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核电产业的发展与我行机遇

当前核电产业的发展与我行机遇

第3版

调查观察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范围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到强,

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建设的中心任务。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同时配套发布了《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个子规划。2012年,石化和化学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4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59亿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行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5年,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4万亿元左右。

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石化和化学工业的(一)提升行业集中度。《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万吨/年,石油路线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70万吨/年以上。氮肥、农药、氯碱、纯碱、电石、轮胎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达到10个以上。具体而言,在化肥方面,到2015年,大中型氮肥企业产能比重达到80%以上,大型磷肥企业产能比重达到70%以上,支持钾肥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整合,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的集约化产业格局。农药方面,将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整合农药企业,促进原药、制剂上下游一体化;实现农药企业大规模、多品种、国际化经营。到2015年农药原药生产企业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厂家达到20家,培育2至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农药企业集团。

(二)优化产业布局。作为国家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

领域,成品油仍然是“十二五”石化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规划》指出,成品油“北油南运”状况“十二五”期间要得到改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区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形成3至4个2000万吨级炼油及3个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配合国家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东北、西北、西南石化产业布局。对于煤化工方面,

《规划》指出,传统煤化工布局分散状况将得到改善,现代

煤化工产业向资源地集中。突破现有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格局,鼓励石化化工企业与石化和化学工业、电力等企业联合,形成若干个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煤电化热一体化”产业集群和大型煤化工生产基地。

(三)鼓励发展高端产品与新材料。发展高端石化产品是石化和化学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则将新材料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化工新材料又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石化高端产品将以发展化工新材料为主。具体而言,《规划》提出,“十二五”全行业要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国民经

济建设急需的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化工新材料及中间体、新型专用化学品等高端石化化工产品。

(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推进石化和化学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加大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做好技术储备。突破一批核心、共性和关键技术。《规划》指出,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能源消耗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COD )、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8%、10%、10%,挥发性有机物得到

有效控制。炼油装置原油加工能耗低于86千克标准煤/吨,乙烯燃动能耗低于857千克标准煤/吨,合成氨装置平均综合能耗低于1350千克标准煤/吨。

石化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一)石化和化学工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业务机会与风险。“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促进石化和化学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关联企业以资产、资源、品

牌和市场为纽带,通过整合、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实施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若干个国际化大型石化化工企业集团。支持和引导各类所有制石化化工企业间的合作和发展。国家鼓励中小石化化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国际间的重组活动。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兼并重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带来并购贷款及相关咨询、融资方案设计等一系列投行服务业务机会。企业兼并重组结束后,公司扩大运营规模直接带来资金信贷方面的需求,此外,整合后的石化和化学工业企业要拓宽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其资金需求也为我行带来重要的信贷经营机会。

与此同时,机会与风险并存:一是战略风险。并购双方行业前景、市场结构、经营战略、管理团队、企业文化和股东支持等方面的差异有可能引发风险。二是法律与合规风险。并购交易各方是否具备并购交易主体资格,并购交易是否按有关规定已经或即将获得批准,履行必要的登记、公告等手续,法律法规对并购交易的资金来源是否有限制性规定。三是整合风险。包括发展战略整合、组织整合、资产整合、业务整合、人力资源及文化整合的整合实现协同效应风险。四是经营及财务风险。并购后企业经营的风险,如行业发展和市场份额是否能保持稳定或呈增长趋势,公司治理是否有效,管理团队是否稳定并且具有足够能力,技术是否成熟并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等;并购双方的未来现金流及其稳定程度;并购双方的分红策略及其对并购贷款还款来源造成的影响;并购中使用的固定收益类工具及其对并购贷款还款来源造成的影响;汇率和利率等因素变动对并购贷款还款来源造成的影响。

(二)石化和化学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业务机会及风险。“十二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升级,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涉及光气化、硝化等15

种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改造、重大危险源配套监控设备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石化和化学工业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善品种质量。国家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管理,提高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进石化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未来5年,以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为核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将会派生巨大的金融需求,为我行信贷及相关业务提供机会。但是,由于石化和化学工业行业技术创新项目大多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工艺过程新且尚不稳定,以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特点,增加了银行信贷技术风险评估的难度和项目选择风险。

(三)新兴石化产业发展带来的业务机会及风险。《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材料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化工新材料又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石化高端产品将以发展化工新材料为主,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氟硅材料、热塑弹性体、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纤维以及配套新能源产业的高性能锂电池和光伏电池材料等。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以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生物化工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化工产品中自给率偏低的领域。根据《规划》,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和推动新兴石化产业的发展。预计“十二五”时期,新兴石化产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资金需求也为我行带来重要的信贷经营机会。但是,目前化工新材料应用进程低于预期,部分新材料的应用还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造成应用市场不是很好,给新兴石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适时调整信贷策略,优化信贷结构和投向

(一)重点支持大型龙头企业的兼并重组。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石化和化学工业兼并重组政策的动向,加强对企业相关并购活动的监测,在全面分析战略风险、法律与合规风险、整合风险、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与并购有关的各项风险的基础上评估并购贷款的风险,推动信贷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当前应密切关注“国字号”大型企业并购重组动向,重点支持大型龙头企业的兼并重组,尤其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对具备特

定产品技术优势或拥有较多优良资产的中小型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

(二)重点支持优势国有企业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大型乙烯项目。“十二五”期间,成品油、乙烯的国内刚性需求仍然较大,还会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仍将是石油净进口国。作为国家维护能源安全、工业原材料的重要领域,成品油、乙烯仍然是“十二五”石化行业发展的重点。根据《规划》,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区集聚度将进一步提高,形成3至4个2000万吨级炼油及3个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建议支持石化企业的大型炼油、大型乙烯项目,重点支持中石化、中石油等优势国有企业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大型乙烯项目。

(三)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或具备特定优势的新材料企业的发展。化工新材料是一个新兴的化工产业门类,具有性能优异、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有利于我国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化工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发展前景良好。建议支持已完成技术开发、技术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的化工新材料项目,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或具备特定优势的新材料企业的发展。

(四)支持优势企业的产品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根据《规划》,未来石化行业政策将鼓励大型石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上下游资源配置,引导整个石化产业链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生产上下游一体化,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建议关注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受地方政府扶持的优势化工企业产品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

(五)谨慎进入产能过剩的传统化工行业。部分传统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存在已久,扩大产能过剩领域(氯碱、纯碱、PVC、甲醇、焦炭、电石等)投资既面临政策压力,又面临市场压力。应谨慎进入产能过剩行业,除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外,应考虑逐步退出产能过剩领域。对介入项目要进行详尽贷前调查与评估,特别是要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资源控制能力、原材料成本和节

能减排达标等情况。

(六)密切关注石化和化学工业技术发展动态。强化行业调研,把握石化和化学工业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同时严格技术评估规范与标准,采取专家会审等多种形式,严格控制含新技术与工艺内容的技改项目准入,规避石化和化学工业行业技术改造与创新活动给我行带来的相关风险。

(作者单位:湖北省分行)

核电的使用和发展多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出于对环境影响、多变的化石燃料价格的担心以及对能源供给稳定性的考虑,许多国家对发展核能有着强烈的冲动和巨大的需求。过去15年里,我国对核电产业大力投入,一批新建成的核电站已投产运营,一批新获批的核电站在各地建设得如火如荼,还有数个核电项目进行了前期规划等待核准。然而2011年日本大地震以及随之爆发的巨级海啸导致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给了核电市场当头一棒,也将核电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发了全人类对核能运用安全性的审视和思考。世界各国政府对核电产业的态度和政策产生了分歧,我国核电产业政策和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变化。

之前几年,我国核电市场红红火火。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福清、广东阳江等十余个核电项目于“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福岛核泄露事故后,我国对在建和核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核电站进行了全面的停工检查,中国核电这台高速列车猛踩了一脚急刹车。然而2011年我国核电产业并非一事无成。在这一年里,广东岭澳二期核电站2号机组建成投产,秦山核电二期扩建4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决定核电发展的四份重要规划报告也都已陆续上报国务院进行审定。这

其中,包括环保部提交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即《核安全规划》,还包括国家能源局拟定的《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以及各核电公司提交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后的安全检查报告。诸多专家预测核电新项目审批将于2012年内开闸。在国家监管机构层面,据了解,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和国防科工局都将增设新司和扩编,将核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这些都为日后我国核电安全快速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发展核电的优势

首先,核电具有以下特点:与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发电方式以及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相比,核电兼具装机容量大、排放污染小、运

行小时数高、发电波动性小、运行经济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使用,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其次,我国地理条件适宜发展核电。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适宜建设核电站的地区众多。我国核电站建设起步较晚,80年代才兴建了第一座,且目前已投产和在建的核电站多为20世纪末期或21世纪开工建设的,采用技术水平达到二代加或三代,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始建于60年代末期采用二代技术的福岛核电站不可同日而语,技术安全性已有了质的飞跃。我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大陆东部的沿海地带远离构造变形强烈的南北构造带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南部沿海地带也远离构造变形强烈的我国南北构造带和吕宋岛弧板块俯冲带,出现强烈地震的几率极低。我国沿海区域处于宽广大陆架上,水深较浅且大都在200米以内,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与传播。在我国辽阔的近海海域内,分布着大小数千个岛屿礁滩,这些众多岛屿构成了一个环绕大陆的弧形圈,形成一道海上屏障;在我国近海外侧又有日本九洲、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诸岛拱卫,又构成另一道天然的防波堤,抵御着外海海啸波的猛烈冲击。加之宽广的大陆架浅海海床摩擦阻力作用,当海啸波从深海传播到我国近海区域时,其能量已迅速衰减。我国沿海海岸记录到的历史上最高的海啸峰值仅为0.51米。我国沿海在运、在建核电站厂址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的强烈海啸。

再次,我国发展核电具有自主优势。虽然多年来我国核电技术一直打“万国牌”,分别从自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引进了核心技术,但同时从未放弃自主研发。先后自主设计了秦山一期和二期核电站,并通过吸收消化国外技术和自我创新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CP300、ACP600、ACP1000系列核电技术,同时在铀浓缩、乏燃料处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核电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再加上日益提高的核电设备国产化率、日益成熟的核电站施工建造企业以及铀矿国内开采和国外收购,我国核电产业已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自主优势。

二、我国发展核电的必然性

在节能减排、稳定电力能源供给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下,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非化

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2011年仅为8%)。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核电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要求极为迫切。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还没有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人均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仅靠火电装机容量的增长难以满足电能供给增长的需求,而水电、风电、太阳能又存在“靠天吃饭”、发电小时数少、发电波动性大等问题,生物质能发电存在装机容量小、上网困难等劣势,因此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保障电能供给稳定增长,减少碳排放,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选择。

据统计,2011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占国内发电总量比重仅为1.85%,列世界30个用核国家倒数第一,分别低于火电、水电80.69、12.18个百分点,仅高于风电0.3个百分点。世界用核发达国家核电发电量占比普遍在10%至50%之间,法国甚至高达75%,我国核电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综上,我国发展核电具有综合优势和必然性。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今年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表示: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是解决未来能源供应的战略选择。政府对于核电企业也给予了相应的财税优惠和金融支持,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对于核电企业销售环节增值税,自核电机组正式商业投产次月起15年内,统一实行先征后退政策;国内承担核电设备制造自主化任务的企业,进口用于核电设备生产的加工设备和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人民银行、银监会等要求金融机构针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研发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大配套金融服务和支持。这些都为核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强了信心,铺平了道路。

一、核电市场的特点

从市场规模来看,核电市场资金规模巨大。每个核电项目动辄投资百亿元。按照国家能源局和工程院正在研究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目标预计将达到7000万至8000万千瓦,由此产生的新增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各大金融机构对这块“巨型蛋糕”

虎视眈眈。

从市场参与企业结构来看,目前参与核电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等几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具有行业垄断性。企业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实力雄厚,是各大商业银行争相抢夺的重点客户。

从市场资金偏好来看,核电行业不太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多表现为政府和央企的稳定需求。订单相对稳定,利润水平较为稳定,更容易为稳健的大型投资机构所看重,从而引发他们动用资金入场。目前来看,各大银行对于核电行业的投入较为积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二、我行核电市场业务现状

我行自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一期开始即提供信贷业务支持,是国内最早提供核电业务金融服务的银行之一。多年来,我行为核电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和孜孜不倦的服务保障,与核电“三巨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行为客户提供包括信贷、结算、现金管理、企业年金、工程造价咨询、票据承销、代发工资等多项产品服务,已成为核电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截至2011年底,我行共对全国12个核电项目提供超过120亿元的贷款支持,再加上对核电建设企业和核电设备生产企业的资金服务,我行在核电金融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但近年来其他各大商业银行正逐步加大对核电金融市场的投入力度,力图抢夺市场份额,我行

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三、未来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工建设的十余台核电机组即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从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核电项目看,企业经营正常,财务指标优异,具有充足的现金流,是我行争取存款的重要目标。随着核电新项目重新放开审批的日期临近,预计“十二五”期间还将有超过十台机组获准开工,巨大的资金需求对于我行的信贷业务稳定增长无疑起到推动的作用。由于核电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开展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也将成为我行未来核电金融业务发展的方向,其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我行与核电市场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而且开拓发展了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通过拓展客户、账户基础,增加供应链上企业的粘性,进而巩固和扩大我行的市场份额,同时能带动中小企业及各项相关业务全面发展,提高产品覆盖度,实现我行业务转型的需要。

与此同时,出于对融资资金成本的考虑,多元化融资必然成为企业应用的手段。票据发行、境外发债、资产上市将是核电企业的必经之路。据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旗下优质资产平台——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工作日前已获得国家证监会的批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等几家核电企业也均有上市计划,加之不断发行的短融、中票、企业债和企业对租赁、信托、理财产品的需求,给我行的战略新兴业务带来了机遇,是创造大量中间业务收入的源泉,也是提升我行子公司市场地位的良机。

(作者单位:总行集团客户部

王一男

■余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