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泉州南音介绍

泉州南音介绍

泉州南音介绍
泉州南音介绍

泉州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一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论点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北曲南迁形成。

二、简介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古朴优雅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四、乐器

(南音乐器上四管及下四管)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前几年日本"尺八"演奏团来泉州访问,就是自称要来"尺八的故乡"寻根觅源的。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抱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五、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指",即"指套",亦称"套曲",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即琵琶弹奏指法)、比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50大套,主要有《自来》、《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出》5套。"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附有琵琶弹法,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16大套。内容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4套。"曲"即散曲,又称草曲,只唱不说。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音乐瑰宝

(一)意义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组织

泉州有很多南音组织。据记载,最早当属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的晋江深沪御宾南音社了。早期泉州市区的南音组织有"筠竹轩"、"灵裳阁"、"升平奏"、"回风阁"及"回风阁俱乐部"等。泉州周边各县市、各乡镇亦几乎都有南音社团组织。特别是在比较富裕的乡镇,南音社团活动则尤为活跃,被誉为"南音穴"的浮桥镇就是其中一例。这个富庶的小镇,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笱江月色让人流连忘返,也孕育不乏南音人。夜晚,人们经常聚在桥头边的榕树下听老人们讲李九我的故事或接官亭的传说,远处还不断传来丝丝的弦管声。夜深,当人们返家路过下洲巷、祠堂口、和光宫,南音依然阵阵,清音雅乐不绝于耳。那时浮桥南音之盛,可见一斑。据浮桥下洲村84岁高龄的老艺人蔡百合介绍,早在60年前,就有许多资深的南音艺人在浮桥开馆设阁,收徒传艺,那时浮桥的"临江阁"在新门外一带

名噪一时。当时,"延陵吴"13乡为"割香"庆典而举办的南音大会唱可说是盛况空前,那几天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张灯结彩、高搭锦棚,先由来自泉州城里及厦门等名社团登台献艺,再有13乡社团才一一登台演唱。"临江阁"出色的演唱让其他名社馆阁刮目相看。

(三)蓬勃发展

解放后,南音事业蓬勃发展。南音社团不仅有业余的组织,还有专业的组织。如1960年由视南音为无价之宝的王今生市长一手创建的泉州南音乐团,40多年来,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批南音专业人员在各地区发挥骨干作用,而且在各种赛事及访问交流活动为泉州争了不少荣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常年活跃在街头巷尾的众多业余南音社团,与群众的接触最为直接,也最受群众的欢迎,他们为泉州南音的普及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泉州市南音爱好者、华侨、华人也不时给他们以各方面的支持与经济赞助,为弘扬泉州南音事业而作了可贵的贡献。

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为常见,可说比比皆是。以曲会友、以声传情是弦友们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选择。主人们对待来者,不管初交或深交,都会奉茶施粥,若遇知音还会备办酒席招待。南音的艺术魅力让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和谐。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乐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列为遗产

2009年10月1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时距2002年5月泉州市正式启动泉州南音申报工作已有近8年的时间。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日子里,泉州南音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六、成果

南音原称弦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南音典雅优美,独具魅力,千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并远播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成为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作

为南音的发祥地与集中地,我市历来重视和爱护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民间的弦管班社馆阁,几乎遍布城乡各地,以至山边海角,爱好者自愿结合,自娱自乐,随处都有管弦之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市首次出现由文化部门出面组织的弦管团体和公办乐团,弦友们成为新文艺工作者,他们学习新事物、服务新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弦管重获生机与活力,民间的弦管团体恢复发展至500多个。在1981年至2005年期间,泉州市已成功举办了8届海内外南音大会唱。从1990年起,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并且年年举行中小学演唱演奏比赛,至今已举办了20届。泉州师院、泉州艺校招收南音专业学生,开辟了传承新渠道。而在保护与研究南音文化遗产方面,成立于1985年的中国南音学会、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做了大量艰巨、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七、保护

相关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南音的保护与弘扬,将其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002年,泉州市启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南音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并把申报的过程作为保护与弘扬的过程,如制定实施泉州南音艺术保护与振兴的决定,开展南音社团的普查和南音专业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与报批,支持文化部门出版或发表一批弦管典籍与研究论着,等等。目前,泉州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泉州戏曲、南音陈列馆和泉州南音艺苑已先后落成启用;专业团体和民间社团也多次晋京和出境、出国交流与演唱,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说,泉州南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日益彰显,泉州南音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至名归!”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地方音乐之泉州南音与南戏

地方音乐之泉州南音与南戏 【摘要】本篇以南音音乐为主体,通过南音与南戏各种剧种及其剧目的人文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纵与横的深入比较,以更好认知南音音乐在南戏各剧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而认识到提升文化意识、妥善保存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使其更好的保护和继承。 【关键词】泉州;南音;南戏;比较研究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至今仍保留着以南戏、南音、南少林、南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其中南音是中原雅乐的活化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是全国特色剧种。今天的泉州人非常重视南音的传承与发展,很多学者也都在研究南音这个古老的乐种。不过我们在审视,研究南音时,必须将之放置于整个地区名族音乐文化中进行研究,诸如戏曲中梨园、高甲、木偶,以及繁多的民间曲艺、歌舞等。只有把南音放置于整个地区民族民间多元文化中去进行观察、审视,给予南音的保护与传承的准确定位,我们的保护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传承才有根据。本文所谈的泉州南音与泉州南戏都是泉州文化的精华与杰出代表。是泉州文化,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南音与南戏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高甲戏、打城戏等,两者既有渊源,共血脉(包括人文积淀、语言、音乐等)的共性,又有其各自独特的表演程式、表演风格的鲜明艺术个性。本文从南音与南戏的比较入手,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比较研究,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南音艺术。 1.通过南音与南戏各自形成年代的时代背景比较,加深认识闽南文化的古老与璀璨 泉州南音(指、谐、曲)其原溯隋唐,形成、发展于宋、明、清,经历一、两千年的沧桑巨变,其从中原流向南方,吸收融合唐宋以来其他乐种、乐调,最后落户闽南泉州。 中国民间戏曲有“优戏”、“偶戏”之分,福建的优戏,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记述,当始于唐朝。泉州亦然,优戏即由人扮角色所演的戏,如早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闽南泉州,漳州一代的民间,就盛行“优戏”,这种土生土长的剧种,唱的是闽南土腔土调,演唱内容多是南曲曲牌体的戏文。后人称之为“下南腔”,为现今的梨园戏;偶戏则是有人操作偶像装扮的角色所演的戏。中国偶戏早于优戏,据《旧唐书•音乐志》称傀儡戏:“本丧家乐,汉末始用于嘉会”,亦即偶戏早在汉代已作为“丧家乐”。福建的偶戏也早于优戏,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闽人进士林滋所撰《木人赋》,谓其时傀儡“贯彼悟性,超诸百戏”。福建最早的戏曲当为偶戏中的泉州提线木偶,而福建从明、清以后傀儡戏主要是用于祭祀时的表演。所谓“打城”,是一种超渡冤魂怨鬼转世的法式形式,以表演宣讲教义的艺术

福建南音的基本资料

福建南音 一.起源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二.組成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三成因

福建南音的基本资料

一.起源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 ),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 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 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 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組成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 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 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 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 X (尺字的俗写)、工、六、土、一”。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一一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 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暧(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成因 南乐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泉音为主,始于何时,民间有种种传说,未见历史文献记载。但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 泉州南音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闽南来的,与历史上的三次南迁大移民有关。一是晋?永嘉衣冠南渡。晋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晋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称晋江。几年前,南安丰州庙下晋代古墓

泉州南音社会实践调研子课题猜想

子课题一:搜集泉州戏曲文化资料,纸面了解信息 1.泉州戏曲的发展状况 在丰富多样的泉州戏曲文化中,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南音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在文革期间,以南音为代表的泉州戏曲遭受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但在改革开放后,泉州戏曲文化在走出闽南地区,走出国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泉州的南音,提线木偶就时常在一些国家级的文艺晚会上露脸,南音这一曲种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魅力为更多人所认知。除此之外,2002年,南音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泉州戏曲也为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东南亚等闽南语普及率高地区的侨胞,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千百年来,南音广泛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列地区、深为闽南侨乡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且远播到台湾、港澳和东南亚一带华人聚地,成为海外侨胞和港台同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据有关资料介绍,台湾南音社团多达70多个,拥有成员千余人,多数祖籍泉州,其演唱、演奏风格保留着故乡泉州的传统特色。自1981年起,泉州举办了多届具有国际影响的“海内外南音大会唱”。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的南音社团,与泉州、厦门、漳州南音代表团的乐弦名家、艺苑新秀同台献艺,“一曲南音传海宇,何人不起故乡情”!“音乐是一条河流”,流荡着历史和时代的旋律。南音是一条用乡情编制的彩带,把海内外闽南乡音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许多台湾乡亲遥望云水浩渺的海峡,归思难收,常常借南音抒发思亲怀乡的离愁别绪,从乡音中感受乡土的温馨。南音,是深深植根于闽南侨乡人民精神家园的一株飘逸芳芳的奇葩。 近年来,各部门在宣传发扬泉州戏曲文化上都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各级财政部门

泉州南音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查分析

文化春天来临,地方传统音乐如何负重前行? ——南音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调查分析 一、导言 (一)实践背景 “南音”,是一种以闽南方言进行演唱、并且带有闽南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古老曲乐,是中国四大古乐体系之一,是中国主要的民间音乐。被中外学术界誉为“一部活的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古典艺术珍品”和“中华民族音乐的根”。 10月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那么传统文化又应如何面对挑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今天,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南音是海外侨胞和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南音用泉腔闽南语演唱,是闽南旅外侨胞和同胞的共同语言,交流方便,沟通容易。1977年以来,海外弦友大会唱先后举行十五届。两岸关系解冻之前,南音先交流,而后两地弦友往返频繁,常有乐师和团队被邀去任教或演奏。这些交流,客观上发挥了两岸文化认同的巨大作用。 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南音——这个最古老、最干净的民族音乐在现代也遭遇很多挑战。南音观众流失、南音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是阻碍南音发展的因素。传统南音在现代的发展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制约阻碍了南音的发展?南音如何迎来发展春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调查。 (二)研究目的 南音在发展过程中到底面临哪些困难?我们不得而知。网络媒体上对于南音的报道、分析很多都是片面之言,因此,我们决定进行本次调研。身为人,我们借此学校提供的社会调研机会,把眼光放到家乡的“千年古乐”——南音上,确立了调查南音的发展现状,并研究南音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希望能通过实践调研的实施,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南音提供对策。

泉州南音介绍

泉州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一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论点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北曲南迁形成。 二、简介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古朴优雅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南音乐器

南音乐器 泉州南音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南嗳、拍板、品萧、响盏、木鱼小叫、扁鼓、四宝等。 南音琵琶 泉州南音琵琶简称“南琶”,属弹拨乐器,是曲项琵琶的一种,弹奏时横抱,有别于通常所见的“北琶”,定弦也比北琶高一个纯四度,固定为d、g、a、d。与三弦同奏乐曲的骨干音,是南音演奏、伴奏的主要乐器,并担负指挥整个乐队的重任。低音区音色淳厚、沉抑,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 南音尺八(洞箫) 泉州南音尺八(洞箫)属竹管乐器。尺八之定名源于唐代竖篴的长度,宋代之后尺八在其他乐种中早已绝迹,唯南音保留至今,是一种十分珍贵和罕见的乐器。南音尺八管身比较粗、短,因此声音圆润优美,音域宽广深厚,音色圆润、柔美,低音区深沉、醇厚,中音区柔和、典雅,高音区响亮、有力。在南音中,尺八吹奏唱腔旋律,它可以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尺八作为南音的主奏乐器之一,在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芗剧)中均有使用。 南音二弦 泉州南音二弦属弓弦乐器,与古代奚琴有一定的关系,奚琴又名嵇琴,唐时奚琴流行于北方,是我国古代被统称为胡的一只部落—奚人在马上弹奏的乐器,也是二胡、京胡等拉弦乐器的前身。二弦的音色柔和甜美,与洞箫演奏相辅相成,烘托唱腔。 南音三弦 泉州南音三弦属弹拨乐器,据传是由秦代“弦鼗“演变而成的,又名“弦子”始于元代,于明初流行于我国南方,尤其是闽浙一带。泉州南音三弦演奏时,以斜式持琴,弦担与上身保持45度角。南音三弦等弹奏指法与南琶相同。三弦等音高比琵琶低一个八度,在演奏时担辅助琵琶低角色,其音色深厚沉稳。 南音工X谱 泉州南音有其自成体系的一套完整的记谱法—“工X谱“,这种乐谱不同于北方的工尺谱,它只存在于南音当中,是南音人长期以来演唱(奏)的唯一依据。南音工X谱的历史悠久、内涵深奥,有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南音工X谱由“谱字”(音符)、琵琶弹奏指法和“撩拍”(节拍)等部分组成,采用的是固定调唱名法读谱。谱面上的符号既记录了唱词、音高、时值及琵琶弹奏法,同时蕴含着无形的运腔旋律,即南音唱腔及其他乐器的演奏均是以工X谱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润腔、行韵,丰满旋律。作为南音唯一的文字载体,工X 谱记录了多达几千首的南音乐谱供南音人学习。 南音工X谱的书写格式是从左至右竖式排列,每竖列的工X谱包含三部分内容,具体为:左边一行为谱字(即音符),中间一行为琵琶弹奏指法,右边一行为撩拍(即节拍),三行合一,则为音高、奏法、时值的综合标示。如果有唱词,唱词则排列在谱字、琵琶弹奏指法、撩拍符号之前,相对照而唱歌。在每一首(章、节)乐曲的标题处通常会标注出该曲所属的“滚门”,“曲牌”、“管门”及“撩拍”类型。在散曲标题处还需标注出该曲曲名。以下为有歌词的工X谱谱样和无歌词的工X谱谱样,可清楚地看出南音工X谱的谱式排列。 南音发展历史 南音历史久远,是中国古乐的活化石这已经是学术界不争的共识。南音的形成和“古鲤城”的建立,“鲤城方言腔“的形成、”移民歌乐“的影响、”御前清客、五少芳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皆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浅谈泉州南音在海内外学生中的传承教育

大舞台 193 摘要:泉州南音发祥于中原的千年古乐,不仅在民间代代相 传,亦坦然走进中小学课堂,更是大举跨入大学校园。本文以南音进校园为切入点,着重探索泉州南音对在校学生的传承与教育。 关键词:泉州南音;教育;传承;课堂南音,又称南乐、南曲、南管和弦管,是至今保留相对完整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南音古朴典雅,魅力独特,千百年来,在海内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一、泉州南音在闽南在校学生中的传承与教育 闽南地区的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泉州更是一座具有巨量文化资源的历史名城。其独具魅力的音乐文化之一、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便是由中原而发源,发展、成熟、保留于泉州。 1.中小学课堂里的南音传承教育 早在1984年,福建艺术学校泉州分校就开设了南音专业,开辟了闽南地区南音进学校的先河。而后,泉州市教委和文化局于1990年联合发文,启动了南音正式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全市近百所中小学以各种形式把南音艺术引入课堂,紧接着,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培养教师、编写教材和配备教学设施等一系列举措。最初的中小学南音教材是一本仅收录了10首脍炙人口、通俗易学的南音散曲的20页的小册子,当时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南音教材编委会。 伴随着南音有声有色地在中小学课堂里开展,同时也是为了检验南音在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泉州市在1990年就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大赛,而后年年举办该赛事,并且把历届获一等奖的参赛选手的比赛音像录制成光盘在市面上公开出售,此举大大激励了中小学生和音乐教师对南音的学习热情。他们不仅学习南音演唱和南音乐器演奏,还在课堂之外成立各种南音兴趣小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南音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校是泉州市鲤城区西隅小学。和大多数学校一样,西隅小学最初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南音教育,后来发展成了“南音实验班”,每周除了正常的音乐课以外,另开两节南音课。此外,从一年级开始,该校在每个班级的每堂音乐课中抽出10分钟来教学奏唱南音相关的理论知识。泉州市培元中学是南音教学的另一代表性学校。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从2005年开始,面向全市招收艺术特长生,对南音专长的学生不仅减免学费,而且给予一定的奖学金。多年以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培元中学成立了南音艺术团,并先后与数个国外的中学进行南音艺术交流演出活动。该校因此被泉州市教育局评选为“南音教育先进单位”和“南音教学特色学校”。 在厦门市,观音山音乐学校和国祺中学走在南音进课堂活动的前列。观音山音乐学校在厦门市率先开辟南音课程。国祺中学则把南音教学视为学校的一大特色,该校在2000年成立了国祺中学南音社,组织师资编写了校本教材《南音初步》,培养了众多南音优秀学子。 2.高校的南音传承教育 泉州师范学院南音系的建立是南音进入高校教育的一记重磅。该校在2003年开设了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成立了南音系,并招收了首届20名本科生。此举是我国地方乐种首次进入高校的专业设置,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发扬和传统音乐的传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专业属师范类,除了开设音乐教育方向所必修的基本乐理、和声学和中外音乐史等课程外,重点开设了南音史论和乐学理论、南音演唱、南音乐器演奏、曲式分析与南音曲体分析、视唱练耳与工乂谱视读、泉州方音和南音合奏等南音专业课程。该系聘请了民间的著名南音艺师和专业南音乐团的南音人才前来授课。同时,邀请一些南音专家编著了“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共八部,作为该系师生的课堂教材。该系首届仅面向泉州地区招生,第二届起便逐渐面向整个闽南地区及港澳台和东南亚招生。 3.民间馆社里的传承教育 在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之前,已有不少学生通过某种渠道接触并学习过南音。除了自家世代传承之外,他们大部分是利用假期时间在自身所处的乡镇或村里的南音馆社里学习南音奏唱(在整个泉州地区,南音馆社几乎遍及各个乡镇,而晋江、石狮等地,南音馆社更是普遍存在于乡村社里)。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出国华侨历来较多,遵循着“音乐随人走”,他们把南音这一乡音带到了异国他乡,通过南音的奏唱来了结思乡之情。华侨们因此而十分重视下一代人的南音教育,身处远洋的他们不仅关心着家乡的文教卫生事业,更热衷于为家乡捐资建立南音馆社,并聘请南音艺人教授家乡的年轻一代。 于是,在民间的南音馆社里经常能听到那稚嫩的南音唱腔和参差不齐的南音乐器合奏。这些学员大部分是对南音有兴趣而自告奋勇前来学习的,除此之外,南音艺师还会前去当地的中小学校挑选资质较好、有意接触南音的学生。他们利用寒暑假在馆社里集中奏唱学习,几年下来,当中之聪慧者也能指点传授新学员。 二、泉州南音在海外学生中的传承与教育 明清以来,伴随着侨居南洋的闽南人日渐增多,南音也逐渐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走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华侨们在侨居地组建南音社团,借南音传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据不完全统计,东南亚各国的南音组织达40多个。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1817年成立的菲律宾金兰郎君社、1883年成立的马来西亚吡叻太平仁和公所、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和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与国内的南音进学校课堂所不同的是,海外的在校华侨华人绝大部分是在这样的南音社团里接受南音教育的。 为了泉州南音这块“中国音乐活化石”在海外的传承教育,海外华侨们不仅聘请家乡的南音艺师出洋授艺,亦在交流、学术研究及后人传承等诸多方面投入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从而大大促进了泉州南音在海外的传承教育。 1.聘请家乡艺师传授南音 为了能将南音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海外南音社团纷纷礼聘家乡的著名南音艺师到侨居地传授技艺。改革开放以来,远渡重洋的家乡南音艺人络绎不绝。如,受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聘请,厦门市著名南音艺师王小珠于2001年赴印尼教授南音,其学员大部分是闽南籍的中小学生。身处异国的闽南籍华侨华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下一代接受南音的熏陶,学习南音,传承祖国文化的根。 除了南音的传唱,华侨们还十分注重南音曲簿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注重对南音艺术的历史考证、南音的曲韵、旋律、唱词、发音、咬字、乐器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论研究,为传承、发展、完善泉州南音作出不懈的努力。菲律宾华侨刘鸿沟先生将富有特色的南音声腔、韵律及独特的工乂谱编印成《闽南音乐指谱全集》,被南音界公认为较好地保存了南音曲谱的专集之一;晋江的吴明辉先生,先后汇编《南管指谱全集》《南乐锦曲选集》《南乐锦曲续集》等书,所收南音散曲非常丰富。 2.南音走进海外校园 从南音对在校学生的传承教育而言,尽管不如闽南地区那样直接把南音教学请进课堂,但在多方的努力之下,南音教育同样走进了海外的校园。菲律宾的南音艺师刘鸿沟身兼菲律宾大学音乐院和菲律宾女子大学音乐教授,在菲律宾大学校园传授泉州南音艺术。2001年7月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联合义安中学、圣公会中学、圣尼格拉女校共同举办“校际南音音乐会——雏燕初啼”,2002年1月,该社在圣尼格拉女校的支持协助之下,实现了传统南音教育进入新加坡的校园。 三、结语 尽管南音早已进入学校课堂,但其普及程度仍是不大如人意的,大多数学生认为南音晦涩难学,尤其是节奏缓慢和缺乏舞台动作,令他们无从兴趣之。因此,南音要真正意义上在学生中得以普及,乃必须在听众的培养上多下功夫。参考文献 [1]吴远鹏.丁马成父子与新加坡湘灵音乐社[A].泉州市丰泽区委员会编.丰泽文史资料?第六集[C]. 2003,11,P33. 浅谈泉州南音在海内外学生中的传承教育 龚佳阳 (福建省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361005) 艺术教育

南音简介

南音简介 “南音”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汉代,张衡《南都赋》云: “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高诱注曰: “南歌,取南音以为歌也。”“南音”文献有载。《吕氏春秋音初》记: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 …侯人兮猗!?实始作南音。”从“侯人兮猗”与《楚辞》体式相类来看,南音主要应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和越音。(杨匡民: 《楚声今昔初探》,《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 「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如厦门大多称“南乐”;「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 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南音的历史 一般认为xx起源于xx,形成于xx: (1)据文献记载: xxxx元年 (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 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 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xx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xxxx形成。 xx遗韵(茝chai)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中国音乐词典》载“南音”条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①周代的xx方音乐,简称“xx”。 ②先秦已视作古乐的“南音”。③即“福建南曲”。④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清唱为主。由此可见,

闽南南音发展状况调查

闽南南音发展状况调查 课题主持人:周显宝 课题组成员:蔡雅艺苏力陈言放罗赛芬曾立毅王义彬荀海波 考察组成员:周显宝蔡雅艺陈言放罗赛芬曾立毅王义彬荀海波赵亮黄飞左丽红周自明樊昀周卉吴楠楠李林森易熳熳 邵燕 撰稿人:周显宝蔡雅艺樊昀周卉吴晶 注:原文38139字数,现已删减到6250字(未计参考文件字数)。 厦门、漳州、泉州虽然同属闽南地区,但它们在文化形态及其形成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南音作为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三地的流布、传承、发展也有所不同。 一、闽南地区的文化景观与区域背景 (一)文化景观与区域背景 由于厦、漳、泉三地不同的文化景观和区域背景的差异,作为一种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的南音──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闽南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不同区域的南音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音乐差异。 1、泉州 泉州是闽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泉州的文化历史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代,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在泉州生根、开花,土著文化日渐式微。自唐代以来,泉州成为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作为闽南文化代表和闽南人文化认同重要工具的南音,正是得益于历史上泉州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言上的重要地位才在当地形成发展起来的。泉州目前拥有的南音社团数量是闽南地区最多的。据2005年底泉州南音普查,泉州地区登记在册的社团就有223个,仅晋江一地就有48个南音社团,成员多达1704人。 2、漳州 漳州历史悠久。相传远古时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 漳州的文化自唐代就由中原文化传入漳州,并与当地畲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漳州文化。学者河池认为:陈元光开漳后,汉族的曲艺歌舞艺术逐渐与闽南少数民族文化形式相结合,开创了漳州民间歌舞戏剧的先河。正是来自中原的唐军将士带来的唐大曲、唐戏弄等汉唐古乐,与闽南地区的民歌小调以及后来传入的南戏曲调相互融合,逐渐形成南音的雏型。1 漳州南音,古称御乐(东山清代建有御乐堂、御乐轩、御乐居)、管弦、南音、锦曲、大曲,近现代称南管。漳州南音目前的保存状况则大不如泉州,目前漳州市注册登记的社团仅有9个。但近年来,漳州人已经意识到南音的重要性,现在正在积极准备将南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省级项目。 3、厦门 厦门,有白鹭栖息,故又有“鹭岛”之称。距今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1河池<论陈元光开发建设漳州的业绩>,《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66页。

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

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

————————————————————————————————作者:————————————————————————————————日期:

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音乐论文 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 王萍萍 作者简介:王萍萍(1971~ )女,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副教授,二级作曲。 [内容提要]《出塞和亲》是南音名曲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之流传、影响千百载。今就该曲艺术特色进行探析,以期对南音、南音文化的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出塞和亲/泉州南音/十三腔/指谱/腔韵/南音文化/南音文化圈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2-0093-5 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的国家一级演唱员、副团长李白燕女士,以南音传统名曲《出塞和亲》的精彩演唱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成为南音界首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李白燕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泉州南音的荣耀,自己能获此殊荣,是曲艺界对千年雅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发展成就的肯定。” 泉州南音博大精深,有指、谱、曲。南音“指”(有词有谱有故事情节的套曲)即“指套”,原有36套,后增至48套;“谱”即器乐曲,共有13大套,每套包括三至十个曲牌,大都是描述四季景色,花鸟等之动态情境,其中最著名是《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曲”即“散曲”(亦称清唱曲、面前曲)此类曲目多,流传广,叙事叙情千首之多。南音中之“套曲”(指套)、“散曲”内容、题材广泛,曲目繁多。海内外南音弦友同奏、唱南音之时都是按“和指、唱曲、煞谱”之规制进行。而《出塞和亲》正是南音《王昭君》中的62首散曲之一(即传统曲目《山险峻》,以下以现名述之)。

泉州南音很优雅

泉州南音很优雅、很好听。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从祖父那得知世界上有一种音乐叫南音,当时就被吸引住了。泉州南音同其他传统音乐完全不同,在音调、旋律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韵味。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秘书长AnthonySeeger 来自中国泉州的南音乐团,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举行了专场演出,为喜爱中国艺术的法国观众展示了中华千年古乐南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作为闻名中外的南音故乡,一直十分重视南音的继承、研究和发展工作,南音乐团人才辈出。 ——法国《欧洲时报》 泉州南音等古曲艺堪称音乐中的上品,听起来非常平稳,让人气定神闲。越是传统的东西,越要完整保存下来,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就像保护古建筑一样,要修旧如旧。这方面,日本应向泉州学习。 ——日本琉球御座乐复原演奏研究会会长比嘉悦子 南音的感情从小的方面说是一种乡情,从大的方面来说,南音所包含的感情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大

感情。这一点,海内外南音是完全一致的,千百年来都没有更改。 ——台湾汉唐乐府创始人、南音名家陈美娥 南音就像我们古代的诗词一样,是人间音乐,也是天堂音乐,声音里面有天籁。它是世界文化里一颗闪亮的明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 南音是最古老的民族音乐,它有着传统的影响力,在泉州家喻户晓,演唱的人也多。好的民族音乐,应该要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古老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学院有责任发展和提高它。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 音乐存在着多元性,南音要保持“活化石”的样子,这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参照系数。要把泉州南音变成中国南音、世界南音,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南音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母语”来学习,而不是浮躁的、走马观花式的学习。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琵琶演奏大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