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促进专业成长

浅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促进专业成长

浅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促进专业成长
浅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促进专业成长

浅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促进专业成长

【内容摘要】

中职教育是中学教育的一部分,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其又有别于中学教育的特殊教育群体,教育对象中的大多数在品德和行为习惯上存在一定的不好习惯。他们在校期间除了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尤其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来促进专业成长的教育,其内容十分广泛的,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本文总结了学校从事养成教育一系列的过程及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养成教育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一个阶段。

而我校是一所民办性质的中等职业学校,仅招收家庭困难的孩子,全部资金来源由民间慈善基金会资助。学校2012年8月批准成立,现在校生两届共151人,其中健全家庭117人,无双亲(孤儿)的孩子9人,单亲孩子18人,重组家庭7人;学生是农村户籍的139人,城镇籍贫困的12人。学生大多数家住农村,家人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属于留守儿童管理;这些学生往往是中考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后进生,正是这一特殊的群体构成了学生的主要成份。在接受基础教育时,他们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道德、行为、思想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如何把这些弱势群体努力培育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显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对他们日后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班级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学校的养成教育如何促进专业成长:

一、对于养成教育有专门的研究小组,经过反复研究总结出具有特色的思想理念:

1、校魂教育是养成教育开展的前提,也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基础。以“自立、诚信、创新、合作”之校训作为学校的核心培养目标,以“资助寒门学子,培养实干人才;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社会”视为德育的灵魂。

2、坚持持久地养成教育训练和管理,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基础。

3、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课外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构成了校园养成教育的两大阵营,更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渠道。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悟体验从事职业的习惯,以提高思想道德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家校联系,不可或缺。有些学生具有“两面性”,有的是“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顽皮生”,有的则相反,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对其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中职生自觉性、持续性普遍较差。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监督、督促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

6、“四学一读”是学校特色素质教育的内容,由老师检查和指导教育实施过程,从一事一物上、一时一动上进行规范和要求,这种习惯养成将会是长期和有效地,必将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养成教育是通过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对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处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社会适应和情绪控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往往起到贯穿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学生入学教育到专业教育,从专业教育到就业教育将始终贯彻学生养成教育,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养成,必将促进学生生活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学习和文明礼貌的校园氛围。

二、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教育对象,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四学一读”(即学军、学农、学工、学国学,读万卷书)特色素质型教育平台,将德育、感恩和养成教育贯穿其中。具体措施如下:(1)“四学一读”之学军,效仿军校日常管理,从学生的着装、上课、就餐、礼仪、就寝等日常行为进行严格要求,促进学生纪律严明、热爱集体、文明待人的基本好习惯养成。

(2)“四学一读”之学农,认识土地、气候条件等大自然知识,体验劳动人民的辛劳和收获,加深对劳动生产基本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对付出与回报的思维模式的养成。

(3)“四学一读”之学工,通过校园各种“兴趣小组”、社团组织活动开展或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维修小组、电脑维修小组、校园超市、环保知识宣传、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等岗位实践,以及专业教学实习,提高学

生对职业的理想、技能、规范和道德体验和认知,促进职业习惯和素质的养成。

(4)“四学一读”之学国学,国学经典诵读、国学文化学习和国学文化传承,将学校“资助寒门学子,培养实干人才;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社会”之德育灵魂教育贯彻始终,特别是在开学之初,将“弟子规”引入校园,让学生们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习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德,在学生中培育学生孝道、感恩和仁德意识,促进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

(5)“四学一读”之读万卷书,每学年每学期由老师引导学生读有益书,在校期间读完规定图书15本,以促进学生时时处处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2、让学生参与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广播站”为宣传口,让学生及时传播校园内的各项文化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群体文化,体现了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活动当中养成以下几种行为习惯:(1)纪律行为的养成。在每一届学生和每一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时,都会组织专门的活动组织、岗位职责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负责的参与激情,知道在什么岗位具备什么职责和纪律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负责、思考和做事的良好习惯。

(2)基本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职学生的主要缺失,往往表现在道德修养上,其后果会对学校管理造成根本性的损坏,对整个学生群体造成较大的损坏。学校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们尝试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谦虚、礼貌地服务于他人的意识,以此来调节和修正自己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的不好习惯,“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3)理想目标方面的补给教育。理想目标是每个社会成员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源泉,更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学校会定期开展各种励志、感恩等方面的讲座、演讲比赛、职业规划比赛等活动,目的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追求,持续激发他们的激情,让他们养成对自我不断思考与纠正的习惯。

(4)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即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奉献、协作互助、忠于职守、遵规守纪等方面的综合职业道德素质。学校通过学农、学军、学工专项素质教育渠道,让他们体验职业的性质和工种,以及具备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从体验中思考和反思各种职业应该具备什么的良好习惯,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三、养成教育的基本对策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因成绩处于中等或中下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往往情绪低落,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甚至沾染某

些恶习,这给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极大阻力,因此急需加强养成教育和德育教育。中职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成为合格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胜任某岗位的技术能力,而且需要能够适应和遵守、甚至忠诚于企业的文化,表现在学生的思想素质、个人品质和道德行为规范方面。这才能够真正实现在就业、择业、创业过程中进得去、留得住、叫得响。而这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是一个以“培养目标”为目标,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的实施,综合思想教育的滋润补给,有内容、有层次的推进过程。

因此对于这些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养成好习惯的中职学生,就要从最基本的教育——养成教育入手。通过思想引导、教育管理、过程指导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行为准则,然后坚持下去,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使他们逐步学会自立、自信、团结、合作。

(一)鼓励学生确立理想,明确目标,构筑学生养成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撑。

孔子曰:“人不可无弘志,人无志不立”。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理想目标教育尚是空白。因而导致大部分学生思想茫然,浑浑噩噩,学无劲头,学无所获,甚至中途辍学。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开展了内容充实的目标理想教育,如国学教育、励志教育和“创业经验座谈会”,开展理想、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演讲比赛,等。使学生重新明确了目标,树立着远大理想,人人构筑起思想灵魂的支撑。

(二)唤醒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社会责任感。

为避免中职学生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我们通过浓厚学校文化氛围的创设,开展感恩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强意识,培养自信乐观、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鼓励学生要珍惜职业学校的崭新机遇,取得比普高学生更大的成绩和成功。

(三)建章立制,严明纪律,使学校的养成教育规范化、长期化。

中职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学习品质、职业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开展以上“理想”和“责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的经验还有:好的班风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形成,一旦形成将会使整个班级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自觉起来;良好校风至少需要有一年的时间,校风的形成就是班风的集合体现,就是全体师生良好学生、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展示。因此,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集体意志的展力,共同形成文化自守和制度自觉,这需要学校能够形成良好规矩,形成良好制度,并长抓不懈。如学校开学一个月的军训,来历练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来执行学校的文化和制度。军训期间将《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宿舍7S管理》、《文明班级考评细则》、《学生手册》等教育和考核,在学生的思想品质、课程考核到品德操

行,从个人卫生到区域公共卫生区,早晚自习及周末等都有规范、有约束。使学生明确知道在校期间那些行为可为和不可为、该为和不该为,长期坚持下去,必会形成蓬勃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境界,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思想品质是重要课题,也是所有学校教育管理者为之头疼的难题。中职学生三大恶习“上网、酗酒、抽烟、打架”,在一些中职学校屡禁不止,出于对学生的真正关心爱护,学校办学中对此类现象是坚决予以禁绝,严格按照校规校纪执行,做到查出一个、处理一个。并总结了“六个六”的习惯,“六个六”的习惯养成,无论是在学生的道德修养、行为意识和思想认识到都起到明显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各个方面,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六个礼貌好习惯:遇见老师要打招呼;使用礼貌用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乱翻别人东西;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公共场所要安静;

2、六个做人好习惯:积极向上;孝敬老人;勤俭节约;持之以恒;诚实守信;善待他人。

3、六个卫生好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常换衣服;常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4、六个安全好习惯: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公路上不急追猛跑;骑车、走路右行礼让;不做危险动作;离家向家长打招呼离校向老师请假。

5、六个爱护公物的好习惯:不乱涂墙壁;不踩踏桌椅;不摘花;不踩草;出宿舍关水关电;出教室关门关窗。

6、六个学习好习惯: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爱提问题;及时改错;勤于动笔;认真实践。

四、整洁、规范、有序、向上的校园氛围逐步形成。

办学二年来,学校以养成教育作为培育优秀校园文化和践行学校价值观的核心,从师生个体、班集体建设和制度管理等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思想,逐步形成了一个整洁、规范、有序、向上的校园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宿舍和教室物品每日都是摆放规范、有序,学生珍惜和维护着自己的家园;

二是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自觉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氛围浓厚,看不到睡觉、读小说、玩手机和嬉戏打闹的场面;

三是读书、业余活动和四学一读场所内容丰富多彩,健康的学习生活蔚然成风;

四是老师好、学长好、同学好之声响彻整个校园,和谐礼貌之音成为风景线;

五是训练之势、集合之形突显着同学们的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朝气。

结束语

对中职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不断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一次次地有所感悟;通过与家长的全力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从学习方面的认真听课、积极作答、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到纪律方面的不迟到、不旷课;从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训练到行为举止方面的端庄大方、文明得体等,都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长期的坚持,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教育一定会取得实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展养成教育,要讲究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扎扎实实地把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融入到班级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融入到学生的各项常规活动之中,并要长期抓、坚持抓、反复抓。只有坚持才会有习惯,只有坚持才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学生行为规范》;

2.《中国青年报》;

3.《职业院校的品牌管理战略》。

浅谈中职教育中的德育

浅谈中职教育中的德育 发表时间:2012-09-11T08:43:02.2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5期供稿作者:隋光利 [导读]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中职教育的对象——中职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隋光利山东省齐河县职业中专251114 摘要: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中职教育的灵魂。各种现象表明,中职德育现状已成为令人担心的问题,为此,文中论述中职德育重要性、紧迫性和中职生德育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培养中职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职生德育高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高技能人才(将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在国家的文件中被冠以人才的名称)的需求越来越急切。于是,国家采取政治、经济等各种手段刺激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各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职生将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素质的高低,因此,国家非常重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应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注重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中职教育的对象——中职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的过程,尚未定型,而且变化快,可塑性大。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环境中,一方面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中职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许多社会现象反映出来的中职生人生观价值取向多样性和不一致性、道德标准和道德行为存在反差、看重金钱的观念比以往更加凸现、以我为中心的倾向增强、生活和学习中缺乏目标和动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事件增多等等,无不说明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德育现状 现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德育,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教育等等。 现今的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进入中职教育的中职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缺陷,中职生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失范现象往往高于普通教育的学生。上述的这种忽视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千篇一律的灌输式德育教育在当今的中职教育中收效并不理想。这种教育的结果使中职教育的领导、老师天天像消防队员一样,学生哪里出了问题就上哪里灭火,可以说是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三、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措施 1.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促进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教育是中职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言行,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品行素质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错,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社会上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不起诱惑,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他们把这种思想带进了学校,带进了课堂,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 2.使中职生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德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一方面多看、多听、多了解学生中的各种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广泛收集、了解和分析社会上出现的且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素材,经常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警示教育,使道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生活、融入生活,并帮助学生不断发现、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惑和道德难题。 其次,德育教师要设法增强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但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社会、国家相联系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挖掘传统的伦理教育的精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逐步学会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思考自我道德的选择与完善。 最后,所有教师都应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师应把学生中现有的或可能产生的思想道德倾向,适当地、巧妙地与各学科内容和其他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自觉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言行,通过对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3.重视社会实践的核心作用。 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中职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独当一面,适应真实的社会环境,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中职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结合我国中职教育和中职生的现状,采取多样、灵活而实用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更大的教育成效。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克东二中刘丹丹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浅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稿)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内涵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内涵 摘要:本文针对日前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讨论了在中职教育中,重视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等加强中职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 比较普遍。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中职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表现 当前,中职学生不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基本是中考落榜生或者在初中义务段辍学者,相当一部分是学困生。由于一直得不到肯定和认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自暴自弃的学生非常普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纵自我.以实用主义为价值观,自私自利,集体荣誉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淡漠,组织纪律观念、团队精神不强,对父母依赖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不愿意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上课迟到、早退,在课堂上讲话、打游戏、发短信、看小说、听MP3、看MP4、打瞌睡等现象屡禁不止。在日常生活 中抽烟、喝酒,说脏话、撒谎,厌学、逃学,谈恋爱,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精神萎靡不振、沉迷网络.生活自由散漫、夜不归宿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doc

附件1: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内容 1.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1)兴趣分析与培养。 (2)性格分析与调适。 (3)能力分析与提高。 (4)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 (5)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分析与改善。 3. 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1)家庭状况变化分析。 (2)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与方法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与方法 摘要: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场所,目前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技术的培养上,对于德育教育却有所放松,殊不知在任何时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都是最为重要的。针对中职生的现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中职生爱校尊师重道感恩诚信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的教育需根据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进步而调整、改进。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提升 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总结本人的实践和中职学生的现状提出一些教育 方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立足社会并服务社

会的道德品行。 一、加强“以校为荣,爱校护校”的教育 曾看到过有些学校的学生在网络上发一些 不利于学校言论的帖子,很多抱怨很多牢骚。造成了一些非常不良的影响。学校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特别是现在国家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扶持,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能十全十美,实际问题固然存在,但不至于成为学生厌烦学校,谩骂学校的理由。 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除了要及时解决问题之外,学校还要正确利用舆论,通过刊物、电子网络和宣传栏、电视媒体等积极倡导本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可以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举行对外活动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不仅让他们树立了主人翁的意识,也增强了学生了解学校的机会,培养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初中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一、现状 近年来,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养成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纷纷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探索和实践,不过从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重文轻习”的传统教育习俗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青少年优良习惯的养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前面提到,很多地方和学校积极响应专家学者的号召展开了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这和过去相比是有进步的,至少说明他们意识到养成教育的严重意义,并且也在一定水准上推动了养成教育观点的普及。 不过为什么在学生身上的表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校长要求全校班主任在学期初就告知各自班级的学生,周一统一着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没有做到的学生将在校园广播上点名批评。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这样的规定不可能坚持到学期结束,而离开了批评的提醒方式,不穿校服的学生越来越多,着校服参加严肃的升旗仪式的习惯也不可能成为全体学生的安定表现。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就是作为养成教育的组织者,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习惯训练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到了学生那里自然不会重视。 2、学生的接受水平无限 进入初中阶段,尤其是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但多数时候仅仅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自我评价方面普遍偏高,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和水平。初中生在发现和探索自我、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方面都增强了,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但其发展还很不完善,简易毫无根据地争论,钻牛角尖,看问题鼓励偏激,好走极端;在对立环境作用下,极易出现缺乏自制的行为;对积极的意志品质与消极的意志品质的界限理解含混。他们的情绪情感易冲动不清静,不善于自制和自控,遇到批评易焦急。二、对策分析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三、四、五、六”养成教育。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三管稳”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管稳口、管稳手、管稳脚能力。 2、通过学习“四步走”教育,使学生养成教室里面慢慢走、走廊上面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就餐放学排队走能力。 3、通过学习“五做好”教育,使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纪律好、课间休息秩序好、校园集会做操好、仪容仪表卫生好、遇见客人礼貌好。 4、通过学习“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支笔、节约一角钱,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16-09-16T16:28:47.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作者:代咏梅[导读] 进而成为促进学生改造自我、谋求发展、成长成才的源动力。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具有时代性、实战性和有效性。 辽宁省本溪市商贸服务学校117000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阐述了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诉求,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特点,更新德育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增强学校管理德育的效能,抓住立德树人这个职业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德育工作才能更具时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德育效能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适应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诉求,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进而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才能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德育理念,探求德育规律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纪律散漫,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德育工作者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德育工作思路及模式,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现代化,既要坚持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又要尊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又要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从而坚持德育的正确导向。尽管当代中职学校学生的缺点较为突出,但学校有责任关心、关爱他们,充分肯定中职学生的正面素质,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所有的受教育主体,分类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需要。要把立德树人与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职业成长、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而成为促进学生改造自我、谋求发展、成长成才的源动力。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具有时代性、实战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育人模式,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首先政治理论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政治课教师应利用教材内容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例如:在讲授市场经济时,要强调诚实守信意识的作用;在讲授货币经济时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谋不义之财”;在讲授职业素质时,强调劳动者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通过劳动实践发展自己。其次,其它学科教学也应该渗透德育的理性内容,这也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各学科任课教师都应树立德育意识,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最后,学科教育不仅限于教师讲授知识,还应适当创新教育方法,适当增加教学活动内容,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德育内化效果。因此,可把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结合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如座谈、演讲、讨论、文体活动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知识、感悟美丑、感悟人生,多渠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一切为了学生,增强德育效能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去,因此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如何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学校除教职工参与管理外,还要对学生会干部和班团干部进行专门培训,促使学生干部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聘请地方公安、检察院、法院的有关领导做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时、定专题给学生讲课作报告,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双向交流学生情况,动员和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不仅仅是口号,而且是目标,并要付诸行动。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中职教育成败的关键,必须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只有坚持塑造人与服务人相统一,坚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教相结合,坚持塑造人与发展人相统一,才能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益的校园氛围,才能促进中职学校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四、立德树人,强化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突出立德树人。职业教育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学生群体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受挫、行为不规范、没有成功感等,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既不能靠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也不能靠单一的技能培训,因为他们是应试教育的直接“失败者”。鉴于上述原因,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便成为中职学校必须深思的重要课题。只有将德育与学生的潜能挖掘、职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德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只有因材施教,去关爱他们,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去撞击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火花,才能激发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在职业学校成长成才。因此,破解职业学校德育难题应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多元切入,其关键在于捕获学生心灵,循序渐进,进而使其自觉生发出改造自我、谋求发展的动力,使学生真正自尊自立自强。可以说立德树人就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这在职业学校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代中职学校学生特点所决定的。因而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和灵魂。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培养心得

初中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心得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直以来,每一个班主任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的成绩。我个人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下面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必然会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我在每学年开始都会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如我们1301班的班训是: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目标是:共同打造一个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班级。然后通过班规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同学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很重视的教育方法。 1、利用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可以从政治、语文课本和经典读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等,把这些名言警句带进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义,领悟其中的内涵,在日常生活实践其中的真理。 2、发挥班主任本身的示范作用和督导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班主任要从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如提前进教室、弯腰捡垃圾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通过表扬和批评、量化公布等手段,增强了学生讲卫生、争文明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伸伸手、猫猫腰”捡垃圾活动,班主任也积极参加,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筐中。由于我们班主任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宿舍还是校园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我们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一特殊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推动力。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应做到“四勤”: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教室——办公室——宿舍——清洁区”这条路线,及时发现各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眼勤”,勤观察并善于观察,捕捉苗头性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如我发现个别学生盲目追求时髦,偷偷染发,穿耳洞,就教育学生说我们是花季般的年纪,青春、

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中职学生日常行为问题表现 当前,中职学生不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基本是中考落榜生或者在初中义务段辍学者,相当一部分是学困生。由于一直得不到肯定和认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自暴自弃的学生非常普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纵自我.以实用主义为价值观,自私自利,集体荣誉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淡漠,组织纪律观念、团队精神不强,对父母依赖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不愿意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上课迟到、早退,在课堂上讲话、打游戏、发短信、看小说、听MP3、看MP4、打瞌睡等现象屡禁不止。在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说脏话、撒谎,厌学、逃学,谈恋爱,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精神萎靡不振、沉迷网络.生活自由散漫、夜不归宿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他们在中小学期间养成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要解决上述难题,就必须从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认为,养成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日常行为习惯训练为契人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中职教育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包含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养成教育就是人的道德品质这一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一外在表象的统一。 养成教育的实施 重视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内在的力量,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个人的需要,主动地调适、充实和丰富自己时,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激励教育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自身潜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职学生一般处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

中职德育教学学生人格素养的健全.docx

中职德育教学学生人格素养的健全 一、增强中职学生自信,使学生自信做人 自信心无疑是走向成功的重要要素,学生的自信心间接的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成果,学生的自信来自于自我价值感,所以当不自信的人在一个活动中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证实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的自信心也就会随之增强。因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增强中职学生自信。 (一)学校组织学校各式各类的竞赛活动学校定期组织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才艺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类竞赛比赛。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体育、书画、编辑等),而特长往往是学生自信的支柱,学校应该创造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证实自我的价值,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二)教师需善于发现学生亮点并赞美学生作为学生的促进者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认可与赞赏,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在生活善于发现与赞赏学生的亮点。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奠基阶段,可塑性极强。作为学生的榜样的教师的鼓励能够使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使学生提升自己的信心,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如: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教师在适当的表扬学生,告诉学生很棒,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三)运用主题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主题活动,运用主题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学校开展升旗活动时,可以通

过让不自信的同学在国旗下讲话,增强他们的信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间的时候热情满满地喊出加强自信的口号,以激发学生的自信。 (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中等职业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教师在授课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难度适中的教学课程内容,并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学法的方式,在课堂上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应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去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学生认可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 (五)学校给学生创造自信的氛围学校可以给学生营造自信氛围,在学校比较明显的位置,张贴自信的名言警句(如: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天生我材必有用等)或横幅。让学生行走在学校营造的自信的氛围中,以提升学生上进的心态。 二、改善教育方式,倡导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健全学生人格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人的感恩意识并不是天生的,甚至有些学生对感恩不屑一顾,作为中职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去培养学生一颗感恩之心。加强学生人格素质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第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职学校可以适度地开展感恩教育,在保持学生的人格独立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在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时去开展教育,如:在教师节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恩教师,知道教师是交给学生知识,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在父

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多年来,我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势必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学校在每学年开始都责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以此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班主任以班规为标尺,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监督学生、警示学生,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班规校纪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我校长期以来重视、研究和实验的一个课题. 1、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

浅谈中学生在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高中生在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f7561257.html, 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作者:蔡明慧 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2期 摘要:中职生的德育实效性不强,中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习惯,严重影响培养质量。本 文从养成教育的意义、内涵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养成教育;内涵;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63-02 一、养成教育的在中职的意义 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1]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2]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3]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 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休,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