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间 2

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间 2

2017到2020年是中国进入发达国家门槛的关键时间楼主:handsetft 时间:2014-04-14 12:37:00 点击:37061 回复:544

2013年的这个时候,笔者曾经写过一个热贴,可能有一些朋友还有印象,讲的是:2013年是日本和欧洲掉入二流国家的分水岭:https://www.doczj.com/doc/6e6177318.html,/post-worldlook-703166-1.shtml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楼主更坚定了当时的判断。

在开始这个新贴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草原上有一头大狮子,几头花豹,一些狼组成了食肉动物群。同时在草原上的鹿和羊组成了食草动物群。如果狼多了,那自然会有狼要挨饿,病狼自然会饿死。总之,草原的生态会重新平衡下来。

在工业国(发达国家)和原材料供应地+市场(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现在的问题来了,当这个草原上又多了一头狮子后,这个零和游戏就面临着彻底的大调整了。

当中国以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的面貌出现的时候,必然有一些工业国失去了自己的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当年亚洲四小龙变成狼的时候,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变成先饿死的病狼。而当中国成为新的狮子的时候,光饿死欧猪四国可能是不够的,一些体弱的狼,也可能成为狮子的食物。

2000年,美国有世界500强企业186家,日本108家,欧洲156家,美国、日本加欧洲,占了450家。其它发达国家总计15家。中国11家,其它发展中国家总计24家。

2013年,美国有132家,中国85家(加香港的话89家,再加台湾的话95家),日本62家,欧洲141家。中国增加的份额,主要是从美国、日本和欧洲身上挖下来的,这也验证我的观点。工业国之间是一个零和游戏。身子最弱的狼和豹先死,其它的肉食动物才有好日子过。

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法国、意大利几乎年年在搞,美国也出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台湾学生甚至因为担心服贸影响就业,搞起了占领立法院活动。

在这背后,实质上发生的是发达国家的收入停滞和生活成本上升,以及青年的失业率大幅上升(西班牙希腊等国30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接近50%)。在欧洲流行一个名词叫“1000欧元一代”,日本出现了“穷忙族”,韩国有所谓的“88万韩元世代”。台湾地区更不用提了,出现了薪资收入16年不增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google一下这些名词。

事实上,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新的狮子加入游戏后,原有的发达国家纷纷吃不饱了。奥巴马曾经说过,中国13亿人,如果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对世界是一个灾难,这就是对这个现象的深刻认识。

但是中国人也有我们的幽默:也许中国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像发达国家一样富,但是,我们可以让你们变得和我们一样穷。

这个玩笑正在慢慢变成现实,当中国人慢慢提升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出现停滞,甚至一些伪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倒退。希腊和葡萄牙已经大面积的出现了几百欧元的工资水平,甚至台湾地区的收入水平,和上海也相差仿佛了。

我的判断是,在2017年-2020这个时间段里,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会和入门级发达国家处于一个模糊的胶着状态。我们会在这个时间段里,成功的让部分发达国家变得和我们一样穷:)

在IMF最新的全球各国人均GDP排名中,中国在186个国家地区中,排到84位,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中上水平。虽然中国的人均GDP还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发达国家把全球的平均水平拉上去了,2013年世界人均GDP是10486美元),但是比中国更富的国家的总人口,是19.45亿,占到了地球总人口的27.55%。

比中国更穷的国家的总人口,人口为37.53亿,占了地球总人口的53.17%。同学们,以后大家出国的时候,或是在国内遇到外国人的时候,要抬头挺胸,因为这个世界上,可能大半人口的富裕程度还不如你。

大家可以把IMF的这个名单拉一下,排50到83之间,有几个国家敢说自己的生活

水平和真实的GDP高于中国的?中国统计局一直以来,是非常低调的。如果以巴西或是印度等国家统计局的作风的,中国今天的人均GDP统计成1.5万美元也是完全可能的。你看看人家印度,人均钢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以下,人均汽车销量只有中国的八分之一,出口只有中国零头的零头,人均GDP妥妥的报中国的四分之一弱。

很多不懂经济的“爱国”青年,往往习惯性的认为中国的GDP有水分。各类所谓专家,习惯性的用中国经济泡沫破裂或是结构性问题大爆发之类的标题吸引大家的眼球。中国什么指标略有一点点风吹草动,立刻一堆JY和媒体高喊:中国经济崩溃在际;今天你再不换美元,明天可能再也换不到之类。他们是永远看不到印度和其它各国各主要指标的大面积滑坡的。人家印度汽车销量下滑十多个点,用电量也大降,依然还是西方媒体眼里潜在的“即将”崛起的大国。

上面是题外话了,再说一个例子,来证明中国统计数据的低调和人为压低。中国PPP人均GDP,才10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以购买力平均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只比名义GDP高了一半左右。

这个提升的比例,甚至比韩国和台湾的提升还要少。难道是说,中国的物价和消费价格比韩国和台湾还要高吗?以我们的经验来看,上海北京的物价水平,和台北首尔相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物价水平,必然是远远低于韩国或是台湾的平均水平的(看看茶叶蛋就知道了,中国茶叶蛋的价格,至少有一半地区,价格只有台湾的一半左右),中国真实的购买力平价应该存在严重的低估。

中国购买力平价存在低估,是因为,中国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样本是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西安七个大城市,这七个大城市的物价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中国当局是假装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因为GDP再增长上去,尾巴就藏不住了,国际组织要逼着你承认发达经济体的地位,并要求你在全球范围承担和发达国家一样的义务了,我们的领导人,早就强调过,要保持发展中国家地位50年不动摇了。我们是不会出现像蔡英文这样的极品的(台湾进入WTO的时候,谈判代表蔡英文强调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地位加入,承担更多义务,而远远更发达的新加坡却低调的以发展中国家地位申请加入。)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消费了30%的家电,26%的汽车,人均住房面积远超日韩台湾,出国旅游消费支出也高居世界第一。但是统计出来的GDP总量只占世界的12%,人均GDP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如果这样还不算低调,怎样才算?

引用其它媒体的数据。(注:中间部分数据和最新披露的数据有少量出入)

瑞信报告:金砖国家2013年家庭财富比较(截至2013年年中)

总部位于瑞士的瑞信研究院9日发布其第四份年度《全球财富报告2013》。报告称,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财富几乎翻了两番,从5700美元升至2013年的2.223万美元。在过去一年,美国、中国和德国是全球财富的三大增长来源。此外,澳大利亚人属于全球最富群体,而在俄罗斯,110人坐拥俄罗斯35%的家庭财富。

报告称,从2012年中期到2013年中期,全球财富上升4.9%,达到241万亿美元,也比2003年上升68%。报告预测,全球财富在未来5年将上升近40%,到2018年将达到334万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7%。在全球财富的增长中,29%都要归功于新兴市场国家。而在新兴经济体增长的财富中,中国贡献将近一半。

报告称,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财富总额减少约20%,但很快就逐渐恢复。尽管最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仍高于危机前的最高水平。

目前,中国的家庭财富总额名列世界第三,比排名第二的日本低2%,比排名第四的法国高出56%。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储蓄率较高,且拥有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国家庭资产中的金融资产比重高达46%,高于其他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同时,私有住房、新建筑和农村土地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形式,人均持有房产价值为1.29万美元。中国家庭债务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人均负债只有1400美元,相当于总资产的6%。

报告还显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财富增长速度放缓,墨西哥增速较快,而巴西和俄罗斯受到货币贬值的影响,增速较慢。中国的财富分配比印度更加平衡,这体现了中国扮演着“新兴消费者的先锋”这一角色。相对于世界和其他新兴市场,中国的整体财富不均情况仍属温和,中国42%的成年人口拥有1万美元以上的财富,高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中国目前已经有100万以上的百万美元富翁,财富总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居民总数也比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要更多。

全球贫富不均的问题仍然突出。全球最富有的10%掌握着86%的全球财富,最富有的1%则掌控着46%的全球财富,而最贫困的全球近半人口所占有的财富可能还不足全球财富的1%。

2013年年中金砖国家主要数据如下:

中国:人均GDP为6166美元,总财富22.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6358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2230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0752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2881美元,人均债务1403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8029美元。

巴西:人均GDP为12596美元,总财富3.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5752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3278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2251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7114美元,人均债务6088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5117美元。

印度:人均GDP为1517美元,总财富3.6万亿美元,人均财富2860美元。成人人均财富4706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700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4302美元,人均债务296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1041美元。

俄罗斯:人均GDP为15256美元,总财富1.2万亿美元,人均财富8719美元。成人人均财富10976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4484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9043美元,人均债务2552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871美元。

南非:人均GDP为8335美元,总财富0.6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1867美元,成人人均财富19613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7545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7073美元,人均债务5005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3051美元。

其他经济体:

美国:总财富72.1万亿美元,人均财富220677美元,成人人均财富301140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243589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14362美元,人均债务56811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44911美元。

日本:总财富22.6万亿美元,人均财富178870美元,成人人均财富216694美元。其中人均金融资产149619美元,人均非金融资产102114美元,人均债务35039美元。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110294美元。

成人人均财富与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之比

中国22230:8029=2.77

巴西23278:5117=4.55

印度4706:1047=4.49

俄罗斯10976:871=12.6

南非19613:3051=6.43

美国301140:44911=6.71

日本216694:110294=1.96

世界51634:3945=13.09

财富基尼

中国 0.695

巴西 0.821

印度 0.813

俄罗斯 0.931

南非 0.836

美国 0.851

日本 0.635

世界0.905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准和财富水平,是远高于同等人均GDP水平的国家的,甚至和人均GDP高出一倍左右的巴西和俄国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这些数据中,我最看中的一个数据是人均汽车销售量。

我一直认为,汽车的普及是一个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汽车的普及,不光是人均财力的问题,还在于大量的汽车驾驶员出现,意味着当地人口的文化和文明程度逐渐达到进入现代化社会的门槛。

在发展中国家,能够购买汽车的,一般是当前收入有相当的富余,且对未来有乐观预期的人群。这样的人群的比例高低,很能看出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前景和活力。

我来列一下,中国及几个参照物的国家的数据对比。

2013年12月,全球轻型车总销量达到7,340,323辆,去年12月为6,812,862辆,同比增长7.7%。其中:中国汽车销量强劲增长20.2%,占当月全球销量的29.1%。

1-12月,全球轻型车累计总销量为84,272,207辆,去年同期81,215,379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累计销量为21,934,109辆,去年同期19,213,601辆,同比增长14.2%,中国占全球净增量的89%。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人均GDP只有全球三分之二的中国,每万人购买的汽车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

中国13.5亿人口,购买了2200万辆汽车。中国每万人,购买了163辆汽车。

台湾2300万人口,购买了37万辆汽车,台湾地区每万人,购买了163辆汽车。

你没有看错,台湾地区的汽车购买率,居然大幅领先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当然,稍稍的落后于中国的东部发达地区。

我们再看看其它的数据。印度2013年汽车销量是255.4万辆,比2012年减少了7.2%。每万人汽车销量是20.54辆,只有中国的8分之一。

巴西,汽车销量376.737万辆,人口1.98292亿,每万人汽车销量190辆,略高于中国。

俄国,汽车销量277.7447万辆,人口1.42929亿,每万人汽车销量194辆,略高于中国。

南非,汽车销量65.062万辆,人口5298.2万,每万人汽车销量122.7辆。略低于中国。

我列的四国,都算是金砖国家,还算是这几年经济相对有活力的国家,数据列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一个基本判读了。

其中,俄国和巴西的人均GDP分别是1.48和1.13万美元。而南非的人均GDP约为6621美元,和中国统计的6747基本相当。印度是1505。而其它人均GDP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国家,没有几个比中国更高的。

如果还有人说,中国的人均GDP被高估或是有水分,我就不同意了啊。

时差党要休息了,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上午(美国时间晚上)继续更新。。

因为这个课题比较大,也欢迎大家一起参与,多多提供数据。。。

各位牛人,欢迎多指导,如果想痛批楼主不懂经济就免了。因为。一直以来,我就明确的说过,我不懂经济。。。楼主能做的,更多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来解读一些现象。。。

一个优秀的驾驶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生命心存敬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活着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欢迎关注安全驾驶微信号:jiashiyizu

正解: 每时每刻都是中国进入发达国家门槛的关键时间!

俄罗斯去年的人均汽车购买量似乎和俄罗斯的人均收入中位数不太相符呀!俄罗斯巴西南非的人均汽车购买量与中国相差不多,应该可以说明他们的中产阶级的比例和我们差不多。。。当然他们都是资源型的国家,这个我们没法比。俄罗斯的腐败和贫富分化比我们严重的多,这也说明,整个国家的财富不管如何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最终还是会造就一批中产阶级,这可以称之为财富的渗透作用吧!所以腐败的富国,比政治清明的穷国还是要好一点。我觉得很多人抱怨中国的国富民穷,是个伪命题。国家富了,总比资本家富了要好一点。既然资本家的财富通过消费都可以向下层渗透,那么国家的财富向下层渗透肯定要更流畅一点。最差最差的情况,被贪官贪污的部分,只要没有被转移到国外,那么它的渗透作用应该和资本家差不多吧!而国家财富,可以通过公共事业等渠道向全体国民渗透。效果肯定比资本家要好的多。所以国家有钱不怕。只要把贪官的贪污水平,资金外逃控制在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上面的这些开篇,主要是让大家提振一下信心,让大家相信,中国早就不是那种不入流的国家了。那么,中国当前的发展水平,离发达经济体还还有多远?

我们从几组数据和现象来看:

第一组:

上海在2012年,包含常住人口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2000美元以上,人类发展指数超过了台湾甚至日本,以联合国的标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发达经济体水平。

而在2005年,上海人均GDP刚刚达到6000美元,和全国2012年的水平相当。也就是说,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只领先了全国平均水平7年左右。

第二组:

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了2200辆汽车,每万人,平均销售了163辆汽车。而台湾地区销售了37万辆汽车,每万人,也平均销售了163辆汽车。

在13年,中国大陆人均汽车购买率已经赶上了台湾,而发达地区,例如东部沿海,更是远超当前台湾的水平。中国发达地区的汽车购买力和保有量,已经超过了俄国巴西这样的高收入国家,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在追近这些高收入国家。

第三组:

2012年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4万人民币,这个数字的分母中,包含了没有工作的青少年和老人,因此,换算成就业人员收入口径,上海北京就业人口的平均月收入约达到7000人民币以上。

第三方的人力资源网站,以及社会机构的抽样也显示,上海地区,2013年,平均工资约为7000-8000人民币(这个数字可能有争议,以后章节会有详细的展开)。而台湾主计处调查显示,60%的台湾就业人群的工资,低于35000台币(约合7000人民币)。

结论:国内一线大城市的工资水平,已经逐步接近台湾的水平。

每四组:

韩国在1990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而在1995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0美元,同时在1996年,就被吸纳为OECD成员国,也就说,韩国在人均GDP冲上6000美元后的5-6年里,就成功攻上10000美元,同时被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认可为发达国家新成员。

为什么在二战后,有很多国家(尤其是很多资源输出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但是却没有被世界认可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或是发达经济体,主要有两套标准。一套是联合国的标准,以人类发展指数为主,达到这个标准的发达经济体约有40个甚至更多。第二套是OECD成员国,这是一个富国俱乐部,目前有三十多个成员国,是主要发达国家成立的经济合作组织。

个人感觉,把人类发展指数,工业化水平和产品输出能力,文化输出能力综合起来分析,会比较全面。

中东国家,很多国家人均GDP高达数万美元,但是人类发展水平低,教育,医疗,人均预期寿命,社会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跟不上。这些国家出口的产品单一,除了不可再生的资源行业,基本没有像样的产品能参加全球竞争。

又或是一些旅游国家,如拉美的巴哈马,旅游为主,人均GDP高达2万美元以上,但是同样不支持其成为发达国家。

文化输出也是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往往有发达的文化产品,并风靡全球,日本美国和欧洲就不说了,就是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韩国,台湾,也有港剧,韩流,台湾名星在亚洲流行。

而很多中小国家,经济单一,规模也小,无法形成在全球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把国家的产品和文化输送到海外。

中国的人均GDP,在2013年,达到6747美元,在全球排在84位,同时全球有60多个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只有30多个经济体,被全球公认为发达经济体。

大家可以按着名单往下拉,真正能够满足我上面列的几个条件的国家或是地区还真不多。在10年里,比中国更容易晋升为发达经济体的,一个手也数得多过来。

东欧的部分国家是最有可能的,他们往往有良好的工业底子。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高。

而其它国家,要么是小得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岛国,要么是资源丰富,但是其它产业极其落后的单一经济国家,要么就是旅游为主的国家。

有部分国家,自然条件和外部环境远比中国要好,但是却没有发展起自己的工业。很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吃不了苦,不愿意学理工类学科。

导致国家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帮助国家实现工业化。

韩国是二战后,极个别的,从发展中国家晋升为发达国家的案例。

同批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中,香港和台湾不是主权国家,不具备代表性。

新加坡由于是城市国家,产业偏向于金融和港口,总体规模也小,不能做为中国发展的参考物。

而韩国则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等产业在全球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韩国在1990年的时候,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在1995年时候,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而当时的主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约为3万美元左右。

例如美国当年的人均GDP是2.7万美元左右,德国约为3.2万美元左右。

而韩国在1996年时候,就成功的加入了OECD组织,正式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要知道,加入这样的国际组织,需要相当长周期的准备的,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93,94年,也就是韩国人均GDP还没有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韩国人就开始为加入OECD做准备了。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达到当时高度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我强调工业的作用,在后面,会有重点的阐述),社会政治稳定,居民的生活水平良好(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就会被认可为发达经济体。

当然,今天的门槛比当时高了很多。

在2012年左右,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以上的,可以被视为高度发达国家,而2万美元,可以视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入门水平,例如当前韩国的水平。

达到一万美元,则可以列入高收入国家的,成为准发达国家(需要同时具备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以及相对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才能算是踏入发达国家的门槛。)。

我们预估,中国会在2017-2020年左右的时间段里,初步达到或是接近这个水准。

而届时,高度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大约会达到5万美元的水平,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达到2.5万美元左右,而高收入国家,或是准发达国家的门槛也会抬升到1万3-1万5美元的水平。

以我的判断,如果中国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左右,且人类发展指数达到或是接近高人类发展水平,则中国会被国际主流观点认可成为发达国家

事实上,中国当前工业产品的输出能力,以前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已经超过了90年代的韩国了。

在90年代,韩国还没有像样的品牌,现代和三星远没有今天的影响力,韩剧也是在2000年后,随着《我的野蛮女友》才开始走红亚洲的。

而这方面,中国至少已经达到了韩国2000年左右的水平。中国企业已经批量的走出国门,例如华为中兴在电信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前五,在行业的地位,超过了2000年的现代和起亚。

中国的手机品牌,在全球前十中,占有五家,不亚于2000年的三星和LG。家电等领域也是类似的。甚至中国的高铁,核电已经出国和欧洲,这是2000年的韩国,完全不具备的实力和能力。

同时,中国的电视节目,已经风行于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台湾各电视台当前有48部大陆连续剧在同时播放,日本人甚至出现请假在家看中国连续剧的现象。在东南亚国家,中国的节目也非常流行。

文化传播方面,中国已经完全达到了90年代,00年代初香港和韩国的水平。

可以讲,中国的工业能力,已经优于我们人均GDP的表现水平,这个星球上,人均GDP在6、7千美元的国家,没有一个具备和中国接近的工业水平。

文化输出方面,也走在前面,韩国香港是经济先发达,文化后输出,而中国文化输出走在了前面。

中国实在太大了,部分地区,事实上已经达到了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水平,部分行业,事实上已经具备全球顶尖的竞争力,而中国的一小部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全球,也是不能忽略的力量。

中国东部地区,保守估计,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区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

相当于在这个星球上,已经有了一个总人口仅次于美国,但多于日本的发达经济体出现了。这个经济体开始释放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也是必然的。

改革之初,才几百万人的香港,对国内的投资,就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如今,2-3亿人口的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可以释放多少经济能源,大家可以想象。

在当今全球,人口规模大,经济底子还可以的大国中,俄国,巴西,墨西哥是有代表性的,这几个国家,人口都过亿,人均GDP也都超过了10000美元,但他们的工业能力和中国相比,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

中国制造业崛起后,还基本上锁死了其它发展中国家完成工业化的机会(中国工业发展之路,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其它国家无路可走。中国产业升级后,很少向其它国家转移,而是向自己中西部转移。中国的工业配套,在国内就可以完成,不像日本韩国工业起来的时候,需要全球其它国家参与配套。中国工业起来后,把成本做得极致,让其它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办法用低成本切入这个行业。中国工业起来后,行业的竞争程度也达到极致,例如以前欧美企业是三年研发一款新手机,现在中国企业是三个月完成,这样的竞争强度,别说发展中国家切不进去,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在纷纷的败退)。

俄国和巴西等资源大国和中国走得近,就有饭吃,墨西哥紧跟美国,其它中小国家根本无足轻重,完全没有可能形成对中国工业造成威胁的产业能力。

其它中小发展中国家,承接一些服装鞋帽之类的工业还有可能,但是稍有技术含量的产业,基本上会被中国垄断掉。

因为他们在本国新创新的企业,在建立品牌,完成国际化之前,就会被中国企业的狼群战术撕碎。中国企业,会通过自己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效率优势,技术优势,综合成本优势,轻易的打垮这些的新出生的嫩苗。打个比方,你在非洲,想建立一个手机公司,是不太可能的,一来,你没有人才,二来,你没有上下游的配套企业,你这个国家没有这样的产业链基础。给你投资100亿,你也做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你怎么和深圳那些能把手机做到10美元以下的价格的企业竞争?

看看加拿大的黑莓,看看西门子,看看NOKIA。不把研发和生产中心放在中国的手机企业,都活不好。在中国建立巨大基地的三星,和把生产全部放在富士康的苹果才能活下来。HTC现在的中国化还在半推半就中,所以也半死不活中。只能眼看着5家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轻松超过他们。

所以,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大的磁石,离开这里的工业,在全球就没有能力和新崛起的中国企业进行残酷的竞争。这是一个跨国企业们无法逃避的现实难题。

发达国家的日子都这么难过。其它发展中国家更是惨。他们的工业企业,已经失去了生存和创业的空间。除了一些资源类和当地结合特别紧密的行业,其它通用工业类产业,基本没有和中国企业竞争的能力。

他们只有等中国产业升级完成,巨轮缓缓碾过后,才能顺着中国经过的车辙,重新出来觅食。

我的结论是:中国是当前人口大国中,最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而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后的20年里,其它发展中国家晋升之路也基本被锁死。也就是说,2020年,是其它发展中国家冲上发达经济体的最后机会,如果失败,那在2050年前,将很难再有机会。。

接下来20-30年,是中国从初等发达到中等发达的过程,在这个升级完成前,大量中低层次的工业,中国是不会释放出来(自己的中西部就足够消化转移了)。

崩溃论都说GDP被高估了,呵呵太高调容易拉仇恨,影响发展看来战略忽悠局的工作做得很好。

中国新一代在人文教育方面要重视,因为30年后他们要领导世界

工业国之间是一个零和游戏。

-------------------

世界消费国和其他后起工业国会抵制中国的。。。

工业国之间是一个零和游戏。

-------------------

GeorgeJLiu 24楼 2014-04-15 04:22:46

世界消费国和其他后起工业国会抵制中国的。。。

-----------------------------

感觉这次浸灰剂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随美国提出“贸易平衡”,中国怎么办?。。。哈哈哈。。。别国都不是傻瓜,谁跟你玩“零和游戏”?

工业国之间是一个零和游戏。

-------------------

GeorgeJLiu 24楼 2014-04-15 04:22:46

世界消费国和其他后起工业国会抵制中国的。。。

-----------------------------

感觉这次经济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随美国提出“贸易平衡”,中国怎么办?。。。哈哈哈。。。别国都不是傻瓜,谁跟你玩“零和游戏”?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是近年来中印关系中一个经常被提起的问题,印方不断表达对双边贸易不平衡的担忧。但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分析,就不难发现,印度贸易逆差对印度并非绝对坏事,亦非中国之过。

https://www.doczj.com/doc/6e6177318.html,/mei-xin-yu/2013_05_26_147120.shtml

工业国之间是一个零和游戏。

-------------------

GeorgeJLiu 24楼 2014-04-15 04:22:46

世界消费国和其他后起工业国会抵制中国的。。。

-----------------------------

GeorgeJLiu 26楼 2014-04-15 04:43:58

感觉这次经济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随美国提出“贸易平衡”,中国怎么办?。。。哈哈哈。。。别国都不是傻瓜,谁跟你玩“零和游戏”?

-----------------------------

中国近15年的出口发展,外部有两个重要的条件:

1。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政府民间的消费大泡沫。。。。2008年后破灭了。

2。世界各国没有意识到“贸易不平衡”对他们国内工作岗位的侵蚀。。。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搞了几次,估计效果不佳。。。。_美国就去搞TTIP和TTP 了,“贸易平衡”应是里面重要的内容的。。。。

促欧盟做出承诺,打开一项广泛贸易协议的谈判大门,结果遭到礼貌回绝。

https://www.doczj.com/doc/6e6177318.html,/story/001055614

抵制中国是最初的本能反应,从长期看却是最蠢的反应。中国不仅是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未来世界的新核心。聪明人会以中国为核心抓住机会,愚蠢的人会抵制中国最终把自己边缘化。韩国的飞速发展就是抓住中国机会的最佳例子。那些不发达国家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了,还是处于贫穷,中国将给他们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他们有什么理由还继续追随欧美日?围绕中国建立新的世界吧,中国将带领新世界走向共同繁荣。20年后,一个15亿人口的超级发达国家将出现在全球之巅,

错过这世纪崛起的大机遇的,该有多蠢啊!

那又怎样?你看看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数据,看看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倍增吧,你这种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的蠢货

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宏观上的大道理很多,我这里就讲点小的理解。

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借进入WTO的东风,利用了自己的优势,短短不到十年,就建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我在想,这个过程之快,可能是超过当局领导人的预期的,同时也超过了西方观察家们的想象。要知道中国在2000年时候,还在为下岗工人问题发愁,然后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普遍出现用工荒了。这10年里出现的转变,是革命性的。

中国人充分就业了(相对的,中国也有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结构性问题),就必然有其它国家就业不足,看看意大利,看看西班牙,葡萄牙,看看希腊,看看他们青年人动不动30-50%的失业率,看看这十年,这些国家退出世界500强的企业数,以及倒掉的中小企业数,就明白,全球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对的,全球化的本质还是零和。

发达国家的国民,如果想维持高收入,高福利,你这个国家就需要有足够多产品(不论是实体的或是虚拟的产品)输出,来换回支撑这些美好生活的财富。

每个发达国家,都需要有在全球一招鲜,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且这样的产业要有足够大的体量,才能让自己的国民在二次分配后保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如果你这个国家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去参与全球竞争和交换了。凭什么你的国人还能维持高收入?

光依靠旅游,足球,奢侈品这些产业,很难让这些国家的国民维持发达的生活水平。当然,意大利西班牙也不是没有工业,但是他们真的很少有在全球,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这就是欧猪四国混不下去的真相。

欧洲的一体化,就是全球化的一个缩影。

以希腊为例,在没有加入欧盟,没有加入申根协定,没有加入欧元区之前。一个

希腊企业,如果想采购小型设备,他会怎么办?

在买家面前,有两家供应商,一家德国企业和一家希腊企业,德国的产品比希腊的要便宜20%,而且更好用。

在一体化前,希腊的大多数企业,可能还是会采购希腊的产品。

因为,你首先要先派人去德国谈业务,你的业务人员要先办签证才能去德国。在德国谈成生意后,你要把希腊货币换成美元,再从美元换成德国马克。当然,德国的东西发过来,还要走非常繁琐的法律流程,还有海关清关,交关税等。

很多企业为了省时间,省麻烦,最后还是会选择采购本国的产品。

而在过去的十多年,欧洲各国纷纷加入申根国和欧元区后,会发生什么?

一个希腊的老板只需要在德国的网站上下单,直接用欧元就结算了,德国人发货过来,不再需要经过海关,货物就直接运到希腊了。

这不是要了希腊本土工业的命吗?

欧洲一体化,得利是工业实力最强的德国和德国以及北欧国家,其它工业实力的比较弱的国家,有从狼变成羊的危险。

所谓的欧债危机,现在只是中场休息。在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其它中小国家的去工业化,以及带来的一系统问题,还会逐渐爆发。

是中国人也有我们的幽默:也许中国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像发达国家一样富,但是,我们可以让你们变得和我们一样穷。

可以预见到,在接下来日子里,贸易冲突还会越来越频繁。但是中国企业依托自己的天然大市场,基本可以先立于不败之地。在贸易过程中,有很多手法可以操作(例如转口贸易,或是CKD出口到所在市场,再在当地组建企业最后组装之类),欧美的贸易壁垒,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中国企业的攻城拔寨,但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企业的战斗力。中国企业用几大优势(后面会提及)凝结成的综合实力,还是可以轻易的碾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抵抗,发达国家情况会好一点,但是但是随着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不断爬升,非高附加值的产业,一样会受到中国企业的强有力的挑占。能

坚持住,产业持续升级的,继续保持发达国家地位。坚持不了的,就从狼变成羊。

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呈逐渐下降态势,从2008年高峰时的全年1710亿欧元降至2012年的1470亿欧元,今年上半年逆差额仍小幅下降。

https://www.doczj.com/doc/6e6177318.html,/q/2013/1119/2050067.html -----------------------------

据美国海关统计,2013年1-10月,美中货物贸易额4586亿美元,同比上升1.8%。其中,美自华进口3628亿美元,同比上升3.4%, 对华出口958亿美元,同比上升6.9%。美对华贸易逆差2670亿美元,同比上升2%。

当初就是看楼主的分水岭的那篇帖子第一次了解中国的实力,那篇帖子我的世界观震撼很大让我从JY转变为自干五现在楼主又开新贴期待中

楼主是我在天涯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位看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人!

非常认同楼主的看法!

中国现在是自由贸易代言人。。美国是贸易保护代言人。。

时间过的真快啊。。

现在的美国就像清朝,虽然世界最大最强,但却闭关锁国。。只想跟自己的哥们玩。。

中国就像当初的大英帝国,不断开拓进取。。

美国的贸易保护能阻挡中国的步伐嘛。。

楼主,能分析下印度吗?

是啊,这个世界变化的真快啊!

不过我们还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回想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不是也叫嚣着要买下美国么?

还是老话说的好,

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

我们将坚定的按照大大们说的,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100年不动摇!

与君共勉!

楼主你傻啊,为什么要成为发达国家,做发展中国家不好吗,中国就这样一直发展中,那该多好啊!

楼主,能分析下印度吗?

-----------------------------

分析印度的帖子好多,你去国关搜下印度,好多的,我看得都想吐了

楼主高才。

顺便请教楼主,对当前那个制造业指数连续下降有什么看法?

怎么看近年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对制造业的影响程度?

怎么看中西部交通运输成本对产业向西转移带来的阻力?

每次要中国涨汇率的时候,都是这样说:中国的经济被低估!

我们拿大陆企业和台湾企业相比,就明显能看出中国企业更有雄心,大陆的大国文化思维决定了中国企业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我们的企业家,目光所到之处一定是全球市场和全球竞争。

联想敢收购比自己大得多的IBM的PC业务,吉利敢贷款收购比自己大好N倍Volvo 汽车。就是这个性格的典型体现。中国的华为中兴,在企业还很弱的时候,就敢到100多个百家设办事处和全球顶级电信企业对垒,这样的魄力是台湾企业所没有的。

台湾的岛民文化,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比较谨慎,能够西进到大陆,很多台湾企业家一生的梦想就实现了。台湾在90年代,就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科技企业了,但是这些企业,极少在全球范围里取得成功的,反观中国企业,虽然出发的晚,但是在国际化,明显已经后来居上了。看看联想,看看中国电信设备,手机行业,看看中国的数码家电企业,中国企业在站稳中国市场后,立马转身杀出了国门。

2000年前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家电,手机,数据市场上,还有半壁江山。十多年一过,新崛起的中国企业,把日本企业基本超出了中国市场(现在日本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不到10%了),然后转身,反攻入日本本土,在全球主要市场上,也开始侵蚀日本品牌的市场。

不知道大家对最近台湾的反服贸学运是怎么看的。

我有一个同事是台湾人,最近我和他一起工作生活了十多天,我们两个人晚上天天会聊一下台湾的事情。(首先要讲,我这个台湾同事是非常nice的人,和我们大陆人一起生活久了,已经被我们带“坏”了。为人已经变得很大方豪爽了。)

这位台湾的同事,很看中的是台湾人能够自由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说他在台湾的朋友里,不光是学生,还有科技企业里的员工,也有人去参加50万人大散步的。他说,台湾人很珍惜和骄傲这样的自由。

我和他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我看到的是台湾人缺少竞争的雄心。不讲绿营如何误导和普通市民,让他们认为服贸会带来就业压力。光讲这些学生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述求。就能看出学生们没有竞争力且害怕竞争的现实了,就几乎决定了接下来的20年,大陆和台湾企业的命运走向了。

以我的观察,目前台湾学生的学业能力和大陆学生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台湾节目上,那些专家,教授以及学生,讲的观点,大多都是想当然的东西,给我的感觉是,现在台湾人没有几个人在认真做学问。教授的观点往往很幼稚,格局极小,很难突破台湾的视野,而学生们,更是生活在无知中。

数据也支撑我的观点,根据台湾媒体自己的调查,大陆学生参加托福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00多分,而台湾学生只有500多分。中国有不少二本学校的学生,交换到台湾一流大学当交换生。去的往往是二本学校是成绩不算突出的学生(成绩好的,学校好的,都去欧美学校了吧),结果台湾教授上节目说,班上三分之二的奖金学金被这些大陆学生包了,还有三分之一,被台湾学生拿走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陆学生比例太低,只够覆盖前三分之二。

大学的时候,不认真学习,天天喝酒泡妞,等到快毕业了,发现没有好工作,又不愿意拿22K台币的低薪。于是把矛头指向当局,这难道不是人生失败者的风格吗?

在这一点上,中国是幸运的,中国有海量的聪明且有上进心的年轻人。

根据我的观察,我们当代的年轻中国人,完全具备和全球顶尖人才竞争的能力。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胜日本和韩国,中国大学生进入企业后的专业能力(我仅指理工类,尤其是科技类企业),也完胜大多数国家的学生。

批评中国教育产业化的人们,也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那些批评强制英语教育人们,也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中国批量生产出来的大学生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让中国企业们在全球竞争中展现了十足的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也有年轻且有激情的企业家。

四十多岁的马云,马化腾,雷军,杨元庆,刘强东等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互联网普及后的新经济时代的。

互联网出现后,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跟不上这个节奏的国家和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就会掉队。

互联网在相当程度上,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互联网的出现,也加速了传统行业技术的流转和公开化,缩小了各国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企业的竞争从技术领先上的PK,转变成效率领先,概念领先,模式领先,用户体验领先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上的PK。

我个人的理解。互联网时代以来,新经济是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门户阶段,在这个阶段,美国日本等国明显是走在中国前面的。雅虎和google,明显比中国同类企业出现更早,规模更大。中国企业模仿美国,出现了网易,新浪,搜狐三大门户,也出现了baidu这样的企业。

第二阶段是电子商务阶段,美国最早出现了amazon和ebay之类的企业,但是中国迅速出了阿里(淘宝),和京东这样的企业,并且,十年左右时间竞争下来,中国企业在规模和用户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同类企业(在美国是不可能享受到京东或是易讯那样一天三送,上午下单,中午就收件的服务)。

第三阶段是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和网络金融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无限商机为代表的(结合了移动支付后,出现了很多有活力的新应用模式,例如大众点评,打车应用类)。像余额宝这样的创新,虽然还有很多政策或是模式上的问题,但是不能否定的是,中国企业已经走到了国外竞争者的前面,不论是规模还是模式。

这个阶段,是中国企业完成从追赶到超越的质变阶段。腾讯的微信,也开始流行于中国之外的地区,台湾和北美都已经有很多用户,我甚至还摇到过南美的用户。

类似的还有大国重器节目里的高铁等。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开始慢慢赶上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