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对外汉语基础理论复习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发展概况:

一.对外汉语的发展历史与学科地位的确立:

1.1950年,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成立于清华大学;1951年正式开课,有33名欧洲留学生。邓懿、王还等为任课老师。

2.1960年北京开始接收非洲留学生。

3.第一位到国外教授中国语文的专家是朱德熙。

4.1965年为承担2000名越南学生的汉语课,开展了培训班,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5.1978年,对外汉语教育确立了学科地位;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1988年,该研究会独立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为吕必松。

6.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1979年9月出版的《语言教学与研究》。

7.80年代提出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90年代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高度重视语言习得的研究与教学理论的丰富。

8.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1984年6月成立的“语言教学研究所”。

9.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

二.学科特点:

1..性质:对外汉语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既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也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学特点: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⑥集中、强化、短期、速成的教学;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功能”是指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节中能完成的交际任务。“文化”是指语言教学范围里的文化,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到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4.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

5.交际能力:

三.对外汉语的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母语与外语: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也不一定是外语。

3.目的语与媒介语: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下午掌握的语言;媒介语是指一种被用作媒介性质,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母语的国家以及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交际得到相互发展目的的通用语言。比如世界语、肢体语等等。主要存在于初级阶段的教学中,是为了方便汉语教学的需要使用的其他语言,包括教材媒介语以及教师的课堂用语。

4.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其他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别的国家的语言。

四.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包括4个方面:

a对外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

b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为学习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规律和原理;

c汉语习得理论:是对学习者的研究,即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d学科研究方法学;

2.应用理论:教学理论就是一种应用理论。研究对象是第二语言教学本身,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以及跟教学有关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

3.应用研究: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理论基础,从各方面进行专门研究,以便指导教学实践。

4.教育实践:主要是教学实践。教育实践既包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又包括对未来的对外汉语师资的教育。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教学模式:

1.教学法: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不同层次上的具体内容。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教学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4.阅读法:产生于20世纪初,为英国语言教育家韦斯特所创立。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阅读法是首次提出以培养阅读技能为主的单项语言及阅读训练方法。

5.听说法:上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教学法。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读写能力,又称“句型法”或“结构法”。

6.全身反应法:于60年代初期产生于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是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7.团体语言学习法(团体学习法):也称“咨询法”,60年代初创立于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柯伦。这是一种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教师和学生处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

8.暗示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于60年代中期创立的。是一种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教育方法。

9.自然法:是7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的新教学法,其倡导者是美国加州大学西班牙副教授特雷尔和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自然法是根据对自然环境中的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观察与研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首先集中培养理解能力并强调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10.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较早称为“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初西欧共同体国家,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它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1.任务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理论作为交际教学理论新的发展形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的核心是完成任务,所谓“任务”指有非常明确目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相类似的语言交际活动,即用语言做事。在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教师设计具体的、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通过协商、讨论、发挥创造,最终完成具体活动。任务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可以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他们的语法知识去表达意义上,而不仅仅是机械地使用语言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任务也包括各种增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练习活动。衡量一项任务是否成功,要看有没有一个结果,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

早在1987年,首次进行任务型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并形成理论的是英国学者伯拉胡(Prabhu)。1989年,澳大利亚人、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系主任纽南(Nunan)教授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语言教学应以活动为基础,这些活动关注的是自然语言运用,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语言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通常情况下,完全自然的学习并不能保证准确地道,教学介入是必要的,以便能够在保持自然学习优势的前提下,促进对语言形式的习得。交际任务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有效工具,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习者在重视意义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对形式进行短暂处理,然后关注形式。在完成任务之前和之后,多做一些相关的语言学习活动可能会很有帮助,因为这些活动能够引起或者强化学习者在交际中对形势特征的注意。

12.浸入式教学

13.明德模式1.特点

(1)从整体性上看,明德暑期中文学校每期9周,实行封闭式教学,从入学测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到期末评估等环节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明德所采用的操练法的理论根源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但又有新的发展。明德的操练法强调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朱永平2004)。

(3)操练是明德汉语教学的基本思想,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操练模式”。,即:大课(导入课)练—小课(操练课)练—个别谈话课练—课外练。

(4)明德汉语教学的操练模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课前教师须集体备课、学生须预习;课堂授课也有一定的程式,比如,学习某个句法结构,让学生跟读句子、齐读、复述、在教师提供的语境下快速造句等;另外还包括其他教学活动,如师生一对一谈话、辅导答疑、周考、课外活动等。总之都是有章可循,比较规范,易于操作。

(5)明德的特色在于(1)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2)情境教学,注意使语言教学活起来;(3)授人以渔,想方设法教会学生怎样学;(4)真实语料,教科书及课内外不使用人造的不

自然的语言材料;(5)实际运用,强调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所学语言;(6)以学生为中心,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检验教学效果;(7)定期严格测试,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计划。

(6)明德中文暑期学校的教学目的非常明晰,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汉语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其迅速提高。在明德暑期中文学校学满9周的学生,基本可以用汉语进行日常交谈,汉语水平可达中级或中级以上(张喜荣、田德新2004)。

2.局限性

明德中文暑期学校的汉语教学时间非常集中,教学相对封闭在人造的目的语环境中,教学对象的母语都是英语,教师投入精力多、工作强度大。与交际法、表演法等重视学生课堂模拟语言交际的教学模式相比,明德的操练模式有些机械,时间过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感觉到没有表达的自由。因此,明德中文暑校的汉语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对初学者的短期强化教学中采用。另外,明德模式强调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

14.短期速成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兴起的速成外语教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听说法的特点。参加速成外语教学的学生经过严格选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中途可以淘汰掉,开设两门课:语言结构课和实践训练课。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国教师,叫做高级教练,教语言结构、课文、英语和外语对比;另一种是外国教师,叫做训练教官,教自己的本族语,进行语言实践训练,即口语课或会话课,每天至少两节。学生课后住在语言宿舍里,不准讲英语,只准讲外语。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如下:1、模仿2、重复3、翻译4、轮流5、不连贯的重复6、对话练习。

15.教学模式发展趋势(1)、各教学法流派趋向综合。

(2)、冲破方法流派的束缚,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认识对外汉语教学问题。60年代以后第二代应用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现分别说明如下:探索教学总体设计、大纲制定、课程设计的新路子;探索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探索的重点由“教”转向“学”;探索交际性教学的途径。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

①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②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③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4.结构大纲以语法结构为纲编排教学顺序,以功能项目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语言材料。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①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感情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③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④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

⑤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⑥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⑦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⑧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⑨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⑩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一.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课制教材与单元制教材:单课制的编排方式是一课一单元,几课以后有一个综合复习;单元制是由几课内容或几种技能训练组成一个单元,一本书分若干单元。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结构型教材是以结构为纲,根据语法或句型结构的难度和词语的分布安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强调反复操练;功能型教材是以功能为纲,根据功能项目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的常用程度安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不考虑或较少考虑结构的先后,强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二.教材选用的原则:

1.针对性:教材要适合使用对象的特点,不同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教学重点不同。

2.实用性:第二语言教材主要用于培养语言技能和能力,语言知识要通过教学转化为技能,是为培养能力服务的。

3.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都属于科学性的范围。

4.趣味性:教材中适当穿插一些笑话、幽默是必要的,但是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我们觉得可笑的,外国学习者未必能够欣赏。

5.系统性:教材的系统性涉及到很多方面,基本知识介绍和技能训练,以及专项技能训练课与教材的配合。

三.语言测试的种类:p38

四.语言测试的效度:P40.又称“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测出预定要测量的东西。

五.语言测试的信度:又称“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或稳定性,也就是考试成绩是否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水平。

六.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七.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

的任务,以基本教学原则为依据,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活动,特别是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学生的习得效果做出全面的评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

2.教学内容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3.教学环节是否安排得合理,清晰,紧凑,自然,能否处理好新课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和旧课知识的重现、复习之间的关系;

4.教学实践的安排是否得当,是否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

5.是否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而且有效;

6.是否体现了成熟的教学技巧,包括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提问和语言、板书技巧、教学辅助手段的利用、教师的教态和课堂气氛;

7.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语言实际能力方面是否有所提高;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

区别:

A.目的性: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B.环境: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C.注意点: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却经常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学习途径: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材和大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E.时间: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很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很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F.有无意识: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3.语言习得机制:它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与智力无关。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4.中介语:1969年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化石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些学生能大胆流利地说汉语,但在说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语言形式上的一些固化错误,而且从语言准确性和交际能力看都表现出停滞不前的情况,即中介语固化现象,即化石化现象。.“化石化”现象。它是指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这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指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隐性学习定义为:通过专注经常出现的线索,对结构进行理解并习得的原始过程。而显性学习则是明确告知学习的内容,并且以考试作为检查手段的学习过程。无论显性学习还是隐性学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10、个体差异何谓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只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每个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背景都存在着差异。

10.个体差异:

11.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模式,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个体的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性与非分析性概念化倾向;对认知域宽窄的选择;对两可与非现实体验的不容忍;复杂认知与简约认知;记忆过程中信息的整合与分化;扫描与聚焦;冒险与保守;解决问题的滞阻与畅通等。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在六七十年代,认知风格的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有大量的认知风格结构被提出和验证,如场依存性-独立性;聚合型-发散型;整体型-序列型;言语型-表象型,等等。对此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A.Witkin,1916—1979)。90年代起,认知风格的研究出现了突破性成果。这主要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拉埃丁(Richerd.Riding)及其同事完成的。他们不仅仅综合了已有的发现,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认知风格结构,并发展出一套认知风格评估体系,然后对其进行调查,并应用于真实的情景中。

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一.对比分析:

1.对比分析的基本理论: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强势说是以事前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为基础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这种预测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弱势说不主张通过差异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而强调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揭示,主张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着手,在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

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A.意义: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B.局限性:

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

移。

②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

③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

④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者看做是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干脆抛开学习者,只是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习者的特点。

二.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失误的区分: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①搜集供分析的语料;

②鉴别偏误:区分是有规律性的偏误还是偶然的失误,同时还要区分是结构形式的偏误还是语用的偏误;

③对偏误进行分类;

④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

⑤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

4.偏误的五个来源:

①母语负迁移: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②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

③文化因素负迁移: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这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成的;

④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移(学习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并运用目的语)、过度泛化(学习者采用推理的方法,把新获得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地扩大使用而造成的偏误)和简化(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的语的冗余部分,或者将带状语、定语成分的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

⑤学习环境的影响:主要指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准确的示范,教材的科学性不强或编排不当,课堂训练的偏差等。

5.偏误分析的贡献:

①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它突破了对比分析只强调第一语言干扰的局限,指出过渡泛化等干扰造成的偏误,弥补了对比分析的不足。

②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从最初的把偏误看做是需要避免的消极因素到现在强调偏误的积极意义。

③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对儿语言教学的发展;

6.偏误分析的局限:

①仅仅考察学习者的偏误,而不是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全过程;

②偏误分析师横向研究和静态描写,难以区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偏误,难以观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

③学习者采取回避的策略:由于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学习者产生的偏误,而对回避策略却无法观察到;

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

三.克拉申语言习得假说:

1.习得与学习假说:习得是潜意识的、日常的、暗含的学习;学习是有意识的语言学习,这是明确的、正规的、从语言学方面理解并掌握语言。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无法成为目的语习得的基础,也不能用来自然地表达思想,在实际中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只能靠习得。

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有的先习得,有的后习得。习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语素有一共固定顺序,这个顺序不受学习者母语和年龄的影响,称为自然顺序。

3.输入假说:

①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

②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

③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

4.监控假说:与习得和学习分别相联系,人的头脑中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的系统,一个是有意识的系统。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靠习得,交际中使用的输出的话语是由潜意识的习得系统引起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有意识的系统语言知识和规则,并不能使学习者表达得更为流利。学习系统只是一个监督者的作用,对输出的语言形式进行检查和监控。

5.情感过滤假说:也称“屏蔽效应假说”,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接触目的语的机会,这就是输入。人类头脑中对语言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称为“情感过滤”,或者说称为把输入挡在外边的屏障,而造成这种过滤或屏障的主要是一些心理因素,这都能挡住输入。

四.内在大纲:是人类掌握语言的客观普遍的规律,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

控制教学过程,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语言的内化过程。当教师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的习得规律,即内在大纲不一致时,就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

五.文化适应理论:舒曼提出,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过

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六.学习者语言变异能力:

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

如:外语学习者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单词的积累,因此运用一些记亿策略补偿策略是必要

的: a. 能区分重要词汇和不重要词汇,并对此采取不同的策略;b. 把猜词义和查字典有机结合起来;c. c. 不孤立地记忆单词,而是记忆短语、记忆句子,并且把这一任务和文章结合起来;d. 朗诵、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e. 就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话题讨论,逐步养成用英语思考的好习惯

奥克斯福特(R. Oxford)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六小类。两大类分别是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其中直接策略包括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ies)和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间接策略包括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ies)、社会策略(social strategies)和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在奥克斯福特提出的六类学习策略中,每一类都分别有几个小类(总共十九个小类)(见下图)。奥克斯福特(1990)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和系统的分类。

策略次策略

直接策略记忆策略

联想

利用图象和声音

有计划的复习

使用动作

认知策略

操练

接收和发出信息

分析和推理

为输入和输出创造构架补偿策略

合理猜测

弥补缺陷和不足

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

制定学习重点

安排计划学习

评估学习

情感策略

克服焦虑

鼓励自己

控制情绪

社会策略

提问

与他人合作

理解他人

1.关键期假说:

2.语言学能:

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

4.语言习得态度:

5.学习者焦虑:

6.认知策略:

7.元认知策略: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式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8.补偿策略:

9.记忆策略:

10.社会策略:社会策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多接触语言机会的策略,包括询问问题、和别人合作、同情别人等。词汇学习中运用的社会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a. 遇到生词时请老师给出中文意思;b. 遇到生词时请老师给出英语解释或同义词;c. 遇到生词时请老师给出一个例句; d. 遇到生词时问同学 e. 通过小组合作习得新词、练习巩固新词; f. 请老师检查自己在课外习得的新词是否准确;g.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

10.情感策略:情感策略是指在学习中认识和调控情绪的波动,减少消极情绪,保持积极态度,为自己创造有利于学习进步的愉悦、向上心境的策略,包括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鼓励自己,降低焦虑程度等。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时就要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加以控制,否则很容易放弃学习。

11.场独立与场依存:

13语言自我:语言自我:圭欧拉(Alexander Guiora,1972)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中人格特点变异时,提出“语言自我”的概念。语言自我指的是对自己语言的认同。语言自我跟自我发展相互作用,有着阶段性的不同特征。如儿童时期的语言自我有弹性,没有忧虑,也没有抑制,是放松的。过青春期,语言自我就具有了保守性和保卫性。因为受母语的影响,他们具有保护母语,保护自己,成了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所以,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要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自我。它需要学习者鼓足勇气,克服抑制,正确对待错误。错误对自我是个威胁,会产生抑制、自卫,也就会妨碍学习。所以对学习者的错误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纠正也要得法,否则会对学习者的自尊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说自我中心因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自觉。就是对自己的感觉;二是客观的观察,就是从跟别人的关系中了解自己。自尊是对个人价值的自我判断。自尊在语言习得和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退,是保护自我的一套防御措施

10.歧义容忍度:

11.反思策略:心理学家把这类策略称为“元认知策略”。通俗地说,这类策略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的策略。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反思策略实际上就是把这六个字变成具体的活动。反思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总体把握来控制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包括建立学习重点、安排和计划学习、评价学习。反思策略是比较宽泛的策略,作用在于促进学习的有效性。要想有效地学习第二语言,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触第二语言。学习者不但要积极接触英文报纸、杂志、原版电影、电视,还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阅读。此外,还可以利用人的资源,有意识地主动找一些英语国家人士聊天也是一种反思策略。

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概说:

1.中国文化的特点:

(1)农耕性文化:把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2)伦理型文化:运用血缘纽带来维护传统社会的礼治秩序。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都是在血缘亲族的基础上形成的。

(3)三纲、五常:三纲是一种“身份取向”,五常是用以调适在“身份取向”条件下各种人际关系的永恒道德规范。

(4)宗法制:天子地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世代不变,百世不迁,其

他诸子,各立门户,即为诸侯,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称为“小宗”,五世而迁。小宗要奉事大宗,大宗要照顾小宗,一次维护宗族。

(5)内圣外王:是君师合一的论理体系,也就是“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基本架构。政治权利的最高代表是君王,伦理权威的最高代表是圣人,君师合一就是政治与伦理合一。

2.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

(1)中国文化突出认为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可是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宗法道德观点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

(2)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3)中国文化富有安土乐天的情趣;

3.中国文化的优势:

(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关系,他们一正一反互相对立,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这是朴素的唯物思想。五行思想强调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

(2)中国人“天”的概念:含义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3)“天人合一”的含义: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等等,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4)中和、中庸:“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聚在一起却能协调矛盾、共生并进,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庸”就是要做事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分。

(5)修身克己: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的。

4.汉字结构的精神:

(1)写实主义精神;

(2)人体本位精神;

(3)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5.汉字: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仓颉篇》。“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说法定名,班固的说法定序。

二.中国历史:

1.商鞅变法的改革内容和历史意义:战国时期,法家人物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革,也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改革。公元前359年-305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两次宣布变法,主要内容与意义是:

①在全国建立县级行政单位,县设令和丞。是秦始皇设立体制的开始;

②编制户口:五家为伍,两伍为什。确立了严格的集成管理;

③奖励军功:可按功劳授予20等爵位。

④实行小家庭制。利于战争动员和税收;

⑤废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⑥统一度量衡。便于全国经济交流;

⑦制定法律。

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摧毁了旧时行政体制,使秦国逐步强大,秦始皇确立封建中央集权制,最后统一了中国。

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革新图强的改革措施,是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文化第一次主动安态学习和吸引北方游牧文化。由于强大的邻国时刻入侵,赵武灵王总结了赵国装备落后,民风积弱等现状,立志改革,学习胡服骑射。灵王说服王公大臣穿起胡服,训练骑兵,改善了军备,拓展了边界,表面上是衣装服饰的改变,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是赵国思想观念的变革。

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时间、措施和历史意义:

A.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六国,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国。

B.措施:

①创立皇帝制度,掌握最高权力,皇帝至高无上,独断一切,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为其服务。

②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

③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董仲舒儒家思想的内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

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的确成为超稳定社会之基石。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事件,是划时代的举措。

A内容:

①学习汉文化地区的礼制,建立明堂、太庙;

②推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建立地方基层组织机构;

③创立和实行均田制;

④迁都洛阳,以便更有利地学习中原文化;

⑤禁止北魏复姓,通用汉姓;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语;禁止胡服,改穿汉服;鼓励胡汉通婚;

B意义:大大加速了鲜卑汉化的过程,同时也使北魏王朝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兴盛局面;

7.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宋神宗当政时,北宋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各地农民起义爆发,王安石主政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A.内容:

①设立机关,统管市场交易事务;

②民政方面:实行青苗法(借钱给农民耕种);免役法(交差役为募役);

③财政方面:实行方田均税法(土地和税赋重新整理);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建设);均输法(改地方供应为国家采购);市易法(抑制物价);

④军事方面:将兵法(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严选武将);保甲法(恢复部分征兵制,与募兵制相参。保丁闲时练兵,平时务农);保马法(百姓为国家养马);军器监法(加强军器的制造与管理);

⑤改革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

B.意义: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是新法损害了大地主的实力,遭到旧派的反对,不久王安石被罢免,变法失败。

8.张居正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A.内容:

a.政治改革方面:

①推行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和监督,以防止腐败和贪污;

②整顿邮传驿站制度,防止官员及其家属占公家的便宜;

b.经济方面:在重新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实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这是中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B.历史意义:他的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农民土地的势头,多少缓和了农民的恶劣处境,减轻了农民有负担,减少了地方官吏对农民刻意剥削的机会。但是张居正死后不久,改革毁于一旦。

9.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内容:1898年,清末戊戌年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改革派发动的变法改良运动,变法实行了一百多天后被废止,因此又叫“百日维新”。

A.背景:

①社会基础: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加强侵略,清政府日益腐朽;

②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主义进一步发展

B.内容:

①改革旧的官僚机构,拆减闲散衙门;

②废除八股文,设立新的学校;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实行经济建设;

④军队改用新法操练;

⑤鼓励办报,给予一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结果因慈禧太后等顽固派反对,变法最终失败。

10.辛亥革命:1911年,清末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年为辛亥年,因此叫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首先在武昌发起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退位。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制度。

三.中国学术:

1.“诸子百家”的含义: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派别,后用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

2.儒家:

(1)孔子:

A.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B.孔子的政治思想:“正名”,即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恢复纲纪;主张统治者“立信”,即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孔子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

C.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孟子:

A.孟子思想的核心:“性善”“良知”

B.孟子的“仁学”理论:提出养“浩然之气”;补充了“义”,仁是发自内心的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在“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

C.孟子的政治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3)荀子:

A.荀子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本“恶”,“善”是人为的表现,不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

B.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

C.荀子的唯物主义观: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因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

(4)两汉经学:它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A.古文经、今文经:

①古文经: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书籍。景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在用篆文写的书。

②今文经:汉武帝时,“五经博士”向弟子讲授,这时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书文字书写而成,因此称为“今文经”。

B.今文经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尊孔子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资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明物训诂。

C.“六经”的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

D.官学:封建制度确立以后,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国家采取“外儒内法”的文教政策,积极兴办学校,招纳士子们就读。汉代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两类,官学中有中央政府主办的“太学”和“鸿都门学”。

E.郑学、王学:

①郑学:东汉时,先后涌现出了一批经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名望极高,号称“郑学”。

②王学:三国末期,王肃按自己的理解遍注群经,形成“王学”。

F.“太学”的设立:由中央政府主办,太学始于汉武帝,汉武帝下令兴太学于京师,以“五经博士”为教官。

(5)宋明理学:

A.“理学”的含义:“理学”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学”。

B.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

①儒学内在的变化:魏晋隋唐儒家学者已摒弃了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

②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给儒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胡瑗和孙复他们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开“理学”先河。

C.横渠先生:即张载,受孙复“经世济人”影响,他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关学、濂学:

①关学:因张载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强调经世致用。

②濂学: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阴阳五行,著《太极图说》,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

E.二程:即程颢、程颐。他们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因他们居于洛阳,因此其学说也称“洛学”。

F.理学四大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G.朱熹的理学精髓: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成五行。

H.闽学:朱熹认为人之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因朱熹长期在闽中讲学,他的学说被称为“闽学”。

I.象山先生的思想精髓:象山先生即陆九渊。他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是真理,“吾心即宇宙”“万物皆备于我”,强调“心”与“理”的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我心中。

J.阳明先生:即王守仁,,因在故乡阳明洞读书,后创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

K.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使真理,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强调“心”与“理”的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L.知行合一:这是王守仁的哲学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

(6)清朝朴学:

A.“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像汉儒一样注重训诂和考据,而这种训诂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也称“考据学”。

B.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钱大昕、戴震、王念孙、王引之。

C.《日知录》:它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之一,他反对不讲实际学问而空谈性理的理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行己有耻,博学于文”,认为探讨济世治国的学问与砥砺操守气节同等重要。

D.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清代早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文经,晚期研

究的对象主要是今文经。后期的朴学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了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探求“微言大义”的义理学派。

3.道家:

(1)道家与儒家思想的不同:“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因老子《道德经》而得名。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道家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2)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

①道家关于发展、变化的思考与现代物理学发展趋势极为合拍:只有不断发现、不断创新,才能寻得新真理;

②道家关于概念和真理的相对性思想可以获得现代物理学的非凡新意;

③道家,“知鱼乐”的直觉思维贯穿着现代物理的精神。

(4)老子:

A.老子的“道”:“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

①“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②“道”还表示世界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来,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③“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演进和发展的,是“无为自化”的。

B.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①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②有的甚至相反相成,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

C.老子的策略思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等等,都是老子“贵柔”“守弱”思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真理性。

(5)庄子:

A.庄子的代表作:《庄子》

B.庄子思想的核心:自然无为

C.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他要求人们安时处顺,死生如一,用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提出了“坐忘”“心斋”等内心修养的途径,要点是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感应外物,用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世界。

4.墨家:

(1)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

(2)战国时代的“显学”:儒家、墨家

(3)墨子的代表作品:《墨子》

(4)墨子的思想:墨家思想更多地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

(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

①逻辑: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即概念)”“辞(即判断)”“说(即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甚至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

②科技:论述了点线面圆的关系;论述了力学方面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的关系。

5.法家:

(1)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

(2)法家三派:

①“法”:商鞅,认为统治者必须赏罚严明;

②“术”:申不害,统治者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

③“势”:慎到,即统治者的权势地位;

(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认为“法术势不可一无”,但“以法为本”,“君主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四.中国宗教

1.民间三大崇拜:

1.出现天地、祖先、君师崇拜的原因:对这3者的崇拜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信仰实质。中国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传统农业以自耕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本,造就了中国人讲究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古人认为天地是人的生存环境,先祖是人的生理纽带,而君师是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没有他们,人就不可能平安地生活在世间。

2.天地山川崇拜:

(1)天地崇拜:.天地是中国古代信仰中最神圣的。天神称为“皇天上帝”,地神称为“后土地祗”。人们要想五谷登丰,避祸求福,安享康泰就要对天地神灵顶礼膜拜。

(2)山川崇拜:山川是大地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地的象征。古人崇拜山岳,因其高大、云遮雾绕,能兴风雨;崇拜大河,因它终年流动,或利或害,神力无边。封建帝王祭祀山河则有事天地而礼山河,保天下而护江河的用意。

A.封禅: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禅的根本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的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B.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秦始皇

C.五岳:中国大山,五岳为最。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他们代表五方最高的山。

3.祖先崇拜:祖先是人类延续的根本,远古时代的“男根”崇拜就是祖先崇拜的反映,及至西周初年的宗法制,才把祖先崇拜制度化。

A.太庙: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只准皇帝拥有宗庙,百官不得擅建,宗庙由此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

B.宗祠: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一姓一族聚于一地,为敬奉祖先或本族杰出人物立祠以祭。

4.君师圣贤崇拜:君师圣贤实际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但在古人的观念里,他们都是具有非凡神性的人物。“君”指历代帝王;“师”指那些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

A.文圣、武圣:文圣孔子;武圣关羽

B.封建帝王祭孔:实质上是封建国家尊崇教育的一种体现,是汉代以来独尊儒术

并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必然结果。

2.道教:

1.道教产生的时间:东汉中叶

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老庄哲学思想和秦汉道家学说)

①原始宗教和巫术;

②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

③阴阳五行学说;

3.道教宗教学术思想的来源:

①道家学术思想;

②发烧于政治社会的演变;

③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

④基本于神秘学术的迷恋;

4.道教修炼的内容:

A.外丹:是炼丹术的一种修炼方法,古人相信他们制成的丹药可以让人们长生不老。

B.内丹:人身即丹鼎,以身中之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用。

①“炼己”:包括涵养道德和明心见性的心意锻炼;

②意守丹田:强调精神集中、呼吸自然与元神的虚极静笃;

③任督二脉:古人认为人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气得以流转;

④阳神、阴神、出神、活子时;

5.道教的基本信仰:“道”,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万物都是由他化成的。“道”是宇宙的本体,它无所不在,人们只有恬淡寡欲、清静无为才能体“道”。

6.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

A.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B.重要人物:

①葛洪,号“抱朴子”。他的《抱朴子》把神仙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理论。

②寇谦之,北魏道士。在他的鼓吹下太武帝灭佛,提倡道教,让他改革天师道,他建立了服务于官方的“北天师道”。

③陆修静,南朝宋道士,系统整理道教经典毛边纸各种斋戒仪范,使道教理论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称为“南天师道”。

④陶弘景,他对道教理论、医药、炼丹都有一定造诣,他的贡献是构想出了一个等级森严而又宏大细密的神仙谱系,使道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仰系统。

7.道教宗派:

A.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特点。

B.符箓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

8.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①道教的某些活动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因而对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某种贡献:炼丹实开中国冶炼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先河;采药治病促进了中国医药的发展;

②道教的养生之道和引导之术,是今天气功、武术、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的直接来源;

③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刺激了作家和艺术家们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④民间习俗方面,不少传统节日渗入道教内容,许多道教神仙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在民间有普遍信仰,给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深刻影响;

9.重要道观:

①楼观台: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道观,它在陕西省周至县;相传是周代函谷关令尹喜隐居的地方;

②太清宫:河南省鹿邑县;鹿邑原为楚国苦地,老子故里;

③上清宫:江西省贵溪市,是天师道历代天师道场;

④白云观:北京市,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即全真道道徒修行、受戒的大庙之一。

⑤永乐宫:山西省芮城县,相传是吕洞宾的故里;

3.佛教

1.佛教的创立者: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

2.传入中国的时间:现在学者认为一般是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传入。

3.《四十二章经》:一般认为是中国最好汉译佛经。经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

4.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其原因:

A.发展:

①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

②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健康、庐山等地;

③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④西行求法活动成风: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

⑤在思想信仰方面已不满足于前期一般地解脱痛苦,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

B.原因:

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的主张适应了这个需要;

②这一时期,社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谈。玄学崇尚老庄思想,玄学主张“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否认外界事物的存在,与佛家出世思想合流,佛教宣扬“名实俱无”,主张“一切皆空”;

③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佛教宣扬的基本思想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

5.唐代佛教的发展:

①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越了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翻译工作由国家主持;

②寺产丰肥: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官僚地主布施,寺院拥有大批田产,由僧尼、奴婢和寺院的佃户耕种。寺院也开办一些借贷事业,在慈善的名义下谋取暴利,这就形成了强大的寺院经济;

③宗派林立:佛教的日益传播使它必须适应社会各阶层的需要,以求得更大发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1

作业名称:15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1 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63 内容: 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基础汉语课本》 B、《汉语教科书》 C、《实用汉语课本》 D、《初级汉语课本》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63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63 内容: 下列属于兼语句的是 A、这人黄头发 B、飞机飞过太平洋 C、小李催我去学校 D、今天星期日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63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63 内容: 下列属于连动句的是 A、你快去听听 B、屋里有粮食 C、汤姆真勇敢 D、他是日本人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63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63 内容: 与“她不是不知道家庭前途的暗淡。”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A、她也许知道家庭前途的暗淡 B、她一定知道家庭前途的暗淡 C、她不知道家庭前途的暗淡

D、她知道家庭前途的暗淡吗?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63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63 内容: 下列属于无主句(动词性非主谓句)的是 A、你轻一点 B、有人来了 C、哎呀 D、赶紧啊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63 题号:6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2.63 内容: “被”字句的语序是:主语(受事)+被+名(施事)+动……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63 题号:7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2.63 内容: “把”字句的语序是:主语(施事)+把+名(受事)+动……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63 题号:8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2.63 内容: “往往”表示规律性的频繁发生,常和“都”呼应。 1、错 2、对 标准答案:2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2.63

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零基础学生量词的教学顺序

2012年第0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4,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2期) Total No .292 收稿日期:2012—02—13 作者简介:王雪皎(198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零基础学生量词的教学顺序 王雪皎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汉语中的量词极为丰富,这虽然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形状或者状态,但却给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带来了困难。在量词的教学中,很多对外汉语教师也感到困难,尤其是需要自己编写教材的汉语志愿者,应该如何教授量词,教授的顺序该如何排列,以上这些就是笔者想在本文中给出有效答案的问题。 笔者筛选出了当下各大高校所使用的留学生汉语教材10本,统计了这10本书上所出现的所有量词及量词出现的例句,经分类汇总得出每个量词出现的次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得出了教材中常用量词使用的顺序,从而为汉语教师在编写教材和量词教学中提供了理论参照。 关键词:量词教学;教学顺序;志愿者;教材编写;习得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084—02 一、绪论 1.课题来源 近年来, 我国汉办派遣汉语志愿者到世界各个国家做汉语教师,有一部分志愿者所去的国家教学条件艰苦, 或者此国家在以前的外语教学中没有接触过汉语,所以当地没有汉语教材,遇到这种情况就 需要我国汉语志愿者自己编写教材,以满足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 在汉语教学中,量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量词在汉语中应用广泛,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对于大 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 量词的数量繁多、不易掌握,是汉语习得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汉语志愿者在编写教材时不可忽视量词的部分。那么,在教材的编写 中如何安排各个量词的教学顺序呢?就这个问题,笔者想加以调查研究,为汉语志愿者提供微薄的帮助。 2.国内量词的研究概况 国内对量词的研究比较晚, 勉强可以追溯到1898年的《马氏文通》,此书中将量词称为“别称以 记数者” 。量词在语法系统中确立其地位也比其他词类晚, 是在1956年确立的,直到50年代《“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简述》的发表,我们才给量词一 个明确的定名。 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帮助汉语习得者掌握常用的量词 塞林格定义中介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 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母 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在汉语这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长期处在“中介语”阶段,量词更是如此。通过我们以往对量词使用偏误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量词是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首先,我们 可以将学习者粗略地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其母语中没有量词概念的,此类学习者在初学汉语量词的难点是:遇到一种母语中所没有的词类,并且数量极 多,一时间难以接受。另一类是其母语中有量词概念, 但却与汉语不完全相同,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是:在量词的实际使用上会出现大量偏误。笔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助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在量词习得中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中最常用的量词。 (2)为汉语志愿者编写教材中的量词提供理论参考 被派遣到国外的汉语志愿者, 在编写教材中会对所教授量词的顺序有所疑问,笔者要通过这篇文 4 8

2017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6答案.doc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6答案 形考一 1. 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答:第一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主要介绍了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第二章是语音,主要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如普通话的达标测试等; 第三章为词汇,主要介绍了语素问题,合成词,汉语语汇与汉文化的关系和词汇的运用; 第四章为语法,介绍了词类,短语,句子和句子的分类、意义, 还有常见的语病; 第五章为汉字,主要介绍了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现代化,和汉字的文化; 第六章是网络语言,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 2. 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我对第六个专题最感兴趣。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我们比较陌生但又必须了解,才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比如:“沙发”、“杯具”、“我爸是李刚”、“反正我是信了”……而此专题详细的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其形成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学习后,总觉得受益匪浅。 对第二个专题最不感兴趣。因为这个专题讲的是通用语言一普通话,当中涉及到的一些实用性的知识很难在短期内掌握,我觉得有点“复杂”。 3. 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而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促进民族间交往、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

北语 20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_1234

20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8道小题, 总分值32分) 1.系统地、有选择地对最有用的、交际最需要的语法进行讲解,语法项目是有限的,这种语法教学是()。 A. 第一语言语法教学 B. 第二语言语法教学 答:B 131】9666】2906 2.有关“再”“又”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再”表示主观上打算对某一事物作重复,表现出的常为未实现的 B. “又”表示客观上动作的重复,多表示动作已重复或客观规律的重复 C. “又”用在陈述句中更多,“再”用在祈使句、假设句中更多 D. “再”一般用在能愿动词前 E. “又”既可用在能愿动词前,又可用在非能愿动词前。 答:D 3.确定语法难易度的角度不包括 A. 结构角度 B. 语义角度 C. 用法角度 D. 频率角度 答:D 4.下列属于兼语句的是 A. 这人黄头发 B. 飞机飞过太平洋 C. 小李催我去学校 D. 今天星期日 答:C 5.下列关于“一再”和“再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再三”的动词是自主动词,可控制的。“一再”的动词可以是自主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动词。 B. “再三”和“一再”都可以用在将来时。 C. “再三”和“一再”都不可以加动词加“一下”。 D. “再三”和“一再”都只能在动词前。 答:A 6.词汇在意义关系上的联系不包括 A. 主题联系 B. 横向联系 C. 从属联系 D. 纵向联系 答:C

7.以学会汉语,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是()。 A. 第一语言教学 B. 第二语言教学 答:B 8.下列补语类型中最不常用的是 A. 趋向补语 B. 结果补语 C. 程度补语 D. 介宾词组补语 答:D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下面构词方式是述补的词有()。 A. 提高 B. 分享 C. 说明 D. 高低 答:AC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包括的三级语法单位系统是 A. 词 B. 词组 C. 句子 D. 音位 答:ABC 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有 A. 语法单位 B. 词 C. 词组 D. 句子 E. 动作的态 F. 表达方式 4.联合式合成词包括哪几类 A. 同义联合 B. 反义联合 C. 偏义词 D. 相关联合 5.教学语法的特点有()。 A. 实用性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 )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 )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一、人的发音器官 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

2019年电大《现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9年电大《现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 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要”的汉语拼音是yao,这个音节的韵母中的韵头是i。(√) 2.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 3.复韵母就是韵腹位于几个音素中间的韵母,例如ian、uang。(×) 4.“有时间来学习”和“有条件来学习”的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连动式。(√) 5.普通活语音系统中能充当韵头的音素是i、u、y、w。(×) 6.从结构看,现代汉语词的发展趋势是由单纯词向合成词发展。(√) 7.“得”字右下角的部件只能构成一个汉字,不是基础部件。(×) 8.现代汉字系统中,合体字数量要多于独体字。(√) 9.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的一种语言。(×) 10.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 二、举例解释下列术语(每词2分,共10分) 11.韵腹: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一般由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充当,如果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这个元音就是韵腹。例如韵母uai,a 是韵腹,韵母ing,i是韵腹。 12.敬辞:是对交际对象表示尊敬的词语,例如“令尊、贵姓、高寿”等等。 13.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词,也没有实在意义,例如“了、吧、呢”是虚词。 14.非主谓句:句子结构中没有主语和谓语之分的句子,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例如“刮大风了”、“下暴雨了”就是非主谓句。 15.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或读音没有联系的字符。例如“河”中的“可”。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共40分) 16.写出充当下列音节的韵头和韵腹的元音(10分) ①juan: 韵头ǖ,韵腹α ②zhun: 韵头u,韵腹e ③yang : 韵头i,韵腹α。 ④xue : 韵头ǖ,韵腹e 。 ⑤qiu: 韵头i,韵腹o 17.从构词法角度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方式(10分) ①战争:并列式②战场:限定式③金黄:限定式④金子:后附式⑤老虎:前附式 18.分析下面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10分) ①修剪苹果树的赘枝 述宾 定中 ②修剪苹果树的技术 定中 述宾 19.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10分) 解题提示:下面的句子,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注意纠正。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 ①这些年轻人的拙作,语句表达很差,我们实在不敢恭维。 这些年轻人的作品,语句表达很差,我们实在不敢恭维。 ②已经够乱乎乎的了,你就别瞎搀和了。 已经够乱乎乎的了,你就别瞎掺和了。 ③我们把任务一定能够按时完成,请大家放心! 我们一定能够按时把任务完成,请大家放心! ④那里的安全情况不断下降,令人担忧。 那里的安全情况很不好,令人担忧。 ⑤他接受了这个科研项目,就开始通宵达旦的工作,力争早日出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课件)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性质、任务、根本目的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2)教学的全过程; (3)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4)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1)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3)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 母语(Mother tongue)——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或使用的其他语言。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正在学习力求掌握的语言。 汉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外语知识与技能 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3、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 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和现 代教育技术运用 5、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 (1)中国人学外语; (2)少数民族学汉语; (3)少数民族学外语; (4)外国人学中文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和粤方言(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 ①没有复辅音。音节内辅音不连用 ②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复元音比例高 ③音节整齐简洁。多数音节一个辅音在前,一个单元音或复元音在后 ④有声调。 (2)词汇方面: 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③同音语素多。 (3)语法方面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③词类和语法成分关系复杂 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属性: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强: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音色: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音色的变化在语音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 2.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嗓子)以及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3.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二、语音单位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m、f、d、k、zh、s等;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i、u等。 三、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部位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四、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般说来,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大纲 一、术语 形式(form)、意义(meaning)、功能(function) 言语事件(speech event) 普遍语法(general grammar) 语法化(grammaticalize/grammaticalization)、词汇化(lexicalize) 重新分析(reanalysis/reanalyse) 句型、句模、句类 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 范畴(语类)(category)、次范畴(子语类)(sub-categoty) 原型(理想认知模型)(prototype) 、典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ies)、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 黏着(bound) 、自由(free) 邻接性(adjacency)、突显性(prominence)、局部性(local) 语序(词序)(word order)、形态变化(屈折)(inflection)

有标记(marked)、无标记(unmarked)) 分布(Distribution)、中和(Neutralization) 构式(Construction\Construct) 替换(Substitution) 最小对比对(Minimal Pair) 能产性(Productivity) 歧义(Ambiguity)、模糊(Vagueness)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句子(sentence)、小句(clause) 话语(discourse) 零句(minor sentence)、整句(major sentence) 短语(phrase/phrasal)、词组(group) 向心(endocentric)、离心(exocentric) 主谓一致性 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间接宾语 关系小句(relative clause) 同位语(apposition/appositional) 独立成分(absolute) word词 common noun普通名词、collective/collective nouns集合名词、mass物质名词、proper专有

对外汉语 第一课 你好

第一课:你好 教学对象:泰国初中一年级汉语零基础学生 课型:综合课 所用教材:第一课(《体验汉语学生用书初中版第一册》)教学内容: 1,理解最基本的课堂用语 2,学会三个简单句型的对话。 (1)A:你好!我是飞飞。 B:你好,飞飞。/飞飞,你好。 (2)A:再见,飞飞。 B:再见! (3)A:你好,我叫飞飞,你叫什么? B:我姓李,叫李明。飞飞,你姓什么? A:我姓王。 教学目标: 1,理解最基本的课堂用语。 2,学会问候与告别。 3,学会介绍自己的姓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记住怎样介绍自己的姓名; 不断操练三种简单句型对话。

教学方法: 1,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并运用课堂用语。 2,卡片法:将所学生词及上课和下课时的课堂用语用卡片的形式体现出来,方便教学并加深学生的印象。 3,板书法:将所学句型以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方便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4,操练法:采用替换法、用所学的语言点回答问题的方法和“击鼓传花”及“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不断操练,加深记忆。 5,剪纸“小人手拉手”:剪出四个或者六个手拉手的的圆形或者长方形的小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小人上写上自己的姓和名,以及泰文名字。方便以后教学。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具:卡片、白板、白板笔、小人手拉手的剪纸。 教学步骤: 一、上课问候语的使用和教授。(5分钟) A:上课!(等同学起立)同学们好! B:老师好! A:请坐!(示意学生坐下) B:谢谢老师!

1、上课时,使用上述上课问候语一遍,并适当用泰语解释。 2、领读一遍,带学生熟悉后,找愿意的学生角色扮演,上台当老师。 3、引出课堂用语“非常好”。先让学生读准、读好“非常好”后,加上动作。(“非常”两个字拍手,“好”字竖起两个大拇指)用泰语翻译“非常好”,以后就固定用这种鼓励方式,让学生渐渐习惯这种鼓励方式。 4、再找愿意的学生角色扮演一次(用同样的方式给予鼓励) 二、学习生词(6分钟) “同学们、老师、谢谢、你好、是、我、你、再见、王飞飞” 1、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周丽华,我是你们的汉语老师。现在我们来学第一课,跟我学生词。) 2、领读上面的生词两遍,并用写有泰语和汉语的生词卡展示。让单个学生试读生词,并带读。 3、巩固练习:做一个游戏(“老师说”和“击鼓传花”综合起来的游戏) 生词卡片放到学生们手中,老师边敲桌子,边说刚学的生词,敲击未停,生词卡则在学生中传,手里拿到这个生词的同学就举起词卡重复刚说的生词,速度可以越来越快,察看学生发音是否准确并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练习句型:(8分钟) (1)A:你好!我是飞飞。 B:你好,飞飞。/飞飞,你好。 (2)A:再见,飞飞。 B:再见! 1、在教(1)句型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回答时顺序不受限制。 2、分钟)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材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汉语专题(1) 试题 一、判断正误( 每小题2分, 共20分) 说明: 正确的打钩, 错误的打叉。 1.普通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 ) 2.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 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 而应该保留。( ) 3.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辅音都能够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 4.普通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只有i和u两个。( ) 5.非定位语素一般都是成词语素, 二者互相对应。( ) 6.”我们一起学习”中的”学习”, 此处虽然没有带宾语, 但依然是及物动词。( ) 7.”饭桶”指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 这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 8.基础部件就是能构成很多汉字的部件, 例如”木、目、月”等。( ) 9.网络词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是一种社会方言。( ) 10.为了汉语的纯洁性, 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语言。( )

二、举例解释下列术语( 每词5分, 共10分) 11.调值 12.兼类词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 共40分) 13.分别写出下列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10分) (Dyang: ②qiu: ③xuan: @chun: ⑤weng: 14.辨析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差别。( 10分) ①时间——时刻: ②生日——寿辰: ③再婚——续弦: ④秘密——绝密: ⑤果断——武断: 15.分析下列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10分) ①清洗大楼的玻璃窗

②清洗大楼的临时工 16.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10分) 解题提示: 下面的句子, 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 注意纠正。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 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 ①你有什么话能够直接了当地说, 不用拐弯抹角。 ②一些年轻人的拙作, 我们实在是不敢恭维。 ③她去年还欠款三万元, 看来今后会好一些。 ④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偶然了, 让人始料未及。 ⑤她从小看着父母在舞台上演出, 耳儒目染, 很多戏曲唱腔自然就学会了。 四、问答题( 每小题5分, 共30分) 17.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8.什么是重音? ”我明天去”这个句子, 如果其中”我”、”明天”念重音, 隐含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19.什么是词的理据? 请分析”土豆”和”洋芋”的词义理据有什么不同? 20.什么是句子的表述性? 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 一概念 1.现代汉语 ①广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语言 ①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 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工具。 4. 方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5. 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6. 语音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7. 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由频率决定,汉语的声调主要与音高有关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由振幅决定,普通话的轻重音与音强有关 9. 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由振动时间决定,某些语言或方言的音长区别不同意义 10. 音色(音质)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11. 声调 声调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实质:调整音高变化 作用:区别意义 12. 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的类 13. 调值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 14. 音节 音节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带调音节,有后缀“儿“字的是例外,是两个汉字读一个音节。

对外汉语优质教案《买东西》

5 买东西 教学对象:学过一个月汉语的零基础儿童汉语补习班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2、会说词语:超市、玩具、作业本、毛巾、雨衣、桃子、菠萝、苹果、香蕉、桔子、香蕉、多少钱、东西 3、会说句子,能够进行交际对话: ——你要买什么? ——我要买……。 ——多少钱? ——……元。 4、正确朗读儿歌《拍手歌》。 5、认识汉字:买、元、块、玩、具、毛、巾、衣、作、业 会写汉字:元、衣、毛、巾、作、业、本、多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 2、会在生活中独立用中文买东西。 教学难点:会写8个字。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买东西》。板书 二、复习词语 文具:铅笔、尺子、铅笔刀、橡皮、本子、书、剪刀 水果、咖啡、面包、蛋糕、矿泉水、可乐、火腿、衣服、裤子、裙子、鞋、帽子三、学习新课

(一)生词 超ch āo 市s h ì、桃t áo 子z i 、苹p íng 果gu ǒ、鸭y ā梨l í、香xi āng 蕉ji āo 、菠b ō萝lu ó、桔j ú子z i 、 玩w án 具j ù 、作zu ò业y è本b ěn 、毛m áo 巾j īn 、雨y ǔ衣y ī (二)认识人民币 一yī元yuán 五wǔ元yuán 十shí元yuán 二èr 十shí元yuán 五wǔ十shí元yuán 一yī百bǎi 元yuán 1.学生自主说一说: 这是什么?谁认识? 请小老师教教大家,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正音。 2.跟着老师说一说:学生开火车说一说。 3.游戏巩固:摸一摸 (口袋里装上纸币,学生摸一摸,说一说) (三)小游戏:我拍我拍我拍拍拍! 两个学生分别拿一个充气锤,听教师指令,拍正确的词语,先拍到的加一分,最 后得分高的有奖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桃子、苹果、鸭梨、香蕉、菠萝、桔子、水果、超市 玩具、作业本、毛巾、雨衣、雨伞、毛巾、作业本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抢答&点名说词 二、学习对话 教师出示句子卡片: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本科插班生考试是针对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育、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测试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2.理解:在识记基础上,能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进行正确的解释。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说明、分析和解决现代汉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语言的能力。

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方言 3、现代汉语的特点 4、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二、考核要求: 第一节语言 识记:语言;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 第二节现代汉语 识记: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七大方言简况 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节现代汉语规范化 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四节现代汉语的特点 理解: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词汇的特点;语语法的特点。 第五节现代汉语的整体性(略) 第六节现代汉语学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略) 第一章语音 一、考核知识点: 1、语音的性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几点经验

发表于《成功》2009年第8期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几点经验 青岛黄海职业学院六校区羊井国际学校胡莲美266427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本文着重从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复习方法几个方面叙述了笔者从教几年来的经验,以期揭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轻松、和谐、汉字、复习方法、写作 近十几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加之汉语这种古老语言本身散发的魅力,对外汉语逐渐在世界各地刮起一阵旋风,成百上千的孔子学院在世界版图上燃起了星星之火,来华求学的留学生也呈几何级数地增长,对外汉语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的独特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下面是我从事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经验,供同仁们参考商榷。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教育观念、思维模式迥异的外国留学生,其目的是让他们说一口流利地道的汉语,所以必须让他们勇于开口、乐于开口,必须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他们畅所欲言。轻松不是无组织无纪律,而是紧松有度。太松会使学生变成一盘散沙,不能集中精力,知识难以输入;太严,则使学生噤若寒蝉,达不到应用的目的。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多实行小班授课,师生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而留学生较中国学生表达方式更直观,对老师的爱憎都表现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做和蔼可亲的循循善诱者,而非高高在上的教导者,既要当严谨的传道授业者,又要当学生尊重信任的解惑者。很多老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之初,都会感觉不适应,因为那种正襟危坐耳提面命的教育模式在这里吃不开,那不但会让学生“失声”,避而远之,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教学目的难以达到。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论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信仰,避谈敏感的政治话题,输出知识、文化和爱心,但不输出价值观。 二、词汇教学重视对字的剖析 汉字源远流长,经历了历史的巨大变迁,可以说是见证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汉语中的词汇多达几十万,但是常用汉字却只有区区几千个。只要弄清楚一个字根的意思,即可由点到线,激活一连串词汇。汉字是一种表意为主兼具表音的意音文字,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形成,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也给教学带来趣味性,所以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部首和汉字的讲解。比如,“清、情、晴、睛、菁”这五个字中,“青”是声旁,“氵”表示水,“清”的意思是水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那么“清楚”、“清澈”、“冷清”的意思可推断出。“忄”表示心,那“心情”、“感情”、“热情”都和心有关。“日”表示太阳,“晴”即表示有阳光、天气好。“目”意为眼,那么“睛”一定和眼睛有关。“艹”表示草,“菁”表示草木茂盛。再如弄清“预”的意思是预先、事先,那么我们可推断出“预习”、“预报”、“预测”、“预祝”、“预演”的意思。再如汉语中“火”可以表示生气、愤怒,则“发火儿”、“冒火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题目1.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本课程的六个专题,你对哪个专题最感兴趣?对哪个专题最不感兴趣?谈谈原因。 【答案】: 答:我对第二章很感兴趣,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常用语的读音不准确的现象,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不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又怎能教好学生的正确读音呢?尽管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也有很多读音我们需要再次去更正。再有,我还对第三章词汇和第四章的语法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们学习中要经常用到的,也是我们语言的基础,平时生活中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都不清楚,连话都说不明白,又如何写文章,如何与人交流呢?所以我认为这两章是学习中重点的重点!我对第六章网络语言不太感兴趣。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什么东西都依靠网络,这样会让人对电脑有很强的依赖性,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懒,人懒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我只是希望对这章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题目2.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案】: 答: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意义大致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确立和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它的制定与颁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有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必将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规定了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这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题目3.如何认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插本)学生 二、考试目的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注意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熟练运用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试题总数:6大题 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占2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客观性的题目占比较重的份量。 6.题目类型 (1)名词解释(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不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5分) (3)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4)分析题(共20分) (5)简答题(共20分)

(6)论述题(共15分) 四、考试内容、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概述 (1)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2)掌握什么是现代汉语 (3)熟练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方言 (5)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 (6)了解现代汉语的地位 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1)了解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2)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二章语音 1.语音概说 (1)了解什么是语音 (2)掌握语音的性质 (3)掌握语音的概念 (4)了解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 2.声母(3学时) (1)了解声母的性质(位置及构成) (2)熟练掌握声母的发音和分类 (3)熟练掌握声母辨正 3.韵母 (1)了解韵母的性质和韵母的成分 (2)掌握韵母的结构:韵头、韵腹、韵尾。 (3)熟练掌握韵母的分类和发音 (4)熟练掌握韵母辨正 (5)了解押韵和韵辙 4.声调

2012电大秋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电大)1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 1.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 1.正确。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不对。使用y、w的主要目的是分隔音节界线,避免音节混淆。 3.不对。这三个韵母在使用中与辅音声母结合时省略韵腹,自成音节时韵头元音要换成y或w,没有省略韵头的情况。 4.。不对。注音时,无论i是不是韵腹,只要上面有声调符号,i上面的一点就要省略。 5.不对。ü行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上面的两点不能省略。 6.不对,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典范。 7.不对。普通话的中响复韵母共有4个iao iou ua ue,都属于复元音。 8.正确。这两个声母从发音方法上讲,都是塞擦音, 9.不对。构成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要素。 10.不对。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分) 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 ①b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②q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堵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③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④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a发音时,口腔大开,舌头前伸,舌位低,舌位居中,嘴唇呈自然状态。如“沙发”、“打靶”的韵母。⑤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ü发音时,口腔开度很小,舌头前伸,前舌面上升接近硬腭,但气流通过时不发生摩擦,嘴唇拢圆成一小孔。发音情况和i基本相同,区别是ü嘴唇是圆的,i嘴唇是扁的。如“语句”、“盱眙”的韵母。 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第一,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三,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通过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非常特殊的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