,Beiji ng,2002.

61.W ang,F.,and Zu o,X..Ins i de Ch i na s'citi es:Insti tuti on al

b arri ers and opportun iti es f or urb an m i grants[J].Am erican E conom i

c Revie w,1989,(2):276-280.

62.W illia m L.Pari s h,X iaoye Zhe,Fang L.i Non far m W ork and M ark eti zation of the C hinese C ountrys i de[J].Th e Ch i na Qu arterl y, 1995,Sep te mber:697-730.

63.Zhao Yaohu.i Lab or M i grati on and E arnings D ifferences:Th e Case of Rural Ch i na[J].E conom ic D evelopm ent and C u l tural Change,1999,(4):767-82.

64.Zhao Yaohu.i Leavi ng the C ountrys i de:Rural-t o-U rban M igrati on Decisions i n Ch i na[J].Am eri can E cono m ic Rev i e w,1999, M ay:281-286.

65.Zhao Yaohu.i Ru ral to U rban Labor M i grati on i n Ch i na:Th e Past and t he Pres en t[Z].W ork i ng Paper,CCER,Beiji ng Un i versit y, 2001a.

66.Zhao Yaohu.i The Role ofM i gran tN et w orks i n Lab or M i gra tion:Th eC as e ofCh i na"[Z].W ork i ng Paper,CCER,Be iji ngU n i ver sity October,2001b.

67.Zhao Yaohu.i C auses and C onsequen ces ofR eturn M i grati on: Recent Ev i dence f ro m Ch i n a[J].Journa l of C o m parati ve E cono m ics, 2002,(30):376-394.

68.Zhu N ong.Th e I mpacts of In co m e Gaps on M igrati on Deci sions i n Ch i na[J].Ch i na E conom ic Rev i e w,2002,(13):213-230.

责任编辑 董希望

212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下面是分享的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篇一: 论文题目: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普遍的趋势,老年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

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为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1%。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老龄化的的程度正在日益加重。与加快的老龄化速度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却相对滞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 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的困境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 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更是解决人口 老龄化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城 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是从养老方式来看,家庭 养老仍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中的每位子女 仍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为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服务,也就是说子女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发 生了变化,由原来的246变成了 241,即现在的每个中 年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老负担正在逐渐加重。我国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也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 而且这些家庭中的一种特殊家庭一失独家庭的老人,从 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近年来,我国 政府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功能,提出了以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完整word版)中国知网等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

文献检索一般方法 同学们: 可能你们目前接触到的文献并不多,但以后你的作业和设计很大一部分要求自己查阅文献,期刊,论文来解决(比如说: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酶工程,白酒工艺学,啤酒工艺学,食品安全学,白酒勾兑等)。在四川理工学院我们检索文献的方式不外乎在图书馆找纸质档案和网络检索两种,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文献都要求是近三年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因为只有这些才能反映某个领域目前发展的现状,所以我们一般都偏向于跟新更快的网络搜索,其中又以知网和超星使用最多。下面简单介绍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包括实验室学习带来一点帮助,有不明白的地方请直接联系我。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 计算机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o physics in middle school 2、分析研究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在中学物理教育 中,同样可以引入计算的先进技术,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如今,计算机在 中学物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2)计算机在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3)计算机在教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计算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应用进行相关 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 2)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3)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4)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5)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茶社设计文献综述

论茶社装修装饰设计的文献综述 前言 吃茶品茗始于中国,中国茶社之多,严格地说来,冠于天下。茶社文化丰富,是中华茶文化的首要构成部分。茶社,别名茶肆、茶坊、茶店、茶铺、茶馆等,是以吃茶品茗为中间的综合性活动场合。茶社是跟着吃茶品茗的昌隆而呈现的,是跟着城镇经济、市民文化的发展而昌隆起来的、从古到今,茶社经历了上千的演变,不但具有各个时期的烙印,也具有较着的地区特点,似的茶社由纯真谋划差说的功效,衍生出了诸多别的功效。现代随着人民生活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更多的希望有一个宁静、幽香,没有喧哗的地方让我们静静的品一杯清茶,洗去一身的烦躁。 一、茶社设计的本土化发展 (一)茶社店面设计的重要性 如果说在西方大都市,咖啡馆是一座座文化驿站的话,中国各大城市的茶社就是中国都市文化的代表,喝茶、品茶、闻茶、聊茶,在中国人看来极其稀松平常。作为茶馆业,曾被成为“绿色产业”,它的性质是直接为顾客提供以品茶为主,集休闲娱乐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没有人因为口渴而去茶社饮茶,他们去茶社往往是为了休闲放松和突出自己的文化品位。故此,茶社的设计应该是一种美的文化表现形式。 (二)茶社设计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已经形成一种模式的咖啡文化相比,中国的茶社虽然发展了一千多年,却始终按照休闲茶社、文化茶社的套路经营着,一直没有打的突破。在品牌塑造上,没有品牌意识,缺乏茶社价值的塑造;在文化层次上,虽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未真正理解茶文化的真谛;在装修风格上,极近相似,主题不鲜明,环境不突出。茶社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饮茶环境,它往往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对茶社进行装饰,甚至食品也与主题相配合,为顾客营造出一种或轻松或愉悦的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647648096.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心得

数据库使用心得 —以中国知网的使用为例不知不觉研究生生活已过大半,仔细回想起来也有颇多欣慰,虽然没有多少学术成果见诸于报端,但也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确切来说是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做学问对我来说或许有点大,我也只能是对学术大家的研究成果拜读一下了,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最需要的莫过于资源了,尤其是优秀的相关专业的学术资源。网络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两年来使用最多的或许就是中国知网数据库了,在这里先要感谢一下辽宁大学图书馆为我们的学习提供的便利,老师们,辛苦了! 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目前中国知网服务的读者超过4000万,中心网站及镜像站点年文献下量突破30亿次,是全球倍受推崇的知识服务品牌。 它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在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华大学的直接领导下,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 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CNKI工程的具体目标:一是大规模集成整合知识信息资源,整体提高资源的综合和增值利用价值;二是建设知识资源互联网传播扩散与增值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知识创新信息化条件;三是建设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平台,为社会各方面提供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四是为知识资源生产出版部门创造互联网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机制,大力促进文化出版事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凭借优质的内容资源、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中国知网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在2007年,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获提名奖。这是中国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十一五”重大网络出版工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也于2006年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鉴定验收。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基于海量的内容资源地增值服务平台,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以在中国知网建立自己个人数字图书馆,定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读者将中国知网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平台。 中国知网服务内容 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

中国茶文化文献综述

中国茶文化文献综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滥觞期。 中国茶文化的漫长足迹,印进了中国先秦典籍的字里行间。虽然对于这些零星记载,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词的变更,认识的不同,也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但专家学者们一致推崇,并在世界茶史上具有不可动摇地位的唐代陆羽《茶经》,对先秦的茶事则是首肯的。南北朝之后,关于茶事的记载逐渐增多,特别是有关南北饮茶习俗的不同,时人饮茶追求的轶事,有了更多的文化意味和价值。 气度恢弘、舞台壮阔的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定型期。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也融汇了更多的茶文化内容,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不仅陆羽、皎然、卢仝等终身许茶者有颇多茶诗,连文坛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皮日休等也有茶诗名篇传世。这种流风遗韵,影响到其后。 宋辽金元和明、清时代,都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发展期。 在这跨越几个朝代的950来年中,茶文化典籍文献的进展和风貌又是各不相同的。宋代近30种茶书,记载了这一时代茶业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载了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宋代斗茶;丁谓的《i匕苑茶录》,记载北苑园焙之数和图绘器具,以及叙述采制入贡法式;蔡襄的《茶录》记载斗茶时色香味的不同要求,提出斗茶胜负的评判标准,追求整合技巧和审美内涵的统一,都是当时有影响的茶书。明代50多部茶书相继问世,成为中国古代茶书数量最多的时期。朱权《茶谱》论"清饮之说",把品茗作为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方式,贯穿着求真、求美、求自然的追求,其所持之说,被称为"朱权茶道",并予日本茶道以影响。明代茶书关于茶具艺术和烹茶技艺的载录,更多地表现出创新精神。而清代虽然饮茶更为平民化、更为普及,200多年间仅有茶书10多种,与明代不可同日而语。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统筹城乡背景下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一、课题意义 理论意义:当前我国仍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结构的调整。我国乡镇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乡镇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央明确提出了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乡镇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坚持不懈推进乡镇改革和制度创新,调整不适应乡镇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健全乡镇民主管理制度的任务。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在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不同,乡镇治理的模式选择就不同。新中国60年乡镇治理实践,“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两大主题基本是各领风骚三十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对社会关系全面调整,管理制度全面改进,治理模式全面转变的大背景下,原有的“乡镇村治”模式已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本课题在研究传统乡镇治理模式困境,反思其成因的基础上,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结合地方政府改革理论、新公共管理思想、公共政策等理论,关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镇治理研究路径,对治理主体的权力关系、职能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思考。 实践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毋庸置疑,乡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而建立怎样的乡镇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的分析等方面: 1. 发展现状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治理体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党政不分”和“全能主义”。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开始了“乡政村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GROUPECONOMY 集团经济研究2006? 4下半月刊(总第196期)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向前推进的。我国1949年城市化水平只有12%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7.9%。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城市化水 平达到40.5%。由于经济过剩的压力和企业开工不足造成的下岗压力等原因,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过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程度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滞后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经济任务。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明确认识到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 3000万。接着,因“大跃进”而引起的 经济衰退,使我们在1962-1965年间进行了经济调整,在减少工业项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减少城市人口,并提出提高建制镇的标准,减少市镇数量。此后,至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城市数量减少的“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由115个减少为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为2900个。由于建国以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图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包括对于城市化问题上也是采取计划的方式。从5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完全由国家计划,国家试图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城市化, 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没能顺利推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客观上看,我国推进的是以重工业体系为主的工业化,属资本密集型,虽然也能吸收劳动就业,但在这种模式下劳动所占的份额较少,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问题。所以,当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规定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城市里存在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政府就会号召人们进入城市就业。其二,从主观上看,舆论过度渲染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城市化完成以后出现的人口逆向流动的趋势,也过度渲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想通过人口的有计划迁移来避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失业、贫困、犯罪问题和交通、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一个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政府的力量是极其强有力的,但它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改变这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生产中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后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中出现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本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将会引起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因我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改革初期城市中计划经济仍然占有绝对地位,所以,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走了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城市化道路—— —城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约19000个建制镇。应当肯定,在城乡隔绝的社会结构体制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限制下,小城镇为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太低,乡镇布局星罗棋布,比较分散,有的城镇只有三四千人,城镇人口数量不足使商业和服务业难以发展。城镇虽小,但医院、学校都要五脏俱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城镇规模小的另一个方面,是难于进行有效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公共物品难以积累,于是在不少地方,“村村象城镇,镇镇像农村”。各小镇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生产要素在城镇之间的流动壁垒,使企业之间难于合并和资产重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小城镇缺乏现代大工业最基本的规模效益和最起码的交通、通讯、供电等社会生产条件,现代工业很难发展起来,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时发现,城镇化仅仅是城市化的初始表现形态,而且,城市化在初始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当实现工业化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在充分肯定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我们应进入城市化的更高阶段。 二、当前阻碍进一步城市化的体制因素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文/卢旭东 战略研究 47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王团李林 【内容摘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定义,纵向回顾了我国 建国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然后横向分析了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理论,随之分析了我国当前政府 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动因,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和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体制;发展历程;目标定位 【作者简介】王团(1988.1 ),男,河南郑州人;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李林(1963.3 ),男,山东汶上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关于行政体制定义的研究 关于行政体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解释见仁见智,综观其界定,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学说: (一)边界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相对于立法体制司法体制而言,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各种制度的总结。[1] (二)权力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权力物化的结果,是合理划分行政权力、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健全行政制度和理顺行政关系的活动,[2]是政府系统内进行权力机构设置和运行的一种机制。[3]也有学者认为是国家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等方面的关系模式,其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4] (三)关系说。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指出行政体制是一种行政关系[5],是行政关系的调整和安排。[6] (四)结构说。有学者基于张康之在对行政体系进行解读时将行政体系划分为客观结构、主观结构和价值结构[7],认为行政体制也适用于这三种结构。 二、关于行政体制发展的横向对比研究 (一)当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开始了一场以摈弃官僚制为突破口,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改革大量采用工商企业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顾客和结果为导向对政府组织进行全面再造,从而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目标。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把西方各国的这些新公共管理改革内容归结为企业家政府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存在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英国学者E.费利耶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 · 121 ·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一、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班学姓级:号: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3 月22日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摘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为 应对现实挑战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改革的主要方 向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行政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观念。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国际发展和当前我国行 政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最终任 务。 关键词行政改革服务服务型政府 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借鉴西方的行政改革的理论,一 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并得到了高层的认可。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中央党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为题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年3 月8 日在参加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而 最终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到了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因此,各专家 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有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系列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界定 界定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弄清服务的概念,那服务是什么呢?随着公共管理 理念的产生,服务已被大家熟知,但是没有人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查阅相关 文献,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就是为他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的工作以及从事这一 工作,”还有其它学者认为服务是一项为集体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 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或者说服务的目的是利他,而不是利己。基 于以上对服务的概念的界定,来界定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就应该把握两点:一是 服务型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民利益的实现;二是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 程中,是公民的利益需求居于决定地位。那么服务型政府是什么呢?国内最有 代表性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 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并承担着政府责任的政府。总结上述观点,服务型政府就是对社会负责、 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界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源、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展开。

中国茶文化英文介绍(1)

中国茶文化英文介绍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drinking of tea, place much significance on the act of "savoring." "Savoring tea" is not only a way to discern good tea from mediocre tea, but also how people take delight in their reverie and in tea-drinking itself. Snatching a bit of leisure from a busy schedule, making a kettle of strong tea, securing a serene space, and serving and drinking tea by yourself can help banish fatigue and frustration, improve your thinking ability and inspire you with enthusiasm. You may also imbibe it slowly in small sips to appreciate the subtle allure of tea-drinking, until your spirits soar up and up into a sublime aesthetic realm. Buildings, gardens, ornaments and tea sets are the elements that form the ambience for savoring tea. A tranquil, refreshing, comfortable and neat locale is certainly desirable for drinking tea. Chinese gardens are well known in the world and beautiful Chinese landscapes are too numerous to count. Teahouses tucked away in gardens and nestled beside the natural beaut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enchanting places of repose for people to rest and recreate themselves.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time-honored civilization and a land of ceremony and decorum. Whenever guests visi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d serve tea to them. Before serving tea, you may ask them for their preferences as to what kind of tea they fancy and serve them the tea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teacups. In the course of serving tea, the host should take careful note of how much water is remaining in the cups and in the kettle. Usually, if the tea is made in a teacup, boiling water should be added after half of the cup has been consumed; and thus the cup is kept filled so that the tea retains the same bouquet and remains pleasantly warm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urse of tea-drinking. Snacks, sweets and other dishes may be served at tea time to complement the fragrance of the tea and to allay one’s hunger. 参考译文: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