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灭火基本基础知识讲解汇编

消防灭火基本基础知识讲解汇编

消防灭火基本基础知识讲解汇编
消防灭火基本基础知识讲解汇编

消防灭火基本基础知识讲解汇编

第一节燃烧知识

第二节防火灭火知识

第三节防火灭火基础知识

第四节常用灭火器

第五节逃生知识

第一节燃烧基础知识

一、火灾的危害

“火”对于生活在当今文明时代的人们来说,也许并不感到陌生和神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每日三餐,烧水做饭;秋去冬来,取暖御寒;黑暗之中,点灯照明;喜庆之日,燃放烟花等;修桥筑路,采煤发电,车船行驶,卫星上天,处处都离不开火。可以说,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人类用火的历史非常久远。据推测,人类用火可追溯到200万年以前。火的应用,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深远的作用。人类学会用火是人类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它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境地,使人类可以支配自然,把人同动物彻底分开。新石器时代,火被用来烧制陶器;青铜器时代,人类用火烧制青铜做工具,从野蛮蒙昧

的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人类用火炼铁,铁制工具的出现推动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到了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直到科学发展的今天,人们也离不开火。纵观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用火发展的历史。

有人就有火,有火就有火灾。因此,在充分认识火灾危害的基础上,只有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对火的控制与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二、物质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在时问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就形成了火灾。为了有效地控制火势和灭火,需要全面地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便在掌握燃烧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破坏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为了更好地掌握防火、灭火原理,首先应该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但从化学的角度上讲,可燃物都是未达到其最高氧化状态的材料。一种特定的材料能否被进一步氧化,取决于它的化学性质。任何主要由碳和氢组成的材料都可以被氧化,绝大多数的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气体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碳和氢。除了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以外,含有其他元素的许多化合物也是可燃的,如某些物质,可以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在纯氯气的环境中燃烧。有许多物质在相当高的温度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如肼(N2 H4)、二硼烷(B2 H6)与臭氧(03)等。

2.氧化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因此可燃物在大气中的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除了氧元素以外,某些物质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如氟、氯等。

3.温度(引火源)

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

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他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燃烧反应可以通过用明火点燃处于空气(或氧气)中的可燃物或通过加热处于空气(或氧气)中的可燃物来实现。在无外界引火源时,只有将可燃物加热到其着火点以上才能使燃烧反应进行。冈此,物质的燃烧除了其可燃性和氧之外,还需要温度和热量。由于各种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其发生燃烧的温度也不同。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在各种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例如,甲烷只有在其浓度达到5%时才有可能发生燃烧。而车用汽油在-38℃以下、灯用煤油在40℃以下、甲醇在7℃以下均不能达到燃烧所需的浓度,因此虽有充足的氧气和明火,仍不能发生燃烧。

2.一定的氧气含量

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低于这一浓度,虽然燃烧的其他必要条件全部具备,燃烧仍然不会发生。例如,汽油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为14.4%,煤油为15%,乙醚为12%。

3.一定的点火能量

各种不同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例如,在化学计量浓度下,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乙醚为0.19mJ,甲醇为0.215mJ。

以上论述的是燃烧所需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去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

三、物质燃烧的特点

(一)气体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由于化学组成不同,各种可燃气的燃烧过程和燃烧速度也不相同。简单的气体燃烧只需受热、氧化过程,而复杂的气体要经过受热、分解、氧化等过程才能开始燃烧。因此,简单的小分子气体比复杂的大分子气体燃烧速度快。

可燃气体燃烧有两种形式。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则发生稳定式的燃烧,亦称扩散燃烧。例如,烧煤气做饭、点瓦斯灯照明、烧乙炔气焊接等,都是稳定式燃烧。这样的燃烧,只要控制得好,一般不会造成火灾。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昆合是在燃烧之前就已完成,那么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式燃烧,也叫动力燃烧。盛装过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的容器、管道检修之前,若不进行洗涤和置换,就点火烧焊,往往会形成瞬间的爆炸式燃烧。如果把气态可燃物与空气(或纯氧气)相互混合,当混合气体中气

态可燃物的浓度处于一定范围时,一旦遇到引火源,混合气体就会被引燃而发生爆炸式燃烧。这时的浓度范围称爆炸浓度范围,亦称爆炸浓度极限(用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引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最低浓度(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称爆炸下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不同的可燃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例如,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82%,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氨气的爆炸极限为1.5%~27%。可燃气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发生爆炸的机会越多,爆炸危险性越大。显然,上述三种气体的爆炸危险:乙炔>氢气>氨气。

爆炸浓度极限是一个重要的消防安全技术参数。一般来说,可燃混合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低于爆炸浓度下限时,因可燃物的浓度过低,遇引火源不会爆炸。在可燃气体浓度介于爆炸浓度下限和上限之间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比例能满足燃烧反应的需要,所以遇引火源后会发生爆炸。在可燃气的浓度超过爆炸浓度上限时,因助燃物的浓度过低,遇引火源不能发生爆炸。但这种浓度的混合气体若从容器中扩散或喷射到空气中时,再遇引火源便会因补充了新鲜空气而发生燃烧。

(二)液体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可燃物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因此,

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某些液体在储存温度下,液面上的蒸气压在易燃范围内时遇火源,其火焰传播速度快。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的闪点高于储存温度时,其火焰传播速率较低。因为火灾的热量必须足以加热液体表面,并在火焰扩散通过蒸气之前形成易燃蒸气一空气混合物。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环境因素、风速、温度、燃烧热、蒸发潜热、大气压等。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某些醚类燃烧时,液体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这类物质的火灾难以扑灭。在不同类型油类的敞口储罐的火灾中容易出现三种特殊现象:沸溢、喷溅和冒泡。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向液层内不断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类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

(三)固体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1.蒸发燃烧: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如硫、磷、沥青、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

2.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后分解出其组成成分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分解燃烧。例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热固塑料、合成橡胶等的燃烧。

3.表面燃烧: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以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属于非均相燃烧,即表面燃烧。表面发红,而无火焰,如木炭、焦炭等的燃烧。

4.阴燃: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阴燃,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随着阴燃的进行,热量聚集、温度升高,此时空气的导入可能会转变为有焰燃烧。

四、热传播的几种途径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因素。热传播有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一)热传导

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叫热传导。

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温差是热量传导的动力,温差越大,传导的热量越多;导热系数是材料导热能力大小的标志,不同物质的导热系数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固体物质是强的热导体,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差。金属材料为优良热导体,非金属固体多为不良热导体。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二)热对流

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

影响热对流的主要因素是:温差,通风孔洞面积、高度和通风孔洞所处的高度。燃烧区的温度愈高,与环境温度的温差愈大,热对流速度愈快;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三)热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热辐射。

热辐射的主要特点是:任何物体(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也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而且,热辐射不需通过任何介质,通过真空也能

进行辐射。通过热辐射传播的热量和火焰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五、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一)燃烧产物的含义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

1.燃烧生成气体,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2.大多数物质的燃烧是一种放热的化学氧化过程。从这种过程放出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形成热气的对流与辐射。热量对人体具有明显的物理危害。

3.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总称为烟。其粒径一般在0.01~10μm。这种含碳物质中大多数物质是在火灾中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

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

(二)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

1.单质燃烧产物:一般单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其产物为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氧化物。如碳、氢、硫等。

2.化合物燃烧产物: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完全燃烧产物外,还会生成未完全燃烧产物,高分子化合物会热裂解,并进一步燃烧,其中一氧化碳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3.木材燃烧产物: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 H10 05)。木材受热之后发生裂解,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在200℃左右开始,主要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甲酸、乙酸、一氧化碳及各种可燃气体等。

4.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烧产物:在受热时也伴有热裂解,会产生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气体,如氯化氢、氮氧化物、氰化氢等。

(三)几种典型的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这些气体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CO2,它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在有些火场中浓度可达15%。它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而CO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智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

(四)高温气体的热损伤作用

人对高温环境的忍耐性是有限的。有关资料表明:在65℃时,可短时忍受;在120℃时,短时间内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温度进一步提高,损伤时间更短。在着火房间内,高温气体可达数百度;在地下建筑中,温度高达1000℃以上。

六、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一)火灾定义

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分类

1.按照燃烧对象的不同,火灾分为A、B、C、D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引起的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引起的火灾。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七、爆炸的定义及分类

(一)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爆炸一般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一旦发生了爆炸,将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爆炸的分类

1.根据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1)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例如:蒸汽锅炉、压缩和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

的爆炸都是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由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大量的气体和较高的温度而形成的爆炸叫化学爆炸。例如:炸药、可燃气体、粉尘等物质发生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3)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者核聚变引起的爆炸叫做核爆炸。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就是典型的核爆炸。

2.按照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和爆震。

(1)爆燃。爆炸物质的变化速率为每秒数十米至上百米,爆炸时压力不激增,没有明显的响声,无多大破坏力。

(2)爆炸。爆炸物质的变化速率为每秒几百米至上千米,爆炸时仅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震耳的响声和破坏作用。

(3)爆震。这种爆炸的特点是突然升起极高的压力,其传播是通过超音速的冲击波实现的。这种冲击波威力极大,可引起其他炸药的爆炸(就是殉爆),有很大的破坏力。

八、常见发生火灾的原因

火灾的发生有其固有的规律。只有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人为造成的火灾

据火灾资料统计,在历年来发生的火灾中,引起火灾的直接原因尽管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原因,几乎都同人们的

思想麻痹息息相关。事实告诉我们,在以往发生的火灾中,由于人们思想麻痹、违章原因引起的火灾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生产、生活中这类火灾原因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一)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在着火的三个条件中,可燃物和助燃物是客观存在的,到处皆是。因此,从防火的观点来看,重要的条件是火源,火源主要是明火。最常见的起火原因是使用明火不慎。

(二)安装、使用电器不当引起火灾

1.电器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

2.乱拉电线或电线绝缘损坏,碰线产生火花起火。

3.用过的电器未切断电源起火。

4.保险丝不合规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起火。

5.大功率灯烤焦幕布等可燃物起火。

(三)违章操作引起火灾

例如,违章储存物品、违章装修、违章操作电气焊等,引起火灾发生。

(四)忽视消防安全引起火灾

发展经济,必须有消防安全做保障,没有消防安全,就没有经济效益。现实生活中,因重经营、轻安全,舍不得消防投入,存有侥幸心理而引起的火灾比比皆是,损失和后果触目惊心。

1.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

一些单位和个人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在生产和装修上舍得花本钱,而在消防安全设施上却舍不得增加投入,结果发生了火灾。

2.对火灾存有侥幸心理

有的单位对消防检查中查出的火险隐患久拖不改,认为是小题大作,有的的确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未发生火灾,但这仅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偶然巧合。可这些单位和个人对火灾隐患却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抱有侥幸心理。“麻绳拣从细处断,养患必将酿成灾。”

(五)小孩玩火引起火灾

小孩天真活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不了解火还有危害的一面,不知道用火时应注意些什么,当他们玩火时,有时往往会无意识地引起火灾。小孩玩火引起的火灾,在整个火灾事故中所占比例很大,燃放爆竹、小孩躺在可燃物堆内学着抽烟,或趁大人不在点着油灯或蜡烛做游戏时接触可燃物,都会引起火灾。

这里所说的放火,既不是由于人们的粗心、思想麻痹或违章造成的火灾,也不是自然发生的火灾,而是人为地故意放火。放火呈现出逐年上升势头,危害很大,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在放火中又以报私仇放火居多,也有一部分属于诈骗保险的行为,这些都属于犯罪行为,法律部门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的处罚或制裁。

(七)静电放电引起火灾

两个不同的物体在相对运动中,由于摩擦的作用会产生静电。如果有接地良好的导电体,静电会很快被导走;如果是绝缘体,则电荷会愈积愈多,形成很高的电位,可达到几百伏甚至几千伏。这种带电体如果与不带电的或电位低的物体接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火花,引起燃烧。

二、自燃、雷击引起火灾

(一)自燃引起的火灾

有些物质虽未直接遇到明火,但由于受热、聚焦、聚热等也会自燃起火。物质自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这些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预防自燃火灾的发生。

1.聚热自燃。含水分的稻草、麻等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会发热自燃;刚炒过的葵花子、药材等堆积在一起,聚热会自燃;大量的煤堆积在一起,由于氧化作用也会发热自燃。

2.聚焦自燃。日光、灯光通过玻璃等的聚焦后,射在易燃物上就会起火。

3.受热自燃。可燃物紧贴烟管会受热起火;可燃物靠近火炉等,受辐射热会起火。

4.化学危险物品自燃。许多化学危险物品,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也会自燃。如甘油与高锰酸钾,硝酸与醇、脂、油类等接触自燃;赛璐珞和硝化纤维影片等物质受潮霉变后,易分解自燃;钠、钾等遇水自燃;黄磷等遇空气自燃。

(二)雷击火灾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带有正电的雷云和带有负电的雷云,聚集到一定程度,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云和云之间的放电;或当带有负电的雷云在带有正电的大地上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它们在放电时,都进发出强烈的光和声,有很大的破坏力,并常常引起火灾。

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对自然界雷电发生的规律,正在逐步认识,雷击发生的原因,也正在被人们所掌握,从而作出了相应的措施,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其基本方法是:

1.高层建筑和重要的设施都应安装避雷针;

2.避雷针要经常检查,接地线必须良好;

3.避雷针要保持导电性能良好。

第二节防火灭火基础知识

一切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阻止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同时存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一、防火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条件产生。预防火灾

的基本措施有:

(一)控制可燃物

严格可燃物的管理;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用防火涂料刷涂可燃材料,改变其燃烧性能等。

(二)隔绝空气

使可燃物质与空气隔绝。

(三)消除点火源

如采取隔离、控温、遮挡阳光、设禁止烟火标志等。

(四)阻止火势蔓延

如在建筑物内设防火墙、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等。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当物质燃烧条件中某一个条件被去掉时,火就可熄灭。由此人们归纳出以下四种基本的灭火方法。

(一)冷却灭火方法

由于可燃物质着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灭火时,将水等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当其温度降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以下时,火就熄灭了。也可将水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体上,使其温度降低,防止将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烤着起火。

冷却灭火方法是灭火的重要方法,主要用水来冷却降温。一般物质(如木材、纸张、棉花、布匹、家具、麦草等)

起火,都可用水来冷却灭火。

(二)窒息灭火方法

根据着火时需要大量空气这个条件,灭火时采用捂盖的方式,使空气不能进入燃烧区或进人很少。也可用氮气、二氧化碳等不燃气体冲淡燃烧区的空气,使燃烧缺少氧气而熄灭。

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方法灭火时,可采用锅盖、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烧或难以燃烧的物品覆盖在燃烧物体上,以隔绝空气使火熄灭。用氮气、二氧化碳等不燃气体灌注在容器、设备内或喷洒在燃烧物质周围,冲淡空气中的氧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三)隔离灭火方法

因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质作为先决条件,灭火时将着火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这种灭火方法是扑救火灾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物质火灾。

运用隔离灭火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灭火时迅速将着火部位周围的可燃物移到安全的地方;

2.将着火物移到没有可燃物质的地方;

3.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减少和中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

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理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94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 理基础知识(正式版)

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理基础知识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理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 理 消防安全与火灾应急处理 1.消防安全: (1)医院内严禁吸烟。 (2)物品放置规范,严禁堵塞疏通通道。 (3)每一位员工必须掌握:所在工作区域内灭 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报警铃位置、 疏散路线及逃生出口位置。 2.消防原则:重预防、早发现、早报警、早扑

救;及时疏散人员,保全生命,抢救财 物;各方合作,迅速扑灭火灾。 3.现场人员应对火灾四步骤(RACE国际通用的灭火程序): (1)救援(Rescue):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受困人员脱离火灾现场。 (2)报警(Alarm):利用就近电话或手动报警按钮,迅速向医院消控中心(电话ⅹ ⅹ)报警;报警时讲清楼层/部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燃烧物质和报警人姓名。 (3)限制(Confine):关上着火房间的门窗,关闭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 (4)灭火或疏散(Extinguish or evacuate): ①火势不大,用灭火器灭火。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素气,遇火能产生一闪为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 A. 自燃点 B.闪点 C. 自燃 D.燃点 3.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 A. 固体 B.气体 C.液体 D.固体、液体、气体 4.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A. >28℃ B. <28℃ C. ≥28℃ D. ≤28℃

5.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 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B.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6.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7.下列( )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澱。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8.木材的燃烧属于( )。 A.素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 阴燃 9.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

A. 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10.下列物质中(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 H20 B. C0 C. C02 D.HCN 二、简答题· 燃烧分为哪些类型? 参考答案与精析 -、単项选择题 1.【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闪燃的定义。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素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 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故本题答案为B。 2.【精析】D。本题考査的是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称为燃点。故本题答案为D。

消防系统安装工程基础知识

一、消火栓给水系统 (一)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分类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是由消防给水管网,设有消火栓、水带、水枪的消火栓箱柜,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增压设备等组成的固定式灭火系统。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厂房、库房和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建筑。低层建筑利用室外消防车从室外水源取水,直接扑灭室内火灾。 对于10层及10层以上的建筑、建筑高度为24m以上的其他民用和工业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是扑救高层建筑室内火灾的主要灭火设备之一。 根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提供的水量、水压及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有以下几种: 1、压水泵和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任何时候均能满足室内最高、最远处消火栓的设计流量、压力要求。这种方式为独立的消火栓给水系统。 2、仅设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流量能满足生活、生产、消防的用水量,但室外管网压力在1d中变化幅度较大。 3、设消防水泵和水箱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量和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初期火灾所需水量和水压的情况。 4、区域集中的室内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及室内临时高压消火栓给水系统 区域集中是指某个区域内数幢建筑共用1套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设备,各幢建筑内的消防管网由区域集中消防水泵房出水管引人并自成环状布置。 5、分区给水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当建筑物的高度超过50m或消火栓处的静水压力超过800kPa时,考虑麻质水龙带和普压钢管的耐压强度,应采用分区供水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即各区组成各自的消防给水系统。分区方式有并联分区和串联分区两种。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设备 1、室内消火栓设备组成 室内消火栓设备由水枪、水带和消火栓组成。 2、室内消火栓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或乙类厂房的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 30m;多层或单层建筑的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 50m。消火栓的栓口应在地面上1.1m处。 (三)消防水泵接合器 在超过4层的厂房和库房,高层工业建筑、设有消防管网的住宅及超过5层的其他民用建筑内均应设置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的形式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墙壁式3种。 (四)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按安装条件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地上式消火栓大部分露出地面,易寻找和操作,但亦易冻结、易损坏,仅适用于气候温暖地区,地下式消火栓设置在消火栓井内,不易冻结和损坏,适用于气候寒冷地区,但不易寻找和操作。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 m。 二、喷水灭火系统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根据使用要求和环境的不同,喷水火火系统可分为:湿式、干式及预作用式三种类型。喷水灭火设备按射流水雾的特点和用途,又可分成喷雾水冷却设备、喷雾水灭火设备和喷洒水灭火设备(亦称喷水灭火设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基础知识 “火”最早只被人们认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但正是因为“火”的使用,才真正加速了我们的祖先的进化过程。然而,人们从怕火、用火至今“火”造成的灾害性事件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直接用火的机会愈来愈少,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火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逐年上升之势。有精品财会,给生活赋能 些悲观主义人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称“人类文明付出的代价”。 这种说法虽过于悲观,但有一定道理,那就是现在的生产生活条件太多的火灾的必然性。 不过,可喜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火”的认识正在不断加深,防火、灭火的技术产品也在不断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 一、燃烧与火灾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2、燃烧有几种类型? 四种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3、燃烧形成的要素和条件是什么? 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4、燃烧的本质是什么? 自由基的连锁反应。 5、什么是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一定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 6、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烟熏、火烧、跳楼等。 7、根据物质及燃烧特性划分,火灾可分为哪几类?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塑料制 品、化学纤维等火灾。 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酒

精、植物油、变压器油、各种溶剂、沥青、石蜡等火灾。 C 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氢气、氨气等火灾。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及合金材料等火灾。 电气类火灾 二、燃烧知识在消防工作中的运用 1、怎样控制火灾?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消除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以及限制其影响等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2、初期火灾怎样扑救? 使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随着火势减小逐步靠近,直至火被扑灭。 3、灭火的方法有几种? 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4、常用灭火器有哪几种?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剂等类。 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和技能 1、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疏散路线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着火房间内到房间门,第二阶段是公共走道中的疏散,第三阶段是在楼梯间内的疏散,第四阶段为出楼梯间到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这四个阶段必须是步步走向平安,以保证不出现“逆流”。疏散路线的尽端必须是安全区域。疏散过程中不能乘坐电梯。 2、疏散通道的要求有哪些? 疏散通道应保证其耐火性能;走道中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踏步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疏散走道内不应堆放物品,以免影响疏散的通畅;疏散走道内应有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3、疏散注意事项有哪些? 疏散的人员要听从引导沿最近的消防楼梯和消防通道撤离,严禁乘坐电梯;烟雾较大时,采取低位行走,用毛巾手帕等织物捂住口鼻,减少烟气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并避免因拥挤和人流堵塞造成人员伤害。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消防安全知識試題及答案 姓名:考核日期:部门:职位:得分:一、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代號填進括號內,每題均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全答對才 得分)每題3分。 1.下列哪些物質不屬於助燃劑( B D E) A.空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 氫氣 E.燃油 2.下列那些物質屬於易燃或易爆物品( B C D) A.蒸溜水 B.TCE C.松香水 D.汽油 3.國內火警電話號是(C) A. 112 B. 118 C. 119 D. 111 E.999 4.當你於車間發現火警隱患時,你首先應(C) A.向廠長報告 B.不管何種情況均自已處理 C.向車間主管報告 D. 自己不是消防人員不用管 5.防火的最基本措施是(A) A.消除火種(著火源) B.控制可燃物 C.清除氣化劑(助燃劑) 6..對於易燃易爆物品,應(B) A.均放於危險倉中,且需把危險倉密封,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時,向外蔓延 B.分類及限量的放於通風,排氣的危險倉中 C.可隨意擺放於需用該物品的工作場所附近 7.下列哪些項目中有可能成為著火源( A B C D) A.陽光 B.靜電 C.摩擦熱 D.明火 8.公司每季均進行消防宣傳及防火演習,目的是(D) A.只為了公司財產的安全 B.只為了公司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 C.好玩,世界上那有這麼多的火災 D.對傾情全體員工進行防火教育,及消防知識培訓,防止火災的發生,及假若發生 火警時,如何使全體員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9.當你發現公司內有失火時,你首先應(A) A.發出警報並通知消防負責人 B.向失火進行撲救 C.迅速離開失火之建築物 D.看別人有無行動才決定怎樣做 10.使用滅火器時,應(C) A.順風射向火焰中心 B.逆風射向火焰中心 C.順風射向火焰根部 D.逆風射向火焰根部 11.我們公司內除正常的通道和樓梯外還有( C )條疏散通道,增建了( C )條

员工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员工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1、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答:“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每名员工应做到“四懂四会”,“四懂四会”的内容是什么? 答: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逃生的方法。 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3、什么是第一、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和疏散引导员? 答:发生火灾时,在火灾现场的员工为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应在1分钟内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应急力量为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应在3分钟内开展火灾扑救;发生火灾时,单位各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部位负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的工作人员为疏散引导员。 4、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应如何处置初起火灾? 答:1、靠近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2、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3、现场员工迅速引导人员疏散。 5、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应如何组织开展火灾扑救? 答:1、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3、通讯联络组迅速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4、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5、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疏散现场人员; 6、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7、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6、疏散引导员设置要求及如何引导人员疏散? 答:单位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佩戴荧光袖标或马夹,手持灾光棒),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7、怎样打火警电话? 答:1、火警电话119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3、要讲清起火的具体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8、各岗位员工如何查改身边的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日期:姓名:成绩: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单位的C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责任人。 A.法人代表 B.常务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分管安全的领导 2.人员密集场所应划定安全疏散逃生责任区,确定各责任区B,提高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的能力。 A.治安管理员 B.疏散引导员 C.消防安全员 D.消防志愿者 3.以下哪一项不是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D?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B.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组织火灾原因调查能力 E.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4.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懂”。.以下哪一项不是“三懂”内容C? A.懂消防基本常识 B.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C.懂扑救初期火灾 D.懂逃生自救技能 5.单位应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使员工普遍达到“三会”。.以下哪一项不是“三会”内容D? A.会查改火灾隐患 B.会组织人员疏散 C.会扑救初期火灾 D.会宣传教育培训 6.某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未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 的,应对其处C。 A.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B.警告 C.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D.罚款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C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月 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A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小时 C.每两小时 D.每周 9.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B。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C应当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A.公安机关 B.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各类学校 D.消防站 11.我国消防工作贯彻B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12.消防工作应当坚持C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3.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A责任制。 A.消防安全 B.政府领导 C.消防监督 D.防火安全

第一篇:4%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篇:4%消防基础知识 1.燃烧 1)燃烧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 引火源 明火 电弧、电火花 雷击高温 链式反应自由基 2)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的瞬间特点分类 (一)着火 1.点燃 2.自燃 化学自燃 热自燃 (二)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一)气体燃烧 扩散燃烧 预混燃烧(二)液体燃烧 1.闪燃 2.沸溢 3.喷溅(三)固体燃烧 1.蒸发燃烧 2.表面燃烧 3.分解燃烧 4.阴燃(熏烟燃烧) 三、闪点、燃点、自燃点 (一)闪点闪点则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二)燃点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三)自燃点 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3)燃烧产物 一、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 二、 2.火灾 1)火灾的定义和分类 一、火灾的定义: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 (一)按燃烧对象的性质分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具体分类类别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火灾 29C<1000万 较大火灾9491000 万元≤C<5000 万元重大火灾29995000 万元≤C<1 亿元 重大火灾 ≥30 ≥100C≥1 亿元 三、火灾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安全(二)造成经济损失 (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 (五)破坏生态环境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1.电气 2.吸烟 3.生活用火不慎 4.生产作业不慎 5.玩火 6.放火 7.雷击 3)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 第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 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1.烟囱效应 2.火风压3.外界风的作用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 1.孔洞开口蔓延 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3.闷顶内蔓延4.外墙面蔓延 (四)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初期增长阶段 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4)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一、冷却灭火,二、隔离灭火, 三、窒息灭火,四、化学抑制灭火 4.易燃易爆危险品 1.爆炸品 一、爆炸品的分类 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 2。易燃气体 1.易燃气体的分级 Ⅰ级:爆炸下限小于10%; 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不小于12%; Ⅱ级:爆炸下限不小于10%,但小于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小于12% 2.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易爆性 2)扩散性 3)可缩性和膨胀性 4)带电性 5)腐蚀性、毒害性 3.易燃气雾剂 3。易燃液体 1.易燃液体的分级 Ⅰ级:初沸点小于或等于35度;如:汽油、正戊烷、丙酮、乙醛、乙醚等 Ⅱ级:闪点小于23度,初沸点大于35度,如:石油醚、甲醇、乙醇、香蕉水等 2.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性2)爆炸性3)受热膨胀 4)流动性5)带电性6)毒害性 3.易燃气雾剂 4.易燃固体、易自然物质、遇水反应析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一)易燃固体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 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一)氧化性物质 二)有机过氧化物 3.爆炸 1.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一)爆炸的定义 二)爆炸的分类 (1)物理爆炸 爆炸前后的化学成份不变 压力容器 压缩气体或液化钢瓶 (2)化学爆炸 1.炸药爆炸 2.可燃气体爆炸 3.可燃粉尘爆炸 (3)核爆炸 2.爆炸极限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 1.火源能量 2.初始压力 3.初温 4.惰性气体 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 三、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3.爆炸危险源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1.物料原因 2.作业行为原因 3.生产设备原因 4.生产工艺原因 二)常见爆炸引火源 1.机械火源 2.热火源 3,电火源4.化学火源

消防基本知识

消防基本知识 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二、“三懂三会” 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灭火器如何使用 提灭火器走到距火点3米左右;拔掉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用力按下压把来回扫射进行灭火。 四、消防栓如何使用:打开消火栓门,如有按钮则按下内部火警按钮,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 五、“第一灭火力量”和“第二灭火力量”的概念 第一灭火力量是由起火部位附近的当班员工自发组成的,在1分钟内形成灭火力量。第二灭火力量是由不在起火部位的其他当班员工组成的,火灾确认后,在3分钟内形成灭火力量。 六、“第一灭火力量”和“第二灭火力量”应采取那些灭火措施 第一灭火力量应采取如下措施: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拨打电话通知值班人员;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第

二灭火力量应采取如下措施:火灾确认后,单位值班人员能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七、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之疏散逃生方法 利用疏散通道逃生。火灾初起阶段,利用室内、室外楼梯逃生,不要乘坐电梯逃生,以防停电被困。自制器材逃生。将毛巾、口罩浸湿后捂住口鼻防止烟雾侵害;利用绳索、布匹、床单、窗帘等开辟逃生通道。利用建筑物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外的突出部分和通向室外的窗口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要胆大细心,不可盲目从事,否则容易发生伤亡。寻找避难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积极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 八、消防安全五个第一: 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报警 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文字资料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燃烧具备的条件: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 ?有一定能量的热源 ?火灾的定义: ?着火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二、报警的要求 ?任何的报警应由店上负责人同意实施。 ?发现火情后,应遵循一面报警,一面扑救的原则,火势不大,能确认火势被自己完全扑灭,也可以先行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扑灭后再报告现场负责人。 ?火灾的特点: ?1,突发性2,严重性3,复杂性 三、常见的报警方式和方法: ?1电话报警:先拨号,说出本人的姓名、所在单位、燃烧部位、火势大小、燃烧的物质、附近的情况,(加油站、加气站、煤气罐充装站等) ?2打碎或按下破玻璃报警器报警(男、女使用区别) ?3消防墙式电话报警 四、电器用具起火后的处理措施: ?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或1211灭火剂灭火,确定线路无电时,才可用水扑救。 ?客人遗留烟头的处理措施: ?把没有熄灭的烟头用水浸湿,然后再倒入垃圾内,不能将未熄灭的烟头直接倒入垃圾内。 五、消防工作的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的原因不放过; ?事故的责任人不放过; ?事故整改措施不放过, ?事故相关人员教育不放过。 ?

六、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灭初起火灾有一定效果。 七、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碱、清水、卤代烷灭火器。 八、目前我国研制成的空气泡沫灭火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灭火器具。它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水层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来扑救各种油类和极性溶剂的初起火灾。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夺液面的温度(吸热),使液体表面降温,另一方面液体完全被泡沫覆盖以后,形成一个隔绝层,隔断空气与液面的接触,火就被扑灭了。 九、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如媒尘、铝粉、面粉等。其次,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十、向周围群众报警。 1)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宿舍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器具的方法报警。 2)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起火点的位臵,向需要疏散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十一、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1)隔离灭火法。 (2)窒息灭火法。 (3)冷却灭火法。 (4)抑制灭火法。 十二、常见的点火能源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2.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 B.<28℃ C.≥28℃ D.≤28℃ 3.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4.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5.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6.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7.下列()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8.木材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二、多项选择题 1.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 2.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等性质有关。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E.燃烧时间 3.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E.闪燃 4.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 5.燃烧产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等。 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D.氧气 E.液体 单选题答案 ABBDD DDB 多选题答案 ABCABCDABCDABCDABC

给排水基础知识 第五章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第五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消防给水系统,用于扑灭建筑物中一般物质的火灾,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按功能和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5-1 概述 灭火剂:水、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水蒸汽、泡沫等。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任务是供给消防水池和消防车用水。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其划分主要是根据消防车的供水能力及消防登高器材的性能来确定的。规定其划分界限为10层及其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有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24m以上的其他民用和工业建筑。 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扑救室内的初期火灾,对于较大的火灾主要求助于城市消防车赶赴现场,由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取水加压进行扑救灭火。对于高层建筑,原则上立足于自救。 5-2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一、室外消防给水水源 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是指多幢建筑所组成的小区及建筑群的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城镇、居住区、企业单位的室外消防给水,一般均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即消防时市政管网中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为大于或等于0.1MPa。)、天然水源(枯水期最低水位及寒冷地区冰冻)或消防水池供给,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可靠,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水源不宜少于两个。 二、室外消防水压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要求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火场上不再使用消防车或水泵加压,在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时,在任何建筑物最高处,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 室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要求管道内平时水压不高,当接到火警时,开启高压消防水泵,使管道内的压力迅速达到高压给水管道系统的要求。 在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中,管道内平时水压较低,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压力不小于0.1MPa即可,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或移动式消防泵进行加压,提供水枪所需要的压力。 目前,我国市政给水管实行低压消防制。通常多采用几幢建筑合用一座消防泵房或每幢建筑物设独立的消防泵房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消防基础知识一讲

消防基础知识一讲 1 绪论 1.1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IB)也称为智能大厦,它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一种新型建筑。 现代智能建筑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通信系统(Telecommunication System,TCS)。 1.2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大、人员密集、设备材料多,建筑上竖向孔洞多(电梯井、电缆井、空调及通风管等),使得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智能建筑比传统的建筑投资了较多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设备和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各种设备及建筑物遭受损害造成的损失也比一般建筑物严重得多,由此我们不难了解到,在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火灾的发生在其初期阶段往往只是规模甚小而又易于扑灭的,但是由于火灾的初期阶段人们不易发觉或疏于防范,而使火灾蔓延,酿成灾难,这就对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及网络结构、系统联网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2.1 消防系统的组成 所谓消防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另一部分为执行机构,即灭火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探测器、水动报警按扭、报警器和警报器等构成,以完成检测火情并及时报警之用。 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分为液体灭火和气体灭火两种,常用的为液体灭火方式。如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论哪种灭火方式,其作用都是:当接到火警信号后应执行灭火任务。 联动系统有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专用通讯系统及防排烟设施等,均是为火灾下人员较好的疏散、减少伤亡所设。 综上所述,消防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捕捉火灾探测区域内火灾发生时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讲义

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讲义 第一章燃烧 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有焰燃烧。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变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在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一、燃烧条件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一)可燃物 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 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三)引火源 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可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二、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容易自由结合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对于多数有焰燃烧燃烧而言,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因此,可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例: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2015真题) A.氧化反应 B.热分解反应 C.链传递 D.链式反应自由基 答案:D 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 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 2.自燃 (1)化学自燃。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炸药受撞击而爆炸;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炭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 (2)热自燃。 (二)爆炸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 (一)气体燃烧 1.气体的扩散燃烧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目的

[标签:标题] 篇一:消防知识的培训目的和方法 消防知识的培训目的和方法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防火安全工作,增强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员工安全防范及 自救能力,针对学生公寓、图书馆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特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XXXX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X XXX大学突发事件总体应急管理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师生进行消防知 识培训以及灭火演练。为确保演习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安全疏散演习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入地了解消防逃生常识,切实树立起消防意识,真正掌 握好消防安全知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快速地疏散,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 二、基本情况 1、演习时间:新生入学军训期间、11.9消防宣传日 2、演习地点:东、西校区操场 3、参加单位: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后勤管理处、校医院 4、组织单位:保卫处、学校办公室、学生处、宣传部、武装部。 5、各学院主管学生领导及辅导员和部分学生 三、任务分工 1、指挥组: 组长:保卫处长XXX 成员:XXX、XXX 2、安全保卫组: 组长:陈建平, 成员:保卫处干部及校卫队员 职责:负责现场周围区域道路口警戒,交通疏导, 3、救护组:校医院。 职责:负责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备急救用品待命? 四、消防安全知识以及逃生自救培训 聘请消防专业人员讲解 五、灭火演练 (1)灭火扑救组: 组长:XXX,校卫队义务消防队数人。 (2 )部分学生进行现场灭火演练。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参加灭火演示的学生,要按照灭火器使用操作步骤,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水带灭火(由保卫处对学生提前进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培训) 。 (2)观看现场灭火演练的教师和学生应距火点保持一定距离,要站在距离火点8米以外。篇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课程项目: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多选题(1)]

2016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多选题(1)] 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E.预混燃烧 【解析】ABCD。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5种,其燃烧各有特点。分别是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实务教材p6 2.同种物质的热导率的会因()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材料的结构B.材料的密度C.材料的湿度D.材料的温度E.材料的化学组成【解析】ABCD。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各异,通常用热导率,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也会因材料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实务教材。实务教材p14 3.影响热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A.辐射物体温度与辐射面积B.辐射物体间距离C.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 D.物体表面情况E.辐射物体的密度 【解析】ABC。火场上的火焰、烟雾都能辐射热能,辐射热能的强弱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热值和火焰温度。物质热值越大,火焰温度越高,热辐射也越强。辐射热作用于附近的物体上,能否引起可燃物质着火,要看热源的温度、距离和角度。实务教材P15 4.影响热对流发展的因素有()。 A.环境空气密度B.温度差C.通风孔洞与面积D.通风孔洞所处位置E.环境湿度【解析】BCD。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当然,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实务教材p14 5.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阶段。 A.初起阶段B.发展阶段C.轰燃阶段D.下降阶段E.熄灭阶段 【解析】ABD。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实务教材P17 6.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E.助燃物 【解析】ABCDE。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实务教材P18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C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综合管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防消结合 2、我国将每年的几月份定为“安全生产月”( B )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主要是( C ) A(增加经济效益 B(提高管理质量 C(减少和控制危害 D. 规避法律风险 4、新工人入厂的三级安全教育通常指的是哪三级,( C ) A(厂级,工会,车间级 B(厂级,工会级,班组级 C(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D. 工会级,车间级,班组级 5、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保护用品和( B ) A(职业工装 B(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用具 D.防护装置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以下哪些需要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AB ) A(工伤愈合后 B(半年以上假期 C(出差后 D. 旅游后 2、“四不放过”:是指( ABCD ) A(对发生的事故、事故原因没有查清的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的不放过

C.广大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的不放过 processing procedures, documents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ystem back, determined to streamline and squeezing too many files, enhances the relevance and operability of document. Third, improved document reading mode feedback system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official forms and documents, document work D.安全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不放过。 3、事故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ABCD ) A(隔离 B.设置薄弱环节 C.个体防护 D.避难与救援。 4、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ABCD ) A(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B.工伤事故案例 C. 岗位危险源护 D.安全操作规程 5、工伤事故的主要分为( ABC ) A(轻伤 B.重伤 C. 死亡事故 D.未遂事故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21分) 1、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可根据部门的需求随意发放。 ( X ) 2、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和投术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丛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 ) 3、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可认定为工伤事故。 (? ) 4、伤亡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应立即抢救伤员,并及时处理现场恢复生产。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基本常识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基本常识 一、火灾预防基本观念 1、火的形成需要下列三丧要件:即可燃物、空气和火源,三者缺一火即无法形成。 2、对火灾扑救,通常采用窒息(隔绝空气),冷即(降低温度)和拆除(移去可燃物) 等三种。 二、火灾的种类依我国国家标准(GB4351)的规定可分为四类 1、普通火灾(A 类):凡由木材、纸张、棉、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癿火灾。 2、油类火灾(B 类):凡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3、气体火灾(C 类):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弓[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4、金属火灾(D 类):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5、电器火灾:凡是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三、灭火器癿种类及使用方法 l、泡沫灭火器:适用A8 类火灾,分为化学泡沫和机械泡沫两种,其中化学泡沫使用时颠倒使用,现已淘汰,而机械泡沫使用斱法同干粉灭火剂。缺点:造成污染,不可使用亍C 类火灾,每四个月检查一次,药剂一年更换。 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BC 类火灾,使用方法:

a)拔出保险插销; b)握住喇叭喷嘴和阀门压把; c)压下压把卲受内部高压喷出。每三个月梱查,重量减少需重新灌充。缺点:使用人员极易冻伤。 3、干粉灭火器:分为ABC 和BC 干粉两种,其丨适用ABC 类火灾,使用方法: a)拔掉保险销; b)喷嘴管朝向火焰,压下阀门压把卲可喷出。三个月检查压力表(1.2Mpa)药剂有效时限三年。 四、火源和气体癿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l、天然气皮管道是否破损或漏气,使用后阀门应切实关闭和关紧。 2、营业性的餐厅、厨房、浴室癿锅炉间,要求单位负责人挃定与人负责安全检查和维护。 3、大楼内部工程斲工丨癿用火,须挃定斲工期间癿负责人明确责任和范围。 4、厨房癿尘垢油污应常清洗,烟囱及油烟通风管应加装铁丝铁罩。 5、燃放爆竹,丌可自窗口点燃,以免发生火灾。 6、丌可乱丢烟蒂戒床上吸烟。 7、未经许可,非法经营戒使用藏置危险物品者应立卲通报当地消防部 门戒公安机关。 8、家长外出,勿将小孩反锁在家,以免发生火灾时无法逃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