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部分

一关于城市公共交通

交通的空间范围差别很大,从广阔的星际空间到狭小的室内空间;城市交通属于中间空间范围的交通,是内容最为复杂的交通;分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前者主要指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织;后者主要指以城市为基点的与外部空间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及管道运输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术语解释为: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的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是规模浩大的交通性公共建筑。

根据其功能、使用要求、设置位置的不同,划分为车站、区间和车辆段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组合构成一条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

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分类

1,按车站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分类:

以地面为相对位置的参照,分为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等形式。

地下车站:主体位于地面以下的车站。

2,按车站的运营性质分类:

按车站的运营性质,可把车站分为: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终点/始发站等。

(1)中间站:仅供乘客上下车之用。中间站功能单一,是最常用的车站。

(2)区域站:设在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站内设有折返线和设备。区域站兼有中间站的功能。

(3)换乘站:是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的车站。除具有中间站的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它是使乘客能够从一条线路通过换乘设施转换到另一条线路的车站。

(4)枢纽站:是由此站分出另一条线路的车站。该站可接、送两条线路上的乘客。

(5)终点站/始发站:是设在线路两端的车站。就列车上、下行而言,终点站与始发站 (或称起点站)等同。终点站/始发站设有可供列车全部折返的折返线和设备,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修。如线路远期延长后,则此终点站即变为中间站。

3,按车站的站台型式分类

(1)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具有岛式站台的车站称为岛式站台车站。岛式车站是常用的一种车站型式,一般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2)侧式站台车站: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的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具有侧式站台的车站称为侧式站台车站。侧式车站也是常用的一种车站型式,多用于客流量不大的车站及高架车站。

(3)岛侧混合式站台车站: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具有这种站台形式的车站称为岛侧混合式站台车站。岛侧混合式车站可同时在两侧的站台上、下车,也可适应列车中途折返的要求。岛侧混合式站台可布置成一岛一侧式,或一岛两侧式等。

五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全线最重要、最复杂的部分。

由于车站内部空间与地面相对关系的不同,带来空间、室内环境等各方面特性的不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特点,可分别就典型地下车站、地面车站与高架车站等三类车站归纳。

(1)地下车站:空间闭塞、单调;站内噪声与湿度大;发生火灾后扑救困难;采用机械通风、人工照明;施工比较复杂;节约城市用地;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等。

(2)地面车站:简易、工程量小;使用方便、易于疏散;自然通风、天然采光;造价较低等。

(3)高架车站:行车噪声干扰较大;易永久性的阴影区;少占城市用地;施工相对简易等。

六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的基本构成

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各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等几部分组成。

车站主体是列车在线路上的停车点,其作用是供乘客集散、候车、换乘及上下车。它又是地铁运营设备设置的中心和办理运营业务的地方。出人口及通道是供乘客进、出车站的口部建筑设施。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的作用是保证地下车站具有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对于地下车站,以上三部分必须具备。

七轨道交通车站主体功能空间的基本构成

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复杂、涉及面广、设备及辅助设施多、专业性强。

车站主体部分的功能空间由下列使用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与辅助用房。

(1)乘客使用空间:

是直接为乘客服务的场所。主要包括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售票处、检票口、问讯、公用电话、小卖部、楼梯及自动扶梯等。

乘客使用空间在车站建筑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车站中的主体部分。乘客使用空间的布设位置对决定车站类型、总平面布局、车站平面、结构横断面形式、功能是否合理、面积利用率、人流路线组织等的设计有较大的影响。

(2)运营管理用房:

是为保证车站具有正常运营条件和营业秩序而设置的办公用房。由进行日常工作和管理的部门及人员使用,是直接或间接为列车运行和乘客服务的。主要包括站长室、行车值班室、业务室、广播室、会议室、公安保卫、清扫员室等。

运营管理用房与乘客关系密切,一般布设在邻近乘客使用空间的地方。

(3)技术设备用房:

是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保证车站内具有良好环境条件及在事故灾害情况下能够及时排除灾情的不可缺少的设备用房。

它是直接或间接为列车运行和乘客服务的,主要包括环控室、综合控制室、防灾中心、通信机械室、信号机械室、自动售检票室、变电所、泵房、冷冻站、机房、配电以及上述设备用房所属的值班室、工区用房、附属用房及设施等。技术设备用房是整个车站运营的心脏所在。由于这些用房与乘客没有直接联系,关系不太密切,因此,一般可布设在离乘客较远的地方。

(4)辅助用房:

辅助用房是为保证车站内部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生活所设置的用房。是直接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主要包括厕所、更衣室、休息室、茶水间、盥洗室、储藏室等。这些用房均设在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区域内。

八其它

(1)车站建筑布置原则:

车站的建筑布置,应能满足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对其活动区域内的各部位的使用需要,并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与安全秩序。

(2)各类流线:

将乘客进、出站的过程用流线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流线叫做乘客流线。乘客流线是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流线,也是决定车站建筑布置的主要依据。

站内除乘客流线外,还有站内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这些流线具体、集中地反映出站内各种相关人员与站内房间布设之间的功能关系。

(3)功能分区:

将站内各空间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功能分区,应做到分区明确、各分区之间联系方便。功能分区是车站房间布置、平剖面设计的依据。

(4)限界:

限定车辆运行及轨道周围构筑物超越的轮廓线。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种。是工程建设、管线和设备安装位置等必须遵循的依据。

(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相关规定:

车站站台等部位的最小宽度尺寸:车站站台等部位的最小高度尺寸:

“地下空间建筑规划”部分

第一章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土地的概念是发展的。土地是“地表上下一定幅度的空间及其中的自然物和经济物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资源是一种基础资源。(过去——土地通常是指地表或地面,如今——会想到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指地表以下或地层内部。地下空间是土地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面以下通过开发可以为城市服务的空间。

由于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开发深度、开发秩序、开发技术、开发项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容量不是城市地面以下空间的总和。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将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向地表下延伸,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全部或部分建于地表以下。

地下工程:为商业和市场需要而开发建设的处于地表以下的建筑。

地下空间特性和资源属性

特性: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同时也有不可移动性和相当强的不可逆性。属性:(1)稀缺性和有限性;(2)整体性;(3)地域性;(4)多用性;(5)变动性;(6)社会性;(7)价值属性;(8)非再生性

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发展战略

当前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爆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问题。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拓展人类活动空间越来越迫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城市发展战略要求。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已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

纵观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已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资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实施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977年:在瑞典召开第一次地下空间国际会议以来,多次以地下空间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不少呼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决议和文件。

1980年:致世界各国政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建议书;

1983年:联合国下属的自然资源委员会通过了确定地下空间为重要自然资源的文本,并列入工作计划中;

1991年:东京召开的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京宣言》,提出了“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1997年:蒙特利尔第七届地下空间国际会议主题是“明天——室内的城市”;

1998年:莫斯科召开了以“地下城市”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

从建筑发展史看,十九世纪是造桥的世纪,20世纪是城市地上建筑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的世纪。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建设空间的现状,向地下要空间、要土地、要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地下空间开发是第四次浪潮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地下空间建筑及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以战争防护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达到空前规模,对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安全防护起到重要作用。

一.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一)节约耕地

城市人口的急剧发展与地域规模的限制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城市发展只能走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的发展模式。(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广阔

地下资源包括三方面涵义:天然蕴藏总量;技术条件约束下可供合理开发的蕴藏总量;一定历史时期内的蕴藏总量。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空间开发深度分为浅层(不大于10m)次浅层(30~100m)深层(不小于100m)

在30m以内开发就具有相当可观的利用率,对不同层次深度的使用功能配置进行研究及规划,次浅层以内地下空间利用大多由交通、综合管廊及一些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设施所占用,这已成为各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实际状况。

把一切可转入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可转入地下的设施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防灾设施、储存及生产设施、能源设施、研究实验设施、会议展览及图书馆设施

其中大量应用的领域包交通设施(包括地铁、地下机动车道、地下步行车道和地下停车场)市政基础设施(市政管网、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商业设施(地下商业中心、地下街等)贮存设施

(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在于它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作用。地下隧道可使交通快捷和安全,解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解决污废水排放并提供清洁水。地下建筑可有效的防震与防害,其防灾减灾功能远优于地面建筑,它可减少由灾害带来的损失;可贮存各种物品;可大幅度增加各种使用空间,保护地面城市与土地等。与地面建筑相比较,地下建筑节能更为显著;地下空间由于岩石具有

良好的隔热性,可防止造成地面温度变化的各种因素影响(地面以下1m,日温几乎没有变化;地面以下5m的室内空间气温常年恒定)。

(五)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六)地下空间的防护功能

在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利用地下防护结构可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这是地上建筑无法与之相比的。

二. 不同历史阶段的地下建筑

(一)原始社会的地下建筑空间

(二)城市地铁的早期发展阶段1863年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开创城市地下铁道建设先河。美国纽约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法国巴黎1900年建成第一条地铁;德国柏林1902年建成第一条地铁;西班牙马德里1919年建成第一条地铁;日本东京1927年建成第一条地铁线;

规模:目前世界上已修建地铁,投入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有44个,城市100多个。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的出现,一般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为标志,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近半个世纪才开始的。

在20世纪上半叶,地下空间建筑主要以战争防护服务;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城市的下空间开发达到空前规模,对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和安全防护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三)城市复兴与地下空间利用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处于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期,人口聚集城市,为解决交通问题,轨道交通及地铁发展迅速。

三.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一)发展方向:1、浅层和次浅层应全面或充分地开发利用

2、在次浅层和深层空间建立城市公用设施的封闭式再循环系统

3、在深层空间建立水能源贮存系统,以及危险品存放系统

(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前景

分析原因:首先地下空间有巨大的潜在资源,至今已被开发利用的只是极小部分,其次,开发地下空间技术已比较成熟,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开发陆地一下地下空间的最大优势在于不脱离原来的土地和原有城市,地下空间可以与城市上部空间得到协调的发展而要建立完全离开地球或远离陆地的城市,不但在建造技术上,在解决空气、水、粮食、能源等一些列供应问题上,都非常困难。

发展方向:城市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功能四通八达的地下城从地铁交通工程、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形成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人流疏散休闲购物工程。市政设施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公共建筑转向地下发展,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三)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与特点

1.大型地下综合体是城市密集区发展的趋势

城市地面以下的空间应全面应用。这部分空间应按浅层空间考虑,深度为0~10m。浅层开发应以工业与民用项目为重点,只要城市地面功能是合理的,地下项目应与地面项目相结合。

2. 城市交通为地下空间利用的重点

地下交通线网对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和城市污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下交通网主要包括地下公路交通网、地下铁道交通网等。

3. 发展具有防灾功能的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抗地震性能,所以各国在地面建设规划的同时对地下部分有明确的防灾方面要求,

4. 城市市政设施的地下空间利用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它包括水、暖、电、气等供应及排放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结合,系统考虑。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结合基础设施的改造,所以,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应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具有统筹性、方向性。

5. 原有地下空间或天然洞室的利用

对原有的地下空间的维修、改造、处理,以及与新开发的地下空间的相互联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6. 发展建立水和能源的贮存系统

包括液化气、热能贮存、油的贮存等,具有安全、卫生、节能、经济等多种优点。

7. 地下空间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地下空间——地表以下以土层或岩体为主要介质的可开发利用的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目的——为了解决城市地面空间所造成的矛盾,如城市人口膨胀、土地紧张、能源的缺乏、交通的拥挤、战争与灾害的威胁等。

地下空间分类

按工程建设结构分:单独修建的地下工程、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

按防护功能分:地下防护建筑、非防护地下建筑;

按建筑形式用途分: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娱乐、餐饮、休闲场所等。

按使用功能分类(一)地下民用建筑:(1)地下居住建筑(2)地下公共建筑;

(二)地下工业建筑;

(三)地下交通建筑;

(四)地下防灾防护空间;

(五)地下公用设施空间工程;

(六)地下综合体;

(七)其他特殊地下空间应用

常见地下建筑工程类型:

1、应付战争或灾害修建的地下防护工程如:人员掩蔽部、指挥首脑工程、战略物资储备库、地下医院、疏散干道等;

2、地下交通工程如地铁、隧道、交通快速道;

3、城市基础设施如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停车库、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共同沟等;

4、物资仓储工程,如油库、物资库等;

5、商业地产工程,如地下商业街、购物广场、娱乐场等;

6、文化体育工程,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

7、医疗卫生工程,如地下医院等。

按岩土介质状况分类:

1、岩石中地下建筑包括利用和改造的天然溶洞或废旧矿坑以及新建的人工洞等。

2、软土中地下建筑

城市地下空间主要研究内容

(1)城市地下空间整体规划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3)城市地下空间的立项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

(4)地下空间开发与民防工程建设的关系

(5)地下综合体的设计研究

(6)其他地下空间技术研究

第三节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段历史时期,仅考虑区域建筑群中市政工程的管网规划。

建设部于1997年12月颁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使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工作走向法制化。

(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续)

(5)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与大发展时期(1977年—2005年)

(6)自2006年开始,在经历了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快速稳定的发展之后,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中国规划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主要标志是:中国政府制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发展方针;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12月31日颁布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自2006年4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工作进入全新发展时期的里程碑。

(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致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以“物为服务对象”的开发利用。如:城市各类地下市政管线、仓储等设施。

(2)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开发利用。如:城市地铁、地下街、地下文化娱乐设施、人员掩蔽部、地下医疗、救护设施等。

(1)“深挖洞”时期(1977年前)“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源于人民防空工程。

(2)“平战结合”时期(1978年-1986年)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和改革开放国策,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防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建设方针。作为一项专业规划,正式列入城市规划的编制序列,并进行单列编制。

(3)“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时期(1987年—1997年)1986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而,城市规划序列中的“人防建设规划”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与城市相结合必须从提高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角度来研究和编制“人防与城市相结合规划”。

(4)有序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1997年12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中国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研究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差距:

(1)思想观念陈旧:①地下阴暗潮湿,缺乏安全;②施工复杂;③中国地大物博不用开发地下空间;④造价贵;

(2)法规建设滞后《人民防空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章》与地下空间利用有关;《宪法》、《土地法》、《房地产法》、《城市规划法》、《建筑法》基本未涉及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3)缺乏科学预测与规划;缺乏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估;缺乏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预测;缺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

(4)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不高;

(5)管理体制不适应;

(6)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缺乏连通融合;

(7)投融资机制缺乏创新,民间资本很难融入;

(8)工程档案与资源信息管理落后,很难共享

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通常地面建筑工程影响深度为10~100m之间。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

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

包括:城市地下铁道、公路隧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如城市广场下的地下公共庭院建筑、公园下的地下健身项目、庭院的地下或下沉式广场景观等。

4.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很大,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不同土层的影响,如越江隧道项目。

5.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护功能。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又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点都使其不同于地面城市规划。

6.从保护生态级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城市规划应将地面、地下相结合,进行统筹考虑。

(二)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编制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遵循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2.地下空间规划应以保护城市的历史原貌、节约土地和扩大美化地面为基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3.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及经济能力进行,分布实施近、中、远期规划目标,分层实行立体综合开发。

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以保障、改善城市地面空间物理环境,降低城市耗能,改善地面生活环境为原则,做到不重新污染和破

坏自然环境。

5.应将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规划在地下,如交通、市政管线(水、电、气、热等)、工业、公共建筑(商场、影剧院、娱乐健身等项目),将居住、公园、园林绿化、动物园、历史保护建筑留在地面或将居住建筑规划在地面及地下浅层空间内。注意:居住建筑规划在地下时,应保护阳光、通风、绿化的实现。

6.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防灾减灾及防护要求进行。因地下空间对地震等各种灾害的防护,以及包括对核袭击在内的各种

武器的防护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地下空间与地面工程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在现有城市规划基础上进行,它包括原有城市现状和新城规划,并结合城市地面区段的功能进行考虑。如商业中心地下不宜建造地下工业工程项目等。

2.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3.城市地下市政工程的规划

4.城市地下交通设施的规划

5.城市地下空间民用工程规划

6.城市地下工业设施规划

7.城市地下贮存系统规划

8.城市防灾与防护系统规划

二、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面空间建设的关系

1.地下空间是城市地面空间资源的补充。

2.地下空间建筑开发同人民防空工程相结合。

3.通常在地面城区建设已定型的现状下进行。

4.新城规划要将地下与地面空间规划相结合。

(二)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空间规划途径

1.充分利用地面建设的地下空间部分空间

2.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功能常同地面建筑使用性质及环境相关

3.地下综合体的规划应在城市中心地段

4.通过地下轻轨交通建设大规模改造旧城,并与新城建设相结合

5.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人防工程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与编制实践

3.1理论研究的进展

(1)“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需求发展预测理论和使用方法”(1988年,束昱,陈立道,张东山)

(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态模式”以及“与GDP的相关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1989年,王伟强)

(3)用系统动力学和对应场理论等科学方法,研究并揭开了城市地上与地下和谐协调的对应关系,为城市功能地下化转移比例提供科学依据。(1993年,吕晓泉)

(4)功能模型、形式布局、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推进作用。(1997年,王璇)

(5)系统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内容和实用技法。(2002年,束昱)

(6)2005年,陈志龙,提出了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分析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生态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理论和方法。

3.2规划实践与探索

(1)由“单项规划”逐步进化成“综合性规划”

(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方面的实践

(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详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实践

按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统一建设”的科学化程序。

四、面向未来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

4.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性质与分类

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已作了明确的定义:

1、属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规定》中指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层次与分类

(1)总体规划层次《规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2)详细规划层次《规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时,应当依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出具体规定。” 主要是指城市主要节点或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实施性详细规划。

4.2 规划的范围、内容、方针与原则

1、规划范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范围是指“城市规划区地表以下的空间”,总体规划层次一般以中心城区为主;详细

规划层次一般指城市重要节点或地区。

2、规划内容

(1)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性评价;

(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3)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预测;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选择;

(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内容、期限与规模;

(6)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

(7)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设计;

(8)地下个专业系统设施的规划与地下、地上空间和环境的整合;

(9)近期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与远期规划项目的统筹安排;

(10)近期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实施步骤与措施等。

3、规划的指导方针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坚持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指导方针进行规划的编制。

4、规划的基本原则

(1)近期与远期结合;

(2)地上与地下结合,功能与环境和谐;

(3)点、线、面结合,各专业系统设施间的集约与整合;

(4)浅层与深层、横向与竖向相结合;

(5)平战结合与综合利用;

(6)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

4.3 规划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保护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科学地预测城市未来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

(3)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

(4)全面规划、分布实施;

(5)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相适应;

(6)实行竖向分层和立体综合性开发,横向空间应尽可能互相连通;

(7)地面建筑与地下空间设施之间的协调与环境和谐。

4.4 不同规划阶段的重点与要求

1、总体规划的阶段

(1)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2)地下空间使用功能的选定;

(3)地下空间的总体平面布局;

(4)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布置;

(5)地下空间各专业系统设施的综合与整合;

(6)近期与远期建设项目的统筹安排与实施措施等。

2、详细规划阶段

(1)各类地下设施建设的技术指标与要求;

(2)各类地下设施的空间界面、相互关系与空间整合要求;

(3)各类地下设施出入口的设施要求;

(4)各类地下设施建设的技术措施;

(5)各类地下设施投资结算及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7)各类地下设施出入口的设置要求与实施措施等。

4.5 规划成果文件由图纸和说明两部分组成,应当以书面或电子文件两种方式来表达。

1、图纸文件:

(1)地下空间现状图;

(2)地下空间平面规划布局图;

(3)地下空间竖向规划整合图;

(4)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2、文字说明文件:

(1)地下空间现状;

(2)规划依据、期限、范围;

(3)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及开发战略;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与规模;

(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

(6)地下交通系统规划;

(7)地下市政设施系统规划;

(8)地下综合防灾系统规划;

(9)地下空间的环境保护规划;

(10)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步骤、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1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过程量和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比较;

(12)地下空间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等。

4.6 规划管理

1、规划审批依据《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进行审批和调整。

(1)直辖市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所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2)地下空间的分区规划与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规划实施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实施。

五、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挑战

1.对地下水文条件的影响

开发用地内因土未被压实其透水性较之周围地表层高,大量雨水透入易引起水土流失,另外,建造了地下结构还会改变地下水的径流路线,打乱了原来的地质平衡状态,从而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

2.用地破坏地质平衡还将引起风蚀现象

干旱气候区的表土因用地施工松动而更易遭受风蚀。此外,回填土序列的新改变使原本高质量的耕植表土可能被回填的贫脊土所替代,使土壤中肥力减少,需要运填新的肥沃土才有利于周围环境的园林绿化。

3.用地开发引起生态环境平衡的改变

大片地下用地开发,破坏甚至毁灭了周围原有的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并改变了气候,使人的生存环境也受到重大影响,须较长时间的改造恢复工作才能建立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平衡机制。有的生态平衡破坏状况可能是难以恢复协调的,这将成为一种损失。

4.对保存地下文物的影响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创造的文化遗产长时间埋藏于地下,有的知其地址,更多的是不知其地址或正在考究之中。而地下空间施工时很可能会把这些文化古迹给破坏了,这是经常都会遇到的事,即使不是全部破坏,也往往损失惨重,甚至难以收拾。因为一座有价值古墓对于工程勘察时的钻探布孔可能是涉及不到的,这需要研究更精密的探测仪器来探寻地下的文物古迹。地下建设有时会使考古工作遭受重大损失。

六、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相关课题

1、经济问题

地下设施的建造费用一般是地上的2~3倍,而且使用中的管理经营费用也比地上高,但地下设施有使用方便、维护景观、提高城市空间等优点。因此,有专家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不能仅从造价维修管理费等成本来评价,需将实施地下化所带来的社会环境效益考虑进去,并将其定性化或定量指标化。至今没有综合性的指标可用来定量评估地下设施的经济效益。

2、法律问题法律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所有权问题。

3、行政上的问题开发地下空间中的行政问题,不仅限制过多,而且行政权限的范围和责任复杂。

4、环境问题地下空间给人的心理环境与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地下空间的发展可能和发展空间。

5、技术问题

施工问题: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日本正在开发研究适应深层地下施工的水下自动挖掘机和水下自动衬砌机。

建筑垃圾处理问题:高含水量的软泥。开发将建筑软泥当作资源再利用的技术。

第三章城市地下街

一、城市地下街涵义、发展及规划原则

(一)地下街涵义

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能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并相应具备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城市地下街具体可划分为:城市商业街、地下步行街、地下展览街、地下工厂街等。

(二)地下街的发展

最早起步于日本,真正成熟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地下街发展较大,全国大中城市大多开发了商业性质的地下街,并兼做步行街。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下街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二.城市地下街的规划设计

(一)城市地下街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开发地下街从规划开始多选择在繁华商业中心或车站广场等地。城市地下街需按街道走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出入口,在交叉口附近也要设置出入口,规划受地面、地下、环境、道路的多种影响,主要有:

1.考虑地面建筑、绿化及交通等设施的布置。

2.考虑地面建筑的使用性质、地下管线设施、地面建筑基础类型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因素。

3.考虑地面街道的交通流量、公共交通线路、站台设置、主要公共建筑的人流走向、交叉口的人流分布与地下街交通人流的流向设计。

4.考虑该地段的防护等级、防灾等级、战略地位以及规划防灾防护等级。

5.考虑地下街的多种使用功能(如是否有停车场)与地面建筑使用功能间的关系。

6.考虑地下街的竖向设计、层数、深度及扩建方向(水平方向的延长,垂直方向的增层)

7.考虑与附近公共建筑地下部分及首层的联系,与地铁或其他设施的联系,与地面车站及交叉口之间的联系。

8.考虑设备之间的布置,水、电、风和各种管线的布置和走向,与地面联系的进排风口形式等。

(二)城市地下街的规划设计

规划平面类型划分:按地面街道形式分:道路交叉口型、中心广场型、复合型;

按使用功能分:地下商业街、地下工厂街、地下多功能街等

按规模分:小型(小于3000m2)、中型(3000~10000m2)、大型(大于10000m2)

1.“道路”交叉口型地下街多处于城市中心区较宽阔的主干道地下,平面多为“一”字型或“十”字型。

特点:多为商业功能,地面交叉口处的地下空间也相应设交叉口,并沿街道走向布置,同地面有关建筑设施相连;

出入口的设置应与地面主要建筑及交叉口街道相结合,以保证人流的上下。

2.“中心广场型”地下街

通常是城市交通枢纽,如火车站、中心广场地下,并同车站首层或地下层相连接;

若为广场,除与各道路出口相连外,还可以设下沉式露天广场,供人们休息。该类型地下街地面较开阔,常形成大空间,既便于交通,又能购物和娱乐,同时还有休息空间。规划类型多为矩形,地面客流量大、停车量大,地下街常起分流作用,也常同地下车库相连接。车站地下、道路、广场、交通、娱乐、购物全部综合在一起,形成大型地下街。地下街常带有娱乐休息功能在城市中心广场内设下沉式广场,广场内可用于休息、分配人流等功能,从造型上丰富城市广场的空间层次。下沉式广场即在地下设施交汇处设一个公共广场空间,此广场空间为下沉开敞式,阳光可进入广场内,通过室外楼梯与地面相连。

3.“复合型”地下街“中心广场型”与“道路交叉型”地下街的复合

特点:分期建造,工程规模较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复合型”地下街基本上以广场为中心,沿道路向外延伸,通过地下通道与地下室相连,形成整体地下街。

几个地下街连接成一体的“复合型”地下街带有“地下城”意义,能在交通上划分人流、车流,同地面建筑相连,与“中心广场型”相统一,与地面车站、地下铁路车站、高架桥立体交叉口相连。

在使用功能上又有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宾馆等多种功能。

三.地下街规划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1. 地下街多由地下室连通起来,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大多带有地下室,地下室有通道连接起来形成地下建筑系统。我国情况:地下室没有整片连接作为地下室的组成部分,只有部分新、旧建筑有地下室相连。

2.地下街多设停车场,且停车场规模很大,说明大城市在发展中汽车增多是必然趋势。

我国城市的人流、车流混杂,交通拥挤现象会更加严重,开发地下步行街与地下车库结合起来,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手段。

3.地下街建设多为多层,有的设置高速公路并同停车场相连接,用以分流地面车辆,减轻路面负担。

目前在我国尚未考虑带下空间高速公路规划,但可以预言,未来大中城市地面容纳不下机动车辆,必须开发高架或地下公路。总之地下街必须从交通、使用、发展远景综合考虑,分期建设;重要之处是交通(人、车流向)与停车问题。

城市地下街的建筑设计

一. 地下街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地下步行道系统

包括:出入口、连接通道(地下室、地下车站)、广场、步行通道、垂直交通设施、步行过街等。

2.地下营业系统

包括:商业步行街、文化娱乐步行街、食品店步行街等,可按其使用功能性质进行设计

3.地下机动车运行及存放系统

地下街常配置地下停车场及地下快速路,使地面车辆由通道转快速路后可通过,也可停放在车库内。

4.地下街的内部设备系统

包括:通风、空调、交配电、供水、排水等设备用房和中央放在控制室、备用水源、电源用房

5.辅助用房

包括管理、办公、仓库、卫生间、休息、接待等房间。

二. 地下街功能分析及组成

小型地下街功能较单一,仅有步行道和商场及辅助用房;大型地下街则包含公路、停车设施、相应防灾及辅助用房。

三. 地下商业街的建筑空间组合

(一)组合原则

1.建筑功能紧凑、分区明确

2.结构经济合理

地下街结构方案与地面建筑不同,常做成现浇顶板,墙体、柱承重,没有外观,只有室内效果。主要有矩形框架、直墙拱顶和拱平顶三种形式。

(二)平面组合方式

1.步行道式组合

2.厅式组合

3.混合式组合

(三)竖向组合设计

单一功能的竖向组合;两种功能的竖向组合;多种功能的竖向组合

四.地下建筑空间艺术

地下建筑的艺术主要指建筑的空间艺术。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不同之处是地下建筑没有外部造型,因而其空间组合艺术尤为重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空间设计艺术:

一. 出入口的处理

地下街出入口主要用作交通、防火疏散,属于地面景观一部分,会影响到地下的效果。出入口的处理方式有棚架式、平卧式、附建式,应根据出入口的位置并结合地段条件考虑:街道或交叉口处的出入口因地段狭窄,不宜过大,常采用:棚架式独立出入口、平卧式出入口形式、复建式出入口形式;出入口还可利用地面建筑物的首层;出入口造型设计规律:在交通道路旁宜设开敞式或棚架式出入口;在广场等宽阔地区宜设下沉广场出入口,同时应结合地面广场的环境改造;在大型交通枢纽及有大量人员出入的公共建筑中且用地紧张地段,宜设附建式出入口;特殊用途,如防护、通讯、维修、疏散等,可采用垂直式、天井式及其他地下空间设施相连接的出入口。

二.下沉式广场地下街常用手法,打破地下空间的封闭感,把地下、地面空间及出入口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一)下沉式广场的功能与作用

如果广场是城市的门厅,下沉式广场则是地下城市的门厅。基本作用——地面与地下空间的过渡,地下空间建筑的人流集散、休闲娱乐与观赏。

主要功能:为人们提供相对封闭的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担负地下空间建筑的出入口,避免地下建筑出入口的狭小感觉,给人们带来较为宽敞的入口门面,类似地面建筑的入口形式。

(二)下沉广场的类型

根据地段条件,主要有:圆形、矩形、不规则三种。

空间过渡可采用楼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等措施,剖面高度5m左右,一般不延伸至地下二层。

(三)下沉式广场设计特点

1.大型地下下沉广场常结合城市广场的规划进行,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宜布置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等人流集中的地带,通常不与地面交通相交叉。

2.下沉式广场的首要功能是地面与地下的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休闲娱乐功能也十分重要。

3.下沉式广场的建设应同自然、文化艺术、人的心理与审美、城市人员应急转移相结合。

三.休息广场及内部空间

地下街一般较长,每隔一段距离需设一个休息广场。

第四章城市地下建筑综合体(地下综合体)

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功能公共建筑,已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变化,因而逐渐向多功能和综合化发展。一个建筑空间在不同条件下适应多种功能的需要,实现功能的转换,称为多功能建筑。由多种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组合在一起的建筑,称为建筑综合体。

1、城市综合体、地下综合体:

在一幢高层建筑中,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和地下室中分别布置商业、文娱、办公、居住、停车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功能上有些联系,有的则完全无关;经过进一步的发展,不同的城市功能也被综合布置在大型建筑物中,成为城市综合体,随着城市立体化再开发而伴生于城市地下空间中,故称为地下城市综合体。简称地下综合体。

在城市地下综合体中,建筑功能可能是单一的(如商业),也可能是多样的,包括其他类型的建筑内容,成为地下建筑综合体。

当城市中的若干个地下综合体通过地下铁道或地下步行道系统连接在一起时,形成规模更大的综合体群。

2、地下综合体的内容

(1)城市地下铁道、公路隧道以及地面上的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枢纽,由集散厅和各种车站组成;

(2)地下过街人行横道、地铁车站间的连接通道、地下建筑之间的连接通道、出入口的地面建筑、楼梯和自动扶梯等内容垂直交通设施等;

(3)地下公共停车库;

(4)商业设施和饮食、休息等服务设施,文娱、体育、展览等设施,办公、银行、邮局等业务设施;

(5)市政公用设施的主干线;

(6)为综合体本身使用的通风、空调、交配电、供水排水等设备用房和中央控制室、防灾中心、办公室、仓库、卫生间等辅助用房以及备用的电源、水源、防护设施等。

地下综合体空间组合功能分析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和已经建造使用的已近百个;规模从几千到几万平方米不等,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广场,站前广场、和一些主要街道的交叉口,以及站前交通集散广场和地铁车站周围的较多;特点: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

3、地下综合体的类型与组合方式

按其所在的位置和平面形状分:

(1)街道型地下建筑综合体——多处在城市中心区较宽阔的主干道下,平面为狭长形。

这类地下街兼做地下步行通道的较多,也有的和过街横道结合,一般都有地铁线路通过,停车的需要量也较大。

(2)城市广场型——一般位于车站前的广场下,与车站或地下连通,或出站后再进入地下街。

广场型地下街平面接近矩形,特点是客流量大,停车需要量大,地下街主要起将地面上人与车分流的作用。

(3)复合型——街道型与广场型的复合,兼有两类的特点,规模庞大,内部布置比较复杂。

地下综合体平面组合分析:1.线条式组合;2.集中厅式组合;3.辐射式组合;4.组团式组合

按其在城市中位置和作用,分为以下三类:

1.新建城镇的地下综合体

在新建城镇或大型居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与地面公共建筑相配合,将一部分交通、商业等功能放到地下综合体中,可节省土地,使中心区步行化,并免受不良气候的影响。这种地下综合体布置紧凑,使用方便,地面和地下空间融为一体,很受欢迎。

2. 与高层建筑群结合的地下综合体

附建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综合体,其内容和功能多与该高层建筑的性质和功能有关,可视为地面功能向地下的延伸。

3.城市广场和街道的地下综合体

在城市的中心广场、文化休息广场、购物中心和交通集散广场,以及交通和商业高度集中的街道和街道交叉口都适合建设地下综合体。

首先,在这些地区各种城市矛盾,特别是交通矛盾特别突出,因而也是城市再开发的主要位置;其次,广场和街道的地下空间较为容易开发,尤其是广场,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拆迁问题和对地面交通的影响都较小。

(4)区域型地下建筑综合体

思考题:

1.地下空间开发有哪些意义?

2.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有哪些?

3.地下空间如何分类?

4.地下空间规划主要有哪些原则与特点?

5.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7.地下街规划的平面类型有哪些?

8.地下街的功能分析及组成内容是什么?

9.地下街的平面与空间有哪些类型?

10.下沉式广场的功能与作用有哪些?

?主要内容

?一、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

?二、城市中心地区广场、绿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四、城市地下交通系统

?五、城市地下公用设施

?六、城市地下防空系统

?七、城市地下能源及物资储备系统

一、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

(一)基本概念

1、城市中心地区(urban metropolitan area):城市交通、商业、金融、办公、文娱、信息、服务等功能最完备的地区、设施最完

善,经济效益最高、也是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

2、城市中心(urban center):是指城市中心区内最核心部分,而且按其主要功能的不同可能有多个中心,如政治中心、行政中心、

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旅游中心等。

(二)现代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特征及再开发特点

1、特征

(1)、容积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

(2)、地价的高涨与土地的高效率利用

(3)、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常住人口的减少

(4)、基础设施的不足与环境的恶化

2、再开发的特点

(1)再开发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保持适度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时,缓解已经发生的各种矛盾,保持中心区持续的繁荣。

(2)中心地区虽然是城市的精华所在,也是城市的现代化标志,但同时又是城市的一部分,处在其他地区的包围之中,因此,中心地区的再开发在交通、商业、防灾、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必须协调一致。

(3)地下空间的开发,除制定平面上的再开发规划外,还应制定竖向的开发规划。

(4)中心地区的立体化开发,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全面展开,也可以从点、线、面的再开发做起,最后完成整个地区的再开发。

(5)再开发的结果就使得多种类型和多种功能的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集中到一起,形成规划上统一、功能上互补、空间上互通的综合地下空间,称为地下综合体。

二、城市中心地区广场、绿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一)基本概念:

城市广场(city square):是由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带围合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能够体现城市的历史风貌、艺术形象和时代特色,有的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二)开发利用城市广场、绿地地下空间的目的与作用

1、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2、实现城市地面与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

(1)广场的用地性质对整个所在地块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广场周边地区的繁荣。

地下空间在广场上并非总是处于从属地位,特别是达到一定规模时,在地下空间中完全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较完善的功能体系,包括大型的商业、娱乐、文化设施等,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广场的地下空间还可以反过来影响地面广场,而且随着地下空间规模的扩大,以及与地面广场联系的加强,这种反作用就更大。

3、完善广场、绿地的城市功能

广场的地下空间开发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在广场地下安排大量与广场地面相关的功能,诸如商业、娱乐、餐饮、文化、运动、停车……

对于城市绿地,也存在提供为人们游憩活动服务的配套设施和对功能进行完善好适当拓展的问题。绿地地下空间可以安排一些娱乐、餐饮设施,作为绿地游憩功能的拓展。

4、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下沉广场是联系地上、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法。

优点:与其他出入口形式相比,下沉广场具有不遮挡视线,对地面景观影响小,且与地面活动结合紧密。

5、改善城市交通

一般来讲,广场、绿地的地下空间中步行化的公共活动空间与周边的地下商业街、地下过街道、建筑物地下公共空间等相连结,可以形成地下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提高广场的可达性。

6、缓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除了保护古城传统的格局、中轴线、园林水系、城市空间特色和重要文物古迹外,还规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将具有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历史地段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加以保护。

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拥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史迹、文物、古建筑遗址,以及传统文化风貌的城市。欧洲的雅典、罗马、巴黎,非洲的开罗,亚洲的阿格拉(印度),京都,北美洲的墨西哥城等,都是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1、地下空间在统一保护和发展矛盾上的特殊优势

(1)扩大空间容量。在多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改造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原有空间容量不足,而在地面上扩大空间容量又因保护传统风貌而使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受到限制。

(2)更新城市基础设施。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基础设施的落后往往表现在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通行能力差,市政设施容量不足,管线陈旧失修。

(3)改善城市环境

以平房为主的传统居住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都较大,院落多为硬质地面,绿化率很低,加上常年使用煤做饭取暖,多数又没有下水道,故环境较差,是保护区改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4)确保文物的安全

在一些历史文化保护区,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但是在保存环境和防火、防盗等方面,处于很落后,甚至很危险的状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抗御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性能。

四、城市地下交通系统

(一)动态交通问题

1、交通量的增长与交通运载能力的不平衡

2、交通结构和交通方式不合理

3、地铁造价问题

4、地下铁路建设的必要前提

(1)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相应的交通量增长,是推动地铁建设的重要因素,一般在人口超过100万时,就应该对是否需要建设地铁的问题进行研究;

(2)不论城市人口多少,只要是在主要交通干线上有可能出现超过4万人次/h的单项客流量,而采取其他措施已无法满足这一客观需求时,建设地铁线路才是合理的;

(3)地下铁道应成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造价,地下段的长度应尽可能缩短。

五、城市地下公用设施系统

城市公用设施(urban public utilities):在我国也称市政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流、能源流、信息流的输送载体,是维持城市正常生活和促进城市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一)城市公用设施一般包括以下几大系统:

(1)供水(或称给水、上水)系统:包括水源开采,自来水生产,水的输送与分配的沟渠和管道,加压泵站等;

(2)供电系统:包括电能的生产、输送与分配的线路、变配电站等;

(3)燃气系统:包括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存储、输送与分配管道,调压设施与装瓶设施等;

(4)供热系统:包括蒸汽、热水的生产、输送与配送管道、热交换站等。

以上(2)、(3)、(4)统称为能源系统。

(5)通信系统:包括市内有线电话、长途电话、移动电话的交换台和线路;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互联网的传递系统;

(6)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系统,又称下水系统;能重复使用的污水处理称中水系统;

(7)固体废弃物排除与处理系统:包括生产和生活垃圾、粪便、废渣、废灰等的排除与处理系统。

以上(6)、(7)统称为城市废弃物排除与处理系统,又称环卫系统。

(二)城市公用设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供需关系: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对于某一个系统来说,是一次性的。当某个系统形成一定的容量、能力和规模后,在几十年的使用寿命(useful life)期内,其设备、管线口径、线路走向等都已相对固定,不易改变。然而城市对公用设施的需求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与日俱增,为缓解矛盾,只能增建新的系统,或改建、扩建旧系统。

(2)布置方式

多数公用设施系统是分散布置,另一问题是管、线的埋设和有关设施的地下化问题。到目前为止,除少数管道布置在管沟外,大部分管、线均直接埋设在土层中。

(3)系统事故

(4)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公用设施能力不足和系统不完备而造成的一次和二次污染是重要的因素。

(5)管理体制问题

城市公用设施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每个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的独立体系,由市政当局以及私人企业分头主管。

城市规模越大,社会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对公用设施系统加强统一的领导好管理,否则很容易造成城市生活的混乱,阻碍城市的正常发展。

(6)资金问题

城市对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进行一定的投资,并使之与向生产上的投资保持适当的比例,是维持城市正常生活和促进城市发展所必需的。

投资比例,反映了公用设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果比例适当,城市发展就较快,较顺利;反之,若比例过高,则一时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比例过低,将会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

第二章城市地下街设计(补充城市地下街)

第一节城市地下街规划

一.城市地下街涵义、发展及规划原则

(一)地下街涵义

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能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并相应具备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

城市地下街具体可划分为:城市商业街、地下步行街、地下展览街、地下工厂街等。

目前建设较多的为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娱乐文化街。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模的发展,把各种类型地下街与其它各种地下设施进行组合并连接起来,将发展为“地下城”

(二)地下街的发展

最早起步于日本,真正成熟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末。1952年,日本东京中心银座地区建设了三原桥地下街;1955年建成浅草地下街;日本大于1万m2的地下街就有26处。日本地下街已具备了“地下城”的雏形。

我国地下街发展较大,全国大中城市大多开发了商业性质的地下街,并兼做步行街。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下街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三)地下街的规划原则

二.城市地下街的规划设计

(一)城市地下街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开发地下街从规划开始多选择在繁华商业中心或车站广场等地。

城市地下街需按街道走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出入口,在交叉口附近也要设置出入口,规划受地面、地下、环境、道路的多种影响。主要有:

1.考虑地面建筑、绿化及交通等设施的布置。

2.考虑地面建筑的使用性质、地下管线设施、地面建筑基础类型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因素。

3.考虑地面接道的交通流量、公共交通线路、站台设置、主要公共建筑的人流走向、交叉口的人流分布与地下街交通人流的流向

设计。

4.考虑该地段的防护等级、防灾等级、战略地位以及规划防灾防护等级。

5.考虑地下街的多种使用功能(如是否有停车场)与地面建筑使用功能间的关系。

6.考虑地下街的竖向设计、层数、深度及扩建方向(水平方向的延长,垂直方向的增层)

7.考虑与附近公共建筑地下部分及首层的联系,与地铁或其他设施的联系,与地面车站及交叉口之间的联系。

8.考虑设备之间的布置,水、电、风和各种管线的布置和走向,与地面联系的进排风口形式等。

(二)城市地下街的规划设计

规划平面类型划分:

按地面街道形式分:道路交叉口型、中心广场型、复合型;

按规模分:小型(小于3000m2)、中型(3000~10000m2)、大型(大于10000m2)

按使用功能分:地下商业街、地下工厂街、地下多功能街等

1.“道路”交叉口型地下街

多处于城市中心区较宽阔的主干道下,平面多为“一”字型或“十”字型。

多为商业功能,特点:

地面交叉口处的地下空间也相应设交叉口,并沿街道走向布置,同地面有关建筑设施相连,出入口的设置应与地面主要建筑及交叉口街道相结合,以保证人流的上下。

2.“中心广场型”地下街

通常是城市交通枢纽,如火车站、中心广场地下,并同车站首层或地下层相连接,若为广场,除与各道路出口相连外,还可以设下沉式露天广场,供人们休息。

该类型地下街地面较开阔,常形成大空间,既便于交通,又能购物和娱乐,同时还有休息空间。

规划类型多为矩形,地面客流量大、停车量大,地下街常起分流作用,也常同地下车库相连接。

在城市中心广场内设下沉式广场,广场内可用于休息、分配人流等功能,从造型上丰富城市广场的空间层次。

下沉式广场即在地下设施交汇处设一个公共广场空间,此广场空间为下沉开敞式,阳光可进入广场内,通过室外楼梯与地面相连。

3.“复合型”地下街——“中心广场型”与“道路交叉型”地下街的复合

特点:分期建造,工程规模较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复合型”地下街基本上以广场为中心,,沿道路向外延伸,通过地下通道与地下室相连,因而形成整体地下街。

几个地下街连接成一体的“复合型”地下街带有“地下城”意义,能在交通上划分人流、车流,同地面建筑相连,与“中心广场型”相统一,与地面车站、地下铁路车站、高架桥立体交叉口相连。

在使用功能上又有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宾馆等多种功能。

地下街迅猛发展说明城市用地紧张和拥挤状况达到极点,经过规划的复合型地下街在城市中可有较完善的景观,也有利于人、车的分流,便于使用。

汽车可由地下街高速路直接出入停车场,行人可通过步行道到地铁站换乘,解决了路面车辆拥挤问题。

三.地下街规划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1.地下街多由地下室连通起来,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情况:地下室没有整片连接作为地下室的组成部分,只有部分新、旧建筑有地下室相连。

2.地下街多设停车场,且停车场规模很大,说明大城市在发展中汽车增多是必然趋势。

我国城市的人流、车流混杂,交通拥挤现象会更加严重,开发地下步行街与地下车库结合起来,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手段。

3.地下街建设多为多层,有的设置高速公路并同停车场相连接,用以分流地面车辆,减轻路面负担。

目前在我国尚未考虑带下空间高速公路规划,但可以预言,未来大中城市地面容纳不下机动车辆,必须开发高架或地下公路。

总之地下街必须从交通、使用、发展远景综合考虑,分期建设,重要之处是交通(人、车流向)与停车问题。

第二节城市地下街的建筑设计

地下街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地下步行道系统

包括:出入口、连接通道(地下室、地下车站)、广场、步行通道、垂直交通设施、步行过街等。

2.地下营业系统:

商业步行街、文化娱乐步行街、食品店步行街等,可按其使用功能性质进行设计

3.地下机动车运行及存放系统:

地下街常配置地下停车场及地下快速路,使地面车辆由通道转快速路后可通过,也可停放在车库内。

4.地下街的内部设备系统

包括:通风、空调、交配电、供水、排水等设备用房和中央放在控制室、备用水源、电源用房。

5.辅助用房

包括管理、办公、仓库、卫生间、休息、接待等房间。

一.地下街功能分析及组成

二.地下商业街的建筑空间组合

(一)组合原则

1.建筑功能紧凑、分区明确

2.结构经济合理

(二)平面组合方式

1.步行道式组合

2.厅式组合

3.混合式组合

(三)竖向组合设计

第三节地下建筑空间艺术

地下建筑的艺术主要指建筑的空间艺术。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不同之处是地下建筑没有外部造型,因而其空间组合艺术尤为重要。

从以下几方面介绍空间设计艺术:

一. 出入口的处理

地下街出入口主要用作交通、防火疏散,属于地面景观一部分,会影响到地下的效果。

1、出入口的处理方式有棚架式、平卧式、附建式,应根据出入口的位置并结合地段条件考虑。

街道或交叉口处的出入口因地段狭窄,不宜过大,常采用:棚架式独立出入口形式;平卧式出入口形式;复建式出入口形式;出入口还可利用地面建筑物的首层。

2、出入口造型设计规律:

(1)在交通道路旁宜设开敞式或棚架式出入口;

(2)在广场等宽阔地区宜设下沉广场出入口,同时应结合地面广场的环境改造。

(3)在大型交通枢纽及有大量人员出入的公共建筑中且用地紧张地段,宜设附建式出入口;

(4)特殊用途,如防护、通讯、维修、疏散等,可采用垂直式、天井式及其他地下空间设施相连接的出入口。

二.下沉式广场——地下街常用手法,打破地下空间的封闭感,把地下、地面空间及出入口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一)下沉式广场的功能与作用

如果广场是城市的门厅,下沉式广场则是地下城市的门厅。基本作用——地面与地下空间的过渡,地下空间建筑的人流集散、休闲娱乐与观赏。

主要功能:为人们提供相对封闭的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担负地下空间建筑的出入口,避免地下建筑出入口的狭小感觉,给人们带来较为宽敞的入口门面,类似地面建筑的入口形式。

(二)下沉广场的类型

根据地段条件,主要有:圆形、矩形、不规则三种。空间过渡可采用楼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等措施,剖面高度5m左右,一般不延伸至地下二层。

(三)下沉式广场设计特点

1.大型地下下沉广场常结合城市广场的规划进行,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宜布置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等人流集中的地带,通常

不与地面交通相交叉。

2.下沉式广场的首要功能是地面与地下的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休闲娱乐功能也十分重要。

3.下沉式广场的建设应同自然、文化艺术、人的心理与审美、城市人员应急转移相结合。

下沉式广场可设置流水、绿化、水池、喷泉等,一般由室外楼梯或电梯进入,由下沉式广场可进入地下街的出入口。三.休息广场及内部空间

(1)地下街休息广场

地下街一般较长,每隔一段距离需设一个休息广场。

在地下街中部,有一个较大的下沉广场,除部分采光功能外,主要为防灾用。

广场四周都开门,直通室外,门的构造可使在感烟情况下自动打开排烟,以利于人群从下面开启的门迅速疏散广场,再经宽大的楼梯上到地面。

同时大型公园和绿地,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环境。

充分发挥立体化再开发优势的结果,是城市中心区街道立体化再开发和建设地下综合体的范例。

(2)交通集散广场

包括铁路车站的站前广场、大型的地铁换乘站和多条线路的公共交通终始站附近的广场。

在这些广场下的地下综合体,交通功能复杂,例如:进出铁路车站、进出地铁车站,步、车分流,地下各种车站的换乘等,商业功能,以为旅客提供方便的购物、饮食、与旅行有关的服务设施为主。

(3)街道

建在城市中心区或商业繁华区街道下的地下综合体,一般都有商业、停车、过街等功能,在有地铁的城市,往往也是地铁车站的换乘点。

三. 有关地下综合体建设中的问题

1. 地下综合体的主要功能

在城市矛盾中,首先表现出来而且影响面最广的是交通问题,建设以实现步、车分流和缓解地上停车空间不足为主要目的的地下

综合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改善城市交通,应是建设地下综合体的主要动因。

2.商业在地下综合体中的作用

商业功能与交通功能相比虽属第二位,然而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用商业的收益弥补地下交通设施收入的不足;为地下步行道和交通换乘枢纽的大量客流提供方便和舒适的购物、饮食、休息等服务等。

第四章地下停车场

一.发展状况

我国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汽车拥有量普及率低说明汽车数量有很大上升空间。停车设施的发展与汽车数量增加有很大关系,车辆越多其停车空间需求越大。

地面停车场不能承受,开发地下停车场是主要发展趋势。

二.地下停车场规划

(一)规划要点

1.结合城市规划,以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布局,考虑中心区、次级区、郊区的布局方案。

2.规划停车场的位置要选择在交通流量大、集中、分流的地段,应掌握该地段的交通流量与客流量,以及是否有立交、广场、车

站、码头、加油站、食宿场所等。

3.考虑地上停车场与地下停车场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中、远期的规划。

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比例。

5.与旧区改造结合。注意节约用地,保护绿地。

6.与车库相结合。如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原停车场、建筑物的地下停车库之间的结合。

7.控制停车者达到目的地的距离一般不大于0.5km。

8.规划应符合防火要求,其位置应与周围建筑物和其他易燃、易爆设施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和卫生间距。

9.停车场应同地下街、地下铁道车站等大型地下设施相结合。

10.专业车库及特殊要求的车库应考虑其特殊性。如消防车库对出入口、上水要求较高,防护车库要考虑到三防要求。

11.岩石中地下车库受岩体层厚度、岩性状况、岩层走向、边坡及洪水水位影响很大。

12.车库库址的绿化率不应低于30%,车辆出入口不少于2个。

特大型(大于500辆)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应设独立的人员专用出入口,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米。

出入口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少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少于5m。

出入口不应与主干道连接,且距服务对象不大于500m。

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规划红线不应少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

(二)停车场的分类

1.单建式与附建式地下停车场(库)

单建式:不受地面建筑的制约而单独建造的地下停车场,一般建在广场、道路、绿地、空地的地下。

附建式停车场:地面建筑地下部分的停车场。

应同时满足地面建筑及地下停车场两种使用功能要求,对柱网选择有一定困难。常把裙房中餐厅、商场等使用功能与地下停车场相结合。

2.土层与岩层中地下停车场

土层中指在软土中建造的停车场

岩层中指周围以岩石为介质建造的地下停场。

3.坡道式与机械式地下停车场

4.其他类型地下停车场

除上述分类方法,还有公共和专用地下停车场

三.地下停车场的平面类型

(一)总图设计时需考虑因素

(1)场地的建筑布局、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

(2)是否有其他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

(3)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高程、草地、山地。

(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是软土还是硬土。

(5)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的次干道上。

(6)出入口宜距公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距离,距立交应大于80m,距地下综合体、桥隧等应大于50m。

(7)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2辆车位置的候车长度。

(8)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

(9)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建成后地面的规划,如绿地、广场、公园等。

(二)总图设计

1.广场式矩形平面

设置:广场地下,

出入口:常在广场一侧道路设计地下停车场,进出方便,同时尽可能同人流密集区有一定距离。

总平面形式:矩形、近似矩形、梯形等。

2.道路式条形平面

设置:在城市道路下,按道路走向布局,

出入口:设在次要道路一侧,平面形式:为条形。

3.不规则地段下的不规则平面

由于地段形状不规则或专业车库等原因,施工复杂,造价增加。

4.圆形平面

圆形平面的优点可以建在广场、公园及不规则地段下。

通过环形道进出车,由于可建多层,所以存车量很大。

5.附建式平面

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限制,只能利用其地下部分或全部空间建造停车库。

6.利用建筑地下室扩展的混合型平面

利用地面建筑地下室,在此基础上由规模或柱网要求而向外扩展成地下停车库。

此平面类型既有附建部分,又有广场的单建部分,称为混合型平面。

7.岩层中条形通道式平面

受施工影响,平面形式常由条形通道式拼接起来,组成“T”形、树状形或“井”形等平面。

3.2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一.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组成及平面设计

(一)建筑组成

1.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出入口及口部防护

2.停车库:主要有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3.服务部分:收费、加油、维修、充电等;

4.管理部分:门卫、调度、办公、厕所、防灾中心等;

5.辅助部分:风机房、水泵房、器材、油库、配电、消防设施、防护用设备间等。

(二)工艺流程

车由出入口进入,然后洗车、收费、存车、加油、出库,最后由出口离开。

(三)地下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一般以停放一台车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是否合理的综合指标,并同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适应一定车型的停放形式、通道布局,要求有一定的灵活性。

(2)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遮挡和碰撞。

(3)尽量做到充分利用面积。

(4)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5)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

2.面积估算

对于地下专用汽车库,与地面建筑总面积比例控制指标见表:

3.车位平面尺寸

停车场设计取决于选定的基本车型,我国的车库设计需根据所存车型来确定参数。

4.停放角度与停驶方式

车辆停放角度:停车时汽车的轴线与车库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一般有0°、30°、45°、90°等。

汽车停放角度与停车占用面积之间有一定关系。90°停车方式较为合理。

汽车停驶方式:指存车所采用的停驶措施。

有三种驾驶停放方式:前进停放、前进出车;前进停放、后退出车;后退停放,前进出车。

分析:

0°存车时驾驶方便但所需面积最大,所以该角度适合狭长而跨度小的停车场。

斜放时使每台车占用面积较大;

90°直角停放时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所用面积指标最小,但需要较宽的行车通道,适用于大面积多跨的停车间。

5.主体行车通道宽度

取决于汽车类型、停放角度和停驶方式。

根据所采取的车型的转弯半径等有关参数,用计算法或几何作图法求出在某种停车方式时所需的行车通道最小宽度,再结合柱网布置,确定最合理尺寸,一般不小于3m。

二.平面柱网

(一)柱网选择的基本要求

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是否合理的综合指标,同时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适应停放角度与停驶方式和行车通道布置的各种技术要求,同时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2.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使车辆行驶畅通,避免遮挡和碰撞。

3.尽可能缩小停车位所需面积以外的不能充分利用的面积。

4.结构合理、经济、施工简便。

5.尽可能减少柱网种类,统一柱网尺寸,并保持与其它部分柱网的协调一致。

(二)柱网单元的合理尺寸

平面柱网由柱距和跨度两个方向上的尺寸组成。

在多跨结构中,几个跨度相加后和柱距形成一个柱网单元。

决定柱距尺寸的因素有:

1.需要停放的标准车型宽度;

2.一个柱距内停放的车辆台数;

3.道路数及宽度;

4.车辆停放所必须的安全距离及防火间距;

5.结构形式及柱断面尺寸。

6.柱距跨度符合建筑模数。

柱间距、车位及通道跨度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并影响停车面积。

按我国小型车和中型车的车型,当地下停车场柱距间停放1台、2台、3台汽车时所需的最小柱距分别为(3.0m、3.9m)、(5.3m、

7.0m)(7.6m、8.5m)。

早期修建的,以两柱间停2台车较多,80年代后修建的多为3台车,反映了柱距尺寸适当加大的趋向。

在选择停车间柱网时,除满足停车技术要求和使用面积达到最优外,还需考虑结构经济合理性,包括结构跨度尺寸不应过大,材料消耗量要小,结构构件尺寸合理,在平面和高度上不过多占用室内空间,跨度和柱距比例适当并与一定的结构形式相适应,以及柱网单元种类不宜过多等。

过大的柱网尺寸,会使结构构件尺寸很大,用钢量高,空间利用上不够合理。

三.结构形式

柱网形式与结构形式一般同时进行,以期使两者协调一致。

梁板楼盖、无梁楼盖、幕式楼盖和拱形楼盖是地下汽车库经常采用的顶部和底部结构形式。

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矩形结构和拱形结构。

(一)矩形结构

又分为梁板结构,无梁楼盖、幕式楼盖。

侧墙多为钢筋混凝土墙。

多为浅埋,适合采用地下连续墙、大开挖建筑等施工方法。

(二)拱形结构

有单跨、多跨、幕式及抛物线拱、预制拱板等多种类型。

特点:占用空间大、节省材料、受力好、施工开挖土方量大,有些适合深埋,不如矩形结构采用广泛。

四.坡道和通道设计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2、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写上字母即可)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3、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6、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7、MESH 方程分别指 ; ; ; 。在BP 法中用M 、E 方程求解 。 8、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10、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 而 的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气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2、根据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B.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C.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D.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3、公式V i L i i f f K / 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 A.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B.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C.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D.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N表示() 4、在设计变量中,e a A.装置设计变量数 B. 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C.单元可调设计变量数 D. 装置固定设计变量数 5、HNK表示() A.分配组分 B.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6、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7、分离丙酮-甲醇的共沸物,加入下面哪种物质可使的丙酮成为轻组分?() A. 水 B. 乙酸甲酯 C. 正己烷 D. 乙醚 8、图Ⅰ中的汽相浓度变化曲线,描述的是图Ⅱ中的哪个区域?() A. 属于1区 B. 属于3区 C. 属于4区 D. 属于6区 三、判断题 1、在共沸精馏中,共沸剂的加入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根据物料平衡严格控制。( ) 2、物理吸收过程的吸收热,对理想溶液来说就等于溶解热。( ) 3、在用焓做换热器热量衡算时。不同组分焓值的基准态可以不相同。( ) 4、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塔内会出现恒浓区,同样在最少理论板下操作塔内也会出现恒浓区。( ) 5、对于萃取精馏塔,在溶剂回收段,原溶液中各个组分的分离作用仍很大。( ) 6、所谓最低共沸物,是指共沸物的沸点温度比构成共沸物中任一组分的沸点温度都低。( ) 四、名词解释 1、分离媒介: 2、萃取精馏 五、简答题 1、如何核实闪蒸问题?(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3、请将萃取精馏与共沸精馏相比较,说明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2020年婴儿心理发展教案现代教育学靳玉乐教案3

婴儿心理发展教案现代教育学靳玉乐教案 3 婴儿心理发展教案现代教育学靳玉乐教案3,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关于八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人格的影响见下表(表2-1)。 埃里克森也认为,上述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重要影响人物(significantrelations),也就是存在着人际关系的焦点。具体地说就是:第一阶段母亲;第二阶段父亲;第三阶段家庭;第四阶段一一邻居和学校师生;第五阶段一一同伙和小团体;第六阶段一一友人;第七阶段一一一起工作和分担家务的人;第八阶段一一整个人类。 正如其他儿童发展阶段论者(如皮亚杰)一样,埃里克森没有把各阶段看成完全相互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因此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例如,个体能够发展起稳定的同一性,这可能得益于其早期在成就和方向性中获得的快乐(主动性),而非得益于对目标和成就感到的罪疚

(内疚感),并且建立了这种稳定的同一性的个体更能继续形成稳定而亲密的人际关系。再如,在第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由于这个阶段的危机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所以,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就将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这也将有利于下一个阶段自主性的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儿童在第一阶段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和悲观,则更可能导致下一阶段产生消极的结果。事实上,在埃里克森看来,所谓健康人格就是以八个阶段各种危机的积极解决所形成的相应品质为特征。但是,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 第一,埃里克森走出了弗洛伊德等人的人格发展生物决的观念,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注重社会文化对个理的影响。这就为心理的"性" 进行了。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个体的人格发展是完全由生物或先天因素控制和决定的话,任何后天的努力对人格的完善都是徒劳的,而心理恰恰就是这种努力的其中一种。 第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从不同阶段个体心理的内在冲突中,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人的内在心理的成长,这对于发展性模式具有深

第九章 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勘察

第九章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勘察 本章重点:介绍了各类特殊性土的特性、勘察重点及勘察评价与计算。 学习要求:掌握本地区常见的几种特殊土的勘察内容、要求,即评价计算方法。特殊性岩土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征,以及特殊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岩土。如果在此类岩土上修建建筑物,在常规勘察设计的方法下不能满足工程要求,为了安全和经济,因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须采取特殊的进行研究和处理,否则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后果。特殊性岩土的种类很多,其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常见的特殊性岩土又是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与残积土及污染土等。 第一节湿陷性土 湿陷性土是指那些非饱和和结构不稳定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其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湿陷性土在我国北方分布广泛,除常见的湿陷性黄土外,在我国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山前洪、坡积扇中常遇到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等。 一、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属于黄土。当其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但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或自重应力和建筑物附加应力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 湿陷性黄土分布在近地表几米到几十米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晚更新世形成的马兰黄土(Q3)和全新世形成的Q4黄土(包括Q41黄土和Q42新近堆积的黄土)。而中更新世及其以前形成的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一般仅在上部具有较微弱的湿陷性或不具有湿陷性。我国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一)湿陷性黄土的性质 1.粒度成分上,以粉粒为主,粉粒含量超过50%以上,砂粒、粘粒含量较少。2.密度小,孔隙率大,大孔性明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孔隙比越大,湿陷性越强烈。 3.天然含水量较少时,结构强度高,湿陷性强烈;随含水量增大,结构强度降低,湿陷性降低。 4.塑性较弱,塑性指数在8~13之间。当湿陷性黄土的液限小于30%时,湿陷性较强;当液限大于30%以后,湿陷性减弱。 5.湿陷性黄土的压缩性与天然含水量和地质年代有关,天然状态下,压缩性中等,抗剪强度较大。随含水量增加,黄土的压缩性急剧增大,抗剪强度显著降低。新近沉积黄土,土质松软,强度低,压缩性高。 6.抗水性弱,遇水强烈崩解,膨胀量小,但失水收缩较明显,遇水湿陷性较强。(二)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要点 1.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查明下列内容,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和地基做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①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 ②湿陷性黄土的厚度; ③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④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 ⑤变形参数和承载力; ⑥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 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2. 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3. 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4. 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 推导Underwood 公式所用假设是:1) ;2) 。 6. 根据右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 HNK 为 ,LNK 为 。 7.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 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8. 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9. 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10. MESH 方程分别指 ; ; ; 。 11.分离过程是将 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12.平衡分离过程是借助 ,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 ,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 的两相中 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13.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各种 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 发生,依据 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又分为 过程和 过程。 14.活度系数的基准态是指活度系数等于 的状态。 15.从动力学上讲,相平衡是指相间 为零的状态。 16.膜分离过程包括 、 、 、 、微孔过滤、气体分离等多种分离过程。 (第6

17.恩特伍德公式的假设条件是(1);(2)数。 18.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要求的两个组分称为,其中相对易于挥发的组分成为,不易挥发的组分称为。 19.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而的状态。 20.吸收过程是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是利用不同而达到分离有关组分的传质分离过程。 21.分离媒介包括和。 22.离子交换的步骤分为、、交换反应、、五步。 23.相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有、两种计算方法。 24.最小理论塔板数与无关,只取决于。 25.萃取剂的作用是和。 二、简答题 1. 试描述“逆行精馏”效应,实际操作中如何减弱或消除? 2. 萃取精馏流程中,溶剂加入口如何确定?解释原因。 3.某厂一多组分精馏塔,正常操作时塔顶底产品都合格,乙班接班后操作两小时分析发现塔顶产品不合格,请你告诉操作工如何调节操作参数? 4.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的定义是什么?利用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进行反应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5.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6.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7.计算最小回流比所用恩特伍德公式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当简单精馏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时,当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和均为非分配组分两种情况下,塔内恒浓区的位置分布情况。 8.物理吸收过程与精馏相比,传质特点是什么?吸收塔内气液相浓度和温度如何变化? 9.如何判断闪蒸问题是否成立? 10.简述简单分离塔序排列的五条经验原则。 三、综合题(20分)

《现代教育学》课程简介

《教育学》 课程简介 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探索学校教育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它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学生基本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初步教育技能的掌握起着奠基作用。 本课程着重教给学生理论、原则和培养思维能力,强调理论性和基础性;也教给学生一定的规范、技巧和具体操作方法,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有一定的局限。它主要通过对教育实践的现实反思获得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其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2、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教育(课程与教学、德育);怎样保障教育顺利进行(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研究)等。 3、考核方式: 实行百分制,其中: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平时作业(2-3次)、学科结业论文(1次)和出勤作为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作业要求认真、及时、独立完成。不交作业者以不及格论处。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采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着重评价学生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研讨相结合。以讲授为主,自学安排在课外,研讨除安排1次专题外,其他在讲授中穿插进行。 5、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安排: 总学时数:36学时其分配是:讲授32学时,(习题)研讨2学时,复习2学时 本课程所用教材:靳玉乐、李森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共12章。 绪论教育学的发展2学时 第一章现代教育本质4学时 第一节社会与教育(2学时) 第二节人的发展与教育(2学时) 第二章教育现代化2学时 第一节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节教育现代化模式 第三章现代教育目的2学时 第一节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第四章现代教育主体-教师与学生2学时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岩土工程施工安全常识

1、回转钻机的卷扬机提拉重物时,钢丝绳在卷筒上不得少于 A圈。 A、3 B 4 C 2 D5 2、回转钻机高处工作平台安装必须牢固,护栏高度不低于 C 米。 A、2 B 1.5 C 1.2 D2.5 3、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必须要 A 。 A、高挂低用 B 低挂高用C平挂平用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说法不符合冲击钻机操作规程的是( D) A冲击钻机立起桅杆时,禁止移动钻机。钻机后车必须与地锚连在一起。 B下钻时,应将钻具吊稳、导正后再下入孔内,不得完全松开制动手把、高 速下放钻具。 C提钻时,开始应缓慢将钻具提离孔底后,再以正常速度提升,不得强行提拉。D在钻具悬吊的情况下,可以检查、更换和修整安置在其底部的钻头。 5、冲抓钻机成空中,冲抓成孔的三角架或人字架高度不得低于 A 米。 A、7.5 B 4.5 C 6.5 D5.5 6、长螺旋钻机在支柱竖立的状态下,整机步履行车移位时,场地坡度不得大于B度。 A、3 B 5 C 7 D2 7、长螺旋钻机整体迁移钻机时,牵引速度不得大于 C km/h。 A、10 B 20 C 15 D12 8、下列不属于长螺旋钻机操作规程的是 D 。

A起立柱前,必须先支牢液压支腿,紧固好斜拉手连接螺栓。 B每班检查两次动力头各部连接螺栓,发现松动必须立即紧固。 C钻取的土应及时清理,严禁在孔位上甩土,严禁用手清除螺旋片上的泥土。 D提升钻具时,边提升边清理螺旋片携带的泥土,有时也可将泥土提拉到高空。 9、高压喷射注浆施工中,空压机、高压泵、泥浆泵、搅拌机与孔口设备之间距离应大于 C 米。 A 6 B7 C 5 D 2 10、高压泵体与钻机间要采用耐高压的橡胶软管连接,其耐压安全系数要大于 C ,要使用高压接头。 A 6 B7 C 2 D 3 11、不属于振动水冲桩施工顺序应该是 A 项。 A由里向外 B由一边向另一边 C 由外向里 12、潜水电机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应小于 A m,且不得承受外力。严禁有任何破损和接头。 A1.5 B1.2 C 3 D 2.5 13、人工挖孔桩设计桩长一般不会超过 D 米。 A15 B20 C 25 D 30 14、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孔口护壁要高出地面 A mm。 A200 B100 C150 D250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 一、填充题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I 产物分离 ,P 纯化 和P 精 制 ;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过滤 和 离心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 , 套筒式 , 碟片式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微滤膜 , 超滤膜 , 纳滤膜 和 反渗透膜 ; 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离子交换纤维素 和 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两大类; 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 板式 , 管式 , 螺旋式和 中空纤维式 ;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 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 交换离子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 TEMED 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 聚合 );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 11.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 13.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8 辛烷基 和 十八烷基C 18 ;常用的流动相有 乙腈 和 异丙醇 ;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 粘度和扩散系数 ,与液体有相似的 密度 ;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 加聚法 和 逐步共聚法 两大类;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docx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分离工程中,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传质分离过程用 于___________ 混合物的分离。工业上的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________ 、_______ 或___________ 。 3.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焙处于_;从动力学来看,相间_______________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_________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________ 循环屮。 5.MESH方程分别指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o 6.分离媒介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o 7.吸收过程是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而达到分离有关组分 的传质分离过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交换的步骤分为________ 、、交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五步。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选择题 1?膜分离属于()。 A.平衡分离 B.吸附分离 C.机械分离 D.传质分离 2.下列不属于速率分离过程的是()o A.超滤 B.反渗透 C.过滤 D.电渗析 3.公式KU〕f: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4.在设汁变量中,表示() 装置设计变量数 B.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9章16K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C)。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2、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3、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B) A. 离心分离B过滤 C. 沉降 D.超滤 4、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5、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C) A.电解质B高分子聚合物 C.惰性助滤剂 D.活性助滤剂 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 A.离心B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7、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8、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C) 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 9、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B) A.草酸酸化B.加黄血盐C.加硫酸锌D.氨水碱化 1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11、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D) A:氯化钠;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 12、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B)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13、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 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 C.中性条件 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14、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 A.乙酸乙酯B正丁醇 C.苯 D.丙酮 15、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B) 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16、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范围内适合。 A. %~2%B1%~3% C. 2%~4% D. 3%~5% 1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C )去除金属离子。 A. SDS B CTAB C. EDTA D. CPC 18、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D )沉析原理。 A盐析B有机溶剂沉析C等电点沉析D有机酸沉析

教育学基础综合(666)267分考研经验

西大教育学基础综合(666)267分考研经验 考研总分:390教育学基础综合(666):267分 一路走过,辛酸与欢乐,只有自己体会。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选择了一个方向,并为之坚持,相信期待的结果即将出现在你的眼前。所以,加油。本人15年参西大教育学的考试,初试专业得分:267分。下面就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复习策略详细记述下来,为即将参加教育学学基础综合(666)的同学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此为个人思路,请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使用。如果有关于教育学基础综合(666)的相关问题,也可咨询QQ:512333594 公共课: 西南大学今年的政治、英语是走国家线。44分,感觉其实很低。但是要注意,在参加复试中仅有1人英语为44分(专业:254分),所以不要抱着踩线的心理,那样比较要冒险(一年一次,谨慎)。据笔者统计分析,参加西大复试的人中,英语政治普遍在125—145分之间。其实差距也还是蛮大的。不能让这两科拉你的后腿,争取在初试中把政治英语分数考好一点,尽量往中间线靠。(130分),这样就不存在多大的差距。从而保证在复试中的优势地位。 政治:(复习策略) 政治,其实是考试中相对容易的一个科目,暑假之后再开始复习都行,不过前期一定要把历年真题过一遍,至少知道考试的题型。如果报了辅导班、跟着辅导班的节奏就行。其中每个阶段的重心不一样,这个在以后会具体阐述。现在的重点的英语和专业课的教材(暑假之前至少过一遍吧)。 9月份的左右,可以开始政治的复习了,先把政治的整体框架熟悉、对其中的重要知识点有一些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报了辅导班的,跟着辅导班的资料,多看几遍就行。 10月份,这时候有一套很火的书《风中劲草》【笔记+章节习题+习题详解】,建议大家可以买一下,资料的编排体系不错,全是知识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标注出来,方便记忆,也助于快速理清思路。其中有一本章节习题(选自考研真题库),这样你做的次数多了,自然明白真题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提升复习效率。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就看那本习题详解,相信其中的解释会让你找到答案。不过题型各位,不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题目上较真,毕竟我们不是出题的老师,难免理解的不一样。

分离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物工程学的概念:生物工程学亦称生物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经济价值产品的学科,生物工程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生物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 2、生物分离工程的概念:是生物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因它处于整个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后端,又称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它描述了生物产品分离、纯化过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 3、生物分离加工过程按工艺流程顺序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提取、精制和成品加工。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 1、发酵液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和要求有哪些? (1)组分大部分是水; (2)产物浓度低; (3)固形物主要是菌体和蛋白的胶状物; (4)含有培养基残留成分; (5)含有代谢副产物; (6)含有色素、毒性物质、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一)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 1)改变发酵液中固体粒子的物理性质,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 2)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某一相中; 3)去除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总之,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固液分离。 (二)、发酵液预处理的要求 1、菌体的分离(正确控制发酵终点); 2、固体悬浮物的去除; 3、蛋白质的去除; 4、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5、色素、热原质、毒性物质等有机杂质的去除; 6、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提取和精制后续工序的操作顺利进行; 7、调节适宜的pH值。 2、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一)凝聚和絮凝 1、凝聚:在投加的化学物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使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降低而发生沉淀) 2、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加热法 ①降低发酵液的粘度; ②去除某些热变性蛋白等物质; ③降低悬浮液的最终体积,破坏凝胶结构,增加滤饼的孔隙度,使固液分离变得十分容易。 关键取决于产品的热稳定性。 (三)、调节悬浮液的pH值 全细胞的聚集作用高度依赖于pH的大小,恰当的pH能够促进聚集作用。 一般用草酸、无机酸或碱来调节pH值。 (四)加水稀释法 主要适用于离心沉降分离发酵液预处理过程。同重量悬浮固体的发酵液,稀释到适当倍数,对后续的离心沉降分离速度非常有利。 (五)、加入助滤剂法 是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在滤布上预涂或按一定比例混入悬浮液中。(六)、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 加吸附剂法是使细菌细胞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方法;无机盐在发酵液中形成庞大的絮状物,把发酵液中的悬浮粒子裹住,吸附在其中。 (七)高价无机离子去除法 1、Ca2+的去除常用草酸去除; 2、Mg 2+的去除常用磷酸盐去除; 3、Fe 3+的去除常加入黄血盐,也可加入碱化剂。(八)、可溶性杂蛋白质的去除法 1、等电点沉淀法; 2、热处理法; 3、化学变性沉淀法; 4、吸附法。 (九)色素及其他杂质的去除方法 常用的脱色法有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 3、发酵液过滤的目的是什么?影响发酵液过滤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目的:一是为了获得含所需产物的细胞(菌丝)或发酵液;二是为了去除发酵液中的固形杂质。 影响因素:(一)菌种,菌种决定了各种悬浮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如真菌较粗大,易过滤,不需做特殊处理,用真空过滤即可;而放线菌较小,且菌丝体细而分枝,过滤困难,需进行预处理。 (二)发酵液的粘度,1、发酵条件,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组成、未用完培养基的量、消沫剂、发酵周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靳玉乐主编)

0.1教育学学科形成标志,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论述教育目的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论述教育途径方法途径以心理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课堂课本,杜威教育思想:生活活动学生三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绅士洛克《教育漫话》。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范式”,库恩《必要的张力》。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专著。培根《论科学价值和发展》教育的艺术独立领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开端。 0.2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已经意识到的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的价值: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配置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教育学历史发展三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教育学多样化发展。前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学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0.3实验教育学反对以赫尔巴特强调的概念思辨,认为其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将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区别在与心理实验在心理实验室进行,教育实验则在真正的学校环境中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它强调的定景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0.4实用教育学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 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它抓住了教育的基本矛盾(特殊范畴说);凸现了教育的目的;展现了教育的过程;解释了教育活动的诸多属性;涵括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多个层次。教育自觉是指自觉地把握学生的精神状态,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长。教育态度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的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教育自身要受当时特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道德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体现出教育自身的规律性,特别是在关于客观事物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等方面,教育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此外,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起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长期性;民族性。教育功能:作用对象(个体、社会)呈现方式(显性隐性)作用方向(正负)。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称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扩展功能,影响社会发展。 1.4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无阶级性)、古代~(教育和生产劳动完全分离)、现代~。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出现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目标比较狭窄,学为仕官、学为僧侣;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比较封闭;教育方法比较呆板、机械,主要是单纯知识传授,强迫性的道德灌输,允许教育中的体罚手段,东方孔子“启发式教学”、马融的小先生教学制、苏格拉底问答术(产婆术);积累了丰富教育经验,获得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为普及教育的程度;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科教兴国;在以人为本思想下,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提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重视教育的交 求,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智育(授予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体育(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美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正确认识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发展起不同作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马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素质教育的理解: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造就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性质:它是现代教育;它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别关注个别差异;它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潜能。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教育是一声不断重复的概念体现终身教育);具有:全民性、整体性、主体性、合作性、活动性。素质与应试: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 2.4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应试教育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影响,有文化传统影响;应试教育是当前生产力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机会竞争的激烈是其重要原因;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因此批而不亡。 3.1发展特点:一维性;均衡性;活动性。人的发展,身出的社会行为要求为学生所领会——学生一般只有在具 有良好态度下,才会接受所领会的教育要求;这些领会了 的要求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当这些行为要求在活动中 得到概括化和系统化以后,它们才能成为学生的个性特 性,学生才能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现代教育在 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 展;现代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人 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的条件:高度发展的社会生 产力和他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基 础;社会结构和人与人联系的方式,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 意识形态等,构成人的个性发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前提; 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主体的身心发育程度和活动 的方式与状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条件。 3.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最近发展区前苏联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4.1教育结构就是指构成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 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这里的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结 构。教育公平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 会,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 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教育先行的内涵及依 据: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适度优先发展教育是有必要的,也 是有可能的。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4.2教育与经济是相互联系影响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着教育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发展又进一 步影响经济,从而使两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经济对教育: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选择与传递;经济结构制约教 育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影响教育 改革进程;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落实。现代教育对经济 的影响:现代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教育能为 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现代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 化。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制约教育专业 结构和类别结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教育类别结构和教育 程度;地区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的布局。政治对教育:政治 5.4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 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时代性和普遍性)。教师角色定位:由教书匠转变为教 育研究者;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 为课程发展的主体;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 的促进者。角色转换的必要性:终身教育的要求;网络消 解教师权威;知识观的变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5.5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现实途径:现存问题(理 论层面,当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大 多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及个体专业发展就是将优秀和骨 干教师带有经验性、典型性的“特征”传递给师范生或新 任教师的过程。这种假设暗含着两个前提,及优秀教师的 成功做法具有普遍性,同时属于教师专业领域内的职能素 质信念与能力系统都是可以言传、外显的。而实际的情况 是,一部分专业素质是缄默的、隐性的,属于个人化的。 机制层面,由于受当前学术研究中部分人浮躁,投机与急 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一些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教育者在教 师的专业发展计划中表现出很强的“目标——动力”导向, 过于强调发展计划对教师晋级、评优等方面的价值和影 响,或依靠硬性指标、外部利益驱使教师参与各种专业进 修和培训,忽视从专业本身引导教师内在的自觉意识。观 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 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影响了长远的专 业发展。物质层面,由于我国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有限, 加之有些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理论上可行的 计划在实施时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 专业发展行为流于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途径:完善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法国,世界各国教师教育 大致分为定向型、开放型);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我国奖惩性教师评价、英国 表现管理、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 途径(美国勒温、英国斯腾豪斯)。 5.6学生:广义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狭义各种教育机关 受教育的人;特狭义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属性: 学生是三种属性的统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社会 6.3全人发展,强调国际意识培养,孔子“复礼”、英国斯 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回 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 的有机统一。 6.4新课改中,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7.1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 件;教学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各 项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 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7.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和手段 7.3教学过程的规律:双边性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的。教是为了学并决定着学,而学依据着教并影响着教。 因此,教学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间接性是指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 发展性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知识掌握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 系,实现知识掌握与发展智力的统一;教育性在教学过程 中,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7.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动机,引起欲望(方法: 讲故事;演示直观材料;复习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 系;指出新知识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感知教材构成表 象(演示、试验、观察);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方法: 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推理);复习教 材,巩固知识(数字记忆;串联记忆;联想记忆;谐音 记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检查知识,获得反馈。 7.5教学原则的体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 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不愤不 启,道而弗牵);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 法,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 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练 习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反复地完成一定的 操作或从事某些活动,以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形 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要求:要使学生明确 练习的目的,掌握练习的基本知识;要保持练习的效用性; 要严格要求;要使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 7.8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优有严格的 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以课为单位进 行教学比较科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 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对全体 学生采用统一教材,要求用同一种方法授课,不能充分照 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利 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道尔顿式;分组教学制;特 朗普制;复式教学(我国贫困地区) 7.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考虑教法);上课(目的明确;内容科学;方法恰当;组 织的好;积极性高;语言生动;板书工整;布置好课外作 业);课后辅导;学业检查;成绩评定 10.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 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模式。现代教育制度诞生于 19世纪欧洲,以国家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现代教育 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基础教育,逐 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 合;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双轨 制,英法,下延型为升大学;单轨制,美国;分支型,苏 联、中国(由单轨转变来)。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了确认。1986年《中 ~国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强迫性、普及型、免费 性)制度的确立。新中国现行学制:幼儿教育、初等、中 等、高等。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