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疆综合实践七年级教案(完整版)

新疆综合实践七年级教案(完整版)

一、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直面成长中的挫折和困惑,了解和发挥自己的特长,是“学会学习”的一些基本要素,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这个主题活动从学会学习、学无止境、直面挫折等三个角度切入,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的真谛,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策划的拟定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

2.培养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实地考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准备:

这是一次人与自我领域的探究与实践活动。活动预设了三个问题:1.你会学习吗?你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高吗?2.现在人们倡导终身学习,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3.直面挫折,你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吗?要求学生从活动预设的问题入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形成自己或小组的活动计划。

要求学生做活动计划,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先浏览一遍整个主题活动内容,明确活动的要求和任务,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会学习

1、发现。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每个学生进学校都是来学习的,但是他会不会学习,学习效率高不高,自己未必很清楚。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我们设计了学习能力测试表,通过自测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个正确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测的同时,思考自己在学习观、知识观、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弱点,找到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切入点。

2、思考。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用的、高效的?这里至少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什么?即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哪方面的知识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二是怎样学?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适合自己。图片只是作一提示,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深入思考。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信息窗节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论述,作为学生讨论的理论基础。

4、案例。这里提供了一个案例。介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从一个“笨拙”的学生成为著名科学家的成功之路。

5、思考。“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一些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每个学生所具有的智能和智力发展方向是不同的,教育应当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瓦拉赫效应”的启示,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真谛。

导航则对“学习”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实践。通过这三种对话实践,我们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意义,建构人际关系,形成自身的内心世界的意志、思考与情感。

第二课时

(二)学无止境

1、观察。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活动。在这里提供了几副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习的本质。学生需要学习,下岗女工需要学习,退休老人也需要学习,以次引出终身学习的话题。

2、案例。这个案例通过一个女工从穷困到脱贫致富的过程说明了学习对改变人生命运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终身学习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3、调查。调查身边熟悉的人,了解他们在走出校门以后,又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学习,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理解“学到老才能活到老”的含义。

4、讨论。通过刘琼这个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终身学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学习的真谛。

第三课时

(三)直面挫折

1、回忆。人生道路曲折坎坷,说不定会在哪一个地方摔一跤。想一想自己经历过哪些挫折?当时的心情如何?是怎样面对的?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并把有关信息填写在表框中。

在第二个活动之前,我们选编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不韪艰难顽强与病魔抗争的事例,希望给学生以启示。

2、采访。采访一位“成功人士”了解他在我们这个年龄时,碰到过哪些困难和挫折?自己是怎样克服的?困难和挫折人人都有经历,可以采访的对象很多,教师可以适当给以提示。

3、案例。张超的案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学生身边经常可能发生的事。这里让学生写写自己对此类事例的想法,为下一个活动奠定基础。

4、讨论。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怎样使挫折成为自己成长的积累和财富?

六、评价与生成

1、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关注活动的成果,因为它是衡量一次活动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学会学习健康成长”是一个“人与自我”领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写写“感想、体会”,是这一类型活动较好的总结形式。

2、拓展延伸

这里给学生一个与本次活动有关的问题: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但不一定都适合你。想一想,怎样选择最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是让学生在活动之余仍然有所思考,有所收益。

参考资料

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种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性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和学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教就没有学,没有学也就无所谓教。“学”的规律是“教”的规律的基础,“学法”是“教法”的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应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他们“会学”。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求知、健体、修养、合作、审美、劳动、创造、生存与发展之道的根本措施。古今中外有识之士十分重视教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也证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会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进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自立精神和责任心,促进学生成才。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在学习上事倍功半,效率很低,有的甚至逐步丧失学习的兴趣,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因此,学生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他能否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把德国著名作家莱辛的一段话抄给学生:“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让学生讨论这段话的道理何在,激发起学生渴求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

现代科学技术正迅猛发展,新知识、新信息成几何级数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这决定了新世纪需要的是能不断掌握新技术的学习型、创造型人才。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如果说在工业社会初期,在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就可以应付一生职业的需要,那末在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可能到毕业时候不少已经变得陈旧。这又决定了个人所受教育的学制、类别界限将被打破,决定了学校不可能教给人们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每个人进入社会后,都要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都必须有多次的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和更新,才能胜任多种工作岗位和社会角色的需要,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和过程。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学校里不满足于学习现存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能力”。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学会学习”的涵义:“学会学习”(1)必须有效地认识影响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并依此来安排、组织、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2)必须对自己学习的心理活动有自我意识(具有元认知意识);(3)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形成新知识的“落脚点”或“固定点”;(4)必须有符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5)必须懂得合理用脑,讲究用脑卫生;(6)必须学会把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动机、态度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解决新的学习问题。

“学会学习”的基本内容:(1)学会自我修养良好学习品质和优良学习作风的方法。(2)学会学习领会学习原理方法。(3)学会正确选择、确定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学习程序,进行科学决策制订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4)学会科学地规划学习时空,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与发展计划的方法。(5)学会主动、科学感知信息的观察、阅读、听讲、记录等方法。(6)学会加工转化信息的联想与想象的形象思维方法和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7)学会存贮提取信息的科学记忆方法。(8)学会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类,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的具体化和系统化方法。(9)学会科学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10)学会进行发明、创造的创造思维方法。(11)学会科学、确切、简明表达问题的表达方法。(12)学会审美和创造美的基本方法。(13)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调控的基本方法。(14)学会进行合作的基本方法。(15)学会检索和使用工具性资料的基本方法。

“学会学习”的基本原理:学会学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就是学会并能正确应用关于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循序发展原理或循序发展的基本规律:人在学习掌握相对独立、具有完整结构的规律性的知识、技能、方法体系,进而形成相应的思想、认识、情感、知识、注意、智慧、意志、智能、观念、道德、品格的过程中,人的认识心理的发展总是随着有效智力劳动的增加,而按照感知──理解──识理──领悟──会通──灵慧的基本程序发展,并呈周期性发展变化。

学习方法的认知:(1)运用某种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个显示会学习的过程;(2)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以学习效率的评价为前提的,除了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外,一般认为:要加强学习的计划性;会科学地管理时间;能抓好学习中的坚持预习、专心听课、独立作业、系统总结等基本环节;(3)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效果不一样;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但适合于自己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同一个人,在不同学科学习中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学习技巧。

学无止境

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带着一副的近视眼镜,站在眼前的徐洪浩斯文得象一名学生。其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他也正如其外表一样,自毕业后参加工作以来就从没有停止过学习。“学无止境”是他做学生时的座右铭,工作中的他仍是如此。

1996年,20岁的徐洪浩从原鞍钢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鞍钢矿渣公司机修车间当上了一名钳工。当时,他在学校学习的是润滑专业,虽然也有部分课程涉及到钳工专业,但大部分还需要在实践中重新学习。在机修车间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跟着师傅李洪田学徒。“李师傅是全厂公认的技术能手,而且实践经验丰富,维修中的很多问题,他总能手到病除。”师傅的技术让徐洪浩十分羡慕,也激发了他学技术的热情。从此,他跟着师傅虚心学习,伸不上手就在一边观察,维修中有不明白的就问。在师傅的点拨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很快入门,进步非常快。一年后,他终于可以像师傅一样,独立承担设备维护与维修任务。

1997年,徐洪浩从机修车间调到钢渣一车间,仍然做钳工。当时,这个车间引进的是德国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是厂内最先进的生产线。也就是从那时起,徐洪浩意识到,要干好本职工作,成为技术能手,只靠在技校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继续学习才能跟上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1998年,他再次走进学校,用了三年的业余时间拿到了工民建专业的大专毕业证。紧接着又用一年时间参加了鞍钢组织的钳工培训,并顺利通过了钳工高级工的考核。2002年,他又参加成人高考,获得了到电大学习的机会。这次,他选择了本科计算机专业。目前,他正在撰写毕业论文,不久就可以毕业。

直面挫折

如果将人生比作登山,那么挫折便是山上的坎坷,只有攀援跋涉,才可登上顶峰;如果将人生比作航海,那么挫折便是海上的波涛,只有劈波斩浪,才可到达彼岸。

人们总说:“冬日里的梅花才算是真正的红艳。”那么,可以说,只有经受过考验的人生才算是绚丽而多彩。

《史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宝,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然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是在怎样的境地下写成的呢?他无辜遭受了宫刑,仍然忍辱负重,矢志不移,完成自己的历史巨著。他的执着,支持着他在挫折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高价值。《史记》这本书记载的不仅是华夏文明,更显示了作者直面挫折的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每一次的成功往往包含着千百次的挫折。布鲁诺在火刑中坚持真理,张海迪在轮椅上书写人生,爱迪生在实验里做出贡献,不都是在挫折中竖立起前进的旗臶吗?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胜利的前奏。挫折当前,我们应当拿出勇气,直面挫折。

在中华大地上,有多少铁骨铮铮的男儿,他们在曲折的道路上,他们遇上多少艰难险阻,他们经历了多少失败挫折。每迈进一步,便意味着克服无数的危难与艰辛。可是他们却决不退缩,他们迎着风雨、冲着波涛,不断挺进。路上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中华儿女,没有人轻言放弃,而是愈挫愈勇。多少人以英雄为榜样,在挫折中实现人生价值!

愿所有处于逆境和经受挫折的人们,拿出战斗的精神,战胜挫折!让我们欣赏那冬日红梅的艳丽,品味那先苦后甜的茶香吧!

航天之梦

一个遥远的梦想,一个现实的梦想。随着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中华民族追求了千百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知道这一消息时,你的心情怎样?是的,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振奋。但是,在这一梦想的实现过程中我们也曾有过泪,有过痛,仅卫星发射时的失败就有不少的事例,从 1973年9月10日发射的长空1号、风暴1号到1996年8月18日发射的中星7号、长征3号,在这13年中有过十多次的发射失败。

面对这些挫折,中国航天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钱学森说:“我们不要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再重来。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长才干,变得更加聪明。”

从这儿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人对待挫折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中国航天人对待挫折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态度,中国航天人才能够理智面对挫折,勇于开拓进取,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使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今朝实现。

那么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是被挫折压倒还是像中国航天人一样,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开拓进取,去战胜挫折呢?是的,我们应该像中国航天人一样开拓进取,直面挫折。

教学反思:

---------------------------------------------------------------------------------------------------------------------------------------------------------------------------------------------------------------------------------------------------------------------------------------------------------------------------------------------------------------------------------------

二、爱护水资源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教材从不同角度说明水资源的丰富和短缺,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并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的情况,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阐述不多,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意在抛砖引玉,并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新疆地区,农民取用水方式方法较原始,因而全县居民(包括学生)的节水、爱水意识极为淡薄,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况且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一些工厂的污水排放污染了周边的水域,水质恶化极为严重,但仍未引起镇有关部门及民众的重视。因而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节水、爱水意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了解常用节水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行查阅资料、交流合作、实地考查、汇报演讲等多种方式的活动。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用相对、辩证的思想看问题。

2.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情感,重视水资源,爱惜水资源。

教学方法:

本课题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材内容采用自学、讨论交流,结合实际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另外教师又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实地考查,汇报演讲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节水、爱水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教材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生活实例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学讨论,交流探讨→实地考查,亲身体验→调查汇报→真情演讲→共诵宣言,达成共识

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水污染严重

教学反思:

-------------------------------------------------------------------------------------------------------------------------------------------------------------------------------------------------------------------------------------------------------------------------------------------------------------------------------------------------------------------

三、我爱绿色校园

首先进行绿色总动员,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现状及环保情况,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要建设绿色校园,我们从哪里入手,从而确定研究的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调查对象自愿组成四小组,(垃圾处理调查组、水电调查组、校园绿化调查组、校园行为习惯调查组),进行组内分工协作,并完成活动计划。全体同学按照活动计划分工协作,开展绿色行动。除了查阅书籍、上网收集外,还可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积累第一手资料,完成活动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设建议。最后,把自己的活动成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全班展示交流,同时得到师生的宝贵建议,不断完善补充自己的成果。

因此我确定了实践活动课的主题——“绿色教室”。

学情分析:46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环保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2、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为学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

主人翁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2、初步学会调查、测量方法,上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

3、统计归纳方法;交流询问技巧;倡议书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能够不断的热爱校园,知道校园绿化工作以及环境卫生的不

易,养成爱护花草,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预计按以下几部分进行:

首先进行绿色总动员,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现状及环保情况,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要建设绿色校园,我们从哪里入手,从而确定研究的问题。

其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调查对象自愿组成四小组,(垃圾处理调查组、水电调查组、校园绿化调查组、校园行为习惯调查组),进行组

内分工协作,并完成活动计划。

全体同学按照活动计划分工协作,开展绿色行动。除了查阅书籍、上网收集外,还可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积累第一手资料,完成活动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设建议。

最后,把自己的活动成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全班展示交流,同时得到师生的宝贵建议,不断完善补充自己的成果。

一、准备阶段(制定活动计划)

(一)教师启发,学生自定主题

教师通过对学生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进入预设的情景之中:带领学生参观欣赏学校的校容校貌。从雄伟的教学大楼到美丽的绿化带。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由这个问题启发从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入了预设的主题范围之内,教师先进行情感的渲染,使学生对母校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边观察边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针对学生的发现展开讨论,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主题。

预计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校园垃圾问题调查

2、校园绿化调查

3、校园水电调查

4、校园行为习惯调查

…………

(意图:教师通过适当引导,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主题,充分地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二)小组自由组合分工,组建档案

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培养方式。为了便于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将采用分工协作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自由组合,分为:绿化调查组、垃圾调查组、水电调查组、行为习惯调查组等。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各小队活动,小队之间的信息资料可以互通共享,既分工又合作。

(三)制定活动方案。

引导学生讨论制定课题研究小计划,设计出具体内容,包括活动分工(资料搜集员、小记者、摄影师等)、研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看法、疑难,便于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实施阶段(调查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除了查阅书籍、上网收集外,还可利用课余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深入采访可在教师的带领下,也可自行组成小采访团,深入到校园附近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并形成较为详细的调查、采访记录,有条件的小组还可保留录音像资料。

2、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问表格、调查计划、调查记录等)

3、实践活动(观察、访谈、测量)

4、分析活动资料(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5、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各小组具体实施

(一)校园垃圾问题调查

1、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学校垃圾处理与分类的调查,发现学校的优点和不足,给学校提出建议;为学校创办绿色学校”出谋献策。

2、课题实施过程: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概念、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校园垃圾处理情况及特点。

3)采访有关垃圾回收情况。

(4)完成研究报告和心得体会。

(二)校园水电调查

1、收集水电资源材料。

2、校园用水调查:

3、校园用电调查:

4、如何节约用水、用电。

(三)校园绿化调查

1、拍摄校园绿色风景线,感悟校园的绿。

2、测量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绿地的多。

3、辨认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的挂牌情况。

4、调查学校护绿情况。

(四)校园行为习惯调查

1、学校学生良好行为调查。

2、学校学生陋习调查。

3、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处。

4、如何制止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三、总结阶段(成果总结,交流展示)

1、各组展示出调查的资料、图片、心得体会等。

2、各组把成果进行整理后,进行展示、交流、评价。

3、大家为创建“绿色学校”出谋献策。

4、评定以鼓励为主,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导师评定。

教学反思:

---------------------------------------------------------------------------------------------------------------------------------------------------------------------------------------------------------------------------------------------------------------------------------------------------------------------------------------------------------------------------------------

四、美食在新疆

教材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同时,“吃饭”又是一件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嘛!但是,我们对“吃饭”的了解有多少呢?“美食在新疆”这一主题活动共有两个次主题,一是介绍新疆风味小吃,二是将新疆的快餐和洋快餐相比,使学生关注自己多年来食用,而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即了解新疆民族家喻户晓的烤羊肉串和烤包子,以及洋快餐中的汉堡和烤鸡腿的制作工艺、种类等。以此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从访谈活动开始使活动逐步展开与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疆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在综合实践的活动课中“设计”美食在新疆这一主题活动,目的在于使同学们不仅了解新疆的美丽风光,丰富的物产,灿烂的文化,更要了解新疆的美食,因为新疆美食已经成为国内外客商、游人了解新疆,宣传新疆的重要窗口。此活动分为“新疆风味小吃”,“新疆快餐VS洋快餐”两个次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新疆美食文化背后的小故事,给别人介绍家乡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2.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新疆美食文化背后的小故事,给别人介绍家乡的文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本主题活动的两个问题是:新疆有哪些代表性的风味小吃?“新疆快餐”和“洋快餐”哪个更具有生命力?这是两个次主题里的主要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

教学过程:材料展示

(一)新疆风味小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